時間:2022-12-22 17:1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糧食生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實行集約經營很多常規適用技術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中創造的,在各個時期的糧食生產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現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規適用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加速農業技術改造,促進糧食增產。應認真總結推廣各種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在有限的耕地上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因地制宜推廣合理密植,合理間、套、復種,充分發揮時間、空間、地力的增產作用,是實施集約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途徑,也可以調節糧食結構,增加經濟效益。玉米應以緊湊型耐密品種為主,采用省時省工的單粒播種技術,是玉米播種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種植業調整結構中,水稻生產越來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標準,施行機插、拋秧,實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蘗肥,補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學除草劑,大力提高水稻單產水平,按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規程生產優質的無公害水稻。
二糧食生產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
建立糧食生產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農業生產是復雜的綜合性生產,本質上是物質、能量的轉化,一方面從環境輸入原料,中間經過生物群體轉化、交換,然后輸出糧食等產品。糧食生產要獲得大量的產品輸出,必須有相應物質和能量不斷輸入。糧食生產轉化資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勞力、資金等特別是自然資源是糧食生產的重要資源,作物要高產、穩產,就必須從環境中吸收能量和養分,而且產量越高就要求獲得的越多。把農業資源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根據資源特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建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首先要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對環境資源的依賴適應性、能量、物質的轉化率。我市增產糧食要充分利用太陽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這就必須通過增加葉面積指數以獲得更多的光能來實現。實行合理密植、間種套種是一個有效途徑。作物在肥力、密度、個體配置形式的三個因素協調良好的生態環境下,才能發揮最佳增產效益。糧食生產發展還必須協調農、林、牧生態結構關系,以加強物質、能量的轉化。農與牧的原料與肥料是供求與連鎖關系,一方增產可引起雙方增產,雙方增產又引起多方增產,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林業對農業增產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調節農業生態系統的輸入輸出,有利于改變農田小氣候,促進農業穩產增產。使農林牧之間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三加強農業與技術推廣工作
1.1氣溫變化特征
從1959~2012年齊河縣逐年平均氣溫及其5年滑動平均可以看出,近54年來齊河縣的氣溫變化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明顯的階段性,但氣溫整體呈上升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上升速度明顯加快,并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用最小二乘法對54年來的年平均氣溫進行擬合,線性函數為y=0.007x-1.074(r=0.262),可見齊河縣年平均氣溫以0.07℃/10a的速度上升。圖11959~2012年齊河縣年平均氣溫、5年滑動平均及長期趨勢把1959~2012年各季及年的平均氣溫按10年一個階段進行平均,與54年平均值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表1),1959~2012年整個時段的氣溫可劃分為冷、暖2個時期,1959~1989年為相對的冷期,該時段平均氣溫為13.5℃,偏低0.1℃,1969年是近54年來的最低年,平均氣溫為12.6℃;1990~2012年為相對的暖期,該時段平均氣溫為13.8℃,偏高0.2℃,1997~2002年氣溫增暖明顯,該時段平均氣溫為14.1℃,偏高0.5℃,近54年來的氣溫最高值出現在該暖期的1998年,平均氣溫為14.5℃,偏高0.9℃。從表1還可看出,不同時段各季的平均氣溫變化各不相同,2000~2009年平均氣溫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季增溫不明顯,即對于氣候變暖的貢獻率冬季最大,其次是春秋季,最后是夏季。
1.2降水變化特征
可以看出,近54年來齊河的降水變化具有明顯的波動性和階段性,其大年降水量比最小年降水量多844mm,前者是后者的4.4倍。從降水的長期變化趨勢看,降水總量略呈增加趨勢,用最小二乘法對54年來的降水量進行擬合,線性函數為y=0.212x+195.79(r=0.02),年降水量以2.12mm/10a的速度遞增。逐年各季降水量按10年一個階段進行平均,與54年平均值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表2),1959~2012年整個時段的降水可劃分為多雨、少雨、多雨3個時期,1959~1979年為多雨期,該時段平均降水量642.2mm,偏多10.5mm,其中1961年是近54年來降水最多年,降水量達1092.0mm,偏多460.3mm;1980~1989年為少雨期,該時段平均降水量503.2mm,偏少128.5mm,其中,1989年是近54年來降水次少年,降水量為371.8mm,偏少259.9mm,2002年是近54年來降水最少年,降水量僅248.0mm,偏少383.7mm;1990~2012年為多雨期,該時段平均降水量677.9mm,偏多46.2mm。從表2還可看出,不同時段各季節的降水量變化各不相同,季節性變化明顯,如1959~1979年的春季平均降水量偏少,而夏秋季卻相對偏多;1980~1989年的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偏少,而春季卻相對偏多。可見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均偏多或偏少的情況很少發生,若春季偏少,一般夏秋季偏多,若春夏季偏多,則秋冬季相對偏少,除個別年份,總體上年降水量與多年平均值較為接近。
1.3暴雨、冰雹、大風天氣
對逐年日雨量達50mm以上的暴雨日及對日極大風速≥17.0m/s的大風日數和出現冰雹的日數進行統計,按10年一個階段進行平均。結果發現,除1980~1989年暴雨日數偏少外,其他時段的暴雨日數均偏多,其中以1990~2009年更為明顯,說明近20年來強降水發生次數強度比前期明顯增加;就冰雹日數而言,1959~1968年次數最多,2000~2009年發生次數較少,2010~2012年最少,冰雹次數為0,1970~1989年發生次數無明顯變化,為0.3d/a,整個時段冰雹日數呈下降趨勢;1959~2012年整個時段的大風日數呈明顯的下降趨勢,由最初的21.2d/a下降至0.9d/a。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年份、季節氣溫的高低與降水的多少二者之間的變化并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但近10年來氣溫和降水均呈上升趨勢,氣溫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顯偏大。氣溫偏高的時段主要在冬秋季,降水偏多的時段主要出現在春夏季,即出現春夏季多雨、秋冬季暖干的現象。隨著暴雨日數的增加,極端強降水天氣出現的概率將增加,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也時有發生,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適應氣候變化是非常必要的。
2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2.1氣溫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齊河縣的氣溫呈整體上升趨勢,對糧食生產來講,氣溫升高有利有弊。暖冬出現,利于越冬作物冬小麥的安全越冬;積溫增多,無霜期延長可以使農作物得到更多的熱量,提高了農作物的復種指數和產量,減少了凍害。氣溫升高增大地表水的蒸發量,土壤有效水分將會減少,導致危害作物生長的水分脅迫加重,農業水資源短缺加劇。氣溫升高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雖然光合作用的增強能夠促進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土壤有機質的減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積累和分解均將受到限制。這意味著需要使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的需要,同時,隨著氣候變暖,作物生長季延長,昆蟲的繁衍代數將增加,還為各種雜草的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因此,氣溫升高會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的蔓延,這就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農藥和除草劑,增大了農業生產成本。
2.2降水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齊河縣的年降水量上升趨勢不明顯,上升幅度遠比不上氣溫上升的速度,降水量年際波動大,旱澇天氣經常發生。齊河縣的旱澇、大風等災害本來就頻發,隨著氣候的變暖,暴雨日數的增加,洪澇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可能還會增加,這些極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會加劇。降水量的變化也會導致蟲害的變化,干旱常導致大范圍蟲害,濕冷的環境也會導致蟲害增加。單從氣候因素方面分析,干旱和洪澇頻繁的發生會導致一定范圍內的糧食作物受災頻繁,致使作物減產或絕產,從而造成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冰雹和大風日數的下降,說明二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在逐漸減小,農作物因冰雹和大風受災的幾率減小,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
3適應氣候變化的對策
3.1搞好農田水利建設
疏通河道,加固水庫、塘壩,實行灌溉配套,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使旱能灌、澇能排,做到暴雨不倒壩,干旱有水澆,提高應對干旱洪澇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目前齊河縣根據氣候變化趨勢正在開展高產創建示范方開展高標準糧田建設,基本實現“田成方、樹成行、溝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水利設施的建設在糧食生產中發揮了巨大威力。
3.2科學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農業對于旱澇災害最為敏感,也最為脆弱,受災害影響較大。根據齊河縣旱澇災害的發生規律和水資源條件,因地制宜科學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選種抗旱作物和推廣耐澇品種,調整作物播期,趨利避害,減輕災害威脅。如齊河近幾年來推廣小麥品種選取濟麥22抗倒、抗病性好、產量也很好,濟麥22是非常優秀的品種;對全縣所有玉米高產創建田免費供應登海605和鄭單958玉米種,這2個品種在惡劣的天氣下表現出良好的抗逆性和穩產性,對全縣夏玉米生產戰勝天災獲得豐收起了關鍵作用。
3.3發揮氣候資源優勢,通過減災進行增利
氣候災害消耗且浪費氣候資源,使氣候資源的價值大為降低,甚至全部喪失。因此,合理利用氣候資源應該包括盡可能有效地減少和減輕氣候災害。如2013年齊河夏糧生產根據小麥整個生育期氣候呈現“前高中低后高”的特點及小麥苗情,全縣在農業局的指導下改變以往的管理方式,在返青、拔節期的小麥管理上以控為主,后期的小麥管理上以促為主,既防倒伏,又促增產,盡可能多地利用氣候資源,糧食產量有大幅度提高。
3.4加大生產科技支撐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黑龍江省農田水利設施薄弱,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水資源調控能力差,大型灌區配套設施不完善,自然災害發生時,難以發揮作用。如黑龍江省有效灌溉面積增長幅度緩慢,200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1.78%,2012年為35.07%。2000年我國有效灌溉面積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9.6%,2012年為56.7%。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有效灌溉面積與全國平均有效灌溉面積有一定的差距。
2耕地質量逐年下降
農作物品質問題突出,單產提高困難由于耕地土壤肥力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特別是有機質含量下降尤為嚴重,而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造成土壤板結、耕作層面淺,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病蟲害發生頻繁,單產難以提高。如黑龍江省水稻在2000年單產達到6489kg/hm2,2012年為7072kg/hm2,12年間單產增加了583kg/hm2;而玉米、大豆單產近幾年還略有下降趨勢,均低于全國平均單產水平。
3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水資源短缺嚴重水土流失面積逐年增加,但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增長緩慢,200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占流失面積的比重為24%,2012年為26%。全省農業用水總量逐年增加,如2003年農業用水占全省用水總量的69.7%,到2012年達到82.2%。隨著黑龍江省濕地面積的減少及對大批中低產田進行連片的“旱改水”開發,水資源短缺狀況日益嚴重。另外,城市居民及工業用水量的大幅增加,工業污水及生活廢水也隨之增加,使黑龍江省主要江河的污染十分嚴重,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二黑龍江省糧食持續穩定生產的對策建議
1切實保護和提高耕地質量
有效利用耕地一是實行嚴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近年來,在國家加大生態退耕力度的情況下,耕地面積下降較多。但從長遠看,為了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必須堅持保護耕地。二是切實保護耕地質量。對造成耕地種植條件嚴重破壞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予以制止,并給予處罰。三是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提高中低產田耕地的生產能力,是挖掘糧食增產潛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重點之一。應大力推行有機肥綜合利用與無害化處理,引導農民多施用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
2合理進行農業結構調整
優化糧食生產區域布局,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保護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是國家糧食供求關系穩定的關鍵。黑龍江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近年來穩中有升,目前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已接近1500萬hm2。2012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全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54%,其中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國水稻播種面積12.7%,小麥播種面積占全國小麥播種面積1.7%,玉米播種面積占全國玉米播種面積18.9%,大豆播種面積占全國豆類播種面積26.8%。黑龍江省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是優勢主導產業,應形成合理的區域布局結構,在充分發揮優勢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要穩定提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
3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及農業物質裝備建設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農業自然災害的能力。農業自然災害一直是影響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應加強水利配套工程建設,加快水庫除險加固,搞好大中型灌區建設以及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形成穩定的糧食生產能力。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提升糧食生產的現代化水平,黑龍江省的農墾系統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在全國居領先地位,而全省整體農業機械化水平還很低,2012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僅占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的4.4%。應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對農民購置大型農業機械給予補貼和扶持。
4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加強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一是做好退耕還林,增加森林覆蓋率,充分發揮其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持天然氧吧的生態功能。二是加大防護林體系和防沙治沙等荒漠治理建設,發揮森林等植被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態服務功能。三是合理利用水資源,建立水資源調控體系。黑龍江省洪澇災害、干旱缺水等問題仍是制約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缺水問題尤為嚴重,2010年全省農業旱災成災面積占農業成災面積的比例為79.66%。應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高效利用水資源,同時確保生態用水。
5充分發揮墾區糧食生產優勢
1甘肅省氣候變化的特征
1.1整體暖干化,局部暖濕化
甘肅省氣候總體上呈暖干化變化趨勢,變化的分界線與黃河走向基本一致,黃河以東地區(簡稱河東,下同)呈顯著暖干化趨勢,以西地區(簡稱河西,下同)呈微弱暖濕化趨勢[9-11],溫度升高、降水減少,冬暖夏干是甘肅省現代氣候變化的基本特征[14].1951—2010年甘肅省氣溫一直在波動中上升,氣溫增長率為0.175℃·10a-1,以冬季升溫最快,為0.371℃·10a-1,是平均增長率的2.2倍[8].從圖1可以看出,1986年為氣候向暖干化轉型的突變點,轉型后1987—2010年與1960—1986年相比,全省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其中河東和河西地區分別升高了0.9和1.4℃,全年以冬季氣溫升幅最大,平均為1.3℃,已連續經歷了23個暖冬[9-10,14].年最低氣溫升高是全年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15],氣候變暖使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加劇了農業生產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16-17].伴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甘肅省降水總體上呈持續減少趨勢,年降水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降水量河東為減少趨勢,河西為增多趨勢,分界線也與黃河走向基本一致[10,18].1961—2008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總線性趨勢變化率為-10.1mm·10a-1.其中,河西為3.4mm·10a-1,河東為-11.0mm·10a-1,全省冬、春、夏、秋四季平均降水量的線性趨勢變化率分別為1.02、-2.94、-1.38和-6.77mm·10a-1,秋季降水量減少的趨勢更加明顯[19].近50年來,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減少了28mm,河西平均增多12mm,河東平均減少51mm;近37年來河東雨養農業區3月上旬、4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的降水量呈顯著減少的變化趨勢,但河西西部、隴中北部、隴南、隴東部分地方等區域性地區夏季降水則呈增多趨勢,全年降水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使農業生產的風險增大[20].
1.2旱區南移擴大,干旱頻發
氣候變化使甘肅省河東濕潤塬區降水量逐年減少,向暖干化發展,半干旱川區逐年增多,向濕潤化發展[21],使河西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三大河流年出山徑流量逐年緩慢下降[22].研究表明,年平均氣溫每增加1℃,≥0℃的積溫等值線將向北推移50km[23],氣候變化使甘肅省400mm降水量分界線和年蒸發量1550mm等值線向南擴張,干旱半干旱區整體南移擴大,面積增大[8,19-20,24-25].在祁連山以及青藏高原東側,隴東西側,自景泰經定西到隴西、天水、武都和文縣,年均降水量200~400mm的區域形成中部由北向南伸展的干舌,成為甘肅旱災最嚴重的區域[9].在河西走廊形成了“非灌不植”、“地盡水耕”現象,即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26].氣候變暖使甘肅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旱災頻率呈持續上升趨勢.近60年來發生率達65%,其中重旱發生率為44%,特大旱災發生率為21%[9].特大干旱一般都發生在降水年代際變化的少雨時期和年際變化的少雨時期同時出現的階段,旱災往往是多個時段連續發生,呈現多季連旱、旱凍疊加、多樣化變化趨勢[10].干旱發生頻率由近500年的志書記載中的平均3.4年出現一次小旱,9年出現一次大旱,發展為近50年來的平均1.7年出現1次小災,3.5年出現1次大旱的變化趨勢和“兩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二十年一特大旱”的災害特征[27-28],旱災頻發與同期氣溫升高和降水減少密切相關.根據IPCC-AR4模式對中國21世紀氣候變化的預估結果綜合分析得出,在A1B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預計到2020年,甘肅省平均氣溫增幅在0.68~0.95℃;到2050年,增幅達1.93~2.45℃,且都以河西西部增溫略高,冬季升溫最為明顯,幅度達2.17~2.82℃.同期降水則呈現出一致的增加趨勢,也以河西增加較為明顯,達6%~7.6%.預計到2050年,除隴東的降水減少0.04%~1.68%外,其余地方的降水普遍增加5.36%~9.01%,但季節降水變化的不確定性也很大.降水增加、蒸發量劇增,甘肅省特別是極端干旱區和干旱氣候區的基本現狀沒有根本改變.
2氣候變化對甘肅省糧食生產的影響
2.1對農業自然資源要素時空變化的影響
氣候變化直接導致光、溫、水、土等主要農業資源要素時空格局發生變化.1986年氣溫突變后,全省平均≥0℃積溫平均增加了161℃,≥10℃積溫平均增加了151℃,熱量資源顯著增加使生長季延長了10~20d.從地域分布看,河西地區平均增溫141℃,河東地區平均增溫156℃[14].就河東地區而言,平均氣溫每增加1℃,≥0℃的積溫等值線將向北推移50km[23].氣候變化使甘肅農業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急劇減少.甘肅境內7條主要河流年徑流量以每年0.4851×108m3的速度下降[29],1990年代以來的年均徑流量比1960年代減少了14.7%~57.1%[10].境內河西內陸河流域冰川面積和冰儲量1956年至今分別減少了12.6%和11.5%,冰川厚度減薄5~20m,雪線(平衡線)上升幅度達100~140m,冰川積雪的“固體水庫”作用削弱,除黑河和疏勒河外,大部分河流徑流量呈減少趨勢,使得依靠祁連山雪水灌溉的河西綠洲逐漸成為一條極度干渴的走廊[9,11,25].氣候變暖加劇了農業對土壤水分的消耗.水分虧缺成為農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特征,導致作物生長發育關鍵期水分供需錯位[30],在作物旺盛生長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現土壤含水量的低值槽區[31-33],在120~130cm土層出現干化現象,土壤含水量與最適宜狀態水分含量夏季相差最大為50~100mm,秋季相差最小為20~40mm[34].河西內陸河流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95%以上,氣溫升高、降水減少引發的干旱機率逐年增大[29].氣候變化改變了土壤水熱環境,進而影響土壤有機質、氣體、水分、礦物質、微生物活動和繁殖,從而影響土壤肥力[35].氣溫升高或降水量減少將導致土壤有機碳含量的降低;降水減少通過影響土壤水分條件和通氣性而影響土壤固有有機碳的礦化分解和外源有機碳的降解,進而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土壤水分充足,則透氣性差,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機碳含量;土壤水分不足,孔隙度大,則促進了有機碳的礦化分解.氣候變暖影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動,改變土壤中養分利用和C、N循環,也加快了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氮的流失[36].降水減少是黃土高原土壤有機質變化的主要原因[37],氣候變化導致高溫和強降水等極端氣候事件增多,通過加劇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養分損失使甘肅黃土高原區土壤質量和肥力一直處于下滑狀態[3,37].
2.2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2.2.1對主要糧食作物發育特征的影響
小麥、玉米,馬鈴薯是甘肅省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多年平均播種面積占全省糧食播種總面積的85%左右,對全省糧食安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氣溫變暖對主要糧食作物生長發育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對越冬作物的冬前生長發育及喜溫、喜熱作物的全生育期生長發育均比較有利.使冬小麥播種期推遲,越冬天數減少7~8d,越冬死亡率下降到2%以下,返青至開花期天數延長7d,返青期與成熟期提前,生殖生長階段提早,全生育期縮短8~10d;使春小麥生殖生長加快,乳熟至成熟期每10a縮短2~3d,全生育期每10a縮短4~5d;使玉米等喜熱、喜溫作物的生長發育速度加快,主要發育期提早,生殖生長階段延長,生育期縮短6~8d;使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的馬鈴薯生育前期的營養生長階段縮短,生殖生長階段延長,全生育期延長9~13d,但對灌區喜涼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相對較小[21,23,38-41].研究表明,冬小麥關鍵生育期均表現為與日照時數和日較差呈顯著正相關,與氣溫、5月降水總量均呈顯著負相關,最低氣溫升高是冬小麥生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21-24].氣溫對春小麥產量形成的影響除出苗期和成熟期外均為負效應,降水量的影響除出苗期和成熟期為負效應外,其余時段均為正效應,降水量每減少10mm,生長期縮短約0.8d[14,40].氣溫變暖為玉米生長發育贏得了更加充足的熱量資源,對生長和發育均比較有利[14].
2.2.2對種植制度與布局的影響
氣候變暖條件下,有效積溫增加、積溫帶北移使甘肅省主要作物宜種區向北推移、種植高度增加,熟性由早熟型向偏晚熟型發展,冬小麥種植北界向北擴展了50~100km,小麥、玉米、馬鈴薯種植海拔高度普遍增高了100~200m.1979—2012年35年間,溫度升高或降水減少使水熱供需錯位的小麥播種面積每年平均減少1.5%,其中,冬小麥播種面積相對穩定,春小麥播種面積每年平均減少3.2%;使喜溫適水玉米、喜涼適水馬鈴薯播種面積每年平均增加了3.3%和2.7%(圖2).但使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發生根本性變化,與變化后溫水條件相宜的秋糧播種面積每年平均增加了1.3%,與之錯位的夏糧播種面積每年平均減少了1.8%,夏秋比也由1.5:1變為0.5:1(圖3);相應的品種熟性也表現為強冬性冬小麥品種逐漸被抗寒抗旱性強的弱冬性品種取代,早熟玉米品種逐漸被中晚熟品種取代,高抗晚疫病、高淀粉含量、豐產性好的馬鈴薯播種面積逐年擴大[14,22,42].
2.2.3對作物主要病蟲害的影響
氣候變暖特別是暖冬凸顯導致害蟲全年可繁殖天數和越冬基數增加,越冬北界北移,向北遷出的時間提前,向南回遷的時間推遲,繁殖世代數增加,危害地理范圍擴大、程度加劇.對條銹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等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和流行均有比較明顯的影響[43-44].甘肅省隴南山區是我國小麥條銹病的主要發源地,冬季顯著增溫使小麥條銹病發生的海拔高度約升高100~300m,危害范圍明顯擴大,發生時間也由3月提早到2月.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看,氣候變暖將會引起生物種間關系變化,氣溫升高將會擾亂生態系統中害蟲-捕食者、害蟲寄生天敵等種群間的平衡關系,有些害蟲的天敵可能因適應不了氣候變化而縮減甚至消亡[45].一些對高溫敏感的病蟲害呈減弱趨勢,致使小麥條銹病、蚜蟲等病蟲由低海拔地區向高海拔地區遷移危害,甚至還有減弱趨勢.相反在缺少天敵的有效控制條件下一些害蟲則會迅速繁殖,形成流行暴發.小麥蚜蟲的發生流行一般主要在5~23℃的溫度條件下,大于24℃或小于4℃時,麥蚜蟲數都會顯著減少;小麥紅蜘蛛病的適宜溫度約在8~15℃,在20℃以上就會引起死亡;粘蟲在冬季繁殖、越冬、春季遷入等均增殖1~2代,在溫度升高2.69℃的情景下,粘蟲的越冬北界將向北推移3°[14].耕作熟制改進、水肥條件改善也有利于害蟲和病原體安全過冬,使作物病蟲害的發生世代、越冬北界及分布范圍發生變化,病蟲害發生面積、危害程度和發生頻率逐年增長[43-44].
2.2.4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已成為氣候變化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45-47].氣候變暖將使雨養農業區大多數作物的光合速率明顯下降,生育期顯著縮短,對甘肅省主要糧食作物產量影響的不確定性增加,利弊兼有[17,48].研究表明,平均氣溫與農業受旱災面積、糧食產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降水量與農業受旱災面積、糧食產量之間呈顯著負相關.氣溫升高,降水減少變率增大,氣候暖干化導致了干旱災害頻繁發生,是農業受旱災面積擴大、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19].春季低溫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比冬季低溫更明顯,春季低溫的影響具有顯著性和持續性,而冬季低溫的影響具有階段性和滯后性的特點.降水減少是旱地糧食生產的最大威脅[49-50],雨養農業區3—10月年平均降水量與干旱受災面積和糧食減產量呈顯著負相關,平均氣溫與干旱受災面積和糧食減產量均呈顯著正相關[11,17,48].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將改變作物生長季節的長短,可能會加劇對光熱敏感作物的吸收作用,降低作物干物質積累,最終導致作物產量降低.氣候變暖不利于雨養農業,但有利于灌溉農業.研究表明,雨養農業區作物產量主要受降水量的影響,與生育關鍵期降水量呈正相關,“暖濕型”氣候對生產活動更為有利,年氣候生產力可增加13.7%~31.2%,而“冷干型”氣候對生產活動更為不利,年氣候生產力減少5.1%~27.1%.氣候變化使綠洲灌溉區農作物的氣候產量提高了10%~20%,使雨養旱作區農作物氣候產量減少了10%~20%[14,51-52].氣候暖干化加劇了水資源危機[10],改變作物種植格局、結構和熟性[23],造成土壤干旱、土壤養分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和土地生產力[3],直接導致減產[49],進而威脅區域糧食安全.1950—2010年60年間,甘肅省成災面積超過100萬hm2的重旱就發生了18次,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出現了10次.年均受旱面積、成災面積、成災率分別為70.94萬hm2、52.84hm2和28.5%,旱災造成糧食年均減產41.64萬t,減產率達31.6%,受旱率和成災率分別增加了1.25和1.6倍(圖4,圖5)[37,50].
3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糧食生產的研究方向
溫度升高、降水減少導致旱薄疊加負效應對甘肅省糧食生產的威脅最大[15,37,48].生產和實踐都表明,以改善和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土壤質量和土壤肥力為核心,治旱與治瘠有機結合,是甘肅省應對氣候變化增加食物產出研究發展的主要方向.
3.1選育優勢作物新品種,適溫適水種植
加快培育和種植較為“強悍”的農作物,合理改變農作物種植方式,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糧食生產的有效途徑之一.氣候變暖使甘肅省冬季氣溫升高、有效積溫顯著增加、作物生長周期有效延長,為培育弱冬性中晚熟小麥品種與中晚熟玉米品種提供了可能;使作物生長發育特性,宜種區、熟性和熟制向有利的方向改變,作物布局和種植制度優化調整優勢加強,但在大尺度上因降水減少、低溫凍害、干旱等極端氣候事件的制約難以高效實現.與全國一樣,甘肅省在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農作物多樣性布局、基因資源發掘和新品種培育方面比較滯后,相關的理論和技術儲備薄弱,應以發揮作物自身抗逆高效用水的品種特性為突破口,通過生物、分子或轉基因育種,選育抗寒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弱冬性、中晚熟作物新品種,逐步取代生產上推廣的強冬性、中早熟品種.并以“適水適溫種植”、“逃旱避旱”為指導思想,針對喜溫作物提早成熟、多熟制北移等氣候變暖響應,壓縮高耗水、水分利用效率低的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與區域降水季節分布特點相吻合、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種植面積,使主要作物向宜種區集中,建立作物需水規律與降水時空分布規律相一致的作物種植布局和種植制度,是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53].
3.2集雨治旱,高效用水主動抗旱
“雨水治旱,主動抗旱”是甘肅省發展旱地農業生產的重要理論依據,傳統上就地攔蓄雨水徑流蓄墑防旱技術仍是雨水治旱重要的技術支撐[17,48,54].如,利用耐旱作物對降水的適應能力逃旱、避旱,“順天時,量地力”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增施有機肥,以肥調水、以水促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利用精耕細作納、蓄、保、用水;改變土壤微地形,“和土”集雨蓄墑;采用耕、耙、耱、壓土壤精細集約耕作保墑防旱;坡改梯納雨保墑等,是甘肅省發展現代旱地農業應采用的重要技術措施.富集疊加高效利用雨水主動抗旱是甘肅省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旱農生產的主要方向.甘肅省依據“雨水富集疊加+就地入滲+覆蓋抑蒸”與“作物旱后復水補償超補償效應”理論,研究建立了集水高效農業技術體系,組建的以“梯田+品種+施肥+覆蓋+水窖+微灌”硬技術綜合配套為特征的旱農綜合增產技術,解決了降水少、變率大、季節分配不均,與作物需水供需錯位等問題,增加了干旱時段水分供應,降低了干旱脅迫,使作物安全度過干旱期,實現穩產豐產,使作物增產31.6%~72.0%[55];提出的旱地稀植作物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技術,通過地膜覆蓋增溫保墑、大小兩個壟面集雨提墑改善了作物根區水熱微環境,使玉米增產達30%以上[56];提出的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種植技術,有效解決了7—93個月降雨高峰期與高蒸發期同步、棵間蒸發損失大、地膜小麥苗穴錯位、人工掏苗工作量大、放苗難等關鍵問題,使地膜小麥畝產比裸地提高29.1%[57].雨水治旱技術使甘肅省以相當于50%的全國平均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生產了相當于90%的全國人均占有糧食,用全省1/4的糧食播種面積生產了全省56.3%的糧食,但其配套的水肥精準調控、地力培肥等關鍵技術仍需深化研究.
3.3治瘠沃土,水肥互促調
水治旱干旱和瘠薄互作負效應惡性循環降低土壤肥力和土地生產力,直接導致減產是甘肅省糧食安全生產的桎梏[10],治旱必治瘠是以肥調水高效用水的關鍵措施[38].化肥秋深施、有機無機配施、秸稈堆腐秋施還田和豌扁豆輪作是旱薄地地力提升的關鍵基礎技術措施[38,58-59];優化施肥、平衡施肥和緩控施肥是均衡土壤養分供應、平衡作物養分汲取、減少養分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技術支撐.但是適用于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栽培目的的具體培肥措施,以及各種措施的互作效應、集成效應和配套組裝方式等仍需深化研究.
3.4結構調整,糧食生產向主產區集中分析
研究表明,甘肅省必須確保333.33萬hm2耕地“紅線”,才能確保1000萬t糧食的有效供給.綜合分析近10年生產實踐數據認為,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應確保穩定在200萬hm2以上,經濟林果、油料、小雜糧及其他作物種植面積應穩定在133.33萬hm2左右.合理的作物種植結構應為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地膜小麥、地膜馬鈴薯、經濟林果、油料、小雜糧等其他作物各66.67萬hm2,糧經比例為3:2.結合作者的研究實踐分析認為,糧食生產必須向主產區集中.根據甘肅省農業區劃[60],在隴東黃土高原農林牧區、隴南山地農業經濟林區、甘南高原牧林區、隴中黃土高原農林牧區、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祁連山、馬鬃山山地畜牧水源林區6個類型區中,隴東黃土高原農林牧區及隴南山地農業經濟林區的大部,隴中黃土高原農林牧區、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是甘肅省糧食的主產區,并分別代表年降水量250~550mm及其以上的雨養農業區和250mm及其以下的內陸沿黃和綠洲灌區,涵蓋慶陽、平涼、定西、白銀、天水大部、中部沿黃灌區和河西綠洲灌區,總耕地336.22萬hm2,也是未來甘肅省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區域.雨養農業區應重點發展集水高效農業,沿黃及綠洲灌區應著重發展節水高效農業,通過富集疊加高效利用雨水和節約高效利用灌溉水,達到資源持續高效利用、糧食穩定增產的目的.
3.5研究展望
關鍵詞: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糧食生產成本
糧食生產成本不僅僅關系到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的收入,也是農產品國際競爭能力的決定性因素。為此,國內外的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究,得到了很多優秀的成果。近年來,農產品收入增長幅度遠遠不如投入成本的增長幅度大,農產品的經濟收益呈下降趨勢,這使得研究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對糧食生產成本的影響成為了一個廣泛關注的話題。
1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的必要性
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已經用實踐證明了現在各個國家農業科研投入不足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農業科研投資的高風險性所決定的。農業生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天時、地利、人和等都是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天時這一方面,比如氣候、土壤、病蟲害等是難以控制的,所以各大投資方都不愿意把資金投入到糧食生產當中去,企業和農戶投資農業科技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使農業科研資源投資長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1]。正是由于農業科研投資的這種特殊性,使得國內外各大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表明,農業科技投入是一種高回報的投資方式,其回報率一直呈增長趨勢。加大對農業科研公共的投資,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提高糧食產量,還能夠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改善品質,優化農業生產要素組合,提高生產效率,使得我國能夠加大對土地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推動農業的發展。
2我國農業科研投資現狀
通過研究表明,從整體上看我國糧食生產的投入費用呈現兩種極端化的形式。中東部地區的物質資源和服務費用相對較高,而西部地區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不難發現,我國中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資本充足,但是勞動力缺乏,所以服務費用相對較高。而西部地區恰恰相反。我國農業科研投資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2.1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總量嚴重不足
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大部分源自于國家財政的投入。但是一直以來,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只占了國家財政投入的很小一部分,遠遠低于農業在國民總收入中所占的地位,連基本的農業支出都滿足不了,更不用談政府投資來改善農業的科技含量。
2.2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增長緩慢
我國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從1990年的10多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60多億元,增長了5倍多,但是同一時期其他行業的科研公共投入和國家財政總支出分別增長了近7倍和近10倍。由此可見,我國的農業科研公共投資雖然在數量上有所增長,但是增長得十分緩慢。
2.3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強度低
相對于其他行業科研的公共投入來說,我國農業的科研公共投資強度比其他行業的投資強度平均要低0.1個百分點,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而大多數發達國家強度都會高于2%。相比之下,我國的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強度就略顯遜色,有待進一步加強。
3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對糧食生產成本的影響
(1)農業科研公共的投資主要是通過提高單產來降低糧食的生產成本,農業科技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的增長速率遠遠快于成本投入的速度。使用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的技術后,單位面積產量所得到的收益也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這就意味著,僅僅依靠農業科研公共投資來降低糧食單位面積的生產成本已經有了很大的局限性。(2)農業投入要素價格對于糧食生產成本有正的顯著影響。目前我國的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的重點依然放在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上,這是一種間接的影響力。然而農業公共投資還沒有發揮出它對于農作物產量的直接影響力,所以農業科研公共投資還有很大的潛力待開發。(3)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資本代替勞動的趨勢。所以,提高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并利用其來提高農業的生產,能夠節約人工成本,推動農業的技術進步,還能夠在產出一定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達到農業資源的優化重組,改善當下農業勞動力相對稀缺的局面。
4政策建議
4.1加大農業科研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農業科研體系
由于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必然導致政府是農業科研公共投資的主體,而并非是企業和個人。我國長期以來就面臨著農業科研投資嚴重不足的局面,所以政府應該擔起促進農業發展的重擔,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農業結構的活動,提升農業科研服務的水平。
4.2大力開展節本增效型技術創新,加大節本型農業技術的研發
增效型的農業技術為降低糧食產品的生產成本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應該繼續開展和推進中小型的技術創新。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化肥等農用生產資料的優良品種還有待改善,以后還要特別注意成本節約型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4.3統籌安排農業科研經費的投入,注重資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我國的農業科研體系是按照行政區劃由上至下而設置的,擴大糧食種植區域是根據自然條件來劃分的,這兩種區分方式的不同就導致了一些問題的出現,比如有些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區域,它的科研水平和投資力度都無法滿足當地的需求[2]。而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區域,農業科研投資又過大,容易造成浪費。因此農業科研經費的投入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推進種植業技術的進步??傊?,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對于糧食生產成本有非常大的影響,只有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并且投入到正確的地方去,才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鄧琨.農業科研公共投資對糧食生產成本的影響[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
一、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在中原經濟區建設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實施成效
積極服務區域、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是河南農業大學的優良傳統。作為河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在興辦百年農業高等農業教育歷程中,始終堅持傳承大學精神,切實履行農業大學使命,充分發揮農科積累深厚、學科門類齊全的學科優勢。迄今為止,已為國家培養了以玉米育種專家奠基人胡廷積,小麥育種專家陳偉程等為代表的20萬名高級創新人才;建設了河南省唯一國家重點學科作物學團隊;以及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煙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個國家、河南?。ǜ咝#┲攸c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別是近年來邊連續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一批重大科研獎勵。目前,學校下設20個學院,84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一級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34個二級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10大學科門類。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在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農業經濟發展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實施。
1.建立小麥、玉米專題數據庫,使農業科研人員快速準確地獲取有效的農業科技信息。21世紀是信息時代,科技人員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十分適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報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類合理、查找方便的專題特色數據庫。而中原經濟區建設在發展工業現代化同時,農業經濟的發展將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核心,特別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資源生產了全國近10%的糧食,其中小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左右,玉米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因此,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建設小麥、玉米特色專題數據庫是中原經濟區建設農業經濟發展的必要需求。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發展,具有涵蓋農作物、畜牧家禽、農村能源等方面較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形成了以農業、生物文獻為主體的館藏體系。圖書館充分發揮文獻資源、科技人才等優勢,圍繞河南省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任務、根據中原經濟區發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麥、玉米等專題特色數據庫。特色數據庫促進了農業科研人員水平與能力的提高,使學??蒲兴讲粩嗖饺胄屡_階。小麥、玉米專題特色數據庫分別以建在學校的“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鄭州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單位、國家級重點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為依托,以圖書館豐富的專業文獻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網上資源為重要補充,重點收集國內外出版的圖書、期刊、會議論文等文獻中有關方面的情報信息,建立了書目、期刊題錄數據庫,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新品種、優異種數據庫,科研機構、科研成果、知名專家數據庫,市場信息、統計數據數據庫。小麥、玉米專題特色數據庫可為用戶提供特定學科范圍或某一主題的網上信息資源集合,便于農業科技人員快捷、方便地進行信息交流和利用。農業科技人員可以隨時點擊咨詢,與咨詢員進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時間以外留言咨詢。數據庫的信息營銷服務,通過對信息產品與服務進行分析、調研等過程,實現了與信息用戶的價值交換,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業科技人員的信息需要;通過主動服務,能夠挖掘農業科技人員潛在的信息需求,不僅使農業科技人員的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為特色數據庫的信息補充提供了條件。專題特色數據庫,為小麥、玉米的科研、生產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改變了小麥和玉米研究、生產中各種文獻信息利用難的現狀,為農業科技人員的科研立項、成果查新,以及貿易人員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為從事小麥和玉米等農業科技人員獲取文獻信息資源的主渠道。同時,小麥、玉米專題特色數據庫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產現狀,為農業科技人員正確把握其研究發展趨勢提供便利。小麥文獻信息數據庫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獲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獎。小麥、玉米專題特色數據庫為學校科研項目《冬小麥根穗發育及產量品質協同提高關鍵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黃淮區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豐產高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及時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務,起到了較好的作用[4],為河南省糧食總產連續10年奪得豐收,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2.搭建農業情報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農業科技人員的跨庫檢索。盡管農業科技信息琳瑯滿目,但使用起來常常不盡人意。既有商業數據庫的壁壘,更有各建設單位“防火墻”的阻隔。因此,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互動、互聯、互助、符合農業發展需要、適應市場競爭的農業科研創新平臺,包括成果轉化平臺、試驗儀器共建共享平臺、學術交流平臺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5]。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積極參與多家信息情報單位聯合建設的“河南省科技文獻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為該平臺提供了21000萬條小麥、玉米科技情報信息,10.6萬余條煙草科技情報,960多條科研成果、知名專家等科技信息[6]。不僅為河南省相關科研院所的有關人員提供了及時、必要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為中原經濟區建設中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3.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農業科技信息遠程快速服務。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化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趨勢。遠程化服務模式改寫了傳統的傳輸方式,多媒體網絡可對各種科技情報資源進行設計、處理、檢索和傳遞,為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創造了條件,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觀的信息傳遞和咨詢。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積極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要求,與學校、地方合作處等職能部門結合,建設了集互聯網、電信網、廣播網、電視網和報刊網于一體的“五網合一”的立體化農業科教信息服務平臺“惠農科教信息港”?!盎蒉r科教信息港”開通了“965558”惠農科技服務熱線電話,開設了“中原惠農網”、“專家遠程視頻診斷系統”和“農業專家面對面”等欄目。“惠農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選擇100個農業大縣、50個農業科教園區、50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殖大戶,實施農業科教信息服務對接。農民通過“專家遠程視頻診斷系統”可以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惠農科教信息港”創新了農業科技情報信息的服務手段,架起了農業科技情報直通農業、農村、農民的橋梁,為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農業科技情報信息服務,對推進農村信息化、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立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效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4.以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為信息載體,為農民提供直接服務。高校農業院校的科技人員、教師、學生是農業科技情報信息的最佳載體。他們掌握的農業科技情報信息量大、更新及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隨地滿足農戶需求。每逢抗擊自然災害、醫治農業病蟲害等農民最需要指導的關鍵時期,農業情報部門就要及時地把相關農業科技情報送到農業科技人員手中,通過他們給廣大農民朋友以指導,使農業科技情報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與校團委、學生工作部共同構建了大學生“五個一”農業科技情報服務體系,即“一送”(暑期大學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掛”(選派優秀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到郊縣鄉鎮掛職)、“一臺”(農業科技情報信息點播臺)、“一線”(農業科技情報信息“110”熱線)、“一網”(大學生青年志愿科技情報服務網站)。建立與地方合作機制,聯手開展“科教富民行動”,選派專業對口的應屆畢業生帶著農業科技情報信息到鄉鎮工作,選派素質高、業務強、懂管理的優秀教師擔任當地的科技副縣長、科技副鄉(鎮)長,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廣“三位一體”的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新體系。與學校農業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術設備優勢,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農業大學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培訓基地”等科技信息網站。
5.搜集與分析農業科技情報信息,提高領導決策能力??萍歼M步的過程中,領導決策是事業成敗、經濟興衰的關鍵。加強農業科技情報的搜集與分析是農業科技情報工作的重要環節。各級決策者只有以足夠可靠、高質量情報為基礎,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情報工作者從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報信息中找到領導決策最需要的東西,就要求情報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國家的戰略決策、地方經濟建設的重點,以敏銳的視覺捕捉情報、挖掘深層信息,持續跟蹤,長期積累,提供多層次的情報分析研究服務和領導戰略決策咨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來到河南,就河南的糧食生產進行調研。農業部小麥專家組副組長、河南農業大學郭天財教授不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麥生產特點、各時期麥田管理措施、預計收成、小麥市場形勢等方面的提問。在談到獲得“科技服務糧食生產突出貢獻獎”時,郭天財教授對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為其及時提供的農業科技情報信息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相關專家網絡為依托,以現代分析方法和技術平臺為支撐,建立了一種長期積累、反應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報研究服務系統,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關情報信息,編輯《高教參考》,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及時必要的服務。2008年,學校提出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目標,圖書館及時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關情報信息并編輯“一流大學”專輯,不僅使師生知曉一流大學的內涵,還為學校制定“一流農業大學五年專項行動計劃”提供了參考。
二、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在中原經濟區建設農業經濟發展中作用展望
論文關鍵詞:農作物,種植結構,糧經作物
據博羅縣農調隊對農業種植面積調查網點全縣8個鎮8個村民小組80戶農戶進行2010年的農作物種植實際情況調查,結果表明我縣農民對2010年的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態度由前幾年的消極、謹慎、觀望轉為積極、信心增強、力度加大;農作物播種面積由大幅下降轉為2010年的略減;水稻、薯類大幅減少,玉米、花生、甘蔗、蔬菜大幅增加。
一、當前我縣農民種植結構變化主要特點
(一)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根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思想,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途徑,突出合理配置資源,突出區域特色,延長專業化生產的產業鏈,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效益的經濟作物,使糧經作物比例趨向合理化。據此次調查資料,2010年全年實際播種面積糧經作物比例為45:55,2009年的為7:3。
(二)農民全年農作物實際播種面積略減。根據這次調查資料反映,今年農作物實際播種面積同比上年減幅為1.07%,而農民經營的耕地面積減少5.4%。主要是因為國家和地方征用土地搞基礎設施建設,其次是為搞好農業集約化、產業化,以及引進外商、外資發展經濟、大辦果場、花木場、魚塘等。
(三)我縣逐年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由于我縣農產品流通渠道仍不通暢,農業品市場低迷,農產品收購價格持續下降。我縣各級領導注重農業結構和農產品價格等問題,大力發展適應市場需要,多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小論文,使農民對農業結構調整由消極、觀望轉為積極參與,信心增強。2010年農民的農作物實際種植面積略減,但復種利用率有所提高。據調查資料反映,2010年我縣農作物實際種植調查耕地復種利用率為207.5%,同比上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
二、我縣農業種植結構存在問題
2010年我縣的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是構筑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業區域結構,以全面提升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努力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今年我縣農業結構調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我縣農產品品種結構不夠合理,優質品率不高的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由于我縣與農業關聯度較高的工業產業發展不夠快,導致農產品加工率低,農業生產成果主要以初級產品的形式來實現。影響了農產品的加工升級和農業產業延伸,不利于農業經濟質量效益的提高。
(三)我縣國民經濟發展對農業的拉力及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影響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
三、優化我縣農業種植結構的措施和方法
(一)政府各級領導應大力引進和保護優質農產品,積極宣傳良種良法。在招商引資同時,注重引進農產品加工業,給予這些企業政策傾斜和優惠,逐年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興農的資金投入力度。
(二)繼續調減糧食面積,引導農民把調減出來的面積用以發展蔬菜、甜玉米等質優價好、暢銷的經濟作物上。我縣處于珠江三角地區,瀕臨港澳,并與廣州、惠州、深圳等經濟較發達地區連接,市場需求量大,交通十分便利,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加之多年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經驗,經濟作物生產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
(三)積極發展其它特色作物,種植業逐步趨向“一鎮一品”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有效地發揮各地的區域優勢,形成較好的規模效應。有關部門應加強引導,促進各地特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優化品種布局。各級農業部門要根據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上,組織力量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本地資源,分析市場需求并以其為導向確定有區域特色的優勢產品、主導產品和市場定位,積極發展“三高”農業,增加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加強動員、宣傳、引導農民和農業企業成為結構調整的主體,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與產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齊心協力搞好種植業結構調整。
(五)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不斷調整和優化糧食結構小論文,要積極深入宣傳推廣高層次的農業科學技術引進良種良法,大力推行“訂單農業”,走“公司+基地+農戶”,實行產、供、銷一體化。
(六)抓好農產品的深加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抓好農產品的深加工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各級黨政部門做好農副產品的產前、產中的管理及產后的服務工作,抓好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四、結語
近年來,中國糧食生產出現了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糧食企業收購量居高不下,庫存爆滿,企業負擔過重,糧食種植結構性矛盾日益加劇。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須遵循社會經濟和農業發展實際狀況,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基礎上,結合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各種優勢資源,積極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創匯農業,加快農作物品種的更新、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新型耕作和種植模式的探索、嘗試,逐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升農業整體效益。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是中國世紀之交的一場糧食革命,也是中國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加、農村社會經濟保持穩定繁榮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魏義章.關于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考[J]. 北京農科院技術咨詢,2002,2.
[2]李強子,吳炳方,許文波.農作物分類成數的精度檢驗[J]. 遙感學報,2004,6.
[3]羅興錄.淺談廣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J]. 中國農學通報,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