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6:01: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能建筑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智能建筑;設計原則;電源機房;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獲得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城市化進程得到快速發展,使得現如今的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多。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得有足夠的住宅區,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城市住宅空間內,設計出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需要的房屋建筑,已經成為現今建筑行業面臨的關鍵問題,智能建筑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同時對智能建筑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源機房作為智能建筑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科學的設計是整個智能建筑能否穩定運行的關鍵。本文闡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和能建筑中電源機房的設計原則,從而為智能建筑能夠獲得更為廣泛的推廣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的房屋建筑概念,它改變了傳統的建筑理念,目前應用于我國的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一些高層的建筑中,它是在建筑這個平臺上,將辦公自動化、通訊網絡都在建筑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并將建筑結構、服務管理系統進行了最優化的結合,從而使它們達到最佳的運行狀態,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給人們提供一個更為舒適、更為安全、高效、便利的建筑環境做出貢獻。
智能建筑電源機房的概念和設計規則
2.1智能建筑電源機房的概念
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能夠為整幢建筑的提供電能,它相當于整幢智能建筑的心臟,因此足以見得它對智能建筑的重要性。一般情況下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的組成部分包括變配電所、不間斷電源機房及柴油發電機房等。通常情況下,在對電源機房進行位置的選擇時會靠近電負荷中心,它可以為智能建筑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節能的電能。
2.2智能建筑電源機房的設計原則
電源機房是智能建筑中一個十分關鍵和核心的設計,它除了普通建筑中所要求的設計規則以外,還有一套智能建筑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其主要包括:GB/T 503l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174—1993 電子計算機房設技術規范等。
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位置選擇的環境要求
電源機房為整幢智能建筑提供電能,如果不能保證電源機房的環境良好,就不能保證智能建筑的有序穩定運行。智能建筑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設備都實現了智能化操作,就對環境沒有特殊要求,相反越是在智能建筑中它對環境的要求越高。在對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進行環境設計時需要考慮兩種環境:一是可視環境,主要包括環境中的空間及空間內的照明情況;二是不可視的環境,主要包括環境中的溫濕度情況。
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的設計規則
在智能建筑中一般是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系統、通訊網絡系統及建筑相關設備的優化結合,在具體電源機房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下規則:
4.1完善的辦公自動化系統
在我國當前進行智能建筑建設的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公共場所和一些高層的建筑,因此在智能建筑中配備完善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是必須的,作為辦公自動化系統能夠對內外的各類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并提供決策和支持。
4.2現代化的通信網絡系統
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科技、電子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在智能建筑中完善的通信網絡系統更是其必須具備的,只有有了現代化的通信網絡系統才能夠為建筑內的人們提供最快捷、最準確的信息,并也能夠對信息進行及時接收和傳遞,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
4.3具備配套的建筑設備
(1)電源機房設備
在智能建筑中電源機房的組成部分包括變配電所、不間斷電源機房及柴油發電機房。其中所包括主要項目有:電能計量、電源的電壓值顯示、變壓器超溫報警設備等。
(2)智能建筑的其它相關設備
對智能建筑的其它相關設備主要包括對機房的熱力設備、安全防范設備、柴油發電機設備等,這些設備都對電源機房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實時監控,對相關數據進行測量和記錄,一旦出現故障就及時發出警報,便于及時修理,防止為建筑內的人群帶來不便。
熱力設備:
熱力設備也是針對電源機房而設立的,它能夠對相關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并對數據進行測量和記錄。
安全防范設備
因為電源機房對周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為其安全性對智能建筑的安全運行十分重要,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消防聯動系統,對設備進行實時監視和聯動控制,從而確保了電源機房的安全。
柴油發電機設備
柴油機發電設備是智能建筑電源機房的主要組成部分,當前使用的一般是智能型微機來控制柴油發電機組。其在電源機房的主要功能表現在當市電的供電系統出現故障不能給建筑供電時,該設備就能自動起動控制系統自主為整幢建筑供電,同時也會自動脫離電網,防止當市電電網恢復供電正常時造成倒送電。當市電電網供電恢復正常時,機組經市電檢測,能夠自動退出系統,負載切換到電網供電,之后機組自動啟動備用狀態。同時該系統也有完善的自動保護系統,當前一般采取的都是智能型的多功能保護器,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該設備受到損害。
結語:
現今社會的各類房屋建筑越來越追求功能的豐富和造型的新穎,特別是近年來逐漸在建筑行業升溫的智能建筑,它給建筑行業帶來了新的革命,致使對智能建筑的設計要求越來越復雜。電源機房是智能建筑中的一個核心部分,它為整幢智能建筑提供電能,因此它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智能建筑能夠穩定運行。本文闡述了智能建筑及其電源機房的概念,并對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設計規則進行了相關探討,從而為智能建筑能夠得到更廣泛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翰.智能建筑的電源機房設計[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1(08)
[2]李洪祥.淺析智能建筑中電氣施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2)
關鍵詞:綠色建筑;智能建筑;一體化發展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面臨的問題也層出不窮。能源問題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而傳統的高耗能建筑模式顯然使其異常放大。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意識到事態的嚴重,近年在建筑模式的實施中融入了大量的綠色與智能相結合的建筑理念,突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功能和綠色建筑的環保意識、節約能源、減少污染,以實現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戰略是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對于當代建筑來說也必須由傳統的高耗能發展模式向現代綠色發展模式進行轉變,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技術的發展正是這一轉變的具體實現。隨著現代社會各方面發展的不斷智能化,智能系統不斷發展,智能系統的功能、運行技術將是綠色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使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一體化發展是實現我國建筑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 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1.1 綠色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類建造健康、舒適與自然發展相適應的建筑。綠色建筑的特點體現在建筑遵循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了建筑綠色化的理念。綠色建筑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結合了人文因素、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區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點
智能建筑是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設備和管理根據所需要求進行最科學的優化組合,從而建造出一個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促進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發展。智能建筑的出現加快了現代建筑的發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適、安全、便利的環境,同時較之傳統建筑模式很大程度的節約了建筑資源的投入,滿足了各種對建筑物環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實現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2 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影響
2.1 綠色建筑的作用
綠色建筑是對環境無害,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的節能環保型建筑。綠色建筑能夠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時又能提供健康、安全、舒適性強的居住辦公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持續發展?,F代綠色建筑采用了節能的建筑設計結構,根據自然通風和太陽能取暖的原理進行設計的建造,減少了電和水資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綠色建筑強與自然資源相互結合,利用自然界富足的材料進行建筑,同時使建筑物的空氣質量和對人體健康的控制和保護起到了很好的補充。綠色建筑的舒適性更加的符合現代人類要求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使其有一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2.2 智能建筑的作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筑事業的發展也應該適應發展需求發揮科技的力量,智能建筑的出現充分體現了科學在建筑領域的中重要作用。以現代化大廈為例子,水電的耗能是整個大廈的主要消耗,在北京,總建筑面積近56萬m2的國貿大廈其中1d的水電等能源的消耗費用就30萬元。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國貿大廈運用了智能化的節能設備,一年的時間里節能效果明顯,智能系統的發展和應用充分給建筑的能耗問題上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智能建筑的發展能夠滿足不同環境功能的要求,使人類的生活和居住環境更加科學合理和方便。
2.3 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互影響
綠色建筑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建筑領域的發展結果,也是未來建筑事業的發展趨勢?,F如今,世界各國都在逐漸重視對綠色建筑的探究,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力量等諸多因素,對綠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異。智能建筑本身的發展也是朝向綠色建筑發展,智能建筑也是實現綠色建筑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發展手段,要實現綠色建筑的功能,必須要結合智能建筑的相關功能,特別是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先進科學的建筑設備等建筑控制技術??傊?,智能建筑是綠色建筑的技術支撐和實現手段,綠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最終目標。
3 綠色建筑一體化的發展
3.1 綠色建筑一體化面臨的問題
目前,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正處在發展初級階段,嚴重缺乏國家的統一規范標準,綠色智能建筑僅僅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腳步,沒有獨立的發展空間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國家沒有明確的政策方針支撐綠色智能建筑的發展,沒有制度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智能建筑起步較晚,加上目前智能功能需求都是由業主提出但是設計通常都是由設計院完成,而智能化的設計與建筑的設計常常存在不協,系統運行達不到預想效果;在工程規劃、設計、實施施工、質量監督等方面并沒有具體實用的標準規范;從智能建筑技術的研發和產品的開發上缺少科學的指導和監督,使智能技術產品有效的作用得不到利用;沒有科學的管理制度,注重結果的好壞嚴重忽略綠色智能建筑的集中管理。
3.2 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的提高
(1)技術的提高
智能化是技術的綜合利用和信息集成,安全防范體系、信息管理體系、信息網絡系統構成了智能化的基本體系。這些系統體系的技術并不成熟,集中管理體系還不完善,主要還是依賴于國外的智能化系統產品。我國應加大對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力度,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研究符合我國智能化建筑的發展要求,要結合實際發揮國內優勢的方面做出智能化技術提升、系統的升級。
(2)質量的提高
目前,我國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建筑產品主要都是由國外廠商提供,綠色智能系統的集成也是由國外先進技術公司提供,在技術、施工方法、質量及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內生產的綠色智能建筑產品技術的不成熟、質量的不過關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無法生產符合用戶需求的高科技產品。我國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相關質量監督的行動計劃,確保綠色智能一體化產品在生產源頭上做好質量的把關,同時確保建筑施工的質量。
(3)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
現代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的發展首先是要通過提高可持續發展意識,人類的發展在任何時候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又要保證環境的持續性發展是現今各個領域都要面對的難題。地球只有一個,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人類發展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繼續無限度的消耗自然資源,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來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自然環境資源的消耗殆盡。第二種就是注重對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充分發揮每一份資源的作用,再創造出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加大力度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遏制資源的無限消耗,實現人類和自然的協持續共處和發展。在現代建造中,我們要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充分意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創造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綠色智能一體化建筑。
4 結束語
綠色智能建筑體系是建筑業、房地產業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追求的戰略目標,智能、綠綠色環保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各行各業中得高新科技都會直接影響或間接反映到綠色智能建筑中。因此,加快綠色智能建筑一體化發展是促進建筑事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陸偉良.智能建筑發展方向的探討[J].低壓電器.2009(18).
關鍵詞 :物聯網 ;智能建筑 ;應用 ;發展 ;高校智能化1 物聯網以及智能建筑的體現方式
探討物聯網及智能建筑的體現方式之前,我們首先就必須要了解兩者的基本概念,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夠真正談得上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下面本文就來分別分析物聯網及智能建筑的概念和體現方式。
1.1 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主要指的是事物之間相互連接的網絡,物聯網同互聯網相比有著明顯不同。物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是對互聯網的延伸及發展?;ヂ摼W是信息之間的交流,而物聯網則是物品之間的交流。當前我國的物聯網技術開始得以發展,物聯網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網上購物、電子銀行、教學醫療等領域都能夠看到物聯網的影子。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于物聯網,人們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加強對物聯網的研究應用已經成為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
物聯網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物聯網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今后發展的重要的新興產業。云計算技術、傳感器技術、網絡傳輸技術都與物聯網技術有密切聯系。所謂網絡傳輸技術指的是網絡層之間的傳輸定位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包含互聯網、WIFI 以及移動互聯網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則指的是物件的傳感、執行以及近距離通信等。云計算技主要是利用不同區域的高性能計算機來進行有效溝通融合,最終為物聯網提供科學高效地數據管理、分布式計算等服務平臺。
1.2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就是根據客戶需要來對建筑物的管理、結構、外觀、服務以及設備等進行高效組合從而最終滿足客戶需要。智能建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能夠使得建筑物成為一個健康、優雅、舒適的建筑體。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建筑技術是智能建筑技術的四大基礎。提升智能化水平就必須要加強對這四種技術的研究。智能建筑理念當前已經被人們廣泛認同,并應用得到了各個領域。照明系統、節能減排監控系統、安防消防系統集成就是智能建筑理念的典型體現。物聯網技術帶給了智能化領域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顛覆了傳統的思維方式。這場革命把人的思想融入到智能化體系中,把電子芯片放置于建筑、各類管網、空調設備等物體中,甚至是人類無法達到的區域,如樓層、墻體、夾板等建筑物內部隱藏的眾多管線和閥門中,通過物聯網實現了管理人員對小至一棟樓宇,大至一間學校,甚至整個社會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實施更為有效和統一的控制與管理??梢哉f,建筑業下一個重要的發展就是依靠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飛躍發展。
2 物聯網在建筑智能化中的應用
2.1 物聯網應用現狀
物聯網是一種先進的專業的技術,這項技術本身獲得了較快發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這項技術也到了廣泛應用。設備之間通過傳感器聯網,人們可以就更加真實地了解電子設備的使用信息。照明系統、空調冷暖系統、給排水系統、安防消防系統與電梯系統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智能設置,也是物聯網應用的具體體現。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局域網的應用是值得注意的。局域網應用過程中經常采用總線型或者是環型樹型拓撲結構。這些拓撲結構有助于人們資源間的共享。
2.2 物聯網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具體應用
建筑智能化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已經貫穿到了建筑智能化的各個環節中。物聯網技術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主要在于無線網絡的普及、網絡寬帶化。當前無線網絡獲得了較快發展,無線通信技術在智能建筑中得到了全面應用,網絡寬帶化的形成能夠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及應用。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夠實現關鍵在于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成為了可能。本文以大學校園為載體,詳細敘述物聯網在校園建筑智能化中的具體應用,物聯網技術具體應用在校園以下領域 :一是智能教學中的應用。智能教學主要包括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電子圖書閱覽等。建立實時和非實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利用網絡進行大面積的遠程或者直接教學,系統可供優秀課件儲存、下載、點播,同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全方位的互動教學,這樣既豐富了教學手段,又提高了教學質量。設計者在考慮校園全數字多媒體教學網絡布線系統應充分考慮建成后的需求,并應充分考慮網落全覆蓋,在教室的各個位置都可以利用 WIFI 上網互動教學。教室內由多媒體電子講桌統一控制所有設備,包括投影機、投影幕、計算機、視頻展示臺等設備。通過控制面板可對各種設備進行切換和操作,如可切換控制各種設備的播放,選擇頻道和調節音量大小等。二是節能減排中的應用。節能減排是校園智能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將能夠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具體而言,物聯網技術在節能減排系統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在空調設備內安裝感知組件,從而動態地獲得各種環境狀況信息(溫度、濕度等)。之后通過上傳數據分析,最后由節能管理一平臺來全面自動地調控空調系統本身的負載端設備,把環境溫度的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因為人為操作不當造成過冷或過熱。我校大學城校區所有教學樓宇的暖通空調系統都采用遠程節能減排監控系統作為管理輔助,當教室內無人或少人時,系統可遠程關閉或調節溫度,有效的節能減排的同時為我校節能大筆費用。當前較為流行的監控通信技術主要是 ZigBee 系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通過該系統將能夠實現對室內濕度、溫度的實時監測、同時還能夠有效增強節能運行管理效果。該系統本身還具有搜集數據、分析數據、輸出打印報表、傳輸無線內網、合理評價能源消耗等功能。三是智能校園安防中的應用,智能化的安防系統為校園安全提供有先進的保障系統。傳統的安防系統存在著較多問題,新形勢下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下的智能安防系統與傳統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采用物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安防系統將能夠全面科學高效地處理相關信息,準確性以及處理速度都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入侵報警以及電子巡邏是智能安防系統的主要內容。攝像機主要分布在華工校園主要出入口、停車場、每棟新建教學大樓的每一層的主要出入口、圍墻、建筑等。在值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員可以 24 小時監視攝像機畫面 , 隨意切換畫面,并可在較長的時間內存儲錄像 , 提供犯罪證據。智能化傳感器和紅外線傳感器的應用將能夠實現對非法侵入信號的有效防范,這對于避免誤報警也是很有意義的。四是智能校園后勤保障中的應用。主要運用為校園“一卡通”,校園“一卡通”系統實現教學科研、校園辦公、遠程教育、物業管理、圖書借閱、身份認證、食堂就餐、醫療就診等多項功能綜合智能卡。這些功能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將各種資源數字化,方便統一管理。當前的一卡通系統主要是涉及到數據庫、一卡以及一網三個層面。建議采用先進的控制網絡作為分散的控制設備、數據采集設備之間的通信連接 ;系統主干采用以太網,通過路由器連接校園網,終端設置若干個信息輸入和輸出控制器。建議采用非接觸 IC 卡,通過非接觸 IC 卡比起以前插卡式的 IC 卡更加先進、安全、可靠、實用,既保護了學生個人信息,又便于使用。一卡通系統同時應能支持多種網絡協議,具有開放性和標準化的特點,并保證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物聯網技術的科學高效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校園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為學校的教學、科研、辦公、后勤管理和物業管理等提供穩定的數據平臺,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舒適度,保證校園的安全,為建設一所國際化的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制定完善的校園智能化建設方案應根據學校的明確需求,遵循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避免造成功能上的閑置??偠灾?,加強對物聯網與智能化建筑完美融合的研究已經成為今后校園智能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3 智能建筑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
物聯網技術同智能建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是時展的必然結果。反過來說智能建筑在物聯網時代將會得到較快發展。作為一種理念,智能建筑已經被越來越多地人接受,智能建筑所包含的綠色環保、人工智能等理念使得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都開始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物聯網時代,智能建筑獲得較快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智能建筑的范圍將會不斷擴大。當前智能建筑的理念已經擴展到到了住宅樓房、學校以及辦公商業等領域。智能建筑、智能小區以及智能城市等逐漸發展起來。智能建筑的前景越來越廣闊。二是智能建筑同綠色節能建筑有機結合在了一起。智能建筑同綠色節能是有密切聯系的。智能建筑同綠色節能建筑的理念相結合將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能夠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采取這一措施更顯迫切。三是智能建筑外延的發展。隨著智能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多,建筑結構,建筑材料也將會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以上三點都體現了在物聯網時代智能建筑的快速發展。
4 結語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物聯網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時展的潮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融合,物聯網時代真正到來。在物聯網時代,智能建筑將獲得更快的發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物智能化水平,智能建筑的快速發展也能夠促進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兩者之間聯系緊密,同時也能夠相互促進。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聯網及智能建筑的體現方式,而后重點分析了物聯網在校園智能建筑中的應用以及物聯網時代智能建筑的發展??梢韵嘈?,隨著今后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國智能化建筑的水準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智能化系統,開創一個安全、智能、便捷的新時代,讓人們充分體會到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參考文獻
[1] 樓冀陽 . 物聯網在智能建筑領域的應用 [J]. 中小企業管理
與科技,201(41)
[2] 孫祿明 . 基于新型網絡技術的建筑智能化項目應用案例
[J]. 電聲技術,201(37)
[3] 魏宏飛、黃宗建 . 淺談物聯網技術和建筑智能化 [J]. 現代
營銷,201(39)
作者簡介:
關鍵詞:智能;建筑; 施工技術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s quickly,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itute two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intelligenc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建筑,除了造型美觀、結構穩定和布局合理等基本要求之外,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在信息交換、安全舒適、和便利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智能建筑應運而生。智能建筑集成化系統,通過建筑內部的計算機網絡、通信和自動控制等設施來實現建筑功能的擴展。
2智能建筑
2.1智能建筑的定義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于智能建筑有著許多不同定義,尚未完全統一。但從下面給出的幾種國內外較有影響的定義來看還是能夠比較清晰地了解智能建筑概念的內涵。
1)美國智能建筑協會(AIBI)定義
智能建筑是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4項基本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最優化,從而提供一個投資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適,便利環境的建筑物。
2)日本智能建筑協會定義
智能建筑是指具備信息通訊,辦公自動化信息服務以及樓宇自動化各項功能的,便于進行智力活動需要的建筑物。
3)歐洲智能建筑協會定義
智能建筑是使其用戶發揮最高效率,同時又以最低的保養成本最有效地管理其本身資源的建筑。
4)國際智能建筑協會(IIBI)定義
智能建筑必須是在將來新的要求產生時,可以導入相適應的新技術的建筑。
5)國內定義(學術界)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特點的建筑物。
智能建筑的本質,簡單的說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優越的工作與生活環境,這種環境具有安全,舒適,便利,高效與靈活的特點。
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不同定義都有其各自相關的背景,在主旨內容相同的情況下,又有著不同的內容與含義。但定義的不同不等于是歧義,而是定義者出發點的不同。智能建筑是發展的,對它的理解也應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在不同的階段,對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應用環境,智能建筑有著不同的含義。
2.2智能建筑的構成
現代“智能建筑系統”(IBS)通常配有通信自動化系統(Communication AutomationSystem,CAS),辦公自動化系統(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與建筑樓宇自動化系統(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這三大系統,它可以將這三大系統結合在一個綜合平臺上,使建筑成為具有高效舒適的辦公和活動場所,這就是平常大家說的3A系統。
在社會上,人們常常把服務于建筑的上述自動化的多少,用來表明該建筑物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由于“自動化”一詞的英文字頭是“A”,所以往往有該建筑物是“3A”建筑或“5A”建筑甚至“7A”之類的建筑。實際上是這三大系統又包含各自的子系統,有的人為了炒作概念,將有些子系統單獨獨立出來,分別也叫一個什么“A”。比如安全防范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有的人單獨將它們獨立出來分別叫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SafeAutomation System,SAS)火災自動化系統(Fire Automation System,FAS),其實這兩個系統就大的類別上是屬于樓宇自動化系統(BAS)的,當然這種分法沒有強制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智能大廈的通信系統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寬頻帶、高速率的語音、數據、圖象信息,包括樓宇內部的通訊(內部網、電視會議)和與外部的信息交換(Internet、E-Mail);智能大廈的控制系統可以在幾乎不用人為操作和控制的條件下,實現多種多樣的管理和服務功能,包括火警和盜警的自動報警響應及電子巡更、閉路電視監控,對室內溫度、濕度、亮度、通風度進行最優調控等;智能大廈的辦公系統通過各種先進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大大的削減了日常的文書處理和傳遞工作,使商務活動實現無紙化,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由于智能大廈系統不但為使用者創造了優越的軟環境,而且節約了建筑物業主與經營者的人員和物力的開支,極大地提高了對建筑物的管理和把握的能力,增強了大廈的競爭力,滿足了各行業對現代商廈的要求,因此它一出現,便成為建筑業界的焦點、地產開發商的新寵。
3智能建筑系統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Computer)、現代通信技術(Communication)、現代控制技術(Control)以及現代建筑藝術(Architecture)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從而促使人們對社會的信息化、工作與生活的自動化、居住環境的舒適化與安全化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使智能建筑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獲得飛速發展。
現代化的城市建設過程已從最初的建設單個智能建筑發展到建設成片智能型數字化社區,乃至采用最新高科技手段,建設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型智能城市。智能建筑一體化集成管理的能力是智能建筑最重要的特點,是區別智能建筑與傳統建筑的分水嶺。同樣,一體化集成管理的能力大小,也就是智能建筑系統集成度的高低,從根本上反映了智能建筑的“智商”程度。智能建筑系統集成不是目的,也不是一套系統、設備、軟件,而是一種思想、方法和技術手段。
系統集成指的將智能建筑內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統在物理上、邏輯上和功能上連接成一體,實現信息綜合、資源共享和設備的互操作化。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有兩個主要的研究問題。
1)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技術。各子系統內部的技術千差萬別,通過何種技術把各個同構或是異構子系統互連在一起,實現信息的共享和設備互操作,這是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技術研究的主要問題。
2)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模式。在工程實踐中,不同建筑根據功能需求和投資預算,選用的子系統和實現的智能化程度不同。7
關鍵詞:智能建筑;建筑;電氣技術
中圖分類號:F470.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建筑電氣技術與智能建筑的概念
建筑電氣技術的基礎是電氣工程技術,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電工、電子和電控技術。因為同時有著不同學科的的專業特點,所以不能單純的說它屬于哪一個學科,是現代建筑中可用性極強的技術手段,特別是今年新出現的智能建筑概念中常常得到體現。
智能化建筑是指所建建筑具有電視、光纜、數字通信等相關技術融為一體的高品質建筑,將建筑的品質、功能、設施等相關服務進行提升,構想出更加適合滿足人們需求的人性化建筑,能夠更加便捷的滿足人們需求,把人們日常家庭需要做的更加便捷化、節能化、科技化。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要,在實現三大自動化的同時,再進行自動化設計創想,將建筑新品質性能不斷增強,構造出更加完美的智能化建筑。
二、 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建筑技術也相應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只有在建筑技術上達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實現智能化建筑,不管建筑技術怎么發展,電氣技術卻是始終長伴左右的,智能建筑是運用電子設備所進行的,大量不同的電子設備運用在同一個建筑中就實現了智能化建筑,要想使這些設備進行正常工作,那么就需要布線技術、電源技術等相關電氣技術體系的支持,所以說在建筑領域中,電氣技術占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在智能建筑建設中運用了數以萬計的弱電系統設備,都以建筑電氣技術為依托。如果沒有電氣技術的運籌帷幄,那么不但施工中要產生大量人力資源的冗余消耗,就是弱電系統設備個體之間的干擾排斥現象也會使智能建筑中隨處可見的弱電系統陷入癱瘓。而建筑電氣技術就將弱電系統的分布有計劃的設計安裝,解決了弱點系統之間的排斥和干擾。優化建筑的資源配置,將建筑施工中的浪費現象降到最低。
而且,對于智能化建筑來說,建筑電氣的作用不僅只體現在解決弱電系統的弱點,它在智能化的其他領域均有體現,例如幫助實現智能建筑中的全天二十四小時全方位監控和智能建筑各形式的信息傳遞等方面。
在電子監控技術方面,建筑電氣設計摒棄了老式的計算機集中監控以及集散式控制的辦法,轉而研發新技術,開拓新領域,在現場總線系統模擬、以太控制網絡開發、網絡的集成控制以及各種新興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在監控領域的應用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大大推動了智能建筑監控技術的發展。
與監控技術結合最緊密的便是安全防范技術。在安防技術發展的初期,安全防范系統中包括電視監控、通道控制、入侵報警、人員巡查、無線對講、邊界防越等子系統均是各自獨立的,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有限,難以在同一時段內做到對智能建筑進行全面的監控。而當代建筑電氣技術已經實現了子系統之間的聯動協作,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系統的嚴密度、可靠度和實時度,為智能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同時,隨著各個子系統的相繼數字化,整個安全防范系統也不斷向著數字化、規?;?、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智能建筑是為人們的辦公和生活提供便利的人性化建筑,所以發達而完善的通信網絡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設施。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網絡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電話通信網絡和雙向有線電視傳輸網絡等。而網絡的布設和網絡間的信息傳輸離不開建筑電氣技術的支持。新興的以太網絡傳輸技術以其靈活的布線技術、優越的使用性能、高效的傳輸速率、方便的維護手段和合理的安裝價格成為了當代應用最廣泛的網絡通信技術。通過采用以太網絡進行數據傳送,極大地促進了智能建筑內部的信息交流,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三、 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的設計中應該注意遵循以下事項:
1 經濟方面
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的設計中要遵循經濟實用的原則,做到經濟節約、技術可靠、質量過關。在實際的工程中,建筑電氣設計的方案應符合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合理選用新技術,保證技術的安全可靠,選用經過檢驗的合格產品,利用新型的技術來簡化系統的設計,從而減低工程造價,保證經濟上的合理,降低投資的成本。
2 設計方面
在對智能建筑進行建筑電氣設計時,應該做到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智能建筑的功能全面、設施復雜,對設計和管理的要求較高,不同設備均有自身的缺點和局限性,功能和性能上也有著一定的差別,想要盲目追求最新和最全是不切實際的。若片面的追求設備的先進和功能的齊全,不僅在設計上會存在意想不到的難題,還會加大項目實施的難度,并抬高投資成本,增大運行所需的費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卻難以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合理的建筑電氣設計應該從每個項目的基礎出發,選取適合的設備和系統,采用恰當的技術,保證設備和系統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不僅能夠滿足智能建筑的設計要求,也降低了運行管理的難度。
3 質量方面
首先,在工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認真審閱和校對設計圖,確保工程的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其次,操作的過程要嚴格遵循電氣施工質量規范,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設備,嚴禁使用偽劣產品,保證工程的安全可靠。
4 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建筑電氣技術的發展在智能化建筑出現以前就已經得到了廣大建筑設計者的青睞,但是由于沒有像智能化建筑這樣大量集成的將建筑電氣技術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所以之前的運用也多停留在簡單的使用一種或多種弱電系統,做不到各設備間的協調運用。隨著建筑智能化概念的提出,各地涌出了各種智能化的建筑先驅,但是由于以往弱點設備的獨立應用,使智能建筑的施工設計中少有可借鑒的解決各設備沖突和協調共存的經驗。而且隨著弱電設備的發展,設備的結構功能等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難以設計安排。但是隨之相反,隨著弱點設備的發展,建筑電氣技術卻沒有跟著顯著的變化。面對目前興起的各種建筑方式,過去的建筑電氣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管理困難、安全上限不高、節能不明顯以及使用方式過于繁瑣等缺點漸漸暴露出來。但是依靠建筑電氣技術的來實現的智能建筑的各中科技化智能化功能(溫度控制、空氣調節、供電照明、安保、運輸、通信等)不是一時一刻的運行,而是要實現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穩定運行。這就給建筑電氣技術提出了考驗,怎樣實現智能建筑中各設備的取長補短、協調發展,是電氣技術的重點。建筑技術經過大量的實踐和科研升華,目前已經產生了以太網絡傳輸技術、場控制總線技術、強電技術、弱電技術等先進的建筑電氣新技術手段。給智能建筑概念的實現提供了強硬的技術支持。
四、結語
建筑電氣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建筑的內涵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智能化建筑的各種功能都得到了長遠的解決方案,安全節能高效,是新時代社會的標準,也是智能化建筑要不斷鉆研不斷實現的目標。建筑電氣技術與智能化建筑的融合,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使中國的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工程;系統集成;BAS;BMS;IBMS
智能化建筑在建筑建設項目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在這些建筑項目中,多數是只具有BA性能的簡單的系統集成工程,從根本意義上并不是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系統集成、智能建筑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系統集成能不能在廣泛意義上認為是智能化建筑?對上述概念進行徹底的區分,根據實際效益來決定對不同功能的投資,同時還要保證工程中的弱電子系統和智能化功能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需要投資者與使用者對三種工程的定位進行細致的分析。
1應用現狀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部分單位工程被列為工程的重點單位工程,例如建筑結構、機電設備安裝、內外裝飾工程等,如今智能化工程以及弱電系統也被劃歸至重要單位工程中。然而,由于智能化工程作為一項最新興起的單位工程,并不十分的完善成熟。智能化工程涉及的方面十分廣泛,涵蓋了信息、公安、消防、通信、廣電等多個部門,在進行工程實施過程中,涉及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但智能化工程中還未形成一套完整、規范化的標準指導工程綜合實施操作。在進行智能化建筑的設計時,由于缺少對此類工程的明確規定,導致在進行項目工程取費時,沒有標準和依據可循,只能將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智能化工程按照建筑電氣工程設計取費,造成費率也是偏低的。同樣由于智能化建筑的新興特點,多數設計單位并不具備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專業設計人員,國內多數的建筑設計院對智能建筑工程設計缺乏參與意愿,導致在進行此類設計時,由集成商所取代進行設計。大多數的集成商為了獲得工程項目,為建設單位提供免費的設計方案,但從設計深度、專業分工協調以及設計文件規范程度等各個方面,集成商都無法與正規的設計單位相提并論,導致設計文件普遍的質量較低,甚至缺乏規范依據。正是由于這種形勢的掣肘,導致智能建筑工程在發展上進度緩慢。在進行工程驗收時,智能化工程和弱電工程已成為整體建設項目驗收中最薄弱的環節。這對今后建筑的使用是不利的,也有損建設方的利益。進行項目建設時,部分的建設項目提出設置弱電系統工程,并且直接就將其與系統集成、智能建筑相聯系,然而如何將這三項工程進行聯系并沒有可行性的技術方案,只能由集成商充當主導;一般的大型工程建筑面積十分的廣闊,甚至形成了具有綜合功能的完整的建筑群,這樣的工程具備智能建筑特點,但大多數考慮投資問題,僅僅做了獨立的若干弱電系統,就草草了事,無法形成一體化的網絡管理系統,這在今后建筑進行科學的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的資源留下了難以完善的缺口;部分的建設方對有關類似的工程進行考察,但由于集成商的不斷吹噓,導致建設方對智能建筑無限向往,不惜斥巨資進行建設。但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工程的實際效益并沒有達到其預期效果,甚至成為了管理和使用者的負擔。在一些大中型智能化建筑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弱電工程和智能化建設沒有進行前期明確細致的定位與劃分,直接造成的損失就是投資浪費,同時系統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價值,最后智能化成為一項形同虛設的“理論工程”。類似的問題,困擾著無數的投資者和使用者。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在工程的初期過程中,缺少準確的論證與規劃,也沒有賦予工程最科學、精準的定位。所以進行這三項工程之間的區分和概念的劃分都是非常必要的。
2三種工程的概念和區別
2.1弱電工程
弱電工程相比較系統集成、智能建筑來說已經是建筑工程中相對完善的單元,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弱電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已經無法替代。例如在住宅的建設中,弱電工程的子系統也在逐漸擴展,除了傳統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等,增加了諸如樓宇門禁、視頻監控、入侵報警、光纖入戶、三表遠傳、物業管理等多個子系統。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并且在建筑工程中逐步的推廣,家用電器集成和戶內信息網絡交換機、服務器的結合帶來了更加智能化的服務體驗,所有的功能實現都需要弱電工程的支持。絕大多數工程需要弱電系統,但對系統集成和智能建筑卻沒有過多的需求。在進行建筑工程的弱電部分投資時,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投資考量。與此相反,如果需要進行系統集成和智能建筑工程時,弱電系統則是其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不可或缺。總的來說,弱電工程主要是為建筑運行提供條件的一種重要的體系結構,為系統集成和智能建筑的實現提供基礎條件。
2.2系統集成
系統集成是通過將建筑內的有關的系統(如安防、中央空調、給排水、消防、照明、機電等各專業子系統)設備集中進行管控的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它能夠實現各個相對獨立運行系統的集中控制,包括弱電子系統以及建筑物內的重要運行項目,還能實現各個單體建筑之間的信息共享等。集中的管理系統代替傳統的管理模式,從而實現管理的系統化、集成化。由于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設備、軟硬件眾多且不具備統一性,為了達到統一調配管理的目的,需要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資源的整合、數據的處理,系統的兼容,即系統集成,相比單獨的幾項弱電工程要繁復的多。集成系統除了具有強大的管控功能之外,各項關鍵的軟件技術和支撐的硬件配置、各個獨立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是集成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見圖1)。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MS(BuildingManagementSystem)、IBMS(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是近幾年在不同類型建筑物中所采用的幾種主流的弱電系統集成模式,也是根據建筑物功能特點,并根據使用需求所采取的幾種集成手段。(1)BAS是一種常見的樓宇自控集成方式,主要是由冷水機組、通風、變配電、電梯等設備組成,通過集成實現運行設備的自動化控制。BAS是一種獨立的集成系統,與綜合安防工程和消防工程是同等級別的獨立系統集成,這幾個獨立系統通過信息網絡平臺集成之后,稱為BAS集成,是相對獨立且封閉的集成系統。系統開發多數是由其研發公司開發的專用網絡線路與軟件,無法實現對外開放,所以這一系統的集成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且集成系統在運行時,無論是維修檢查還是系統升級都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所以說采用BA平臺的系統集成建筑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建筑?;贐A平臺的系統集成在很多的建筑項目中也是常用的集成系統(見圖2)。(2)BMS主要以BA為核心,通過第二層次的信息網絡平臺并通過數據通信、協議轉換和控制模塊將各子系統運行數據通過樓宇內部的局域網,以瀏覽器的方式在中央監控管理機上實現對整個建筑物的監控和管理操作。通過在必要的數據庫以及應用程序方面提供完整的操作界面,從而達到對系統集成的安防設備、機電設備、消防設備等實現統一的監測和控制(俗稱3A)。這種模式實現較簡單,造價較低,系統之間可較好的聯動,是目前系統集成中應用較多的一種集成模式。該集成方式具備諸多的優勢,特別是在安全、經濟、可靠性、互聯互通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對于運行過程中物業的管理、各項子系統資料的統計,以及各個系統之間的協調管理等都具有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如建筑運行過程中,自動控制系統發生故障,就會造成BMS系統癱瘓,對于其他各系統的運行也無法進行監控和管理,使得建筑管控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樓宇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也是必要且重要的。(3)如果說BMS是建立在3A集成基礎上,那么IBMS就是建立在5A集成之上的更高層次的又一系統集成,俗稱一體化建設。IBMS是在BAS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與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實現更高層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統。這類集成一般由具有Web功能的集成化監視平臺、監控服務器和協議轉換網關三部分組成,是一個強大的開發平臺,可以建立相對固定又比較復雜的應用系統,可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集成的完成管理控制一體化工作的應用系統。IBMS更多突出的是管理功能,全面實現優化管理和控制,達到節能降耗、高效、舒適、安全目的(見圖3)。對智能建筑的判定,很重要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具備IBMS系統集成。在進行這項工程的建設時,同步建設的信息化工程也同樣重要。優秀的的IBMS系統集成,能夠在各個方面發揮顯著的經濟效益,當然設備的正常運行與維護也對操作使用者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否則無法正常發揮其作用。上述三種集成系統中,BAS/BMS更適合于作為專注控制功能的子系統,其管理界面更偏重于控制,IBMS的管理界面精于系統化管理,且涵蓋了BAS/BMS的管理功能,是整個智能建筑/建筑群和智慧社區管理中心的最佳選擇.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模式需要以系統集成作為基礎來實現,能夠綜合多種有關因素、多個目標優化、多個學科于一體,實現所有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從而大大提高了所有設備的運行效率,保證了建筑的安全運行,同時還能夠降低運行成本,實現一勞永逸的綜合性目的(見圖4)。雖然智能建筑需要以系統集成來做為基礎,但不代表著可以將智能建筑和系統集成劃等號,二者還是存在區別的。由于智能建筑的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到了諸多方面,綜合性較強,所以針對前期工作,特別是關鍵環節要認真處理。應針對每個建筑物的自身功能及其管理模式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研論證;通過對有關集成軟件特別物業管理方面的軟件分析,進行軟件的深化研發;通過綜合分析將完善適用的軟件應用于各個子系統中進行綜合性的集成管理。智能建筑所帶來的的收益是非常明顯的,但由于建設方在這方面的認知欠缺,導致前期工作不到位,比照同類工程實施而忽視了自身建筑的特點,或是被集成商的建議混淆視聽,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3結束語
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將會為智能建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無論從技術還是規定規范各個方面,逐步建設一套完善的標準體系。恰逢我國大力推崇綠色建筑和節約型社會,為智能建筑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智能建筑將常態化并成為建筑工程中最常見的單位工程。從而智能化建筑的投資、設計、建設等各個環節將進入新的階段,更科學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梁晨,梁華.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圖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梁華,梁晨.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與安裝[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朱宇華.淺談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應用[J].信息通信,2014,(6):112-113.
關鍵詞:智能建筑 信息化 社會背景 網絡 智能化 人性化 舒適 信息服務 安全 服務
1.智能建筑的基礎
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表現在:(1)電子商業的出現,包括網上信息服務、電子購物、電子銀行和金融服務、網上攻讀學位;(2)管理工作的變化;(3) 制造業和經濟活動全球化。有了Internet,一個新設備可以在美國設計,中國印刷,俄羅斯制造。
作為人居住和活動場所的建筑物要適應信息化帶來的變化,智能建筑的產生和發展是必然趨勢。智能建筑是通過配置建筑物內的各個子系統,以綜合布線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橋梁 ,全面實現對通信系統、建筑物內各種設備(空調、共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 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綜合管理。所有這些,從技術上也為智能建筑的產業起到技術上的支撐作用。
2.智能建筑的社會背景
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產業結構的深刻變化。據日本對各職業的分類,就業人口從事第三產業的職業人數,1955年時,為100萬人,占就業總勞動人數的26%;1985年時,為 2800萬人,占就業總勞動人數的47%.這表明一個從工業社會中脫胎而出的、新型的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資源成為社會生產的一種主要資源,成為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信息產業的產值成為國民生產總值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一個國家產業,甚至是全球性產業,帶有明顯的獨立和交融特性。
1957年,在美國從事技術、管理、職員等辦公室工作的白領人員首次超過藍領人員。1974年到1984年,美國辦公室工作效率增加4%,而同期工業增加100%,農業增加200%.同時辦公費 用卻以15%速度遞增。另一方面,白領階層的增加,人們對辦公環境的好壞也愈加重視。依 賴于大量享有高薪的辦公人員提供服務而運行的經濟,無法承受辦公費用高漲而功率低的狀態 .這一矛盾必然要由適用于信息化社會的手段來處理。智能建筑的產生為解決這一問題展開了廣闊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辦公自動化系統,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
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術的沖擊,給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帶來了活力,同時也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和獎金匱乏等問題,這就出現了一些原來由政府投資的交通、通信等項目,向民間和國外開放,出現了“建筑—經營—轉讓”即所謂BOT方式。1984年美日通信和電信業開始 改革并全面開放、大幅度自由化。尤其是90年代冷戰結束,大批高技術軍工企業實現“軍轉民”,使得信息技術市場上出現如火如荼的競爭格局。所有這些都為信息社會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現創造了社會條件。
3.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發展
在信息社會中,人們對于現代建筑的概念也在發生變化,傳統建筑提供的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和工作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廈(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簡單稱IB)的出現,使得一幢幢樓就變成一個小社會,其內部有眾多的小公司,各種商業的生活行為要求數以兆計的信息和控制指令進出整座大廈。IB把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等基本要 素以及它們之間內在聯系進行優化組合,從而提供一個投資合理、高效、舒適、便利的環境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信息化,“智能大廈”這一術語逐漸在建筑業流行起來,在國內的樓宇建設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熱潮。許多房地產商在廣告宣傳時,將其大名必冠以“ 智能化”或“5A甲級智能大廈”。但大廈的“智能化”并不僅僅是建設一個簡單的綜合布線系統,更不是時髦的頭銜能隨便加在自己頭上。我們必須對智能大廈有一個全面、綜合、深入的認識,這對于設計者、使用者乃至發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3.1 智能大廈的沿革。IB的發展史,是一個從監控到管理的發展過程,也是樓宇設備監控的演變史。早期的超高層大樓一般設備非常多,諸如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變配電系統、保安系統、消防系統、停車場系統等各種專業系統同時共存。操作和控制這些系統,僅靠中央臨近室很難實現。80年代,微電腦技術的崛起再加上信號傳統技術的進步,基本上實現了所有設備都可以顯示于大樓內的中央監控室,并且較容易地進行操作和管理,從而提高了效率 . 1984年,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將一幢舊金融大廈進行了改造,建成了稱之為(City Pl ace)的大廈(如圖1),從此誕生了世界公認的第一座智能大廈。它是時展和國際競爭的產物;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紛紛建成或改建具有高科技裝備的高科技 大樓(HI-Tech.Building),如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樓等;同時,高科技公司為了增強自身的九應變能力,也對辦公或研究環境進行了創新和改進。日本第一次引進智能大樓的概念 在1984年的夏天,近十年來建成了野村證券大廈、安田大廈、KDD通信大廈、NEC總公司大樓 、ARK森大樓、本田青山大樓。日本是對IB進行全面的綜合研究并提出有關理論和進行實踐的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之一。1995年底日本還成立了國家智能建筑專業委員會。據有關估測 ,美國的智能大廈將超萬幢,日本和泰國新建大廈中的60%為智能大廈。美國也宣稱1995年 以后要大幅度增加智能大廈的比例。中國的第一座智能大廈被認為是北京的發展大廈。此后 ,相繼建成了一批準智能大廈如深圳的地王大廈、北京西客站等,上海證券大廈其智能建筑的全部弱電工程由美國一家工程公司承包。
轉貼于
總之,進入90年代以后,智能大廈蓬勃發展,步美、日之后塵,法國、瑞典,英國等歐洲國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智能大廈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
3.2 智能大廈的內涵與體系結構。(1)位于華盛頓特區的“智能大廈研究機構”對IB的定義 :“智能大廈是人們通過對建筑物的四個基本要素—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及其內在關聯的最優化分析,提供一個投資合理、效率又高的舒適、溫馨、便利的環境?!保?)美國智能建學會(AIBI,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定義“智能建筑”是將結構 、系統、服務、運營及其相互聯系全面綜合,并達到最佳組合,所獲得的高效率、高功能與舒適性的大樓。(3)日本的建筑學界強調IB就是高功能大樓,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現代信息與通信設備,并利用樓宇自動化技術,具有高度綜合管理功能的大樓。(4)新加坡規定IB必須有三個條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與環境控制等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及自動調節大廈的溫度、濕度、燈光等參數的各種設施,以創造舒適安全的環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網絡設施,使數據在大廈內進行流通;三是提供足夠的對外通信設施與能力。(5)我們的認識:IB 是以建筑為平臺,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通信及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
3.3 建筑物的運作綜合智能化通常由五個方面組成:
A、建筑功能運作自動化。大型建筑物的運作包含有多種功能系統,如水、電、熱力、空調、通訊等等。他們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分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熱水、生產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產廢水處理與循環使用、生產及生活污水的處理等。而這些對一座建筑物來說要實現自動控制就十分復雜。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來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運行。B、建筑物的節能運作。智能建筑的另一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類設備的能耗,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效率,減少管理人員,求取更高的經濟效率。C、通信自動化。利用電信網絡、衛星電視和計算機互聯網絡為大廈提供現代化的信息傳遞手段。D、辦公自動化。E、安全保衛自動化。通過各種攝像、各種感觸探測器進行信號采集、分析、處理,并經由機電一體化的設備進行控制保護。
概括地講,IB是由建筑、CA、OA、BA等四種系統所構成,將它們進行有機性的整和后,以便對辦公室的業務處理提供各種高度化的機能,從而達到經濟性、機能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標。CA、OA與BA系統共同組成了大樓的頭腦與神經系統,而建筑系統為三系統的軀體,同時亦為大樓居住者的活動空間。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環境的智慧結合,是建立在建筑設計、行為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社會工程學、系統工程學、人類工程學等各類理論學科之上的交叉應用。智能建筑將成為未來時代建筑的標志。
主要參考文獻:
賀業鉅等:《建筑歷史研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新建筑與流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外國名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黃繩:《建筑設計新概念》,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曹偉:《智能建筑及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