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電子商務和平面設計的區別
時間:2023-09-20 16:01: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子商務和平面設計的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實踐教學;IT綜合技能實踐;IT項目實踐;虛擬公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913(2007)18-0014-02
1引言
實踐教學環節在高等工程教育整體教學計劃中約占到30%以上的學時,教學質量直接對整體培養目標的實現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各高校的實踐教學一般將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一定的能力層次,安排到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創新制作、社會實踐等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來組織。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學科劃分的實踐教學體系內容,另一種是按能力層次劃分的“分層一體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具體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三大模塊。這些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都有兩個共同的缺點:
1) 實踐內容和學生畢業后的實際工作內容基本沒有聯系;
2) 實踐環境和流程與學生畢業后的工作環境和流程不符合;大部分接受實習的單位只是讓來實習的學生走馬觀花式參觀,并在參觀前說明諸多注意事項,完全不可能切入實際工作。
IT類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但是,目前各高校對這些大干快上的專業的實踐教學缺乏成熟的實踐教學模式,造就了大量“高不成低不就”的沒有特點的IT專業畢業生,形成了IT人才的“橄欖型結構”。很多地區,這兩年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率較低。例如,北京市2007年計算機專業的就業率為49%,創下了該專業就業率的新低。與此同時,中國教育電子公司總經理宋志德指出,中國IT人才培養面臨三大問題:人才供應數量不足、質量堪憂;國際化軟件人才缺乏;“橄欖型”人才結構不合理,缺“高精尖”人才和“軟件藍領”。造成這種就業率越來越低而又人才緊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學校與企業、教育與產業聯系不夠緊密。企業通常缺乏人才培養機制,而學校對企業需求缺乏理性了解,缺乏靈活的應變機制,所以,改善對IT類專業實踐教學是一個更切實可行的辦法。
目前,各高校對IT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大都分成概念實習 (課程實驗) ,技能實習 (短學期的綜合課程實踐) 和畢業實習。我們針對IT類專業的特點和IT企業的需求,把IT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分成三個層次:IT綜合技能實踐、IT項目實踐和虛擬公司實踐。
2IT綜合技能實踐
這里所說的IT綜合技能和傳統技能的主要區別是IT綜合技能直接面向IT企業的職業角色 (Job role) 。大學根據市場對IT人才的需求和定向培養目標,確定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以及課程體系,IT綜合技能也直接面向學生畢業后的職業角色。而傳統的技能是指與某一門學科相聯系的能力,如基本運算能力、計算機操作與使用能力、常用電工電子儀器使用能力等。我們沒有按照某一門課程或者某一單項技能進行定位,是基于如下三點:
1) IT技能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是綜合性的。例如,一個軟件工程師在編寫軟件時必須必須了解開發環境,知道怎樣調試程序;一個網絡工程師在維護網絡安全和平衡流量時,要知道所在網絡的架構、最新的病毒和網絡軟件信息 (如最占流量的P2P軟件) ;電子商務工程師在設計商務網站時更是要綜合IT和商務技能;一個做動漫設計或者三維動畫的工程師不僅要熟練使用工具軟件,而且還要了解相關文化知識背景;做嵌入式系統的工程師不僅要知道寫程序,還要了解相關的各種硬件系統;一個顧問咨詢師不僅要懂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統,而且也要了解相關的行業背景知識和技術等等;所以IT技能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技能。
2) IT專業的強實踐性特點決定了某一門課程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已經得到了概念和實踐反饋。目前很多大學已經實現了電化教學,許多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學生的單一IT技能在課堂教學過程或課后復習中容易同步得到驗證和加深。
3) IT技能只有通過綜合運用才能真正掌握。學生在綜合運用過程中得到了反饋信息,能調整學習的方向,觸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我們通過細分IT企業職業角色,得出職業角色類別,并按照角色類別來確定技能需求,再安排學生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目前已經實施的崗位技能訓練有:軟件工程師、數據庫應用設計師、數據庫管理員、Web應用開發工程師、平面設計師、動漫設計師、嵌入式硬件工程師、嵌入式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嵌入式系統測試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電子商務師、電子商務開發工程師、顧問咨詢師、軟件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等。
3IT項目實踐
IT項目實踐是一個超越IT技能實踐的層次。我們在IT技能之上構建該層次的實踐,基于如下三點:
1) 在一個IT項目的生命周期中,項目組成員不僅要綜合運用IT技能,更要運用各種超越技術的能力來完成項目的任務,例如,探索需求的能力、溝通能力、風險預見和評估與防范能力、軟件估計與團隊績效評估能力等等。我們在IT技能之上構建了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層次,以期學生通過在IT項目周期中的親身體驗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 項目管理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國際上成立專門的組織(如著名的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 和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P))來研究和促進項目管理學科的發展,很多高校也開設了相關專業。IT行業的特點非常適合以項目的形式運作,然而相對于其他領域的項目來說,復雜性和風險更高,所以IT項目管理更復雜。1994年,Standish Group對IT行業的8400個項目 (總投資250億美元) 的研究結果表明,將近34%的IT項目宣告徹底失敗,在中國這種情況更嚴重,因此加強項目管理的觀念和學習勢在必行。在校大學生通過實踐獲得項目管理的理念,對于我國IT產業的未來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3) 項目的思想也就是系統工程的管理思想,目前大部分IT專業學生的唯技術論 (看問題集中于問題的技術層面、習慣于將所有問題轉化為技術問題) 和個人英雄主義等思維方式很泛濫,建立一個系統工程思維習慣非常必要。學生團隊面對一個項目而不是一個大作業時,首先要做的是確定范圍,可行性分析,資源、組織計劃,風險預測等工作,而不是關注技術難點在哪里或者先試試幾天做出來。這是一種通過實踐來倡導系統工程思想的嘗試。
目前,在IT行業越來越重視項目管理和軟件測試等工作,我們結合實際項目對學生進行實踐也順應了專業和業界的發展需求。
經過探索和調整,我們采用了如下的實現方式:
1) 在學生團隊中成立項目組,任命項目經理和項目組成員;同時指定相關老師為該項目的指導老師。
2) 指導老師從項目的啟動、計劃編制、執行到控制和收尾,進行全流程的監控;同時在專門的IT項目管理服務器上安裝項目管理工具,建立項目的管理數據庫。
3) 對項目的監控范圍包括:項目范圍、時間、成本、人力資源、溝通、風險、質量、采購以及集成等全部項目管理要素。
4) 項目來源為學校內外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校企合作項目、橫向科研項目等。
5) 指導老師決定項目性質和大小是否合適學生實踐。
4虛擬公司實踐
IT虛擬公司的實踐是在IT綜合技能和IT項目實踐的基礎上,為未畢業的學生營造IT企業的環境,它是IT專業實踐教學的最高層次。組建虛擬公司層次的實踐基于如下考慮:
1) 改變目前的校企合作效果很不理想。
2) 學生在虛擬公司中綜合運用在校學習的課程知識以及課外、社會知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 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或者學生畢業后創業打下基礎。
實現形式主要是:在IT專業中組成學生團隊,學生團隊以IT公司的形式成立,學生在虛擬公司中輪流擔任CEO (首席執行官)、CTO (首席技術官)、CFO(首席財務官)和普通員工,遴選出的CxO在導師的指導下,按照IT公司的運行模式,通過研發、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等管理分工,模擬公司運營。以虛擬公司為單位承接實際的開發和科研項目。從虛擬公司的注冊、成立、員工的招聘和考核、項目的招標和管理,全部按照真實公司的要求進行。
這樣,學生沒有畢業就已經對IT專業的就業崗位技能、技能在實際項目中的定位以及就業崗位的運行環境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和親身的體驗。
5大學生創業中心
為了貫徹以上三個實踐教學層次的實踐活動,我們提出了大學生創業中心(SOVO ―― Students Office & Venture Office)的模型,通過營造企業環境,采用“虛擬公司”(Virtual Company,V-Company) 的模式,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申請進駐SOVO的學生按照虛擬公司的形式組織,虛擬公司按照IT企業的營運管理、開發流程、項目管理規程運行。虛擬公司承接學院信息化或SOVO與外界合作的真實項目,以項目運作來帶動虛擬公司的運營,以項目經理負責制來帶動虛擬公司的管理。讓有豐富項目實踐經驗的老師組成指導委員會來負責虛擬公司的管理、技術等指導工作。SOVO根據各公司制訂的規章制度進行考評,根據績效發給學生員工一定的實習補貼與獎金。
SOVO實現了IT專業三個實踐教學層次的完美結合,是大學通向社會的橋梁。通過3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和社會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起帆等. 計算機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211”培養模式[J]. 高教探索,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