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5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淺談大學生就業形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就業;失業;畢業生;消費需求
目前,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總體上仍屬供不應求。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將引起我國社會對不同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的不同變化,電子商務類、金融類、商貿類、旅游類以及經濟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需求形勢會出現結構型的調整。隨著高新技術企業的飛速發展,對高新技術人才特別是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將呈現巨大增長。
一、畢業生就業形勢問題分析
1、人事管理制度和企事業、生產企業處于改革調整期
目前高校積極推進畢業生就業改革步伐,但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而舉步維艱,這與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后有關?,F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戶籍、編制、各種指標和檔案管理等,都沒有進行根本性的改革,畢業生就業的申請報批手續過于繁雜。國家機關繼續推行機構改革,國務院機構改革結束后,省市機構改革馬上全面推開。畢業生到各部委系統和各級黨政機關就業的人數會相對減少。國有企事業目前依然處于轉軌改制、生產企業結構型的調整期,使很多傳統的畢業生就業主渠道的吸納能力下降。
2、市場需求、供給、專業與地區之間等存在著諸多不平衡問題
社會對于畢業生學歷層次的需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社會中高層次的人才嚴重短缺,對高層次的復合型、外向型和開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總體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遞減趨勢。同時,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距?,F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對專業反而相對看得淡一些。且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的問題,仍然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主要難題。有些畢業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單位”,但同時又有許多基層一線的用人單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畢業生,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難以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客觀上反映了畢業生求高薪、求舒適、求名氣的心態較為普遍。
在供需形勢總體平衡的前提下,存在著諸多的不平衡現象。不同專業之間的需求冷熱差距相當明顯。短線專業的供需比可達1∶30,而有些長線專業的需求則幾乎為零。高校專業結構調整的滯后也影響大學生的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己經市場化,但大學的教育體制改革較緩慢,表現在專業設置調整后,畢業生所學習的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這是制約高校畢業生就業最突出的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缺乏科學的需求預測和規劃,有較大的盲目性,專業人才的產出與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給嚴重大于需求。
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反差現象也相當明顯。越是經濟發達、知識人才密集的地區,對于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畢業生的量越大;而一些經濟相對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區,反而越不好安排畢業生。同時這些邊遠地區或內地不發達地區,仍然實行計劃分配的做法,不利于畢業生求職就業;有些地區實行地方保護政策,收城市增容費,辦理畢業生接收手續復雜,戶口指標審批難。
3、男女生就業機會不均等
女生求職難,但是并沒有發生女生最后分配不出去的問題。目前女研究生就業難已經形成了一個怪圈:本科時就業難就考研;碩士畢業就業難就考博,學歷層次越高,女生比例越大,就業越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市場經濟的客觀現象,也是我國教育現狀所致。我國既面臨市場經濟國家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面臨轉軌過程中體制磨擦的問題。
二、全國人口就業總趨勢
1、勞動力供給壓力空前加大
自2010年以來,我國就業市場總體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的求人倍率分別為1.11、1.11和1.09,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1、0.04和0.01。這說明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形勢總體上是求大于供,2015年將延續這一趨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二是適齡勞動人口比例的降低使得勞動力的供需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從需求情況看,如果經濟增長和就業彈性保持近年水平,預計今年城鎮可安排就業約1100萬人(包括補充自然減員)。因此,如何應對在“互聯網+”的新形式下就業壓力就顯得更為突出。
2、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大,結構性矛盾突出
目前雖說多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層次、薪酬和福利預期趨于下降。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形成和實施,中西部地區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東部地區受人口結構等因素影響,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設立,人才的需求也出現了調整型的緩慢增長。上述兩個原因雖然在客觀上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一定機遇,但是2014年和2015年兩年的畢業生總量達到約1500萬人,就業壓力仍然很艱巨。
3、再就業工作面臨新的任務
下崗失業人員上升到較大規模。對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特別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求整頓甚至關閉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大量人員的分流安置問題不容忽視。另外,貿易摩擦加劇也對就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解決方案
1、研究落實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相關政策
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要政策先行。政府部門尤其要加強研究制定提高畢業生就業的優惠政策,從政策落實上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政策效應的含金量,把各項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扶持政策,通過具體有效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落實到人頭。例如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項目、創業資金扶持的優惠政策,對民營企業給予一定形式的稅收減免,從而鼓勵民營企業吸引更多大學生來企業就業以及擴大公共部門對大學生的需求等。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近幾年,政府在促進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但是其中一些政策只是方向上的指導、操作性較差。其中一些政策在執行中缺乏執行力,部門與部門之間協調不夠。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時也應加強監督力度,切實落實好政府作為“監督者”的責任,努力為大學生創造健康自由的擇業環境。
2、形成合理知識結構,增加就業籌碼
隨著社會就業競爭壓力的日益加劇,就業的“門檻”越來越高,“知識不夠用”和“能力不足”是導致大學生工作不適應的主要因素。面對這種形勢,大學生應充分認識知識結構在求職擇業中的作用,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塑造自己,發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增加自己在就業時的籌碼。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知識體系的構成情況與組合方式。合理的知識結構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1)寶塔型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模式強調基礎理論的寬厚扎實和專業知識的精深,比較容易把所具備的所有知識集中于寶塔頂部的專業知識上,并且同擇業目標聯系起來。
(2)網絡型知識結構。該結構能使專業知識處于網絡中心,并重視與專業相關聯的系統知識的輔助作用。畢業生具有這種知識結構,能增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彈性和應變能力,在就業市場上往往會受到青睞。
(3)帷幕型知識結構。這種結構的具體涵義是一個具體的社會組織對其成員在知識結構上有一個總體的要求,而作為該組織的個體成員由于所處的層次不同,在知識結構上又存在著一些差異。對畢業生的啟迪是:在尋找職業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在整體上對自己知識結構的要求,同時還要了解所選職業在企業中的位置及層次,以此來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擇業時的適應能力。
目前,我國創業狀況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創業機會多,而人們的創業意識弱,這與長期缺乏創業教育有關。在新的時代,國家、高校、大學生個人都應該樹立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人格,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創新,高質量地解決就業問題。但就業并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可以選好自己的職業,職業之路可能要經過長期的探索,不斷的調整,才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走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途徑是必然的選擇。
面對需要就業的龐大群體,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青年大學生最具創業熱情和創業潛力,是推動創業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為大批青年創業者脫穎而出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時勢造英雄,適宜的土壤已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目光轉向了創業這片有待開發的沃土。面對新形勢,當代大學生應順應時代的主流,轉變觀念,勇于創新。
3、做好職業定位,笑傲職場人生
俗話說“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大學生在找工作前應建立明確的職業定位。職業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與目標,并制定相應的計劃,避免就業的盲目性,降低就業失敗的可能性,為個人走向職業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做好職業定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了解自我。正確評價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個性特點、天賦能力、缺陷、性格、氣質、興趣等等,問問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對自己各方面能力進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根據其他應聘者的經驗、經歷,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干什么”的問題。
(2)了解職業。這包括了解職業的工作內容、知識要求、技能要求、經驗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環境、工作角色等。畢業生要仔細地分析比較自己和職業要求的差距,根據自己的特點仔細地權衡選擇不同目標的利弊得失,還要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確定最終達到目標的方案。
總之,每一個畢業生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理想的職業,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確職業定位,充分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認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從事哪個專業領域的工作,朝哪個方向發展,從而避免求職時的盲目性和錯失良機。從整體上來講,畢業生個人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升就業核心競爭力是前提;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保障,積極培育和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創造良好環境是重要保障;高校培養部門加強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建立系統化、全程化、專業化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加強就反饋機制的構建是重點;用人單位規范勞動用工行為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優化工作環境,為大學生解決后顧之憂是關鍵;同時,畢業生家庭中親朋好友的精神支持也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范其學: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基于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的視角[J].中國電力教育,2010(15).
>> 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觀研究 新形勢下當代大學生就業觀問題及對策的分析與思考 淺談新形勢下高職職業院校畢業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論新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就業觀的轉變 淺析新形勢下如何引導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 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觀念淺析 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觀念問題及對策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探討 如何加強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對困難學生就業幫扶工作的探究 基于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指導體系建設 大學生在新形勢下就業觀變化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觀 新形勢下積極引導職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新形勢下高職學生就業問題探討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SWOT分析及對策 新形勢下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思考 新形勢下淺探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問題 淺談新形勢下做好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新形勢下高職畢業生就業保障機制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 李玉紅.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及應對措施[J].山東農
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
[5] 杜愛平.淺析當前高職教育的使命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J].課程教育研究,2013,(4),9-10.
[6] 段鑫星,程婧.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M].北京:科學出
版社,2006.
【關 鍵 詞】輔導員 就業形勢 學生就業特點 就業指導
一、大學生就業概況
來自人力資源保障部的消息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國2010屆高校畢業生631萬人就業率達90.7%?!?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0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全國總體就業率為89.6%,比2009屆全國總體上升了3個百分點,高于金融危機前2007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約2個百分點。其中本科院校2010屆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2%。2011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將有660萬人創歷年新高,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全球經濟多變復雜的形勢,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1.高校畢業生就業前景好轉,但全球經濟多變性導致就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2.就業總量壓力和需求結構性矛盾并存。近幾年,高校擴招,培養了大量的各層次人才,市場需求量有限,造成畢業生和勞動力市場無法成正比,特別是某些熱門專業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的情況。3.求職學生職業能力滯后于企業所需能力,企業等用人方對畢業生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對學生培養方式是“重理論、輕實踐”,不能滿足于社會和崗位的需要,用人方對畢業生的需求數量有限,從而造成人力資源相對過剩。
二、大學生就業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時首選還是到大城市,一些熱門行業就業,喜歡選擇到國家機關,從事白領職業的情況,但是隨著大城市生活成本升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國家政策傾斜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一部分畢業生在擇業時,不再緊盯著大城市里的就業崗位,而是主動選擇那些能夠發揮專業優勢、有發展潛力的二線城市和基層崗位。從思想和心態上來講,畢業生就業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急于工作、急于賺錢,追求高回報的急功近利等不良就業心理,從畢業生自身素質來講,自身素質欠缺,自我評價過高、對職業的了解存在著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完全適應崗位的要求;從獲取就業信息來講,部分畢業生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并利用就業信息,使自身就業很被動。
三、當前就業背景下輔導員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就業
就業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關系到國家社會的穩定,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培養的學生能否成功邁出校門走向社會,成為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步,這一步至關重要,所以作為輔導員我們要清楚和勇于承擔我們肩上的責任,迎接就業的挑戰。
1.加強就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實踐能力,對輔導員的要求都很高。輔導員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應熟悉和了解關于就業的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和法學等方面知識。其次協調好計劃性工作與臨時性工作,輔導員工作是千條線穿一根針的工作,多而雜,為了避免被過多的行政性和日常性工作影響就業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協調好計劃性工作和臨時性工作;再次加強就業知識的學習,加強對國家就業政策的理解,加深所帶專業就業前景的了解,參加各種就業研討會借鑒經驗,通過網絡或者走訪企事業單位了解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要求。
2.明確獨立院校辦學方針,掌握專業就業特色
獨立院校大多把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作為辦學目標,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就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很多教學實踐環節,以此增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市場競爭力,而就業正式是檢驗學校辦學能力的指標,是學校生存的強有力支柱。所以輔導員在促進就業方面要根據學校的就業方針和指標,制定比較切實可行專業就業計劃,充分利用學校的促進就業的資源,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比如動員學生參加學校和社會舉辦的各種招聘會、政策宣講會、職前教育和就業指導網站。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掌握一定的擇業技巧,善于利用市場信息,善于在就業市場中“推銷自己”,通過市場落實就業單位。
作為輔導員要掌握所帶專業特點,培養方式、教學計劃、校企合作情況、社會對專業的需求等情況對促進就業指導工作有很大幫助。例如天津大學仁愛學院計算機系就業工作(2010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5%,簽約率為80%,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6%,簽約率為94%)做得好的就業工作做得好主要歸于實行3+1的教學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3年校內學習,1年校內校外實習。在1年的實習期間里,使學生在畢業之前有了一個接觸社會、接觸企業的,增長知識、增加工作經驗,根據社會、企業需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的機會,為學生就業增加了法碼。校企合作模式把學生派到單位實習,或者把單位請到學校帶學生的課程設計,不但使學生體驗到了企業化管理,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且也促進了校企合作單位和學生雙方的了解,為雙方簽訂就業協議提前打下基礎。
3.輔導員親自提前做好畢業去向調查,為就業形勢和前景分析打基礎
作為學生在畢業之前不愿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及就業安排,對其他同學一般都是保密,而輔導員是他們最熟悉也是最信賴的人,同時也是最了解他們的人。因此輔導員應利用自身優勢通過調查了解學生是就業、考研、出國、或者其他意向,建立畢業生信息系統。另外輔導員要想搞清楚學生的真實情況掌握就業第一手材料,完善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最好在第七學期開學之初找學生一對一單獨調查并對情況進行記錄。在以后的工作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跟蹤了解,以便及時掌握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一些變化,并根據情況變化給與學生幫助和指導。
4.結合專業就業形勢及學生家庭情況,在就業過程引導學生多渠道就業
輔導員要根據當前的國家就業趨勢對自己學生進行就業形勢分析,并結合國家的政策、地區的就業形勢,專業的就業前景,學生的就業想法,使學生了解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發其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就業規劃。通過調查和輔導員四年中掌握學生的情況,基本上可以對自己所帶專業的就業形勢和前景有一個初步的分析,比如考研、就業、出國、自主創業、就業困難生以及其他等情況的各占學生比例,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鼓勵學生多渠道就業。例如:輔導員可以引導一些家庭困難且未就業學生宣講“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從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中征集義務兵政策”等國家扶持就業項目幫助其解決困難,還可以根據自己或者身邊朋友同事的案例宣講一下各地區的一些吸引外地人才的好政策,如落戶政策、高考政策、自主創業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給學生的政策信息必須是準確的,才能有助于學生進行客觀的擇業決策。
輔導員也應主動出擊利用學?,F有的企業資源,各種途徑獲得的就業信息,深入實地,聯系單位,推薦學生就業。如與一些大型企業,行業協會等保持聯系,有條件情況下帶領學生參加企業招聘,為學生廣開就業門路。
5.建立有效的信息聯系網絡,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跟蹤與指導就業情況
高校畢業生從七學期或者第八學期進入畢業實習、畢業設計階段,很多學生選擇校外實習和校外畢業設計,即使不選擇校外,由于沒有集中開會通知的機會或者學生干部在校很少情況下在帶來的問題是輔導員怎么在第一時間聯系到學生將信息傳達給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個有效的聯絡網絡,以便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同時,學生畢業就業了但是就業指導工并沒有結束,還要對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學生工作異動,社會和企業對畢業生的認可度,聽取各方面在人才培養的建議,以便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檔案為學校在今后的學生教育和就業指導作出調整提供餐參考。輔導員可以通過:校園就業網站、校訊通、qq、手機、公共郵箱等平臺,建立與學生家長、學生本人、用人單位、指導教師、同學之間的聯系網絡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達給學生,聽取各方面的反饋意見。例如:根據教學安排和學校重要通知或者學生自身原因等情況(補考、入黨、答辯、教學檢查)需要學生返校的時候。
6.做好擇業心理指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擇業觀
面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的情形,輔導員應積極調整思路,轉變認識觀念,將就業心理輔導貫穿就業工作始終。首先要讓學生對目前的國家的就業形勢有所了解,不要盲目攀比就業單位的好壞,工資的多少,做好“先就業后擇業”的心理準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比較可行就業規劃,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學校會通過舉辦各種形式幫助學生就業,解決在就業過程中的遇到的各種難題。其次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就業中的歧視問題,明確市場定位。如(1)面對就業單位對三本學生挑剔歧視的眼光,畢業生應做到自尊自強,提高自身素質,找尋一本二本與??频木蜆I空隙應對競爭。(2)女生要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就業性別歧視。(3)面對就業單位對工作經驗的要求,應充分利用在校期間的實習、實踐機會長本領、提技能,以適應社會對畢業生勤學苦干精神需要。最后輔導員應及時了解學生對待考研、就業等方面問題的思想動態,逐步摸索出近期學生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以及學生急需要得到的一些指導和幫助,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解決學生在讀書期間不可能接觸和了解到的就業考研心理問題做到個性化指導。
作為輔導員尤其是畢業班的輔導員要面對的挑戰很多,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就業服務和指導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就業服務的層次,把就業指導常態化,完成學校就業目標,幫助學生邁好就業這一步。
參考文獻:
[1]郭晶.淺談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自身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7).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 師資 理論 實踐 內容 形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157-01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再創歷史新高,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就業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對大多數父母、大學生而言,就讀大學是尋求滿意崗位的實現途徑之一。在這種就業形勢嚴峻,家長、大學生期望值過高情況下,提前做好就業準備至關重要。就業課程,作為就業準備的重要環節之一,課程的質量、形式、內容,對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內容,技巧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相關問題是高校就業指導中心,指導教師隊伍深入探索的重點之一。
1 授課教師隊伍架構合理性的探討
目前,大多數高校師資行政隊伍多為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的人員組成,相對缺乏企業工作經驗,而目前就業指導課的師資一般來自高校內部師資行政隊伍,較少從外聘人員授課。實際上,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授課者,不僅需要擁有專業的授課、從事就業工作的經驗,而且要熟知企業的相關事項。因此,要完善教師隊伍的架構,建議采取校內外人員平均聘用方式,多途徑挑選師資:(1)教師隊伍:從高校內部教師隊伍中采取試講方式進行選拔,而決定試講結果的人員組成架構最好為:高校管理高層、就業指導中心人員、各專業教師代表以及學生代表。(2)行政隊伍:從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中進行篩選,學生工作管理人員,一般較為熟知學生大學四年學習和生活,了解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有利于因材施教;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人員,一般較為熟悉就業形勢以及政策。有利于學生提前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內容。(3)企業高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符合畢業生。企業高管,對于企業運作,市場需求的定位和了解比校園老師更為熟知,這有利于學生在了解教育就業政策的同時,與實際工作環境相接軌。(4)優秀校友:校友資源是每個高校的豐富資源,校友熟知本校學生各階段的需求,親身經歷就業的過程,可以現身說法,更加具備說服力。
2 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平衡性的探索
就業課程的合理設置,對學生能否充分學習就業過程中相關注意事項及做好就業準備,起著關鍵作用。理論知識過多,學無以致用,實踐內容過多,對理論和政策把握不準。因此,只有理論知識及實踐內容的相結合,恰當的分配比例,方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作用。建議課程設置時的步驟和分配可以如下:(1)形勢分析、就業政策:為學生掌握實踐技能奠定堅實基礎,充分擁有自信和做好心理準備;(2)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禮儀課程:邁入公司的途徑基本是通過筆試、面試,進入筆試面試的前提是遞交簡歷,在簡歷中脫穎而出,如何簡歷的制作非常關鍵。當進入了筆試和面試,面試技巧以及禮儀,會大大提高面試的成功率。(3)公司運行模式,員工管理辦法、同事關系處理等課程:從校園踏入社會,是正式開始體驗理論知識轉變成實踐經驗的過程,所以在即將邁出校園的階段,讓學生提前感受企業文化,了解真正企業運行模式,讓學生在正式邁入社會之前能有一個過渡和心理準備,有利于學生更快融入工作中,適應社會工作環境。(4)企業參觀、實習:在就業指導課程的收尾環節,帶領學生到就業實習基地進行參觀實習,將學生將前期所學理論和實踐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工作中總結經驗,這樣更能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意義和目的。
3 各科目具體內容及形式多樣化的探討
科目的內容與形式應依據科目教師的特點及課程的側重點而進行設置和調整。而內容設置方面的共同點在于:各科目內容必須與本門課程設置的目的相匹配,并切入重點。舉本人面試禮儀課程內容為例: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不止要講解面試禮儀在職場中的重要性,同時要教會學生一些具體的面試細節和注意點。所以本課程內容在設置上基本包括著裝、坐姿、交流等內容。而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不止是追求內容新穎和豐富,課堂形式也要具備多樣化。課堂上應秉承優良的傳統授課方式,研發新穎舒適的多媒體課件,使用網絡媒體,與學生交流互動。在本人面試禮儀的課堂上:從面試服裝的著裝,到坐姿的得體性,乃至敲門禮儀,采取現場提問,演示,視頻播放多樣形式。比如面試服裝環節,上禮儀課我會自己先穿著正裝,讓學生對我的著裝進行點評和討論,然后我再進行著裝講解。坐姿方面,不管男女坐姿,我均會邀請一名學生,讓學生先進行自身認為得體的坐姿演示,其它學生進行點評,然后我再邊播放標準面試坐姿視頻,邊針對動作的要點進行講解。
由于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課一般設置在大學三年級,甚至是四年級的上學期,這時很多畢業生正忙于準備畢業論文或為畢業后的前途做打算,加上父輩的一些傳統觀念以及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得就業指導課程在開設的源頭就缺乏根基。只有不斷增強師資配置的合理性、內容設置的豐富性、形式開展的多樣性,才能提升就業指導課程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含量。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好本門課程,配合指導老師的課程和安排,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才能實現就業指導課程的真正意義和目的。
參考文獻
[1] 梁自珍.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存在問題及教學改革.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雜志社,2012(17).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解決方法
如今我國大學升學率逐年升高,擁有大學文憑的年輕人比比皆是,面對如此迅猛增長的畢業生數量而言,好的工作崗位自然顯得有限,所以畢業生想拿高薪、體面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并且大學培養人才以理論為主,一些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是應屆畢業生遠遠不能達到的。其實,任何一個大學生只要降低工作要求,就能找到工作、成功就業。但收入較低、工作環境較差的普通工作,一般很難吸引大學生的眼球,于是他們在不愿意將就中繼續求職,彷徨前進。所以,大學生要想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那么首先就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循序漸進的豐富自身的閱歷,這樣才能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大學生就業心理現狀
面臨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大學生表現出的心理問題多是由于不成熟而導致,其就業狀態和就業心理主要呈現為惡性循環的趨勢。例如在求職的過程中,有些大學生遇到了一些困難,就會對自身的能力做出懷疑,產生失落的情緒,變得消極起來;也有一些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由于企業的環境和校園環境差別較大,學生一時半會難以接受,也可能會出現抵觸等負面的工作情緒,并由此而導致工作上出現問題。比如在生活中封閉自己,或者是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等等,嚴重著還可能會出現危害性較大的心理疾病,導致大學生不能適應正常的工作環境。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
1.就業心態缺乏平衡。在就業問題上,部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觀念,對待就業問題,沒能和自己的學業進行良好的溝通。在畢業季的時候,很多大學生無論是在就業心理上,亦或者是工作的專業能力上,都缺乏一定的經驗,并且在當下這個就業環境中,大學生就業主要考慮的是工作待遇、薪資和環境等內容,忽視了自身工作價值的體現性,導致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失業和無業的工作狀態,并且其工作也缺乏穩定性。在工作中,一些大學生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也缺少相應的社會經驗,很可能會因為一些目標未能達成而出現沮喪的心理,對未來表現出擔憂的情緒。
2.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很多大學生在面臨就業問題的時候,缺乏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就業壓力空前的環境下,很多大學生沒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做出良好的規劃來,只是隨從大流的選擇工作崗位。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有些學生就出現了結伴的就業現狀,并且他們對自己所應聘的崗位,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于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崗位實際需要的工作技能存在怎樣的差別,大學生也不是十分的清楚,這就導致他們在選擇就業時容易出現恐慌的心理。
3.就業的姿態性過高。由于經濟水平的提升,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生活的十分優越,這也就導致部分學生在面臨就業問題時,抱著高姿態的就業態度。由于在大學校園中,學生的競爭對象都是同齡人,且人際交往的對象也都是和自己年齡相差不遠的;但是在社會上進行工作時,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是各色人等,競爭問題也變得更為多樣,如果一味保證高姿態的就業思想,那么反而會產生難以適應的心理落差。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學生過于重視薪資待遇和工作環境,無法撇下在校園內養成的高姿態,致使在就業中出現不良的心理問題。
三、改善大學生就業心理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在就業問題上,老師應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避免學生對就業出現“過高”的期望值,這樣才能讓學生擺正心態。在這方面的教育中,不妨從兩個方面展開心理疏導:其一是在校園中對就業的動態信息進行展示,同時高校也可以聘請那些專業的心理疏導老師,結合就業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另一方面,就業輔導老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單獨式的就業輔導,針對某項具體的專業內容,給予正確的就業指導,例如像美工這個工作崗位,實質上現代美工有著初級、中級和高級之分,并且和客戶之間有著怎樣的溝通交流等等,通過這些內容的講授,幫助學生對自己將要選擇的就業崗位樹立明確的認識。
2.選擇合理的擇業目標。大學生要有正確的自我評價,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體力傾向、職業能力傾向和職業個性傾向,對自己的所學專業、工作能力、愛好特長、優勢劣勢有一個完整的把握。當然,在培訓中,老師要對學生的獨立意識進行適當的培養,幫助他們克服依賴、盲從的習慣。在課堂上,老師要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為學生進行講述用人單位的用人趨向,爭取讓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就具備能夠良好就業的狀態;同時,在平常的時候,老師也應該對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可能面臨的困難進行講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工作內容,樹立正確的擇業目標,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就業中發揮真正的本領來。
3.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要想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心理,那么高校不妨從兩個方賣弄入手。首先是以實訓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就業意識,不妨將在校的最后一個學期設定為實訓期,利用集體制度的內容,為學生安排工作,這個過渡階段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應該加強管理,幫助學生明白實訓的真正意義,強化自身的就業心理,鼓勵學生認真對待工作,養成愛崗敬業的好習慣;第二,高校應該和校企聯合起來建立校園招聘會,這樣可以利用學校的環境幫助學生弱化就業的緊張情緒,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自卑心理進行消除,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對他們的就業心理進行輔導,爭取在校園招聘會上,幫助大學生尋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這個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環境下,大學生應該放低自身的高姿態,對社會上的就業信息進行動態化的掌握,結合實際的專業能力,選擇合理的就業崗位。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自身的就業心態,也要進行積極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劉瑩. 淺談大學生就業心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中國市場,2014,(05):127-128.
[2]黃群瑛.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對策初探[J]. 改革與開放,2011,(12):167.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對策
就業是一國民生之本,是安國之策?!熬蜆I”是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無論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已成為政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更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情況
(一)上世紀末高校擴招政策實施后,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劇增。2009年,我國大學畢業生的數是首次突破了600萬,2010年630萬,2011年660萬,2012年680萬,2013年699萬。高等教育快速進入大眾化時代,但隨之而來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二)高中、技校、中專這些院校畢業后選擇不再繼續深造而選擇參加就業的這部分新增的勞動者,他們也都將會與大學畢業生爭奪工作機會。
(三)隨著農村城鎮化步伐加快所產生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人員大大增加,也將與大學畢業生爭奪就業機會。
龐大的就業群體要與大學生爭奪有限的就業崗位,造成很多大學生不能及時就業。可見,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外部就業環境分析
第一,國內大學生面臨國際聯合辦學機構的競爭。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的逐步開放,各種外國教育機構的進入,產生多種類型的人才培訓機構,這種新的培訓模式直接挑戰了國內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沖擊了國內大學生的就業空間。
第二,人才市場更加注重“好”專業。所謂“好”專業就是指當前就業市場緊缺的專業。一直以來,大學所設專業是否滿足社會需求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海外留學生歸國影響國內大學生就業。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條件不斷改善,留學回國人員不斷增加,直接擠壓了國內大學生的就業空間。
(二)大學生供求矛盾分析
第一,大學生供求的總量矛盾。高校擴招以來,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加上累積前幾年未就業的畢業生,大學失業群體已十分龐大。而國家、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缺口較大,短期內無法補足。
第二,大學生供求的質量矛盾。質量矛盾是由大學生綜合素質下降與企業要求提高的雙重壓力造成的。部分大學畢業生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系統,綜合技能水平不高,擇業能力不強,就業過程缺乏科學性。在大學生素質降低的同時,企業選拔人才的標準卻在提高,企業按照崗位的實際需求實施招聘,招聘過程更加科學合理。
第三,大學生供求的結構矛盾。由于供求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了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供大于求的現象。高校招生和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導致畢業生專業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不適應的矛盾。
三、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相關對策
(一)政府應積極提供就業信息服務
首先,政府應對各高校畢業生的真實就業狀況,薪資水平等進行后續調查,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避免他們因為信息不對稱,而選擇不適合的專業和學校,從一開始就做出了錯誤的人力資本投資。
其次,為首次就業未能成功的高校畢業生提供較為充足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對他們提供指導,以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困難,渡過就業難關,使其盡快實現就業。
(二)深化高校改革
第一,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應與畢業生的就業趨向相結合,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減少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學校及專業的招生數量。
第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整體素質對推動整個大學生就業工作起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對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大學生應合理定位、完善自我
第一,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影響大學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是每個大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大學生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扎實過硬的本領,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發揮一技之長,自主創業,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壓力。同時,創業活動可以推動經濟增長,形成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增長的良性循環。
四、結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就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大學畢業生需冷靜看待當前嚴峻的就業環境,客觀地分析個人特質,對自己的職業選擇進行科學合理定位,在兼顧短期形勢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增強主動性,積極把握機會,爭取早日就業。
參考文獻
[1] 謝維和.高等教育內部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4(6).
[2] 蔣元濤.試論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9(21).
[3] 倪淵.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探索, 2008(8).
[4] 雷倩.淺談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科園月刊, 2010(13).
關鍵詞: 高職院校畢業生 就業困難 原因 指導對策
中國高等教育經過近十年的大規模擴招,已經由“精英化”教育迅速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全國普通高校本??朴媱澱猩鷶抵鹉暝龆啵叩冉逃尸F出了欣欣向榮的局面。然而,大眾化階段的高等教育帶來了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劇增,據統計,200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是106萬,2007年則達到495萬,7年間翻了兩番多,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更是達到610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各高職院校的工作重點。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共性原因
1.全國就業形勢的根本性轉變。
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的就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學生就業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國家人事制度和其他社會制度改革、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的開展,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來城務工,導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皇帝女兒不愁嫁”已事過境遷[1]。不同于精英教育階段的國家統包統分的措施,現在的大學生就業主要依靠“供需見面、雙向選擇”來落實就業單位。大學生就業也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大學畢業生同層次間擠占崗位的效應呈增強趨勢,不同層次、專業相似、不同學校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同質競爭,導致了研究生不斷擠占本科生崗位、本科生擠占專科生崗位的現象的出現。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為??飘厴I生的一種類型,在大學生就業中逐步淪為“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
2.企業用人“高消費”現象的影響。
在人才的招聘和選用中,部分企業存在用人上的“高消費”現象。這種“高消費”現象一方面體現在追求高學歷上。大專生可以做的工作寧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寧覓研究生,有些用人單位甚至打出“歡迎研究生,考慮本科生,不要??粕钡钠焯枺?],對大專畢業生不屑一顧。這就造成學歷層次低的??粕蜆I困難的程度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單位在注重高學歷的同時還十分看重名牌高校畢業生,對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不屑一顧。而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都來自普通高等院校,在與名牌高校畢業生的競爭中備受用人單位的冷落,屢屢遭到求職就業方面的挫折。
3.就業期望值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矛盾。
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高等教育階段,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其人才培養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絕大部分高職畢業生畢業后必須進入基層工作,從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做起。然而,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卻不愿意面對或接受這一現實。他們和絕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一樣有著相似的就業期望值,希望到環境舒適、工作輕松、待遇豐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工作,不愿去經濟欠發達地區,不愿去生產第一線工作,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就業觀念陳舊,擇業定位偏差。就業期望值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矛盾使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4.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技能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存在落差。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在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積極開展切實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職業技能。然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高職教育飛速發展,對教育、教學質量產生了影響:部分高職院校的實驗設備落后,教師超負荷工作,導致學生的實踐課程水分頗多,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有的也只是走形式。最終導致許多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技能水平不高,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差,與企業的用人需求不相符合,造成了高職畢業生“理論比不上本科生,技能比不上中專生”的尷尬現象,從而加深了其就業的困難程度。
5.金融海嘯的沖擊。
2008年9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滲透到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金融海嘯影響了美國的實體經濟,而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美國實體經濟的疲軟,則直接造成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大批外企倒閉、遷移或收縮,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型出口行業面臨縮減規模甚至倒閉的威脅。而到外企或國內中小型企業靈活就業是高職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因此,金融海嘯的突至,使外企、國內中小型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人才需求量急劇下降,對于高職院校畢業生來說,這場金融風暴毫無疑問讓他們本就艱難的求職路走得更加艱辛。
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個性原因
1.求職就業能力不足。
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存在求職就業能力不足的現象,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1)部分畢業生性格內向,毫無面試技巧,不善于表達自己,不善于與人溝通,在參加面試時過度緊張,無法表現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2)依賴心理過重。在就業過程中,一些高職畢業生把就業希望寄托在學校、父母或親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關系完成自己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表現出消極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時機創造機會的主動性。(3)信心不足,缺乏競爭主動性。高職畢業生求職中必然會出現與本科生同場競爭的局面,而在與本科畢業生競爭時,高職畢業生往往容易信心不足,出現“不戰自敗”的現象,主動放棄競爭工作崗位的機會。(4)自我判斷失誤。部分高職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目標、需要、價值觀以及自身特點等沒有明確的認識,在求職就業時毫無方向,出現了盲目從眾的現象。
2.身體缺陷引起就業心理障礙。
部分高職畢業生身體存在大小三陽、色盲、色弱等身體缺陷,而這些身體缺陷往往會成為他們求職就業的一大障礙。企業招聘時所設的“身體條件要求”的門檻往往將他們拒之門外,使他們形成焦慮、恐懼、自卑甚至自暴自棄等心理障礙,在經歷幾次求職失敗后,便很容易產生就業抗拒心理,甚至產生絕望心理。
3.專業冷門引起的就業困難。
目前就業困難,而專業冷門無疑是雪上加霜。冷門專業的高職畢業生往往在看到就業市場尋求自己專業的單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職中遭冷遇之后,產生了就業前景慘淡的悲觀失望情緒。
三、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對策
1.構建多維度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
要做好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首先就必須構建多維度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構建多維度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開設為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主渠道和主陣地,對大學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3]。高職院校在進行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時,必須進一步結合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特點,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用人需求、金融海嘯帶來的就業困難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使高職畢業生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提前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并及時調整就業期望值。在就業指導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還應注重增強學生收集就業信息的能力、制作簡歷的能力,應加強面試技巧的訓練和就業政策法規的培訓,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2)加強就業指導師資力量,大力培養職業指導師。
在西方發達國家,就業指導工作一般都是由職業指導師、人才測評師等專家完成的,就業指導成為一個專門的職業。而我國的就業指導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具備職業指導、職業輔導資格的老師相對較少,一般由黨政干部、輔導員來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指導、職業指導的有效性[4]。在高職院校中,就業指導師資力量更為薄弱,大部分就業指導工作都由輔導員老師直接擔任,而輔導員隊伍大多呈年輕化趨勢,無論是從理論角度看,還是從實踐角度看,專業化程度都遠遠不夠。因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強化就業指導的師資力量,大力培養高能力、高素質的職業指導老師。
(3)豐富就業指導形式及內容,增強就業指導實效性。
部分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仍局限在簡單、傳統的課堂授課形式上,形式單一、內容空泛,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收效甚微。高職院校要加強對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力度,就必須進一步豐富就業指導的形式和內容??赏ㄟ^舉行簡歷制作大賽、面試技能大賽、就業政策法規知識競賽、模擬招聘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增強學生的求職就業能力;可邀請知名企業經理、往屆優秀畢業生等到校舉行就業講座或交流座談會,提高學生對企業及社會人才需求的認識。
2.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對自我和職業世界認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興趣、性格、價值觀,結合社會環境分析,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作出方向性選擇,并制訂出實現目標的可行性實施方案。完整意義上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應該是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業指導[5],職業生涯規劃注重“以人為本”、“人職匹配”,強調與學生的職業發展愿望相結合、與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相結合、與社會和市場的需求相結合。因此,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學生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建立就業困難群體導師負責制,加強就業困難群體的個性指導。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個性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基本上都是針對大眾、針對群體所開展的,針對性較差,無法實現對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的個性指導。高職院??山⒕蜆I困難群體的導師負責制度,建立就業困難學生檔案數據庫,重點分析這些學生就業困難形成的個性原因,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就業困難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解決部分高職畢業生求職能力不強的問題,指導畢業生正確認識自己,消除依賴心理,樹立求職就業、勇于競爭的信心。建立就業困難群體導師負責制還可重點解決由于身體缺陷或專業問題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心理障礙進一步發展成心理問題,從而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4.大力發展實踐教學改革,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職業技能。
要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核心就業競爭力,其中的一個關鍵點是要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其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大力實行“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2+1”等實踐教學改革,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工作中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指導學生在實踐中看到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聯系,提高他們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給學生提供通過參加實際工作來考察自己能力、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機會。另外,大力發展實踐教學改革,還可以讓學生親臨工作現場接受職業指導,接受職業訓練,了解與其今后所從事職業有關的各種信息,進一步拓寬知識面并擴大眼界,從而大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判斷能力,提高其職業技能。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紛繁復雜的就業市場,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老師必須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共性、個性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指導對策,提高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的實效性,從而保證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振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產業與科技論壇,2006.6,(6).
[2]曹欣榮.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與對策.邢臺學院學報,2005.9.VOL20,(3).
[3]王賢來,劉海濤.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建設、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1)總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