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54: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和靜縣 生態經理林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109-01
最近幾年,和靜縣委、縣人民政府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全縣工作大局中來謀劃部署,立足推進“兩個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打造“生態之域”、建設“生態宜居”之城的生態建設理念,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巴音布魯克、博斯騰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全縣退耕還林4.55萬畝,完成北山綠化1.46萬畝、通道綠化294畝,縣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建設生態、保護生態已經成為和靜縣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共識。
1 生態經濟林的特點和發展意義
1.1 生態經濟林特點分析
首先,生態經濟林可以顯著提升當地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經濟林和一般的經濟林有著明顯的區別,但發展生態經濟林最基本要求是要促進當地生態環境改善,提高生態環境質量,這與一般經濟林建設的原則是基本相符的;其次,生態經濟林多以果樹為造林對象,生產出來的果品應該達到生態標準。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高,因此,積極發展有機水果和綠色水果已經成為為來發展趨勢。因此,發展生態經濟林,必須以培育綠色、無公害水果產品為本質目的,在提升地區生態效益的同時,還要保證農民群眾經濟效益提升,這樣廣大農民群眾才能積極參與到生態經濟林建設中;最后,生態經濟林有利于地區實現可持續性的經營發展。在植樹造林過程中,一些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的樹種在生長過程中,隨著立地條件逐漸降低,會影響到林木后期的生長,進而對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發展生態經濟林出了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保證有利于林業產業生產和經營。
1.2 發展生態經濟林的重要意義
發展生態經濟林是指在特定的區域和地理條件下,用具有較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樹種進行植樹造林。在對這些樹種進行選育和培育之后,在地區積極推廣,將樹種種植到各個地區。對于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的地區,在發展生態經濟林過程中,必須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選擇最好的樹種營造生態經濟林,其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幫助。最近幾年,和靜縣積極發展北山生態經濟林,選擇了適合本地區生長的核桃、毛桃、蘋果、大果沙棗、杜梨、海棠果、山楂、紅棗、枸杞等各類果樹20余種,經過三年的努力,北山的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30平方公里區域實現林網化,栽植片林1.46萬畝、300萬棵樹,在全縣各單位的精心管護下,樹木成活率達到85%以上,生態林、防護林已展綠生枝,昔日的亙古荒原如今已經綠意盎然。北山公園的建成不僅大大提升了縣城的外部形象、內涵品質,而且還極大的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社會經濟水平顯著提升,其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2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林發展對策分析
2.1 科學營林造林,做好管理工作
當前發展生態經濟林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人們不懂如何營造生態經濟林,樹種選擇不科學,不適合本地區生長,林木成活率低。因此,要想實現生態經濟林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聘請專業人員對造林地進行科學分析,確定合適的樹種,對林木進行科學的經營,從而不斷提高造林質量,此外,造林結束后還要做好造林地管理工作,通過采取科學手段,提高林木成活率。生態經濟林還應該做好保護工作,禁止砍伐,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生態經濟林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2.2 強化資金支持,提高群眾造林積極性
政府部門應該切實發揮好自身職能作用,強化對生態經濟林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對于積極營造生態經濟林的農戶要給予一定額度的補貼,這樣群眾的造林積極行會顯著提升。此外,還要加大資金投入用于生態經濟林樹種購買和日常管理,保證樹種質量,讓農民群眾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對林木進行管理,保證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安全、無公害。通過發揮政府職能作用,讓群眾在營林造林中獲得較高經濟收入,提高地區群眾的造林積極性。
2.3 建立完善的經濟林保護獎懲措施
在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林過程中,單獨依靠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并不能從本根上解決生態經濟林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多種問題。這就需要從制度和政策方面對相關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政府部門應該盡快建設關于生態經濟林管理和保護的約束機制,對于存在破壞生態經濟林的行為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懲處,要給予保護人員資金獎勵,通過建設完善的獎懲制度,吸引更多農民群眾參與到生態經濟林建設保護工作中來。讓社會大眾更加關注整個地區的生態效益。通過完善政策和制度,讓整個社會的生態效益得到切實保護,在全社會形成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林的和諧氛圍,這對于實現生態經濟林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總之,隨著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而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林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而且對提高人民經濟收入,改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很大的助益,因此,發展生態經濟林需要社會大眾廣泛參與,需要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從制度、政策、資金等角度出發,實現生態經濟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曉建,黎章矩,戴文圣,喻衛武. 生態經濟林與可持續發展[J]. 浙江林業科技. 2003(03)
關鍵字:生態旅游 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生態旅游經濟系統是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并存的復合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為生態消費者提供生態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經濟系統體現了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生態旅游經濟必須處理好人、自然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
當前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該地區的重要出路。生態旅游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是西部旅游開發的戰略選擇,以生態旅游帶動經濟發展,進而提高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存在旅游發展優勢,很多地區把旅游作為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以此帶動整個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本文以恩施州為例分析走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二、相關概念與理論
1、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他為生態旅游提出了兩個要點:一是生態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態旅游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在1993年把生態旅游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系當地居民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強調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這里得出生態旅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旅游地居民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2、生態中心論與經濟中心論
生態旅游中心論是以旅游資源和環境保護為主,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生物多樣性。生態旅游中心論導致“不經濟”的現象,不僅不能促進旅游地區居民的經濟發展,而且生態環境在沒有經濟基礎的條件下,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經濟中心論產生的后果是經濟“不生態”,把生態資源當成經濟工具,進而做出超出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的行為,最終導致環境惡化,成為不可持續經濟。
三、恩施州生態旅游發展現狀及資源特征
1、發展現狀
恩施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屬于老少邊窮的武陵山經濟協作區。近幾年隨著恩施鐵路、高速、航空運輸等交通設施越來越完善,推動了恩施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加快經濟增長步伐。全國各地的旅游者進入恩施,為恩施的對外發展提供了機遇。恩施生態旅游發展現狀主要表現為:
(1)自然景觀旅游為主導
自然旅游景觀主要是恩施大峽谷、利川騰龍洞、恩施龍鱗宮、巴東神農溪、清江闖灘、八百里清江畫廊、巴東水布埡、恩施梭布埡石林以及咸豐坪壩營原始森林公園等,這些自然生態環境經過人工開發而形成自然生態景觀供旅游者游覽,以生態環境資源為主導的旅游是最能體現保護生態環境的迫切性。然而恩施州的生態旅游發展還不完善,由于旅游者的素質普遍不高,造成旅游垃圾不斷污染自然生態環境,旅游管理者對這方面管理的條例不足,環境保護意識低,同時旅游地區管理成本高,生態旅游形成“不生態”的現象。
(2)以民俗文化為特色
近幾年恩施民俗文化旅游快速發展,連續兩年舉行恩施生態旅游文化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旅游者前來,通過這種特殊的教育形式學習民俗歷史文化。正是少數民族特殊文化為恩施提供了旅游文化資源,給人們帶來了新鮮感和好奇心。
(3)基礎設施的落后
恩施地區長期受到交通瓶頸的制約,與相鄰城市的連通性差,信息隔離,難以跟上全國發展的步伐。交通不便造成旅游業難發展,走不出大山,導致經濟落后,人民的思想認識和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兩路的開通為恩施交通帶來了福音,旅游經濟從此上升到新的臺階,旅游者不再為交通不便而擔憂。
2、恩施旅游資源的特征
(1)旅游資源豐富而分散
恩施源于其獨特的地形特征和民族特色,其旅游資源主要包括人文景觀、山水景觀、鐘乳石洞、古橋古鎮…,以及土家女兒會、擺手舞等豐富的民俗文化遺產。主要分布如圖1所示:
上圖中恩施旅游資源分布廣而散,旅游景點之間不成系統,聯系不緊密。這使旅游景點很難受到旅游部門的統一管理和控制,而且旅游者很難把旅游景點連成一體進行游覽。恩施州每個縣市都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點,雖交通越來越便利,但由于距離相隔較遠,仍讓很多旅游者望而卻步。
(2)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恩施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有關,還有很多比較偏遠的地區沒有被開發出來,屬于完全原生態的生態旅游環境。旅游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所以自然生態環境與其他地方相比較仍然很完整。恩施生態旅游的良好環境能夠推動生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作為生態旅游的承載體,它的惡化會導致生態旅游不能持續發展下去,倘若人類過度活動而超出環境承載力,最終只會加重環境的負擔。
四、生態旅游經濟發展的困境
1、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1)可持續發展原則
首先,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即必須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滿足當代人享受旅游資源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對生態旅游的需求。主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必須以環境保護為主,以生態可持續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第二,能夠滿足當代人對生態旅游的需求,即實現公平性與大眾化。第三,必須在不損壞生態旅游資源的同時為后代人創造更多資源,即平等性。
(2)生態經濟原則
第一,以生態價值為核心的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生態價值的創造在可持續發展中被認為是抽象的人類勞動或一般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人類各種智力的、體力的、直接的、間接的勞動流轉和凝結于生態系統中,與經濟價值一樣都是通過人類勞動創造的。
第二,遵循自然發展規律。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破壞了自然發展規律會導致扭曲發展,人類生活的環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可持續利用資源減少。
2、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制約
(1)經濟落后,資金不足
經濟落后地區把旅游業作為提升經濟水平的主要手段,忽視了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和諧統一性,單方面考慮經濟上升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經濟落后、資金不足導致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難以維持,與人們的預期背道而馳。
(2)缺乏環保意識
由于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環保意識普遍較差,生態旅游環境得不到合適保護。雖然旅游地每隔一段距離設有垃圾桶,但垃圾沒有得到及時清理,導致旅游人員把垃圾被隨意亂扔在旅游地內。同時,旅游者把旅游地點當成公共場所的心理而對旅游地區的生態環境不管不顧,且旅游場所大都在偏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系統屬于原生態,被破壞程度相對較低,也導致旅游者認為環境承載力還很強,無意識間毀壞了生態。所以,公民生態環保意識的缺乏會阻礙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3)高價門票的阻礙
旅游業作為服務型產業,本著為人們提供服務的主導思想,應該考慮大多數人都能夠享受旅游資源。然而高價門票卻把一部分人阻擋在旅游門外,旅游資源只為少數人提供的現象成為阻礙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F在很多旅游區因開發花費大量成本而通過高價票來實現成本的快速回收,雖然通過這種方法一方面減少了游客的數量,也減少了環境的破壞力度,但并沒有帶來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反而使旅游業走向瓶頸。
3、政策建議
(1)建立完善的旅游制度
近年來大部分旅游資源已回歸國家管理,旅游資源的開發與旅游區有條件制定合理與完善的規章制度,旅游資源局通過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實行開發前的調查、合理性、后期維護等措施,然后制定旅游點的行為規定,實行分區管理,從生態脆弱地區向外延層層遞進,對生態脆弱地區加大保護力度,并作出規定只能在生態旅游區的外延進行參觀。
(2)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經濟處于發展時期的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被列為首要任務,生態環境變成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犧牲品,阻礙了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性。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關系,以保護為基礎,發展為目的。
(3)生態旅游向大眾化、產業化發展
旅游資源向大眾化、產業化發展,必須降低旅游點的進入門檻,減少門票價,形成全民旅游,進而帶動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旅游實現產業化是在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同時經濟大力發展,以生態旅游帶動地方經濟,促進恩施州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松霈.生態經濟學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11).
[2] 王傳棟.生態經濟學[M].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目前,隨著形勢的變化,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凸顯,要使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發展生態農業意義重大。本文闡述了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與意義,并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的相關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農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人們對農業的發展愈加重視,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已勢在必行,如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進一步促進我國生態農業可持續的發展,是擺在每個農業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1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1.1生態農業建設可調節生態環境與人口增長矛盾
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以來,持續不斷的人口增長以及人與生態環境之間日益顯著的矛盾,自然資源逐步減少,使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影響與制約。因此應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變農業經濟結構,發展生態農業調節生態環境與人口增長的矛盾。
1.2生態農業建設可促進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生態農業的建設,對農業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可對環境進行保護及提高資源有效利用,同時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促進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1.3建設農業生態文明是建設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
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體系基礎性內容是生態文明的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狀況同步協調發展,摒棄傳統的高消耗,重污染與低效益的生產模式,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從發展的角度上看,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是大勢所趨,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必然選擇。
2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及意義
2.1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一條根本途徑
生態農業要本著國情為出發點,遵照生態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實行農業生產,無疑會使農業生產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農業發展戰略轉移,使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
2.2生態農業的發展關乎人類健康及綠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發展生態農業則可充分發揮動物、植物及微生物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種或品種輪換的種植方法,并利用天敵防治害蟲,從而減少化肥與農藥使用量,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產品,因此生態農業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生態環境。
2.3生態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得以提升
發展生態農業,可大大提升經濟效益。由于生態農業,不但可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及增值作用,還能加速物質循環及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與此同時,還能為社會創造品種多樣化的質優農產品,可以確保人們對農產品日漸增長的擴大需求。因此,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應大力提倡。
3發展生態農業相關措施
3.1創建適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機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須有相關規章與制度。因此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建立新型農業發展機制,同時,在生態農業發展上,要加大資金投入,以及必要的技術保障支持,并以發展生態農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所建立的管理及監督辦法與標準,應與生態農業發展相適應;積極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制定及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與多元化建設機制;與此同時,還要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法律法規。
3.2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
對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相關問題,要組織專家進行認真研討,并制定各種生態農業管理認證技術,產品認證體系,還有就是評價指標規范,物種改良及品種培育等相關技術,不斷提出新方法及新思路,同時,要給予足夠的生產及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使生態農業與今后的農業生產發展相適應。
3.3制定政策,強化服務
生態農業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當前我國在生態農業保障體系中取得了一些發展,但仍需深入實施,政策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另外,服務體系的建立也要進一步落實,政府應轉變職能加大對有關生態農業的投入,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以穩定農業服務人員,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4小結
關鍵詞 生態經濟 可持續發展 限制因子 安徽省
安徽作為華東六省市之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其氣候適宜、降雨充沛,地形多樣、土壤肥沃,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優質豐富,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省建設幾年以來,安徽省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在總體上是比較協調的。經研究分析,安徽生態經濟建設幾年來發展態勢良好,受個別年份影響(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呈現出輕微波動,但在總體上是可持續發展的。
根據《安徽省21世紀議程行動計劃》和《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規劃》所確定的經濟發展目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600億元(按2000年價格計算),年均遞增8.5%左右;2010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在1995年基礎上實現翻兩番,年均增長11.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趕超全國平均水平,綜合省力跨入全國先進行列。經分析,要在經濟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高層次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注意辯識各類限制因子。
1 自然資源限制因子
安徽耕地資源數量有限,全省人均耕地面積呈現大幅度的下降趨勢,已由1990年的0.077hm2[1]下降到2003年的0.064hm2[2],低于中國最低人均耕地警戒線0.067 hm2的水平[3]。加之工業"三廢"污染和農用化學物的濫用,耕地的質量也不容樂觀。
受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天然植被破壞嚴重,森林覆蓋率也低于一些省份,森林總量尚豐富,但人均擁有量僅相當于全國的一半,南多北少;安徽礦產資源蘊藏量豐富,但人均礦產資源偏低;全省水資源總量高,但由于人口密度大,耕地利用率高,平均每人和每畝耕地占有的徑流量反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水資源分布不平衡,與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相應。
伴隨安徽經濟的迅速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解決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日益尖銳的矛盾。
2 環境限制因子
安徽總體環境質量比2000年有所好轉,但情形不容樂觀,表1和表2給出了幾項對比。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是地表水有機污染嚴重,且呈現蔓延趨勢;城市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城市環境基礎設施薄弱,環境綜合整治有待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污染仍然嚴重,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是低水平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很大;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十分薄弱。局部地區生態破壞與農村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亟待加強;環保機構和能力與繁重的任務不相適應,部分市、縣還沒有成立環保機構;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須進一步加強。
表1 安徽省2003年與2000年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狀況對比
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and Main Pollutions in Anhui in 2003 and 2000
資料來源:2000年、2003年《安徽省環境狀況公報》。
表2 安徽省2003年與2000年廢氣及污染物排放狀況對比
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Discharge of Waste Gas and Pollutions in Anhui in 2003 and 2000
資料來源:2000年、2003年《安徽省環境狀況公報》。
伴隨著安徽工業和人民生活的高速發展,工業廢氣、SO2和生活COD等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將迅速增長。
與經濟和社會目標相適應,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的環境質量應比目前有較大改善:
(1) 2005年環境質量目標
全省主要水域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長江干流水質保持Ⅲ類水質標準,淮河流域按水環境功能區達標,巢湖水體和主要支流水質明顯改善,高錳酸鹽指數達到和接近地表水Ⅲ類標準,水質惡化趨勢得到控制。
工業廢水處理率達到8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處理量的1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45%;主要有害廢物的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城市垃圾回收和綜合利用率達到40%以上。使我省主要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機動車輛排放有害氣體總量基本保持在"九五"期末的水平。對污染負荷占65%以上的重點污染源實施在線監控。
(2) 2010年環境質量目標
力爭全省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30%。城市要建立符合環境要求的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廠,使生活垃圾得到安全處置。初步實現全省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城鄉環境清潔、優美、安靜,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
按2003年安徽省環保投入占GDP0.1462%的比例投資,要達到2005年和2010年的環境目標,有較大的資金缺口。為此,必須從現在起提高全省環保投入占GDP比例,加強環境治理力度。否則,將花費更大的財力、物力,甚至會導致經濟的衰退。
3 經濟限制因子
經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的一個重要手段,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上的保證。經濟發達可以為科研單位提供充足的資金,用于科技的發展,為資源環境的合理利用提供技術支持。經濟發展落后說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生產方式落后對環境資源的粗放型依賴也就越大,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就越大,會進一步影響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與全國的其它省份相比,無論是國內生產總值還是財政收入都處于全國的下游水平,2004年安徽的GDP占全國的5.9%,如果按經濟密度算還會更低,財政收入占5.8%,綜合經濟實力不強制約了安徽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001~2003年,安徽GDP三年年均增長僅為8.91%,低于"九五"期間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二產占GDP比重也不高;萬元GDP能耗居高不下。全省每年因自然災害、地質災害、污染事故造成的損失占當年GDP比重已超過10%[4]。
第三產業存在諸多問題也制約了經濟發展??偭坎蛔悖戎剡^低;社會化程度較低,部分行業的市場準入限制多;部分行業缺乏自我發展活力,仍是"大而全"、"小而全",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等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慢;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競爭力弱,外商投資第三產業僅占總投資的2.3%[5]。城鎮化水平低、農村人口比重高,是第三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制約因素。
要實現全面的持續發展,就要保證安徽經濟的高速發展,必須更加重視解決經濟發展的各項矛盾。
4 社會限制因子
(1) 義務教育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高中階段教育的"瓶頸"制約尚未解除,高等教育仍要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還需加快發展,教育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2) 公共衛生建設和應急機制還不夠完善,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還比較薄弱,農村衛生發展嚴重滯后,衛生人才缺乏,執法監督不力,城鄉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未切實解決。
(3) 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基本衛生醫療和公共文體設施的條件十分落后和缺乏,形成了城鄉和區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的格局。
(4) 社會事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的改革,抑制了社會發展本身的活力和動力,非公共服務領域社會事業改革緩慢,文化、旅游等社會發展領域產業化進程不快,發展環境還需優化,創新手段缺乏。
(5) 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安徽勞動力資源豐富。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口逐步進入勞動年齡,勞動力資源再次進入高峰期?,F有三股壓力促進城鎮失業人數上升,城鎮就業壓力增大。一是隨著近幾年國企改革、改組、改造和經濟結構調整,大量下崗失業人員走向社會;二是近幾年擴招的大學生將陸續畢業,面臨就業;三是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走出農村、走向城市尋找工作機會。另一原因是,近年來就業彈性一直下降,就業彈性系數由"八五"期間的0.19下降到"九五"期間的0.14[5],新增就業崗位遠遠不夠滿足新增勞動力和下崗就業的需要。安徽省情決定著勞動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會在短期內有根本的改變,結構調整與就業難的壓力將長期存在。
以上各項制約了社會發展,從而影響安徽的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終影響著安徽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辯識,上述四類限制因子制約著安徽發展,極大地阻礙了全省生態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最終勢必影響安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應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統計局編.安徽統計年鑒-199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 安徽省統計局編.安徽統計年鑒(1996~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3] 封新林,方一平.合肥市農用土地資源動態模型預測.鄉鎮經濟,2004, (12):18~19
[4] 盛紹學.淺談氣象部門在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用服務中的作用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化;農業經濟
近年來,我國開始普遍重視農業、農村以及農民,出臺一系列有利政策促進農業發展。農業經濟顯著提升,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且提升了農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過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農民人口數量持續增長和農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從短期發展角度來看,農業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源可被看成可再生資源,不過長期來看,有限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在受到污染以后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勞動力逐漸從農村向城市轉移,老弱病殘等留守人員將無法承擔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任”。所以,想要使目前狀況得到徹底改變,需要保證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從根本上得以轉變,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1生態農業的特點
首先,作為一種開放型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的穩定性也在開放過程中得到體現。所以,生態農業不僅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更是要通過開放性的生產技術體系來代替以往封閉式的裝填。在這一過程中將會挖掘出農業本身的內在潛力,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國土資源以及其他類型的農業資源,這些可利用的資源將呈現出穩定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從而能夠使農業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使社會和自然的承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對于生態農業來說,優化農業產出結構和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總體效益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自然規律是農業生態發展的基礎,同時在這一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優化生物、信息、土地、技術以及空間等資源,并使農業有機結合其他產業,使農業生產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另外,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將新技術、新方法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在農業生產中,將生物能源和太陽能作為基礎性能源,能夠使農業生產實現良性循環。再次,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生態農業系統呈現出協調性、綜合性以及整體性的特點。所以,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全面考量各種人力資源、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在綜合分析三類資源的基礎上構建起具有較高生產效率的農業生產結構,從而便于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業生產要素和農業生產資源,使農業產品的產量得到提高,使產品質量得到保障,這樣就能夠使環境系統與農業生產系統之間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2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發展生態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
2.1體制和意識形態上的約束。良好的體制環境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不過我國目前實施的經濟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兩個方面,對于前者而言,我國不斷推進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逐漸顯露出傳統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體制性缺陷,這種經營模式對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還對優化資源配置造成一定影響,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增長;對于后者而言,目前依然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的社會體制,整個社會在逐漸重視“三農”問題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導致實踐領域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2科學技術及成果轉化的限制。隨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增加資源投入和勞動力獲得產出的傳統方法無法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情況下需要對生產方式進行轉變,使其轉到技術促發展的道路上。不過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目前的發展比較緩慢,缺乏充足的科研經費和人力資源,具有較低的成果轉化率,農業經濟不明朗的發展前景使農業科技人才大量流失。2.3缺乏人力和物力資本。人力和物力資本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在建設生態農業過程中缺少上述兩類資源。物力資本的匱乏主要體現在缺乏充足的資金供給來推動生態農業經濟增長,從而導致生態農業缺乏充足的后勁。盡管我國農業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僅有小部分的資金流向農村;在生態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不過我國落后的農村教育使大學生群體不愿意留守農村,農村人力資本具有極低的積累效果,嚴重的阻礙了生態農業經濟的增長。
3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我國將長期保持農業大國的地位不變,這主要取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所以,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與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而且與國民經濟的整體進步緊密相連。我們只有不斷創新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夠確保發展模式具有科學性和高效性。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進步,不過其發展規模和水平仍然比較落后,阻礙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1大力發展和優化農村地區環保產業。環保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在農村地區具有相當有利的條件。通過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能夠使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進步得到有效帶動,同時在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長期與外部生態環境建立良好關系。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而且能夠使環保產品和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實現開發和銷售,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節約資源,保護農村環境。3.2不斷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想要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展生態農業是重要途徑。所以,需要充分認識生態學規律和自然規律,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規則認真遵循,進一步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調控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及其結構,確保資源的有效循環,保證能量的合理流動,并根據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和經濟活動,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3發展生態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現代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許多弊端。因此,在生態農業發展中,要使現代工業產品的生產有效減少,使化工產品在生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程度進一步降低,通過大力推廣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確保農業生產和組織行為在生態農業系統自我調節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以此達到農業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目的。農村可以通過發展太陽能、生物能等生態能源,使石油化工產品的投入大幅降低,深入挖掘生態農業系統的潛力,使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3.4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相關的優惠政策和法制體系建設是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支持農業投資和貸款,對生態農產品市場加大保護力度,鼓勵農產品外銷,并在部分農村地區建立集中經營試點,使集約型農業經濟范圍不斷擴大,對生態農業技術進行廣泛推廣。另外對水利設施加強維護,對亂采亂墾行為進行治理,對假冒偽劣生態農產品嚴厲打擊,從而確保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農業發展環境。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農業經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要對生態農業經濟積極探索實踐,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現狀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改善,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努力解決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美娥,谷樹忠.新時期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定位與基本思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7(6):124.
關鍵詞:生態足跡;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足跡和生態足跡計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態足跡的原理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種計算方法,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態足跡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計算方法較為準確、簡單,所以很快在各個國家發展開來,成為重要的衡量各國家生態的平衡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運用此概念以后,生態足跡顯現了更加明顯的可操作性,這種計算方法可以用來計算六類土地,它所計算的這些土地都被劃分在生產生態的土地類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計算方法因而結果也就不一樣,例如:林產品消費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積通過農產品消費折算出耕地面積,根據動物產品消費折算出草地面積,根據煤、石油、天然氣等消費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據消耗的電力和熱力折算出所消費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種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過這些不同的土地資源的分類進行計算,假設每一種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況,通過對某種單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類對與這種功能的土地的依賴性,和大自然對其的需求。
(二)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
想要進行生態足跡的計算主要有三種類型:生態赤字和生態盈余、生態承載力、生態足跡。
1. 生態赤字和生態盈余的計算方法
生態赤字和生態盈余指的是將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做以精確的對比,如果在對比之后發現生態足跡小于生態承載力,則證明這種情況屬于生態盈余,但如果生態生態承載力小于生態足跡則證明這種情況屬于生態赤字,計算生態足跡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這個運算法則當中,每個字母都代表著不同的涵義,ef所表示的是每個人所占用的生態足跡,ec表示的是每個人所能承受的生態承載量,ef和ec的計算單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數量,ED表示人均生態盈余數目,在這個平計算公式當中,如果0
2. 生態承載力計算公式
EC=N?ec
生態承載力指的是一個固定的區域內。自然資源可以提供給人類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資源等,將這些的綜合算出一個數值就可以代表生態承載力。在上述的這個生態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當中,N表示人口數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圍內,所有生態承載力的的總和,其單位是(hm2)。
3. 生態足跡的計算法則
生態足跡主要是針對六大類生產、生活用的土地面積,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這六大類,計算這六大類土地要采用加權平均數的辦法:
EF=N?ef
這個公式還要同時滿足ef=N?∑(rici/pi)這個公式,在這個公式當中,EF所表示的是生態足跡的總量,如上面的計算一樣,生態的足跡的表示單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來代表人口的數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種類,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進行i類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圍內的平均生產能力;ri指的是在整個生態足跡計算的過程中所顯現的均衡因子。在進行生態足跡的計算時,由于不同的土地單位面積下的生產能力是不一樣的,甚至有個別土地的生物生產能力差距極大,所以在這種巨大的差異下要想使得計算結果能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可比較性,就一定需要將生產生物面積進行統一的轉化。
二、可持續發展的指標
區域經濟的發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這要取決于區域經濟與環境是否能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資源作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對環境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想要維持一種最佳的狀態就必須找到生態系統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的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所謂生態足跡指的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一種開發足跡的測算,這種測算方式是對于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種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幾年關于生態足跡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關注,根據筆者的實際走訪和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地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生態赤字,隨著環境的惡化,更多的經濟發展受到了不良的影響。
三、基于生態足跡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結論與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簡單介紹了,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在我國想要通過生態足跡保證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做到盡量減小東西部地區在持續發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下幾點建議。
(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生態足跡的多樣性指數
對于整個生態系統這個大的環境而言,生態足跡的多樣性指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多樣性指數越高就越表示在這個限定區域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越強。我國于2009年,曾對各省的生態足跡多樣性指數進行了測算,通過計算得出,我國大部分都是環境成分較為脆弱的土地,這些土地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還有開發能源,大量資料顯示幾乎每個省的生態多樣性指數都不高,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夠,導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顯的土地生產力下降的趨勢。對上述計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類生物生產土地的利用程度,要進行嚴格控制,對農業較為發達的省份,要出臺相關的政策,通過退耕還林等方式減少土地的過分使用。在我國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適度的減少放牧,以此來減少對草原過度利用后出現的荒蕪現象。國家有權利利用職能,并將權利下放到各級政府機關,用經濟手段等方式進行宏觀調控,從而達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關部門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發揮政府的各項職責,努力提高生態足跡的多樣性指標。
(二)落實國家政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在五中全會上曾提出了“建立節約型社會,共創社會友好氛圍”,在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幾年里,確實在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國在經濟增長方式上依然沒有可持續發展可談,幾乎全都屬于嚴重污染的粗放型經濟,所以要想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證自然生態環境的良好,嚴格控制當前我國的人口數量,通過政府干預等方法,對基于生態足跡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法律、經濟、等綜合治理,把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為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目標,通過最少的能源消耗,達到最大的社會效益和最大的經濟收益,以此來達成“建立節約型社會,共創社會友好氛圍”這一要求。
(三)發展生態經濟,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發展生態經濟,需要基于該地的生態承載力來進行資源的利用,但這種方式只能持續維護生態經濟的發展,并不能做到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所以在這方面,我國要依賴于當前的先進科學技術,通過科技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堅持綠色經濟,促進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這樣可以一改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加快科研腳步,建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生態足跡,對落后區域給予經濟、政策上的政策,通過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赤字和生態盈余的計算方式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預估。雖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態足跡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但相信通過相關部門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個人的努力,在區域經濟建設以及生態發展方面都會取得很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彭利民,賈永飛,邵波,等.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山東半島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J].生態經濟,2011(05).
[2]郭惠麗.基于生態足跡和物質流分析的長海縣可持續發展評價[D].青島大學,2011.
[3]劉斌,林益光.基于生態足跡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為例[J].卷宗,2012(07).
關鍵詞:鄂爾多斯 煤炭經濟 生態環境 可持續發展
一、鄂爾多斯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現狀
(一)經濟實力優勢
鄂爾多斯市作為資源密集地區之一,既是能源生產量不斷增加的城市,也是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的城市。近幾年來,鄂爾多斯市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市上下緊緊抓住國家重化工基地建設的機會,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煤炭、電力、化工等能源產業以及循環產業,著力打造國家重化工基地,形成具有優勢的產業群。
中央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對內蒙古的生態功能定位是限制開發。在“十二五”期間,“五加一”的能源開發總體格局中,鄂爾多斯盆地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對處在轉型中的鄂爾多斯地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使得“如何承接和科學發展煤炭產業,同時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這一問題提升到了要求更高的階段。
“十一五”期間,鄂爾多斯市堅持工業主導戰略,大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構筑起了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攻克難關,努力實現經濟轉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始終保持經濟平穩發展。截止到“十一五”最后一年,即2010年,鄂爾多斯市GDP突破了2000億大關,達到了2643.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9.2%,人均GDP上升到20800美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591.5,增長率為22.1%,在總體經濟中第二產業發展快,對GDP的貢獻率是68.7%。
(二)生態環境劣勢
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短時期內大力發展重化工產業所獲得的GDP的高速增長必定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盡管關于“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對于環境的發展是否造成約束”這一問題國內外學者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現象確實存在,而且經濟大規模的發展會使這一現象更加嚴重??梢愿惺艿降暮蠊?,雖然數據顯示政府和企業在這方面所做的投入不斷加大,但環境每況愈下,沙塵暴在森林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越來越頻繁地光顧這個城市。
2010年鄂爾多斯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投入是160.40億元,比2009年增長4.6%,占GDP的6.1%。自治區人民政府下達鄂爾多斯市“十一五”期間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是: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27%,控制在20.1萬噸以內,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1.66%,控制在2.5萬噸以內(引用《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十一五期間各旗區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的通知》)。到2010年底,鄂爾多斯全部圓滿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污染物減排任務。
但是,停止經濟的發展以維護生態環境也絕非明智之舉,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鄂爾多斯市如何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煤炭產業發展瓶頸
從2005年開始,鄂爾多斯市開始調整能源企業產業結構,進行煤礦產業的整合與重組,采礦與開采行業逐步走上了正規化、機械化的道路。這樣一來,耗能大、環境污染排放量大的小煤礦和煤炭企業倒閉了,但煤炭的產量卻不斷提高,供應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雖然在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過程中引進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使得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所占的主導地位是不可改變的事實。2005年,即“十五”末期,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是65%;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是60%,比例有所下降。有關專家預計,在未來40年里比重仍然保持在50%以上。
然而,煤炭作為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總有被開采完的一天,僅僅依靠節能減排,只是推遲了資源耗盡的事實,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而且資源的約束,環境的惡化使重化工產業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階段,加之水資源的短缺使煤炭產業的發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對于鄂爾多斯市這樣一個生態脆弱而又以重化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來說,“荷蘭病效應”、“資源詛咒效應”是眾多學者討論的重點也是熱點。面對學者和人們激烈的討論,政府和學者也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針對資源稟賦豐富的鄂爾多斯市,政策號召加快煤炭產業結構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把“低碳”、“節能”、“循環”的思想貫徹始終。
二、鄂爾多斯市煤炭產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規劃
(一)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鄂爾多斯市環境與生態之間的矛盾說到底是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實現煤炭產業轉型,研究和開發實現煤炭產業轉型的技術,逐步使現有煤炭產業向煤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潛力。通過對煤炭的提煉、液化和深加工,使其變為化工產品,增加其附加值,形成新的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區。建立煤化工循環工業園區,發揮產業集聚效應,走煤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鄂爾多斯開展的煤化工項目有煤制甲醇項目、煤制油項目、煤液化項目等。
鄂爾多斯在化工產業的發展中要注意總體規劃,建立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其目標是既要實現產品升值的目標,也要實現節能降耗,高效利用資源,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培育并且規劃能源工業園區??砂慈缦聢D所示的思路建設工業園區,實現煤炭產業的轉型并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關鍵在技術,而一項技術從發明到應用要經歷一個過程?;诂F在鄂爾多斯的技術發展水平以及煤化工產業的成熟程度,以及煤化工產業自帶的風險性,建議在現階段將煤化工產業做精細而不是做大。而且,鄂爾多斯本身水資源的缺乏也決定了煤化工產業不能大規模發展。
(二)建設好生態環境
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的西南部,生態環境比較復雜,主要面臨的問題有常年風沙大,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同時工業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究其根本原因:1.產業結構粗放,結構不合理,開采力度過大,在生產過程中環保措施做得不夠,而且在重化工業發展的這些年,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積累了很多環境隱患,治理難度大;2.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本來就脆弱,是我國的邊疆生態屏障,國家對該地區的定位是限制開發;3.環保制度和環境政策不夠完善,仍有待創新。環保制度和環境政策也是社會誘導結構的一部分,它的改革和創新既是對經濟發展的約束,也對經濟發展起到了規范和支撐的作用。人類經濟活動的可持續離不開其所依賴的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包括生態承載力,生態被破壞后的還原能力。由于這些指標很難量化,而且不易被人察別,或是即使觀察到了也會做出錯誤的解釋,這樣就會使環境政策的制定困難重重,而且實施的結果很可能由于錯誤的理解起到反作用?!抖鯛柖嗨故?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市污水處理率從2009年的78.3%提高到2010年的86.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2009年的49.4%提高到2010年的85.1%;全市建成區綠地率從2009年的27.3%提高到2010年的29.1%;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09年的21.56%提高到2010年的23.0%。在環境的治理上取得了很大進步。
生態環境政策的合理性依賴于對生態環境動力系統和變量的全面了解。就鄂爾多斯自身的地理條件來說,近幾年環保力度不斷加大,防風固沙和綠化工程繼續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在工業生產中引進科技技術緩解環境污染。在今后的發展中,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創建低碳可持續的產業體系,發展水利工程,健全產權制度,制定合理的環保指標指示器。
三、鄂爾多斯市煤炭經濟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政策建議
(一)制定合理的煤炭經濟轉型政策和環保政策
鄂爾多斯市煤炭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把握好國家“節能、減排、低碳”的政策指向,制定轉型發展的方針政策及誘導措施。在引進投資項目的時候政府要發揮好把關人的角色,對于一些響應國家政策的低碳型、技術型產業應該主動引進,給予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而對于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業要堅決拒絕引進。
在環保方面,用GDP的增長來修復被破壞的環境的做法是不值得推廣,但在現實中往往又是不得已的。無論經濟對環境的作用有多大,始終替代不了環保政策對環境保護的作用。健全環境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定節能、減排和污染物排放的可量化指標,加大監管力度和懲罰力度,對重點污染源實行駐廠監督的監管方式,及時淘汰和升級落后產業,加快減排工程的建設,將生態環境的保護放在第一位。
(二)加大研發和引進高新技術
煤炭產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加大對煤化工產業技術研發的投資,加快對煤化工相關產業技術的研發,贏得自己的知識產權技術;同時引進可以短時間內吸收和消化并轉化為生產力的技術,在技術不成熟的階段爭取獲得與有經濟和技術實力的國內外企業合作的機會,改善粗放的生產方式,實現向煤化工產業和循環經濟產業的轉型。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高水平、高含金量的人才,企業在員工招聘中要廣集國內外優秀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做長遠戰略規劃。
(三)發展“非碳”產業
依靠煤產業的擴散效應,吸引高質量的企業項目、高素質的人才和雄厚的資金,堅持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發展現代制造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完善城市金融結構體系,改變單一的產業增長方式和環境條件,不僅構建好實體經濟,也要建設好虛體經濟,完善城市建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改變以往“煤炭城市”的稱號,建設新的、綠色的、環保的鄂爾多斯市。
參考文獻:
[1]任莉芳.淺談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雙贏”決策[J].經濟師,2011(1).
[2]田嘎. 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J].企業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