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條件
時間:2023-09-19 18:54: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景區項目建設條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加快我區旅游項目建設,我局及時傳達并學習了區委、區政府“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和梳理全區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我局2005年開展“項目建設效益年”活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討論制定了涼州區旅游局《“發展抓項目、涼州大行動”項目建設實施意見》,同時,根據國家、省有關旅游景區項目建設的規定,草擬出《涼州區旅游景區項目建設規范管理辦法》,進一步引導全局干部牢固樹立“發展抓項目”的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旅游大區這一總體目標,以項目建設為工作重點,狠抓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促進旅游資源開發步伐。
二、項目爭取及開發建設情況
1、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網站這一宣傳平臺,加大涼州旅游的宣傳力度,增強涼州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吸引力。同時利用互聯網在其他相關網站了有關涼州旅游資源、投資環境、旅游項目信息,進一步擴大涼州的知名度;二是組織人員對《涼州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為藍本編制了《涼州區旅游“十一五”發展規劃》,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涼州旅游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三是編制了“中國西路武威戰斗遺址旅游景區保護開發”等一批符合國家投資政策的旅游項目,并積極申報立項和招商引資;四是加強了同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向上爭取旅游項目投資。今年向國家旅游局申請的旅游發展補助資金80萬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區開發建設。五是匯編整理全區具有投資優勢的旅游項目13個,建立了旅游項目庫,協助爭取項目資金并對外推介。
2、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以來,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實際投資達380多萬元,其中:停車場完成土石方20多萬方,平整場地面積2.6萬平方米;完成景區3.8公里的供電線路架設及30KW變電工作;1.4公里景區石砌道路已修建500多米,兩旁種植松柏600多棵,成活近400棵,其余已換植。另外,通往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的4.6公里的鄉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內可望鋪油。
3.指導旅游景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績
在我局精心指導下,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共投資289萬元,先后開挖了2公里長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80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和有關設施,栽種各種樹木20000多棵,面積達100多畝;海藏公園投資110萬元進行海藏南湖開發;沙漠公園投資72萬元進行園區綠化;西郊公園投資60萬元進行景區綠化美化工作。
4、旅游景區擴規提升工作穩步進行
一是精心指導推薦天梯山石窟風景區、西郊公園、沙漠公園、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等景區(點)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西涼大酒店、人民飯店、黃羊賓館為二星級旅游飯店,積極幫助其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止6月底,黃羊賓館榮獲甘肅省綠色賓館榮譽稱號并被評為國家級二星級旅游飯店,西涼大酒店被評為國家級三星級旅游飯店.二是協助有關鄉鎮、旅游景區開展“農家樂”項目編制、圖紙設計、庭院建設等工作,并對其服務質量進行指導和規范,為下一步規范我區“農家樂”項目的建設及服務奠定了基礎。目前,農家樂項目建設喜人,沿二環路、涼古路新建農家樂餐飲接待點達21家,直接投資近300萬元,豐富了涼州的旅游市場。
5、協助西營溫礦泉度假村招商引資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與投資客商洽談并實地進行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開發意向。
三、存在的問題
在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中,由我局牽頭的主要項目是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存在幾個影響項目建設的重要問題:一是項目規劃在實施中未有序逐步進行,建設工程遍地開花,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很好的運用到項目建設上,致使各項工程均因資金問題中途停工;二是項目單位在建設資金運用上沒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資體制,沒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旅游項目建設速度緩慢,致使項目單位在資金運作、籌資融資等方面出現了多種不良行為,使工程建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F基本處于停工狀態。
四、對加快旅游項目建設發展旅游業的建議
1、為了加快旅游產業建設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在旅游規劃期間,區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旅游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游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游宣傳促銷及重點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
2、積極探索多渠道投融資發展旅游產業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建立旅游產業基金、開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同時,選擇條件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區,采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省內外資金參與涼州區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為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強工業、興三產、優環境、促民生”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我市旅游資源優勢,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建設旅游經濟強市,進一步發揮旅游業在服務業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根據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1、旅游業是一項開放性強、關聯度高、輻射面廣、帶動力大的生態可持續產業和惠民、朝陽產業。加快旅游業發展是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促進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效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也是蘭溪“興三產”的重要內容。各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要樹立新的發展理念,把握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旅游業作為我市第三產業的重點來抓,努力開創我市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明確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2、總體思路: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旅游產業在創業中發展、在創新中提升,按照省委提出的“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的要求,整合旅游資源,擴大產業規模,完善旅游功能,以“人文蘭溪、山水蘭溪、休閑蘭溪”為主要特色,打響“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品牌,促進旅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工作目標:到2012年,實現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15億元以上,相當于全市GDP的8%以上,新增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1家、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家、五星級旅游飯店1家、四星級旅游飯店2家,爭創省旅游經濟強市。
三、加強旅游規劃工作,促進旅游資源合理開發
4、科學修編《蘭溪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堅持保護、開發、利用并重,按照“布局優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動”的要求,有效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把旅游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旅游業發展與城市發展、旅游設施建設與歷史名人資源開發相協調。發改、建設、規劃、國土、交通、農業、林業、水務、文化等部門在編制專項規劃時必須統籌考慮旅游發展的要求,重視旅游功能配套。加大旅游規劃的實施和管理力度,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提高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強化旅游政策配套,大力扶持旅游業發展
5、建立旅游產業發展資金。從2009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300萬元,主要用于全市旅游項目包裝、旅游線路整合、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宣傳促銷、旅游行業管理、旅游規劃修編、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建設、旅游人才培訓及旅游企業發展等方面的獎勵或補助。
6、鼓勵旅游景區提升品位。對新評定為國家AAA、AAAA、AAAAA級旅游景區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對新評定為省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的獎勵。
7、鼓勵旅游企業上等級。對新評定為四星、五星級旅游飯店的,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評為“浙江省五十強旅行社”的,給予5萬元的獎勵。
8、鼓勵旅行社做大地接量。年引進市外來蘭住宿游客達2000—4000人·天的,獎勵每人·天2元;年引進4000—8000人·天的,獎勵每人·天4元;8000人以上的,獎勵每人·天6元。
9、加快旅游強鎮、旅游特色村建設。對評為省級旅游強鎮的,給予8萬元獎勵;評為省級旅游特色村的,給予3萬元獎勵。
10、鼓勵開發具有蘭溪特色的旅游商品(紀念品)。對率先開發具有蘭溪特色的旅游商品(紀念品)的,經有關部門認定后視情況給予適當獎勵。對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旅游協會)主辦的旅游商品評比中獲得國家級金質獎、銀質獎(省級金質獎)、銅質獎(省級銀質獎)的,分別一次性給予1萬元、0.5萬元、0.3萬元的獎勵。
11、旅游賓館飯店、景區等旅游企業用電、用水、用氣價格與一般工業企業同價。
五、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旅游項目建設
12、構建多元化旅游投入機制。積極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廣泛吸引市內外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參與旅游開發。按照旅游資源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依法對旅游景區(點)經營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實行公開招標,以加快景區的發展。鼓勵有實力的工業企業投向旅游業,對工業企業投資旅游業的,在稅收、用地等政策上實行一事一議。
13、大力支持旅游項目建設。對新列入市級以上(含市級)旅游重點項目、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旅游項目,在用地指標、基礎配套、項目貸款、項目審批等方面予以扶持。對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項目,在用地、融資等政策方面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六、加大宣傳促銷力度,積極拓展旅游市場
14、強化旅游整體形象宣傳。充分利用“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名片,打造蘭溪旅游品牌。精心制作旅游宣傳專題片,通過對全市旅游形象的整體設計、策劃和包裝,搭建高水平的旅游宣傳平臺,實現旅游資源與客源市場的有效對接。
15、創新旅游宣傳促銷手段。每年在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額度的宣傳促銷經費。加強區域合作,充分利用展會、節慶、網絡等多種手段,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探索建立優勢互補、資源互享、客源互送、線路互推、信息互通的宣傳促銷新機制。各旅游企業要強化整體營銷意識,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旅游產品展示會、交易會等。
七、加強組織領導,營造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
16、加強旅游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蘭溪市旅游業發展領導小組,及時研究涉及旅游業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各項旅游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有關部門及鎮鄉、街道要充分認識發展旅游經濟的重要意義,將旅游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重點旅游鎮鄉、街道要建立旅游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落實專職人員。
17、理順旅游管理體制。加大旅游企業改革力度,推動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鼓勵旅游企業組建旅游集團。大力培育市場主體,積極推進旅游景區(點)和旅游星級飯店向現代企業經營方式轉變。
一、引言
由于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相應的衍生服務行業也在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而獲得了很大的提升發展空間,人們的旅游體驗和旅游質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和物質條件的提稿,人們在經濟條件富裕的條件下,也逐漸對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從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實踐來看,人們在享受精神追求時,就會對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對于旅游也來說,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精神方面對旅游服務和旅游產品的追求,就會使得旅游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態勢。
然而,從目前旅游行業的管理現狀來看,在旅游業發展迅速的期間,難免會碰到一定發展問題,盡管對于旅游業所面臨的困境,有關管理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大力發展旅游業,但這些政策只執行過程中有些卻很難獲得良好的長期效果,因此,及時地對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對策進行探討成為擺在旅游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诖耍瑸榱吮U虾痛龠M我國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對改善我國旅游管理的相關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旅游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
近幾年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遇到了很多的困境,旅游行業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比較薄弱。同時,一些城市對于旅游景區的規劃力度、投入力度和建設強度的不足,這些都使得游客的需求程度遠遠不能滿足,影響了旅游業的擴大發展。從旅游行業的角度研究而言,我國的旅游管理面臨著較為明顯的困境,具體來說,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難題:
1、景區基礎條件層次不齊。在許多旅游景區中,特別是一些發展較早的旅游景區中,交通問題常常困擾著景區的管理者和游客。從整體局面來看,在我國的道路交通建設中,對于旅游景區建設中的交通規劃常常不重視,由此導致景區的交通便利程度遠遠不能滿足游客的要求。換個角度來看,交通是否便利直接影響著旅游景區對于游客的吸引力,而且還關系到景區未來的發展質量,因此,交通條件應當引起管理者的重視。同時,我國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程度不高,景區的周邊環境也不能滿足人們對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
2、景區環境遭到破壞。在一些旅游景區內,市場可以見到垃圾成堆的情形,在游客不注意景區環境的影響下,造成了污水的處理并沒有達到相關標準。在我國的旅游環境的相關規章要求中,也缺乏對于這一方面的具體要求,使得旅游景區的管理工作做起來也很艱難,這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也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我國并沒有針對具體的旅游景點的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還忽視了對于旅游景區的環境進行科學有效利用與持久保護。此外,在旅游景區的發展過程中,旅游景區的相關部門也忽視了對于長期利益的考慮,這些都使得景區的管理工作陷入了困境。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
在我國的旅游的經濟發展中,許多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定制的時期都比較久遠,制定的管理制度往往更新換代都比較滯后。在旅游景區的管理體制中,如管理權限方面,很多旅游景區的相關規章體系中并沒有及時對各部門及各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的制定進行有效明確。針對旅游行業的發展,很多的規章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世界各地游客的風俗民情不同,有著不同的習慣和特色,這對我國的旅游事業的發展產生很多的阻礙。
此外,我國的旅游管理部門在進行旅游景區的相關事宜進行指定的管理規章時,就會由于考慮不周等原因造成旅游景區的管理不足,影響旅游景區的逐漸完善和發展。但是,對于旅游的規章制度制定時,一定要對旅游理念的構思進行適時調整。對于旅游業的管理過程中,就會出現了一些問題。對于管理部門的具體管理職能不同,在進行景區的管理時往往會出現管理任務交叉,管理景區重疊的現象。針對旅游景區的管理很多地方存在多頭管理現象,常常會有很多部門的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參與,造成職權重合、管理混亂現象。
(三)旅游產品的開發相似度高
在現在我國內開發的旅游景區內,常常會出現管理景區的開發內容出現相似的狀況,造成對于對旅游產品進行開發的過程中,由于旅游景區的產品過于相似,讓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享受不到旅游景點的獨特帶給游客異樣的體驗,留下的都是相類似的景區自然環境和可視化景觀的印象,并沒有與眾不同的旅游感覺,特別是缺少深入內心的感受。此外,在進行公園的主體建設中選擇的建設方案水平太低,已經滿足不了游客的精神需求,造成旅游景區的欣賞的價值功能與娛樂目標都無法獲得充分發揮。
此外,在進行同類旅游景區的特點比較中,他們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使一些處于劣勢條件不好的景區開始大肆模仿熱銷的旅游景區的旅游產品。這些旅游景點的建設完全忽視了建設重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由于景區的建設雷同性,造成游客的審美疲勞,容易對景區的旅游產品產生不滿情緒。游客內心會覺得自己的旅游不值等其他原因,導致游客不會進行再次的旅游觀賞。這些都會給景區的旅游帶來一定的負擔,無法為其所在的旅游景區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缺乏完善的旅游管理法規
在進行旅游法規的制定過程中,總是會忽視對于旅游管理法規的制定具有針對性,大多數的法規的制定都是地域性、臨時性的。在制定旅游景點的相關管理規范時,主要針對的法規的管理對象是對于本景點的利益進行有效保護,法規的制定中往往忽視了對于游客的利益的保護,缺乏相應的保護管理保障措施。
在許多旅游管理法規的制定中,由于旅游管理法規的制定都是缺乏法律保障的。針對涉及游客的自身利益的,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許多困難。此外,旅游管理法規的制定時,總是牽扯的范圍面積較小,管理的范圍小不夠全面。如大多數旅游管理中的法律法規中,環境及景點總是作為重點保護對象的,這對于景點的開發產生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五)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較低
在進行旅游景區的管理過程中,大多數的旅游景點都是忽視了對于景區的信息化管理,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進行旅游景點的管理中,對于旅游景點的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信息的發展對于在旅游景區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我國的旅游產業管理信息化的程度非常低。從游客的角度而言,旅游產品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視覺享受,他們渴望看到更加賞心悅目的旅游環境,這對于游客的消費過程中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旅游景區的信息化管理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發游客的“流動”。而人的流動對于旅游景區的收益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勢必會涉及到商品的銷售及費用的支付等情況。這個過程需要進行信息化管理與旅游景區的相互結合,促進景區給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務,能夠有效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及旅游景區的收益。
三、我國旅游管理困境的應對措施
(一)加大對旅游項目的建設
在旅游景區的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到景區的環境優勢,進行積極的研究設計,爭取建設具有一定環境特色的旅游景區。在進行建設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旅游建設項目時,要充分掌握開發資金的投入來源。確保進行旅游項目建設時,項目資金的投入充足,確保環境設施的強硬,以保證旅游環境的安全性。要想該地區的旅游產業得到充分的發展,就要十分注重旅游項目的開發,確保旅游項目對于游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進行旅游項目的開發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旅游管理中的相關建設人員,一定要轉注對專項資金的深入管理,使得資金都能最合理地應用到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中去。對于某些影響因素的正確運用,使得旅游項目的開發都能夠科學合理,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進一步提升,促進旅游項目的開發和管理進行有效結合。
目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尚在初期階段,后期工作的開發及管理對于以后的旅游事業甚至當地的經濟收入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旅游環境建設時,一定要確保經濟資金的來源充足,使得旅游行業的發展得越來越好,進一步帶動經濟的發展,實現良好的相互促進的局面。
(二)注重我國旅游行業管理體制的健全與完善
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正在朝著行業管理的方向進行,在進行旅游行業管理中,管理體制是否健全與完善對于我國旅游業的進一步完善與整改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在我國的旅游景區的建設與管理中,大部分旅游景點還處在針對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的階段,這種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旅游業在一步步的發展中,越來越朝著行業管理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趨勢正是因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才產生的。同時,旅游行業管理中,不僅僅要考慮景區的管理保護政策,還要為游客的自身利益進行考慮。另外,管理的實際操作中,主要是將景區管理進行進一步細分,分配到具體的企業進行管理。而現實中的景區的管理工作幾乎還是由政府進行的掌控,旅游企業的發展方向,一直在向著不斷的健全與完善我國旅游行業的管理制度的角度進行。
(三) 加強旅游業管理當中的監督與處罰力度
我國旅游業要是想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就必須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管理,旅游景區的管理規章的滯后性也是造成旅游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管理體制的制定一定要嚴格根據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在旅游管理制度相對落后時,會導致旅游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旅游管理體系的構思中,一定要符合先進的管理理念。
此外,在進行旅游業的管理過程當中,必須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進行有效的景區的監督管理,必須加強相應的處罰力度。我國旅游管理過程當中,監督以及處罰相關方面的相關的管理制度發展不健全,就會使得管理景區的有關措施不到位。造成了景區的管理工作手段缺失,因此一定要做好相應的監督與處罰制度,有關部門一定要對管理規章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完善,要結合當前的突出問題,制定出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確保今后旅游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四、結語
一、我縣旅游發展現狀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局能夠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旅游發展,深化完善重要旅游區域規劃,著力推進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加大等級景區創建力度,努力提升農業旅游示范點的檔次,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想方設法克服因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因素,全力加快我縣旅游經濟的提升和跨越。規劃先導,依托產業,創建品牌。我縣在整合旅游資源,豐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動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能以規劃為先導,整體謀劃,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做好前期旅游規劃。依托傳統區域產業的發展,努力挖掘和培育旅游資源,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結合地域優勢,成功創建旅游特色品牌,為后續發展增強后勁。2008年全縣接待國內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01年的3.15萬人次增長18倍多,年均增長53.68%;旅游總收入39590.91萬元,比2001年的1349萬元增長29倍多,年均增長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01年的1516人次增長18倍多,旅游外匯收入1015.12萬美元。旅游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和帶動了當地其它產業的發展,作為“朝陽產業”和“最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旅游業正顯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目前我縣旅游發展存在困難和不足
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我縣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不足:一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旅游經濟經營情況有所下滑,游客數量明顯減少;二是一些旅游景區、旅游項目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融資困難;三是旅游產品促銷和市場開發水平不高;四是旅游景區、旅游產品、旅游設施、旅游服務、旅游管理的標準化建設不夠。
三、幾點建議和對策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建議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財政投入,推進旅游項目建設,提升旅游業的產業地位,整合旅游六大要素,拉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豐富旅游產品和旅游活動,推進實現既要“外部的投入拉動”又要“內在的經費拉動”雙輪驅動式的增長方式,推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進而繼續保持全縣旅游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態勢。
1、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深化“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堅持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提高人們旅游生活質量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旅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游客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為目標,不斷豐富和優化旅游產品,尤其是要繼續努力打造“旅游景區精品、文化旅游名品、度假休閑新品”,同時,也要總結大眾化旅游產品,要為廣大游客和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優美、更加方便、更加實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環境;要著力解決好與廣大旅游者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緊密相關的問題,全面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游客的滿意度,讓游客和人民群眾享受“進得來、玩得起、想再來”的旅游生活。
2、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拓寬旅游業發展的新思路。一是注重旅游與區域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整合區域旅游資源,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二是注重城鄉旅游協調發展,積極發展農牧家樂旅游、工業旅游等旅游項目。三是注重區域旅游共同發展,積極發展區域旅游互補和聯動,利用我縣有利的交通優勢,積極打造人流、物流平臺,為紅河州旅游大市場做好服務。充分利用我縣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等資源,大力引項目、引資金、引創意,不斷改善旅游業基礎條件,提高景區規劃、管理、服務水平,逐步把旅游業打造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一、發展現狀
(一)分布范圍。
我省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F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55個,世居少數民族14個,是全國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民族自治地方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及峨邊彝族自治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等三州三縣,另有米易、鹽邊、平武、石棉、仁和、金口河等6個民族待遇縣(區)及98個民族鄉。
(二)旅游資源。
我省世界級、國家級旅游資源多數分布在民族地區,僅三州現有3處世界遺產,占全省的60%;4處列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自然保護區,占全省的100%;1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全省的45%;5個國家地質公園,占全省的50%;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占全省的33%;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占全省的33%;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占全省的18%;17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全省的13%。
(三)產業情況。
我省民族地區旅游產業初具規模。阿壩州在九黃機場通航后,客源結構優化,成為我省旅游發展又好又快的地區,進入轉型升級階段;涼山州西昌市成功創建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帶動全州旅游規模實現了突破式增長;甘孜州入境旅游者尤其是歐美旅游者人次在全省位居前列,康定機場正式通航后,潛在優勢將加快轉變為現實優勢。20**年三州接待旅游者2032萬人次,占全省11%,旅游總收入為131億元,占全省11%;接待入境旅游者58萬人次,占全省34%;旅游外匯收入16億美元,占全省31%。
但是,由于客觀條件和歷史發展等原因,我省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薄弱,發展條件較差,區域間發展不平衡,旅游資源優勢和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旅游產業還未成為主導產業,在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民群眾脫貧致富、擴大對外開放、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作用還未充分顯現。
二、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次黨代會、省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富民惠民、建設民族地區小康社會為目標,充分利用民族地區獨特的生態資源和豐厚的文化資源,把旅游與文化、歷史、生態結合起來,加快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促進民族文化繁榮,促進對外開放,促進民族地區環境、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原則。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協調力度,在政策法規、戰略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公共服務、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在旅游投資、市場開發、產品促銷、經營服務等領域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2堅持資源利益共享、富民惠民原則。充分發揮旅游就業容量大、門檻低的特點,促進就業、增收致富。發揮旅游惠民作用,建立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協調和處理好政府、旅游開發主體和當地農牧民的利益關系,促進旅游資源就地轉化,完善旅游產品,規范旅游服務,滿足不斷增長的旅游需求。
3堅持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并重原則。始終堅持保護第一、開發服從保護的方針,尊重民族民俗文化和習慣,抓好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自然和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的保護工作,保護好生態環境,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融合,加快資源科學開發,創新資源開發模式,實現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4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原則。旅游發展主動融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與民族地區民生工程中的旅游發展相銜接,加強旅游與交通、建設、林業、國土資源、環保、文化、宣傳、教育、招商等方面對接與整合,促進旅游產業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三)發展目標。
**年,三州及其他民族地區實現旅游總收入突破425億元,占全省17%,與20**年相比翻一番多,增加224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接待旅游者達到4330萬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2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4億美元,占全省40%;基本建成世界級生態旅游目的地。其中:阿壩州,實現接待旅游者達18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34億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5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3億美元;建成中國旅游第一州。涼山州,實現接待旅游者達1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81億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500萬美元;建成中國彝族風情最濃的陽光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甘孜州,實現接待旅游者達10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00億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5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9500萬美元;基本建成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核心區。其他民族地區。到**年,力爭旅游總收入在20**年45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0億元。
(四)總體布局。
根據資源特征和開發條件,以旅游線路為依托,圍繞旅游景區、旅游城鎮、旅游通道三個環節,形成“54321”的規劃布局。
5條精品線路:九環線、川西環線、“重走路”紅色旅游線、香格里拉環線、大小涼山環線;
4大旅游經濟區:大九寨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大熊貓生態文化旅游區、香格里拉文化生態旅游區、彝族文化休閑度假旅游區;
3個旅游集散中心:以九黃機場、西昌機場、康定機場為依托建設旅游集散中心;
21個重點旅游景區:以九寨溝、邛海、海螺溝等形成比較完善的世界級、國家級旅游景區體系;
10個特色旅游城鎮:以九寨溝縣漳扎鎮、普格縣螺髻山鎮、丹巴縣章谷鎮等基本建成民族地區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旅游城鎮。
三、重點工作
(一)完善旅游規劃與項目策劃開發。
1圍繞線路完善旅游規劃??茖W編制旅游城鎮、旅游景區規劃,旅游規劃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總體規劃,并加強旅游規劃與自然生態保護區、文化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規劃的協調。加快修編阿壩州、涼山州、甘孜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完善環貢嘎山兩小時旅游圈規劃體系,加快推進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規劃制定;完善21個重點旅游景區、10個特色旅游城鎮的旅游規劃編制;啟動川西環線旅游要素整合方案制定,編制香格里拉環線、大小涼山旅游環線以及10條精品旅游小環線要素整合方案。加大各級各類文化資源,包括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利用規劃力度。推動九環線和“重走路”紅色旅游線線路統籌的實施。各級政府要從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經費用于規劃編制,并認真組織實施。
2策劃和開發重大旅游項目。依托民族地區旅游資源優勢,每年策劃、推出3-5個條件好、市場潛力大的重大旅游項目,建立民族地區旅游招商項目庫;省、州積極搭建旅游融資平臺,實施旅游產業鏈招商,鼓勵和吸引多種經濟成分投入民族地區旅游產業,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實現旅游資本市場供需的有效對接;做好重大項目的跟蹤落實,推動項目建設和旅游經濟區的形成,培育和做大做強旅游骨干企業,促進區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和整體升級。
(二)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按照建設**經濟發展高地的綜合交通樞紐發展規劃,加快九黃機場、西昌機場、康定機場等3個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爭取開設九黃機場航空口岸,完善康定機場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加快稻城亞丁機場、馬爾康機場、**-九寨溝-甘肅哈達鋪鐵路建設,加快成昆鐵路復線立項和開工建設;加快旅游景區、城鎮、通道的公路建設,重點加快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建設和瀘沽湖-亞丁等公路建設,以及康東路、G318-G317連接線改造升級,積極爭取中央對G318、G317線改造升級的支持,推動我省民族地區與云南、、甘肅、青海等周邊省區聯動發展的旅游交通環線建設。按照《**省旅游道路建設標準》、《**省旅游標志標牌設置標準》,完善旅游線路上的旅游標志標牌、旅游服務區、緊急救援及基本醫療設施、安全設施、汽車營地、旅游汽車租賃維修等配套設施建設,實現手機信號全覆蓋,完善沿線旅游信息化服務系統。加快旅游景區文化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建設。
2加快旅游城鎮建設。按照規劃和標準,突出民族地區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松潘、鹽源、康定等旅游強縣建設;完善和提升城鎮現代旅游功能,加快建設阿壩州漳扎鎮、川主寺鎮、日隆鎮、耿達鎮,涼山州螺髻山鎮、瀘沽湖鎮、雷波黃瑯水鄉古鎮,甘孜州磨西鎮、新都橋鎮、章谷鎮等10個特色旅游小城鎮。爭取申報一批國家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
3加快旅游飯店服務設施建設。重點發展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加快星級飯店的提檔升級,突出民族特色,滿足游客的多層次、個性化服務需求。力爭建成4家五星級飯店、12家四星級飯店、40家以上經濟型酒店和汽車旅館。
(三)著力打造旅游精品。
1開發和建設21個精品旅游景區。按照《**省旅游景區建設標準》,繼續完善大九寨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做優“九寨、黃龍”國際品牌;推動建成大熊貓生態文化旅游區,做精“大熊貓”國際品牌;加速建設香格里拉文化生態旅游區,做強“香格里拉”國際品牌;加快建設彝族文化休閑度假旅游區,做響“陽光度假”品牌。以四大旅游經濟區為依托,建設精品景區。阿壩州重點建好九寨溝、黃龍、臥龍、四姑娘山、達古冰川、疊溪-松坪溝、川西北黃河大草原、卓克基官寨等8個旅游景區;涼山州重點建好邛海-瀘山、螺髻山、溪洛渡-馬湖、瀘沽湖、會理古城、彝海結盟等6個旅游景區;甘孜州重點建好海螺溝、跑馬山-木格措、九龍伍須海、甲居藏寨、稻城亞丁、措普國家森林公園、瀘定鐵索橋等7個旅游景區。
2著力建設10條精品旅游小環線。以自然生態和原生性文化為基礎,在環境承載范圍內,以加強環保、節約資源為重點,合理設計旅游線路。以5條精品線路為主線,重點建設九寨溝-松潘古城生態文化體驗旅游線、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生態旅游線、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藏羌文化風情體驗旅游線、達古冰川-紅原-若爾蓋雪山草地紅色體驗旅游線、西昌邛海-航天城-螺髻山休閑度假旅游線、西昌邛海-瀘沽湖陽光體驗旅游線、木里·洛克九百里旅游線、海螺溝-跑馬山-木格措冰川溫泉浪漫休閑旅游線、丹巴甲居-瀘定鐵索橋康巴風情體驗旅游線、香格里拉-太陽谷生態·文化探秘旅游線等10條旅游小環線。
3圍繞“豐碑”主題,使紅色旅游與民族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緊密結合。以“重走路”紅色旅游線為統領,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居民與從業人員三個主體的積極作用,圍繞旅游線路的旅游景區、旅游城鎮和旅游通道三大環節,規劃建設旅游形象、旅游功能和旅游機制,整合旅游線路各方要素,提升旅游線路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使紅色旅游發展與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富民惠民結合起來,使紅色旅游成為帶動民族地區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四)推進民族文化旅游建設。
1保護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大力保護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區豐厚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內涵。申報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強化文化資源對旅游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重視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護,開展民族地區民間傳說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編輯和出版工作,創作和推出一批反映我省民族地區文化風情的歌舞、影視、戲劇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基礎工作,重點做好藏羌碉樓村寨等遺產的申報,同時做好貢嘎山-海子山-稻城亞丁自然遺產、瀘沽湖自然與文化遺產、《康定情歌》和《格薩爾王》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備選工作。
2開發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產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場競爭力。規劃和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場館、民族文化旅游景區。在民族地區積極推廣民族文化體驗“五個一”,讓游客在文化旅游活動中“游覽一個民族村寨,觀賞一臺民族歌舞,品嘗一頓民族風味,購買一件民族商品,過上一次民族節日”。抓住文化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支持甘孜州圍繞康定情歌品牌,打造跑馬山國際轉山會的機遇,打造民族文化產業長廊,開發系列文化旅游產品。支持專家、學者開展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努力推進理論研究成果的產業化。
3策劃包裝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劇目。將民俗、節慶活動打造為特色旅游產品,鼓勵發展旅游演藝團體,打造旅游文藝演出品牌。擴大阿壩州《藏謎》、涼山州《火·圖騰》、甘孜州《圣潔甘孜·情歌故鄉》等民族旅游商演劇目的市場影響力,力爭再培育、挖掘一批原生態、高品質民族旅游品牌劇目。
(五)實施牧(農、林)家樂工程。
1加快發展民族地區牧(農、林)家樂。民族村寨、民居是民族本土的基本生產、生活單元。實施民族地區“百千萬”牧(農、林)家樂工程,建設好100個特色牧(農、林)家樂示范鄉、1000個特色牧(農、林)家樂示范村、10000個特色牧(農、林)家樂示范戶,規劃布局好一批“藏家樂”、“羌家樂”、“彝家樂”和特色家庭旅館。抓好富民安康工程、藏區民生工程的落實,實現旅游脫貧致富、富民惠民。每年在三州各選擇一個旅游資源豐富的縣,以牧(農、林)家樂工程為切入點開展旅游扶貧示范工作。
2促進旅游富民惠民。以政府為主導,整合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和扶貧、以工代賑等政策資源,推進村寨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分批、分類培訓從業人員,提高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技能。以農牧民為主體,按照標準要求,改善民居內部的住房、廚房、衛生間、消防等設施,購置家電設備,改善農牧民的現代生活條件和水平,豐富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牧(農、林)家樂經營與放牧、務農互為補充、互為促進,形成適合自身家庭特點的產業支撐和收入來源。
3鼓勵、扶持民族地區牧(農、林)家樂發展。各級政府要做好規劃、指導和服務工作,著力幫助解決牧(農、林)家樂小額貸款、稅收優惠、道路、通訊、水電、廣播電視等問題;對“藏家樂”、“羌家樂”、“彝家樂”和特色家庭旅館的旅游從業人員,免費培訓普通話、外語、衛生健康、烹飪技術、接待禮儀等旅游服務實用知識和基本規范;加強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指導,建立民族地區家庭旅游經營的新模式,帶動當地居民致富。
(六)開發民族旅游商品。
1開發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的作用,適應市場需求,設計、生產、包裝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挖掘、保護、傳承民間手工技藝,重點發展民族手工藝品、土特產品、民族民間生活和節慶用品,促進旅游商品特色化、多樣化、系列化、規?;?/p>
2規劃建設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場。結合地方商業網點規劃,在阿壩州形成8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場,在涼山州形成6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場,在甘孜州形成6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場。
3開發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餐飲。完善九環線特色餐飲點布局,提高旅游餐飲點的餐飲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大川西環線、大小涼山環線、香格里拉環線、“重走路”紅色旅游線等旅游餐飲服務設施建設。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飲品牌。
(七)強化旅游宣傳促銷。
1強化旅游品牌和線路營銷。圍繞九寨黃龍、大熊貓、香格里拉、陽光度假等旅游品牌和5條精品線路,制定民族地區旅游營銷規劃及宣傳促銷計劃;組織系列特色鮮明、有影響的旅游宣傳促銷活動;制定優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區積極參加國內外旅交會、旅游會展等大型活動;加強網絡營銷,完善民族地區旅游外文網頁建設,開展大型網絡宣傳推廣活動。
2做大、做響一批民族旅游節慶活動。著重包裝策劃好阿壩州的國際熊貓節、涼山州的彝族國際火把節和甘孜州的中國康定情歌節等特色旅游節慶活動,培育成世界性旅游節慶,提高民族地區和我省的美譽度、知名度。
3推進營銷整合。整合政府、旅游企業、航空公司與媒體的營銷資源,建立聯合促銷機制,密切民族地區之間、民族地區與周邊地區之間的宣傳促銷合作,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各方聯合、市場化運作的宣傳促銷格局。
(八)優化旅游發展環境。
1優化旅游投融資環境??蓪⒕皡^門票收入作為擔?;蛸|押進行融資,積極引入國際國內資本,用于旅游景區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探索實行收費還貸等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參與民族地區基礎設施、旅游重大項目建設和旅游資源開發。
2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優秀旅游人才參與民族地區旅游發展。加強國家級景區和世界遺產地與國際相關組織的人才交流合作。突出抓好分管旅游工作的領導干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人員、旅游執法人員、旅游教育師資和旅游從業人員的專題培訓,著力加強導游、講解員的普通話和外語培訓。
3強化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健全旅游聯合執法機制,探索建立綜合執法體系。重點加強交通、購物、文藝演出、旅行社、導游等綜合整治,建立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游客監督相結合的旅游質量監督網絡。充分發揮工商等行政執法垂直管理部門作用,加大對旅游市場的監管力度。發揮涉旅行業協會作用,強化標準指導,加強維權、自律、服務和協調,規范經營,誠信服務,提升旅游服務品質。強化規范服務,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切實維護游客利益。
4打造安全旅游目的地。完善民族地區旅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景區警務室建設,切實維護旅游景區治安秩序。強化旅游景區安全設施尤其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切實加強對旅游交通工具資質、車況和司乘人員管理,抓好高原山地急救,食品衛生監管體系,旅游景區、賓館飯店和家庭旅館等場所消防設施建設。完善民族地區自駕車旅游安全服務保障體系。推廣旅游者人身財產意外保險。做好索道、游樂等特種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
四、政策和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圍繞產業發展特別是資源開發和旅游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民族地區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2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職業教育、醫療衛生、信息化、宣傳設施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和項目扶持力度。省旅游發展專項資金要增大對民族地區旅游規劃、宣傳促銷、人才培訓、旅游標準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重。
3民族地區旅游企業,包括旅游資源經營性企業、旅游接待企業(旅行社、星級飯店、旅游車公司)、旅游商品生產經營企業等,享受《**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強做大旅游企業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中培育旅游骨干企業的財稅、金融、土地、產業、交通運輸、獎勵等扶持引導政策。
4開展直通車服務,營造良好政務環境。凡符合規劃的民族地區旅游企業的項目審核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盡可能減少辦事環節,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在規定時間內優先辦理項目審核事項。
5積極開展全省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和交流。注重本土旅游人才培養,重點支持三州辦好旅游職業學校,開展旅游支教活動。根據民族地區的需求,每年選派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熟練、能力突出的干部開展雙向交流掛職,幫助民族地區加快旅游產業發展。
6對重點旅游景區可以授權景區管理機構代行縣級政府管理職能,統一管理景區內相關事務。
(二)組織保障。
1加強領導。
民族地區旅游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由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解決。民族地區各級政府是推動當地旅游發展的責任主體,各州、縣(市)政府要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加強領導,推動發展。省直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強對民族地區旅游發展的幫扶、指導。
(一)壯大旅游宣傳聲勢
1.充分利用節會進行宣傳展示。一是充分利用“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我州舉辦的“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和“__第一次旅游發展大會”,組織開展了“留住美麗田園·鄉村旅游論壇”、“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田園圖片展等系列活動,充分宣傳__旅游形象,擴大__旅游影響力和知名度;二是充分利用“萬峰林美麗鄉村·好歌旅游節”系列活動,圍繞休閑農業、農事體驗、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養生度假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將傳統民俗、民族節日、手工技藝、民族村寨、地方美食、蔬果茶農業觀光園等包裝推向市場,全力打造“萬峰林美麗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三是積極做好“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論壇”旅游板塊的各項活動,展現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觀、鄉村風貌、農業景象、民族魅力等,四是組織開展萬峰林大講堂——旅游商品開發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圍繞旅游商品的現狀及開發途徑等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對話交流,著力打造我州獨具特色和品牌競爭力的旅游商品。
2.利用各種媒體推廣__旅游形象。一是各縣(市、試驗區)在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可視范圍內架設了2塊以上旅游宣傳廣告牌,大力宣傳__;二是充分利用公交車、公益廣告牌、電視臺等公共宣傳資源,加強宣傳__旅游,在全州營造旅游產業旺起來的輿論氛圍;三是利用網絡媒體進行網絡營銷和開展智慧旅游工作,3月份與中國旅游網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加強與騰訊網、攜程網、途牛網、多彩貴州網的戰略合作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提高宣傳效果。四是通過景區微電影、美文大賽、專題專欄報道等方式,突出全州景區景點、精品旅游線路和特色旅游商品宣傳。
(二)搞活旅游市場營銷
1.整合資源,加大營銷力度。為整合全州旅游資源,成立了“__旅游宣傳營銷中心”,通過加大營銷中心工作力度,整合全州旅游產品和宣傳營銷經費,實現全州旅游產品“一體化”營銷、“抱團式”發展,打破各自為政局面,形成整體合力。
2.拓展重點目標市場。一是瞄準省內、川渝、滇桂三大近距市場和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遠距市場,以及港澳臺、東南亞、韓國等國際市場,加大廣告投放和網絡宣傳力度;二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貴陽、寧波、昆明等重要客源地設立“__旅游推介館”,對__旅游產品進行全面推介;三是增進與安順、六盤水、曲靖、文山、百色等黔西、滇東、桂西北城市的互聯互通,科學設計線路和鏈接產品,加強區域性線路設計和聯合宣傳促銷;四是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依托旅行社進行宣傳推介,進一步拓寬我州旅游營銷渠道。依托《貴陽市—__合作協議》,開展同貴陽市旅委的對接交流與合作,給我州旅游提供了更好的宣傳渠道。
3.開展“百社千團萬峰行”游說行動。組成活動推介游說小組,圍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寧波、昆明、重慶、貴陽等航線通達城市重點旅行社,主動上門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的宣傳推介,利用__旅游優惠獎勵政策帶給旅行社的利益驅動,刺激各大旅行社主動精心策劃包裝我州旅游線路產品、推廣我州作為重要旅游目的地等方式,充分吸引更多旅行社組團進入__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加大旅游專列、旅游包機、自駕游團隊進入__旅游力度。謀劃好近期、中期、遠期的游客組織,擬定了《__加快航線培育和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并經州政府批準,從2015年6月1日起試行1年,加大了航線旅游宣傳營銷力度。
(三)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1.加強“100個旅游景區”建設。2015年,我州史迪威24道拐遺址公園、萬峰林旅游綜合體、萬峰湖環湖旅游區、貞豐雙乳峰旅游景區、招堤旅游景區、望謨雙江口濱湖度假區、冊亨巖架布依民族風情園、普安江西坡茶文化旅游區、興仁馬金河景區共9個景區進入了省100個重點旅游景區建設(其中:興仁馬金河景區是2015年新進入的景區)。列入省重點項目景區2個,史迪威24道拐遺址公園、萬峰林旅游綜合體。 2015年,9個旅游景區累計完成投資21.6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26.55%,已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2.推進旅游廁所建設。按省局統一部署,2015年我州新建旅游廁所30座,改建旅游廁所6座,總投資1662.4萬元。
3.啟動通用航空旅游。在興義“一城三景”國際旅游區推出航空體驗旅游產品,規劃喀斯特綠色航空小鎮建設,通過市場化運作舉辦飛行賽會,并在全省率先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建立航空產業培訓基地。
(四)旅游規劃建設穩步推進
按照《__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要求,做好重點景區、旅游產業項目規劃,為全州旅游產業旺起來繪就藍圖,打好基礎,用國際化眼光、前沿化理念、人文化戰略統籌做好全州旅游產業頂層設計,并通過項目包裝、平臺招商、合作
開發等方式促進全州旅游重大項目建設。 1.完成規劃清理工作。對各景區、景點、旅游村寨現有規劃進行清理,對有用、管用的規劃進行修編完善,將超過時限、互相抵觸的規劃進行清理,及時廢止,重新組織編制。
2.推進10大美麗鄉村專項規劃和風貌提升工作。2015年度__10大美麗鄉村包括興義市南龍村、魚隴村,義龍新區樓納村、民族村,安龍縣打凼村、壩盤村,貞豐縣必克村、納孔村,興仁縣鎖寨村、鯉魚壩村等。目前興義南龍村已完成55棟房屋搶險加固工程,環境整治工程中的步道、游道、院壩、排水等基礎設施工程已經完成90%;貞豐縣必克村完成了民居風貌改造129戶、農村危房改造134戶,完成了河道治理600米及兩側綠化,建成寨門一座、布依風情廣場一個;安龍壩盤村布依民族文化文廣場建成完工,并建成旅游廁所一座。
3.建立旅游產業項目庫。依據旅游總體規劃,圍繞支撐性的大型旅游項目,包裝策劃一批與各個大型旅游項目主題相對應的、相互配套的旅游項目,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創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舉辦旅游專題招商活動,推動一批旅游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五)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1.選聘旅游服務質量“社會監督員”及旅游質量監督志愿者。為正確評價、監督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的行為,凈化旅游市場秩序,強化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環境,提升旅游服務質量,促進旅游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省局安排,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機關工作者中選聘了24名“社會監督員”及8名“旅游質量監督志愿者”,對我州旅游市場進行監管,取得良好效果。
2.成立“__旅游行業協會”。 為進一步促進我州旅游業規范、快速發展,維護__旅游行業的共同利益和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行為,促進全州旅游業全面發展,由__旅游發委牽頭,全州旅游業界人士共同商議,于2015年5月19日成立“__旅游行業協會”;協會在政府和會員之間發揮紐帶和橋梁作用,努力為行業發展服務,為會員服務,協調會員與其他方面的關系。
3.積極開展“5·19中國旅游日”活動?;顒訃@“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以“愛旅游、愛生活”、“文明出行、品質旅游”等主要內容開展,活動中游客代表和企業代表分別宣讀了《文明旅游倡議書》和《誠信經營承諾書》,并在《倡議書》、《承諾書》上簽名,以此倡導文明旅游,誠信經營;同時組織了(1)1200名徒步愛好者積極參加“做當代徐霞客”——萬峰林徒步活動,倡導和實踐低碳出行、綠色旅游、文明旅游、健康旅游;(2)舉辦了“新旅游、新常態”——2015“中國旅游日”宣傳咨詢活動、“愛旅游、愛生活”——文明旅游有獎競答等活動。(3)發放《明禮知恥·崇德向善 文明旅游·為您點贊》、《十大文明旅游提醒語》、《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文明旅游 理性消費》、《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等各類理性旅游、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宣傳資料,宣傳文明出行、安全旅游、綠色消費、理性維權。
4.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一是對全州持證導游及2014年導游考試合格的135名人員進行培訓。培訓采取多媒體教學、講授與實訓相結合、精講多練、師生互動等多種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今年“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在我州召開,以辦好首屆世界山地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全面展現__旅游行業的新面貌,對我州旅游行業各類人員2205人進行培訓,培訓注重實戰操作,打破了文本教條式的培訓模式,保證參訓學員學以致用;三是今年9月,省旅游局還組織省旅游行業專家“送教上門”培訓班4期,在我州開展旅游從業人員系列素質提升專題培訓,我州各類旅游從業人員共300余人參加了培訓;四是組織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旅游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全年共培訓2699人次。
5.嚴格行業標準,做好星級飯店的復核工作。對我州三星級以下酒店進行復核,對設施設備不達標,服務不規范,質量有問題,整改不落實的飯店,堅決予以取消星級,維護旅游星級飯店的聲譽和形象。
(六)加強旅游安全和執法檢查
1.加強旅游安全檢查。以法定節假日和旅游黃金周雨、暑期、汛期及冬春防火等重要時期為重點,對旅游安全工作進行周密部署,深入景區和賓館酒店,對消防安全、食品采購加工貯藏、燃氣的使用、景區景點安全警示標志設置、應急疏散通道、汛期安全防范措施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確保重大旅游節假日的接待工作有序、健康、平安。
2.積極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圍繞規范旅游合同使用、旅行社超范圍經營等方面對全州旅游行業開展了“不合理低價”等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共計開展旅游市場檢查34次,出動檢查人次106人次,開展聯合檢查8次,參檢單位24個。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要求整改,進一步凈化了旅游市場秩序,規范了旅游經營行為,維護了旅游者的合法權益。
3.廣泛開展《旅游法》宣傳。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5.19中國旅游日等時期,深入景區、市區開展旅游宣傳,接受旅游咨詢,發放《旅游法》、《文明旅游 理性消費》、《明理知恥·崇德向善》等旅游宣傳資料5000余冊,積極引導廣大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費,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教育
廣大旅游經營者要合法經營 (七)理順旅游管理體制
一是成立萬峰林景區管理委員會,將萬峰林、萬峰湖、馬嶺河峽谷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和萬峰林街道辦納入統一管理;二是積極推進旅游管理機制建設和體制改革,加強了旅游行政管理機構建設,“__旅游局”改組為“__旅游發展委員會”;三是設立“__旅游宣傳營銷中心”,統籌全州的旅游宣傳營銷工作。
(一)部分重點旅游景區項目建設進度較慢。全州進入“100年旅游景區”的9個旅游景區建設總體上推進較好,大多數旅游景區已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投資任務,但也有少數景區未能完成投資計劃。
(二)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一是旅游人才隊伍尤其是旅游策劃、規劃、營銷和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不能適應當前旅游工作的需要;二是我委在編人員少,工作任務重,在州委、州政府“1+3+3”發展戰略中,旅游工作成為了的工作重心之一,旅游工作任務進一步加重,人員配置不合理,特別是縣(市、試驗區)“戰斗”員嚴重不足成為影響工作推進的核心因素。
一、當前迭部縣旅游產業
發展現狀和融資模式分析迭部縣旅游資源可分為3個游覽區、7個景、35處景點,其中臘子口戰役遺址被列為30條全國旅游精品線和100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甘肅省重點推介的20個新景區、甘南州的十大王牌景點之一。扎尕那山更是被評為“全國十大非著名山峰”,還有諸多風光旖旎、璀璨神奇的原生態景點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有待開發。
(一)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迭部縣有4家成規模的旅游開發企業,35家小型旅游點和農家樂。據統計,2014年迭部縣旅游度假接待人數達37.7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9%,其中扎尕那旅游人數達25萬人次,同比增長33%,旅游業綜合收入達166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占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的37.92%。隨著旅游宣傳力度的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迭部縣旅游產業鏈得到了快速發展,收入逐漸增加。從圖1可以看出,2005-2006年迭部縣旅游綜合收入呈上升趨勢,2007-2008年出現回落期。從2009年開始旅游綜合收入逐漸恢復正常,呈上升趨勢發展。近年來,迭部縣委、縣政府把旅游作為強縣富縣的支撐產業,2009年組織召開“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2013年拍攝紅《迭部戀歌》,2014年拍攝微電影《迭部•卓瑪的輪回》,使“迭部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加大,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有效拉動了迭部縣旅游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旅游景區、農家樂、文化娛樂、住宿餐飲業、商貿業、運輸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1.旅游景區收入情況。以前,迭部縣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依靠天然的林木,但長期砍伐樹木給迭部縣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遏制生態環境的破壞,從1997年開始實施“天?!惫こ蹋源藖頊p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疤毂!惫こ痰膶嵤?,帶來了迭部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迭部縣利用中國工農先后兩次途徑迭部,留下臘子口、俄界、茨日那、翠谷倉等一串串厚重的紅色印記和偉大的精神,以“紅”帶“綠”發展旅游業。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旅游景區收入快速增長。2014年全縣旅游景區收入312萬元,比上年增長25.62%。
2.農家樂收入情況。隨著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以景區為依托的農家樂、藏家樂、林家樂旅游項目快速發展,豐富了休閑旅游服務項目。農家樂是一種新的服務方式,主要是融合“吃、觀、玩”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場所。從圖2可以看出,農家樂是僅次于住宿餐飲業、商貿業發展最快的行業。截至2014年,旅游部門審定的農家樂、藏家樂、林家樂等休閑旅游點達到35個,直接從業人員500多人,農家樂、藏家樂、林家樂等收入達到2986萬元,比上年增長48.32%。
3.住宿餐飲業收入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住宿餐飲業是旅游業帶動發展最快的行業,游客除了觀看當地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對品嘗當地的美食同樣感興趣。迭部縣是藏民族聚居區,全縣的建筑主要以藏式風格為主,酥油茶、蕨麻豬、青稞酒是迭部縣最具特色的食品,全縣餐飲、住宿業隨著游客的逐年的增加得到了快速發展。2008年受物價上漲、自然災害等的影響,出現回落期,但2009年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餐飲、住宿收入從2005年的282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3584萬元,實現了快速發展。
4.文化娛樂業收入情況。為進一步提升旅游品質,迭部縣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文化資源。近年來,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閑娛樂場所逐漸較具規模,2014年全縣特色KTV、茶館等休閑娛樂場所達25家,文化休閑娛樂業收入達1890萬元,比上年增長35.12%。
5.商貿業收入情況。迭部縣境內林區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藥材、山珍野菜等植物資源,盛產山珍、野菜,其中尤以“羊肚菌”為首的真菌類共40余種為珍貴,對蕨麻豬、山野菜、野珍菌等的深加工及土蜂蜜、青稞酒、藏族特色飾品豐富了旅游商品的種類,加之人們對養生的關注和重視,使其山野珍品受到廣大游客的喜愛,帶動商貿業快速發展。2014年全縣旅游商貿收入達3253萬元,比上年增長32.15%。
6.運輸業收入情況。交通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迭部縣交通事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公路交通網絡初步形成,但交通不暢仍然是制約迭部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瓶頸問題。根據《甘肅省迭部縣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筑巢引鳳,跨二進三”發展戰略,2010年迭部縣對穿越白龍江大峽谷的省道313線進行了三級鋪潔改造,穿越天險臘子口的岷代公路、江迭公路已經通車,宕迭公路工程項目基本竣工。交通的逐漸完善也是迭部縣旅游綜合收入自2010年以來逐漸升溫的重要原因。加之迭部縣旅游景點比較分散,旅游市場的活躍拉動了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出租、旅游專線大巴日益增多,2014年全縣交通運輸業收入達10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6%。
7.景區周邊農牧民收入情況。迭部縣的諸多景點位于鄉間,部分農牧民自發參與旅游服務,為之服務的農村勞動力達到3000人以上,同時帶動了土特產、高山蔬菜、酥油、蕨麻豬肉等銷售,增加了農牧民收入,也為返鄉民工拓展了創業空間。2014年全縣農牧民接待游客達6.53萬人次,收入達2214萬元,比上年增長18.42%。
(二)融資模式分析
1.依托財政資金投入發展模式。臘子口是迭部縣政府最早開發的旅游景點,是全額財政投資興建完成的。自投資建設以來,國家財政共撥付資金9000多萬元修建臘子口紀念碑廣場、臘子口木屋、臘子口戰役紀念館、臘子口賓館、臘子口風景管理局辦公樓、臘子口景區朱立溝綜合服務區排水工程、臘子口旅游接待中心等旅游項目。財政投資發展模式是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時旅游業的主要發展模式,但受經濟增長放緩、物價上漲、景點建設規模投資不斷擴大、縣財政財力有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依托財政資金投入發展模式已不能滿足融資需求,且已不適于迭部縣旅游業的長足發展。
2.招商引資融資發展模式。目前迭部縣主推扎尕那旅游景區建設,打造生態休閑旅游文化大縣,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計劃與省內外客商共同打造扎尕那景區。項目概算總投資人民幣10億元,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游客客服中心、景區大門、生態停車場、藏寨文化主題酒店、跑馬場、登山游步道、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等,建設期限為5年,要求2-3年內完成總投資60%,遠期4-5年內完成總投資40%。其中,2015年扎尕那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建設項目包括景區大門、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游步道、觀景臺、旅游廁所等內容。招商引資融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迭部縣旅游業發展融資不足的困境,但扎尕那旅游景區建設工程浩大,投資金額巨大,加之景區建設周期長,資金回收緩慢等不利因素,外界的投資方對此項目的投資興建積極性不高,一味依靠外界投資不是迭部縣旅游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3.銀行貸款融資發展模式。迭部縣信用聯社累計發放貸款860萬元支持公司發展。銀行貸款是目前迭部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依靠,但是多數旅游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達不到銀行貸款的要求,有效信貸供給不足依然是旅游企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二、金融支持旅游產業發展情況
為支持縣域旅游產業鏈發展,人行迭部縣支行聯合縣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迭部縣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指導意見》,引導轄區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縣域旅游產業發展,全縣金融機構從基礎設施建設、網點布局、特色農家樂、旅游紀念品生產、特色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務,促進了縣域旅游產業的快速升級發展。截至201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共向旅游企業、個體戶發放貸款11763萬元,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放貸款28665萬元。
(一)發放旅游開發項目貸款支持景區建設
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服務,發放旅游項目開發貸款4290萬元,支持旅游景區建設,加快了景區開發建設步伐。
(二)發放“農家樂”建設貸款,支持農牧民創業增收
全縣農行、農村信用社針對迭部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向農牧民大力發放“農家樂”建設貸款,支持農牧民創業增收,截至2014年末,共發放“農家樂”建設貸款4293萬元。
(三)支持旅游紀念品生產、民族特產加工企業,帶動手工業、特色種養殖業發展
全縣金融機構大力支持旅游相關產品生產企業擴大生產,促進民族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先后支持了臘子口旅游紀念品公司、迭部縣天然食品公司等企業,發放貸款達3180萬元。
(四)支持旅游產業基礎項目建設,推進旅游大發展
全縣金融機構重點支持當地旅游產業鏈基礎項目建設,尤其是支持賓館、酒店等旅游接待服務項目建設,以旅游業接待服務項目的建設帶動配套產業發展,重點支持了縣城中心廣場開發建設項目、鑫洋大酒店建設項目、苯日欽牡賓館建設項目、金龍商貿綜合開發項目、臘子口游客服務中心項目等,先后發放貸款28665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旅游項目開發資金需求量大,貸款抵押擔保落實難
目前,迭部縣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主要以抵押擔保為主,旅游項目開發以及相關產業開發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總量大,建設、回收周期長,旅游項目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缺乏有效抵押物,加之迭部縣融資擔保機構規模小,各金融機構對此類貸款都實行了嚴格的貸款準入門檻,為了減少信貸風險,不愿將過多的資金投入到旅游項目建設中。
(二)金融服務方式單一,市場培育力度不夠
一是旅游業信貸品種單一,目前轄內銀行業無一家創新和開發直接以旅游業為主的信貸新產品;二是銀行業對旅游企業市場培育力度不夠,加之旅游企業自身經營不完善,缺少適合自身業務經營發展、適合金融機構支持、資金供需雙方互利互惠的開發設計規劃,旅游企業急需資金卻沒有充足的自我推薦條件,導致與銀行難以建立有效的供需關系,金融機構逐漸對旅游企業缺少主動關注和培育。
(三)發展資金嚴重短缺,金融支持積極性不高
資金問題依然是迭部縣旅游發展的主要瓶頸。由于旅游部門與金融部門沒有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沒有搭建起合作發展平臺,金融機構對旅游項目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致使銀行信貸總體投入不足。加之旅游產業所固有的特點及后續發展的不確定性,投資項目的抵押擔保難以確切評價,地方融資擔保機制涉入少,可操作經驗欠缺,風險評估無可參照,使得金融機構對旅游產業的支持積極性不高。
四、金融支持迭部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妥善處理旅游企業及項目
貸款抵押擔保難問題,積極探索發展旅游業保險市場進一步加大中征應收賬款融資平臺推廣力度,盤活應收賬款,有效緩解融資難問題,加快籌建縣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的步伐,及早搭建新的信貸中介平臺,對符合旅游市場準入條件和信貸原則的旅游企業及旅游項目,加大多種形式的融資授信支持力度,研究探索適合旅游企業融資、項目融資授信形式,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貸款利率。引導金融機構大力推行門票收入抵押貸款、在建工程抵押貸款、股權質押及股東擔保貸款等多種擔保方式,為旅游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開辟綠色金融通道。同時探索適合旅游企業特點和需要的新型險種和各種保險業務加快培育和完善旅游產業保險市場,積極開發適合旅游企業需要的保險產品,并按照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合理確定保險費率。
(二)創新貸款方式,積極探索旅游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
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大旅游產業信貸業務創新力度,同時旅游景區及相關部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間的溝通協調,滿足迭部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信貸需求,積極探索旅游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一是各金融機構應根據旅游產業的市場特征和資金需求特點,立足旅游優勢,突出支持重點。加大對文化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在貸款計劃安排時適當增加對旅游企業的信貸權限和額度,在審批貸款對象時優先考慮旅游企業的融資需求。加強信貸政策與旅游產業的銜接和協調,在規避信貸風險的同時培育新的信貸增長點。二是建立適合旅游企業的審貸機制,允許有信用、有市場、有效益的旅游企業用其經營權或未來收益作為貸款的抵押物。進一步改革農村小額貸款制度,如放寬門檻、增加額度等,積極鼓勵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發放利率低、周期長的小額貸款;將支持“三農”與支持旅游發展相結合,涉農金融機構要加大對農村旅游業的信貸投入,同時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戶充分利用雙聯惠農貸款等發展旅游景區附近的農家樂、藏家樂的建設與改造,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針對旅游景區景點投資規模大、資金需求大的特點,嘗試推行銀團貸款模式,增強銀行貸款的抗風險性。
(三)鼓勵開發針對旅游產業的金融產品,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休閑旅游的信貸支持
結合迭部縣當前旅游業發展實況,引導轄內金融機構認真研究旅游產業的行業特點、發展規律、運作模式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基礎上,鼓勵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旅游企業或旅游項目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要求的靈活差別化定價機制。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型旅游企業實行差異化的信貸管理和考核辦法,細化市場,積極開發旅游產業信貸市場,努力滿足迭部縣旅游業的信貸需求,對一些特色旅游項目和企業要積極給予支持,促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大力改善旅游投資環境
一是以縣級財政資金為引導,募集社會資金,重點支持大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和旅游產品開發,允許旅游開發公司以景區門票、土地質押貸款進行融資開發。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廣泛吸引社會資本,通過合作、租賃、入股、承包等方式參與景區開發。同時要及時跟進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尤其注重在旅游整體發展規劃、旅游行業經營管理和人才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優惠政策利用、財政稅收政策調整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建設等方面的配套,確保旅游業投入的高效益。
參考文獻:
[1]潘啟雯.“新常態”考驗底線思維和認知差[J].中國企業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