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54: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生處于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在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滲透道德的,思想的,智力的,創造的,勞動的,審美的,情緒的,身體的教育。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這些教育只能是潛移默化的,不能是口號性或者是說教性的。這就需要教學技巧,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知識,能力,智力,各方面素質得到提高的場所。
一、進行品德教育,提高學習的動機水平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受教育者的基礎素質水平和個性發展水平為目的的教育。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使他們具備二十一世紀的人所應有的素質是教育的首要任務。要使學生認識到:學習上沒有捷徑可走,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在學習文化科學的道路上想求輕松,毫無負擔,是不現實的。結合教學內容,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的光輝成就和崇業愛國的事跡是極好的教材,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如結合“圓周率”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的大數學家祖沖之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3.1415926~3.1415927之間,并把這項世界紀錄保持了1000年。又如教“數的整除”這一單元時,介紹當代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如何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桂冠等,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鞭策學生樹立雄心壯志,更勤奮地學習。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靈活地、綜合地選擇與使用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心理需要,使學生樹立“我想學習”、“我要好好學習”的信念。
二、引導小學生理解數學的應用性和社會性
盡管數學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必定要為社會服務,要解決日常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這一點,在小學數學課本中已有體現。教學中,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針對小學生認知特點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例如,課本上應用題經常用到“節約”“增加”“降低”等。在指導學生理解這些術語的同時,要結合題目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是源于實踐,源于社會,服務于實踐,服務于社會的。
三、訓練小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思維品質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思維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任務就在于使自己的學生遭遇困難,在遭遇困難中發展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訓練他們解決困難、解答難題的思維品質。在訓練過程中,要授予獨立思考的方法,使他們經過努力能達到目的,進行這一思維品質的訓練,應該是長期滲透,否則,欲速則不達。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大綱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對他今后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觀察的習慣,思維的習慣,自學的習慣,聽課的習慣,等等,都是有利于增長知識和增強能力,那么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在數學課本上把看、讀、思、練結合起來,養成“先閱讀課本,后做作業”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從小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習慣,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鋼琴教學 教學改革 創新模式
近年來,發展素質教育,培育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基本目標,圍繞素質教育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也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根本方針。在這一背景下,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鋼琴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也需要對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中不適應素質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可以說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對于鋼琴教學的發展以及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鋼琴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可行性
學生對音符具有敏感的藝術思維是進行鋼琴教學實踐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學生要成功進行演奏的重要條件是充分理解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的實質,從而對音樂作品進行符合其本質的音樂分析,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旋律、節奏以及彈奏力度的把握以表現作品真正的意圖和精髓,這便是藝術思維的總體過程??梢哉f學生在進行音樂的作品學習或者創作的過程中,都會伴隨著自身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創新。另一方面由于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文化背景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不容學生對同一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不進行同,由此表現出藝術思維方式的多樣性。正是這兩方面的特征決定了鋼琴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提供了可能,同時也決定了在鋼琴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可行性。
二、鋼琴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理念
教學模式是一個學科培養人才的主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針,要培養優秀合格的鋼琴人才,首要任務就是改革舊的鋼琴教育模式,建立一個適應時展符合素質教育規律的鋼琴教育模式。而革新鋼琴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對于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來講,新的鋼琴教育應該大力倡導審美教育,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自身文化與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創新能力。其次是綜合各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規律,將鋼琴教學與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等學科有效地融合,構建一個能夠促進學生審美素質培養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新的教學模式。當然根據素質教育的理念,結合鋼琴教育本身需要學生具有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基本情況,在教學實踐中要從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從而忽視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去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三、鋼琴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具體方法
針對素質教育理念,實踐中鋼琴教學需要將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基本的理念,根據鋼琴教學中教師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鋼琴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具體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授知識與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學生講授知識是教學的基本手段,是學生積淀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而將傳統的知識講授與現代教學中啟發與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是鋼琴教學中能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如果沒有二者的有機融合,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有可能只有深厚的基礎知識而缺乏對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一方面需要鋼琴教師對音樂藝術風格內涵及表現方式等內容進行講授,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在遷移變通的學習過程中擴展自身的知識與技能,并創新自己的思維方式去進行作品的理解和創作。
二是音樂設計的教學模式。音樂設計是鋼琴教學改革中重要的實踐手段和創新模式,是學生對自身知識進行再創造的基本方式。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提高自身的演奏和表演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與傳統的由教師知識講授到示范再到學生模仿記憶教師糾正的教學模式不同,音樂設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授型教學模式,具體的流程變成了從學生設計自己的作品到講述主題的設計思路與作品特點再到演奏,最后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音樂作品以及學生修改作品這一教學模式,從實踐中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了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創造性。
三是探討研究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的理念就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具體教學模式為在學生進行鋼琴表演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賞析、聯想和演奏實踐去探索和發現音樂作品的特點,以及音樂作品的演奏技巧等內容,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探討,從而打破了以教師見解為定式導向學生模仿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通過以上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從分養學生創新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鋼琴教學順應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充分培養學生自信心和創造性,為鋼琴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一)專業技能素質教育。專業技能素質教育現狀:
1、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被動學習,課堂教學主要依靠教師傳授,“一言堂”、“填鴨式”教育,學生不能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積極性很低。因而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實施課程改革,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中,多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法,引導學生思考,用課堂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教學相長。采取簡單問題學生獨立完成、困難問題小組合作完成、復雜問題教師引導完成的策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使學生能更輕松地掌握專業知識,并能得到靈活的應用,從而提高專業技能素質。
2、加強專業建設,優化課程設置:要根據變化了的社會和市場需求改變專業結構,調整專業設置,并根據專業目標合理設置專業課程,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適當減少理論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二)就業技能素質教育。就業技能素質教育現狀:
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實習實訓課時量不足,缺乏實踐鍛煉,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畢業后不能馬上就業,就業后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的現象。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去那些第一線基層崗位工作,好高騖遠,期望值過高,頻繁地更換工作崗位。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就業技能素質教育。就業技能素質培養對策:
1、首先要優化課程設置,加大實訓課時量,改善學校實習實訓條件,加強實踐鍛煉,將生產車間作為主要的學習場地,邊學邊練,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企業聯合辦學,多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和實踐,感受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生產,提前為就業做好思想和能力的準備。
2、其次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程,讓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的就業環境和現狀,轉變他們的就業觀念,讓他們明確現在嚴峻的就業形勢??烧埰髽I員工到校介紹企業工作情況,使學生感同身受,明確自身價值和優劣勢,準確找到自身定位,發揮自身特長。
3、教師還應向學生傳授應聘技巧和方法,模擬應聘現場,增強學生的擇業、就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就業素質。
(三)德育素質教育。德育素質教育現狀:高職學生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一線工作人員,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德育素質,關系到他們是否能高質量地完成社會任務,承擔起社會責任,適應社會的發展,而目前部分高職生德育素質較差,違紀、違法現象時有發生,他們不講禮貌、不講誠信,缺乏社會公德,因此加強學生德育素質培養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首要任務。德育素質培養對策:我們應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遵紀守法、講文明懂禮貌;培養他們的意志、毅力和高尚的人格。
1、教師是學生愿意模仿的對象,在授課中教師應將德育素質培養貫穿在其中,言傳身教,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教學生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才。
2、對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思政課程在學生德育素質培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結合時事新聞和身邊小事,定期開設德育教育講座,為學生分析、講解大事小情所折射出來的做人的道理,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和品德。
二、結語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教學實踐
素質教育是現今教育教學的基本發展方向,因此,如何將小學數學教學帶入素質教育新教學模式成為小學數學教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何克服傳統教學帶來的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影響,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是將素質教育理念帶入課堂的必要途徑,讓素質教育理念真正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得到貫徹落實的具體方法。
一、開展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1.改變課堂主體對象,激發創新探索思維
傳統教育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授方式、教學內容直接成為學生接受的主要內容,教師成為課堂的“絕對存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不能真正理解學習內容,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導致教學進度緩慢且沒有成效,學生在被約束的情況下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其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以引導學生為主,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堂,發揮自身所長。以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編著,在關于圖形講解時,教師可以尋找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扇形等圖形,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想象力,聯想到生活中更多與圖形相關的素材。
2.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總要有一定的實施路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加快推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完善優化教學改革中的缺漏,真正起到素質教育教學的目的。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內容大綱,并將教學計劃具體到數學教學的每一課中,讓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師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改善教學進程和方法,最終達到教學效益最大化的結果。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尊重差異性的存在,最大限度上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不要一味地追求教學成果,一切從學生出發,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適時的鼓勵,積極引導,注重學生個人的進步。
3.積極引入生活情境
小學生剛剛接觸到日常的生活、生產,并開始不斷積累經驗,并且正處于好奇和探究心理旺盛的階段,教師應當以此為出發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出發點,與生活相連接,引入生活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更能夠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學生創新探究思維的鍛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空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力。
二、總結
如何將素質教育理念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今后的日常學習、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牢牢把握機會,充分利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新的教學理念,將教學目光從書面成績轉向學生本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多角度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塑造出一批具有高素質的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文芝.小學數學課堂素質教育實施方略[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07).
[2]陳玲玲.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青年文學家,2009(16).
關鍵詞:高中體育;素質教育;探究方法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蹦芊駥嵤┧刭|教育是全民的大事,我們作為體育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深入研究和探討體育課中的素質教育問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本文筆者從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探討和嘗試。
一、發展智力
學生的智力發展是各個學科的首要任務。作為體育學科更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因為人的大腦發育能夠改進機能,促進人的智能發展。體育多數時候是通過運動促進大腦發展的。比如在體育課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和示范等運動,就會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的發展,通過動作就會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各種的比賽就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等等。
二、增強體質
合格的人才除了有文化知識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必須有健全的體魄,一個不健康的身體,就是一個廢材,根本談不上為社會做貢獻了。作為體育學科,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作為體育教師要率先引領學生走進體育鍛煉,讓學生知道體育的重要地位和社會重要意義,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投入到加強體育鍛煉中。我們對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也要從實際出發,真正地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不能搞那些花架子,要真正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做點實際的事情,要教育學生,為了自己擁有一個好身體,要加強身體鍛煉,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健身習慣。
三、競爭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教師的含義和職能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在素質教育中,教師的教書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顯示,教師的思想品德、精神風貌、知識水平、教育技能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
教師是學校專門的教育力量,是素質教育的施行者,承擔著素質教育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的任務。為此,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意識,提高從事工作中必須具備的專門知識和專業技能,并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扎實的知識底蘊,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教育智慧,使自己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施行者,為提高素質教育做貢獻。
二、教師的工作特性——特殊的勞動
教師的職業是培養人,教育工作是為了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滿足人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師的工作是用語言來播種,用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的崇高勞動,勞動產品是人而不是物,是任何一種工作都無與倫比的。
1.預見性的工作
今天教育的發展狀況決定著明天國家、民族的面貌。教師的工作必須有預見性和超前意識,要把工作的起點放在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前列,要及時地了解國內外教育發展的趨勢。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具有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市場意識,民主與科學意識,高瞻遠矚,帶領學生走在時代的前列。
2.學術性的工作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師必須用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學術教育,教師要懂得教育規律、人的成長發育規律。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復合型的工作
教師的任務是多方面的,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學生智能,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思想,又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既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要發展學生的個性。把無知變有知,把幼苗培養成棟梁,為此,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既要腦力勞動,又要體力勞動,也要創造性地勞動。教師的復合型勞動決定了教師的勞動是艱苦的,既勞力又勞心,是其他任何工作無與倫比的。
三、教師的工作實質
在科技和生產飛速發展,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教師不僅是人類知識文化和思想的傳播者,更是素質教育的開拓者。
1.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備健全人格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具有高度文化素質、科學素質、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是國家與民族生存的希望,開發青少年的智慧潛能,培養青少年的精神力量,促進青少年活潑健康地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教師的首要職責,為學生的成長打好三方面的基礎:(1)打好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為他們腦力和體力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使他們能追求事業的成功。(2)打好進一步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夠終身學習。(3)為他們走向社會打好基礎,使他們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了解社會、他人及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
2.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對象,是勞動的產品,打破傳統的師德尊嚴,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是把權威建立在長期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主動關心學生,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可親、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作為教師,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熱愛,就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做好素質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證,要求教師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學生當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看待,教師對學生的愛,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感化。教師要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對學生一視同仁,教會學生公平公正。
3.教會學生學習
在素質教育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首先要樹立教育觀和學生觀,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在學生學習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學生學法、引導學生探究、總結學習規律,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親自去操作和觀察,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多思善問,敢于質疑爭論,促使學生動腦、動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會學、樂學的學習態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師要隨時幫助學生,開展心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地各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的呼喚——需要人才。人才是知識、能力和品德的結晶,而素質教育正是為培養這種人才而產生的。在眾多學科中,地理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并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處在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的青少年,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尤為重要。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下面僅就筆者的體會和做法試談幾點粗淺的心得。
一 德育要貫穿地理課堂教學的始終
德育是學校培養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應從地理學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尋找德育與地理知識教育的結合點,把思想教育與地理知識教育以及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中學地理教材中,尤其重要的是《中國地理》的愛國主義因素。如教材所談到我國的香港、澳門、臺灣等內容中,就包含著十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教材中談到我國領土遼闊、自然條件優越、自然資源的絕對數多,是對學生進行直接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教材也談到自然條件不利的一面,因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等問題,教育學生要珍惜資源,向學生宣傳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也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因素。同時,教材的許多地方既介紹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在與自然斗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指出了違反自然規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給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帶來了損失,這也包含了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講解板塊構造理論講述地球上地震和火山現象的成因,再結合學生旅游實地考察,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勤奮勞動的精神,對他們進行意志品質的教育。
二 激發學生潛能,提高思維與創新能力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在地理教學中應注意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啟發式教學,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并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其能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當學生掌握了書本知識后,我通常會針對地理教材中的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作為一個課題讓他們去研究。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針對在沙漠地區植樹造林樹苗的成活率較低這一問題,我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然后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課題,讓他們去著手解決。有一個同學在自家的院子里做了實驗,他自制了一種形狀很像花盆一樣的容器,將樹苗放到容器里,經過反復實驗,有效地解決了水分流失的問題,同時又沒有影響植物的根系向外伸展,提高了樹苗的成活率。這種小發明既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又為他們適應當今的創新型社會打下了基礎。
三 努力讓全體學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
全體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素質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能否順利貫徹的重要標志之一。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目標內容;在教學中應轉變觀念,由目前的“主演”變成“導演”,而且要帶有飽滿、穩定的激情,指導點撥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和言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有些知識會比較枯燥,學生學起來比較乏味,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班級里搞一場地理知識搶答。這樣既學到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 積極開展課外教學,豐富課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