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8:54: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兒科急救醫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急救醫學 現代進展 系統工程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Modem Times Evolve.Li Chun-lin.M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Mao County 623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now our county emergency treatment medicine actuality and historial background.Methods Adopted develop new technic and method in emergency theatment salve to currently, in order to increase medical treatment guality level and carry through andlyzed.Results from ICU puactice,doctores and nurses;iatrical instrument;received patient kind etc explained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is one systemic engineeringConclusions wean emergency treatment salve medicine modem times evolve bring evangel for vast enfant
【Key words】 Emergency treatment medicine;Modem times evolve;Systemic engineering.
1 概述
當今,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區域一體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現有的小兒急救服務體系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及安全的需要,一個適合我國國情,又具有現代及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急救網絡體系呼之待出[1]。 國內外較大的城市也緊相呼應,已建成或正準備籌建分中心。對于此種形勢和現狀,有必要提出兒科急救醫學方面的現代進展情況,以引起組織急癥搶救的領導者及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為提高兒科急癥救治水平,為祖國的未來著想,為兒童造福。
2 小兒急癥搶救醫學的目的及歷史背景
目前,我國綜合性醫院分科已越來越細,但當遇到小兒危重疑難病癥來院就醫時,當時不能馬上判斷屬于何科(內科或外科)時,就使救治的難度增大。開展急救醫學的目的,是組織搶救小組,運用現代的先進醫療設備,集思廣益,積極搶救患兒提高搶救成活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殘率,提高治愈率。
國外小兒急救組織成立較早,1960年美國和加拿大成立了兒科ICU,西德于1965年成立。隨著急救醫學的臨床經驗積累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間經常進行這方面的學術交流,因此,學術資料也不斷增多。北美兒科臨床雜志于1980年8月發表了ICU專利,并于1981年4月美國在Boston召開了“兒科危重病兒急救問題”會議。我國于1979年~1980年先后在陜西臨潼和湖南長沙召開了兩次感染性休克會議。由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主辦的“小兒急救醫學雜志”于1994年2月創刊,1997年12月經國家科委批準轉為正式刊物,1998年第1期開始成為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表的雜志。于2004年為止已舉行了六屆全國兒科新進展、重癥診治新技術研討會,并于2005年10月10―18日在深圳市召開第七屆全國兒科學新進展,危重癥診治新技術學術會議。
3 建立兒科ICU的實踐意義
在醫院中建立ICU,許多醫院都積累了許多經驗。這樣做有很多好處:①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因為有固定的搶救室和搶救設備,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并通過監護,可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能防止經驗不足或判斷失誤造成的不良后果。②能根據病情和需要及時進行生化檢測,以判斷病情及進展,隨時調整治療措施,大大提高了療效。③通過開展新技術、新方法,既提高了醫療質量又總結了經驗,并使醫患雙方滿意,提高了社會效益。
但要引起重視的是,在開展ICU工作中,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收入ICU病人指征,對于一般輕病人不宜收入ICU,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及經濟負擔,同時又避免加大醫護人員的過多的工作量。
負責ICU的醫護人員,必須是受過ICU嚴格訓練,并經過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崗。培訓的內容包括:心肺復蘇、機械人工呼吸、氣管插管[2]、腦復蘇、呼吸道疾病的搶救、氧氣療法、新生兒急癥及各種急癥診療等。作為ICU醫師,應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及專業急救知識,能獨立判斷病情并有對應急搶救的處理措施能力。國外ICU中專業護士是護校畢業后,還要通過兩年的專業學習,才能進入ICU工作[3]。其專業學習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課及臨床實習。在ICU實習中,主要學習如何密切觀察病情,如何正確應用醫療儀器,以及對病情的判斷和特殊護理操作規程技術。
4 ICU中的醫療器械設備
在搶救危重病兒中,醫院的ICU應根據醫療機構的經濟條件盡可能添置必要的醫療器械設備,如監護儀、呼吸機、起搏器、除顫儀、氣管切開包等。醫護人員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過硬的診療技術知識,才能達到最大產治療搶救成功效果。對患ARDS患兒應正確運用氧療,包括:①鼻導管給氧,②面、頭罩給氧,③皮囊加壓給氧,④持續氣道正壓(CPAP)給氧,⑤機械通氣,⑥高頻道氣。另外,在ICU中應備有新生兒暖箱,并有能隨時檢測血氣分析及其它生化項目,以隨時指導臨床診治工作。
5 ICU中收治的病種
ICU中收治疾病的種類,各醫療機構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按常見的病種介紹如下:
5.1 心血管疾病及休克 國外報道在ICU中收治的以心血管疾病及休克者居多。先天性心臟病收住院時,術前均需在ICU中密切觀察,有時病兒需作人工呼吸者CPAP(持續正壓)。有的患兒通過監護儀發現心律紊亂后可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對有感染性休克病兒收入ICU治療,必要時需作CVP(中心靜脈壓)監測,以判斷有否循環血量不足抑或心衰存在,以指導補液。
5.2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為小兒時期常見急癥之一,是由于各種原因累及呼吸中樞和(或)呼吸器官而導制呼吸(通氣或換氣)功能障礙,表現為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并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礙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此癥可發生于早產兒、新生兒ARDS,肺透明膜病變,急性毛細支氣管炎、重癥肺炎、哮喘持續狀態、急性感染性神經根炎,癲癇持續狀態、化膿性腦膜炎、病腦、嚴重破傷風、嚴重中毒、以及心臟和腦外科手術前后等。治療中,除給以一般處理及對癥治療外,近年來用CPAP給氧、HFV、機械通氣[4]、液體通氣(PLV)一氧化氮(NO)吸入,體外膜肺(ECMO)[5]的運用,已作為兒科呼吸急救的特殊技術,其療效逐漸得到了肯定。
5.3 其它,對于小兒外科的危重病兒,如意外創傷,重度燒傷,胸、腦、肺等器官的重大手術前后,均應收入ICU中觀察。
另外,對于各種危重病兒,需要作較長時間氣管插管或作氣管切開者,因要密切觀察病情,也需收入ICU留觀,以便及時處理。
6 急救網絡建設
目前,建立急救網絡對于縮短搶救半徑,減少反應時間,加快反應速度,科學分流病人,合理利用資源具有積極意義。要搞好這一工作,管理尤其重要。在抓管理工作中,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章立制,并注重責任落實;二是要實行嚴格的準軍事化管理,使其規范化并提高效率;三是要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并提高。
我國的急救網絡建設推動了小兒急救醫學的發展,并為廣大兒童的健康帶來了福音。
參考文獻:
[1] 沈偉鋒.試論建立區域性立體應急求援網絡體系[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20(1):53-54.
[2] 謝苗榮,周保利,楊立沛,等.醫院評審的內容及我院急救系統現狀及評審標準的差別[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 20(1):7-8.
[3] 陳德宇.全科醫學的產生與發展概況[J].瀘州醫學院學報.1999,12:2-4.
1急診醫學的概念
急診醫學(Emergencymedicine)從概念上來說,是醫療學中一門新興的學科,從屬類上,應該是跨各臨床專業的,而又有自身一套理論體系的。急診醫學與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息息相關,在國際上,從1979年,其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為一門獨立發展的醫學學科,從此后在世界各國迅速被認可和發展??梢赃@樣認為,急診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和醫學科學進步的必然趨勢。
2國外急診醫學的發展與現狀
在美國,急診醫師實行全科醫師制,對急診醫療技師(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進行國家登記和考試,井與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聯系和合作。在德國凡志愿參與急救醫療的人員,可獲得與為國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見全社會對急救醫療的重視程度。英國的醫療服務是免費的,急診醫學及EMSS發展迅速,全國有140多個處理急診的專門機構,皇家醫學院校設置專門課程,建立急診醫師培訓基地。法國還專門建立了兒科急救中心,配備現代化的監護設備、專職兒科急救醫師和救護設備齊全的急救運輸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兒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著重要的作用。
3國內急診醫學的發展與現狀
我國的急診醫學發展,可以說有悠久的歷史,公元400年前,華陀就曾經用類似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等方法搶救過心臟病患者。到時期,對傷員進行戰地初級救護和快速轉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雛形體現。20世紀60年代,我國的急診醫學發展相對緩慢。我國現代急診醫學的重大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1980年10月衛生部頒發了(80)衛醫字34號文件《關于加強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見》,1984年6月頒布了(84)衛醫司字36號文件《關于(醫院急診科(室)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推動了我國大中城市急診醫療體系以及綜合醫院急診科(室)的建立和發展。衛生部、郵電部共同確定全國統一急救電話號碼為“120”。21世紀后,中國發生的比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國的急診醫學有了更深的實戰經驗和更進一步的專業訓練。
4國內外急診醫學的對比與現狀
在國外,急診醫學己趨于系統化,建立了專業、??萍本染W,配備了先進的通訊、搶救設備和有經驗的醫務人員。總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發展急診醫學,完善急診醫療服務體系和管理體制,加強急危重癥的監護,降低急危重癥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在國外,很多國家對急診醫學已經相當成熟并分類較細,如日本除建立了急救中心以及由固定的醫院或醫療單位負責的急救網絡外,還建立了各種其他類型的急救網。例如:夜間急救網、腦神經外科急救網等。日本的急救中心通過電腦網絡和無線電通訊與警察部門,消防局,二、三級醫療機構和中心血庫進行密切聯系,可隨時了解急癥病人應診的科別,是否需要急診手術及急救醫院空床情況,以便使急癥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最合適的醫院科室獲得治療。
與外國相比,中國雖然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在80年代后發展也很迅速,如全國性的中華急診醫學學會成立于1987年5月(杭州),同時,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也批推急診醫學碩士生研究點(協和醫大、北醫大、華西醫大、浙醫大、沈陽中國醫大、蘭州醫學院等設立急診醫學碩士點,招收急診醫學領土生)。部分醫科大學相繼成立了急診醫學教研室(西部地區西安醫大、蘭州醫學院均在90年代成立了急診醫學教研室并自編大學急診醫學教材),將急診醫學列入醫學本科、大專、護理學專業的課程。全國性的專業期刊有《中華急診醫學雜志》、《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及《中國急救醫學》等。但是,急診醫學在我國還屬不夠專業和系統的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系統化成熟化。
對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07級119畢業實習過程中臨床技能培訓進行改進,和畢業實習過程中臨床技能培訓沒有改進的臨床醫學專業2006級119前技能兩屆學生通過實習期間轉科前的出科技能考試成績平均值進行對照分析。
2006級臨床專業學生在進入畢業實習前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進入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臨床技能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四大穿刺、體格檢查、臨床病歷分析、無菌技術操作、拆線、換藥、縫合,四步觸診、心肺復蘇以及洗胃、導尿、靜脈穿刺、灌腸等護理操作技術,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試,然后再進入臨床科室進行畢業實習。在為期一年的畢業實習過程中要進行四次轉科考試。對2007級臨床專業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進。劃分培訓模塊,增加培訓時間及力度,畢業實習進入臨床前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臨床技能培訓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在每輪轉科前一次為期一周的技能強化培訓,一個年級分四個大組分別在內科(一組)、外科(二組)、婦科(三組)、兒科(三組)、皮膚(四組)、傳染(四組)、神經病(四組)、影像(四組)、急救中心(四組)等進行輪轉實習,每個大組在進入下一轉實習前針對下一輪轉實習科室臨床基本技能操作特點對學生進行強化培訓。
在此基礎上,圍繞急救、重癥監護、內科、婦產科、兒科綜合技能,利用高級綜合模擬人,將臨床的常見病例開發成教學案例,進一步培訓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急救處理能力、疾病綜合診治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并進行考核,這樣每屆學生在一年的實習過程中增加了四次有針對性臨床技能培訓,使他們在進入科室前基本掌握臨床基本技能操作,幫助學生盡快進入見習醫生角色,適應實習環境。
2結果及分析
對臨床技能培訓改進前的臨床醫學專業2006級和改進后臨床醫學專業2007級學生轉科技能考試成績平均值進行比較表1,實驗數據采用x珋±s表示,兩組間數據采用獨立樣本非參數秩和檢驗。以a=0.05為檢驗水準進行雙側檢驗。以P值表示統計學的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結果見附表。
3討論
通過對07級學生增加了實習中期轉科前的有針對性的單科臨床技能強化培訓、考核,他們的出科技能考試平均成績明顯高于改進前的06級學生,尤其是技能操作性較強的外科、婦科、內科成績差距更加顯著,兒科差距比較小。
根據上述重要意義、困難與問題,我們的工作計劃與具體實施歸納如下。
(一)教學內容
根據幼托或小學生生長發育和疾病譜特點,精選下列內容系統講授:
1.兒童生長發育和常見疾病防治科普知識,包括:兒童生長發育規律與各階段正常生理指標范圍、兒童各年齡段分期及其特征、兒童常見疾病分類簡介、兒童用藥原則與注意事項、常見病護理要點和疫苗接種注意事項等。
2.兒童各系統最常見疾病診治基礎,比較詳細歸納與描述包括:①急性呼吸道感染;②腹瀉??;③過敏性疾病;④頭面部疾?。ńY膜炎、中耳炎、鼻炎、齲齒等)等臨床表現、早期癥狀特征、隔離防護措施、就醫前準備事項和住家治療要點。
3.急性損傷與院前急救。急性外傷緊急處理原則與方法,心肺復蘇規范方法步驟與轉運前處置細則,應對災害事件的科學自救措施等。
4.季節性傳染病。在兒童期常見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學習相關疾病的預防和協助診治技術,如春夏季的手足口病、夏秋季的細菌性痢疾、秋冬季的甲型流感等。
(二)教學安排
1.教師隊伍。教研室組成以兒內科為主,包括小兒外科學和骨科學的,教學能力較強,具有講師及以上(副教授、教授)資格職稱的多名高年資臨床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共同商討教學目標要求、具體教學方法,并根據各位教師的臨床專業,安排教學內容。
2.授課對象。為探索經驗,并盡早使幼教單位受益,首批學員選擇具有一定兒科醫療保健知識的,所屬地區所有幼托機構和小學的衛生老師。此外,由于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在生理和病理學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故將幼托機構教師和小學教師分成兩批,在同樣的教學內容基礎上,針對幼托機構的學齡前期兒童和小學的學齡期兒童的特殊性分開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3.教材編寫。以兒科學教材為基礎,根據課程內容,編制教學大綱,在此基礎上分別編寫適合于幼托機構和小學老師學習與掌握的,兒內科與兒外科相關章節教材供參考學習與課后復習。
4.教學順序。授課順序為前述所列的:①兒童生長發育和常見疾病防治科普知識;②急性損傷與院前急救;③兒童各系統最常見疾病診治基礎;④在特殊時期的相關季節性傳染病防治。以循序漸進,并前后呼應。
5.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開展包括:①理論教學:以理論大課形式,系統講授各章節。②實踐教學:采用我院模擬教學中心所備兒科學模具,開展各項急性損傷和心肺復蘇等院前急救培訓。③師生互動:以討論的形式,解答學員關于教學內容和日常工作中的常見問題,消除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
6.考核方式。為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客觀了解教學效果,培訓結束前舉行筆試考核,問題內容涉及課程中的關鍵理論問題和臨床操作要點。采用開卷考試形式,學員可參考講義教材答題,以進一步提高對于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并熟悉教材內容分布,有利于提高今后參考閱讀效率。在閱卷評分的過程中,也能使我們及時發現與解決共性問題,以利不斷提高今后辦班的教學質量。
7.后續工作。經過上述系統教學與師生互動,使我院兒科與學員單位建立必要的聯系,以便隨時解答學員在工作中所遇問題,也為今后在學校進一步開展科普宣傳和技術指導,以及各種形式的醫校聯動創造條件。
(三)教學管理
1.組織工作。所屬區教育局牽頭,經我院教學管理處下達,由兒科教研室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由區教育局安排合適的時間,組織各幼托機構和小學教師參與學習。
2.質量管理。①學習質量:區教育局相關部門將學員結業考核成績與是否合格,均納入教師執業技術培訓計劃之中。②教學質量:兒科教研室根據區教育局所收集的各單位學員反饋信息、課堂師生互動和結業考試成績,了解教學質量,酌情改進教學計劃與方法。③教學管理:由我院教學管理處督查教學過程,將教學質量納入各位教師的年度工作業績考核之中。
二、結果
1.顯著教學質量
通過前述認真思考、計劃落實和管理考核,我們成功地舉辦了一屆,為期一年的幼教老師兒科學知識講座和實踐操作指導培訓課程,總計學員近300人。幼托機構和小學衛生老師分班教學(分別為48學時),均獲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體現在:①考核成績:每次書面考核答題質量高,均能夠得到100%的合格率。②后續效應:學員在此后工作中,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早期發現和協助醫院診治工作,并與授課教師保持聯系,隨時解決疑難問題?;蛲扑]青年教師參加我們計劃的下一屆培訓,為學員單位的兒童健康保健工作做出一定貢獻。③科普宣傳:部分老師課后邀請我科醫生為幼托兒童和小學生家長進行科普宣傳。④總結提高:根據結業書面考試和區教育局所收集的學員建議,獲得教學質量的客觀信息反饋,有助于不斷促進教學方法改進與質量提高。
2.先進經驗推廣
通過本次培訓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后續效應,使地方政府的教育局、衛生局、醫院教學管理部門和兒科學教研室均感受到,此項幼教老師的兒科學技術培訓課程意義重大、具有顯著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值得繼續開展,并可能在其它區縣進行推廣。
3.促進醫學教育
在本單位舉辦針對于校外學員的高質量醫學教育項目,也為在校學生或接受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通過高質量講授與培訓課程,充分展示科室的醫教研綜合實力,了解兒科學的重要地位與發展前景,使更多的學生關注兒科。以往我校醫學院畢業生罕有選擇兒科作為專業方向的不利局面,近年來得以明顯改觀,每年均有多名本科生立志報考兒科學研究生,或七年制和八年制的長學制學生選擇兒科作為碩士或博士學位??婆囵B方向。完成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也有強烈的愿望繼續留在本科室工作,加入到兒科臨床醫師行列。此外,通過促進醫學教育質量提高,也使教研室成功申報高層次教學研究項目,并總結經驗發表高質量教學論文。因此,成功舉辦高質量校外教育項目,也能有效促進醫學院校的醫學教育事業進步與發展。
4.后續工作計劃
后續工作內容包括:①補缺:對于第一期未能出席培訓者,舉辦第二期培訓,以確保本區幼教老師兒科學教育全覆蓋。②深化:與教育局相關部門協商,考慮對幼托機構和小學的非衛生老師崗位的骨干教師和管理者,進行適當兒科學知識宣傳與普及的可行性與計劃性。③提高:根據學員結業考試和學員對于教學過程與質量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提高教學質量。④推廣:兒童血液病診治研究是我們上海市同濟醫院兒科的臨床特色之一,并于近期成功申報獲批上海市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兒童常見血液病診治技術推廣》。在此項目的完成過程中,也已借鑒本項目的一些共性經驗。同時,也可在適宜技術在周邊區縣醫院兒科推廣過程中,介紹我們對于幼教老師兒科學教育的方法與成果,為周邊地區開展類似教學項目提供經驗。⑤研究:在我們兒科教研室完成目前在醫學教育研教學研究項目過程中,將此類幼教老師培訓內容與成果納入其中,并總結經驗申報有關幼教老師兒科學技術培訓專題的教學研究課題。
三、總結
國家人事部《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文件已有近20年歷史,此后衛生部也先后多次《繼續醫學教育規定(試行)》和《關于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均有效促進了各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和醫護人員的職業技術教育,然而尚未見有關由醫學院校附屬醫院臨床科室或教研室開展對各級學校教師舉行相關學科醫學知識教育,尤其是對于幼教老師進行兒科學進修培訓的經驗報道。從本文前述意義與實踐成果可見,開展此類醫校聯合的學校老師醫學知識培訓項目存在顯著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雖然,目前國內師范院校均設立必要的生理衛生課程,幼教機構衛生老師也具有一定的兒童健康保健與疾病防控專業知識。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生活質量提高,兒童疾病譜與社會需求將發生相應轉變,常見流行性傳染?。鞲小⑹肿憧诓〉龋┎《局暄逍妥兓c新型有效藥物的問世,也將導致疾病在流行、臨床表現和防治方法等特征發生改變。因此,不但在崗醫護人員需要不斷接受教學醫學教育,幼教機構老師也需要不斷接受新的醫學理論和臨床知識。并且需要通過正規統一培訓,以達到各級幼教機構教師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基本統一。
雖然,兒科學具有各種特殊性、各單位教師相關知識水平參差不起、醫院與學校的工作性質存在差異,使此類教學活動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但通過我們上述的思考與實踐,均顯示能夠合理解決上述困難,并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解剖學(260)
組織胚胎學(265)
神經生物學(268)
生理學(273)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278)
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 生物物理學(284)
寄生蟲學(287)
微生物學(292)
免疫學(296)
病理學(301)
病理生理學(306)
藥理學(311)
基礎核醫學(315)
生物醫學工程學(319)
歡迎訂閱《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322)
危重患兒的識別宋國維(1)
基礎生命支持樊尋梅(3)
心電監護與除顫劉春峰(6)
血氣分析祝益民(7)
機械通氣陶建平(10)
氣管插管操作常規許峰黃棟(14)
營養支持策略黃瑛(17)
中心靜脈置管輸液陸鑄今(19)
骨髓輸液陸鑄今(21)
氧療陸鑄今(22)
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陸權(23)
急診癥狀
驚厥張靈恩(25)
昏迷何顏霞(27)
呼吸急促王瑩(29)
發紺錢素云鄭明瓊(32)
便血王寶西(34)
腹痛耿嵐嵐龔四堂(38)
少尿和無尿沈穎(40)
無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來稿要求(48)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8年第3卷增刊廣告目次(50)
英文版案例分析系列教材《兒科學》出版(52)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論著投稿要求(66)
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綜述投稿要求(68)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008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70)
《胎兒和新生兒腦損傷》出版(81)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圖表要求(97)
危重狀態救治
重癥水電解質紊亂及擠壓綜合征處理陳賢楠(42)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處理朱建幸謝利娟(44)
休克的處理陸國平(47)
新生兒驚厥的處理陳超(49)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診治陸國平(51)
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處理易著文(53)
急性肺水腫發病機制和臨床評估李昌崇單小歐(55)
心力衰竭的診斷和處理黃國英(56)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診斷和治療張琪王天有(59)
顱內壓增高綜合征的診斷與處理王曉慧方方(61)
災難性嚴重心律失常的救治田宏桂永浩(64)
哮喘持續狀態洪建國(67)
貧血唐鎖勤(69)
常見急診的處理
汶川地震對兒童心理的影響與心理救助鄭毅(71)
顱腦外傷及顱內出血李昊(73)
腹部外傷處理原則王維林(76)
創傷性氣胸賈兵(78)
四肢創傷早期治療張向鑫馬瑞雪(80)
破傷風的診斷和治療張國成(82)
氣性壞疽傅海燕王建設(83)
上呼吸道梗阻孫越峰陳志敏(85)
急性闌尾炎肖現民(86)
引起腹痛的常見外科疾病及處理原則鄭珊(88)
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和治療陳潔(90)
外傷后致急性顱內感染鄒麗萍(93)
心包填塞劉芳(94)
出血的急救處理金潤銘(96)
低血糖癥劉麗(98)
高血糖的認識與治療谷奕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 鞏純秀(99)
2009年全國小兒外科學新進展高級研討會通知(324)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圖的具體要求(394)HttP://
第9例早產兒腹脹、嘔吐、皮膚黃染沈云琳李敏(396)
中國兒童生存狀況:嬰幼兒死亡率變化趨勢米杰張美仙(325)
超聲心動圖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產前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余章斌韓樹萍郭錫熔(330)
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效果的Meta分析孫金嶠陳燕琳周文浩(340)
不同疾病狀態下新生兒腦組織氧合變化的對照研究劉云峰周叢樂張家潔李志光華王俊怡謝利娟(349)
與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相關兒童泌尿系統結石的現況調查李穎杰邱琇高巖鐘桴鄧穎敏楊華彬鄧會英(356)
人乳與早產兒配方乳喂養對早產兒生長的Meta分析馮宗太徐惠玉賁曉明(362)
兒童先天性體動脈-肺動脈瘺4例并文獻復習姚瑤申昆玲胡英惠曾津津孫記航馮雪莉(368)
國際小兒腎臟病培訓班招募學員通知(374)
CT導向下經皮肺穿刺活檢8例并文獻復習周名秀張靖陳崢嶸肖偉強鄧力(375)
染鉛大鼠胎盤一氧化氮、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與胎盤組織超微結構的相關性馬海燕李紅王云英李向紅張采欣(380)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008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第二批)(168)
第九次全國小兒肝臟疾病學術會議征文通知(168)
總醫院兒內科招收進修醫生(176)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辦腦損傷新生兒神經發育跟蹤隨訪和早期干預學習班通知(176)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主辦全國兒科遺傳代謝、內分泌疾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185)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2008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85)
利巴韋林噴霧劑臨床研究征文活動(202)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2008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07)
廣州市婦幼保健中心舉辦全國小兒免疫性疾病學習班通知(212)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8年第3卷第3期廣告目次(212)
線粒體腦肌病伴乳酸血癥和卒中樣發作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及遺傳學研究方方馬祎楠王曉慧王旭丁昌紅金洪肖靜(169)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藥物治療的Meta分析(177)
小劑量快速法ACTH(1~39)興奮試驗評價腎病綜合征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初探張焱黃建萍姚勇肖慧捷陳彥楊霽云丁潔(186)
嬰兒肝內膽汁淤積癥SLC25A13基因突變分析張紹仁王曉紅朱啟镕劉麗艷王建設(190)
冠狀動脈造影和三磷酸腺苷負荷超聲心動圖對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害遠期追蹤的價值張麗于明華張靖虢艷張明杰蘇玲俐劉特長(196)
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細胞功能及S100蛋白表達的變化童敏王瑩桂永浩王曉川(203)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對大鼠驚厥性腦損傷的作用及調控因素胡越蔣莉李欣(208)
先天性心臟病病因及流行病學研究進展高燕(綜述)黃國英(審校)(213)
Kisspetin/GPR54系統與促性腺軸及青春期發育關系的研究進展于寶生(綜述)李曉南(審校)陳榮華(審校)(223)
【關鍵詞】 疾病譜;急救措施;急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5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016-01
院前急救是指在現場發現傷員到醫院期間對于患者的搶救、監護并運送到醫院的過程,包括現場搶救和運送過程中的救治。這段時間對于患者至關重要,而急救120的急救措施、應急手段則是這其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如果能夠使急救120的救治更加快速、準確、合理,不僅能夠減小患者的死亡率,也能提高院前急救的社會認知度和誠信度。所以,本次回顧香坊分中心從2012年至2013年這一年內共急救處置的8251名患者,其中內科患者5665人次,外科患者2443人次,婦科及兒科患者143人次,綜合各種信息分析在內科急病中排名相對靠前的病種,為今后的院前急救培訓及出診準備提供建議和意見,更加高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分析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省級急救中心,本次調研共抽取從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中,香坊分中心急救運送的急診患者共8251名,不包括期間接診的大型突發事故患者或患者未接治死亡的記錄出診。
12 方法 查找所有的急救記錄病例,按性別、年齡、呼救原因、疾病種類分別進行匯總,輸入電腦Excel數據庫。對疾病種類、患者性別及年齡構成等情況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5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分類變量使用χ表示。
2 結 果
21 急救人數總量 這一年內香坊分中心共接到市區求助電話接診分配10226次,出診8251次,有效出診率達8069%,比前一年同期增長364%。
22 病種與性別分布 車禍傷1013例(1228%),事故創傷1226例(1485%),泌尿204例(247%),婦科92例(112%),兒科51例(062),心血管病1491例(1807%),高血壓病267例(324%),腦血管病1488(1803%),呼吸系統529例(641%),酒精中毒448例(543%),消化系統501例(607%),藥物中毒302例(366%),內分泌系統206例(250%),惡性腫瘤300例(364%),CO中毒64例(078%),傳染病10例(012%),精神類37例(045%),食物中毒18例(022%),血液病4例(005%)。內科疾病中,接診病人按病種多少順序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酒精中毒、藥物中毒、惡性腫瘤、高血壓病、內分泌系統、CO中毒、食物中毒、傳染病及血液系統疾病。男性患者中,除食物中毒低于女性外,其他病種同序。而女性按病種多少順序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高血壓病、消化系統、藥物中毒、惡性腫瘤、酒精中毒、內分泌系統、CO中毒、食物中毒、傳染病及血液系統疾病。
23 病種與年齡分布 近一年內院前急救患者內科為5665例次,其中男性3012例次(占5317%),女性2653例次(占4683%)。發病年齡小于19歲以下845例次(占1492%),20-40歲1486例次(占2623%),41-60歲1702例次(占3004%),60歲以上1632例次(占2881%)。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高血壓病隨年齡增長而接診例數增多;而酒精中毒、消化系統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而接診例數減少;構成比也隨之而變化。腫瘤、內分泌、其他疾病就診例數變化不明顯,構成比變化不顯著。
3 討論分析與結論
31 綜合分析院前急救疾病譜 從香坊分中心一年來接治的急救病歷來看,心、腦血管疾病一直占據著急診急救的首要位置,其次為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占到總接診病人的48%以上。所以,根據此項疾病譜揭示了院前急救上的重要方法和手段:①心腦血管疾病為院前急救的高發病情,為了提高急診接治的高效率和針對性,應該首要對在職醫生加強對此方面醫學的操作手法,多配備一些相關的急救藥物及儀器,對相關人員進行強化訓練,側重點應放在心腦血管病的識別、心電圖讀圖分析、徒手心肺復蘇等常用急救方法,提高全中心的急救水平。②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在院前救治中也不容小窺,所以,我中心急救人員同時也應加強對呼吸、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掌握氣道開放、氣管插管、除顫、控制心律失常、特殊毒物中毒救治等方面的救治手法,認真全面體檢,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病情變化做到心中有數,提前處理。
32 高效院前急救處理方式方法 突發性急病的救治最重要的就是為患者爭分奪秒。如果能在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診療和醫治,其生還率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須要提高對患者的急救治療能力,增強各類急救裝備及器械,縮短急救反應半徑,防顛簸、防窒息、防出血、防驚厥、防損傷,避免在運送過程中造成二次受傷,提高院前急救的高效率。院前急救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公益事業,需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針對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譜特點,做好院前急救預案,增強急救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以及可預測性。
33 提高公民急病自救意識 通過本次調查不難發現,在急病診治中,男性的發病率明顯多于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所承擔的社會職務較為繁重,生活壓力大,導致病情的突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男性生命安全的防范工作,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愈加不注意對于煙酒以及高膽固醇等食品的攝入,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在日常生活中應更注意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多學習一些突發性疾病的自救方法,進行急救醫學知識普及及教育,注重第一時間的救治,為患者爭取更多的生還希望。
參考文獻
1常見意外損傷因素
1.1非醫療性損傷
1.1.1患兒因素: 患兒在一起追跑、推搡,易發生與桌椅門墻碰撞?;純何醇皶r清理的排泄物、嘔吐物造成地面濕滑,走路不小心容易跌倒受傷。
輸液室患兒碰倒熱水,抓翻水杯,很容易造成孩子燙傷;孩子伸手可觸摸到發熱的電器、墻壁電源插座等,易發生燒傷甚至觸電事故。
廢棄的針頭、安剖瓶等尖銳物保管不當,兒童拿起玩,易發生劃傷、刺傷。
兒童活潑好動,部分患兒無法完成整個輸液過程,針頭被牽拉出血管,引起局部藥液外滲,導致局部腫脹的現象。
在兒科門診,常備有各類玩具,如果玩具破損、或帶有易拆卸尖銳零件,易造成意外傷害。
1.1.2環境因素: 兒科門診室布局固定,空間有限。在患兒就診時往往有多名陪護,造成人群密度過大,無法嚴格按病種分診和隔離治療,易產生醫源叉感染。
兒科輸液室人員密集,空聞相對狹窄,空氣污濁,情緒易急躁,在輸液結束需要拔針時,特別是有多名患者同時需要拔針對,護士操作一旦不小心,易扎傷自己或患兒,造成針刺傷。
1.2醫療性損傷: 醫護人員的手是傳播疾病最直接、最快捷方式之一。兒科門診工作量大,工作繁忙時,未嚴格執行消毒措施,造成患兒與患兒之間交叉感染,如注射多名患兒間未洗手。醫療器械污染,檢查儀器、醫療用品消毒不全或未能按規定更換,亦造成交叉感染。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藥大量快速的推出和更新,導致同種藥物有多個商品名或多種規格、制劑;加之臨床用藥種類繁多,個別醫生開醫囑時,缺乏對新藥的規格、兒童藥物劑量及配伍禁忌的正確認識,易產生藥物的不良反應。
在某些輸液高峰的時間段,排班不科學,護士人數不夠,缺乏及時的巡視及記錄。兒童起病急,病情變化快而復雜,一旦輸液過程中出現意外,護士若缺乏及時的巡視及處理,將延誤最佳的搶救時間,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2對策
2.1非醫療性損傷對策: 加強就診環境管理,保證診室、輸液室整潔,有專人隨時保潔。桌椅的邊角做成圓弧形,門把手改用無銳角的圓形把手,地面用防滑塑膠地板,墻上安全標識醒目,減少可能造成損傷因素發生。
兒科門診的所有墻用插座、接線板等必須使用具有自鎖保護功能的插座。熱水桶上鎖并有醒目標識,提醒家長以防燙傷。
廢棄的針頭、安剖瓶等尖銳醫療廢棄物及時處理,定點加蓋收集。宣教輸液過程中不要帶患兒在走廊內輸液;不同患兒不要把輸液袋掛在同一個輸液鉤上。
合理布置輸液室,保持良好輸液環境。由于患兒對輸液的恐懼心理,輸液時本能哭聲,家屬陪客多,往往造成兒童輸液室環境嘈雜,對此,提供一個良好的輸液環境相當重要。除了座椅外,還配備了小床,以滿足各種患兒的需求。利用環繞音響設備,播放兒歌等患兒喜聽的 CD;向患兒及家長宣教盡量保持安靜及良好的秩序。要教會家長合理有效的看護,頭皮靜脈穿刺患兒要求臨睡前穿刺,以喂乳姿勢抱住小孩,盡量分散患兒注意力[1]。
放置的玩具以軟體和木質為主,避免帶尖銳部件或易折毀玩具,定期進行檢修和消毒。
由于意外損傷危險因素的多樣性,認識這些危險因素,對于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面對這種狀況,僅靠干預指導是難以實現的。只有使家長建立起有效識別危險因素的思維模式.才能發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使家長有意識地發現和去除兒童身邊的危險因素,從根本上防止傷害的發生[2]。
2.2醫療性損傷對策: 兒科門診制定專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輸液室消毒隔離制度,加強采光通風,在無人員情況下采用紫外線燈照射或化學消毒劑噴霧消毒,依據不同病種按區域進行治療,嚴格區分無菌區、清潔區和污染區,隔離區單間與普通輸液室分開。各區域固定清掃工具,避免交叉感染,清潔消毒質量應達到相關標準規定。更新洗手設施,安裝非觸摸式水龍頭和干手機,使用快速手消毒劑[3]。
注射時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后立即進行消毒毀形等無害化處理;非一次性醫療護理器械如聽診器、血壓計每日用75%酒精溶液擦拭1次。測體溫用耳溫儀,耳溫套一用一更換。固定手板采用一次性醫用固定板,一人一板,用完后帶回家,不交叉使用。壓舌板亦采用一次性產品。
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定期組織護士學習新藥及急救藥品的藥物性能、藥理性質、配伍禁忌等,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觀察及急救處理的方法,如過敏性休克的快速急救、急性肺水腫的判斷及處理等。
合理排班,充分利用護理資源。加強主動巡視的次數,提高護理質量。護士心理素質良好,遇到突發事件,處理及時,靈活掌握護患溝通技巧。
參考文獻
[1] 莊小蓉. 兒童門診靜脈輸液安全分析與防范.醫學信息,2013,7(2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