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6:13: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綿城市建設的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記者在華夏南路人行道走了一圈,不但鞋面沒沾上泥水,鞋底也很干凈,輕松實現了“雨中不濕鞋”的目標?!叭诵械缽纳现料路謩e鋪設了透水磚、透水混凝土和碎石,雨水通過縫隙逐層下滲?!变繛I區市政管理處工作人員王小明向記者解釋:人行道下滲不完的雨水會流到植草溝內繼續下滲;路面匯集的雨水通過道牙開口先流入雨水收集井進行初期沉淀、凈化,待蓄到一定高度后,再流入蓄水池,經過慢慢下滲,可補充地下水源,不會再像以往經過管網白白流走。
因連續降雨,鶴壁市興鶴大街部分路段明顯積水,而桃園公園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公園內所有園路及停車場雖然濕潤,但看不到積水。
“園路的鋪設材料采用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塑膠、透水磚等,雨水落到路面后可很快滲到地下蓄水裝置。蓄水裝置蓄滿后,通過管道流入人工湖?!变繛I區園林局局長郭高峰說,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桃園公園周邊的鶴壁海關、鶴壁旅游綜合體、高鐵廣場、興鶴大街等區域進行海綿城市改造,將來桃園公園不僅可以吸納公園內降水,還可吸納周邊區域降水。
據悉,改造后的華夏南路,超過70%的降水可被吸納,用于補充地下水;桃園公園可吸納超八成降水,實現區域水循環。
鶴壁市是河南省唯一的首批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目前,該市大部分海綿城市工程的設計和招標正在進行,50余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預計到2016年年底,300多個項目將基本落地。該市住建局副局長鄭全智說:“海綿城市建成后,將實現‘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的目標,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對于十分缺水的鶴壁來說,也將有利于補充地下水源、修復水生態。”
鶴壁市的情況是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海綿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漸行漸近。
政策頻出,護航海綿城市建設
近年來,中國城市“雨后看?!薄胺暧瓯貪场爆F象屢屢發生。住建部曾對31個省(區市)的351個城市的內澇情況進行調研:2008年―2010年期間,有213個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積水內澇,占被調查城市的63%。2013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受淹234個,直接經濟損失3100多億元。而同時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個,其中嚴重缺水城市114個。
長期以來,城市建設中存在“重地上輕地下”“重工程手段輕自然方法”的偏向。對于雨水,一般都是通過巨大的排水管網,力圖盡快將它們排入城市周圍的江河湖海。但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每當遭遇短時間集中降雨時,傳統的城市排水系統不堪重負,內澇難以根除;降水又都被白白排走造成旱澇急轉,寶貴的水資源得不到利用。
作為解決城市排水防澇問題的重要辦法之一,海綿城市從概念的提出到技術指南的出臺再到試點工作的開展,政策的落實推進速度令人贊嘆。
2014年11月,住建部出臺《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明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建設路徑和基本原則,并進一步細化了地方城市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技術方法,指導各地建設海綿城市,旨在從源頭緩解城市內澇等現象。
2015年1月,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聯合了《關于組織申報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通知》。
2015年4月,我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公布,16個城市名列其中,它們是經過競爭性評審,從全國130多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的,包括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按照“一定3年,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的國家補助政策, 16個城市將在3年間累計獲得中央財政230多億元的補貼。
專家介紹,首批試點城市,多選擇的是新興城市或城鎮化過程中聚集人口較快的地區,同時也考慮了不同自然地理環境兼顧等因素。
2015年10月,國務院《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針對海綿城市建設提出了包括規劃階段、建設階段、政策支持以及組織落實四大部分共十項具體措施。
2015年12月,在時隔37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海綿城市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也成為解決城市霧霾、水患、熱島效應等城市病的方案之一。
2016年3月17日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在“建設和諧宜居城市”章節,專門提到“加強城市防洪防澇與調蓄、公園綠地等生態設施建設,支持海綿城市發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
3月18日,住建部印發《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要求各地抓緊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設市城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按程序報批。規定指出,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提出需要保護的自然生態空間格局、明確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目標并進行分解、確定海綿城市近期建設的重點。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優先保護自然生態本底,合理控制開發強度。
也是在3月,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關于開展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再次啟動新一輪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試點要求更加嚴格、標準更加細致,具體參數都比之前的有所量化。此外,這次對申報城市增加了一項資格審核條件,即試點區域必須包括一定比例的老城區。
4月底,通過現場答辯,專家現場打分,現場公布成績, 14城入選2016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大連市、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青島市、珠海市、深圳市、三亞市、玉溪市、慶陽市、西寧市和固原市。
業內人士表示,海綿城市兼具城市建設和環境改善雙重功能,投資建設可容納萬億元,將一定程度上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環境治理,或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海綿城市建設注重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大大減少了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調蓄設施往往與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凈增成本”比較低,既減少了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的破壞,還能大幅減少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
對于大眾來說,海綿城市不僅是個新鮮的名字,更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民生工程,雖然工程大多在地下,但這“地下乾坤”卻實實在在裝進了老百姓的心里。
多地開啟新一輪海綿城市熱
國家層面的積極推動,廣大民眾的現實呼喚,使多地開啟了海綿城市建設熱。
根據部署,目前列入全國海綿城市試點的各地正積極推進,并摸索出不少成功經驗,發揮了帶動引領作用。
浙江省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杜絕“各人自掃門前雪”似的“為海綿而海綿”,堅持“管得寬”。首先,是在海綿城市建設的發展理念方面“管得寬”,從城市發展理念上升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戰略。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山水林田湖”的廣度去理解海綿城市建設,杜絕片面膚淺地認為海綿城市建設就是“穿衣戴帽”“涂脂抹粉”,把鋪一些透水磚、修幾個蓄水池、建幾塊下凹式綠地等同于海綿城市建設。結合嘉興的特點和水環境差、水生態惡化、局部地區有內澇風險等因素,確立了恢復生態,重現江南水鄉特色,使嘉興成為“水清、岸綠、魚游、景美”的田園城市目標。
其次,是在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方面“管得寬”。嘉興的海綿城市建設,不只是做好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申報的項目,而是將跟“水”有關的所有工程建設項目統籌兼顧,與“五水共治”、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域外引水工程、城市有機更新等舉措協同推進。這一做法引起了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最后,是在海綿城市建設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管得寬”,而且“管得遠”。為保障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符合技術標準,嘉興印發了《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評估辦法》《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辦法》和《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工程竣工測量評估辦法》3個文件,從設計、規劃、施工、驗收等全過程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管控。同時,為了讓這些文件落到實處,還制訂了《嘉興市低影響開發設施標準圖集》《嘉興市低影響開發設施施工、驗收、養護技術規程》《嘉興市海綿城市示范區監測方案》和《嘉興市區雨水控制管理辦法》《海綿城市養護管理辦法》《城市藍線管理辦法》等一套科學的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旨在為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和制度保障。
“今后市區城市(鎮)的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各項建設,市域內各縣(市)可參照執行,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包括建筑小區、城市道路及停車場、綠地等都必須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進行規劃建設。要讓海綿城市建設在嘉興的城市開發建設領域步入‘新常態’?!痹撌惺形瘯涺斂〉倪@句“新常態”,算是對嘉興海綿城市建設“管得遠”的完美詮釋。
跟部分試點城市在海綿城市建設初期“不知朝何而去”不同的是,武漢的海綿城市建設,從一開始就目標明確――在實現項目功能的同時,全面提升景觀效果,力求“好看管用” ,化“水憂”為“水優”,恢復百湖之城昔日“江漢交流波渺渺”“檐前檻底大江流”的“舊模樣”,既要“彰顯濱江濱湖特色、挖掘城市魅力”,又要“夯實生態基地”的城市“海綿體”。
作為武漢海綿城市建設青山示范區總體布局中兩河區域生態示范帶建設項目之一,武鋼二號明渠治理工程連同青山港及一號明渠綜合整治工程,具有清通引水通道、排水干渠、形成城市生態景觀廊道、實現區域提檔升級的重要戰略地位。二號明渠整治項目將采取在渠里種植水生植物、岸邊開挖植草溝和生物滯留帶等措施,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徑流,充分發揮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墊面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和濕地、水體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經過這樣自然生態的方式處理后,渠水水質將得到大幅度提升,除了同一旁的公園相得益彰外,還能解決武鋼生產所需的功能用水,實現景觀和功能的融合。
在園博園的建設中,更是處處體現海綿設施與景觀的結合。園博園的道路、廣場基本上都采用了透水鋪裝,在停車場大量運用的透水混凝土,雨水能透過混凝土和磚的縫隙滲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經由地下埋設的透水盲管收集,用作澆灌園內花木。而長江文明館的屋頂綠化、杉杉濕地的水凈化與循環系統、楚水“一湖四溪”作為全園最大的雨水存儲設施,最大水容量為10萬立方米,成為綠化澆灌的重要水源。此外,園內還建有6個容量各100噸的棄流池、12個雨水花園以及遍布園區的生態草溝,用于匯集、過濾、存儲雨水。
青山區武青堤江灘是武漢市兩江四岸江灘建設的重要內容,長7.5公里,總面積為110公頃。與以往江灘建設不同的是,青山江灘完全按照“景觀+功能”的建設思路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在景觀方面,現有武青堤坡度將降低一半以上成為緩坡綠帶,市民可以在堤上散步騎行。由生態草溪、體育運動、都市時尚、工業遺跡、市民廣場、青山記憶等七大景觀區組成的景觀帶,完全延續了“青山文脈”。同時,武青堤江灘還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建設服務設施,在緩坡堤防內設置地下覆土建筑,作為地下停車場。這樣的生態江灘不僅能避免出現傳統江堤阻隔斷市民親水空間的現象,還能有效地開發城市的立體空間,達到兼具景觀和功能的效果。
4月9日,萍鄉市主城區遭遇了一次強降雨,平均降雨量超過28毫米。經過“海綿體”改造地段周邊的百姓卻沒再見到此前“逢雨看海”的景象。而且,此次強降雨量,已遠遠超過《萍鄉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制訂的“日降雨量不大于22.8毫米時不產生徑流”設計標準和目標。提及此事,萍鄉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立馬兒來了精神:“海綿城市建設關鍵要看實效,簡單地挖條植草溝、建個雨水花園,這樣‘為海綿而海綿’的做法,勞民傷財不說,即便暫時通過了考核驗收,將來還是會挨百姓罵的?!?/p>
然而,要做到“不挨百姓罵”,就得練就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功夫”。萍鄉市通過科學的統籌和規范體制的建立,把國家對海綿城市建設提出的“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落到了實處。萍鄉城區處于丘陵低洼地帶,雨季比較集中,過去的城市建設沒有注重對原有山水林田湖的保護利用,內澇已成為這座昔日“江南煤都”的一大重癥。同時,作為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并存地區,還面臨著嚴重的水質污染問題。或許正是因為對這些“先天不足”有了充分的認識,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從一開始就盯上了“科學統籌”,樹立了將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與機制模式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培植海綿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管廊建設相結合的“六大結合”發展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徹到了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的全過程。
為解決海綿城市建設目前普遍存在的散、小、亂問題,萍鄉市將新老城區121個子項目整合為6個項目包,全部采用PPP模式。如此,不僅有效解決了建設資金問題,還解決了審批、評審、招投標環節因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特點缺乏了解而導致的障礙和阻力,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在運維方面,萍鄉市采取將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管控交由技術服務方負責的方式,將統一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指標體系和一體化管理模型平臺延伸到項目全周期,借此解決海綿城市建設各環節技術問題,防止多個政府部門考核導致管控體系碎片化。這種將多個責任主體合并為一個的做法,不但有利于提高績效、保障項目的整體質量,還能大幅降低投入成本。據了解,僅此一項,就節約了上千萬元的成本。
同時,針對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萍鄉市稅務部門還出臺了16條稅收優惠政策,對涉及海綿體建設的管道、涉水、透水磚等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稅收減免。這些實實在在的利好,對推動當地的海綿城市建設關聯產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眼下,不僅試點城市的建設如火如荼, “海綿城市”也成為各地熱詞,進入重點項目投資菜單。河南、江西、福建、云南等不少省份紛紛發文,在全省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6月1日,河南省評定許昌、濮陽、焦作、鄭州、洛陽、平頂山、商丘、安陽等8個省轄市為海綿城市省級試點城市,省財政將對這8個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連續三年給予專項資金補助。
與此同時,河南省政府辦公廳還下發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其他縣(市、區)要分別于2016年10月底、2017年10月底前編制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新建單位和小區,都必須建成“海綿型” ;新建公園綠地要全部達到海綿城市標準;每個城市都要建設海綿城市示范區等。
江西省出臺《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從2016年起,全省各地新建的城區、園區和成片開發區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以促進水資源有效利用,改善城市水生態,增強城市防澇能力。其中要求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規劃實施中的剛性控制指標。
福建省提出,2016年將著力補齊市政設施“短板”,突出解決“逢雨必澇”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
云南省下發《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到2017年,昆明、曲靖、玉溪、大理、麗江等省級海綿城市先行先試建設取得成效,70%的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爭取納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此外,上海、陜西、河北及江蘇南京、山東青島等省市都積極制訂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海綿綜合體”未成氣候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純地挖幾條水溝、建幾處景觀,而是系統性、若干個互動式的工程組合,在各部門的協同下,建成規模的“海綿綜合體”。近幾年從市政設施到居民小區,將雨水和洪澇變成蓄水存量的實踐已屢見不鮮,但種種原因使得“海綿綜合體”建設未成氣候。
理念認識受限,同質化現象嚴重,投融資模式創新乏力,這是日前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成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對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集中“會診”的“共性”結論。
首先是資金投入。以鶴壁市為例,作為首批全國試點城市,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范圍為:西起107國道,北到淇濱區黎陽路,東至護城河,南臨淇河,總面積大約29.8平方公里。就這不到30平方公里的投入,除了中央財政下撥的12億元專項資金,河南省財政每年亦有4000萬元的獎勵補助,加上市財政資金的配套,仍有較大資金缺口。海綿城市建設的投資需求之大可見一斑。其他未進入試點城市行列、不享受一系列補貼的城市進行海綿城市建設的投入壓力也可想而知。
據了解,目前,我國99%的城市還都是雨水快排模式,遠達不到海綿城市的標準。建設海綿城市需對現有的地下管網進行大規模改造,地上綜合設施進行整治,均涉及到巨額的投資資金。
有報告稱,預計2020年海綿城市整體的市場空間可達2.3萬億~3.4萬億元。收益模式成為萬億市場落地和推廣的關鍵。
如何在金融方面創新機制、繼續加力?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曾表示,將采取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此外,還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用于“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目前,各地多在探索借助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工程設計建設管理。
PPP模式助推海綿城市發展在政府此前出臺的政策中已多次提及:國務院《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應積極推進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財政部2014年首次出臺《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就提出鼓勵措施,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補助基數獎勵10%。
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則明確,試點工作中采取PPP模式操作項目投資占試點工作總投資比例,以及這些項目工程量占試點工作總工作量的比例。
其次是統籌建設和協同作戰的落地問題。盡管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統籌有序建設”,但截至目前,真正將此要求落到實處的試點城市并不多。業內專家表示:“這樣做不但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會影響到三部委的階段性考核業績,還會增加投資成本,在地方財政‘壓力山大’的當前,真正將統籌兼顧落到執行層面,需要下很大的決心?!?/p>
參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并結合城市建設實際經驗,海綿城市建設體系應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等六個環節。涉及到與城市水系規劃、綠地系統規劃、排水防澇規劃和道路交通規劃等的有效協同,還要結合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管廊建設,結合棚改、危改、舊城改造等項目,包括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園林綠地、地下管網、水系整治等。從政府職能出發,涉及到規劃、建設、水利、水務、環保和綠化等部門參與。
業內人士指出,城市建設項目數量多,形態特點各不相同,涉及部門廣。要全面轉變傳統規劃建設模式,推廣低影響開發,必須理順部門職責,協力推動。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格局。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設 城建檔案管理 創新
[中國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海綿城市(ECo-Sponnge-City)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綿城市建設的目的是讓城市水能夠實現長久的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排放的海綿功能。它具有極強的跨學科、跨領域的特點,文件材料及載體種類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目前看,城建檔案服務能力仍不能完全順應時代的要求。確切地說,提高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方法,最大限度開發檔案信息資源以滿足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的需要,已成為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共同目標。
構建頂層設計,實施六位一體責任制
海綿城市建設由若干個互動式體系組成,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等六個環節。其中規劃環節,涉及到海綿城市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和運用、與其他專項規劃(城市水系規劃、綠地系統規劃、排水防澇規劃和道路交通規劃等)的有效協調;在設計和建設環節,涉及到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系統與廣場、城市水系以及單項技術;在建設與運營環節,主要涉及透水鋪設、屋頂綠化、生物滯留設施、下沉式綠地、滲透塘、滲井、調節塘、調節池植草溝、植草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和人工土壤滲濾等;在監理環節,主要從政府職能和服務出發,由城管、規劃、建設、水利、水務、環保和綠化等部門參與,具有極強的跨學科、跨R檔奶氐恪
為保證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資料的延續與完整,首先,要建立以城建檔案館為牽頭的檔案管理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并制定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各個階段的崗位責任制,建立系統的工程檔案管理制度、任務分解和計劃進度表等。
其次,發揮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的聯動管理機制優勢,保證各單位溝通及時順暢。由于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六方(設計、設備、材料、施工、運營和模擬)進駐項目的時間不同,使用的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不同形成的資料各異。檔案管理機制形成六部門齊抓共管的協助模式,城建檔案管理人員通過與項目管理人員(施工員、監理員、材料員、安全員、造價員)的當面交流,協助海綿城市建設單位可將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互相通報,鎖定癥結,將其化解在源頭,并努力實現六部門檔案文件資料、載體的有效銜接,形成統一的、融合的海綿城市建設檔案資料的新態勢。
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升服務創新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涉及城市規劃、給排水、風景園林、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學、經濟學、自動化和機電與控制專業。檔案資料的多元化和檔案服務的大眾化迫切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檔案復合型人才是提高檔案管理與利用的靈魂。作為檔案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是熱愛檔案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服從領導、合作與協調能力強;富有進取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治學嚴謹,業績突出,身體健康;熟悉國內外檔案管理法規,在檔案法治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上作出顯著成績的人。既能在檔案專業以外多個領域大顯身手,又能在海綿城市建設檔案管理領域出類拔萃,使檔案管理達到理論上創新、技術上創新、服務上創新等。增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指導力度
開展面對面的檔案業務指導工作。檔案管理部門通過對六方的檔案專業技術知識培訓、業務指導、專題講座等方式提升全體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吸取最新的檔案管理理念。
根據海綿城市建設運作規律,講解《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建辦城函{2015}6535號)、《城建檔案業務管理規范》(CJJ/T158-011)和《建設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規范》(CJJ/T117-2007)的具體要求,確定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歸檔的范圍和內容,告知編制組卷方面的注意事項。
加強檔案管理的保密性、安全性,保證做好海綿城市建設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編研和利用等工作。通過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和考核手段實行行政問責制。保證文件材料的真實、齊全、完整和長期可讀,從而有利于國家記憶的長久傳承。
以轉變觀念為先導,創新服務
檔案部門要以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宗旨。城建檔案部門應轉變傳統觀念,變被動服務為超前主動服務。
首先,親臨施工現場,整理施工前已經形成的文件資料。城建檔案管理人員應提前親臨現場檢查設計、設備、材料階段形成和積累的文件資料,建立目錄或臺賬,確保檔案不流失、不散失,從源頭上重視檔案資料歸檔的相關材料和佐證材料的整理、匯總和歸檔,使施工單位在文件資料整理過程中少走彎路,避免重復勞動。
其次,對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要進行全程跟蹤。嚴格按照文件資料,對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內容進行全面考核。建設單位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城建檔案館要派專人負責全程跟蹤,進行業務指導。
再次,對工程項目進行預驗收。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體系龐大,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六人環節。項目驗收可將竣工后整體驗收模式轉變為竣工前階段式預驗收模式。項目建設單位階段性完工后可向檔案工作小組提出預驗收申請,檔案館驗收人員在現場查驗提出整改意見后按照驗收流程開展后續工作,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節省時間成本。保障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資料“源頭-中途-竣工”之間合理銜接。
提升海綿工程檔案信息資源管理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是指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各種載體的原始記錄。為便于管理,城建檔案館應設置相關海綿城市建設檔案庫房或專區把接收的檔案進行優化。
首先,成立檔案鑒定工作小組,用全面、歷史、發展的觀點,充分認識和科學評估檔案對國家和社會的保存價值。檔案鑒定時應以卷為單位,逐頁審查根據檔案價值明確提出存б餳,對仍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要重新劃定保管期,對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要編制銷清冊。鑒定工作完成后應剔除已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和重復檔案以優化館藏質量。
其次,根據工程特點建立一個直接服務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檔案信息專題數據庫。圍繞這一專題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歸納,進而綜合敘述形成海綿城市建設的檔案信息。對驗收合格的完整數據及時備份,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檢驗數據信息、文件數量的準確與完整,同時進行多套備份,異地保存。數據備份后應在相應的備份介子上做好標簽,以便查找和管理。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國家、省級和地方檔案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行業互聯網平臺和移動平臺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項目分散、環節多,因此需建立行業網站以及移動平臺接口與海綿城市建設體系(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等六個環節)建立相關信息實時共享的網絡。例如,建立城建檔案專題博客群加強體系間的交流與互動;利用IM建立資料員與檔案專業人士之間的對話平臺,擴展檔案從業者之間的聯系等。城建檔案館可分別授于各共享單位查閱權限,同時必須簽訂安全保密協議,運用加密、數字水印、數字簽名等技術對檔案信息進行保護。
建立互動式檔案展廳,推進海綿城市國家、區域性聯系和會展的舉辦,擴大試點地區之間溝通交流,增加試點示范城市經驗的傳播和共享,以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海綿城市;綠化改建;園林綠化;城市建設;生態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的過程中,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海綿城市可以使城市生態系統自然、良性、可持續性循環,建設新型生態文明城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城市園林綠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連接、貫穿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始終,而園林綠化的改建提升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因地制宜地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則成為其中的重點、難點。
1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與內涵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首次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用)》(以下簡稱《指南》),文中指出海綿城市是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為各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指導。
2 園林綠化改建提升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功能及應用內涵
園林綠化改建提升是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需要對多專業進行統籌規劃,而園林綠化由于對各專業的紐帶連接作用,貫穿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始終。海綿城市的建設中,不可避免地要對原有綠化進行改建提升,使其更加符合現代生態文明城市發展的方向。城市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作為城市城市園林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建設海綿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日趨緊張,城區新建綠地的建設空間逐漸緊縮,海綿城市建設會更多地與城市園林G化改建提升相結合,在原有綠地的基礎上加強排水、調蓄等設施建設,結合不同綠地的特點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努力消除因給排水、調蓄等設施不足而造成的一雨就澇、水資源流失等問題,增加地下水資源以及雨水的二次利用,加快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等問題,增強小區綠化、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的雨水消納利用功能。
3 海綿城市建設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的建設應用
在已建城市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與技術,使其自然地融入周邊的生態環境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形成“景觀安全格局”,以盡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維護景觀中各種生態過程的健康和安全,從而構建成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在城市園林綠化改建中,建設海綿城市不是對原有綠化的全盤否定,而是在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綠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利用原有綠地的不同構成形式與特點,對受到破壞的水體、林地等自然環境采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在具體實施中,通過具體的園林景觀施工方法,讓水系統的生態功能發揮出來,將海綿城市建設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海綿體”建設上,包括公園、小區、道路等區域和局域集水單元的建設。按照新區標準進行規劃,通過改造地塊的建設提升周邊老區對徑流的控制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方法具有多種,且每種往往具有補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減峰值流量及凈化雨水等多個功能,可實現徑流總量、徑流峰值和徑流污染等多個控制目標。因此實際建設過程中,應根據城市總規、專項規劃及詳規明確的控制目標,結合匯水區特征和設施的主要功能、經濟性、適用性、景觀效果等因素靈活選用各種技術及其組合系統。
4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的具體措施
4.1 控制不透水鋪裝面積
透水鋪裝被譽為“會呼吸的”地面鋪裝,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研究表明,透水鋪裝徑流削減能力為40%~90%,比無收集措施時提高約10%,洪峰削減能力在20%~80%,可以大大緩解城市排水壓力,控制城市水體污染,維持城市水資源平衡。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規劃硬化鋪裝時,選用透水材料,采用透水式的鋪裝設計,減少地表徑流,增加雨水下滲,建立綠色可持續的雨水排放模式,充分利用水資源。建設透水鋪裝時,由于車行道污染相對較重、荷載較高,采用透水路面應結合道路、交通、水利及其功能等現場實際綜合考慮,選用透水材料應慎重考慮。但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廣場、停車場等荷載輕、強度低的鋪裝改建中,大力推廣透水鋪裝,使雨水通過透水鋪裝系統有組織地匯流與傳輸后引入城市低影響開發設施,從而維持城市生態平衡,體現了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4.2 因地制宜,設計下沉式地形
下沉式地形可匯集周圍硬化地表產生的降雨徑流,再利用其上的植被、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截流和凈化小流量雨水徑流。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綠地的地形設計,在綠地低洼處,設置下沉式綠地,可以有效收集下沉雨水,減少地表徑流。在實際施工中,利用原有地形高低起伏變化,順著地勢走向,在高程較低處因地制宜的采用下沉式設計,并可結合水景、亭臺等設計形式,營造良好的下沉式設計的景觀效果與實用性。因此,城市綠化改建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和利用現有城市生態系統中的洼地、池塘、湖泊等“海綿體”,結合城市綠地進行綜合設計,在不增加用地面積、少量建設成本的條件下,能夠實現綠地多功能化、就地消納雨水徑流、減少外排雨水量、雨水資源化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等多種目標。
4.3 充分利用原有綠地的邊坡、邊溝
在城市綠地的中部、邊緣或廣場、停車場、道路的邊緣,常常地勢較低,形成自然的排水通道,因此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綠地的邊坡、邊溝設計,在溝底及溝壁采用植物措施和其他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設計方式,設置生態草溝,收集綠地、廣場和道路上的降雨徑流,對污染徑流進行過濾、滲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以達到就地凈化處理、控制徑流污染、促進雨水下滲、延緩瞬間徑流系數的目的,同時,還能降低工程造價,提高了生態草溝景觀效果與生態效益。
4.4 建設地下集水管網,增強雨水收集利用
在園林綠化改建提升中,要結合城市中長期綜合規劃,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改建綠地地下改造、建設地下雨水收集管網,將雨水進行下滲和收集,最大程度地把雨水保留下來,減少了城市對市政管網的依賴,從而能減少管道鋪裝投入,減少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
4.5 選用適宜的園林植物
關鍵詞:海綿城市;公園綠地;設計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4-0005-01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是應對我國不斷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雨水滲透、排泄、以及水資源的缺乏和再利用問題的重要突破。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就海綿城市理論提出了重要要求“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本文就海綿城市理論在公園綠地設計中應用的方法和問題做出論述。
1 海綿城市理論
海綿城市從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城市具備海綿的吸附作用,這也是學者應用這一概念來形象的比喻城市對于雨水的吸附應用能力。在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中對海綿城市提出了明確的定義: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是為讓城市在水問題上能夠由一個緩沖作用,充分實現城市在開發前后的水文平衡和對周邊水生態的影響。從建設意義上來說,海綿城市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目的:一是保持原有的生態系統;二是修復城市被破壞的水資源系統;三是運用較低影響到措施來建設城市生態環境。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僅要依靠自然水域的雨水調蓄功能,還要發揮公園綠地對于城市的水資源吸收和釋放能力。
2 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
2.1 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理念
公園綠地是海綿城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備很大的城市雨水資源的吸收和釋放能力。但是,從我國目前公園綠地的實際情況來看,依靠現有公園綠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還存在很大的困難,公園綠地也無法完成對整個城市雨水的管理能力,只能作為現有城市排水系統的輔助。另外在公園綠地的設計上,還要根據城市的氣候環境和水資源環境進行設計。例如部分水資源缺乏的城市,重點開發公園綠地對于水資源的存蓄和凈化作用。而對于雨水資源豐富的城市,要重點開發公園綠地的雨水滲透和調蓄功能。
2.2 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要點
從公園綠地的設計要點來看,我們主要分為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街旁綠地這四個類型。其中綜合性公園指供城市居民休憩、游覽、文化娛樂的綜合為主的公園。這類公園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綜合性公園大部分占地較大,與自然地形和水體相結合等特點,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節點。能夠完整的實現雨水徑流的產生,傳輸,滯留整個過程,對于雨水的調蓄能力較強。而專類公園則是指具有特定的園林內容或形式的主題公園,如兒童樂園、動植物園、歷史名園等。這些公園在形式上都有自身獨特的要求,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其特殊功能性進行設計。而帶狀公園是指沿城市交通干道、河流、舊城墻基等建設的狹長形一體化綠地。這類綠地一般寬度較小,但是長度較長。在設計時主要強調對周邊道路與自身雨水的收集、下滲、凈化、滯留。街旁綠地主要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如沿街的小型綠地,廣場綠地等,這類綠地可是設計對道路雨水的過慮和滲透。
2.3 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的設計手法
在公園綠地的設計手法上,主要參考公園綠地的自身特點和實現的功能進行設計,例如與地形結合的設計、與水體結合的設計、與植物結合的設計、與建筑結合的設計等。首先與地形結合的設計主要是指城市公園綠地根據地形坡度變化可分為凸地形、凹地形、平坦地形等。其中凸地形是雨水徑流產生的主要地形,要對地形改造,增加徑流的時間,加大滲透。而凹地形一般結合自身條件設計成雨水塘用于消納自身與周圍的雨水。平坦地形則與凹地形結合,形成雨水匯聚的形式。水體結合的設計則要考慮公園綠地與水體的關系,是徑流過境型、徑流匯集型、無徑流型中的哪種。其中徑流匯集型公園一般是指位于雨水徑流末端的公園綠地,這類公園要考慮對水資源的容納能力,同時還要有凈化和處理能力。徑流過境型綠地則是位于城市與水體間綠色隔離帶,能對周邊流入雨水進行過濾與凈化,可有效控制流入河流雨水徑流的污染問題。而與植物結合則是通過不同的植物組合改善綠地對于雨水的滯留能力,如坡度較大的地方增加一些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相結合的植物群落,促進雨水滲透;與建筑物結合則是利用雨水花園對屋面匯集雨水的處理,還可以設計綠色屋頂,對雨水進行收集和回用。
3 結語
目前城市水資源匱乏、水源污染、城市內澇等問題隨著城鎮化的加快也不斷顯現。在國家大力推行海綿城市理論的基礎上,本文對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公園綠地設計提出了一些技術與方法,期望能夠通過研究提出更有利的海綿城市建設途徑。
參考文獻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筑;雨水系統;設計;管理
0 前言
通常來說,海綿城市可以對于氣候的變化進行有效的應對,面對變化不定的環境可以進行自我的調節,使得城市成為生態循環中的一個環節,最終目的是實現城市的協調發展。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雨水系統十分龐雜,貫穿于城市建設的各個系統當中,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更需要設計者對于雨水系統的構成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樣才可以保障海綿城市的生態功能得以發揮。
1 建筑雨水系統的設計構成
1.1 收集系統
對城市進行雨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城市特點進行雨水收集系統的設計。一般來說,雨水收集系統通常由兩個不同的收集系統構成,它們分別是屋面雨水收集系統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統。屋面雨水收集系統主要是要求在建筑過程中進行雨水斗等集水設施的建設,這樣在下雨時屋面的集水設施就會發揮其作用,并且會對雨水進行一次凈化,然后屋面的集水設施會通過水管將雨水倒入到水井當中備用。
在對于地面雨水收集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雨水收水井、管道等對于雨水進行收集。實際上在傳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只重視對于雨水的排放,而忽視對于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建設海綿城市理念的指導之下,很多城市都開始進行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這樣對于城市水荒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
1.2 入滲系統
傳統的城市建設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到生態系統的循環,因此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對于生態循環系統造成了一定的破壞,進而導致城市熱島效應頻繁發生,不利于人們舒適地在城市中生活。進行雨水入滲系統的設計主要目的就是增強城市雨水的下滲功能,大幅度減少地表徑流,這樣就可以有效保障水循環可以順利進行,有效緩解熱島效應的發生。
通常來說在進行入滲系統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會考慮到城市綠地的建設和規劃,因為了綠地具有很強的蓄水能力,并且可以使得雨水及時下滲到地下被及時收集。除此之外很多城市在入滲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會使用到一些透水材質進行地面建設,這樣在雨水落入地面的過程中,同樣可以通過透水材質滲入到地下,這些透水材質起到與綠地同樣的作用。
1.3 回用與調蓄系統
在全球水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進行雨水收集的一個目的之一就是將收集的雨水進行凈化利用,以滿足城市用水的需求。例如,很多城市將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保潔、綠化澆灑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保持了生態平衡。因此,在進行雨水回用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回用系統的設計要依據城市的用水需求而開展,這樣符合城市的用水需求。
同時,雨水的過多收集也會對于建筑的雨水系統造成一定的壓力,因此在雨水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調蓄系統一定要存在,這樣可以根據雨水的儲蓄情況、回用狀況進行及時的調節,這對于城市內澇災害的發生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進行雨水調蓄系統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既要滿足城市用水的需要,還要保障城市蓄水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防止城市水災的發生。
1.4 排放系統
在降水集中的時間段會造成城市蓄水過多,這樣很容易引發城市澇災的發生,這種情況之下雨水排放系統就需要發揮其功能。進行雨水排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及時調節城市雨水的蓄水量,防止城市雨水災害的發生。
由于整個城市建筑的雨水體統是相互聯系的,在調蓄過的雨水被儲存了一定的時間之后,如果其水質發生變化不能再被利用,就會通過排放系統將其排放出去。就目前排放系統的設計來看,城市建筑雨水系統更需要的是多功能的排放系統的設計,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調蓄的要求,還可以實現對于水位的控制與調節,滿足城市對于排水系統的多種需求。
2 建筑雨水系統的管理
建筑雨水系統被設計以后,還要對其進行實際是運營與管理,在具體的雨水系統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該重視對于蓄水水質的監測。通常來說,大量的水在長時間的儲存之后會發生水質惡化的現象,不能夠被再次利用,因此雨水系統的管理人員應該定期對于水質進行監測。[3]其次,還應該進行定期的排水,重視對于氣候環境的關注。由于不同地區的雨季會有所不同,各個城市應該根據城市的天氣狀況及時對于雨水系統進行排空操作,保障雨水系統在雨季可以正常運作。
3 結語
進行城市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有效的保障城市發展充分融入生態系統的循環過程中是今后城市建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城市建筑雨水系統的設計就可以保障城市成為循環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使得城市與生態環境協調一致,這樣才能保障社會實現可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亞峰,高乃云,馮旭東,王玨.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建筑雨水系統設計思考[A]. 2015年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
[C].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給水排水專業委員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建筑給水排水委員會,2015:6.
[2] 孫芳.基于海綿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統化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關鍵詞:城市快速道路;海綿城市;道路改造
1海綿城市概述
近年來,自然災害屢有發生,尤其是洪澇災害,其可預測性差,且預防措施具有局限性。洪澇災害不僅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安全,還大幅影響了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造成了極大損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一些城市的道路情況與其交通需要不適配,難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相關需求。因此,為提升人民出行效率、提升生活質量、確保安全出行、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道路改造工作已經刻不容緩。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是在現階段對道路改造工作的一種指引,在改造中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有利于提升改造質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提升建設效果。海綿城市是指降雨時將雨水收集起來,并開展一系列凈化、儲存工作,一些經過凈化的雨水可以再次使用,秉持著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借助人為干擾的辦法提升對雨水等自然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減少資源浪費,確保城市排水順利。海綿城市的構建可以很好地幫助城市合理利用資源,實現雨水資源與生活需要的有機結合,有利于保護環境,構建海綿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城市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2市政道路工程中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意義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建設中的應用,可以切實提升資源利用水平,改善生態環境,具體表現如下:(1)改善生態環境。隨著城市環境污染程度的提升,特別是雨季,雨水中的有害物質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而海綿城市理念與市政道路工程的結合,可以切實改善這種情況,收集雨水、凈化雨水、再利用雨水,不僅可以減輕污染,還可以節約資源,實現資源合理配置[1]。(2)有利于合理分配水資源。市政道路工程與海綿城市理念的結合有利于水資源的調配,這是因為在海綿城市的理念下,可以進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緩解城市用水壓力,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雨水過多造成排水不暢的現象。此外,在雨季儲存的雨水還可以應用于旱季,避免內部干旱,提升水資源利用率。
3海綿城市應用在市政道路中的設計原則
3.1道路干預最小化原則
在不改變原有道路設計和排水系統走向的情況下,在雨水入渠管道控制徑流污染和大小,充分考慮城市道路功能和生態需求,建設具有生態特性的城市排水系統,同時,應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時必須確保排水系統的基本功能使用正常。
3.2與道路排水系統連接原則
海綿系統作為道路排水系統的協助系統,必須與排水網及附近綠地連接,切實改善道路排水形式,增強道路透水性,將道路綠地海綿體的作用發揮到極致[2]。
3.3經濟原則
結合道路建設方案,按照實際情況對道路進行分類,做到因地制宜。在確保道路基本交通功能和排水工程的前提下,盡量縮減資源投入,降低工程造價。
3.4景觀規劃原則
在實現海綿效應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地做好景觀規劃,提升景觀的視覺效果。做到景觀與道路特征的協調統一,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增強美觀性及功能性??茖W保護環境,協調生態發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
4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分析
4.1項目概況
某城市交通主干路總長度為14km,貫通城市東西,是極為重要的城市交通樞紐與過境通道。該城市交通公路負擔了城市絕大部分的交通壓力,為了讓此公路更好地服務城市,發揮其城市樞紐作用,采用新型科學的技術對其改造拓寬。改造項目計劃將公路改為地面雙向四至八車道、雙向六車道隧道、高架雙向六車道,并利用現有的城市給排水設施將城市打造為現代化海綿城市。
4.2一般路段海綿城市的應用設計
一般路段的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較為簡單,通常情況下在公路兩旁借助邊坡地勢策劃設計景觀,并采用植草溝和透明給排水管道相結合的模式,將地形較低的位置設計為植草明溝,在明溝下方安置水管,該設計有利于收集雨水以及道路附近的地表徑流,實現對水資源的收集、凈化與利用,達到環境保護綠化城市的目的。此外,人行道的海綿城市工程建設是將人行道縱向設計,再利用道路周圍的綠化帶實現道路一側反坡排水,收集并凈化雨水,另一側為正坡排水,將收集到的水排入非機動車道處的集水溝進行統一使用。海綿城市工程項目在非機動車道處的建設稍復雜,通常施工建設人員會將車道選用透水瀝青材料設計建設為透水路面,道路為縱向設計,并在該車道的兩旁建立集水溝,該設計能夠在不影響道路美觀與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收集雨水。具體的建設計劃如下:在道路集水溝處建設清淤井,每5~6m設置一個,將清淤井與集水滲蓄水罐連接,用以將收集的水投入城市環境建設中,并且以30m為一個單位在集水溝處修建溢水管,將溢水管與城市排水管道連接,保證在雨水過量的情況下該系統及時將雨水排除,避免城市地表雨水淤積,確保海綿系統正常運行[3]。與非機動車道不同,機動車道一般選擇不透水材料鋪設路面,同時在公路兩側設置集水溝,集水溝沒20~30m處設置一個清淤井,使雨水流動匯集到路面兩側,經過清淤井過濾后流入集水裝置中,再統一調集將收集并凈化后的雨水經底部的出水管排出。并且,機動車道的海綿城市工程也裝有溢水管,在雨水量較大的情況下,集水裝置的集水井水位會快速上升,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集水溝收集到的雨水會經溢水管排進城市排水系統,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排水的壓力,達到了利用雨水資源的目的,綠化了城市環境。一般路段海綿系統見圖1。圖1一般路段海綿城市系統
4.3高架路段海綿城市的應用設計
與其他公路一樣,高架路段同樣需要海綿城市建設。具體建設設計為借助高架橋橋墩安裝集水井,再利用城市本身的雨水排水管道收集橋面的雨水,并經過雨水沉淀后將收集的雨水排入橋下的綠化帶集水裝置中,將集水裝置中的水定時定量用于城市綠植的澆灌工作,既減輕了城市排水的壓力,又節約了有限的水資源,高效且環保,實現了高架橋路段海綿城市工程的價值。高架路段海綿系統見圖2。圖2高架路段海綿城市系統
4.4雨水花園系統的應用設計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可加入雨水花園系統,利用雨水管收集高架橋以及高架附近地區的雨水,并通過一系列簡單處理凈化收集的雨水,將凈化過后的雨水用于城市景觀的建設。同時,雨水花園系統需要在系統底部設計蓄水池,并將建設施工留下的某些廢料投入其中。雨水花園系統使海綿城市工程更好地實現了對雨水的凈化與利用,并且防止城市路面與高架橋梁的積水現象,緩解城市排水壓力。
5結語
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應用于城市道路改造中,既增強了城市道路消化雨水的能力,而且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消耗,提升了淡水資源的利用率。海綿系統建成后,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人工灌溉道路的工作量和水資源消耗。低廉的維護成本提升了城市海綿道路排水系統的應用價值。海綿系統的復制性很強,推廣力度很大,但在建設海綿系統時必須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調整建設策略,建設出契合實際的海綿系統,真正為節約資源、保護生態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健超,崔鎮.“海綿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的改造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3):87-88.
[2]張明軍.分析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設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7):78-80.
【關鍵詞】:海綿城市、道路綠化、雨水下滲
正文:
1、 “海綿城市”建設序幕
近年來,許多城市正面臨諸多雨水問題。如內澇頻發、徑流污染、雨水資源大量流失、生態環境破壞等,這些問題影響著城市的正常秩序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嚴峻的形勢促使政策的出臺。2014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
指南中提出要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為實現這一目標,需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并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
自上而下的政策導向以及中央財政的扶持拉開了海綿城市建設的大幕。城市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已逐步在城市規劃、設計、實施各環節得以體現。城市綠地有減緩雨水徑流,滲蓄雨水的巨大潛力。道路綠地作為構成整個城市綠地網絡的線性組成部分,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大戰場。
2、 城市道路綠化現狀
城市道路綠地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起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等作用,還承擔著美化城市街景,體現城市面貌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綠化苗木而言,道路綠地的生長環境較為惡劣,為保證城市道路綠化的苗木成活以及良好的景觀效果,城市建設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道路綠化進行建設養護??刻斐燥埧坑旯喔蕊@然行不通,因此,傳統道路綠地建設往往會構建一套自成體系的給水澆灌系統。保證了成活,還得保證景觀效果。
傳統道路綠化對景觀效果的重視程度遠大于其他因素,特別體現在樹種的選擇上。道路綠化樹種大多要求選擇冠大蔭濃,姿態優美的品種,卻鮮有對植物水淹耐受性的要求。
對道路綠地而言,當綠化效果被放大的無以復加時,道路綠地排水秉承快排的原則,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常見的是綠地排水通過地形快速排入道路,再經由道路排水系統快速排入市政管道。
這樣的排水方式太過于依賴市政管網,尤其是在暴雨天氣,給市政管網帶來的壓力更為明顯。
2.1給水系統源自市政管網。
城市道路綠地的給水系統一般是從市政管網接入,利用壓力泵將市政管網中的水引入綠地中去,然后設計一套澆灌系統,通過噴灌、滴管等多種方式,將市政管網中的水供給給道路綠地。最常見的綠化澆灌系統通常是設置一條主干管及其附屬設施。采用的澆灌方式常為快速取水閥人工澆灌,澆灌管道采用PE管,水源就近取自市政管道。綠化用水指標為5L/(m??d),每天澆灑小時按6小時計??焖偃∷y布置間距平均為50米,澆灌管道覆土不小于0.8m,澆灌管道通過道路時做大2號鋼套管保護。
2.2排水系統去往市政管網
鑒于城市園林綠化帶設計的高度、坡度并沒有明確規范,就貼近自然而言,坡度設計是很好的選擇。從景觀上考慮,有起伏地形的綠化帶更具欣賞價值。從生態上考慮,有層次的種植也更利于樹種的生長。在這種原則的影響下,道路綠地的標高通常常會高于道路側石,如此一來,降落到道路綠地中的雨水通常只經過簡單滲透,就加入了城市雨水“快排”系統的大軍。道路綠地排水經過少量滲透,經由道路上的雨篦,最終依賴市政管網快速排走。
2.3道路綠地的“海綿”功能未發揮充分。
在“海綿城市”建設的新背景下,觀念僅僅停留在美化層面的綠化建設已顯得不合時宜,盡可能的發揮道路綠地的“海綿功能”才是道路綠化建設的真正王道。
北京市曾經做了綠地高度對入滲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若綠地標高低于周圍路面,其入滲量是高于路面時的3~4倍。相關數據表明,若使得綠地下凹,只要下凹深度達到10cm,則一年一遇的暴雨徑流可100%攔蓄在綠地內,對二年一遇的暴雨也可以攔蓄81%。即使每年有2~3次暴雨會產生溢流,大部分雨水徑流還是能被較長時間內被蓄滲在綠地中,蓄滲效果十分明顯。
傳統的道路綠地太過依賴于現有市政排水系統,輕視了綠地對雨水的滲蓄,道路綠地的“海綿”功能尚未得到關注和發揮。
3、 海綿城市背景下道路綠化應對策略
海綿城市著力解決城市雨水問題,道路綠化也需要水。這二者之間可通過源頭、端頭、路徑上的雨水利用等一系列措施聯系起來。
傳統道路綠化中,給水水源通常來自于市政管網,綠地排水系統端頭也通常是管道直連入市政管網。在海綿城市著力解決城市中的雨水問題的背景下,道路綠化也應順應趨勢,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海綿效應,改變雨水排除路徑,增強雨水下滲量以及綠地的滲蓄能力,增強道路綠地的復合型功能。
3.1給水系統源頭可以采用以雨水存儲系統和再生水以及達標的景觀水體為主要補充水源,減少對市政水源的依賴。雨水存儲系統的源頭水體主要是可采用滲透塘、濕塘、調節塘等設施實現。通過綠地滲透及調蓄等功能的結合,保證雨水資源化利用。
3.2排水系統端頭也可采用滲透塘、濕塘、調節塘、初期雨水棄流設施等(若有條件也可排入附近河道)。與給水系統的雨水儲存措施類似,通過滲透調蓄之后的超標雨水再與灰色市政排水系統相接。
3.3采用植草溝等手段,增強綠地滲透作用。
低影響開發設施有較多種類,適用于市政道路綠地的設施有生態樹池、植草溝、植被緩沖帶生物滯留設施等,合理運用可加強道路綠地的滲透作用。以植草溝為例,這類覆蓋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銜接其他各單項設施,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能力。因此,在場地豎向允許無關安全的條件下,與雨水管渠及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聯合應用,甚至在一定條件下代替雨水管渠。
3.4運用透水鋪裝
在道路中運用透水鋪裝,也是改善雨水阻隔的一種方式。透水鋪裝按照面層材料不同運用于道路的不同位置。
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路面可用于市政道路的非機動車道。透水磚鋪裝、嵌草磚可用于人行道以及車流量和荷載較小的道路。園林鋪裝中的鵝卵石、碎石鋪裝等可用于人行道,建筑小區的小徑等。
4、 道路綠化的用水要求
道路綠地對雨水的資源化利用,如回用于道路綠化用水及水系景觀等,可實現城市用水的良性大循環。然而,通過海綿城市滲透設施留存下來的雨水是否可以不經處理的作為景觀用水,水質是否能夠達標,仍然面臨諸多疑問。針對道路綠化用水的水質問題,應綜合考慮各種影響水質的因素。
4.1路面污染:
機動車道路面常常承接汽油等汽車燃料,,路面污染嚴重。特別是含鉛汽油在機動車中廣泛使用,道路沿線兩側在一定范圍內均受到來自汽車尾氣排放的的鉛污染。還有一些含鉛的燃料,通過雨水沖刷,下滲、轉運,最終抵達植物根系被吸收,嚴重影響綠化植物的長勢。除此之外,鉛污染還有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富集,間接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4.2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是現代社會的一大難題,它不斷破壞著生態環境,危害著人類及動植物的健康。不僅如此,由于大氣污染帶來的酸雨,已成為一類不可避免的全球性污染源。酸雨對植物生長影響很大,據相關數據表明, 雨水的ph值越低,對葉片的傷害越大。雨水的ph值越低,對根莖的影響甚至大于對葉片的傷害。如若灌溉的水質酸性太強,傷害植物根本,將對綠化植物的未來生長帶來無法估計的傷害,綠化效果可想而知。
4.3大氣污染:
道路的建設中,對場地的水資源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施工排水會使周圍地區的水位下降,工程堆土等土方堆填會阻斷地下水流,因限制而使得局部地下水位升高。此外,施工過程中的生活污水可能對綠化用水造成污染,形成富營養化的水體,對道路綠化中得植物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結語:
海綿城市作為國務院的指導性意見已經應用到城市建設中,雖然我國起步較晚,經驗缺乏,但是已有不少城市率先扛起海綿城市的大旗,投入到火熱的建設中去。這些行動都將有助于進一步探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好城市環境資源的保護利用,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品質。城市道路綠地作為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海綿城市”的大背景下,應發揮好線形的綠地通廊這一特點,積極探索低影響開發新模式,拓展道路綠地的復合型功能,創造出更加良好的城市道路綠地環境。作為城市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我們應深入的研究,讓設計更合理,讓建設更持續,讓生活更美好。
【參考文獻】:
[1]《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2]鄭段雅;周星宇;海綿城市控規技術導則編制探索[J];規劃師;2016年05期
[3]張煒;車伍;李俊奇;陳和平;植被淺溝在城市雨水利用系統中的應用[J];給水排水;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