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9 16:1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歷史片段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人文精神培養
初中歷史新課標指出,初中歷史教學要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初中生年齡較小,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初中歷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對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教學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能夠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述豐富的史實,展現精彩的歷史人物案例,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對社會中不良風氣的辨別能力,使學生自覺抵御不良風氣的影響,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
(二)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社會要進步,需要提高社會人員的綜合素質,初中生綜合素質的水平關系到未來社會人員的整體素質。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歷史中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自覺爭做社會文明的先鋒人員,樹立刻苦學習,奮發進取的生活態度,爭做社會的有用人才。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對教師的要求
(一)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理論水平
初中歷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根據初中歷史的學科特點,閱讀多學科方面的知識,多角度,多學科深挖教材人文思想,適當運用探究式,討論式,問答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并提高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力爭展現給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課堂。
(二)初中歷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人文教育
初中歷史教師要有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動意識,改變只重視學生考試分數,輕視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與人文精神的觀念,多關心那些有網癮,厭學的后進學生,關注他們的精神成長,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多與他們探討著名的歷史人物成長的經歷,引導他們樹立信心,使教學內容和教學知識上升到精神層面。
三、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策略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深入領略歷史人文風采
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大部分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的突破教材的局限,通過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多元展示,生動直觀的展現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通過一些影視片段視頻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多媒體多元展示下,也是對多元人文精神的生動感知體驗。例如,教師在講述某個著名歷史人物時,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的理解。在講到玄奘西游這一節,介紹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譯家,玄奘冒著生命危險,走了2萬多公里,歷經4年時間,終于到達了那爛陀寺。他在印度游學17年,帶回了梵文佛經657部,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贊賞和推崇??梢韵驅W生們播放黃曉明主演的《大唐玄奘》,讓學生們的通過影片了解他的精神和他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
(二)構建人文教學環境
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必須構建人文教學環境,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幫助學生積累人文知R,經常舉辦針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辯論比賽,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名勝古跡,組織學生觀看歷史題材的電影,在校園走廊粘貼歷史名人畫像和他們的事跡,通過???,櫥窗板報,校園廣播等媒介,宣傳歷史人物故事,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他們的思想,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和健康的人格,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落實到位。
(三)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思想
1.激發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比如,講到遣唐使與鑒真東渡日本,日本根據唐朝制度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根據漢字創造了日本文字,目前日本文化生活中服飾,飲食文化都受到了漢文化的巨大影響,進而講述包括東亞,東南亞甚至中亞國家,在歷史上都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產生對祖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2.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根據初中歷史有關東海和南海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結合如今東海問題,,,講述這些事件產生的歷史,以及他們為什么屬于我們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愛國精神。
3.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多用歷史教材中的著名人物激勵他們,比如,蔡倫,改進造紙術,賈思勰著《齊民要術》,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數字。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等,這些閃耀的歷史人物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俗話說:“人無志而不立.”一個人假若沒有遠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王陽明先生也說:“誠以學不立志,如植木無根,生意將無從發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無成者則有之,未有無志而能有成者也.”激發學生們特別是那些沉迷網絡,厭學的學生向歷史名人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
總之,初中歷史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學科,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學理論水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學策略上,多使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理解和記憶,構建人文教學環境,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落實到位,深挖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內涵,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薛文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對人文精神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4(02).
[2]趙曙梅.試析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
[3]顧春燕.初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探析[J].學苑教育,2015(24).
[4]于曉麗.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困境;策略
一、引言
初中歷史屬于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學生認知歷史發展規律、了解民族興衰與發展、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課程,對于拓展學生知識廣度與深度,豐富學生智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存在著重要現實意義。然而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仍存在著較多的現實性問題,這種“困境”的存在,導致初中歷史教學效果偏低?;诖耍谡J知其困境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具備發展性的應對策略,以切實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實現其教育價值。
二、初中歷史教學現實困境的理性分析
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學科重視程度低。無論是學生或老師,其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都處于較低水平,沒有真正認識到歷史學科的現實價值。教師在教師中重點介紹易考內容,缺乏對歷史學科本身的介紹與梳理,沒有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多認為歷史學科不重要,缺乏學習興趣與熱情;其二,應試教育影響仍較為突出。雖然當前進行了一定的教育體制改革,但不可否認的是,應試教育影響仍十分突出。而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教師在安排教學時,只能針對課本內相關知識作介紹,缺乏拓展與延伸,以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為第一要務;其三,教學與實際脫節。在歷史教材中,很多內容與現實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僅對教材內容作相關介紹,沒有將教材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其四,教學方式落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的認識,教學活動不具備差異性與針對性。且教學方式十分單一,缺乏現代多媒體的應用,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三、突破初中歷史教學困境的發展性策略路徑分析
在理性分析初中歷史教學困境的基礎上,為切實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需要從多個維度出發,優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與綜合素質。
1.轉變教學理念,完善學科體系
初中歷史教學除了讓學生了解相關歷史史實外,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智慧,了解民族發展歷程,掌握一定的歷史思維,從而完善學生歷史觀。教師需要充分重視歷史教學的現實意義,轉變教學理念,摒棄歷史學科不重要的思維,積極做好課程內容安排與設計。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需要不斷完善歷史學科體系,打破以課本為局限的教學安排,提高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如在講述三國赤壁之戰時,教師可以引入語文課程中的《赤壁賦》,通過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融,完善學科體系,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應用能力。
2.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
為切實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程中引入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應用多媒體進行課程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夠極大提高課程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因歷史學科存在著大量知識需要記憶,但分散的知識點與發展軸線很難被學生掌握,而應用多媒體教學,則可以增加學生知識印象,提高學生記憶效率。如在講述《中日》課程時,教師可以先應用多媒體播放《甲午風云》電影片段,讓學生真切感知歷史,并激發其學習興趣。多媒體應用需要與歷史課程進行充分結合,把握歷史課程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切實提高其學習效率。
3.創新教學策略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教學策略相對較為單一,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為此,教師需要切實改變教學策略,創新教師方式,并充分調查與分析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采取具備針對性與差異性的教學策略。如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小組教學方式,以互補性為原則進行小組劃分,組織學生開展課題研究。也可引導學生走入圖書館,調查相關歷史文獻等,突破教室空間局限。也可采取情境教學法,設置相關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之中來學習歷史知識。
此外,在歷史教學中,還應創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摒棄唯成績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幅度與課堂表現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切實發揮評價導向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初中歷史教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對于學生歷史觀塑造,培養學生歷史思維存在著重要現實意義。理性分析,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仍存在著較多困境性問題,基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分析,為實現歷史教學質量與效果,提出轉變教學理念,完善學科體系,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創新教學策略等發展性對策,以切實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實現初中歷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琳琳.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6,(6):168-168.
[2]官雄文.加強初中歷史教學,以適應高中歷史教學需要[J].新課程?中旬,2015,(6):212-212.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
1.初中歷史因為在中考中的占分問題,在整個初中教學中僅僅是輔助地位,老師、學生、家長均不重視,很多學校每周就一節歷史課,還經常被語數外的老師借用,歷史課在老師和家長的心里就和玩一樣,在歷史課堂上,也經常出現學生上課做語數外等科目作業的情況。
2.初中歷史在授課的課程中,教師教學方法古板,通常采用:讀課本——劃重點——學生背誦重點——教師把重點整理成習題,給學生進行習題練習。這樣反而導致學生出現背完即忘完的情況,缺乏正確的理解,對歷史一知半解,僅有的認知都是來源于電視電影等,但這些影視作品中的知識都是經過藝術處理的,認知非常片面。
二、作為教師必須端正對初中歷史的態度,明確初中要學習歷史的目的
雖然歷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歷史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能正確的對待初中歷史的學習。并且積極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拓寬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識,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興趣。作為初中歷史老師,自己必須要非常清楚從古到今的各個歷史朝代,以及這些朝代中發生的故事、人物、出現的諺語、詩詞等,并且各個歷史朝代與膾炙人口的故事、電視、游戲拓展起來……去偽存真,讓學生了解這些電視電影中真實歷史的情況。這些都是需要初中歷史老師去掌握的。
三、提高學生對歷史興趣的策略
本人通過閱讀多種教育相關的書籍,以及其他老師在教學中的研究結果,結合本人自身在教學中的體會,總結了一些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供各位老師參考。
1.從歷史中發生的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歷史的內容比較枯燥,將的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甚至都是遠古的內容,就照本宣科會比較單調,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多插入一些講授歷史中發生的故事,甚至可以與時興的電視劇或游戲掛鉤,不再死板的讀課本(如講到三國時,各國勢力的情況,可結合游戲三國進行講解)。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故事中的歷史朝代里面去,引發學習的興趣,輕松且深刻地對歷史知識點的記憶。
2.結合新課堂教育方式,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微電影、電影片段剪輯、聲音等方式讓歷史的情境再現,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初中的學生多處于對影音圖像癡迷的階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如在講到隋唐時代歷史的時候,可以先播放一段經過剪輯的隋唐英雄傳的電視劇片段,引出歷史朝代、歷史人物,然后通過教學掌握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
3.與初中語文中的詩詞聯系,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是豐富的歷史資源,他們講述著情緒的同時還反映著歷史的背景,時代的變化。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講解不同朝代的時候,可根據對應時代的詩詞情況進行導入。如講到宋朝文化發展的時候,則可以連帶出相應的語文詩詞,讓歷史變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讓學生重溫語文知識。
4.組織活動,走出課堂,去到當地有歷史的地方組織課外活動(如博物館、或一些人文歷史景觀),在歷史發生地講歷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歷史的感覺,把歷史和自身生活聯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讓學生去體驗。比如說,學到幾大發明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親手體驗嘗試用印刷術。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歷史情境,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學習。
5.技巧的授課方式,在課程結尾留置懸念,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迫切的期望下一次的歷史課。在歷史的課程教學中,有不少知識點是相關聯的,教師在知識點相關的地方可以設置懸念,以此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教師在講授的課程中不妨在結尾的時候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發興趣,讓學生對之后的課程內容充滿期待,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當然,這要求教師在準備的課程中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懸念設計。
6.提高教師的講授技巧,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用輕松、快樂、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的語氣語調去教學、講解。尊重學生的想法,認可學生、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學生在學習中通常出現“喜歡哪位老師,那位老師的課就會學得很好”的情況,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讓學生認可老師。教師在講授的課程中如果呆板、乏味、語氣語調一成不變,甚至要死不活,那么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喜歡他的課程,所以老師要進行自我修養,改變自己,讓自己提升,讓自己成為學生認可的人。
7.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影響非常大,教師應多于家長溝通,把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傳達與家長,讓家長參與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中來,讓家長言傳身教的行動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發展和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有學習的欲望,高效的課堂是教學發展的必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而且歷史課的特殊性(枯燥乏味),這就要求作為初中歷史的歷史教師必須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去為打開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做準備,教師需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歷史知識,真正的去了解歷史,吸納歷史。雖然初中歷史教學的大環境不盡人意,但只要老師通過良好的情景導入,增強歷史學科的導研式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一定可以為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打好基礎。
作者:于立軍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第十八中學
參考文獻:
[1]趙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2010,(08):197.
[2]陸文霞.探討學習初中歷史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04):57
[關鍵詞]:歷史故事 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初中歷史是初中階段重要的學科,學生通過相關歷史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促進其更好地掌握相關歷史知識,還能為其更好地深入研究歷史問題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都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積淀,這些知識對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而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引入成為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一、歷史故事對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1.給歷史課堂帶來更多的課外素材,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引入能夠為整個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新鮮素材。對于初中歷史來講,歷史課本中的許多內容都是由歷史故事編制而成的。教師將一些歷史內容直接對于學生傳授,可能會使學生剛到學習厭倦,但是如果將這些內容轉變成歷史故事進行講解,那么會給整個課堂帶來更多的新鮮素材。比如教師在講解甲午中日海戰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鄧世昌的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從鄧世昌的故事中來將甲午中日海戰整個知識點串聯,學生聽過后感到有趣新鮮,促進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又如教師在講解朝鮮戰爭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舍身堵槍眼,上甘嶺戰役,板門店會談等故事引入課堂,學生通過上述相關內容的學習,可以有利的提升他們對于朝鮮戰爭的認識,從點到面對整個朝鮮戰爭進行理解,使整個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課堂效率的提升是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一個重要表現,符合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要求。
2.幫助學生細化知識點的學習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將歷史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細化知識點的學習。因為歷史故事相關于課本而言,它的內容更加的細化,更加的生動,而課堂教學中的內容相比較而言所涉及的面比較大,初中生盡管相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但是他們可能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特別是世界歷史知識相關內容相對于中國歷史而言比較難于理解和記憶,學生往往在學習中午飯完全理解相關內容,從而打消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使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比如教師在講解俄國十月革命時,學生會感到這個歷史知識點比較大,而且對于一些內容的記憶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將列寧在十月革命這個故事引入課堂教學中,從列寧這個點來不斷的引申講解,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十月革命這個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掌握相關學習內容。
3.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除了課堂教學這個形式外,課外的學習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外提前的對相關知識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很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容易,教師講課的效率也會有整個的提升。比如在學習明朝這個章節時,教師可以將朱元璋成長的歷史故事布置給學生學習。學生通過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大明王朝的興起,教師在課堂對這方面故事講解時,學生理解和記憶更加的深刻。無論從學習效率來看,還是從課堂效果來看,都值得推廣。
二、教師如何將歷史故事引入歷史課堂教學
1.采取直接引入的方式將歷史故事引入課堂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直接將歷史故事引入課堂,這是歷史故事走進課堂的一種重要的形式。這個教師方式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優點在于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通過歷史故事串聯整個課堂,使課堂教師的形式更加的多樣化,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學習的熱情提高。而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學生可能會存在接受度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的特點。學生可能會感到有些知識的引入相對突兀,無法給課堂教師帶來更多的效果。
2.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教學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教學方式。將歷史故事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引入課堂是現在教師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可以通過電影、評書、紀錄片等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插入歷史故事,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的高漲,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如教師在對隋煬帝乘龍舟到揚州賞花、大運河修建這些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將《隋唐演義》中的相關內容劇情引入課堂,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當時歷史的場景。除此之外,單田芳播講的歷史評書《隋唐演義》中的相關片段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學生通過這些多媒體方式教學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到所學的內容,帶動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歷史故事的引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活力。初中歷史教師要不斷地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歷史課堂教學的規律,將歷史故事這種教學方式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教師的講課方面,都能有一個很大的幫助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洪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32).
關鍵詞:有效利用;歷史教學;提高效率
歷史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純文科性質的,不像語文在于語言文學的積累和應用,具有靈活性。歷史從根本上講是一門要求“死記硬背”的科目,而初中歷史是這門課程的開端,萬事沒有一個好的開端后事就難以繼續,如果初中歷史的教學沒能達到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很難對歷史課上心。所以,本文意在利用豐富的史料知識,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一、利用史料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能開闊眼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為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奠定基礎。歷史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民族的人民不知曉自己的歷史,那么就難以在世界上存續。歷史是一門基礎學科,包含從古至今留下來的精髓,有許多的知識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正是這些歷史知識,才讓我們發展至今,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未來。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重要部分,如同一個人的記憶一般,丟失歷史如同一個人失去了記憶,像一張白紙,沒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注定會衰敗下去。因此,歷史課程的地位舉足輕重,作為課程的開頭,初中歷史教學處于一個十分關鍵的位置。
初中歷史教學本就是來源于歷史,記載的是歷史過程中的重要事件,相比較于豐富的史料,課本的內容顯得有些單薄和僵硬,用最為簡單的抽象語言概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最后為了應付考試只能讓學生捧著課本啃,教課時的生硬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僅僅是關系到他們自己的成績問題,還涉及促進他們個人的文化素養、個體素質以及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而本身來源的根本――史料,卻往往被人疏忽。要想教好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促進個人文化素養,便需要借助史料豐富教學內容。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民族歸宿感。有效地利用史料來教授初中歷史,使學生了解更多,讓課堂變得豐富生動,也為以后學習其他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如何利用史料有效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最為關鍵。
二、利用史料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
剛剛上了初中的學生都處于青春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生動豐富的知識接受程度高。有效地利用史料,借助里面有趣的故事來引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能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將史料里的小故事與課本結合,激發課堂活躍性
課堂教學最忌生硬,按照教科書或是輔導資料里的內容干巴巴地講。教師應當熟知相關的史料知識,挑選與課本所授的內容密切的小故事,以生動、具體、形象的片段給學生切身的體會和感動,引導學生自己去了解和感悟,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引發他們的關注和興趣,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教師在教課時,也要辨析地看待課本,以教科書的內容為基本依據,發掘其中學生的關注點,以其為切入點,將實際生活與課本的內容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在上課前要求學生先預習,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問認真回答并適當地擴充,為學生建立完整的歷史體系構建框架。
(二)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史料,開展歷史知識競賽
鑒于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要求他們在一段時期內讀完一整本書難度太高,難以實施,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課外閱讀的活動前,一定要針對教學的內容先選好閱讀的資料,資料應當選自真正的史料,而不能隨意找本歷史小說了事。對于現在充斥著人們眼球的各種編撰的歷史大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提醒學生自己去查史料以求證,利用工具書查找使用資料,兩相比較,更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欲,既能讓他們自己主動地閱讀教師挑選的史料,又加強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教師還要抽出時間來舉辦讀書交流會,不僅僅能讓學生通過這類活動加強讀書的興趣,同時也能更加熟記歷史知識?;蛘咭园嗉?、年級的名義開班學習園地,利用教室后墻的黑板或是公開欄,設置一些小欄目,由學生自己寫評論文章、編撰小故事配上自己畫的插圖,增強學生的文字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為進一步的學習做準備。
(三)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旁輔助
現代的初中教育要求以人為本,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歷史教學既要傳授學生應知道的歷史知識,又要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寫作的能力,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大局觀。初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玩、探知欲最強的時期,如果按照以前的舊模式讀讀教科書,臨考試前背一背,便達不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單單教科書的內容是不夠的,教師應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為學生推薦他們適合閱讀的史料,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時彌補他們出現的問題。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計劃。
一、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當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對照教材或者課外輔導書進行講課,這使得原本具有故事趣味性的歷史課變得非??菰锍翋?,挫傷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其實,歷史這門學科里面有許多的故事,而學生又非常愛聽故事,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所選的視頻資料與史實不符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嘗試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所選的視頻資料與史實不符。由于多媒體技術集圖片、視頻以及聲音于一體,所以有形象性以及生動性的特點,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認知。一旦教師所給出的視頻資料與歷史不符,就會誤導學生[1]。例如,在講述清朝歷史的時候,有一些教師會下載《孝莊秘史》這部電視劇。然而在電視劇中,??靜所飾演的莊妃在臺詞上就出現了問題,例如,她總是說“我莊妃如何如何”,然而根據《清史稿》記載,莊妃這個名號是在她死之后,由后面的皇帝所追封的謚號,所以這就不符合歷史,會誤導學生。
二、情境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嘗試
1.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提問是教師最常用的手段,通過互動性的提問,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氣氛變得更加活躍,繼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如,在講述某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探究。這些題目是:(1)最早發明麻醉藥的是誰?(2)在四大發明中,哪一個發明最早出現?(3)在古代,中國的科技水平領先于世界,然而在近代,卻遠遠落后于西方,請問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呢?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之中[2]。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就需要不斷地思考,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對于他們歷史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法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多媒體技術在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在課堂上插入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秦王掃六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相關的影片,讓學生了解當時秦國的國力,了解其他六國的狀況。這樣能夠使學生大概了解秦國滅其他六國的原因。例如,在“三國鼎立”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下載一些《三國演義》的視頻片段,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形勢。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將《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照片展現給學生看,如劉備、關羽、諸葛亮、曹操等,然后讓學生說說這些圖片上的人物究竟是誰,你們對他們的事跡了解多少,這樣能夠促進學生互動交流。然后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而又經典的戰役片段,如“官渡之戰”以及“赤壁之戰”等,通過觀看這些戰役的片段,讓學生對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形勢進行討論。例如,通過觀看“官渡之戰”,學生就會了解當時最大的兩個勢力是袁紹和曹操,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曹操最終能夠戰勝強大的袁紹,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點的理解[3]。不過,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時,教師對影視資料的選擇要進行把握,對于一些違背歷史的視頻片段,教師要指出,防止誤導學生。
3.適當地運用角色扮演法
一、引領教師轉變觀念,在歷史教學中重視對網絡資源的利用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在信息時代下,學生的知識視野已大大地拓展,歷史教師照以前單憑一本教科書和幾本教學參考書就能上課的老辦法已經行不通了。面對這種形勢,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認識到,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網絡資源的利用是一種有效的途徑。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歷史教學中所需要的很多資源,諸如以前要費時費力查詢的文獻資料、難得見聞的歷史文物、圖片、歌曲、影視等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轉換為數字化資源,通過網絡迅速地傳播,方便人們快捷地獲取。在歷史教學中,要滿足學生對“營養型”知識的渴求,不可忽視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因此作為一位歷史研訓教師,在新的課改形勢下,工作之一就是利用一切研訓會議和聽課活動等機會,向一線教師灌輸思想,轉變觀念,讓他們充分重視對網絡資源的利用。
二、引領歷史教師掌握使用電腦及網絡資源的基本功,以便能熟練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歷史教學
當我們上《》這一課時,假設我們的教學設計里有這兩個環節:1、用圖片形式簡介林則徐。2、播放《林則徐》的電影片段。很顯然,如果我們不懂得使用電腦,不懂得網上下載、電影剪輯等上網基本功的話,在備課時要想輕松地完成以上的兩個環節便不是易事了,這也勢必會使我們的整個教學計劃落空。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能熟練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歷史教學,應該學會電腦的一些基本操作,了解、掌握一些簡單的網絡知識。如:會打字,會WORD操作;會收發郵件、下載軟件等;要學會上網獲取歷史信息、搜集歷史資料、解決歷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等。這是我們初中歷史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另外,我建議我們的歷史老師應多收集一些關于教育、歷史類的網站。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歷史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想要下載個歷史圖片,卻不知道按鈕在哪里?想要播放個歷史電影,卻不知道從從何處下手?……大家想想,這將是一種多么尷尬的場面啊!可喜的是,我們的歷史教師都已認識到使用電腦及網絡資源的重要性,都積極參加了我們進修學校組織的電腦培訓和班班通培訓,現在每位教師大部分都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歷史教學了。
三、引領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協助備課,使我們的歷史教學如虎添翼
備課是歷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要當好“導演”這個角色,備好課是最重要的條件。但備好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我們老師要對本節課甚至是一個單元所涉及的知識進行處理,使之連貫。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把課堂備得有血有肉、引人入勝,這樣方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要實現這一要求,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備課可謂得天獨厚。針對這一問題,我建議每位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1、選定課題。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課本內容的展現程度和重點難點突破方法,選擇與解決課題有關的展現內容,確定主題研究方向。
2、收集資料。借助互聯網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搜集與課題息息相關的網絡資料,如視頻、音頻、專題報道等。
3、再次備課,從所收集的資料中進行二次篩選,選擇最能展現課文內容,降低課文理解難度的網絡資源資料。
4、信息重組。將最終確定的最佳課程資源進行重組,精心備課,以借助電子教學資源營造一種良好的歷史氛圍,調動學生感官使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縮短時空距離,增強歷史形象的真實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課堂活起來。
四、引領歷史教師借助網絡音頻、視頻資源上課,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從理論依據和歷史淵源上看,將音、視頻資源納入教育渠道,是現代歷史教育的趨勢。在歷史學的研究和學習過程中,音頻和視頻資料可以起到還原歷史、再造情境的作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其學習和探究提供生動的素材,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建議歷史教師的做法是:
在講課時,只要是課本上提到的作品,要想方設法找到圖片或者文字的片段,為了增強視覺效果,盡可能用視頻,比如,講張擇端時向學生呈現的是上海世博會的動態《清明上河圖》,講唐朝樂舞時播放樂舞的片段。這些作品,或書法,或繪畫,或文學,或音樂舞蹈雕塑,其間無不流淌著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為凈化學生心靈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成為日后裝點人生歲月的亮麗風景。
五、引領教師鼓勵學生運用網絡資源,補充信息,優化教學內容
在應用網絡資源的時候,教師如果只是從提高個人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的方法出發,則顯得就是為而教學而教學了。如果把一定的網絡技術和一些比較好的網站介紹給學生,教師再指導學生應用相關的技術和網站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和探索,則在教學方面更上了一層樓,正如古人所說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建議歷史教師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