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管理
時間:2023-09-19 16:1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五共模式 校企合作
近年來,壽光市職業教育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形成了南有濰坊科技學院北有壽光職教中心學校的“南高北職”的職教模式,現代職教體系初具規模,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市職業教育堅持“瞄準市場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校企合作,引領專業發展”的工作方針,把校企合作當做辦好職業教育的法寶,形成校企合作的“五共模式”,即共同辦學、共建基地、共享資源、共育人才、共同研發。
一、借助企業基地,提高師生技能
過去,我市職業院校的教學計劃不夠靈活。企業到校聯系學生實習時,因為教學計劃沒有完成,有些課程沒有結束,學生不能放出;第四學期教學實習時,企業沒有過多的實習崗位為我們提供,最終造成教學實習變成了學生的一次性就業。
近年來,我們根據企業生產需要,靈活調整了學校教學計劃。從第二學年開始,根據企業需要,以工學結合模式讓學生分批到企業輪流實訓,學生實習1個月或2個月后再返回學校學習,讓師生在做中學、做中教,先做后教、先實習后學習。
從2009年始,壽光職教中心學校(工貿校區)分期分批安排學生到壽光錦華餐飲有限公司、壽光騰龍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山東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壽光坤隆石油機械股份公司、墨龍集團等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和專業教師雙重管理下開展實習,做到不同崗位不同企業定期輪換。實習期間,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學生實習管理細則,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對學生的實習進行評定。校外實訓基地向學校支付一定的實習管理費用,并對參與實習的學生付給一定報酬。實習帶隊教師主要以骨干專業教師為主,學校鼓勵教師帶著問題、帶著課題、帶著項目、帶著任務下企業,并建立評價考核和激勵機制,切實提高了“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技能、技術研發能力。
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實習,不僅彌補了校內實訓基地設備的不足,也讓學生了解了企業文化、企業的工作流程和管理體制,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職業道德、適應崗位要求、磨煉個人意志、學會人際交往、獲得全面發展的社會化過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企業通過學校、學生實習實踐活動,直接了解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學生能力素質,為企業直接選才開辟了窗口,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校企雙方良性互動。
二、引進企業資源,共建實訓基地
壽光職教中心學校利用“學校+企業+社會”的合作機制,通過政府、合作單位等各種渠道,或引廠進校、或四處出擊,廣泛建立與企業的聯系。采取“三條腿”走路的方式,即通過學校獨立建設、學校與企業集團合作興建、直接在企業建設等三種途徑建設了集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生產、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
2013年,壽光職教中心學校投資近1700萬元,新建了1600平方米的實訓車間,2427平方米辦公實訓樓,新上計算機、車床等設備400多套,建成了現代農藝、財會電算化、機電一體化、烹飪、服裝等實訓基地。
該校還通過多種途徑與晨鳴紙業、新龍電化、魯麗集團、仙霞集團、聯盟化工等行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建有20多個校外實習和就業基地;并與魯麗集團等企業共建了“自動化培訓中心、高級鉗工培訓中心、維修電工實訓中心”等共享型的生產性實訓基地。
同時,該校積極與企業聯系,在校內建立企業實訓基地,由公司向學校提供部分實訓設施,并安排專人定期到學校上課或指導。如學校機械加工基地與金寶鋼管、騰龍消防、壽光一中等16家單位進行合作,共同承擔產品開發與加工,實現了技術力量和設備共享,已試制產品、加工工件如體育器械等7000件以上,年利潤超過30萬元,承擔生產任務的全部是在校學生。學校服裝實訓基地與壽光教育局教學服務中心合作,承接了學生校服加工業務,使學生在生產過程中,提前了解企業生產要求和工藝,也降低了學校教學成本。學校烹飪車間與錦華餐飲公司合作,公司每周派專家到校講課三次,并共同開發新菜品11個。烹飪實訓基地加工所用耗材全部由學校餐廳提供,加工出的產品由餐廳售出,既節省了實訓耗材又為學校創造了效益。學校各主骨專業均邀請行業專家,崗位能手、技術骨干等組成專業咨詢委員會,在廣泛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以職業為本,以職業崗位分析為基礎,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論證課程標準、開發校本教材。
三、融入企業文化,共育合格人才
在與企業領導層交流、洽談的過程中,職業院校認識到企業重視學生的技能,但更重視學生的品行。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學生只有適應企業環境、接受企業文化、形成合作精神、發揮創新能力,才會更好更快地融入企業。如山東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實行的5S管理,提出的“和諧、超越、高效、求是”的企業精神理念,壽光坤隆實行的6S管理等現代企業一系列優秀的管理理念和精神,值得為校所學,為校所用。2013年10月22日,壽光職教中心學校專門從濰坊山東共達電聲公司聘請管理專家,到學校做了“5S管理”報告,在全校開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等活動,積極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從樓道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宣傳櫥窗等宣傳企業文化信息,以企業文化熏陶學生,從教師到學生,從制度建設到校園環境,深入推進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
四、推行雙向掛聯,共享人力資源
近年來,我市職業院校按照“圍繞企業轉,協助行業干,跟著政府跑”的思想,積極與政府等有關部門聯系,加強校企合作。
2008年在濰坊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經濰坊市勞動局批準在壽光職教中心學校(工貿校區)成立了濰坊市宏盛職業培訓學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學校積極借助校內外實訓基地平臺,對企業在崗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2008年10月19日,壽光市企業在崗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班在該校開班。此次培訓共有來自全市各企業的近千名職工,參加了車工、維修電工、電焊工、鑄造工等33個工種的培訓。2008年至今,學校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內、外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
學校教師在對職工進行理論培訓的同時,還拜企業能工巧匠、技術能手為師傅,聘請他們對專業操作技能進行指導,并到企業生產一線頂崗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可以說,校企合作已成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職業教育只有植根于企業的土壤中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創特色、育人才、樹品牌、謀發展。今后,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努力構建校企共進、互惠雙贏的職業教育新模式。
作者簡介:
【關鍵詞】整合 職業教育資源 發展職業教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166-02
一 百色市職業教育的現狀
百色市位于廣西西北部,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區域——“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轄區基礎條件差,石漠化嚴重,自然環境惡劣,貧困人口地域分布廣,貧困人口比例大,是集老、少、邊、山、窮為一體的欠發達地區。全市現有中職學校30所,其中自治區屬職校3所,市屬職校27所,市屬職校中有公辦職校17所、技工學校2所。12個縣(區)的職業技術學校中,有6個縣職業學校與市直職業學校和區級示范性職校開展了聯合辦學。市屬中職學校校園面積2188.7畝,建筑面39.42萬平方米,圖書61.38萬冊,教學、實訓設備總價6717.6萬元;專任教師857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654人,學歷合格率為72.3%,其中專業課教師519人,“雙師型”教師294人。目前,市屬中職學校的在校生人數達41374人,市屬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在校生比為0.79∶1。
二 百色市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1)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不足,部門條塊分割管理;(2)專業設置不當、專業設置重復,資源浪費現象嚴重;(3)招生秩序混亂,生源嚴重不足,縣級職業學校步履維艱,生存困難;(4)經費投入不足,點多面廣,成效不佳;(5)缺乏特色,無品牌專業,辦學吸引力不強;(6)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影響教學質量。
三 百色市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工作情況
1.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工作初見成效
2010年以來,把人口規模不到30萬人口的那坡、樂業、西林、田陽等縣的職教資源進行初步整合,均獲得了一定效果;相繼取消轄區內6所小型的民辦職業中職學校學歷辦學資質,轉為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組建了一批技能培訓考核鑒定點;2011年將百色市城區3所中職學校合并,組建了百色職業教育中心,今后還計劃將2所職業學校合并到職業教育中心。百色職業教育中心重組得到了國家及自治區財政的重點扶持。
2.教育扶貧在整合職業教育資源中作用顯著
第一,開辦“百川勵志班”取得階段性成果。2011年7月15日,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自治區發改委、百色市人民政府、百川慈善基金會4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百色市正式啟動國家教育扶貧試點項目,開辦“百川勵志班”,將國家發改委的政策指導優勢、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和百色市人民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與百川慈善基金會依托大型企業的資金募集和就業平臺優勢相結合,以百色市籍生態脆弱地區和貧困地區的適齡學生為主要對象,采取以“1+1+1”為主、“2+3”為輔的職業教育扶貧模式,通過中央、自治區及地方專項財政和慈善機構的資金支持,使受助貧困學生達到“接受職業教育并優先就業,帶動家庭脫貧致富,實現生態保護”的目標,最終實現“教育—就業—移民”。該項目計劃在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由廣東百川慈善基金會投入資金1000萬元,每年資助500名生態脆弱地區和貧困地區的適齡學生接受職業教育,三年共培養1500名貧困生成功就業?!鞍俅▌钪景唷背信鄬W校為田東縣職業技術學校,第一期2011年8月開班,共471名學生,第二批2012年8月開班,共400名學生,目前進展順利,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二,以點促面,全面擴展教育扶貧試點項目工程實施范圍。在2011年成功開辦“百川勵志班”的基礎上,百色市得到國家扶貧辦和自治區扶貧辦的大力支持,在廣西右江民族商校成功開辦了“巾幗勵志班”,2011年第一期招收350名學生,2012年第二期招收400名學生。除此之外,百色市財經職業技術學校的“506特困村助學班”,2012年招收學生300名,百色農校的“好男兒自強班”招收學生400名。
百色市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工作初見成效,特別是組織實施教育扶貧項目,貧困學生得到了實惠,切實減輕了貧困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減少了貧困學生的流失,使貧困學生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有出路,成效顯著,成為了全區職教工作的新亮點。
四 整合百色市職業教育資源的必要性
1.綱領性文件所提供的政策性依據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自治區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強調,各縣(市、區)政府要統籌轄區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源,通過合并、聯辦、劃轉等形式,使各類職業教育資源向具有競爭優勢的骨干職業學校集中,實現職業教育規模化、集團化,重點辦好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這些綱領性文件為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提供了政策性依據。
2.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的現實意義
百色市各職業技術學校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整合職業教育資源,一是有利于形成職業教育的整體合力,實現資源共享,降低辦學成本,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二是有利于爭取項目和資金、統籌發展經費,減少重復投入和無序競爭,為創建國家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奠定基礎條件;三是有利于發揮集團優勢,打造職業教育品牌,把百色市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四是有利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百色市職業教育整體水平;五是有利于凈化全市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實現中職招生的統籌管理,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五 整合百色市職業教育資源、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各級政府要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當作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來抓,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1)要根據職業教育發展需要,不斷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制訂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依法督促足額撥付到位;(2)要充分利用金融、稅收以及招商引資、社會捐助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教育融資體系;(3)要強化組織領導,多渠道籌集項目資金,為教育扶貧工程的實施提供軟環境和經費保障。
2.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
本著跨縣協辦、優勢互補的原則,對鄰近的縣實行聯合辦學,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形成集團優勢。(1)以自治區級重點中專學校建設為目標;那坡、靖西、德保三個縣以靖西縣職業技術學校為平臺;西林、隆林、田林三個縣以隆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為平臺;平果、田東兩個縣以田東縣職業技術學校為平臺;樂業、凌云、田陽、右江四個縣(區)以百色市職教中心為平臺,組建新的職教中心,整合后的其他縣職業技術學校轉為短期職業技能培訓。(2)集中人力、財力、物力,以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建設為目標,重點發展百色市職教中心,結束百色市無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的歷史。(3)專業設置以服務百色市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專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
3.整頓和規范招生秩序
加大招生宣傳力度、規范招生行為、嚴明招生紀律,按照“政府主導、學校自主、各負其責、規范行為”的原則有序規范地推進招生工作。
4.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
創新辦學機制,建立以政府為主導,行政、行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辦學體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做好職業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進一步改革管理和服務方式。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政府主管教師工作的職能部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師評估、監督、考核機制,依法履行中職學校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流動調配和考核督察等管理職能。學校要力所能及地解決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校管理更加人性化,營造一個和諧的教書育人環境,構建一支文明和諧的教師隊伍。廣大教師要依法執教,依法規范教育教學行為。要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制度,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調整優化教師隊伍為主線,以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名教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結構優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6.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要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到實處,把“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學校的管理者要通過制度建設、情感滲透、教育溝通等途徑,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建設富裕、幸福、充滿魅力、生態、和諧的新百色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百色市“十二五”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百政辦發〔2011〕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