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9: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學的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標準學術意義上來說,公共管理學是在19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為一門完全獨立的科學研究領域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的理論淵源來源于公共行政學。回顧公共行政學發展演進的歷史,可以發現,其理論源頭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期形成的傳統的公共行政學和1960年代起開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學。發展至19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學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兩個學科的強烈影響下,終于形成自己的體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學已成為一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眾多學科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學科體系。學術界一般認為,美國學者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Wilson)在1887年發表的《行政學研究》一書,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學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隨后,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一系列的理論隨著時間的延續相繼誕生。1960年代的布凱南的“政府失敗說”,以其實用性和創建性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他們認為:政府官員們追求私利必然導致政府管理的無效性,因此必須對整個政府的管理體制重新進行設計,否則就不會出現行政改革家們所追求的行政行為的高效率。隨著時間的演進,先前的理論在風靡世界的同時也遭受到了許多批評,在這些批評之中能夠真正作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尤其是企業家政府理論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論被提出來,即是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機構。到1980年代后期,美國國內出現了新公共管理運動,目的是以解決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對于公共事務的管理為核心目標,通過對各個學科相關知識的融合,重新創建一個公共管理的新知識框架,從而適應當代公共管理發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學以公共管理問題為核心,融合來自于各個學科的知識,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學的學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議題是“提供公共服務時,除了拓寬和完善官僚機構之外,其他機構也可以提供所有這些職能”,并圍繞該核心展開對公共機構與公共部門經濟效益之間關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學研究的問題遠遠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學涉及的主題,如公共服務供給、制度選擇、政府腐敗等??傊?一系列與公共管理相關的理論的提出,共同拓寬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題和范圍,形成了廣泛綜合的知識結構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二、美國公共管理學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管理學的可信性隨著上述眾多的公共管理理論學說在美國的誕生及發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領域大大擴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識框架也越來越多。然而,美國的公共管理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早在1980年代初,就有學者(VanRiper,1983)提出警告:學者要認真了解公共管理學的歷史,否則便會誤解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傳統。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學的林恩教授(LaurenceE.LynnJr.)才開始關注到該問題。林恩在2001年發現,許多著名的學者連學科發展的真實情況都不能掌握,因此所建立的理論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議的可行性都存在眾多疑問。例如威爾遜在1887年提出“政治與行政二分法”之后,并無意推廣這個并不恰當的主張,這個事實就被當時的眾多學者所忽略。
(二)重要問題研究的膚淺即使眾多的公共管理理論發源于美國,而事實上,美國的公共管理學者的學術水準以及對政府改革的影響并非如外人想象中的理想。許多美國學者也沒能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時刻的公共管理現象,而是只對其作鏡花水月式的簡單描述,不能深入地分析出可以隨環境、價值以及權力的轉變而改變的公共管理的本質。例如美國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的嚴重經濟危機,直接致使美國政府權利極度擴張,公共管理部門膨脹,繼而是加強對大企業的監管,繼而導致美國大政府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即能印證這一點。
三、美國公共管理學對我國的啟示
鑒于以上對于美國公共管理學的現狀以及問題的描述,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公共管理學在為該學科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存在著重大問題。因此,認清美國公共管理學的現狀,對于我們學習和掌握公共管理學的理論具有重要意義。任曉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國公共管理相關理論的發展走的是一條借鑒、學習、吸收與創新的道路,包括對西方公共管理理論的借鑒?!?/p>
(一)確立公共管理學特有的問題意識公共管理理論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解決政府問題,根據公共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定義,公共管理理論就是為解決國家、政府、社會公共事務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學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變我國公共管理的現象。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統應當根據我國的政治現實,適當而積極地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改進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決策機制以及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功能。我國公共管理理論成熟的標志首先就是能夠準確分析并有效解決中國在公共領域存在的問題,即解決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內部問題及與政府自身相關的外部問題。因此,中國的公共管理必須從實證分析入手,注重對經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對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庫,在此基礎上建立理論模型和數據模型,并以此為重心來展開相關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科;歷史沿革;機遇挑戰;發展趨勢
引言: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公共管理也開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社會各界對于公共管理研究也是方興未艾,社會的公共管理是研究學科經過調整后而催生產物,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夠反映國家政府對社會良好治理的強烈需求。從目前來看,公共管理學科已經隨著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變化,而隨著國家的政治體制以及文明的意識形態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治理范疇。就我國的公共管理的研究來看,我國的公共管理研究起步較晚,整個學術理論的基礎不厚。因此,國內學術界開始對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現狀及問題正視以及重視,更多的實在倡導研究的規范化,以及其研究的重點在于引進以及介紹歐美發達國家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優勢,以達到形成中國社會特色主義的公共管理理論的目地。
1. 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歷史沿革
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歷史沿革,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也即是:1979-1988年期間的公共管理學科的恢復與重建時期、1988-2005年期間的公共管理學科的整合與發展時期以及2005年至今的公共管理學科的優化與提升時期,下面主要就這三個時期的公共管理學科的基本發展情況進行簡單的介紹:
1.1公共管理學科的恢復與重建時期(1979-1988)。
在我國,公共管理學科是以行政管理為基礎發展而來,1979年,我過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當時政管理體制的不實用以及不適應逐漸顯現出來,為了解決時展中的復雜政治以及公共管理行政的交織的問題,國家在院系學科的調整中開始逐漸的恢復以及重建公共管理學科。
這在個恢復與重建時期,由于社會在公共管理學科方面本身的自我意識較差,學科也缺乏較為明確范疇體系,在研究與教學方面,公共管理學科的涉及面相對較窄,因此,對于公共管理學科的定位主要是注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領域以及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學習。而在此時期的人才培養方面,我國主要強調的計劃性人才培養,也即是根據國家在某方面的任務導向,進而實行計劃培養,以達到國家圓滿任務完成的目地。
1.2公共管理學科的整合與發展時期(1988-2005年)
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我國的行政管理學會,之后我國其他各省市地區也隨著成立了專門的行政管理學會,這也標志這我國的行政管理研究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獨立體系,這也標志著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也正式成為了顯學,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開始注重于對我國社會體制改革以及社會建設方面等等的實際問題,這也使得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進入了整合以及發展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國在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方面,主要是以引進以及借鑒國外先進的公共管理理論為主,由于整合導致公共學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礎沒有自立,同時由于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初期的特殊性,我國對于公共管理學科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定位,未有形成公共管理學科方面的學術爭鳴局面。而在公共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方面,之前的計劃性人才培養方式,在思想以及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上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了,從而開始注重于對經濟決策、管理以及經營型人才的重點培養,以達到社會發展需要的目的。
1.3公共管理學科的優化與提升時期(2005 至今)
2005年,我國進入了改革攻堅年,以我國政府體制改革為標志,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也從整合以及盲目擴大發展的時期正式進入了優化與提升的階段,該階段主要開始注重公共管理學科的質量發展,強調的社會的需求,抓的是相關人才培養的質量。
這這個階段,我國在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方面,開始注重多專業多角度,也即是從公共管理相關的人口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管理學等都專業多角度來探討我國的政黨以及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變化,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奠定理論以及人才的基礎。而在學科的才培養方面,注重對實踐性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強的人才培養,以求能夠使得培養的人才具有較高的應用技能和實踐能力,是綜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2. 公共管理學科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面臨的挑戰與發展的趨勢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學科內涵需要厘清和優化、需要進一步的內外融合、人才的培養體系建設以及公共管理學科師資隊伍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這三個“進一步“,下面對此進行簡單的分析闡述:
2.1公共管理學科內涵需要進一步厘清與優化
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以行政管理為基礎,基本已經形成自己的獨立體系,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的失業以及研究的問題也逐步的與現實接軌,也逐漸開始將理論在實踐驗證。但是,以目前全世界的社會發展來看,政府、社會以及公民的三方參與國家的治理已經成為了趨勢,也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因此,這對于社會管理學科的內涵也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進一步的厘清和優化公共管理學科的內涵也成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學科應該以實踐為基礎,以現實為出發點,以社會公共管理的問題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尋求解決社會公共管理所現實問題的方法和依,從而進一步的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義,用服務的態度去發展社會的公共管理體系結構以及行為模式,為社會的前進做出應有的貢獻。
2.2公共管理學科需要進一步內外融合
公共管理學科是以解決公共組織以及政府相關組織管理的社會事務問題為目的,和以研究當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產生的實踐矛盾,提供科學的綜合性的治理手段與工具為目的的研究型實踐性學科,其本身涉及的學科較多,屬于跨學科性、交叉性以及多樣性的學科,需要融合以及發展各種學科知識。因此,公共管理學科應該在各學科的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推進公共管理學科的綜合化,以及進一步的融合公共管理學科下,政治學,經濟學以及社會學等等二級學科,想從而形成一種具有特色的學科專業群,進而能夠更好的解決公社會公共管理的問題。
2.3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以學科師資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對于公共管理學科來說,要想求的更好的發展,那就應該從“人”這個基本點入手,因此,在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中應該注意對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以及學科隊伍等等建設。從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來說,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弊端,也即是改變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細化、管理學科的專業設置窄化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等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加強公共管理學科方面的大類培養,以及重視方向特色等等創新,從而形成公共管理學科方面創新與特色共存的人才培養體系。而從學科隊伍的建設來看,主要就是應該注重合理的學科方面的學術梯隊結構的建設,以及高素質高素質學科教學人才的引進以及培養制度,從而保證公共管理學科的可持發展。
結束語: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公共管理學科已經成為我國影響較大,發展前景較大的社會科學研究學科。從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的歷史沿革來看,我國的公共管理學科已經與我國的公共管理發展實踐相融合,也基本做到了順應目前國際先進的公共管理學科理以及實踐的發展趨勢。因此,就目前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我國的公共管理研究應該確立其基本的實踐范圍以及重點領域,加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公共管理學科理論體系的建設以及相關師資隊伍建設,從而能夠建立其適合我國經濟發展、技術結構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的公共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而達到優化公共管理學科的結構整體服務功能的目的,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基礎。(作者單位:渤海大學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崔佩亭.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 理論前沿, 1992, (2): 9-10.
[2]沈亞平主編. 轉型社會中的系統變革: 中國行政發展30 年[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8.
[3]薛瀾, 彭宗超, 張強. 公共管理與中國發展———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J]. 管理世界, 2002, (2): 43-56.
2005年,公共管理專業成為教育部學科設置中的一級學科。在看到進步和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其中的“隱憂”。首要的無疑是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狀況。在這一方面,我們認為,目前存在以下值得重視的問題:
1.發展時間較短,知識積累尚嫌不足。如前所述,公共管理學科是上世紀80年代才出現的。雖然威爾遜1887年《行政之研究》一文的發表已經標志著行政學的誕生,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實踐的階段性特征鮮明,以前的行政學研究范式對當前公共管理實踐的指導意義有限,因此,作為適應上世紀80年代以來市場化改革潮流發展的需要而出現的公共管理學科(也可稱為公共行政學研究的一種新范式),卻是最近才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難免存在知識積累不足的問題。一些研究者和學習者感到,就90年代以后國內興起的公共管理學科而言,其包含的知識還不夠豐富,重要的理論、學說較少,整個學科沒有像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一級學科那樣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異彩紛呈、引人入勝的狀況。在教學活動中,不同課程往往有重復的內容出現,而有些課程又內容淺顯、欠缺學理性,難以引起學習者知識探究的興趣。換言之,與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發展成熟、積累深厚的一級學科相比,公共管理學科還顯得單薄,沒有形成由多種理論、學說構成的豐滿的知識體系,分支學科尚未孕育出來,學科的基礎還不夠深厚和穩固。
2.理論更新跟不上實踐發展。公共管理學科自興起以來,形成了公共產品理論、多元治理理論等新理論,對科學界定政府職能,改善政府管理績效,發揮政府和市場、公民社會的功能,協同解決“公地悲劇”難題發揮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經過十幾年的教育和傳播,這些理論已經為許多人所熟悉,一些觀點、主張也已經為政府或社會所實行,公共管理學科的理論成果似乎正在失去初創時期的新鮮感,實踐指導作用和思維啟迪作用下降。理論要指導實踐,就必須走在實踐的前面,這是一般的道理,尤其對公共管理這種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學科來說更是如此。然而,與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相比,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顯得滯后,對社會變化的反應遲緩,理論更新的速度慢于社會變遷的速度,不能不引起該學科專業人員的重視。
3.知識積累不足,學科獨立性不強。公共管理學科是在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許多內容都吸收了這些學科的知識,對這些學科的依賴性較大。但是,對于一門新興學科而言,盡管可以而且應該吸收其它學科的知識,但卻必須將其作為“引玉之磚”,展開對自己學科研究對象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體系,并形成自我維持、自我發展的機制,否則,學科的獨立性必然受到影響。但是,國內公共管理學科目前的發展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感到,雖然該專業的好幾門課程都涉及到公共選擇理論、新制度主義、交易成本等知識,但只是介紹一些最核心的觀點,而如何從這些理論出發,展開對社會公共性、公共事務、公共問題治理的深度分析,建構起屬于公共管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分析框架,則進展不大,迄今也沒有純粹的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出現,更不用說不同理論間的爭鳴了。當然,有人可能認為,公共管理學或公共行政學從科學管理主義、官僚制理論、公共選擇理論中都獲得了改善公共管理學科的啟示,分析了這些理論對于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意義,但是,筆者這里想問的是,像政治學中的各種國家理論、民主理論和經濟學中的自由競爭理論、國家干預理論那樣,純粹屬于公共管理學科的基礎性理論有哪些?這些基礎性理論揭示了公共事務的什么特性?相互之間有沒有激烈的爭鳴?公共管理學科又為其它學科提供了哪些可以借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如果不能對這些問題給予肯定的回答,就說明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對整個社會科學的貢獻率還有待提高。
4.理論本土化不足。在公共行政學發展的早期,人們曾經致力于發掘具有普適性的管理規則、規律和組織構造的原則與模式。到了20世紀60、70年代,人們開始對這種研究思路進行了反思。公共管理范式的興起,本身也是對這種觀點的糾偏,因為它同樣堅持理性的有限性,反對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共管理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必須適應本土環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其“注重管理的外部效果而不是內部構造”的自我期待。但不幸的是,目前國內公共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觀點都是直接搬用國外的成果,本土化的成分太少,與公共管理學科注重實踐的屬性相悖。畢竟,中國社會與西方國家有很大差異,公共管理面臨的突出問題、可以依賴的資源、解決公共問題的習慣方式、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中國本土的公共管理學科?如何使公共管理學科的普遍理論與中國社會的實際更好地結合?如何增強理論的應用性、針對性?在經過20年左右的學習和引進后,中國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該思考這樣問題了。以上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既和公共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發展時間較短有關,又和它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交叉學科、視野相對狹窄、研究主題集中且受到時代的較大限制有關,更和國內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落后有關。可以說,主要由于“目前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仍然比較落后”,才導致了“學科邊界模糊,學科視野狹窄,基礎不牢,學科知識體系單一,研究方法陳舊單一,知識創新不足,理論研究落后于實踐發展,針對性、應用性不強,對國外公共管理領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論和新方法的跟蹤研究還不夠等方面的問題”[1],造成了公共管理學科目前這種不能令人滿意的局面。另外,指出存在的問題并不代表我們懷疑公共管理學科的價值。實際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公共問題越來越多,資源和制度的公共屬性日益強烈,甚至以前被認為供給無限的空氣、水、外太空領域,現在也有科學管理、合理分配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說現在正是公共管理學科大顯身手的時候。具體到國內,社會轉型帶來的復雜矛盾更對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從理論角度看,公與私、義與利、個人和社會、權利與權力等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關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公共管理只不過是這些話題在當代語境下的再現而已。這些問題的恒久性,也決定了研究公共管理的恒久意義。只有加快學科的發展,為社會貢獻更多有創見的理論成果,才能贏得公共管理學科應有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與存在的不足
公共管理人才,即具備公共管理的先進理念和公共服務精神,掌握公共管理的知識、方法和能力,從事公共管理職業的人才。公共管理學科的價值和意義,既通過運用本學科知識、提供智力服務、促進公共管理實踐表現出來,更通過培養和輸送大量受過專業教育的公共管理人才,從根本上提高公共事務的管理水平表現出來。那么,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在人才培養方面,目前又存在哪些問題?
(一)從事公共管理活動的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
1.具有公共服務的精神和品格。這里的公共服務精神和品格,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公而忘私、獻身集體、自我犧牲等崇高的個人品德,而是指關心公共事務、樂于服務社會、善于與人合作、具有較強參與意識和志愿精神,自主、理性、自信的“公民精神”。在公共管理學科的視野內,崇高的個人品德固然可貴,但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公共事務要真正得到良好的治理,就不能將希望寄托在良好的人性上,而必須基于復雜的人性這一現實,培養普通公民具有“恰當理解的個人主義”意識(托克維爾)。也即:認識到公共的事務、公共的利益不是與己無關的,而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關心公共事務和公共利益就是在關心自己的事務和自己的利益。具有了這種意識,才知道與他人聯合的必要性,自主、理性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治理,在維護自己權利的同時主動承擔作為公民的責任。只有這種“公民精神”在全社會真正扎下根,公共事務的治理從根本上才是可以向往的。對于公共管理學科所培養的人才來說,經過了幾年的專業教育,即作為公共事務的專業管理者要為社會服務,必須具有更多的“公民精神”。他們應該更具有服務社會、關心公益、自主自信、善于合作、尊重和勇于維護權利、自覺承擔公民責任的品格。具有“讓人民變得偉大,而不是只想著為人民做偉大的事情”這種適應公民社會需要的為政理念[2],實現從傳統的依靠士大夫的一己美德與個人智慧治理公共事務向現代社會依靠千百萬成熟的公民自我治理公共事務的理念上的轉變。
2.掌握公共管理的原則、方法和能力。公共管理與一般的管理行為在管理對象、管理目的、管理原則、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管理對象具有廣泛性(包括人的廣泛性和事務的廣泛性);管理目的具有多元性(追求公平、民主、效率等多重價值目標);管理原則包括必須服從公共意志、必須依法管理、具有嚴格的程序、必須接受監督、保障公民的權利等;管理方法包括要發揮政府、非營利組織、企業、社區、公民的作用實行多元治理,引進市場機制實現多種方式供給公共產品,以及管理理論中所講的其它具體方法;管理效果具有影響的廣泛性、效益的間接性、收益的公共性。所有這些特征,決定了公共管理相對于一般的管理行為來講,過程更加復雜,程序更為嚴格,更加依賴管理隊伍整體的作用,也對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應該對民主政治下政府的職能、活動方式與原則以及政府權能的有限性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對公共社會有更高的期待,更具有法治觀念、程序意識、權利觀念,更加自覺地接受社會的監督,更能包容批評意見,更加相信科學決策并掌握其方法。至于其它的組織指揮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表達動員能力等,更是無需多言。
3.真正了解社會。與其它管理活動相比,公共管理是一種與社會結合最緊密的管理活動。公共管理者要接觸社會各個方面的人群,要依靠社會資源、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處理社會矛盾和問題,要由社會公眾對自己的工作做出最終評判。因此,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民愿,認清社會發展的潮流,清楚群眾的心理,能夠洞察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具有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能力,總之,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社會,才能做好公共事務的管理,也即公共管理專業的人才必須更能讀懂社會這本大書。
(二)目前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
與這些公共管理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相對照,可以看到,當前公共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
1.公民精神的培養不足。公民精神或公民美德是公共事務能夠得到良好治理的根本依靠,這是眾多思想家反復闡述過的道理,也被人類歷史的發展所證明。道理很簡單,社會是政府及其它社會組織賴以存在的土壤。如果社會構造得不好,那么,無論什么形式的政府和多么巧妙的管理都難以產生良好的結果。在中國公民社會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公民精神的培養或公民教育是一項全社會都必須高度重視的基礎工程。作為專業研究公共事務治理問題的公共管理學科,更要把公民精神的培養作為學生素質養成的基本任務,切實做好,否則,我們培養的學生將會從一開始就是不合格的“半成品”。但是,據我們了解,在現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公民精神的教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只是在有限的幾門課程中,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內容,但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其它課程,都是將專業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甚至是唯一的目標,很少將公民精神滲透在其中。誠如羅爾斯所說,“政治哲學的永恒主題是公民社會”[3]。公共管理教育如果不能為使社會———而不單是政府———變得更加優良做出自己的貢獻,那么,可以說就是它最大的失誤。但是現在,我們的許多學生,甚至一些老師,對于公民精神都不甚了了,這不能不說是嚴重的問題。
2.實踐鍛煉的機會不足。公共管理學科的實踐性很強,本身就是為了應對政府或公共事務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而產生的應用性學科。因此,對于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接觸公共管理的實踐,接受實際的公共管理訓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墒?,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缺乏實踐鍛煉機會的現象比較普遍。(1)學校與政府及其它公共部門的“距離遠”,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這些單位的工作過程中去。即使在這些單位實習,也只能從事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工作,如接聽電話、打字、收發文件等,了解不到真正重要的工作內容。(2)教學活動中實踐課程少,理論灌輸占了太大的比例。最多是請政府部門的領導來做報告或到這些單位去參觀,了解到的仍然是比較膚淺、表面的情況。(3)非常重要的畢業實習環節在一些學校有形式化、走過場的現象。(4)案例教學的開展情況不佳。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除了學校、教師的責任以外,現有的職稱評審制度中對教學的輕忽、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浮躁的社會風氣等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公共管理總是包括人、資源、問題、環境等要素在內的真實過程,就像其它社會科學一樣,不可能人為制造一個場景,讓學生親身進行“管理”。但是,盡管有以上原因,卻不能成為學生實踐機會不足的借口。相反,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克服困難,盡可能為學生接受實踐鍛煉創造條件。
3.專業著作的閱讀不足。每一門社會科學都有大量必須閱讀的專業著作。這些著作大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各門社會科學的治學者都有必要閱讀專業的經典著作,另一類是在本學科具有重要地位的專業學術著作。經典著作是人類社會歷經千百年大浪淘沙留存下來的具有重要思想啟發價值,甚至影響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著作,是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精華”。研讀這些作品,無論對于哪個學科,都具有啟發思維、啟迪心靈、加深對社會和人性的認識,從中尋找精神和智力資源解決特定領域里問題的作用。專業學術著作是在專業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和較高聲譽,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等方面有重要創新,從而對一門學科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的著作。研讀這些著作,能夠深化對專業問題的認識,獲得教科書所不具備的教益,對于專業學習和專業研究有重要作用。大學生活期間,大學生的心智已完全成熟,又沒有家庭的壓力和拖累,專門用四年甚至更長時間進行專業學習,如果不閱讀大量經典著作、學術專著以及論文,對問題的認識程度勢必只停留在教科書的層次,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4]。但是,據我們了解,目前,公共管理學科的學生,一方面與其它專業的學生一樣,花費大量時間用于背誦英語單詞、考托福、考GRE,考各種資格證書。另一方面滿足于教材知識的掌握,臨考試前突擊背誦老師的課堂筆記,以應付考試,或者滿足于短平快的“快餐類”期刊雜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4.接觸社會的機會不足。社會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大書。要成為真正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就必須經常、深入地接觸社會。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自主擇業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應該說,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像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學生那樣,完全將自己的大學生活局限在校園內了。他們與社會交往的途徑更多、主動性更強。但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接觸社會應該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帶著發現問題的眼光、研究問題的頭腦,有準備地去接觸社會,而這樣想法的人就不多了。繁重的考研、考證壓力,浮躁的社會風氣,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本科教育由專業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帶來的專業與職業之間的脫離趨向,甚至學校對學生人身安全的考慮,所有這些,都限制了學生從專業角度真正接觸社會。
三、結語
在公共管理學研究的方向中,要想找出新的研究途徑,就必須研究行政學的內容,公共管理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一是要作為政府的組織機構;二是要以發現具有實效性的原則和管理方法為重點;三是以執行力作為重點;四是在相關的領域要取得一定的進展。無論是從行政的角度去分析,還是從公共管理的方法去分析,都能夠對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革新,能夠對過時的理論做出一定的反應,20世紀60-70年代形成的理論是在行政學范式的基礎上,還是傳統的行政學理論,其主要的應用對象是官僚體制,是以組織為基礎的,其注重機構,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過分得講究程序和原則,片面的追求行政效率。在20世紀70-80年代,公共管理的方法得到了創新,在美國的商學院進行研究,相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多種不同的公共管理方法,一種是采用政策的方法進行管理,還有一種是采用商業的方法進行管理。但是,新的公共管理方法在實踐中也發現了缺點,管理只是注重政策的制定,但是政策在執行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且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定量的分析,也沒有對重大的政策進行設計。公共管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規模,形成了新的范式。在1991年,公共管理研討會中,將不同的公共管理方法結合起來,對最新的公共管理成果加以關注,通過對理論的分析,找出公共管理存在的局限性,并可以針對實際的工作管理,實現了公共管理政策的交流,形成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2.公共管理的特點
公共管理新范式興起后就展現出了新的特點,主要在公共管理研討會呈現出來,當時公共管理研究者們對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相關的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是一門全新的學科,是一種管理的新途徑,其與政策的分析還是存在不同的,而且會在實際的應用中得到經驗。
2.1拒斥公共行政學和執行分析
公共管理學從剛研究出來就對公共行政學和執行方面提出了異議,是一種反傳統的研究,大多數公共管理學家都不是行政學家,而且也不是研究政治的,公共管理學者是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具有廣博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行政背景,他們在所學的知識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研究出新的理論,他們刻意將公共行政學和政治學放在一邊,站在其他的角度去分析公共管理,他們認為傳統的公共行政學對公共管理沒有較大的指導意義,而且在傳統的行政管理學中描述的內容比較晦澀難懂,而且所描述的場景比較消極,不利于人們工作。很多公共管理研究者都是經商的,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公共管理學是從商學院發展起來的。
2.2樂觀規范的研究領域
公共管理學不同于其他的行政研究,而且二者的政策和目標也存在著差別,從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在進行執行研究的時候,強調的是對執行力的研究,公共管理學的研究是政府績效的關鍵。2.3以最高層的管理人員的決策為重點公共管理的執行單位是以最高層的管理者為重點的,是由高層管理者制定策略,但是,公共行政學卻是由部門的管理者來決策的,現在對實踐者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且不能獲得較好的結果。
2.4通過案例的分析來拓展領域
公共管理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數學演繹的方法、情景再現的方法將一些案例擺出來,從案例中獲得經驗。公共管理的研究者認為,不通過案例是很難做出決策的,僅僅通過觀察不能推出管理者所運用的方法。
2.5為管理研究取得與決策研究做貢獻
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對政策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這部分內容在經濟學中也是核心內容,決策在任何的管理中都是重點問題,通過對成功的政策分析,在管理中要重點對決策進行分析,讓單位做出正確的決策,公共管理在實施的過程中,既應該注重發展戰略,又應該注重實施的過程,將焦點以外部的形式呈現,要注重管理方法,而且要注重技術分析,也要結合實際的政治環境和市場環境,而且要著重發展資深的公共管理人員,在公共管理中,應該把握好“公共”一詞的定義,將非營利組織和私人企業也劃分到其中,注重對理論的分析。公共管理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分析,對實際的應用進行概括,要提供理論和規范,要理清管理的脈絡,可以采用干預的形式來指導,而且要確保有充分的執行能力。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都可以分清事情的因果關系,然后按照流程對事件進行干預。
3.結語
一、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意義
所謂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相對于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提出的,它是一種將多種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融入教學全過程,以學習者學習為中心,以教師教學為主導,以能力培養為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動用所有教學要素,立體化、全方位地融學習與研究為一體,旨在打破傳統教學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學生進行多視角、大容量的信息傳輸的教學模式。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對公共管理學科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1.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
我國教育部高教司下發的2007年2號文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學科專業。要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優化人才培養結構?!蓖疽蔡岢?要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努力建設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養體系。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正是適應全球高等教育變革需要而產生的,它的實施有利于走出單一化、分裂式的傳統教學法的模式化誤區,實現教學模式由單一維度向多維度轉變,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2.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適應公共管理變革的需要。
隨著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不斷增長和變化的需求,公共管理類學科已演變成以行政管理為重點,經管法文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學科。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的沖擊下,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共管理的水平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運轉的效率和社會進步的程度。這無疑給公共管理學科的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極大地滿足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3.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薄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1世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教育的實現就需要改進和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適應當前形勢和需要的教學模式,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種。[1]它的實施有利于創新科學的課程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利于充分體現“個性化教學”,彰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自主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創新性學習、多元化學習,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理念
1.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探索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改變以知識為本位、以教授為本位的傳統辦學觀念,改變“老師講、學生聽、黑板寫、本子記”的刻板教學模式,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助”的教學理念,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不指令”,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切讓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負責,一切為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服務,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
2.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全球化市場化教學理念。
隨著科技、經濟全球化,教育的國際化成為一種趨勢,國外的各種成熟的教育項目和教育觀念傳入國內,很多大學生有了較多的機會走出國門。這促使我國的教育教學的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這就要求公共管理教育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不斷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從而極大地滿足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3.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為導向的教學理念。
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克服傳統的以講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設置一套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新機制,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型”教學轉變為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型”教學,大大加強學生對公共管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大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1.教學資源的多元立體化。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一般分為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專業數據庫網站三個層次。
立體化教學以課程為單位,將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以紙質教材為主核心、以相應的輔助出版物為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系列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
實施方案。
教學資源庫是管理教學資源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它將教學資料以知識點為單位,按科學的存儲策略組織起來,以光盤或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給使用者提供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需要的知識單元素材和媒體素材。
專業數據庫網站建設,既是數據庫建設的發展方向,又是學校網絡資源立體化建設的趨勢。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公共管理學科的文獻數據庫、科技成果庫、專利庫和學位論文庫等。
2.課程內容的多元立體化。
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理論、實踐、科研體系。第一,理論體系建設方面,將理論和實務、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突出教學的實務性、針對性、前沿性,形成一套適應社會和公共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的課程內容體系。第二,實踐課程體系由校內、校外實踐構成,通過開放實踐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綜合能力。第三,科研體系由學術探討、研究報告及其他各類學術活動組成,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創新研究和實習、論文階段開展公共管理學科課題的深入研究。
3.實踐教學的多元立體化。
依據公共管理學科實踐教學的規律和要求,實踐教學平臺體系通常包括課程實踐平臺、專業實習平臺和社會實踐平臺。[2]其中課程實踐平臺體現為各種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性實踐學習,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基本管理技能,教學重點是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應用能力。專業實習平臺則貫穿于專業學習過程中各種專業性實踐活動,如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專業實習一般需要學校和實習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借助實習單位場地完成。社會實踐平臺,則體現為在學校的內部條件和外部資源相結合的各種綜合性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科技文化活動等。
4.教學方法的多元立體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減少空洞的理論說教,而代之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管理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必要時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從而使公共管理教學縱橫結合、有聲有色,最終形成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方法。
5.教學手段的多元立體化。
(1)多媒體教學。在公共管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選擇和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教學媒體,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學科網站教學。可以通過建設公共管理學科網站,提供多種信息服務和多渠道溝通的平臺,方便教師的學術研討、教學交流,以及師生交流,等等。
(3)公共管理教學軟件。公共管理學科教師可以借助公共管理教學軟件,讓學生開展模擬實戰演習,增強對公共管理學科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4)公共管理講座??梢云刚堈块T或公共機構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不定期來學校做專題講座,讓學生及時獲得來自社會前沿的新鮮的大量資訊和公共管理中的實踐經驗。
6.師資隊伍的多元立體化。
一方面,要從制度著手,建立具有“教師資格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的教師“雙資格證書”準入制度,改變傳統的“學術型”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倡導教學科研一體化。另一方面,應選派教師去國外進修,到國內各級黨政機關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樣既能提高理論水平,又能鍛煉操作能力,保證實踐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適應公共管理學科迅速發展的需要。
7.教學考評的多元立體化。
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對公共管理學科的質量評價應該在傳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基礎上有所創新突破。可以成立專家組,通過分析調研,結合本校實際,對主要的教學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對教學計劃、具體內容的設計、實施的具體過程進行論證與督導,在此基礎上確定評價要素,并設定量化評定指標,使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形成體系,使該體系對公共管理學科教學質量進行準確合理的綜合評價與調控。
參考文獻:
在科學研究中,將經由各種直接或間接的途徑收集來的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整理與分析后,一般要對其結果作出理論解釋,而這種需要進一步驗證的理論解釋,即為“理論假說”。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的理論假說是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及其本質規律的一種假定性或推測性表述,是建立公共管理學理論的必要前提。
一、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引入的必要
公共管理學研究目的是要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本質規律,而任何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本質規律都不可能自動呈現在研究者面前。因此,要揭示其內在規律,就不能將公共管理學研究僅僅停留在收集文獻資料或對事實材料的外部描述上,而必須借助于邏輯思維,從個別推斷出一般,從偶然推導出必然,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機理先形成一種探索性的說明方式———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然后對其進行檢驗,才能逐步實現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規律性認識。
此外,當人們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還沒有取得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本質規律所需要的全部必要材料時,或者當研究者還難以采取精準的研究手段對某種研究結論的可靠性進行驗證時,也不得不采取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形式去推測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本質規律。尤其在當代公共管理學前沿,即發展速度快、探索性較強的一些領域,由于其內在機理極為復雜,僅靠對為數不多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往往不能做出十分肯定的結論,而只能是假說。因而借助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研究者可以不斷積累研究材料,增加假說中的科學性成分,減少假定性內容,逐漸建立起正確反映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內在規律的公共管理學理論,這是公共管理學研究的切實可行的路徑。
由此可見,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從表面、直觀的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到達公共管理學理論的重要中介和溝通環節。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許多被實踐證明為正確合理的理論成果,在其正式被人們認可前的一定歷史時期,往往以假說的外觀出現。如,里格斯的“行政生態學理論”、布坎南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敗說”、奧斯本的“企業家政府理論”等莫不如此。
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也就沒有公共管理學理論的建立。所以,從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到達最終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并不是徑直的通道,而必須通過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嘗試性的推測或猜測,以不斷試錯、不斷修正,最終達到具有較強科學性的公共管理學理論的確立。
二、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第一個特征是假定性或推測性,該特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一方面,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要受到公共管理科學的發展水平與研究者本人認識水平的限制,這種限制決定了研究者所獲取的有關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在豐富程度、有效程度上是相對的,既然如此,那么當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還不足以完全揭示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奧秘時,研究者對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的內在規律只能給予猜測性說明。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在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基礎上,通過思維加工、提煉而形成,即是說,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一種主觀思維的產物,而一切思想觀念必須經過實踐檢驗才能確定其正確與否。因此,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在沒有接受實踐檢驗之前,無論它賴以形成的依據如何充分可靠,但就其正確性程度而言是不得而知的。既然如此,那么公共管理學假說中包含有假定與推測性成分也就在所難免。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第二個特征是客觀性與科學性,即它是根據客觀文獻或事實所作出的具有一定科學性的推測或預見。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以一定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為基礎,圍繞特定的公共管理學問題進行理性思索,證據、邏輯和現實情境的約束始終在發揮作用。一個好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應能為解釋廣泛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提供一種邏輯上淺顯明了的說明方式,這種說明方式應當比它所要取代的舊理論具有更大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上述特征,對于公共管理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它不僅是推動公共管理學研究向縱深發展的動力,也是研究者從事研究的指導性思想。一般而言,公共管理學研究須遵循以下研究程序:先進行資料收集、事實觀察等,然后在獲取豐富的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利用思維方法對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進行整理與加工,最后對研究結果作出理論解釋。
為此,當研究者圍繞研究課題收集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或事實資料時,他需要在一定的理論原則指導下,遵循著一種假定或推測,有目的、有選擇地收集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如果文獻收集與事實觀察中不以一定的理論假說作為引導,那么文獻收集與事實觀察將會成為盲目的活動,這樣獲取的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只能是雜亂無序的。
三、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生成步驟
對眾多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形成過程加以分析與概括,可以發現形成一種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大體要經過三個步驟:
第一步,尋找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沖突地帶”,這是形成科學性假說的起始步驟。因為,一切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都起源于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如果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完全契合,即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都能被已有的理論給予充分、圓滿的解釋,而已有的理論也都得到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驗證,那么公共管理學研究就沒有必要再去建立任何理論假說了。
但實際上,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要達到這種完全的契合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種經過實踐檢驗而建立起來的公共管理學理論,盡管能準確、廣泛地說明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空間范圍的公共管理活動與公共管理現象,但理論對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解釋或說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精準。這是由于特定時代的公共管理學研究者的認識水平與研究實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只能達到一定高度;用以驗證理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與研究工具在特定的背景下同樣只能達到一個有限的水平。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講,舊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新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終究會發生,這種矛盾逐漸發展出明顯的“沖突地帶”也是一種必然趨勢。當然,要從已有的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找出這種“沖突地帶”并不容易,它要求研究者要有充分的知識積累、敏銳的洞察能力與較強的分析能力。尤其要有對權威理論的反思精神,面對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自己由分析、觀察所獲得的結論不一致時,絕不為傳統權威理論所束縛,不輕易相信現實難以證實的理論。
第二步,提出推測性構想,這是形成科學性假說的核心步驟。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是為了改善和消除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沖突狀態,所以發現已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的矛盾之后,必須在充分尊重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和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推測性構想,以便使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與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協調起來。這種推測性構想往往不是單一的,可能有幾種供選擇的假定,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就必須對它們加以甄別,從中選擇一個最合邏輯、最可能成立的假設。
第三步,作出各種預見,這是形成完整性假說的必備步驟。提出推測性構想后,還要以這個構想為線索,盡可能運用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做論證和補充,使構想更為完整和嚴謹,并從構想的基本命題出發作出各種預見,去預言未知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總之,一個完整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假說的核心部分,它是為解決舊理論和新活動、新現象的“沖突”而推測出來的基本構想;二是假說的預見部分,它是用假說的基本觀點去解釋現有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或預測未來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
四、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提出方法
根據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生成步驟,可以發現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主要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邏輯方法
在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過程中,所采納的邏輯方法主要包括:歸納法、演繹法和類比法等。
1.歸納法
歸納是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包括材料整合和結論推理兩部分。材料整合是對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和事實材料的整理、綜合,而結論推理則是在材料整合的基礎上,對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本質規律的普遍性判斷。因此,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方法,即從個別文獻或事實中推出一般性原理的方法。當我們研究某一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時,往往只能獲得有限的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即便這些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是基本準確的,但以其為出發點,推出的一般性結論卻不一定準確可靠,正是這一特征,使歸納法成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之一。此外,歸納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歸納提出的假說其可靠性程度各不相同。完全歸納法推出的結論可靠性程度較高,但實際運用的可能性不大。
不完全歸納盡管推出的結論不夠準確,但它卻比較符合公共管理學從個案研究總體的常規思路,因此,它是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基本方法。因歸納的根據不同,不完全歸納又可劃分為簡單列舉歸納法與因果判斷歸納法。簡單列舉歸納法是通過對公共管理學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的觀察,發現某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都有同一屬性,而又沒有相反的屬性時,即可做出結論:該類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都有某屬性。簡單列舉歸納法的優點是運用方便,只要根據少數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就能推導出公共管理學假說;它的缺點在于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性,帶有很大的或然性。簡單列舉歸納法的可靠性完全建立在列舉事例的數量上,當列舉事例的數量不斷增大時,結論的可靠性就會有所增大。但即使列舉的事例很多,其可靠性仍然不是絕對的,只要出現一個相反的例證,其結論就會被。所以,該方法只能為我們提供或然性結論,不能提供確定性結論。因此,為了提高假說的可靠性,最根本的是要收集大量材料,進行大量觀察,收集的材料越多,考察的范圍越廣,結論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因果判斷歸納法是根據因果規律的特點,在前后相繼的一些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中,通過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間的相關變化來推出活動或現象間具有因果聯系的方法。由于公共管理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規律,而規律是現象間的必然聯系,因而要掌握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規律就必須借助于因果分析,即根據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的外在表現,去推測公共管理活動、現象的內在規律。所以,因果判斷歸納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具有明顯的功用。因果判斷歸納法包括五種具體方法:
一是“共同情境查找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境中,只有一個情境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的情境就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有因果關系。一般認為,應用“共同情境查找法”的可靠性程度與文獻中所記錄或實際所觀察到的情境數有關,也和各個情境中不同情況之間的差異性程度有關。如果文獻中所記錄或實際所觀察到的情境數越多,各種不同情況之間的差異性越大,運用“共同情境查找法”就越可靠。
二是“不同情境比較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情境與它不出現的情境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在一個情境中有某個情況出現,而在另一個情境中這個情況不出現,那么,這個情況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就有因果關系。同時,“不同情境比較法”也會出現錯誤,因為“不同情境比較法”要求正反情境中只有某一點不同,但在實際研究中很難遇到除一個情況外,其他一切情況都相同或相似的兩個情境。如果正反情境除某一點不同外,正面情境還存在反面情境所沒有的另一些獨有的情況,而且另一些情況又被研究者忽視的話,那么使用“不同情境比較法”所推出的結論就會產生錯誤。
三是“查找比較并用法”。這是“共同情境查找法”與“不同情境比較法”的綜合運用。其內容是:如果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幾個情境中,都存在一個共同情況;而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不出現的幾個情境中,都沒有這個情況,那么這個情況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就有因果關系。使用“查找比較并用法”可分為三步:(1)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出現的那些情境加以比較;(2)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不出現的情境加以比較;(3)把前兩步比較所得到的結果再加以比較。
四是“緊隨變化關注法”。其內容是:如果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時,另一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也隨之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那么這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之間有因果關系。運用“緊隨變化關注法”來判明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公共管理現象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時,要注意兩點:(1)涉及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緊隨變化關系時,其他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在不同情境中應無明顯變化。如果其他活動或現象也在發生變化,而我們又忽視了那些正在變化之中的活動與現象,那么“緊隨變化關注法”推出的結論就可能有錯誤。(2)兩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緊隨變化關系常常僅反映在一定的限度內,超過這一限度,它們的緊隨變化關系就會消失,或者表現為一種相反的緊隨變化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正確把握公共管理活動與現象間的緊隨變化范圍,把握住最佳范圍,才能運用“緊隨變化關注法”推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五是“其余推論法”。其主要內容是:如果已知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是另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原因,同時已知前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中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前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其余部分與后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關系。
上述因果判斷歸納法是提出公共管理學假說的主要方法,然而它們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這是因為該類方法僅適用于研究單因素的因果關系,即作為原因的各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都是相互獨立,彼此之間并不發生作用。在這一假定之下,研究者在分析中把其他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理解為靜止不動的,而只觀察其中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變化。但事實上,作為原因的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卻往往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的這種交互作用是因果判斷歸納法無法解決的難題,即該類方法在具體使用中無法考慮“相關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作用。
2.演繹法
演繹是從一般性原理出發推導出個別結論的方法。演繹推理中,只要前提正確,推理的形式合乎邏輯規律,演繹出的結論總是可靠的,所以,演繹是一種確定性推理。既然演繹所得結論具有確定可靠的性質,那么為什么演繹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公共管理學假說,而不是公共管理學理論?這是因為,通常作為演繹出發點的原有公共管理學理論,受其產生時的認識水平和研究條件的限制,可能包含有錯誤和不足,原有理論和現有公共管理活動與現象間的完全適切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從這種理論前提出發,通過演繹推出的具體結論是不可能絕對可靠和科學的。從這一意義上講,演繹推理也可作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從已有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出發,運用演繹方法,許多研究者成功地提出了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如,巴納德在“傳統組織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行政組織假說”;西蒙在“行為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管理即決策假說”,等等。
3.類比法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之間在某種屬性或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或特征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為了要認識未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或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未知方面,往往把未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和已知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兩者的共同點,再利用這些共同點作為中介去推測未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運用類比推出的假說不一定可靠,多半帶有或然的性質。其原因在于:一是類比的客觀基礎限制了類比結論的可靠性。因為進行類比的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之間既有同一性也有差異性。同一性提供了類比的根據,而差異性則限制了類比結論。如果根據相似的屬性進行類比時,推出的屬性正好是兩者的差異性,那類比的結論就容易發生錯誤;二是類比的邏輯根據也是不充分的。類比是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某種相似為依據,但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某些屬性上的近似和相同,并不能因此得出兩者在其他方面也必然相似和相同。因此,為提高類比結論的可靠性程度,應注意兩點:一是用作類比的兩個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共有屬性越多,推出結論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二是類比時以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間的本質屬性為推理的依據,才便于推出可靠性較高的結論,因為在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諸多屬性中,本質屬性是決定性的。
(二)數理方法
數理方法作為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利用統計方法推導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統計方法是在隨機抽樣的基礎上,以局部資料推斷出整體特征的方法。運用統計方法進行公共管理學研究時,須從整體中選取樣本,然后以對樣本的統計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并對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某種整體特征作出推論和判斷。二是通過建立模型提出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所謂模型就是以簡化的圖形或公式語言對一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本質特征或基本過程進行形象化的描述。它是依據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經過抽象而得出的反映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運動規律的圖形或公式。利用模型可以把一個公共管理學問題高度抽象化,把對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研究轉化為應用量化工具對模型的研究,并通過對模型的修正逐步對某一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作出某種推測性理論概括。
(三)直覺方法
在公共管理學研究中,應充分發揮思維的能動作用,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方法以達到研究的目的。有時對已有的文獻資料或事實資料進行分析時,甚至可以不受固有的邏輯路徑的限制而直接去揭示某種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的本質規律。這種直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本質規律的思維方式,稱為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有多種表現形式,而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想象。創造性想象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在已有文獻資料或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新的排列組合,而獨立地提出新設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本質和規律的方法。以上三種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生成方法,在實際的公共管理學研究中往往是相互補充的,很難說某一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提出僅用了一種方法。所以,熟練掌握提出公共管理學假說的各種方法,對于我們提出合理的相對準確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是不可或缺的。
五、公共管理學研究中理論假說的驗證路徑
要確定以推測形式表述出來的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的可靠性程度,就需要對理論假說進行驗證,而驗證的標準只能是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或現象,即當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滿足了假說所設定的條件后,如能獲得假說所預見的結論,即可認為該理論假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驗證公共管理學理論假說一般有兩種基本路徑:一是直接驗證路徑。
即對假說做出的基本構想或預見進行直接驗證,檢驗構想或預見的結論與現實的公共管理活動、公共管理現象是否完全一致。直接驗證的優點在于,通過特定的文獻資料與事實材料能直接判定假說基本構想與預見的正確與否,因而具有較強的論證力。二是間接驗證路徑。間接驗證是在受各種條件限制、對假說進行直接驗證有困難的情況下,而采納的一條路徑。
關鍵詞:方法論;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公共管理; 價值取向
中圖分類號:C9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5831(2013)01-0064-08
研究方法的選擇一直都是科學研究的重點。經濟學被譽為“社會科學皇冠上那顆最為璀璨的明珠”,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方法的明確和成熟,經濟學已經發展出一整套分析框架與工具,并正在向著更為精密與恢弘的體系演進。德國當代著名法學家卡爾?拉倫茨先生指出,法學之成為科學,在于其能發展及應用其固有的方法[1]。中國法學知名學者徐祥民先生也指出,一門學科有沒有科學完整的方法論,不僅是其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而且是它能否得以順利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條件[2]。
公共管理同樣如此。但是作為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公共管理學在研究方法的探求方面可以說是空白①,并不是公共管理的研究不使用研究方法,追溯公共管理學的起源,學者們一致認同公共管理學來自于公共行政學,雖然對于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的關系國內外學者存在著不同的觀點??v觀百年公共行政發展過程的方法論,個人主義的理性思維與經驗的實用分析方法是其顯著特征[3]。理性思維的理論基礎是期望效用理論、邊際效用遞減理論,這些理論是一種標準化行為理論,目的是為理性決策提供一套明確的基本假設或者說是公理,但是決策研究者們通過期望效用理論計算出的定量結果與管理者的真實行為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果管理者違背這些公理,期望效用理論便無法使用,或者期望效用無法達到最大化。近年來行為經濟學的大量實驗研究批駁了以期望效用理論為基礎的理性思維,但并未動搖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經濟學與管理學上的地位。如果說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定量研究方法成就了經濟學“帝國主義”,使得經濟學處于“科學”的保護之下,對于定量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學者們則沒有一致的認同。時而定性,時而定量,當二者解釋的結果出現沖突時,無所適從。這種對方法論的隨意性和漠視,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公共管理研究現狀的派別林立、亂象叢生公共管理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研究角度或理論,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常常從自己的學科出發對公共管理進行研究。1993年,Bozeman概括了三種研究公共管理的角度:政策學派的角度( P)、工商管理的角度( B )和一個尚難鑒別的角度(X )。Kettl和Milward在《公共管理的現狀》一書中,將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列為公共管理的學科基礎。在《公共行政手冊》中,Liou認為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科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管理學、哲學等學科:政治學是公共行政分析最早使用的方法,它為公共行政中的官僚治理與官僚責任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據;法學是歐洲大陸公共行政的基礎;哲學則用來研究政府官員的倫理問題;近期,經濟學與管理學在公共行政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公共管理目前在運用各個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公共部門 (包括政府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問題。 。
定量與定性的方法論之爭,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已經拉開了帷幕,80年代末期,幾乎成為一場“戰爭”[4]。拋開其他的細枝末節,定量與定性之爭存在三個主要的觀點:定量與定性之間是根本對立的;二者之間存在區別,但是區別不一定構成對立;在認識論上互為補充,研究者應該研究如何為我所用。當贊同第三種觀點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定量與定性分析的方法論之爭似乎漸漸平息下來[5]。持第三種觀點的人(實用主義者)認為,哲學家、理論家注重的是“理”,研究者注重的是“用”。人類在科學研究方面關心的無外乎兩個問題:一是什么是知識;二是怎樣獲取知識。而這兩個問題又最終地統一于為人之用。因此,如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么,一切研究方法,無論它們的性質、操作形式有何區別,只要能為研究目的服務,就可分而用之或合而用之。從這個意義上說,定量還是定性的探討沒有什么價值,但是目前公共管理學界對于定量的過分重視與依賴,為了定量而定量漸漸模糊甚至改變了研究者對公共管理基本價值觀的認同。在公共管理中,治理工具、分析工具、政策工具的選擇無不體現了管理者的價值觀念,因此,對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過分推崇定量的現狀進行批判十分必要。
公共管理研究中定量分析究竟應該占據什么地位?什么決定了它的地位?當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結果出現截然不同的矛盾結果時,應該遵從哪種方法?正是筆者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定量分析的地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溯源
所謂定量分析,是指運用數學語言進行相關的描述,借助數學模型、統計數據等進行量化的分析。自“理性人”假設提出之后,定量分析日漸成為學術界所推崇的重要研究方法,部分學者甚至以能否引入定量分析作為衡量一門學科是否為“科學”的主要標準。這種衡量標準使得可以定量分析的自然科學無可爭議地被認為是“科學”,而不能進行定量或者尚沒有定量研究的社會科學被質疑是否為“科學”。馬克思曾說過“一門學科只有使用了數學之后,才能稱之為科學”。這種衡量標準的廣泛認同,使得部分社會科學學科開始嘗試運用定量分析來突出自己的理性思維。經濟學就是其中之一,自薩繆爾森將數學引入經濟學之后,“經濟學帝國主義”攻城掠地,其他相關學科也開始注重定量研究,公共管理作為其相近學科,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筆者也使用定量分析,統計了9年(2001-2009)來發表在《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上的所有文章,定量分析顯然受到研究者的推崇(圖1)。同時分析了《公共管理學報》近3年來的文章,使用定量分析的文章數占總文章數的比例分別是41%、59%、75%。為什么選擇這兩個期刊?首先,《中國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學界有較高的影響力,在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持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中,《中國行政管理》一直是CSSCI的來源期刊,中國知網中《中國行政管理》的復合因子為2.725,在所有期刊中排63位。其次,《公共管理學報》是公共管理領域的后起之秀,《公共管理學報》于2004年創刊,2008年就進入CSSCI期刊之列。在短短的6年時間中,她從無到有,并快速發展成為公共管理學界最為認可的期刊雜志之一。中國知網中《公共管理學報》的復合因子為2.342?;诖?,筆者選擇這兩個期刊,作為新老公共管理領域的代表來分析其中的文獻資料。對這兩個期刊的統計結果表明:定量分析方法在目前公共管理一級期刊中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甚至超過定性分析,占據分析方法的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