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9: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中段語文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學,促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文教學知識,在朗讀中鍛煉自身表達能力。朗讀并不是簡單的復述,教師應注意給予學生相應的朗讀指導,使其感受朗讀中蘊含的語感、情感、美感等內容,以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朗讀目標定準確
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朗讀也是如此,對于小學中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情況,科學制定具有層次性、規律性的朗讀目標,具體內容如下:第一階段朗讀目標,以正確朗讀為準,側重于生僻字、詞的學習;第二階段朗讀目標,以流利朗讀為準,在清除朗讀障礙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基本思想;第三階段朗讀目標,以感情朗讀為準,即在了解文章主要思想、情感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第四階段朗讀目標,以學生能力提升為主,即幫助學生通過朗讀獲得語言積累。
二、感情范讀師先行
就小學中段學生而言,對于教師存在較大的教學依賴,因此教師應積極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有感情地范讀,引導學生的感情朗讀行為,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教師范讀等同于給學生做出了榜樣,學生在進行自我朗讀練習時,會不自主的與教師范讀進行對比,發現、提出并解決朗讀中的問題,從而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逐句領讀授要領
小學生受年齡限制,對于事物缺乏系統的學習認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領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朗讀能力和習慣。教師可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將其分解對學生逐句進行朗讀指導,具體包括咬字清晰、重音朗讀指導、停頓朗讀指導、語氣和節奏的控制掌握,以及情感的表達處理等。通過這種逐句領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于朗讀技巧具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從而在耳聽口述的訓練下,提高學生對于朗讀的敏感性,最終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朗讀習慣,在學習陌生的文章時,也可以參照以往的朗讀學習經驗,完成相應的文章朗讀學習。
四、巧用齊讀共成長
齊讀是班級同學共同朗讀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可在朗讀表達的同時,對比他人的朗讀,在對比中互相糾正錯誤、學習經驗。齊讀相對弱化了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部分語感較差,個讀表現不佳的學生,可以在齊讀中放心地進行自我表達,從而不斷提高個人朗讀能力,消除自卑、膽怯等不良心理,在和諧、輕松的集體學習環境中,促進學生整體朗讀水平的提升。并且齊讀作為課堂集體活動,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對于學生總結朗讀規律、提高閱讀技巧、以及感受朗讀樂趣,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對于教師而言,齊讀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整體朗讀水平、發現學生朗讀主要問題,從而對朗讀教學做出針對性調整,以提高朗讀指導的有效性。
五、創設情景入情讀
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渴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對新事物進行探索。事實上,教師范讀、領讀均會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學生基本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朗讀學習探究,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表達,從而推動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通過創建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由境入情,通過自己的理解完成文章的朗讀,以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李廣射虎》一文是由《塞下曲》一詩引出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古詩和故事設置教學情境,從而將學生帶入到文章描繪的故事之中,使學生對于故事內容產生更為直觀深刻的理解,以提高學生的感情朗讀能力。教師在情境設置過程中,應重點把握故事環境氣氛的設定,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披文入境進行朗讀。
六、多種方法巧運用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對于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理解、提高學生綜合語文表達能力意義重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科學看待不同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行為,通過多種朗讀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從而使學生更加充分的感受朗讀的樂趣,并逐漸養成愛好朗讀、熱愛朗讀的語文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段閱讀;目標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1-0251-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語文課本為憑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學生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中表現出的是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無法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活動中,要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加深閱讀的理解和體驗,做到有所思有所悟,使情感得到熏陶。要注重學生心理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生一道體驗語文的魅力。
一、中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中段閱讀教學處于小學低段和高段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過渡性,從第一學段到第三學段,知識由淺入深,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個性化行為的培養尤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即在閱讀活動中讓學生自我探究和體驗,強化閱讀能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整體水平。在中段閱讀教學中,低效行為依然存在,一些教師無法把握教學目標的準確性,有的甚至模棱兩可,致使學生在知識積累、情感體驗、能力提高等方面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其關鍵原因就在于語文老師對于中段閱讀教學的課程目標不明確,導致在運用教學策略方面針對性不強,甚至出現偏差,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質量。所以,探究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與策略,旨在聚焦課堂,指導中段語文教師明晰中段閱讀教學的課程目標及重點,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推動區域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語文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應抓住三個要素
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是一個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為目的,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感受、理解、賞析、應用能力為重點,相互聯系,不斷提升的目標體系。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的重點目標,一是培養小學生獨立閱讀的基本能力;二是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三是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將基于新課標要求,進一步明晰小學中段(3―4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結合教學實踐,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重點要抓住三個要素:第一,學生的感受能力。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第二,理解感悟能力。能結合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文中表達的作用。把握課文大意以及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在文本表達的思想情感,能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第三,知識積累能力。積累所學課文中優美詞句和課外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以上,養成讀書的習慣,樂于與人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三、探索行之有效的中段閱讀教學策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就是完成閱讀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中段閱讀教學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情境教學,激發興趣。優質的課堂教學來源于對課堂的高度掌控和操作。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之間互動過程。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力爭創設適應學生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了,自主合作探究就越容易開展。創設情境的基本思路: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情趣,以建構具有教育性、感染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的活動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更好地體現課堂教學中的積極心理。
2.合作交流,體會感悟。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在這一階段更多地學會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比如教學時讓學生以組或班的學習形式進行討論,抓住中心詞或中心句,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然后讓他們體會和感悟,并尊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他們從文本的字里行間感受語言的優美。
3.質疑問難,突破難點。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一定存在疑難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就需要教師及時點撥引導,質疑討論,圍繞確定的探究焦點,引導學生再次深入讀書,尋求問題解決。課堂中,問題出現的地方,往往是課文的難點所在。教師不能草草收兵或避而不談,要有針對性的突破難點,可以采取隨機提問、深入交流、點撥導學、多讀感悟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地顯示學生的思維過程,繼而讓學生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在結合全文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導致疑難的原因,使難點得到有效解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依照這樣的思維過程,課堂教學疑難將很容易被清除。
4.拓展延伸,鞏固提高。《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從而豐富語文課程的內涵?!毙W中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并具備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優美語言的能力。作為老師,我們就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只注重教材,忽略拓展延伸環節,阻礙和影響孩子們的豐富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發展,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苯柚W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條件,正確誘導,讓課堂煥發生機,讓幼小的心靈,迸射出思維的火花,從而點燃生命的激情。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有效性
1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現存的問題
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問題雖然在不斷的探索以及研討,但是一些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教學目標設定過大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三維目標不僅涉及了知識和方法,同時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也作為重點,但由于現實的一些阻礙,往往沒有將其科學的統一起來,而是經常把三者單獨的割裂開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把培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作為教學目標。這些目標都過于的抽象并且廣闊,這種教學目標可檢驗性較弱,讓學生有種不切實際的感受。因為這種抽象的教學目標不能夠檢驗教學是否達到了最初的目的,所以導致教學過程中引發許多問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新課標擬定的教學目標過空洞過寬廣,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也不知道怎樣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并且由于外界的因素許多創新型的教學方法也不能得到應用,比如實際活動會擔心安全問題[2]。同時,忽視教學目標也成為常態。很多老師都把教學目標只寫在了教案上,在實際的教學中憑著自己的性子上課,并沒有根據提前設定的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有一種胡亂一氣的感覺,通俗的講就是:“走到哪里就在哪歇”,導致教學無秩序,從而極大的降低了教學效率。
1.2教學方法不切實際
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也是原因之一。不難發現,在教學實踐中,仍然有一部分語文老師只把漢字、句子這一些基礎知識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而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效性的研究都被教師所忽視。分數成為了唯一標尺,忽視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從而引發了教學和實踐脫軌,學生學習能力不能得到鍛煉,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也總是處于低下的狀。在以前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本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仍然采用不恰當的模式來教學,學生們的閱讀自信心難以建立,這些因素都影響了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用多媒體沒有堅持“適度原則”。小學生作為自控能力較差的群體,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很多地方,教師的多媒體教學還處于初級的水平,不能夠自如的使用多媒體,導致在閱讀教學中沒有發揮作用,同時在當前小學中段語文教學中,盲目性、重形式輕效果的多媒體課件隨處都是[3]。這不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影響,同時對閱讀教學的進步存在著阻礙。甚至為了實現這些教學點,超額的運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并加入了圖畫、音樂等形式。盡管這種教學過程看似多姿多彩,綜合性與廣泛性也具備,但是學生卻不能夠通過課文本身的閱讀和體會增加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也是有違我們閱讀教學的初衷和本身的。
2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導致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存在以上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2.1教師專業素養匱乏
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專業化的設計、計劃、組織。這都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來根據教學背景,擬定教學目標,開發課程資源,選擇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過程,這都需要極高的專業素養。教師的知識素養,先進的教育觀念,都屬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會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專業素養匱乏的教師則會采用傳統的教學目標,相反專業素養較好的老師則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景來設定。教師不僅僅要具備專業知識,教育理論更加要有教育創新,教育科研的能力。創新型學習是提高教師自身能力是關鍵點,自身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在教學中發揮促進作用。教學活動必須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教師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推動著教育目的實現,從而影響著學生身心發展。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對教材的熟悉程度也是影響教學的原因之一?,F在大部分的教師尤其是任教多年的教師更喜歡不備課就上課,總是拿著參考資料書就開始講課,沒有深入的分析文本,根本沒有將文本分析透徹,也沒有深究文本的內涵。這些原因都導致教師只會拿著書本上課,典型是舊式的教學。教師專業素養的匱乏會導致教學目標設定不明確,不符合實際教學情況。
2.2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的局限
學生的身心發展主要分為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發展主要包括肌肉組織、大腦和神經組織。小學生的肌肉組織發展不強壯,并且容易疲勞,大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較短。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主要包括:創造力、觀察力以及入學適應問題、以及為難情緒等。所以,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一直都在相互影響。并且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小學閱讀教學的更好實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這個階段的孩子從喜歡圖片式的文章到喜歡語言式的,他們的思維也開始具有多維性和可逆性。在現實的閱讀教學中,有的學生對閱讀產生了厭惡的感覺,只要一碰到閱讀題都會用一種不端正的態度去對待,有的甚至直接放棄,可想而知這樣的學生閱讀水平是多么的堪憂啊[5]。再則,在閱讀課中,由于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規律,采用固定死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中感到枯燥、乏味。
3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為了解決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現存問題,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法。
3.1目標牽引法
為了解決在小學中年級目標設定過大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前期藝術鋪墊,層層遞進。閱讀中的鋪墊能夠引導學生走進文章深處。其次,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不僅要做到豐富多彩更要做到恰到好處,在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自信的前提下拓寬他們的眼界。最后,一定程度的延伸知識。閱讀是增加學生們的知識量和拓寬知識面,所以書本上的閱讀不能作為唯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常常給他們課中、課后延伸。
3.2感同身受法
到現場感受實景。情景教學問題出現在1933年杜威所寫的《我們怎樣思維》中,他認為:“引起兒童的好奇心是反省思維建立的關鍵”,創設情境能夠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其中[6]。例如有老師在上二年級下冊的《開滿鮮花的小路》,就把學生帶到操場去真實的去感受美景,尋找美色。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觀察能力以及發現能力。一堂好的閱讀課能夠通過文字讓學生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語文帶來的快樂與觸動,能夠被文章所傳遞的精神所感染。這就是語文的魅力。所以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要學會用心教、用心學,使教師和學生的心聯系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的使他們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語文的奧妙。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想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課堂提問的作用。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鞏固,還能及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對語文課堂中的教與學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一、構思提問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加強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的有效性,就要對課堂提問的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構思,只有將課堂提問的內容進行明確設計規劃,才能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實施。其中,對課堂提問的內容進行構思的最主要環節就是抓住提問的關鍵之處。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草原的早晨》時,就對課堂提問的關鍵點做到了合理把握。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堂提問中的關鍵點就是“草原”及“早晨”,這也是這篇文章貫穿全文的內容。該教師在提問中向學生提問“草原的早晨與自己生活之處的早晨有什么不同”,這時,學生就會根據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的積累及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思考。學生在思考中會去想自己每天早晨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樣的,草原的早晨會有什么樣的自然風光,與自己見到的早晨景象有何不同之處。這樣,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會帶著提問中的關鍵點進行學習,很好地掌握課文內容。該教師對于提問關鍵點的把握,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增強提問實效性
要想增強課堂提問的實效性,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把握提問的具體時間,并對課堂提問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對于提問的具體時間點及內容比較重視。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時提出的問題主要是一些重復記憶的問題,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對于前一天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堂教學進行到中段部分的時候,該教師所提問的問題大多是比較靈活的,具備一定的發散性和思考性。這種提出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全面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進行到尾聲的時候,該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則偏重趣味性和生活性,以免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該教師在講解《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時候,在課堂教學的末端,對學生進行提問。該教師問學生是否見過松鼠,自己想象中的松鼠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并帶來了一只真的松鼠給學生進行展示。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都集中在小松鼠上,不僅對課文內容加深了相關理解,也能增加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該教師這樣的提問方式,對于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依據原則進行提問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注重遵循相應的提問原則,這樣才能讓提問變得更加具有實際意義,也具有一定的規范化性質。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很注重民主提問的原則,該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沒有將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只有自己與學生之間保持平等地位的時候,學生才會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該教師在講解《母親的恩情》一文時,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沒有單純拋出問題讓學生解答,而是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該教師問學生,母親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幫助,在生活中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影響,恩情是如何體現的。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該教師先是回憶了自己的母親是如何照顧自己和幫助自己的,對自己有什么恩情。學生在該教師的回憶及講述下,感受到了教師與自己是在平等地位之上,并踴躍回答問題,講述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有什么樣的恩情。該教師在民主提問的原則之下對學生進行提問,不僅加強了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保證了課堂提問的實際意義與作用,也很好地促進了自身的教學合理進行。
除了上文提到的民主提問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問時還要注意相應的趣味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只有遵循相應的提問原則對學生進行提問,才能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實施。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想要加強教學就要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施。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相應的提問原則來進行,還要對提問的內容精心構思和設計,并且要注重提問中的實效性。只有做到上述幾點,課堂提問才能真正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洪濤.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5).
小學語文教學可多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升入中學后能迅速適應中學的學習。
1、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養成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的習慣(做到每生有一本字典和成語詞典);養成書寫規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確的習慣(可要求學生堅持練字):養成課外讀書看報的習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看書做筆記寫批注、隨時積累有用知識的習慣;養成訂正錯誤、修改文章的習慣(可備糾錯本)。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在小學階段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那么升上中學后就能更快地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的學習。
2、高度重視學生自主意識與自學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法指導。中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增加了,難度也加深了,知識點增多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怎樣抓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單元小結”五個環節;怎樣掌握好基礎知識;怎樣進行文段閱讀;怎樣做好知識整理與歸納;怎樣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學,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問難,教師則抓住契機,巧為點撥,為學生釋疑解難??傊?,教師要盡力使學生消除依賴心理,培養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精講精練,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精細閱讀。要有選擇地把某些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學生掌握不好知識而把全部問題講透講盡,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尋答案。例如《夜鶯的歌聲》一課,文中許多地方都能體現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如果每一處都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則會使教學過程變得沉悶而低效,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形成。小夜鶯與德國軍宮周旋過程中有幾句答話相當巧妙?!霸趺磿褪O挛乙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教師可抓住這幾句話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結合課文背景進行分析理解,就能看出在這幾句話里小夜鶯既保護了群眾,又在敵人不易覺察之中戲弄、痛罵了敵人,充分顯示了他的沉著、冷靜和機智。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己找出其他能體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特點的地方來分析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主動意識;進取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21―0069-02
在小學語文新課標的指導下,筆者通過反復琢磨,構想出一套對小學語文課進行探究性教學的思路,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應用、總結、修正、提高,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的學期,筆者幾乎每天都被一些東西打動著:下課鈴聲響了,學生懇求著:“老師,遲一點下課好嗎?讓我們再合作一次!”第四學習小組的學習心得上寫到:“通過第四單元的自主學習,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二(1)班的鄭××同學在心語里寫到:“我太喜歡新的語文課了!每天都懷著急切的心情盼望著下一節語文課!”二(2)班張××同學在隨筆里寫到:“這就是語文課,她讓我自信、灑脫、有個性、有進取精神,我每天都沉浸在語文學習的快樂中?!薄鞓分鴮W生的快樂,筆者也沉浸在語文教學歡樂的海洋之中。確實,全新的語文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筆者和學生一起,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積極合作、認真參與,初步摸索出了一種全新的語文學習方式。
一、根據課標制定三級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目標,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綜合性語文素養的關鍵和根本。
2.過程與方法。要讓學生尋求并掌握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注重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情感,使之形成積極、正確的態度。
二、確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理論指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和學生要共同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改變學生落后的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觀念和自主意識,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并高度評價其學習成果。這樣,學生就能在語文實踐中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
2.合作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合作的欲望,調動他們的合作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團隊合作學習,實現生生合作、互動,并在語文教學中取得可喜的成績。
3.探究學習。教師應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習慣和能力,并勤于鉆研、思考、提問,并樂于同學生進行交流,具體做法如下:
(1)建立語文學習成長袋:語文學習原始資料表;入學前家長評價表;學生進步記錄表;家長月反饋表;語文學習目標表;教師評價表、激勵表;學生學習經驗表。
(2)學生自主命題袋:面試命題卡、筆試命題卡(按單元出題)。學生分小組確定出題人、答題人、評價人,并評選出優秀命題者。
(3)學生合作探究小組:按課文、活動分組。(探究小組的類型:單元活動小組、四人小組、特色小組、男同學團隊、女同學團隊、興趣小組……)
(4)課外名著學習沙龍:拓展性閱讀、研討。(名著推介;名著閱讀札記;名著觀感交流;名著名人談;名人訪談錄;吹毛求疵看名著……)
(5)學生學習成果評價組:評委由學生自我推薦、競選產生。(評價內容:課堂活動評價、課堂發言評價、課外學習效果評價、資料信息收集評價、隨筆評價、學習成績階段性評價、作品發表評價、語文學習整體性評價……)
(6)語文大世界學習成果展示交流課:在教室的各個位置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包括圖片、資料、作品、多媒體成果等。
(7)語文學習問題搶答、辯論賽:分單元、課本、文體、問題類別(準備課文:《難忘的一天》、《酸的和甜的》、《望廬山瀑布》、《古詩兩首》、《桂林山水》、《珍珠鳥》)
(8)課本劇演出:《黃河的主人》、《少年閏土》、《兩小兒辯日》。
(9)中段考:面試題(學生自主組織試題、學生準備答案),筆試開卷。
(10)期末考:面試題(學生自主選定試題,學生評委準備答案),筆試開卷。
(11)口頭作文學生自評組:題目自主擬定、寫作內容自定、口頭表達成績評價,人人參與。(每兩周一次)
(12)配樂朗誦:評委組由學生自主產生,朗誦由學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誦課文:《難忘的一天》、《酸的和甜的》、《望廬山瀑布》、《古詩兩首》、《桂林山水》、《珍珠鳥》。)
實驗的過程就是帶著問題摸索前進的過程,相信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一定會為語文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茹成.以愛為媒,以情為介,激發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2):47―48.
[2]吳建策.耕讀文化,讓童心在田園詩中棲居――永外實小“探尋楠溪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側記[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5):31―33.
[3]邱秋玲.興趣為導,自主先行――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探微[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0):40―41.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試題
課程代碼:03329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南北朝時期的《昭明文選》,_________的《古文觀止》等,是我國古代家喻戶曉的語文選本。
2.癸卯學制規定的中小學必修課程中,有“讀經講經”和“_________”兩門課程,這就是我國語文教學獨立設科的最早名稱。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_________的學習方式,是現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
4.語文課程目標,是從語文學科的角度規定人才培養的_________和具體規格。
5.課程資源大致可以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毫無疑問,_________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
6.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應該是兩個方面:第一,_________的工具;第二,通過拼音幫助學習普通話。
7.閱讀教學的開放,天地非常廣闊,主要做法是“課內外聯系,_________,學科間融合”。
8.根據口語交際能力的結構,我們認為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_________教學和語境教學。
9.言語功能和學生_________的規律應當成為我們構建口語交際教學序列的根本依據,或者將其稱之為口語交際教學序列的主線。
10.口語交際的教材應該包括_________和輔助教材兩部分,輔助教材在形式上要注意以音像資料為主。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2.工具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3.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發展功能。( )
4.現行語文課程標準同1993年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相比,漢語拼音降低了要求,減少了內容。( )
5.據記載,先秦時期,初讀經書階段一般先讀《孝經》、《論語》,然后再讀《春秋》、《尚書》、《詩經》等其他經書。( )
6.寫字教學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寫字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積極影響,寫字是鞏固識字的有效手段。( )
7.我國古字教學的經驗可以歸納為:重視起步階段寫字基本功訓練;重視寫字方法的傳授;識字與寫字分開進行;用寫字以正心。( )
8.口語交際對用詞要求不高,以日常生活用語為主。書面交際則對用詞的豐富性、準確性有較高的要求。這是口語交際和書面交際在言語形式上的區別。( )
9.問卷問題的形式有開放式、封閉式、半封閉式等三種。開放式問題由于不需要列出答案,只要留出空白就行了,而封閉式、半封閉式問題則有是否式、選擇式等多種形式。( )
10.個案研究指采用各種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資料,對單一對象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它的研究對象只能是一個人。( )
三、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關于語文課程的性質和任務,長期爭論不斷。20世紀90年代以前,爭論的集中點是 ( )
A.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關系 B.工具性
C.思想性 D.語文教學工具性和思想性關系
2.課程標準認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上述評價建議是針對什么提出的?( )
A.語文評價的目的 B.課程評價手段
C.評價的價值取向 D.課程評價主體
3.書不一定要讀得非常透徹,“好讀書,不求甚解”,隨興而至,自由閱讀。持這種觀點的是( )
A.王安石 B.劉勰
C.陶淵明 D.韓愈
4.采用精讀與博覽相結合的方法,要求學生熟讀、背誦、積累文學佳作,啟迪智力,陶冶情操,增強文學素養。具有該特點的閱讀教學實驗是( )
A.“以名家名篇為主體組織閱讀教學” B.“情境教學”實驗
C.“嘗試教學”實驗 D.“大量閱讀,雙軌運行”
5.說明為發展各種語言功能,應相應地掌握哪些字、詞、句、段、篇和文章體裁的知識技能的是( )
A.思想內容積蓄系統 B.思維能力訓練系統
C.語言功能發展系統 D.語言文字知識技能訓練系統
6.說明為發展各種語言功能,應如何根據學生的一般發展來確定相應的訓練形式的是 ( )
A.思維能力訓練系統 B.語言文字知識技能訓練系統
C.語言功能發展系統 D.思想內容積蓄系統
7.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主線序列中,中段(三四年級)重點訓練學生的( )
A.表現功能和啟發功能 B.想象功能和交往功能
C.表達功能和調節功能 D.表現功能和表達功能
8.學生學習評價是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學習評價分為成績評價、水平評價和學能評價三類,所依據的標準是( )
A.評價結果呈現形式 B.評價用途
C.評價內容 D.分數解釋參照標準
9.語文課堂觀察研究可分為定量觀察和定性觀察。劃分的依據是( )
A.收集到的資料的屬性 B.觀察時研究者是否參與研究對象的活動
C.觀察方式的結構化程度 D.觀察憑借的手段
10.調查研究可分為綜合調查和專題調查。劃分的依據是( )
A.調查對象 B.資料收集的方法
C.研究的范疇 D.調查的功能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口語交際教學
3.語文綜合性學習
4.語文教學研究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語文教材的功能。
2.漢語拼音教學的策略。
3.近年來我國小學作文訓練序列特點。
4.國內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學習的形態。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