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管理
時間:2023-09-18 17:09: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隱形流失是國有資產流失的另一條渠道,有以下表現:第一,一些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經營管理措施不當,致使企業虧損或者破產,導致資產流失;第二,由于人為原因,在核算上存在較大的失實,流失比較嚴重。
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會計監督
1.在客觀因素方面實施會計監督。
在評估和確定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的時候,應當進行綜合考慮,全面作出評估。因為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單純的從會計賬簿上計算出的數字反映出的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并不是完全符合真實情況的。在當前的一些企業中,計算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往往從會計賬簿上根據期末和期初的數值來確定。這種計算方式并不合理,需要進行一些調整,才能真實地反映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例如:在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考核期內,國家對企業實施了新的項目,增加了一定的資金投入,那么在計算時,如果只是按照會計賬簿上的數字計算,那么企業的國有資產肯定會增加,如果就這樣單純的說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做得很好,那么與實際情況不符,因為這部分投資不是企業自己經營所得,因此,需要在計算時將這部分追加的投資減去。類似也應減去的還有:國家的專項撥款、企業的捐贈、由于“先征后返”政策增加的公積金等,此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不屬于企業經營所得的資產,也應該扣除。這些都是由于客觀因素引起的國有資產增值,而不是企業自己經營所得,那么在計算國有資產是否增值時,會計人員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在會計分析時,扣除應該扣除的部分,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行有效的監督。
2.在主觀因素方面實施會計監督。
人為因素也是影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在實際中,經常存在某些企業的經營者弄虛作假,使得國有資產虛高,而實際上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在主觀因素方面,會計人員實施的監督表現在以下幾方面。2.1固定資產折舊。一些企業在對固定資產折舊時,由于有關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原值進行了重新估價,使固定資產的原值增加,但是在折舊時,企業仍然按照原來的計提折舊,這種情況會導致虛增利潤。因此,考核時,會計分析人員應當注意,對相關部分要進行扣減。2.2人為扣壓支出、消耗。一些企業為了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在考核時,故意將企業的一些支出或者材料消耗扣壓,以減少國有資產的消耗。因此,會計人員應當注意到這一點,在會計賬簿上及時作好記錄,在最后統計時可以有效扣除。
3.經營投資損失或者獲益。
一些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造成資產受到損失,但是這些資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一時無法核準,或者由于時間跨度較長,在考核時期無法進行計算。會計人員應當注意到這種情況,在考核時,要做出相關的說明,闡明其對國有資產的影響以及可能會造成的損失;在考核時,企業經營出現了扭虧為盈的情況,企業經營投資獲益,這部分獲益的資金可以對前期的虧損進行彌補。這個時候,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分析時,應當調整期末值,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準確反映。
4.對存貨和固定資產的處理。
如果在考核期內,存貨或者固定資產出現虧損等情況,會計人員也應當核實其金額,在會計賬簿中予以反映,調減期末值;如果出現存貨增加或者固定資產增值的情況,會計人員也應當在會計賬簿中予以調整。
5.對企業的往來賬。
如果在考核期內,有些賬目沒有結清,那么會計人員也應當根據賬目增減情況,相應的調整期末值,真實地反映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
6.資金預算執行。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規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編制相應的資金預算。會計人員要肩負好自己的職責,對企業的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更好地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結語
一、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的重要性
要想了解國有資產在保值增值審計方面的重要性,就需要對其基本的概念加以了解。首先這是國家所有的一種資產類型。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可以說國有資產涵蓋了國家的一切財產以及與之相關的財產權利。在國家出現以后,國有資產也就隨之產生了,并且伴隨國家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著。一般情況下,國有資產主要表現為三種主要形式,一種是經營性的資產內容,一種是非經營性的財產,還有一種是投資性的資源管理項目。在對國有資產進行保值增值的審計過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要確保國家以及相關資產所有者的合法權益,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更加真實的反映出我國經濟的實際情況。
加強對國有資產的審核,可以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同時為企業營造出一個更加舒適和諧的環境,這樣便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對國有資產在企事業單位中的運用。加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審計工作,實際上是將公有制作為主體,并且加強對多種所有制經濟地位的穩固??梢詫⑵洚斪鲆环N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通過對國有經濟保值增值方面的審計工作,還有助于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加強對國家所有權的維護工作,將國有經濟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另外,審計工作還可以對國有資產起到公平公正的作用,審計部門是與其他部門相互獨立而存在的,通過相應的審計之后,將其他具有利益關系的部門相互獨立起來,這樣國有資產體系才能實現更加良好的運作。因此國有資產的審計工作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是維護企業實現公平競爭的主要手段,是促進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推動力,成功的將企業注入活力與長久的生命力。
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的內容
(一)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在對國有資產進行審計的過程中,保值增值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這一環節中,需要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固定資產使用情況予以審核,從審核的情況中就可以分析出社會經濟的發展是越來越好還是有所退步,因為在國有資產中,固定資產是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根據相關規定的要求,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否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都需要通過對國有資產的審計才能實現,從中也可以看到國有資產是否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予以執行。在固定資產的檢查中,主要檢驗的內容是企業所登記的固定資產是否具有真實性,是否具有沒有登記在冊的情況。固定資產在使用以及維修的相關情況一定要記錄下來,不能出現私自占用甚至租用的現象,資本的使用應該以安全性與完整性為前提。以企業的固定資產為例,要按照折舊計算的方式對企業所提取的固定資產情況匹配,看是否具有一致性。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企業極有可能出現減沖資本的行為,通過審計都可以檢查出來。企業在對資產進行報廢以及轉讓處理的過程中是否按照規定進行,這些都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又例如企業在注冊資金方面出現了變化,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及時進行相關變更登記的辦理,這些問題在審計的過程中都可以集中的體現出來。
(二)對國有企業的負債情況進行審計
如果國有企業出現了負債的情況,這就說明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需要通過勞務以資產對債務進行償還,在保值增值審計的過程中,可以說這是一項減分項。但是對國有資產的負債情況予以進一步的審計,卻有助于更加詳細的了解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尤其是可以明確的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更加詳盡的認知。在具體負債審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需要保證各個資產在國有企業中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只有完全掌握國有資產在不同時期的狀況,才能真正的達到對國有資產進行估量的目的。將國有企業控制在能夠掌控的范圍之內,這樣對于負債企業的風險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對負債進行估量也未必對國有企業不利。
(三)對國有企業的資產利用情況與保值增值進行審計
在這項審計內容中,主要是運用各種財務手段以及工具對國有資產中的實際利用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目的是將資產的實際利用情況更加直觀的展現出來,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對國有資產的相關情況更加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檢查企業中保值增值的審計。以企業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為例,高效的利用才能實現設備的價值,對企業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一些企業中對設備的利用率明顯不高,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探究其原因,對于不能高效利用的原因予以查明,這時運用審計的手段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在對企業中的指標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其與同行業進行橫向對比,也可以對產品進行縱向對比,在對比中找出企業的優勢以及劣勢,為今后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企業如何改善國有資產的管理
(一)重視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建設
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建設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是相當有必要的。因為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值增值制度,才能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基礎,并且要在源頭處體現出國有資產審計的重要性,進而體現出權威性的發展特點。有法可依是實現審計工作順利展開的首要前提,在相關管理機制的前提下進行審計,實際上能夠進一步完善并且健全審計的結果,將其作用得到應有的發揮。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將收入與支出進行對比,以此作為會計處理工作中的依據,以權責發生制為主要原則,看是否達到了相應的目的。使得對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進行有力完善的保障。
(二)加強國有企業資產內部控制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結合當下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較為科學的管理手段,內部控制體系包含了會計信息質量,資產財產安全以及決策制度的控制系統,內部控制就為企業在各個情況以及各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了相關的應對策略,是企業應對風險以及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也應該借鑒采用內部控制制度,為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做一保障。尤其是在企業的資金管理、庫存管理等容易出現問題的方面要制定相應的科學管理方法,規范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使得國有企業內部形成一種長遠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機制
當前社會發展迅速,經濟變化快而且多樣,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處在各項工作都在改革的中國社會,國有企業的發展更是多樣,因此,對國有企業資產進行審計時,要注意結合時展的背景,根據國有企業發展的實際,將審計手段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比如,除了檢查以往常規的考核指標外,還要根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對企業的負債原因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情況進行評估,結合企業發展的變化趨勢,對企業的發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合理的建議。同時,除了對審計的指標進行創新之外,審計的方式也可以相應進行改變。比如,建立完善的審計體制,保證審計結果能夠真實體現出國有企業的經營情況,并且能夠將審計結果進行有效利用。
1.現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機制存在不足
目前,在很多國有企業缺乏完善的保值增值考核機制,特別是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考核更不完善。內部審計部門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督察員,只有在內部加強審計和監管,才能有效提升國有資產的使用效果,保證國有資產的不被流失,進而更大的實現國有資產的價值。目前,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審計考核的內容比較單一,具體的考核程序存在很多的問題。另外,有一些的保值增值審計工作只是存在形式,不能達到有效監管的目的,不能很好的推動資產的正??焖倭鬓D,減緩了資產應有的流轉速度,從而降低了國有資產的使用價值。
2缺乏完善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方法體系
在我國,有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審計的方法體系還存在漏洞,不完善不全面的審計方法阻礙了審計水平的提高。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龐大,范圍廣,內容多,任務重,因此,保值增值審計工作也變得更加的繁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很大。如果缺乏精確的、高效的審計方法,將會使得審計工作更加的難以開展,也會造成審計結果的誤差變大,被客觀制約的審計工作將不能真實發揮監督的效果。
二、加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的方法
1.加強監督國家資本金的完整性
國有資本的檢查項目中很重要的就是國家資本的完整性。企業提取的折舊費用是否是合理和合法的,,是否有故意去沖減國有資本的行為;另外,賬面資本損益之外的支出是否按照正確的報廢、毀損以及轉讓方式,也就是營業外支出和營業外收入的方式。企業在對外界進行投資時,是否在賬面上進行了恰當的處理,規定的權益法核算方法是否得到應用;若企業的最初注冊資本金額發生變化時,企業是否變更登記手續等。這些會計處理都會涉及國有資本的完整,其每一個環節都關系到國有資本金額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因此,企業內部應當注意這些核算的環節,加強監督和檢查國有資本的完整性,從而從根本上保證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2.加強監督國有資產計價的合規性
企業應當依據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檢查資產增減在增減過程中參照了規范的計價體系。主要檢查內容包括:當企業發生業務時,存在的直接或者間接費用,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是否采用了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另外,當會計核算業務發生時,是否正確區分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未分攤的費用。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就是主營業務的核算時否真實準確,是否存在不合規定的收入記錄,主營業務收入的每一筆記錄,是否存在真實的原始憑證。另外,在國有資產的評估、變賣的過程中,審查或者監督是能夠按照規則執行,是否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
3.加強對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的核查
一般企業的實力不能從表面賬戶看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核查企業是否有私設金庫和賬戶。在綜合評價分析各項指標時,應當詳細分析各項指標,分析的內容既要有橫向也要有縱向,這樣才能比較完整的分析企業的實際水平以及在行業中的地位。從而找到哪些主導因素約束著企業資產的使用效果,然后根據發現的原因,努力改變這些問題,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價值,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主要固定資產是公共服務以及基礎設施,這些固定資產因為受到嚴重的管理計劃的限制,所以一般不適用市場進行定價決策,當然也不能根據現有的資本市場去評估它的真實價值。因此,利潤不能作為唯一的企業管理目標,應當重視社會效益等其他的綜合指標。在對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價值衡量市,不僅應該考慮經營效益,還應該考慮一些企業形象、榮譽等的提升。當進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時,不能僅僅參考一項標準,應當啟用綜合復雜的指標體系,以便于準確的進行核算國有資產的價值,保證國有資產增值審計的質量。
4.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執行力度和審計監督
【關鍵詞】高校;資產管理;管理
隨著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學校辦學過程中的經濟行為亦趨多元化。高校內部資產經營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利潤承包發展到對校辦產業讓權、擴權,從實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到股份制改革等等,使高校有了相對獨立的財產和產權。在高校資產存在形式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應采取有效的對策,加強管理,防止流失。
一、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嚴謹。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學校的固定資產并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因而許多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執行監督不力,致使高校資產流失嚴重。如對學校資產的簡易評估、將資產隨意調撥給企業無償使用、固定資產的報廢管理制度混亂等都會造成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給高校固定資產流失埋下了隱患。
2.資產存量數不清,賬實不符。高校資產類型比較多,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等,就目前高校內部資產管理而言,一般表現為重固定資產的管理,而忽略其他各項資產,如無形資產的管理。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由于高校沒有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漏洞較多,“家底”不清,尤其涉及教學、科研、生產共用、校內多家部門管理的資產,在賬務管理上出現混亂現象,存在賬賬、賬實不符的問題。
3.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資產無法保證增值增效。一些高校以興辦校產為名,將大量非經營性資產劃撥到校辦企業中去,且不按國家規定辦理有關財產轉移手續,無償占用高校國有資產進行創收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由于利用非經營性資產創收所得過多地向個人分配傾斜,使得投入的資產無法得到應有的補償。然而一旦虧損,就將“包袱”甩給學校,致使高校對這部分資產根本談不上保值增值。
4.固定資產折舊、資產轉讓不規范。轉制后,一些高校的校辦產業,不按照校企脫離后有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內部企業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也沒有建立“累計折舊”總賬科目。
二、加強高校資產管理的幾點建議
1.加強現有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高校的資產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隨著我國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各高校的規模和水平不斷擴大和提高,教育經費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高校的固定資產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各高校通過各種形式對從事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以適應現代資產管理的需要。
2.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規范化。管理機制的建立是規范資產管理的重要保證,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的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具體履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切實做到國有資產“三分購建七分管理”的原則。對高校固定資產要進行認真的清產核資,摸清家底,切實把管理職責落實到人,真正做到科學、合理、有效。也就是說,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既要有大框架的要求,也要有具體到資產采購和驗收、使用和維護、處置和清查等明細的內容,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充分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
3.科學轉變管理理念。把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觀念轉移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上來,強化服務意識,落實管理人、使用人的具體責任,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充分調動各級管理中人員的積極性。優化資產配置,加強計劃管理、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進一步挖掘資產潛在功能,使資產在使用周期中充分發揮作用。運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構建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和諧性。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廣大師生員工的大力支持。要摒棄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樹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市場經濟意識,充分認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把固定資產管理當作關系到學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順利開展以及高校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明確界定資產產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的經濟活動日趨頻繁,在創辦“三產”、出租聯營、股份合作等環節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資產轉移行為。這就要求高校對出資的國有資產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評估。結合目前高校實際,在固定資產管理中,要特別注意加強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轉為經營性固定資產的管理,實行有償使用。對用于經營的房屋、儀器設備等事前要經過評估、界定,使其能真實、完整地納入資產管理部門,按企業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督促校內經營單位加強對資產折舊管理,正確計算經營費用,并將固定資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納入財務統一管理,以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促進高校國有資產結構、布局的優化,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學校扶植階段的校辦產業,其無償使用的固定資產,可暫不實行貨幣結算,待其走上正軌之后,再規范其收益分配制度,使資產投資的收益按規定分攤并返回學校。
總之,加強高校資產管理是一項涉及多個部門的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細致的工作,但只要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一定能建立起有效的管理、運行、監督機制,保證高校資產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新形勢下高校資產的管理必須與高校的改革同步進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用之有方的國有資產管理運行機制,使高校資產管理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推動高校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群.大型精密儀器設備配置效益的比較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9(3):112-120.
[2]姜兆純.淺談高校國有無形資產的管理[J].國有資產管理,2005(3):55-56.
[3]莫文,楊建.淺議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06(3):94-95.
摘要針對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松散混亂和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客觀情況,關鍵是要從制度管理上形成長效的固定資產管理財務制度與實物管理制度。必須嚴格落實固定資產責任人制度,明確固定資產管理權責,形成科學規范的固定資產財務賬目,完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實現固定資產保值增值,增強企業競爭實力與發展后勁的管理目標。
關鍵詞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
依照財政部《企業會計具體準則》中的相關規定,固定資產的定義為:因生產經營、勞務服務或租賃等需要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單位價值,且使用期限高于1年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作為企業基礎的生產力要素,是企業形成經濟效益的物質基礎與基本保證,其結構管理水平甚至可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隨著當前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化,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張速度日趨加快,固定資產投入比重達企業資產總值的46%~69%,而折舊費則不足生產成本的15%。在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松散混亂和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客觀形勢下,企業必須堅定“開源節流”的資產管理思路,在依靠高產能、高技術附加值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增進內部管理的實效性,實現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與發展后勁。
一、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熟發展,固定資產管理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越來越多國有企業的重視與關注。且知識經濟的發展,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先進的固定資產管理技術和手段,使固定資產數據處理、實物盤點和清查更科學、更簡便、更高效。但固定資產管理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管理內容幾乎涉及到企業的各個業務部門與崗位,是要求企業組織內部成員共同參與的全員性的工作。加之我國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概念、經營模式、管理思路等方面客觀存在的局限性,相當多的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仍存在有諸多弊端與不足,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
(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執行力度
1.固定資產保管人、使用責任人分開制度流于形式,賬面資產狀況缺乏有效監管,易為固定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帶來潛在風險。某國有集團公司出于宏觀環境變化與戰略規劃的考量,公司分拆為兩個公司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及時劃分清楚債權債務,相互間各有對方帳面固定資產共計759萬元,以致固定資產管理出現所有權與使用權嚴重分離的情況,這無疑會對企業固定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構成嚴重的潛在威脅。
2.基建工程管理與財務處理未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2006)的相關會計標準,在建工程為全面結轉為固定資產,以致出現存在賬外固定資產的情況,為固定資產的后續管理及維護帶來嚴重障礙。
3.未明確執行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標準,以致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賬目混亂,資產盤點時難以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4.固定資產管理重視采購、調撥使用,缺乏相對完善的報廢管理制度,廢舊物資處置、殘值收入管理缺少內控監督,存在舞弊風險。
(二)財務管理與實物管理脫節,固定資產存在賬實差異
隨著國有企業集中管理財務模式的實施,固定資產的采購、調撥、報廢等管理職能被分別劃撥至財務核算部門與實物管理部門。在企業基建工程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所形成的原始憑證不計其數,可能在最終匯總、財務核算發生疏漏,或由于廢舊物資處置時間跨度長,固定資產變動在財務賬上無法得到實時反映,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賬目分散混亂,固定資產清查、盤點無法與財務賬目一一對應等問題。
(三)固定資產閑置,未發揮出應有功能
隨著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升級,改擴建過程中許多陳舊的固定資產被拆除或停止使用,閑置固定資產日益增加。但由于閑置資產的再利用價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視,缺乏專項處置措施與維護制度,因保管不善而損壞的現象極為嚴重。據雞西新聞網報道,黑龍江省慶豐農場浸油廠1500多平方米廠房長期閑置,嚴重浪費了企業資產的經濟價值,改擴建為鍋爐車間,不僅盤活固定資產500多萬元,更有效地解決了企業供暖管網老舊、廠區空氣質量差的現實問題。
二、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健全內控制度,完善與創新固定資產管理方式,使固定資產保值增值,適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要求。其主要措施應包括以下幾點: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嚴格落實固定資產責任人制度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首要的問題在于明確職責劃分,總經理、項目經理分別對歸口固定資產的管理、營運承擔對應責任,并作為年度責任業績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上至下地將固定資產管理任務分項落實至具體職崗、責任人,將業績考核與固定資產管理效果直接掛鉤,激發相關責任人對于固定資產管理控制的責任感,高度關注這一問題,審慎負責地執行相應制度,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杜絕上述管理漏洞的發生。
(二)建立科學、明晰的固定資產管理權責運行機制
完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組織結構,嚴格區分職責權力,是保證固定資產完整、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說,就是要將資產使用部門、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管理責任進行細致劃分,確保固定資產管理、控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全過程控制。
1.使用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使用、保管,須建立固定資產臺帳或卡片,及時登記資產變動情況,定期盤點,保證帳、卡、物一致;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維護保養制定,防止非正常資產損失。
2.管理部門:健全歸口管理固定資產帳卡等級制度,及時辦理資產增值、轉移、調撥、報廢等手續,保證分管、使用、財務賬目一致;定期清查盤點,對資產盈虧報廢及時提出處置方案;督查固定資產維護、管理情況,編制固定資
產維修保養計劃表。
3.財務部門:建立固定資產核算賬卡,定期審核、填報有關會計報表;參與資產管理部門的清查盤點工作;推進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快數據信息處理效率;規范固定資產編碼,編碼內容需包含中固定資產原值、購進時間、型號等,避免發生人工傳遞中可能發生的出錯機率。
(三)嚴格執行會計準則,形成科學規范的固定資產財務賬目
夯實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首先要從會計基礎工作、固定資產核算管理工作逐項抓起,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相關規定。在固定資產采購計劃編制、驗收、使用、維護、處置直至報廢的全過程中,必須形成科學、嚴密的核算、管理制度,使固定資產業務操作真正實現規范化、高效化,保證資產實物完整和賬目清晰;內部財務控制制度方面應當依照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統一固定資產入賬標準,嚴格區分資本性、收益性支出,避免出現企業固定資產虛列、少列,資產和損益數據失實的情況出現。
(四)完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盤活存量固定資產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完善,重點要加強四方面的工作。
1.建立固定資產現場動態管理制度。財務部門與實物管理部門應形成長效的雙向溝通互動管理崗位責任制,要求財務核算人員深入班組現場工作,掌握固定資產運行一手資料,確實地執行固定資產核算與實物管理緊密結合的財務制度。
2.定期清查固定資產存量,建立明確的固定資產盤點制度,確保固定資產賬實相符。通過季度、年度資產清查,摸清國有企業家底,對于盤盈、盤虧固定資產的成因,在確定獎懲責任的同時,依照財務管理制度及時處置固定資產變動,保證固定資產賬實符合。
3、完善固定資產報廢管理制度,體現出崗位管理的相互牽制性和監督性。固定資產報廢程序必須經由歸口管理領導的審核、批準,報廢程序的運行應有明確、適當的職權分工,體現出崗位設置的牽制性原則,尤其是廢舊資產的銷售環節更要求有力的監督機制,杜絕舞弊現象的發生。
4.由于生產工藝的更新與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國有企業存量固定資產在質量功能、運行效率和配置結構方面不
可避免地會反映出標準滯后、與改造技術設備不相匹配的問題。因此,優化配置存量固定資產的質量、功能、規模、結構等要素,對于形成企業整體高效運行的生產體系尤為重要。帶病運轉、停機待修設備及時維修、報廢;正常運轉的固定資產,以技術標準、經濟合理性及運行效率等作為評價標準,有償剝離技術陳舊、急需更新的存量固定資產,采購技術效益比更加經濟的新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維護企業固定資產結構與整體運轉效率的高匹配度,盤活現有固定資產。
(五)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相關人員的后續教育
企業應當積極組織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并分為高中級、初級層次進行分批培訓:高中級層次的資深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應強調管理理論的更新培訓,提供資產管理及相關會計決策、分析能力的培訓;初級及新入職人員應注重基礎性實用性知識的教育培訓。繼續教育方式也應當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除面授、講座等傳統模式外,實施網絡遠程教育,也可以為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深造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條件,這樣也便于集團企業資產管理人員的集體學習與專業技術考核。
三、結語
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健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制已成為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的必然選擇。針對不同類型、行業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還需要企業單位在實踐中不斷地予以創新、探索,才能有效地加強內部控制,實現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為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眾托.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黃少安.國有資產管理概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張慧萍,李娜.淺談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32).
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責任進行明確.在國有企業資本的運營過程中,可以運作資本,合理、有效地對國有企業資本進行運作,有利于重組和流動國有資產,使得所有制的最佳形式得到實現,也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國有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根據上文來看,國有資產進行保值增值不可忽視,它能夠控制國有資產的流失,也能夠令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能夠使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得到實現,從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國有資產加強保值增值審計的主要手段
(一)在資本保全性原則下,對國家資本金是否完整進行檢查
檢查的項目包括:折舊計算與企業提取的固定資產是否一致,成本費用是否已經計入,是否有行為去沖減資本金行為;而損益之外的支出,包括資產的報廢以及轉讓與盤盈和毀損等的處理方法是否按照業外支出和營業外收人進行處理;在對外投資被收回的同時,利潤的賬面上差額,在處理時是否按照投資損益進行,在投資額轉換成控股權的時候,在進行對外投資核算時是否采取了權益法;若是企業的注冊資本金數額變化了的時候,變更的登記手續是否進行辦理等等。
(二)依照現有的財務會計制度,檢查資產增減在增減過程中是否具有合規的計價
檢查項目包括:企業發生的直接或者間接費用,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是否依照了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以及劃分收益和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是否有應該分攤卻遮遮掩掩不提及的現象;在產品成本發生差異時,不受人為調節,僅依照國家計算的數據是否屬實;企業的營業收入是否真實且完整,是否有一些違法行為,比如人為虛增或隱瞞收人或者在登記之外的以物易物等。如果當兼并、聯營或者破產以及租賃和銷售資產轉讓在企業進行時,如果國家與企業間的產權發生改變,評估是否依照法律進行;在評估的過程以及結果之中,審查是否得以嚴格進行,是否有舞弊現象,例如弄虛作假和等;在固定資產以及存貨的盤盈方面,是否按照國家的規定,例如固定資產的完全重置價、同類存貨的實際成本價等進行核查;在計價過程中,外單位的一些投資在吸收的過程進行時是否按評估價或協約價;企業的商譽,是否依照國家規定的“除企業合并、購買外,不得作價入賬”的標準執行;在計提和沖減減值之中,是否依照了新會計的規則,以杜絕人為增減成本和費用,對利潤進行違規調節。
(三)在用各種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和保值增值的情形應該進行核查
其中為了挖掘企業的潛力,可以檢查企業是否有沉淀資金。在評價各項指標時,要橫向比較企業發展中的最好水平與先前的實際水平,也要豎向比較企業與同行業或同類型企業的優秀水平,由此試著找尋出哪些原因和主導因素影響企業資產利用效果,使本企業和其他先進企業間的差距得到揭示。再提及一些國有企業的公共服務產品和基礎設施時,因為其受到嚴重的指令性計劃的行政的干涉,他的產品不采用市場進行定價,也不按照資本市場去評估它的國有資產,此時利潤不再是企業運行的管理目標,而社會效益則更加得到重視。在對這些企業的衡量中,衡量經營效益依靠的不再是簡單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一項標準,而進行考核時應該采用十分復雜的指標體系,以便于降低國有資產的流失程度。
(四)對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審計監督
財務分析報告是企業財務主管以實際的財務資料為依據,系統地研究分析企業財務運作的應用文書。隨著商品流轉的不斷進行,企業的資金不斷循環周轉,構成了資金的籌集、運用、耗費和分配等方面的運動,這就是企業的財務活動。企業財務活動的結果,反映在資金來源、資金占用、流通費用、稅金、利潤等財務指標上,企業的財務分析報告就是對這些指標在一定時期內的完成情況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綜合性地計算和分析,并用書面文字加以闡述。
財務分析報告的作用主要有:通過檢查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計劃執行情況和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實績的分析,總結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經驗及教訓,并提出具體的工作建議,提出對資金運用、費用開支、利潤完成狀況的總評價,作為檢查、考核企業財務管理優劣的重要依據。它是幫助領導決策、指導企業業務的重要手段。
財務分析報告可分為綜合分析、專題分析、簡易分析、典型分析、財務預測五種。
綜合財務分析報告分為年度和上半年度兩種,它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活動狀況及其成果,并對資金、費用、利潤等數據,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總結經驗教訓,對今后工作提出建議。
簡易財務分析報告是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通常是季度或月度,對企業財務活動及經營成果作簡要的分析,以發現經營活動和財務資金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專題財務分析報告是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發現某一財務狀況對業務經營的開展有很大影響而作出的專門分析。如商品庫存結構分析;資金分析;財經紀律狀況分析等。
典型財務分析報告是分析與財務活動有關的、重大突出的、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事例所寫的報告,多數是上級單位或同級財稅,金融,工商管理部門編寫,常用第三人稱。
財務預測報告也稱財務可行性預測,是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或對某一經營業務的財務成果進行預測時所寫的報告,供領導作決策之用。
財務分析報告具有真實性、同比性、議論性等特點。
(一)真實性
財務分析報告的主要作用是供領導正確決策之用,作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之用,因而材料的真實性至關重要。任何虛假的材料都會導致判斷的失真,進而導致決策的失誤,導致工作的失敗。
(二)同比性
財務狀況的優劣,一定與某特定時期的背景分不開,一定與企業發展的一定階段性分不開,所以,比較法是最為常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歷史上的同比很有必要,這有助于幫助企業找到發展的坐標。
(三)議論性
財務分析報告的表現手法,側重在議論,其他的記敘、說明都是為議論服務的,最后的結論也是建立在議論分析基礎上的。所以應該不斷地夾敘夾議。
二、財務狀況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指標
(一)經營指標分析
主要說明企業基本情況、本期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等,如產量、營業量、銷售量等實際完成額及同比增減值。
計算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財力評價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
將這些指標與標準指標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并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生產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一是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主要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內、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二是營業范圍調整及影響;三是需披露的其他業務情況和事項的影響等。從中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并說明企業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說明企業經營中出現問題與困難的原因是什么,使企業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
(二)盈虧指標分析
1.對利潤表所反映的本期實際利潤數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分析利潤實現情況及增減值。本期實現利潤(虧損)總額是多少,比計劃及上年同期數增減額及增減率;分析本期實際利潤總額構成情況,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等情況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數的增減額及增減率是多少。
2.計算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并用標準值與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
3.根據分析與計算結果,分析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并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減額的影響、成本費用同比增減額影響、其他業務利潤、營業收支凈額等因素分析其對本期利潤的影響程度,查找導致盈利能力增強(減弱)的原因。
(三)資金指標分析
1.通過資金結構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中各項目的構成比例,以行業比例和上年同期項目比例相比較,將增長分析與結構分析結合起來,判斷各項目構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學性。
2.對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進行分析,評價企業資產管理效率情況。其評價的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如通過對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轉率高則表明:收賬速度快,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及壞賬損失。同時借助應收賬款周轉期與企業信用期限的比較,還可以評價委托加工單位的信用程度,調整原訂的信用條件,制定出相應的收賬政策。對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資產結構是否恰當。
3.計算企業的償債能力情況,其主要指標有: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4.指標變動差異分析,將本期各項指標計算結果與標準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較,找出變動較大或不正常的指標作為重點分析對象,揭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分析
1.衡量國有資體保值增值情況指標是國有資本增值率,通過對該指標進行分析,能充分體現對國有資產的保護,能及時、有效發現侵蝕國有資產的現象,反映國家投入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