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9: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學習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英語閱讀策略;應用;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9-0071
《英語課程標準》頒布已久,雖然從國家到省市的各級教師培訓開展得轟轟烈烈,圍繞課程改革的課題、論文、研討會也做得紛紛揚揚,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少教師依然感覺新教材課時緊、教學任務偏重、學生在考試時疲于應付。那么,如何才能在不增加課時的情況下改變這種現狀呢?這就需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工作的重心從研究“教師怎樣教”向研究“學生怎樣學”轉移。而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并運用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是當前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一、閱讀策略的導入――高效課堂的前提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閱教學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堂課如果導入得當,就能把學生引入文章特定的英語語言環境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產生求知欲望,才能迅速進入高效閱讀狀態,并為下一步閱讀教學策略的培養打下基礎。筆者認為,高中英語閱讀課文的題材廣泛,教師要順利實現閱讀教學目標,就必須針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文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導入技法。如:
1. 借助文章的標題、插圖等,通過提問或討論介紹閱讀文章的主題,鼓勵學生預測所要閱讀的內容,明確閱讀任務,激活與話題有關的詞匯,使學生了解文章的題材和體裁,初步對所學內容進行感知。
2. 就閱讀材料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引發其閱讀興趣,并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讓學生在這類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以必修模塊1 Unit 3 Lesson 3 weddings為例。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wedding party?
Who was getting married?
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What time did it start/finish?
What did they wear?
What did people do?
Did you have a wonderful time?
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馬上熱烈討論起來。然后,筆者又隨機提出問題:Do you know other weddings around the world?Can you describe a special wedding ceremony to the clss?同時,筆者向學生展示圖片,如不同國家或民族特有的婚禮形式,從而使學生積極地獲得信息并參與課文的學習,提高上課效率。
二、閱讀策略的了解――高效課堂的保證
在導入時學生已經對文章的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且對文章的題材、體裁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教師可根據不同的題材和體裁,為學生講授不同的閱讀策略。如廣告、表格類等體裁的文章,建議他們用逆讀法:不需要讀文章,而是先讀題,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再去文章中通過尋讀找到有關的細節。對于說明文、記敘文或議論文等,則建議先用順讀法再用逆讀法。即快速閱讀整篇文章,同時重點關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以及文章中的高頻詞,綜合考慮,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至于文章的事實和細節,用逆讀法可以快速找到。學生只有在了解了這些基本的閱讀策略之后,才能針對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策略,提高閱讀效率。
三、閱讀策略的應用――高效課堂的體現
在學生了解了閱讀的基本策略以后,教師要大膽創新,擯棄先教再讀的教學模式。在學生閱讀文章時,首先,要利用排版格式,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小標題、斜體字等。預測、略讀、了解作者的思路,以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以及相互關系。其次,以一般速度閱讀,了解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作者的文章風格、態度和語氣等。注意關聯詞however,therefore, moreover,besides,and和but等以及序列詞firstly,then,after等,并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大部分的主題句是段落的首句或尾句。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每段的首句或尾句來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除了以上方式,教師還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猜測詞義。對于英語閱讀文章中的大量詞匯,教師除了在導入時進行初步的激活和猜測外,在閱讀之前應盡量不讓學生查看單詞表或查字典,而是在閱讀中,讓學生利用上下文的同義關系猜測詞義;或利用上下文中的反義關系猜測詞義;或者根據整個句子的意義猜測詞義以及利用語法知識、構詞法知識等猜詞義。這樣,學生在真正享受閱讀中一方面可以擴大詞匯儲備,另一方面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及特殊的語言習慣,學會用英語思考和交流。
2. 關鍵詞定位。在閱讀的任務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題型是要求學生在文章中快速尋找所需要的信息的,我們把這種題型叫細節題。很多學生經常是把文章反復讀了幾遍,但依舊找不到答案。在學生學習了閱讀的基本策略后,再遇到此類題型時,教師可先讓他們說出題干的關鍵詞和信息詞,然后在文章中Z型掃讀,找到關鍵詞,對關鍵詞所在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仔細研讀,快速作出判斷。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做題的準確率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本文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出發,結合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更好貫徹自主學習的理念,從改變教學觀念,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情感教育手段的運用,學生的自我教育等五個方面談了筆者個人的思考,以期對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實施??策略
一、引論
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獲取信息的能力,才能獲取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教育的機會。如何讓學生能在一生中不斷獲得新知識,適應信息化、學習化社會的要求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學校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社會的要求,時代的需要。作為一名初中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把教學的“舞臺”讓給學生,促使學生主動把握英語學習,增加英語知識的吸收,提高英語學習的技能,推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實踐證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只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才能獲得語言技能,提高進行交流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學生的高品質學習。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學習概要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
二、自主學習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而獲得的。因此,想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應只在“教”上下功夫,還要在學生用來習得語言的“策略”上做文章。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英語學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終身教育的需要,也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為途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變“灌輸式教育”為“自主性教育”;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就“要他學習”為“我要學習”。
三、初中英語教學如何高效貫徹自主學習策略
英語教學單靠教師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英語知識技能的比重必須隨著學識提高而增加,這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必要的。所以,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工作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改變教學觀念
教師自己要改變教學觀念,相信學生,敢于放手。其關鍵在于教師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學習指導方法,把教師的“一言堂”和“滿堂問”的主角地位讓給學生,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則由聽眾變為實踐參與活動的主體。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語言知識并轉為己用,現時獲得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實踐證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才能獲得語言技能,提高進行交流的能力。
(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參與式”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是認識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是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教師則是這一活動的研究者、設計者、促進者、協調者。其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啟發誘導學生大膽地說英語,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操練機會。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要牢固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要想進行長期有效的學習,學生必須不斷做出積極的努力,而這無不需要動機的支持。學生對某門功課的學習動機或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多次獲得成功,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逐漸形成比較穩定的學習動機。首先教師應創造寬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古語曰:“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一個老師才會對他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才會“樂學之”。教師應做到和藹可親,公正寬容,真誠關愛學生,無私幫助學生,尤其要幫助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后進生,來贏得學生的愛戴。其次,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豐富的學識,地道的英語感染和吸引學生,創造出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在教學中要調動多種教學手段,運用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善用情感教育手段,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起著激發、定向、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智力發展和認知過程。教學過程中情感及其滲透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學生對于老師的信任及自信,情感是他們渴求知識愿望的強大動力。學生信任老師,并樂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師激發學生的自信,使其產生內在學習動機。自信是一種積極、肯定又切合實際的自我評價,它又來源于外部評價。如果外部評價不恰當,就會產生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知覺而妄自菲薄的后果。學生的外部評價主要來自教師,因此老師伯評價十分關鍵,尤其是對那些后進生的評價,對他們的評價就遵循“評價積極性原則”,即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這樣評價結果就不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厭惡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可作出及時的評價。如:對表現好的,別忘了用“very
good!”“Excellent!”;對表現一般的,也可用“Good!”“well
done!”來表揚,讓他們品味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培養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起;對表現不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責或冷嘲熱諷,可以用“Make
it
easy”“It
doesn`t
matter,just
have
a
try!”“Try
it
again!”“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鼓勵性的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在不斷進步,從而消除懼怕緊張情緒。
(五)指導學生自我教育
一、中學生高效學習的心理學研究
(一)高效學習的概念
高效率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進程中依據課程學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依照科學合理的規律進行求知理解,從而以較少的時間、精力投入換取最大學習成效的一類學習方法。其與傳統的試錯式學習法與經驗積累學習法存在本質的差異,高效學習能促進學生獲取更深入、全面的知識技能,實現對學生學習意識與能力全面培養發展的教學目標。下圖即為中學生高校學習模式。
二、運用心理學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的具體實證分析
(一)選擇性注意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分析
選擇性注意是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必備條件基礎,學生只有在學習進程中快速注意、認知與學習相關的知識信息,并不受外界因素干擾,才能有效、高速地獲取課程知識技能,避免在求知過程中因選擇性注意缺失造成的學習效率與成果下降。
研究表明,學優生在選擇性注意方面的能力明顯優于學困生,前者不僅能快速投入對知識內容的認知活動中,而且對與學習無關的刺激干擾有較強的抑制能力。因此,教師在中學生教育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心理意識。例如在中學語文課堂教育中采取師生情感互動法,以真誠的教學與溝通態度打動、感染學生,令學生將思想精力集中于教師的教學內容上,經由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互動與交流,優化課堂教育環境與氛圍,通過構建師生間輕松、愉悅的互動關系,減少緊張、松懈等情緒對學生的不利影響,令其主動、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同時可采取針對性的課堂教授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摒棄過于空套、泛泛而論的語言,而多加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語調激發學生的求學興趣,令其將精力與熱情迅速投入教師所講知識內容中,進而培養學生調節選擇性注意的能力,保持最佳的精力運用在知識求學上。
(二)元認知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分析
元認知在中學生學習中的心理影響主要是調控其學習認知與活動。元認知是學生對個人在學習進程中思維與學習方式的調節與控制能力。具備元認知的學生能及時意識到自身在學習思路與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并做及時的調整改進,以適應本課程的學習需要,其是中學生實現高效學習的關鍵心理因素之一。對此,在課程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意識,通過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問題,定期對學習狀況做總結與反思,采用同學間相互學習情況評價與交流互動等方式,促進學生元認知意識的建立。而學生也應在日常學習中時刻關注自身學習思路和活動與課程學識的契合度,在感到學習吃力或成效不大時深入反思自身的學習問題,及時調整認知思維與方法,從而推動學生高效學習。
(三)學習策略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分析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一定會采取某種學習策略進行知識認知。研究表明,學優生的學習策略要明顯優于學困生,二者之間學習策略的差異,是決定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學習策略是學生依據具體知識內容與求知情境所選用的知識信息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改進手段,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時學習成果,做針對性引導輔助,指引學生及時糾正自身在學習策略上存在的問題,選取適合于自身學習能力與特性的學習策略。
(四)內隱認知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分析
內隱認知是學生無需意識與注意投入的學識認知活動。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無意識情況下記憶理解知識內容的現象,對此,教師可在學生求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興趣與學習能力,在知識講解中加入易于學生理解、能激發學生無意識認知的圖片或事物,令學生在學習中對抽象知識概念產生內隱認知加工活動,進而優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吸收理解效率,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就應注重教學的生動性,經由實物、圖片、多媒體等手段激發學生的自主求知興趣,并在詞匯感知中自動帶入語境并有效學習詞匯。比如在每堂課前教師應安排熱身(Warming up)與閱讀前(Pre-reading)兩部分,以激發學生結合已學知識對本堂課內容話題預想猜測(predicting)的熱情,由此展開對當堂課文的閱讀理解活動,在已學知識的構建與輔助下,自動優化對課文知識內容的認知與掌握深度。
(五)非智力因素實現中學生高效學習分析
非智力因素可稱為心理因素,是指學生的性格、動機、興趣等不直接參與學識認知過程,但對學生的學習理解起到影響的各類思想、意識因素。積極的心理因素能帶動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動力,消極的心理因素則會挫傷學生求學的積極性,喪失對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將興趣教學做充分引入,令學生在興趣愛好的激發下生成積極向上的情緒與動機,進而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求學,令中學生在心理因素的推動下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活動。
心理因素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究各心理因素與學生高效學習之間的聯系,并采取針對性教學與學習策略,有效推動中學生實現高效率學習,促進其能力素質的提升。
第一,教給學生學習策略。
和學生一起研究學習策略是教師應把握的重點,是提高課堂教學的一個前提條件。
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更高效,很多教師非常喜歡交給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既有針對某一學科的,也有針對某一類題型的,當然也有通用性質的教學方法,比如一些學習習慣,聽課技巧等等。這些學習方法,是教師的有益總結,對學生是有幫助的,但是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基礎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學習對象不同,學習環境不同,必然造成學習方法的千變萬化,紛雜繁復。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除了教給必要的學習方法,我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經過對學習任務、學習者自身特點,以及學習對象的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反復考慮后產生的方案和謀劃。具體的學習方法可以用來達到一定的學習目的,完成學習任務,但不考慮最佳效益,而學習策略是以追求最佳效益為基本點的。把握了學習策略的這兩個特點,我們就有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標準,同樣學生也有了創建自己的學習方法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再到實踐中去的時候,就如魚得水,就不會盲目。其結果是不僅自己對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有了深入認識和改進,學生也有被動接受學習方法變成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師生在針對具體的學習方法切合中,以學習策略為出發點,總是能夠找到師生都滿意,學習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同時對于教學也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課堂教學尤其應該注重學習策略的引導,只有好的學習策略,才能讓學生緊跟老師的教學,及時消化吸收老師的教學內容。例如文言文翻譯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和同學探討研究之后,我們采取“容忍模糊”(如果某些部分不太明白繼續讀下去,不要終止,在后文中會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猜測”(前后文結合猜測不清楚的字、詞、句的含義,并繼續讀下去,看看自己的猜測是否合乎邏輯)“重讀較難的段落”(有時候最簡單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的策略。當基本策略制定以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者修改,其結果是無論哪一個層次的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都有了一點自己的看法,有些學生甚至于把學文言文的一些學習策略遷移到了英文閱讀上。
第二,積極的心理干預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
除了學習策略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積極的心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高中生正是心理快速發育的階段,也是心理波動劇烈的時期。一方面他們渴望成熟,心理層次向成年人靠攏;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幼稚和容易沖動又占有很大的成分。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學習影響很大。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積極地進行心理干預,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課堂學習。僅以學習動機的激發為例,很多老師還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往往會忽視學習動機激發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學習動機能否有效并得以持續和學習效果關系密切。當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學習效果明顯時學習動機會得到加強。當學習內容較難,學習成果并不明顯,學生產生挫折感,這時候僅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反而讓學習效率降低,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元認知產生焦慮,這個時候教師的心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我采取的方法非常簡單,也非常有效,那就是和學生一起研究問題產生原因,幫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精神上及時疏導不良的情緒。有人說一個合格的教師,是半個心理醫生,這話一點都不假。影響學生學習的除了自身心理因素之外,學生的家庭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壓力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作為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并進行相應的干預,只有做到這些我們的高效課堂才能有堅實的基礎。
第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正確了解自我,堅定信心,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有利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人們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識,往往帶有主觀性,即使是高中生有時也很難準確評估自己學到的知識。實際上這就涉及到“元認知”,“元認知”即自我認知,對認知的認知。是一個人對于他自己的思維或學習活動的支持和控制。教學中經常碰到有學生抱怨,自己感覺已經掌握了某些知識,但是考試的時候卻發現對某些知識的理解實際上是模糊不準確的。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能夠交給學生心理學上“元認知監控”的一些基本知識,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當然,我們不必講授煩難的心理學術語,只要交給具體的方法就好。具體的方法可以是讓學生反思整個學習過程:我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在解題中有沒有什么遺漏和錯誤以及怎樣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學習中怎樣做才能學得更好?以此提高學生認知的正確率,并為以后學習同類知識提供借鑒。又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我不僅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的結果,還要求學生說說做這個答案時的解題思路。然后師生一起討論這個過程那些可取,那些需要改進,那些錯誤應該摒棄。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調整學習策略,積極自覺地監視學習過程,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樣以古文背誦為例,高中階段需要背誦的古詩文較多,學生耗費大量精力背誦,其結果往往并不理想。很多時候學生抱怨背得越多,遺忘越快。這個時候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學生,遺忘是大腦的功能,不必抱怨,應該坦然面對并接受。另一方面我也給學生講授一些記憶的規律,比如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臨時記憶,長時記憶等,讓學生結合個人的特點和習慣,尋找科學合理的背誦方法。同時堅定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對背誦過程中的遺忘能夠有一個科學理性的態度,減少不必要的挫折感。
第四,積累課外閱讀,是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補充。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遍喿x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而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繼續和擴展。課外閱讀會給學生打開認識廣闊世界的窗口,拓寬他們的視野,讓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生動感悟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課外閱讀有著比語文課內學習更為廣闊的空間,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極好的催化劑。在教學實踐中,我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標準,“有關國家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積極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情趣和感悟能力,交給學生閱讀方法,如泛讀發、瀏覽法、略讀法、精讀法、點評法、取舍歸納法,使學生養成了選擇讀書和精讀的好習慣,達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境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資料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當作禮物來接受?!边M行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力求內牽外聯,用課內的精品去牽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課外的營養滋養課內的理解。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中,先大致介紹《紅樓夢》的作者和背景的相關知識,又為學生介紹了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更談到了現在很多大家對此書的評價和理解。在精彩的介紹中,學生自然而然就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談談自己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學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了,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高。
第五,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跟上時代步伐。
當今的時代科技迅速發展,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為我們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了硬件上的可能,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引入,為高效課堂奠定了硬件基礎。比如有效導課采用多媒體手段,就遠比教師簡單用語言描述來得生動形象,來得高效,對于課堂情境的創造是十分有益的。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學手段的更新,讓課堂學習更加豐富有趣,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聲、光、電”的多種作用下,抽象枯燥的內容得以形象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激發他們積極思考,加快融入到老師設定的教學情境中去。
關鍵詞: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策略模式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1―0215―02
在現代社會,終身學習已成為一種趨勢,人們對教與學的觀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關心怎樣教到更關注如何學,即學習者已經成為教育研究的焦點和中心,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高效的學習者,使他們能夠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接受新挑戰和承擔新任務。在英語教學方面也是如此,教師要重點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本身在語言學習上所要承擔的更大責任,使學習者學會自我管理語言學習的過程,不再過度依賴課堂上的教師,而通過學習策略訓練,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各種學習策略,理解如何系統有效地組織和使用學習策略,并學會何時和怎樣把學習策略遷移到新的語言學習中去,從而成為獨立高效的語言學習者。
1 國內外關于學習策略的含義概述
雖然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對學習策略的定義至今還沒有一致的意見。國外學者對學習策略有以下幾種定義:學習策略是指學習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同的而采取的總的學習方法或具體的活動技巧(Stern,1983);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語言時的做法或想法,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響學習者的編碼過程(WensteinMayer,1986);學習策略是學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易于回憶語言的形式及內容(Chamot,1987);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Oxford,1989)。從這幾種定義中,可以看出語言學習策略有如下共同特點:它是語言學習的具體活動或技巧它是針對學習中的具體問題而提出的;它涉及語言或非語言的活動;策略運用因人而異。由此看來,學習策略實際上是學習者為有效地獲取、貯存、檢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種計劃、行為、步驟、程式等,是學習者個人用以理解學習或保持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為(O’Malley&Chamot,1990)。它既是指學習者的心理過程也指其具體行為。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使他們具有不斷調摯自己的學習策略的能力。
在我國,文秋芳(1996)將學習策略定義為:為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指出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習效率,策略的實質是學習者的行動而不是想法,該行動可以是外部活動,也可以是內部活動。程曉堂、鄭敏(2002)綜合了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對學習策略以及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分別進行了定義。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它既包括學習者為了更好的完成某個學習活動或學習任務而采取的微觀策略,也包括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計劃、調控、評估等而采取的宏觀策略以及學習者對語言和語言學習的一些認識。認知策略主要是學習者為了更有效地識別、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認知策略與語言學習材料有直接聯系,往往運用于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說不同的學習者對有些學習活動有不同的認識,這就是元認知,在元認知的指導下采取的策略就是元認知策略,語言學習中經常使用的元認知策略有確定和調整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等。情感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調整、控制自己情感的策略。交際策略是學習者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為了保證交際渠道的暢通、保證信息的傳遞以及交際遇到困難時設法維持交際而采取的各種策略。
2 各類外語學習策略模式綜述
2、1 Chamot等人的五步法
(1)準備(Preparation):激發和了解學習者已經已經使用的學習策略,并幫助他們利用這些策略完成明確的任務。
(2)呈現(Presentation):結合一兩個學習策略引入新的概念或者語言技能。需要把呈現的學習策略嵌入到語言教學的內容背景中,但同時要使學習者明確這些策略,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列出策略的名稱,解釋如何使用這些策略以及何時使用,示范這些策略的使用并強調他們的重要性。
(3)練習(Practice):讓學習者使用所教的課程內容和語言技能作為活動材料來練習使用學習策略。如果班級中的學習者語言能力處于不同的層次,那么練習階段要設計不同類型的任務來適應語言能力處于不同的層次的學習者。
(4)評價(Evaluation):評價階段重點是學習者的自我評價――發現在一些學習任務中那些學習策略最適合他們并找出原因,進而完善他們自己的學習策略體系。激勵學習者進行學習策略自我評價的方法包括課堂討論和學習策略目錄(1earning strategies checklists)。
(5)擴展(Expansion);在擴展階段,學習者要學會學習策略使用的遷移(transfer),把使用過的學習策略擴展到其他任務中去??梢酝ㄟ^全班討論(brainstorming)的形式分享其他學習者使用特定學習策略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全班討論來探討學習策略使用的其他情境,最后,教師要指出如何把學習策略從一種情境遷移到其他情境。
2、2 Cohen&Weaver的五步法
(1)策略準備(Strategy Preparation):學習者對于策略使用不可能是一片空白的,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們已經發展了一些學習策略,只是不能系統有效的使用。策略準備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調查學習者已經了解了那些學習策略以及是否能夠使用這些策略。
(2)增強策略意識(Strategy Awareness―Raising):學習者需增強的策略意識主要有:學習過程由那些部分組成學習者本人總體的學習方式;學習者本人已經使用的以及教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學習策略的種類;學習者在學習中所要承擔的責任;用于評估策略使用的方法。
(3)策略教學(Strategy Instruction):教師要讓學習者清楚如何使用某些策略、什么時候使用這些策略以及使用這些策略為什么會降低語言學習的難度,還應對策略進行解釋并舉例示范如何使用這些策略。
(4)策略練習(Strategy Practice):只是了解給定的策略是不夠的,還要給學習者練習這些策略的機會。通過學習
活動可以強化討論過的學習策略,使學習者有時間來練習學習策略同時學習課程的內容。另外,在學習活動中應明確要練習的學習策略。在學習活動進行前,學習者要計劃他們在這個學習活動中要使用的學習策略;在進行學習活動時,學習者要特別注意他們使用的特定策略;在學習活動結束后,學習者要報告他們使用的策略以及這些策略的相對效應。
(5)策略的個性化(Personalization 0f Strategies):最后,學習者對他們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進行評價,并考慮在其他活動中如何使用這些策略。
2、3 Oxford等人的七步法
(1)語言學習活動:讓學習者做一個語言學習活動,但不進行任何學習策略訓練。
(2)討論學習策略的使用:讓學習者討論他們他們是如何完成學習活動的。對使用了某些有用的學習策略的學習者,教師應該給予表揚,并讓他們談談這些策略是如何幫助他們完成學習活動或者在學習活動中起到了什么樣的有效作用。
(3)補充學習策略體系的建議:教師向學習者建議和演示其他有幫助的學習策略,并向學習者解釋為什么這些策略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確保學習者意識到這些學習策略使用的基本原理。同時,讓學習者識別他們目前尚未使用的學習策略,并鼓勵學習者探索如何把這些策略加入到他們自己的學習策略體系。
(4)策略練習:給學習者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結合具體的學習活動練習新介紹的學習策略。
(5)策略遷移:教師向學習者演示如何把新學的學習策略遷移到其他學習任務或者活動中去。
(6)在新任務中練習策略:提供新的學習任務讓學習者練習使用新的學習策略,允許學習者自己選擇學習策略來完成語言學習任務。
(7)評價學習策略的使用:幫助學習者對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以及作為更負責的自主學習者取得的進步進行評價。
關鍵詞 :學習策略;學習策略訓練;教師參與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ie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Inpidual English learn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choose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rategy training lies mainly with teachers, who are considered as the guides and facilitators of the students?learning. Previous studies put the 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of strategies in learning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vocabulary,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ut little was investigated about what teachers of English can do in strategy training.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ree steps for teachers to train students to be aware of and capable of using. Ultimately,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implement them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also.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strategy train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1.引言
學習策略訓練,顧名思義,是指明確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策略。這種訓練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通往成功之路,從而達到他們的語言學習目標,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和自我調控能力。學習策略訓練就是要通過明確教會學生怎樣形成他們有個人特色的學習策略體系,幫助他們探尋有效學習目標語言的方法。Cohen(1998 :69)指出:“策略訓練的目的是要明確教給學生什么時候、為什么而且怎樣運用策略來減輕他們學習和使用一門外語的困難。”Oxford(1990:201)也進一步強調:“策略訓練的目的是要使語言學習更有意義,要在學習者和教師之間發展一種合作精神,要了解一些語言學習的想法以及學會并運用能夠促進學習者獨立性的策略?!?/p>
盡管選擇使用適當的英語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的任務,但是英語教師在策略訓練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要介紹英語教師如何訓練學生了解并能夠使用適當的學習策略學習外語。這一過程包含三個步驟:首先,教師要給學生作一系列講座,讓學生知道有許多因素影響他們的語言學習進程,使他們對語言學習策略的概念以及使用學習策 略的重要性有一個基本了解;其次,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穿插地教學生一些學習策略,鼓勵他們使用這些策略完成相關語言任務;最后,教師可以就系統使用學習策略的效果組織討論,鼓勵學生離開課堂也能自主使用學習策略完成語言任務。
2.學習策略的定義及學習策略訓練的重要性
學習策略對有效地學習英語起關鍵作用。對學習策略的研究涉及到可能影響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各個方面。簡單來說,學習策略就是學生用來促進自己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在過去的一些研究中,研究者給學習策略下的定義不盡相同。Oxford (1990:8)給學習策略下的定義是: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從事的一些特定的活動,目的是為了使學習更加容易、更加快捷、更加有樂趣、更加自主、更加能適應新的情況。Cohen(1998:68)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意識的想法和行為,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提高他們對目標語言的理解和認識能力”。O'alley和Chamot(1990:1)給學習策略下了這樣的定義:學習策略是個體學習者用來理解、學習或者記住新信息的想法或行為。Nunan (2001:171)的定義是: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學習使用語言而采取的心理上的和可交流的程序。Ellis (1994 :532)則認為“給學習策略下定義的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先把學習策略的主要特點列出來”,隨后他列出了學習策略的八個主要特點來說明。無論學習策略的定義有多大差別,有一個觀點是一致的:使用學習策略可以清楚學習是否有效,同時也可加速學習進程。但是學習者怎樣才能夠正確、恰當地使用學習策略來加速自己的學習進程呢?他們是自主使用策略還是需要訓練來使用策略呢?研究表明學習策略訓練對于有效學習一門外語是必不可少的。Cohen(1998)明確指出學習策略訓練的重要性和目標,他認為,學習策略訓練的進行是以這一設想為依據的 :那就是如果學習者自己有意識地自主選擇、運用并評價自己的學習策略,那么他就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課堂時間,完成家庭作業以及課上的語言學習任務,而且更清楚自己的學習需求是什么,更自主地去學習外語,最終成為成功的語言學習者。他認為學習策略訓練的目標就是要明確教會學生學習策略怎樣能使他們更有效地學習運用一門外語。Oxford(1990)進一步指出,學習策略訓練的基本目標是要使語言學習更有意義,鼓勵在學習者 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合作精神,讓學生學會并使用真正能促進自主性的學習策略。
3.學習策略訓練——教師能做些什么
英語學習與其它學科的學習有很多不同之處,英語教學也與其它學科的教學不同,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注重語言知識和語言機能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培養與訓練,導致了學生不會有效地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許多人做過關于詞匯、口語、閱讀和寫作等各項基本技能的策略訓練的研究,但是對于英語教師在學習策略訓練中具體應該做些什么、能夠做些什么的研究不是很多。其實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教師才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他們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引導,幫助學生更加獨立自主地學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那么,教師怎樣做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呢?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舉行一些講座,使學生形成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學習英語時,學生們往往會驚訝地發現,同樣的外部條件,即同一個老師、同一間教室、相同的教科書,有的學生學得好,而有的學生卻學得不怎么樣。鑒于此,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影響他們的學習進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齡、性別、動機、智力、天資、學習策略、老師的能力、父母的教育水平以及學習環境等等。教師應該重點強調學習策略,并且為學生組織一些講座,使他們對學習策略的整體概念、具體定義和不同分類有所了解,進而訓
練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在這種訓練當中,參與者知道并且熟悉了語言學習策略的總體概念以及這些策略如何幫助他們完成各種語言學習任務(Oxford :1990)。講座之后可以加一個解答問題的環節,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具體的學習需求,針對他們不同的需求,教師給與策略上的指導。Cohen(1988)認為,這種講座式的訓練形式可以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使用的指導,而且不用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但是,這樣的講座很難使學習者有機會結合學習活動親自試驗學習策略,針對這一弊端,程曉堂、鄭敏(2002)建議使用一種帶有“強制”特征的講座式學習策略訓練,具體的做法是:
1)學校規定 :以講座為主的學習策略訓練作為語言學習課程的一部分并占語言課總成績的一定比例 ;
2)學習者必須參加若干次有關語言學習策略 的專題講座;
3)學習者必須閱讀一定量的有關語言學習策略的文章;
4)學習者必須填寫語言學習策略診斷表;
5)學習者在課堂上討論和反思他們自己的語言學習情況和策略使用情況;
6)學習者在學習期間寫有關自己語言學習體驗的簡單報告。
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教給學生一些切實可行的學習策略,同時給他們提供試驗這些策略的機會,從而加強他們對學習策略的重要性的認識。學生們在了解了學習策略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它們的重要性之后,可能會問 :我們應該使用哪些學習策略呢?哪些策略更有效呢?我們在使用學習策略嗎?這時,老師就應該清楚:學生們已經在使用哪些學習策略,還需要再學會使用哪些,他們會對哪些學習策略感興趣等等。這一思考有助于老師選擇與學生的需要和特點相關的學習策略來教學。老師可以先對一兩種具體的或一整套學習策略進行描述,然后再舉例說明這些策略的效果。當然,有些教材中可能會講到一些學習策略,但多數教材中卻沒有。無論教材中有沒有這些內容,老師都應該把學習策略訓練和正常的語言教學任務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試驗這些策略的環境。因此,老師可以適時地把學習策略訓練穿插到課堂教學中進行,這樣,學生也能夠更清楚如何把學習策略運用到一個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中。當學生們發現使用這些策略能夠使語言學習變得容易時,他們就會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策略的訓練當中。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后,老師就可以嘗試再引入一種新的策略。有些老師認為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策略會占用教學時間,然而Cohen(1998)指出,采用這種學習策略訓練方法(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策略)的老師反映,他們的學生能夠更高效地完成課堂語言學習任務,更認真地對待自己學習使用目標語言的能力。
對于把學習策略訓練和正常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的重要性,O誐alley和Chamot(1990)有很精辟的總結:為了向學生說明某些學習策略的具體應用以及促使他們把這些策略運用到新的語言學習任務中,學習策略訓練應該融入正常的教學中。再者,有證據表明策略訓練不僅可以穿插來講,還應直接教給學生。換句話說,老師不僅要向學生講明教授某些學習策略的目的,還要明確告訴他們教給他們的是哪些學習策略。筆者認為,這種元認知知識可以促進學生把學習策略運用到新的語言學習任務中, 幫助學生去自主地使用學習策略。
最后,教師還應就學習策略使用的有效性組織一些活動或討論。學生們自己對系統使用學習策略的有效性的態度和評論對于學習策略訓練是很關鍵的。在教給學生某些學習策略以后,老師應組織一些活動或討論來對學習策略訓練的效果進行評價。學生們可以針對在語言學習任務中使用學習策略的有效性進行交流,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的討論,向學生解釋、說明學習策略使用的理論依據。同時,老師要設計組織一個具體的活動來鼓勵學生有效地使用已經教給他們的學習策略。之后,老師可以再組織進一步的討論讓學生說說他們完成語言學習任務的步驟,讓他們討論一下什么能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語言學習任務;什么又阻礙了他們順利完成語言學習任務,通過這樣的討論,再經過老師的指導,學生應該能夠有意識地自主使用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策略來加快他們的學習進程。 4.結語
英語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能夠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而且可以減輕學習者的學習負擔。很難說清楚究竟哪種認知風格或什么樣的個性能促進學習者的學習進程,但是如果老師注意關于學習策略方面的研究,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策略來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并且能指導學生高效地完成英語學習任務,那么,老師無疑就是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和促進者。不是每個學生都具備成功外語學習者的特征,但是老師有責任把他們變成更加成功的學習者,老師要充分認識到有效的學習策略其實是學生們在一生的學習中都需要的東西?!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老師不應該只是教給學生學什么,而要教會他們怎么學??傊?,在英語學習策略訓練中,老師的參與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有助于老師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Cohen, Andrew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gman, 1998.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O'Malley, J. Michael & 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Boston,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2―0072―01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英語學習是高效的,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學習效率卻有高低之分。導致此結果的原因無非是基礎差,學習不努力,上課不專心聽講等。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英語學習的策略以及方法。下面筆者就談談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養的有效方法。
一、正確的學習動機與目標
動機與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樹立起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目標,才能長期保持學習的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但目前所存在的狀況是大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從而對英語學習喪失了信心。為此,只有明確的目的和強烈的動機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學生必須擁有頑強的毅力,才能有堅定的戰勝困難的決心,最終堅持到底,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心理循環。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重正確的學習方法
1. 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基礎。做好課前預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所以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要求學生借助參考書,字典,生詞表去認真閱讀對話或短文,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疑難點,為第二天的聽課做準備。當然教師在布置預習時也要交給學生一定的方法,且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太高。
2. 專心聽課。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這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方法。心隨老師走,聽懂每一句話,抓住每一個環節,理解每一個知識點。英語學的好的同學更應該專心地聽同學發言,因為同學發言時他可以跟著同學的思路走,跟著同學思考的同時就會彌補自己的不足。
3. 會做筆記。學英語,一定要做課堂筆記。課堂上聽是主體,所以原則上要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筆記,不要只顧做筆記而忘了聽課。
4. 積極發言。教師的提問往往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或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地方,所以要做到快速思考,積極發言。而且要努力克服害羞、怕出錯、不敢張口的心理障礙。這樣做,既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鍛煉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大腦的快速反應能力,將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參與。
5. 加強復習與朗讀。復習是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許多學生通常是不復習就直接做題,這樣做會導致英語學習效果不佳。而正確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自習課先將課文和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記憶,然后通過習題操練,從而檢驗自己的復習和聽課效果。而且做到每天堅持大聲朗讀課文,增強語感。讀得越多,讀得越好,就越能體會句子文章的內涵。
三、善于積累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一定詞匯量的積累, 想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是不可行的。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要有意多背單詞,多記習慣搭配、習語、句型和課文。在日常閱讀時, 準備一個小的詞匯積累本隨身攜帶并進行反復記憶, 采用聯想記憶法來擴充自己的詞匯量。只有達到一定的積累才能自如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
四、勤于閱讀
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而隨著中考英語試卷中閱讀比例的增大,學生每天都應有一定量的閱讀,另外英語閱讀更是英語學習者獲得新知識的必要途徑,也是鞏固已有英語知識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其它英語語言技能的基礎。閱讀時可以將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文章可以是課內短文也可以是課外讀物。
五、記英語周記
學習英語離不開寫作,從考生參加中考、高考的反饋信息來看,書面表達得分偏低,足以證明學生未能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寫”的要求,所以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多讀多寫,其中寫周記就是培養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而且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六、記憶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