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9: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教育教材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說得很具體:"實施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里將生產勞動提到了教育的社會本質高度,而勞動教育作為學生的一個重要素質則用一個"和"字提高到了與德、智、體、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認為小學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抓好勞動教育,換言之,沒有勞動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談不上素質教育,兩者是有機的結合體。
一、 開展勞動素質教育的意義
1 、開展勞動素質教育能促進德育教育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思想修養和世界現是在人與人交往中,在勞動中形成的。勞動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美德,通過勞動課的活動能使學生養成愛護設施,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同時能改變學生懶惰的習慣和輕視體力勞動的觀念,通過勞動課的教學,還能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團結協作,關心集體的優良品質。
2 、開展勞動素質教育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過程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會,從領悟到掌握,這就是一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轉換和運用過程,這便是素質教育。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邊做邊學,培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思維和動手能力。雙手靈巧,熱愛勞動的學生,一般都具有比較清晰的思維,這是因為勞動實踐能促使腦的思維和手的勞動相結合。手腦結合,腦教導手,手又發展和訓練腦,使人心靈手巧,學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聰明。
3 、開展勞動素質教育能促進美育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這是美學家的觀點。在筆者看來學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勞動教育可以成為一塊藝術教育的小天地。因為勞動課所從事的創造不僅要求運用科學的知識去創造,而且要求運用美學的知識去創造。學生創造出來的作品,不僅有技術規格的要求,而且有結構、造型、色彩等審美工藝的規格要求,這就必然使學生從中獲得審美能力的發展??梢蚤_辟一個勞技作品展覽室,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作品參展,學生們各顯神通,用麥稈、紙、木頭、石頭、桔應、可樂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種物件,從中表現出極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重視勞動教育是這樣重要,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般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許多家長過份溺愛孩子,盡量不讓孩子因為干家務而臟著累著;有些家長由于自己年少時,受家庭條件、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書讀得少,因而把自己想上學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寧愿自己多干些,也要給孩子騰出時間學習。在學校,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為追求升學率,教師多注重對學生進行智育的培養,文化成績的好壞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教師對學生品德的評定,在分數第一的思潮中,勞動教育被拋到九霄云外……這種種教育都導致了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勞動或逃避或干不好,試想一個不愛勞動和不會勞動的人如何能面向未來。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悲哀,長此以往,學生恐怕連生存的能力都要大大降低。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為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在目前的情況下,必須幫助他們從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中解脫出來。低段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可塑性強,教師要重視對他們進行勞動教育,注重平時的勞動實踐,逐步培養他們的勞動能力。轉貼于
二、開展好勞動技術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營造氛圍使學生喜歡勞動。
勞動課上教師的首要職責不在于"教"在于導,在于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一種樂于勞動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過創設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境,如把自己當作環境衛生的保衛者、班級的美容師,把枯燥的衛生打掃變得富有人情味,學生干起來也特別積極;也可運用嘗試發現法,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發現問題,并尋求答案。教師不論用那種方法,都應注意以下兩點:
(1) 教師要擺正位子甘當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極參與。教師應適時地參與學生討論,并使學生忘卻師生界限,消除學生的被驅使感。
(2) 教師要包容學生的失敗。勞動課實踐操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嘗試創造的過程,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引導學生正視失敗,告訴他們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閉自卑,不敢嘗試。
2、加強引導讓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重視勞動。
低年級兒童的勞動教育尤其要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從感性認識入手,使他們從生活實踐中了解勞動的意義。帶領學生參觀農村、工廠,了解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使他們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糧食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一切。同時結合課堂教學,通過開展班隊活動,使他們認識到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我們有機會能為大家服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
3、教給勞動方法,使他們學會勞動。
在教學中借助生活勞動教材,依據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并根據課文進行講解,學生參看課文圖示,用課本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勞動技能。如教材安排的"整理書包"、"削鉛筆"、"疊被子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同時結合學校的勞動實際,教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入校第一次大掃除,教給學生怎樣掃地、排課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環境,又學會打掃方法。教學生勞動,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視,因此要發動家長,每逢節假日教孩子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可組織學生向家長學一樣勞動本領,開展"我學會了……"的活動,擴大學生的勞動范圍。
4、重視評價,鞏固教學效果,讓他們自覺勞動。
在勞動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評價,不斷激勵學生的勞動熱情,自覺端正勞動態度,是取得良好的勞動效果的重要保證。
①學生自評。在勞動中,要求學生隨時檢查自己做到了沒有,做得對不對,與要求有多大差距,隨時做到自我調整。
②學生互評。學生相互間的啟發幫助,比教師一個人面對四十幾個同學考慮得更周到、細致。
③家長參與評價。對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勞動,學生在家的實踐由家長給予評價。
④教師評價。在上述的基礎上,再由教師對學生作全面的評價,重點放在總結經驗,明確下一步的努力目標上。
5、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生品格;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16-0011-02
【作者簡介】潘志琴,江蘇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江蘇常熟,215500)英語教研員,高級教師。
語言的發展不是孤立進行的,它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經濟發展相融合,同樣,語言教學也總是包含著學生對社會、文化的認識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所以,語言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語言知識,更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控制情緒,積極面對挫折,這才是成功的英語教育。學生的交流能力涉及人的品格、情感和思維方式,有優良品格的人,即使語言能力稍差,也能順暢地與人交往,包括與外國人交往。
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施行,從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和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可以看出,教師除了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也開始慢慢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但其對語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品格培養,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往往只是抓住教材中一些顯性的情感教育因素,然后進行簡單、機械和形式化的處理,這無法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也沒能真正進入學生的內心。
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品格培養缺失的現象
1.話題討論不夠深入。
教材中的故事往往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教師在備課時,一方面要關注故事本身,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去解讀故事,體會編者的意圖。
以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為例,故事主要講了Liu Tao的同學都會打籃球,但是他不會,于是,同學鼓勵他試一試,結果真的進球了的事。一位教師在故事教學結尾,和學生展開了這樣的對話。
T: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at last?
S:Yes.
T: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at first?
S:No.
T:Boys and girls,if you can’t do something,you can have a try.
從教師的總結可以看出,教師關注了嘗試的重要性。但是,本課教材展示的是比較順利的結果,如果一次嘗試不成功,學生該如何面對?且這個情況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當同學碰到困難時,除了鼓勵別人嘗試,你能為他人做些什么呢?教師并沒有根據教材進行深入解讀。
2.情感互動缺少過程。
一些教師為了達成預設的情感目標,在課堂結尾,僅以幾句對話或一句名人名言作為課堂總結,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大于內容。
譯林新版《英語》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該課用現在進行時講述了Mike一家的周六和孩子們幫助父母做家務的事。一位教師在故事教學之后,和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T:Are Mike and Helen good children?
S:Yes.
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
S: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We should....
T:We should help our parents.
很顯然,這樣的對話是為了對學生進行一次勞動教育,學生的回答很流暢,知道應該做什么。但是通過分析,不難看出學生的回答都是從故事中得來的。這樣的對話缺少真實的交流,能否觸動學生的內心不得而知。課文中Mike兄妹幫媽媽做飯,幫爸爸洗車,主動打掃家庭衛生……文章不僅僅體現了孩子們幫忙做家務,更多的是體現了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
3.教材本意缺少發現。
教師備課時會從文本的某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或者思想方面的教育。但是,一些教師關注了細節,卻忽略了故事整體所要表達的內容。
譯林新版《英語》五下Unit 6 In the kitchen,描述的是Liu Tao回家,看到父母在廚房做菜,然后一起吃飯的事。故事圍繞父母做飯、一起吃飯兩個場景開展對話。對話中,Liu Tao不斷地表達喜歡和感謝之情。一位教師在故事教學結尾,展示了教材中的最后一幅插圖,并提問。
T:What does Liu Tao eat?
S:Vegetables,meat,tomatoes and potatoes.
教師在屏幕上輸入句子:Eating vegetable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從總結可以看出,教師關注了課文中提到的蔬菜,看到了Mike非常好的飲食習慣,所以提醒學生要多吃蔬菜。教師將關注點放在了蔬菜上,而Liu Tao對父母表達的感謝之情,教師卻沒有提及。
應該說,以上三種現象只是學生品格培養缺失的部分表現。譯林新版《英語》教材在內容設計上,增加了體現時代特色和時展的新話題及語言學習內容,如:環保綠化、勞動教育、朋友親情、生活習慣、困難挫折、飲食營養、中外文化等內容,目的就是為了突出語言學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如何將這些新變化真正落實到教學中去,減少形式化、標簽化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師更新觀念,從培養學生的品格、提高學生素養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活動。
二、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品格的策略
英語教學中的品格培養,應該在學生和教材對話、學生和教師對話、學生和學生對話的過程中逐步滲透。所以,我們的對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聯系學生生活。
學生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往往都是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所以教師不僅要結合教材和學生對話,也要立于兒童立場,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對話。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案例中,Liu Tao是比較順利的,一次嘗試就成功了,而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并不多。所以面對這樣的故事,教師要抓住契機,鼓勵學生遇到困難時積極嘗試,也許不一定成功,但是勇于嘗試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除了鼓勵Liu Tao,還可以為Liu Tao做什么?以此引導學生主動幫助同學。因為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積極幫助他人才是學生所需要的態度。
2.觸動學生內心。
好的活動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真實的互動應該觸動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有話想說。只有當學生走進故事,才能真正體會故事所傳達的情意。以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為例,如果教師在課堂結尾,詢問學生:媽媽做飯時,你在做什么?爸爸洗車時,你在做什么?如果你也和Mike他們一樣去幫忙,父母心里會怎么樣?如果你幫助父母洗車、拖地、做飯,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教師放慢了對話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做家務不僅僅是為了幫助父母,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融洽家庭的氛圍,相信學生的感受會更深。這樣的討論,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所觸動。
3.挖掘教育素材。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育 粵教版教材 閱讀與感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61
0 引言
新形勢下的政治教育應當以多種方法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有效幫助人們進行正確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養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素質,實現人們的全面發展。思品課的教學意義是指導學生們養成正確的行為、完善的人格,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既需要有理論指引,也需要情感熏陶。在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共同欣賞“閱讀與感悟”這一選段,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粵教版教材的特點
粵教版的初中教材一改過去陳舊、生硬的教學模式,以全新面貌吸引著廣大師生。教材所體現的教育理念新穎前衛,創設了案例與情境式的教材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及學習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價值觀及情感,引導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浗贪娴慕滩闹羞x擇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肺腑的實例,有助于升華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浗贪娴乃枷肫返陆滩臑榱巳娲龠M學生的整體發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了由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每節課都設置了評價內容,包括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等等,以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粵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結合了心理、道德以及國情,加強了學生的社會認同感?;浗贪娼滩姆譃樗膫€模塊,引領著學生深刻地認識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問題,促使學生自覺地將個人與國家前途緊密聯系,肩負歷史使命,強化社會責任感。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圍繞相關主題,包括“探究園”、“國情導讀”、“實踐與評價”以及“閱讀與感悟”等四個模塊,其中“探究園”能夠帶領學生從社會中的情境入手,探究、體驗不同的主題,探尋學習興趣,明辨是非?!皣閷ёx”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家政策,幫助學生提高認知力?!皩嵺`與評價”模塊能夠再度強調學生的覺悟與實踐能力?!伴喿x與感悟”引領學生閱讀文章、漫畫以及材料,感悟榜樣類的事跡,升華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2 思想品德教育中添加“閱讀與感悟”模塊的意義
2.1豐富思想情感,提升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傳播馬列主義的基本觀念,以馬列主義思想提高廣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實現思想教育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為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礎。人們在當下社會中,應當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處理好社會與個人的關系。思想感悟模塊的文字有著極大的感染力,在學生閱讀文章時思想情感就得到了極大的升華,也相應地提升了一個境界。學生是最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故事感動,在老師的引領下,在學生的自我領悟中及時感受到閱讀的魔力,知識學習的意義。
2.2促進未成年人的知行合一
人的成長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社會化的進程中個體應該是能夠一直接受社會中的思想,其中包括行為規范、思想觀念和價值準則等,培養良好的習慣、堅定的信念以及高尚的品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通過接受先進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使得個體形成穩定的政治理想,以適應社會發展。在思想方面,可以不斷培養人的思想品德,規范個體的社會行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的觀念,俗語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未成年更應當做到知行合一,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2.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在社會主義生產力中,人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提高人的思想覺悟,調動人的勞動積極性,激發創造精神,推動人們全面發展。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娃娃抓起,從學生年代就及時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中,知識點的灌輸是必須要有的,但是如何貫徹落實,如何積極使用這些知識點是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故事的形式把要表達的思想講述出來,以學生能夠理解的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能夠拓展思維,調動創造力,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2.4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認知力
在學生尚未進入學校學習時,就已經學習過語數外等科目,但是對于思想政治卻全然不懂,學生的年紀較小,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復雜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難理解,學生并不能立即掌握其中的內涵,只有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表述出來。思想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努力奮斗的良好作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熱愛勞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更好地教育學生能正確處理個人、國家以及集體的關系,避免狹隘的個人主義。
3 如何利用“閱讀與感悟”模塊
3.1 仔細研讀,感知教材
閱讀是一種搜集知識、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閱讀能夠發展我們的思維,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情感。在閱讀中我們能夠感悟生活的真諦,感受世間的美好。在思品課中,細細研讀品味“閱讀與感悟”模塊的素材,能夠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閱讀與感悟”模塊緊密貼近生活,加強了思品教育的實效性。如粵教版“閱讀與感悟”模塊選取的文章《為青春喝彩》,文章短小精悍,辭藻優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洋溢著激情、揮灑著青春汗水的青年時代。
3.2 陶冶情操,感悟真理
有效的課堂是傳授知識的理想之所,是蘊養人性的最美之處,思品課的價值在于以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為人處世。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固然重要,但是引領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更加重要。很多時候,教師采取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方式,不會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得到良好塑造,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中老師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閱讀與感悟”模塊中有一課《寬容化解仇恨》,這個故事講述了在蘇聯與德國戰爭后,一位蘇聯老人以寬容的態度對待身處逆境中的德國戰俘,文字的感染力讓每個閱讀者都發自內心地感動著。在講解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回去把這篇文章讀一下,在課堂上集體把這篇文章朗讀一遍,老師可以針對這個文章提幾個問題,比如:如果你是文中的老婦人,你會如何對待曾經害得你們家破人亡的德國戰俘?那么為什么這個老婦人能夠寬容對待德國戰俘呢?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悟是什么?在深入學習這篇文章后,學生得到了一些啟示,表示了自己將來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時,一定會學會包容。生活中我們應當有原則地寬宥別人,這是思品教材中“閱讀與感悟”模塊給我們傳遞的道理。
3.3 課后延伸,鞏固新課
思想品德課上除了會強調知識點的重要性之外,還非常重視知識的延展性。在上完一節課后,牢記知識點固然重要,但是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教師也需要不斷地促進學生、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的養成,將理論化作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有效地運用到位。在課后老師可以布置和當天授課內容有聯系的實踐型作業,根據實踐型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4 結束語
粵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閱讀與感悟”模塊拓寬了教師和學生的知識面,讓思想品德老師一方面與時俱進地學習更多的知識,一方面讓老師不斷自我提升,調整自己,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讓自己的知識、經驗等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以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以高質量地實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智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策略*以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7):89-90,91.
校長工作匯報
已經過去的一年,是我校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下,落實科學發展觀,取得跨越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認真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導向,以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為理念;以加強教育內涵建設為重點,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為把學校打造成內涵發展、優質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品牌學校再做新的貢獻,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養。
一年來,學校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全體教師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素養,學校以“上好每一節課、善待每一位學生、感動每一位家長”為基本要求,加大了對師德師風的考評力度,并將考評結果作為教師聘任、獎懲、培訓、職稱評聘、績效工資的重要依據,并實行“一票否決制”。(開會、學習筆記、上課)
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市局組織的各類業務比賽活動,一年來,學校以“研說教材”、“模式建構”、“規范說課”、“白板應用”活動為助推劑,引領教師加強學習與研討,努力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與專業素養。(教師榮譽證書)
創新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
因地制宜開發了我們自己的校本課程,編寫了我們學校自己的書籍“鮑芹之鄉”,形成以“勞動教育”為主題“小而精”的特色學校,旨在放手學生親臨實踐,飽嘗勞動的艱辛,讓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勞動,培養社會所需合格人才。(書、勞動照片)
學校嚴格落實《市小學教學常規》要求及相關規定,認真抓好計劃制定,集體備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隨堂檢測、學生輔導、單元檢測、質量分析、聽課評課、課例分析(或反思)等常規工作的管理落實及量化考核,確保教學常規管理過程的連續、嚴謹、科學、規范。(集體備課、上課、學生作業)
根據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校自3月份就開始參加鎮教育辦組織的研說教材活動。使教師們深入了解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材體系,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點。在教師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我校又積極開展“我的模式我的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說教材、上課)
提升安全系數,創建平安校園。
不間斷地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學校每學期都定期不定期的邀請法制副校長來校進行安全教育講座,組織安全演練,還定期舉行安全教育活動、辦安全教育手抄報、辦黑板報展覽,利用文化櫥窗等宣傳陣地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近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安全教育效果明顯。 (安全演練、安全黑板報、板報)
深化養成教育,提高道德修養。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視德育工作,堅持德育為首,開展“三德”系列教育活動,即:領導修政德,老師修師德,學生修品德。不斷加強師德建設,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真正落實“以德立校,創新育人”的辦學思想。(師德遠程研修)
學校以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重點,從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開展系列活動,特別在養成教育方面,我校自根據學校實際制定《小學生一日常規》,在衛生、紀律、安全、學習、生活、放學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經過不斷實際與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衛生、學習、上課、站隊放學等)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在校園內設立了衛生監督崗、安全文明護導員,利用課間休息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監督、檢查、作好記錄,對違規違紀的學生及時交少先隊進行思想說服教育,學校針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及時在晨會予以強調,并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以《小學生一日常規》嚴格要求自己,爭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執勤、)
我校開展德育活動,堅持做到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學校根據章丘市教體局文件精神,積極開展“愛、責任、創新”、“學雷鋒活動”“愛護校園”“小鬼當家”等德育主題活動。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對學?;ú輼淠尽⒈Wo校園環境、文明禮貌等意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不良行為習慣得到較好的轉變。(愛、責任、創新、打掃衛生)
豐富課余生活,提高藝術修養。
一年來,學校繼續開展了以“明確一個校訓,設計一個?;?,創作一首校歌,編排一個校操,成立一個校隊”為內容的“五個一”活動。在開展“五個一”活動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并扎實開展了以“音樂節、美術節、體育節、科技節、歡樂節”為主題的五節活動,引導學生將興趣升華成熱愛,將熱愛培養成習慣,將習慣轉變為特長,將特長轉為能力。(五節活動、藝術節獲獎節目圖片)
學前班社會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社會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積極與人交往,學習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規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 學前分析
根據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以他們身邊的社會生活為源泉從幼兒自身出發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認識自己到人際交往,從了解規則到形成規則,意識從愛家到愛國??。選取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內容為主題內容把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發展與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等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通過感知體驗、觀察學習、實踐活動等途徑和方法促使幼兒認識社會、學習生活、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標
1、從幼兒的實際出發讓幼兒動手動腦參與活動是學前班社會課程的教學目的。
2、學前班幼兒的社會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四、教材分析
1、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應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基礎,并將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納入活動目標之中。
2、正面教育是社會教育的重點。正面教育就是要求教師以積極的方式對幼兒提出要求,用以身作則的行為作幼兒的表率,營造平等、寬容、接納的環境使幼兒得以發展。
3、“熏染“和”潛移默化“是社會性發展和教育的基本特征。社會性教育
不能停留在課堂上而應該借助于日常生活,使課堂教學成為引導,使日常生活成為補充。
4、以幼兒的親身感受和體驗為基礎來逐漸展開教育活動。
5、注意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幼兒各種感官的感知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五、主要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不受教學內容和《社會課本》畫面的限制,充分利用本地條件和資源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課堂教學內容得以延伸,使日常生活成為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訓練場所和檢查場所。
六、教學進度
第一、二、三周 學習主題 春天的節日。
課題媽媽節日快樂
我和小樹一起長大
我們去春游
第四、五、六周學習主題 我是健康寶寶。
課題我的五官真有用
愛護我們的五官
我的營養食譜
快樂餐桌
我愛我的身體
我愛整潔的衣服
預防傳染病
生病了怎么辦
第七、八、九周學習主題 特別的我。
課題 成長樹
各種各樣的表情
我最喜歡的表情
我是快樂的孩子
第十、十一周 學習主題 勞動最光榮。
課題送快遞的叔叔
早起工作的人們
叔叔、阿姨 謝謝您
在圖書館
第十二、十三周學習主題 我是中國人。 課題端午節
有趣的京劇臉譜
香港、澳門
歡樂的民族節日
第十四、十五周學習主題 我們真棒。
課題文明的孩子
說話算數
我來幫助你
“六一”國際兒童節
第十六、十七周學習主題 學做小學生。 課題丫丫的一天
關鍵詞:體育課堂 教學 教學手段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在當前的教學領域中,涌現出了大批科學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而在當前的體育課堂中也不例外。由于體育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能夠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水平就成了當前體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且由于體育課被納入了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中,從而使學生也對體育課引起了重視。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更加輕松,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和唱游教學法等,采用這些教學方法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然而就目前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而言,其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調,因此,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就必須要對體育課堂教學常用教學手段進行分析研究力度。本文從游戲教學法出發,對體育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對體育課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今后的體育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游戲教學法
運動游戲,也稱為體育游戲,是由基礎運動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運動游戲具有基礎性、簡易性、情節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娛樂性等。
1.課堂常規方面的游戲設計。常規教學中的隊列訓練,學生不僅會感到特別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對、作好。站隊時,應給每人編上號,然后通過“找找火車頭”“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戲,幫助學生很快記住自己在隊伍里所處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隊。六、七歲孩子的空間知覺很差,對事物的形狀、大小、特別是方位認識模糊。但可以通過“咕嚕,咕嚕捶”“請你向我這樣做”“吹泡泡”“圖形跑”和“無聲操”等游戲,使學生的空間知覺得到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戲設計。小學體育教材與幼兒園的體育教材不同,它不單純是由游戲構成,它還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術性項目。在教學時這些技術不僅要教會學生,而且還要讓他們興趣十足。因此游戲要設計的巧妙,既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養學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過渡性教材。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把這一教材單純理解為“齊步走”,只片面的強調整齊,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軍事化的訓練更是使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
3.放松部分的游戲設計。放松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其目的都是一樣,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悅。游戲方法較其它方法更加簡便易行。如游戲“抓舌頭”、“給球打氣”、“參觀自然保護區——模仿各種小動物”、“風吹雪花飄”等,這些游戲具有簡單,有趣,運動量小的特點。能夠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運用,通常體現在以下方面:
1.作為處理教材的手段??梢愿鶕惶谜n的幾項(通常為兩項)基本教材,創設一個連貫的情境;如創設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情境,整節課以田間勞動(勞動模仿操)為主題如打害蟲——撿麥穗,顆粒歸倉(游戲)——慶豐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條勞動的主線貫穿起來。這樣的教育內容更加現實化、形象化,學生易于接受。
2.作為課堂導入的一種手段。如學習立定跳遠,可以從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導入課堂。教師用語言描繪法描述故事情節的同時,師生共同進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尋找媽媽時遇見的各種小動物,如小貓、大公雞、小鴨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媽媽。于是引出青蛙媽媽教本領,這個本領就是立定跳遠。
三、唱游教學法
唱游教學法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通過形象的模仿活動和具有簡單情節的表現活動,培養學生節奏感、協調性以及審美能力。運用唱游教學法的時機分別為:
1.一年級新生入學前兩周的學前教育期間。一年級新生在入學前,通常要經過兩周的常規教育,體育也不例外。如果一上來就教學生稍息、立正、隊列等課堂常規,學生會感到枯燥且不適應。通過唱游教學法,可以引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覺得“上學、上課”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打消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促使師生情感和諧融洽。
2.經常作為準備活動的手段。準備活動總是做一種徒手操,學生會感到很枯燥很厭煩。如果結合教材經常變換一些新操,如“小動物模仿操”、“勞動模仿操”、“墊上操”、“圈操”、“球操”、“繩操”等,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即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3.作為整理活動的手段。整理活動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鞏固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運用唱游教學法,可以克服整理活動中教學呆板、單調的現象,增加娛樂性、實效性,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消除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疲勞。唱游教學法,切實可行地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身心負荷較寬松的歡樂氣氛中,接受體育的啟蒙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教育觀念、教學指導思想的更新。要從傳統的 以體育知識技能的灌輸傳授轉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在體育 教學設計上,要從“教師中心”轉向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鍛煉、激發學習智 慧與能力的角度,來考慮和設計教學進程;而不是把學生當作被動的容器或“練習機器”。在體育教學方法手 段上,從過去以教師單純“教”、“灌”為主的方法轉向由教師指導、啟發和學生“學為主”的學法設計。在 方法主體性上,由過去的學生跟著練,轉向學生“自主練”為主;由過去“育體”、“練身”為主的方法,擴 展為“啟智、求知、調心、育體”的綜合多樣化方法體系。由簡單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學生的一般 發展、共同發展與特殊發展、差別發展相結合。
在關注整體教學目標的同時,充分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進而創 造性地解決學生個體學習中的問題。下面談一談低年級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及運用:
1 游戲教學法
運動游戲,也稱為體育游戲,是由基礎運動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 滿活力的活動。運動游戲具有基礎性、簡易性、情節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娛樂性等。孩子 在幼兒園接受過的體育教育也恰恰正是這種運動游戲,為了使小、幼體育教育自然過渡,使孩子能很快適應正 規的體育,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仍應多采用這種游戲教學方法。雖然教學以游戲為主,但是游戲目的應更加明確 ,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課堂常規,因此游戲的設計要有很強的針對性。
1.1 課堂常規方面的游戲設計。常規教學中的隊列訓練,學生不僅會感到特別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對、作好。 站隊時,應給每人編上號,然后通過“找找火車頭”“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戲,幫助學生很快記 住自己在隊伍里所處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隊。六、七歲孩子的空間知覺很差,對事物的形狀、大小、特別 是方位認識模糊。但可以通過“咕嚕,咕嚕捶”“請你向我這樣做”“吹泡泡”“圖形跑”和“無聲操”等游 戲,使學生的空間知覺得到較快提高。
1.2 教材部分的游戲設計。小學體育教材與幼兒園的體育教材不同,它不單純是由游戲構成,它還包括走、 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術性項目。在教學時這些技術不僅要教會學生,而且還要讓他們興趣十足。因此 游戲要設計的巧妙,既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養學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過渡性教材。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把這一教材單純理解為“齊步走”,只片面的強調整齊,而忽 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軍事化的訓練更是使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這類教材應多采用學生喜聞樂 見的游戲,如“月月花”、“擊響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動物走”“螞蟻搬家”、“兩人三足走”“穿大板 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歡的項目,但教學的組織形式毫無變化,孩子也會很快失去興趣。在 教學中加一些游戲,如“老狼老狼幾點了”、“郵遞員送信”、“抓尾巴”、“小動物賽跑――圓周跑”、“ 迎面接力”等,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發的在教師的引導下玩著、奔跑著,歡笑著。
1.3 放松部分的游戲設計。放松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其目的都是一樣,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悅。游戲方法較 其它方法更加簡便易行。如游戲“抓舌頭”、“給球打氣”、“參觀自然保護區――模仿各種小動物”、“風 吹雪花飄”等,這些游戲具有簡單,有趣,運動量小的特點。能夠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1.4 過渡性游戲的設計。游戲不僅可以作為主要教材出現,它還可以作為過渡性教材出現。其目的是使課中 所有教材銜接緊湊,過渡自然。如在籃球和實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戲就要精心設計?!邦^上胯下傳 球”、“腰部左右傳球”、“傳地滾球”、“雙腳夾球跳去跳回”等等。通過這些游戲,不僅使孩子人手一球 ,更重要的是活躍了課堂氣氛。
2 情境教學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運用,通常體 現在以下方面:
①作為處理教材的手段??梢愿鶕惶谜n的幾項(通常為兩項)基本教材,創設一個連貫的情境;如創設 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情境,整節課以田間勞動(勞動模仿操)為主題如打害蟲――撿麥穗,顆粒歸倉(游 戲)――慶豐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條勞動的主線貫穿起來。這樣的教育內容更加現實化、形象化,學生易于 接受。
②作為課堂導入的一種手段。如學習立定跳遠,可以從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導入課堂。教師用語言 描繪法描述故事情節的同時,師生共同進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尋找媽媽時遇見的各種小動物,如小貓、大公雞 、小鴨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媽媽。于是引出青蛙媽媽教本領,這個本領就是立定跳遠 。
③作為開始準備、整理活動的手段。通過模仿各種動物形態、各種人物狀態,以及各種事物如小汽車、大 火車、馬車、大氣球等等,達到身體由相對安靜狀態向運動狀態過渡或由運動狀態向相對安靜狀態過渡的目的 。如將四隊學生分別模仿開四輛不同的大汽車,然后做搭橋、鉆橋的游戲,最后四隊接成一列長長的火車。這 個情境的設計,主要目的是進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熱身運動,通過改變慢跑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
④作為組織教學的手段。要求學生(小組或個人)以最快速度,到達指定的場地位置,或站成規定的隊形 ,或完成布置場地、器材的任務而創設的情境活動。
如將梯形隊調成半圓形隊時,可以讓學生模仿小燕子飛過 去、螞蟻搬家的游戲走過去、或者是四隊可分別模仿開大汽車、開拖拉機、趕馬車、推著小推車,跑到教師指 定的地點。
⑤作為滲透思想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設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時,應引導學生從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 轉化到人物行為的學習上來。如一位教師設計了“不怕遠征難”的模仿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爬雪 山、過草地、過鐵索橋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學叔那 種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在困難面前頑強、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
3 “小集團”教學法
“小集團”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中留給學生廣泛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練習和鞏固學到 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合作與協同,促進他們自發、自主地學習。在“小集團”教學中, 學生除了直接與教師發生聯系外,學生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互幫、互練、互學、互相評價,學生的 角色發生了變化。擔當小老師的學生,會有一種光榮的使命感,在為別人指導動作的同時,動作的要點得到了 鞏固,能力得到了提高。被指導的學生,特別是那些膽小、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同學面前精神放松了,思 想顧慮在融洽的氣氛中消失了。此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及時給予糾正與輔導,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勇 于創造,引導他們想了練、練了想、想中練、練中想,反復嘗試體會。通過“小集團”教學法的運用,不僅增 加了練習密度、提高了動作水平,一位一見高度升高就害怕,沒有勇氣克服困難,缺少進取精神的學生,練習中往往表現為積極性不高,正確動作掌握不牢固,時常變形。因此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端正學習態度,明確目的,認真練習,增強信心,以便形成較為鞏固的正確的技術。為全過程學習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在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3.1 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明確動作的重點、難點,才能在練習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錯誤,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糾正。
3.2 糾正學生錯誤動作,要抓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講解糾正,對個別學生的錯誤,要分清主次,先講主要的關鍵的錯誤,然后逐一解決其它的。
3.3 在糾正錯誤動作時,要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不僅要讓他們知其然,更要讓他們知其所以然,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 教師的幫助要誠懇,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糾正錯誤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