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管理相關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無論是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內部網絡,還是IT業的運營公司,都迫切需要能夠從事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的人才,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領域掌握新的技能以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队嬎銠C網絡管理》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計算機網絡管理既是軟件與硬件的結合,又是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結合,而且還涉及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所以知識面比較寬泛。另外,計算機網絡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必需要通過SNMP相關理論的講述,使學生能夠把這些相關理論應用到實際中,使網絡能夠正常、安全的運行。
1.計算機網絡管理教材選用和教學內容
首先要做好選取教材的工作,教材的選取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而選取。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參考了五本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的教材[2-6],教材[2]以SNMP協議為基礎詳細討論了網絡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管理功能域、協議規范、管理信息庫組成、遠程網絡監視功能和安全機制;教材[3]從狹義網絡管理的角度組織內容,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網絡管理協議CMIP和SNMP,對網絡管理軟件的開發也有一定程度地介紹;教材[4]是一本詳細介紹了最為流行的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教材;教材[5]選擇了許多網絡管理工具,并對這些網絡管理工具進行分門別類。教材[6]介紹了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可以看出,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直接滿足課程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采用了以上五本教材:(1)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常識性介紹方面,選擇了教材[2];(2)在網絡管理工具的講授上,選擇了教材[5];(3)在網絡管理協議和網絡管理軟件開發方面,采用了教材[3]和教材[4],并自己補充了一些內容,如SNMP4J的分析等;(4)對網絡安全技術的介紹選擇教材[6]。
通過對五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篩選,并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為以下幾個部分:(1)網絡管理概述: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網絡管理的發展以及網絡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技術;(2)網絡管理的體系結構: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型、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網絡管理協議等;(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該部分是網絡管理課程的重點講解的內容,主要內容包括SNMP基礎知識、SNMPv1、SNMPv2以及SNMPv3;在SNMP基礎知識中,主要講解SNMP概述、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搭建SNMP的學習環境、抽象標記語言ASN.1、基本編碼規則BER以及SNMP4J中ASN.1和BER的實現;在SNMPv1中,主要講解管理信息結構SMI、管理信息庫MIB、SNMP的基本操作以及SNMP4J對SNMPv1的支持分析;在SNMPv2中,主要講解SNMPv2概述、SNMPv2SMI、SNMPv2MIB、SNMPv2協議以及SNMP4J對SNMPv2的支持分析;在SNMPv3中,主要講解SNMPv3概述、SNMPv3體系框架、用戶安全管理以及SNMP4J對SNMPv3的支持分析。(4)網絡管理工具SNMPc:重點介紹如何利用網絡管理工具SNMPc對網絡進行管理。(5)網絡安全技術:主要介紹網絡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在Win-dowsServer2000和RedHatLinux9.0操作系統下的網絡管理操作。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1多媒體技術教學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能實現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是事實上,并沒有科學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上課變成了機械的翻幻燈片,變成一串串的公式和圖片。實際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如何輔助合理的講解,并且使整個課堂不缺乏系統性。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教師應注重多媒體課件的精心設計,盡可能使內容的講解充滿動感和新意,避免冗長枯燥的文字性敘述和大段公式的羅列,根據計算機網強管理課程專業性強,圖表結構多的特點,在講解時,用形象直觀的圖示和動畫來表達網絡管理的相關技術和原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以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集多種教學媒體為一體,包括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模擬軟件和網絡教學資源等,將其穿插在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熟悉協議和掌握各種技能。
2.2互動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起引導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敢于質疑,這樣在質疑與討論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
2.3研究式教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提出相關領域的知識,促使學生去查閱相關領域的資料,通過分析不同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提供的問題應更多的取材于學科的實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與問題的解決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存在,并學會利用所學過的知識去進行分析、思考、展開探索、提出假設,進而檢驗假設,得出結論。計算機網絡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了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中心主題內容,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驗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例如,“如何管理我院的校園網”,圍繞這一教學內容擬定了“我院校園網安全環境的特點”、“校園網內各結點流量控制”“、校同網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網絡安全的檢測與防治”等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我院校園網絡的實際,展開分析和研究,寫出主題報告。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和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置,通過教師的引導,達到事先設定的教學目的,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引導學生對實踐的重視。既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又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實驗教學
實驗在計算機網絡管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網絡管理的理論知識必須通過實踐環節進行驗證,不進行實驗就等于紙上談兵;另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設計能力,但目前關于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項目編排不合理,缺乏規劃性。實驗內容單一,要么實驗內容偏應用,比較簡單,要么偏理論,都是對理論的驗證實驗,沒有一個整體全面的教學規劃,使學生很難獲得對網絡管理整體思維的訓練。網絡實驗管理欠規范,實驗教學管理松散,考核不嚴格,使學生對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注度不高。下面以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實踐經驗為例,提出計算機網絡管理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建議:#p#分頁標題#e#
3.1重視實驗項目的編排
教師在課程開設之前,應著眼于課程整體,編寫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在實驗項目的編排上,應合理把握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使學生在學習網絡管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均有適當的實驗機會。我校將實驗教學的內容分為應用型實驗、驗證型實驗、設計實驗和綜合實驗,具本在網絡管理這門課上,應該合理的設計各種類型實驗的數目。此外,實驗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隨著網絡管理技術的發展以及實驗條件的改善而不斷更新。
3.2加強實驗課的規范化管理
由于長期以來考核重理論,輕實踐,有一部分同學對實驗課不夠重視,上實驗課要么直接不來,要么來了也不認真做實驗,而做一些與實驗課無關的事情?;诖?,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促使學生認真的完成相關實驗。實驗之前,教師應準備實驗教案,向學生布置實驗內容,提出實驗要求、實驗目的和思考問題,要求學生課后準備實驗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在短暫的實驗時間內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指導并檢查各小組的實驗方案和實驗結果,隨時解答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或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考評,作為實驗課考核的部分依據;實驗完成后,要求學生認真撰寫完整的實驗報告,記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和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使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治學習慣。
4.改革考核
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筆試的方法,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學生形成“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觀念。認為只要死記硬背那些枯燥的原理與理論、也不管是否真正理解其技術的內涵就可以了。結果學生只知道一些簡單的網絡管管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很薄弱。這種方式對于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標是相違背的。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除了通過筆試考核必須掌握的知識以外。還應加強實踐的考核。除了在平時檢查每一次學生實驗的完成情況以外,結合上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分,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選取做過的實驗,再稍加一些改變,進一步綜合檢驗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期末的成績可以將平時表現、理論考試、實驗考試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總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本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
5.課程延伸
僅僅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本身的學習,對于滿足社會對網絡管理人才的要求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對課程有更深入、實用性更強的訓練??梢酝ㄟ^以下幾方面來實現:一方面設計與課程相關的專題,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積極的查閱相關的文獻,并進行專題討論;另一方面,課程設計是一條不錯的途徑。課程設計題目的設置比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實驗難度大一些。綜合性和應用性更強一些,例如,用所學的網絡管理的理論知識編程實現一個簡單的網絡管理軟件、編寫實現簡單網絡加密算法、建立并配置一個虛擬專網等等。這樣可以設置多個題目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題目,查找資料完成設計。題目的設計雖然是綜合性的,但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難度和復雜度適宜。學生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實訓體會計算機網絡管理的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除此之外還應開設一些與計算機網絡課程管理相關的應用性強的其它課程。例如網絡程序設計、網絡高級應用等。這些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網絡管理網絡建設網絡服務網絡維護
隨著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規模的擴大,影響網絡穩定運行的問題也大大增加,如交換機、調制解調器、路由器以及通信線路等網絡硬件設備的故障問題;網絡服務軟件和管理軟件的設置、優化問題;網絡病毒的破壞和網絡安全問題等。如何進行有效的網絡管理,解決上面的問題,確保信息網絡可靠、穩定地運行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核心問題,由此,應運而生了網絡管理工作。
網絡管理工作是網絡管理員利用多種工具軟件、應用程序軟件和輔助設備來監控和維護網絡,使網絡正常、高效運行的一種服務工作。
一、網絡管理員的主要工作
簡單地說,網管人員的工作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網絡建設、網絡維護、網絡服務。
網絡建設:規劃網絡發展和組建局域網(包括規劃拓撲結構、物理硬件實現和網絡協議設置),新增或升級網絡設備。(在建設過程中我們要保留網絡拓樸結構圖、配線架的配線圖,以便我們日后尋找故障點。)
網絡維護:包括網絡故障檢測和維修(硬件和軟件)以及保障網絡安全。(我們要制作維護日志,對增加、修改的結點要進行標注。)
網絡服務:根據不同的網絡、不同目的而有所區別,包括軟硬件資源。我們提供服務、并進行維護。但這些網絡也有共同的服務,最常見的服務有:遠程登錄服務、文件傳輸服務、電子郵件服務、資源共享服務、數據庫服務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設置、即時通訊(IM)軟件的設置。
由此可見,對局域網的管理是網管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為網管人員具體要負責的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網絡設備
管理網絡設備是管理員工作重點中的重點,要管理設備,就必須知道網絡在物理上是如何連接起來的,網絡中的終端如何與另一終端實現互訪與通信,如何處理速率與帶寬的差別,不同的網絡是如何對聯及如何通信的。對網絡設備的管理主要是指對路由器、交換機、硬件防火墻及線路的管理,對網絡設備的配置信息進行書面和電子文檔的歸檔存儲。
2、管理配置服務器
服務器是一種特殊的計算機,它是網絡中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在網絡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一些硬件設置提供給網絡上的客戶共享,也能為網絡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及數據管理等服務。
一般一個網絡中要有許多的專用服務器來滿足網絡用戶的需要,我們要進行規劃,將發生沖突的服務分別放在不同的服務器,我們要用最小的配置來滿足的用戶的要求。通常需要服務器提供的服務有以下幾種:
(1)WEB服務器:
(2)EMAIL郵件服務器:
(3)FTP服務器
(4)DNS服務器
(5)PROXY服務
(6)數據庫服務器
(7)即時通訊(IM)服務器
(8)軟件防火墻:網絡殺毒軟件
維護和管理各種不同功能的服務器應該熟悉這些服務器的安裝和使用知識。
3、管理資源:
網絡中的資源很多,如IP地址資源、域名資源、硬盤資源等,對病毒庫更新升級,只有管理好這些資源才能夠讓網絡為用戶更好的服務。4、管理用戶:
管理用戶就是添加或刪除用戶,授予用戶一定的訪問權限、分配不同級別的資源給不同的用戶,并保證網絡的安全。
5、數據的備份:
網絡發生故障會造成網絡崩潰,因此,我們要對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的資源進行備份,一旦發生網絡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備份數據進行快速恢復,把損失降到最低。建議:對所有的數據進行二至三份的備份并進行妥善保管。
網管人員負責的這些工作,說起簡單,但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是無法勝任的。
二、網管應當掌握的知識
掌握網絡管理相關的硬件及軟件知識,是成為一個合格網絡管理員基礎。
1、硬件方面的知識
管理網絡免不了和硬件打交道,除了要熟悉PC的各種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外,還得了解網絡硬件設備的相關知識,才能夠排除網絡設備的各種故障和問題。熟悉服務器、網絡適配器(網卡)、傳輸介質(網線)、路由器、交換機(包括集線器)、硬件防火墻等網絡設備的技術參數及實用性。
2、軟件方面的知識
軟件方面需要掌握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的安裝及配置方法,掌握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技術,掌握軟件防火墻、殺毒軟件的安裝及配置方法。
三、網管應具備的素質
1、熟悉自己的網絡設備
作為網絡管理員,必須知道自己的系統都使用了哪些網絡硬件,熟悉系統的物理線路所連接的交換機、路由器,應該了解自己網絡設備的安裝位置,網絡設備的功能及性能、型號和制造廠商、使用方法,網絡設備有無服務合同及故障預報機制,了解整個網絡的運行狀態,根據故障的現象找到故障設備,及時進行修理或更換。
2、能使用一些必要的管理工具軟件
網絡管理員不但要掌握常規的網絡管理軟件,還應該了解一些攻擊防御軟件,這樣,才能在出現各種網絡危機時化險為夷。
3、豐富的經驗有助于網絡管理。
關鍵詞:技術聯盟;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戰略規劃能力;網絡學習能力;網絡管理能力;文化開放性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4)01?0007?08
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是聯盟網絡所具有的,并直接影響聯盟間技術交流活動過程和效果,主要體現了聯盟網絡整合、資源利用效率,以及聯盟網絡活動的過程。關于網絡能力構成和測量,Hakansson對網絡能力進行了界定,認為網絡能力包括網絡中企業位置的調整能力和網絡節點關系的處理能力,通過實證模型,驗證了網絡節點關系的處理能力和效果的非線性關 系[1]。Ritter 等對網絡能力的測量展開研究,將網絡能力定義為企業特有的能力,是企業通過整合網絡間節點關系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認為網絡能力包含任務執行和資格條件兩個維度[2, 3]。Walter等認為網絡能力是企業發展和利用網絡關系,從外部網絡獲得各種資源的能力,由協調能力、關系能力、市場信息和內部互動溝通構成[4]。許強等認為企業網絡能力是企業管理節點間關系,拓展網絡外部邊界的能力,是企業通過網絡關系尋求企業本身不具備的資源組合,從而獲得持續競爭優勢,從戰略層、網絡層和關系層三個層面將網絡能力解釋為網絡構想能力、角色管理能力和關系組合能力的有機集合[5]。邢小強等認為網絡能力是企業增強外部市場適應性的一種動態能力,基于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資源稟賦狀態,通過構建網絡結構,發展并利用網絡節點間關系,獲取自身缺乏的網絡資源以獲得競爭優勢,將網絡能力分為網絡愿景能力、網絡管理能力、組合管理能力和關系管理能力四個維度[7];朱秀梅等認為網絡能力表現為以實現資源獲取為目標的一系列網絡構建和網絡管理活動,并將網絡能力劃分為網絡導向、網絡構建和網絡管理三個維 度[6];趙爽和肖洪鈞認為網絡能力包含網絡戰略能力、網絡運營能力、網絡關系能力和網絡占位能力,是企業處理網絡關系和管理網絡位置能力的總和[8]。
對影響網絡能力因素的研究,Ritter認為企業內部資源的可獲得性、網絡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組織文化的開放程度,以及內部交流結構的整合性是發展網絡能力的四個前提條件。Noorderhaven等研究表明,開放系統導向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網絡活動的開展[9]。Cummings & Teng通過研究企業研發合作的知識轉移行為,從知識和關系視角驗證了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即知識特性、企業間關系、知識接收者特征和企業行為活動[10]。徐萬里等探討高管團隊社會網絡、交互記憶系統對企業動態能力的作用,將社會網絡劃分為組織內網絡和組織外網絡,分別從網絡規模、網絡范圍和網絡強度三個方面進行分析[11]。徐金發等從企業組織特性出發,探討了影響網絡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認為企業內部資源的支持、企業團隊管理技能提高,以及開放的企業文化對提升網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鄭勝華提出企業聯盟能力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環境、聯盟經驗、企業文化、高管層經歷以及社會網絡[12]。方剛通過企業調研訪談,認為IT成熟度、文化開放度,網絡管理體系和網絡活動經驗是影響企業網絡能力的主要因素[13]。李偉等提出了企業家精神、外部知識保存能力、吸收能力、結構嵌入能力、關系嵌入能力的五要素理論模型,并進行了實證檢驗[14]。李玲認為技術創新網絡中的企業知識存量,以及關系資源的異質性會對網絡能力產生影響[15]。
技術聯盟網絡作為一個整體,其網絡能力體現了整個聯盟的技術創新水平,對聯盟效果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本文從技術聯盟網絡整體的角度,具體分析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的影響因素,構建實證模型,通過問卷調查對實證數據進行驗證,進而提出了相應措施,改善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為有效的提升和拓展技術聯盟網絡整體的競爭實力,實現聯盟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構成
技術聯盟是一種以知識的共享、學習和創新為主要目的的網絡創新組織形式,其網絡能力也具有知識性、互動性和創新性[16],網絡能力的發展是技術聯盟持續有效地進行創新的重要前提。技術聯盟網絡競爭能力來源于聯盟所具備的特有網絡資源,由于網絡資源的難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成為技術聯盟獲取競爭優勢的根本性條件。因此,對技術聯盟應更加注重網絡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不斷整合、創新技術知識來實現聯盟整體和成員個體的戰略目標。本文認為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由戰略規劃能力、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構成。
(一) 戰略規劃能力
戰略規劃能力是技術聯盟網絡的根本性能力。由于技術聯盟的外部市場環境具備本質上的復雜性和動態性,技術聯盟的發展需要通過有效識別、預測和規劃市場環境,不斷調整發展戰略,從而增加技術聯盟的外部適應性。
網絡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主要依賴于企業對自身及外部資源的識別和利用效果,聯盟企業通過與具備互補知識或技術的企業建立網絡聯系,有助于聯盟企業在對自身資源缺陷進行識別和評估的基礎上,選擇吸收擁有互補性知識和技術,促進資源的相互作用,實現可持續發展。技術聯盟網絡的發展對行業發展狀況和經濟、社會環境存在嚴重依賴,聯盟企業需要提升識別技術發展方向的管理技能,從而針對具體方向制定或修正發展戰略,并進一步發掘網絡價值。加強聯盟整體網絡愿景的塑造,聯盟網絡是由多個伙伴成員組成的,各個成員參與聯盟的目的不盡相同,并且大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只有聯盟成員都認同聯盟的戰略意圖,才能夠更積極的參與到聯盟研發過程中來,共享、創造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資源。
(二) 網絡學習能力
聯盟組織通過內部相互學習,整合相關知識技能并產生新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網絡情境下的學習能力,以及網絡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這種學習能力強調的是網絡內技術知識、經驗的累積、分享、創新和應用。
知識資源的共享能力,體現了知識資源在聯盟成員間有效分析和傳遞的能力,尤其是隱性知識,需要聯盟主體通過緊密聯系在學習交往中逐漸獲得。知識資源的整合能力,更多地強調對現有網絡知識的結合,以及對潛在知識的挖掘,這種整合或轉化要求聯盟成員具備一定的吸收能力,掌握獲取的新知識,通過交流、學習、融合,產生新的知識。知識資源的創新能力,主要通過知識資源的流動和碰撞,產生新思維、新方法、新價值,并應用到新的領域,創新是聯盟競爭優勢的根本來源,在技術聯盟網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 網絡管理能力
聯盟需要制定和執行各種制度和網絡管理任務,協調各網絡節點關系,保證網絡活動的正常進行。網絡管理能力是各種網絡關系的組合,并對聯盟網絡活動過程進行動態管理。
網絡活動組織能力,主要體現在對具體合作方式等進行有效安排,聯盟網絡中的隱性知識獲取是企業研發活動的基礎性條件,網絡形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鼓勵成員進行深層次的交流,獲得有價值的網絡資源,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研發活動。網絡活動協調能力,由于聯盟網絡復雜性,以及不同文化、組織結構等差異,存在著沖突和分歧,構建網絡間合作規范以及內部協調機制,合理處置沖突和分歧,能夠促進網絡內部的學習和分享。網絡活動控制能力,對聯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饋管理,主要依靠網絡內部的溝通交流來得以實現,是網絡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戰略管理能力把握網絡整體方向,網絡學習能力決定聯盟網絡的動態演進,網絡管理能力是聯盟網絡的保障機制,三種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技術聯盟網絡能力。
二、研究假設與模型
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聯盟網絡企業能力的協調與整合。考慮外界環境的影響,從主體知識存量、文化開放性、網絡規模、網絡聯系強度和網絡外部技術環境五個方面,分析了影響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假設。
(一) 主體知識存量
已有的文獻認為,網絡能力的首要表現是各成員內部相關知識的集合,這些不同的知識組合,構成了技術聯盟企業參與網絡管理的基礎條件,網絡管理的成效將直接影響技術聯盟的合作效果。本文認為聯盟企業的合作經驗是影響網絡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Lane、Lubatkin通過實證發現,聯盟合作關系中企業知識存量的差異對聯盟企業間知識轉移的效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17];Cohen、Levinthal指出聯盟成員的經驗以及成員自身資源稟賦的多樣性能夠有效促進組織學習能力的發展[18]。因此,聯盟企業自身的知識存量是企業應用、改進和拓展聯盟網絡間傳遞和共享的知識集合的根本性條件,當聯盟企業缺乏相應的知識存量時,與其他聯盟企業的技術轉移和資源傳遞就無法有效進行,對外在知識和資源的吸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難以快速識別并抓住創新機會。聯盟企業經驗對網絡能力的提升同樣起著積極的作用,Simonin通過研究發現,企業參與網絡層合作的經驗將提升對合作伙伴選擇的時效性,并有助于有效解決合作關系中沖突和分歧;Kale 等指出,網絡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以往聯盟合作經驗中獲得的關系管理技能。因此,本文提出假設1:技術聯盟主體知識存量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二) 文化開放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體現了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組織制度等特有的文化形象,是適應外部環境,以及內部整合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自發行為模式和行為規范[19]。Ritter認為文化開放性體現了企業文化氛圍的開放程度,主要包括靈活性、自主性和包容性。Dyer、Kale、Singh認為企業文化類型與企業技術、產品的協同性,是企業網絡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20]。Cummings 和Teng認為開放性的企業文化通常在企業吸收外源知識和資源時發揮重要作用,其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聯盟企業間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維持。Ritter認為具有開放性企業文化的個體,通常具備較強的創新動機[3]。企業文化的開放性有助于企業建立系統的知識轉移路徑,主動拓展技術聯盟的合作關系,對于技術聯盟網絡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提升戰略規劃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設2:技術聯盟文化開放性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三) 網絡規模
網絡規模是技術聯盟網絡的重要特征,一般用網絡關系數量、網絡多樣性、網絡資源的投入程度等來衡量。網絡關系在聯盟企業的知識轉移中起著載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業自身資源稟賦的水平;網絡多樣性是衡量網絡規模主要指標,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聯盟網絡需要多樣性的信息和資源,網絡差異性越大,擁有更多的異質性資源,更有利于網絡實現競爭優勢;網絡資源的投入程度也是衡量網絡規模的主要指標。Freel實地調研了英格蘭中西部228家制造業企業,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網絡關系的復雜性與網絡中企業的學習能力的關系函數單調遞增,因此網絡關系的復雜性間接影響企業專業性知識和技術資源的獲取[21];Johannisson 和Ramirez-Pasillas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網絡規模對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作用,網絡規模越大,其知識獲取、管理等能力越強,網絡中企業的成長越快[22];Reagans發現網絡范圍對非正式網絡的知識轉移產生影響[23];周立新以351家家族企業為樣本,實證證實網絡密度對企業網絡組織學習有顯著的促進作用[24];Ritter通過對德國電子工程企業的實證研究,驗證了網絡規模對網絡能力的正向影響。技術聯盟網絡的規模擴大,主要體現在網絡關系數量和網絡資源的多樣性,能夠有效促進聯盟成員間的技術轉移和知識共享,使得企業的技術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聯盟網絡管理能力得到增強,進而促進了聯盟企業間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維持。因此,本文提出假設3:技術聯盟網絡規模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四) 網絡聯系強度
網絡聯系強度是衡量網絡聯接特征的主要變量,由于技術聯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本質是聯盟成員間的互動過程,技術聯盟企業間經常發生高頻率的互動和聯系,因此,網絡聯系強度成為衡量技術聯盟發展程度的重要參數。已有的文獻指出,聯盟成員間的關系強度會直接影響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的提升,這種作用隨著技術聯盟的發展,最終將影響技術聯盟技術創新的效果,Granovetter提出網絡強聯系理論,認為具有強聯系的合作伙伴間更易于發生資源傳遞和知識轉移,尤其是隱形知識在合作伙伴間的轉移[25];Jennifer Lewis認為網絡節點間的強聯系對合作伙伴間的信任、聲譽具有正向影響,間接提升網絡能力[26];Kapasuwan指出網絡節點間的交互作用,能夠提升網絡節點獲取知識的有效性,從而對節點和整個網絡的技術創新行為和模式產生影響[27];Ritter指出網絡內部溝通交流的頻率與網絡能力具有正向關系,對網絡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曹興提出網絡參與度的概念,指出較高的網絡參與度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28]。本文認為聯盟網絡成員間緊密的交互行為,能夠加快網絡中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深化聯盟成員對網絡整體性的認知。同時,緊密的交互行為有利于建立合作伙伴間的信任和聲譽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資源傳遞和知識轉移程度,隱性知識的傳遞在這種背景下逐漸得到發展,企業間產生深度信息交流,使得信息處理能力等相應的資源吸收和整合能力得到加強。當聯盟成員間形成緊密穩定的網絡關系后,網絡中控制、協調、治理的能力得到提升,網絡運行體系逐漸形成。因此,本文提出假設4:技術聯盟網絡聯系強度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五) 外部技術環境
技術聯盟所處的外部環境能夠對聯盟的技術交流活動產生影響。Kale認為企業參與聯盟的普遍程度、聯盟價值的日益顯現和聯盟新思維的導向,能夠比較直觀的反映其影響技術聯盟網絡相關能力的程度;鄭勝華也認為企業外部的聯盟環境能夠對聯盟活動產生影響[11]。本文對技術聯盟企業所進行的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其聯盟研發活動受到行業背景等外在技術環境的作用,例如在一些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技術的更新速度很快,企業為應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不得不加快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而自身資源稟賦的限制往往迫使企業加入技術聯盟,和技術領先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以彌補自身的資源缺陷。因此,外部技術環境能夠促使聯盟成員整合外部資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從而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因此,本文提出假設5:技術聯盟外部環境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根據以上研究假設,本文構建了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
三、實證分析
(一) 樣本選擇與數據處理
本文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出測度量表。其中,被解釋變量為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包含有戰略管理能力、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三個維度。戰略管理能力包括發展方向識別、資源發現以及愿景塑造;網絡學習能力包括技術共享、技術整合以及技術創新;網絡管理能力則包括制度建立、沖突協調以及關系管理等。
主體知識存量采用人員、經驗和專利衡量;文化開放性采用追求創新、團隊合作以及文化分享衡量;網絡規模采用數量、資源投入以及多樣性衡量;聯系強度主要采用聯系頻率和深度以及關系親密程度衡量;外部技術環境則主要包括行業聯盟情況和產品創新情況。
通過企業訪談以及網絡電子問卷,有針對性地發放調查問卷。選取具有技術合作背景的高技術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受訪對象設定為企業中、高層領導、技術部門主管及熟悉技術合作過程的相關技術人員。問卷調查起始時間為2009年7月20日起至2009年8月20日,共發放問卷1 125份,回收724份,有效問信度和因子分析。對樣本數據進行Cronbach’s 信度分析,通過對各個分量表進行信度測試,得到戰略規劃能力、網絡學習能力、網絡管理能力、知識存量、文化開放性、網絡規模、網絡聯系強度以及外部技術環境的Cronbach’s 值,分別為0.734、0.811、0.769、0.731、0.774、0.784、0.740、0.827,說明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如表1所示。
對網絡能力量表和影響因素量表進行因子分析,檢驗指標間的相關性,其中KMO值分別為0.805和0.764,且Bartlett顯著異于0,適合進一步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因子,使用正交旋轉法對因子載荷進行旋轉處理,其中網絡能力提取出了3個因子,累積解釋總方差的55.384%,影響因素提取了5個因子,累積解釋總方差的69.477%。
結果顯示,網絡能力由戰略管理能力、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三個維度構成;影響因素由知識存量、文化開放性、網絡規模、網絡聯系強度以及外部技術環境5個部分構成。通過問卷分析,認為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 實證結果
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模型及假設進行驗證。初始模型擬合結果表明,模型擬合不夠理想,如表2中M1所示,需要對其進行修正。由于知識存量與戰略規劃能力、外部環境與網絡學習能力、文化開放性與戰略規劃能力、聯系強度與網絡管理能力的路徑系數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均不顯著,考慮到模型的簡潔性,在修正模型中刪除這四條路徑,根據修正指數增加了NLC2(代表“聯盟合作加快了技術更新速度”)和NLC5(代表“在聯盟合作過程中獲得重要的技術知 識”)的相關性路徑。直觀來看,NLC2和NLC5確實存在直接相關,因為技術聯盟的目的就是通過獲取、整合網絡資源來實現知識創新,若聯盟在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吸收內部優質互補資源,則能夠大大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加快技術更新速度,反之亦然。
修正后的模型如圖2所示,擬合結果如表2中M2所示。表中各擬合指數均達到理想值,修正模型與數據擬合更好。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知識存量、文化開放性、網絡規模、網絡聯系強度和外部技術環境均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 結果分析與解釋
知識存量對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戰略規劃能力的路徑系數不顯著,其原因是由于戰略規劃能力是規劃和預測的能力,注重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控制,而知識存量主要衡量技術知識基礎和經驗,其本身不足以把握市場的整體趨勢。由于本研究的主要調研對象是國內的高新技術企業,部分企業加入技術聯盟的時間尚短且缺乏一定經驗,在合作關系中大多都處在吸收和理解階段,對戰略規劃能力的影響不顯著。
文化開放性對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戰略規劃能力的路徑系數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是文化開放性是組織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主要對操作層面的相關具體活動產生影響,相比之下,戰略規劃能力主要從戰略層視角出發規范網絡活動,這種能力主要影響價值層面的相關具體活動。
網絡規模對戰略規劃能力、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提出的研究假設3得到了驗證。實證結果說明網絡規模與網絡內部合作關系和資源具備線性關系,這種相互促進的關系促使技術聯盟拓展了企業發展視角的廣度和寬度。
當技術聯盟網絡的規模擴展到一定程度時,網絡獲取相關知識的可能性和信息處理能力得到增強,網絡的發展和治理對戰略規劃能力具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推動了戰略規劃能力的提升。此外,知識轉移和共享的廣度和深度因網絡規模的擴大而得到加強,管理人才和管理思想在網絡中有效地匯集,因此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網絡聯系強度對戰略規劃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網絡管理能力路徑系數不顯著,其原因在于網絡管理能力主要包含關系管理,具體網絡規章制度建立、創造良好的溝通平臺等維度,并且網絡聯絡強度主要作用于網絡關系的建立,并不能對網絡管理能力的其他職能提供足夠的支持。
網絡聯系強度對網絡學習能力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與原假設方向相悖,由于本研究的假設主要是基于強聯系理論,即認為若聯盟聯系緊密,會增加網絡的穩定性以及聯盟成員對網絡的忠誠,但由此也可能導致聯盟成員間信息、資源的冗余,造成聯盟成員思維的同化,意味著從外界獲取更多異質性資源的通斷被堵塞,不利于創新研發行為的進行,對團隊績效產生負面影響[29]。技術聯盟網絡雖然屬于弱聯系網絡,其治理和控制關系松散,但是由于技術聯盟企業間大多擁有異質性資源,這種網絡關系能夠保持各個聯盟成員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創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合作關系中資源傳遞和知識共享的效率,對于大多高技術企業構成的技術聯盟來說,這種刺激機制更加適合技術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高技術產業領域,實證結果顯示的現象與Granovetter提出的弱聯系理論相關思 想類似。
外部環境對戰略規劃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網絡學習能力的路徑系數不顯著,其原因是因為外部環境對網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外在的推動作用,而網絡學習能力則是一種內在能力,強調網絡內部知識的共享、整合乃至創新,因而外部影響對內在能力的作用效果有限。
四、結論與展望
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包括戰略規劃能力、網絡學習能力和網絡管理能力三個維度。戰略規劃能力是對網絡進行有效的規劃并預測把握網絡乃至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并由此不斷地進行戰略調整來適應這種變化的能力。網絡學習能力是聯盟網絡中進行知識的分享、獲取、整合和創新等一系列活動的能力。網絡管理能力是對技術聯盟網絡行為進行管理以保證研發等組織正?;顒佑行нM行的能力。
對技術聯盟網絡來說,應兼顧三種網絡能力及其之間的協同作用。這三種能力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效用的發揮依賴于這三種能力的整體協同作用。因此,在構建和培養網絡能力時應注意三種能力的形成和協調,這三種能力共同促進技術聯盟網絡能力整體水平的提升,進而保持聯盟競爭優勢,實現聯盟目標,獲得理想的創新績效。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為知識存量、文化開放性、網絡規模、網絡聯系強度和外部技術環境,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這些因素對技術聯盟網絡能力的影響。
由于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性研究,不同類型的技術聯盟對聯盟的合作行為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下一步的研究中將考慮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技術聯盟的聯盟網絡能力進行深入的探討,此外技術聯盟網絡能力具有動態性,進一步的研究應針對技術聯盟不同的發展階段來考慮網絡能力的構成及其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 Hakansson H. Understanding Business Markets [M]. New York: Croom Helm. 1987.
[2] Ritter T, Wilkinson I F, Johnston W J. Measuring network competence: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 Journal for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2(17): 119?138.
[3] Ritter T, Gemunden H G. Network competence: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success and its antecedent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6: 745?755.
[4] Walter A, Auer M, Ritter T. 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university spin-off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Venturing, 2006, 21(4): 541?567.
[5] 徐金發, 許強, 王勇. 企業的網絡能力剖析[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1(11): 21?25.
[6] 邢小強, 仝允桓. 網絡能力: 概念、結構與影響因素分析[J]. 科學學研究, 2006(12): 558?563.
[7] 朱秀梅, 陳琛, 蔡莉. 網絡能力、資源獲取與新企業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 管理科學學報, 2010, 13(4): 44?56.
[8] 趙爽, 肖洪鈞. 基于網絡能力的企業績效提升路徑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0, 27(6): 71?75.
[9] Powell W W. Neither mkarets nor hierare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cior, 1990(12): 295?336.
[10] Cummings J L, Teng B 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0): 39?68.
[11] 徐萬里, 錢錫紅, 孫海法.企業動態能力的微觀機理研究[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27(5): 67?72.
[12] 鄭勝華. 企業聯盟能力理論與實證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 2005.
[13] 方剛. 基于資源觀的企業網絡能力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 2008.
[14] 李偉, 聶鳴, 李順才. 企業家精神對外部知識能力及網絡能力的作用[J]. 科學學研究, 2010, 28(5): 763?768.
[15] 李玲. 資源異質性、組織間依賴對企業網絡能力的影響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8): 115?118.
[16] 楊帆. 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網絡能力影響企業績效的路徑研究[J]. 湖南社會科學. 2013(5): 177?180.
[17] Peter J. Lane, Michael Lubatkin. Relative s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6?1998), 1998, 19(5): 461?477.
[18] Cohen W M, Levi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ro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arterly, 1990(35): 128?152.
[19] Schein, E. 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M].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1992.
[20] Dyer, J. H., Kale P. Singh, H. How to make strategic alliances work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2001, 37?43.
[21] Freel M. External linkage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0, 12(3): 245?266.
[22] Johannisson B, Ramirez-Pasillas M. Networking for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a topography model of human,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C].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nu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Babson College, Wellesley. 2001.
[23] Ray Reagans, Bill McEvily.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uarterly, 2003, 48(2): 240?267.
[24] 周立新, 劉偉. 網絡位置、組織學習與家族企業績效:家族承諾的調節作用[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18(2): 75?81.
[25]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6): 1360?1380.
[26] Joseph W Rottman.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Offshore Supplier Networks: A Case Study Exploring Social Capital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23): 31?43.
[27] Kapasuwan S., Link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 [M]. Doctor Thesis by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2004.
摘要本文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兩個方面探析了如何有效地進行《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中職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掌握基本計算機網絡技術,具備一定的網絡管理、維護、配置等綜合應用能力。
0 引言
21世紀是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時代,隨著IT產業的迅速崛起,計算機網絡的觸角已經伸向社會的各個角落,并深刻地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我國的計算機網絡也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前發展,尤其Internet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掌握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術對適應信息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以下簡稱中職)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職的培養目標定位于“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中職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直接關系到我國21世紀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素質。因此,探索課程內容,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探析
中職《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獲得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初步具備分析比較和選擇網絡技術元素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局域網組建的技術,具備一定的網絡管理與維護知識,掌握一定的網絡配置管理等綜合應用能力。
在近幾年的教學與實踐中,筆者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畢業后的就業情況進行研究,認為《計算機網絡基礎》應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行為引導下,通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用腦、用心、用手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中職學生基礎較差,素質不高,他們沒辦法掌握難度較大的知識,只能理解和掌握一些比較基礎的內容。但中職學生具有“二強一高”的優點,即動手能力強、可塑性強,對新鮮事物興趣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充分利用這個優點。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產生興趣,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其次要向學生指明所學的內容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學生只有清楚了這些,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學習。最后采用容易讓學生理解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以行動為導向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和中心,是學習的主角,老師起著啟發、幫助和引導的作用。
2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各部分內容教學探析
通過分析與比較,筆者覺得《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應該從六個方面進行教學,分別是:計算機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計算機局域網技術、Internet及其應用、網絡安全和網絡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少講理論性內容,多講實踐性內容,讓學生多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2.1 計算機網絡概述
本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講授三個方面的知識:計算機網絡的形成及發展、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應用、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其中,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應用是教學的重點。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計算機網絡按不同的標準分類可分為不同的網絡,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實例分析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的不同;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區別;再根據網絡的拓撲結構講述星型網絡、總線型網絡、樹型網絡、環型網絡和網狀型網絡的特點與差異。在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教學中,可通過案例列舉出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如: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電子銀行、在線娛樂等等,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在講授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內容時,可通過查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資料,結合最新《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2.2 數據通信基礎
本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數據通信技術的基礎知識,主要講授三個方面的內容: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數據通信介質和數據傳輸交換技術。首先讓學生掌握信息、數據和信號的概念;其次明確通信介質中有線介質和無線介質之分,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實物介紹雙膠線、同軸電纜和光纖三種有線傳輸介質的物理特性和傳輸特性;再通過實例介紹紅外線、藍牙、激光等無線介質的特性。然后講授數據傳輸技術,讓學生明確并行傳輸與串行傳輸,異步傳輸與同步傳輸,單工、半雙工和雙全工這三種傳輸技術的區別。最后了解三種數據交換方式: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2.3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內容,但要求中職學生完全掌握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確是相當困難,因此教學中也只能講授最基礎的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有: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特性、OSI參考模型的七個層次結構、常用的計算機網絡協議、IP地址的分類等。首先必須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功能特性,只有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特性才能夠掌握各種網絡的特點,才能了解網絡運行的原理。其次要讓學生明確網絡為什么要實行分層,并且能夠知道OSI參考模型到底是哪七個層。但是具體七個層是怎樣工作的就不要求學生掌握。然后讓學生了解一些重要的網絡通信協議,如TCP/IP、UDP、FTP、HTTP、SMTP等。最后講授IP地址的分類。
2.4 計算機局域網技術
本部分的教學內容是本課程的重點。本部分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簡單的組網技術。講授的內容有:局域網概述、局域網組成、網絡設備、網絡互連技術、局域網的組網技術、網絡操作系統、局域網規劃與設計等。學生通過本部分的學習,初步能夠具備網絡管理員的基本素質。本部分的教學最好都在計算機實驗室進行,我們可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1)引導學生認識網絡設備:網絡適配器、中繼器、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等,還要動手制作網線。(2)要求學生理解網絡互連的本質,能區分硬件互連與軟件互連。雖然這部分內容較難,但這部分是核心內容,學生一定要掌握。(3)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必須掌握簡單的組網技術,包括怎樣布線、選擇網絡設備、進行簡單的配置等,重點訓練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實踐的能力。(4)最后要求學生能夠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的基本操作,如配置用戶、共享、服務等。
2.5 Internet及其應用
本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樣是重點。學生通過學習,基本可以掌握Internet及相關知識。本部分的內容包括Internet的概念、Internet的主要服務和應用、Internet的接入方式、域名的認識等相關內容。本部分可教學的內容很多,學生也能夠很好掌握。Internet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結合當前的一些新技術和新元素,使學生對Internet有更深的了解。在講授Internet應用的過程中,除了講授Web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文件傳輸服務等傳統的Internet服務以外,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發展介紹其它流行的Internet服務,如:即時通信、博客(或微博)、搜索引擎、網絡電視、網絡娛樂、電子商務、網上銀行、遠程教育等等,多舉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例子,這樣不僅讓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興趣,也增長了許多網絡知識。在Internet的接入方式的教學中,可結合當前“三網融合”的政策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國家的一些政策。另外還可以介紹世界和我國目前的互聯網發展情況,介紹先進的“云計算”和“物聯網”知識,讓學生對未來網絡有一個美好的憧憬。這部分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只要教師備課充分,一定能夠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2.6 網絡安全和網絡管理
網絡安全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有:網絡安全概述、網絡安全的威脅、網絡安全目標和網絡安全技術。重點講述四個網絡安全技術:加密技術、數字認證、防火墻技術、病毒防治技術。另外對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網絡的不安全因素來源也要求學生有一些了解。
網絡管理部分的內容較難,因此只能講授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網絡管理的概念、網絡管理的功能和簡單網絡協議(SNMP)。重點分析網絡管理的五項功能(網絡故障管理、網絡配置管理、網絡性能管理、網絡計費管理和網絡安全管理)和介紹SNMP的內容。最后再介紹一些常用的網絡管理軟件。
3 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教學探索和實踐,《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已經成為我校中職教學的特色專業課。計算機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充實教學內容。同時計算機網絡基礎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概念原理多、學生較難理解的抽象的課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有賴于教、學雙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李歡,徐師.計算機網絡基礎(第2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4.
[2]尹曉勇.計算機網絡基礎(第4版)[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7.
關鍵詞:高校;網絡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6-143-2
引言
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高校校園網在校園中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高校校園網的作用主要有3個方面:①信息化管理。校園內的教學管理、財務管理、協同辦公等應用系統都要依托于校園網。②信息化教學。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為學生上課,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便捷的輔導和答疑,學生使用網絡提交電子版作業。要實現這些場景需要校園網的技術支持。③信息化科研。科研是現代高校的一個重要職能,在科研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文獻,需要使用計算機做一些輔助工作。校園網通過多種應用從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各個方面支撐起現代化校園。
受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高校校園網的相關技術也不斷更新換代,種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校園網的復雜度也不斷加大。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獲得了高速發展,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校園網的復雜性。與其他局域網相比,高校校園網存在著諸多特殊之處:用戶的數量極大,應用種類多,影響范圍大……這些特殊性也正是高校校園網管理工作中的困難之所在[1]。本文擬對目前校園網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
1 高校網絡管理問題
在高校校園網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校園網設備陳舊,種類復雜,時間跨度長。部分高校校園網建設得比較早,隨著時間推移,在原網絡的基礎上不斷添加新的設備,從而組成了現在的校園網[2]。整個網絡中,既有老舊型號的路由器交換機,又有新型的入侵檢測,VPN設備,既有新式的刀片服務器,存儲陣列,又有陳舊的塔式服務器。一方面,校園網24小時運作,設備很快就會變得陳舊,這些舊設備出故障的概率較高,影響了整個校園網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老舊設備性能低下,是校園網這個“木桶”的“短板”,影響了校園網的整體性能和用戶體驗。
由于網絡高度開放,校園網內計算機之間互連性又比較高,校園網存在易受攻擊、病毒易泛濫等問題。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研究的進展,網絡攻擊的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從早期較單一的攻擊手段發展成多層次,多手段的全方位攻擊。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統計,目前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 拒絕服務攻擊、安全漏洞、網頁仿冒、網頁篡改等攻擊方式成為主流。2015 年, CNCERT統計受控主機IP地址總數為28728402個,較2014年大幅上升105.3%。其中,境內共有19781858個IP地址的主機被植入木馬或僵尸程序,較2014年增長78.4%。校園網作為國內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師生接觸網絡的時間比一般網民更長,受木馬程序感染的幾率相對更大,校園網中被植入木馬或僵尸程序的主機也不在少數。這些木馬程序通過互聯網進行高速傳播擴散,而校園網由于其內部的互聯性,往往一臺主機感染了木馬程序會影響到一大片主機,影響到大量校園網用戶的正常使用。
信息化建設在國內起步較晚,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一直受到人員短缺,制度缺乏等不利條件的影響。
一方面,高校作為一類特殊的局域網,內部的用戶呈兩級分化的態勢[3]。部分用戶由于本身就研究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在計算機及網絡方面稱得上是行家里手,遇到一些問題能夠自己解決,還能對校園網管理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這部分用戶又是雙刃劍,往往也是校園網內部攻擊的高發群體,缺乏自覺維護校園網的意識。另一部分用戶卻缺乏相關知識,往往一個簡單的問題能困擾他們很久,甚至影響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人員的缺乏導致校園網管理部門既無法有效地組織起前者幫助維護校園網,培養前者的網絡道德,又難以及時響應后者的請求,幫助后者解決網絡問題,或是培訓后者掌握基礎知識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雖然一些與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已逐步出臺,但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區域。在校園網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出現由于規章制度的缺乏,導致遇事推諉或是不知如何處理的情況發生[4]。內部攻擊是校園網安全的一大隱患,也是校園網管理工作的一個痛點。對于這些精力旺盛,喜歡探索的用戶,既要通過講座教育等形式培養法律觀念和道德觀念,也要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加以震懾,才能真正減少內部攻擊的發生。
2 高校網絡管理問題的對策
對校園網中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可以發現校園網的管理問題不外乎三個方面:設備,應用,人員。具體而言,設備包括校園網內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等服務器設備,光纖、雙絞線等線路設施;應用包括校內各部門、各學院使用的諸多系統,校園內大大小小的網站,存儲著教工個人信息、學生信息的數據庫等等;人員包括校內的師生,黨務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包括校園網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人員。這三個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校園網。校園網的管理問題,產生于這三個方面中,要想解決諸多管理問題,也要從這三方面進行考慮,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首先,可以從設備的角度著手,打牢校園網管理工作的基礎。設備是校園網各種應用系統的最終承載,是整個校園網存在的基礎。要做好校園網管理工作,管理好校園網設備是前提。首先,可以對校園網的現有設備進行整合,統計出現有設備的數量、種類、工作年限等信息,摸清整個校園網中設備的基本情況。其次,對校園網不同的設備,采用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5]。例如,對于核心網絡設備,在保證良好物理環境的基礎上,必要時做好冗余設置,增強整個校園網的健壯性;對于樓宇交換機,要保障好電力供應和環境安全,防止電力供應不足,嚴格控制樓宇弱電間的鑰匙,防止無關人員私自操作設備造成網絡中斷;對于網絡線路,要嚴格按照工程要求做好防護工作,在道路樓宇等區域設立醒目標志以防土建工程影響到網絡線路。對校園網主干線路等重要線路可以配備冗余線路,增強線路對突況的抗干擾能力。
其次,可以從應用的角度著手,從多渠道來管理校園網。應用是整個校園網中直接面對用戶的一環,也是,種種功能各異的應用構成了整個校園網。管理人員可以在校內部署過濾應用對非法信息和垃圾郵件等信息進行過濾,保證校園網內容干凈;可以在一些重要區域部署防火墻等應用,配合適當的策略將木馬、病毒等有害程序隔離在校園網外,減少外部資源對校園網內部的威脅;可以使用網絡管理等應用實時顯示校園網的線路信息、流量走向,及時發現網絡異常。還能幫助工作人員對校內流量走向進行分析,進而分析師生對哪些信息較為關注,哪些應用使用的人數較多,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網絡資源來更好地服務師生。筆者就曾遇到過一例故障,單位某個區域大量用戶打電話反映網絡故障。開始在核心交換機、認證服務器等設備上檢查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后來通過流量分析軟件,管理人員發現某個運營商出口的流量在某一時間點急劇下降,進而判斷出是某臺網絡設備出現了故障,最終及時解決了問題。
最后,可以從人員的角度著手,全方位做好校園網管理工作。這里的人員包括校園網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校園網用戶。對于工作人員的管理,既要定期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即按照學校規模的擴大,校園網用戶和應用的增加,校園網管理人員也要有相應的增加,這樣才能跟得上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包括技術水平和相關知識的學習。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網絡變得越來越復雜,管理人員必須要及時學習最新知識,才能跟上校園網發展的步伐。管理人員學習新知識,也不能局限于技術的學習,而是要全方面的學習。除了技術知識,作為校園網管理人員,還要學習關于等級保護、網絡法律法規等信息安全知識,與用戶溝通的方式和技巧等知識[6]。對于校園網用戶的管理,是很多高校忽視或是有心卻無力去做的一個方面。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很多用戶反映的網絡問題其實很容易就可以自行解決,卻常常因為用戶缺乏相應的知識而無法解決,影響了師生的學習和工作。同時,高校普遍存在網絡管理人員人手少、任務重,用戶數量多,不能及時響應用戶報修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一方面可以由校園網管理人員定期以講座的形式為用戶普及校園網知識,法律法規及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增加用戶對校園網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由校園網管理部門出面,聯系團委、學生處等相關部門通過社團的形式,將一部分對網絡感興趣的師生召集到一起,定期定點安排網絡課程和實踐操作,為師生講解簡單網絡故障的排錯檢修方法。這些社員既可以作為校園網管理部門的一份子,深入到校園內的各個學院、部門,向校園網管理部門反饋校園網的情況,還可以用自己在社團中學到的知識為身邊的同學、同事和老師們解決簡單的網絡故障。在這個過程中,社員們本身也得到了鍛煉,加深了對網絡的理解,增強了動手能力。
3 結束語
我國高校眾多,在校師生數千萬計,校園網在國家信息化版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校園網在校園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如何管理好校園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7]。作為高校校園網管理者,不僅要專業知識過硬,還要有堅定正確的思想政治素養。作為主管部門,既要積極向學校領導爭取人力物力建設好校園網,又要調動本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還要動員師生學習網絡常識和相關規章制度,學好用好校園網。如此三管齊下做好校園網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活動提供良好的網絡服務。
參 考 文 獻
[1] 教育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網絡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Z].(教思政〔2013〕3號).
[2] 趙擁軍.關于加強高校網絡管理工作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19:185.
[3] 王江.淺談高校網絡信息安全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1:99-100.
[4] 周輝,吳爽.淺談高校網絡安全問題及處理措施[J].互聯網天地,2016,06:36-38.
[5] 游佳,易宇峰.校@網絡管理難點及對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5:95-98.
關鍵詞:Gratuitous ARP;DHCP;IP沖突;網絡故障;交換網絡;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b)-0000-00
1. 引言
伴隨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在校園快速普及,成為高校中重要的信息交換平臺。網絡在高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現代高校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校園網絡規模的迅速擴張,校園網的管理維護日趨復雜和困難,尤其在計算機選擇解決終端IP地址的配置方面引起故障的解決方案時的通常會出現難以取舍問題,更使得管理人員力不從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網絡管理人員應從基本理論上去分析實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出IP配置和管理上問題的最優方案。
2. IP地址配置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在校園網絡整體設計時,通常只會設計用戶使用IP地址的范圍,不針對用戶的計算機終端類型進行特別設定。通常提供給用戶的獲取IP地址方式為DHCP動態獲取,用戶只要將計算機網卡設置為自動獲取,就可以獲得IP成功連接到網絡中。而在實際情況中,一些例如外屏顯示器、單片機、無線AP等網絡設備需要手動設置地址,這經常引起IP沖突,嚴重時會引起網絡癱瘓。
下面以揚州某高校校園網絡日常維護中遇到特殊問題為案例進行分析,該校網絡結構為大二層扁平化的交換網絡,DNS和DHCP服務都集成在核心交換機上。
案例1:多媒體教室安裝一塊LED電子橫幅,使用單片機編程控制,網絡接口為常用的RJ45適配器,手動配置IP地址,MAC地址可以在軟件操作界面自行更換。首次配置地址后,正常連通網絡。但是保持原有IP地址不變,操作“更新MAC地址”后,網絡無法連接,等待300秒后,恢復正常。
案例2:校園網絡用戶報修稱網絡使用一段時間后,網絡延時較大,甚至出現掉線現象。經實地檢測,用戶使用的是DHCP自動獲取的IP地址,使用30分鐘后出現Ping值變大,甚至出現超時現象,由此出現網絡丟包斷線現象,幾分鐘后恢復正常。
上述兩個案例中:案例1是用戶使用手動配置IP引發的網絡故障,案例2是交換網絡中用戶使用DHCP自動獲取地址情況下出現的故障。仔細分析這兩個故障發生時的現象,大致可以從核心交換機的DHCP、ARP以及ARP緩存等方面入手查找故障原因。
3. DHCP、Gratuitous ARP、交換機ARP緩存相關知識
3.1 DHCP服務
DHCP是一種簡化了的主機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標準協議,其利用UDP協議工作。網絡管理員可利用DHCP服務器來管理動態的IP地址分配及其相關的環境配置工作。動態的IP分配避免了手工設置IP地址及子網掩碼所產生的錯誤,即避免了同一個IP地址分配給多臺計算機形成的地址沖突,減少配置網絡中計算機所花費的時間和管理IP地址設置的負擔,還可以靈活地設置地址租期,節省了IP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DHCP協議的主要工作原理為:當沒有任何配置的DHCP客戶端接入網絡時,會向網絡廣播一個DHCPDISCOVER數據包,其源地址為0.0.0.0,目的地址為255.255.255.255,然后再附上DHCP discover的信息。當DHCP服務器監聽到客戶端發出的DHCP discover廣播數據包后,它會從那些還沒有租出的地址范圍內,選擇最前面的閑置IP,連同其它TCP/IP設定,給客戶端發送一個DHCP offer的數據包,客戶端在開始的時候還沒有IP地址,所以在其DHCP discover封包內會帶有其MAC地址信息。假如網絡上有多臺DHCP服務器的響應客戶端,那么客戶端只會挑選其中一個DHCP offer而已(通常是最先抵達的那個),并且會向網絡發送一個DHCP request廣播封包,告訴所有DHCP服務器它將指定接受哪一臺服務器提供的IP地址。
3.2 Gratuitous ARP
Gratuitous ARP一般也稱為免費ARP。它與一般的APR請求不一樣,主要區別在于它不要求得到IP對應的MAC地址,而是當主機啟動或者更換網卡(或更換MAC地址)的時候,將發送一個Gratuitous ARP廣播,宣告自己的IP地址對應的MAC地址。
Gratuitous ARP有兩種作用:第一,確定設置的IP地址在局域網中是否已經被占用,主機啟動后廣播Gratuitous ARP,若得到回應,那么就可以確定設定的IP已經被占用,否則就可以繼續使用設定的IP。第二,如果發送Gratuitous ARP的主機正好改變了硬件地址(更換MAC地址或者網卡適配器),發送的Gratuitous ARP廣播包就可以使其他主機高速緩存中舊的硬件地址進行相應的更新。
3.3 ARP高速緩存
ARP高速緩存(ARP cache),由最近的ARP項組成的內在中的一個臨時表。每個主機、交換機或路由器都有一個ARP高速緩存表。它用來存放最近IP地址到硬件MAC地址之間的映射記錄。轉發數據包時可以快速查找到對應MAC地址的端口。高速緩存表中每一項的生存時間都是有限的,一般稱為老化時間,起始時間從被創建時開始計算的,一般老化時間為300秒。
4. 故障原因分析
4.1案例1故障分析
根據上述Gratuitous ARP、ARP緩存相關知識對案例1進行分析,單片機更改了MAC地址,網卡啟動后會自動廣播Gratuitous ARP來宣告既定的IP地址,更新上層設備(二層交換機)的MAC地址表項,通知三層網絡設備更新ARP高速緩存。但是案例1中三層設備的ARP緩存卻沒有立即更新,而是等原有的ARP信息老化之后才進行更新,這就導致LED顯示屏單片機更換MAC后出現網絡故障。同樣,使用一臺計算機主機接在與單片機接在相同的二層交換機下,當單片機更換MAC后,計算機能夠立即Ping通單片機,這說明計算機系統能夠接受單片機發送Gratuitous ARP,并快速更新計算機系統的ARP高速緩存。
4.2案例2故障分析
根據DHCP、ARP緩存相關知識并查看三層交換機中DHCP的配置,用戶使用30分鐘后Ping值變大,甚至出現丟包現象,而30分鐘恰好是DHCP租期的一半。為了確定為DHCP問題,將用戶計算機的IP設置為手動地址,觀察30分鐘后故障現場沒有出現,同時檢查三層核心交換機上的ARP緩存變動情況,發現在30分鐘(租期一半)時,核心交換機清空了ARP高速緩存。這樣,原來直接由硬件快速轉發的數據包轉由軟件轉發,所以轉發時間變長,出現Ping值變長,甚至丟包現象。
通過案例1和案例2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在交換網絡的核心交換機的ARP機制上出現的故障,兩種故障的發生從機制上解釋又發生了矛盾:案例1中主機變更MAC地址后要求能快速更新核心交換機的ARP緩存,而案例2為了快速更新ARP緩存提前做了清空,反而導致網絡丟包。
5. IP地址配置和管理上應當注意的幾點
從案例1和案例2分析的結果上來看,由于引起故障的原因是對立和矛盾的,所以無法同時解決這兩個故障。從故障的輕重緩急來看,可以把案例2的故障重要性放在案例1前,優先從技術上處理,對于案例1的故障則要從管理上處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正確規劃IP地址范圍,合理使用DHCP服務,啟動dhcp功能的同時,適當預留一些不分配的地址,以供特殊的手動配置使用。
2) 在交換機端口上使用ip dhcp snooping功能限制自動獲取IP地址的用戶,使其不能手動配置。
3) 優化三層核心交換機上的ARP高速緩存清理機制,減少因清理ARP高速緩存而引起的數據丟包。
4) 盡量減少簡單網絡設備的接入,接入設備能夠處理Gratuitous ARP回應包,有IP沖突提醒機制。
6. 結語
本文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利用網絡維護中的案例,結合DHCP、Gratuitous ARP、交換機ARP緩存相關知識具體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從故障查看,測試、分析和排除的步驟以及故障原因的相互對比中,提出了交換網絡中根據故障緊急及優先次序分類處理的方法,并針對目前IP地址配置和管理上容易出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 徐春林. 基于Gratuitous ARP泛洪的局域網故障分析.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J],2014(23)第2期:45-47.
2. 劉志雄.朱向慶. DHCP Failover研究與實驗設計.計算機系統應用[J].2015(24)第7期:244-249.
3. 李方敏,盧錫城,汪鐘鳴.主機動態配置協議(DHCP)原理及其實現[J].湘潭礦業學院學報,1997,12(3):17-24
4. 賈毅峰,逯建速.校園網中的 DHCP 引起的沖突與解決[J]. 銅仁學院學報. 2014(16)第4期:96-98.
5. 陳小中,校園網DHCP故障與解決[J].福建電腦,2010(10):167-169.
【關鍵詞】城建;信息化;電子管理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而在此背景下當代城建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注重將其落實到實踐管理中,完善檔案信息管理形式,凸顯信息時代檔案管理優勢,提升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以下就是對城建電子信息化管理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代城建部門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并帶動其在發展過程中能培養更多專業化檔案管理人員。
一、城建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城建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城建檔案管理建設重視度不足,即領導階層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未意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繼而導致城建檔案管理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漸凸顯出投入不足及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最終影響到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服務水平;第二,管理水平較為落后也是城建檔案管理中凸顯出的主要問題,而此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歸咎于技術層面的落后,從而致使信息查詢及歸納等環節受到一定限制,無法有效發揮其功效。
二、城建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對策
(一)建設信息查詢系統。在城建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中建設信息查詢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對于此,首先要求城建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應通過信息整合的方式總結出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繼而在此基礎上構建相應的操作平臺,并確保操作平臺能與資料庫形成一定聯系,繼而便于用戶在對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操控的過程中可及時獲取自身所需信息。其次,由于信息查詢系統的構建對城建部門軟件開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背景下為了提升軟件開發質量,要求城建部門應注重與專業軟件開發公司間的合作,同時依據本單位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現狀引進相應的成熟軟件,最終滿足檔案信息查詢需求。此外,在信息查詢系統建設的基礎上保障系統信息的動態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度。
(二)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城建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成效,因而在此背景下各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且應以高薪招聘的方式引進個人素質高且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繼而為電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此外,定期安排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化的培訓項目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管理人員在培訓過程中掌握到現代科技知識及電子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實踐工作環節中,提升整體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由于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實施對管理人員知識掌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管理人員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應注重及時更新自身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達到良好的檔案信息管理狀態。
(三)構建網絡管理體系。構建網絡管理體系是城建檔案電子信息化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途徑之一,對于此,要求城建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應結合管理權限,并基于逐層逐級的基礎上構建城建檔案局域網,繼而由此緩解城建管理權劃分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在檔案局域網構建的基礎上應確保局域網間的有效連接,繼而形成網絡化管理模式,最終保障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網絡化管理體系的構建亦有助于用戶透過網絡平臺隨時查閱自身所需的檔案資料,為此,城建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提高對網絡管理體系的重視程度,且將其納入到創新計劃中,提升檔案信息的整體利用效率。另外,在網絡管理體系構建的基礎上倡導市館、縣館、部門檔案室三級聯網目標的實現也是至關重要的,有利于檔案信息價值的發揮,因而應將其落實到實踐管理中。
三、結論
綜上可知,部分城建單位在檔案信息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城建部門在實施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注重對網絡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引入,且從構建網絡管理體系、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建設信息查詢系統等途徑入手,營造一個良好的檔案信息管理環境,提升檔案信息的整體利用效率,推動城建部門管理工作朝著更為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