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區經濟基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常態;生產業;集聚;區域空間重構
1.引言
隨著經濟新常態的不斷發展,蘇南地區的生產業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增強,對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整個區域空間重構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當前,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蘇南地區生產業產業集聚有其重要的可行性,主要是蘇南地區經濟基礎雄厚、消費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趨勢明顯等。因此,必須要對新常態下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對生產業集聚對區域空間重構的作用進行研究,以在新常態下更好地發揮蘇南地區生產業的重要作用。
2.新常態下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的可行性分析
2.1蘇南地區經濟基礎雄厚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步回到正規,各產業的發展步伐逐漸穩定,蘇南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第三產業的發展優勢十分明顯,為生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使其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實現集聚,以整合有效的資源實現長遠的發展。目前,蘇南地區經濟發展基礎雄厚是整個生產業得以集聚的重要條件,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可行性。但是,必須要看到生產業產業內部的競爭具有不斷加大的趨勢,因此在現有的經濟基礎上實現有效的集聚將成為蘇南地區生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2.2消費能力不斷提升
生產業的發展與集聚是建立在大量有效消費基礎之上的,目前蘇南地區的整體收入水平較高,人們的消費觀念相比具有較強的超前性,其對生產業的需求不斷提升,使得蘇南地區的生產業的發展擁有強大的市場基礎,為了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其必須要不斷擴大自身的規模,同時要逐步縮減發展的成本,因此必須要實現產業集聚。而在這一過程中,就必須要全面加速生產業的發展,使其能夠有效符合經濟、消費的發展,進而又對其產業集聚提供了可能性。
2.3產業發展趨勢明顯
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逐步進入新常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各項產業發展的趨勢逐步明確,產業集聚是任何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這也使得蘇南地區生產業的集聚成為可能。相關產業的帶動使得生產業的發展擁有重要的產業基礎,為其充分利用各產業發展的優勢提供了便利性,可以使得生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效降低資源利用的成本,通過產業基礎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集聚的效率。
3.新常態下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對區域空間重構作用
3.1打破了傳統的區域產業發展模式
新常態下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對整個區域空間重構的作用首先體現在打破了傳統的區域產業發展模式。蘇南地區的產業發展模式雖然得到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其改進空間很大。而生產業的集聚與發展使得區域現有產業發展模式不斷被優化,各項新興的產業逐漸進駐,傳統的失去競爭力的產業逐漸退出,使其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得到改進,以此對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進而使得區域空間產業布局得到重構,促進蘇南地區整個產業經濟的發展。
3.2改變了區域空間產業的布局
區域空間重構與產業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關系,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的趨勢不斷加強,使得整個區域產業的布局能夠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傳統的產業布局已經越來越不適應蘇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生產業集聚趨勢的不斷加強使得這一現狀被打破,對經濟新常態下的蘇南地區區域空間重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當前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對其區域空間重構所產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說,在經濟新常態下要想實現蘇南地區區域空間重構,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全面促進生產業的集聚與發展。
3.3活躍了區域空間內資源的配置和利用
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利用是各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蘇南地區生產業集聚與發展的關鍵推動力量之一。這也是新常態下蘇南地區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生產業的集聚能夠不斷提升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整合各項資源,使得空間內的資源配置和利用得到進一步的活躍,轉變了傳統的資源配置和利用模式,進而有效激發了蘇南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其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各個產業的發展,以此提升各產業的發展質量,通過經濟新常態來實現區間區域的重構,在這其中,生產業集聚與發展的作用功不可沒。
4總結
在經濟新常態下,蘇南地區產業集聚的趨勢不斷加強,產業集聚的可行性不斷不斷提升,其對區域空間重構的作用不斷顯現,主要是打破了傳統的區域產業發展模式、改變了區域空間產業的布局、活躍了區域空間內資源的配置和利用等。因此,必須充分發揮蘇南地區生產業對區域空間重構的重要作用。
作者:朱洪春 劉伯超 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區域經濟發展 回歸模型 協整檢驗
一、引言
隨著經濟大發展,全球化、區域化、集約化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主流。中國的區域發展,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環渤海三個發展較快的地區。關于區域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方面已經有了不少的研究,然而對于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雖然已有不少的文獻研究,但大多數研究都較為單一,研究對象也只是針對某一行業或者某一兩個地區。在針對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研究中,關于影響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因素已經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每個人所采取的研究變量卻各有差異。因此,本文在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認為就目前對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因素而言,主要包括產業結構、基礎設施、資本存量、科技水平以及人力資源狀況。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結構中各產業構成狀況,就目前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而言,第三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迅猛,現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獻綜述
一直以來,對區域發展的因素探究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因素方面,也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H.Chenery和Moises Syrquin明確地將社會產業分為兩大部門,即可交易部門與非可交易部門,前者包括初級產品部門和制造業,后者則包括社會基礎設施和服務業,其中社會基礎設施又包括建筑業、水、電和煤氣業、運輸業以及通訊業等。Walt Whitman Rostow提出了著名的主導產業擴散效應理論和經濟成長階段理論。他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化對經濟增長具有極大的影響;應在經濟發展中重視發揮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Paul Romer和Robert Lucas提出的“新增長理論”,即人力不僅包括絕對的勞動力數量和該國所處的平均技術水平,而且還包括勞動力的教育水平、生產技能訓練和相互協作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統稱為“人力資本”。論證了勞動力的受教育水平對經濟增長的正面作用。張麗峰(2008)采用面板數據模型方法,論證了1978~2005年京津冀經濟增長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不同的特征,從而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也不同,而產業結構變動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以上提到的文獻大多都是基于區域經濟研究或是基于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研究,但依然存在下面兩點問題:一是沒有系統地闡述影響某一地區經濟發展的全部因素。二是有的文獻在采用數據解釋或說明的時候,忽視了數據的平穩性檢驗。而本文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和補充,利用平穩性檢驗方法,克服非平穩性,在研究影響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中同時引入五個變量,深入分析了區域經濟增長與其影響要素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并進行了短期誤差修正。
三、模型建立與數據說明
(一)模型構建
為了研究影響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以及該因素對環渤海地區聯動發展的影響程度,本文主要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進行實證分析。為了保證研究對象的準確性和普適性,此次的模型建立基于較大的樣本數據?;诃h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模型中被解釋變量表示環渤海地區三省兩市的人均GDP;表示常量;表示各地的資本存量,用各地的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來度量;表示各地的產業結構,用各地第三產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來度量;表示各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用各地的人均公路里程來度量;表示各地的人力資源狀況,用勞動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來度量;表示各地的科學技術水平,用政府對該地區科技方面的人均投入來度量。為隨機擾動項,下標為各地的標識(i=1,2,…,5),下標t是各年份的標識(t=2002,2003,…,2013)。分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對資本存量、產業結構、基礎設施、人力資源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產出。
(二)數據說明
為了更好地說明影響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的各因素,數據的樣本容量較大。由于有些數據在整理的過程中較為復雜,例如,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產業結構等數據,需要經過整理或計算得出。因此,對這些數據會在后面做一些較為詳盡的敘述和整理,所以在此先就較容易整理的數據著手。以下數據是通過國家統計局整理得出的相關統計數據資料:
表格中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年)是指某一人口群體人均受教育學歷(包括成人教育學歷、不包括各種非學歷培訓)按現行學制為受教育年數計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此引用盧卡斯的人力資本經濟增長模型來分析。即假定學歷Hi是一個離散變量,假定文盲=0;小學=1;初中=2;高中=3;大學=4;研究生=5(因為人口統計年鑒中也是這樣的一個序數)。然后查閱統計年鑒中每類學歷的人口數,最后對每類學歷序數做一個加權平均,權重為相應人口的比重。計算公式為:H=∑HiLi/∑Li。
Li表示的是該學歷的人口總數,當i取0,1,2,3,4,5時每個Hi賦值分別為1,6,9,12,16。
(三)數據檢驗與分析
單位根檢驗:為了防止虛假回歸或偽回歸,同時采用IPS、ADF-Fisher和PP-Fishers三種檢驗方法分別對五個序列進行檢驗。滯后期數根據AIC原則進行選取,包含截距項和時間趨勢項,具體檢驗結果如表1:
由以上可知,使用原始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EDF、ST、FC、EGDP均為非平穩序列,利用一階差分序列進行檢驗后均認為是平穩序列,HR和IS是平穩時間序列。對EDF、ST、FC、EGDP進行變換,分別取對數,回歸模型取對數之后為:
此時變量之間具有協整關系,也就是說變量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四、結果分析及相關建議
本文運用大量數據分析來探究資本存量、產業結構、基礎設施、人力資源以及科技水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環渤海地區這些因素與該地區經濟增長具有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進一步證明了資本存量、產業結構、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科技水平對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就分析的結果而言,不同的變量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是不同的,其中資本存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大、科技水平次之、對經濟發展影響最小的是基礎設施。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與環渤海所處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該地區地處我國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基礎本來就相對較好,加上房地產業較發達,因此資本存量對其影響最大不足為奇。科技水平對其的影響也是由于環渤海地區所處的區位所決定的。此外,由于環渤海地區包含我國的政治中心――北京,因此基礎設施建設相比別的地方基礎條件更加優越,所以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大。下面就以上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對環渤海地區追求進一步發展提出幾點合理的建議:
(一)優化經濟結構,控制基建產業發展
由以上分析的結果可知,環渤海地區資本存量即固定資產投資對其經濟發展的貢獻作用是最大的,但是固定資產投資畢竟是相對固定的,它對促進經濟再發展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隨著全球地域化大發展的趨勢,區域之間在資源、人才以及各種產業集群方面的競爭也越來越強烈。因此,環渤海地區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就更應該改變其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目前的經濟發展基礎上,應當大力發展具有促進經濟再發展的產業,如服務業、旅游業以及低碳產業等。爭取在區域競爭中更加具有優勢。從而促進環渤海地區優化經濟結構,控制基建產業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從以上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環渤海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弱,第三產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還不夠明顯。與此同時,區域化發展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環渤海地區較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而言,重工業相對較為發達,農業次之,而服務業發展相對較為落后。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服務業的需求開始變得越來越旺盛,人們越來越注重對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環渤海地區應當開始逐漸弱化第二產業的發展,轉而向附加值更高的第三產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并致力于發展服務業和制造業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引導和鼓勵環渤海經濟圈區域內產業的分工、轉移和調整,促進產業結構梯度轉移,推進環渤海地區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合理化。
(三)加強科技投入,建立區域間產業聯盟
環渤海地區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明顯,因此加強區域內高新科技聯盟顯得尤為重要。當今世界是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誰掌握了高新科技就相當于掌握了經濟發展的命脈,因此加強電子信息產業合作,在區域發展中是十分重要的。環渤海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相對較多,但都比較松散和孤立,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區域內有不少較為著名的品牌和企業,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電子產品基地。較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并沒有強大的產業支撐。因此,環渤海地區各個省市在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的同時,也應該積極統籌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協調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城鎮體系、產業布局等,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和積極性,建立合作聯動的載體和機制,以推進環渤海地區電子信息業共同發展。
(四)加強教育投入,提高勞動力水平
人才一直是經濟發展的核心,而人才的發展需要通過教育去實現,因此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環渤海地區三省兩市,在教育方面一直位于中國教育發展的前列,所以人才一直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優勢資源。尤其是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北京,更要發揮其教育優勢,為經濟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為促進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就環渤海地區而言,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但是基礎設施對各地區的發展卻是十分重要的?;A設施具有“乘數效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帶來多倍于其投入的經濟效應。此外,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對經濟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公共服務體系越完善經濟發展速度也越快。
總之,環渤海地區的發展,除了以上所述之外,還要整合不同所有制下的產業資源。環渤海地區國有經濟相對較為強大,尤以重工企業為主,而民營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產業發展氛圍,二者差距比較明顯。因此,有必要對區域內進行聯動經濟發展機制,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發揮各自的體制優勢,實現環渤海經濟圈產業發展的實質性飛躍。在此基礎上,發展環渤海地區經濟也要充分發揮其區域優勢。例如,環渤海地區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之外,還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區域內各省市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加上產品互補性和區位基礎設施統一性,為環渤海地區旅游的合作提供了良好條件和廣泛的合作領域。較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來說,環渤海地區的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同時也比其他兩個區域擁有更多的游客。此外,環渤海區域內各省市旅游產業更為成熟,北京有著名的“紫禁城”、萬里長城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天津有特色鮮明的游覽勝地,加上遼東南、山東半島等鄰近海域的優勢,該產業便可以作為環渤海地區內效益較高產業來發展。若將環渤海地區旅游和經濟資源聯成一體,加強環渤海地區各省市旅游資源和經濟資源的共同開發和利用,將會對這一地區的經濟騰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也要兼顧相鄰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強環渤海經濟圈建設。以北京為中心,向區域內其他各省市向外輻散發展。在環渤海區域內,北京是最為發達的城市,它的經濟示范和經濟帶領作用相對其他省市要更為明顯。但在整個環渤海經濟圈內,北京對其他各省市的帶頭示范作用似乎還沒有發揮到極致,各省市的經濟發展呈現出相對較為松散和獨立狀態,整個區域金融資源亟待整合。因而,加強環渤海地區經濟圈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突出以北京為區域經濟發展中心的同時,也應該共建區域內金融發展的新格局。
(作者單位為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王海飛,林柳林.區域聯動及其相關基本問題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4(6).
[2] 張振剛,田帥.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數據協整理論的實證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0(5).
[3] 張哲談,張鵬.科研投入、產業升級與區域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價格月刊, 2015(06).
[4] 宋弘.教育水平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探析――基于省級層面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文化經濟,2012(10).
[5]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2-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6] 高素英.楊麗蕓.濱海新區與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互動效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脈沖響應分析[J].天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7).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經濟發展 問題 對策
一、敖漢地區經濟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我國有2.6億的農民工,由于戶籍的問題他們無法享受城市化的成果,他們是被偽城鎮化的。如果這樣算下來的話,我國的城鎮化率只有36%。所謂的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而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不以犧牲農業、環境為代價,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全面覆蓋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特征,是城鎮、農村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新的城鎮化過程。
2013年敖漢旗土地面積和人口分別占赤峰市總數的9.2%和13.9%。盡管敖漢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但不容樂觀的是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地區企業發展態勢良好,但差距很大
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經濟實力的強弱。如果沒有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就無法大量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難以改變經濟結構,從而影響和制約城鎮規模的擴大。近幾年敖漢地區企業的單位數和增加值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積累了經濟基礎,但是企業的規模偏小,人均增加值較低。
(二)敖漢地區經濟新型城鎮化載體不成熟
具體表現為:基礎設施不配套,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忽視”軟件”環境等。敖漢旗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仍處于初期階段,亟需在經濟發展中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協調統籌城鎮化建設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這對縮小該地區收入差距,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競爭力十分重要。
(三)經濟產業體系不完善
敖漢地區大部分產業集中在養殖業、種植業等傳統農業上,產業結構單一、鏈條短、層次較低,這就形成了該地區第一產業比例偏高、第二產業脆弱、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經濟產業結構。
二、敖漢地區經濟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協調發展中的問題
(一)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制約該地區經濟增長
目前,敖漢地區經濟發展行業和產業存在明顯的結構守舊、規模偏小等現象,優勢行業和優勢產業不明顯,區域特色不突出。
(二)農業人口多,產業化發展滯后,影響新型城鎮化進程
由于敖漢地區農業人口基數大,這給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文化教育在農村地域的擴散增加了難度,阻礙了生產要素的聚集、經濟結構的改善,嚴重影響了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工業布局分散,不利于新型城鎮化建設
敖漢地區工業在低層次、低水平上重復低效建設,造成該地區工業分散化、規模不經濟、資源嚴重浪費。企業聚集度差,產業集群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不能成為解決農業問題、縮小城鄉差距的有效途徑,也沒有帶來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四)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仍不成熟
地區特色產業集群優勢不明顯、數量少,缺少必要的對集群發展引導和扶持。區域產業沒有很好的專業化分工,阻礙了產業鏈的完善并危及地區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沒有表現出企業之間良性競爭和合理分工合作的優勢,無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經營效益。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敖漢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做好地區經濟規劃,適度優先發展村鎮
通過系統的規劃,明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點,避免一哄而起,遍地開花。同時,優先發展的村鎮,規模規劃要適度,節約資源,注重其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走集約化的重點村鎮發展新模式,是優化其規模結構的突破口。
(二)科學制定經濟產業政策
加強地區經濟管理,實施產業協調,強調效率優先原則。著力發展基礎產業、優勢性和戰略性產業。首先,制定和完善促進現有企業更好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重組。其次,制定使地區企業聚集、發揮集約效應,促使規模經濟的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升競爭力的根本方法在于科技的進步和品牌創新。
(三)依托產業集群,促進經濟城鎮化
以產業集群作為切入點,能夠促進地區人口的集中、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產業體系的完善、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和資源的節約、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敖漢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基于該地區的實際,構建自己的特色主導產業。
(四)推進敖漢地區新型鎮化建設與經濟的良性互動
分析近幾年敖漢地區的經濟與城鎮化發展的資料,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該地區經濟發展前列的企業都有著特色的發展模式、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穩健的發展步伐,經濟發展與城鎮化發展相輔相成,良性互動。從制定長期發展戰略的角度我們應該追求這種良性循環,就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城鎮化建設拉動經濟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四、結語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敖漢地區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日前敖漢地區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經濟產業體系不完善、經濟發展模式單一等一系列問題,可以從做好地區經濟規劃,拓寬民營經濟發展思路入手,走產業集群化道路,推進敖漢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經濟的良性互動。使敖漢地區經濟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實現新的增長。
基金項目:本文章由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資助發表,CX2015SP263。
參考文獻
[1]白永秀,任保平.區域經濟理論的演化及其發展趨勢[J].經濟評論,2007,1.
[2]內蒙古統計年鑒編委.2013年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沈友娣.企業群落理論與縣域經濟發展[J].經濟問題探索,2007,1.
[4]王建軍,吳志強.城鎮化發展階段劃分[J].地理學報,2009,64(2).
[5]汪珠.浙江省小城鎮的分類與發展模式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8,35(6):714-716.
[關鍵詞]FDI;區域經濟;地區改善建議
[中圖分類號]F75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880(2011)05-0051-02
外商直接投資(FDI)作為國際資本的直接流動方式,其投資行為經常伴隨著在東道國投資建廠、技術轉移和擴散、東道國人員的培訓以及產業關聯等實際經濟活動,因而區別于一般意義的國際資本流動。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逐步敞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各種形式的外資流入我國的相關產業和地區。而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吸引FDI的比例不是均衡協調的。為了吸引外資并協調東西部的引資差距,我國先后推出了包括東部地區的優惠開放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等。這些策略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所吸引的FDI流向。
東部沿海地區是經濟基礎較好的區域,毗鄰港澳臺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加上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使得東部地區吸收的FDI份額連年達到80%以上。中西部地區吸收FDI占全國的比重一直以來都比較低,國家相應提出1999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21世紀初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策略,政府鼓勵外資到中西部投資,但是并沒有產生人們期待的FDI向中西部大量轉移投資的景象。這說明在缺少產業投資的配套設施的硬環境和投資的軟環境的情況下,單靠優惠的政策還是無法吸引外資的。
二、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戰略思考
FDI是帶動和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并通過示范效應、技術外溢效應、人員流動效應對我國的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直接投資不僅僅是資本的流入,同時也是促進經濟變革的重要力量,是國際市場關注其經濟政策與經濟前景的晴雨表。所以我國在目前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變幻不定的情況下更應該穩定這一最重要的外資來源。我國引進外資的長期趨勢不會發生逆轉,原因是左右外資進入的長期性因素沒有變。一是廉價的勞動力市場因素以及全球制造業轉移向中國的趨勢還在繼續;二是整個外資的規模比較大,前幾年同期使用外資金額基數高,而且一直處在高位運行狀態,這反映引進外資本身運行狀況是良好的;三是雖然對外開放以來引進外資的格局比較明朗,但加入世貿組織的很多政策優勢還沒有反映出來。從這些基本面的因素看,未來我國還會保持強勢引資的取向。
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是伴隨著外資的參與和影響慢慢發展起來的。開始的時候,外資作為一種補充,屬于邊際增量。但外資增長得比較快,份額的擴大比較明顯,因此不僅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逐步擴大了外資的影響力。然而我國外資的引入和利用遇到了瓶頸期問題。東部地區高質量勞動力密集、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投資環境良好成為吸收FDI的主要區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和資源空間利用程度接近飽和,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對經濟政策、優惠措施和資源空間的競爭越激烈。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自然資源儲量豐富且具有潛在的環境承載能力。如何根據東、中、西部地區的稟賦特點和經濟發展狀況改善我國吸引FDI的區域格局,是現階段吸引國際直接投資面臨的主要戰略性問題。
FDI的引進應根據我國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導向措施。按林毅夫的觀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戰略要和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稟賦結構相一致,這樣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剩余積累的速度才快,企業才有自生能力。同樣道理,FDI的發展也應和當地的資源稟賦結構相一致,這樣,吸收FDI的企業才有發展的空間,我國的資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各個地區的稟賦結構就是一成不變的,是靜態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升,工資水平會不斷上升,資本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勞動力會相對稀缺,稟賦結構就升級。最近幾年,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上升,外商直接投資有向西轉移的趨勢就說明了這一點。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在資源稟賦上差異很大,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人口素質、經濟條件差別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利用外資上,應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戰略。
包 暢:我國吸引FDI戰略及中西部地區改善投資環境的建議三、改善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的策略建議
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差距既是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還是我國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戰略、全面提高綜合國力的現實選擇。中西部要把投資硬環境和軟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加快提升西部地區對外資的吸引力。
(一)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硬環境的改善措施
中西部地區外資引進的產業重點應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由于我國中西部地區引進外資還處于初級階段,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造良好的硬件環境對中西部地區引進外資的重要性。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大型基礎建設項目投資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強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改變在信息技術和相關配套設施上的落后狀況。同時也應鼓勵外商投資于中西部的基礎設施,一是西部應盡快制定吸引外商和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政策法規。二是中西部應積極利用BOT等投融資方式吸引外商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這些措施能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加強和促進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
(二)中西部地區軟環境的改善措施
1.加快區域內市場的統一
促進經濟增長,提高中西部經濟基礎是推動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改善的最重要的途徑。中西部地區的各級政府在招商引資時要有長遠眼光,充分結合中西部地區的特點和自身已有的資源優勢,制定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長遠可行的規劃,并切實貫徹執行,確保中西部地區經濟穩健、可持續增長,努力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經濟基礎差距。在投資軟環境方面,要加快國內市場的統一,實現區域在引資過程中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復引進。國內市場不統一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東高西低進而造成引資東高西低的重要原因,中西部地區可以首先在區域范圍內實現市場的統一,然后再向全國推進。
2.發揮地區要素稟賦資源優勢
中西部地區要克服地域限制,發揮資源優勢,可大力發展能源、礦業、機械制造、農果業、中藥材、加工業、特色旅游業及文化產業等。中西部地區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各種資源的組合匹配條件好,除西北部分地區缺水外,一般水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在空間上都能達到理想組合。在促進自然資源開發方面,政府部門應盡快轉變直接投資開發資源的角色。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服務,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開發資源。政府應放開資源開發準入限制,積極鼓勵外商和民營資本進入資源開發和制造業市場,打破包括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力等行業的壟斷地位。
3.發展代表性中心城市經濟,帶動周圍區域經濟發展
在區域城市帶動方面,中西部地區利用FDI戰略應著力在具有擴散效應的中心城市和主導部門以及有創新能力的行業,以點帶面,帶動中西部地區走向繁榮。一些典型中心城市,如重慶、西安等地形成了一定的發展極,其向心作用和擴散作用都是巨大的。這些城市經濟基礎雄厚且發展較快,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資本供給充足且經濟積累能力強、FDI集聚效應明顯。將這些城市發展成重要的支點和輻射點,并通過擴散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吸引外資和經濟發展。加快這些開放城市吸引外資的步伐,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全面繁榮。
4.發揮FDI的集聚效應,吸引外資流入
集聚經濟是影響FDI區位選擇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區由于區位方面的劣勢,雖然在對外開放上差于東部沿海地區,但可以通過增強地區經濟產業關聯性程度從而增強集聚力來吸引外資。在現有條件下,中西部地區要注意引進生產和經營外向化程度較高的內資或外資企業,尤其是中樞型產業,它們或許已是東部地區產業升級中欲轉移的行業,通過這些行業中的企業遷徙,促進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特別是區域開放度的改善,以強化產業的關聯效應,提升本地產業基礎和集聚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建剛.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
[2]姚云霞.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揚州大學,2009.
[3]吳殿廷.區域經濟學[M].科學出版社,2003.
[4]包群,賴明勇,陽小曉.外商直接投資、吸收能力與經濟增長[M].上海三聯書店,2006.
關鍵詞:主成分分析;降維;綜合實力;評價
中圖分類號:F29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3-0130-03
引言
城鎮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區域經濟城市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城鎮綜合實力是指該城鎮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所具備的實力集合,是城鎮發展水平最重要、最有效的衡量標準之一。張家港市地處于于中國大陸的東部,江蘇省南部,是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級市之一,同時也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工業港口城市。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經濟發展政策,其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有著非常好的經濟基礎,是全國著名的百強縣市。目前,縣級張家港市下轄8個鎮,分別是:楊舍鎮、金港鎮、南豐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塘橋鎮和大新鎮,各鎮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綜合實力并不完全相同,開展對各鎮的綜合實力的評價研究對各城鎮的經濟發展和實力提高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本文考察了張家港各鎮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通過收集各項指標系數,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綜合評價張家港市各鎮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對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做一個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使得各鎮的經濟可以均衡發展。
一、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目的是進行降維,將多個原始的指標降維而得到少數的幾個綜合指標變量。假設有n個樣本,每個樣本各有p個原始的指標,如果p值較大或指標之間存在相當繁雜的相關性時,在一個p維的空間中來考慮這個問題無疑是相當煩瑣的,而且通常需要作“去相關性”的預處理。這時就需要通過較少的幾個,而且是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去反映出初始的數目龐雜的指標變量所反映的那些信息。而幾個較少的代表性指標的選擇需要取初始變量的線性組合,通過合理修改這些線性組合的各個系數的方法,來使綜合變量既相互獨立又能有較好的代表性。
(二)方法步驟
(1)將初始的p個指標變量標準化,來抵消變量在量綱以及數量級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影響;(2)由經過標準化的數據來求出協方差矩陣或者相關系數矩陣;(3)求出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4)按所包含的信息量依次確定各主成分,合理解釋各主成分的意義。
二、實證分析
(一)指標體系的建立
適當選取指標來構建指標體系是進行實證研究的關鍵之處,而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往往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任何單個變量都沒法客觀而且全面地反映出該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發展水平,因此要對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就需要拿出一整套合理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需要利用多個指標從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進行科學評價。
依據以上所述原則,同時參考一些期刊文獻,根據各指標的影響力的大小、數據來源以及建模的需求等條件,結合張家港市各下屬鄉鎮的經濟發展特征,同時也受限于條件資料有限,本篇文章簡單選取了以下8項指標構建指標體系,它們分別是:X1鄉鎮總人口、X2地區生產總值、X3地區工業總產值、X4地方財政收入、X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7人均生產總值、X8人均年收入。
(二)主成分分析
從江蘇省統計年鑒中下載2012年張家港各鎮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數據,首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然后運用SPSS19.0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1)。
由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所對應的信息量之和即累計貢獻率已經達到89.5%,因此可以利用這兩個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新的指標對各鎮的綜合實力進行評價。從表1可以看出,各原始指標在第一主成分都有較大的載荷,而相對來說,X1鄉鎮總人口、X2地區生產總值、X3地區工業總產值、X4地方財政收入、X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個反映地區經濟總量的指標在第一主成分上有更大的載荷,所以第一主成分可以看作是反映地區經濟總量情況的一個綜合指標。而在第二主成分上,原始指標只有X7人均生產總值和人均年收入兩個反映人均經濟情況的原始指標有正的載荷。因此,第二主成分是反映地區人均經濟情況即人民富裕程度的一個綜合指標。
進一步計算可得到主成分的表達式,即:
其中,F1為第一主成分,可以看做是綜合實力因子,或者是總量因子;F2為第二主成分,即人均狀況因子。同時,以每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占所提取的前兩個主成分總特征值的比例作為權重,即可計算主成分綜合得分情況,算式如下:
根據主成分綜合模型就可以計算出綜合主成分值,排序后就可以對張家港各鎮的經濟實力進行綜合評價比較,結果(見表2)。
結論及建議
從張家港地區各鎮的經濟綜合得分來看,各鎮的綜合經濟狀況差異比較顯著。綜合結果表明,張家港市的主城區楊舍鎮的綜合得分4.6分,遠遠大于其他各鎮,這說明了楊舍鎮在大人口總量的背景下,有著相當強的經濟總實力;總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別是張家港地區老牌的工業重鎮錦豐鎮和南豐鎮,其中錦豐鎮無論是在經濟總量上還是在人均經濟情況上都表現不錯;另一個特點鮮明的是總得分排名第四的金港鎮,金港鎮經濟總量不錯,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表現在人均經濟狀況排名最后,經濟實力并不算樂觀;總得分排名第八的大新鎮經濟規模最小,但人均經濟狀況較好。
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可看出,張家港各城鎮經濟狀況的區別和特點,根據前文的分析結果,現給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要發展城鎮特色,加大對相對落后鄉鎮的扶持力度,爭取早日實現共同富裕;其次,擴大內需,加快經濟轉型,提升經濟多樣性;最后,注重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汪慧玲,劉淑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研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2,(5).
[2] 楊山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沿海11省市綜合經濟實力評價[J].經濟觀察,2014,(22).
關鍵詞:金融生態 環境評價體系 主成分分析法
一、 引言
金融生態一詞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04年12月的“經濟學50人論壇”上第一次提出來的,它是對金融的一種擬生化概括和比喻,是把金融的發展放到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去觀察分析金融的運行情況,把金融看作是由一定的環境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金融生態環境是影響金融發展、運行的一切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治以及傳統習慣等多種因素,營造優質的金融生態環境有利于地區金融業的發展壯大,增強地區對金融資源的“洼地效應”。我國西部是典型的“金融高地”地區,而陜西省又是西部的中心省份之一,陜西省的金融生態環境直接關系著地區的金融業發展。長期以來,陜西省約80%的金融資源集中于西安地區,而金融生態環境的差異正是造成這種金融資源配置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對陜西省各個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既是對地區間金融資源配置和差異化的量化分析,也可以為政府有針對性的提出改善地區金融生態的政策、措施奠定基礎。
二、文獻回顧
一個地區金融生態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涉及到與金融發展有關的各個方面。因此要全面系統的評價陜西省的金融生態水平,構建一個包括系列金融發展因素的指標體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來,金融學者和金融部門在對金融生態環境的研究上存在不同的指標體系,如陳哲明(2006)從經濟發展水平、金融發展水平、社會信用水平和金融生態保障四個層面的43項指標來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張曉鋒(2007)從地區經濟基礎、地方金融發展、法制環境、金融部門獨立性、社會中介服務、社會誠信文化、政府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企業競爭力九個層面的62項分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歐陽宗旨、常慶(2009)從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潛力、金融業務總量、金融支持作用、信用環境、法律環境和政府行為7個層面的16個分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周炯、魏佩佳(2012)從經濟基礎、金融資源水平、政府財政能力和社會信用水平四個層面的16個分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等等。本文根據各個分指標的選取頻度以及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將金融生態系統的總體框架劃分為經濟發展水平、金融資源水平、政府財政能力和社會信用狀況四個一級指標以及與其相關的16個具體分指標來構建金融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三、理論分析
金融生態環境是一個地區整體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形成過程中涉及到經濟、人文、資源等各個方面,雖然這一系列因素不是金融生態環境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但卻是其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進行合理的分解,是客觀評價金融環境的必要前提。通過分析金融活動自身的特點,并結合其他人評價金融生態環境影響因素的經驗,本文將金融生態環境分解成4大因素,如圖1所示:
(1)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是金融發展的物質基礎,一個地區經濟越發達,金融系統就會越優越。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金融發展的方向、規模、結構和縱深度等,經濟發展水平是提升金融生態環境的核心因素。
(2)金融資源水平
金融資源是金融發展的直接物質基礎,金融生態環境與金融資源水平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金融資源越豐富,金融機構可以向經濟行為主體提供充足的資金,對經濟的支持作用就越大,即金融生態環境就越好。
(3)政府財政能力
金融生態環境的構建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政府的行為對轄區內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影響巨大,對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也起到調節作用。本文的政府行為側重于財政的收支,因為財政投入的增加會強化社會基礎設施對金融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提升金融主體消化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4)社會信用狀況
金融行業所經營的是貨幣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以社會良好的信用狀況為前提的,地區金融資源的配置與信用環境的關系緊密,社會經濟活動主體的信用狀況直接關系著金融資源的流動與有效配置,并最終影響著金融業經營的資產質量和經濟效益。
四、參數設計與測度方法
(一)參數設計
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把金融生態環境細分為經濟發展水平、金融資源水平、政府財政能力、社會信用狀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二級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評價金融生態環境的參數
根據表1可知,本文把經濟發展水平分為5項參數指標、金融資源水平為6項、政府財政能力為2項、社會信用狀況為3項。后文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基于這16項參數指標展開的。
(二)測度方法
本文中的評價指標是根據指標間的相關性和對金融生態的影響度來劃分的,依據每個層次因素的累計方差和貢獻率來確定相應的權重。關于權重的確定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以及專家賦值法等,基于分析的客觀性,本文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將原有指標變量中的信息重疊部分提取和綜合成幾個主成分,實現對指標體系的處理。具體步驟為:
1.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由于指標數據量綱的不同會影響分析的結果,所以采用Z分數將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其中u為所有十個地區中第j個指標xj的均值,σij為第i個地區第j個指標的標準差。
2.使用標準化后的數據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并求出R的前m個特征值(λ1λ2 …λm)和對應的特征向量。
3.確定主成分個數。通過SPSS18.0軟件求得數據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并求得變量的載荷矩陣,計算各個主成分的得分。
五、實證分析
(一)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檢驗
在將原始數據標準化后所得的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相關系數都較高,多數都在0.5以上,近九成的相關系數處于80%以上,可知各個變量呈較強的線性關系,能夠從中提取公共的主成分,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軟件,對標準化后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兩個主成分。由表2可知,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93.207%,基本上包含了各指標的信息,可以對陜西省地區間的金融生態進行解釋。
表2 主成分特征值、貢獻率及方差的總體解釋
通過對變量共同度的測量顯示出的所有變量的共同度系數,得知 x2、x3、x4等變量的大部分信息都可以被主成分解釋,達到0.95以上,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即使是較小的x5和X10,共同度也達到了0.745和0.793,僅有20%的信息丟失,因此,主成分提取的總體效果較理想。
針對提取出的兩個主成分,計算16個指標在這2個主成分上的旋轉因子載荷矩陣,以便對兩個主成分進行命名,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在指標x11、x4、x16、x14以及x7、x8、x9、x6、x2上的系數較大: x7、x8、x2、x6和x9等指標的變化,反映的是金融發展程度,而x14與x16指標的變化從教育層面反映誠信發展程度,因此將第一主成分命名為金融及社會誠信因子。第二主成分在指標x1、x15、x10、x3、x13以及x12、x5上的系數較大: x1、x3和x5指標的變化,反映的是經濟發展水平,而x15、x12和x13指標的變化反映的是政府行為對經濟的影響水平,因此將第二主成分命名為經濟及政府干預因子。
表3 旋轉后主成分載荷矩陣
(三)主成分得分及各地區綜合得分
采用回歸法估計主成分得分系數,并輸出得分系數矩陣,如表4所示:
表4 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根據上表得出主成分的分析函數以及各個地區主成分得分,然后取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對兩個主成分的得分進行加權求和,即可得到各地區的綜合得分,如表5所示:
金融及社會誠信因子: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陜西省各個市金融生態環境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區縣金融生態的差別導致金融業發展很不平衡。一般來說,經濟發達區縣的金融生態環境要優越,綜合得分靠后的市,基本都是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初級化,交通不便利的市,但是,由F1 、F2可知,一些經濟落后的市在兩個主成分上的得分并不是都低,這說明它們在某些因素上存在優勢。如西安市和榆林市,西安市綜合得分大于1,處于最高位置,表明西安市的金融生態環境水平最高,這也和西安市作為陜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兩個主成分上的得分都較高,但西安在F2上的得分遠小于榆林市,卻在F1 上的得分遠大于榆林市,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的金融資源和社會信用度高于榆林市,而在經濟上不及榆林市(與榆林市的煤炭經濟相關);商洛和銅川總分處于最后兩位,然而在F1 上兩者的得分并不是很低,甚至高于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榆林與延安地區;漢中市總體排名第七,主要歸因于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成分F2,而延安市在F1 上的得分也證明,延安市的金融資源并沒有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而發展。
六、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對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問題展開了研究,通過分解環境因素、細化指標體系確定衡量金融生態環境的參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陜西省十市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金融生態環境對于金融工作的發展影響越來越明顯,同時不同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也呈現出不同特點。
針對以上結論,為了進一步做好陜西省的金融工作,為其建立更有利的金融生態環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 進一步夯實金融發展的經濟基礎。經濟是金融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地區要通過優化產業結構來營造穩定增長的經濟環境,在產業政策的制定上要實現與金融發展的協調,提高金融資源在經濟中的優化配置。在挖掘地區經濟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盤活金融資源的集聚與配置。最終,以經濟促進金融發展的方式來改善陜西各市的金融生態環境。
第二, 健全金融體系,加快金融業發展。陜西省部分區縣經濟發展水平與金融資源缺口較大,金融業結構體系不完善,要改善金融資源問題,一方面,地方首先應加大金融機構物理網點的建設,通過廣納社會閑置資金來實現金融資源的集聚;另一方面,改善政府服務管理功能,通過實施優惠政策來引進金融人才,以此鼓勵金融產品的創新和金融資源的集聚,改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
第三,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企業和居民要加強自身的誠信建設:企業在深化改革發展的同時要重塑企業形象,以降低銀行的放貸風險;居民應努力學習金融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在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個人信貸的難度??傊?,通過提高整個社會的信用水平來降低金融業的糾紛。
參考文獻:
[1] 徐諾金. 金融生態論:對傳統金融理論的挑戰[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2] 徐小林. 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方法[J]. 金融研究,2005(11):39-42.
關鍵詞:區域經濟;共同富裕;少數民族;重要性
少數民族和民族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事業,是一直以來著重強調并重視的民族理論的政策原則,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發展國家里一項重要的民族政策,同時也是我國實現各個民族共同繁榮富裕的根本的有效途徑。
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意義
1.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建設是實現我國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決定著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技水平低下、文化教育落后、高技術人才的匱乏也從客觀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對少數民族區域經濟發展速度也起到了制約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受到了影響。由此可見只要一步步解決這些制約因素,從教育文化、人才引進、科學技術這些方面加以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族區域內的教育水平,引進人才,培養高科技人才,民族區域經濟必定能快速的發展起來。同時不斷的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互助,使人民共同進步,為實現國家的共同繁榮富強創造良好的條件。
2.加快民族經濟的發展,既能給民族經濟帶來利益,又能給中國帶來經濟上的根本利益,少數民族區域經濟建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民族區域人民的熱情參與與支持,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需要。充分發揮少數民族優勢資源的重要作用,來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林業、畜牧業等是少數民族區域中重要的經濟構成,同時也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構成部分。由于自然生態環境的差異較大,西部地區相比東部來說區域經濟發展遲緩。在西部地區中,一些城市的經濟由于交通便利的條件發展的相對較快,但是大部分農村經濟的發展則相對緩慢,城鄉貧富差距較大。這些差距的存在雖然是歷史的、現在的以及未來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的,但是我國需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需要實現共同富裕。
由此可見,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事業的發展是是縮小區域發展之間的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同時也有益于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從根本上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進度。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不僅代表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代表著國家的根本利益。全面促進少數民族區域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從目前來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處于滯后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構成的,例如:教育文化事業的落后,人才綜合素質的低下,投資的力度不夠,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這些都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國家曾經有一位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教育、人才、科技比喻為三輛馬車,共同拉動國家的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事實上,目前少數民族地區也面臨著這樣相同的問題,人才匱乏嚴重,科技技術的投入不到位,勞動力低下。由此可見,要想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教育、人才、科技是缺一不可的。同樣,在經濟全球化迅猛到來的今天,也給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人才、科技這三方面的問題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然而,經濟全球化并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世界一體化,同時也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體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經濟水平低下。在改革開放后,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由于存在自然和歷史的因素,導致民族區域經濟與內地經濟水平上的差距逐漸拉大。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均消費、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水平均低于國家的平均水平。
2.少數民族地區的思想觀念相對陳舊,社會文化心理較低。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少數民族地區的貧民群體里,有一大部分人的思想價值觀念、思想意識都處在一個安于現狀,不求進取的狀態中,并且帶有嚴重的封建色彩與小農意識,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形成了思維定式,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的社會觀念。
3.民族地區自然環境的惡劣和經濟基礎的落后,同樣制約著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條件差、區域內人少地多、生態環境脆弱等都是少數民族地區在發展中面臨的難題。近些年,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投入了較大資金,但是有一些基礎設施上仍然相對落后,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差。雖然國家對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但是投入和產出的價值比仍然較低。同時農民通過勞作生產出來的物資運送不出去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4.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這些基礎設施的落后主要體現在交通和通訊方面,民族地區通訊線路少、通訊質量低下、導致整體通訊能力差,這是少數民族地區進出建設滯后的重要體現,通訊設施的建設急需完善。
三、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
1.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存發展的自然條件
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根本是加強民族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首要任務是加強生態農業的建設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在生態環境治理上要加強退耕還林、建設天然保護林,植樹造林,減少地質災害、沙化等造成的環境問題。加強農田水利、鄉村公路、房屋改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抵抗自然環境災害的能力。我們只有從這些方面著手改善,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轉換為有利條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的溫飽問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產條件,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產環境。
2.加強人才培養計劃,解決人才匱乏的難題。
人才的匱乏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只有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的投入,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后的現狀。在人才發展上,我們不僅要引進優秀外來人才,同時也要從提高本地文化教育水平,對當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加強培養區域內居民的綜合文化素養,培養優秀的當地人才促進民族經濟發展。同時,在文化資金方面的投入要加大,并且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來留住人才,發揮人才效用的最大化。
3.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加強體質改革
資源開采加工問題和農產品流通體制問題一直是少數民族區域經濟體存在的主要問題。資源優勢一直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最大優勢,然而資源開采加工體制的主要問題體現在這些資源的國家所有制和資源的優勢沒有辦法與區經濟優勢和利益優勢相轉化的矛盾問題。由于資源國有體制對資源的所有權、購銷權、深加工權、開采權這些主要的資源品種采取直接或者間接的計劃控制,從而造成了資源所在地失去了這一大優勢。
4.強化優勢產業建設,加強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加強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少數民族地區存在著各種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不僅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也為國家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民族地區應該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建立適合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能源、礦業、農業、旅游業等優勢產業。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發揮民族地區的地理優勢,加快經濟貿易的往來,實現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貿易的互通,促進民族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民族地區還具有豐富的人文優勢,比如民區傳統、地域因素、特色文化等優勢。這些人文優勢也是提高民族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少數民族地區所具有的人文社會優勢,一方面是有利于后發展地區經濟發展的人文環境優勢另一方面有利于創造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高積累低消費的社會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溫軍.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