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水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時間:2023-09-18 17:08: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農村生態環境;現狀;治理措施
>> 盤錦市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 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龍井市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研究 淺談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 武漢城市圈域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 寧夏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及治理建議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現狀及治理措施 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其保護治理措施 淺談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治理 淺議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分析 金華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探討 淺談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簡述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鹽池縣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 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治理措施 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對策淺析 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整治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李廷友,林振山,謝標.農業面源污染現狀與治理對策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6):2705-2707.
[3] 余進祥,劉婭菲.農業面源污染理論研究及展望[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137-142.
[4] 李珮.農業污染:食品和生態安全的隱蔽殺手[J].生態經濟,2005(2):12-19.
關鍵詞:水環境;污染源;上海;調查;防治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51
上海市地處長三角地區,黃浦江處于太湖流域的下游,因而水環境的優劣與周邊流域的水質關系緊密。加之由經濟發展迅速引起的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情況的加重,上海市迫切需要對本地水資源和過境水資源的污染源展開調查,了解水環境污染嚴重的生態現狀,條分縷析污染源的特點,對上海市水環境作出客觀的生態評價,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上海市水環境污染源調查情況
1.1 上海市水環境的污染現狀
上海市水資源包括本地、過境兩種,本地水資源由地表、地下兩部分組成,過境水資源則來自長江干流、太湖流域兩部分。上海市骨干河道共324條,河湖面積為532.47km?,河面率8.40%。全市21個湖泊集中分布在青浦區,河面率高達17.20%,中心城區河道分布不多[2]。上海市人均徑流量受到地域狹小、人口密度大的影響,本地徑流量嚴重不足。由于上游水質的不斷惡化、地表水資源的污染加劇,以致上海市成為水質型缺水城市。
就整個上海市的水環境生態安全建設及水污染防治而言,上海市水環境污染治理情況較為復雜。一是上海市河道多,據相關資料得出,上海市河道地質監測的情況不容樂觀,中污染斷面240個,重污染斷面57個,嚴重污染斷面82個,占比分別達到了40.6%,9.6%,13.9%。底泥污染屬于嚴重污染級別的,只能經過特殊的處理之后才能還田。二是上海市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口多,經濟發展壓力大,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增多的同時,水污染的情況也很嚴重。盡管上海市政府已采取調整產業結構、控制人口、采取用水調控和綜合治理等手段,但對水環境生態安全的壓力分擔有限。三是上海市各級河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尤以黃浦江飲用功能,蘇州河飲用、漁業、航道等功能,都處于受損比較嚴重、亟待恢復的階段。
1.2 上海市水環境的污染源特點
上游來水。主要是周邊省際流域來水污染超標,以及上海市作為太湖流域下游承泄來水的區域,污染物的入河量和省際流域來水污染物通量基本上指標相近[3]。
直排水體。自2013年加大建成區截污治污力度之后,截除污水量約占現存污水量的一半。由于郊區分散存在著將近12000家非保留性企業,農村有屬于小作坊生產的小型企業大致15000家,加上臨時垃圾場和禽畜場、生活污水的排放,都對河道水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雨水泵站放江。綜合參考對全市的雨污混接的評估,全上海市的雨污混接量在20%上下。根據松江區水務局對雨水泵站截流工程的設計分析,旱天僅占比重為小區污水的1/3。新港箱涵影響到混接量,實際的雨污混接量比預估的更大。
面源污染。以地表徑流污染最為嚴重,高達40%。另外還有農業面源、水產養殖等污染源。
2 上海市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政府管理
上海市水環境管理主要是由上海市水務局和上海市環保局兩個局級部門相互配合進行管理的。2000年成立的上海市水務局開全國風氣之先,作為行政主管部門,水務局主要負責的是上海市水務管理的統籌工作;環保局負責的是具體水污染、排放等工作。水務局給出全市的水源利用計劃和水政工作方案,環保局結合上海市水環境生態安全面臨的現狀,再開展具體的整治工作[4]。水務管理部門和市容管理部門結合的政府職能部門管理體制,對上海市的水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來說是,針對性強、又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效多級管理體制,有利于污染防治措施的具體實施。如建成區截污排污工作的基本完成,嘗試繼續推進分散郊區污染源的整治;基本實現市政雨水泵站的放江問題的解決;加快污染河道的解決;積極聯合區域綜合治理河源污染;創新城市規劃,實現綠色發展。
2.2 市政供水管理
針對市民的生活用水、飲用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循環再利用,由用水部門對獲取的水資源進行合理的支配,以達到有效的管理使用。比如,通過調控水價,梯級水價的辦法來控制用水量,增強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上海市在新的城鄉供水規劃中,其中心目標是“穩量升質、城鄉一體”[5],通過科學規劃和預測,預計在2020年全市供水規??刂圃?024萬m?/d,優化供水配置系統,加強水質監管和預警機制,實現集約化管理。
2.3 個人用水管理
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傳活動。通過系列水資源保護的宣傳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個人對于水資源匱乏的深刻認識,進而形成一種無形中的約束,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節約用水,合理化使用水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時代的資源優勢,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平臺,將水資源知識的專業性賦予媒介形式趣味性的外衣,使得接受范圍更廣泛,印象更深刻,從而達到宣傳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珍惜水資源的最佳效果。
3 總結
上海市為改變河道污染、區域污染的現象,自20世紀中后期以來,就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斷探索,以期實現綜合整治上海市水環境污染源治理優化難度大的問題。目前,上海市在雨污混接方面的措施和系統改造,河道疏浚,水生植物的專項治理以及綠色生態農業拓展方面都累積了不少經驗。特別是“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黃浦江沿岸開發和蘇州河景觀功能的恢復工程,衍生的“親水住宅”、“水系景觀”等新形態,構筑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久違生態畫面。然而,在世界級都市建設的征程和追求社會經濟生態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上海市水環境污染的防治任務任重而道遠,還是非常艱巨的。
參考文獻:
[1]何焰,由文輝,吳健.上海市水環境生態安全現狀與建設管理[J].上海建設科技,2006(02):30-33.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措施;重點行業
1 盤錦市“十大”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狀況
水污染“十大”重點行業是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所列的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目前,“十大”重點行業中盤錦市共涉及造紙、焦化、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農藥、電鍍等七個行業31家企業,全年工業用水量約為3914104t,約產生廢水2484833t,廢水經預處理后通過污水管網排入各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年排放廢水1584571t、COD200.5206t、氨氮38.592t,最終排入遼河水系,為遼河水環境帶來較大壓力。
2 “十大”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目標
加快推進盤錦地區“十大”重點行業水污染綜合整治,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清潔生產,鼓勵有新技術、新產品的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削減廢水排放量;依法關停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低、小、散”企業,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對于潛在環境危害風險大、升級改造困難的企業,也要逐步予以淘汰。2017年底前,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3 “十大”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措施
3.1 實施污染源綜合整治,提升企業治污水平
針對“十大”重點行業污染特點,科學制定水污染防治方案并組織實施。加強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加大綜合整治力度,開展深度治理,鼓勵企業在穩定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集中建設污水深度處理設施,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地區水環境質量。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限期整改,對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重點企業依法予以關停。督促企業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環境管理人員水平,增強企業環保主體意識。
3.2 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加快能減排技術示范和推廣,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對規模小、污染重、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落后產能進行淘汰。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印染、煉焦、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大幅減少廢水排放。2017年底前,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干熄焦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
3.3 優化產業布局和區域統籌布局
結合盤錦市發展規劃,從保護水環境角度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工業集聚區建設,引導“十大”重點行業向各類開發園區、工業集中區集聚。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合理控制行業發展速度和經濟規模。新建、升級工業集聚區應同步規劃、建設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
3.4 加強企業監管,確保企業穩定達標
加強對“十大”重點行業的現場監管,增加檢查頻次,形成專項行動與日常監管、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管理手段。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和環境隱患排查力度,保證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對擅停污染防治設施、偷排偷放和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堅決依法嚴肅處理,直至關停。安裝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實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產生。
3.5 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推進產業技術進步
推動“十大”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促進企業從產品設計、技術改造、能源和原材料選擇、工藝改進、生產過程管理等環節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對總量超標、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等符合強制清潔生產審核條件的企業,要依法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將實施清潔生產作為企業環保專項資金申請、確認污染減排的重要條件。鼓勵企業節能節水,開展中水回用設施建設,提高企業中水回用比例。
4 對策實施保障措施
4.1 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將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成效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落實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責任,加大懲處力度。形成市級環保監管、所在區域環保部門監管、專人監管的管理格局。建立重點行業水環境污染終身責任追究制,對整治不力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污染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4.2 建立環境經濟政策
協調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經濟建設的關系,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水污染嚴重行業及落后產能退出機制,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對污染企業的處罰辦法。對積極實行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采用先進技術、新工藝、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的項目和企業,通過稅收、財政、信貸、收費、保險等經濟手段支持企業發展,建立水污染損害賠償機制。
4.3 加大科技攻關力度
大力開展水污染防治科技研究及攻關,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予以傾斜。加強同國內、外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大力引進和推廣水污染防治的新產品、新技術和先進的環境管理經驗,為科學治理水環境污染提供支撐,提升水環境保護水平。
4.4 加大投融資力度
進一步加大政府對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制定和實施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財稅政策、市場準入與退出政策;設立地區專項資金,配合財政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優先支持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實施;引入市場機制,提高信貸投放額度,充分運用經濟杠桿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水環境污染整治。
4.5 加強信息公開,鼓勵公眾參與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等傳播平臺,強化公眾對水污染防治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通過新聞媒體報道、板報、專欄、印發宣傳資料、設立咨詢服務臺等多種形式構建環境信息平臺;充分聽取公眾意見,鼓勵公眾參與監督,暢通渠道。
參考文獻
1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分析
當前,造成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原因主要有農業面源污染、農村生活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轉移等因素。
1.1農民生活污水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康居點數量增速明顯,農村居民的聚居模式逐漸由原先的分散狀態逐步發展為相對集中的生活方式,大量生活污水未經排放直接傾倒入周邊河流水體,致使農村很多地區的小溪和河流儼然成為了“黑河”,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極為脆弱的農村水體,威脅著飲用水源的安全。
1.2農業面源污染
我國是農業大國,近年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城鎮化發展的需要,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為了提高耕地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農戶加大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我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化肥農藥生產、消費大國,年均農藥的使用量約為32×104t左右,平均每公頃的農藥施用量約為2.49kg。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在提高農業產量、創造更多收益的同時,也對農村的水環境和農村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危害。據統計:我國一般農藥只有10%~20%附著在農作物上而被有效利用,其余的80%~90%的農藥流失進了土壤、水體和空氣中,并在灌溉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流入了溝渠、江河等而污染農村水體和農村地下水。
1.3規?;笄蒺B殖
近10年來,我國農村的畜禽養殖從農戶的分散養殖逐漸朝著集約化、規?;B殖模式發展,無論是畜禽養殖的規模還是數量都呈不斷增長態勢。據2012年環境統計數據,全國規?;笄蒺B殖場超過了16萬家,單位土地畜禽量山東省最高,達到了1168頭當量豬/km2[3]。2013年,山東省畜禽養殖產生糞便1.89×108t,尿液9436×104t,有15個市的單位耕地面積糞尿負荷超過歐洲每公頃30t糞尿還田的限量值。養殖糞便COD排放量占全省的68%,氨氮占37%。目前,全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60%,污水處理利用率40%。
1.4鄉鎮企業發展
鄉鎮企業是我國農業工業化進程的產物,鄉鎮企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吸納了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但另一方面,我國鄉鎮企業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規模小、經營模式粗放等特征,許多造紙、印染、電鍍、化工等鄉鎮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到周邊的河溝,大量雜亂堆放的工業固體廢物對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產生二次污染,對農村周邊的水體污染構成了嚴重威脅。
1.5城市污染轉移
城市污染轉移,又被稱為農村環境污染的外源污染,這也是近年來城鎮化發展農村水環境污染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隨著城市環境保護執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更多的高耗能、高污染型企業逐漸開始向農村轉移,導致了以城市為中心的水體污染正逐漸向農村發展,尤其是在城郊結合部成為了城市生活垃圾及工業廢渣的堆放地,進一步加劇了農村水環境污染。
2新時期農村水環境治理對策
農村水環境污染呈現來源復雜,分布面廣,治理難度大等特點,與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相比,農村污水治理難以集中收集,難以實現管網集中處理模式。就當前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現狀特點,應該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的增量,積極采用資源化利用相結合,結合農村居民經濟實力和知識水平,發展適當地的治理技術,切實改善農村水環境現狀。
2.1農村居民生活污染防治
根據當地農村居住人口數量、居住集中程度以及污水的產生量合理的選擇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術。對于人口密集、人口數量大和污水產生量大的中心村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建立小型的污水治理廠,在周邊村鎮居民點附近埋設完善的管網系統,收集污水后集中處理,選擇活性污泥法和SBR法治理污水。對于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居住相對分散、人口數量小的區域,加強居民的環保教育,做到垃圾的統一堆放和分類管理,建議發展建設投資小、技術成熟、運行費用低、維護簡便的技術,并可利用現有坑塘、溝渠建設人工濕地公園,對處理后的污水進行強化處理和存儲,取得污水資源化利用和美化鄉村環境雙重效果。
2.2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教育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改善農業種植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大力發展滴灌技術,加強對土壤的監測,實行科學施肥、定量施肥;增加有機復合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減少肥料流失,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積極推廣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積極開發、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減少油劑農藥的使用量,提高施藥技術和方法,鼓勵企業研發并推廣多效抗蟲害農業,減少從源頭上農藥的使用量,切實從源頭上減少因農藥的使用造成的水環境污染。
2.3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積極推進集約化畜禽養殖與生態農業的農牧一體化發展之路,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對規?;B殖企業的畜禽排泄物收集處理加強監控,引導畜禽養殖企業對畜禽排泄物的資源化處理模式,對接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鼓勵農村大力發展沼氣,大力發展沼液、沼渣的就地有機肥轉化,實現畜禽養殖場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畜禽養殖企業的基礎數據的掌握,即養殖場的數量、養殖場的規模,結合農村實際,合理布局,控制畜禽養殖發展規模,運用財政、稅收、信貸等杠桿作用,引導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做好畜禽排泄物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2.4鄉鎮企業污染防治
準確掌握轄區內的鄉鎮企業生產規模和生產工藝,鼓勵鄉鎮企業引入清潔生產模式,堅決治理和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和高污染高耗能型鄉鎮企業,對于污染嚴重的鄉鎮企業,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對預期治理目標不能實現的,要堅決予以關、停、轉,堅決防治已有鄉鎮企業的水環境污染,條件允許的區域,應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以實現污染的集中防控。幫助企業做好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升級換代,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技術。此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嚴格從源頭做好把控,在招商引資時,要大力引進綠色、環保型產業進駐。根據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地建設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
2.5加強環保監察力度
環保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環境現狀的監察力度,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領域的環保監察,堅決防止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現象的發生。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環保知識講座,加強向村民講述環保的重要性,提升村民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認識,拓寬環境污染線索舉報途徑,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村民對違法亂排污染行為的舉報,充分群眾的力量,共同做好農村水環境保護工作。
3結語
【關鍵詞】遼源市;新農村建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對農業和農村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遼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市轄兩區、兩縣。其中的東豐、東遼兩縣是吉林省重點糧食產區。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涉及到的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全面勝利。農業對自然環境有依賴性,同時農業又是對環境影響的主要“貢獻者”。近幾年,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引起遼源市政府的關注,解決好與否關系到遼源市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同時也關系到實現全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局問題。
1.遼源市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當前,遼源市的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點源污染、面源污染。其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排放畜禽糞便、農田廢棄物處置及耕種措施不合理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1.1水環境污染
1.1.1水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鄉鎮工業污水、農村廢水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農村廢水包括村莊生活污水和農田排水兩部分,未經任何處理自然流入附近溝渠后排放、滲漏、農灌或流入附近河流。
1.1.2污水灌溉
由于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造成農業用水危機,遼源市的部分農田用水從河流中提取,在部分鄉鎮及城市下游的河流水質嚴重超標,污水灌溉對農田土方、地下水和農產品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脅。
1.2土壤環境污染
1.2.1土壤退化
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過量使用化肥而忽視有機肥對土地的作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反過來又促使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使農產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對環境和農業的污染,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城鎮化建設中,遼源市農村大量優質耕地被轉為非農業用地,難以補償,也使耕地土壤質量下降。
1.2.2農用薄膜對土地的污染
近年來,地膜廣泛推廣應用,成為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廢地膜的不易分解,分散性強,造成農田土地污染。
1.2.3農殘物的危害污染
化肥、農藥及其他農用化學品的施用使鄉鎮的水體、土壤、農業產品及生物體內的化學物質殘留量日益增加。
1.3固體廢物環境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垃圾,二是人畜糞便,三是農業固體廢棄物。
據調查,遼源市每個村民小組均建有2-3個簡易垃圾收集坑,垃圾由專人運送附近的垃圾填埋場。有部分生活垃圾散落于房前屋后,道路兩旁及田間地頭。農村畜禽養殖主要為分散式家庭養殖,畜禽糞便主要來源于一家一戶,除了大部分用于農業生產用肥,尚有約10%-20%的畜禽糞便亂堆亂放。每個村莊的廁所多為村居戶外獨獨的廁所,散落于村內及農田附近,衛生條件極差,無人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重要的環境問題。
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分析
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包括歷史形成,管理體制,財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2.1村莊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遼源市的各村、屯均未建設生活污染與農田棄水收集及處理設施,污物亂排亂放。生活污水多以明渠排放或滲入土地為主,成為農村廢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垃圾的處理措施極其簡單;廢舊塑料袋及廢紙隨風飛揚,雨季垃圾滲濾液流失。
2.2能源結構不合理
遼源市的農村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為主,部分村莊使用沼氣作為清潔能源,但使用率達1%左右,使用率偏低。農村生活能源的使用成本較高,造成了農村的環境污染。
2.3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低
秸桿等農用廢棄物以及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極低,未形成完整的農村能源建設與種養殖加工相結合的物質多級循環利用與再生系統,70%的秸桿就地焚燒,造成可再生利用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嚴重污染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2.4農民生態管理意識淡薄
主要表現為各鄉、鎮沒有形成良好的環境管理維護及運行機制,隨地亂倒垃圾、亂排廢水,過量投放飼料,過量施用化肥及農藥等有害于環境及生態安全甚至食品安全的行為,沒有得以控制,農民片面追求高產,穩產,缺乏合理施肥的意識,用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及河流的有機成分增多。
3.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保護對策
3.1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城鎮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遼源市農村環境減壓的有效途徑。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可以減輕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避免環境超載。遼源重點要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非農產業,引導農村人口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減輕對土地資源的依賴。
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同時,爭取財政支持,建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把城鎮建設成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符合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
3.2實施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合理規劃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業向農村轉移,加強遼源市的鄉鎮環境保護規劃,目前東豐、東遼兩縣相繼建設了工業園區,引導鄉鎮企業適當集中,實行污染的集中控制。促進城鎮環境基礎的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
3.3發展生態農業,促進加強能源綜合利用
新農村建設中,在全市農村范圍內著重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利用及處理技術,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殖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合理確定養殖業的容量。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業污染,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利用遼源市的在建項目“秸桿”發電,發展沼氣、節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節能技術,加強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實現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
3.4加強環境宣傳力度,推動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手段,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不僅要強化農村基層干部的環保意識,要對廣大農民進行宣傳,加大對學生環境保護教育,建立農村環境保護機制,確保環境污染治理經費投入。
4.結論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遼源市的農村環境問題如不及早解決將影響農業的持續發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使遼源市的農業得以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的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科]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村;水環境;隱蔽性;鄉鎮企業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4-0055-02
1 引言
一直以來,城市水環境都被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對農村地區水污染情況則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隨著各地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業的機械化和人們生活消費的多元化發展,其面臨的水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這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并根據現代農村水污染的具體特征,尋求合適的對策進行防治。
2 我國農村水污染現狀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居民環境,特別是水環境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來,農村水環境污染呈現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而各地均將人口、商業、文化、教育更為集中的城市作為水污染整治的重點區域,對農村水污染形勢認識不足。2014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205.3億t,其中有一半出自鄉鎮企業。種植業施加的化肥有60%以上流入地表河流湖泊或地下水體,而農藥的流失率則在80%以上。畜牧與養殖帶來的廢水COD量已經超過工業、生活廢水之和,而國內太湖、鄱陽湖、洞庭湖、高郵湖、滇池、淮河、巢湖、微山湖等水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農村污水的污染。
2.1 鄉鎮企業排放
鄉鎮企業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勵,被視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一方面,鄉鎮企業治污水平較低,很難達標排放,存在違法排放污水行為;另一方面,對鄉鎮企業的排污管理達不到規范要求,而一些被城市中心地區淘汰的高污染企業,往往會被農村地區接納。這都致使鄉鎮企業污水排放較為嚴重,對農村水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2.2 農村生活污水
農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產生污水,包括廚房用水、洗衣等生活廢水,由于多數地區無下水道及處理設施,污水直接排入農田水渠等水域,造成水污染。
2.3 農業污水
農業種植施加的化肥、農藥會對農田水域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畜牧、養殖產業也會造成不同層面的水質污染。
3 農村水污染特征分析
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呈現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3.1 污染源單一性
在農村地區,一般鄉鎮企業分布并不多,在貧困地區工業企業更少,因此具有產業單一的特點,比如食品加工等。雖然他們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水質污染,但因為企業數量少,行業單一,給外界排放的廢水污染物質也較為單一。而對于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來說,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化肥、農藥、飼料等,單一性的污染源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治理。
3.2 污染物的區域差異性
在各地農村生活污水方面,污染物大致類似,但鄉鎮企業和農業生產造成的水污染則呈現一定的區域差異性。蘇南、珠三角地區的鄉鎮企業多為電子、五金企業,對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多為重金屬、鍍金液等;浙江溫州、山東淄博等地鄉鎮企業多為紡織、服裝與鞋帽加工,其水污染物多為環境激素類物質;新疆北部多地連年種植棉花,山東濰坊農村以蔬菜種植著名,福建丘陵地區農民則以種植茶樹為業,云南紅河、玉溪有大片的煙草地,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會因為施加單一的化肥和農藥給周邊水域帶來特定的污染物。
3.3 隱蔽性
農村人口密度較小,且分散居住,同時農村的環境是十分復雜的,這都造成了農村水環境被污染后難以被發覺,使得農村水污染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潛在性。同時,農村地區缺乏檢測技術與檢測工具,除了一些重要的河流湖泊,很少有其他水域水質被水利、環保部門實時實地檢測,而肉眼看不到的污染,農民很難發覺,且相當一部分群眾也沒有向相關部門匯報的意識。
4 農村水污染治理對策分析
針對前文農村水污染現狀與其特點,本文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4.1 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管理
鄉鎮基層政府應該充分認識到環境是發展的根本理念,將建設環境友好型鄉村作為未來鄉村建設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管理。
首先,盡量在后期的規劃中使得相同產業的企業集中在同一工業園中,而不是分散在各個鄉村街頭,以便能夠對其排污行為進行集中管理,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其次,禁止略過環保審批程序直接建設投產的現象出現,嚴禁在生產中偷排等違法行為,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應加強監督監管,對一些污染嚴重、屢禁不止的企業予以停產或關閉處理。再次,以節水、節能、實施清潔生產為目標,鼓勵企業對新技術的研發與使用,以強化對鄉鎮企業的環境管理。
4.2 加強宣傳,提升農民環保意識
一方面,農民平均文化水平較低,另一方面,農村地區缺乏足夠的環保宣傳,這使得農民對水污染的危害性意識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加強環保宣傳,具體的形式可以包括深入村莊進行集中講座、由村干部分別宣傳等,宣傳內容應包括生活用水污染、農業生產水污染、企業水污染等方面。
4.3 發展生態農業
因為充分結合了經濟學和生態學的原理與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生態農業能夠產生較好的生態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生態農業有兩種主要模式:其一是時空結構模式,即利用生物對光、水、溫度、肥料的不同需求,以及一定的互利共生關系,使不同作物、禽、畜等在各自的位置獲得各自的成長和收獲,相得益彰。他們能夠在空間、時間上形成多維結構,具有極佳的經濟效益。比如林地立體間套種植、水域立體養殖等。其二是食物鏈模式,其基于農業生產中物質循環規律而設定的生態系統,其中一個作物的代謝廢物為另一個作物的營養需求,形成一個閉環的食物鏈,在種植、養殖結合模式中可以靈活地應用。其中第二種模式對弱化水污染更為有利,比如農作物種植中施加過多化肥造成附近水域N、P含量升高而富營養化,可繁育藻類并用于魚類養殖。這種將農業盡量融入自然生態,并獲得經濟效益的“取巧”方式,是對自然生態的最大尊重,也能夠盡量減小對水環境的污染。
另外業界也規定了一種苛刻的生態化農業生產模式,完全避免對化學肥料、農藥的使用,采用機械方式除草,使用腐殖質增強肥力,不追求高產而追求原生態,而對水環境則幾乎沒有任何污染。該生態農業在德國等地得到應用,值得我國農戶借鑒,其產量低但質量高,在經濟效益的獲得上有一定的風險,在推廣中需要兼顧農戶對風險性的認知,以自愿為原則。
4.4 加大基層水務、環保部門水質監測及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基層水務、環保部門應根據當地水環境具體情況,制定水質監測的周期和監測點位,重點關注重要水域、工業區、水庫等,按照既定要求落實水質監測工作,對水污染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同時,加強與群眾的互動,對群眾發現的水污染現象,要及時應對和處理,及時反饋處理情況。
5 結語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農村是食物的產地,因此保障農村水質不受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農村水污染的來源與特征,本文認為,加強鄉鎮企業管理、提升農民環保意識、發展生態農業以及加強水質監測及污染防治工作有利于農村水污染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何 云,胡 嘯,王 軍,等.山東省農村水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S1).
【關鍵詞】農村水污染特征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農村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政府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民問題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而農村水環境問題則是與農村的經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在當今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問題更不能被忽視,我們應該吸取以往城市發展中水污染對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的深刻教訓,應該充分重視農村等欠發達地區的水環境問題,努力實現農村地區的經濟和水環境保護的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
一、農村的水污染特征
1、農村水污染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日益追求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所以在大中城市紛紛創建“ 環保城市”,“衛生城市”但同時忽視了廣大農村地區, 農村環境問題日益惡化, 水污染問題尤其嚴重。新農村建設不能只重視生產發展, 忽視環境保護, 否則新農村建設這項系統工程是不能健康發展的。
農村農業污染又被稱為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農藥的農田徑流, 未經處理隨雨水進入河流的村鎮生活垃圾, 固體廢物等。除工業污水和城市污水外, 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湖泊水質不斷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環保局的統計, 我國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 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由于大量生產和生活廢棄物未經處理排入各類水體,加之公共衛生設施跟不上發展的需要, 農村大量人口飲用不安全水。農村飲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 1983~1985 年調查表明大腸菌群超標率達86 %, 全國約有7 億人飲用這種超標水; 有1.6 億人飲用受有機污染物污染的水; 飲用含氟化物和含鹽量超標的人數也較高, 分別為7700 萬人和1.2 億人; 有5000 萬人口飲用氯化物超標的水, 飲用硝態氮和硫酸鹽超標的人口也有3400~3500 萬。1993 年調查表明, 飲用大腸菌群超標水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 但飲用有機污染物超標水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 達21.5%。我國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與生活用水不潔直接相關。
2、水污染特征分析
農村水污染治理與城市相比, 無論在技術上還是經濟上都有較大困難,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a.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難。農村面源污染如N, P 污染、農藥的污染、 農業水產養殖污染、地表徑流污染等受到的影響因素眾多, 難以控制。農村點源污染首先表現在鄉鎮企業環保意識差, 技術落后, 污染源分散, 涉及面廣, 污染物質濃度高, 難以治理,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不準建的排污量大的工廠, 在農村有廣泛市場, 如小造紙、小制革等企業。農村生活污染源分散, 難以集中處理。
b.先進的治污技術難以應用?,F行的污水處理技術雖然可能降解任何污廢水, 但投資高, 運行費用大, 管理技術要求高, 因而在農村難以推廣使用。因此, 尋找適合于農村水污染治理的方法, 對農村水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尤為重要。
二、治理農村水污染的有效對策
1、對污染源實施源頭控制
目前農村環境整體水平低,主要體現在污水直接排放,垃圾、畜禽糞便隨意堆放等方面,因此當務之急應對污染源實施源頭控制。一是建設污水收集溝渠和管道,使污水可以匯集入污水處理設施;二是建立垃圾收集體系,避免垃圾亂堆亂放現象;三是規范畜禽養殖,設立畜禽糞便堆放及處理場所,防止高濃度畜禽污水進入水體。
2、適用于農村的治理技術與模式
農村地區受居住分散、污水收集系統不完善、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等條件的約束,需要開發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推行集中式與分散式處理相結合的處理模式。在居住相對集中、污水濃度較低的平房地區,以處理成本較低的厭氧處理和生態處理為主,采用多級厭氧、人工濕地、氧化塘及土地滲透等處理技術。在污水發生量較大,污水濃度較高的樓房區,可采用有動力集中式污水處理,保證出水效果。在污水收集困難地區,可采用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庭院式自然處理等技術。
3、發展生態農業
農業生產應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 提高農藥和化肥的利用率, 鼓勵施用天然肥料和實施秸稈還田技術, 努力控制農業非點源污染。要求政府將投資重點放在生態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從根源上制止農業污染,使農業生產體現出經濟和環境雙重效益, 并達到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將以往的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改為依靠科技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精密型生態農業生產。強化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綜合治理, 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處理, 建設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生態工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控制工程、營養元素植物帶控制生態工程、農田徑流污染控制生態工程等。
4、合理規劃企業布局
對于蓬勃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 并將這些措施與鄉鎮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結合起來。對鄉鎮企業帶來的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 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廠。在這些活動中, 政府的引導和督促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因為企業不會主動投入太多的環保資金, 這就要求政府加大對環保的投入。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經驗表明, 要控制水環境惡化的趨勢, 環保投入要達到GDP 的1.5%, 環境改善將達到GDP的2.5%。而我國目前鄉鎮企業的環保投入僅達到GDP 的0.1%, 與水環境保持與改善的投入標準差距太大。
在合理規劃鄉鎮企業的同時, 政府還要注重小城鎮建設規劃, 應制定有利于水環境污染防治的經濟技術政策及能源政策, 鼓勵發展對水環境無污染、少污染的行業和產品, 提倡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推動工業清潔生產和生態農業的進程,把發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
5、建設水污染處理設施及資源化生態系統工程
加快廢水排放和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以政府投資為主, 籌集民間資金為輔, 加快廢水處理設施的上馬和廢水處理廠的建設, 盡量做到水的循環利用, 提倡節約、高效用水。按“污者付費原則”, 通過合理的價格體系, 征收生活污水處理費, 多渠道加大環保投入。我國目前對農村用水實行無償使用原則, 不像城市居民那樣征收水費, 這無形中鼓勵了浪費用水, 所以, 應當在自來水較發達的鄉鎮, 試點實施征收水費, 在經濟上激勵節約用水, 減輕用水壓力和水環境污染狀況。另外, 應學習發達國家建設“污水凈化與資源化生態工程系統”, 它是人類應用現代生態學、環境科學、系統工程和高效生態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設計建構的具有使污水凈化和資源化的人工生態系統。農村社區污水多為生活污水, 加以利用和資源化程度高, 可以將污水處理生態工程與農業生產相結合, 既可降低污水處理費用, 又可增強土壤肥力。由此可見, 基于生態工程所獨有的特點及我國農村現有的條件, 生態工程將是一種非常適合農村社區污水處理的技術。
總之,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問題。人們應該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 決不能走“ 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人們應該充分重視農村的水污染防治問題, 結合生態農業建設, 實施綜合治理措施, 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舉的方針, 努力建設成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 陳峰滔.試論農村水污染的治理[J]. 海峽科學.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