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規則的含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1國家利益至上
國家利益的含義:國家利益是一個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生存需要和發展需求的總和,包括人口、領土、主權和政權等,它們關系到民族生存、國家興亡。
國家利益包括哪些利益?國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國家統一、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有什么關系?(1)在我們國家,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3)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4)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
怎樣樹立維護國家利益意識?(1)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2)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3)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如何捍衛國家利益?(1)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3)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2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社會秩序包括哪些?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
社會秩序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社會規則的含義: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
調節行為的規則有哪些?道德、紀律、法律、風俗、守則。
社會規則對社會秩序所起的作用?(1) 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規則和自由的關系?(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進行。
怎樣遵守規則?(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們怎樣維護規則? 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題型、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為什么要改進規則?(1)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3)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怎樣改進規則?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勸導的技巧?(1)有禮,勸導他人時最好先稱呼對方,語言文明,態度和善。(2)有理,勸導時要曉之以理(3)有節,勸導他人要注意適可而止。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3責任與角色同在
什么是責任?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責任的來源?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
列舉你在生活中扮演者哪些角色,分別承擔著哪些責任?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學生,遵守學校紀律、認真學習是我們的責任;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應該遵守社會規則,維護公共秩序。
責任和角色的關系?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
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承諾、認真做事,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承擔負責的意義:(1) 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2)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3)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承擔責任的代價是什么?承擔責任不僅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而且意味著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
承擔責任的回報有哪些?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這種回報既包括物質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
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人?(1)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無論怎樣,我們一旦作出選擇,九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2)雖然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是我們仍然應該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3)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4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有效的準繩。
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違法行為的類別: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區別: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
刑法的含義:刑法明確規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刑法的作用:刑罰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
刑罰的分類: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驅逐出境。
為什么要預防犯罪?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行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年齡小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
怎樣預防犯罪?(1)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2)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3)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有哪些?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
訴訟的重要性?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訴訟的分類: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作為青少年為什么要有勇有謀同違法行為做斗爭?(1)同違法行為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
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1)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2)虛張聲勢,與違法分子巧妙周旋(3)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4)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5)保護好現場。
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該怎么辦?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為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視崇尚者、自覺遵守著和堅定捍衛者。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5社會生活講道德
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2)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3)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尊重對社會的作用?(1)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怎樣尊重他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2)平等對待他人(3)學會換位思考(4)學會欣賞他人。
為什么要文明有禮?(文明有禮的重要性)(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實踐。
為什么要講誠信?(講誠心的意義)(1)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2)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財產(3)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誠信對個人的意義?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一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立身處世。
誠信對企業的意義?誠信是企業無形的資產。一個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才能帶來持久的效益,長盛不衰。
誠信對社會和國家的意義?(1)國無信則衰,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2)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3)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實力。
關鍵詞 會計;規則意識;規則素養
一、會計違規現象管窺
近年來,盡管輿論引導、媒體曝光、法規建設、行政執法等措施多管齊下,但是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現象依然層出不窮,形勢不容樂觀。從美國的安然、施樂、默克、世通等大公司出現的會計舞弊,到國內的四川紅光、瓊民源、鄭百文、大慶聯誼、銀廣廈等公司的重大會計造假,財政部、審計署以及各級紀律、監察部門、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能查出令人吃驚的違紀金額。據報道,2005年共有107家上市公司出現177起違規記錄;而2003年、2004年同期分別為56起和111起。2004年違規記錄比上年增長1倍,2005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6成。統計顯示,177起違規記錄,主要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信息披露違規;第二類是高管涉嫌犯罪;第三類是公司運營違法違規;第四類是違規擔保等其他事項。違規的類型及次數如表1所示:
這里信息披露違規所占比重最高,在177起違規記錄中有93起,所占比例高達52.54%。其中信息披露違規事項又分為定期報告信息披露虛假、定期報告信息披露延誤、定期報告信息披露遺漏、臨時公告信息披露延誤、臨時公告信息披露遺漏、信息披露違規、信息披露虛假、信息披露延誤、信息披露遺漏等項目。信息披露違規的類型及次數如表2所示:
以上資料顯示,在107家違規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存在多次違規記錄,其中*ST金荔的違規事由就有8項之多。另據報道,在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的巡回檢查中,中國武夷(000797)被查出存在大股東長期占用巨額資金、公司治理不良、信息披露不規范和會計核算違反規定等4個大項、17個小項的違規行為。從這里不難看出,在各種違規中信息披露所占的比重最高,而信息披露違規又和會計信息披露違規是密切相關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盡管造成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的原因很復雜,也并不全都是會計人員的責任,但是從會計規則的視角來看,無疑違反了會計信息披露的規則。
人們不禁要問,上述會計信息披露違規事實的產生是因為沒有會計規則還是不了解會計規則?通過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會計信息披露違規并不是有沒有會計規則和人們懂不懂會計規則的問題,而是包括會計人員在內的行動者在披露會計信息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夠自覺地遵守會計信息披露規則的問題。說到底,是一些人的會計規則意識淡漠或會計規則素養低下的問題。
二、會計規則、規則意識和規則素養
什么是會計規則?會計規則是存在于會計領域并用于規范會計工作人員行為的規則。會計規則是一種可以用正當與否的角度來評價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行為的規范性命題。或者是判斷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的行為是否正當的規范體系。首先,會計規則是一個有關會計人員行為應當與否的命題。例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就是一條對會計人員的行為提出的要求。其次,會計規則是會計人員共同遵守的社會規定。即甲是否遵守規則的行為需要由別人來判斷或承認,只靠甲是無法證明自己是否遵守了規則的。顯然,會計規則只能在有人群的地方存在并得到共同的遵守,它是一種社會規則。在魯濱遜的一人社會里就不存在遵守社會規則和規則意識的問題。再次。規則是一個規范性命題。從字面上看規則大都包含“應當”、“允許”、“不準”、“不得”、“禁止”等規范性的詞語,顯然規則不是對一個客觀事實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對人們的某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最后,規則是一個可以用“正當與否”加以評價的價值判斷,是規范性命題而非描述性命題。描述性命題涉及的是“是不是”的問題,即是一個事實判斷問題,而規范性命題涉及的是“正當不正當”、“應該不應該”甚至是“善與惡”的問題,即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傊?,規則是一種可以用正當與否的價值標準來評價的有關人的行為的普遍的規范性命題。
什么是會計的規則意識和規則素養?會計的規則意識和規則素養是指會計人員了解和掌握會計規則以及自覺遵循會計規則的意識和素養,特別是在沒有強制性力量阻止違反會計規則的時候,也能夠遵守規則的意識和素養。當然對會計規則的了解是會計規則意識得以樹立的重要前提。與現代會計相聯系的會計規則已經演化為一系列相當復雜的體系。只有經過學習,才能了解和掌握會計規則。了解和掌握會計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意味著掌握了會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然而,會計規則意識還不僅僅局限于需要了解會計規則,或者說是對于會計規則知識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自覺遵守會計規則的愿望,或者是對會計規則的敬畏。顯然,從會計規則意識的角度來講,會計人員遵守會計規則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從會計人員個人的角度來說,每個會計人員都需要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來培養自己的會計規則意識,提高自己的規則素養。
三、培養會計規則意識和提高會計規則素養
人類社會發展史說明:人們不僅僅要追求目標,而且要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去追求目標。人類需要在規則的引導下過一種秩序化的生活。因此,在沒有規則的地方,人們就要建立規則,在沒有秩序的地方,人們就要建立秩序。古人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講的就是建立規則的必要性。這里比建立規則更重要的是規則意識的樹立和規則素養的培養。亞里士多德說過:如果公民沒有守規則的習慣,如果他們沒有受過守秩序的精神教育,任何最有用的法律都無濟于事。只有當這種意識和修養到達一定的程度,人們遵循規則才能成為一種習慣,外在的規則才能成為一個人內在的行為準則,“畫地為牢”才可能成為現實。因而當他遵守規則的時候,他才不會感受到一種外部力量的強制和制約?!坝幸粔K私人果園,主人如果要防止牛、羊等動物進去吃果子的話,必須把果園的籬笆扎得牢牢的。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防止鄰居、路人或其他人進入這塊果園的話,一般來說他只需要掛一塊牌子‘私人果園,非請莫入’就可以了。對于愿意遵守不得侵犯他人財產這條規則的人來說,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符號就足夠讓他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而不需要一種物理的障礙,使得他的某種邏輯上可能的行動成為物理上不可能的事情”。顯然,這里不僅僅涉及有沒有規則的問題,而且涉及有沒有遵守規則的意識和素養問題。這正是有規則意識和無規則意識、有規則素養和無規則素養的區別所在,或者說是人與牛羊的區別所在。
關鍵詞:語言學分析;正當性;政府合法性
合法性概念的基本含義:正當性基礎或來源
從語法層面看,“合法性”概念包含兩個基本語義單位,即“合法”與“性”,二者之間具有一種“‘合法’之‘性質’”的邏輯意蘊。這就意味著,分析“合法性”概念首先需要弄清“合法”與“性”的基本規定是什么。
就“合法”一詞來看,它通常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一種是日常經驗意義,“合法”即是“符合法律”(對應的英文為legal),指的是人們對社會規則的遵守;另一種是普遍意義,“合法”即“具有正當性”,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認同,包含著理性的“必然性認知”、經驗的“事實性接受”以及道德的“應然性評估”三個因素。從邏輯上看,經驗意義上的“人們對社會規則的遵守”,本質上屬于普遍意義上人們對社會存在認同的“事實性接受”的一種(例如,民眾基于對國家暴力的屈服也是一種事實性接受),所以,總的來說,“合法”的基本意義是“具有正當性”。那么,什么是“正當”呢?
進一步對此概念進行語法解析,不難發現,“正當”意即“正確”與“應當”的合成。何謂“正確”?在一般意義上,“正確”即是符合客觀規律,是一種“求真”,是關于事物發展的科學性判定問題。因此簡潔說,判斷事物“正當”與否的首要條件,就是看事物發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科學性)。而何謂“應當”?這是一種價值判斷,是一種基于主體需求的應該性評價,體現的是一種“向善”尺度,也就是說?!皯敗迸c否,主要看的是能否滿足人們的需求,能否符合人們總體的道義預期。所以總的來說,“正當”與否,取決于兩種尺度,即“真理標準”和“道義標準”。而這兩種標準的綜合就是人們在實踐上所表現出的“事實性接受”程度。由此可見,“合法”概念所展示給我們的觀察框架就是:如何評價存在“正當”與否,可以通過兩個尺度進行,即真理標準與道義標準。此其一。
其二,就“性”這一概念來看,在“合法性”概念中,意即“性質”,它在哲學層面具有兩層意義。一層是指“根據”、“屬性”,表達的是事物之所以稱之為該事物的規定性,一般在形而上意義上使用。另一層指“源泉”、“基礎”,一般在具體語境中使用,如合理性、現代性等。一般來說,具體意義是抽象意義在具體語境下的運用,是對概念抽象含義的經驗化,所以,在經驗層面上,“性質”范疇表達的就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和事物具有某種屬性的根源,即“……的基礎或來源”。相應地,關于“合法”的“性質”問題(即“合法性”問題),也就是關于“‘合法’的‘基礎或來源’”問題。
總而言之,綜合“合法”與“性”兩個概念的分析,關于“合法性”概念,其基本含義就是:關于事物所以具有“正當性”的“基礎”或其“來源”問題。再結合“正當”概念的內在意義(真理性與道義性)。我們可以這樣完整理解“合法性”概念的邏輯框架:它表達如何評斷事物正當性問題;它提供兩種評判尺度(真理標準、道義標準);真理標準要求正當性的獲得必須具備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道義性尺度意味著正當性的獲得必須具有道義的支持(心理的、倫理的、信念的認同等);兩種尺度的統一體現為實踐上公眾的“事實性接受”程度。這也是“合法性”概念的語法結構所提供給我們的基本分析進路。循此進路,筆者進一步對“政府合法性”問題進行分析。
政府合法性的獲得:歷史根據、民意認同、說服能力
什么是政府合法性呢?依據上述關于合法性問題的分析框架,政府合法性問題也就是關于“政府正當性的基礎或來源”問題。同樣地,依據合法性問題的一般邏輯結構,政府合法性問題也包括這樣三個方面:正當性的獲得必須具備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正當性的獲得必須具有道義的支持;兩種尺度在實踐上怎樣統一。以此為框架,筆者對政府合法性問題作些分析。
合法性概念的一般意義表明,事物合法的基礎或者來源可以表述為:兩個基本原則(真理性與道義性)、三個具體因素(歷史必然性、道義預期性、事實接受性)。相應地,關于政府合法性,也就是要求政府的存在與運行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兩個基本原則,這意味著政府的存在與運行要具有正當性必須具備這樣的基礎。首先,該政府的建立具有歷史的必然性,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至少不違背歷史發展的趨勢。例如,現代政府絕不會實行奴隸制度。其次,該政府的發展滿足了社會公眾的基本價值需求,符合整個社會基本的道義預期。例如,現代政府,至少不會剝奪公眾基本的知情權和表達權。
三個具體因素,這意味著政府要想持續性發展,還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件,這就是:不斷拓展政府存在與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持續增強政府的事實上的可接受性,及時跟進公眾對政府的道義預期。其中,拓展政府正當性的歷史根據,是保持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性條件;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事實接受性,是維護政府合法性的關鍵環節;而不斷跟進公眾對政府的道義預期,則是推進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步驟。何以如此呢?原因就在于,上述三個基本因素在政府合法性基礎的構建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儒家思想;特征;局限性;轉型
儒家傳統思想中,誠信是重要的倫理規范,學者們對此作了頗多研究,多從誠信的歷史淵源、歷史背景、基本內涵、當代價值、儒家誠信文化的轉型等幾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
一、儒家誠信思想的內涵及其特征
關于誠信的基本內涵,不同學者有不同理解。許慎認為“誠”“信”互訓,他在《說文解字》中提出了“誠,信也”,“信,誠也”的觀點。當代學者陳根法就認同這種觀點,“誠”即是“信”,“信”即是“誠”,無需作出分說。[1]P77此外,大部分學者從“誠”與“信”兩個德目來探討誠信的含義,認為“誠”主要強調個人內在的品質,“信”則主要強調個人在人際交往中所表現出的品質。在儒家誠信思想體系中,普遍“重誠輕信”,認為“‘誠’與‘信’相比較,是更為根本和基礎的東西。在一定層次上,‘信’始終要受‘誠’的制約?!盵2]P179儒家重視內在之誠,而輕外在之信,認為內在誠是評判個人道德好壞的標準。誠的含義包括“真實無妄”、“誠實無欺”?!罢鎸崯o妄”指“誠”堅持客觀存在、符合實際,表現在人性上,則是真誠向善,不參雜任何私心雜念;“誠實無欺”指為人處事內不自欺,外不欺人,表里如一。[3]P42,45而信的含義包括“言出必行”、“言行合一”、“信守諾言”、“互相信任”。誠信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誠是天人合一的本體。“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對誠信問題探討的基礎和邏輯出發點……傳統儒家認為誠信是天道與人道的合一,是天道的自然法則和人道的當然之責的合一?!盵4]P102按照儒家誠信思想,誠是宇宙的根本,是宇宙運行的客觀規律,即天道。
第二,誠是人的本性。在儒家看來,誠是合乎人性的規定,誠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性?!白鳛槿说乐\強調人應該效法天道真實無妄的品質,尊重、認同和遵循客觀天道,按照人的本性生活和行動,就會令天然的德行化為自然自覺的行為?!盵5]P31將天道之誠賦予人,說明了人性本應誠,也道出了誠信的本源。
第三,信是一種社會規范。儒家多用“信”來規范相對平等的朋友交往,“信”是朋友一倫應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要求朋友之間要“交而有信”。“信”也常用來調整官民關系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專制統治。誠信還是儒家修身修業之道,誠信是個人德性修養的重要內容,是個人品質高尚的重要標志,也是建功立業所必備的基本道德。
二、儒家誠信思想的當代價值
1.儒家誠信思想的政治價值
傳統的儒家誠信道德在調整官民關系中曾起到了重要作用。當下,執政黨借鑒儒家誠信思想,在社會治理中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可促使政府規范施政行為、建設自身的執政品格,推進政務誠信建設。[6]P21
執政黨誠信執政有助于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黨正確政策的出臺與貫徹;有助于改善黨群關系,鞏固執政黨的地位。執政者踐行誠信道德,為全社會樹立良好的道德楷模和行為典范,使誠信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取向,有利于帶動全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
2.儒家誠信思想的經濟價值
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主體來看,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保持誠信品質、規范經濟行為,在交易和競爭過程中采取公正公平的手段,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減少經濟損失,提高交易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7]P26
從市場經濟的秩序維護來看,經濟主體在市場中自覺遵守誠信道德,加強自我規范,可以有效避免唯利是圖、惡意競爭等不良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良性的市場經濟環境又能促進誠信意識的發育和完善。
從企業發展方面來看,史少博等認為誠信是一只看不見的手,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實際利潤,同時誠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有助于提高企業信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8]P104
3.儒家誠信思想的社會價值
第一,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達成“信”德的途徑上,儒家先哲們主張通過慎獨、反省、學習、踐行以加強自我修為,做到身心和諧。個人身心和諧是人際關系和諧的基礎,在人際交往中,保持平和的心態,對他人誠懇認真,彼此之間互相信任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狀態。
第二,有助于人與社會的和諧。誠信這一道德規范應用在社會治理中,從政治、經濟、文化、法制的角度共同發力,創造平等、公開、有序的社會環境,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安全。誠信是社會的黏合劑,有了誠信觀念并自覺踐行,人們會自覺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促進社會向公平正義的方面發展。[9]P47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儒家誠信思想引導個體正確的求利行為,有助于提高個人道德境界,對拜金主義的現象能夠起到糾偏作用。[10]P87個體在社會活動中保持誠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全民達成誠信共識,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維護人與社會的和諧。
4.儒家誠信思想的教育價值
第一,“信”是教育的基本目標和重要內容??鬃釉诮逃齼热葜校赋觥罢\信”對學生成長成人的關鍵性,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也應當保持誠信品質,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11]P26儒家誠信道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啟示,錢益民認為,儒家誠信觀是立身之本、交友之基、秩序之源、為政之寶、修身之道,高校工作者理應重視儒家誠信思想并將其貫徹到大學生誠信教育之中。[12]P107石秀杰也認為在校大學生誠信現狀令人堪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傳承儒家誠信教育,并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可以改善這一現狀。[13]P61第二,有助于推動學術誠信??鬃诱\信的學術態度為歷代學者樹立了光輝典范,他對如何在學術活動中遵循“誠”提出具體要求:做學問要保持誠實嚴謹的態度,在學術活動中辨別真偽、躬行實踐,在學術評價中保持客觀公正,力求中肯公正。[14]P155
三、儒家誠信思想的局限性
1.理論基礎:封建主義倫理綱常
“信”雖然是儒家先哲們所提倡的社會規范之一,但并不是最首要的社會規范,在具體的社會行為中,“信”往往要讓位于“忠、仁、義、禮、孝”等社會規范,維護封建的倫理綱常?!罢\信第一要義就是要對封建王朝的‘忠’”,[15]p27使得被統治者必須絕對服從統治者的權威,從而使得“信”這一社會要求讓位于“忠”。在誠信是否從于“孝”這一社會規范時,有兩種不同看法,謝桂山認為,孔子所言“父子互隱”,表明誠信從于“孝”[5]P32。但張樹業認為,儒家所說的“親親相隱”從人性天倫角度承認并且尊重“誠”,是從本原處堅守誠信道德。這些論點明顯帶有封建倫理綱常的思想和成分,必須合理繼承和
揚棄[16]P56。
2.理論假設:個體道德自得和道德自覺
有學者認為儒家誠信思想主要依托個人修養、道德教化、社會輿論的壓力來發揮作用,更多的依靠個體自律,缺少他律性約
束。[17]P29在誠信的來源問題上,孟子由天道之誠引出人性之誠,混淆了誠信的必然與當然,把人們誠信行為的當然之責看成天道之必然,把誠信看作是不用通過學習和實踐就能得到的天然秉性,不可避免地陷入先驗論和道德宿命論,帶有唯心主義傾
向。[18]P57
3.理論范圍:適用于熟人社會和道德標準高
在儒家誠信文化的適用范圍上,鄯愛紅認為誠信原則局限在熟人、朋友之間,缺乏普適性,[19]P30但也有學者對此提出不同看法,李景林認為,雖然儒家對“信”這一概念常有狹義的使用,多強調“朋友之信”,但并不意味著“信”局限于朋友之間,也可以理解為普遍的交往原則。由于古人對概念的使用比較靈活,“信”同“仁”、“敬”一樣是一種普遍的道德要求,是處理人倫關系的普遍原則,具有普適性。[20]P30有學者認為,儒家誠信思想還存在道德標準太高、脫離現實的局
限。[17]P29劉永安指出:《中庸》中“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知前”的說法夸大了“誠”的作用,超脫了道德范疇。[21]P230沈永福認為,儒家天人合一的誠信觀雖然不可避免地帶有唯心主義的傾向,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這一提法,使得人們對“誠”有了敬畏之心,有益于人們誠信觀念的樹立。[4]P103
四、儒家誠信文化的現代轉型
在儒家誠信文化是否可以實現現代轉型的問題上,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如:張樹業認為,儒家信德不應迎合世俗進行現代轉化,而應從本原處持守自身。[16]P59李穎認為,當代我國誠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傳統文化缺少誠信,傳統文化中缺少規則意識和自由意識,儒家“人性善”的道德假設和“愛有等差”的道德標準不利于當前社會誠信規則的建立。[22]P53
1.培育公民現代誠信意識
鄯愛紅認為,在儒家誠信轉型過程中,首先要培育當代公民平等互利的意識,否則,誠信原則很難建立并得到貫徹;其次,將傳統誠信思想中的“信”與當代市場經濟中的“利”相結合,轉變傳統思想中“信及不利”的思想,通過誠信原則規范大眾的求利行為;同時,培育當代公民的責任意識、契約意識,將其與內在心誠相結合。[23]P16,19尚b指出,建立新的誠信文化應該培養公民公德意識與法制意識,公民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法律權威有助于誠信社會的建立。[21]P179
2.加強誠信制度與法律建設
馮淑慧認為,社會誠信秩序的建立離不開信用體系的建立,信用體系建立之后,誠信標準才具有一致性和穩定性,有助于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自覺遵守誠信規則。誠信制度建設的同時完善相關法律保障,對失信者給予懲戒。[25]P23苗潤田指出,現代社會中,僅僅靠道德自律已經難以建設誠信社會,誠信制度建設勢在必行,個人誠信品質的提高和社會誠信制度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發揮作用,片面強調任何一方都無助于誠信社會的建設和維持。[26]P15
3.正確對待儒家誠信文化
在對待儒家誠信文化的態度上,劉永安等建議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儒家誠信文化,保持其精華,剔除其糟粕。[29]P231儒家誠信思想的價值需要我們繼承發揚,對于儒家誠信思想中的局限因素應進行適當改造以順應儒家誠信思想的現代轉型,使誠信社會的建設既不陷入思想上的無根狀態,又能順應時展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型誠信觀。
儒家誠信思想是儒家先哲留給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梳理儒家誠信思想的脈絡,厘清儒家誠信思想的利弊是完善當代誠信思想的理論前提。豐富儒家誠信思想的內涵和實踐路徑并賦予其時代特征,是傳承儒家誠信思想和建設誠信社會的基礎,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值得我們付諸努力去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根法.儒家誠信之德及其現代意義[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2,18(1).
論文摘要:言語行為的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語言研究學界的廣泛關注。后經塞爾等人的完善和發展,成為哲學、語言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成為現代語用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言語行為(speech act)指人們為實現交際目的而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語言的行為。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 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這一概念。馬林諾夫斯基從人類學的角度,通過觀察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風俗習慣來研究語言的功能,認為與其把語言看成“思想的信號”,不如說它是“行為的方式”。在語用學興起后,這一術語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言語行為被理解為人類實現目的的一種活動,構成人類總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的行為總要受到社會規約的支配,言語行為也就被看成受各種社會規約支配的一種行為。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 . l . austin)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后經塞爾(searle)的完善和發展,成為哲學、語言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成為現代語用學核心內容之一。它為哲學、語義學、語用學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領域。
一、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行為是動作,言語只是說話,算不得行為。但奧斯汀指出,說話本身就是行為。言語行為是人們在進行交際時的語句( utterance ),一個語句可能是語法上的一個或幾個句子。奧斯汀認為,語句有兩種意義:
(一)命題意義(prepositional meaning)或表述意義,這是語句的字面意義,由語句里的特定的詞匯和結構來表達;
(二)施為意義(illocutionary meaning),又叫施為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 ),是指語句在聽者方面產生的效果。
例如,it's cold here這句話,其字面意義或命題意義是指說話者的生理感受,而其施為作用則指說話者所希望產生的效果。表面上這句話是陳述句,但真正的目的也許是要求別人關上門窗或打開空調。
奧斯汀認為,人類交際的基本因素不是單個的詞或句,而是人們在說出詞或句時的特定的言語行為,也就是以言行事行為(illocutionaryacts或illocution )。在這個意義上,言語行為理論把語言理論看成語言行為總的語用理論的一部分。提出言語行為理論是源于對三個哲學問題的探索:日常語言與哲學研究的關系、行為研究的方法論,以及述謂句與施為句的劃分,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解決語言使用問題,而是為了解決當時困擾哲學界的“意義”問題,并為他本人的行為研究建立理論根據。在哲學研究轉向之前,哲學家們一直認為陳述之言或描述事物的狀態,或陳述某個事實,二者必居其一,而且陳述句必須具有真假值(truth value)和可驗證性( verifiability )。但奧斯汀認為許多陳述之言只不過是些偽陳述(pseudo-statement ),人們所說的某些話貌似陳述,但它們卻不是以記敘或傳遞有關事實的信息為目的,或僅僅是部分地以此為目的。語言除了表述作用之外,還有許多非表述作用,說出的話語不只是表述,同時也實施一種言語行為,而言語行為并不總是要區分真假。奧斯汀的理論思想集中體現在“施為句”( performatives)和“指陳句”( constatives)的區分以及“言語行為三分說”理論之中。奧斯汀認為它們的關系是個別與一般的關系。他認為施為句有以下的特征:說話本身就是做某事;不使用語言說出來就不能做某事;施為句是一個肯定陳述句,句子以施為動詞作為主要動詞、第一人稱、現在時、主動語態。
奧斯汀把詞典中的施為動詞檢索出來,并歸出五大類:裁決型( ve記ictives、行使型( exer-citives}、承諾型( commissives、表態型( behabi-tives、闡述型(expositives。
以言行事三分說包括以言指事(locution ) ,以言行事(illocution)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 ) 。在奧斯汀看來,說話人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聽話人如何正確地理解說話人的意圖,是研究語言交際的中心問題。
二、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
塞爾完善和發展了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但在這一過程中,他放大了奧斯汀的“語言乃是人類用概念認識世界的媒介”這一思想基點,并把它作為自己語言哲學的構架。他全方位地從心智(mind )、語言(language)和世界( world )三方面多維度地進行語言哲學研究,致力于探索心智怎樣通過語言將人類與世界相關聯。語言分析由哲學研究的一種方法成為了語言哲學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塞爾不是簡單地繼承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他把言語行為理論對孤立的話語意義的研究提升到對人類交際的研究。他認為使用語言就像人類許多別的活動一樣是一種受到規則制約的有意圖的行為。這些規則區分為調節規則( regulative rules)和構成規則(consitive rules)。調節規則調節先前存在的行為形式,這種活動的存在邏輯上獨立于規則的存在;構成規則不僅調節而且創造或規定新的行為方式,這種活動在邏輯上是依賴于規則的存在而存在的。奧斯汀試圖論證這樣一個假設:一種語言的語義學被視為一系列構成規則的系統,并且以言行事的行為就是按照這種構成規則完成的行為。塞爾繼承了奧斯汀和格賴斯(grice )的“意圖”論,認為說一種語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語活動,每一個言語行為都體現了說話人的意圖。為了闡明這個語言哲學的中心問題,他偏激地認為,表達和理解話語的意圖是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的全部內容。
塞爾在研究和繼承的基礎上,將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修正為以言行事理論和間接言語行為理論。他把奧斯汀的言語行為三分說改造為命題內容和以言行事。他認為,要成功地實施某一言語行為,除了一般的輸人和輸出條件外,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本條件(essential conditions ):說話者打算通過說出一個語句,使他承擔實施某一行為的義務;
第二、命題內容條件(content conditions ):說話者在說出一個語句時表達了一個命題;在表達命題時,說話者斷定了自己將來的行為;
第三、預備條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 ) : a ,聽話者愿意說話者實施某一行為,并且說話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聽話人的利益的,但這件事并非是他經常做的;b、講話者在事情的正常進程中將去實施某一行為,這對講話者和聽話者來說都是不明顯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 point。語言中有一種最小努力原則在起作用,體現為以最小的語言努力去獲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結果的原則;
第四,真誠條件(sincerity conditions ):說話者打算從事某一行為。
在這四個條件中,第四個條件具有構成規則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條件則與調節規則相對應。
在將“合適條件”( felicity conditions )(保證言語行為得以成功實施的條件)作為使用恰當的以言行事指示語的規則的過程中,塞爾還提到“表達原則”,認為它可以單獨地使基本上是語用上的言語行為的分析與字面意義的語義分析相一致,這樣就可以把言語行為理論分為兩類:一類為偏重于語義的言語行為理論(seman-tically-oriented ),另一類為偏重于語用的言語行為理論(pragmatically-oriented ),前者關注顯示言語行為特征的表達式的分析,而后者將交際過程作為其出發點。
塞爾將言語行為重新分為五類,他把他的分類建立在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與語法( grammatical )指示詞和不同的言語行為所確定的不同的“詞語”與“世界”的關系上。這五類言語行為是:
a、斷言類(assertive),以前也稱描述類(rep-resentatives ),指描述世界上的狀況或事件的言語行為,如斷言、主張、報告等;
b、指示類(directives ),說話者想使聽話者做某事,如建議、請求、命令等;
c、承諾類(commissives ),指說話人表示將要做某事的言語行為,如許諾、恐嚇等;
d、表達類(expressives ),在這種言語行為中,說話者表達自己對某事的情感和態度,如道歉、抱怨、感謝、祝賀等;
e、宣告類(declaratives ),指能改變世界上某種事態的言語行為,例如法庭上法官說:"guil州”,被告便成了罪人。
塞爾對言語行為理論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indirect speech acttheory)。在“間接言語行為”一文中,塞爾一開始就指出:“意義最簡單的情況是說話者說出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說話者打算在聽話者那里產生某種以言行事的效果,他打算通過讓聽話者領會產生該效果的這種意向來產生這種效果,他打算憑借聽話者所具有的有關語句表達規則的知識來使聽話者領會這種意向。”然而,不是所有意義的情況都這么簡單。例如暗示、暗諷、反語和隱喻中,說話者的表述意義和語句意義是以各種形式分離的。其中一類很重要的情況是,說話者說出一個語句,意指他所說的東西,同時還意指其它更多的東西。這里有兩種情況:
其一,當一個包含著一個用于以言行事為語力指示者的語句被說出時,它能夠另外完成另一類型的以言行事行為;
其二,說話者說出一個語句且意指他所說出的東西,但同時還意指具有一種不同命題內容的另一種以言行事。這第二種情況就是間接言語行為。
這里的難題是,聽話者是如何判斷出這樣一種另外的以言行事行為的?塞爾認為,在間接言語行為中,說話者依賴他們彼此分享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背景知識,加上聽話者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斷能力,說話者和聽話者所交流的要比說話者實際所說出的多。因此,說明間接言語行為的間接部分所必須的條件包括:一種言語行為理論、合作會話的某些一般原則、說話者和聽話者彼此分享的事實背景信息以及聽話者一方的推理能力,而約定俗成則在某些情況下扮演了一個極為特殊的角色。
另外,塞爾還認為,間接言語行為除了關系到意義和言語行為理論外,它也具有哲學上的重要性。
[關鍵詞]大學體育;大學生;培養;價值觀念;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8-0259-02
價值觀代表著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看法和行為傾向,也就是個人對某事物的善惡、是非和重要性的評價。它是一種與支配人類行為的精神力量,是一種認識事物的形式。人們對體育價值觀的認識逐漸從過去狹隘層面向現代多維層面的體育觀轉變,主要表現在人們不僅從個體功能和生物角度來認識體育,還從體育對社會、心理、人類思想意識的影響,以及體育本質功能等多個角度、多門學科來認識體育。大學生對各種事物的評價,如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誠信等,在心中有輕重、主次之分,@種主次的排列,構成了個體的價值觀念體系。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價值觀念影響人們的態度,而態度又影響人們的行為、價值觀念、社會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價值觀念和價值觀念體系是決定人們期望、態度和行為的基礎。價值觀念不但影響個人行為,還影響群體行為,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整個組織的行為,價值觀念中的正直、誠實、公平、和諧等觀念,對維護國家團結、凝聚各族民眾,促進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人的價值觀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起來的。引領當代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符合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社會主導價值觀,是促使大學生們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培養健康人格所必需的。實踐是價值觀念形成的基本途徑,主體對客體的有用性及意義的判斷是在實踐中完成的,體育課程所特有的實踐性、動態性和開放性特點,有助于大學生把各種抽象的價值觀念轉化為現實行為,為及時修正錯誤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創造機會和條件。從體育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和學習目標三方面探討大學體育在大學生價值觀念體系構建中的意義、作用與機制。
1 大學體育的學習內容與價值觀念的培養
大學體育作為一門優化和強化人類自身的實踐學科,體育的學習內容以實踐性活動內容為主,側重于運動技能的習得,所有的體育技術、戰術、理論知識等都要以運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運用到實踐中去。大學體育的學習內容對大學生形成公平競爭、遵守規范、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等價值觀念有重要作用。
1.1 大學體育與學生公平競爭觀念的培養
現代社會中競爭的觀念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合理的競爭是社會前進的動力,良好的競爭意識是當代大學生通過各種學習和體驗應習得的基本能力,大學體育對大學生良好的公平競爭觀念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影響。與其他課程相比,大學體育是一門最具競爭意識的課程,大學體育的學習內容以運動技能的習得為主,不論從橫向還是縱向,不論哪個層級都表現出競技的特點,表現為一種競爭,體育課程中的競爭隨處可見:田徑運動中高度、遠度和速度的競爭;球類項目中的兇猛拼搶;體操動作的努力規范等,無不表明競爭是體育的靈魂。體育領域里的競爭有別于社會其他領域里的競爭,它提倡的是一種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的公平競爭,在體育運動中,不排世系、不論尊卑,不承認除個人身體、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在體育競爭中是沒有意義的。要想取得競爭的勝利,必須敢于競爭,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對手,向新的高度和極限挑戰。大學生通過體育場景的觀摩和體驗,會逐漸意識到爭勝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有利于他們形成公平競爭的價值觀念。
1.2 大學體育與學生遵守規范觀念的養成
大學體育在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方面發揮著特殊的作用。首先,公平競爭是體育的靈魂,為了保證公平競爭在體育實踐中能真正落實,體育領域樹立了嚴格的行為規范,體育的規范有兩種:一是技術規范,用以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系,如安全制度、操作規則等;二是社會規范,用以調整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諸如,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原則、體育道德、運動員作風、比賽規則、競賽規程等,任何規則都包含有懲罰一切不公平的“非法”行為的約束力,大學生通過體育競賽的體驗,會從中感受到這種無形的約束力,這種約束力遷移到其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利于大學生理解什么社會行為可為、什么社會行為不可為及可為的限度。對于參與其中的大學生來說,有利于促進他們對規則意義的認識和遵守規則習慣的養成,對大學生日后認識、理解和遵守社會規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3 大學體育與學生團結協作觀念的培養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當代社會對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團結協作精神是大多數公司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錄用人才時最看重和必備的標準之一。未來的社會需要具有團結協作意識的工作者。當代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受現行的教育摸式、社會、家庭等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團結協作的意識淡薄,培養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觀念是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體育對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體育課程以群體性課程內容為主,集體性的體育活動需要個體與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達到協調配合的目的。如籃球運動中的中鋒、前鋒、后衛各自以不同的地位發揮作用,達到提高籃球比賽的群體作戰效率。雖然不同的位置分工為每一位參加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但共同的目標又使團隊中的每個人意識到自己的表演是次要的,集體的協調配合是主要的,為了最終的勝利必須將合作放在首位。通過體育的集體性項目學習和競賽,大學生會逐漸產生團隊意識,學會正確處理團隊之間的關系,體會到個體間的團結友愛、尊重信任、配合支持是取勝的關鍵,大大提高了大學生在未來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協作意識,對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有重要意義。
1.4 大學體育與學生誠信觀念的培養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范,更是新世紀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社會上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誠信缺失現象。誠信缺失現象猶如毒瘤正在日益嚴重地侵蝕著我們國家和社會的肌體。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都離不開社會誠信這一重要保障。誠信缺失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這種誠信缺失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學生身上,表現為大學生在校園和社會上不講信用,如考試作弊、假文憑、假證書、等。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迫在眉睫。體育教育有利于大學生誠信觀念的增強。體育是在誠信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大學體育也會涉及到體育游戲課程,體育游戲或競賽的前提是參加者要正直忠誠,嚴守信用,如果參與者不具備誠實守信的道德要求,如,服用興奮劑、冒名頂替、假球、黑哨等弄虛作假行為,那么,在體育競賽中一經發現,體育就借助競賽規則中的懲罰,通過取消參賽資格的方式來維護規則的信用和權威性,以確保體育競賽是真正的公平競爭,哪怕事后發現參賽者有不誠實的行為,也會毫不猶豫到立即取消其冠軍資格。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檢查發現保加利亞一名摔跤運動員因發現被服用興奮劑一類藥物被除名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些案例時刻提醒體育\動的參加者要誠實守信,大學生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有利于誠實守信觀念的增強,為其日后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奠定了基礎。
2 大學體育的學習環境與學生自由、民主觀念的培養
由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民主、自由意識普遍較淡薄,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為高知識群體,民主、自由、法制觀念逐漸增強,并逐步學會用法制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如他們關心高校收費的標準是否符合國家的規定;認為他們有自主選擇專業、選擇課程、選擇教師的權利;有自我管理的權利,這是大學生價值取向積極的表現,但也有許多大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民主與自由、民主與法制、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價值評判向“利己、享樂、實用”偏移,產生了一些消極甚至錯誤的思想和行為,表現為我行我素、惟我獨尊、自由散漫、貪圖享受、沒有家庭和社會責任感等,也導致了許多心理問題的產生。
大學體育課程特殊的學習環境在幫助學生民主、自由觀念的形成及正確認識與理解民主、自由、法制之間的關系方面能發揮獨特作用。體育課程以實踐活動為主、具有動態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動態的課程內容使體育課程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課程的學習環境,從學習場地、學習用具、教學組織、教學方法、學習氛圍等方面顯示出自身獨有的特征,創設了一種動感的、易于交流的、信息暢通的、特殊的學習情景。這種人文環境,使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大學生擁有了平等的權利、自由選擇的權利、自主表達愿意的權利,有利于大學生民主、自由、參與意識的形成和增強。
首先,在體育活動中,每個大學生都有自主選擇的自由、自由地選擇運動的方式、自由地選擇運動伙伴、自由地評價,參加體育游戲或競賽時,可在規則的約束下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的技藝,不愿參賽,也可以選擇退出,但這種自由是在不違反法律和比賽規則情況下的自由,不是無政府主義的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如,在籃球比賽中,每位參賽者必須遵守籃球比賽規則,在籃球規則許可的范圍內,自由充分發揮自己的力與智,不能采用各種有意或無意的犯規動作,侵害別人的自由,否則,將會受到規則的懲罰;若中途想參加或退出比賽,也必須遵守規則,不能毫無紀律地想下就下,想上就上;當球隊面臨困境,必須遵守團隊的紀律,不能逃避現實,不負責任地選擇一走了之。置身這些體育活動,有利于大學生們理解自由的真正含義,即自由是相對的,而不是毫無紀律的隨心所欲。
其次,體育不但是自由的,還是很民主的,靈活多變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營造了一個民主的學習氛圍。如,體育課中的足球教學比賽,通過讓大學生參與到足球比賽規則的制定、競賽活動的組織、勝負的判斷、隊員的選拔中去,發揚充分的民主性,活動中的每個人都享有參與退出、選擇與被選擇、解釋與申辯等民利,比賽的過程和比賽結果的公布,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公開進行,體現一種高度民主的精神,有助于他們理解“民主”的含義,進一步提高參與意識和民主意識。
3 大學體育的學習目標與學生以人為本觀念的強化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作為推動歷史發展主體的人的進步,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一切人的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以人為本是體育運動與生俱來的理念,體育作為一種實踐活動的文化價值就在于人自身的價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諧的發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開和全面實現,是個體人格和社會人格的和諧與統一。
“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體現了體育的進取意識,展現了人類特有的永不滿足、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對手、向新的高度和極限挑戰的進取精神,它鼓勵參賽者頑強抗爭、奮勇爭先,排除前進途中各種難以預料的困難,光明正大的通過公平競爭去奪取冠軍和勝利,去贏得榮譽與尊嚴。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參加者不但要敢冒風險,在運動技術、戰術等方面有所創新,而且要承受超負荷運轉帶來的生理上的痛苦,磨練著人的意志,鍛煉著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了創新進取意識,使人們的心理更健康、意志更堅強、人格更健全。
體育重在參與,不僅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競爭中的勝利者,還尊重競爭中的失敗者,通過競賽的相互交流,增加了了解和友愛、消除了無知與偏見、贏得了尊重與友誼、獲得了自信與歡樂。體育課程本身蘊涵著的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對于置身于體育過程的大學生時刻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綜上所述,價值觀念是支撐人類生活的精神支柱,它決定著人類行為的取向,決定著人類以什么樣的心頭和旨意去開創新生活,因而對人類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體育課程所特有的實踐性、動態性和開放性特點,創設了有利于大學生健康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適宜環境,為大學生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念形成提供了實踐機會,在構建大學生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競爭、協作、誠信、規范等價值觀念體系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夢秋.規范何以可能[J].學術月刊,2007(7):56-60.
[2] 盧元鎮.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方正泉.論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育[J].江蘇高教,2006(5):107.
[4] 黃莉.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建構[J].體育科學,2007(6):92.
[5] 石鴻儒等.體育課程價值新論[J].體育文化導刊,2008(6).
【關鍵詞】語用學 外語教學 語用知識 語用能力
語用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它旨在研究語言在特定交際環境中如何運用和理解,回答了語言是如何被人們用來進行交際這一中心問題。語用學是語言學中發展的比較完整、系統的一門學科,但究竟什么叫語用學,卻有不同的定義。雖然定義不同,但在語用學研究對象問題上,人們比較認同兩個方面的內容:(1)語用學研究言語交際和和理解中與語境有關的各方面問題;(2)語用學研究言語交際和理解中非語言因素的作用。
語用學研究語言的理解和語言的使用,研究語言是否合適、得體以及如何做到合適、得體。我們知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當的使用語言,僅僅懂得語音、詞匯、句法、語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懂得語言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各種關系,掌握成功交際所需的各種非語言因素。然而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英語課堂教學仍屬于“知識”型的課堂教學,即將英語作為一種“知識”來傳授。教師在課堂教學別強調用詞規則和語法規則的詳細講解和機械性操練,忽視對所教詞句語用規則的傳授。其結果往往是,學生認識很多單詞,語法掌握的也不錯,但與人交流尤其是與外語本土人士進行交流時卻問題百出,不盡人意,最終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原因在于學生缺少成功交際所必須的語用能力。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語用能力并不隨著語法能力的發展而自然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并且學習者跨文化交際、社會語用、社交語用失誤的頻繁出現也給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本文擬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語用學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一、外語教學要以語用知識的教學為方向和核心
進行外語教學,語言知識的教學固然是基本,但要學生在接受學習和培訓后,使外語真正成為他們手中運用自如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各方面的語用知識,包括語用語言知識、社會語用知識、跨文化語用知識、語際語用知識等。
在語用語言方面,對語言形式進行語用分析,認識語言形式的語用功能、語用含義和語用差異,無疑是語用知識教學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環節。使用語言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交換情感,同一交際目的與意圖、同一言語行為的實施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實現。如要表達請求這一交際意圖,實施請求的言語行為可以用陳述語句,也可以用疑問語句或祈使語句;更有甚者,同一語言形式在表達同一語用意圖時可以體現為不同的話語內容。以道歉為例,用陳述句實施這一言語行為時,道歉這個交際語用意圖可以體現為“直接陳述歉意、解釋或描寫事件發生的情景或過程、承認自己負有責任或過錯、許諾或保證不再讓類似事件發生、主動提出補償”等不同的話語內容。同樣,同一個語言形式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言語行為,達到不同的語用意圖和交際目的。比如,一個簡單的陳述句“Cold in here”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陳述事實、表達請求、提出建議、表示責備、發出警告、暗含諷刺挖苦、開玩笑”等一系列語用含義。
社會語用方面,要研究、分析、講解語言的社會成份、人文因素和文化因素,比較系統地介紹語言在社會語用的語境下運行的規律和原則,其中包括語言在社會各行業、各領域語用中的會話策略、會話方式、禮貌語言運用、語調運用等方面的得體性、合適性、準確性。
跨文化語用方面,應系統介紹不同文話背景的語言交際者的語言習性和特點,對外語與漢語的語用差異(比如應酬語言的語用差異、人際關系在語言上的語用差異)作系統的對比分析。
二、外語教學要以語用能力(技能)的培養為宗旨和歸依
語言教學應該是一個培養語用能力的過程。什么是語用能力?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說法。Bachman認為: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語用能力,前者由語法能力和語篇能力組成。Widdowson 認為:“能力”有兩個部分:知識和技能。前者相當于語法能力,后者相當于語用能力。Leech提出區分語用語言學和社交語言學,語用能力也就相應的分為語用語言能力和社交語用能力。語用語言能力以語法能力為基礎,涉及語言的使用規則,不僅包括正確使用語法規則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還包括在一定的語境中正確使用語言形式以實施某一交際功能的能力。社交語用能力是指遵循語言使用的社會規則進行得體交際的能力,是更高層次上的語用能力。不管怎樣區分,由此可見,不同的學者在語用能力的定義上有一個共性特征,指的都是運用語言進行恰當、得體、準確的交際實施言語行為的能力,包括語用表達能力、語用理解能力和對語境的語用駕馭能力,三者的關系是互為因果的。
語用表達是否準確和得體是影響交際能否成功、順暢的重要因素之一。語用表達的準確性指語用用詞準確,話語合乎語法、句法規則和邏輯規則。語用表達的得體性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語法上的可接受性,另一方面是語用上的可接受性。話語既合乎語法的一般規則,又合乎語用原則和語境需求。外語教學中,語用表達的得體性比語法規則的準確性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正如Hymes所說,不懂得語言的語用規則,語法規則將變得毫無意義。言語交際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言語交際中,人們對操本族語者的語法錯誤往往持比較寬容的態度,而對語用表達的不得體耿耿于懷。毋庸置疑,語用表達準確固然重要,表達得體才是關鍵。
影響言語交際的重要因素還有語用理解能力和對語境的駕馭能力。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的理解是一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這種復雜性體現在言語交際受制于交際語境和社會、文化、人文因素,也體現在話語組織和選擇依賴于交際對象在特定交際環境中的語境假設能力和推理能力。無論是操本族語者之間的言語交際還是跨文化的言語交際,交際雙方都不能脫離語境和對語境的駕馭能力,以及依賴語境進行語用理解的能力。語境因素包括語言語境、社交語境、文化情境、社會人文環境和交際雙方的認知環境。交際者必須在話語的承上啟下、話輪關系和邏輯關系,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社會文化背景、交際場所和相互關系,以及不同的認知條件和前提等多方面做出準確的把握和駕馭,才能對話語乃至于整個交際做出準確的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交際雙方采取相應的話語策略。雙關、歧義、歇后語、重復、反語、隱喻等話語現象的表達與運用,以及這些話語語用意義和意圖的理解和把握都離不開交際者對語境的靈活駕馭和準確把握。
三、外語教師要提高職業素質和整體素質
首先外語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語言教學不僅僅是教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還應對文化背景、語言環境等進行語用分析,教授語用知識,培養學生恰當運用和準確理解語言的能力。其次,外語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既要學習與外語教學相關的語言學、語用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又要掌握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方法,把理論探索與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科研,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職業水平。
四、外語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恰當地表達、準確地理解語言的語用能力,外語教師可以采用語境教學法,語篇分析法或交際語用教學法,以構建一個語言環境,使學生在其中邊學邊用,教師可以把以語言為目的的閱讀課或基礎課改為在老師指導下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或研究的實踐課。如以提高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精讀、泛讀相結合,加大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大詞匯量;或以獲取信息為目的的專業閱讀、文學欣賞、社會文化掠影等;或以語用為目的的模擬國際會議、模擬商務談判、模擬法庭等;抑或是以任務為核心的研究實踐課,每項任務都包括確定主題、收集資料、分析問題、互動交流、寫研究報告等活動,聽說讀寫譯都用上,把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他們以語用的體驗和成功的體驗,做到擴充知識與培養語用能力并舉。
五、改革外語評估體系
我國目前的大規模外語測試基本上采用結構主義的構想,題型設計吸收了美國托??荚嚨目蚣?,這種重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能力的實際運用的測試模式給外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符合現代語言測試的發展方向。準確評價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不僅是外語教學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外語測試模式應特別重視考察語言語用能力和社交語用能力,把握住Backman 提出的一致性原則(所測試的行為與語言的實際使用情況一致)和有用性原則。
六、結論
日常語言交際中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語用失誤,這是缺乏語用知識、語用能力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語言教學在方式、方法、指導思想和原則上不當的結果。Cripper & Widdowson曾經指出:“外語教學中存在一種傾向,那就是在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之間劃等號,致使學生錯誤的認為要發命令就一律使用祈使句,要提問就一律使用疑問句?!苯虒W中如能克服這些傾向,以語用知識為方向進行外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同時教師若提高自身的素質,改善教學方法,使用恰當的外語水平評估策略,就會使外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少學生的語用失誤,從而完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胡瑩.朱小平.語用學理論與外語教學[J].南昌大學學報.2005.(1).
[2]余祥越.語用學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2).
[3]王君瑞.語用學和外語教學[J].外語學刊.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