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行業未來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互聯網 +”概念的推動下,產業信息化發展迅速。在產業結構加快轉型的階段,國家也已經把行業的互聯發展作為重要的驅動力。通過互聯金融、互聯工業的紐帶,促進效率提高、技術創新和改革,逐步加快產業國際化進程?!盎ヂ摼W +”促進社會化分工,強勢構建新型現代會計服務業體系,并推進會計服務水平的提升。面臨當前形勢,傳統的會計行業在商業模式、交易方式和管理活動等方面將面臨全新的挑戰。會計服務業體系變得日益豐富,在為傳統的企業所有者和利益相關者提供相關財務信息的同時,更多地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全面及時的決策信息。但同時,會計行業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網絡會計彌補了傳統會計核算的不足,改變了財務信息的獲取模式和渠道。因此,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如何高效快速地實現職能轉變、轉型發展和內容擴充,成為會計從業人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文獻綜述
隨著互聯網對會計行業沖擊的不斷加大,國內學者針對會計行業的發展前景展開思考,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陳祥民(2015)認為,互聯網時代下會計行業的發展模式應該是“互聯網+會計”,而不應該是“會計+互聯網”。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會計行業不應該固步自封,需要明晰自己面臨的挑戰并積極適應時代特征,從而完成行業內資源的整合優化[1]。秦榮生(2015)深度剖析“互聯網+”時代會計行業的發展,提出 “互聯網+”推進會計服務水平升級、促使會計服務效率提高、促進會計服務平臺建設、改善會計服務資源配置,從而實現會計服務流程一體化、會計服務企業布優化局、會計教育新形式等發展趨勢[2]。胡顯莉(2016)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行業的服務內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都將迎來巨大改變,適應會計行業的變革的政府的監管是影響會計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確?!盎ヂ摼W+”環境下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在原有監管體系的基礎上,政府應轉變監管觀念,加大對會計信息的網絡安全、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的關注力度[3]。崔揚,李海成,王墨(2016)認為由計算機的使用將會計人員從復雜繁瑣的手工操作中得以解放,從而將更多地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數據的處理、分析、預測和評估,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隨著“互聯網+”時代對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要求的不斷增加,只會記賬算賬的傳統會計人員難以適應時展。因此,企業會計人員必須學習互聯網知識的,較好地利用互聯網平臺和運用信息技術[4]。盧悅(2016)簡述“互聯網+”對會計領域發展的影響,分析在會計領域遇到問題,最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和政
策建議[5]。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找出傳統會計行業的諸多不足之處,并針對會計發展的未來趨勢進行研究。
二、“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互聯網+”為會計行業發展提質增效。由于網上財管中心平臺的建立和財務軟件的創新設計,企業資金流向可以公開、透明、直觀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企業的管理者通過遠程的控制,實現子公司和部門資金來源和流向的統一管理,實現會計核算動態化、財務管理在線化?;ヂ摼W的環境下,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部門相互聯系,加工和處理財務數據來滿足管理者需求。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張,跨國和跨地區經營廣泛存在,互聯網和財務平臺所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網絡會計技術,使得企業管理逐漸從制度控制模式?D變為程序控制模式。這樣一來,企業處理會計信息能力進一步增強,呈現的報表透明度會隨之增強。企業借助網絡可以直接獲取大量數據和信息資源,優化財務運轉的程序,加快財務運轉的速度,從而能夠提供更加可靠的財務報表以供相關人員進行決策。
“互聯網+”為會計人員轉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盎ヂ摼W + ”和大數據不斷發展,會計資格從業人員將面臨轉型危機。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的管理越來越廣泛,傳統的會計管理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不再是繁雜的數據收集,而是信息化的數據加工。在過去,由于會計人員素養的有限,企業統計分析數據工具的落后,使得企業財務分析總是根據內部的歷史數據,難以避免數據過時化、不完整性的問題。但是,在互聯網出現并快速發展后,會計人員可以多層次加工信息,操作流程簡捷化、透明化,財務核算規范化、有序化,財務監督科學化、準確化。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會計人員要發揮管理者的作用,建立會計數據數據庫進行行業交流,及時反饋有用信息,從而滿易和決策的需求。此外,從經濟效益、時間成本的角度考慮,“互聯網+”改變了會計報告的傳輸模式,財務信息的傳導暢通無阻使得成本大大地節約。
三、會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會計行業的風險會越來越低。財會行業相對特殊,公司不可能經常更換財會人員,因此財會人員的流動性相對較小,從事這個職業的風險也較低。隨著會計行業發展趨于成熟,各類相關的行業法律法規也較健全,財會將成為今后國家重點推動的行業。此外,會計行業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由于我國缺乏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整個行業需要大量新鮮血液來補充。然而,“互聯網+”的發展很好地配合了會計行業的發展。
在“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也會走向信息化、全球化、快捷化、高效化的趨勢。會計信息共享度會不斷提高,信息傳遞更加及時,信息內容更加充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提高。在此基礎上,企業內在動力增加,管理者會在迅速的信息反饋機制下及時改進和完善,從而使得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財務管理變得更加便捷,信息資源利用更加充分。企業上下層級之間的聯系會更加直接,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更加充分透明地被總公司掌握,各種時空因素造成的損失將很好的彌補。企業進行會計決策會更加科學合理,財務信息的搜集更加動態化、實時化。企業互聯網時代的主要生存形式將會是電商,因此結算支付方式就會電子化。電子化支付方式的優勢就是,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成本,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證資金交易的安全性。此外,企業可以實現公布式處理任務。在計算機系統進行大型會計業務處理時,可以將業務分布于網絡內不同的計算機系統處理,當所有的處理結束后進行匯總,這樣就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針對會計行業的人才培養方面,“互聯網 +”會促進會計教學新形態。“互聯網 +”時代,會計教學的內容豐富多樣,可以根據每個崗位的工作具體劃分?!盎ヂ摼W +”會計教學主要應用于對在職人員的一對一的業務教學,還有對想掌握專門技能的非在職人員的教學。而且,會計服務職業一直頗受創業者追捧,具備豐富的創業領域和大量的創業機會。由于政府和企業對“互聯網 +”的會計人才的需求擴大,使得“互聯網 +”會計線上線下教學的繁榮發展。
四、總結和建議
(一)總結
本文基于“互聯網+”角度,針對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展開一定的趨勢分析。雖然會計行業未來會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發展得越來越好,但同時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網絡化給財務管理和會計審核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但是管理者在運用網絡技術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范措施。網絡畢竟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各種不確定性都會威脅著行業的發展。而且,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依賴網絡發展會計行業,離不開政府的幫助。政府部門針對“互聯網+會計”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管制,就能很好地促進行業發展??傊?,對于未來會計行業的發展,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充分肯定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作用,否定傳統會計行業的不足,吸取教訓并學習先進的方法,保證會計行業穩健持續的發展。
(二)建議
關鍵詞企業成本會計;發展趨勢;對策探究
成本會計工作不僅事關企業的成本控制,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現代成本會計理念興起以來,成本會計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一、解析當前企業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
1.成本會計的領域發展趨勢
成本會計設計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其發展趨勢將更多的趨向于由生產環節向行業擴展。關于成本會計的應用最開始是在制造業領域當中,其中主要在生產環節中的應用最多,所以存在著不全面的問題。隨著成本會計在社會中不斷的深入,在社會中不斷的發展,其涉及的區域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應用也變得更頻繁。在當前的階段,成本會計不僅在生產環節上有著應用,在行業上的應用也得到了大力的開發。成本會計在行業中應用的拓展也將會得到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2.成本會計將向國際化發展
我國一直以來對中外交流十分重視,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相關管理經驗的引入都花了很大的成本,給我國的會計行業的前進帶來了很大的動力。成本會計作為會計中重要的內容,其受益也非常大。成本會計的發源地是歐洲,之后在亞洲的一些國家也得到了成功的實施,其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國去借鑒和采用。我國當前的成本會計模式仿造的是國際通用的模式,當然我國還沒有達到國際標準化,但我國學習的腳步沒有停止,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國際化發展,成本會計的國際化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3.成本會計的綜合地位發展趨向
成本會計從開始出現到現在已經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個長久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會計的地位在不斷的上升。早期的成本會計屬于成本會計的萌芽階段,并沒有受到許多人的接受,接著的近代成本會計則體現了成本會計的正式出臺和被人接受,并且成本會計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了獨立的發展空間,和企業之間也開始了密切的融合,現代階段的成本會計則從以前的成本控制過渡到了現在的對成本進行預算和規劃上了,成本會計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本會計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以后其將會變成企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4.成本會計方法的發展與創新
成本會計方法的發展和更新一直都在進行,并且其方法的發展趨勢是以創新為主,采用更新更科技的算法。以前的成本會計工作靠的是專業人員的手工筆錄,依靠工作人員的記錄來對成本進行核算。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工記賬的工作量越來越大,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成本會計的方法不得不做出及時的更新,所以有了當前的一些科學有效的新型成本會計工作方法?,F在成本會計的主要工作方法是進行信息化管理。
二、企業成本會計應對策略研究
1.關注成本效益,突出成本回避
在以往的成本工作中,不少企業錯誤地成本的高低作為工作的唯一指標,盡可能地降低投入以壓縮成本。這種成本會計本質上僅涉及到成本投入,而沒有關注到成本效益,因此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因為不分緣由的壓縮前期投入很有可能導致產出的下降,也容易使企業措施發展轉型的機遇,導致企業核心競爭力下降。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是企業戰略發展中的一個環節,需要服務于企業的發展與轉型,因此,需要樹立成本效益思想,轉變以往成本會計中的低成本工作理念,采用差異化戰略,重視成本投入與未來發展轉型之間的關系,使成本會計成為現代企業競爭戰略的重要環節。
2.借鑒成功經驗,提升國際水準
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工作的重要范疇,已經有著廣泛的市場實踐經驗以及深入的學術研究,從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中汲取經驗,成為完善企業應對策略的重要內容。相比于我國的成本會計工作而言,西方國家的成本會計工作起源更早,研究也更加深入,尤其是今天,跨學科研究與應用更成為國家成本會計工作中的熱點問題,諸如運籌學、系統工程、戰略管理、信息技術等均是成本會計中的重要理論支撐,標準成本會計、責任成本會計、目標成本計算等在美國、歐洲乃至日本等發達國家中有著不錯的應用效果,其中不少經驗值得我國企業去學習、借鑒。
3.強化信息建設,促進會計轉型
信息技術與會計工作的融合是目前會計事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就當前的融合現狀來看,仍然處于淺性融合,而非深度融合的狀態。首先,盡管不少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已經構建了相應的信息管理系統,但管理系統中的子系統,如人事、生產、營銷、財會等大都各自為政,沒有有機地整合起來,致使信息系統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其次,在成本會計工作內涵不斷豐富的今天,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以核算階段的應用為主,沒有將信息技術與預測、決策、控制等關聯起來,弱化了信息技術的價值。
4.加強組織建設,提升行業素質
現代會計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成本會計的轉型,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確保會計成本工作的效率,從而保障企業的效益成為業會計工作中的重點。對此,最為緊迫的任務則是構建成本會計行業協會,作為成本會計工作規范化的主要依靠。會計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過低的從業門檻會使得從業人員中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對此,成本會計行業協會需要出臺相應的準入制度,根據成本會計工作的實際需要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設計完善的準入條款。其次,行業協會需要落實培訓機制的建設,會計工作對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職業道德乃至信息技術操作水平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當前成本會計轉型的宏觀背景下,對從業人員的工作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轉變;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0-0-01
一、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原因分析
對于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來說,目前國外的發展速度很快,多數國家的會計電算化已經從最初的數據處理階段和管理信息系統階段向高級決策系統轉變,完成了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的轉變。而對于我國的會計行業來講,會計電算化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我國的多數企業而言,目前的會計電算化僅僅是對手工的機械模仿,并沒有將會計電算化的會計流程與企業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所以,我們要想發揮會計電算化的作用,就要使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積極轉變。除此之外,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原因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更高階段
在當前的企業會計電算化中,會計電算化僅僅是將傳統的記賬方式和會計管理由人工變成了計算機錄入,實現了簡單的人工會計系統模擬功能,雖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但是卻沒有實現會計信息化的真正發展。通過國外的經驗來看,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會計電算化的更高階段,對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加有利。
2.會計信息化可以彌補會計電算化的缺點
會計信息化是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實現會計流程與企業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的過程。所以會計信息化更多的是體現了企業對會計工作參與企業管理的特點。從實際作用來看,會計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可以彌補會計電算化功能單一的缺點。
3.會計信息化更符合企業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求
從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的最終發展趨勢,只有應用了會計信息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才能取得積極的促進效果,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會計信息更符合企業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求。
二、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具體措施分析
無論是從國外發展趨勢,還是從國內企業的實際需要來看,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都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想加快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的轉變,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企業領導要對會計信息化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
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過程對于企業來講非常重要,完成這一轉變過程,將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和經營工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過程中,企業領導必須對此項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在企業中形成自上而下管理機制,推動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的積極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企業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目標。
2.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需要強大的硬件設施作為技術支持
在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過程中,僅有領導的重視是不夠的,還需要強大的硬件設施作為技術支持。由于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要求較高,不但需要接入硬件管理系統,還需要接入企業的軟件管理流程,例如企業的業務管理和生產經營管理系統。所以,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需要強大的硬件設施作為基石支持和保障。
3.企業要做好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軟件配套工作
(1)財務職能的轉變。會計信息化使會計人員從繁瑣的賬務工作中擺脫出來,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淺析和利用、預測決策等創造性的工作中來,成為名副其實的管理者,這也是未來會計的主要責任。企業的會計人員必須盡快適應這一角色轉換。
(2)將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內部的其他業務系統相連,使信息可以共享,加快數據的交流與淺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強化資金管理與財務管理等至關重要的目標。
三、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必要性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企業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歷程,以及企業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的原因和措施。對于企業而言,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信息化對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會計信息化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功能,引導財務職能的轉變,進而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在財務職能轉變的過程中,由于網絡化進程的進展和融合,以往耗費時間的交易記錄將大為減少,作為這一轉變過程的結果,財務資源會被重新配置,成本也會降低。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化對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將會發揮積極作用。
2.會計信息化是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必然需求
如果中小企業無視現有的進展需求,那么企業的會計系統就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最終導致企業無法進一步進展,而被市場所淘汰。隨著管理技術、信息處理能力的進展,各種信息職能之間的統一使信息職能與決策職能之間的界限趨于模糊,使得會計人員參加管理和決策成為可能。所以在企業中,會計電算化必然會朝著會計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使會計信息化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的必要手段。
3.會計信息化是企業會計工作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出,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保證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實效性,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所以,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了企業會計工作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周永群.社會信息化形勢下的金融創新[J].華南金融電腦,2010(07).
[2]沈泉璇.社會信息化對會計理論的影響[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33).
會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如今,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在經貿交往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梢?,經濟越發展,會計的地位越重要。
每個企業都需要會計人員來保證日常經濟活動的正常運營,他們是企業的核心。然而,目前我國會計人員卻呈現出一種趨勢,一方面是普通的財務會計人才飽和,另一方面是高級管理會計人才缺乏,有時甚至需要從其他國家引進。
為什么會導致這種局面呢?
可想根源是會計這個職業本身的特殊性。任何一個現代企業都需要會計人員,會計崗位因此變得很熱門,由此造成會計的需求量大,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很多。而會計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是重視它的核算職能,而忽視它的管理職能。那么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趨勢---會計行業中普通的記賬人員泛濫,而具有管理才能的財務人才緊缺。
另外,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本身公司的財務監督和控制體系就相對簡陋,對會計崗位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記賬核算的層面,而不是找具有財務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
再者,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得到空前發展,對外貿易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入世后,涉外企業數量大幅增加,這些企業需要的是既懂對外貿易知識,又能進行涉外會計實務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會計人才。從會計發展來看,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會計核算工作也開始國際化。由于外貿會計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國內的財務會計人員如果未經專業培訓考試,很難勝任外貿會計工作。于是外貿業務人才也出現了緊缺現象。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企業財務人員必須從傳統意義上的“記賬先生”過渡到能夠進行國際經濟業務核算的人員,然后再培養出能參與企業戰略決策的高級管理人才。在不久的將來,專業復合型人才將會成為我國會計的重點培養對象。
二、我國會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制定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的中國會計準則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全面對外開放,為了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的增長,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加快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發展的步伐,要求會計這一國際商業語言應進一步提高它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因為,外商成為了中國企業的投資者后,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他們要利用會計信息來進行經營、籌資、投資決策,這就要求我國會計人員做出的會計資料能被外商理解和運用,避免他們決策失誤。所以,各國會計在處理每一種會計業務時,應該按照通行的做法來處理。會計國際化,要求各國有一套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的高質量的會計準則。我國在強調中國特色的基礎上,應陸續出臺相應的會計準則,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會計法律、法規、準則、制度。
(二)會計發展需要人才多元化發展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科學的興起,電子技術的廣泛運用、新興產業不斷涌出,資本市場的日益發達及世界經濟一體化。在當前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經濟環境,計算機的應用日益廣泛,信息處理要求不斷提高。將計算機應用于會計數據處理、財務管理以及會計預測和決策,實現信息資源的傳遞和共享,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我國必將致力于高素質會計人才。這些人應該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熟悉計算機操作技能,具備會計工作的領導能力。一名優秀的財會人員應該向著本專業復合型人才的方向去努力。在掌握會計核算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能夠為企業提供有建設性、可操作性信息和建議;針對目前資本全球化,企業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能夠及時地為風險識別和控制提供相關信息。
三、現代會計應具備的素質和技能
(一)會計職業道德要求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財務活動中的各種經濟利益關系日趨復雜,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目前,我國會計造假和會計舞弊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會導致會計誠信危機,導致會計公信力下降。所以未來會計行業的發展必將更加嚴格的規范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職業者的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會計人員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關的、可靠的會計信息,取決于會計職業者嚴格履行職業行為準則。
(二)培養會計復合型人才
現今是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理論和實務在不斷創新,會計職能也發生了變化,會計工作的重點由傳統的核算和監督兩大職能,發展成以預測、決策分析為主。
現代企業最需要的是精通業務、熟悉國際慣例、善于管理、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復合型領軍會計人員。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將是未來高校會計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國會計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未來,會計人員必須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及時更新知識,高度重視對知識的再獲取能力、創新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及風險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 銷售行業; 深遠影響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標志著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實現了實質性趨同,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提升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新會計準則的創新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一)新增加的會計計量屬性——公允價值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基本準則第九章對會計計量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規定,除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和現值等已有的計量屬性外,特別增加并強調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明確規定“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公允價值的應用、計量成為此次準則修改中的一大亮點。公允價值模式符合會計發展的趨勢,能夠較好地反映銷售企業的市場價值和盈利能力。與歷史成本等其他計量屬性相比,公允價值能夠直接反映銷售企業有關資產所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有關負債所犧牲的未來經濟利益的信息。
(二)變更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14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取消了現行準則中所允許的發出存貨計價采用“后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規定。所謂“后進先出法”,即銷售企業在核算成本時,參考的是最近購入的原材料存貨價格,而“先進先出法”,則是參考最早購入的原材料存貨價格。在原材料價格一路下跌時,采用“后進先出法”,顯然擴大了銷售公司的利潤率,而用“先進先出法”,則縮小了銷售公司的利潤率,原材料價格上升則反之??梢哉f,“先進先出法”更側重于反映銷售公司長期的經營情況。
(三)取消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17條明確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边@是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資產減值計提是此次修訂的重點。這條新規定截斷了銷售公司調增利潤的一大途徑。以前,有不少銷售公司都在利用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特別是一些ST銷售公司,往往在前一年大幅計提減值準備,又在第二年以種種理由進行轉回,造成盈利假象,其實銷售公司的主營仍無起色。新準則一經實施,轉回的準備無法體現為利潤,這種手段無疑將失效。
(四)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新債務重組準則改變了“一刀切”的規定,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減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于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按新規定,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銷售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極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五)所得稅會計核算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所得稅》準則是本次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修訂的一項重要內容,新會計準則徹底改變了原先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此前,銷售企業可以采用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包括遞延法或債務法)核算所得稅,這里的債務法為損益表債務法。而新準則明確廢止了以前的會計核算方法,要求銷售企業一律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擴大了可轉回差異的核算范圍,以前的損益表債務法只核算時間性差異,不能處理非時間性差異以外的暫時性差異,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可核算所有的暫時性差異,包括時間性差異和非時間性差異以外的能轉回的差異。在這種方法下,直接得出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能直接反映其對未來的影響。
(六)變革合并會計處理方法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與《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相比,新的《企業合并》準則的變革與創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合并報表基本理論和合并范圍的變化。新的合并財務報表準則所依據的基本合并理論已發生變化,從側重母公司理論轉為側重實體理論。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更多地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要求對所有母公司能夠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這一變革,對銷售公司合并報表利潤將產生較大影響。
第二,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變化。目前中國的銷售企業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雙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為,合并對價也不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不代表公允價值,因此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以避免利潤操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雙方可以討價還價,是雙方自愿交易的結果,因此有雙方認可的公允價值,并可確認購買商譽。新的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合并對價按資產賬面價值進行會計處理,是從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和市場經濟發育的實際出發,謹慎地使用公允價值,規范企業盈余管理行為,提高企業利潤的可信度。
這一變革,將對銷售公司合并報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阻斷了一些銷售企業利用分離若干子公司,縮小持股比例,將經營狀況不好的業務從合并范圍中剔除,從而粉飾企業集團業績的慣用伎倆。與此同時,新準則也可以防止一些企業通過關聯交易調節利潤。
(七)擴大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對銷售行業的影響
在新《借款費用》準則中,擴大了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的資產范圍。準則規定借款費用如果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構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構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資產,可以作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這包括固定資產和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等,并且,如果相關資產的構建或生產占用了專項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費用也允許資本化。另外,借款費用扣除項目規定更加嚴謹科學。
二、新會計準則對銷售行業發展的深遠意義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銷售行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新會計準則體系在規范銷售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部門和企業管理層等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方面作了較大的修改,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從而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或預測。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人才;需求分析;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和運用,會計電算化也隨之發展起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不斷成熟,之后會計信息系統向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發展。傳統手工會計向計算機會計發展,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財政部曾提出在未來幾年內全國要有40%-60%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這對于一個擁
有幾千萬企業的大國來說,無疑是任重道遠。
1會計電算化人才的特征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要求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要突出實務性特征,要使會計電算化人才能夠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計算機會計實務環境,能夠熟練從事手工會計操作和運作財務軟件,具有從實務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會計電算化人才是一種復合型人才,無論其側重哪一方面,都應該擁有足夠的會計和計算機兩方面的知識,懂得計算機技術手段,能將會計工作轉化為計算機應用;要熟知一些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運作方式和模式。
2會計專業崗位與人才需求分析
會計作為一項管理活動,在企事業單位與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等管理活動比較,既有相同之處,又有顯著區別。相同之處在于會計與其他管理活動都需要有專設的職能部門和人員執行,不同之處在于除了直接從事會計崗位的人員需要具備會計知識和能力外,其他各管理崗位,尤其是綜合管理崗位的管理人員(如總經理,分廠、分公司經費,計劃、審計、證券、投資等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者)也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會計知識和能力。因此,會計知識和能力,既是專業技術,又是綜合管理能力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會計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一種上升的趨勢,即使是大學生人數激增,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今天,會計類專業的就業形勢也明顯的比其他專業的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職位需求排行榜上,財經類專業一直處于領先,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需求意愿較強,九成單位有長期需求。
另外,據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十大熱門職業中,有六個專業都屬于財經類專業。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2006-2020年我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最新分析預測結果,2005-2010年,我國每年對高校畢業生需求的人數:
得出在2009年前,我國畢業生需求大于供給,在2009年后將出現供求關系的拐點,雖然目前的會計專業太熱,供過于求,但它畢竟是一個層次較高的專業,尤其是當今人才市場上對于高學歷、高層次的會計人才求賢若渴,只要會計專業學生能夠珍惜在校的學習機會,提高自身的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前途仍被看好。和其他專業相比較,會計類專業具有以下兩個明顯優勢:
(1)會計類專業就業方向比較廣,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無論是大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還是小型民營公司都不同數量的需要會計類專業畢業生,而且受行業結構調整變化的影響也較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類專業的就業途徑越來越寬。
(2)市場需求量較大且穩定。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會計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在市場的需求上連續位列前三位,另據專家分析,未來財經類行業中有較多熱門行業,所以會計類專業的就業形勢是較樂觀的。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比較好并非絕對好,并不意味著會計類專業的畢業生就能在人才市場上無往不利,所向披靡,從目前人才市場上看,會計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目前的畢業生大多存在知識結構不完善問題,整體素質不高,競爭少不強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磨合。
(2)畢業生人數眾多,由于持續的財經專業熱,開設財經類專業的大專院校眾多,畢業生人數也越來越多,這直接造成了會計類專業就業壓力增大。
(3)會計行業有重經驗輕專業現象,由于會計專業在實際操作方面要求較高,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用人單位對經驗的要求超出了對專業的要求,這成為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直接原因。
按照企事業單位的類型,會計崗位群的分布構成一般如下:
(1)大中型企業(包括國有大中型企業、企業集團、上市公司等):
①財務經理或總會計師會計主管崗位。
②會計核算崗位。
③出納及數據錄入崗位。
④審計部門主管及審計人員。
⑤證券、投資部門管理人員。
(2)小型企業:
①會計主管崗位。
②會計核算崗位。
(3)機關、事業單位:
①會計主管崗位。
②會計核算崗位。
③計劃、審計等管理崗位。
(4)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①會計主管崗位。
②會計核算崗位。
③信貸或市場營銷部門管理崗位。
④證券投資部門管理崗位。
⑤計劃及其它業務管理崗位。
在以上各類企事業及金融機構中,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及大型金融機構,要求人才學歷層次較高,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畢業生,而中小企業(包括民營企業鄉鎮集體企業經濟組織及中小型合資合營企業等)及基層金融機構(如辦事處,分理處,營業部,所等),一般對??飘厴I生較歡迎,應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這部分企業組織數量占到了全國幾千萬家企業總數的90%以上。市場前景廣闊。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 分析
上市公司是指其所發行股票經過國務院以及經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監督部門批準的,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制有限公司。近年來,的上市公司案例時有發生,使眾多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在監管制度和法律進一步改善的同時,投資者也應提高對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尤其是財務報表數據的甄別能力。財務報表也稱對外會計報表,是會計主體對外的反映會計主體財務運行狀況和經營管理現狀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財務情況變化表、附表以及附注部分。財務報表是以現有會計準則為規范制作的,按規定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機構、其他利益攸關方以及社會公眾等外部使用者,定期或不定期披露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對上市公司基本經營情況的披露深度和準確度在相關法規中有統一規定,但企業的真實運行情況,需要投資者使用科學而全面的方法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一、傳統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得一般步驟是:提出明確的財報分析目標,選擇合適的財報分析方法,收集有效的信息材料并進行歸納和驗證,指出財報中的不合理之處,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財務報表分析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概括的說,主要有以下方法。
指標分析法,是將上市公司財報的關鍵項目的金額或數量進行公式計算,得出系統化的,具有經濟學意義和內在聯系的財務指標,以指標變化來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盈虧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的一種分析方法,同時也是現代財報分析法中運用最廣的分析方法。使用指標分析法進行財報分析時具有直觀易懂、計算簡便、標準統一等優點。
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對不同的數據的比較,尋找具有一般性質的規律,并能體現與其他比較對象的差異的分析方法。用于進行比較的數據可以是具體的絕對值,也可以是基于基線的相對值。一般情況下,可將經驗上的數據、同行業其他公司的數據作為比較對象。比較分析法應綜合考慮橫向和縱向的因素,橫向比較上體現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差異,縱向比較上體現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成分分析法,是指在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成分共同影響某個公司經營指標時,用來衡量各成分變動對公司指標變化影響程度的分析方法,可分為條件控制法和彈性計算法。
結構分析法,是在項目分析法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此方法以上市公司財報的關鍵項目數據作為整體基數,再根據一定權重推算項目各組成部分在基數值中所占百分比,對項目中各個組成部分建立模型,得出公司整體經營活動的變化趨勢。
上市公司財報制作標準根據交易所不同而有所區別,由各類不同披露標準的數據組成,僅僅使用單一的分析方法或者單一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并不能有效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情況以及真實財務狀況。上市公司由于信息相對透明,面臨嚴厲的監督管理和激烈企業競爭,對其財報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借助管理和資金上的優勢,往往存續期久,對其長期的數據跟蹤就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人力資源和技術快速發展也會給上市公司數據帶來一系列影響,這都是目前財報數據不能直觀體現的地方,上述分析方法面也受到報告時點的靜態分析局限限制,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基于投資價值和風險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對上市公財務報表的解讀,往往出于對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和收益進行定量分析的目的,而并非單純的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優劣分析。因此,結合公司價值判斷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更有實際應用價值。
作為投資者,要想從財務報表分析中受益,必須提高自身的財務素養,從宏觀、產業和公司自身多維度進行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反映企業真實價值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這種局限性正是體現投資者分析能力的地方。財務報表并不僅僅是會計數據,對其解讀也應跳出單純的數字指標范疇。投資一個上市公司,可以是股權或者債權投資,其目的是投資者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和收益的,對上市公司的投資需要建立在對其財報的系統分析基礎上。上市公司股票的既有持有者和潛在投資者,對財報進行分析的本質目的是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只有具有長期穩定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才是投資者的理想標的。但是財務報表中反映出的企業盈利能力,并非企業價值和股價變動的唯一因素,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客戶群體的變化以及現金流狀況,都是影響企業價值和股價波動的關鍵所在。
投資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控制和退出機制,由于上市公司退市新規的推出,財報中的凈資產成為首先要分析的風險指標。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凈資產是指企業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以后的凈額,它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企業開辦當初投入的資本,包括溢價部分,另一部分是企業在經營之中創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贈的資產,屬于所有者權益。對于上市公司,需要考慮其綜合實力,對其評價應反映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凈資產應按照三年年末平均值計算,即“凈資產=(本年年末凈資產+上年年末凈資產+兩年前年末凈資產)÷3”。對于凈資產的關注同時要結合企業的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比如對于某些公司會有政府補貼,其凈資產減去補貼后的正負直接關系到是否可能退市。對于財報中凈資產不夠穩健的上市公司,無論其所處行業潛力多大,經營指標如何良好,投資者都應堅決回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企業資產周轉率和穩定盈利能力成為對其投資回報率的重要指標。上市公司資產周轉率反映了企業管理層的投資決策水平。除了對傳統固定資產利用能力的判斷,對上市過程中募集到的資金,尤其是超募資金以及增發募集的項目資金跟蹤,也成為對財報解讀的重要環節。快速發展的上市公司會充分利用融資優勢,推進其重要項目工程,財報中就不應有過多閑置資金,即使這些資金被用于投資,也應辨別其用途是公司主營業務還是單純進行了資金的投資。真正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將所有資金投入到自身的優勢領域,以盡快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資金的閑置和非主營配置,都反映出公司管理層對企業經營的信心缺失,這將直接對企業未來成長速度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對于企業的穩定盈利能力,首先應從穩定的角度衡量。對于利潤波動過大的公司,即使當前的財務數據光鮮亮麗,也是應該回避的。對于短期大幅波動的利潤,可以是公司管理上的失當,也可以是其所處行業的快速變化。對于利潤波動大的年份,應綜合當時的宏觀外部環境和行業發展時期進行分析。但總的來說,較大的利潤波動都是公司不夠穩健的信號。
對財務報表的解讀不能只站在當前的時點,應綜合歷史數據考量,絕對值指標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是相對比例會揭示發展的趨勢。對財報利潤的分析應站在行業的角度,找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進行比較,在利潤方差較小的上市公司中選擇具有超過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部分。對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應從資產回報、銷售回報和財務杠桿三方面進行重點跟蹤,其中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總資產/所有者權益。對于不同行業和不同時期,這些指標應區別分析。對于處在行業快速發展期的公司,其銷售利潤率應該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財務杠桿不能太高;對于處在行業成熟期的公司,銷售利潤率只需要保持在平穩狀態,在保障企業現金流健康基礎上,應加大財務杠桿獲得更多利潤。銷售利潤率的提高可以從成本層面和管理層面進行優化,而財務杠桿的提高則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在宏觀經濟的加息周期,財務杠桿的主動或者被動放大,都是風險的體現,在降息周期,適當的加杠桿卻是企業保證盈利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基于投資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應以風險控制為第一目標,以企業未來發展穩定性和發展速度為分析標準,結合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周期規律,尋找財報數據背后反映出的企業真實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服務于各類投資者。
三、結束語
在越來越規范和開放的市場經濟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將成為反饋企業甚至行業信息的關鍵載體。通過對財務報表中會計數據的客觀有效分析,可以知悉企業的經營能力、甄別企業的優劣、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傊?,財務報表是反映上市公司價值、輔助各方進行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信息來源,是企業的利益攸關方以及各類報表使用者進行決策的重要根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也應隨著公司治理制度和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而推陳出新,以滿足廣大投資者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先治,陳友邦.財務分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