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7: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改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信息化是形成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巨大推動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也是指在經濟與社會活動中,通過普遍地采用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裝備,更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信息化經濟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含量逐步上升到主導地位的過程。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不斷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應用信息資源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形成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巨大推動力。
(一)信息化可以從產生遞增效應上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按照傳統的增長理論,經濟增長取決于可利用物質、資本與勞動力等要素。隨著科學技術影響的日益增大,傳統的增長理論已無法解釋很多經濟活動現象。比如對于勞動力價格較低的窮國,同樣的投資應比富國雇傭更多的勞動力,進而更快地促進經濟增長,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其中致命的缺陷在于:傳統的增長理論將技術進步假定為由某種外生力量所決定,并按某種外生的速度發展,技術進步不在資本物品中。與傳統經濟增長理論相反,內生經濟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是內生的,并且原有意義上的勞動力概念也應為人力資本。為此,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應為:人力資源、可供利用的物質資源、管理效能和技術水平。其中,人力資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術水平(以專利數衡量)實質上就是科學技術。人力資源是掌握科學技術的人力資源,技術水平是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科技成果??萍歼M步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中的貢獻,20世紀初為5%~20%,70年代超過50%,目前已近80%,而投資增加的作用僅有20%多。內生經濟增長理論還將技術進步具體化為專業化的知識,強調專業知識和人力資本積累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可使經濟產生遞增效應論文。
1986年,經濟學家羅默在其內生增長模型中,進一步將知識視為除資本、勞動之外的第三個生產要素。在現代經濟中,知識作為生產函數的投入要素產生知識效應,相對于其他要素而言,知識要素的投入更為重要,投資收益更為明顯,全球軟件市場從1990年至今一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特別是2000年以來,軟件產值已逐步超過硬件的產值。這表明知識積累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日益增強。
信息是知識的來源,知識是由信息提煉而來的。信息化則加速了“信息”向“知識”的升華,在推動信息經濟壯大的同時,促進了知識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并加速實現信息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從生產力要素構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識與技術的投入已經成為生產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對經濟增長的“內生遞增效應作用”更為突出。可以認為,知識與技術也成為決定民營企業勞動力素質、生產要素組合、物質與能源開發利用程度的決定性因素,從而加速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二)信息化可以從加強控制優化結構上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管理,實際上是一種控制,即是在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基礎上的一種控制行為。民營企業引入信息系統之后,以信息傳遞和監督下層為主要任務的中層管理機構功能將逐漸減少,相應地,企業高層管理的控制能力將會大大加強,信息主管的出現成為必然。因為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更為方便,實現組織扁平化,減少了中間管理層次,減少了決策的執行和反饋環節,減少信息在各個環節上的停留時間。與之相反,對于中層管理者來說,在分權制下,決策較分散,中層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利用信息系統的高效性來盡量擴大其管理機構的獨立性,盡量依據自己能夠得到的信息做出決策,增加其可控制的范圍??傊邔涌刂颇芰Φ脑鰪?,中層擴大管理的獨立性,都取決于對信息的擁有。信息化對于民營企業員工來說,通過企業內部的信息網絡使決策者同企業各級員工進行廣泛的交流,也可以使員工直接同企業高層決策者進行溝通,使員工參與感、責任感增強,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優勢形成。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組織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從而導致民營企業組織形式的巨大變革,推動了業務流程再造乃至組織結構的重構。原有的塔型結構為精良、敏捷、具有創新精神的扁平化“動態網絡”結構所取代。在這種結構中,一方面計算機系統將取代中層監督和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加強決策層與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使中層管理的作用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削減了機構規模。另一方面,各種“工作小組”將成為企業的基本活動單位,管理方式從控制型轉為參與型,實現了充分授權。這種組織形式通過水平、對等的信息傳遞來協調企業內各部門、各小組之間的活動,實現了動態管理,不僅使信息溝通暢通、及時、降低對各層的監督協調成本,使市場和周圍的信息同決策中心間的反饋更加迅速,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組織成員的潛能和積極性,促進了相互之間知識和經驗的交流,形成學習型企業,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環境,形成競爭優勢。
(三)信息化可以從有效降低成本上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信息化改造有利于降低民營企業的綜合成本,因為它可以直接影響民營企業價值鏈任何一環的成本,改變和改善成本結構。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不僅可以改變民營企業降低新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成本,還能大幅度降低對現有產品進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由于柔性制造技術對庫存管理具有替代效應,使民營企業能夠減少庫存量、降低管理成本;信息技術的應用尤其是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可以大大降低民營企業的交易成本,從而形成成本優勢。信息化促使民營企業成本下降,其實質是通過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擴大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范圍,使民營企業能以較低的信息成本實現共享管理成本,并隨著管理規模的擴大形成規模管理效應,從而改變民營企業的競爭方式,給民營企業提供新的競爭空間,使眾多民營企業能通過“虛擬企業”這種戰略聯盟方式贏得競爭優勢。一般地,虛擬企業是一種由多家獨立企業通過信息技術聯系起來的臨時性網絡,網絡中各成員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共享技術、分攤費用,迅速將共同開發與制造的產品推向市場。一旦市場機遇不存在,該虛擬企業就解體。虛擬企業通過企業間的最佳動態組合,不僅能迅速抓住市場,提供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快速響應復雜多變的市場,而且通過集成各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發揮綜合效應,充分利用成員企業現有的資金、技術、設備、人力及信息資源,節約產品開發費用,降低生產成本,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同時,促進了企業注重專精,培養核心能力。此外,虛擬企業改變了過去企業間你死我活的輸贏競爭關系,代之以競爭合作式的雙贏關系。合作建立在優勢互補基礎之上,極大地拓展了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范圍,并通過聯盟雙方的互相學習,實現單一企業想實現而又難以實現的目標,從而擴大了經營范圍,降低了風險。競爭則提高了企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總之,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虛擬企業這種“戰略聯盟”組織形式成為可能,實現了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對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組織變化,促進了資源的最佳配置,從而形成了民營企業的競爭優勢。
(四)信息化可以從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上促進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創新是企業進步的靈魂,也是民營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關鍵。信息化可以加快民營企業產品和技術創新的步伐。由于Internet的發展,使全球信息獲得前所未有的跨地區、跨國界流動。信息的流動創造了無限商機,尤其是隨著電子商務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廣泛應用,縮短了民營企業與消費者的距離,極大地提高了民營企業獲取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能力和機會。這些新的思路和技術,給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消費與開拓市場的機會,使企業與供應商及客戶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聯系,從而提高了民營企業把握市場和消費者了解市場的能力,使民營企業能迅速將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及時反映到決策層,促進企業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研究與開發活動,及時改變和調整經營戰略,不斷向市場提供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形成不易為競爭對手模仿的獨特競爭優勢。同時,現代信息技術與制造的結合所形成的各種企業信息技術,如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工藝編制(CAPP)、柔性制造系統(FMS)、敏捷制造(A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實現了企業開發、設計、制造、營銷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民營企業生產經營趨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虛擬化,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生產的柔性、敏捷性和適應性,使之更為精良、靈活、高效。此外,集成制造技術在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擴散和滲透,將穩定產品質量,大規模替代復雜工藝,使企業工業化大生產升級為工業化精細生產。其結果不僅使民營企業“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和服務成為可能,而且使過去不能靈活轉變的規模生產方式。如汽車、彩電等面臨退出歷史舞臺的生產形式重新煥發了青春。具有規模經濟的制造業生產線現在可以根據顧客對產品的不同要求,提供更快捷、更簡單和更便宜的多樣化產品。信息技術的這一功能,與其說是迎合了愈演愈烈的顧客獨特需求趨勢,不如說它創造了這種大規模生產的獨特需求市場。反過來又促進了民營企業更高層次上的產品和技術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二、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的現狀及障礙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信息化盡管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信息化還是停留在購買電腦設備,使用財務軟件,以及一些辦公軟件等層面。當然也有一些民營企業采用了客戶關系管理軟件,但這類軟件還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CRM系統,至多算是現有財務軟件的一種延伸,即銷售管理軟件。之所以財務軟件會受到民營企業重視,一方面是該軟件的使用,能夠立竿見影地讓企業管理者看到收益,另一方面也與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征管有關,在政策壓力之下,加上民營企業多少也希望自己的企業管理規范化一些,于是便開始注意信息化改造。
與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程度相對成熟比較,大多數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在推進信息化進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缺乏信息戰略規劃模型。企業信息戰略是企業實現信息化的基本目標、方針、政策和程序,民營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模型是民營企業實現信息戰略的整體規劃方案。目前,一些民營企業信息化規劃方案,沒有結合本企業的核心競爭戰略,把信息化戰略提高到改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位置和水平。沒有信息戰略和信息化戰略規劃,民營企業就不可能真正找到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方向和動力;二是缺乏個性需求。民營企業面廣量多,不同行業的運行方式表現差異,而信息系統往往是根據整個行業特點或企業規模來設計的,與民營企業的特點需求難以相符;三是缺乏復合型人才。推進民營企業信息化,首先需要有領導推動,但沒有系統理解與把握信息化知識、技能的管理層、技術層、執行層人才隊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難以成功。目前民營企業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別是既懂業務、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種狀況對民營企業信息化建設非常不利;四是缺乏統一規范與標準。民營企業內部產品編碼、管理編號等技術標準、規范不統一,造成內部“信息孤島”無處不在、系統不能集成、資源不能共享的局面,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同時,大多數行業缺乏統一的信息化技術標準、服務規范,也是造成我國民營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綜合效益發揮不出來的重要原因。
避免和解決以上問題,必須認清民營企業信息化進程中存在的障礙,找到癥結所在。筆者認為,民營企業信息化的障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客觀。這里主要指受經濟條件、地理環境和政策環境影響的障礙因素。一是資金障礙。缺乏充足的可支配資金是實現民營企業信息化的首要障礙。信息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應該說經費的多少直接決定著民營企業信息化活動開展的規模大小和先進程度。從總體上看,現在大多數民營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投入普遍較少,不少企業甚至還不知道什么叫企業信息化,更沒有設置專項經費去建設,這就必然嚴重影響了民營企業信息化進程。從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看,靈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企業進行全部經營活動最重要的職能系統,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與傳遞,這種信息系統顯然具有信息收集來源廣、信息存儲種類多、信息處理迅捷和信息內容針對性強等特點。然而,由于資金、技術等條件限制,目前民營企業很少引進這種信息管理系統。即使個別企業建立了起來,也由于系統規劃和設計欠周密,其系統的可靠性較差,生命力脆弱,很難發揮作用。加上在后期的人員培訓、技術跟進、系統升級和維護的持續信息化投資支持不夠,影響了信息化進程;二是環境障礙。從總體上看,民營企業所處的地理環境較差,這同樣很容易轉化成為經濟實力和信息能力的巨大懸殊。在一些地區,由于經濟還不發達,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還不充分,通信和交通設施相對落后,信息網絡覆蓋面還較窄,特別是內地和邊遠地區交通不便和通信中的信號不暢的現象還客觀存在,民營企業獲取信息既不系統又不全面。這樣的信息環境是不利于信息化進程的;三是政策障礙。即各級政府為民營企業創辦的信息服務機構既少且素質差,民營企業獲取經濟、財政、稅收和改革等內容的信息渠道較窄。
(二)主觀。一是管理層對信息化建設的困惑。目前許多民營企業管理者沒有系統地了解信息化建設的知識,還不能從企業發展戰略高度認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因而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缺乏緊迫性和積極性,甚至沒有意識到為什么要信息化,信息化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好處。同時,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帶給企業的“收益”無法以貨幣計量,民營企業對信息化投資建設的成功案例也不多,使得民營企業家對信息化建設方案將信將疑。當一個需要較大資金投入的信息化方案擺在民營企業家面前時,難免讓人產生一連串困惑,如高額的投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生產率、盈利能力,或者給客戶增加多大的附加值,以及如何鑒定這些價值回報。信息化為民營企業帶來的更多是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等無形的收益,很難簡單地用數字衡量信息化建設的投資收益。二是競爭意識較低。多數民營企業還沒有設立專門信息開發和服務機構,即使建立了信息機構的民營企業,也是讓有關部門兼管或設一名兼職信息員。個別民營企業雖有獨立的信息機構,但人員少且設備差,制度不健全,造成無所作為,這些障礙信息化的主觀性因素影響了民營企業信息化進程。
(三)心理。一是在獲取信息方面。由于長期形成的群體觀念和保守心態,造成了民營企業接受外界的信息有一種天然的心理阻撓。這主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信息漫天飛,信息源本身的混沌度、信息量、信息密度以及信息新度等對人的刺激強度、信息信度等使民營企業經營者心理多少有一些不大適應。同時,信息的交互式、大容量和多媒體傳播,也給民營企業造成過多的眼花繚亂和心理疲勞。特別是各種過時信息和虛假信息使一些民營企業家、經營者在尋求信息的過程中承受了過多的信息欺騙或傷害,從而思維過度引申,產生了對一些信息極端不信任的錯誤思維,信息興趣銳減,在信息吸收時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消極態度,進而形成個體心理障礙。二是在使用信息系統方面。一些民營企業工作人員對系統甚至計算機怎么使用還很陌生,不知道計算機怎么操作,對這個系統產生恐懼心理,這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領導者身上,既怕自己不會操作,又怕別人操作了靈活,使用比自己熟練。實施信息化后,上級可以方便、及時、準確地掌握、了解下級的各種經營情況和指標,為提高對下級部門監督力度提供了有效手段,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就擔心個人利益、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受到“損失”,由利益沖突導致的心理障礙就產生了。實施信息化提高了信息傳遞速度,改變了手工操作。從習慣了的操作方式轉變到一個新的操作方式,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抵觸。一些民營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后,必須根據信息化的規范要求企業流程,甚至要進行較大的部門重組、人更。流程再造的過程,必然會涉及不同人員的不同利益,一旦發現流程再造有可能觸動自己的“奶酪”,其心理障礙就產生了。
(四)供應。信息化方案供應商如何正確引導和幫助民營企業理順內部管理和生產流程,使民營企業真正認識到信息化能帶來的好處,是民營企業成功實現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前提。不少信息化方案供應商一味把自己產品的優勢和功能擺在企業面前,單純地去推薦自己的產品,以實現產品銷售為目的,只看重自身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及同行業之間的競爭,而不是實實在在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使自己的產品能與民營企業的生產特點相適應,達到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這也給民營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了障礙。從技術方面看,技術不成熟也是一個障礙。這種不成熟體現在兩方面:一是IT行業新的技術、標準一直在不斷完善;二是軟件開發商在發展中后期新技術的開發和跟蹤跟不上實際技術的發展需要,出現相對落后現象。各軟件公司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開發機構,均存在其跟蹤新技術的薄弱環節。隨著市場的開拓,對新技術、新應用的跟蹤逐步落后。任何公司都可能存在薄弱的技術環節,存在需要提高的技術應用領域。信息化實施肯定有一個功能邊界和實現的程度,可有時候銷售人員為了能拿到項目,對客戶隨意承諾,這些承諾都可能有一些是目前技術本身比較難以解決或者需要必要的資金支持才能實現的。隨意的承諾最終導致在實施過程中開發商自身的被動。此外,也由于這些關鍵問題成為雙方矛盾的焦點,最終讓民營企業失去信心。信息化實施是一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更多的體現的是貼身的服務??梢哉f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所銷售的就是服務??墒菍嶋H情況卻由于開發商的地域、人力、技術等種種原因,個別供應商不能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和系統維護及升級,使民營企業推進信息化持消極態度。對一個新的供應商軟件公司來說,開始時由于沒有具體的訂單,不會感覺人力的緊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發展,突然發現現有項目的實施、老項目的維護和新項目的開拓出現了人力不夠等問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服務質量降低、現有項目工期推遲,不可避免出現應付客戶的現象,影響了民營企業實施信息化的積極性。
三、推進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的若干對策
現代民營企業,無時無刻都離不開信息,并從不間斷地在跟信息打交道。民營企業日常活動的每個環節,幾乎都和信息密切相關。與原材料有關的信息,如原材料的價格、產地、市場的供求狀況等;與生產有關的信息,如原材料的使用量、生產流程等;與銷售及服務有關的信息,如產品的銷售價格,銷售渠道,產品定價,目標人群,及市場的需求狀況等。因此信息在民營企業整個經營活動中無時不起著一種紐帶的作用,連接著民營企業的各個部門,也像是民營企業內流動著的“血液”,民營企業一旦缺少了這種血液,就隨時有癱瘓的危機。要把這些“血液”運用好,讓它能系統地、有效地為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服務,就必須推動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民營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領域,不斷提高信息資源開發效率,獲取信息經濟效益。通過信息化改造,讓民營企業大量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進和強化企業物資流、資金流、人員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對民營企業固有的經營思想和管理模式產生強烈沖擊,促進信息技術與民營企業管理的發展與融合,使民營企業競爭戰略管理不斷創新,競爭優勢不斷增強。
(一)強化企業主體意識,有效推進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
民營企業與其它企業一樣,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民營企業總體上信息化主體意識不強,民營企業必須正確認識到要創造企業效益,就要重視和強化信息化主體競爭意識,努力提高企業所有人員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養。民營企業一旦決定實施信息化,就要按照信息化改造要求穩步推進。一是要正確認識信息化改造。信息化改造的目的是為了節省人力提高效益而過渡到另一種新的工作方式上去,計算機系統是促進標準化管理、提高企業效益的強有力的工具。如果民營企業的領導不打算實行標準化管理,還沒有迫切要求以效益為中心來管理企業,信息化改造是難以成功的。新的工作方式需要民營企業領導層、技術人員等多方面共同創造,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系統的反復論證逐步明確、細化才能成功,因此信息化改革中的計算機系統開發是和民營企業工作方式的改變同步進行的,不能期望技術人員在計算機房忙碌一年半載就能突然得到一種新的工作方式,必須在民營企業領導的重視下,把系統開發分解成多個子系統來開發,以便于開發和試運行。在諸多子系統中,應注意首先選取那些使用效果明顯又易于開發的子系統,其運行效果會增強民營企業對信息化改造的信心。同時,民營企業的信息化改造需要整體上的組織與控制。系統化改造工作量一般很大,民營企業應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把握和控制改造過程,使之有條不紊,做到合理安排,按計算機特點組織改造,整體控制。信息化開發和運行有許多先決的條件和問題,這是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的基礎性工作,應該注意對系統分析員的選拔和培養。要注意規范信息、規范計算機的軟硬件平臺和規范管理模式。二是要做好信息化改造的準備工作。要建立民營企業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是一個長期連續不斷改進的過程,因此應建立一個由管理專家、規劃專家、系統分析員、統籌專家、計算機專家等成員組成的決策管理機構。在項目決策時,由該機構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詳細的調研,論證,分析需求,明確目標,細心聽取多方意見,從而增加決策透明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要落實信息化改造資金。在進行信息化改造時,民營企業必須對其進行包括技術、經濟、財務等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詳細的投資預算,設立企業信息化改造資金,實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資,使資金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證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順利實施。三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隊伍。人才是關鍵,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需要一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知識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復合型”信息技術人才隊伍,這就要求民營企業通過加強人才培訓、技術交流與合作等方式來造就一大批精通專業知識,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專門人才,來推動民營企業內部信息化改造。四是要采用新技術和新服務。這包括:①利用ASP。應用服務公共供應商ASP的興起為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提升自身的管理和運營等素質提供了契機,民營企業如租用ASP提供的優質服務,既不需要投資基礎設施,也不需要開發與維護應用軟件,這樣,同利用中介的專業化優勢解決信息的非對稱問題一樣,民營企業綜合價值鏈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減民營企業在IT方面的工資支出及升級維護費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②發展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融合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先進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實現民營企業采購、制造、銷售、核算、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整合,用統一的標準和科學的統籌來促進民營企業內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民營企業的運作成本,準確地分析和制定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
(二)強化供應商服務質量,有效推進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方案供應商對民營企業信息化的影響主要在:是否能夠提高使用者掌握運用解決方案的能力,能否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提供的信息化改造方案是否適應于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否提供長期的合作以加強雙方的反饋溝通等。在雙方的合作過程中,供應商應該對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起到指導與輔助的作用。一個好的供應商可以優化民營企業的工作流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信息化的內涵與實施信息化戰略。隨著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及對信息化的逐步認識,供應商應當在民營企業走向信息化道路的過程中發揮出引領作用。一要為民營企業著想,注重產品的實用性,簡單好用,簡化操作。系統簡單好用體現在,能一個回車或單擊一次鼠標就能完成的操作,就要精簡不必要的操作。信息的查詢可以借助鼠標就能夠完成,就應該脫離鍵盤;簡化操作的標準應該是,能夠在一個界面上完成的操作,就不要借助多個界面,一個鼠標能夠搞定的,哪怕是多一個單擊、回車操作都不要。簡化操作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由程序員自己實際運行自己的系統,讓程序員自己感受哪些不方便,采取什么方法能夠方便操作。同時,力求免培訓,做到界面功能明確、在線幫助完整具體、系統應用和配置設計為向導式和傻瓜式,不僅有利于使用,也可以大大縮短培訓時間甚至不需要培訓。二要提高質量,確保成功。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是確保系統穩定可靠的必要手段。在質量控制方面,必須建立獨立的質量控制小組,對系統進行質量測試。只有將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在研發過程中被發現和解決,才能在民營企業減少不必要的周折,提高成功率。同時還不能忽略文檔完整性、一致性、正確性檢查。開發成功體現為:系統在民營企業真正運行起來;系統解決了民營企業中的關鍵問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堵住了管理漏洞;民營企業通過信息化改造見到了明顯的效益,物有所值。這就要求系統供應商不但要完成開發、安裝、培訓任務,更要跟蹤使用情況,只有系統用起來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完善。對沒有用起來的系統、分析用不起來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真正將為民營企業信息化改造服務落實到位。
關鍵詞:中小企業 信息化 企業信息化 對策研究
所謂企業信息化,主要是指企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企業各個層面進行改造。具體而言,就是企業引入信息化觀念,在科研、生產、營銷和辦公等方面廣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構筑企業的數字神經系統,全方位改造企業,降低成本和費用,增加產量和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從體系結構上講是要促成企業作業層、管理層(中間層)和決策層的信息化,實現企業的物資(服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一體化,及時、準確和完整地傳遞企業的經營數據,保證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網絡建設、信息化軟件的開發應用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建設。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經超過4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6%,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工業新增產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我國中小企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的60%和40%,在近幾年的出口總額中,中小企業約占60%。同時,中小企業還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組力度加大,中小企業吸納就業和再就業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顯。如何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下,實現企業與人員的高效運作,發掘最大的商機,并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是中小企業應考慮的重要問題。
面對諸多問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無疑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利器。但與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相比,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只是剛剛起步。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小企業已實現信息化的不到5%,而且大部分信息化水平還處在“獨立的郵件系統+ 局域網共享”的初始階段。
現階段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總體應用水平低。從企業信息化進程來看,信息系統建設水平目前尚處于一般事務處理的單機應用和簡單信息管理階段,呈現出“信息孤島”、資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設綜合優勢發揮不出來的局面。從系統應用和網絡增值服務來看,除CAD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應用較好外,整體效果不明顯。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產品宣傳、知名度提高等較低層面上,缺乏對電子商務的深刻認識。
企業投入力度小且結構不合理。我國目前信息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對信息產業基礎設施、部分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投入不足。盡管近年來國家對信息產業資金的投入增長很快,但資金投入的絕對額相對于發達國家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尤其是企業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現象普遍。一般企業在信息系統建設和系統應用方面的累計投入占企業總資產的比例僅為0.22%,而發達國家企業的信息化投入占總資產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國內企業之間投入不平衡,從企業規模分析,大型企業高于特大型企業;從行業分析來看,信息化投入最多的是石化、電子、外貿、冶金、電力;從企業經濟類型分析來看,非國有企業高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企業信息化投入結構不合理,存在著“重建設輕維護更新”、“重硬件輕軟件”、“重網絡輕資源”、“重技術輕管理”等傾向和誤區。這樣的投資結構,不能保證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維護更新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之間的協調發展,不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信息產業基礎薄弱且核心技術缺乏。我國的信息產業尤其是在軟件產業方面基礎薄弱,其運作方式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發展階段。這種狀況造成了我國每年數百億元的市場大多被國外產品占領,國內的軟件只能應對極少數的市場需求。我國的管理軟件企業剛剛起步,且大多是從傳統的財務軟件轉型而來,產品的適用性及競爭力仍有待提高。同時,我國在軟件、集成電路、信息元器件等重要領域的信息技術遠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一些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由于國產信息技術的支持能力弱,目前我國IT廠商主要提供的只能是PC機、硬盤、顯示器、終端等一些低附加值產品,而在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方面能力明顯不足,這導致了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后期維護與協調難等,影響了企業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意識不強。即便是在參與調查的生產技術水平較高、管理能力較強的重點企業中,普遍存在著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建設成本過高、信息管理水平低、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經營管理的企業少等問題。不少企業領導信息化意識不強,理念陳舊,存在短視行為。一般認為,企業信息化是技術工程,不能充當企業信息化的火車頭。雖然絕大多數國家重點企業已經接通互聯網或建了自己的網站,實現了所謂的信息化,但多數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目前仍然處于較低水平,企業內部沒有實現信息集成。
復合型人才缺乏。目前造成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整體水平低、信息產業競爭力不強、綜合信息能力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的信息技術人才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不高,這與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有關。同時,師資力量缺乏和教材落后制約了信息化人才的發展。此外,我國還沒有專門培訓系統管理員的專業,學生畢業后要從事網絡管理工作,除了一些企業進行各自培訓外,大部分都只能在實踐中學習。更嚴峻的是,近幾年一些企業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勵政策不到位,企業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別是復合型人才流失嚴重,這種狀況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不利影響。
支撐配套環境沒有形成。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工商、稅務、銀行、運輸、商檢、海關、外匯、保險、電信、認證等部門以及商城、商戶、企業、客戶之間的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在開展信息服務方面需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協調統一,從而確保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但由于我國電子商務的金融支付系統、物流配送系統不完善,受我國的部門壟斷和地區封鎖以及企業信息設施的局限,使我國目前的制造商、供應商、經銷商、銀行、物流等部門尚未形成貿易信息迅速流動的網絡溝通平臺;網站與部門、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之間多采用傳統方式溝通,效率較低,無法實現信息溝通過程的全程電子化;同時多數信用卡不能全球聯網,這種現象已成為制約企業信息化在我國迅速發展的瓶頸。
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
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與推動作用,積極營造企業信息化建設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中小企業對政府信息化服務具有很大的潛在需求,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協調、引導和支持。政府應充分發揮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宏觀指導作用,突出重點,統籌規劃,整體推進。筆者認為,政府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加強政策導向,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規。政府應盡快頒布與完善相關的信息化法規和政策,明確信息化建設的統一目標、相關技術標準與信息規范,不斷增強政府政策的引導與扶持力度,使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積極投入資金,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基礎設施是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目前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很不完善,網絡傳輸速度慢,費用高,資源壟斷和體制弊端逐漸顯現。因此,政府應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引入競爭機制,消除壟斷,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政府應不斷強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將政策、法律、金融、戰略咨詢等都納入信息服務體系的范圍之內,為現代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信息資源保障。
建立企業信息化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為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提供組織保障。企業信息化改造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其最大的困難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與否。從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效果看,只有10%左右的企業效果較好,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沒有完善的信息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使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缺乏正確、合理、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因此,我國的中小企業應盡快成立信息管理工作的專門機構,建立以CIO(首席信息主管、信息副總裁、副總經理)為首的信息管理體制。另外,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還應建立一個組織嚴謹、操作規范、運行協調、能自我調節和發展、具有較強的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一種運行機制,使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不致流于形式,保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運行質量。
整合內部資源,構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方案。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應只注重偏面的信息化規模投資,而忽視對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就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看,筆者認為中小企業的內部資源整合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對企業傳統經營管理模式進行調整與改造,從生產、銷售、服務、市場、經營管理等方面,重新設計企業的業務流程、組織觀念及管理方法,使之與企業信息化發展相適應;增進信息交流,積極利用內部網絡實行無紙質信息傳輸,有效利用網絡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與效益;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儲備,注意招聘高層次人才。另外,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還應制定詳細的信息化發展策略,要堅持整體架構、分步實施原則,從實際出發,既要全面系統,又要有所側重。其內容應包括對企業整體的信息需求規劃、信息管理流程、組織機構、組織功能規劃、信息化投資順序與實施規劃等,以保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目標的最終實現。
加快復合型信息化人才培養。信息系統是一個人機結合的系統,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人。推進企業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企業能不能培養造就一支勝任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隊伍,直接決定了信息系統使用的效果和維護的可能性。大多數中小企業人才匱乏,尤其是信息技術人員更少甚至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因此,要加速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識和技能,對中小企業在職人員進行持續的信息化教育和技術培訓,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人才保證。同時,加快培養各級各類信息化專門人才,加快信息化人力資本積累,使信息技術更廣泛地轉化為生產力。
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小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是反映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監測中小企業信息設備及軟件裝備與利用程度、評價企業信息化效益的一項綜合指標系統,對國家制定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以及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中小企業用于評價自身信息化發展狀況,及時調整戰略部署,促進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筆者認為其體系設計既要考慮其科學的理論基礎,要兼顧中小企業本身人員少、規模小的特點,要堅持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其設計的指標應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與實用性的特點,其體系指標內容主要應包括:企業信息設備及軟件系統裝備率與利用率指標、信息化環境完善程度指標、信息化員工知識水平度指標、企業信息化直接經濟效益與間接經濟效益指標等。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現代企業;管理創新
在企業生產、銷售、以及經營決策等各個方面,已經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在企業業務流程中的所有環節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企業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的發展,同時也改善了企業內部的組織和操作機制。
一、企業信息化的作用
(一)企業信息化的概念。企業信息化指的是將現代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機制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從而提高企業信息之間的傳遞速度和效率,使企業及時有效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并對其進行加工、處理。企業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改善企業管理氛圍,有利于企業管理機制的開展,從而確保企業良好運營。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表現。信息化建設是通過計算機系統來處理和完成數據分類、資料存儲、信息計算等相關工作,企業員工只需進行原始的計算機系統的記錄、輸入、輸出,大幅降低了其勞動量;企業的內部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系統可以快速、精準、明確、及時、有效的進行信息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使各部門之間的業務辦理的速度,以及信息處理工作更加快捷、方便,同時,企業的運轉和經營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信息化建設,規范了數據的相關來源,以及存在格式等,使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化,大幅提高了企業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實現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手段即是管理創新
企業的信息化指的是在企業的相關管理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各項業務流程的管理,這即是企業信息化管理與非信息化的管理之間的不同之處。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在現行的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創新、和改進,它使企業生產的流程更加規范、公正、透明。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之前,應進一步完善和創新管理模式、績效考評、運行流程、組織結構等各個方面。發達國家是在工業化進程完成后,開始的信息化管理,而中國企業則是在工業化發展還未結束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信息化管理,所以,我國企業不僅現代化的信息基礎不足,而且在管理流程上也沒用規范的數據,有的甚至對管理流程這個概念并未有多少認識,因此,導致許多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了盲目管理的模式,所以說管理模式問題是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企業信息化與管理創新互助推進
在工業生產,以及企業結構中,其技術生產力是否先進主要體現在信息化程度,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實際管理中,以及實踐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管理控制企業流程,以及經營管理方式,需進一步開發與利用企業資源,有效整合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分散數據,使管理信息實現共享、分流、交互,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信息化建設是通過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技術對企業的運行機制,以及企業管理模式進行重組、改革、以及再造,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通過信息化技術來使企業管理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進程,同時也創新了一個先進管理思想,有效的引導著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系統健康的發展,企業信息化與管理創新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只有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才能引進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也就是通過先進的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系統,帶來全新的生產方式、運行模式。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來提升企業技術的發展水平、加工效率,進而帶動創新型技術與研發型設計的完美融合。信息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發展的源動力,在企業信息化的時間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讓我們認識到信息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而是一種觀念、理念上的問題。很多人們在研究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只側重于信息技術自身,卻對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和模式沒有提起重視。要想建設出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機制,需與企業經營的具體戰略措施相結合。在企業管理創新中,企業信息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實現企業科學化管理,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的、可靠的信息依據,從而使抉擇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降到最?。涣硪环矫?,提高了企業管理的結構和業務流程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將企業資源,以及生產要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促進了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快速發展。
四、評價企業信息化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創新
(一)企業信息化與新型經營理念相結合。其優勢主要表現是:企業實現信息化拓寬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并具備了在線公司的強大功能。有效結合新型經營理念和企業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變經營理念,從而大幅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盈利條件和機會。傳統企業在網絡條件以及新的經營模式下,可實現以最小的投資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為我國傳統企業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參考依據。
(二)企業信息化與新型經營理念相結合。其局限性表現在: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較高綜合素質水平: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管理者不僅要熟悉市場的運作、管理,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還要對消費者心理,獲取顧客信息的途徑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創新出企業新的經營管理理念。松散型組織內的各公司資源很難實現共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組織松散型企業,但因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國現在還很難開展松散型公司運作方式,其制約因素包括:公司資質、信息交流、整體社會人文環境、信譽保證等。
五、結語
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應不斷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同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國國情,發展企業信息化技術,從而改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陳念,雷玲.企業信息化與企業管理創新[J].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9,02.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經貿委祝賀**市商務領航企業信息化工程推進會議的召開。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視市內企業的發展,采取多項優惠政策和多種扶持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經濟充滿活力的主體力量。但總體來說,我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還較落后,亟待發展。
為打破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中的瓶頸,2005年9月22日,省中小企業局與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在寧簽署了《江蘇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全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啟動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三點考慮:
首先,是全球信息化潮流下無法回避的選擇?,F在,誰也不會否認我們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已經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各個層面。企業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主體,自然要積極主動面對這一大趨勢。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更是明確了目標和路徑。其次,信息化推進工程是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多年來,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充滿活力的主體力量。但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僅僅停留在電子郵件和信息搜尋的較低層次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尚處在醞釀階段。第三,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和it技術飛速發展,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國家啟動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省、市、市等各級領導也十分重視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同時,我們有非常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電信一直致力于為我市信息化建設服務,深入開展機制創新,大力發展各類業務,緊密跟蹤先進技術,適度超前地進行通信能力建設,并在傳統網絡的智能化、寬帶化、數字化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全市中小企業特別是園區企業推出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電信“商務領航”這一新的客戶品牌,為中小企業事業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次召開的全市商務領航企業信息化工程推進會議是由政府、電信等各方聯合推動的一項系統工程,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該工程將通過**電信的“商務領航”信息化業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從硬件設備、應用軟件到網絡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統等一攬子解決方案,促進全市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實現有效益的信息化。
“推進工程”的核心內容是推進“一平臺,一中心”的建設,并積極參與全省“百千萬工程”。一是由電信為主,建設**“中小企業信息化平臺”,為中小企業信息化量身定制,提供“一站式”技術支撐?!耙恢行摹保从呻娦艦橹行∑髽I客戶提供7×24小時的信息化建設人工咨詢服務。同時參與全省范圍內實施的“百家企業信息化樣板試點”、“千家企業信息化體驗”、“萬家企業信息化人才培訓”的“百千萬工程”,切實推進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
在具體實施上,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以政策引導,搭建平臺,營造環境為主。將通過制訂加快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工作意見,編制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方式,加強引導,營造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的良好環境;搭建中小企業信息網絡平臺,并對企業信息化的推進工作進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市電信分公司牽頭實施“商務領航”,采用模塊管理,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自助建站、網上工作室、網絡硬盤、電子傳真、網絡安全、企業郵箱等諸多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助推企業信息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各單位要認真領會此次會議的精神,必須把“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落到實處。在正在討論中的**市十一五規劃中,把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的關鍵之年,我們必須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有效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
【關鍵詞】中小企業 信息化 問題探討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信息化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以信息化助推中小企業發展,應用信息技術推動業務創新與管理創新,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對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了一定的基礎,也具備加快推進的條件。但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1、信息化建設缺少整體規劃
由于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不斷改進、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之前必須進行系統的規劃。但多數中小企業沒有成立專門的機構,對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指揮和領導,各部門自行其是,本位主義嚴重,造成企業內部的信息不對稱,不暢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軟件使用雜亂,偏重于個人喜好;各部門獨自建設各自的管理系統,信息孤島比較多;網絡和信息安全考慮較少,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思想觀念陳舊,片面認識企業信息化
對企業信息化的正確理解和認識直接關系到信息化建設的成敗。許多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僅僅是技術問題,等同于技術改造、組建網絡、建立網站,沒有深刻意識到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其不僅僅是單純在企業中運用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對企業資源要素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
3、信息化高級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與人才流動性大也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從現有統計來看,中小企業每百人中,信息技術人員還不到一人,其中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更加緊缺。這主要是受傳統就業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技術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業工作,加之中小企業用人機制本身缺乏吸引力,導致這部分人才奇缺。
4、企業管理模式的制約
多數中小企業離不開家族式的管理陰影,存在著管理混亂、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規范性較差等狀況。企業信息化必將推動企業實行全面、徹底的改革,從觀念更新到業務流程重組、組織重組等,企業上下一時很難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因而阻力較大。以傳統管理理念、僵化管理模式為基礎來實施企業信息化,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挫傷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5、資金投入不足
企業信息化建設、管理和維護是一項周期長、投資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一定投入又存在一定風險。由于中小企業規模一般偏小,流動資金較少,資金大部分投入到生產規模擴大及技改項目上,用于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有限。加之信息化建設不能立刻為企業帶來效益,許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緊缺,融資困難,對信息化建設也不夠重視。
6、信息化服務不完善
中小企業地理位置的分散和需求的千差萬別,導致軟件服務商出于自身角度考慮,無法為其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務。大多數軟件服務商提供的服務仍停留在“以我為主”的理念上,不從中小企業利益角度出發,使自己的產品能與企業生產管理特點相符合,來滿足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多變的情況。而且軟件的維護和升級不到位,企業的個性化服務難以得到滿足。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撐力量,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快慢和質量的高低,對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將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探討
要解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必須堅持以己為主的原則,培養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隊伍,著眼管理革新,整體規劃,逐步實施企業信息化。
1、革新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推進管理體制創新
企業信息化不只是信息技術的延伸,更主要的是企業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的變革。強化管理是中小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根本對策,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問題。
(1)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改革創新相結合。企業信息化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進現代管理理念,將等級鏈組織變革為柔性組織,打破部門界限,實施工作小組團隊制。尤其是系統分析企業業務流程,實施流程重組與并行工程。
(2)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強化企業的基礎管理相結合。企業信息化實質是企業對信息資源在深度和廣度上的開發利用。數據管理是企業基礎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此項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敗。
(3)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相結合。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也是引進現代管理的過程。企業信息化中的許多先進成熟的軟件系統,如ERP、CRM、SCM等,不僅是―種先進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實際上也體現了當代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2、整體規劃、分步快速實施
信息化建設是企業進行變革的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堅持適用性、經濟性和效益性原則,確定信息化建設的階段性目標,逐步實施。
(1)信息化戰略要與企業戰略相融合。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要與企業的戰略發展同步,防止信息化戰略制定滯后于企業發展戰略的現象產生,保持兩者良好的互動關系,互相促進和發展。
(2)制定與分解信息化戰略目標。企業必須將信息化建設目標劃分為具體的目標,進而為各個指標的實現提出控制的過程和執行的手段,對信息化建設的成效進行有效評估。
(3)大力加強培訓,提高員工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全員培訓是企業實施信息化最有力的保障。企業應根據培訓對象來組織培訓內容,如中高層及業務骨干主要接受信息化理念培訓,中層及業務骨干主要接受業務流程及數據規范培訓,操作人員主要接受信息系統使用培訓。
3、大力培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復合型人才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人才是根本。培養一批熱心于企業信息化建設,既善于經營管理,又懂現代信息技術,還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復合型人才,是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1)要設立信息部門,組建一支精干的信息技術隊伍。人員來源無非有兩條:一是自己培養,二是外部引進。這支隊伍的主要任務不是研究開發,而是掌握應用技術,保證本企業信息應用系統正常運轉。
(2)建立良性的用人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解決部分企業人才進不來、留不住的問題。在收入分配上,建立激勵與競爭機制,對于企業不可多得的關鍵人才,要舍得花本錢。
(3)加強人員培訓,提高企業全員知識水平。通過企業內部或到大專院校進修學習等方法,使企業信息化團隊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識結構,從而更好地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4、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企業信息化的投入
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取得預期成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由于中小企業自由資金有限,依靠自身投入顯然不現實,必須進行融資方式創新,拓寬融資渠道。
(1)企業可以結合技術改造項目進行,將信息化建設的獎金列入技改項目總投資。今后新建項目,要考慮安排信息化配套獎金,使項目在投產之日就能實行企業信息化。
(2)從企業的折舊費、新產品和技術開發費中,提出―部分獎金用于信息化建設的投入。
(3)政府應在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上進行創新。如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允許中小企業間開展金融互助合作,通過股權轉讓進行融資,逐步放寬中小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等。
5、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引導,做好服務與協調工作
各級政府可從戰略高度積極宣傳企業信息化的意義,并通過各種方法帶動企業進入信息化“軌道”,加強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和指導。
(1)加快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要抓緊各項“金”字工程建設,搞好聯網工程,提高帶寬和接入速度,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
(2)加快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盡快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建立統一、權威、規范的技術標準體系。
(3)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快建立和完善有關企業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對講信用的企業,要從各方面給予支持。
(4)加快服務體系建設。首先,要打破部門、行業和地域界線,促進各類服務機構聯動服務;其次,逐步建立健全向社會開放的信息服務系統,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再次,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
(5)推動區域融合。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演化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建立一個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對區域經濟和中小企業自身來講刻不容緩。從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來看,未來信息化系統應該是“內部管理+協同管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電子政務”的模式;而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來看,則應該是“企業+供應鏈伙伴”的模式。
三、結論
當前,世界經濟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正在向縱深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已融入企業的生產、研發、運營和管理活動,全球經濟一體化必將我國中小企業推入國際競爭環境。在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并得以發展,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其必將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最終選擇。
【參考文獻】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stay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provide society 75% of new job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pgrad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s an important weapon has been confirmed. Bu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problem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關鍵詞: 中小企業;信息化;資金;人才;管理模式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capital;talent;management mode
中圖分類號:TP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7-0150-02
0引言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中小企業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數量已達到4200多萬,根據著名咨詢公司艾瑞咨詢的分析,未來中國的中小企業將連續擴張,中小企業數量每年將保持7%~8%的增長速度,預計2012年中小企業總數將達到5000萬家。中小企業是擴大社會就業的主力軍,為全社會提供了75%的新增就業機會。然而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國內中小企業原有的市場空間縮減,運轉資金緊缺,粗放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戰。信息化技術作為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一個重要武器已得到普遍驗證。黨和政府也高度重視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并在中小企業政策指導文件中多次強調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轉變發展方式。長期以來,通信、金融和IT各個行業都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各自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中小企業信息化仍面臨著不少問題,阻礙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進程。
1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
中小企業信息化是指中小企業在作業、管理、經營各個環節、各個層次利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作業、經營、管理和決策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水平。
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有了一定成效,特別是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已達到新的廣度和深度。計算機在企業的應用已經從單項應用向綜合化和網絡化發展,重點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但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仍處于較低的階段,尤其是中小企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的項目所占比重不多,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廣應用相對滯后。
根據調查表明,當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已程度不同地擁有了信息通信技術裝備,但將已有信息化能力應用于各項業務的比例不高。在互聯網應用方面,80%左右的中小企業具有了互聯網接人能力,但以此支持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業務應用的比例不高。此外,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表明:中小企業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外部的社會化服務。因此,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社會服務體系的建設,是推進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
2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中小企業迎接機遇與挑戰第一步就是要實行產業重整,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對企業的管理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數據集中和知識管理正在提出新的、更高水平的需求。信息化的重要性不僅在于能夠提升企業應用信息資源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化,企業可以在轉型中貫徹國際上主流的、且適合國情、適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業務模式,再用IT的手段把這些模式和流程“固化”下來,最終提高核心競爭力。在國內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其中中小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存在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2.1 信息觀念、信息意識落后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機制靈活,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大活力,尚未認識到信息化建設能給中小企業帶來的有利機遇,因此企業領導沒有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觀念,對信息化的建設不夠重視,企業員工對信息認識不夠深刻,這些落后的信息觀念和信息意識阻礙了企業信息化的建設發展,影響了企業決策的科學性。還有很多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為兩頭重、中間輕。兩頭重表現在,一是初級業務應用,例如電算化、網站展示等,另一頭就是比較空的談了一下信息化對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意義和時代潮流等。中間輕表現在,信息化對于企業管理控制、計劃決策、市場開拓等的實際作用往往認識不多,而這些問題往往正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2.2 信息化投入資金不足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缺乏、市場份額小、銷售收入低,信息化投入所需的大量資金將成為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因素。再加上中小企業出于對投資回報的擔心,多數企業在信息化上行動謹慎,投資力度普遍不大。據統計,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用于信息化建設的費用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占銷售收入1%的水平,而國際上先進國家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通常是占銷售收入的2%~3%。而且,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硬輕軟”的現象,即硬件投資所占比例偏高,而忽視軟件和服務的投入,從而制約了信息化設備的價值發揮。
2.3 信息化建設人才缺乏從專業技能上講,中小企業很難找到一批IT業的高級人才,專職的IT人員薪水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間學習、交流應用,中小企業本身提供的環境可能留不住這些人才,目前,信息技術人才的匱乏已成為信息化建設的瓶頸,既懂生產管理又能熟練計算機操作的高素質信息人才較少,加之企業不善于合理利用人才也導致“招進來留不住”的現象,使得企業信息化舉步維艱。
2.4 管理模式問題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的應用應該是用來滿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術也將提高管理水平;從技術角度看,管理要納入信息系統的規范運作,先進的管理思想要不斷融入信息系統中。但是,中小企業管理仍未定型,隨著企業的高速成長,變動也很大,而應用軟件在企業應用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這二者間形成了一對矛盾不易解決。如果企業制定的制度根本沒有貫徹執行,即使利用再先進的技術也難以實現。實際上,企業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考慮技術外,還要充分考慮到信息源的組織與開發,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以及信息化對企業管理、運作模式的深刻影響。這種影響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表現得最為充分因此,信息化的實現必須伴隨觀念、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的根本變革方能實現。
3針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五個建議
針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建議:
3.1 對企業信息化要形成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對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來說,轉變觀念理念,深化認識企業信息化的實質與意義是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要改變對信息化的片面理解,認識到信息化的真正含義是什么,信息化能為企業的運營和管理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同時,要制定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規劃,做到方向明確、目標具體,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合的規模、成本進行信息化建設,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
3.2 合理使用有限資金中小企業信息化一定要堅持“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盲目追求新技術,要通過制定企業的信息化發展規劃,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實施路線,科學、合理地安排實施計劃。中小企業一定要擺脫以硬件設備為主的投資方式,要硬件設施、軟件系統以及網絡產品同時并重。由于中小企業涉及行業廣泛、企業內部管理方式以及業務流程多變,在系統選型時要堅持“好用、夠用、實用”的原則。
3.3 重視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企業的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一個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非常需要懂管理又有技術的人才為信息化進程保駕護航。系統建成之后,仍需維護、升級、改造,管理過程中還要依靠企業自己的力量,這就要求加強對信息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儲備,并設立企業最高信息主管,強化對信息從業人員的管理和培養。在整個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無論采用哪種開發方式,企業必須培養出一支自己的系統管理隊伍,清楚整個開發過程,并具備維護該系統的能力。同時,企業還要注意留住有用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專長。重視人才,用好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留住適合企業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的加入,真正發揮信息系統的作用。
3.4 變革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是將原始的手工操作移植到計算機上,將落后的管理模式照搬上網絡。在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必須正確把握管理是基礎,技術是手段的原則。要以流程再造的思想指導信息系統的開發,同時創造性地以信息系統為載體,推動企業流程再造的實施,使企業在成本、質量及顧客服務上更具競爭力。另外,信息化使得面向流程管理的組織結構成為一種扁平化的網狀結構,傳統組織中負責信息上傳下達的中間層將由于信息的公開化而失去作用,而決策分權化和信息交互化將成為信息時代組織結構的基本原則。因此,在進行信息化之前,企業有必要實施流程再造對企業的流程進行分析,并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使之與企業的信息化進程相適應。
3.5 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循序漸進地逐步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龐大又耗時的工程,牽涉到企業整體布局和運作,企業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進行整體的和長遠的規劃。在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因為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管理的進步,會使需求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分階段地逐步推進管理信息化,可以減少投資風險,提高成功率,從而使得管理信息化建設和企業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4結論
解決好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提升中小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將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網絡上中小企業的業務往來,將有利于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縮短其各個業務流程的時間,提升其自身盈利能力,對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易成剛,陳曉莉.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及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09,(12):104-106.
[2]張慶華.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障礙及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208-210.
忽視信息化人才培養所造成的實際后果是花巨資建設好的企業信息化系統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和開發,不能得到充分的應用,甚至造成企業運行的混亂,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企業已關注到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錢投向了信息化改造,但信息化卻難以創造商業價值。人們原以為企業信息化的投資是有百利可圖的,但大多數卻走向了反面。即由于項目實施的失敗將企業拖入無底的信息化“黑洞”。
企業信息化建設呼喚信息化人才
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成功率不高,總結信息化項目失敗原因的時候總會把愿因歸結于企業信息技術人才缺乏。實際上這種觀點還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企業信息化項目為什么失敗。目前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吸引企業目光的往往是需要什么樣的硬件,網絡環境如何搭建,系統應用是否能達到本企業的要求,系統的集成工作能否成功、滿足設計目標等等,而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關注不夠。技術和設備甚至應用系統都是可以用錢買來的,也就是說是可以“拷貝”的,但是企業信息化過程卻是單純靠錢買不來。
我們往往看到一些企業花了錢,廠商出了力,而結果信息技術和系統與企業實際運營不適應,技術系統和業務應用“兩張皮”,貼不到一起,企業收不到信息化應用的實際效果。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把失敗歸因于技術和信息化應用系統軟件廠商的系統有問題,但是客觀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大多數情況并不是這樣。因為同一個廠商的或者系統為什么在有些企業就能獲得成功,有些則會失敗?這也說明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失敗并不是技術問題,至少不完全是。就像早期的系統一樣,有的企業應用的很好,提高了設計質量和效率,有的則沒有什么效果。技術是一樣的,甚至軟件都是同一個版本,關鍵是如何用,如何與自身的業務流程和模式很好地結合。也就是說成敗的關鍵是需要有人能夠正確實施和應用問題。因此,企業信息化應用項目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善于“化”且愿意“化”的信息化人才。
轉變觀念才能“化好人”
目前,我國企業中仍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持有傳統觀念和傳統的經營思想,他們對計算機不感興趣,對網絡也不信任。在他們看來,以前沒有計算機也沒有網絡的時代企業照樣能開展業務,我們不難看出我國一些企業利用計算機及網絡的熱情和程度。這種陳舊的觀念必然會阻礙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另外,企業信息化建設初期,信息技術人才和專家主導企業信息化過程。人們往往看到的是穿墻打洞、架線布網,是交換機、服務器,看到的是信息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這樣產生出一個錯誤的觀點,把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術專家人才劃上等號。實際上從應用需求調研、應用分析到系統選型、實施規劃都離不開業務人員的協同工作。只有既熟悉企業管理運營和業務流程,又熟悉信息技術和應用的人才是名副其實的信息化人才。
在傳統行業里,領導是信息化的關鍵。然而很多領導還沒有認識到信息系統的主導作用要靠他來直接參與、直接領導。要運用實例,使企業領導認識到企業信息化是推動企業現代化的關鍵手段,讓他感覺到肩上的歷史重任。在運籌、策劃、組織、實施的全過程中,要強調最高領導自始至終的參與。違反了這個原則,就注定會失敗。企業領導者應充分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對管理模式、組織結構、思維方式進行的一場“自上而下”的創新和變革。經驗表明領導者的重視、支持和參與不夠是制約企業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由于領導者擁有實現企業目標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控制權,能夠決定投資、組織結構調整、人員配備、確定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水平等,因此,只有領導者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積極倡導者、支持者和參與者,才有可能實施和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梢哉f,有信息化觀念的企業領導是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成功的關鍵和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