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德育的方法及基本要求
時間:2023-09-18 17:07: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的方法及基本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職學生;職業道德;德育途徑
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中職德育大綱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現代企業用人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德育課教師的職責,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以下分別從激發與利用學生學習技能興趣、強化安全意識、提高產品質量意識、組織項目活動、開展校企合作和特色班級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德育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1在激發與利用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對中職學生的教育,簡言之,其重要內容是道德教育,主要內容是技能教育。在中職教育的實踐中,學生對技能的學習興趣優以道德教育。因此,中職德育可以利用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比較濃厚的動力,巧借“東風”,“捆綁營銷”,來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實現“殊途同歸”的教育目的。
不過要借好這個“東風”,搞好“捆綁營銷”,首先要幫助學生走出道德無用論的誤區。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會比較高,特別是激發起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之后,學生們常常又會陷入另一個誤區,即學技能有用,學職業道德知識無用。因此要幫助學生走出這個誤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的用人標準是不僅需要勞動者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簡單地說,現代企業的用人標準是“缺德”之人是堅決不用的。
其次,要借好這個“東風”,搞好“捆綁營銷”,還要依賴專業課教師在教授專業技能的過程中要自覺進行德育滲透與正確引導。一方面,專業課教師要多加利用教學環境、實訓環境積極創設德育情境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還要善于挖掘學科建設中的德育機會、要擅于捕捉教學實訓過程中的德育機會,進行德育滲透。另一方面,古有嚴訓:師者“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所有教育工作者自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教材。只有具備淵博的學識、才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成為學界的精英、道德的楷模。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則、謹行慎言、言傳身教,當好學生的榜樣,發揮好表率作用。
再則,要搞好“捆綁營銷”,還要“兩廂情愿”,即德育工作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實效。而要提高德育實效,德育課教師除了要上好德育課外,要積極彌補自身的“短板”,也就是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實訓活動,了解實習過程有關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所學專業對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這些對德育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職業規劃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過程中,更能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專業實際、實訓實習生產的實際,做到理實結合,有的放矢,更能提高德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2在強化安全意識過程中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
安全是生存、生活、生產的第一要素,安全出現問題,一切都可能歸零。安全問題是企業生產活動中的不可觸及的底線,也是學校教育活動中的不可觸及的底線。從校企方面的共同點作為契人點,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既是當下也是未來的基本要求。同時,安全意識也是職業道德的重要體現。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安全教育人手,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是一個非常好的契人點,并且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教育目的。
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可以利用校園、教室、食堂、宿舍、實訓基地、實習企業、生產車間等一切與學生有關的環境進行安全教育宣傳,時刻警示大家: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教師更要把安全教育作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并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比如,車工實訓,除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操作、儀器的使用,還必須熟知安全注意事項等,教師在訓練前要詳細講解安全文明生產知識,強化學生的安全文明生產意識;實訓中,要求全體學生嚴格遵守設備使用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要加強巡視,安全隱患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防微杜漸;教師還可以通過總結歷屆學生在技能訓練時出現的典型的安全問題,結合操作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把生產事故的圖片,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直觀展現,向學生講解大部分生產事故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如操作者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規程或缺乏安全意識等。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使他們完成學生到工人的角色轉變,使其在安全意識上提高對自身的要求。然后在實訓中進一步強化,使學生在學習中感悟與實踐中體驗,從而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3通過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促進學生責任意識養成。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
一方面,抓住了學生質量意識的培養,實際上就把握住了中職人才培養的“要害”。眾所周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職校大多數學生將成為企業生產第一線的員工,他們要為企業創造效益,保證產品的質量非常重要。而保證質量不僅依賴于勞動者的專業技能,更依賴于勞動者的責任意識。因此,中職學生在校期間,培養與強化他們的產品質量意識十分重要。當學生在心目中有一種質量意識時,才會有一種相應的責任意識。而責任意識是一種很高境界的職業道德品質。如果員工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意識,影響產品質量的風險系數將是無法估量的。
另一方面,學生質量意識的培養和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對在校學生樹立自我教育與自我完善意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產品質量關乎企業,而學生的質量關乎學生個體發展、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培養和強化學生產品質量意識,可以更好地喚起學生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主動“學知識”,積極“學技能”,認真“學做人”,先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符合社會需要、企業需求的合格的“產品”。
學生質量意識的培養和學生責任意識的養成,可以安排學生參加集體勞動、組織學習競賽及技能競賽,安排產品的加工實訓,到企業實習等方式,讓他們在勞動過程中、競賽過程中、實習實訓過程中,專業技能水平得到鍛煉與提高,更重要地是讓他們體驗工作的艱辛、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以及勞有所成,勞有所得成就感,從而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呼喚起應有責任意識,這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合格員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在開展系列項目活動中要創造性地融入德育,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德育是情感教育,通過實踐活動的體驗更能感悟、內化和升華。因此,德育要創造性地融入到一系列的項目活動中,形成內容豐富具體、形式多樣可操作、且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德育活動模式,才能達到德育實效。
目前我校開展了很多項目活動,包括課程教學活動、個性化培養活動、技能體能才藝競賽活動、班班有歌聲活動、晚間1小時專題教育活動、學生日?!叭钡墓芾砘顒印⑻厣嗉墑摻ɑ顒拥?,能很好貼近學生實際,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活動開展卓有成效,促進了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
其中課程教學活動是育人的主渠道。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能為提高技能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重塑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課程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由簡入難,因材施教,采取靈活多樣生動的教學方法,比如把枯燥乏味的知識灌輸轉變為目標任務式、學習競賽式、趣味課題式等教學模式進行,讓學生們快樂學習。在技能競賽活動中,甚至在日常的實習環境中,教師都可以通過技能競賽的模式,在學習中營造出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技能訓練氛圍,讓學生們在“賽中學”。同時對于技能訓練的效果應及時評價和反饋,采用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的激勵方式,重塑學生的自信心。
我校的“特色班級建設”德育模式的探究與實踐,自2011級新生入學就開始進行了。該活動模式包括班級德育情境創設與實踐、班級企業文化的探究與實踐、班級品牌建設的探究與實踐等。以上活動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教育學生的活動為中心,貼近學生實際,特別是要緊扣新時期下的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和特點,有針對性、時代性;在實踐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德育情感,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讓學生設身處地、身臨其境、潛移默化中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5校企合作為學生職業道德養成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關鍵詞]職業學校;新時期;德育目標
1 職業學校德育的特色
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職業學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006年江蘇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強調“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就業率作為考核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要求職業學校德育必須建立并堅持自己的特色。
1.1 從職業學校的目標定位上說,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
職業學校與社會、與企業有必然的緊密聯系,決定了職業學校德育具有開放性和生產性特征。
1.2 從職業學校的德育對象上說,職業學校學生是產業工人后備軍
因此,他們必須具備產業工人的基本素質:思想、技能和文化素質,這就決定了職業學校德育的職業性特征,也決定了職業學校德育的務實性特征。
1.3 從職業學校的德育機制上說,“有用即人才”的新型人才觀決定了職業學校必須創新德育機制
將學校德育與學生自育(職業理想)、社會“時育(企業對員工的思想素質要求)”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三方一體、相互為用互為補充的德育網絡,增強德育評價的有效性。
職業學校德育的特色性主要表現為:
第一,結合實際,根據學生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特殊要求,確定德育工作的具體目標及內容、方法,使德育具有職業教育特色。
第二,要加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思想教育只有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吻合,才能收到預期效果。目前職教生絕大部分年齡在15~20周歲,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等形成的重要時期,要注意學生生理、心理以及相關因素對德育的影響,使思想教育更有針對性。對學生中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引導,釋疑解惑。
第三,要努力講求教育實效。思想教育只有為學生所接受,最終變為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才是成功的。因此,職業學校的德育必須在講求實效上下工夫。要把德育的每一項工作、每一次活動做細做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其懂得道理,更要知行統一,表里一致。
2 新時期對職業學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黃炎培先生曾說過,“職業教育最終目的: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甭殬I學校德育不僅受到學生對德育需求的制約,也受到世俗格局的影響。
2.1 黨的十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從十七大報告中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十報告中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現代”兩字的加入,賦予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的目標和內涵。十報告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突出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思想,為現代職業教育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德育課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的重要途徑,同時與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等結合,強化 “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強化“學生發展、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貫徹落實十精神。
2.2 構建和諧社會對職業學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隨著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發生著深刻變化,對畢業生的要求是“德技并重”,不僅職業技能熟練,還要人格健全、職業道德習慣良好、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意識強烈、創新能力適應時代綜合變革的要求,等等。
因此,學校德育工作,需要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和社會整體發展統一。
2.3 教育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對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部關于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明確地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學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作之首,為中職學校調高認識、強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學大綱規定了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和學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規范,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德育工作實行科學管理和督導評估的基本標準,也是社會和家庭緊密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本依據。因此,積極探索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是當務之急。
2.4 社會環境變化對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元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不可避免地帶來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自主性、選擇性、差異性明顯爭強。市場經濟活動存在的弱點以及帶來的消極影響,反映到人們的思想意識和人與人的關系上來,容易誘發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網絡時代也給職業學校德育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工作幅度,提高工作速度,優化交流。
3 新時期職業學校德育的主要目標
職業學校德育肩負著雙重使命: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馬列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新時期,培養學生應對信息時代各種挑戰所應具有的觀念、情感和能力。
3.1 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
“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自覺遵紀守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p>
3.2 培養學生形成突出的職業道德品質
從職業需要出發,加強愛崗敬業、群體意識、紀律觀念、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教育;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按照職業崗位的職責規定、行為規范、勞動紀律、獎懲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規范行為;培養習慣、正確的態度,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p>
3.3 培養學生形成強烈的實踐意識
使學生“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于創造,大膽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和體驗,養成嚴謹、求實、勇于開拓、勤于實踐等良好的工作作風。加強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和勞動觀念的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必須重視實踐環節,利用實踐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等。
3.4 培養學生形成全球意識和未來意識
現代德育要求所培養的人要具有參與國際事務和世界競爭的膽識與魄力。現代社會是一個時間社會、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它要求德育所培養的人具有強烈的未來意識,如果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就不能適應新的時代。
3.5 培養學生形成辯證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要求學生辯證認識、辯證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矛盾關系,學會從事物的多種屬性、多個角度全面把握事物的矛盾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理解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樹立生態意識。
3.6 培養學生樹立主體意識
[關鍵詞] 中小學;德育教育;淺談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2-119-1
學校教育,五育并舉,德育為首。學生要成才,必須先成人。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教育,已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作為學校教育應始終把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全面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職責。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實施者,但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絕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學校中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應肩負起教育學生的職責,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應該是全員管理,人人參與,處處體現,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采用一切科學手段,讓良好的品質習慣潛移默化地注入到每一位學生心中。
以往,在教育學生方面存在著誤區,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心不往一處想,勁不往一處使,形不成教育合力,削弱了德育的功能。社會、家長認為育人的事是學校的事,忽略了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主動配合學校。部分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充耳不聞、袖手旁觀,也有家長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恣意妄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學校內部,只要提起德育,很自然認為是政教處、班主任的工作,還認為德育工作就是掃掃地、跑跑路、讀讀稿,處理違紀學生等。校內各部門、各學科互相隔離,達不成共識,形不成具有延續性的教育合力。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明確提出:“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強調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的培養;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币獙崿F這一目標,必須努力探索新的德育管理模式。因此,課題組成員結合實際研究了學校德育全員全程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重視德育機構的建構
學校專門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年級組,班主任工作評價小組,德育工作評價監督小組,學科教師對學生常規管理工作小組,學科德育研究及評價小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政教處、大隊部、教務處、總務處、工會、年級組長等組成,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定期召開會議,這些小組的工作,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力度,協調了各方面的關系,明確了各方面的職責,對全員育人、全面育人進行有力的指導和協助,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德育工作質量。
二、重視學科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以往通過觀察發現,我們的教師總是愿意讓自己扮演學生思想行為的“訓導者”,落后的教育觀念必然導致偏差的教育行為,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為此,本課題組聯合學校政教處利用假期繼續教育培訓和每周一例會,認真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通過學期中,學期末的考核有力的督促教師自學。同時,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一方面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進修,一方面邀請市教科所等有經驗的人員到學校進行輔導性講座。此外,我們還根據教研室聯片教研活動,組織優秀教師送課送講下鄉,互相切磋、結對幫扶。這些工作,始終圍繞提高全體教師對德育重要性的認識和德育藝術性展開,在有力促進課題組成員教育教學觀念改變的同時,規范了部分學校教育教學行為,使他們自覺的將德育滲透在自己的教學中,達到德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重視整合德育資源
要想集合社會、家庭的力量,必須先要整合學校內部力量。針對學校實際情況結合崗位責任,題組成員聯合學校政教處制定了各處室、各崗位教育職責。幫助他們明確了各自的內容、目標、方法,同時圍繞德育職責,制定出相應的考核細則,有:《班主任管理任用辦法》、《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教師學期綜合考核細則》、《學校領導值周工作方案》等。在學校,學科德育滲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對此,我們完善了:“教師備課、上課的基本要求”,強調個性化作業評語,加強師生無言的溝通制定了:“教案、學生作業檢查制度”等,這些制度和措施的推行,使部分學校真正達到了:處處皆德育,事事能育人。為了使學校德育在社會、家庭中有效延伸,整合好學校資源后,我們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家長學校協調家長和教師面對面溝通交流,并熱情邀請所有家長參觀我校班級文化建設,觀看文藝匯演。
參考文獻:
[1]徐宗良.道德問題的思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11.
[2]葉瀾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楊瑞清.走在行知路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構建多維度的課程目標體系
課程目標是指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它是對學生身心發展目標和方向的規定。在差異與多元化課程背景下,課程目標呈現多維度的特征。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總體培養目標框架下,學校結合學情、校情,制定學校目標、年級目標;根據學科課程的總目標,制定年級段目標、單元目標;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不同學科、不同活動的目標。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確定課程目標時體現差異化的特征。
課程目標要圍繞學校的培養目標來制定,要聯系學生的特性、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來制定。也就是說,課程目標的制定一方面要體現國家的意志,另一方面要適合學生的需要,其目的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在學校層面,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實施,學生要達到以下五個方面的目標。
1.思想品質方面。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儉、勇敢、正直、合群、活潑向上等良好品德和個性品質。
2.行為習慣方面。養成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初步學會生活自理,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3.知識能力方面。具有閱讀、書寫、表達、計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會常識,初步具有基本的觀察、思維、動手操作和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健康素養方面。初步養成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
5.審美情趣方面。具有較廣泛的興趣和健康的愛美的情趣。
二、構建層級化的課程結構體系
學校以建設可供學生選擇的、多元化的課程體系,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為目標,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和校本課程特色化,來滿足學生全面與個性發展的需要。
1.國家課程校本化。
國家課程是面向全國所有學生的書面的計劃的學習經驗,必須轉變為適合本校學生學習需求的實踐的學習經驗,才能得以實施。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具體包括以下三個策略。
一是學科拓展。我們針對語文、數學、英語等知識性較強的科目,在國家課程校本化過程中,利用知識遷移規律、知識內化規律以及知識生成規律,創設學習情境、增加學習內容、拓展學習范圍和空間,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二是專項延伸。我們針對音樂、美術、體育等技能性較強的學科,在國家課程校本化過程中,除完成學科規定的基本要求,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進行專項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兩項專項技能。
三是德育統整。我們針對德育工作無序、零散“碎片化”現狀,有效整合品德課程、學科德育、德育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家庭教育、學生評價等各方面,通過內容整合、活動整合,形成橫向融合貫通、縱向循序漸進的德育課程。
2.校本課程特色化。
校本課程特色化,是學校根據發展學生特長的需要,利用學校、社區以及社會的課程資源,開設選修課程,以社團、專業隊等形式定時開展活動,成為發展學生個性潛能的重要途徑。
3.學校課程體系多元化。
國家課程校本化建設,是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重新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壓縮材教學時數,增加學科拓展、專項化教學等內容,教學時間在本學科課時中調劑。
統整德育課程,將德育與品德與生活(社會)、班隊會課以及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等做統一設計安排,使用好德育校本教材及實驗小學《學生管理手冊》《學生思想品德素質評價手冊》《家庭教育手冊》等。
校本課程特色化建設,是依托天津市乒乓球后備人才基地、天津市游泳學校北辰分校、北辰區實驗小學少年科學院等基地建設和學校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活動,設置科技、體藝類選修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參加的科技、體藝社團,教學時間為校本課程時間。同時,由國家課程拓展、延伸出的學校自主研發的學科類校本課程,雖是必須課程,但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級別的評價標準,也體現學生的不同特點。這樣,初步形成了北辰區實驗小學的課程體系。
三、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
如果說課程分類更有利于實現不同類型課程的功能,那么,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程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由于不同類型課程的評價方式不同,同一課程針對不同學生的評價標準不同,課程評價呈現多元化的特征。
1.學科課程采取多維度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針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課程,采取多維度的評價方式。有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評價,如語文學科設置識字寫字、朗讀背誦、交流表達能力及綜合能力的評價,而筆試成績只占50%;有學習過程與行為表現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交流合作、語文實踐和完成作業五個方面,以等級形式評價。既關注結果,也關注過程,既重視知識,也重視能力,通過形成性全面評價,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
深化藝體學科考法改革,完善音樂、體育、美術等體藝學科學業考核辦法和操作細則。音樂學科對班級特色、合唱和個人演唱效果進行評價;美術學科至少考查學生10幅作業作品,對優秀學生作品采用發放收藏卡的方式予以獎勵;體育學科對每班學生乒乓技能的考核,學校從考核中分析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關注程度,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2.期末綜合評價采取多科多項賦分,既注重全面發展又注重個性發展。
德育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師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已擴大到各類技能型人才;技工學校,這類學校主要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培養目標是中、初級技術工人;職業高級中學,這類學校是在改革教育結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學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也有2年和4年的。培養目標與中專和技工學校類似,以生產服務一線的操作人員為主。成人中等專業學校,這類學校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發展起來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培養成中等技術人員。由于形勢的變化,其招生對象已經以應屆初中畢業生為主。學制2年或3年。
今后,傳統的這4類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逐步趨同,辦學形式也日益接近,國家已決定通過改革、布局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門界限,推動它們走向融合。
一、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現狀和教學現狀的分析
近年來,從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較低的情況看,結合學生進校后的實際來考察,可以說,學生整體素質不高。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對象以初中畢業生和部分高考成績不太理想的高中畢業生為主,這部分學生中考、高考成績分數較低,生源銳減,生源素質差。
職業學校,特別是職業學校中相當一部分中專學校,教學方法、內容上,由于中專的“?!弊值葰v史原因的影響,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倚重書本教學,聯系實際不夠。理論教學內容多,強化職業技能教學不足,實用性的實訓教學少。在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的同時,忽視了職校學生的德育。辦學指導思想還不夠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是否端正,這是影響和制約職業教育道德教學質量的首要因素。實事求是地講,目前有很多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指導思想還不是十分明確和端正,歸納起來有以下表現:
教育觀念上存有錯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現是:只認識到職業教育與其它教育的共同之處,而對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認識不夠,因而習慣于過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維定式,而不能適應職校教學;并且錯誤地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不正規”“低層次”的教育,因而從自身降低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職業道德教育。
二、如何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
職業教育是職業學校的主要任務之一,科學地完成這項任務,是保證職教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種種情況都說明,如今的中等職業教育,特別是德育,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下面,筆者從學生和師資兩方面,談談如何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圍繞一個工作目標,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學校各部門要緊密圍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標,形成齊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寬基礎,高技能,復合型,高素質”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認真總結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經驗,積極創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條適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屬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在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輔導員和德育課教師”“學生干部”兩支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開展,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教職工要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擔負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形成全員參與,言傳身教的作用。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運用多種方法,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想,規范他們的道德行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觀念,采取適應時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學生,深入班級,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班主任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引導工作,及時發現、糾正和解決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德育課教師要發揮德育課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理論知識的講授;要探索德育課教學新方法、新途徑,工作務實求新。其他課程教師應結合課程特點,充分發掘德育因素,有機地滲透德育內容。教育對象的差異性,決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層次教育。養成教育、成才教育、創業教育等三個層次很好地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思想道德建設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針對每個學校學生的特點,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和主題教育活動。要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灌輸教育、模范激勵、活動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和衛生習慣,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轉型帶來了文化轉型,進而促進社會價值體系的重建,這是一次深層次的社會變遷。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德育不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都有了一個大的變遷,其中最大的變遷就是中國德育正從“天國”德育向“人間”德育轉變,即學校德育生活化。這種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盡管如此,德育的實踐卻仍然未盡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受教育者對當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過程產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作用。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相互隔離,難以產生合力推動高校德育工作的展開。因此,一味地把大學生封閉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境中實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嚴重脫離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當前高校德育漠視大學生個體的獨特生長環境,漠視他們內心潛藏的愿望、熱情等現實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對生活的疏遠,德育的內容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范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導致學生對德育教學產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學過程的單向性。任何教學過程都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德育教學也不例外。然而,當前高校德育教學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把德育教學過程看作是對大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大學生所受的道德影響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的是大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的權力,其實質就是對大學生個體生命的漠視,扼殺了大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
4.德育教學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學,一般由教師領著學生走進教材,從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話題,圍繞教材演繹、歸納、感受、感知和練習,并提綱式地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要求板書,然后借助紙筆考試,再現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停留在知識的道德層面上,而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優良的品德要求并沒有在受教育者的心靈中真實生成。
上述原因歸結于一點,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筆者認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這是因為,從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說,道德的產生是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對人進行不必要的干預。因此,高校德育教學必須尊重生活、創造生活,也就是要從受教育者所處的生活環境出發,而不是從規范價值出發。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碧招兄壬罴唇逃乃枷敕从吃诘掠ぷ髦校褪且笪覀兊牡掠ぷ鞅仨毣貧w生活。從德育的價值層面看,“生活價值高于道德價值,生活高于道德,不僅是因為我們可以設想一個無道德的生活世界,卻無法設想一個無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為生活或生命在邏輯上的在先性或獨立自存性,至于道德價值,并沒有獨立的存在,其整個存在和本質,都是由生活所規定的”。從社會學層面看,德育工作必須擔負起個人道德社會化的功能,而個人道德社會化必須包含著對人及其生活的關懷,“因為在人與社會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動主體,是社會發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發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態諸領域才得以發展;但人又是社會發展的目的,人促進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發展,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會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會道德的客體,同時也是進行道德行為活動、創造社會道德生活的主體。著眼于社會的發展來要求人、要求德育,從長遠的客觀結果看還是為了人及其發展”。從個體心理發展的層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須回歸生活,關注受教育者個體的生活方式與內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門檻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維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個體不同,生活經歷也不同,道德思維能力與方式也有差異。高校德育工作應當允許發展受教育者個體的道德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尊重他們的發展需要,這正是現代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根本標志。
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要義與特征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是相對于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而言的,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以說教灌輸為主,脫離受教育者的生活實際,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識,忽視人的現實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學的組織、內容、手段等方面必須以受教育者的生活為邏輯起點,必須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必須加深同家庭、社區及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同時豐富生活化的內容和文化的內涵,促進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展。
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基本要義包含四個方面:(1)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大學生做人做事,學會生活,使抽象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范內化為受教育者的內心感悟,成為其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2)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應以生活行動為依托,教學過程是對生活的解說,既是對生活過程的重現,但又應該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內容應當是引導大學生追求深刻的、不確定的人生知識,這種人生知識應當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4)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講究師生間平等對話,注重受教育者的體驗,不是封閉性的灌輸,而是開放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德育教學生活化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主體性。大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從服從、適應的層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層次,大學生對德性的接受將是探索、認識、體驗、發展和創造的過程,而不是教育者人為的干預過程。(2)開放性。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開放性特征將貫穿于德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和教學評價都將體現開放性的特點。(3)個性化。個性化就是要從大學生的現實個性出發,尊重大學生的需要、興趣、創造和自由,正確處理好個性化和社會化、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推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
三、實施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1.從德育教學理念看,要轉變德育教學觀念,拋棄傳統的以灌輸、抽象化、規范化、理想化為特征的教學理念,樹立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要想走出德育教學的困境,必須樹立新的德育教學生活化理念。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學生為中心,突出大學生的發展,挖掘大學生的潛能,調動大學生的意念,把大學生作為道德主體來培養,促進大學生道德的發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樹立大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理念。道德教育應扎根于大學生的生活實踐,要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生活,這就要求給予大學生參與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或陳述生活中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課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悅或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煩惱,使德育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3)樹立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大學生的發展不僅是知性的發展,還應該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2.從德育教學內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關注大學生自身以及他們與他人、自然、社會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事,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內容要符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要求。傳統的德育因灌輸性而備受指責,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內容與學生心理發展不相適應,過于超越了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以至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采取了“灌輸”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德育課程教材體系,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和規律來編寫內容,力求做到教材內容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達到教學要求。
(2)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適當引進心理教育內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條件。過去的德育教學一個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導致日后一些學生出現心理、人格畸形,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筆者認為,德育教學要突出正視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適應環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改善其心理品質,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質基礎。
(3)德育教學要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F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化、合作化的社會,學習和人際交往是學生面臨的兩大重要內容。因此,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給他們有關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和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讓學生學會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在這方面的主題內容有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學會合作、珍惜友誼、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
(4)德育教學要關注大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并引導他們適當參與社會生活。從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看,主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消費觀、時間觀,正確處理勞動與人生、收入與支出、娛樂與學習、時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看,主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通過設計各種活動課,模擬或參與相應的社會生活,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關原理,為未來的社會生活作準備,避免教條化、說教化。
3.從教學過程看,要以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課首的導入、課中的展開、課尾的處理都應體現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課首的導入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手段喚起、激活、調動學生回憶或體驗生活的經驗;在課中的展開上,教師要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平臺,在活動中生成體驗與感悟,使抽象德性規范與價值內化為學生真實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道德認知;在課尾的處理上,教師要注意總結,畫龍點睛,并延伸到課堂教學外,延伸到家庭、社區、社會當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轉化成具體的生活實踐。
4.從德育教學的空間看,要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空間,把德育教學從課堂伸延到課堂外,構筑學校、社區、家庭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高校德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同屬道德個體成長的現實環境,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的產生、道德價值的認知判斷和道德行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區等社會環境中生成的。因此。學校的德育教學活動和過程不能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應當構筑起學校、家庭、社區一體化的德育教學空間,以社區為依托,加強高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德育資源的整合,從德育“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使高校德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更貼近學生生活。
5.從道德教學的評價看,要重視道德學習的評價,實現知性評價向發展性評價的轉變,評價方式從單一的考試轉變為考試與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茖W的教學評價機制與方法是推動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側重于教學效果的知性評價,忽視了學生的道德發展評價,這與德育教學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模式。在德育評價模式的探索上,我們認為:一是要淡化考試;二是要探索能體現學生德育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校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需要。
[關鍵詞] 和諧社會 視野 高校 德育 創新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秩序的制度訴求,是人們對美好安寧生活的倫理期待。依據和諧社會的要求,“從教育與社會發展相互作用的規律性聯系中研究高校德育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及德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創新具有重要意義”[1]。
一、和諧社會對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的道義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德育,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起點,推及全體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夠加固依法治國的內在基礎,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創造必要條件。
和諧社會對高校德育提出了德育創新的時代要求。高校德育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高校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的、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高校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礎教育部分之一,它的成敗會直接影響到為社會輸送的人才的質量,從而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的群體,和諧的群體需要和諧的生命個體。道德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是針對個體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質量多方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因此,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學校德育工作應該是充滿生機、體現時代感、富于創造力的一項條理融洽、透射出和諧美的育人實踐活動,其本質是實踐的,其運作是和諧的。和諧社會的德育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個體發展需要的統一為出發點,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調控構成德育體系諸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之發生和諧共振效應,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諧發展,為大學生成就和諧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礎。
二、當前高校道德教育所面臨的不和諧困境
(一)高校德育價值導向一元性與大學生價值觀多元化的矛盾。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出現了多元化的傾向。人們的價值取向由單一變為綜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種價值觀交錯并存,既有與社會主義要求相一致的積極進步的價值觀念,又有與社會主義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極落后的價值觀念,社會上各種價值觀念相互混雜、相互沖突的現狀必將對青少年產生巨大的影響,促使其價值取向多元化。這種狀況導致社會主義學校德育一元化的導向和青少年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傾向兩者之間產生矛盾沖突。道德有道德高標、道德基準與道德底線三個層次?,F實道德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把教材提出的道德基準提升為道德高標,“原因在于我國道德理想主義傳統:首先,‘嚴格要求’的圣賢之道,我們的道德假設是‘人皆可以為堯舜’;其次,‘取法乎上’的道德高標;最后,‘原心不原跡’至善論”[2]。這種狀況往往使道德教育成為純粹的說教。
(二)高校德育教育與知識教育的分離。長期以來,對德育和智育范疇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維、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來解決德育問題的弊端;要么誤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問題,重解決政治與道德認知,忽視解決政治與道德實踐,即“行”的問題,形成了知識與道德的疏離、知識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分離,特別是道德教育日益處于邊緣化地帶,導致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邊緣性、虛偽性、無根性。后者陷于德育無用論,是辦學方向的根本錯誤。
(三)高校德育評價與學生主體發展需求的錯位。主體性是人或群體作為主體所具有的根本共同屬性,它包括個體所具備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個基本特征,現代道德教育本質就是培養生命個體的主體性道德素質。但現實德育評價常常只注重規范性評價而忽視個性心理性評價。在這種不注重學生長遠發展且把教育的主導性與主體性混為一談的短視德育評價機制下,高校德育評價變成了不顧及學生成長過程中感性需求和主體發展的空洞說教,其結果只能是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相互關系不和諧,只能是德育績效甚微。
(四)高校德育教育內容、手段、方法、機制等與時展要求的錯位。學校傳統德育模式滯后于時代的發展,不能及時反映出社會發展變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反映學生思想發展的時代特點。教師將陳舊的道德判斷標準在不尋求與時代融合的基礎上進行生硬嫁接,只注重了道德理論規范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道德能力和道德行為的培養,脫離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思想道德情感的逆反和對抗性。從學校德育內容與時展和學生思想實際的變化來看,存在著學校德育內容滯后于時代和學生思想實際的變化和發展的情況,這兩者也構成了相互矛盾和離散。 (五)高校德育教育與社會負面引導的錯位。學校道德教育的崇高性與整個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文明的高度滲透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使學校思想道德建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尷尬。西方資產階級的道德規范、價值觀念和生活習俗的侵入,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學生倍感迷惘,給學生道德觀念的確立和價值取向的選擇帶來更大困難。人們對所持信仰由懷疑到困惑到喪失,出現了信仰真空,也就缺失了過有意義生活的重要維度,空虛、寂寞、無聊感就會充斥青少年的生活。
三、基于和諧社會原則下的高校德育創新
(一)抓好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高校德育目標、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德育目標上要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將總體目標具體化,建立分層遞進的德育目標,把對全體學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對其中的優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區分開來,把廣泛性與個別性區別開來,讓學生理解不同層次的價值目標和道德要求,引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在反復思考中選擇正確的道德價值目標。在德育內容上要有主導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主導性就是說應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和大局來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創新,必須在德育創新中堅持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主旋律”的主導性,但不能把“主旋律”簡單化、口號化和教條化,要結合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和不斷變化的社會實際去充實和發展。開放性和時代性要求結合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修正和更新教育內容,使學校德育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要吸取融合古今中外的優良德育內容,特別要注意吸收中國優秀傳統道德的精華,賦以時代的意義,用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德育方式上,要徹底改變單純灌輸的模式,要多途徑、多渠道、多形式實施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上要注重學生參與,師生互動,要靈活多樣,符合學生的特點,使其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
(二)構建和諧的德育管理評價機制。德育管理與評價是德育工作的機制保障系統。要改革德育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在學生德育評價上尋求突破。在評價內容上,注重學生的成長記錄,把學生的綜合素質中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心理素質及交流與合作,學習態度、能力與方法,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結合起來,對學生做出綜合、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主體上,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分為學生自評、同學之間互評、任課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公正的整體評價。
(三)確立和諧有序的德育過程觀。智育主要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德育主要解決“信”與“不信”和“行”與“不行”的矛盾,高校德育要實現“知、情、意、行”四環節和諧。“知”是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發展的基礎,“情”是在認知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內在動力,“意”對“知、情、行”具有促進作用,“行”以道德認知為指導,受道德情感與意志的支配,同時它又對道德認知、情感與意志起到檢驗作用。高校德育要將“知、情、意、行”和諧地整合在一起,以傳授道德知識作基礎,涵養道德情感為關鍵,培養道德意志作保證,以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歸結,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德育實效。
(四)建立融洽和諧的高校師生關系。德育過程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過程,其互動的效果決定了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水平,而師生互動的效果則是由師生關系和諧程度決定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有效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條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德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如果能夠平等相處,誠懇相待,學生人格就會得到尊重,個性潛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師的高尚道德情操、優良個性品質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德育創新要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就必須講究滲透性,要以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教育和宣傳中發揮作用。
(五)積極構建公平正義和諧的德育環境。首先,學校必須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內德育環境,使校內設施功能環境(如校園網建設)、 校園文化環境、專業建設環境、師生人際環境等子環境構成學校的校園生態環境,創設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綠色平臺”,創設和確保學校競爭環境的公平性和正義性,將個性各異的學生群體置于一個公正的道德天平上。其次,努力使校外環境與校內環境和諧。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優勢,使之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形成合力,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德育目標一致,德育理念趨同,德育過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補,德育資源共享,從而產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諧德育效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