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7: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戰略經營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程設計企業 經營管理 人才管理 知識密集型 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4-0295-01
工程設計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其針對不同的建設單位為其提供服務,通常情況下,這個服務的周期比較長。工程設計企業的員工大多數都具有較高的學歷,工作中除了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外,同時還需要創造能力。在為建設單位服務時緊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整個團隊的共同協作。因此工程設計企業在經營管理、戰略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和技術創新方面與普通企業的管理大相徑庭。本文從工程設計企業的戰略經營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兩方面人手進行了闡釋,希望能有效提高工程設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力。
一、工程設計企業的戰略經營管理
我國的大部分工程設計企業都誕生于計劃經濟時代,其當下仍有部分工程設計企業的發展模式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特點,具有行業性和地域性。近年來部分工程設計企業都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的舒服,完成了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已經在管理上轉變觀念,敢于參與到市場競爭中,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工程設計面向國際市場,面臨更大更激烈的競爭,因此國內的工程設計企業必須調整好戰略經營管理和人才管理,促使工程設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提高工程設計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提高工程設計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工程設計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只有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在市場上樹立較高的信譽度,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目前很多工程設計企業都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了專業化的競爭優勢,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發達,這些專業化的優勢逐漸減少,而較高的信譽度則會被市場認可,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
(二)提高工程設計企業的信用度
企業的生存離不開設計和優質的后期服務,要想取信于客戶,在市場上贏得較高的口碑就必須以誠待人,提高自身的信用度。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深入發展,許多企業都想在短時間內謀取暴利,因此容易陷入不正當的競爭中,斷送企業的發展前程。而信用度則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的積極因素。工程設計企業的發展是隨著我國整體的經濟形勢而變化,因此就造成工程設計企業的業務量也隨著國家經濟的變化而變化。而信用高的企業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都能以客戶的需要為中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在經濟變化的同時仍能健康發展。
(三)建成學習型企業
工程設計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健康發展就必須不斷汲取市場經濟中其他企業的優點,通過學習不斷進步,同時應鼓勵全部員工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在企業內部形成競爭晉升模式,促進員工積極學習,另外工程設計企業也應為員工提供較多的培訓機會,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四)樹立環保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工程設計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時不得不積極面對這些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解決。這首要的任務就是樹立環保節能意識,工程設計師在設計對產品進行設計時要盡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技術,避免對材料的浪費。
二、工程設計企業的人才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優化配置、科學管理與充分利用的制度、程序、方法的總稱?!比肆Y源管理貫穿于企業用人的正規過程,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合理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條件。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工程設計的技術也日趨先進,設計系統日益復雜,因此對工程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眾多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是依靠實干而得到晉升的經驗型管理者,其雖然擁有較高的技術素質,但其知識結構單一、管理能力較差,同時企業中的員工也普遍靠經驗進行設計,創新能力較差,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離不開創新,因此對企業的員工進行有效管理,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保護與尊重并行
馬斯洛在其需要理論中指出,優秀的人才都具有較強的自尊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在企業內尊重和保護優秀的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企業領導者要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把握員工的真實意愿。部分企業的領導者將滿足員工大的物質需求視為尊重員工的唯一手段,忽略了員工的精神追求,這就打擊了員工的工作激情。只有自己的才能得到公司的尊重,員工才回將最有價值的東西奉獻給企業,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企業的管理人員應意識到偏袒人才也會影響人才的工作熱情,長時間的獲得各種榮譽或承受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則會使其身心遭受損害,因此在有效利用人才的同時管理人員還應懂得保護人才,使其能長時間的健康地服務于企業。
(二)內部激勵和工作設計相結合
人工智能先驅司馬賀曾經說過:“管理過程的成效隨組織的成效和組織成員發揮其作用的成效而變”,這也即使說要想提高企業整體的積極性就必須使激勵方法和激勵措施得當、激勵目標恰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企業內人才的工作積極性。目前企業對人才的激勵主要是通過對其業績的肯定和評價,但應注意,對優秀人才的激勵要以內部激勵為主,即是指利用工作的難度來激勵人才不斷提升。
(三)利用企業文化留住人才,重點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是起業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業文化的精髓,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企業要想謀得發展就必須正確引導員工進行創新,而每個員工都具有自主性,因此企業要想充分激發員工的創新性就應尊重員工,為其提供平等和諧的工作環境,只有在平等和諧的工作環境下,員工才能完全積極配合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創新活動。
據人力資源部的統計分析,綜合所有因素,替換員工的成本是辭職者工資的倍,因此人才流失直接威脅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根據公司發展引進合適的人才之后,要想辦法留住人才,這往往靠領導的個人魅力是不夠的,某些領導主觀認為憑借自身能力來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出現的難題,因而忽視了企業的制度化建設,要想謀得企業的長遠發展就必須企業文化政策劃、制度化,建立科學、公平、規范的考核制度,讓那些具有真才實學的員工在各崗位上適當流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要采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連鎖經營;企業戰略;戰略管理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3-0046-02
1連鎖經營企業及連鎖經營企業戰略管理的定義連鎖經營企業具有多種定義,目前較為普及的定義是:連鎖經營企業是指通過統一的經營理念、統一的經營管理權,并通過企業形象的標準化、經營活動的專業化、規范化等管理手段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復雜的零售業活動在職能分工的基礎上實現相對簡單化,把獨立的經營整合為整體的規模經營的企業。
戰略管理與日常經營管理并不是兩種完全獨立的活動,往往混合在一起。盡管我們可以在概念上對戰略管理和日常經營管理進行較明確的劃分,但在實際管理活動中,我們卻難以分清哪些行為屬于戰略管理方面的,哪些行為屬于日常經營管理方面的。日常經營管理處理的是在產品方向和市場方向既定的前提下,對企業從勞動力、原材料等資源到最終產品和服務的轉換過程中的設計、作業和控制。這一類工作經常重復地出現,周而復始循環地進行,通??梢灾贫ǔ鲆惶紫鄬Ψ€定的工作程序,使之規范化和標準化,因而被稱為日常經營管理。另一類管理工作則是應用于整體組織的,為組織設立總體目標和尋求組織在環境中的地位而進行的決策。對于這一類問題的總體設計、謀劃、抉擇和計劃實施,直到達成企業預期的經營目標的全過程的管理,稱之為戰略管理。戰略管理研究企業的功能和責任、所面臨的機會和風險,重點討論企業經營中跨職能領域的綜合性決策問題。它試圖超越企業日常經營運行的細節,從整體上把握企業,解決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的總體發展問題。
2連鎖經營企業戰略管理的作用
結合連鎖經營企業自身特點,連鎖經營企業戰略管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21重視對經營環境的研究
由于戰略管理將企業的成長和發展納入了變化的環境之中,管理工作要以未來的環境變化趨勢作為決策的基礎,這就使企業管理者們重視對經營環境的研究,正確地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選擇公司合適的經營領域或產品市場領域,從而能更好地把握外部環境所提供的機會,增強企業經營活動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從而使二者達成最佳的結合。
22重視戰略的實施
由于戰略管理不只是停留在戰略分析及戰略制定上,而是將戰略的實施作為其管理的一部分,這就使企業的戰略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根據環境的變化對戰略不斷地評價和修改,使企業戰略得到不斷完善,也使戰略管理本身得到不斷地完善。這種回圈往復的過程,更加突出了戰略在管理實踐中的指導作用。
23日常的經營與計劃控制,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在了一起由于戰略管理把規劃出的戰略付諸實施,而戰略的實施又同日常的經營計劃控制結合在了一起,這就把近期目標(或作業性目標)與長遠目標(戰略性目標)結合了起來,把總體戰略目標同局部的戰術目標統一了起來,從而可以調動各級管理人員參與戰略管理的積極性,有利于充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并提高協同效果。
24重視戰略的評價與更新
由于戰略管理不只是計劃“我們正走向何處”,而且也計劃如何淘汰陳舊過時的東西,以“計劃是否繼續有效”為指導重視戰略的評價與更新,這就使企業管理者能不斷地在新的起點上對外界環境和企業戰略進行連續性探索,增強創新意識。
總之,決定企業經營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是企業的戰略管理,它在現代的任何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戰略管理涉及影響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各種不可控的、帶有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因素,因此制定具有發展意義的正確戰略方向對企業是否能實現遠期目標存有決定性意義。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得出,作為連鎖經營企業在持續發展中要想保持長久的優勢,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必須要加強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規劃、選擇和管理。企業戰略對企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這些導向作用具體體現在對企業宗旨、使命的確定,資源的有效整合,經營領域的選擇以及企業優勢的定位。
3連鎖經營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
31確定組織當前的宗旨、目標和戰略
定義公司的宗旨旨在促使管理當局仔細確定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范圍。對“我們到底從事的是什么事業”的理解關系到公司的指導方針。當然,管理當局還必須搞清楚組織的目標以及當前所實施的戰略的性質,并對其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估。
32分析環境
環境分析是戰略管理過程的關鍵環節和要素。組織環境在很大程度上規定了管理當局可能的選擇。成功的戰略大多是那些與環境相適應的戰略。管理當局應很好地分析公司所處的環境,了解市場競爭的焦點,了解政府法律法規對組織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公司所在地的勞動供給狀況等等。其中,環境分析的重點是把握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關于環境的信息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外部資源來獲取。
33發現機會和威脅
分析了環境之后,管理當局需要評估環境中哪些機會可以利用,以及組織可能面臨的威脅。機會和威脅都是環境的特征。威脅會阻礙組織目標的實現,而機會則相反。在分析機會與威脅時,如下因素是關鍵的:競爭者行為、消費者行為、供應商行為和勞動力供應。技術進步、經濟因素、法律政治因素以及社會變遷等一般環境雖不對組織構成直接威脅,但作為一種長期計劃,管理者在制定戰略時也必須慎重考慮。分析機會和威脅還必須考慮壓力集團、利益集團、債權人、自然資源以及有潛力的競爭領域。如某公司發現競爭對手在開發新產品并削減價格,該公司所做的反應首先應是加強廣告宣傳、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
34分析組織的資源
這一分析將視角轉移到組織內部:組織雇員擁有什么樣的技巧和能力?組織的現金狀況怎樣?在開發新產品方面一直很成功嗎?公眾對組織及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的評價怎樣?這一環節的分析能使管理當局認識到,無論多么強大的組織,都在資源和能力方面受到某種限制。
35識別優勢和劣勢
優勢是組織可開發利用以實現組織目標的積極的內部特征,是組織與眾不同的能力,即決定作為組織競爭武器的特殊技能和資源;劣勢則是抑制或約束組織目標實現的內部特征。經理們應從如下方面評價組織的優勢和劣勢:這些因素包括市場、財務、產品、研究與發展。內部分析同樣也要考慮組織的結構、管理能力和管理質量,以及人力資源、組織文化的特征。管理者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報告來獲得有關企業內部優勢和劣勢的信息。
36重新評價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按照SWOT分析和識別組織的要求,管理當局應重新評價公司的宗旨和目標。
37制定戰略
戰略需要分別在公司層、事業層和職能層設立。在這一環節組織將尋求組織的恰當定位,以便獲得領先于競爭對手的相對優勢。
38實施戰略
無論戰略制定得多么有效,如果不能恰當地實施,仍然不可能保證組織的成功。另外,在戰略實施過程中,最高管理層的領導能力固然重要,但中層和基層管理者執行計劃的主動性也同樣重要。管理當局需要通過招聘、選拔、處罰、調換、提升乃至解雇職員以確保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
39評價結果
戰略管理過程的最后一步是評價結果:戰略的效果如何?需要做哪些調整?這涉及控制過程。
總之,企業戰略管理過程包括:戰略規劃、戰略實施、戰略控制三大部分。戰略規劃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規定組織使命;制定指導組織建立目標、選擇和實施戰略的方針;建立實現組織使命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決定實現目標的戰略方案的一系列決策。戰略規劃的構成要素: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措施。戰略實施是指根據戰略的要求建立實現戰略的組織結構,確保實現戰略所必要的活動能有效進行而配置資源、分配工作,并通過計劃,預算和進程等形式實施既定的戰略,監控戰略在實現組織目標過程中的有效性進行的成果和效應評價。戰略控制就是將經過信息反饋回來的實際戰略實施成效與預定的戰略目標進行比較,檢測二者的偏離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以達到戰略目標的完成。戰略控制的必要性: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實際情況與計劃相背離的情況,這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控制制度來應對激烈變化的內外部環境,以便滿足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韓肅,苗鐘穎連鎖經營管理[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2]武亞軍90年代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與研究趨勢[J].南開管理評論,1999(2):4-10.
[3]楊順勇連鎖經營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4]陳宏琳煤炭企業經營戰略的實施與控制[J].中國市場,2014(31).
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是當前中小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新時期的模式創新要融入新思維、新技術的元素。當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集權式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發展。本文針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就深化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二、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集權式管理模式弊端明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
在經濟不確性因素增強,下行壓力加劇的環境下,中小企業遭遇發展困境。優化和調整經營管理模式,是中小企業改革創新重點。但是,中小企業絕大多數以家族式集權管理模式為主,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高度統一。隨著企業不斷壯大,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顯,成為阻礙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如,企業管理者“重短期效益”,缺乏戰略性規劃和系統性思維,企業法人治理不健全、決策機制滯后,管理能力欠缺。僅僅依靠家族式的集權管理,顯然難以滿足企業再發展的需求。因此,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關鍵在于摒棄傳統“小家子”的管理理念。
2.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企業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通過銀行融資的比例高達99%。金融機構一般以提供短期貸款為主,主要用于維持生產,無法用于企業長遠發展。加之中小企業規模小、信譽度低,銀行貸款手續復雜,且資金需求量小,頻次高。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突出。技術市場前景較好,產品優勢明顯的高科技、互聯網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良好的融資模式設計,往往錯失了市場機會。融資難實際上反映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的滯后性。因此,應積極推進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實現融資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確保企業發展的資金需要。
3.組織職能發揮不充分,組織結構與企業戰略性發展目標脫節
中小企業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戰略性發展是中小企業適應復雜市場環境的必然要求,組織結構是保障戰略性目標實現的有效措施。然而,中小企業為了節省經營管理成本,依靠個別“能人”身兼數職,代替相關職能部門的設置。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老板往往事必躬親,不善于授權,直接指揮職能部門。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個性強勢,導致部門職能發揮不充分,組織結構服務于老板意志,組織結構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脫節。
三、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的策略
1.推進企業經營管理建設,建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應切實做好:(1)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體系,適應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在新形勢下,企業要特別重視新業務管控模式的設計,要針對外部環境和行業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優化與調整,強化經營管理契合企業發展的需求;(2)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制度,依托完善的管理制度,扎實推進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3)深化經營管理效益,應強化組織機構的主導作用,通過組織變革、職能優化、流程再造,體現組織變革在經營管理模式創新中的支撐作用。
2.拓寬中小企業投融資方式,夯實企業經營發展基礎
無論是內部發展基礎,還是外部復雜的發展環境,都強調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管理的必要性。首先,中小企業應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進行戰略性的整體規劃,進而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融資結構,確保融資管理效力落到實處;其次,立足于企業戰略性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投資方案,確保企業在發展中始終與戰略性目標一致;再次,進一步優化企業資金分配,在降低財務風險的同時,力爭最大程度的創造價值,為企業經營發展夯實基礎。
3.優化中小企業組織結構,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首先,為更好地激勵和釋放員工潛能,應探索建立員工激勵機制,激活員工價值創造和績效提升。當前,應把建設企業與員工緊密結合的“命運共同體”作為組織優化的重點,夯實企業與員工互利共贏的基礎,著重培育企業可持續發展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長遠目標,最終依靠物質驅動和文化力量共同促進企業長足發展;其次,強化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構建復合型管理團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能;再次,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針對當前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應重塑組織結構,建立適應環境變化的柔性新型組織結構,實施扁平化管理,并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應用到組織管理中,提高組織管理效率,盤活企業經營管理存量,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系統論、耗散結構理論以及生態理論等相關理論。通過上面的企業文化建設及創新生命周期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周期三種關系模型,可以得到一些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的啟示,并可以利用上述理論模型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
1.1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路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要圍繞如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展開。
1.1.1企業文化建設要突出企業價值觀的核心作用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員工的精神歸宿,企業的一切行為都與之緊密相關。同時,企業價值觀又決定著企業的戰略定位、經營管理,以及經營支持能力,進而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一定要圍繞核心競爭力展開,突出企業價值觀的核心作用。
1.1.2企業文化建設要為企業的戰略觀服務戰略是一個公司長遠的目標,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有什么樣的戰略觀就有什么樣的戰略規劃,戰略觀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戰略定位能力的高低。很好的戰略定位能力有益于企業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和以后可能發展的狀況,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引導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文化建設要圍繞這一目的,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才能把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使企業有一個動態、匹配的戰略觀。
1.1.3企業文化建設要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觀服務經營管理是企業盈利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企業離開經營管理就如一架沒有運轉的機器,毫無生機可言。經營管理是一項經常性的事務性工作,它是企業戰略觀在經營管理層面的細化執行。經營管理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企業運轉效率的高低,從而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要圍繞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展開,使企業有一個動態的、協調的經營管理觀。
1.1.4企業文化建設要為企業的經營支持觀服務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處于社會的大環境當中,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周圍良好的經營環境。比較友好的經營環境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使企業的運轉更有效、更靈活;相對較差的經營環境使企業處于窮于應付的窘態。因此,企業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這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還要注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使二者共同達到一種平衡,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是為企業的發展服務的,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要促進企業經營環境的改善,使企業有一個融合的經營支持觀。企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要圍繞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來建設。以企業精神文化中的價值觀為核心,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個方面——企業戰略管理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企業經營支持能力——進行建設。
1.2企業文化創新的思路
企業核心競爭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企業環境、規模等條件的變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如果按照原來的思路和方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而不顧企業所處環境的變化,則會使企業陷入危險的境地。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周期理論揭示了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和發展規律,上面列舉的三種簡化模式啟示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盡量規避其不好的情況,促使企業文化動態發展,以適應企業環境變化引起的核心競爭力的動態變化。為實現這一目的,就要進行企業文化創新。只有進行企業文化創新,才能改變企業落后的管理方式,及不適應企業環境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創新的目的是使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夠不斷地適應企業環境的變化,使企業能夠順利地度過企業文化建設的兩個生命周期的交接時期,不至于在企業文化生命周期交接處由于處理不當而致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喪失或者大大降低。因此,我們在進行企業文化創新時可以參考以下思路。第一,企業文化創新要結合企業文化的生命周期進行。企業文化的生命周期揭示了企業文化的發展規律,為我們進行企業文化創新指明了方向:要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進行。企業文化生命周期包括文化探尋階段、培育階段、發展階段、固化階段。在各個不同的階段,要根據各個階段的特點以及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創新,并在兩個周期交會處進行創新,以防止企業在結合點處核心競爭力的大幅喪失。第二,企業文化創新要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企業進行競爭的源泉。企業文化創新就是要不斷地根據企業環境的變化,跟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而變化。第三,企業文化創新要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個方面——企業戰略定位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企業經營支持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第四,企業文化創新要把創新的內容有機地統一起來。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容包括: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目標創新、要素創新、組織創新、環境創新。創新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單個內容的創新易陷入極端,只有各個創新內容有機地統一后,再進行創新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實現企業核心能力的提升。
2結語
(一)戰略管理會計涵義
戰略管理會計是以企業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站在戰略的高度,運用戰略管理思想分析和思考問題,協助決策層人員制定科學的競爭和實施戰略規劃,不僅要向消費者和行業競爭者提供具有戰略價值的外部關聯信息,而且還要為企業內部利益相關者提供具有戰略意義的內部關聯信息,是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一門會計分支學科。
(二)戰略管理會計目標
戰略管理會計的一般目標是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戰略管理會計信息,協助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策劃、制定和執行適于企業發展的戰略決策。高質量的管理會計信息通常具備以下三大特征:第一,高質量信息要與企業戰略決策緊密相連。第二,高質量的信息要與企業戰略發展有關的具體活動密切相關。第三,高質量的信息要密切與企業全局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相關聯。
為了將一般目標貫徹執行,企業需制定具體的戰略管理會計目標,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預測和分析戰略決策因素,協助企業制定戰略目標。第二,參與企業戰略規劃的編制。第三,調節與控制戰略規劃的實施。第四,評價與考核戰略管理業績。一般目標和具體目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般目標是對具體目標的宏觀概括和指引,而具體目標又是一般目標的具體細化和表現。
二、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優勢分析
(一)日益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
戰略管理會計源于市場條件成熟且發達的歐美國家,并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日漸應用于企業戰略管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已成為市場主體,面對市場經濟環境,企業必須政企分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發展、科學管理,積極應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目前,國內企業管理逐漸在決策上趨于戰略化、綜合效益日趨全局化、人員管理上日趨可持續化,這都為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企業戰略管理的普及
自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以來,國內企業不斷發展和壯大,并逐漸走出國門,產品日漸趨向國際化。在企業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我國學者對企業戰略管理理論進行不斷深入探討和研究,并與企業實際案例相結合,產品由單一化經營發展到多元化經營、由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發展到非公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由本國企業的經營管理發展到跨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全局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了廣泛的發展。戰略管理就是要讓企業主動靈活動態地掌握和控制企業外部環境,抓住市場機遇,周而復始地進行不間斷管理,憑借科技和人才戰略獲得長遠勝利。
(三)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飛速進步和發展,使得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運用信息管理系統更加方便和高效。信息傳播速度快、質量高等優勢,可以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延伸運營范圍,降低成本??傊W絡信息技術日漸發達使企業諸多業務信息趨向多元化、全局化和外向化,這與戰略管理會計要求信息多元化、整體化及外向化相呼應。因此,先進科學的信息處理技術是戰略管理會計實現信息優質的重要保障,沒有高效的網絡技術為依托,戰略管理會計信息就無法為企業創造戰略價值。
(四)企業管理層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
企業管理層領導者在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逐漸意識到科學經營管理的重要性,驅使他們掌握企業管理理論,并與企業日常管理相結合,不斷進步和完善,此外,為應對國際發展需求,驅使企業學會用外語、法律來武裝自己,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通過不斷學習和理論實踐,客觀上企業為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培養了一支專業的核心團隊,這也為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需要管理會計人員掌握多種多樣的技術處理手段對采集到的諸多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其加工程序繁雜,學科內容涉及會計學、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以及預測學等,管理會計人員需系統地將這些學科知識融合成企業所需的知識體系,才能為企業戰略決策服務。因此,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基礎。
三、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
(一)制定科學的戰略目標
企業戰略目標由總體到局部依次劃分為公司戰略目標、事業戰略目標以及職能戰略目標。公司戰略目標是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包括未來戰略動向和業務經營范圍;事業戰略目標亦為經營單位戰略目標,以公司戰略目標為指導,各經營單位在自身領域范圍制定既符合總戰略指導,又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發展目標;職能戰略目標是以公司戰略目標和事業戰略目標為雙重指導,各職能部門制定各自領域的業務戰略發展目標,同時各職能部門應相互合作,優化資源配置。
制定由高層到各部門的戰略目標,決策者需詳細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對外部環境分析就是對一般環境和行業環境進行分析:一般環境是指任何行業和企業運營發展的環境,其影響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法律因素、技術因素和全球因素等。對行業環境的分析就是對企業造成威脅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這些威脅包括:購買者威脅、供應者威脅、替代品威脅、進入者威脅和競爭者威脅等五大內容。對內部環境分析就是對有形資源如財務資源、實體資源,無形資源如技術、聲譽,人力資源,企業能力如研發、制造、管理能力等進行分析。戰略管理會計就是要對這些一般環境影響因素和行業威脅進行信息搜集、整理和加工,督促企業制定動態性的戰略目標,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原有的決策方案,使企業戰略決策更有富彈性。
(二)建立高效的戰略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建立高效的戰略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就是要在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上對其內容不足之處進行填補,對其局限部分進行擴充,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具體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在信息系統模塊添加競爭信息系統,構建數據管理和信息分析兩個子系統,將企業內外部環境有機結合,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態勢進行搜集、處理和加工,并利用網絡通信技術將加工后的信息傳遞內外部人員進行查詢和分析,最終將討論結果呈現給決策層。
(2)為戰略計劃設計模型,主要包括模擬模型和分解模型:模擬模型的職責是通過對企業戰略發展目標進行量化,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檢驗目標是否可行,此外,對提出的多種戰略決策方案進行敏感性分析,嘗試預測多種決策方案的效果,利于高層決策人員獲得最優決策方案;而分解模型的主要職責是將公司發展戰略分解層層分解,由總體發展戰略分解為各戰略事業單位發展戰略,再將其分解為業務發展戰略。戰略分解不僅要使企業戰略細化,更要使各子戰略層實現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的總體效應。
(3)對知識庫、方法庫進行更新和補充。在原有管理會計應用的知識庫和方法庫中增加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價值鏈分析法、仿真模擬法等內容,以適應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同時,戰略管理會計信息系統要提高原有的智能化水平,通過借鑒企業內外部有關專家和管理人員的經驗及歷史戰略數據,軟件管理者可重新整合分析,更新原有知識庫,建立供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的戰略知識庫。
(三)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第一,戰略性招聘和選擇人才。企業要按照自身的發展戰略及其他因素招聘和選擇人才。在招聘和選拔戰略人才時,企業應遵循幾點原則:所選之人要富有創新研發精神,富有主見,富有挑戰精神,敢于向原有不合理制度和方法進行挑戰。這些選擇標準是企業在人員管理上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做好針對性的人才選拔,加上合適的招聘渠道和培訓,可為企業競爭戰略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第二,建立戰略性復合型人事制度。為適應戰略競爭要求,企業需要設立科學的人事制度以指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建立戰略性復合型人事制度,為員工提供多種發展路徑,鼓勵員工向橫向和縱向兩方向雙重發展,企業急需一專多能性人才,這種綜合性人才可靈活適應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為企業戰略發展創造較高的價值。所以,企業建立此人事制度相當必要。
(四)進行戰略性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方法主要介紹以下兩種:
(1)戰略定位分析。戰略定位分析是指企業根據內外部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以獲得競爭優勢。通常包括三種戰略思想:成本領先戰略思想、產品差異化戰略思想、目標集聚戰略思想。1)成本領先戰略,顧名思義就是企業為使成本達到最低,對研究、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每一環節的成本都加以嚴格控制,成本領先策略是通過以單位低成本,大規模生產銷售來實現盈利。2)產品差異化戰略,是指企業提供與同行業不同且富有特色的差異化產品與服務,使其既能符合顧客的獨特要求,又能使產品和服務在質量和性能方面與眾不同,不僅可以拓展新的消費群,還可以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3)目標集聚戰略,是指針對某一固定的消費對象和區域提品和服務,使其在特定的消費市場獲得競爭優勢。目標集聚戰略又分為兩種:成本集聚和差異化集聚。
(2)價值鏈分析。第一,行業價值鏈,指的是在整個行業里,產品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到出庫,最終到達消費者手里在產品作業各環節所創造的有價值的活動。第二,內部價值鏈,是指企業為創造消費者所需的產品和服務,產生的與創造產品相關的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五項內容。輔助活動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基礎設施等四項內容。第三,競爭對手價值鏈是指對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價值鏈進行整合分析。
對內部價值鏈進行分析,可以消除不增值作業,在不影響競爭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對行業價值鏈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行業現狀及如何利用行業上下游價值鏈來降低外部成本。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進行分析,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以便確定競爭策略,打敗對手。
四、結束語
【關鍵詞】 企業經營管理 企業經營管理 問題與措施 經濟危機
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實現一體化和全球化,經濟風險上出現了“動一發而牽全身”的局面,因此“98”經濟危機和美國的金融風暴等經濟問題將以最壞的速度席卷全球,給各國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經濟危機下,部分企業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面臨著破產和倒閉的危險,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落后,生產技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缺乏管理上的創新。雖然部分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能夠在經濟危機下支撐企業的正常運行,但是問題很多。本文將我國企業致力于經濟危機大背景下研究分析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1 經濟危機下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
能夠提高企業的利潤。企業經營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尤其發生經濟危機時,企業經營管理的創新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提高利潤,是企業實現設備的更新,人才的聚集和生產擴大。其企業利潤的增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預期的利潤增加,另一方面是企業現在的利潤增加,這兩個利潤指標的增加都以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為基礎的。因此,企業利潤是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的動力源,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目標。
更加適應市場的發展。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市場經濟活動的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必須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活動,以市場的發展為準則。如果企業的經營管理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那么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將會受到限制,甚至寸步難行。經濟危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也是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要求企業增加抗風險能力,改進技術,更能把握市場的發展方向,有利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改革,完善企業的市場經濟管理模式。
能夠帶動員工的積極性。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就是人的管理,員工的素質結構是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標準。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企業通過經營管理的創新,按照按勞分配的原則建立健全利益分配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人才培養與管理機制,發揮企業員工自己的價值,調動員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企業員工與企業的發展共存亡,把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空綁在一起。
2 經濟危機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存在問題
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我國企業經營管理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方面,我國企業缺乏長遠的戰略發展規劃。戰略規劃包括企業經營管理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分析,內部環境包括企業整體的內部問題,包括營銷、采購、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這些設計到企業經營資本的核心問題,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外部環境是企業隨處的市場環境,包括國家的經濟政策,行業之間的競爭、客戶的需求等問題。我國許多企業嚴重缺乏對企業生存的環境分析,導致企業的不能及時的抓住市場機遇和掌握市場信息的變化,無法跟上社會和行業經濟形勢的變化,最終使得企業出現虧損問題;二是戰略實施問題。企業戰略計劃的實施時企業戰略制定的根本目的,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也就是執行力的實施過程。
我國企業的戰略計劃能力高于戰略執行力,由于人力、資金、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戰略執行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在經營管方面的力度,保證企業執行力的有效開展。
3 經濟危機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策略探析
管理思想創新。經濟危機的的背景下,思想創新是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的關鍵。在企業經營管理創新中,樹立正確的思想才能企業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對待企業的經營管理,發揮員工的能力價值。企業樹立了正確的創新價值觀,才能真正體現為社會和自然發展做貢獻、企業管理創新與社會和諧發展相一致的價值。但是,企業在思想管理創新時必須健全企業經營管體系和管理結構,增強經營管理水平與能力。
管理制度創新。經濟危機大背景下,市場經濟活動的變動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建立健全經營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企業在運行中,首先要建立市場風險預測機制,能夠審視金融危機下的企業市場抗風險能力和經營規模,避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同時,要根據行業規章和企業管理制度來治理企業,以前的家族企業管理模式或者企業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是保證企業正常經營管理的基礎。,因此,企業管理要實現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過程,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的現代化。
管理戰略創新。我國企業深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比較明顯,這就要更加注重企業發展的戰略創新。企業的戰略創新根據市場要求重新定位和重新整合,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戰略措施。另外,企業還應該進行管理組織創新,通過組織形式將企業不同部門與不同人員相聯系,增強企業內部人員的凝聚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從內部到外部建立合作、協調、高效的機制,才能產生巨大的,才能在經濟變換的形勢下產生持久的企業競爭力。
4 結語
在經濟危機背景下,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經營創新管理是企業擺脫危機,實現脫變的關鍵因素。面對經濟危機的大形勢,我國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我國企業抵御經濟危機沖擊的能力。企業有關部門及人員應該深入研究我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經營管理存在問題,創新企業應對經濟危機的策略,為我國企業在經濟危機背景下進行經營管理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劉鳳霞.加強經營管理,應對經濟危機[J].山西科技,2013(1):77-78.
關鍵詞:戰略管理 會計 企業 應用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復雜化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傳統管理會計已不能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戰略管理會計的誕生彌補了傳統管理會計的不足,它能夠為企業的管理者謀求長遠發展,收集與企業發展有關的外部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幫助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如何把戰略管理會計更好地應用到企業中去,已經成為企業實現長遠利益的關鍵。
一、戰略管理會計的含義和特征
戰略管理會計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會計體系。它以促使企業良性循環并不斷發展為目的,從戰略的高度進行分析和思考,協助高層領導制定競爭戰略、實施戰略規劃,為企業戰略管理即提供本企業與戰略相關的內部信息,也提供顧客和競爭對手的外向型信息。它是在傳統管理會計遠遠不能滿足戰略決策所需要的信息情況下應運而生的,是適應企業戰略管理要求的產物,是企業會計工作的演進和深化。企業要運用戰略管理會計來實現戰略目標,就要加快企業的戰略管理,從戰略管理的需要出發,關注企業外部環境信息提供和控制程序。 戰略管理會計與傳統管理會計相比有下面幾個特征。
1.全面性
戰略管理會計收集信息使之搜集與整合的信息不僅僅是財務信息,其涉及面廣,考慮多種因素,還增加了多項應該考慮的重要非財務信息。
2.外向性
傳統的管理會計的比較單一核算是針對于企業內部的相關信息做出的。而戰略管理會計注重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擴大了會計信息收集、整理、報告范圍與角度,并根據企業所在行業以及市場的動態的關注和充分分析與掌握企業的外部環境從而制定企業相關決策。
3.長期性
戰略管理會計針對于企業的長期戰略計劃與決策,從長遠利益來分析評價企業的資本投資,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更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持續經營。
4.權變性
戰略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為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戰略相關度,這種權變管理思想會使戰略管理會計的各項決策分析在變動的外部環境條件下進行。
5.過程控制
戰略管理會計主要通過過程的控制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它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企業整體目標相聯系,從而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
二、 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應用的現狀
1. 我國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
我國對西方的管理會計系統地學習已將近有三十年的歷史。在這一階段中,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知識已經掌握,因此,傳統的管理會計在企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而我國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論是從一九九七年才開始引進的,是伴隨戰略管理的出現而產生的,才不足十余年的歷史。因此,對這一理論研究和探索之中,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未能形成和得到有效的普及。
2.缺乏戰略管理會計的環境
企業環境影響著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 戰略管理會計應用狀況的根本因素是由企業生產經營機制是決定的。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正逐步走向市場,目前,我國企業的管理模式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沒有全局性和長遠性,而且企業把會計工作仍然是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把管理會計作為財務會計的一個附屬品。有很多企業采用的是家長式的管理模式,規章制度和運作由一人制定,在這樣的環境下導致戰略管理會計環境的缺乏,很難實施企業的戰略管理會計。
3. 企業經營管理者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戰略管理會計能否起作用,不僅取決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的學識、才干,還取決于管理者在決策時的價值取向。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的階段,如果業經營者與企業利潤不掛鉤,會使企業經營者放松相對制約,缺乏在管理創新的熱情,疏于對企業管理。在我國一些企業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投資或經營決策失誤案例中,除了由于決策者管理知識因素和對科學的決策程序操作違規外,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企業或社會的長遠利益與決策者的價值取向不相一致,某些經營管理者不注重長期利益,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戰略管理會計注重長久、持續的競爭優勢,遵循長期性的原則,立足長遠, 對企業的各種管理策略是從長遠利益來分析、評價的。于是,一些經營管理者為了短期利益,明知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有所幫助,但卻根本不重視。
4. 缺乏戰略管理會計人才
戰略管理會計應用方法較傳統管理會計有很大變化,是企業經營戰略的產物。多樣的信息來源和信息種類需要多種信息分析方法,因此,財務指標的計算結合了價值鏈分析法、動因分析法、環境分析法、對手分析法等多種技術方法,它豐富了傳統管理會計方法。對于新型管理會計人員來說,要從事戰略管理會計工作就需要更高的綜合素質,不僅應當熟悉本企業所在行業的特征,還要通曉經濟領域和涉及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各個方面,還要具有戰略的頭腦、開闊的思路、高瞻遠矚的謀略,認識和處理問題要從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是一種具有高智能、高創造力的人才。從我國目前會計人員及其它管理人員的素質來看其素質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