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4 15:22: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旅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態旅游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相應的規范和標準來實現其保護自然和謀富社會的承諾。依據一定的規范與標準,對生態旅游企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評估,并提出改進意見的過程,就是生態旅游認證(EcotourismAccreditation)。不同的生態旅游認證體系其做法有所不同,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負責認證的機構提出詳細的標準體系與指標體系,其次是對被認證的企業或產品的現狀進行評估,確認其在生態旅游相關方面的表現是否達標,如果達標,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認,一般會授予有關證書或標識(如授予生態標識),如果沒有達標,也會提出改進的建議[1]。從而促進生態旅游經營者改善其環境表現,實現其對自然和社會負責的承諾,促進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世界各地開展了不同層次的生態旅游認證,為規范、推動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WTTC發起的綠色環球是旅游業最早的生態認證制度,也是目前唯一涵蓋了全球旅游業的一個。澳大利亞是最早實行全國性生態旅游認證的國家。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世界生態旅游峰會進一步提出,要利用國際上認可的原則來制訂認證方案,以鼓勵企業參與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自愿活動,促進消費者的認知,同時,認證制度要反映區域和亞區域的標準,并建立相應的立法框架來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游認證要求建立一個生態旅游等級制度。
二、生態旅游等級
澳大利亞全國生態旅游認證項目(NEAP)將自然旅游和生態旅游住宿設施、游覽和吸引物產品,分為自然旅游、生態旅游和高級生態旅游三個等級。
李洪波、黃安民參考澳大利亞生態旅游認證項目(NEAP)的經驗,將生態旅游分為四個等級:自然旅游、一級生態旅游、二級生態旅游、三級生態旅游。
周玲強為把生態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階段性目標,將生態旅游等級劃分為非生態旅游、生態旅游、高級生態旅游三個等級。
陳金華、肖壽才、黃暾根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指標體系將保護區生態旅游等級分高級生態旅游、中級生態旅游、初級生態旅游。
黃祖輝、程興火、周玲強將生態旅游評價標準用一個模糊集合表述,分為四個等級:V=(高級生態旅游區,生態旅游區,準生態旅游區,自然旅游區)。
可見,生態旅游等級主要是利用有關標準來區分生態旅游的質量和發展程度。這樣就把生態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階段性目標,為那些所得等級不高的景區提供了激勵和改進的途徑,鼓勵景區的持續改進。
三、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狀況
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主要是通過生態旅游認證研究和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來體現的。
旅游業的綠色認證體系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才出現,其后不斷地把社會和經濟以及環境標準納入其中。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確定了約250種旅游業標準,包括行動規范、獎勵、標準檢測、最佳實踐和大約70種提供批準標識或標志的生態標簽和認證體系[2]。國外有些學者對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標準與行動措施作了較細致的研究,對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提出一些建議性的細則[3]。從國外各種形式的生態旅游認證過程中可以看出,對生態旅游等級進行評價主要從兩大角度進行,即基于表現的標準的角度和基于過程的標準的角度。表生態旅游評價指標及其判別
關于生態旅游的檢驗和等級評判標準,楊桂華、鐘林生、明慶忠提出了生態旅游的三大檢驗標準:(1)生態旅游的對象是原生的、和諧的生態系統;(2)對象應該受到保護;(3)社區的參與。而孫玉軍等詳細的列出了生態旅游的評價指標以及判別的標準,如上表:[4]
有學者針對目前我國各地區生態旅游發展程度不一的情況,提出實行生態旅游認證制度多元化,建立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這種階段式的體系更為合適的觀點[5]。
李星群、廖榮華從自然保護區的特殊性出發,分門類設置了70項評價指標,比較系統的構建了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為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指標設計和體系構建提供了參考。呂陽采用熵技術支持下指標權系數賦值的方法構建了具有三個層次和共84個具體指標的生態旅游區識別指標體系,并根據該指標體系對遼寧省部分景區的屬性進行了判斷。程道品、何平、張合平為反映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效果,在三個層次(準則層、指標層、要素層)上構建了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的評價指標體系,對46個指標要素設立了評價標準,用AHP法對其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并用四個等級來評價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白鷗和周玲強均在總結生態旅游認證標準和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最新進展的基礎上,采用德爾法和因子分析構建了共有42個指標的具有三個層次的生態旅游認證指標體系,并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項指標的權系數,并分別在實證分析中檢驗了其適用性。黃祖輝、程興火、周玲強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來構建由4個準則層、13個領域層和59個指標構成的生態旅游區認證等級指標體系,并對浙江省臨安太湖源景區作了實證分析,此研究發展了構建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的方法。
但以上研究者大多未對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和生態旅游景區生態程度與生態旅游等級的聯系作細致的闡述和分析。
借用新的研究方法還有,魏敏、馮永軍、李芬等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方法進行農業生態旅游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其中利用了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來確定評價因子的權系數。該研究給不同的農業生態旅游地進行打分,但并未根據所得分值進行等級劃分。
李洪波、黃安民提出了生態旅游評價研究的基本理論框架和兩個新概念,即生態程度、生態旅游等級,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試圖通過等級評價的方法來界定生態旅游。他們認為對生態旅游通過評價,確定等級后,首先可以了解某一目的地生態旅游的整體狀況;其次還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在此研究基礎上,李洪波、陳金華將生態旅游目的地劃分為四個等級:自然旅游、一級生態旅游、二級生態旅游及高級生態旅游,并將“生態旅游程度”作為評價的總目標,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設置了相應的類指標體系,并從理論上探討了具體的評價方法。但此兩項研究并未作深入的實證分析,實際上只是提出了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的假說。
四、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存在的問題
1.對生態旅游的精確含義缺乏一致性的理解使生態旅游難以建立統一的評價和衡量標準
其一,從概念上來界定、衡量生態旅游難度很大。
現有的生態旅游定義不下百余條,每一種都有自身的側重點。學者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出發,結合自己的理解定義生態旅游。雖然沒有任何一種定義能夠包含生態旅游的全部內涵,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不同見解的研究思路是有助于一個學科的發展,是學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對于業界而言,從如此眾多的定義中去理解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是困難的。生態旅游經營者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生態旅游的理論。許多生態旅游被當作一般傳統旅游來經營。生態旅游已經成為商業標簽在各種各樣境況中被廣泛使用,甚至經常被濫用?!坝行┳苑Q的生態旅游,根本就沒有顧及到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所以不打折扣的生態旅游主流路線是罕見的。當在可持續性標準的旅游路線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的時候,是不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產業的”(MegarEplerWood,2002)。
“換句話說,生態旅游的理論還未真正成功地付諸實踐”[6]。于是在實際經營中,“變形”的生態旅游時有發生,因此,對概念理解的偏差,使“現象的”生態旅游與“期望的”生態旅游之間出現了相當大的差距。這正是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所關注的問題[7]。
其二,偏重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
生態旅游還表現出受益者主體的共生。生態旅游的受益主體由政府、旅游業、旅游者、當地社區、學術界、志愿部門、保護機構和媒體8個受益主體組成。在生態旅游系統中,這8個不同的受益主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從生態旅游中獲得利益,即他們是生態旅游利益的共同體;不同點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發揮的作用不同,即所擔負的責任和義務有所差異。生態旅游就是要在自然環境和(或)文化敏感的區域實現可持續旅游發展。此目標的實現,決定了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構建必須關注所有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協調程度和行為的協作方式,在體系中設計相應的指標予以反映。只有在一個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建立新型的利益平衡機制才能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個體理性的主觀動機最終帶來集體理性的客觀結果,實現四個維度上的可持續性[8]。因此,生態旅游的發展實際上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存在一個資源(自然、文化、權力等)的分配和利益(環境、社會、經濟等)的平衡過程,是利益相關者之間通過交易、協調、利益讓渡和責任而進行社會建制的過程。而現有的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存在偏重一個或少數幾個利益相關者的現象,因而幾乎沒有關注這一社會建制過程。
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的構建應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多維目標上。生態旅游是以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的總體目標而不是以企業的盈利和旅游者的最大享受為指導原則,是以資源而不是以旅游者需求為核心的,因此需要在保護區、旅游者、旅游企業、非政府機構、專家及學術機構、當地政府之間建立一個合作機制,從而使上述主體共同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也從服務與被服務轉變為協調與合作[9]。構建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應以整體內的協調與合作作為主要的出發點。
2.對生態旅游目的地復合評價存在誤解導致生態旅游等級喪失獨立存在的意義
其實質上,旅游景區與旅游目的地是兩個有區別的概念。
旅游景區是我國旅游研究和實踐中主要使用的一個詞匯,其含義應該是,一個以為旅客提供旅游產品和服務為主的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吸引游客,將旅游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1999年9月30日,國家旅游局的《旅游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辦法》中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正式開業接待旅游者一年以上的旅游區(點),包括旅游景區景點、主題公園、游樂園、度假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文博院館、美術館等,均可申請參加質量等級評定?!痹谶@一規定中除了旅游城市與世界遺產單位沒有列入其中外,幾乎所有可作為旅游發生地的場所都包括了。
旅游目的地(TouristDestination)是國際旅游研究和實踐中常用的詞匯,一般情況下,相當于我國的旅游景區。它是一個相對概念,可以指一個州,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城鎮或一個具體的旅游景區。與旅游景區概念相比,外延要寬泛得多。再則,旅游景區所代表的功能范疇也少于旅游目的地。所以,旅游目的地指任何有旅游行為發生的場所,且沒有旅游區(點)的旅游規定性。而且作為生態旅游的目的地,更具有游客對于目的地的單向性。
將生態旅游目的地,如自然保護區歸類至旅游景區(點)內是不合適的。這樣做,忽略了一個功能上的問題,即多數生態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功能并非是吸引旅客,發展旅游業,而是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復合性,其中的生態旅游業務只是一個輔助手段。以自然保護區為例子,根據IUCN提出的11類管理模式中,保護區的主要功能是保護、控制、科研、教育、維護等,而生產利用和旅游開發并不是其主要功能[10]。
從上述中可以看出,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復合性。將生態旅游目的地視為一般景區(點),無疑是抹去了傳統大眾旅游與生態旅游的本質區別。這對生態旅游的發展將產生誤導,使評價生態旅游的標準與大眾旅游相比失去獨立存在的意義。又因為,生態旅游活動主要發生在目的地,生態旅游者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的過程行為與其他旅游者并無太大的區別,其行為方式所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主要考察其在生態旅游區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動內容。所以應將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范疇主要限制在一個具體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如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遺產地等)之中,這樣有助于區分評價生態旅游與傳統大眾旅游不同的標準。
3.缺乏具有生態倫理觀的研究理念來指引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的構建
生態旅游屬于限定性的旅游類型,生態旅游有著自身的約束條件,研究生態旅游約束條件的表現程度和生態旅游的等級是息息相關的。所以研究生態旅游的約束條件應成為生態旅游研究者關注的問題之一。生態一詞在生態旅游的限定條件中被賦予了兩層特殊含義。首先,它一定是某種限定條件的化身;其次,它與自然生態平衡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生態旅游的經營方式應區別于傳統的旅游經營。前者所關注的因素在本質上有別于后者。生態旅游項目一般都位于原始的或脆弱的生態系統內,鑒于此,生態旅游項目對環境具有很大的潛在影響。這些地區往往生物種類豐富,這是它們吸引生態旅游的一個原因,但是它們的環境也很容易受到破壞。與其他旅游方式相比,生態旅游危害所依賴的環境資源的風險更大,比如:人口過度擁擠,為了增加道路和建設設施而砍伐森林,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環境的喪失,對稀缺資源的競爭加強,吸收能力弱或無吸收能力地區廢物和污染增加。所以生態旅游項目的經營必須以維護生態旅游地的生態平衡為前提。
生態旅游地的生態平衡大致包括三個方面:(1)自然旅游資源的生態平衡;(2)人文旅游資源的生態平衡;(3)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及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的生態平衡。
生態旅游地平衡理論在不同的地點、不同時間有著不同的應用結果,只能參照而不能隨意完全照搬和照辦其他地方的經驗。因為生態旅游理論是科學,旅游資源的內容不同,生態旅游的平衡點就不一樣。確定生態旅游之生態鏈的平衡點及變化幅值,以及在變化幅值內的生態旅游四要素①的各種組合是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的核心和基礎。[11]
正由于上述原因,在生態旅游經營中,人們應該更加關注環境狀況,以一種新的生態倫理觀來管理組織,以達到對環境的最小影響。對生態旅游的研究應該堅持將生態倫理觀灌輸到生態旅游的實踐中去?!皩h境觀引入經營者的經營準則是區別生態旅游產品與傳統旅游產品的重要部分”(CarolPatterson,1997)。
4.現基于各種理論建立起來的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其一,現制定的評定生態旅游等級的標準和原則多種多樣,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由于沒有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特別是缺少業界的參與,基于各種理論制定出的規則和標準參差不齊,因而在實踐中或者難以貫徹,或者無人理解。同時,生態旅游中涉及的要素很多,有環境的、產業的、社區的等等,而且原因和影響之間可能會存在很大的時間滯后性,如生態旅游活動所帶來的文化方面的影響,就是一個緩慢影響的過程[12]。因此需要在實踐中反復觀察研究這些要素與生態旅游的內在聯系,這也給制定適合的原則和標準帶來了困難。
其二,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指標逐步向“基于表現”與“基于過程”相結合方向發展才能符合生態旅游管理實踐的要求。如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應包括能全面反映生態旅游管理績效方面的指標。在建立生態旅游評價體系時,“基于表現”的指標和“基于過程”的指標應該是互補性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績效包含在生態旅游“基于表現”的標準里,反映了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
其三,生態旅游的發展是迅速的,產品數量迅速增大,也就是說,它處在動態當中。若要制定長期不變的原則和標準是脫離實踐要求的。若要使制定的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適應生態旅游的發展,關鍵的是如何提高評價標準,或者說如何設計指標和構建富有彈性的評價體系以保證生態旅游環境的可持續性。生態旅游等級的評價,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是一個復雜、模糊的過程,它的評價不能簡單地用一個精確的數學量來度量,用模糊語言來描述是非常合適的。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每一個單項指標,都是從不同的側面來反映景區生態旅游開展情況。生態旅游評價所涉及的各因素隸屬函數關系的確定要根據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的兩種方法來確定。
5.現建立起來的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沒有考慮到生態旅游體驗
旅游個體通過與外部世界取得暫時性的聯系從而改變其心理水平并調整其心理結構的過程,就是旅游體驗。這種體驗是旅游者的內在心理活動與旅游客體所呈現的表面形態和深刻含義之間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結果,是借助于觀賞、交往、模仿和消費等活動方式實現的一個序時過程[13]。生態旅游由于具體的旅游目的、方式等不同而有別于其它旅游方式,但它仍然是一種旅游方式。生態旅游產品具有普通旅游產品所具有的共性,生態旅游者對生態旅游產品與服務的消費有一個過程,是一段經歷,所以也存在旅游體驗,即生態旅游體驗。
Pinell與Gilmore在《體驗經濟》一書中,將“體驗”具體分為四類:娛樂、教育、暫避現實和審美。旅游業被公認為天生的“體驗產業”,旅游者離開日常工作、居住的環境(暫避現實),接受跨文化與異域風情的洗滌(審美),盡情享受休閑時光(娛樂),并通過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靈感受,獲取精神的成長(教育)。旅游體驗是旅游世界的硬核。不管是對旅游者還是對向旅游者提供服務和產品的旅游企業管理經營人員而言,旅游體驗的質量都可以說是他們從事旅游及相關活動的生命線,高質量的旅游體驗給旅游者以預期甚至超過預期的旅游滿足,從而奠定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長久基礎[14]。因此,體驗是旅游活動的本質屬性。鑒于體驗價值已成為旅游產品能否熱銷的重要指標,因此,在進行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時,應充分考慮各項評價指標的體驗程度。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游客旅游是為了獲得某種舒暢而獨特的體驗。旅游體驗的核心在于真實性和參與性。旅游經歷就是游客參與旅游活動的結果,游客追求活動的真實性與參與性。真實程度和參與程度與體驗效果直接相關,真實程度和參與程度越高,體驗效果越好,反之則越差[15]。旅游體驗的真實性是建立在旅游對象客觀真實的基礎上的。生態旅游者更加重視體驗程度。
綠色環球21生態旅游國際標準體現的原則要求生態旅游:(1)向游客提供親身的、直接的自然體驗(集中于自然區);(2)提供能夠更好地理解、欣賞和享受自然的機會(解說);(3)敏感性的解說;(4)持續性維持并提高消費者的期望。該標準針對每個原則設定了具體的詳細指標,集中于對“過程”和“表現”的衡量,以提高生態旅游者的體驗程度。
旅游體驗影響因素受旅游者的客觀與主觀條件的影響。旅游者獲得旅游體驗的強度因人而異,但主要由旅游景區各種因素決定的。旅游景區的中心任務不是單純提供旅游產品與服務,而是為游客塑造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對于生態旅游者來說,為了塑造最優的旅游體驗,旅游景區應該將生態旅游體驗主題化,以正面線索強化主題印象、淘汰消極印象,提供紀念品,并重視對游客的感官刺激。
建立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指標體系,要從游客的角度出發,為部分評價因子設置體驗系數,這將有助于真實反映生態旅游產品的價值。比如,很多旅游區在做生態旅游資源評估和市場推廣時,珍奇野生動物資源是重要的資本,但實際情況卻是,可能因為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很小或者根本不可能讓普通游客接近,所以對游客而言,其生態旅游體驗價值幾乎為零,體驗系數在這種情況下就能起到一定的矯正作用。
摘要:生態旅游認證的關鍵是建立生態旅游等級評價體系。生態旅游等級主要是利用有關標準來區分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生態旅游質量和發展程度。目前,有關生態旅游等級評價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在我國還比較少,沒有形成完整科學的研究思路。對國內外生態旅游等級評價研究作一個回顧、分析并總結問題,有利于更加科學地研究生態旅游,指導生態旅游經營與管理。
關鍵詞:生態旅游;認證;生態旅游等級;評價;問題
注釋:
①王敬武認為生態旅游理論是研究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媒介和環境(也包括旅游環境)之生態化意義下的想互關系和變化規律的科學,該觀點突出了生態旅游環境不同于一般形式旅游的環境。詳見:論生態旅游的內涵及規律[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95-100.
參考文獻:
[1]鐘林生鄭群明石強:中國實施生態旅游認證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2:112-116.
[2]MarthaHoney.Ectourism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hoOwnsParadise?[M].Washington,D.C.:Islandpress,2002:2-19.
[3]Shores.TheChallengeofEcotourism:ACallforHigherStandards[M].NewYork:CABIPublishing,2001:213-218.
[4]孫玉軍劉艷江趙炳柱:生態旅游及其評價指標探討[J].北京林業大學,2001,3:109-110.
[5]甄翌:關于建立我國生態旅游認證制度的思考[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6,7:41-43.
[6]SherylRoss,GeoffreyWall,Ecotourismtowardscongruencebetweentheoryandpractice[J],TourismManagement,1999,20:36-42.
[7]李洪波黃安民:生態旅游等級評價——一個理論框架[J].生態經濟,2003,10:130-134.
[8]楊桂華: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四維目標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5,5:71-77.
[9]宋瑞:我國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36-41.
[10]DavidA.Fennel,Ecotourism:an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gePress.1999:43.
[11]王敬武:論生態旅游的內涵及規律[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95-100.
[12]周玲強:生態旅游區認證標準及推廣過程中政府行為研究——以浙江省為例[D].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13-87.
[13]謝彥君:基礎旅游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204.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實證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梢娐糜伍_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a。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萍际菆@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_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郭煥成等:觀光農業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0(2)。
2.盧云亭等:觀光農業,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蔣和平: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論,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年7月。
【關鍵詞】青海;生態旅游;思考
一、生態旅游及其特征
“生態旅游”一詞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環境研討會上得到正式承認。按照生態旅游學會1992年對生態旅游所作的定義,該術語主要包括三層意思:一是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動;二是生態旅游的對象不局限于區域的景觀、景物(如山、水、生物資源等),也包括區域的人類遺產、人文景觀等(如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三是生態旅游是在傳統的大眾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加重視與自然景觀的協調一致和有機聯系。可以說生態旅游是人類先進的生態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與傳統旅游相比,生態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態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2、生態旅游強調旅游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圍之內,有利于游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游造成大的破壞;31生態旅游鼓勵“互動式”參與,需要旅游者廣泛接觸大自然,融入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中,既充分欣賞、享受生態旅游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又積極充當人文及生態環境的保護者;41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這些責任包括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責任,以及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責任;51生態旅游是一種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較高文化素質,通過觀賞自然人文景觀,從中獲取自然、人文知識;61生態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都強調突出自然本色,參觀游覽活動以自然生態本色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設施簡單,基礎設施的投資費用很低,僅相當于傳統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發展生態旅游業的優勢與問題
青海作為以地文景觀為特色的山地景觀旅游資源集合區和以歷史文化為脈絡的文化旅游資源集合區,發展生態旅游業潛力巨大。近年來,青海省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為先導,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著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生態、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為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著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觀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作———環青海湖風光和體育旅游圈;以清涼、健康、生態、人文、旅游為豐富內涵的環西寧“中國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鐵路為紐帶,以大旅游的思路開發青藏高原獨特的歷史文化、雄渾的山河湖泊、豐富的高原生態、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鐵路世界屋脊旅游帶;以貴德為核心,以“清清黃河”為主線,加快開發了黃河沿岸的自然風光、撒拉族風情、溫泉療養、宗教文化等旅游產品,形成了黃河文化旅游帶;同時,開發連接龍羊峽、拉西瓦、尼那、李家峽、公伯峽等梯級電站的黃河上游水電明珠工業旅游帶。積極培育以玉樹、班瑪林區、年保玉什則湖、阿尼瑪卿山等景區為重點,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觀和特色文化,積極推進了玉樹嘛呢文化景觀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重點開發觀光、生態、科考、獵奇、探險、登山等旅游產品的三江源生態旅游區。
二是打造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獨特的高原風光、優良的植被、水和空氣,突出生態特色和少數民族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貴德、金銀灘、互助、循化、海西等為重點的一批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實現了由過去傳統的“點”向片區發展轉變,由單一的觀光旅游向會議、度假、休閑游相結合轉變。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三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組織城市建設,實施了格爾木、西寧等城市總體風貌改造、綠色通道和節點建設工程,配套城市服務功能,增點留客,使之成為旅游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四是打造運動休閑旅游精品。以項目為載體,積極推進觀光型旅游向度假型、運動型、體驗型旅游轉變,高起點策劃、高質量推出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青海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巖賽等旅游項目,增加了參與性、娛樂性旅游項目,豐富了旅游精品內容。
(二)基礎設施建設有所強化
近五年來,青海省投入巨資,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715億元。公路通車里程達513萬公里,高速公路從無到有,發展到215公里,“兩橫三縱三條路”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基本建成。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蘭青鐵路復線電氣化工程即將竣工,柴木鐵路、西格段復線及電氣化工程和玉樹三江源機場開工建設,西寧和格爾木機場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峽、尼那、拉西瓦、積石峽等大中型水電站、大通華電火電、格爾木燃氣電站和官亭至蘭州750千伏、烏蘭至格爾木330千伏輸變電工程、農村電網改造和玉樹州電源電網建設等重點電力工程相繼建成或開工建設,基本實現大電網覆蓋下的戶戶通電。建成黑泉水庫和盤道水庫,開工建設“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貧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固定電話突破100萬戶、移動通信用戶突破200萬戶,實現了鄉鎮和行政村全部通電話。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處理、煤改氣等城鎮設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旅游管理體制創新積極推進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對全省旅游業發展的綜合決策和監督管理,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執法、統一營銷,在景區制定并嚴格執行了旅游經營資格準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度。同時,按照旅游資源國家所有、政府管理、企業經營的思路,于2007年對老爺山風景區實施了旅游開發權轉讓。并著手制定州縣鄉鎮的旅游發展規劃,精心對項目進行策劃、包裝,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著力探索旅游開發“國有民營”的新路子。
(四)旅游業與農業實現了合理“嫁接”
堅持旅游業與農業的合理“嫁接”,以發展農家生態休閑旅游、無公害農產品、旅游商品等為重點,實施了海東農業生態示范觀光帶,不斷規范臨近旅游景區的農家生態休閑度假旅游接待點。開發了以冬蟲夏草、大黃茶為主的中藥材,以沙棘、高原獼猴桃為代表的優質水果,以郁金香等優質花卉苗木等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西寧生物園區的投資建設。
但是,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作為新的旅游發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態旅游也亟待解決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對發展生態旅游業的認識問題。“旅游業是無煙工業”的觀念還比較流行,因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重視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而忽視旅游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的破壞。當旅游者把旅游資源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去消費時,其認識上的差距和行為上的不當,就會造成旅游資源一定程度上的損壞和污染,加劇甚至激化旅游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2、系統的生態旅游專業規劃問題。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是生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礎。然而,在開發中,許多地方重視旅游本身及相關產業的布局規劃,而忽視生態建設規劃。在景觀設計上,沒有充分體現人性化和生態化設計理念,以致許多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氣氛不協調
3、科學的管理機制問題。目前,許多景區所有權、規劃權、開發權、經營權集于一體,其對資源保護與開發僅僅依靠財政的投入和經營收入,無法對資源實施最有效的保護和長遠的開發,旅游經營管理主體缺乏活力與生機,出現了有的資源因無序開發而耗費巨資進行整治、有的資源則長期閑置等諸多問題。41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問題。發展生態旅游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投入作保證,但由于資金短缺,導致旅游景點景觀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特別是交通、排污等設施較為落后,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51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問題。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對產品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學、生態學、環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技術較為復雜。但目前既懂生態學和旅游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游內涵的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議
(一)高點定位,精心編制生態旅游發展規劃
堅持規劃先行并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指導思想上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資源環境保護觀,視人為自然生態的有機成分,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在具體規劃上,要增進環境優化與人文關懷的互動,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加強對全省旅游資源價值、市場潛力以及旅游開發將會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評估,并在對各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的基礎上,按照適度、有序、分層次開發的原則,按照生態旅游的規劃模式,制定符合生態旅游目標的全省生態旅游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規劃、景觀規劃、水資源和能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各種專項規劃,實現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的銜接統一。
在具體項目上,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各景區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于景區內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務設施的規劃,要縱覽全局,取舍得當。對一些生活設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橋、公廁之外,則盡量減少人工構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和破壞。
在旅游產品的規劃設計和改造創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資源殊的自然屬性,找準旅游資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裝渲染其稀奇獨特的品質,使旅游產品既美麗多姿又富有神韻,既統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氣質。在藝術形式和手法上要認真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旅游規劃建設上的生態理念、環保意識及建造藝術,以規劃整合生態旅游資源,精心打造生態旅游板塊;以青海湖、鳥島、塔爾寺、江河源、昆侖山、寶隆灘、可可西里、原子城、柴達木萬丈鹽橋、巴隆國際狩獵場等優勢資源為基礎,發揮資源的壟斷性作用,突出一個“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以資源為依托,以文化為主線,依據產品的關聯度,增加產品組合的深度和寬度,增加生態旅游產品的內涵。
(二)創新機制,提高旅游資源配置和運作水平
實行旅游資源“國家所有、政府監管、企業經營”三權分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確保國家對旅游資源的所有權。在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有機結合的原則下,按照各類景區的性質,區別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模式,對坎布拉、鹽湖城資源等級較高、各方面條件較為成熟的旅游資源,在現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進行改革、創新,實現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開。對尚需大量基礎配套設施投入的三江源、環青海湖等旅游資源,則按照保護旅游資源及其特色和永續利用的原則,大膽對外開放、招商引資,通過經營權轉讓,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提高景區開發、保護、管理水平。在經營權轉讓中,堅持采用公正、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對旅游資源開發經營者進行遴選,使信譽好、實力強、理念新的企業取得經營權,確保開發檔次,并以契約形式明晰責權,防止出現新的政企不分現象。同時,加強對經營者的投資與經營行為的有效監控和幫助,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優良生態旅游資源,形成強勢品牌
具體講,可以借助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和中國夏都的品牌,同時結合青海湖、塔爾寺等著名景區(點)的觀光游和休閑度假游,通過多個渠道、多種媒體,包裝宣傳青海省的生態旅游業,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打造著名的生態旅游品牌,并加強與各地旅游機構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態旅游熱點。一是建設“中國夏都”精品旅游區。有效利用景區與城區融為一體的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豐富旅游產品,將其建成中國避暑勝地、文化遺產與文物古跡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藝術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寧市旅游后花園的重要載體。綜合開發并展示昆侖文化、柳灣文化、卡約文化。加快黃河上游河道整治與利用,建設水上休閑娛樂運動項目,建成集水文化體驗、休閑娛樂、餐飲、購物、住宿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區。二是建設青藏鐵路世界屋脊旅游帶生態游覽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區。整合沿途旅游資源,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全力打造以體驗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態文化為主,集觀光、休閑、度假、旅游、探險為一體的精品旅游區。三是建設“三江源”生態精品旅游區。積極培育以玉樹、班瑪林區、年保玉什則湖、阿尼瑪卿山等景區為重點,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觀和特色文化,重點開發觀光、生態、科考、獵奇、探險、登山等旅游產品的三江源生態旅游區。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探索市場化的旅游投入機制,在發揮好政府投資先導作用的同時,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多渠道籌資、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經營”的旅游投入體制,吸引中外投資者和民間資金參與生態旅游開發,加強交通、環保、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實施旅游暢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機場建設步伐,縮短到三江源的空間距離;建成蘭青鐵路復線、西格鐵路復線;爭取建成格敦鐵路、西寧機場二期擴建、花土溝機場,形成完善、穩定、便捷的立體交通體系、能源支撐體系和信息化網絡體系;進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區交通狀況。二是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構建中國西部高原生態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會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游樂場、步行街等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區域內交通、通信、賓館、飯店、公園等設施檔次。進一步加快通信網絡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實現所有旅游景區的有線、移動通信無縫隙覆蓋。三是進一步優化旅游環境。繼續實施城鎮風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當地民族風格的城鎮建筑特色。大力實施城鎮綠化、凈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鎮亮點。同時,加強對城區、景區及沿線周邊鎮、村的整治、改造與建設,承擔為景區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服務,減輕景區內資源承載的壓力,逐步構建“景內游、景外住”的旅游發展空間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態環境優勢和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青海國際黃河極限挑戰賽等優勢品牌,堅持用大旅游理念發展觀光農業和農家樂,著力打造“一鄉一色、一村一品”農家樂精品,促進農業與旅游互動、城市與鄉村互動,形成生態旅游新格局。
(五)營造環境,實現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11加強生態教育。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計劃,在小學、中學教育中增設生態保護和建設教育內容,同時,以標語宣傳、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全社會生態環境教育,以明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重視并加強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游客行為的引導和約束。
2、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堅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著力解決涉旅安全、市場秩序、衛生防疫、“三廢”排放等突出問題。搞好城市和景區垃圾、污水的無公害化處理,在景區景點、賓館飯店和城鎮居民中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煙塵和噪聲排放,保護好青海省優質空氣和水源。同時,加強對《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游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的宣傳和實施。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可以開發,哪些部分嚴禁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關于促進生態旅游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報告制度、輿論監督等制度,保護并優化環青海旅游生態環境。
3、防止盲目開發,謀求持續的投資效益。一方面,在開發初期就應通過技術手段使景區設施建設符合環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學界定旅游環境質量、容量或承載力狀況的發展趨勢,控制旅游人數,避免環境污染,防止盲目開發,謀求持續的投資效益,保證資源及環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要以生態經濟學和生態美學原則為指導進行限游模式開發。限游模式的規模要根據環境承載力來確定。由于承載力隨著季節而變化,而且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旅游者行為模式、設施的設計與管理、環境的動態特點、目的地社區的態度變化等。所以每開發一個旅游景區,必須認真研究分析其獨特的環境特點,并進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以最終決定其承載力的恰當類型和水平,然后以環境保護為基礎進行規劃,加強可持續管理,使旅游者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減少在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同時,在同一生態旅游地內根據環境需要定期調整旅游線路,使旅游區內的資源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延長資源的衰退周期。
4、建設高素質的生態旅游人才隊伍。生態旅游是一種新興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質的專業管理人才和服務人才,他們對于提升生態旅游服務質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態旅游品牌有著重要作用。應利用旅游院校、培訓班、專題講座、學術會議等各種形式及請進人才、派出學習等辦法培養一大批生態旅游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強對生態旅游理論和規劃方面的研究,為青海省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與此同時,還應盡快建立專業化生態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聯系旅游者與旅游產品的紐帶。由于生態旅游的特殊性,為生態旅游者提供服務的導游人員必須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同時,旅游服務機構必須具備豐富的生態旅游經營組合經驗,以及相關的硬件設施,這都對傳統旅行社大而全的業務功能提出了挑戰。在生態旅游個性需求日益明顯的時代,組建專門從事生態旅游的旅行社進行營銷與管理勢在必行。
(六)加快發展產業生態旅游,促進生態旅游產業化
發展生態旅游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生態產業,繁榮循環經濟,并與創建生態省密切結合起來。青海省旅游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是生態旅游必須逐步大眾化,必須與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等生態產業密切結合,科學地拓展其內涵,以便于實現產業化。在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的過程中,要特別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其關鍵是人的全面發展,目標是實現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結合當前我國生態旅游發展態勢,青海省大力發展產業生態旅游是實現生態旅游產業化的必由之路。因為對于旅游目的地地區而言,它實現了生態產業、生態科技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旅游價值,獲得了社會經濟效益,促進了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客源地區來說,有利于學習先進地區的生態產業、生態技術和生態管理模式,加強區際文化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客源地生態技術的推廣與普及、生態產業乃至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可通過以下對策發展產業生態旅游: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產業生態旅游發展,進而促進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開展產業生態旅游的系統化科學理論研究,為產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建設產業生態旅游認證制度,實施試點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實現生態旅游綜合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盧云亭等.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劉家明,楊新軍.生態旅游地可持續發展規劃初探[J].自然資源學報,1998,(14).
[3]劉薇.生態旅游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及游客管理對策分析[C].廣西生態學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2003:155—159.
[4]黃繼華.我國生態旅游景區管理研究進展[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7,(2)1
[5]張朝枝.生態旅游的綠色營銷特點及策略[J].社會科學家,2000,(4).
1生態旅游的開發缺乏科學的規劃
大部分的自然保護區在生態旅游開發方面都缺乏科學的規劃,有很多旅游項目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報批,而且大部分的工程都偏向于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工程的建設,對于如何減少旅游活動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以及如何保證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都缺乏足夠的考慮。當前,仍然有一些旅游項目缺乏科學的規劃,造成生態旅游開發過度或者不當等,違背了生態旅游開發的初衷。
2缺乏完善的生態旅游制度
目前,我國在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方面,都是依靠我國較早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現有的法律制度已經無法滿足自然保護區發展的新要求。在宏觀層面缺乏足夠的科學論證,因此而導致盲目開發現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國在關于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方面的戰略規劃和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因此使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缺乏足夠的依據。
3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管理較為混亂
自然保護區在生態旅游的管理方面也較為混亂,通常由部門管理和行政管理同時執行。由于業務與行政的相互分離,使得保護區的管理機制與經費都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由于旅游管理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都較為復雜,所以無法保證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效結合。
4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缺乏
具有專業旅游開發管理能力的人員,也是影響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大部分自然保護區在管理隊伍的建設方面都表現得較為滯后,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數量很少,而且同時掌握生態、環境、林業以及資源管理等專業知識的綜合性人才更是嚴重缺乏,這對于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產生了很大的阻礙。而且,很多管理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培訓,對于生態旅游管理工作的開展反而產生了一些阻礙作用。
二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1對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實施全面規劃與管理
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大多是在自發的狀態下開展的,所以難免會存在重復建設或者盲目建設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了資金和資源的大量耗費。因此,針對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與管理,應當由國家和政府實施統一的規劃,并且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合作,將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納入到全國旅游發展規劃工作中,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動全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全面發展。
2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在我國仍屬于新生事物,需要有明確法規進行規范管理,當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法規主要有《自然保護區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監督管理辦法》等。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將上述法規建設納入立法規劃,爭取早日頒布實施。
3堅持保護為主、旅游開發為輔的原則
在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實現自然保護區內部自然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而其他規劃和管理工作的開展都要圍繞這一基本任務。因此,對于自然保護區內部的資源環境建設應當堅持保護為主、旅游開發為主的基本原則,確保生態旅游的開發符合自然規律,滿足自然環境良性發展的要求。另外,在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的過程中,要對旅游區內部的游客接待能力有正確的評估,確保科學的接待量,減少過多的旅客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才能實現對生態資源有效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
4加強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
當前,生態旅游開發工作中存在著重開發、輕管理的現象,所以要加強對管理人員隊伍素質的培養。通過定期開展學習和培訓,使管理人員對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增強其自身在旅游開發區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指導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另外,對于生態旅游的宣傳力度不夠,使得很多群眾對于生態旅游的環保作用缺乏足夠的了解,也是影響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人員也應當掌握一定的宣傳、溝通技巧,可以與當地的群眾進行良好的溝通。總之,只有管理人員掌握生態旅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促進生態旅游開發工作的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具有既矛盾又統一的復雜關系,這不僅因為生態旅游對環境有積極影響,而且也有消極影響。因此如何正確把握生態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使兩者協調、持續發展,實現共贏,在當今社會顯得愈加重要。
1.環境質量決定著生態旅游價值
大自然是美麗的源泉,山川的自然風光,田園的秀麗景色,濱海的波濤浪花,湖泊的波瀾壯闊,這些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欣賞優美風景,能使人們心情愉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如果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將成為人們不愿一顧的厭煩之地,極大破壞了人們游玩的心情,降低了生態旅游的價值。因此環境質量決定著生態旅游價值,只有環境美,旅游才具有價值。
2.生態旅游對保護環境的意義
(1)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
為了增加當地旅游區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擴大旅游區的知名度,旅游開發部門加大力度改善旅游區環境,使得旅游區風光優美、空氣清晰、景觀協調、氣氛融洽。另外,通過建設垃圾填埋場、綠化街道、修建道路等措施,極大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為景區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升景區的形象。
(2)緩解當地居民與生態環境間的矛盾
我國西部的旅游景區大多位于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發展生態旅游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而且還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這是由于旅游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就業門檻低,吸納勞動力數量大,勞動轉崗適應快等特點。因此發展生態旅游,一方面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治安,緩解傳統產業與自然環境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可有效減輕自然保護區的壓力,緩解自然保護區和周邊居民的關系,從而保護了環境,促進了旅游資源和當地社會發展相結合,這是生態旅游業的核心目標。
(3)提供環境保護資金
財政撥款是我國生態旅游區環境保護資金的主要渠道,但當地政府財政撥款金額往往不足。與國外相比,我國自然保護區投資額度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25,100hm2僅有1.5美元,平均每個自然保護區管理費用和建設費用的缺口分別占需求額的26%和60%。正因環保資金投入不足,致使大多景區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然而,生態旅游的興起和發展,為景區開辟了長期穩定的融資渠道,為提高景區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保障,最終實現環境效益與旅游資源開發以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4)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旅游區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需要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的共同參與,而且他們還從中獲得益處。因此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可提高公眾對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來增強公眾的社會責任感,并從根本上減少甚至杜絕破壞環境行為的發生。因此,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對旅游環境實施有效的保護是為了更好、更持續地發展旅游業,而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也可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其關鍵在于找到開發生態旅游和保護環境間的平衡點,實現生態保護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雙盈。
二、我國生態旅游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生態旅游開發較晚,人們對生態旅游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尚缺乏科學理解,“無煙工業”的觀念依舊流行。在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大多還“重開發,輕保護”。目前我國生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已經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旅游資源的盲目開發和濫用
在開發旅游資源時,許多部門急功近利,在缺乏深入調查研究和全面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的條件下,便盲目地開發,而且在開發過程中輕視甚至不進行環境保護,采取粗放式開發模式,對許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造成破壞。例如香格里拉縣的地下溫泉是近代溫泉形成的典型地質景觀,極具觀賞性和科考價值,景區內的噴氣孔尤為罕見。但開發過程中,在不了解噴氣孔的地質構造情況下,開發者企圖將噴氣孔變為“桑拿浴”,結果嚴重破壞了稀有的旅游地質景觀。
2.生態環境系統失調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景區的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正變得如火如荼。由于在景區內開山砍林,使得水土流失嚴重,經常出現山洪暴發或水源枯竭,導致自然和人文景觀失調。有些景區為了追求利益,盲目擴大旅游區面積和修建旅游設施。以索道為例,德國阿爾卑斯山國家公園面積達300多km2,公園內并無一條索道。而我國泰山、華山以及峨眉山等名山,均修建了現代化的索道。索道的建設使游人易集中于山頂,導致自然風景區原貌的破壞,使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3.生態環境污染嚴重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旅游業發展迅速,但缺乏相應規劃和管理,再加上國民環保意識較差,致使景區生態環境污染嚴重。馳名世界的黃山、廬山上的垃圾隨處可見,甚至連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也有各種飲料袋、包裝袋等垃圾。據旅游區提供的資料顯示,景區的水、土、大氣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煙塵都超過了規定標準。據“人與生物圈”國際委員會統計,近年我國有1/5的保護區由于生態旅游而橫遭破壞、44%的保護區存在垃圾公害、12%的保護區出現水體污染、11%的保護區出現旅游資源退化、61%的保護區存在設施與景觀環境不協調。
4.景區環境容量嚴重不足
眾所周知,旅游區環境對污染物凈化能力和旅游人群承接能力,都有一定限度。一旦游客人數過于擁擠,人流疏散不開,不僅會損害景區,而且易發生安全事故,降低游客對景區滿意度,不利于景區持續和健康發展。如去年國慶期間,九寨溝景區就發生了大規模游客滯留事件,上下山通道陷入癱瘓,變成“上不去、下不來”的“死胡同”。
5.當地居民參與程度低
造福當地居民,解決好他們的就業和發展,是發展生態旅游的最終目的之一,但目前這種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地方在發展生態旅游時,當地居民有效參與程度低,借旅游促發展的潛力遠沒有發揮。一方面是當地政府財政撥款不足,制約著旅游資源的開發規模和投資能力,基礎設施得不到完善,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經濟優勢,影響著當地居民創收和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當地政府為了更好地吸引外資,在招商過程中經常讓利較多,難以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
三、我國發展生態旅游的建議
1.完善法制法規,增強執法能力
在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一定要加強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制度的建設,嚴格執行和遵守我國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我國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和條約。嚴厲懲罰違反法規的開發和破壞環境行為,使違規者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把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科學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積極探尋旅游業與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促進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進。
2.加強環保教育
生態旅游在我國起步較晚,一些旅游管理部門、當地居民、旅游者以及政府部門,對于生態旅游內涵及如何開展生態旅游缺乏科學認識,因此必須加強生態旅游的環保教育工作。主要對象包括景區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導游和游客。通過環保教育,讓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時,把保護環境變成自覺行動,做到休閑娛樂、環保兩不誤。另外,在環境教育過程中,還要采取正規環境教育和非正規環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且注意環境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既要注重理論研究,又要加強實踐,通過受教育者的親身體驗來強化教育成果。
3.科學研究,統一規劃,有序開發
在編制旅游景區總體規劃時,不僅要統籌兼顧景觀生態學基礎研究、景觀生態評價、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景觀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還要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以及環境質量進行實地考察,科學地論證和評估,把握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合理度,有計劃開發,盡量將旅游資源的破壞降到最低,同時要做好開展生態旅游所帶來危害環境的思想準備,并適時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了解生態環境的狀況。此外,由于生態旅游是個“外來事物”,因此在進行生態旅游規劃時,還要結合我國國情,不能機械套用,實行教條主義。在尊重其本義前提下,針對我國的現實問題,在具體技術手段、操作方法、發展模式上尋求創新,我們也要廣泛借鑒別國經驗,特別是教訓,盡量少走彎路。
4.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加強環境監測
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分析、預測和評估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并提出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在環境影響評價時,既要充分考慮生態旅游的資源開發、布局設施和生態平衡等因素,又要盡量減少實施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造成的不必要損失。通過環境影響評價,采取有效措施,如控制游客數量、規定旅游路線、劃分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等,避免游客對景點破壞,減輕生態環境壓力,維護景區安全。環境監測不僅可反映旅游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而且為下一步旅游環保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有利于決策部門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防治措施,其主要內容包括化學監測、物理監測和生態監測。
5.科學合理確定環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數
各景區要科學、“理性”地論證自身接待能力,探索人性化管理方式,并對景區生態承載力進行評價。各景區可借鑒國外預約的做法,在游客到達之前就做好準備,進行疏導,對景區游客人數、交通住宿條件等信息及時公布,一旦發現游客超出飽和量,就要進行調節,采取延長景區開放時間、科學組織游客買票進入、適時限流等措施。此外,管理部門要積極倡導游客配合景區管理,遵守景區游覽秩序,讓旅游真正“游”起來??茖W合理確定環境容納量,控制游客人數,即控制旅游活動開發規模,這對于景觀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6.吸納當地居民就業,支持他們創業
我國中西部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開發這些地方的生態旅游業,可吸納當地居民就業,進而促進整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使農村面貌發生較大改變。在符合景區統一規劃管理下,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可配合景區管理部門,扶持當地居民開辦與旅游相關的項目,鼓勵他們自主創業。桂林漓江冠巖風景區在這方面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在景區管理部門幫助下,景區所在地草坪鄉居民依靠“農家樂”旅游,使其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
四、結語
關鍵詞:生態旅游;研究開發;問題;建議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可見,旅游地學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財貿經濟,1998,(8).
[4]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茖W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潤.生態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對策應與時俱進
在城鎮化背景下,需要轉變傳統的鄉村生態旅游管理觀念,應把鄉村生態建設與城鎮化發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加快整個鄉村生態旅游管理的步調,使鄉村生態旅游管理更規范,鄉村旅游行業發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應鼓勵貧困戶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來,通過產業帶動、企業幫扶等形式,讓鄉村生態旅游助推脫貧攻堅。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生態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開發農旅、文旅、體旅等山地旅游新業態,為貧困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良好發展,進一步提升鄉村生態旅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充分重視各類專家對于鄉村生態旅游領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議,利用業務咨詢、理論指導、評審評價等形式,不斷強化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內容,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推動鄉村振興。從而以科學合理的城鄉統一化管理辦法,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在緊跟新形勢下促進鄉村生態旅游行業良好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2倡導村民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
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鄉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人們的參與感也較低,因此可倡導當地村民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通過這樣的方式給當地農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會實踐旅游振興為特色,加大對我國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在制定出鄉村生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和整體營銷辦法后,實現當地農業生產與鄉村生態旅游的聯合互動。論文格式是論文寫作時的寫作標準和樣式要求。同時促進當地人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通過對農業公園、濕地保護區的深度體驗和走訪,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積極發掘當地的旅游潛力,從而以自然資源保護為前提,以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為未來的建設發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議,以此充分發揮鄉村生態旅游業對當地鄉村發展振興的帶動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城鎮化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所以必須要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當地基層部門應加大力度促進產業扶貧政策基礎,做好有前瞻性地規劃與管理工作。論文格式是論文寫作時的寫作標準和樣式要求。例如在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過程中,給予村民政策和項目扶持。在村民依托鄉村振興發展的良好政策下,也積極開始發展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產業,促使當地農村環境更美、農村收入更多,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高?;鶎硬块T應明確對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村二三產業的市、縣,可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對使用荒山、荒坡、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游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以此不斷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帶動農村經濟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