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核算重要性原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重要性 會計核算 會計信息
為了規范會計核算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就必須對會計核算提出基本要求,明確會計核算的指導思想,為此,《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十三條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重要性原則是其中之一。
一、重要性原則的含義
重要性原則是指在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予以處理,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導致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則可適當簡化處理。
二、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具體運用
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會計賬戶的設置、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和會計信息的披露三個方面。
(一)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賬戶設置中的運用
1、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在成本、費用方面的不同賬戶設置。企業的經營活動,按照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兩種。主營業務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所以在會計核算中,對主營業務的反映就是重要的會計事項,正是基于此,在會計賬戶的設置上專門設置了反映主營業務成本增減變動情況的“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和反映因為主營業務產生的稅金及附加情況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主營業務成本和稅金及附加被分項反映。然而,對于其他業務,由于其相對次要,所以在會計賬戶的設置上只設置了一個“其他業務支出”賬戶,其他業務成本和稅金及附加等費用全部都在這一個賬戶中記錄,沒有進行分項反映。
2、“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賬戶的設置。當企業購買比較緊俏或者生產周期長、投資比較大的商品時,對方一般會要求企業預付一部分貨款,俗稱定金。在會計賬戶的使用上,對于企業預付的貨款應該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預付貨款業務比較多,使得預付貨款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預付貨款業務就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業務,對于預付貨款就必須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進行核算;但是,如果預付貨款業務比較少,只是偶爾發生,則對于預付貨款就不需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而應該將預付貨款合并在“應付賬款”賬戶中進行反映,以簡化賬戶的設置。預收貨款的處理同預付貨款一樣,如果預收貨款比較重要,也是要單獨設置“預收賬款”賬戶反映,否則就合并在“應收賬款”賬戶中進行核算。
3、“累計折舊”賬戶的設置。在會計制度中,對固定資產專門設置了“累計折舊”賬戶來反映固定資產的損耗價值,對于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和無形資產等的價值損耗并沒有專設賬戶,而是將其損耗價值直接在賬面上注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資產為主的工業經濟社會里,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所以,對于固定資產不僅需要設置只反映其原始價值變化的“固定資產”賬戶,還需要設置專門反映其損耗價值的“累計折舊”賬戶,通過“累計折舊”賬戶余額對“固定資產”賬戶余額的抵減來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這樣,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及其損耗情況都得到了詳細的反映。
4、“投資收益”賬戶核算的內容。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和發生的損失都是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該賬戶的貸方記錄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借方記錄對外投資發生的損失,貸方余額反映的是投資的凈收益,借方余額反映的是投資的凈損失。投資收益和損失為什么沒有分設賬戶進行核算,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對于除投資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而言,對外投資活動是企業在開展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以外所從事的一項活動,是比較次要的,所以投資收益和損失就沒有分項核算。
5、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設置。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對現金和銀行存款除了要設置相應的總賬進行總分類核算外,還必須設置相應的日記賬進行序時分類核算。設置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是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它們是企業資產的重中之重,容易發生被盜竊或者被挪用等損失,所以必須要加強對它們的管理。
三、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處理方法選擇上的運用
1、個別計價法的選擇。個別計價法是存貨發出計價眾多方法中的一種,該方法是以發出存貨的實際進貨單價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保持了存貨實物流轉和成本流轉的一致性,是一種最真實、合理和準確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對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批次進行具體認定,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工作量較大,所以,對于數量比較多、單價比較低的存貨不適宜采用個別計價法,而對于那些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如房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和名畫等貴重物品才值得使用個別計價法,也只有對這些數量不多的貴重物品在選擇計價方法時應該選擇個別計價法,力求成本計算的合理和準確。
2、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攤銷。對于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等方法攤銷。在這幾種方法中,一次攤銷法最簡單,但是,由于該方法將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計入領用當期的損益,使得各期損益反映得不均衡,針對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數量不多、金額不大時采用該方法,否則應采用其他方法。
3、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有按單項投資、按投資類別和按投資總體三種,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三種方法中任選一種,在選擇按投資類別和按投資總體這兩種方法時,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較重大,占整個短期投資10%以上,則對此項短期投資應先按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備,剩余的短期投資再作為類別或總體計提跌價準備。
4、長期債券投資中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的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企業以支付現金方式取得長期債券投資時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如果金額較大,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計入“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債券費用)”賬戶單獨核算,在計提利息時分期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但是,如果相關費用金額較小,則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可見,相關費用金額較大時,如果直接計入發生當期的損益,則會對當期損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決策,所以就必須采用先計入投資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的方式處理。
5、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的確定。會計準則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記賬,但是,如果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賃開始日,也可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前述方法確認入賬價值時,因要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并和原賬面價值進行比較,所以操作起來很復雜,當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比重不大時,就應該采用簡化的方法處理,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6、短期借款利息費用的處理。短期借款利息費用的處理可以采用預提和支付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兩種方法,其中,預提利息費用的方法符合權責發生制以及收入和費用配比原則,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損益,但是處理起來相對復雜一些,所以,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數額較大時采用該法,如果數額不大應在支付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7、股票發行時發生的傭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的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股份公司委托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傭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額,從發行股票的溢價收入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若金額較小,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若金額較大,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兩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在金額較大時采用分期平均攤銷,也是為了均衡反映各期損益,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決策。
(三)重要性原則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運用。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分組成,其中的會計報表附注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會計報表各項目的補充說明;二是對會計報表中無法描述,而又必需要說明的重要財務信息的披露,這些信息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依據重要性原則,必須將這些信息進行披露。
重要性原則是會計核算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在會計核算的很多方面都體現著重要性原則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領會這種精神,在教學中才能更好的使學生領悟和體會,真正掌握,并能融會貫通,收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重要性原則成本會計運用職業判斷
一、引言
重要性是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中的一個基礎概念和基本原則,在會計和審計中有著十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強化了對關鍵性問題的核算、簡化了核算工作、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因此受到廣泛的重視。筆者著重分析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以期達到對重要性原則的進一步認識。
二、重要性原則的內涵
(一)重要
性的判定從會計角度看,我國會計準則并沒有對重要性原則給出明確的定義,只是要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應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那些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分別核算、單獨反映、力求準確、作重點說明,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而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致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可適當簡化處理、合并反映。在評價某項經濟業務的重要性時,應當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分析。從性質方面來說,當某一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項目;從數量方面來說,當某一事項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因而也是重要的。
(二)對重要性原則的進一步分析
1.運用重要性原則是“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從會計是企業適應生產發展和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這個角度來看,會計核算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會計核算又需要支付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對所有會計事項的處理一律不分輕重主次和繁簡詳略,采取完全相同的處理方法,全面詳盡進行核算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加會計核算的成本,抵消會計管理帶來的效益甚至讓企業得不償失。在會計核算中堅持重要性原則,能夠使會計核算在全面反映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加強對經濟活動和經營決策有重大影響和有重要意義的關鍵性問題的核算,有助于簡化核算,節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重要性原則,有利于把握住問題的實質,抓住關鍵點。從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說,雖然越詳盡的信息越有利于其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如果會計信息不分主次,有時反而會影響使用者對信息的正確理解,影響決策。那些對經營決策有重要影響的經濟事項對其決策更為重要。
3.運用重要性原則需合理運用會計職業判斷。2006年頒布的新準則更充分地體現了以原則為導向的制定基礎,需要大量運用職業判斷。在基本準則中對于重要性原則定義是模糊的,如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但對重要性的標準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把握重要性水平,從而正確披露會計信息,只能通過會計人員根據相關性、實質重于形式等原則作出的主觀判斷加以確定。
三、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分析
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較為普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賬戶設置
對于制造費用,如果發生在基本生產車間,必須先通過專門的賬戶“制造費用”進行核算,月末再根據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進入“生產成本”賬戶,而如果發生在輔助生產車間,則可以不用通過“制造費用”賬戶核算,可以在發生時直接進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原因是相對而言基本生產是重要的必須詳細反映,輔助生產是次要的可以簡化反映。
在給生產成本賬戶設置成本項目時可根據重要性原則調整,一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設置專欄,但若企業發生的廢品損失、停工損失很多,可增設“廢品損失”、“停工損失”成本項目;若企業耗用的燃料和動力較多,可增設“燃料和動力”成本項目等。再如,若企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使得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較低,則可不單設“直接人工”成本項目,只設置“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兩個成本項目。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和順序分配法均體現了重要性原則的運用。
1.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互相分配費用。這種方法計算簡單,但由于不考慮各個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互相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導致分配結果的準確性差,因此主要適用于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品或勞務較少的企業。這是因為當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品或勞務較少時,不考慮它們之間相互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對成本分配結果的影響較小,這時既不會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又可簡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則。
2.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據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為各車間、部門提供服務的產品和勞務數量應分配的費用。對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實際成本與按計劃成本計算的分配額之間的差額,由于對成本計算影響較小,按重要性原則可以簡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進行分攤,而直接增加或沖減管理費用。
3.順序分配法,是指個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將費用分配出去。這里的排序就考慮了重要性原則,本質就是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品或勞務時只計算影響大的費用,不計算影響小的費用,受益少的(即提供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多的)在前面,向所有受益對象分配費用,包括分配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受益多的(即提供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少的)在后序分配,不向前序分配費用,因其提供給前序的費用少顯得不重要,所以只需將該輔助生產車間原來的費用加上前序分來的費用向后序及外部的受益對象分配費用。這種方法適宜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品或勞務有明顯差距時采用,此時充分體現出了重要性原則的思想。
(三)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少,價值低,在產品成本的計算與否對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很小,就可以不計算在產品成本,而把本月歸集的全部生產費用作為完工產品的成本。
2.在產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而且原材料費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加工費用比重小,為簡化核算,在產品可以只計算耗用的原材料費用,不計算其他加工費用,產品的加工費用完全由完工產品負擔。
3.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價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且各月費用發生較均衡,則月末在產品成本可以按照年初在產品成本確定。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月末在產品實際成本相差不大,算不算各月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都影響不大,因而不用費時費力地計算分配,既簡化了核算工作,同時又反映出了在產品占用的資金。4.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將月末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費用。
5.定額成本法計算在產品成本。這種方法下,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其數量和單位定額成本計算確定,月初在產品費用加本月生產費用減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的差額作為完工產品的成本。該方法下每月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在產品不負擔,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在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準確、穩定和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條件下,由于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本就小,在產品分不分脫離定額的差異對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都沒有什么區別,因此不必計算分配在產品應分的差異而直接按年初在產品成本固定計算。
(四)聯產品和副產品成本的計算
聯合產品是企業的主要產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銷售價格較高。因此,根據重要性原則,在對聯合生產成本進行分配以計算出各種聯產品成本時,應采用比較準確、詳細的方法進行分配和計算,常用的有實物量分配法、系數分配法、銷售價值分配法和可實現凈值分配法等。而副產品是指在主要產品生產過程中附帶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副產品不是企業生產活動的主要目的,價值比較低,對企業的收入影響較小。根據重要性原則,在分配聯合生產成本時,通常是將副產品直接按一定標準計價,然后從聯合生產成本中扣除即可計算出主要產品成本。副產品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副產品不負擔聯合生產成本法、副產品按計劃成本計價法、副產品按售價減去銷售費用和銷售稅金后的余額計價法等,都屬于簡化處理的方法,計算較粗略。
(五)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制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平時發生制造費用時計入“制造費用”賬戶借方,根據計劃分配率分配制造費用時,直接計入“制造費用”的貸方,這樣“制造費用”借貸方之差,就是已分配和實際制造費用的差額,這個差額就表現為制造費用的期末余額。對于這一余額,平時就累計留在“制造費用”科目中,年末一般直接將其計入12月份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年度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接近實際時制造費用賬戶年末余額不大,對成本核算影響較小所以可以不必精確分配,簡化了核算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則的要求。
(六)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核算
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裝修支出以及修理支出,在發生當期直接計入損益,不再采用預提或是待攤的辦法。費用化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不管該項費用實際發生在企業管理部門還是基本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都是直接做入“管理費用”賬戶,這點不同于以往的會計處理。以前是按照費用發生地點進行費用核算,如發生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的,計入“管理費用”,發生在生產車間的計入“制造費用”。筆者認為這是新會計準則對重要性原則的運用,即因為這種費用化的后續支出對企業成本核算影響不大,為了簡化成本核算工作將其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尤其是當這種后續支出發生在輔助生產車間時,按照原來的核算辦法進行會計處理更是顯得麻煩,而采用新準則的規定進行處理就簡化得多。
四、結束語
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是非常普遍的,成本核算運用重要性原則需要注意防止濫用重要性原則進行盈余管理。重要性標準離不開信息使用者的具體需要,離不開每個企業所處的特定環境,重要性原則在實務中的適度運用依賴于會計人員高度的職業敏感性與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可見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已成為新形勢下會計發展的緊迫任務。另外,在成本核算中運用重要性原則畢竟會使得成本信息的準確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信息披露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費倫蘇.對重要性原則內涵的思考〔J〕.財會月刊(綜合),2006(9).
關鍵詞:重要性原則 成本會計 運用 職業判斷
一、重要性原則的內涵
1.重要性的判定
從會計角度看,我國會計準則并沒有對重要性原則給出明確的定義,只是要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應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那些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分別核算,單獨反映,力求準確,重點說明,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而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可適當簡化處理,合并反映。
2.對重要性原則的進一步分析
(1)運用重要性原則是“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如果對所有會計事項的處理一律不分輕重主次和繁簡詳略,采取完全相同的處理方法全面詳盡地進行核算,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加會計核算的成本,抵消會計管理帶來的效益甚至讓企業得不償失。在會計核算中堅持重要性原則,能夠使會計核算在全面反映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加強對經濟活動和經營決策有重大影響和有重要意義的關鍵性問題的核算,有助于簡化核算,節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重要性原則,有利于把握住問題的實質,抓住關鍵點。從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說,雖然越詳盡的信息越有利于其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如果會計信息不分主次,有時反而會影響使用者對信息的正確理解,影響決策。
(3)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①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遺漏或錯報重要的會計信息,判斷重要性的標準是看其是否會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②重要性概念是從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等;③重要性的判斷不能脫離企業所處的環境,不同的企業或同,企業在不同時期,判斷重要性的標準可能不完全相同;④重要性的判斷不能忽視其本身的性質。有些信息,雖然從量的標準尚未達到重要性,但其性質嚴重,在本質上已經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應將其披露。
二、 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分析
1.賬戶設置
對于制造費用,如果發生在基本生產車間,必須先通過專門的賬戶“制造費用” 進行核算,月末再根據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進入“生產成本”賬戶,而如果發生在輔助生產車間,則可以不用通過“制造費用”賬戶核算,可以在發生時直接進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原因是相對而言,基本生產是重要的必須詳細反映,輔助生產是次要的可以簡化反映。
2.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互相分配費用。這種方法由于不考慮各個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互相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導致分配結果的準確性差,主要適用于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品或勞務較少的企業。
(2)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據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為各車間、部門提供服務的產品和勞務數量應分配的費用。對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實際成本與按計劃成本計算的分配額之間的差額,由于對成本計算影響較小,按重要性原則可以簡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進行分攤,而直接增加或沖減管理費用。
3.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1)在產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而且原材料費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加工費用比重小,為簡化核算,在產品可以只計算耗用的原材料費用,不計算其他加工費用,產品的加工費用完全由完工產品負擔。
(2)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價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且各月費用發生較均衡,則月末在產品成本可以按照年初在產品成本確定。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月末在產品實際成本相差不大,算不算各月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都影響不大,因而不用費時費力地計算分配,既簡化了核算工作,同時又反映出了在產品占用的資金。
4.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制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平時發生制造費用時計入“制造費用”賬戶的借方,根據計劃分配率分配制造費用時,直接計入“制造費用”的貸方,這樣“制造費用”借貸方之差,就是已分配和實際制造費用的差額,表現為制造費用的期末余額。對于這一余額,平時就累計留在“制造費用”科目中,年末一般直接將其計入12月份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年度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接近實際時制造費用賬戶年末余額不大,對成本核算影響較小,所以不必精確分配,簡化了核算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則的要求。
三、結語
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是非常普遍的,重要性原則在實務中的適度運用依賴于會計人員高度的職業敏感性與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可見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已成為新形勢下會計發展的緊迫任務。
參考文獻:
重要性原則是指在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予以處理,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導致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則可適當簡化處理。
二、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具體運用
重要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會計賬戶的設置、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和會計信息的披露三個方面。
(一)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賬戶設置中的運用
1、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在成本、費用方面的不同賬戶設置。企業的經營活動,按照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兩種。主營業務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所以在會計核算中,對主營業務的反映就是重要的會計事項,正是基于此,在會計賬戶的設置上專門設置了反映主營業務成本增減變動情況的“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和反映因為主營業務產生的稅金及附加情況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主營業務成本和稅金及附加被分項反映。然而,對于其他業務,由于其相對次要,所以在會計賬戶的設置上只設置了一個“其他業務支出”賬戶,其他業務成本和稅金及附加等費用全部都在這一個賬戶中記錄,沒有進行分項反映。
2、“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賬戶的設置。當企業購買比較緊俏或者生產周期長、投資比較大的商品時,對方一般會要求企業預付一部分貨款,俗稱定金。在會計賬戶的使用上,對于企業預付的貨款應該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預付貨款業務比較多,使得預付貨款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預付貨款業務就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業務,對于預付貨款就必須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進行核算;但是,如果預付貨款業務比較少,只是偶爾發生,則對于預付貨款就不需專門設置“預付賬款”賬戶,而應該將預付貨款合并在“應付賬款”賬戶中進行反映,以簡化賬戶的設置。預收貨款的處理同預付貨款一樣,如果預收貨款比較重要,也是要單獨設置“預收賬款”賬戶反映,否則就合并在“應收賬款”賬戶中進行核算。
3、“累計折舊”賬戶的設置。在會計制度中,對固定資產專門設置了“累計折舊”賬戶來反映固定資產的損耗價值,對于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和無形資產等的價值損耗并沒有專設賬戶,而是將其損耗價值直接在賬面上注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資產為主的工業經濟社會里,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所以,對于固定資產不僅需要設置只反映其原始價值變化的“固定資產”賬戶,還需要設置專門反映其損耗價值的“累計折舊”賬戶,通過“累計折舊”賬戶余額對“固定資產”賬戶余額的抵減來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這樣,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及其損耗情況都得到了詳細的反映。
4、“投資收益”賬戶核算的內容。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和發生的損失都是在“投資收益”賬戶中反映,該賬戶的貸方記錄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借方記錄對外投資發生的損失,貸方余額反映的是投資的凈收益,借方余額反映的是投資的凈損失。投資收益和損失為什么沒有分設賬戶進行核算,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對于除投資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而言,對外投資活動是企業在開展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以外所從事的一項活動,是比較次要的,所以投資收益和損失就沒有分項核算。
5、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設置。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對現金和銀行存款除了要設置相應的總賬進行總分類核算外,還必須設置相應的日記賬進行序時分類核算。設置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是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它們是企業資產的重中之重,容易發生被盜竊或者被挪用等損失,所以必須要加強對它們的管理。
三、重要性原則在會計處理方法選擇上的運用
1、個別計價法的選擇。個別計價法是存貨發出計價眾多方法中的一種,該方法是以發出存貨的實際進貨單價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保持了存貨實物流轉和成本流轉的一致性,是一種最真實、合理和準確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對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批次進行具體認定,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工作量較大,所以,對于數量比較多、單價比較低的存貨不適宜采用個別計價法,而對于那些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如房產、船舶、飛機、重型設備、珠寶和名畫等貴重物品才值得使用個別計價法,也只有對這些數量不多的貴重物品在選擇計價方法時應該選擇個別計價法,力求成本計算的合理和準確。
2、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攤銷。對于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等方法攤銷。在這幾種方法中,一次攤銷法最簡單,但是,由于該方法將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計入領用當期的損益,使得各期損益反映得不均衡,針對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數量不多、金額不大時采用該方法,否則應采用其他方法。
3、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有按單項投資、按投資類別和按投資總體三種,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三種方法中任選一種,在選擇按投資類別和按投資總體這兩種方法時,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較重大,占整個短期投資10%以上,則對此項短期投資應先按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備,剩余的短期投資再作為類別或總體計提跌價準備。
4、長期債券投資中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的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企業以支付現金方式取得長期債券投資時發生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如果金額較大,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計入“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債券費用)”賬戶單獨核算,在計提利息時分期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但是,如果相關費用金額較小,則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梢?,相關費用金額較大時,如果直接計入發生當期的損益,則會對當期損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決策,所以就必須采用先計入投資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的方式處理。
5、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的確定。會計準則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記賬,但是,如果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賃開始日,也可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前述方法確認入賬價值時,因要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并和原賬面價值進行比較,所以操作起來很復雜,當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比重不大時,就應該采用簡化的方法處理,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6、短期借款利息費用的處理。短期借款利息費用的處理可以采用預提和支付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兩種方法,其中,預提利息費用的方法符合權責發生制以及收入和費用配比原則,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損益,但是處理起來相對復雜一些,所以,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數額較大時采用該法,如果數額不大應在支付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7、股票發行時發生的傭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的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股份公司委托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傭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額,從發行股票的溢價收入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若金額較小,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若金額較大,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兩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各期損益。在金額較大時采用分期平均攤銷,也是為了均衡反映各期損益,便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決策。
(三)重要性原則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運用。財務報告是企業對外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分組成,其中的會計報表附注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會計報表各項目的補充說明;二是對會計報表中無法描述,而又必需要說明的重要財務信息的披露,這些信息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依據重要性原則,必須將這些信息進行披露。
重要性原則是會計核算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在會計核算的很多方面都體現著重要性原則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領會這種精神,在教學中才能更好的使學生領悟和體會,真正掌握,并能融會貫通,收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玉森.基礎會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劉永澤.中級財務會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一、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定義目標
1.成本會計定義。成本是生產一種產品或經營活動所需的全部費用,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的范疇,它是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成本的內容在經營活動中一般服從企業管理的需要。成本會計是企業財會人員協助管理計劃及控制企業的經營,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長期性有效的經營決策,并在企業內部建立有力措施和手段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降低企業能耗成本與改良產品品質。成本會計是為了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費用的會計。成本會計是一個估算、跟蹤以及控制產品和服務成本的活動過程,它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成本會計核算可以為企業的工業生產、運營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信息。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是工業企業降低成本、改進產品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
2.成本會計目標。成本會計的目標是指在工業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達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是指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成本核算,并且將目標重點指向基本原理,其最終落腳點是經濟效益。成本會計的目標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社會環境的產物, 在特定環境下,集中反映企業實際情況為成本核算的具體要求。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是要制定適應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科學可行的、先進的目標,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實現其最佳功能。企業的成本核算是成本計量、計算、監督等方面的過程,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服務,并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最高目標。
二、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基本原則
1.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中的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是工業企業成本會計要遵循的主要原則之一,它體現在成本會計的各個具體工作細節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
①直接分配。直接分配主要是指各個輔助生產部門支出和使用的生產經費,其中包括輔助部門給其他工作單位的費用,以及輔助生產部門內部的生產經費,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工作人員的薪金。直接分配的計算方法簡單方便, 把繁瑣的生產費用分配工作簡單化,是重要性原則的主要體現。
②計劃成本分配。計劃成本分配法就是以輔助生產部門提供的產品、勞務數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為主要根據,來計算各種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產品投入生產之前成本會計會對生產成本做全面系統的統計和預測,提供可靠的依據。
③順序分配。按照順序分配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合理的分配,也就是是按照受益的多少,先將受益少的費用支配出去,以此類推,最后分配出去的費用一定是受益最大的。這種順序分配法就體現了重要性原則,其實質就是按照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品或勞務影響大小來計算,受益小對成本來說相對的影響就要小,而受益大,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就會稍大,只計算對其影響大的,忽略對其影響小的。這種順序分配方法簡化了成本會計計算生產成本的程序,許多影響對于生產成本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各個企業之間的實際情況不同, 企業應該有所選擇的使用。
2.在賬戶設置中的重要性原則 。在工業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成本中每一筆的經費支出和使用成本會計都必須做明確的實事求是的記錄。企業產品的制造加工費用同樣如此,它主要是在基層工作部門支出,但是在實際支出使用之前必須經過一套完整嚴格的程序,如是基本生產部門,則首先必須通過專門的賬戶對費用進行細致精確的成本核算之后,按照企業成本會計制定的分配標準將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費用打入到“生產成本”賬戶。而如果是輔助生產部門的一些活動, 可以直接進入到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賬戶中。
三、工業企業成本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重要性原則 上市公司 會計信息披露 會計報表
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規定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其中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這實際是在強調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要遵守重要性原則的要求。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重要性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基本準則中對其也未進行深入解釋。本文旨在通過對重要性原則的剖析,分析其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的應用,并進一步論述其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會計重要性原則的概念及判斷
(一)會計重要性原則的概念
會計重要性的概念,是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是指當某項會計信息被遺漏或錯誤地表達時,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斷。換言之,該項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響決策。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第二號概念公告《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對重要性的定義是:財務報告中漏報或錯報的項目,根據其周圍所處的環境,如果其大小到這樣的程度——因該項目的補充或更正將可能改變或影響一位依賴于該報告的理性人的判斷,則該項目就是重要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如果信息的錯報或漏報會影響使用者根據財務報表采取的經濟決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取決于在發生遺漏或錯報的特定環境下所判斷的項目或錯誤的大小。
從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如果某項會計信息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的決策,該會計信息就是重要的,就需要嚴格按照會計原則和會計程序進行單獨、詳細精確、重點核算和報告;如果某項會計信息的錯報或漏報對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沒有影響,就是不重要的,企業可以對不重要的會計事項簡化核算程序和方法,粗略、合并地反映。所以,重要性原則實質上起著對會計信息披露的過濾篩選作用,通過重要性檢驗的,才考慮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二)會計重要性原則的判斷
會計信息是否重要,很大程度取決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重要性判斷標準的確定是運用重要性原則的關鍵。而由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多樣性,使得會計信息的需求也呈現多樣性,對重要性的判斷也有了多重標準。現在實務中常用的有兩種判斷標準,作為重要性原則的應用參考,即企業應當以財務數據為基礎,將項目的金額和性質結合起來考慮。
1.從金額方面考慮重要性。會計人員可以根據企業規模、以往經驗、面臨的實際環境等具體情況,確定一定的金額限度或比率作為區分重要與否的標準。如審計實務中常使用的重要性水平:稅前凈利潤的5%~10%(凈利潤大時用5% ,凈利潤小時用10%);總資產的0.5%~1%;凈資產的1%;營業收入的0.5%~1%;根據資產總額與營業收入中較大的一項確定一個變動比率,并選取同期會計報表中都最小的重要性水平作為會計報表層的重要性水平。借鑒審計的做法,會計重要性的判斷也可以參照這種做法,如采用發生金額占該類金額的比重來確定其是否重要。當然,這種金額或比率的評定也是相對的,如同樣是10萬元的差錯,對大公司可能不重要,對小公司就是重要的,會計人員必須運用職業判斷,做到既客觀反映會計信息,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簡化會計核算。
2.從性質方面考慮重要性。判斷重要性的另一個標準是經濟事項的性質。如會計差錯如果是由企業會計政策使用錯誤或濫用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引起的,則不管金額大小,均應作為重大事項,按重大會計差錯進行更正。
在應用金額和性質兩方面進行判斷時,可以先做定性判斷,再做金額上的考慮。如《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中規定,在企業本年發現前期會計差錯時,企業應當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這里重要與否,先看性質是否重要,如果性質不重要,再考慮金額的大小進行不同的處理。重要與否,會計處理的繁簡程度是不同的。對于本期發現以前會計期間的非重大會計差錯,直接調整本期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不必在本期的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對于本期發現以前會計期間的重大會計差錯,即使會計報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會計差錯,要進行追溯重述,調整相關項目及留存收益,要調整本期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還必須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重大會計差錯的內容及重大會計差錯的更正金額等。
會計信息披露中重要性原則的應用重點
重要性原則應用于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各個方面,應用較多的還是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下面對其使用的重點進行探討。
(一)會計報表項目的列示方面體現了重要性原則
在新會計準則的會計報表體系中,體現了重要性原則的應用。如資產負債表中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負債單獨列示反映,體現了該信息對報表決策者的重要作用;利潤表中收入的項目為“營業收入”,同時包括了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這也是其他業務收入不太重要,沒必要單獨反映的原因,而對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在利潤表中要求單獨列示。
(二)中期財務報告披露中強調重要性原則的應用
為了及時披露會計信息,上市公司必須定期披露中期財務報告。根據重要性原則,企業應當保證所提供的中期財務報告包括了與理解企業中期期末財務狀況和中期經營成果及其現金流量相關的信息。中期會計報表附注應當以“年初至本中期末”為基礎編制,重點披露上市公司自上年度資產負債表日之后發生的,有助于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化情況的重要交易或事項。同時,對于理解本中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重要交易或事項,也應予以披露。
(三)重要性原則在分部報告中的應用體現在報告分部的確定上
上市公司存在多種經營或跨地區經營的,應當按照《分部報告》規定披露分部信息。一個分部是否作為報告分部,取決于其是否具有重要性。對于具有重要性的分部,則將其作為報告分部,單獨披露會計信息;不具有重要性的分部,一般不應將其作為報告分部,不對外披露分部信息。
一般情況下,判別分部重要性的主要依據是該分部是否達到下列各項目中至少一個標準:一是該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計的10%或者以上;二是該分部的分部利潤(虧損)的絕對額,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潤合計額或者所有虧損分部虧損合計額的絕對額兩者中較大者的10%或者以上;三是該分部的分部資產占所有分部資產合計額的10%或者以上。當然,確定報告分部時,還要注意重要性和一貫性的統一。
關鍵詞:會計制度 小企業 利弊
一、小會計會計準則的優勢
1.有利于滿足稅收征管信息需求。相對于《小企業會計制度》而言,《小企業會計準則》減少稅會差異,與稅法高度一致。在稅收規范上,采取了和稅法更為趨同的計量規則,要求企業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對短期投資、應收款項、存貨等,均不再要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相關資產的轉讓呆賬和損失、壞賬損失均在實際發生時予以確認,從而基本上消除了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暫時性差異,大大簡化了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大大簡化了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協調,有利于滿足稅收征管信息需求。
2.有助于小企業更好的滿足金融機構信貸需求。金融機構主要是利用小企業會計信息做出信貸決策,它們更希望小企業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提供財務報表。《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的理念、框架結構、計價方法、核算原則等都充分考慮了金融機構等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的了解小企業的資金動態,滿足其信貸需求。
3.有利于簡化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由于小企業規模小,融資渠道也相對單一,這種特點在一度程度上決定了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主要是應對稅務部門以及銀行貸款等機構審查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與《小企業會計制度》以及《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比較而言,使得會計科目賬務處理大量簡化,其統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統一采用直線法攤銷債券的折價或者溢價,要求企業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大大簡化了所得稅的會計處理??s小了職業判斷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約會計核算成本。
4.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益。如前所述,《小企業會計準則》簡化了會計核算程序以及會計科目的設置,職業判斷空間也由此縮小,在一定程度上與稅收法規也相對協調,比較顯著的就是簡化了融資人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確定、簡化了借款費用的核算,所以這些簡化,使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核算時間大為減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企業的內部監控和財務決策,能夠在減少會計核算成本的基礎之上,提高會計分析和預測以及決策效益。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劣勢
1.增加了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小企業融資渠道多樣,小企業向第三方的長期以及短期貸款,向第三介入合法化,會導致融資混亂。從《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來看,其規定小企業可以不計提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委托貸款和無形資產以及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減值準備。如果上述的長期資產發生了減值的事實,就會造成未計提減值的現象,從而本期業績也會夸大。又如,《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小企業的財務報告僅必須包含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以及報表附注等要素,小企業選擇編制現金流量表以備融資需要,而債權人往往更關注企業的資金流情況,從而也會增加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2.加重小企業的所得稅負擔。為了達到簡化小企業所得稅的核算手續,一般情況下,小企業都是采用應付稅款法進行核算所得稅,這也是《小企業會計準則》所規定的。雖然在手續上,所得稅的核算得以簡化,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有所出入。 一個比較明顯的事實就是導致企業多繳所得稅。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稅務部門在稅務檢查時只注重檢查企業是否少繳稅,一般不考慮企業是否會多繳稅,再加上當前稅收征收的政策大多是“補稅必罰”,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稅務部門都很重視當期發生的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納稅所得額差異;另一方面由于前期發生的時間性差異在當時是按永久性差異處理的,沒有遞延稅款的記錄,導致后期無法轉銷,即使企業憑備查登記簿記錄進行轉銷,也難以得到稅務部門的認可;即使能得到稅務部門的認可,申請與審批的時間也會很長。
3.不利于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缎∑髽I會計準則》一般的適用是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經營規模較小且不對外籌集資金的小型企業。其中“不對外籌集資金”的可以理解為除向商業銀行貸款外,不公開發行企業債券或股票的小型企業?!缎∑髽I會計準則》嚴格規定,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的小型企業,假如有發行股票或者企業債券的需要,需要轉為以《企業會計制度》為準進行相關的操作;如果因企業本身的規模發生變化,使得其連續三年或者三年以上都不符合小企業的規模的,也應該轉為以《企業會計制度》為準進行相關的財務操作。會計制度的轉換屬于會計政策變更,需要進行追溯調整。由于小企業的會計基礎非常薄弱、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也不高,因此會計制度的轉換成本很大,不利于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完善《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幾點建議
1.簡化會計處理與貫徹重要性原則并舉。簡化會計處理、降低會計核算成本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但簡化會計處理的前提應該合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如果能夠在簡化會計處理的同時有力地貫徹重要性原則,就可以避免重大的影響事項因簡化而遺漏,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例如,對于明顯存在重大減值的長期資產,就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而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一味地適用簡化原則不計提減值準備。同理對于達到重要性水平的股權投資差額也應該進行攤銷。
2.進一步協調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進一步協調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可以降低小企業的納稅幅度,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例如,《小企業會計準則》有規定,在稅前列支的企業正常管理所產生的費用中,未包括稅法所允許的扣除的消防和綠化以及外事費等費用,可以通過在修改《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下,實現會計制度與稅法的一定協同。
3.豁免由《小企業會計準則》轉換為《企業會計制度》??梢曰砻庥伞缎∑髽I會計準則》轉換為《企業會計制度》或《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追溯調整的規定由于小企業會計基礎非常薄弱、會計資料可能不完整,進行追溯調整不僅難度大,而且調整后的金額也不一定正確,因此可以通過豁免追溯調整來降低會計制度轉換的成本,以促進小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新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情況分析及對策[J].會計研究,2009,12:47-5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