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
時間:2023-09-18 17:06: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循環經濟;經濟學;原理
一、循環經濟以生態經濟學為基礎
循環經濟與生態經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態經濟學認為,要相實現經濟系統發展的可持續性,就必須使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保持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這就是經濟系統活動必須遵循的“生態真理”,以維持生態經濟大系統的整體均衡與功能持續。生態經濟學不同于傳統經濟學中資源無限的假設,而是以資源和環境容量有限為研究起點,以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為研究對象,以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和價值增值規律及其應用為研究目的新興經濟學科。
二、循環經濟以資源稀缺論為前提
在經濟學領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對于人類需求欲望的無限性,人類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總是明顯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質稀缺性的存在,各種經濟問題相繼爆發,為了解決這些經濟難題,經濟學應運而生。因此,經濟學的經典定義為:“經濟學是一門把人類行為作為目的與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的關系來研究的科學。”
三、循環經濟以經濟效率理論為目標
效率是指資源配置的最優狀態。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資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稱為帕累托最優,即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市場供求所形成的均衡價格,能夠引導社會資源實現有效配置,使任何兩種產品對于任何兩個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都相等,任何兩種生產要素對任何兩種產品生產的技術替代率都相等,從而達到任何資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處境變壞的同時,使一些人的處境變好。
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提高生態效率。生態效率被用來表示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之間的分離關系,是衡量一個國家綠色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所謂生態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價值量與自然資本(包括自然資源和環境功能)消耗的實物量的比值,即:生態效率=經濟發展價值量/資源環境消耗實物量。
不同于傳統經濟中將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恒定指標,從生態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經濟發展的價值量(即GDP總量)時,應該考慮資源環境消耗的實物量。這一計算方式有效改變了GDP對經濟增長真實尺度的扭曲。
盡管循環經濟與生態效率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本質都突出了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的思想,因此,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是提高生態效率,即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緩環境壓力的增長,直至環境壓力趨向零增長。循環經濟克服了單一傳統經濟與單一環境保護思想的弊端,將整個經濟系統視為生態系統的一種特殊情況,按照生態系統的規律來建立其運行模式,改進經濟系統使之能與生物圈兼容,最終持久生存下去。
而從方法論意義上來說,循環經濟和生態效率都強調將經濟和環境兩個維度相結合,在提高人們福利和生活質量的同時,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著內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環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可以用生態效率來衡量。也就是在循環經濟條件下,效率不再僅僅是指經濟效率,而是更加強調社會效率,側重于整個社會的物質循環應用,強調循環和生態效率、要求資源多次重復利用,并注重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資源節約。
四、循環經濟以外部不經濟理論為核心
“外部性”又被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是指一個經濟當事人的行為對他人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無關于各方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費用或獲得的相應報酬,是外在的影響。對旁觀者影響的后果既可能是帶來福利的損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視為“外部不經濟”,后者則被視為“外部經濟性”。環境污染(負外部效應)和環境保護(正外部效應)正是外部性理論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在經濟學領域,污染被認定為外部不經濟理論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在外部不經濟理論中,污染被界定為未簽訂契約就將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強加給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從這個角度說,污染是違背商品經濟等價交換原則的。在經濟學領域看來,這種表現出外部不經濟性的污染問題主要是由生態環境資源為能夠被作為上產要素而界定其產權所決定的。
不得不承認,由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動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產權難以實現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業都無法獨立掌握這種產權并有效實施,降低環境的外部不經濟性只能由國家政府代表社會來實施。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它力圖通過私人成本社會化轉變為私人成本內部化來減少甚至消除社會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時也不給任何人污染的權力,最終達到治理環境污染的目的。
五、結語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資源循環為手段,以解決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間矛盾為目的的經濟學科。通過對循環經濟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進行探究,不難發現,循環經濟是一門綜合運用了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經濟效率學說以及環境經濟學等學科的新興經濟學科。循環經濟的產生遵循著傳統經濟學的一般規律又對其具體實踐模式進行了創新。它觸發了世界各國對生態資源稀缺、經濟效率和外部經濟等經濟概念的再認識,推動了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對循環經濟進行經濟學解釋,能夠使人們了解循環經濟的運作機制,為解決環境惡化與經濟增長間的矛盾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解振華.關于循環經濟理論與政策的幾點思考[J].環境保護,2004,(1)
[2][美]赫爾曼·E·戴利著.諸大建,胡圣譯.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觀經濟學(第1版)[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環經濟理論的經濟學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11,(10)
[5]閆敏,高輝清.從循環經濟看傳統經濟學的缺陷[J].現代經濟探討,2006,(1)
[6]水.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1-0025-02
一、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與綠色經濟概述
“生態經濟”概念起源于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的《一門科學一生態經濟學》一書。生態經濟指在追求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的承載能力,實現自然與人類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其本質是將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基礎之上,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建立經濟社會、自然良性循環的復合型生態系統,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
“循環經濟”術語首次使用于1990年英國環境經濟學家伯斯和特納《自然資源和環境經濟學》一書中。循環經濟指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通過科學技術創新,將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依靠資源高效和循環利用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是在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的前提下,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先進經濟模式。
“低碳經濟”首次出現在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政府文件中。低碳經濟指通過技術創新與新能源開發等手段,通過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其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最終實現能源技術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綠色經濟”源自1989年英國環境經濟學家皮爾斯《綠色經濟藍圖》一書。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學界從不同角度對綠色經濟做出了定義和解釋。聯合國環境署將綠色經濟定義為:一種增加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同時減少環境和生態風險的經濟。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遂寧綠色經濟研究院院長季鑄教授將綠色經濟定義為:綠色經濟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發展目標,以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產業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
二、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與綠色經濟的相同點
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為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資源等危機而相繼提出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認識和總結的體現,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人類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四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之間是既有各自的特征和切入點,又具有相互補充性,為了應對人類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危機,我們不能將他們對立和排斥起來,而應該將之組成一個系統工程,共同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它們之間的共同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產生背景是相同的
它們都是我們人類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資源、環境、生存等危機后進行深刻反省的情況下產生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是對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認識和總結的結果。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與綠色經濟都是針對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落后經濟發展模式,主張從結構和機制人手,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以新思維、新辦法追求以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平衡為特征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理論基礎從根本上來說是相同的
幾種經濟形式的理論基礎都是生態經濟理論和系統理論。它們都強調資源并不是用之不竭的,在考慮人類通過改造自然發展自身的同時,必須考慮人類經濟活動與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把組成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的人、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等要素進行綜合考察與實施,協調人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之間的關系。
(三)依靠的技術手段方法是相同的
它們都是以生態技術為基礎。這里所強調的生態技術是指遵循生態學原理與經濟規律,能夠節約有限的資源,更好地保護環境,維持整個生態的平衡,促進與改善我們人類與哺育我們的自然和諧發展的一切實用的各種手段和方法,既包括科學技術本身,又包括科學倫理與價值等社會作用問題。為了追求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下的經濟持續增長,必須把生態環境和經濟活動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依賴于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包括廢物處理技術、能效技術等生態技術建立新的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
(四)追求的目標是相同的
它們的目標都是在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前提下,追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和友好型環境社會的實現。這就要求我們人類在發展經濟社會的同時將自身作為生態大系統之中的一個子系統或者一部分,考慮整個系統的承載能力,盡我們所能地去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從而實現人類與大自然的文明和諧發展之路。
三、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與綠色經濟的不同點
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都是一種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之間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但它們也在提法、產生背景、核心內容、研究角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一)產生背景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等生態環境問題,人們就將生態學和經濟學結合產生了生態經濟學。20世紀60年代,人類的環境保護思潮和運動逐漸興起,西方工業國家開始探索以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來改變傳統的末端治理方式,于是就產生了循環經濟。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增長,全球氣候的變暖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提出了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是人類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了能夠有效應對資源危機并減少人類對資源環境的破壞,追求經濟增長與社會、自然生態之間的可持續發展而提出的。
(二)核心內容與著眼點不同
生態經濟的核心就是通過建立環境與生態保護體系實現經濟和自然系統的協調發展,其存在目的以及著眼點是協調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是倡導建立資源高效和循環利用體系,減少資源消耗和提高環境效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發展的最大化,它的著眼點就是循環利用。低碳經濟的核心是優化能源利用結構,多利用可再生能源,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去推動能源技術創新及人類消M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其著眼點在于低碳發展。綠色經濟通過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來發展經濟、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以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共同發展,其著眼點在于強調綠色發展。綠色經濟的最大價值在于“綠色”二字,其相當于“生態、循環、低碳”而言,其因更貼近于自然而多了一份親切感。人們一聽到“綠色”就能聯系到大自然中植物等本身的顏色,不需要專家學者們的解釋就能有一個更加直觀明確的認識和理解。
(三)研究角度不同
生態經濟期望通過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側重于整個社會各種物質的循環利用,提倡的是在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活動的全過程中利用“3R”原則節約和充分利用資源,通過資源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以應對資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低碳經濟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費,通過建立低碳的經濟結構以減少溫室的氣體排放,達到保護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生態和氣候條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綠色經濟著重于正確處理人與人、自然之間的關系,主要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以達到高效、文明地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兼顧人們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
研究環境價值問題首先要認識環境這一客觀事物的特殊性。人類的環境是以人為主體的外部世界??梢园循h境分為自然環境(包括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環境價值理論對這些環境都應該研究,但是應該更注重研究自然環境。①“自然環境是指可以直接影響和間接地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如大氣、水、日光輻射和生物等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和能量的總體”,以及空間等環境因素。
環境系統與一般商品相比有不同特點。環境具有自然不可替代性,是宇宙長期發展、天人和諧共生的結果,多數環境要素是不可再生、不能由人類勞動仿制的最稀缺因素。環境系統有為人類生活和精神享受服務的直接性,環境可以不經過生產勞動過程,而直接在生活消費中為人類服務。環境物品有公共性,作為人類生存的外部條件,環境系統自古以來是不可分割的公共產品,尤其是世界的大氣、海洋等環境,在當代還成為國際公共品。當然,某些小環境如私家園林屬于私人產品,但是總體而言環境不是也不可能是私人產品。環境消費有非市場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是從市場上購買環境,環境價值也不是在普通市場上形成的。環境系統的這四個特點使環境價值、價格與一般商品有顯著的區別。
一、環境價值實體
(一)歷史文獻的分析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關于環境價值實體的理論表述主要有:
1.環境無價值有價格的觀念
在勞動價值論看來,自然環境沒有價值。因此也就不存在環境價值實體的問題。馬克思曾經指出,在生產過程中,論文“一切未經人類協助就天然存在的生產資料,如土地、風、水、礦脈中的鐵、原始森林中的樹木等等”,“本身不是人類勞動的產品,那末,它就不會把任何價值傳給產品”?!巴恋夭皇莿趧赢a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但是這一理論認為有些環境因素有價格。例如認為“一切地租都是剩余價值,是剩余勞動的產物”?!笆峭恋厮袡嘟枰詫崿F的經濟形式”。土地價格是地租的資本化,因此也是憑據土地私有權對剩余勞動的分配。這些理論影響了我們國家的環境價格理論:沒有所有權的自然環境如空氣既沒有價值也沒有價格;有所有權的自然環境如土地沒有價值但可以有價格;環境價格是資本化的地租,是對剩余勞動的分配。
2.環境產權價值論
1960年,科斯將產權理論用于污染問題研究,認為污染權也是產權,通過對污染權(或者不被污染權)的分配及合法交易就可以用市場機制形成環境物品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和均衡價格。產權學派的代表人物登姆塞茨說“當一種交易在市場交易中擬定時,就發生了兩束權利的交換。權利束常常附著在一種有形的物品或服務上,但是,正是權利的價值決定了所交換的物品的價值”。產權理論被當代一些經濟學家作為環境價值的理論依據??墒钱a權價值理論沒有徹底說明,究竟是產權有價值還是產權的載體環境有價值?
3.環境價值二分論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奠基人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克魯梯拉(JohnKrutilla)在1967年發表的《自然保護的再認識》論文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再思考》專著中提出了“舒適性資源的經濟價值理論”。在他與費舍爾(AnthonyC.Fisher)合著的《自然環境經濟學:商品性和舒適性資源價值研究》中,將環境資源劃分為商品性資源和舒適性資源,著重論述了舒適性環境資源的價值及其評估問題。這種環境價值二分法理論開創了舒適性環境資源的價值不需要在商品市場實現而直接通過為人提供服務來實現的理論思路。
4.環境總經濟價值論
國外環境經濟學家通過發展環境二分法價值理論,把環境價值分為兩個部分。如“戴維·皮爾斯等人將生態服務的價值區分為使用價值和內在價值”。有人把環境價值稱為環境總經濟價值,環境總經濟價值又分為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個部分。其中使用價值是指環境被使用或消費的時候,滿足人們某種需要或偏好的能力。非使用價值是指人們從不打算使用某些環境時,這些人們沒有打算使用的環境仍然具有的價值。
總經濟價值論是一種新穎的價值理論,它合理地擴大了傳統經濟學價值范疇的外延和價值理論研究的眼界。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勞動或者效用決定價值,總經濟價值理論卻認為沒有通過人類勞動的甚至從來沒有被人使用的環境要素也有價值。這個理論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對于非使用價值的范圍在實踐中難以把握。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法律只是謹慎承認非使用價值的存在①。
5.環境效用價值論
效用價值論是以效用作為價值本質和價值尺度的一種理論。是傳統經濟學重要理論學說之一。但是當時在研究效用價值時,環境問題并不嚴重,所謂商品的效用僅涉及同代人直接使用的商品的效用。中國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專委會主任王金南研究員及其合著者,把環境總經濟價值理論與效用價值理論結合起來,提出“利用效用價值理論來衡量資源的價值”?!碍h境資源不論是經過人類勞動加工,還是未凝結人類的勞動,資源本身就具有存在價值”。這些理論概括,一方面克服了總經濟價值理論外延過于寬泛的缺陷,另一方面較全面地發展了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把環境本身具有的間接使用價值;不能進行市場交易的價值都納入效用價值范疇。其不足之處是沒有完全解決效用價值理論存在的用心理感覺度量價值的問題。
6.生態勞動價值論
我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劉思華教授在1997年提出生態勞動價值理論。他認為“生態價值是物化在生態系統的某種生態產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的表現”?!斑@種恢復、更新、保持生態環境具有人類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的勞動是一種創造生態價值的新型的勞動形式”。劉思華教授論證被恢復、更新、保持的生態環境物化了人類勞動,因此有價值,給生態環境賦予了勞動價值的屬性。劉思華教授的學生,我國生態經濟學者魏彥杰博士對生態勞動價值理論進行了完善,提出生態經濟價值的概念,“生態經濟價值=體現了正環境效應的經濟成果+扣除了負環境效應影響的經濟成果”。正環境效應是人類勞動利用好的環境和改善環境生產出的商品的效應,負環境效應是如果人類勞動破壞了環境,就需要在勞動成果中扣除的污染環境的損失。他說明了污染環境的勞動與環境價值的關系。然而生態經濟價值論的這種說明也有一個問題,既說某些勞動(污染環境的勞動)減少了環境的價值,又說勞動創造了環境的價值,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7.生態服務價值論
我國生態經濟學會生態經濟教育委員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沈洪滿教授,在他主編的《生態經濟學》一書中用生態服務來界定生態價值的含義。他說“價值的本質可以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耙话愣?,生態價值是通過生態服務功能體現出來的對人類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認為“凡是能夠增進人類利益的物品或活動都具有價值。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人類的社會生產具有這種性質,因而是價值的源泉之一;大自然也有這種功能,因而也是價值的源泉之一”。
8.環境能值價值論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趙桂慎借鑒生態經濟學能值理論的研究成果,把“能值”理論用于環境價值分析。他明確提出“人類與自然界創造的所有財富均包含著能值,都具有價值”,“自然資源、商品、勞務和科技信息均可以能值衡量其固有的真實價值”,能值是“定量分析資源環境與經濟活動的真實價值”的共同量綱?!澳苤怠保╡mergy)是美國著名系統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家H.T.Odum創造的新單詞和新概念,這個詞是由embodied和energy兩個詞的部分成分搭配構成。能值是各種商品、勞務和自然環境因素含有的太陽能量。H.T.Odum認為自然環境各種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都含有能量,所有能量又都是來于太陽,如果把這些不同質的能量用一種相同的能量單位“太陽能焦耳”做標尺折算為太陽能值,這些不同質的能就可以變為能夠互相比較和交換的相同質量的能,這就是太陽“能值”。能值的度量單位是太陽能焦耳(1sej),它等于1焦耳太陽能的能量。其他類型能量與太陽能的比率叫“太陽能值轉化率”(例如1焦耳的風能等于623sej)。趙桂慎教授借助能值分析,找到了環境價值和商品價值的共同實體。
能值價值理論突破了環境價值本質研究的瓶頸,提出了新的價值實體和尺度,對于人類重新認識商品價值,正確認識環境價值都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是,是否因為一切自然財富和社會財富都有能值,就可以反過來說一切能值都是價值?;卮鹂赡苁欠穸ǖ?。因為許多遠離人類的某些星球,雖然具有能值,但是這部分能值不能叫價值。
(二)環境價值的實體
上述環境價值理論,分別把環境價值的實體歸于人類的勞動、環境效用或環境能量。然而根據能值理論,自然環境的效用和人類勞動都是太陽能運動的產物,都凝結了太陽能值。因此能值可以作為可比的同質因素充當勞動價值和環境價值的共同實體。但是不是所有的能值都可以作為價值實體,只有那些對人類有效的能值即有效能值才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另外,環境的價值不僅來于能量,也來于空間,因此有效空間也是環境價值的實體。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可以克服自然主義價值論的缺陷。當代某些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團體認為,大千世界任何環境都有其“內在價值”,這與人類是否存在和是否承認其“有效性”沒有關系。但是從價值范疇的經濟和社會本質分析,環境價值只能是對于環境主體人類而言的價值。無論商品價值還是環境價值,都要以人類為評價主體。如果這些環境沒有被人們認可,不被人們(包括人類子孫)所需要,那就不可能有價值。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能夠厘清環境價值實體和環境價值本質的區別。有人認為,環境價值的實體是環境產權,是環境的產權決定環境有價值。這種看法是混淆了價值“實體”和價值“本質”兩者的關系。價值實體是價值存在的物質載體,是價值的肉體;價值本質是價值實體反映的社會關系,是價值的靈魂。因此,環境價值的實體應該是價值載體--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環境價值的本質才是包括環境產權關系在內的環境社會關系。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是環境價值的實體,可以解決環境有價格無價值的問題。這就為環境價格的合理化找到了價值基礎。環境價格改革的實質就是實現環境的價值,使環境價格如實反映環境的使用者或者環境的破壞者消耗和占用的能量和空間。當然像商品價格不是用勞動時間直接計量一樣,環境價格也不需要直接用能值和空間來計量。目前生態經濟學家已經對不少環境因素的能值進行了貨幣價值的換算。同時也已經研究出一系列環境價值的評估、計算方法。
二、環境價值本質
環境價值的實體是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間,這種有效性的存在和有效性的大小是由人來確定的,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圍繞環境形成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就是環境價值的本質。與商品價值反映的是不同商品所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有所不同,在環境價值中,反映的不是不同環境價值的所有者之間的社會關系,而是環境的共享者與環境的使用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因為公共環境在物理上的不可分割性和經濟上的不能平均使用,人們對于公共環境不可能獨立平均占有,公共環境只能由社會共享。由于環境的稀缺性,對于共享的公共環境又不能無償使用,人們需要計算使用環境的得失損益,環境的共享者、環境的具體使用者、環境的污染者、環境的受污染者、環境的改善者之間產生斤斤計較的社會關系。這種環境社會關系,就是環境價值的本質。
環境價值有三個基本類型。這三個基本類型代表了三種環境社會關系。
1.環境服務價值
環境服務價值是一定時點或時期生態環境對人類或具體國家提供環境服務的價值總額。有專家計算1997年全球環境服務價值平均為33萬億美元。環境服務價值是從積極的方面考慮生態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如輸入物質和能量,轉化廢棄物質,直接提供環境服務。“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得到的利益”,“包括大氣調節、氣候調節、擾動調節、水調節、水供應、侵蝕控制、土壤形成、營養物循環、廢物處理、花粉傳授、生物控制、棲息地、食物生產、原材料、遺傳資源、娛樂、文化服務等”。由于自然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環境服務總值是不同的。環境服務價值可以分割為環境對每一個經濟單位(包含個人)的服務價值。例如一個人在海邊休閑旅游享受的環境服務價值。
環境服務價值主要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縱向的社會關系,如當前與長遠、當代與后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社會關系;和環境的共享者與環境的使用者之間的橫向關系。如何保護或者利用這些價值,在什么時候利用這些價值,讓誰利用這些價值都是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2.環境退化價值
環境退化價值,即一定地區、一定時期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導致環境價值的損失?!碍h境退化價值反映當期為經濟活動所消耗的……環境投入的貨幣價值”。“我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約占GDP的10%左右”。環境退化的原因既有環境污染,也有其他環境破壞,如砍伐森林、消滅生物物種、增加溫室氣體等,不能認為環境退化的原因只是環境污染。環境退化價值體現了人與人之間橫向的社會關系。破壞環境的經濟單位與受到損害的經濟單位,以及與沒有受到直接損害,但受到間接損害的經濟單位之間,與環境共享者之間都要圍繞環境退化價值的大小進行計量和補償。
3.環境改善價值
1 生態城市的內涵和主要特點
1.1 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與人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結構。簡而言之,生態城市是一類生態健康的城市。
1.2 生態城市的主要特點
生態城市與傳統城市比較,主要有以下幾大特點:
1.2.1 和諧性
生態城市的和諧性,不僅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與人共生、人回歸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與人的關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態城市能提高一切資源的利用效率: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質、能量得到多層次分級利用,廢棄物循環再生,使各行業、各部門之間共生關系得以協調。
1.2.3 可持續性
生態城市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同時兼顧不同時間、空間,合理配置資源。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保證其健康、持續、協調的發展。
1.2.4 整體性
生態城市不是單純追求環境的優美或自身的繁榮,而是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整體效益,不僅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更注重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在整體協調的秩序下尋求發展。
1.2.5 區域性
生態城市作為城鄉統一體,其本身即為一區域概念,是建立于區域平衡基礎之上的。而城市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只有平衡協調的區域才有平衡協調的生態城市。 2 中國目前的城市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狀況
“九五”期間是環境保護大發展的五年,集中體現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全民族環境意識普遍提高、環保措施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大幅增加、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環境污染依然嚴重,生態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全國有36%城市河段的水質為劣5類,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大氣污染十分突出,受監測的341個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固體廢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嚴重;全國城市垃圾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的還不到總量的10%;城市噪音擾民十分普遍,2001年監測區域55.7%的城市噪音處于中度以上污染。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市民發生多種疾病。
2.2 生態環境建設的起步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態環境建設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獲得國家批準建設生態省,2001年吉林和黑龍江又獲得批準建設生態省,陜西、福建、山東、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設生態省。許多城市如上海市、長沙市、宜春市、揚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最近幾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生態學會以及他們的地方學會舉辦了多次全國性地方性學術討論會,將學術研究與交流推到了。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開,《生態城市建設的深圳宣言》是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將對世界城市建設與發展以及人居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3 中國如何進行生態城市建設
3.1 生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筆者認為,生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城市生態學和環境經濟學為理論指導,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城市規劃為藍本,以環境保護為重點,以城市管理為手段,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執法監督、公眾參與的新機制,建設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保持高度和諧的城市。
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創建清潔、優美、安靜的城市,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高效的生態產業和人們的需求與愿望得到滿足、和諧的生態文化與功能相整合的生態景觀,實現自然、農業和人居環境的有機結合。
3.2 生態城市建設的對策
生態城市建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它不僅涉及城市物質環境的生態建設、生態恢復,還涉及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規等方面。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質、意識觀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針對環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國情,提出以下生態城市建設的對策。
3.2.1 轉變思想,提高環保和生態意識
從不可持續發展思想向可持續發展思想轉變。其內涵包括:從追求近期的直接經濟效果轉向追求長期的間接經濟效果;從追求單一的經濟高效率轉向追求經濟、生態合并的高效率。這是生態城市建設的思想基礎。沒有這個轉變就不可能有憂患意識、危機感和責任感。這對決策者和企業家尤為重要。因為決策者的思想影響一片,企業家影響一個企業,企業往往是環境污染大戶。我國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內的績效考核主要還是經濟績效。這很容易使干部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這種思想轉變必須把干部任期內對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功與過作為績效考核內容之一。
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就是使人們認識到自己在自然中所處的位置和應負的環境責任,尊重歷史文化,改變傳統的消費方式,增強自我調節能力,維持城市生態系統的高質量運行。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除了用各種形式加強宣傳和
教育外,還應:(1)讓市民親身感受到環境和生態保護帶來的好處;(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資源索取是有代價的,污染是要付費的”的概念;(3)營造社會公德大環境,規范那些不規范的環境行為。 3.2.2 加快理論研究,制定生態城市指標體系
現在可持續發展到處都在講。但是,如果沒有能夠指導可持續發展實踐的經濟理論和具體的評價指標,又如何知道決策和實踐是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呢?長期以來,城市建設的理論和政策都是重資源開發,以發展國民經濟為主線兼顧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須針對我國國情建立一套適用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科學理論和指標體系。
(1)生態城市應采用整體的系統理論和方法全面系統地理解城市環境、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已經包括經濟活動的環境效應和生態效應。也有較好的社會基礎,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應積極支持和組織環境經濟學家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探討、研究,使環境經濟學研究的領域擴大,發展成為包括“新財富理論”的多科學、多層次、多分支、交叉性綜合性學科。其領域包括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森林經濟學、海洋經濟學等以及這些領域的生態經濟學理論。以環境經濟學和城市生態學指導生態城市建設,同時指導國民經濟發展。這是一個機遇,中國應該走在世界前列。
(2)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分解為人口、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目標、結構優化目標以及效率公平目標。這些目標又應按生態城市建設的階段(初級、過渡、高級階段)分解為階段性的目標,形成評價指標體系。用它在建設的各個階段來衡量城市生態化速度與變化態勢、能力和協調度。設計的指標應靈敏度高、綜合性強,既有持續性指標、協調性指標,又有監測預警指標。選擇指標的原則應注意因子的綜合性、代表性、層次性、合理性、現實性。在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下來編制城市規劃條例、械市建設條例和城市管理條例。
3.2.3 建立生態城市環境保護新機制
環境質量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和條件。環境保護是城市生態建設、生態恢復和生態平衡維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執法監督、公眾參與的環境保護新機制是生態城市建設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職責是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應該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各種公用設施的建設、進行環境的綜合治理。從社會主體角度看,社會行為可分為政府行為、企業行為與公眾行為。這三種行為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而不可持續發展或可持續發展都決定于這三種行為。在過去的發展模式中政府、企業、公眾的行為都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有限性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制約,沒有把自然環境納入到經濟系統中,致使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深度與廣度不斷增大。
政府應成為生態城市建設的主導力量,應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導、規定、維護、激勵整個社會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行為:(1)國家應提升國家環保主管部門的職能和地位。實質性的參與國民經濟決策活動,重大項目從初步方案擬訂就應征求國家環??偩值囊庖?(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督隊伍的建設,完善體系、加強力量、提高人員素質和敬業精神;(3)在國家、省、市各級政府中設置生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協調機構,負責政府各部門間管理職能的協調和監控,以推動生態城市建設計劃的實施;(4)強調城市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行為中的地位和責任。制訂和實施生態城市建設的相關政策。
一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和研究現狀
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普遍認可的定義是在1987年42屆聯大“環境與發展會議”上提出的,即“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筆者認為,可持續發展可被定義為“既滿足包括人類物種在內的當代生物圈的需要,又不損害未來生物圈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這樣才能把發展的觀念與理論拓寬到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從代內延伸到代際,達到全方位的“時空”的有機統一。這是可持續發展本應體現的本質內涵,是可持續發展的真諦。
在國際上,有關“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由美國著名的生態經濟學家、研究環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專家赫爾曼·戴利(herman. e. daly) 所著的《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1996),戴利先生在該書中強調指出:“可持續發展的整個理念就是經濟子系統的增長規模絕對不能超出生態系統可以永久持續或支撐的容納范圍”,該論點準確地揭示了生態可持續性這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于1996年出版了《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另一本分析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著作為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管理學和環境科學教授羅伯特·艾爾斯于1998年所著的《轉折點——增長范式的終結》。
在國內,有關“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方面的著作主要由賈華強先生所著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導論》(知識出版社,1996年6月),由潘家華先生所著的《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由劉思華先生主編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和由洪銀興主編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00年10月)等。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說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體系正式產生的標志。
二 存在的問題
自從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以來,國內外理論界就進行了熱烈地研討,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邏輯思辨的角度,缺乏實施層次的研究。從經濟學角度的研究情況來看,雖然也出現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缺乏一個統一的理論基礎,沒有抓住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
此外還存在包括定義不規范、內涵的模糊等方面的問題。
三 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框架構建的建議
(一)區分三類不同的經濟發展成本
“由于生態環境問題不完全是外部性治理問題,因而可持續發展的實施不完全是治理外部性”。所以,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要圍繞著發展成本的最小化這一理論基礎來減少經濟發展的代價,在這一過程中要區分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和生態成本三類不同的經濟發展成本。由于生態成本是由代際累積和轉移而形成,難以像環境問題那樣可以通過對責任主體進行征稅來予以補償。所以在可持續發展的實施過程中,應當把重點放在生態成本的降低上,通過實施系統管理,建立和實施生態經濟制度,把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相對接,把經濟增長方式與生態系統相對接,把技術選擇與生態系統相對接,通過實施生態經濟制度來降低生態成本。
(二)強化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安排
生態環境問題是由人的行為而造成的,制度安排的激勵與約束性可以對人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因此,強化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安排,發揮制度的激勵與約束作用以解決生態問題及代與代之間的生態成本累積和轉移,從而降低經濟發展成本。制度安排的強化應從正式制度安排與非正式制度安排兩方面著眼。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主要著眼于三方面:一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資源利用中引入價格機制,通過市場機制作用的有效發揮來合理利用資源;二是加強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一方面維護市場秩序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制和行政規制方面的制度安排,強制性地促使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去保護生態環境;三是完善市場制度,建立健全資源環境市場,為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創造條件。在非正式制度安排方面,要加強觀念的轉變和倫理道德的建設,樹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環境等多項指標的協同來衡量經濟發展。同時改變傳統的對待自然的態度,“在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來實現經濟發展”。
(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機制。
生態消費和適度消費、可持續消費、綠色消費既一脈相承,又有所區別。生態消費是一種更寬廣的視野和更高層次上的科學健康的消費方式。這主要表現在:
其一,消費過程是生態型的??沙掷m發展只考慮到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沒有考慮自然本身的內在價值,沒有指出人類在生態系統中應承擔的責任,而生態消費則把人的倫理視野引伸到自然界,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員,應尊重自然界本身,在消費品的使用過程中,不能對周圍環境產生危害。
其二,消費的量和度上存在差異。綠色消費只關注消費的產品對人體和環境是否有害,而沒有關注人們實際消費的量是否合理,是否超過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綠色消費是通過提倡消費者提高使用綠色產品的積極性,進而達到保護自然的目的的做法,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消費欲望,而只是調整了人們的消費對象,沒有克服過度消費。
其三,生態倫理在消費活動中的價值反映。適度消費可以度量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可以了解社會一定時期的消費狀況是消費乏力還是消費過度,但它只用社會經濟系統來評價,存在著先天不足,它只限側重于消費的量和度上的研究,無法反映生態消費所提倡的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中心的消費理念,解決不了人類在消費活動中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而生態消費提倡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這就更好的體現了生態消費的內涵,同時也是消費過程中生態倫理的價值反映。
二、發展生態消費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一,構建了生態經濟學與消費經濟學之間的橋梁。生態消費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國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幾乎與世界同步,這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研究內容和體系。生態消費問題的研究,很好地結合了生態經濟學與消費經濟學,將二者有效聯系了起來,它摒棄了消費經濟學的局限,不再僅僅從人與人的關系層面研究消費問題,而從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研究消費問題,為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提供了理論支撐的藍本。對生態消費的重新界定,對人類的生態消費行為做出的新的規范,有利于我們從更深的層面去重新認識消費經濟領域的一些重大問題和隱蔽現象。通過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就更加具體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內容。
第二,重新界定了消費概念,豐富了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的內涵。以往許多經濟學家和許多學科都是從生產的視角來研究生態問題,而相對忽視了消費方式對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實際上,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兩大支撐點,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生產,也離不開消費。消費是人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過程。生態消費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對生態消費研究的迫切性,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提上日程,豐富了消費理論的內涵,為研究生態經濟學和環境學提供了重要的參評依據。
(二)實踐意義
第一,倡導生態消費有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經歷了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過渡階段,全面協調相統一的生態消費觀,注重提高消費質量和改善消費結構。它認識到了自然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環境自身的承載力,主張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重新認識和改變傳統的消費結構,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中融入環境損害、資源消耗和生態效益的考量,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
第二,倡導生態消費,有利于推動社會生產的生態化。生態消費觀反復強調生態消費模式對生產方式的影響。它指出,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必須對資源和產品有節制的加以消費,反作用于生產,建立以生產方式促發展的生態管理模式,即形成節能環保的產業結構,實施節能技術,實施無污染技術的清潔生產。
第三,倡導生態消費,有利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生態消費模式要求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種可持續要求既滿足當代人的各項基本需求,又不影響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時,它還包括當代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消費鼓勵合理消費和平衡消費,它否定了消費主體所一味追求的攀比性的消費和無節制的物質享受。生態消費的倡導,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促進國民的身心健康,從而實現人的物質、精神、生態三種需求的同步發展,最終達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三、我國發展生態消費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分析
(一)發展生態消費面臨的挑戰
其一,生態科技的落后是發展生態消費的瓶頸。為了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從生產促進消費這一重點環節著手。由于西方國家有大量資金用于科技生態研發,在全球化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處于有利地位,它們將高耗能高污染的一些產業轉移到欠發達國家,而這些產業大都屬于生態科技研發落后的產業,是以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對自然環境的極度破壞換來發展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再次,欠發達國家自身的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也不夠,經濟社會總體上難以構成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這些生態科技落后的產業的存在,是發展生態消費的絆腳石,也是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的主要問題所在。
其二,不良消費行為盛行,對生態消費的宣傳力度不夠。長期以來,我國對生態教育的重視不夠,沒有形成一個系統性和連貫性的教育體系,加上在全球化市場背景下受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主義的影響,還有一些生產經營者對西方過度消費模式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渲染,導致我國目前不良消費行為盛行,主要表現在盲目的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一味的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和虛榮的攀比性心理引發的消費。另外,消費浪費的現象也隨處可見,過度包裝、一次性消費品隨處可見。這種毫無節制的消耗自然資源,把消費當成人生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的物質享受行為,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其三,不夠重視消費方式的差異化,錯誤定位生態消費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居民收入不平衡,少數人占有絕大部分財富。如果市場提供的生態產品和服務超過了社會的平均購買水平,那么滯銷的產品相當于就是無效供給。對于生態消費品,制造商的生產、中間商的經營和政府的相關政策的制定,都要從分析市場行情入手。由于我國地域、民族、文化存在的各方面差異,客觀上導致消費結構的差異,盲目的平均分配生態消費品,會造成資源配置不合理,難以順利的實現消費品的買賣行為。在現代化文明的發展階段,生態消費作為一種大眾消費,它不是貴族消費也不是精英消費,而我國目前生態品市場普遍存在著脫離大多數人的實際收入水平而導致的市場目標不準和群體選擇不正確的傾向。
其四,生態消費制度的缺失,極大約束了生態消費的發展。目前我國生態消費的建設方面,存在制度缺失的現象。主要體現在:第一,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生態環境補償稅、綠色稅和稀缺資源消費稅在內的環境稅法。消費稅收難以達到有效限制不合理消費行為和鼓勵生態消費行為的調節作用。第二,有關規范人們生態消費行為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立法制度對于一些生態消費的內容和有關責任追究方面,是存在空白領域的。雖然我國初步形成了消費者義務法律制度、消費稅收制度和產品環境標志制度等一些互為補充的法律框架雛形,也有一些警告、罰款、禁止等公告性的告示,但都不足以形成一個系統完善的法律實施細則而作為執法部門執行工作的依據。第三,我國目前的環境標準考核辦法只在極少比例上采用國際上正規的標準。
(二)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立美麗中國,我國發展生態消費的對策分析
第一,大力發展生態科技,更新產業發展模式。生態產業是生態消費的支撐點,要以高科技為依托,抓住新一輪產業和科技發展的大潮,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為代價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模式的創新過渡,重視綠色導向,發展生態產業,大力推進生態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將生態技術擴展到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建立以包含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和其它生態產業在內的現代生態產業化體系,建立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核心技術,充分發揮生態化在經濟轉型中的牽引作用,建立全國性的生態產品研發體系和銷售網絡,將消費者傳統的消費模式引導到適度的生態化的消費模式上來,倡導人們積極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和生態消費方式。要以生態消費體系為主要切入口,推動低耗能的生產體系、不斷創新的技術體系、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和持續循環的環境體系的建立完善,這對于我國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美麗中國具有基礎性的重大意義。
第二,重視生態文化建設,加強宣傳教育。生態消費本身就體現為一種文化,生態消費觀念一旦形成就會轉變為指導消費行為的武器。為消除社會上不正確的消費觀念,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聯合起來,對消費者、生產經營者進行生態消費教育。要從環境倫理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曉之以理,說明浪費性奢侈性觀念的危害。要逐步把生態消費觀的內容納入基礎教育的課程和社會發展規劃當中,同時充分利用大眾媒體、各種信息渠道和盡可能的手段,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生態消費的宣傳工作,并且將這種活動長期深入的堅持下去,從而使消費者從根本上認識到生態消費的重要性,自覺樹立生態消費觀念,有效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行為,推動生態消費的發展,實現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為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建立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準確把握市場行情,構建生態產品市場網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有效的引導機制和完善的市場體系,對產業的建立和發展意義重大。政府應走在生態消費的前列,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大力疏通流通渠道,有效監管,引導廣大民眾安全消費和適度消費。另外,企業在構建生態產品市場網絡時應從兩方面著手:(1)準確定位目標人群,努力樹立生態產品的良好品牌形象。一般來講,生態產品多以知識分子家庭、高收入人群、特定老年群體、孕期婦女為市場主體,應將這些人群作為重點目標,通過他們的影響帶動作用,逐步開拓生態消費品市場。(2)加強流通渠道建設,結合專業化和大眾化這兩種方式來共同構建生態產品流通網絡。例如通過專賣店和市場化這種多渠道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生態產品的流通,秉著有先后皆顧及的原則逐步打開生態消費品市場。這些從微觀角度來看,是發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立美麗中國的有效補充。
關鍵詞:節約型 服務業 節約型服務業 資源節約 節約型社會
我國正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對資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這既是一個黃金發展時期,又是一個資源環境矛盾突出、瓶頸約束加劇的時期,如果不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大量消耗資源的狀況,就可能喪失發展機遇,導致經濟徘徊。因此,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決策層都高度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并將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全國掀起了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熱潮。加快發展服務業,是實現經濟社會現代化的大趨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標志。同時還應當看到,我國服務業發展總體落后,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特別是有些服務行業,存在著資源消耗過大、節約意識淡泊、生產效率低下、惡化生態環境等問題,這與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國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勢在必行,節約型服務業概念、實質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已成為熱點和焦點問題。
一、節約型服務業的研究現狀
(一)國外節約型服務業的研究 K.Hockerts(1999)提出生態型服務的概念,認為生態型服務包括產品服務、使用服務和結果服務; 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認為需要強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促進交通物流業的良性發展;Sanjay K.Nepal(2000)指出,要通過科學研究、技術投入、關系建設來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發達國家的旅游業中,利用生態標識提高環境標準來保護自然資源已成為一種共識; Evan Mills(2003)研究發現,采用能源效率標識和能源循環技術,可以提高保險與風險管理行業的利潤; Charles A.Goldman等(2005)認為節能服務公司所開展的服務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Paolo Bertoldi等(2006)通過調查發現,歐盟及其成員國節能服務行業的發展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國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對希臘一些比較典型的小型服務企業進行調查后發現,那些能源消耗比較大的企業,主要在于沒有采取能源保護措施。
(二) 國內節約型服務業的研究邱小華(2005)從社區(大廈)施工設計、節約人力資源、高度重視社區(大廈)內能源節約問題三個角度探討了如何建設節約型物業管理服務;李伍榮和文啟湘(2006)認為生態型服務消費是資源節約型消費模式的重要內容;楊旭東(2006)認為轉變服務方式是搞好商業銀行“節流”的重要途徑之一;王曉羽和謝朝武(2007)從循環經濟思想的內涵入手,闡述節約型餐飲的經營管理理念,并剖析傳統經營方式的浪費現象,提出了從政府及行業、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等角度提出節約型餐飲的構建途徑;2007年4月在中國烹協主辦的“節約型社會與餐飲業發展論壇”上,提出了要求構建節約型餐飲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發展節約型餐飲產業,一是要提高全行業的節約意識,二是餐飲業要合理利用資源,三是要引導客人節約、節能;楊華(2007)對如何建設節約型物流企業進行了探討;祁雪瑞(2007)提出了發展節能服務業的原則與制度;葉楠、施衛東(2008)總結國外節約型交通發展的經驗,提出了我國節約型交通建設的措施;董鴻安(2008)提出了生態型飯店的概念,并對建設生態型飯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二、節約型服務業研究和發展的意義
(一)節約型服務業研究的理論意義 我國經濟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然而與經濟高速發展相伴而生的是“資源荒”日漸嚴重,土地、電力、煤炭等多種生產要素緊缺,從而影響了經濟增長。經濟遭遇“資源荒”的關鍵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如果不改變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經濟增長將會遭遇更大的危機?,F階段,我國經濟結構正處于加快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化工業階段轉換,必然增加對資源的需求,特別是增加對土地、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資源供應緊張必將成為我國在經濟增長和結構轉換過程中的一個制約瓶頸,因此,我國必須發展節約型產業,特別是節約型服務業,以便在解決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瓶頸的同時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目前,建設節約型社會已經成為理論界與實業界探討的熱點話題,但重點對節約型服務業相關問題研究不多。事實上,在探討節約型服務業時,對節約型服務業的概念、內涵、要求、實質和原則,如何尋找節約型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尚未形成明確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并不是單純為了解決資源瓶頸,它應該是今后我國產業結構特別是服務業結構發展的目標,也就是無論今后資源緊缺與否都應該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建立節約型的經濟系統帶動整體經濟健康發展。節約型服務業的提出可能被廣泛認同,其與我國工業化發展進入中期階段密切相系,同時節約型服務業的提出和提法與循環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經濟學理論密切相關。其中,循環經濟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中后期以來,在面臨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產生的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發展模式。它通過改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利用模式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模式,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貫徹“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廢棄物排放最小化,使經濟發展呈現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友好。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為節約型服務業創造了一條有效的實現途徑。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沙掷m發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標志著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可持續發展從字面上看主要有兩層含義:發展和可持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強調以自然環境資源為基礎,通過資源高效利用使社會、經濟發展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以內,在與環境相協調的前提下實現較大的發展,而不是以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為代價取得經濟福利的增長。生態經濟學則是一門從最廣泛的領域闡述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之間關系的學科,重點在于探討人類社會的經濟行為與其所引起的資源和環境嬗變之間的關系,是一門由生態學和經濟學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形成的具有邊緣性質的學科。生態經濟學所關心的問題是當前世界面臨的一系列最緊迫的問題,如可持續性、酸雨、全球變暖、物種滅絕和財富的分配等。目前還沒有單一的學科能涵蓋上述所有問題。生態經濟學的研究鼓勵經濟學和生態學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倡導從新的視點分析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關系。因此,定義節約型服務業的概念,研究節約型服務業的實質,從理論上講,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經濟理論的研究,同時增加研究節約型經濟和節約型服務業的內容;另一方面將有利于發展和補充國內節約型服務業運行機制方面的理論,以便廣泛推廣和推行發展節約型服務業。
(二)發展節約型服務業的現實意義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對于發展我國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經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1)發展節約型服務業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資源和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堅實保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源和環境的支撐。我國資源相對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造成資源過量消耗,環境嚴重污染,生態嚴重破壞。資源的供應緊張成為我國在經濟增長和結構轉換過程中的一個制約瓶頸。由此使得我國必須發展節約型服務業,以此解決經濟發展中產生的資源瓶頸制約,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和環境得以保護,中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持續發展。(2)發展節約型服務業將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我國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嚴重影響了企業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節約型服務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資源循環利用,既能保護生態和環境,又能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3)發展節約型服務業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障。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必須有資源和環境作保障。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節約型服務業相關概念界定
(一)服務業與服務業 (1)服務。西方關于服務的定義,在西方經濟學文獻中,“服務”概念的使用大約有三種含義:第一,如果某個人或企業提供某種幫助或使用價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則這個人或企業就是在提供服務;第二,服務具有交換價值的無形交易品,其使用價值可以是瞬時的(娛樂)、重復使用的(信息)和可變的(專業化服務咨詢);第三,服務是個人或企業有目的活動的結果,可以取得報酬,也可以不取得報酬。其中代表性定義是由經濟學家希爾給出的,服務是指狀態的變化,這種狀態的變化可以發生在某個人身上,也可以發生在屬于某個經濟主體的物身上;這種狀態的變化是另一個經濟主體的勞動結果,所謂狀態變化是強調服務的結果。這是從便于對服務經濟計量的角度所作的定義,因此有較強的適用性。國內關于服務的定義,國內對服務這一概念的爭論以20世紀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產業經濟學》(1990)的出版為標志告一段落。在《第三產業經濟學》一書中,首次全面系統的提出并論證了服務產品的概念,“所謂服務產品,就是指非實物形態的勞動成果”。但“非實物形態”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首先,實物與“非實物”的界線并不明確,并且這種界線也隨科技的發展而在不斷變化;其次,“非實物的勞動成果”并不都是服務,如“無形資產”、各種信息產品等;再次,“非實物產品”的概念在運用于知識型產品(傳統一般稱精神產品)時容易引起混淆。從實質上看,這種定義還是局限在古典經濟學中服務與商品有形或無形的分析窠臼中。黃少軍在其《服務業與經濟增長》一文中,結合國外 “服務”范疇、服務的特性,從使用權的讓渡及動態過程使用價值的獲得角度對服務進行了定義:“服務是一個經濟主體受讓另一個經濟主體的經濟要素的使用權并對其使用所獲得的運動形態的使用價值”。這里經濟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經濟價值的客觀對象,包括勞動(勞動力)、資本、知識等一切具有使用價值的客觀物質財富。綜上所述,服務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異,至今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但作為服務,首先應該是提供非實物形態的勞動成果,其次是使服務對象從中受益的一種有償或無償的活動,即不以實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勞動的形式滿足他人某種特殊需要的一種活動。或者說,服務是指以提供活勞動的形式滿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報酬的特殊的勞動產品。(2)服務業。服務業概念在理論界尚有爭議,一般認為服務業即指生產和銷售服務商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服務業視同第三產業,統計數據常與第三產業通用,即服務業十分接近第三產業,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產業。國際上,不同的專家甚至同一專家在不同的場合對第三產業和服務業覆蓋行業范圍的界定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費雪將“第三產業”定義為提供“服務”的各類經濟活動。它僅指與物質產品生產完全無關的產業部門,只是服務業中的一類,因此交通、商業等都不屬于其“第三產業”范疇之內。1935年,費希爾在其所著的《安全與進步的沖突》一書中,最先提出了“第三產業”概念,并用于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劃分,從而形成三次產業的分類法。1957年,克拉克豐富了費希爾第三產業概念的內涵,主張直接用“服務性產業”替代費希爾的第三產業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經濟進步的條件》第三版中,把國民經濟結構明確地分為三大部門,即第一大部門,以農業為主,包括畜牧業等;第二大部門包括制造業、采礦業等;第三大部門是服務業,包括建筑業、運輸業、通訊業、商業、金融業、專業和個人生活服務、政府行政和律師事務服務、軍隊等。此后,特別是戰后,又有一批經濟學家如美國經濟學家富克斯在其《服務經濟學》、日本經濟學家飯盛信男在其《第三產業》等都豐富了當代第三產業理論體系。服務業與其它產業部門的基本區別是,服務業生產的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征。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在日常應用上是有區別的。一般地,通過國民經濟具體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筑業等來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采用“服務業”;通過國民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如第一次產業(簡稱第一產業,下同)、第二產業等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采用“第三產業”。需要說明的是,服務業有服務產業和服務事業之分。以增值為目的提供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集合叫服務產業;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服務產品的政府行為集合叫服務事業。
(二)節約與節約型 (1)節約。首先,古代對于節約的理解。我國古典文獻有不少關于節約的論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道德經》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嗇。夫唯嗇,是謂早服”。《墨子》中提出了“儉節則昌,佚則亡”的說法,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系到生存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不過古人對節約的理解也有不同之處,墨子主張節用,各個階級實行較低水平的消費。荀子主張各級按照禮法規定節省度用,節約國家和政府的開支,開支與收入對稱。這些思想是我國古代哲學家為人類經濟行為提供的極為重要的原則。從西方世界來看,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Xenophon)《經濟論》一書的問世,表明西方出現了經濟學。色諾芬最早使用“經濟”(Economics)一詞,并將經濟定義為“改善家庭的藝術”,即奴隸主如何使用奴隸生產,并如何節約家庭支出等活動,這是奴隸主經濟的主要內容。此外,古羅馬思想家賈圖(Marcus Poreius Cato)在《論農業》中認為:給干輕活的奴隸的糧食要比給干重活的少;冬天給的糧食要比夏天少;奴隸應該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覺,雨天應該干室內的活,這樣他們就不會去偷竊;葡萄的渣應該釀酒給奴隸喝,而不應該丟棄;每年給奴隸換一次新衣服,舊衣服應該制成褥子;年老體弱的奴隸應該盡決賣掉。賈圖的觀點從服務于奴隸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卻包含著一定的節約思想。可見人類古代的節約思想和理論主要服務于統治階級的需要,是從生活消費的角度提出來的。這種認識在范圍上具有狹隘的特征,認識還比較膚淺,沒有涉及生產領域。其次,近代對于節約的理解。到了近現代,人們對節約的理解由單純的生活消費領域擴展到了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成功的資本,要將其始終貫穿在決策、工作、生活的各個環節和細節中。現代辭書對節約的解釋為:節儉;節省。有的認為節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費掉的不被耗費掉或少耗費掉,如節省時間,節省勞動力,節省開支;而節約被解釋為較大范圍內的節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漢詞典》對節約作了比較全面的解釋,認為節約包括節儉、節流、節省、節制、節支、節衣縮食等內容。節約的反義詞是浪費、揮霍。節約的客體、對象是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節約的主體是使用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的團體和個人。近年來比較引人注意的循環經濟也體現了人們對節約的理解在不斷加深,過去的經濟發展是單線的,循環經濟則改變了過去的狀況。循環經濟意味著在經濟活動中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高效率地或無浪費地使用資源??梢婋S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節約的認識不斷深化。節約不僅是消費領域的問題,而且也是生產、流通等領域的問題。同時,節約關乎個人品德修養、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神會的永續發展。但迄今為止,人們對節約的理解還不夠全面、不夠完善,帶有歷史的烙印。因此,需要進行新的探索。但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是資源的節約。具體來說就是對資源的使用必須做到:節省使用、有計劃使用、適時使用、適質使用、適量使用、適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復使用、綜合使用、替代使用、愛惜使用、循環使用、長期使用、有償使用和依法使用。(2)節約型?!靶汀卑船F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一是模型;二是類型。節約型的“型”指的是類型。因此節約型是指蘊含資源節約的各種類型。如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可以劃分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如從整個產業體系的角度,可以劃分為節約型工業、節約型農業、節約型服務業;如單純從服務業的角度,又可以劃分為節約型交通運輸業、節約型餐飲業、節約型旅游業、節約型倉儲業、節約型金融業等。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時期重工業超前發展的傳統增長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間通過大規模結構調整,出現了經濟增長的同時能耗和污染排放總量下降的趨勢。但進入“十五”后,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重新轉向低質量、低效益、低就業、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長模式,其直接結果是能源資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顯著增長。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事實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所指的“環境”與“資源”具有相同的屬性,可以當作同一問題來處理。因為,有的經濟學家將環境作為一種特定的存量資源納入資源經濟學,有的將資源作為環境的一種特定功能納入環境經濟學,有的將兩者并列稱之為資源環境經濟學。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環境友好也就是減少對環境資源的損害,屬于資源節約的范圍;或者說資源屬于環境的一部分,資源節約也就是減少環境損害,屬于環境友好范圍。因此,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本質上說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各有側重。資源節約的重要途徑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因此,節約型是指在遵循循環經濟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在生產方面強調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費方面強調合理消費,反對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和奢侈消費的各種類型的總稱。
(三)節約型服務業 服務業雖然與其他產業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也有著相當獨立的經濟空間,形成相對獨立的經濟生態圈。在這個經濟生態圈中,有著獨有的經濟內循環。眾所周知,服務業的每一種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載體,這種載體就是服務的產業。服務產業的性質決定了經濟內循環的效能,即在投入和產出鏈中資源的耗費程度的大小,或資源節約程度的高低。這個資源的耗費,不僅指服務中的直接耗費,還包括因服務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間接耗費。節約型服務業,一般就是指資源節約型服務產業,發展節約型服務產業,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所謂節約型服務業是指以建立節約型經濟系統為目標,以節約資源為要旨,在實現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能帶動其他產業的同步健康發展,最終建立一個自成一體的良性循環產業鏈的產業。
四、 節約型服務業的實質和特征
(一)節約型服務業的實質內容 按照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環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規律的要求提供各種服務而形成的產業。節約型服務業的實質內容具體包括以下方面:節約型服務業要求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率;節約型服務業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高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節約型服務業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服務產品的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節約型服務業要求滿足人們合理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節約型服務業要求自身成為良性循環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在發展的同時,能夠帶動其他節約型產業如節約型工業和節約型農業等的同步發展。
(二)節約型服務業的特征節約型服務業即資源節約型服務產業。節約型服務業符合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具有節約性、生態性、知識性和帶動性等特征。(1)節約性。節約型服務業的核心就是節約資源。這里的“節約”具有雙重含義。其一,是相對浪費而言的節約;其二,是要求在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需求實行減量化?!肮澕s”的這兩重含義是內在統一的,必須統籌兼顧,不能片面理解。從社會體系的角度講,建立節約型產業是節約型經濟的基礎,而要建立節約型服務業,主要從生產節約和消費節約兩個方面來突破。首先是生產節約,生產節約主要指生產資料(包括物質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節約,生產節約最根本的不是數量上盲目減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盡量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其次是消費節約,消費節約的核心內容是要避免無端的浪費,而不是數量和質量的減少和降低,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費,如白天用電燈,一天不關電腦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經使用便使“有用物”成為“廢物”,如食品的腐爛等。(2)生態性。節約型服務業的基本理論之一是生態經濟學,因此,節約型服務業的實質也是一個生態經濟系統,具有生態性與經濟性的雙重特征。這里所指的所謂生態經濟系統也就是指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共同形成的復合系統,這是節約型服務業構成的根本要素。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是現代節約型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但節約型服務業的發展勢必帶來生態環境惡化,從而導致生產力下降、投資環境惡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實現節約型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必需要為節約型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保持外部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在發展節約型服務業的同時,發展節約型工業和節約型農業等,以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3)知識性。知識經濟是一種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以后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說法,知識經濟就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應用之上的新型經濟,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學和技術研究開發日益成為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其二,信息與通訊技術在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務業在知識經濟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節約型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信息技術、人才以及創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識經濟最突出的現象是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知識經濟發展的根本是人才,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因此,節約型服務業是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產業,具有知識性的特征。(4)帶動性。節約型服務業有較高的產業關聯度,其增長對其他產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具有較大的帶動效應。以新興的會展業為例,會展業通過關聯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貿易、旅游、金融保險、交通、娛樂、賓館、餐飲、郵政、電訊、廣告等的全面發展。據專家測算,會展業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為1:9,比旅游業的產業帶動效應1:4.3(世界旅游組織)高出1倍以上。會展業對整個經濟發展具有前連效應和后續效應,所創造的利潤通常在25%左右。此外,舉辦大型會展活動還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據測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可以創造近百個就業機會,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覽會創造了45萬個就業機會,1993年韓國舉辦的大田世界博覽會創造了20萬人以上的就業機會,2000年德國漢諾威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提供了10萬個就業機會。
五、結論
節約型服務業,一方面本身要盡量做到對自然資源的節約,盡可能實現自然資源循環利用和再生產;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節約型服務業對消費行為的引導作用,用節約資源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節儉、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的理念和文明、節約的消費行為。此外,節約型服務業要為發展其他節約型產業提供優質服務。節約型服務業的發展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更需要對節約型服務業發展的基礎理論、節約型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節約型服務業發展的模式和實現途徑等進行探討。
*本文系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武漢城市圈節約型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0940833375-0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周海春:《武漢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訓貴:《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黃少軍:《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4]黃鐵苗:《論節約、消費和浪費》,《學術研究》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