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精神科優質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夯實基礎護理、提升護理專業水平、開展健康教育、注重人性化服務、工作績效量化考核等幾個方面提升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對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前后患者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由原來的94.62%提升至99.68%,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精神科;滿意度;護理質量
為了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提高護理質量,改進護理服務,規范臨床護理工作,保障醫療安全,遵照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要求,自2010年6月以來,在精神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滿意效果.中國護理管理,2010,10(6):56.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服務的內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當代護理發展的方向,確保護理安全是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有效手段。精神病人由于特殊的認知模式,隨時可發生沖動傷人、自殺、出逃等危險行為,常危及患者、病友和護理人員的人身安全,甚至造成醫療糾紛。我病區于2010年12月被醫院評定為“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示范病區,通過改變護理管理模式,使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主動服務意識增強,有效降低了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病例選取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我病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后收治的518例女性精神病人為觀察對象,年齡14~68歲,平均(38±5.5)歲,其中精神分裂癥458例,癔癥性精神病39例,躁狂癥11例,抑郁癥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3例,均無軀體重大疾患,發生護理安全事件7例,其中外逃1例,摔傷1例,護理人員傷害4例,病友傷害1例。對照組病例選擇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在同一病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前收治的513例女性精神障礙病人為對象,年齡16~65歲,平均(36±6)歲,其中精神分裂癥449例,癔癥性精神病41例,躁狂癥11例,抑郁癥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4例,均無軀體重大疾患,發生護理安全事件22例。其中外逃2例,自殺未遂1例,燙傷1例,摔傷2例,護理人員傷害14例,病友傷害2例。兩組病人病例選擇在年齡、診斷上無統計學差異。
1.2實施方法
1.2.1制定工作目標
組織科內護理人員充分理解活動的內涵和意義,使全體護理人員統一思想,轉變服務理念,積極配合。并制定了工作目標:基礎護理合格率≥95%;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6%;病房達到安靜、整潔、安全、舒適,病房管理質量考評≥95分;護理技術操作達標率≥9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病人對健康教育知曉率≥80%。
1.2.2改變排班模式
我病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示范病區后,針對臨床護士不足的實際情況,向護理部申請人力支援,并受到院領導高度重視,及時招聘護士補充一線力量,使護理人員配置與病人床位比達到0.4∶1的配置。實施了APN排班制,A班8:00~16:00時;P班16:00~0:00時:N班0:00~8:00時,每班提前
30分鐘接班。其優點;減少了原來多班交接的形式,減少交班環節;加強了中、晚班薄弱環節中的人員力量;每班均有一名高年資護士對護理工作中高難度護理進行把關,充分保證了護理安全。
1.2.3實施整體護理責任制
將護理人員分為兩組,每組由一名主管護師任組長,每組有6名護士,每名護士分管5張床位。制定責任組長和責任護士崗位職責,責任組長職責:負責本組工作安排及疑難問題的解決,督促指導組員工作,負責評價本組病人護理計劃實施情況,檢查本組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如正確執行醫囑、服藥、治療、基礎護理及各項記錄等,了解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每周隨主治醫生查房1~2次。
責任護士職責:負責所分管病人的一切護理工作,包括基礎護理、出入院指導,病房整潔,專科護理,治療及病情觀察,書寫護理記錄,完成健康教育,實施身心護理,進行疾病知識指導等。
1.2.4制定護理質量考核標準
護理部對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件書寫,安全護理管理,消毒隔離制度,分級護理管理,護理核心制度,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等,分別制定了質量考核標準,每月組織護士長分組進行考評,95分為達標分。
1.2.5實施績效考核的激勵機制
護理績效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工作量、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工作量主要考核護理制度的落實、護理質量的達標情況和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工作效率主要考核工作量,包括床位數、出入院病人數、護理等級系數,基礎護理、治療護理技術難度等級系數。經濟效益主要考核經濟指標。評分以各項指標的達標分為標準,項目達標不扣分,考評分低于達標分扣分。
1.3效果評價
優質護理服務效果評價就是信息的反饋,主要分析工作的執行情況,護理部把全院護士長每三人分為一組,每組由護理部任命一名組長,每月進行一次護理管理檢查,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護理技術操作、安全管理、責任護士分管病人的“十知道”,護理核心制度的執行、健康教育知曉率、消毒隔離等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找出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尋找可能發生的因素,及時進行總結,以判斷新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控制護理風險。
2結果
病區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后,護理缺陷、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率由開展前的4.28%下降至1.35%?!皟炠|護理服務示范病區”開展前后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3討論
3.1精神科封閉病房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降低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活動中,科室進一步完善護理工作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各級護士職責和臨床護理服務標準,公示服務項目,接受病人監督,各責任護士均需按照護理程序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
3.2補充一線護理力量,增加人力資源,有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疲憊感。實施APN排班模式,減少了交接班環節,增加了中、晚班薄弱環節時段的人員力量。高低年資護士的搭配,體現了人力資源的均衡使用,保證了護理安全。
3.3整體護理責任制要求護士對所負責病人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執行首問負責制,護理人員在接待新病人時能主動、熱情、耐心。在病人住院的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病人“十知道”,病人能說出責任護士的姓名,健康指導內容。促使護理人員主動與病人溝通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及病情變化,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病人滿意度。同時能及時發現潛在的護理風險,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3.4實施績效考核的激勵機制,科室每月以責任護士對護理工作完成的質量、數量、病人滿意度進行匯總,與當月獎金掛鉤,合理利用經濟杠桿作用,調動護士的工作主動性。
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老年病區;護理舉措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0034-02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醫療護理需求的不斷增加,老年精神病區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病情變化的復雜性、意外情況的不可知性[1]。他們更需要人們的關懷和理解,在精神科護理中積極的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更有利于精神病院的快速發展和品牌建設。我病區將優質護理服務實施于臨床當中,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2011年1~12月本病區共收治了94例精神病老年患者,男性48例,女性46例,年齡最大是82歲,最小60歲,平均年齡71歲,其中精神分裂癥44 例(46.8%),躁狂癥16例(17%),酒精所致的精神病10例(10.6%),老年癡呆癥8例(8.5%),創傷后應激障礙6例(6.38%),老年性精神障礙6例(6.38%),器質性精神病4例(4.25%)。精神病老年患者合并一種或多種軀體疾病,其中高血壓54例(57、4%)腦栓塞31例(33%)冠心病25例(26.6%)糖尿病14(15%)。
1.1.2本老年精神病區管理模式為封閉式,大部分無家屬陪伴,共設有50張床,床鋪使用率在95%以上,配備護士衛生員19人,其中護士16人,衛生員3人,白班護士主要是負責患者的治療、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及康復指導,夜間實行雙崗制,合理的排班,使患者隨時隨地的可得到責任護士的照料。
1.2 方法
1.2.1轉變護士服務意識,發揮服務承諾的導向作用我們倡導著“愛心細心創溫馨病房,耐心齊心建精神家園”服務理念,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承諾,做到四親“用親善的目光注視人,用親和的語言問候人,用親切的微笑接待人,用輕柔的動作照顧人”服務意識,夯實基礎護理,做實??谱o理。
1.2.2創造溫馨舒適的環境病房配備電視、沙發、空調和衛生間,設有乒乓球桌、微波爐、報刊、棋類、冰箱等便民服務,分為普通病房和優質病房,滿足不同層次精神科病人的需要,病房環境寬松,讓病人有相對獨立的空間,采用白底碎花、條紋圖案的被服,賞心悅目,營造和諧、溫馨的住院生活,在傳統的重大節日,如中秋節,組織患者博餅活動,重陽節給老年人實行游園式活動,提供喜愛的食品,春節前增設燈籠,花籃、窗花,彩帶等將病房布置得讓住院患者感到節日的氣氛,家的感覺,以緩解精神病人的緊張和恐懼,利于病情的穩定與改善。
1.2.3安全的管理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的下降,神經、精神功能降低、體力減弱、靈活度降低,全身臟器功能的減退,對藥物的敏感性增強,免疫的防御功能下降,故大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極差,特別是一些精神衰退、癡呆患者[2]。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差,隨時可能發生意外,故必須根據不同患者進行不同安全防護指導;病房到處設有扶手,廁所、洗澡間鋪防滑墊,并有醒目的防跌滑,防燙傷的標識,患者入廁、起床、洗澡等要站穩后才移步,地面用防滑地磚,地板保持干燥,穿舒適防滑拖鞋,如地板潮濕應有防滑警示牌,以防打滑引起跌倒;對行走不穩,下肢肌力較差患者行走時應攙扶,物品排放不宜過高,以便患者取放為方便老年患者設有高度適宜的床,并加護欄定時進行安全檢查,做好安全宣教,嚴禁將刀剪繩等危險品帶入病室。
1.2.4晨晚間護理大多數老年精神病患者表現懶散、衰退,護士應每天整理床單位,床頭柜,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無碎屑,協助和督促患者洗臉、刷牙,更換衣服、洗腳、定時洗澡、剪指甲、刮胡須,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給予陽光浴,以增強體質。
1.2.5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運用恰當的護理技巧和措施,注意愛護和尊重患者,合理的選擇話題與患者交流,特別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大多數同時患有幾種不同的慢性病,尤其是比較嚴重或久治不愈的疾病,使患者肉體上,精神上都很痛苦,作為護士,多與溝通,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及時滿足其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親切感和信賴感,減輕其身心痛苦。并講解相似的病例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面對現實,認識生存的價值,積極地配合治療。開導家屬,與護士共同安慰患者,教育家屬對患者不離不棄,盡最大的可能給予患者的經濟和心理支持,使患者進一步感受到家庭及社會的溫暖,讓家屬明白患者不僅需要身體上的治療、康復,更需要家庭、社會的關懷。
1.2.6服藥指導在精神病治療中,抗精神科藥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口服藥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發藥時至少有兩位護士進行,一人發藥,一人檢查。對于老年患者,應尊重他們,態度要熱情,真誠,可采取適當的表揚和鼓勵的話語,以消除患者對治療的阻抗心理,調動服藥的依從性,對于習慣性拒藥、藏藥、吞咽困難患者可在病區白板上體現,以提醒護士們高度重視,并采取研粉對溫開水混合后喂服。同時要注意觀察用藥后反應。
1.2.7睡眠護理夜間是觀察睡眠質量的理想時間,因此應遵循15-20分鐘巡視病房一次,做到細心觀察,走進每個病床注意患者的睡姿與臥位,呼吸的頻率、節律及聲音,面色與表情、口唇及末梢色澤等。如果患者突然發出及尖叫聲、或出現抽搐、呼吸困難、大汗淋淋等是病情變化的征象,要引起護士的重視,及時報告醫生,同時要學會分析老年人睡眠障礙的原因,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如睡前溫水泡腳、調暗光線,行心理疏導,患者入睡后,護士應做到“四輕”。創造舒適、安靜、安全的環境以確?;颊咚叩馁|量[2]。
1.2.8開展娛樂活動根據老年患者的能力與患者的喜好,給予讀報,聽歌,看電視,讓他們了解日期、時間、季節、國家大事,并組織打牌、打乒乓球、下棋、做早操等活動,開展有氧訓練以及職業功能訓練以改善患者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更好的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對患者的康復有很大的幫助。
1.2.9做好飲食指導老年患者大部分牙齒缺失,有的患者進食時,狼吞虎咽,容易發生噎食窒息,因此精神病人的飲食管理不可忽視,讓患者參與集體用餐,針對風險性較高的患者應集中專人管理,選擇半流質及易于消化飲食,視病情控制飲食量,將食物分小塊,喂食不宜過快,過急,過多。三餐合理搭配,給予低熱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飲食,增強體質,防止并發癥發生。
1.2.10健康教育每月由健康教育宣傳員組織工休座談會、集體健康講座,每周設置探視日,由接待班護士負責接待患者家屬及時為患者家屬提供在院患者的病情以及解答疑惑的問題,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要求,每天有責任護士對包干病人進行相應疾病宣教。入院時進行相關的告知制度,如:入院須知、探視制度、作息制度、病房制度、安全制度,根據病人的個體特點,不同的疾病診斷,進行相應的宣教,在進行相關宣教時盡量讓患者及家屬明白這些制度及護理舉措,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患者早日康復。在住院期間,每月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出院前,教會患者自我護理的方法、注意事項、出院帶藥的取法以及說明服藥重要性,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回院復診的時間及地點,并行“出院病人滿意度調查”。針對反饋的意見,加大力度進行整改,達到讓病人滿意,讓家屬放心。
2結果
通過上述優質護理服務措施,使精神病老年患者的康復達到最佳的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患者疾病的發展,確保醫療安全。
3結論
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礙,是由于大腦皮層萎縮或功能衰退引起認知障礙和性格變化,表現為孤僻、多疑、固執、說話嗦、生活懶散、行為幼稚、反應緩慢,智能和記憶力減退、情緒容易激動或抑郁等[3]通過本病區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精心的為患者護理,重視細節,提高護理質量,確保醫療安全,達到了住院及出院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住院病人健康知曉率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感提高。同時也做到了不良事件發生率下降,患者投訴率下降,陪護及護工減少。
參考文獻
[1] 沈漁. 精神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574~600.
關鍵詞:精神科患者;優質護理;可行性;滿意度
精神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認知上與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別,同時在行為意志以及情感思維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過激行為,具體表現為性格爆裂、容易躁動、拒絕配合治療。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逃逸、自殺甚至是傷害他人?;忌暇癫〉幕颊邔ψ约?、家人朋友以及醫療護理人員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和傷害。所以精神科患者在進行護理過程中對醫護人員的安全威脅比較嚴重,所以在護理方面一直存在一些問題。基于這種情況,我院對前來就診的130例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研究優質護理的可行性以及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7月以來收治的130例精神科患者 ,以上患者進過臨床醫學觀察發現均屬于精神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5例)與觀察組(65例),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為觀察組,采取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對照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2.15±4.54)歲;觀察組男31例,女34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3.55±2.36)歲。兩組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理狀況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τ諏階榛頰卟扇樣的藥物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優質護理,優質服務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創新護理管理,轉變工作方式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當中要“以患者為中心”,在護理過程中采取責任制護理的制度,將護士分為4個層次進行護理(A~D),同時設置了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等。護士長的擔任要求比較高,具有很高的責任心和認真的態度,對護理工作進行監控和責任護理;對每一位責任護理人員,預訂好患者,并且將這些患者定員,保證護士了解這些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發病的規律。在護理當中包括醫生以及護理護士在內的醫護人員要做到:治療、護理、患者精神檢查以及對應的健康教育等。
1.2.2堅強安全管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首先要落實安全管理制度,保證精神科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護理中發現比較特殊的患者要對其進行嚴密觀察,做好預警工作設定警示標示,了解發病時間和規律;對所有患者實行早晚兩次安全檢查以及探視工作,嚴禁患者以及家屬帶來可能對患者以及其他人造成傷害的危險物品;凡是患者出行都要做好檢查,做好交接工作,做好個人登記;同時要落實好護理巡檢制度,加大夜間巡視護理,及時的檢查和觀看監視視頻,實現每30min巡視一次。
1.2.3注重健康教育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護理要求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合理的教學內容,讓這些精神科患者能夠理解消化。在教育上采取多樣性的教育方法,實現健康教育的普及。同時盡可能多的讓患者了解相關疾病的知識以及發病的特點,告訴患者,他們自身患病的情況和發展程度以及發病的征兆;定期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講座,及時的疏導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防止外界刺激;在護理當中每個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護理,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護理要求,做健康的心理指導,鼓勵患者積極樂觀的看待問題積極面對人生,從心理上樹立好戰勝一切病魔的信息。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還要定期開展家屬心理衛生教育,來提高患者家屬對精神病的認識以及對應的應對措施,保證在患者在發病時家屬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保證自身以及患者的安全。對于已經出院的患者,要進行家庭隨訪或者電話采訪,給予正常的指導防止患者的出現病情復發。
1.3觀察指標效果評定 對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以及在以后的出院康復過程中進行電話隨訪以及家庭出診的方式調查患者的情況;患者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了解患者的滿意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采用%表示,用t檢驗,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加以處理,當P
2 結果
滿意度調查 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對的護理滿意度93.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63.08%,兩組存在明顯差異(P
3 討論
精神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護理中往往遇到很多問題,所以對于精神科的患者來說護理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些患者在醫院中會出現護理問題。為了提高護理的質量和達到以患者以及家屬的護理要求。我院采取了優質護理的護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7月以來收治的130例精神科患者,以上患者進過臨床醫學觀察發現均屬于精神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5例)與觀察組(65例),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為觀察組,采取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優質護理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創新護理管理,轉變工作方式、堅強安全管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注重健康教育。了解精神科患者的護理要求特點。在切實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加大了對患者的心理疏導保證了他們的心理愉快。在本次研究中滿意度調查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對的護理滿意度93.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63.08%,兩組存在明顯差異,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精神科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對患者的治療以及恢復起著積極的作用,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麗娜.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病房開展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551-551.
[2]謝雪華,何玉球,徐志平.優質護理服務在半封閉式精神科病房開展的效果觀察[J].農墾醫學,2014:359-361.
[3]班瑞益.精神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1959-196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43
在我國,人性化管理已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護理行業中存在的重技能、輕服務、輕人文關懷的趨勢已不能適應護理工作的發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把護士還給患者,把人文關懷融入整體護理工作當中,使護理專業進入一個新的領域。
精神科病房人性化管理的目的
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強化護理人員優質護理服務意識,使護理工作更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精神科病房人性化管理的特殊性
現所指的精神科病房是指以收治重精神疾病、封閉管理為主的病房。收治的病種有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重癥抑郁自殺觀念較重等等,患者大多具有沖動、傷人、毀物等癥狀。對于行為紊亂的患者,不要簡單粗暴地將患者馬上予以保護性約束。在給予保護性約束時,應向患者及家屬作必要的說明,盡可能征得家屬的同意和諒解,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保護精神病患者的隱私是我們醫務人員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維護患者的人格尊嚴,避免患者由于個人隱私問題再次受到身心傷害。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也體現了人性化管理的一個方面。醫護人員往往由于不妥的言語、行為,造成醫患關系緊張,投訴增多。
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矛盾
疾病性質與人性化管理的矛盾:在精神科病房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實踐中,存在不少矛盾與難點?;颊哂捎诓∏閲乐兀谧≡浩陂g往往會發生自傷、傷人、沖動、毀物等行為,此時,應遵照醫囑及時給予沖動行為干預。
制度與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矛盾:精神科病房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各項制度制定的前提均是為了保證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復。但有的患者及家屬不理解,有時得到醫護人員的解釋后還是難以接受相關制度的規定。
人員配置與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在精神科病房實施人性化管理,由于床護之比不達標,護理人員整天忙于執行醫囑,很難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做護患溝通,使很多事情處理簡單化,難以體現真正的人性化的護理。
思想觀念與人性化管理存在的矛盾:有的護理人員簡單的認為只要把患者看住,沒有過多地從人性化方面去考慮,消極對待患者,漠視患者的合理權益,導致醫患之間關系隔閡。
人性化管理具體做法
提倡無縫隙管理:自2010年5月份以來,我院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試點病房。護理服務中提倡無縫隙護理。具體做法是在病區護士長的領導下,全病房的護士按年資、職稱平均分為甲、乙兩個護理小組,每組推選組長各1名。住院患者也隨機分為兩組,每位護士分包4~5位患者,作為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心理護理、基礎護理。護士之間由2~3人可結為幫扶對子,若責任護士倒班或休息,其分管的患者可由另一護士來幫助照顧。
認真做好基礎護理:精神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往往生活懶散,不能自理。責任護士每天上班后首先要到自己分包的患者前巡視,檢查患者的衛生狀況。發現不合格者要及時處理,協助患者洗澡、修剪指甲,更換干凈的衣物。對個人衛生合格者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積極開展工娛活動:精神患者住院生活單調、乏味,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病態的幻想之中。我們在病區內配備護士專職負責患者的工娛活動,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對參與者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
加強護患溝通,和諧護患關系:醫護人員每天上班見到患者時給予問候,在稱呼上盡量滿足患者在社會及單位上的稱呼,為患者找回一種被人尊重的自信,同時也和諧了醫患關系,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開展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護理:為滿足患者和家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我們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循序實施,由小組長定期按照質量標準進行效果評價,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要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給予告知,耐心解釋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每月召開1次工休座談會,聽取患者及家屬對醫療、護理、后勤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要立即和有關單位進行溝通,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對處理的結果進行跟蹤反饋。
總 結
在精神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試點工程,施行人性化護理的新舉措,和諧了醫患關系,患者投訴明顯減少,提高了滿意度。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明顯提高,增強了主動服務意識,使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感受到了人性關懷的溫暖,護理工作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內涵,實現了人文關懷和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宗旨。為患者早日康復、回歸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邱國松.淺談醫院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684-685.
2 陳秀娥,譚艷林.現代醫院管理與人文精神[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19:645-646.
[關鍵詞] 責任制護理模式;精神科;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b)-018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Methods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 was used in nursing work of psychiatric department from April 2014.50 patients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4 of psychiatric department,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 did not conduct,were selected as pre-conduct objects,and 50 patients from April 2014 to May 2015 of psychiatric department,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 conducted,were selected as post-conduct objects.Before and after conducting,satisfaction that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nursing quality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error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conducting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satisfaction that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 increas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pre-conduc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ode;Psychiatric department;High quality nursing
隨著人們對健康保健意識的逐漸提升,患者對護理質量提出更高的需求。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在臨床護理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分工不明確、人力資源分配不到位而導致的醫療事故較多,給患者的健康及醫院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1]。責任制護理模式是一種高效、科學的分工模式,由于在臨床上所表現出的巨大的優勢而被廣泛應用于各大醫院的護理管理之中[2]。我病區為了切實的改善精神科的護理質量,自2014年4月開始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應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在臨床實踐中充分發揮責任護士的主導作用,切實地改善護理過程中分工不清、責任不明確的弊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精神科自2014年4月開始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應用責任制護理模式,以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精神科未實施責任制護理模式期間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實施前研究對象,以2014年4月~2015年3月我院精神科實施責任制護理模式期間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實施后研究對象。實施前收治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1~67歲,平均(47.35±1.36)歲,患者病程2個月~12年,平均(6.74±1.37)年;實施后收治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28~64歲,平均(47.46±1.32)歲,患者病程3個月~11年,平均(6.64±1.3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明確分工 為了更好地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我病區將全面改善以往的護理模式,將責任制護理模式應用于精神科的臨床護理之中,充分發揮責任護士的作用,在臨床實踐中對患者全面負責。對我病區精神科護理資源進行全面分析,選取經驗豐富、責任心較強、應變能力較好且具備護士資格的護士為責任護士,將50張床位均分為4組,每組各設置一名責任組長,每名責任組長管理3~4名責任護士,為了更好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每名責任護士將由2~3名輔助護士協助工作[3]。
1.2.2 加強對護士的培訓力度,明確崗位職責 為了更好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責任護士以及其他護士均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在臨床實踐中護士不僅要熟練地掌握各項操作技巧以及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精神科是護理風險相對較高的科室,護理不及時或者不到位均有可能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4]。加強對護士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專項培訓提高護士的各項能力,組織經驗交流會,積極鼓勵護士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就臨床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拿出來進行集中討論,就問題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5]。重點加強對護士責任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從各個環節中加強對護士的管理水平,對于新入院的精神科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6]。每一名護士都需要清楚地了解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具體內容,各自的崗位職責以及分工,充分結合神經科優質護理服務的要求及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責任護士崗位職責[7]。責任護士在臨床上要重點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加強對病房的管理水平,為患者提供全程的健康教育。
1.2.3 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強對患者的管理水平 精神科患者往往精神衰退、意識薄弱、動作遲鈍,如果護理不及時容易產生不良事件。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針對于精神科較為常見的護理風險對患者進行宣教[8],告知患者治療手段、疾病的誘發原因、護理措施、常見風險防范措施等,對患者從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進行指導[9]。叮囑患者住院期間要聽從醫護人員的安排,如果有任何異常情況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同患者進行親切的交談[10]。
1.2.4 優化護理資源,采用合理的排班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順利開展的前提,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排班制度,優化護理資源配置[11]。在不同的就診階段設置不同數量的人員值班,根據就診特點對排班方式進行合理安排[12],按照分工對每個小組的責任護士將負責一定數量床位的患者,由責任組長對組內排班進行細化,在不同階段安排不同數量、職稱的人員值班,確保各項護理工作能夠順利完成[13]。
1.2.5 加強考核管理 由責任組長定期對責任護士及輔助護士的工作表現情況進行評估,對在臨床實踐中發生的護理差錯、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記錄[14],根據調查和評估結果對護士的工作業績進行判定,加強對護士的考核管理。對于在日常工作中表現良好、業績突出的護士,將給予一定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于在護理工作中表現較差、差錯頻出的護士加強培訓力度,采用口頭說教的形式引起護士的重視。由責任組長以及護士長聯合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對所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出,并提出改進措施,每季度將在護理小組中選出先進護理小組以及先進個人,并以此確定護士的晉升以及獎金發放。
1.3 評價標準
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以及護理質量評估量表對患者住院期間的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進行對比分析。滿意度調查表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技巧是否熟練、溝通是否及時、理論知識掌握是否熟練、健康教育是否到位等幾個方面,總分共計100分。滿意度判定標準具體如下。滿意:分值>80分;基本滿意:分值為60~80分;不滿意:分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的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實施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實施前比較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實施前后患者護理質量的比較
實施前患者護理質量為(79.56±2.53)分,實施后患者護理質量為(92.64±2.8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實施前后護理差錯發生情況的比較
實施前出現護理差錯6例,發生率為12.00%;實施后出現護理差錯2例,發生率為4.00%,實施后護理差錯發生率與實施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不良事件;精神科;護理;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b)-0143-04
Cognitive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XU Yunhua1 JIANG Senlin2 FU Xuemei2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Ca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2.General Office,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statu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each department of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ported an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analyz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dverse events was analyzed, including patient's age, gender, dura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Then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survey of classification and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fall (50%), patient loss of property (45%), medical facilities damaged (45%), medication error (39%), nurse-patient disputes (38%), aggressive behavior (37%), drug delivery errors (36%) we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r proporti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duration,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hile gender,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spect of nurs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nursing safe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es,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ake patients as the center, take quality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routin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nursing.
[Key words] Adverse events; Psychiatry;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護理作為護理中風險較高的工作,鑒于該科室中的患者情緒波動及行為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對于治療的配合程度較低,抗拒、干擾治療,甚至打罵醫護人員,因此增加了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其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1-3]。護理不良事件往往是未預計、毫無計劃地在護理過程中發生,屬于意外事件范疇,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誤吸、窒息、跌倒、墜床、燙傷、走失、靜脈輸液輸血意外、意外脫管、自殺等事項,均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4]。為了解精神科護理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繁,本研究通過對2013年1~12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以下簡稱“我院”)各科室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隱患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為提高我院服務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護理安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各科室上報的安全隱患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選擇其中發生不良事件患者100例及其對應護理人員32名。
1.2 方法
對不良事件發生的一般情況進行統計,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住院次數、病種、用藥方式等患者因素及護齡、學歷、職稱等護士因素,分析各方面與不良事件發生的相關性,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不良事件的分類及其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跌倒(50%)、患者丟失財物(45%)、醫療設施損壞(45%)、給藥錯誤(39%)、護患糾紛(38%)、攻擊行為(37%)、藥品交接錯誤(36%)所占比例較高。見表1。
表1 護理不良事件的分類及其發生情況
2.2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100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齡、病程、病種、用藥方式患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性別、住院次數與不良事件的發生關系不大,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2.3 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不同護齡、學歷、職稱護士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3。
表3 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
3 討論
3.1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分析
精神科護理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跌倒(50%)、患者丟失財物(45%)、醫療設施損壞(45%)、給藥錯誤(39%)、護患糾紛(38%)、攻擊行為(37%)、藥品交接錯誤(36%)在護理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較大。分析原因可能為:對患者的安全缺乏足夠的重視,監管不到位,缺乏能夠有效對患者發生意外危險性的評估方法或措施;醫護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怠慢,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較弱,患者外出活動走失現象出現;被盜、跌倒、墜床等,主要是護士入院后未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告知或安全告知欠詳細,缺乏預見性,未認真評估患者意識狀態、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護患溝通不暢或不充分,護士服務態度不好,未認真評估患者意識及合作程度,對意識不清及嗜睡患者肢體約束不夠,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不到位,未能有效巡視病房,而致患者自行拔除管道,往往會增加護患糾紛,導致攻擊行為發生率較高。這與國內其他一些研究觀點一致[5-8]。
患者一般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100例發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齡、病程、病種、用藥方式患者間差異顯著(P < 0.05),而性別、住院次數與不良事件的發生關系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推測其原因如下:不同年齡的患者精神病發病及表現出失常、沖動等行為的時段不同,往往年紀較低,發生精神病的高峰期較為集中,易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病癥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影響表現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病情會出現反復發作,且病情不易控制,因此導致該類人群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聯合用藥患者一般來講多為難治性精神系統疾病,病情往往表現出無常且復雜,這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困難,管理難度明顯加大,相關護理事件發生的比例也隨之升高。再者,聯合應用藥物使藥物的副作用增大,其危險性明顯升高。本研究護理人員情況與護理不良事件關系的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護齡、學歷、職稱護士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 < 0.05)。分析原因如下:護齡、職稱、學歷均較低的護士,工作時間不長,所在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及經驗相對不足,具體可表現為省略或簡化了查對環節,表現為不對姓名只對床號,不看藥名只看藥品包裝,藥品劑量、用藥方法查對不嚴,用藥前向患者告知不清,致使患者吃藥時藥量出現差錯,未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制度及“三查九對”制度,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無能力處理好相應的突發事件。
3.2 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應對措施
3.2.1 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加大管理力度加強患者家屬的安全意識,讓其自身認識到護理的安全性,同時定期對患者病房中的危險東西及配套設施進行檢查,病房環境要保持足夠的安靜,避免喧囂,降低環境可能給患者帶來的相關危險,避免患者因情緒波動而自己私藏物品,發生傷人或自傷事件[9-10]。
3.2.2 加強護理人員素質培養加強護理人員素質培養,提高護理質量。由于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查對不嚴,違反操作規程或技術水平低,對患者護理風險評估不足,工作態度過度散漫,忽略護理過程中應有的一些必要的排查,會增加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給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痛苦,延長治療時間,增加經濟負擔。因此應針對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修養,在精神科的特殊護理中,要有耐心,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相關護理,同時加強業務拓展,增進知識,積極學習并與有經驗的護師進行交流,提高自身素質,確保護理基本功扎實[11-13]。
3.2.3 嚴格執行監管制度,規范操作病區應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制訂各種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流程,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完善和落實各項護理工作制度。加強節假日中護理人員的排班,保證護理安全[14-17]。針對護理不良事件,一旦發生,應及時進行問題分析,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著手,認真分析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發生的各種危險因素,針對所分析問題的癥結,采取有效、針對性的措施來進行改進,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3.2.4 完善制度管理,擴大護理隊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較多的時候是由于護理人員業務技能掌握不熟練,缺乏耐心、細心,責任心差導致。還有一些是由于護理人員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過度推卸責任或逃避,針對不良事件的發生不及時主動上報,導致事件向較壞的一面發展,嚴重者致使患者病情惡化。提示醫療機構應針對此現象及時調整管理制度,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護理人員能及時主動對不良事件進行上報。對于新的實習學生來講,遇到不懂的問題未能及時請教老師、帶教老師對學生盲目信任,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的現象,應采取相關的補救措施,把不良事故的后果控制在可以應對的范圍內[18-19]。提高護理人員配比是實現有效護患溝通的重要條件,同時減少低學歷等護理人員比例,可相應提高護理質量。盡量簡化護理文書書寫,讓護士有更多時間照顧患者。
3.2.5 進行護患有效溝通,保證護患關系和諧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改善服務態度,多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0-21]。
綜上所述,應不斷完善護理安全相關工作流程,加強管理、提高素質、加大護患溝通可減少相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應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防范護理糾紛,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護理質量為核心,找到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全面落實,才能真正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再發生,從根本上減少各種護理糾紛。
[參考文獻]
[1]朱彩文,王婭麗,黃昶荃,等.采用SHEL模式對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0):58-61.
[2]吳明霞,王林,陳愛民.前饋控制應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15-117.
[3]戴蘭云.臨床精神科護士護理不良事件認知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8):135-137, 140.
[4]李紅,裘珊珊,朱映梅.運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J].護理學報,2010,17(6):24-26.
[5]李金香,夏娟靜,王梅,等.重點病員管理在老年精神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3, 25(17):122-124.
[6]張學彩.運用SHEL模式對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24):360-361.
[7]文金寧,梁仕蘭,俞軍紅,等.“魅力5S”服務在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 19(24):2964-2967.
[8]肖愛祥,林建葵,韋紅梅,等.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1):11-13.
[9]韓永惠.精神科36例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及防范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4-335.
[10]夏麗潔.重點病員管理在老年精神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3,21(16):503.
[11]李麗,張躍蘭,劉力軍,等.精神科臨床護理安全評估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學報,2009,16(2):39-41.
[12]卞櫻芳.護理不良事件主動上報在精神科的管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8):5142.
[13]盛彩華.精神科護理安全論析[J].當代醫學,2012,18(13):124-125.
[14]王曉娥,郁京萍,文金寧,等.精神科實施保護性約束的精細化管理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25):2760-2762.
[15]侯明如,蔡燕,徐慧鳴,等.精神科保護性約束標準化操作規程的建立及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8):3165-3167.
[16]馬蘭.優質護理對于護患糾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7):121,123.
[17]孫玉娟,田鳳華.64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24-125,146.
[18]江文仙,毛青英.精神科老年病房護理風險教育方法介紹[J].中國鄉村醫藥,2011,18(11):75.
[19]邢桃紅,張軍,李喜娓,等.護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4):122-123.
[20]陳紅.精神病患者發生自殺與傷人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0(11):64-65.
[21]汪淑琴.阿合奇縣人民醫院257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8):37-38,40.
(收稿日期:2014-01-21本文編輯:程銘)
[通訊作者] 姜森林(1976.9-),女,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平湖分院綜合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本刊工作探討欄目介紹
針對醫藥衛生行業及相關崗位的工作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與爭鳴,報道醫護人員對疾病診斷、治療、護理所面臨問題的認識,交流實際工作、學習經驗。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表達要規范準確,符合醫藥英文學術論文表達習慣。標引關鍵詞4~8個。參考文獻的引用數目應不低于11條,且近兩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
來稿請寄:北京市朝陽區通惠家園惠潤園(壹線國際)5-3-601《中國醫藥導報》雜志社
郵政編碼:100025
電話:010-5967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