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6: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計數法規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礦山企業 統計工作 統計數據 數據質量控制
一、引言
企業統計工作為企業的日常經營決策提供了相應支持,在當今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決策過程面臨的風險性也大大上升,統計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直接關系著企業對抗風險的水平有多高。當統計信息越及時準確時,企業經營面臨的風險相對越小。因此,要想在決策與經營管理者中把握正確的形勢,客觀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重視數據質量控制工作,從而為企業作出科學有效的決策。
二、礦山企業統計數據存在的問題
1、礦山相關數據收集方面存在誤區
首先,在數據的采集階段。統計人員在采集相關數據時,通常不按照要求規定進行,導致采集的數據存在失真重復混亂現象。大部分統計工作人員沒有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與及時性起到應有的重視,在統計工作中,表現為不關心統計數據的誤差與編造會在礦山企業統計數據產生多大的影響,這導致了統計數據在源頭上就出現不準確不真實現象,影響下一步要進行的統計數據分析處理環節。
其次,數據采集后進行記錄工作時,基層的統計部門對相關統計數據記錄工作不夠重視,導致經常出現數據記錄錯誤以及記錄不完整等問題。企業統計工作在原始記錄上以及臺賬的不健全上,更進一步加深了統計數據失真問題影響。
最后,在企業內部統計部門設計上,統計工作經常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利益主體日益趨向多元化,主體經濟行為呈現出多種多樣特征。在這種情形下,統計調查對象越來越缺乏配合意識,給真實統計數據的采集帶來極大挑戰。此外,由于存在政績考核問題,即使企業獲得了真實有效的統計數據,最終還是無法避免外部干擾因素對統計工作的各種影響,從而導致礦山企業統計數據依舊面臨失真問題。因此,統計工作的獨立性問題,一直制約著礦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
2、礦山企業的統計體系老化
當前,礦山企業進行統計工作時,仍然沿用傳統統計運作體系,這種老化落后去的統計體系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礦山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需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我國國有的礦山企業,尤其是大中型的國有礦山企業,已經建立了比較正規與完善的統計工作制度以及相關指標體系。但是統計工作的服務對象仍然是以政府為核心,礦山企業只是官方統計工作中的基層統計報表單位?,F代市場經濟的深化與發展,導致這種與計劃經濟相掛鉤的統計制度體系,不再適應于當前時代背景以及現代礦山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需要。因此,礦山企業如果想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的作用,應當注意不斷完善統計工作體系建設,確保統計工作能夠適應當前背景下的礦山企業管理需要。
3、礦山企業的管理與技術體制落后
當前我國礦山企業管理體制還停留在傳統粗放型的模式上,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礦山企業在進行統計工作時,缺乏科學的統計管理方法,導致統計部門工作效率不高,從而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因此礦山企業應當完善相關統計體制建設,為統計數據提供制度保障。
在企業統計過程中,大量基層礦山企業統計工作停留在手工與半手工階段,即使擁有相關計算機設施配置,統計工作仍然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職能。此外,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為了減少工作量,計算機設備一般是用來進行相關礦山指標的計算與匯總,而沒有真正利用到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最后,大部分礦山企業把統計工作當作是一種事后分析工具來使用,致使統計工作應有的預測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嚴重影響礦山企業的統計工作開展。
4、礦山企業相關行業規范以及法制不健全
當前,我國統計工作缺乏法制保障,統計法制相關建設落后,給依法進行統計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目前我國雖然已經開始重視企業統計工作問題,也頒布了一系列統計相關法律法規,不過相距真正意義上的依法統計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統計法制建設比較落后,統計相關法律本身還存在許多需要完善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統計工作中,依法進行統計在實施過程中遭遇重重困難。
礦山企業的領導者和統計工作人員對于統計相關法律法規重視程度不夠,當礦山企業的領導者出現違反統計法規現象時,統計工作執法部門經常無法對這類事情進行有效的處理。其次,統計工作執法力度不夠,礦山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平臺建設不夠完善,進一步導致礦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得不到保障。
三、加強礦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對策
1、加強礦山企業統計設計工作的質量控制
統計設計工作是統計工作過程中首要環節,這個階段直接決定著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是提升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環節。如果設計過程中工作沒做好,會嚴重影響到礦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因此,在對統計工作進行設計時,首先應當明確礦山相關統計數據的質量標準,針對不同的統計需要對統計數據的精度提出相應要求,只有滿足礦山企業統計實際需要的數據才是最準確有效的數據。
其次,合理地設計相關統計指標系統與計算方式。統計指標設計的合理與否,也會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在利用統計報表收集整理相關礦山資料時,應全程監控礦山數據的來源及質量,制定的統計指標既要滿足礦山企業實際需要,又要滿足國家相關統計體制規定。對于礦山統計指標應當嚴格按照范圍要廣、分組要準確等原則來進行。例如在設計礦山企業的礦產品平均質量指標時,必須嚴格使用每批礦產品重量與質量指標,以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堅決不能只采用簡單算術平均計算方法。在設計礦山企業生產率提高時,在礦山的生產高峰期采用倒班工作方法,作統計指標設計時,應當剔除倒班過程中的吃飯與休息時間,這樣既符合了本單位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又適應了現代的統計方法體制,從而給今后的統計工作帶來方便。
2、規范核實礦山企業相關統計資料
對統計資料進行整理核對,以找出礦山統計資料中出現的差錯,是提高礦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手段。如果礦山統計資料不準確,將直接影響礦山企業的統計決策有效性。所以,必須重視審查礦山企業統計資料的準確性以及適用性,弄清楚礦山統計工作相關指標的統計范圍以及計算手段方法,對于口徑不統一或者內容不完整的統計資料,及時進行糾正以及補充。
因此,在核對統計資料時,針對搜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仔細鑒別、核對審定,以保證資料的準確性,這樣才可以保證統計數據質量水平。如為了擴大某礦山生產規模,更新原有設備,采用液壓鏟代替傳統電鏟、液壓鉆代替部分潛孔鉆,傳統統計方法在分析對比礦山生產的電耗以及油耗時,已經不再具有實踐意義。所以最后整理統計數據時,要注意以礦山的綜合能耗作為分析對比指標,對礦山企業采用對比分析,只有這樣,才可以顯示出礦山企業在進行設備更新以后,礦山的提產、降耗效益有多高。
3、完善信息技術在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中的應用
一個完善的統計數據決策系統,可以滿足礦山企業內部各級部門對統計數據的需求,有利于增強礦山統計數據的時效性,并且減少礦山企業統計數據的誤差率。在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中,完善統計信息的決策支持系統,需要加強計算機、人工智能以及管理科學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建設。礦山企業的智能統計數據庫系統包括數據庫、統計模型庫以及相關知識理論,不僅可以有效合理的采用傳統數據模型方法,也可以加強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礦山企業統計工作的應用效率。傳統的統計數據庫系統中,礦山企業部門當需要統計信息作決策支持時,智能檢索到數據庫中的實際存放數據。但是在智能統計決策系統之中,除了對實際礦山數據存放以外,還具備相應的統計數據存放規則,礦山企業工作人員可以依據這個數據存放規則,通過對實際礦山統計數據的分析與推理,從而獲得相應的礦山數據信息。
此外,礦山企業的統計數據所涉及到的專業面比較寬,表現出礦山專業數據量大以及各種礦山統計報表公式和定義非常繁雜等特點。針對不同的礦山企業部門以及不同的礦山產品,進行統計工作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在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中開發和應用計算機技術時,要充分考慮不同礦山企業部門的業務特征以及統計數據處理要求,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礦山統計標準以及統計指標,最終提高礦山企業的統計數據質量。
4、增強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素質水平
統計人員的素質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統計數據質量。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人員,如果沒有扎實的統計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統計行業工作經驗,而且對于礦山企業的業務特點以及統計工作流程不熟悉的話,很難跟上當前時展的步伐。如果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又不善于獲取礦山統計調查工作中的第一手資料,那么很難寫出具備一定深度同時對礦山企業決策具有參考意義的統計報告。所以,礦山企業管理層應當加強統計工作人員的道德品質教育、礦山行業背景知識以及統計專業知識培訓,以不斷提高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5、完善礦山企業統計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礦山企業自身必須加強對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完善相關統計工作流程與標準建設,確保礦山企業的統計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行業規定進行。政府部門以及礦山行業,應當出臺相應的礦山行業統計工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礦山行業統計工作自律規范與標準建設,并且要在全體礦山企業員工之間普及相關統計法規意識。最后,統計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大礦山企業統計工作的執法檢查力度,針對礦山企業統計工作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依照礦山行業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礦山企業的領導者,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統計工作對于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分析影響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從而尋求相應的解決措施。統計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對統計工作業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勇于改革傳統落后的統計工作理念與模式,不斷加強自身統計工作理論認識,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統計工作技術與分析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水平。因此,只有堅定地把提高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問題放到統計工作的核心位置,并切合實際地采取綜合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發揮企業統計工作的正常效用,然后才可以為礦山企業的管理層與經營者做決策提供完整而準確的數據作為依據。
【參考文獻】
[1] 許俊杰:強化企業統計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向導,2012(20).
[2] 程水利:提高礦山統計數據的質量[J].露天采礦技術,2009(6).
關鍵詞:
隨著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網絡財務應運而生。所謂網絡財務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術,運用網絡財務軟件,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替代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及其各種功能,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同,實現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等遠程處理,實行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能夠處理電子單據和進行電子貨幣結算的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是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
網絡財務管理與傳統財務管理相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也具有許多缺點。
一 網絡財務的缺點
(一) 網絡財務的安全問題
數據安全是21世紀網絡財務面臨的最大問題。網絡財務系統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網絡財務是一個開放系統,系統間的數據流動性很大,其開放性不僅體現在財務的業務范圍及財務的信息披露上,還體現在企業的決策數據上,商業機密一旦被競爭對手獲取則無疑是致命的。網絡財務系統的開放性與企業財務運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形成了較大的沖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單據、電子報表、電子合同等無紙介質的使用,無法沿用傳統的簽字方式,使網絡財務在辨別真偽上存在新的風險,而目前的財務管理缺少與網絡經濟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和技術保障。計算機系統本身是脆弱的,黑客的惡意攻擊、病毒的感染,計算機硬件的故障、用戶的誤操作等,都會危及網絡系統的安全性。
(二 )會計資料的存檔問題
網絡化的財務管理,電子符號取代了財務數據,信息的載體己由紙介質過渡到磁性介質和光電介質。這些介質的保存有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溫、磁性物質、劇烈震動的影響,其保存的數據資料易于丟失。另外,網絡財務軟件的實施是對現有單機版、局域網絡版財務軟件和硬件系統的全面升級,由于數據格式、數據接口不同,數據庫被加密等原因,網絡財務軟件不一定兼容以前版本或其他財務軟件,以前的會計信息可能無法被及時錄入網絡財務系統,對于隔代保存的會計檔案更不可能兼容,因而原有會計檔案在新的網絡財務系統中無法查詢。因此,網絡財務環境下,會計數據資料面臨不完整和易于失效的風險。
(三)網絡財務的審計取證問題
傳統的財務管理,其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相關經濟責任的認定,是通過完整的紙介質會計憑證體系和嚴格的白紙黑字財會審批手續記錄下來的,財務審計的取證摸得著看得見,一目了然。而在網絡財務中,財務數據的簽字蓋章等傳統確認手段不再存在,網絡傳輸和保存中對電子數據的修改、非法攔截、竊取、篡改、轉移、偽造、刪除、隱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傳統的審計控制制度及組織控制功能的效力弱化。網絡系統的開放性和動態性加劇了財務信息失真的風險,加大了審計取證的難度。
(四) 網絡財務的技術人才問題
網絡財務環境下,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精通財務知識及網絡知識,熟悉計算機網絡和網絡信息技術,掌握網絡財務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應的維護措施,了解有關電子商務知識和國際電子交易的法律法規,具備相應的產業知識及商務經營管理和國際社會文化背景等基本知識,并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目前,在我國這樣的復合型人才還非常缺乏,大多數財務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英文底子較薄、視野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差。
二、實施網絡財務應采取的策略
(一)網絡財務安全策略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網絡財務。建立安全可靠的網絡財務系統是發展網絡財務的關鍵。為了抵御來自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干擾和威脅,應加強對網上輸入、輸出和傳輸信息的合法性和正確性的控制,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包括通信平臺、網絡平臺、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平臺等,都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方面的技術,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同時,在財務軟件中應提供周到的強有力的數據安全保護,包括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數據操作的安全性、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以及數據運用、查詢、分析時的安全性??刹捎玫募夹g有:
1.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是建立在內部網和外部網接口處的訪問控制系統,它對跨越網絡邊界的信息進行過濾,對外部訪問實行多層認證,從而為企業設立了一道電子屏障。
2.加密技術。現代加密技術可分為對稱加密(互聯雙方共用一把專用密鑰)和非對稱加密(即一把公鑰和一把私鑰)兩大類。其中非對稱加密有效解決了密鑰分發的管理問題,特別適合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環境。
3.數字簽名技術。數字簽名是公開密鑰密碼技術的另一類應用,在計算機通信中驗證對方身份,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二)會計檔案管理策略
1.采用標準的財務軟件數據轉換接口。為了使不同開發商的軟件能夠相互兼容會計數據,便于財務軟件的升級,同時,也便于網絡傳送的數據、報表在銀行、財政部門相互兼容,必須制定和執行標準的財務軟件數據轉換接口,以保證會計檔案數據存貯形式的連續性和一致性。
2.采用多種形式的會計數據備份策略。為解決隔代數據兼容問題,既要輸入光盤、磁盤等光電介質,又要按規定打印輸出,便于日后查詢和故障恢復需要。
3.選擇適當的軟件升級時間。財務軟件的升級盡量選擇年初作為升級的起始期,因為年初數據量較小,易檢查,部分基礎資料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改,是軟件升級的最佳時機。
(三)網絡財務法律保障策略
加強網絡財務的法律法規建設,借鑒國外有關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財務信息管理、財務報告披露的法規、準則。具體規定企業網上披露的義務與責任、網絡財務信息質量標準要求、監管機構及其權責等。應盡快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法規,以規范網上交易的購銷、支付及核算行為。對涉及電子商務合同、單證、公證簽名的認證以及爭端解決規則等各個方面實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加大打擊網絡犯罪的力度,為電子商務和網絡財務信息系統提供一個安全有利的外部環境。
(四)網絡財務技術人才策略
1.我國的高等教育應加強現代信息科學與網絡技術教育,改革高等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內容,調整現行財務會計教育體系,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在網絡經濟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 傳統會計;電算化會計;區別
一、 由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的簡稱,是一個用電子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腦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是一門融合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邊緣性學科。
會計信息系統是指由特定的人員、數據處理工具和數據處理規程組成的有機整體。其目的是加工和利用會計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其中規程包括會計核算方法規則、各種會計法令、法規和管理制度等。而數據處理也分為人工、機械、計算機或網絡三種處理方式。
會計中的各項活動都體現了對信息的某種作用,如取得原始憑證是對會計信息的收集,對原始憑證的審核是會計信息特征的提取和確認,設置會計賬戶是對會計信息的分類,填制記賬憑證和登記賬簿是對會計信息的傳遞和存儲,成本計算是對成本信息的進一步變換和處理,而會計的管理和決策是對會計信息的進一步利用。整個會計工作過程構成了一個有序的信息輸入、處理、存儲和輸出的過程。這一過程又可分為若干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明確的任務。各部分相互聯系、互相配合、共同服務于一個統一的目標,形成了一個會計活動的有機整體。
會計信息系統要采用一定的信息處理技術用來收集原始會計數據,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存儲及傳送。而采用計算機和網絡信息處理技術的會計信息系統通常稱為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即電算化會計。它是財務會計、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科學等學科相互交叉結合形成的、新的綜合性學科。
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根據企業經濟工作的客觀需要,可以將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劃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以提供日常核算內容為主的會計核算信息層、以提供為經營管理服務為主的管理信息層和為企業重大決策提供服務的預測決策信息層。按照所提供的信息層次功能,可將會計信息系統劃分為以下3個子系統:核算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決策子系統。分別用于反映企業經營活動情況的事后核算、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的事中控制和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事前決策。這3個子系統之間既相互聯系又互相獨立,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
二、 會計信息系統知識點探討
(1)手工系統與電算化系統數據處理流程的對比。數據處理流程反映了數據從產生、傳遞到處理、審核以及存盤的整個處理過程。手工數據處理過程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這一過程一般稱為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或賬務處理程序。由于各單位的經濟業務性質、管理方式、規模和業務數量不同,在手工環境下,為了適應各單位的特點,產生了科目匯總表、匯總記賬憑證等不同的會計核算組織程序。這些核算組織程序的基本區別是登記總賬的程序不同。另外,為了提供詳略不同的會計信息,手工系統設置了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偡诸愘~和明細分類賬采用平行登記的方法進行記錄。由于明細賬記錄的是逐筆的業務信息,而總分類賬中記錄的是相應的合計值,所以總分類賬中的信息是非獨立的。在手工系統中,總分類賬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是因為總賬對整個賬簿體系起著統馭和控制作用。通過總賬與明細賬之間的對賬可以發現記賬中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這種通過低效率、重復處理來換取處理的正確和可靠,是傳統會計數據處理流程的一個特點。對于發生的賬簿登記錯誤,手工系統分別采用劃線、紅字更正、補充登記等留有痕跡的修改方法,以便為日后的查證提供方便。
關鍵詞 旅游管理 基礎 概念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1 旅游管理基礎工作的重要性
1.1開展旅游活動的前提條件
旅游活動不僅涉及旅游客的旅行和游覽活動,還涉及旅游行業職工的服務活動、旅游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整個旅游經濟運行等,這些旅游活動要有效進行就離不開健全完善的管理基礎工作。從旅游者講,其必須獲得有關旅行和游覽的各種信息,才能對購買何種旅游產品作出決策,并合理確定自己的旅游行程;從旅游行業職工講,必須了解和掌握提供什么樣的旅游服務,以及如何提供旅游服務,才能有效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從旅游企業講,其必須了解有關旅游市場的各種信息,掌握組織旅游活動的有關基本要求和方法,熟悉旅游法律法規和各種規則制度,才能有效地開展旅游經營與管理;從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講,只有通過各種族游管理基礎工作,才能正確掌握旅游經濟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的旅游宏觀調控與管理。因此,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是開展旅游活動的前提條件,是旅游者、旅游企業、服務人員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有效開展旅游活動和進行管理的重要前提與保障。
1.2實施旅游管理的重要基礎
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是在旅游管地實踐中產生的,其與各項旅游管理職能互為條件、互相促進。一方面,各項旅游管理職能要有效發揮作用,需要以各種信息資料、統計數據、定額標難、計量工作為基礎,并提供依據、準則和手段,因此旅游管地基礎工作是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各項旅游管理職能的實施又對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提出要求。如旅游規劃離不開科學的旅游統計數據和定額標準,旅游組織和指揮需要遵循一定的旅游法規與制度等。
1.3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
旅游管理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不斷提高旅游效益,提高旅游效益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更要加強高效率的旅游管理,而高效率的旅游管理離不開科學的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我國旅游業發展時間不長,不論是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還是政府宏觀管理與行業管理都還比較薄弱,與旅游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旅游管理基礎工作薄弱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旅游管理基礎工作,只有把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抓得更好、更扎實,才能促使旅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使旅游活動組織更加科學,旅游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促進旅游效益的不斷提高。
2旅游管理基礎工作的內容
(1)旅游法規和制度,是有關旅游活動和旅游管理中各種旅游法律法規與制度的統稱,是進行旅游活動和加強旅游管理的重要依據。旅游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僅依法規定了旅游活動的范圍、內容和原則,而且明確規定了備類人員的工作目標、職責和權限,使旅游活動和旅游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旅游活動秩序和旅游管理規范。
(2)旅游標準化工作,是對各種旅游服務、旅游經營和旅游管理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管理的過程。通過旅游標準化工作,促使旅游者活動的合理化,旅游企業員工服務的規范化,旅游經營管理的扇效化,為旅游活動和旅游管理的有效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3)旅游信息工作,是旅游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經營和管理所必須的信息,是運用各種科學方法進行收集、處理、傳遞和儲存的工作。通過旅游信息工作,傳遞旅游產品和服務信息,記錄旅游活動過程,反映旅游經螢狀況和旅游經濟運行情況,以促進旅游活動和旅游管理有效的進行。
3旅游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
(1)基礎性。旅游管理基礎工作,是旅游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是一切旅游管理工作的基礎,離開了這些基礎工作,旅游管理就不能有效進行。因此,只有把各項工作建立在扎實的旅游管現基礎工作之上,才能為有序開展旅游活動提供科學組織手段,才能為提高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提供保障,才能為改善旅游經營環境和工作條件提供依據,才能為正確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提供科學基礎,才能為實現旅游管理各項職能提供重要的支撐。
(2)科學性。旅游管理基礎工作,反映了旅游活動的客觀要求,是一項科學性較強的旅游管理工作。旅游管理要適應旅游活動的規律性,進行正確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旅游管理基礎工作;而科學的旅游管理基礎工作,也是保障旅游活動有效進行,使旅游管理富有成效的前提。因此,必須按照旅游活動和旅游管理的內在規律性,建立起科學的旅游管理基礎工作體系,才能實現科學的旅游管理,促進旅游活動正常進行,從而不斷地提高旅游的效益。
(一)加強統計工作是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的需要。統計是指導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認識國情省情、制定政策規劃、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是宏觀調控和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統計信息,對各級黨委、政府準確判斷形勢,進行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統計工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需要。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直接反映政府的公信力。高度重視統計工作,確保數據真實可信,對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管理
(三)強化政府統計職責。各級人民政府要強化對統計工作的領導職責,當前尤其要盡快解決服務業統計、能源統計和基層統計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承擔服務業統計職責的相應機構和人員,按照政府統計機構的要求報送服務業統計資料。全省建立能源統計工作體系,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實際落實好機構和人員,對省政府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開展統計監測工作。制訂加強全省基層統計工作的規劃,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抓好規劃的落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對下級人民政府、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及有關部門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履職到位。
(四)規范部門統計工作。取消省級以下部門(行業)統計調查項目,統一改為地方統計調查項目,并依法報政府統計機構審批。各部門公布統計資料,應事先送同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核定,未經核定或與政府統計機構的數據不一致的,不得擅自公布。切實做好統計數據保密工作。各部門要建立健全部門統計工作體系,加強部門統計的基層基礎建設,確保政府統計和部門統計工作任務的完成。各部門(行業)向政府統計機構報送統計資料,應由其綜合統計機構或綜合統計人員負責,杜絕“一門多數”或“數出多門”。
(五)提升統計服務能力。整合政府統計機構、部門統計和社會統計等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三位一體”的大統計體系,提高統計工作效率。要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大力推進統計制度方法和統計調查手段改革,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統計指標體系,增強統計工作的敏銳性、準確性、主動性和全面性。要加強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監測和分析,努力提升統計服務各級黨委、政府的能力,為其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三、加強統計基層建設
(六)健全基層統計機構。依照《統計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設置獨立的統計機構,配備與統計工作相適應的統計人員。依照《省統計管理條例》規定,鄉鎮(街道、產業園區)設置統計機構或配置統計人員,依法履行統計工作職責,做到應統盡統。縣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對所轄鄉鎮(街道、產業園區)的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指定人員負責本居住地區的統計工作。企事業單位設置綜合統計機構,也可配置專職或兼職綜合統計人員,或委托統計機構負責本單位的統計工作。
(七)規范基層統計工作?;鶎咏y計填報單位必須嚴格按照統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規范統一的統計制度,認真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指導基層統計填報單位依法承擔統計工作,配備與統計工作相適應的專職或兼職人員。按照加強統計管理的要求,省統計局建立鄉鎮(街道、產業園區)、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基層統計工作規范化標準,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和省級各部門抓好組織實施,力爭3年內全省所有基層單位的統計工作實現規范化。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各部門要開展基層統計工作規范化檢查,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加快基層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步伐。
四、加強統計基礎工作
(八)完善基本單位名錄庫管理?;締挝幻泿旖ㄔO是政府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統計部門會同機構編制、工商和民政等部門,建立統計資料和行政登記資料報送和共享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基本單位名錄庫,確保名錄庫資料全省共享和高效運轉。實行基本單位準入制度,堅持“先進庫,后有數”,加強源頭單位統計數據的管理。
(九)加快統計信息化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將統計信息化建設納入規劃,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化資源,加強全省統計信息化應用與信息資源共享。加快推進省、市、縣、鄉鎮(街道)統計信息化建設,在年實現全省四級統計機構的信息網絡互聯互通。省統計局組織制定市(州)和省級部門統計數據庫和網絡的基本標準和運行規則,建立健全全省統計數據庫系統和統計信息化系統,建立健全各部門統計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全省統一的統計數據采集處理平臺,逐步實現統計數據采集、整理、傳輸、存儲、應用和管理的現代化。企事業單位的聯網直報和統計機構數據處理要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積極推動企業配備統計專用計算機設備,加快企業聯網直報進程。
(十)加強統計隊伍管理。各級人民政府及各部門要抓好統計隊伍組織和業務管理。實行統計人員準入制度,嚴格執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實行統計持證上崗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力爭5年基本實現全省從事統計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五、推進統計法制建設
(十一)加強統計法制宣傳。各地要將統計普法宣傳列入當地的普法規劃。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也要把統計法納入教學內容。各級普法機構要定期檢查統計法的宣傳教育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統計普法宣傳教育,使廣大調查對象自覺履行接受統計調查和如實提供統計資料的義務,增強干部群眾的統計法制觀念。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負責同志要切實增強統計法律意識,帶頭執行統計法律法規,支持保障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報告和監督的職權。
(十二)建立健全統計執法體系。統計執法體系是統計管理和開展統計執法的基礎。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明確統計檢查機構或配備監督檢查人員,明確其執法權限,保證各項統計法規的有效實施。
(十三)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各地要建立專業抽查、專家核查、統計巡查、執法檢查的統計綜合執法監督體系,構建統計執法檢查的長效機制。監察、法制等部門要通過聯合執法等多種形式,協助統計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必要時可提請紀檢監察機關參與執法檢查和案件處理。
六、強化保障措施
(十四)強化組織保障。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要強化對統計工作的組織保障,保持統計隊伍的相對穩定。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變動,應事先征得上一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同意。鄉鎮(街道)統計員的調動,應征得縣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同意。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統計負責人的調動,應征求所在地政府統計機構的意見。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失真;對策
在經濟市場化已經發展到相當階段的今天,企業財務管理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隨著傳播和存儲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效率化運行的重要一環。會計信息,指企業財務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自身的專業技能,通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權益變動表和報表附注、企業財務發展報告等形式,向企業管理者、投資者等需求人群展現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情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信息所提供的具有參考價值的最基本保障。
1會計管理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意義
高質量、高水準的會計信息表現為明確地符合國家和企業的會計準則,顯著地勾勒出了企業運行過程中的利益沖突,以及最重要的、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在會計周期內的經濟活動。如果企業會計管理的結果能夠有以上特質的高質量會計信息,將能為企業的運行發展帶來以下好處。
1.1提升企業運行效率
從內部而言,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得以被制定出來,說明企業的一些不正當行為如偷稅漏稅、私設“小金庫”、兩套賬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從而能夠有效防范企業主體侵犯國家、集體的利益,防范個人主體侵犯企業的利益。企業內部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得以傳播,可使管理者在進行企業經營時做出積極有效的正確決策,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得以制度化、科學化地進行,企業保持良好的運轉秩序。從外部而言,高質量的企業群體會計信息的收集,可以使國家財力走向真正需要的地方,使國家財力真正集中力量發揮優勢,政府職能得以有效發揮,政府制定的政策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社會群體面臨的問題,即實際有效有必要的政府政策才能得以制定,以維持積極健康的社會經濟秩序。而會計信息失真,勢必會誤導管理層思路,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為企業的不規范行為、犯罪行為提供溫床和護身符。所以,高質量的企業會計信息,不僅有助于企業自身有效率地運行,也有助于企業更穩地立身于社會經濟體系之中,更是有助于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的有效運轉,從而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非常重要的一份力量。
1.2為領導層進行企業的發展策略制定提供有效信息
在競爭性的市場經濟中,及時有效地了解到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態、企業當前運行狀態和企業已經產生的經營成果,可以使企業管理層及時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有效率的會計信息應當動態地監控企業的現金流、成長能力、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的指標,隨時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參考。比如流動資金遠不足以覆蓋短期負債時,應當及時將資產轉化為流動現金避免出現償付危機;數據顯示當前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企業運營能力指標低下時,應當通過實際生產調研和相關的詳細會計數據結合的方式找出原因,方便管理者制訂提升計劃。企業管理者還需要通過已經形成的會計信息推測企業的未來經營情況,一般情況下,在對過去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后,管理者可以據此推測下一個會計周期企業的經營趨勢和財務情況,從而在前一期會計周期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未來一周期的策略調整。若在前幾個會計周期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呈現連續大幅上漲,那么后一期企業管理者就應當考慮讓企業運營節奏慢下來,進行結構優化調整處理過去幾期快速增長所積累的一些問題;若企業效益較高的項目所需資金不足,企業需要考慮如何補充流動資金,是舉債還是出售企業股權,這些都能從企業的會計信息中找到一定的參考。
1.3有效控制腐敗行為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勢必會削弱國家權力部門制定的法律法規的權威性,為各經濟主體的腐敗行為提供掩護。在最極端的假設下,如果每一個企業主體都能做到每一張發票都是真實反映科目實際用途的、每一個科目的數字都是真實發生的、每一分成本都被分攤到了正確的地方,那么“兩套賬”“、小金庫”等自然不會存在,因此只要認真查驗財務報表,行賄受賄行為將能在賬面上真實地反映出來。所以,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督促財務部門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將能有效地控制腐敗。
2企業會計管理過程中會計失真的表現形式
2.1按具體表現分類
2.1.1記賬原始憑證失真
這里所說的原始憑證,包括了記錄一切會計信息的記賬憑證、會計憑證、報表等信息載體。記賬原始憑證失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記錄會計信息的憑證本身就不真實,包括了發票金額與實際的花費并不吻合、發票種類與實際消費種類并不吻合等有作假或者虛報的情況;二是原始會計憑證本身不具有真實性,比如假發票、假公濟私的會計科目等。這些會計原始資料的失真,造成了會計信息系統的混亂,為企業工作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了掩護。
2.1.2會計核算要素失真
會計核算要素的失真有負債要素失真和資產要素失真兩個表現面。負債要素的失真表現在未對一些拖欠時間已經很長的債務進行及時清理,導致總資產虛增,或者是賬務核算不謹慎導致總資產虛增;資產要素核算的失真表現在混亂的資產管理,不管是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折舊還是無形資產等都存在混亂。總體而言,系統中記錄的會計數據無法真實、有效、清晰地反映出現有的資產情況。
2.2按產生根源分類
2.2.1規則漏洞產生的失真
從字面上來看,規則漏洞產生的失真,即指國家、行業管理部門和企業本身制定的會計準則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為相關會計人員的某些實際不合理行為形成了規則上的掩飾。結果便是雖然最終提供的會計信息符合各種相關法律法規,卻是失真的會計信息。一般情況下,國家和行業部門的相關法律法規出現巨大漏洞的可能性較小,企業在制定自身會計規則時需要在遵循國家和行業部門規則的前提下,盡量完善本企業的會計管理路線。這種會計失真產生于管理層的規則制定。
2.2.2人為違反或規則把握不清晰產生的失真
人為違反或規則把握不清晰導致的會計失真是會計實際操作人員的人為因素形成的信息失真。這種失真還可以被劃分為有意地違反規則和無意地違反規則兩類。無意違反的控制受限于會計實際工作人員的個人專業素質和企業使用的相關軟硬件。有意違規這方面則與企業的會計準則制定的完善性和招聘的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有關。
3會計管理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分析
3.1在《會計法》指引下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企業會計規章制度
企業會計規章制度需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制定脈絡清晰的會計信息質量控制流程。企業需要明確財務信息的編制、分析、報送流程;清晰地劃分權限范圍、職責分工;科學合理地配備機構和人員,且保持會計信息的審核、披露和制作流程的融通性。財務信息編制的各個環節的批準制度應當被建立健全。財務信息編制、分析利用的需求管理和外部個體的信息需求管理都需要有明確的授權制度。為此,首先,企業需要依據自身經濟個體的業務性質、管理模式和組織機構層級安排來建立分層的管理制度。其次,審批審核的流程一定要有明確可執行的規范條文,在審核審批的權限合理前提下,確保提交的會計信息詳實完整,印章、簽字等合乎規范。最后,要有防火墻設置,即避免在財務處理流程中越權操作的相關內控制度,越權操作按需另行審批,并且過程應該被妥善記錄保管。在切實可行的會計規章制度中,還包含了日常信息核對制度的建立。日常信息核對的完善,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真實,防止主觀的會計信息失真,如虛假交易、虛增收入、亂攤成本等,也可以防止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會計信息處理失誤。日常信息核對,主要包括了會計賬簿與會計賬簿之間的相互對賬、會計賬簿和實際資產之間的對賬、會計賬簿和基礎的發票、銀行對賬單、往來單位的相互核對。會計制度應當明確約定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時的處理方法,以使得會計最基本的要求——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和賬證相符得以實現。最后,企業的會計規則制定需要考慮到對現代化會計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以達到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有效減少人為編制差錯的目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到如何防范現代化會計信息技術帶來的一些風險,做好企業使用會計信息系統的定期維護更新,切實執行訪問安全權限制度,提升硬件水平以及做好會計信息數據源的管理。
3.2注重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道德素質的培養
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能夠有效減少規則把握不清晰產生的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能夠有效降低人為故意違反會計規則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所以提高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道德素質,是一種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途徑。會計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對數字變化非常敏感,因常常需要一次性處理大批量的數字信息,業外人士面對這樣的工作量很難做到不出差錯。若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欠缺,非常容易產生會計錯漏、記賬方向記反等基礎性錯誤,而非會計人員又很難發現此類錯誤,為錯誤的低質量的會計信息的產生埋下隱患。所以,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除了適當安排會計工作外,還要加強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管理、先進會計技術方面的培養,為其熟練掌握先進的會計信息技術提供機會。更重要的是,會計人員道德素質的選拔和培養。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選聘能夠遵守自身職業道德、維護集體利益、維護社會利益的會計工作人員。
3.3加強對信息失真責任人的懲罰力度
加強責任人的懲罰力度,要利用經濟、行政手段提升企業主體、企業高管、企業會計人員和行業審批人員的違規成本,從而降低其提供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觀動力。對企業的懲罰,可從加大經濟處罰、撤銷某些企業人員的從業資格。對企業高管的懲罰,我國一般采用公開譴責、少量罰款、警告等方式。提升高管的違規成本,可從加大經濟處罰、增加行政處罰;對情節嚴重者,加大刑事處罰力度。對會計人員的處罰,我國《會計法》中有明確規定,對個人處以3000~50000元的罰款。除有效執行上述法規外,為防止該處罰金額不由其個人承擔,可加大對違法違規會計人員的經濟處罰。并且,可通過加強會計行業管理,利用吊銷從業資格證、建立誠信檔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薪酬待遇來有效防范會計違法違規事件的發生,以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產生。
4結語
不管是在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是上市企業還是非上市企業,是政府機構還是非盈利組織,會計信息失真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有效防范會計信息失真,讓社會經濟更加有效率地運行起來,企業需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會計規章制度、提升培養會計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加強對信息失真責任人的懲罰力度等有效渠道來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
作者:周成林 單位: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
參考文獻:
[1]李玲.淺談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J].企業研究,2014(12).
1.會計信息安全缺乏保證
會計的信息化是把會計信息和計算機、信息技術、信息網絡充分融合的一項工程。信息化就要求能夠實現信息的共享,交流,開放。要想解決會計信息化技術和系統的推廣,要在網絡安全的研究上下足功夫,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的危險泄露或者惡意的攻擊,做到滴水不漏,而不是出現問題后亡羊補牢,會計信息的重要性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在云會計模式下,會計數據存放在云服務商提供的云平臺上。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云服務商通常可以提供較安全的數據保障機制,但云計算模式決定了它的風險,由于大量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都在“云”端,許多單位會擔心其核心的會計數據遭黑客盜竊,或者是被意外泄露使得其會計數據保密和隱私問題將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會計監督信息化還處在摸索階段
新時期會計信息化的方向主要是由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升級,要求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然而針對如何和信息化的審計對接卻考慮少,軟件的設計也忽視此方面,例如,大多數的系統沒有提供可用的標準I/O接口和外部進行數據交換,不能實現審計功能。另外,軟件的內設數據庫在結構方面也不夠開放,不夠規范,沒有考慮審計時的雙向查詢需要;目前的信息化軟件對于如何保存審計的痕跡還做得相當不夠,特別的是沒有給信息化審計提供相應的測試環境,無法進行審計的直接對接。
二、解決新時期會計信息化難題的策略
1.提升單位管理水平,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
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不僅是工具,單位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應當注重會計信息系統與經營管理環境的契合,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實施過程,往往也是會計工作變革的過程,通過會計信息化推動單位管理模式、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的優化與革新,建立健全適應會計信息化工作環境的制度體系,提高業務數據與會計數據的一致性,實現單位內部信息資源共享,推動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信息系統集成,促進財務業務一體化。
2.注重整體規劃,統一標準,消除會計信息孤島
在會計信息化的世界里,標準即是生命線,會計信息系統要做到整體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編碼規則和系統參數,實現各個系統的有機整合。以全面推廣會計信息化為契機,構建基于XBRL的標準財務報告平臺。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作為財務信息處理的最新標準和技術,通過它可以使各種會計信息在不同軟件、平臺、技術間實現數據的可靠提取和順暢交換,促進單位財務報告的標準化和信息化,使計算機能夠以統一的方式識別、處理會計信息,從而消除會計信息孤島。
3.拓展會計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渠道
再強大,再科學,再有效的管理方法歸根結底還是人在操作,所以順勢培養專業的人才是推動技術普及的重要環節,各行各業都是這樣,會計更是如此。實施學歷教育與在職教育并重的發展戰略,建立健全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網絡教育、實踐鍛煉、交流研討、在崗學習為一體的長效的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作用,單位也應加大投入,造就一批既能夠精通信息技術,又具有財務管理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會計信息的加工處理和分析的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為促進會計信息化的順利推進打下扎實的基礎。
4.重視會計信息系統安全
會計信息是單位的核心價值所在,必須保證重要數據在單位控制之下。必須加強和完善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硬件系統的維護,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建立預防病毒和黑客的網絡安全措施。在當前有關網絡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研究應用云會計的可行性,可以有選擇地使用“私有云”或“公有云”的部分模塊,關鍵會計信息不儲存在“云”端。
5.加強會計監督信息化
會計監督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通過信息化手段監督檢查會計基礎工作,監督檢查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內控制度建設,監督檢查會計信息化工作。在會計監督信息化過程中,主要任務是要推進會計監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首先,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進程,提高審計手段的信息化含量;其次,審計機構要利用信息化平臺,加強對會計日常業務的監管,實現從事后監督向日常監督和實時監督轉變。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