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6: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新理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生活化品德課程還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態
“千百年來,人們把道德教育作為社會的一種客體并不斷強化其工具性價值,道德教育因而成為政治的傳聲筒、經濟的揚聲器、文化的維護者?!盵1] 傳統的道德教育活動總是試圖將天下大義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宏大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衣缽相傳者。這種做法過度的以社會價值為中心,卻忽略了個體自身的生活價值和實際的生活需要,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生活與道德教育的割裂。學者劉鐵芳認為,“德育并非與個人生活毫無牽涉,而是以個人生活為起點同時又是歸宿的內含于個人生活進程的活動。德育過程是關于德性的現實生活展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獲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滿而且同時是個人生活的完滿”。[2] 魯潔教授在《 德育社會學 》中也明確地指出德育的終極意義,它表現在“不僅讓人們去遵守某種社會秩序,道德規范,使社會的發展得以按部就班地進行,它還要促使人們找回那個已經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們擁有世界,擁有自己”。[3]
其實,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動感的教科書。生活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機,也是生活為品德注入了無限的生命:當你看見小朋友摔倒時,會不自覺地伸手去扶;當你看見老人登上公共汽車時,會無意識地起身讓座;當你對別人撒謊時,你會不受控制地緊張焦慮;當你做好事幫助他人時,會情不自禁地感覺心情舒暢……肖川教授在《 我的教育視界 》中用了一個有關于生活經驗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識傳授得不到個體經驗的認同,或絲毫不能激活個體沉淀的經驗,那么,知識的種子就不能在個體的心靈中生根、開花、結果,這種知識就如同假牙、假發一樣,是沒有生命力的?!盵4] 足以見得,生活擁有一種魔力,它可以洗盡世間鉛華,還原道德教育為最原初的質樸與純真;學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諳品德的魅力,追尋品德的典范。
課程標準便是秉承這一重要理念,將品德課程的學科邏輯積極轉變為生活邏輯。例如,標準二、(一)1.3交往與溝通中的活動建議:舉辦搜集“父母說得最多的十句話”的活動,嘗試理解父母“源于愛”的初衷,同學之間可以就此進行交流和分享;標準三、(一)1.1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的活動建議:選取一個感興趣的社會熱點話題或現象,發表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并與同學交流。課程標準還著重強調“活動建議僅作參考,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設計、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和內容”。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些活動都可以在各地學校學習生活中普遍開展,學生在身體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規范要求、認同品德的價值所在,最終強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養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告誡人們:不要忘記基本的原則,即生活是偉大的教育者。不為而為,自然而貼切是生活獨一無二的教導方式。我們的學生可以從周邊的生活世界中學到許多不言自明、未經思考的經驗,這些經驗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學生敏感的神經。發生在身邊的案例會促使學生感同身受、跳過品德的說教框格去接觸真實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沖突中明辨真、善、美??梢哉f,是生活撥動了道德主體心靈的琴弦,演繹著道德教育最原始純樸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應該順乎人性的需求與發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礎,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別關注學生的生活,是因為只有在學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學生的人生際遇中,只有在學生內心世界的選擇沖突中,才真正蘊藏著珍貴的教育時機,才能夠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道德人格。劉觸、朱小蔓在《 多元社會中的學校道德教育: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世界 》中也明確指出:任何輕視、壓抑、否定生命價值或對生命價值的現實性抱有懷疑、失望、冷漠態度的道德教育都應該摒棄。
同樣,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課程標準中。教育者應該著力探索當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圖使教材中的學科邏輯與學生的心理邏輯保持一致,以增進學習的效率與樂趣。同時,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選擇教學素材、開展一些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話題辯論會,促進學生以人格的完滿發展為追求導向、真正實現與好品德、好修養共成長。在課程標準一(二)2.2“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的活動中,倡導學生珍愛生命,并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在一(二)2.1“學生認識生命形態的多樣性”的活動中,其建議是以“我們身邊的動植物伙伴”為主題,做一次本地區的植物、動物物種及其生存狀況的調查,觀察每個物種及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體會生命世界的神奇。
審視課程標準新增的生命專欄,我們不難看出,現代思想品德課程不僅關注個體生命的珍惜與維護,同時要求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生命意識,即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關懷。此項舉措是思想品德課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養模式已經由主體性發展逐步轉變為主體間性的發展。主體間性是雙向溝通的運作機制,它有效地傳達著主體和主體之間的對話與相似的生活體驗,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義形成的基礎。若是離開了主體間性、疏遠了他人和世界,主體的價值就會變得無足輕重。因此,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關愛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動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三、關注道德情感體驗,創立德育培養新模式
體驗(ErlebniSe)一詞最早出現在德國的文獻中,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體驗”的解釋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歷”。道德情感體驗即個體進行道德活動時心理上的情緒反應和內心感受。
19世紀60年代以來,教育領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統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術、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過程重理性知識的傳播,訓練提高人的語言、概念、邏輯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應襲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從辯證的角度來分析,道德教育的過程應該是一個知、情、意、行的親歷、體認與驗證的過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滲透、復合交織的整體運動的過程。而知性德育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經驗的積累、情感的表達以及情商能力的培養與開發。
在對上海市一所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調查中,在家里經常任性發脾氣的小朋友占總人數的50%,對父母不會用禮貌語言的占總人數的36%,他們只知道要別人愛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愛別人。這一狀況,隨著獨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趨勢。[5]
情感德育即是解決此類德育頑疾的良藥,它呼吁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寬容心,著重培養兒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和自然的情感,使道德教育鮮活起來,有“人情味”起來,它如一縷春風,溫暖舒適地吹拂在學生的周圍,使道德教育出現勃勃生機。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亦引導學生形成以“道德情感”為主題的德育熏陶,例如,二(一)1.3“學生要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孝敬父母和長輩。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調適‘逆反’心理。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二(二)2.2學生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與寬容,尊重、幫助他人,與人為善”;三(一)1.7學生要“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當學校、家長、社區協作起來,才能保證德育過程中空間、時間的連續性,這樣,學生就不會一踏出校門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子,道德教育也不會因此失效。此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們也要創新性地將知識技能的學習、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有機地整合。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將課程活化于生活,將德育理念根植于實踐,但理論只有依靠實踐的耕耘才能散發芬芳,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學者們躬身實踐,總結經驗,以促進新標準的不斷完善。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116029)
參考文獻:
[1]張華.論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
[2]劉鐵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魯潔.德育社會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關鍵詞:德育 新理念 新模式 特色實踐活動
加強技校學生的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一環,總書記指出:“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蹦敲?什么算是一流的技工呢?筆者認為如果學生只有一流的操作技能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為社會主義奉獻的愛國主義情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尤其是在技工教育面臨改革的今天,職業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課堂上既能把專業性的技能教授給學生,又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實現技能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呢?職業學校的老師面對的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多、厭學情緒嚴重、行為習慣差等等一系列問題,怎么做才能夠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呢?
實際上,對于老師來說,教書育人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但有的時候我們卻把這兩者割裂開來,課堂上一味地灌輸知識,忽視德育工作,以至于老師們的出發點往往是好的,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學生在學習經驗交流會中說過這樣的話:“師以德育人,成人;以知識育人,成才,不一定成人”,對筆者觸動很深。我們經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真正做到、做好“教書育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面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領導提出的新要求,工作在職業教育第一線的我們更應該本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實踐中不斷地去理解、感悟、探索和創新,以德育促教育,讓德育之光灑滿校園,傾力打造職業教育的新模式。
一、樹立德育教育的新理念
1.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很長一段時間中,很多老師總是認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或者是某個人的工作,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比如說,有些同學在打水的時候對師傅連招呼都不打,我們燒水的師傅或者值班老師完全有責任去引導學生改變這種沒有禮貌的習慣;很多學生有網癮,晚上很晚才回宿舍,甚至玩通宵,那么宿舍的管理員就不僅僅是查查宿舍,學生回來給其關門開門,而是要想辦法怎么幫助學生戒除網癮,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所以有的時候干工作并不在于崗位的高低,而在于你是否能成為一個有心人。
面對職業教育的新形勢,需要全校的教職員工,不管是看大門的還是燒鍋爐的,都應該承擔起德育工作的責任,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理念,成為學生德育工作的指導者和引導者。
尤其是教書育人的老師更應該意識到,要想教育學生如何做人,我們自己必須首先要“做好人”,要努力把自己的德育水平提升上去,做德育工作的有心人和表率。
2.處處都是德育工作陣地
目前,很多學校的德育工作還只是利用德育課、班會課或者政教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肯定是不行的,我們不能僅僅依靠一堂課、一個環節或者一個部門來開展德育工作,必須把每個點連成一個面,要樹立“校園無空地,處處可育人;校園無小事,事事能育人”“處處是德育工作陣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內容”的指導思想。
比如說,有的學生打水不掏水票,吃不完的剩飯不倒垃圾桶,半夜不睡覺影響他人休息,回宿舍晚了罵罵咧咧地讓老師開門,早上上課遲到,餐廳里的水龍頭嘩嘩流水卻熟視無睹,這些都是我們德育工作的范圍。
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德育工作的引導,樹立德育首位意識,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型、立體化德育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班會為重要陣地,以時事教育為重要內容,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多方位教育為途徑,以健全的考核制度為保障,以良好的校園文化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把德育工作制度化、課程化、網絡化(職業學校學生的QQ群)、全面化,與技能教育融合,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逐步幫助學生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3.時時都是德育工作時間
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響的工作。對于職業學校來說,從學生入學至畢業,在這段時間內,時時都應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時間;在內容上則要涵蓋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個方面。比如說,從剛開學的軍訓生活一直到畢業前的就業工作。我們必須明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有一個整體性和一貫性的觀念,自始至終和任何環節都不能放松對學生的教育。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出事了教育一番,沒事了就萬事大吉,必須要堅持長期的、經常性的教育,該表揚的時候就要表揚,引導學生不斷地去自我反省,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
只要我們牢固樹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就能讓道德教育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思想教育的內容充分融入生活,以知識教育為主的德育走向強調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并以感受體驗為基礎的德育,變以往的單向灌輸式德育為一個討論性的、對話性的、分享性的德育,變過去孤立封閉的德育為一個全程開放的道德教育,變以成人為中心、權威為中心的德育為以學生為中心的
德育。
二、以德育促教育,打造職業教育新模式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思維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教育工作光靠教師一張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必須有新路子,要想新對策,與時俱進, 以德育促教育,打造職業教育新模式。
1.創建德育載體,以德育促教育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高校德育教育新理念
學校德育是塑造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要教育手段,通過德育教育,把學生培養成認知、情感、倫理、審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人,使他們具備個人和社會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際、親和、合作、想象、創造、獨立判斷、批判精神。也就是將道德教育定位在如何“做人”這個終極目的上。但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上,我國以往的道德教育卻恰恰出了問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片面強調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忽視人文教育在學校中的地位,造成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教他如何做人”為終極目的,只是把人當作一種“學習工具”,只是從技術、功用、效率的層次,教他們如何做,把人當成物,人的存在價值全被抹殺,使人成為技術純良的“機器人”。不以如何“做人”為目的的教育,相應地也造成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缺失,德育成了擺設,成了科學教育的附庸。這種被稱為“缺德”的教育的后果必然是導致學生片面發展,有智商但沒智慧,有知識但沒文化,有文化但沒教養,有欲望但沒理想,有目標但沒信仰,有青春但沒熱血。這是非常危險的。高校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以人為本,真正確立起以如何“做人”為目的的德育新理念。
二、樹立培養道德人的高校德育新目標
德育目標既體現德育的目的性,又規定德育的內容和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而長期以來,由于受政治結構、經濟體制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影響,我國的德育形成了泛政治化色彩。建國以來我國的道德教育不時被送上政治運動的舞臺,以致德育經常被窄化為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完全從屬于政治形勢的需要而忽視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是驅使學生參加政治學習和大量的政治活動,使政治和道德教育混為一談。人之所以區別于其他動物,就是人需要道德,人若無道德無異于禽獸。道德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必然需要。因為人既有自然性的一面,又有社會性的一面,人的道德需要既是人的多層次需要中的一種高級需要之一,也是人作為一種有理性的社會動物的精神規定。因而每個個體需要接受道德教育,進行道德修養,以使自己超越自然本性的局限,將自己提升為一個與時展要求相一致的“文明人”、“道德人”。因此,我們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新的道德教育目標,實施真正意義上道德教育。在調整德育目標時,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把發展學生德性,提升學生的人格作為德育目標,擔負起培養學生成為“道德人”的重大職責,否則,我們的高校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
三、與時俱進,創建時代需要的德育教育內容
高校德育的內容要以德育目標為指導,結合當前社會環境和學生的實際,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內容的榮辱觀,注重塑造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著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1.要堅持把中國傳統美德教育與西方優秀道德文化相結合。傳統美德是當代道德建設的基礎,也是當代道德教育的最基本內容。我們要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把它與我國當代德育實際結合起來,要使學生在傳統美德、民族精神的鼓舞和熏陶下斗志昂揚地去建設祖國美好的未來。同時要借鑒和吸納西方道德文化中的進步因素,諸如弘揚個性、勇于創新的進步思想,為我所用。
2.要著重對學生進行“六項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理想信念教育。大學階段正是青年學生“三觀”的形成時期,高校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實現的信念。(2)做人的教育。核心問題是教育青年學生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社會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使他們既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有志有為、德才兼備的人。
(3)合作精神的教育。市場經濟時代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呼喚人的相容與合作,因此學校德育應加強與人相容、相互協作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4)創業精神的教育。要加強對大學生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要他們保持獨立的個性、強烈的競爭意識,以及不服輸、勇于拼搏和對理想信念執著追求的精神。
(5)創新思維方式的教育。要引導學生注重培養以創新思維為核心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
(6)人文素質培養。必須從人的綜合素質和推進社會文化進步的高度,把知識傳授與民族精神教育結合起來,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不僅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術,更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促使學生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得到高品味的文化熏陶和人格修養,使他們獲得全面的發展。
3.培養學生正確的榮辱觀。要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非常科學、精辟。高校作為青年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我們應該幫助青年學生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豐富內涵,增強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性,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長成才、建功立業。
沒有家庭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現代化是指社會從傳統型向現代的變遷,涉及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我認為首先是要有大的觀念上轉變,這是政府行為,政府的領導要認識,這是前提。近來,國內有學者王雅坤與我們合作,共同對家庭教育現代化主要內容這一選題進行了研究。歸納起來,應該包含以下主要內容:家庭教育現代化應包括家庭教育觀念現代化、家庭教育內容現代化、家庭教育方法現代化、家庭教育手段現代化、家庭教育環境民主化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民主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需要廣大家長在不斷改善自身素質過程中,在社會大環境不斷改善條件下逐步完成。
第一,提倡新理念,實現家庭教育觀念現代化。家庭教育觀念的核心是為什么生兒育女,把子女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就是“養兒防老”或“光宗耀祖”,就是“望子成龍”“考狀元做官”。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有些家長重智育,輕德育、勞動教育,只知道給孩子增加營養和開發智力,別的不過問或很少過問。而現代家庭教育提倡的新理念最核心的應該是:為民族未來生兒育女,為國家的富強教育子女,家庭教育不僅是為了給孩子謀生的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的個性獲得和諧、健全的發展,成為“幸福的人”,成為愿意并且有能力為謀求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幸福作出貢獻的人。這種人智力健全,有毅力,不怕艱難困苦,奮發有為,既能適應緊張而復雜的現代生活,又能創造美好的現代社會。提倡現代家庭教育新理念還包括:要學會向孩子學習、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教育要先從改造母親開始、父親的人格魅力在于責任心、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解決孩子問題首先要解決家長問題、樹立終身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知識等等。
第二,學習新知識,實現家庭教育內容現代化。相當一部分家長教育子女的知識陳舊,這是造成家庭不良育人環境的主要根源。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新知識,不斷接受現代家庭教育新信息,這是做一名合格家長的基本要求。試想一個教育孩子知識和方法都落伍的家長怎能培養出優秀合格的孩子?!大量失敗的家庭教育事例都說明:僅僅是由于家長平時不注重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必然面對孩子沒有智慧,沒有科學的方法。因此,只有我們不斷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家庭教育的內容才有可能與時俱進,才能順應孩子成長的基本需要,才能實現家庭教育內容的現代化。
第三,講求新科學,實現家庭教育方法現代化。面對孩子出現問題,作為家長教育和指導孩子的方法是否科學,直接決定著家長教育和指導孩子的效果。大到孩子走上了不歸之路,小到孩子心理產生逆反心理,絕大部分都是源自于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和指導孩子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孩子永遠是無辜的。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作為新時代的家長應該銘記這一點。家庭教育方法的現代化主要包括:親子交流與溝通的方法是科學的、家庭教育語言是科學的、家庭教育的行為是科學的等等。總之,家長在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是有智慧的,是尊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規律的,是站在孩子角度上和孩子一起成長。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學校;德育體系;建構
[中圖分類號] G41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1128(2008)06-0057-03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德育體系建構,要求我們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落實到德育實踐中,從德育理念、內容、方法、途徑及評價方式等方面,整體構建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現代化、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注重學生主體精神和個性化培養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落實到學校德育工作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讓其豐富生動的個性、創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和發揮,全面提升其知識、能力等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德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和諧、充分、自由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積極主動的道德能力與素質,即道德自律能力。德育應培養學生在個體道德生活和社會道德生活中學會自律,塑造自主性道德人格(即獨立、理性、自由)。學校德育要力圖揚棄和超越道德教育中兩種貌似對立的傾向:一是從脫離社會生活實際,特別是脫離學生的道德生活實際的道德理想出發,將道德教育變為空洞的說教和粗暴的灌輸;二是無視人的價值內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變為行為訓練和消極防范。說二者“貌似對立”,是因為它們共同漠視了發展中的個體作為潛在的或顯在道德活動的主體所應有的人格尊嚴,實際上使德育缺乏內在活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自主性道德人格作為個體生命最為獨立、理性、自覺、自由的存在,使個體的道德行為植根于明敏的心靈、無畏的勇氣、堅強的毅力成為可能。自主性道德教育對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對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對社會公正的確立與維護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從我國教育發展的現實情況看,“科教興國”的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學校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而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需要個性化教育。“個性化教育的實質是以受教育者的個性差異為重要依據,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個性發展的獨特領域,以及以個性充分發展、人格健全為目標的教育?!雹?從根本上講,發展人的個性應是道德教育的應有之義,個性發展是人類自身成長的尺度;沒有個性發展,社會就不會有活力,個性健康的發展是形成各方面良好素質的基礎,個性化教育可以被看作是最具有典型意味的21世紀的素質教育。
思想道德素質是通過主體活動來表現的,加強主體的活動(實踐)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關鍵。近年來廣泛開展的青少年志愿者行動、生產勞動、軍訓和其他社會實踐,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學生健康發展的內驅力。由于參與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學生得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以求實的精神、開放的胸襟和視野,
構建多元化、協調和諧的德育網絡
求實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聯系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大都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城市獨生子女,他們心理發展有新的特征,德育應考慮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以使學生品德循序漸進螺旋式向上發展。二是聯系社會實際。德育應與社會經濟形態密切相連,努力用社會主義道德標準、價值取向、時代精神和反映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思想文化教育學生,陶冶他們的情操,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并引導他們從世界先進文化成果中汲取營養。因此,要求教師進行實踐性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形成品德素質,同時也為品德外化提供實際鍛煉機會。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德育內容,同一德育內容有不同層次的要求。為此,我們的德育目標強調四個結合,即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社會性和個體性結合,整體性和層次性結合,繼承性和發展性結合。
傳統學校德育為減少學生受到社會不良影響,往往通過隔絕學生與社會的聯系,進行“封閉式”教育,導致許多學生在步入社會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斷,依然會無法適應,甚至會誤入歧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樹立世界眼光,開放胸襟,構建多元化、協調和諧的德育網絡。
21世紀的學校德育,要以中國道德教育的傳統為依托,以現代化建設提出的現實要求和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實踐為基礎,以世界各國道德教育為參照,建構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現代文明,既融合傳統又體現現代道德教育本質特征的一種教育理論和實踐形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確立及完善,我們必須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德育一體化的新格局,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學校德育社區化、社區生活德育化,實現課堂內外、校園內外、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相結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體系,把學校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學校、社會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基本環境,三者之間始終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學校、家庭、社會在教育主體、內容、方式、方法上各有優勢,只有在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諧一致的時候,學生的品德發展才是順利的和健康的。
開放性德育要求在方法上改管制式為引導式,改單一式為多樣式,改封閉式為開放式。學校德育要有效地開展挫折教育、負面教育、道德問題討論等,增強學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使他們真正實現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知識上自學、思想上自教。
三、優化德育途徑,
構建載體多元化的學校德育體系
德育途徑是開展學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構建學校德育途徑體系,要求綜合實踐類、組織類、環境類、管理類、咨詢類、傳媒類等一系列實施途徑,構建各個年級的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類德育途徑體系。要建立以主題班會為基本形式,貫徹落實“雙主體”、“三中心”、“四環節”等德育新理念的班主任工作規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環境類德育途徑,要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著力提高校園的美化、綠化、凈化、規范化水平,精心設計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使校園里每一堵墻,每一片綠,每一棵樹都會“說話”,使整個校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教科書,使德育目標潛移默化地落實。
優化德育途徑,還必須注意德育課程內容的具體化。德育內容體系的具體化,就是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品德的發展規律,以道德、心理、法律、思想、政治等相關內容為橫坐標,以低年級、中年級到高年級為縱坐標,理順德育內容自身的邏輯關系,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進行合理部署與安排,做到“德育內容,循序漸進;德目規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層次清楚;注意銜接,螺旋上升”。② 目前我國德育新教材,根據各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特點和知識水平,本著系統性、連續性、層次性原則,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和設計。貫通古今、融會中西、繼承借鑒、發展創新,這是21世紀中國道德教育的大趨勢,也是德育教材編寫的原則。此外,將增設德育活動課程、道德討論課程。日本的《生活指導課》、香港的《想一想》、《開拓人生路》等對我們都有所啟迪。在內容方面,體現民族性和時代性,加強愛國主義、艱苦樸素、基礎道德、遵紀守法教育。德育教學應體現“雙主體結構”,即教師、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堅持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首先,德育內容要具有綜合性,把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五大要素融為一體;其次,堅持德育過程的綜合性,把知、情、意、行融為一體;第三,堅持德育體系的綜合性,把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融為一體。
校本德育體系是根據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基本理念與研究成果,將德育政策、德育理論與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緊密結合起來而構建的具體化、特色化、可操作性的學校德育體系。特色化的校本德育體系緊密結合了學校所處的地區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實際,結合了本校的文化傳統、辦學優勢、師生特點、德育資源與環境的實際,實現了德育的地方化、生活化。校本德育體系的構建過程是實現德育政策、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德育活動一體化的過程。建立具體化的校本德育管理體系,要健全領導機制,穩定提高教師隊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學校領導體制、規章制度、隊伍建設、督導檢查、考核測評等要素進行優化組合。
四、創新德育的管理和評價
關于德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學校要成立由校長、政教主任、團支部、班主任及學科教師代表組成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分析、研究、指導、總結學校德育工作,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穩定的德育隊伍;德育校長、德育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職能具體化。二是健全必要的德育制度,如學習制度、活動制度、檢查制度、考評制度、檔案制度、獎懲制度等,使德育落到實處。德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取決于教育是否真正到位,以及教育者素質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德育的投入和科研。一方面增加德育投入,克服德育“不花錢”的偏見;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德育經費,如購置圖書資料及電教片、培訓、科研、獎酬等,提高廣大教師的德育科研意識,加強德育科研實踐。
德育評價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檢查、督導、評估德育質量的重要機制,是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虛變實、由軟變硬、由弱變強的重要措施。德育評價與智育評價不同,智育評價通過考試,就可以測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評價只考查知識和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感、意志、行為進行評價,而這方面的評價不太容易量化。因此,德育評價的原則是:(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2)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3)全面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4)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評價的主要方法有:(1)評語鑒定測評法;(2)等級評定測評法;(3)綜合記分測評法;(4)評語、評分、評等綜合測評法。還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研制德育評價電腦軟件,這是構建一套科學、實用、有效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有益創造。我國大中小學的教學系統,正朝著網絡化、遠程化的方向發展,傳統德育評價向互聯網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2001年德育研究中心正式開通了“中國德育網”(http://www.chinamoraledu.com),搭建了德育走向信息化的平臺,為中國德育的現代化、網絡化作出了貢獻。
注釋
①孫立春:《素質教育新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頁
[關鍵詞]高校德育教學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4-0237-01
一、對傳統德育教學模式的反思
(一)德育教學目標片面化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教學功能呈現“社會本位化”的特點:將德育教學功能定位于為社會服務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和情感需要,只是一味強調社會對個人的要求。德育教學目標的偏離直接造成了低效率的教學效果。人在道德上的發展和完善,應是建立在道德主體性基礎上的。德育教學的基礎是個體的學生,學生應該成為整個德育工作中的主體。高校德育的內容和形式應以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個體實際需要進行確定。
(二)德育教學內容陳舊、抽象化
目前我國高?!耙匀藶楸尽钡掠虒W內容存在著抽象、滯后和單調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現實性和針對性。二是存在著滯后性、重復性。三是單調呆板。
(三)德育教學手段簡單化
傳統的德育教學手段最主要的弊端在于以“灌輸”為主。教學中,教師運用直接的問答式教學、規勸、說服、紀律、強迫執行、訓誡、獎懲以及榜樣等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社會認可的各種道德規范和律令,充當著絕對“權威”角色。近年來的德育教學改革雖對此有所突破,也仍有流于形式之嫌。
二、“以人為本”視閾下如何構建高校德育教學新模式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砝碼和準則。德育教學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起著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和杠桿作用。在“以生為本”的視閾下,構建高校德育新模式,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德育教學新理念,尊重德育主體的需要
高校德育的“以人為本”即“以生為本”。高校德育需要從人性的特點出發,切實關注學生個體的意愿和愿望,并在此基礎上真正理解大學生在德育教育中對德育所指向的教育內容、活動形式的需要和認同度。認知大學生在“自然狀態”對個體發展和社會適應性的關注和重視,如生存的需求、交往的愿望、自身綜合能力提升的方式、成功就業的條件等。因此,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中我們應該堅持把“學生的利益,學生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成才,學生的安全,學生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要結合法律體系、校規校紀在“人性化”德育教育可實現的基礎上保障和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創新性地開展以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以生為本”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搭建起一座溝通“現實生活世界”與“學生個體心靈世界”的橋梁,最終達到學生個體的自律行為與他律行為間的互動。同時運用必要的德育激勵手段,不斷激勵大學生從低層次物質為主的需要向高層次精神為主的需要轉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道德觀、合理消費資源的道德觀等。
(二)構建德育教學新體系,實現學校德育教育內容與個體現實生活需要的有機統一
學生個體的需要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對象的,它是隨著個體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物質到精神不斷的相互轉換和提高的過程。德育素材作為道德內容的重要載體,既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是直接的或間接的經驗材料;既可以是書籍,也可以是一些視聽等音像材料,如電影、電視、校園廣播電臺、多媒體課件;既可以是學生參照模仿的內容,也可以是學生發展需要的社會歷練;既可以是社會主流價值觀教育也可以是亞文化社會影響的反思等??偠灾?,德育教育要實現其活力和生命力,并在高校教育中體現起價值引導作用,其方式、內容、目標等就必須與學生的現實需要相結合,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實現學生生存需要與發展需要的有機統一,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有機統一。
(三)改進德育教學方法,增強德育教學的實效性
德育教學的成效跟德育教學的方法直接關聯。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改進德育教學方法,做到以人為本,建立開放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教師必須深入學生生活實際,結合社會實際,完善德育教學途徑和環節,增強德育教學的實效性。
理論只有與實際相結合才具有真正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當今中國最大的社會現實,給當前我國高校德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高校德育教學要應不斷更新和充實這些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圍繞其持續開展德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包玉琴.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高校德育.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關鍵詞]德育;生活化;學生;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05-0088-03
時代的飛速發展告訴我們:德育已經成為21世紀素質教育的靈魂。近年來,世界各國學校德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是:在傳授思想理論的同時,注重培養適應現代社會和生產所需要的基本品質,發展學生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正確分析、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但事實上,我們的中學課程關注的是科學世界,兒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對理論知識的鼎禮、對科學世界的獨尊以及對兒童生活的冷漠,使學生沉浸在各種符號的邏輯演算、知識條目的記憶之中。在教育活動中,我們的學生不是為自己而活著,仿佛是為教材而活著;不是為現實、理想生活而活著,仿佛是為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職業的本身需要而活著。這種“遠離生活世界,偏重科學世界”的教學模式,應該引起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轉變觀念,樹立德育新理念
不得不承認,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把知識和能力看得過重,而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卻重視不夠。學校的道德教育,往往把道德看作一種知識,將道德表現為一種觀念。教師以德育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對學生進行道德說教。學生對這種道德教育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還因此產生抵觸情緒。的確,這種脫離學生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缺少平等的對話,缺少學生的需求,缺少讓生命感動的活動,它是與我們的學校德育宗旨相違背的。這種“知識道德”的灌輸教育,不是有效的道德教育。我們的教育,絕不能造就高智商、高能力、高學歷的無德之人。
新課改指出,課程的功能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應當通過課程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新課程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是我們教師在新形勢下必須順應的時代要求。
道德源于現實的社會生活,離開了生活,德性就不可能得到滋養。因此,德育生活化是取得德育實效的關鍵。教育是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進行的,超不出生活世界的領域。單純的道德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總是與學生生活的各方面相聯系。我們應該致力于德育生活化的探索實踐,讓德育與生活融為一體,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德育,改變自己。注重培養適應現代社會和生產所需要的基本品質,發展學生面對紛繁復雜和千變萬化的社會矛盾時做出正確行為選擇的能力。
這樣看來,在學生的學習場所之一的學校以及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處處有生活化的德育。我們可以從德育、智育、美育等學科的課堂中挖掘生活化的德育。智育、德育、美育三者更是互相滲透的,就各自的特點而言,德育是各育的靈魂與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與基礎,美育是前兩者的橋梁及各育的內在動力。教師在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目的的選擇上、教學的設計上,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避免“遠離生活世界,偏重科學世界”,從而關注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形成以德育生活化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教師的傳授促進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又將德育內容滲透在其他各門課程和學科教育之中,并通過學生的外交活動等對學生進行德育。
二、以人為本,挖掘德育生活化內涵
教育不在于給了學生什么,而在于在學生心靈中留下了什么。如果說這是教育的效果,那么,只有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給學生留下點什么。因此,學校德育生活化要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看作是獨立的人、完整的人、社會的人,是成長于社會生活中的有生命價值、有獨特人格的個體。把教育和學生的幸福、自由、尊嚴、終極價值聯系起來,綜合考慮學生多方面的發展需求,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在生活中愉悅、自信、有尊嚴感地成長與發展。
“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薄吧钆c教育是一個東西,而不是兩個東西?!敝逃姨招兄壬缡钦f。生活教育強調教育與生活的聯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教育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學校德育生活化,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要根植于學生的生活世界并為學生的生活世界服務。要直面學生自己的生活與活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啟迪與引導,以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這就要求學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過程回歸生活,回歸真實。如此說來,我們的德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在課堂中,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思考人生價值,進而感悟生活,領悟道德的內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優化自己的道德行為。同時,學校德育生活化的方法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心理世界,讓學生在各種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參與并親身體驗,逐漸豐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對人生和對生活的道德信仰。
學校德育生活化還要體現在人文關懷和道德情感上。德育的本義是關懷人、發展人,而不是約束人、規范人。德育的任務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美,用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去開展教育。從主體需要得到的人文關懷,才能產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感情世界,關心學生的感受、體驗和需要,加強溝通、傳遞、感染和分享作用。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既要關心學生的品德健康,又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及和諧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品德的自我建構。
三、回歸生活,實踐德育生活化
回歸生活,是當前德育發展的核心理念。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博士深刻地指出:“道德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質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從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離出來,也不能把德育從其他諸育中抽離出來,否則就是形而上學。”真正有效的德育應該從受教育者的實際生活出發,關注人的現實生命的需要,讓受教育者通過生活感受道德的現實價值,提高以生活能力為核心的整體素質。
學校的德育工作除了應充分發揮思品課、政治課及班主任、專職德育機構的主渠道和骨干優勢外,還要注重各學科的德育滲透,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注重引導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也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與學校的嚴格管理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教師的以身立教相結合,形成多方參與、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德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現代德育主張“人本德育”,把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作為德育的前提,把發展人、成就人作為德育的目標。這是一種新型的師生德育倫理關系。教師要以課堂育人為主陣地,將各學科中蘊含的豐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教師是除父母以外學生最主要的人格榜樣,而美好的人格是獲得學生信賴的基礎。向學生展示教師的人格,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口頭的,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動上。教育工作者必須時時關注自己的角色行為,處處考慮自己的師表形象,全力做到馬卡連柯對教師的要求:“我們要善于這樣說話,使孩子們在話里感到我們的意志,感到我們的修養,感到我們的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開放式教學,改進課堂結構,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不再是機械地傳授知識,而是重在揭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加強學法指導,努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課堂,并能用課堂中習得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或者能用所學知識向生活發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親歷過程,在感知、體驗、感悟的基礎上習得有關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與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教授語言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大語文世界中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通過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情節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養成健康與內涵并舉的完整人格。體育課堂上的拔河比賽,既讓學生掌握了拔河的技巧,鍛煉了學生的體魄,又培養了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共同協作的團隊精神。寓生活于德育,寄德育于生活,德育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泉。
總之,實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要想奠定學生美好的人生根基,就必須把學生生活的全部作為教育的源泉,走進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知心朋友”,成為他們最信任的人。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認真鉆研,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寓教育于教學之中,真正把德育貫穿始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覺實現和體驗德育與相關學科教學的聯系和意義,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促進教師與教學的良性發展,最終促進學生德育的有序發展和道德情感的內化。德育生活化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自我生活的源動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且激勵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