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6: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下面我以“傳統工業區”的教學為例,簡單談一談高中地理新課改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基本途徑。
一、演示式探究――將抽象知識具體化
演示式探究是指教師運用直觀教具、多媒體等演示手段,向學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導學生把間接知識與直接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探究,從而獲取知識,培養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歸納的方式進行演示式探究,在演示過程中教師層層設疑,要求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引導學生發現演示所包含的原理或規律,有助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
教學案例:傳統工業區的興起
1.回顧知識:讓學生回顧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并復習工業聯系的相關知識。
2.建立表象:讓學生觀看“世界某傳統工業區”的視頻片段,介紹其歷史背景、發展條件、主要工業部門、組織形式、地位和作用等,并通過動畫形式演示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傳統工業區的興起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性認識。
3.知識對接:讓學生提煉、概括出表述以上內容的相關語句,并填寫在學案的適當位置。
4.思維建模:讓學生構建“傳統工業區興起模式圖”,并在小組內交流展示。
5.歸納小結:對照“傳統工業區興起模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傳統工業區興起的基本規律,教師引導補充,集體評價。
二、案例式探究――將個性知識共性化
案例式探究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選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作為背景材料,讓學生進行分析、思考、論證、評價等一系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從而完成學習目標,培養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案例的設計,一要包括關于某一實際情境的描述;二要包含教師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創設的與現實結合的學習情境;三要包含能夠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動機的問題或疑問。
教學案例: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關于“傳統工業區的衰落和整治”,教材提供了德國魯爾區的案例(略)。
具體做法是:
1.讓學生通讀案例,初步了解魯爾區崛起的條件、衰落的原因和綜合整治措施。
2.引導學生讀圖,從地形地勢、氣候水文、資源狀況、交通市場等方面探究魯爾區崛起的條件。
3.結合案例和歷史知識,提出“我的問題”,并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4.角色扮演或合作討論,提出綜合整治的措施。
5.教師參與,總結得出“傳統工業區形成、發展和綜合整治措施”之共性。
6.舉一反三,拓展提高。
三、假設式探究――將復雜知識簡單化
一些地理問題或現象的生成因子有很多,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學生直接探究此類較為復雜的地理問題時,思維往往會遇到障礙。如果學生不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可先解決一個與此有關的問題。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假設式探究來化“復雜”為“簡單”,即先假設只受首要因子影響,其他因子不影響,然后逐個增加影響因子,不斷深入分析,從而達到破解復雜地理問題的目的。
教學案例:傳統工業區衰落原因分析
1.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資料構建“工業的生產結構及工業聯系”模式圖(同時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分析魯爾區結構以重工業為主、各部門之間聯系緊密、煤炭是其基礎工業的狀況。
2.媒體展示“世界能源消費構成變化圖”,假設僅僅是因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引導學生分析這一變化對魯爾區工業產生了哪些連鎖反應,然后啟發學生總結出單一的工業結構的脆弱性。
3.假設魯爾區的工業受到“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和“世界性鋼鐵過剩”的共同影響。教師引導學生在以上模式圖上分析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然后啟發學生總結出支柱產業的興衰是影響整個工業區發展的關鍵。
4.聯系實際再認識。教師再次提出:新技術革命的到來,又會給傳統工業帶來哪些沖擊?結合實際生活,學生不難得出技術老化、產品滯銷、管理方式落后、靈活性差等結論。然后啟發學生明確現代企業發展必須狠抓技術革新,與時俱進。
四、參與式探究――將感性知識理性化
參與式探究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闡述事實,發表觀點,提出措施,預測結果,使地理原理和規律在實際應用中得以拓展和升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中通過參與式探究讓學生親自體驗和探討,使地理原理深入人心,學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案例: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概括
通過案例分析,在學生系統認識了傳統工業區衰落原因的基礎上,教師抓住學生的思維活動,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以參與式探究的方式完成“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踐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我的觀點”,并整理歸類,然后分配給各學習小組,由各組成員進行討論。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從政府官員、學者、企業工人、普通市民、學生的角度對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議,教師給予適當評價。
3.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用最簡煉的語言概括總結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
4.遷移應用。多媒體展示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示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再次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整治的具體措施,教師引導補充,集體評價。
總之,通過實施探究式教學,就是要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研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這種學習方式的驅使下,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會形成強烈的求知欲,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并形成刻苦鉆研的品質。
作者簡介:
李洪鋒(1980―),男,漢族,甘肅張掖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
案例式教學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階段的各門學科的教學中。案例式教學主要是針對問題教學提出來的。問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徑,而具體體現在案例式教學上。在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教學課堂要求運用新的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適用于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所以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育領域中的學校與老師們的廣泛關注與重視。案例式教學無疑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新的教學策略,教學工作者應該積極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特別是對于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數學學科來說,在初中課堂上運用案例式教學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式教學策略的內涵理解
(一)案例式教學的涵義
案例式教學法起源還是比較早的,是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商業管理中運用真實情境或事件來講解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被應用到教育領域,逐漸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而我國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式教學法則是在更遲的1990年代以后。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案例教學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具體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的案例設計,并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進來等達到一種高質有效的教學目的。對于初中數學學科來說,數學重在公式、方法的靈活運用,數學課堂堂上也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讓學生掌握知識點,所以,要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地學習,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多進行典型例題的講解,在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積極讓學生參與進來,活躍課堂氛圍,真正做到營造健康、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案例式教學的特點
與其它的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策略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它的載體是在課堂上講解的習題案例等,那么它就具有比較強的現實性與實踐性,因為那些習題案例都是學生在做了之后存在問題或者學生一起來探討的,都是在實踐中來的,再拿來在課上當作案例來講解。從這當中也可看出,這些拿來在課堂上講解的習題或者案例都是比較典型的,因而案例教學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只有這樣,才會讓大多數的學生在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通過一道典型的例題掌握一種方法,在練習中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最后,案例教學發還具有互動性,案例教學的參與主體主要是學生,按照“學生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老師更多的是做引導。
二、現階段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運用案例式教學策略的意識還不夠強
由于以前一直都是應試教育占主導性地位,即使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中考、高考的壓力下,素質教育中的許多新理念或者新的教學策略依然得不到落實或者落實意識不夠強。例如案例教學法,一些老師雖然有這方面的意識,但還不夠強,或者只是單一地理解其內涵,因而在具體實踐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二)在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中沒有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有較強的互動性。并且,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現在的一些案例教學課堂上,老師以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等為由,沒有給學生共同探討的時間,只是單純的自己講,學生在下面聽解,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不高。
(三)案例教學中選擇的習題案例不夠具有典型性,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數學案例教學中選擇的習題案例很重要,選擇好的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習題來講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現在一些老師的數學課堂教學案例中要不就是照般教材上的例子,要不就是只參考教輔材料上的,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的少之又少,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三、初中數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的探索
(一)首先是初中教師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水平
初中教師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水平要從兩方面做起,先是要有案例教學策略應用的意識,這樣才會在教學中積極營造案例教學的氛圍,如讓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看法,習題案例都是從學生的實際練習中來等等。其次還要切實提高初中數學老師的案例教學是實際水平能力,要讓他們會選擇典型的案例,不斷地創新形式,從根本上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功用。
(二)在案例教學中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
在現在的信息技術化的時代,多媒體設備也被廣泛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案例教學當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用圖片聲音等來進行案例教學,還可以通過這種先進的設施聯網學習國內外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既可吸引學生,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三)要創新案例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案例式教學法的活動范圍都是局限于課堂上、教室中的,這樣沒有延伸其時空范圍,就沒有創新性,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感到厭煩。所以要通過創新案例式教學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參與性。比如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的形式,在數學課堂上把各個習題案例分給各個小組來在課外或課后自主合作探究,然后再把小組探究的結果形成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探討。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達到了案例教學的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劉繼光.淺議案例式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問題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35)
[2]吳彩娣.淺析初中數學問題案例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14(65)
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對一個個具體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增長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教師根據新課標內設的對生物教學的要求等等,設計恰當的、具體的案例來指導學生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比如說調查、思考、分析、討論、表達等等,讓學生學會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識,以求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產生良好效果,同時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種教學方式。
2 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學對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案例教學再現了具體典型、客觀真實的事例情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主動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有助于學生將知識內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注重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優秀的教學案例,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欲,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案例教學中讓學生對各種案例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允許學生形成不同見解,這一方面為學生展示自我創造了機會,另一方面為學生思維創造性的激發提供了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思維創造能力。第三,突出了學生群體的合作性。案例教學要求圍繞教學主題,結合與生活實際相關的生物問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積極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研討,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增強了班級群體的凝聚力,使學生體驗到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樂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的初中生物教學都是以教師根據教材與教學大綱來進行集中式授課為主要教學方式。大多數的教師都認為教材知識是個“標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普通教學方式就是以教材為出發點,以教師灌輸為中心,以學生為“容器”的一種方式。在課堂上,學生基本上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自然也就很難看到學生的靈氣與活力。不過現在,隨著課標的修改,有部分教師正在努力對這種以講代導、以灌代啟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對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逐漸加以利用。雖然生物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課堂的開放度依舊較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等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無論如何,教師還是沒有走出引導學生朝預先設計好的標準答案里鉆,變相地將教學參考答案及教師個人的觀點強加給學生的怪圈,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與獨到見解,令其無法學會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地學習。
4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有效運用
4.1 教學案例的選編
案例教學的準備包括學生的學習準備,以及教師的施教準備,而教師的施教準備主要以選編良好的教學案例為重。一個好的案例是決定整堂課質量好壞的條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貼近社會現實生活。只有來源于社會現實生活的案例,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與分析。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去參與社會調查,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精心地選編那些高質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而實質上案例教學就是由教師和學生借助分析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從中得出結論的一種教學方式。
4.2 對教學案例的運用
在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有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討論氛圍,提出討論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組織與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討論,才能達到它的效果。
4.2.1 討論基本要求的提出
案例是豐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變的。這樣的性質就決定了討論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對教師來說,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說要由教師設定一些底線,學生必須在這些范圍內活動。比如說學生必須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要能夠在平和的氣氛中展開辯論等等。
4.2.2 教師要創設一個輕松、民主、和諧的討論氛圍
一個良好的氛圍,能讓學生放開膽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對于社會現實性問題,教師不應該回避,要勇于面對。
4.2.3 組織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很關鍵
在現實當中,討論之大忌,比如少數學生包場或大家針鋒相對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在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不能高高在上,而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對學生進行點撥,即使學生的思考與回答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教師也切忌發號施令,進行指責、批評。否則會影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對問題的深入討論造成影響。
4.3 改變傳統生物教學案例的總結和評價方式
【關鍵詞】案例教學;特征;實施策略;意義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觀察、調查、分析、討論、實踐、思考和歸納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有傳授學生“知識”的方法,還包括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即教“知識”的同時滲透“學知識的方法”;在讓學生學“知識”中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教法和學法的有機整合,符合新課程的理念。
一、案例教學實施策略
1.教師的“三導”角色
教師在整個案例討論過程中要善于當“三導”角色——“導航”、“導游”、“導演”。既要善于傾聽學生發言,又要適時的誘導學生,或給予提示、發問,或故設疑團,或充當爭論反角,使案例討論的發言始終圍繞題目中心順利進行,不發生偏題或跑題,同時也使討論中的爭論能深入開展下去,以促進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對知識理解的深化。當然,討論中也要求學生能堅持正確的意見,勇于糾正錯誤的觀點。
教師在積極扮演“三導”角色的時候,切記充當“三員”角色。一當“演說員”,從頭至尾只顧自己發表見解,不注意調動學生討論、發言的積極性;二當“評論員”,對學生的發言評頭論足;三當“仲裁員”,對學生之間的爭論橫斷是非。
2.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新課程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更應該成為教學的主體,除案例的提供、課堂結束時的簡短總結由老師完成外,對案例的分析,討論,結論都要由學生來獨立完成,當然教師要積極創造和維護良好的討論環境和氣氛,使學生能充分討論、爭辯,教師要適時地鼓勵那些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同學發言。對那些觀點不成熟甚至很幼稚的同學發言也不要輕易否定,以免打擊其積極性。
3.案例的萃取
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例材料的選取,它是實施地理案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傳統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案例,例如在地理必修下冊農業地域類型部分中就選取了一些具有明顯代表性的案例,教材案例材料是經過教材編寫人員精心策劃編輯而成的,不可輕易棄之不用。它與所學內容緊密相連,對理解教材內容,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非常重要。
(2)從多種媒體中選取有用的案例。現代媒體多種多樣,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因特網,他們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的優勢,可以為教學提供大量鮮活的素材,彌補了教材上一些圖、文、數據相對滯后的劣勢,平時要注意搜集,養成隨時記錄的好習慣,把一些媒體中出現的與地理知識有關的信息及這些信息背后隱藏的地理知識,精選設計為典型案例。但是選取一定要遵循“熱”(熱點)“精”(不貪大求全)“度”(深淺難易)三字原則。
(3)引導學生自己搜集設計案例。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參觀等社會實踐活動獲取資料作為教學案例,也可以只提高背景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案例,例如,在講氣候與季風時可以提供給學生三國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破曹營火燒赤壁的故事,讓學生自己整理出案例材料,然后課堂討論解決問題。
(4)模擬情景。在講授一些難以理解的地理知識時,教師可假設一種情景,讓學生深入其中,通過對情景的分析,思考得出結論,然后再把得到的結論運用與課本知識中去,從而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農業的區位時,可以假設給你十畝地,你如何利用好這十畝地?如何才能獲得較大的產值?需要考慮哪些問題?等等。
案例教學是是一種獨特的學習形式,它可以極大地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選擇和決策,還要重視讓學生從案例學習討論中獲得某種經歷、感悟和學習的技巧與方法。
二、案例教學意義
1.能使學生對復雜的實踐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學生學習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解決實際中的問題,而認識紛繁復雜的現象是前提。單純的抽象講授無益于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實際中的零碎材料來使學生了解實際,但是它們不生動、不系統,效果亦不佳。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提供正反案例和由簡單到復雜的案例,從而使學生獲得有關實際的形象逼真的表象。
2.能豐富和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
M·瓦·根舍因指出,在《帝賓根決議》中寫得很清楚:“精神世界的本源現象是可以個別由學生真正理解的事實的例子來加以說明的”。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觀等特點,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易于學習、理解,通過案例教學能加強學生的感知印象,有利于學生將教育知識內化為教育信念和能力。
3.能發展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創造力
每個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技節部分。學生要排除枝節部分的干擾,重點把握實例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與理論有密切關系。但是這種關系不是一一對應的簡單聯系,有時一個案例對應著三四條教育觀點。學生需要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案例中蘊藏的觀點,也需要從案例的線索中引申開去,創造性地評說案例所反映的現象,獨立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4.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
閱讀那些生動、還真的案例,往往能震動學生的內心情感。加之教師繪聲繪色的講授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更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激勵其情感,并使認識和情感有機結合,形成堅定的教育信念。
案例一般都按問題——后果——原因——可持續發展——參與意識的模式編寫的。案例所蘊含的背景能創設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探究的興趣,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自己,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直觀、形象、典型的案例,有利于將抽象地理知識形象化,地理概念具體化,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及原理的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進程,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積極變換思維方式,大膽創新,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運用,案例教學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意識;應用研究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通過積極創新和應用數學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接受知識能力無法得到挖掘。為了貫徹新課標理念,教師應加大先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實踐應用,積極開展互動式教學方法和“導學案”的實施。
一、初中數學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實踐運用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的舞臺,師生應在此對數學思想進行交流,教師通過設置一定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思路引導到教學內容上,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師生的有效溝通和合作學習,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法避免了單向性的知識傳遞和被動式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提高了師生平等學習的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1.實施初中數學互動式教學方法應做的準備
(1)教師應加強備課的訓練
要能夠實現互動教學,教師必須有恰當的教學案例,讓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場景完美結合,這樣能夠更自然地引入數學知識,也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在教學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時,教師指導學生做出角的平分線。然后,選取角平分線上任意點,再做出這個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得出兩條線段等長的結論。讓學生思考這個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如在做風箏時會應用到上面情況。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推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提高教師的引導作用和教學設備的使用
一方面,教師要想實現互動式教學方法,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的思路走向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上面,將教學知識點和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融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實現還需要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更好地實現其效果。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像和聲音等更形象地表達數學知識,為學生創造互動教學的課堂氛圍。如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后,二次函數的平移、旋轉能讓學生直觀、清晰地理解二次函數的性質。這樣能夠給學生更加形象的數學感知能力,也為學生的思考和想象留有空間,有利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實現。
2.實施初中數學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
(1)教師應根據數學教學內容適當提出問題,以方便學生進行思考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課堂,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供學生進行思考。
(2)互動式教學需要學生進行表達思想
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應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并且勇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要控制好課堂的互動交流,營造良好的探討氛圍,要從正面鼓勵學生進行發言,對于學生表達的不成熟或不正確的想法,要通過互動式交流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發現問題的所在,自主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解決。
(3)教師應搜集學生的觀點并對此進行點撥
在學生進行互動式交流后,教師應進行開放式和動態式地搜集學生的觀點,將學生的新觀點和新想法進行仔細的研究探討,比較各種觀點的區別和聯系,讓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用新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數學思維進行課堂訓練,將新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從而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二、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方法的實踐運用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應積極采用導學案教學方法,這樣能夠起到有效組織學生提前預習的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
導學案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自主預習,教師應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和探究思考,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理論的素養和實際運用能力。在學生運用導學案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和交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此外,導學案的教學方法還應重視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的提高,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加強這些難點數學題目的練習和講解。
通過對初中數學方法的研究得出,互動式教學方法和導學案的教學方法應積極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適當調整和合理運用,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光輝.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研究和實踐[J]. 麗水學院學報,2011,33(2).
[2]王國英.論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實施過程[J].教育理論,2011(1).
1. 課改為研究提供了新契機
以地理學科為例,《課程標準》指出: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的學習需要。這要求我們教師要把地理知識的學習作為認識現實世界,適應未來發展的知識裝備,從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來認識和理解。把地理教學生活化,開放地理教學,突破課堂教學空間,讓生活走進地理,成為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也提出讓生活走進地理,讓地理走向社會、學習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地理??梢娚罨牡乩斫虒W必將成為指導當前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將會影響地理課程改革及地理教學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2. 地理課程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首先是所使用教材中生活化教學案例不足、指向性不明顯,必修一人教版設置案例24個、中圖版31個、我們所使用的魯教版只有17個,必修二中人教版48個、湘教版60個、魯教版44個,其中許多案例與農村學生生活差距甚遠。
其次目前課堂教學中,對生活化教學的關注還很薄弱。重視知識結構的建立,卻忽視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相當多的學生靠“死記硬背”,而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就束手無策;重視習題類型歸納,卻忽視問題生活情景的創設。
生活化教學尚處于起始階段,對于如何開發生活化地理教學資源、構建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建立相應評價體系等一系列問題研究程度尚淺,沒有專題的研究,生活化教學基本處于一個自發的、無序的狀態,缺乏規范性、系統性要求與監控,理論體系不完善,實踐模式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二、研究意義
1. 理論意義
作為臨沂市“十二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從基礎理論研究的角度,研究我市基礎教育中學科生活化教學的發展、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與作用、相關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探索我市學科生活化教學的理論體系。
從應用基礎研究的角度,研究中學課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對實施模式與方法進行分類,建立相應框架,進行課程評價方案的探究,構建評價體系。
2. 實踐意義
首先,為基礎教育學科課程中生活化教學實施的方法與途徑提供借鑒。通過地理學科的教學實踐和案例分析,以點帶面指導其他學科的教學實施。
其次,為學科課程中相應資源的開發提供借鑒。通過對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中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分析,指導相應資源開發、整合與使用。
最后,為教師生活化教學意識和素養的形成和完善的培訓提供借鑒。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目前各學科教師專業素養狀況和教師認同的培訓方式,構建教師培訓框架。
三、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及實踐效果
本課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力求構建生活化教學理論和操作基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追求如下目標:
1. 實效生活教育
在構建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能真正的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完成綜合素質的提高。 2. 激活課堂,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生活化的課堂,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學生認識到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善學,樂學,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有地位,使課堂更加活躍。
3. 豐富課程資源,建立相應案例庫,開發校本教學資源
通過對生活資料的收集,完善課本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使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充分融合,課程資源更趨豐富。將成熟案例分類并建成案例庫。
4. 提高教師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快速成長
通過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下,課題組核心成員龐中聰在臨沂市學科優質課大賽中獲得第一名,成長為臨港區首屆教學能手。研究與實踐讓教師對教材、對課標的要求更加明確,推動了我市生活化教學的發展。
5. 形成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通過對生活化教學的探究,最終形成以“挖掘生活資源——創設生活情境——激活生活經驗——豐富生活體驗——聯系生活應用——回歸生活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四、項目特色與創新
1. 特色
(1)跨學科研究:在以地理學科為研究主陣地的前期階段,就專業性質而言,是地理學、課程論和教學論三者之間跨學科的研究,就地理學的學科特點而言,是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研究。
(2)框架性研究:項目是一種對“新課改背景下學科生活化教學”這一較大命題比較系統的研究和實踐,涉及這一課題的各個關鍵性環節,都提出了框架性、綱領性的觀點和方案。如基于生活化地理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流程是“五步”(目標設計、情景設計、問題設計、活動設計、評價設計)“三化”(生活化、系統化、科學化)、“一核心”(以能力培養為核心)。
(3)貼近教學研究:項目的研究不是生活化的單邊分析,而是與課程目標、內容、方式的多邊分析,不是空對空議論,而是致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打實的研究與實踐。
2. 創新點
(1)系統地整合課標要求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內容調整意見,將精選的生活案例與地理原理有機融合。以生活化的案例為理解原理的載體和知識衍生點、能力形成點。
(2)構建了生活化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流程和三位一體生活化教學方式
探索形成的“三加一”教學方式是基于生活情景探究式教學特色方式與問題建構方式、能力建構方式、行為養成方式的三位一體方式的結合。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銷售管理;教學方法
一、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中的《銷售管理》屬于專業技能應用性課程。在銷售管理實踐中沒有千古不變或“永恒”的定理,必須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市場的復雜性和銷售環境的多變性決定了運用銷售管理知識的技巧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在學習銷售管理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實際應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關理論知識體系,更難以掌握和運用。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遇到兩大問題:一是課程內容涉及大量的程序化操作知識,單純靠教師講解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也難以讓學生理解其對實際銷售管理活動的重要性;二是市場中遇到的突發事件和顧客的個別要求是沒有辦法預料的,這就對銷售管理者的自身素質(應變能力)要求很高,必須依賴學生自身的摸索與總結。這兩大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從具體知識的灌輸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觀念,使學生知道得到這些知識的過程,使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開展體驗式教學是必要的。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
二、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思路
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設置好教學目標,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可聽、可看、可觸摸、可經歷、可操作的機會,以創設體驗環境。然后運用案例體驗、項目體驗、角色體驗、公司體驗等體驗教學策略盡可能把抽象的知識還原成事實,讓學生面對需要去思考、討論、合作;讓學生去體驗事實,體驗問題,體驗過程、體驗結論,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感情與思想的萌生、形成和交流的過程,最后在體驗過程中作出總結和提煉。銷售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式教學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銷售管理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思路
三、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實踐
以真實情境為素材、以操作體驗為特色、以團隊協作為支撐、以提高技能為目標,將不同體驗式教學方法嘗試運用在銷售管理的教學實踐中,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使學習者建構起寬厚而靈活的知識基礎,發展有效的問題解決技能,發展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技能,成為有效的銷售工作人員。
1.案例體驗,實戰分析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教學案例,讓學生深入體驗案例背景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有兩大類。一類是書本上及網絡上的可搜索到的現成案例,這類案例數量比較多;而另外一類案例就是師生的實際市場銷售案例,尤其是學生親自實踐的案例。筆者側重對第二類案例進行運用。一方面收集整理學生自己參加社會實踐的案例;另一方面鼓勵有市場經歷的同學在課堂上把自己銷售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自己的處理辦法拿出來供大家討論,展開實戰性的分析。比如,在學習銷售渠道的管理時,有一個學生提供了她個人的真實案例:她在校園中某一品牌的糕點,有一天,她接到了顧客的投訴,說校園中另外一個賣這個品牌糕點的人是有禮物贈送的,質問她為什么沒有。經查找原因后發現,另外那個人是另外一所高校市場的商,而公司對此漠不關心。因此,該同學非常懊惱。同學們紛紛從多個角度展開討論,并歸納出現在發生的是市場串貨行為,從而提出多種處理意見。類似這樣的案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分享市場實戰中的經驗與教訓,印象尤為深刻,對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2.項目體驗,探究操作
隨著產學研合作的深入,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可能會獲得較多的研究與應用課題(項目)。在這樣條件下以專業教師承擔的縱向與橫向課題,尤其是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為基礎,讓學生量力而行地參與此項目部分甚至是全部內容的研究與應用工作,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實踐技能鍛煉機會。因此,項目體驗教學就是通過進行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如銷售渠道設計、銷售計劃制定、客戶關系管理等)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也就是讓學生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和親身體驗,主動收集信息,獲取所需的知識,主動分析和探究問題,在研究的同時,將知識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經驗體系的學習過程。當然,在項目體驗中,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能力與項目的難易程度和教學知識的關聯度,妥善處理自我研發與學生參與、學生能力與教學知識關系等矛盾。
例如,為了讓學生能深刻地理解客戶經理及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筆者挑選部分學生參與到麗水市煙草公司松陽分公司的橫向課題“客戶經理作用的發揮和素質的提升”當中來。通過為學生提供研究資源、項目機會和實踐指導,讓學生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深入市場一線,自己動手實踐和親身體驗,主動收集客戶經理素質需求的信息,主動分析和探究問題,在研究的同時,將知識內化成學生自身經驗體系的學習過程。然后,要求參與項目研究的同學在班級中開展經驗交流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去引導其他同學。對此,學生們普遍反映這樣的教學方式遠比教師在課堂中的說教要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