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5: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趨勢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發展趨勢;分析研究
理財不僅可以讓人們追求財務自由,而且還可以保障人們的財務安全。面對現階段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迅速,投資產品層出不窮,為了在金融投資理財環境日益紛亂復雜的環境下,幫助我國大眾家庭提高金融投資意識,推動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有必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趨勢分析。
一、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必要性
雖然我國在金融投資理財方面起步較晚,近年來,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方面發展迅速,金融市場上可供大眾家庭挑選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為了讓我國大眾家庭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仍然能夠選擇在自身家庭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根據意愿,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保證財務升值。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必要的分析與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國大眾家庭,由于貪念影響投資的選擇,錯誤的選取風險投入較大的投資理財產品,增加家庭財務資源的風險;不僅如此,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必要的分析與研究,還可以提高社會理財能力,在實現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參與人員獲得額外收益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金融資源的發展,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偠灾瑢ξ覈蟊娂彝ソ鹑谕顿Y理財進行分析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這些必要性體現在:1.平衡家庭收支情況,增加家庭理財投資收益,提高大眾家庭生活質量;2.通過科學投資理財的方法,增加抵抗意外風險,以及危險災害的能力;3.有助于創造大眾家庭人員之間的團結,讓大眾家庭收入與利潤明細清晰,捋順大眾家庭經濟關系;4.平衡消費與節約美德之間關系,利用投資理財,實現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平衡物質物欲、理想生活追求以及家庭收入之間的關系;5.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后,大眾家庭可支配的余額資金日益擴增,大眾家庭不再愿意將錢死死地放在銀行,等待死收益,更傾向于家庭理財,這種投資意愿帶來了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社會需求,為了滿足這種社會投資理財需求,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分析與研究。6.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金融體制方面的改革不斷深入,金融競爭日益嚴峻,金融投資理財需要創新性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了促進我國金融投資理財創新性發展,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分析研究具有必要性。
二、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收入也得到不斷增長。我國大眾家庭已經意識到:放在銀行儲存的錢幣會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貶值問題,只有通過金融投資理財等手段,讓錢幣流通起來,讓錢生錢,才能實現利益的擴增。為了促進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筆者在縱觀我國現階段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現狀后,發現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存在這樣幾點問題:(1)我國部分大眾家庭,受傳統思想影響,對金融理財投資有誤解,不僅不進行理財投資,還散播金融投資理財的負面思想,阻礙影響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進度。(2)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需求日益擴張,面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熱的問題,很多家庭出現了不顧家庭基本經濟情況,盲目跟風,胡亂選擇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的問題。(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紛繁復雜,令大眾家庭選擇的時候容易出現跟風,不顧現實經濟狀況。(4)隨著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人們的選擇能力日益提高,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投資方法投資理念方面也在不斷得到提升,已經從生活理財的方式方法,逐漸轉變到了投資理財需求方面。(5)由于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時間不久,對這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與弊端,還有待完善。(6)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理解認識不深入,選擇理財投資的時期認識存在偏差,很多剛畢業走入社會的人員,片面地認為現階段不需要進行理財投資,賺的錢應該都投入到提高生活質量,提升自己價值方面,理財是成家之后,或者年齡大的時候才去做的事。
三、解決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問題的建議
為了推動我國金融的全面發展,針對上述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認為可以通過這樣幾個方法進行解決:(1)加大我國社會對大眾家庭投資理財的宣傳,加強大眾家庭閑置資金的合理配置,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2)通過國家銀行等正規金融股投資理財企業,進行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知識的宣傳,幫助人們選擇適合自身家庭狀況的理財產品,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的額外收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減少人們盲目跟風攀比的投資問題,減少由于選擇不恰當金融投資理財產品,而帶來的金融投資風險。(3)加強國家對大眾家庭金融理財投資的法律宣傳,增強投資人員的法律保護知識,減少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風險。綜上所述,在思想意識上幫助人們認識到理財投資的好處的基礎上,通過提高人們投資風險意識,與法律知識保護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利益收益,與此同時加強國家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管理與研究,幫助大眾家庭根據各自經濟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投資理財產品,切忌在選擇過程中,不可不顧自身家庭狀況,進行中短期金融投資理財,購買量控制在小幅范圍,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庭負擔,還可以便于統計資金,獲得可靠穩定的資金收益。
四、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趨勢分析
面對社會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現狀,我國經濟在持續地、飛快地增長著。為了幫助我國大眾家庭可以根據家庭財力狀況,將閑散資金投入到金融投資理財當中,幫助我國大眾家庭正確認識金融投資理財,幫助我國大眾家庭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幫助我國大眾家庭通過金融投資理財,推動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v觀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現狀,可以發現: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趨勢勢頭良好,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不僅僅是一種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趨勢;是利用社會大眾家庭閑散資金,幫助社會經濟對金融資金進行合理科學配置,進行小資金集中匯攏,統一進行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化資金利用創新性體現。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還是一種降低家庭金融理財投資風險,進行風險轉移的投資趨勢;選擇多種投資理財產品,分散投資,是一種將資金合理分配,有效抵御經濟社會市場投資風險,細水長流,多管齊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投資的有效調整。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還是一種增加資金流動,保證資金收益長期性可持續性;通過購置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小型金融投資理財產品,實現收益期效短,資金不閑置的資金使用,同時將長期不用的閑置資金,通過購置增長、穩定型股票的長期持有,節約手續費,也免受市場經濟波動,影響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不僅如此,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更是一種改變傳統思想束縛,積累家庭財務資產,改善家庭經濟條件,滿足家庭物質需求,實現家庭人員人生目標,與時俱進的一種家庭資產管理思想。最后,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可以發現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也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畢竟我國現在是處于老齡化嚴重的社會情勢,現在的年輕人以為數不多的養老繳納金,供養人數眾多的老齡人群,然而現今社會由于社會壓力大,選擇一個孩子或者丁克生活方式的家庭越來越多,面對這種下一代養老金繳納人員潰減的現狀,現階段的人員只能依靠金融投資理財的方法,增加家庭收入,通過購置保險、證券等理財產品的方法,為以后的生活提前準備一個保障,避免退休或者沒有經濟收入時,可以不受疾病造成經濟壓力,保障晚年的生活所需。
參考文獻:
[1]史曉茹.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居民家庭金融投資風險研究[J].金融財經,2015(09):102-103.
[2]楊金敏.我國大眾家庭個人理財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金融經濟研究,2014(12):98-99.
[3]尹淑娥.我國大眾家庭個人理財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界金融,2015(10):117-118.
[4]楊燁.現階段我國大眾家庭理財規劃的存在問題分析及導研究[D].金融財經研究,2014(17):37-38.
在面對金融危機時,信息化成為捍衛金融體系安全穩定度過金融業寒冬的有力武器。專家指出,加強信息化監管和風險控制、推動IT外包、加快金融信息服務普及化是目前金融業信息化的主要著力點。雖然我國銀行金融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但是目前我國金融也信息化仍然存在一些問題:IT治理不完善,信息系統研究欠缺;信息化戰略不明確,規劃不合理;信息化建設滯后,信息共享不足;軟硬件及核心技術欠缺,系統安全存在隱患,甚至可能危及銀行業的健康發展等。這就需要對金融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改革。
信息化有力地支持了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面對金融業信息化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大致總結如下:
進一步加強自身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管理
加強金融行業信息化監管,既是控制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創新、推動銀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手段,也是管理和防范風險、保障金融穩定的重要工具。
就銀行方面而言,我國的銀行業普遍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較為先進的業務系統,但是風險管理系統的建設相對還比較薄弱。相關金融信息安全的監管要求缺位,同時存在不少對外包的銀行信息化建設管理的問題。為了建立起全面的風險控制體系,相關專家提出要盡快建立銀行監管網絡的建議。網絡是銀行監管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在正確評估我國金融網絡現狀的基礎上,盡快建立適應我國銀行監管實際的高速、安全和先進的網絡框架,同時要充分考慮網絡的兼容性和拓展性,為下金融網絡的長期穩定互聯做準備。
進一步重視金融行業連續性管理以防范金融風險
重視金融行業連續性管理,是現代化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的工具和手段。這是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為金融業改革與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和客觀條件。
我們知道,金融風險的防范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復雜問題。雖然不能僅僅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解決,但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金融信息技術深入、廣泛的應用是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以及嚴格金融監管強有力的途徑與方法。過去的幾年,某些金融機構、服務商等由于信息系統故障,導致異常業務中斷,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為此,金融業將進一步重視業務的連續性管理,切實采取措施防范技術風險,加大對信息技術風險的監管力度。銀行監管部門也將加大對信息技術風險的監管力度,提高金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降低建設與運營的成本。
進一步提高以客戶為中心的信息化服務建設速度
不僅僅局限在金融業,現在各個行業都在迅猛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側重“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方針。我國各金融機構也已經開始了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重大變革,這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雖然現在金融界真在迅速發展“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轉型,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較之發達國家的客戶服務的運營與管理仍有不足。客戶關系的管理和業務需求的提煉是銀行信息化服務的重點,信息技術結合客戶管理、信息服務管理高端人才都將成為金融行業服務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因素。如此看來,應該從現在開始逐步重視對業務需求的分析,并培養一批真正面向客戶的系統需求分析的高端專業人才。
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托管的流程標準和監管機制
所謂信息技術業務外包是指銀行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而把信息技術的相關業務承包給外部的信息技術服務商的做法。信息技術托管,即IT外包,要促進其健康快速的發展,一定要有明確的標準流程約和完善的監管機制。
金融機構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信息技術托管范圍逐漸加大的同時,對IT服務商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金融行業而言,對信息技術托管的需求是比較強烈的。我們了解,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協助企業提高業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成本。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陳靜等專家普遍認為,符合客戶需求和管理模式的專業IT外包服務,可以把金融機構從長遠的固定IT成本上釋放出來,使金融機構聚焦于核心業務的創新。因此,信息技術托管將以其服務行為的公司化、配套行、靈活度的外包服務方式成為金融機構快速發展的最為可行的途徑之一。
進一步走向行業業務信息服務的普及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網上銀行用戶量將超億,并持續增加,對網上支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金融信息服務進一步走向普及,也是當前金融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之一。
關鍵詞: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金融體制改革;投資銀行經營模式轉型
文章編號:1003-4625(2010)11-0096-04 中圖分類號:F833.1 文獻標識碼:A
一、本輪金融危機前美國金融監管體制和投資銀行經營模式
(一)危機前美國金融監管體制的特征
本次金融危機前,美國的金融監管是一種以美聯儲為中心的“傘形雙層多頭監管”模式,這是一種介于分業監管和統一監管之間的監管模式?!皞阈巍笔侵敢悦缆搩橹行?、各專業金融監管機構為旁支;“雙層”是指聯邦層和州政府層;“多頭”是指美國聯邦政府針對金融分業經營的需要設立了多個監管主體(見圖1)。
而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美國現行金融監管模式的缺陷被暴露無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既缺乏統一監管者,也缺乏必要的協調機制,無法防范和應對系統性風險或危機;第二,金融監管職能的重疊造成金融監管死角;第三,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差,尤其是缺乏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監管;第四,美國金融分業監管體系與其混業經營的市場模式嚴重背離。
(二)危機前美國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及其特征
自1975年5月全美證券經紀商實施傭金自由化以來,經過20多年的行業并購與業務整合,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投資銀行業的競爭格局基本成型,在堅持專業化、特色化經營戰略的基礎上,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路徑呈現多元化特色,形成了以下三類較為典型的經營模式。
1.第一類模式:頗具激進特色的多元化獨立投行模式
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在本次危機中先后倒下或轉型的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貝爾斯登。該模式的經營特點是:
(1)投資銀行的治理結構由合伙人制轉為公開上市股份制;(2)業務擴展多采取高杠桿率方式來追逐高額利潤和擴大市場份額;(3)采用影子銀行模式,利用短期資金來源投資長期資產,以結構性投資工具從事表外高風險資產擴張;(4)交易業務從代客戶造市的輔業務中分離為獨立業務線,包括自有賬戶交易、證券投資(尤其是結構性產品投資)業務;(5)收益和股票價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系統性風險遠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2.第二類模式:基于穩健、立足傳統業務的獨立投行模式
多數投資銀行均采用這一穩健的傳統業務模式,其中5家比較有代表性并且公開上市的機構是:R?詹姆斯(Raymond James)、杰佛瑞(Jefferies&Co.),格林(Greenhill&Co.)、K?B-伍德(Keefe Bruyette&Woods)、P?杰佛fPiper Jaffra)。這一經營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
(1)從事以收費為主的投資銀行業務,自有賬戶交易收入占比小;(2)經營發展中強調充分發揮自身相對優勢,占據細分市場業務、重深度輕廣度,無意于規模擴張;(3)經營杠桿率遠遠低于五大巨頭,接近甚至低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4)收益和股票價值的波動性小,系統性風險低于五大投資銀行平均水平。
3.第三類模式:涉足多領域的全能銀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實施以來,花旗等銀行采取全能銀行模式,收購或組建投資銀行作為其旗下子公司,部分原來獨立的投資銀行轉制為金融控股公司的一部分。美國的全能銀行有以下主要特點:
(1)是一種純粹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制。以美國的花旗銀行為例,集團總公司不從事專門金融服務,僅從事公司總體戰略規劃設計;各子公司間在管理、規劃、人事等各方面相互獨立,從而減少了彼此間的利益沖突;(2)以提供“一站式”的全過程金融服務為主要目標;(3)傘狀型的主監管模式,其中:證券交易委員會及其他證券監管機構負責金融控股公司的證券業務,州保險監督廳負責監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保險業務,現有的銀行監管機構負責監督金融控股公司的銀行業務。
二、本次美國金融監管改革過程和最終法案的主要內容
(一)縱觀這場危機的發生、發展,美國政府及其金融監管機構對危機的產生和蔓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外界對美國金融監管體系的批評與改革的呼聲,奧巴馬政府于2009年6月17日公布了名為《金融監管改革――新基礎:重建金融監管》的金融監管改革計劃白皮書。根據美國國會的規定,奧巴馬政府的這項立法提案必須送交參眾兩院,由參眾兩院提出各自的修改版本后,兩個版本將再度交由參、眾議院討論并經過“先眾后參”的兩次表決(參議院可對眾議院所通過的版本進行修改)。參眾兩院的表決通過意味著議案可交由美國總統,后者的簽署將使得議案實質上成為法案。
(二)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最終版本的主要內容和改革思路
根據立法程序,美國的本次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經歷了奧巴馬政府提案――眾議院討論形成眾議院版本――參議院討論形成參議院版本――眾參兩版本“合二為一”依次提交眾議院、參議院討論(其中參議院可對眾議院的討論結果進行修改)等一系列的程序后,在2010年7月1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60票贊成、3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最終版本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同年7月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金融監管改革法案,使之成為法律,標志著歷時近兩年的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立法完成,華爾街正式掀開新金融時代序幕。
1.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最終版本的主要內容
第一,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該委員會共有10名成員,由財政部長牽頭。委員會有權認定哪些金融機構可能對市場產生系統性沖擊,從而在資本金和流動性方面對這些機構提出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
第二,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提供信用卡、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
第三,將之前缺乏監管的場外衍生品市場納入監管視野,大部分衍生品須在交易所內通過第三方清算進行交易。
第四,限制銀行自營交易及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在自營交易方面,允許銀行投資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但資金規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級資本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將農產品掉期、能源掉期、多數金屬掉期等風險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業務拆分到附屬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掉期、外匯掉期以及金銀掉期等業務。
第五,設立新的破產清算機制,由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負責,責令大型金融機構提前做出自己的風險撥備,以防止金融機構倒閉再度拖累納稅人救助。
第六,美聯儲被賦予更大的監管職責,但其自身
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督。美國國會下屬政府問責局將對美聯儲向銀行發放的緊急貸款、低息貸款以及為執行利率政策進行的公開市場交易等行為進行審計和監督。
第七,美聯儲將對企業高管薪酬進行監督,確保高管薪酬制度不會導致對風險的過度追求。美聯儲將提供綱領性指導而非制定具體規則,一旦發現薪酬制度導致企業過度追求高風險業務,美聯儲有權加以干預和阻止。
2.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最終版本的核心看點
第一,擴大監管機構權力,破解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困局,允許分拆陷入困境的所謂“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金融機構和禁止使用納稅人資金救市;可限制金融高管的薪酬。
第二,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賦予其超越目前監管機構的權力,全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第三,采納所謂的“沃爾克法則”,即限制大金融機構的投機易,尤其是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以防范金融風險。
3.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最終版本的監管思路
第一,強調“無盲區、無縫隙”的全面監管理念,在市場方面將場外市場納入監管范圍,在機構方面將對沖基金納入監管,在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強化了對資產支持證券(ABs]和其他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
第二,加強對具有“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改革方案賦權美聯儲監管規模較大、關聯較深的以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大型保險公司等一切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的企業,并通過維持較高的資本充足率,限制高風險投資和過多提高杠桿率等措施,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第三,著力解決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與制衡問題,改革方案提出的設立金融服務監督委員會將有助于解決此前監管效率低下、監管重疊和監管真空并存的弊端。
第四,構建更為完整的投資者和消費者保護體系。
第五,確立政府在危機處理中的核心地位。
第六,提高國際監管標準并促進國際合作,改革方案共提出了11項具體舉措,通過這些措施,美國可以繼續鞏固其在全球金融政策協調中的領導作用,并增強國內政策與G20共識間的一致性。
三、此次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趨勢
(一)“激進型”的多元化獨立投行模式淡出,全能銀行模式暫時成為最優選擇
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以五大投資銀行為代表的激進創新經營模式遭到重創,其中:排名第五的貝爾斯登在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低價收購;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宣布進入破產程序;排名第三的美林證券在2008年9月15日以每股29美元被美國銀行收購;排名前兩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9月21日晚,被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批準其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將轉型為全能銀行或銀行控股公司。
現實中投資銀行的全能化主要采取以下兩條路徑:一是成為現有金融控股公司的一部分,如摩根大通銀行收購貝爾斯登,美國銀行收購美林;二是申請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然后升格為金融控股公司,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僅是一種法律框架,在此框架下,投資銀行可有多種業務組合選擇,而全能銀行只是其中最大限度允許從事的業務組合,而不是唯一選擇。從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以來的戰略部署及經營狀況中,可以看出,盡管危機前獨立投行模式的“激進”風格大為淡化,但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以來,上述兩家公司的業務模式及基本策略并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可以認為,投資銀行在危急關頭轉制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爭取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先將自己置于美聯儲庇護之下,同時獲得進退自如地從事靈活業務組合的選擇權。也就是說,對于本次危機中遭到重創的大投行而言,致力于全能銀行模式的轉型,無疑是其盡快走出危機陰影的最優選擇。
(二)擇機退出政府救助,旨在維護經營管理中的“獨立性”
為了幫助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瀕臨破產的銀行和公司,2008年秋季美國政府啟動了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簡稱TARP,該協議包括了納稅人保護、監管和透明度、購房者保護以及資金權限等方面內容)。在當年9月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的高盛、摩根士丹利也分別接受了美國政府100億美元的注資。
2009年6月,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同時償還了在“問題資產救助計劃”中獲得的政府援助資金,隨后的當年7月高盛向美國政府支付11億美元用于回購美國政府根據問題資產救援計劃獲得的認股權證,當年8月摩根士丹利以9.5億美元贖回政府從問題資產救助計劃中獲得的認股權證。自此,兩家公司成功退出政府救助計劃。
兩家公司之所以擇機退出政府救助計劃,除了向市場展示公司經營管理以及綜合實力恢復情況以外,更重要的是,為了保持公司在運營管理方面擁有更強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尤其是在頗受市場質疑的高管和雇員薪酬支付方面(摩根士丹利長期以來的薪酬支出都要占到公司凈收入的40%以上,在次貸危機影響下的2007年,公司所支付的員工薪酬依然占全年凈收入的60%)。
(三)經營“去杠桿化”成效顯著,經營策略并未實質性改變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監管層及投資銀行不得不重新審視高杠桿經營中所蘊含的高風險,以及小概率高風險事件可能對市場帶來的影響。2009年,在世界經濟逐漸向好并由此引發證券市場逐漸回暖的大背景下,再加之美國政府“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實施,使得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在內的美國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實力進一步提升,經營中的“去杠桿化”成效極為顯著。如,高盛2009年的負債,股東權益之比為11倍,而在2007年這一比率高達25倍;摩根斯坦利2009年的負債/股東權益之比為15倍,而在2007年這一比率高達32倍。
表1、表2的數據分析顯示,在2009年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市場的向好,高盛、摩根斯坦利兩家投行轉型后的收入結構再度恢復到2007年的狀況,風險相對較高的本金交易和投資業務仍在收入結構中占據突出地位,自有金融產品的公允價值在總資產中的比重仍達40%左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盡管美國五大投行在本次金融危機中陷入困境而被迫在2008年相繼放棄此前的高杠桿經營模式,經營中的“激進”大為收斂,但其以“盈利模式多元化且業務特色顯著”的經營策略并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四、結 語
透過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方案中紛繁復雜的機構變動和監管權限調整,我們可以看出,本次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實質結果,可以歸納為四組重要關系的調整:一是金融業與全社會整體利益關系的調整,這其中涉及金融業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監管、怎樣防止金融危機對宏觀經濟的沖擊兩大問題;二是金融企業與金融消費者關系的調整;三是金融業經營管理層與股東關系的調整;四是美國與其他國家金融業關系的調整。這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研究金融監管應該有超越金融業的寬闊視角,一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應能有效限制金融機構的投機行為,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應有利于協調好金融業與消費者、金融業股東與管理層的關系,促進社會和諧;應符合金融全球化時代提高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謀求先機。
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頒布后,華爾街金融機構將面臨更高的監管標準、更嚴格的薪酬規定、甚至是被強行分拆清算的風險,花旗和摩根大通這樣的銀行“巨無霸”不可避免要面臨更高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要求;在“沃爾克法則”下,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的白營業務和場外衍生品交易將受到很大限制;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將從無監管的“影子銀行系統”中,被納入嚴格監管的大框架之下。但是,在新的監管改革中,長達12年的過渡緩沖期,足以使華爾街大行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和贏利空間。
作為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投資銀行的價值正是在于分散風險和管理風險,其本質上在于對風險進行經營,因此,運用經營杠桿并承擔其中所蘊含的風險,正是由投資銀行經營本質所決定的商業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的重創不在于盈利模式創新,也不在于金融創新,而在于金融市場的風險無法得以有效地監管和防范。這也就提醒人們,不能忽視小概率高風險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一、第三產業定義、范疇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國家統計局關于建立第三產業統計報告上對我國三次產業劃分的意見,我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
二、數據來源與行業分類、分析方法及模型選擇標準
本文選取國家統計局編制的2009年統計年鑒的數據,以及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公布的有關第三產業的季度、年度數據。本文第三產業的行業分類以統計年鑒上第三產業的行業分類為標準。即;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共6個部分。本文選擇三次指數平滑法。因為其不僅有長期預測功能,而起經計算MAPE最小。同時應用2008年及2009年數據進行了預測擬合驗證最好。
三、第三產業增加值的長期趨勢分析及預測
3.1.長期趨勢分析:
對第三產業的增加值數據畫散點圖,發現其具有二次曲線趨勢。根據三次指數曲線模型建立模型;
3.2 .第三產業 2010年、2011年增加值預測
預測2010年、2011年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
即2010年第三產業預測增加值為171195.77億元;2011年第三產業預測增加值為195513.36億元。
3.3.可變季節因素分析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季度變化趨勢
對于第三產業總體的增加值,考慮到各個季度增加值的不同,本文采用可變季節指數的長期趨勢分析,數據是取自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59個數據。
3.3.1模型建立:
(1) 三次指數平滑法二次曲線預測方程建模:
(2)剔出長期趨勢:
通過公式:,,其中是59個季度數據,是各季度的預測值。
(3)散點圖特征:
通過繪制15年間四個季度剔除長期趨勢的季節變動數據的散點圖,得出四個季度數據呈現的變動趨勢――即線性變動。
(4)求季節指數:
分別對于各季度數據通過線形回歸進行擬合,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梢缘玫礁鱾€季節的指數的直線方程為:
第一季度:;(2.241)
第二季度:;(2.242)
第三季度:;(2.243)
第四季度:。(2.244)
將t=1,2,…,15代入以上四個式子中,可以得到1996年到2010年59個季度季節指數估計值。
(5)乘法模型預測:
通過乘法模型,可以得到1996年到2010年各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的預測值,計算MAPE,可以發現誤差僅為2.64%,預測精度很高。
3.3.2第三產業2010年第四季度、2011年四季度增加值預測:
通過以上模型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預測方程為
長期趨勢:
季節指數:
第四季度預測值:(億元)
同理可以得到2011年四個季度的第三產業產值的預測,
2011年第一季度的預測值為41543.48億元,2011年第二季度的預測值為40125.95億元,2011年第三季度的預測值為44469.51億元,2011年第四季度的預測值為69249.95879億元。
四、第三產業各個組成部分的長期趨勢分析以及預測
4.1 散點圖特征
對第三產業六個組成部分增加值作散點圖,其分別呈現曲線趨勢。
4.2預測
對2010年以及2011年的第三產業各組成部分的增加值進行預測。
2010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預測值為20961.0268億元,批發和零售業的預測值為33651.1078億元,住宿和餐飲業的預測值為8805.0563億元,金融業的預測值為22534.0753億元,房地產業的預測值為19816.2471億元,其他部分的預測值為74250.1485億元。
2011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預測值為23507.3916億元,批發和零售業的預測值為38495.196億元,住宿和餐飲業的預測值為10087.092億元,金融業的預測值為27006.1491億元,房地產業的預測值為22506.4462億元,其他部分的預測值為87005.8927億元。
五、第三產業組成部分結構變化趨勢分析及預測
經連續計算1978年到2008年第三產業中六個組成部分數據及預測數據,得到其結構變化趨勢及結構變化預測;如下圖1
通過圖1發現: “其他”部分占第三產業中1/3以上的比例,且從1990年開始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對“其他”的組成要素分析,得知其一方面是工業化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經濟政策一直強烈支持“其他”部分的組成行業。近兩年由于金融業所占比例的不斷提升, “其他”所占比例相對有所下降。但我認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節能環保政策導向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等。 “其他”部分會與圖1預測契合。
批發和零售部分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位,在1995年以后,有平穩向下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受網上交易的影響。
金融業波動性較大,近期有增加趨勢。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總量增加引起。
六、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第三產業長期增加值趨勢分析及預測,得到其長期變化規律及未來兩年的變化趨勢。為第三產業年度經濟政策制定,特別是三個產業年度均衡匹配、結構優化與調整提供數據依據。
通過對第三產業增加值可變季度長期趨勢分析及預測,得到其長期季度變化規律及2010年四季度、2011年前三季度的變化趨勢。為第三產業季度經濟政策制定,特別是三個產業季度均衡匹配、結構優化與調整提供數據依據。
>> 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現狀及行業機會分析 互聯網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創新分析 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及目標分析 “互聯網+”下九華山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互聯網+”視角下粵菜餐飲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互聯網+”下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義烏電子商務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研究 移動互聯網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前景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O2O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移動互聯網之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 安龍縣“互聯網+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互聯網消費信貸的發展現狀及風險分析 農村互聯網使用現狀及發展對策 簡政放權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5-02-03.
參考文獻:
[1]劉盟.互聯網+背景下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探析[J].青春歲月,2015,(22):17.
[2]朱佩珍.義烏外貿綜合服務新型業態培育機制研究[J].中國經貿,2015,(24):31.
[3]張岸嬪.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背景下義烏外貿企業轉型外貿電商創新發展新思路[J].中國市場,2014,(14):12.
[4]金文進.義烏外貿電子商務發展研究與分析[J].電子商務,2012,(10):21.
[5]呂丹丹.基于貿易結構的義烏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2):33.
[6]義烏統計局.2014年義烏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中國義烏網,2016(4):7.
[7]義烏統計局.2015年義烏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中國義烏網,2016(4):7.
[8]中國證券網.義烏:“互聯網+”浪潮下借力電商轉型樣本[EB/OL].http:///20150522/n413641700.shtml.2015-05-22.
[9]中國義烏網.2015年義烏GDP首次突破千億大關[EB/OL].http:///system/2016/01/25/010046893.shtml.2016-01-25.
[10]浙江日報.浙江外貿,把脈2015.新華網.[EB/OL].http:///local/2015-02/03/c_127450236.htm2015-02-03.
[11]浙江省外貿轉型升級試點示范申報材料.義烏市人民政府,2016(5):2.
[12]王輝.淺析電子商務對義烏外貿企業的影響和對策.時代經貿,2012,(6):1.
[13]朱作明.義烏商人這十年,生意越來越難做[N].第一財經日報,2015-07-20.
[14]羅應機.我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與分析[J].商情,2011,(44):82.
[15]嚴厚雁.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0):35.
[16]左力.如何應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不平衡[J].現代經濟信息,2011,(2):99.
關鍵詞:公允價值;財務報表;商業銀行;現狀;建議
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可謂一波三折,經歷了啟用―棄用―重新啟用三個階段,這恰恰體現出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相趨同的大背景。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中,美國許多銀行倒閉(如雷曼公司的破產)導致對公允價值這一計量模式的研究與討論達到了歷史的高峰。美國的一些金融界人士認為會計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元兇之一,認為公允價值夸大了次貸危機,應當廢除。會計界和經濟界的人士則認為公允價值本身并沒有錯,金融危機本不是會計問題而是經濟問題,公允價值的運用更有利于監管者和投資者。筆者認為公允價值的使用是歷史趨勢,特別是研究公允價值在銀行的使用情況,為公允價值在銀行的橫向和縱向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一、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政策規定
(一)公允價值的定義
《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對公允價值的規定是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出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筆者認為的公允價值就是市價。資產或負債在當前社會市場環境中所體現出的價格或所需負擔的價格。
(二)銀行有關的企業會計準則的政策規定
2006年2月15號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與商業銀行有關的準則主要有4項。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等準則。企業會計準則要求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以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會計準則同時要求將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①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②持有至到期投資、③貸款和應收款項、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分為①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②衍生金融負債。①和④以及金融負債都是以公允價值計量,②和③初始計量時是以公允價值和相關費用之和計量,后續計量時以攤余成本計量。
二、我國上市銀行財務報表公允價值的現狀分析
公允價值對上市銀行財務報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其影響程度可以通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負債占總資產、總負債的比例衡量得出。
(一)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占總資產趨勢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8家上市銀行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都在10%以下,且出現不斷變小的變化趨勢。但就當個銀行來說,以南京銀行為例,它在2012年的比例還只有9.84%,但是到了2013年就突破了10%,達到了11.27%,2014年雖有所減少,卻只減少了0.03個百分點。其他七家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一直維持在5%―7%左右,筆者認為這恰恰說明了國有銀行對引用公允價值的謹慎態度。
(二)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占總負債趨勢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主要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衍生金融負債。(見表2)
從表中看出,從整體上來看,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所占總負債的比例比較低,像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的占比都在1%以下,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較高,達到2%左右。從單個銀行來看占比最高的工商銀行達到3.22%。
綜合表1和表2的研究與比較,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在我國銀行業的使用程度比較低,由此可以說明公允價值對我國銀行業財務報表的影響不大。
(三)公允價值計量對上市銀行凈利潤的影響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負債進行后續計量時將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這就是銀行的凈利潤受到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其主要體現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一會計科目中,筆者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凈利潤來分析這8家銀行中公允價值變動對凈利潤的影響。(見表3)
從表中可以看出: 2013年只有中國銀行是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所占凈利潤的比例是1.23%。2014年卻只有建設銀行存在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所占凈利潤的比例為-0.16%。這說明公允價值變動對上市銀行的財務影響方向也是不一致的。從各自所占的比例來看,最高不過2.76%,最低不過-1.25%。這說明公允價值變動對上市銀行凈利潤的影響較小。從變動的趨勢來看,公允價值變動對凈利潤的影響是呈正比例趨勢上升。
綜合以上三張表,筆者得出了以下結論。
1.允價值的運用在我國上市銀行中比例低且對上市銀行的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不大。
2.上市銀行對以公允價值計量這一準則是持有謹慎態度的。
3.上市銀行對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是呈上升趨勢的。
三、公允價值計量對銀行的影響
銀行的主要利潤為存貸利差收入,利差收入占據銀行的70%以上。在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銀行擴大放貸的規模,而此時公允價值的順周期性就體現出來了,在經濟繁榮,資金流動性較強的狀況下,銀行放貸規模的擴大,會導致銀行已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的價格不斷上漲,給銀行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一旦市場的經濟被看空,出現經濟不景氣的情況,公允價值計量便會使銀行的資產、利潤大幅度縮水。銀行便會減少放貸的規模,那么企業的資金流就會受到限制,引發投資者的擔憂,出現連鎖反應,此時政府如果不加以管控,便會出現金融危機。從我國目前銀行引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比例來看,我國的銀行不會出現此種狀況。根據銀監會2014年的1號文要求國內符合一定條件的商業銀行設立“生前遺囑”,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意味著錢放在銀行并不保險,同時也宣告我國銀行是可以破產的。筆者認為將來我國銀行破產法的出臺會允許銀行的破產,也是對我國商業銀行使用公允價值計量這一準則出現的挑戰。
四、結論
綜合前文的分析,整體來看,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在我國上市銀行的財務報表的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就單個銀行來看,波動還是比較大的,且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因此銀行監管當局要重點關注單個銀行的財務波動性,積極推動公允價值在銀行財務報表里的運用,完善公允價值這一準則。對于銀行未來可能破產的趨勢,對銀行使用公允價值準則提出了挑戰。銀行應當敢于接受挑戰,這樣才能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周波.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計量[J].中國證券期貨,2011(11):50.
>> 互聯網+對繼續教育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對政治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現狀、趨勢及對國內金融體系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時代的比特幣對世界貨幣體系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對現有金融體系的影響探析 互聯網金融對現有金融體系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金融業務對銀行金融體系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對醫療服務體系的影響與挑戰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金融市場影響分析? 互聯網思想體系的辯證分析 基于互聯網的虛擬貨幣對現實貨幣流通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對商業銀行發展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對策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現金需求的影響及變化趨勢分析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對互聯網網絡架構的影響分析 基于互聯網的虛擬貨幣對微觀經濟影響的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影響測度研究基于測度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 互聯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雙主體”模式的影響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4]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我委辦公廳關于征求對《互聯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第一批,試行版)》意見的函[EB/ OL]. [2017-01-07]. .
[5] 陳英, 劉海燕, 金琦, 等. 我國網上藥店的PEST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J]. 上海醫藥, 2015, 36(17): 58-60.
[6] 劉文生. 烏鎮互聯網醫院挑戰現有醫療秩序[J]. 中國醫院院長, 2016(3): 36-37.
[7] 姚志華. 傳統醫藥分銷企業向互聯網商業轉型的思考[J].上海醫藥, 2015, 36(17): 55-57.
[8] 孫華君. 藥學大數據應用[M]//于廣軍, 楊佳泓. 醫療大數據.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14: 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