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區別
時間:2023-09-18 17:0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一,是否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一個企業、公司,它的范圍再大,產值再高,但它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屬微觀經濟范疇。而縣、鄉的經濟,它的范圍再小,產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因而屬宏觀經濟范疇。在舊的體制下國家直接經營企業,國家統負盈虧,企業實際上是國家政府部門的附屬物,而全國實際上也是一個大企業,也就很難區分宏觀與微觀經濟。第二,是否是經濟總體。一般說宏觀經濟表現為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而微觀經濟則表現為一定的經濟個體或經濟系統要素。據此,不難得出結論,宏觀經濟就是指一定范圍的經濟總體及其總體運行。其外延包括整個國民經濟總體、地區、城市、部門、縣、鄉鎮總體等。微觀經濟則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及其活動,其外延包括企業、公司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基本經濟單位。因此,單從管理主體方面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凡是國家政府機構發揮其應有的經濟職能所進行的管理則是宏觀經濟管理。這一點也是劃分宏觀、微觀經濟管理的顯著標志之一。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宏觀經濟管理就是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大體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并取得較好的宏觀經濟效益,對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及其運行所進行的規劃、調節、監督和服務等過程。在這里國家各級政府部門是宏觀管理的主體,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總體及其運行是它的客體,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是目的。規劃、調節、監督、服務則是它應發揮的主要經濟職能。
二、理解、掌握宏觀經濟管理的本質特征
綜觀我黨到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包含了兩個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堅持搞活企業,搞活微觀經濟;二是要加強宏觀經濟管理。這兩個基本方面是相互統一、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忽視任何一個方面,國民經濟就不能協調穩定地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就不能順利地進行。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之所以區別于其他管理體系,這是由它的自身特點所決定的。首先與微觀經濟管理相比,它的特點主要是:(1)管理主體的行政性;(2)管理客體的總體性;(3)管理方式的間接性;(4)所需信息的綜合性;(5)管理目標的全局性。其次,社會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與資本主義宏觀經濟管理體系也有本質不同,主要表現在:(1)指導思想不同;(2)管理主體與客體不同;(3)管理內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傊膶萌腥珪岢龅暮暧^經濟體系不同于過去的國民經濟計劃管理體系,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且在指導思想、管理內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較大變化。從指導思想上說,傳統的國民經濟管理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產品經濟基礎上的,而宏觀調控體系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力求做到計劃與市場即價值規律調節的統一。從管理的內容上看宏觀調控體系則以政企職責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開為前提,而傳統的國民經濟管理則混淆一起,統包統攬。宏觀調控體系的著眼點主要放在國家政府部門以對整個宏觀經濟的長遠和全局發展進行規劃、調節監督和服務上。從管理方法上看宏觀經濟調控體系主要運用間接管理的方式,運用指導性計劃和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的方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進行間接的調節和引導,而傳統的國民經濟管理則運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計劃、行政手段為主的方法進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實現經濟管理結構規律
[關鍵詞]財政政策 協調配合 思考
一、引言
隨著金融危機以及世界經濟增長的不斷減速以及影響,使得我國的經濟運行困難越發的凸顯,為了能夠切實的去解決好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必須應當將財政政策同貨幣政策進行適當的調配,將穩健的財政政策轉化成為積極地財政政策,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將從緊的貨幣政策調節成為寬松并且適度的貨幣政策。
二、問題的提出
學者關于研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必要性這方面,已經形成共識。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重要政策工具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二者雖然有區別,但是也必須協調配合。能夠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能夠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國在開放條件下的經濟利益,必須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關系。為了使政策搭配發揮其最大的合力,我認為在宏觀調控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
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隨著深入的改革開放,發生了深刻變化,從而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要符合國際條約和慣例,則要結合國內和國際的形勢來考慮。要能更好地發揮兩政策配合的合力,則要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才能遵循市場經濟原則與全球化的發展規律,及時對國內外經濟形勢進行預測和分析。
2.微觀經濟基礎
不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是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和微觀經濟主體的反應決定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效配合作用的發揮及效果的大小,而且要求其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通過市場和政府政策的變化。為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提供市場依托,則可以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完善債券管理體制,才能加快發展債券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
3.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的組合
各個市場主體調整自己的行為可以根據央行的這個信號。如果一組政策力度不夠,想使得市場主體的投資行為變得越來越理性一些,還可再出一個信號或者說連續出一系列信號來讓企業調整。國家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來調整經濟結構,使得能夠提高居民收入,促進企業的投資和消費,實現經濟平穩的發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支出、出口退稅、利率、匯率、信貸、窗口指導、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公開市場業務等。所以宏觀調控頻繁采用的手段就是適時、適度地靈活多次地利用財政政策工具及貨幣政策工具的組合進行調控。
4.應當同其他的經濟政策相互配合
經濟的運行內外的環境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在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它的問題產生的因素也趨于復雜化,自然其解決的方式也就漸漸地趨于多元化了。這樣也就對政策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希望政策能夠同其他政策相互組合起來,從而來體現一種政府的合作的精神。通過這樣的一種政策合力的方式來實現宏觀調控最終達到預想的效果。
在這樣的開放型經濟的大前提之下,進出口的資金流動已然成為了影響國民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重要點,更使得宏觀經濟的運行更為復雜化。雖然這個時期的國際金融危機形勢緊迫,然而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仍舊在持續地加深著,因此,只需要我們靈活的去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選擇一個能夠同其他政策相互配合的政策,從而實現一種政策的合力,那么相信我們的經濟必定是能夠呈穩步增長趨勢的。
三、對于目前我國的財政貨幣政策具體配合的相關建議
從總體上來分析近些年來我國的財政、貨幣政策由于協調配合良好,因為獲得了多方的發展,尤其是在兩大政策結合的階段都實施了一些比較有新意的安排,可以說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穩步發展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然而又因為受到多方的影響,使其配合之間仍舊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下文就給予些許建議:
1.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需求中的作用
應當進行適當的調低貨幣的供應增長量的預期值,時刻去優化信貸結構,合理地去將政策工具組合。應當考慮到讓匯率的政策發揮到更大的作用,并且應當將匯率進行一個適度的調整,要逐步地將人民幣升值壓力降到最低,并且同時還應當加強對國際資金流動的一個監管力度,要嚴格地把國外的短期投資流入控制好,以此來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2.應當努力去完善財政政策
應當將財政政策的穩健取向同貨幣政策的從緊取向進行結合,從而減少赤字以及一般性的建設支出。要狠抓財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力時機,從而來推進財稅體征的進一步改革,不斷去優化財政支出的結構,要不斷地加強公共財政的制度性的建設,從而縮小各個抵觸的基本的公共服務的差距,并且應當大力的去支持節能減排,加大現行轉移的制服力度。加快去研究并且應當建立起資源環境稅體系。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這樣一個比較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之下,特別是在政策的選擇上面,更需要將各類的政策工具搭配著進行使用。應當去加強對結構調整以及社會發展事業的支持度,以此來減輕各級財政對基本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摘要:從經濟法產生﹑法律部門劃分標準﹑經濟法與幾個法律部門的關系﹑經濟法的重要作用出發,擬探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關鍵詞:經濟法;經濟法的地位;法律部門
在我國,“經濟法”這一概念的出現和使用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經濟法在我國發展的這二十多年中,其是否是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一基本理論問題,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問題,筆者通過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以期闡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一、從經濟法的產生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經濟法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1775年撰寫的《自然法典》中。現代意義的經濟法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國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過度的自由競爭引起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壟斷市場的傾向日漸顯著,產生了各種市場弊端,資本主義的矛盾空前激化,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開始改變經濟政策,加強對自由市場的干預,國家對自由市場干預的法——經濟法應運而生。
從上面經濟法的產生過程,可見經濟法的出現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雖然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有其天然優勢,但是市場又存在著盲目性和滯后性,易導致不正當競爭及壟斷行為產生等弊端,為保障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同時發揮市場及國家必要干預兩方面的共同作用,而經濟法既在微觀領域對經濟進行規制,又在宏觀方面對經濟進行整體調控的特性,恰好滿足了這種社會需要,是其他法律部門不能替代的。
二、從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法律部門,一般而言是指調整因其本身性質而要求有同類調整方法的那些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法學理論界,對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一元說”,是僅以法律調整對象的不同作為劃分標準。因為這種劃分標準過于單一,無法對紛繁復雜的法律體系做出較為科學的劃分,這種學說已為學界所拋棄;一種是“二元說”又稱“主輔標準說”,這種劃分方法由前蘇聯法學家提出,至今仍被許多學者所接受?!岸f”以調整對象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依據。其中,調整對象標準是調整同一性質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構成一個法律部門,而調整方法主要指權利義務模式及法律責任的確定方法。
(一)經濟法具有特定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是調整發生在政府、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個人之間,以社會公共性為根本特征的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這一點決定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社會公共性,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不是一般的經濟管理關系,而是具有社會性的經濟管理關系。具體而言有兩大類:
1、微觀經濟管理關系。微觀經濟管理關系是具有社會公共性特征的經濟管理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政府或政府授權部門在建立和維護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中形成的管理關系。它主要發生在政府及其授權部門與市場經營主體之間、社會經濟團體與市場經營者之間,包括在稅收征管、金融證券監管、貿易管制、價格監督、技術監督、企業登記管理、交易秩序管理等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建立和維護自由、平等的市場競爭秩序,就必須由國家對市場經營主體的行為進行管理和干預,而且也只能由國家進行管理和干預。為此,我國已相繼出臺了一大批此類法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
2、宏觀經濟管理關系。宏觀經濟管理關系是具有社會公共性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央和省兩級政府及其法定的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實施對國民經濟與宏觀管理調控,而發生在宏觀經濟領域里的經濟管理關系,主要包括在計劃和產業政策的制定、實施,國家經濟預算及其主導之投資,稅收、金融、物價調節,土地利用和規劃,標準化管理等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實行宏觀經濟法律調控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后,國家對宏觀經濟的干預甚至到了大規模的程度。在我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必須要建立、建全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以推動社會進步。
因此,我們說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經濟管理關系,是其特有的,也是其他法律部門的調整范圍無法涵蓋的。
(二)經濟法具有特定的調整方法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的獨特性是許多學者予以否定的,因為我們在大量的經濟法的法律法規中看到的調整方法(即權利義務模式及法律責任)主要是采用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大責任方式綜合適用,是對這三種責任方式的綜合化和系統化,但是法律責任方式的種類是有限的,它們已經被業已存在的法律部門所采用,經濟法作為一個新興的法律現象,也只能采用這些種類有限的責任方式,而且這種三大責任方式綜合適用的調整方式又恰恰在一個方面說明了經濟法調整方式的獨特性。
隨著社會經濟和法制的發展,也有一些新型的調整手段被“挖掘”出來,適用于經濟法領域,諸如程序的、褒獎的、社會性的,等等。我國學者對此研究得較多的是獎勵手段(也有將其稱為褒獎手段)。另有一種新型的法律調整手段,有著作將其稱之為“專業暨社會性調整手段”,包括專業調控及專業約束和制裁。勿庸置疑,傳統調整手段和這些新型調整手段,構成了經濟法這種公私法融合之新型法律部門的獨特的調整方法。
三、從經濟法與幾個法律部門的關系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有些學者認為經濟法不能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因為他們或認為經濟法僅為民商法的補充,或認為經濟法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作用完全可以由行政法代替。所以,為了闡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我們就必須對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的關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一)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
經濟法與民商法的相同點在于,主體中均包括企業、法人、公民等;二者都有特定的調整對象,并且都涉及對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的調整。
它們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調整范圍不同。民商法主要調整平等、等價的產權關系和流轉關系,著眼于微觀的交易安全,重在保障個別主體的財產及人身權益;而經濟法主要調整公共性經濟關系,著眼于宏觀的秩序和利益,一般不涉及個人的人格、財產和交易關系。
2、調整方法不同。民商法對于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自然人和法人,采取了民事制裁的方式;而經濟法正如以上所述,采取了綜合性的責任方式。
3、根本作用不同。民商法的根本作用是保證各種合法主體能夠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則參與經濟關系及從事其他活動,保證其合法意志能實現;而經濟法的根本作用是為了保證社會有一個正常、自由的競爭環境,從而使社會經濟能夠協調、穩定的發展。
4、性質不同。因為民商法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平等關系,所以民商法是典型的私法;而經濟法是“以公法為主,公私兼顧”的法。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聯系在于,兩個部門法的調整方法都存在行政責任方式,而且二者也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管理關系。但二者的區別也是相當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調整范圍不同。行政法調整的是關于國家行政組織及其行為,以及對行政組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的社會關系;而經濟法調整的是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雖然二者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但調整經濟關系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樣。行政法調整微觀經濟關系,是對個別、具體、特殊的經濟關系的調整,經濟法則調整宏觀經濟關系,主要包括稅收關系、金融關系、計劃關系、財政關系等,是國家從長遠利益、整體利益考慮對經濟所作的調整,具有一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
1、調整方法不同。行政法以大量的行政責任方式為主;經濟法的調整方法如上所述。
2、原則不同。行政法的原則是依法行政、廉潔高效;而經濟法以維護公平競爭、平衡協調及責權利效相統一為宗旨。
3、目的不同。行政法是國家本位法;在經濟法中,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是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在現有基礎上更快地發展,所以經濟法是社會法,為了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而產生。
4、國家權利大小不同。行政機關管理的是具有特殊性的社會關系,使行政活動成為一種純粹的社會活動和組織活動,因而行政機關在進行活動時往往無具體明確的法律可依,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中,行政機關就享有較高的自;而在經濟立法中,法律法規的最根本依據是客觀經濟規律,經濟法是對客觀的、固有的、穩定的經濟規律的一種反應,因此國家在頒布經濟法和執行經濟法時的自較小。
四、從經濟法的重要作用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經濟法這一法律部門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應運而生的,不是任何法學學者的臆造,它在促進、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門法都不可替代的。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有關國有經濟的法律法規,在法律上確立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主導地位。國務院的《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有關法規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冻青l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和《個人獨資企業法》等經濟法規對扶持城鄉個體經濟和保障私營企業的合法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改善了外商投資的法律環境,推動了“三資企業”的迅速發展。
(二)保證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建立有中國特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經濟法對于反映經濟規律要求的經濟體制改革方向及相關措施做出明確規定,使其制度化、規范化,這樣便能從法律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法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把各項經濟活動都納入法制軌道,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各自的作用,充分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益,從而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社會是發展的,經濟是發展的,法律也是不斷發展的,我們不能在更復雜的社會關系需要新的法律部門來調整時,還固守著幾個古老的部門法,否定新的部門法的重要作用。因此,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已不容置疑。
參考文獻:
關鍵詞:區域金融調控;主體;目標;模式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號:11MR61)資助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作為中觀尺度的區域金融發展是要受國家和地方兩級政府所定經濟政策影響的,因此區域金融調控自然也要受到國家和地方兩級政府的決定。作為不同的市場經濟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區域金融調控上的立場目標和內容自然也會有些區別,因此區域金融調控必須首先劃分調控的主體,研究不同調控主體的利益訴求、目的、調控方式和調控手段等。
一、區域金融調控的主體和目標
根據區域宏觀調控的動力來源不同,區域宏觀調控的主體可以分為區域宏觀調控的國家主體和區域宏觀調控的地方主體兩類,相應的不同主體的目標自然也有所區別。
(一)區域金融調控的國家主體及其目標。雖然區域金融是中觀尺度的金融活動,但是由于金融資本的高流動性及其經濟影響的高風險性,區域金融必須考慮區域與區域、區域與國家金融活動的宏觀關系問題。因此,在區域金融調控中必須包括區域內部之外的金融調控問題,即區域與國家金融的關系問題和區域之間的金融協調與發展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處理,單純依靠中觀的視域下的地方政府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區域金融調控中,國家是一個重要的調控主體。站在國家的角度,國家的金融調控也必然應該包括區域金融調控。
國家的金融調控中涉及到區域金融問題的調控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保持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國家金融調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發揮金融與經濟的互動效應,保持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然而,任何國家的整體經濟狀況都是由各個區域的經濟狀況決定的,各個區域的經濟健康運行是一個國家經濟健康平穩運行的重要條件,因此運用區域金融調控的首要目標應該為一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服務,即保持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
2、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當一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區域經濟的不均衡將成為一國經濟繼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各個國家都努力追求的一個宏觀經濟目標。然而,區域間的協調發展離不開金融活動的支持,但是金融資本的逐利性使得金融活動自身反而有著加大區域經濟差距的傾向,因此要克服這一缺點,只有加強金融調控,發揮金融活動的積極作用,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一結果的實現必須依靠區域之上的國家通過調控才能實現,因此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應該是國家進行區域金融調控的重要目標。
3、保持區域金融調控體系的健康運行,理順金融調控傳導機制。區域金融調控是國家金融宏觀調控在區域經濟調控中的具體化,是中央金融調控政策傳導渠道的重要樞紐。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中央宏觀金融調控在行使調節職能時就需要由區域金融調控體系作為中央金融調控的具體執行者,并將政策執行情況及效果及時準確地進行反饋,以便中央金融調控及時進行調整。因此,以國家為主體的金融調控應該注意建設和完善區域金融調控,以使得整個金融調控體系能夠健康運行,調控措施能夠有效發揮功效。
(二)區域金融調控的地方主體及其目標。雖然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這一點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區域的地方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就有了與中央政府不完全一致的利益訴求。在區域金融的發展上,中央政府更側重整體金融活動的總體效益最大化的追求,這種總體效益最大化優勢是建立在對某些區域利益損害的基礎之上的。而地方政府雖然要執行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負有遵從國家利益最大化目標的責任,但它們更側重對區域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由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為了實現區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在區域金融調控上,由于利益訴求的不一致,地方政府有著與中央政府不一樣的目標。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1、促進保持本區域內的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區域金融調控由于調控的范圍和屬性不同于國家的宏觀金融調控,屬于中觀尺度的金融調控范疇,而且區域金融調控不需要考慮本幣幣值的穩定和外匯收支的平衡,主要目標便是促進保持本區域內的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在區域經濟起飛階段,應著重致力于促進經濟增長、就業的增加;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應著重致力于保持區域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在區域經濟成熟階段,即步入經濟穩態階段,應著重致力于技術、產業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創新和發展。
2、相機配合國家金融調控。區域金融調控的總目標必須服從國家宏觀金融調控的需要,在不與宏觀金融調控目標相沖突的前提下,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進行符合區域內經濟發展利益的區域金融調控。一方面配合宏觀調控的需要,如在宏觀緊縮時期,對區域金融供給進行緊縮控制,在宏觀擴展時期,對區域金融進行擴展刺激;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與宏觀調控方向相逆進行本區域金融調控。如,在宏觀緊縮時期,對區域放松金融供給控制,實施區域金融擴張政策,或者在宏觀擴展時期,對區域金融進行緊縮控制,實施區域金融緊縮政策。
3、培育和發展健全的區域金融市場體系。健全的金融市場是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欠發達地區的金融市場一般存在的功能小、品種少、層次低、發展慢等問題,這些問題就阻礙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發達區域的金融市場一般相對發達,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面對激烈競爭,發展永無止境。因此,區域金融調控應該通過適當的政策培育和發展健全的金融市場。
二、區域金融調控的模式
區域金融調控的主體分為國家主體和地方主體,而且它們的調控目標也不盡然一致,因此在考慮區域金融調控模式時首先要考慮區域金融調控的主體選擇。
(一)以國家為主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現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大國的金融活動和大國的經濟一樣都存在區域性,也即區域之間存在著差異。區域間的經濟和金融差異就要求金融調控必須區域化。以國家為主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就要發揮國家宏觀金融調控的主體作用,通過各種調控政策區域化的方式來實現區域金融調控的目的。具體而言,以國家為主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金融政策區域化。在區域化視角下,一國金融政策的制定不應是簡單統一的“一刀切”,而應根據各個時期、各區域經濟運行情況的客觀需要,采取有差別的區域化的金融政策。簡單統一性貨幣信貸政策固然可以保持宏觀調控的一致性,但在經濟基礎條件與市場環境差異較大的不同區域,它將產生不同的經濟績效,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相反會損害區域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形成地域間的“剝削”,引起經濟區域間的不同產出,加劇區域經濟發展的“馬太效應”,最終要付出巨額的制度成本。只有實行有差別的區域化的金融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止上述問題的發生。具體而言,金融政策的區域化應該包括:有差別的區域存款準備金政策、有差別的區域利率政策、有差別的區域公開市場操作政策、有差別的區域再貼現政策、有差別的區域金融服務政策等。
2、金融監管區域化。由于區域間的金融體系完善程度不同,發達地區金融體系完善的條件下,對金融監管的化解渠道和方法自然較多,而金融體系不完善的欠發達地區,其渠道和方法自然較少,因此統一的監管政策使其實際績效在區域間表現為發達地區金融監管較松,欠發達地區金融監管較嚴。因此,加強區域金融調控就應該實行有差別的區域化的金融監管。
3、金融調控組織與責權體系區域化。一國金融組織制度的構造,既要體現國家宏觀金融管理和調控的要求,也要體現國內各區域經濟平衡、協調發展的要求。中央宏觀金融調控部門在實行統一的調控法規,完善統一宏觀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建設的同時,必須構筑能體現區域特點的中觀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具體來說,應該給予各區域中央銀行這樣兩項權力:第一,在金融政策區域化前提下,賦予區域中央銀行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權;第二,在金融監管區域化前提下,賦予區域中央銀行一定的地方金融監管政策制定與自。
(二)以地方為主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在區域化視角下,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調控部門應該擁有自主調控本區域內金融活動的權利。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調控部門可以根據中央金融調控部門的金融調控政策,以及本區域的經濟運行和金融運行狀況,在國家相關法規和政策允許范圍內,制定出適合本區域的具體的金融政策和監管措施,完善區域內的金融調控機構與責權體系,通過實施區域內的金融調控更好地促進本區域內金融的健康運行乃至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具體途徑包括:制定適合本區域的存款準備金政策、利率政策、再貼現政策、金融服務政策等;建立健全本區域內的金融監管體系,制定適合本區域的具體的監管法規等。
在具體調控方法層面,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調控部門雖然應該擁有更多的區域金融調控自,但是這種放權不可能也不應該是無節制的。因為地方政府和地金融調控部門與中央政府和中央金融調控部門畢竟是有區別的,他們不可能像國家宏觀金融調控那樣,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再貼現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間接調控工具和其他間接信用控制手段,地方為主體的區域金融調控的方法只能更多地依靠一些直接調控方式。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調控部門可以更多地運用直接調控方式,針對區域經濟中的信用結構和質量進行調節控制,通過影響信用的方向和用途來達到調控目標,如直接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和消費信用控制。這些金融調控措施和方法雖然中央金融調控部門也可以運用,但是由于區域金融調控的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具體調控中比中央部門更加能夠找到和抓住明確的、針對性的市場主體,以及可觀察的中觀或微觀經濟、金融指標,所以其實施效果將會更加可控和明顯。
實施金融調控的地方政府在加強金融調控力度的同時,應該加強對自身調控體系和調控工具的建設。比如,在中央銀行放權的基礎上區域“央行”建立健全區域內的金融調控組織體系,完善金融宏觀調控的市場基礎,培育和發展具有生機和活力的金融微觀主體;建立區域金融調控的實施、評價體系,及時評估、總結調控措施的效果,檢查區域調節與宏觀調控的協調程度,依據區域經濟、金融參數在調控期內的變化,及時對區域金融調控的具體措施進行糾正;建立區域經濟、金融發展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判別區域金融調控的效果和調整方向,確定區域金融的調控方案。
(三)國家和地方相結合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以國家為主體的區域金融調控和以地方為主體的區域金融調控都各有利弊,任何單純的以國家為主體或以地方為主體的區域金融調控都將難以實現最好的區域金融調控效果,將二者結合起來從理論和西方國家的實踐經驗來看都是最佳的選擇。
實施國家和地方相結合的區域金融調控模式,就是將上述兩種模式的優越結合起來,但是二者要結合好的關鍵在于:一方面既要發揮原有的中央金融調控的權威性,保持和維護國家整體金融安全穩定,但同時也要使中央金融調控部門充分考慮到各地區的經濟和金融差異,給予各地區充分的靈活自,還要照顧到對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地方政府在區域金融調控中的積極性,使區域金融調控在各區域都能得到切實的貫徹落實,達到區域金融調控的最佳效果,但同時也要通過國家和地方的結合,適當地約束地方政府對區域金融調控的不良干預,削弱地方政府將區域金融財政化的傾向。
主要參考文獻:
[1]姚景超.區域金融調控:貨幣資金流動的角度[J].新疆金融,2005.5.
[2]趙曉力.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
“經濟人”的理性觀是指,人的經濟行為是理性的(Rational)或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本能的或感性用事的。也就是說,人在經濟生活中總是受個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動機所驅使,人在作出一項經濟決策時,總是深思熟慮地對各種可能的抉擇權衡比較,以便找出一個方案,這個方案能夠使他耗費給定的勞動或金錢,帶來最大限度的利益。對這里的“人”應作廣義的理解,“它可以指某一個人、某一家庭、某一企業、某一部門、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因此,“經濟人”的理性行為也可表述為:產生最優化的行為。這對消費者來說,就是花費一定的金錢買進的消費品總效用為極大值;對以賺錢為目的的廠商來說,就是利潤極大化;對非營利機構和政府機構來說,則意指對既定目標尋求最優化決策。然而,“經濟人”的理性觀和“理性人”的理性觀是既相互關聯,又有區別的。
“經濟人”的行為模式有兩個特征:利己性(Selfishness)和理性(Ration)。“理性人”的行為模式特征是:能夠利己,也能夠利他。理性的行為無需完全是利己性的。比如,一個舍身報國的人的行為是理性的,但卻不是利己的、“經濟人”更多地是從經濟的角度來作出決策,而“理性人”則把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考慮進來,更多地是從社會角度來作出決策。如孔融讓梨這一類行為,從經濟角度來看未必是理性的,但從社會角度來看則是理性的。這表明,“理性人”更接近“社會人”的范疇。“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是為了自己,而“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可能是為了自己,也可能是為了他人。“經濟人”的理性行為是以利己為出發點的,“理性人”的理性行為可能是利己的,也可能是利他的。
“理性政府”是與“理性人”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袄硇哉币部梢哉f成是政府理性。政府理性是說政府在參與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其行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或感情用事的),它的表現形式是把追求一定的利益作為自己的行為目標。由于政府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因此,它不能只把追求政府組織自身的經濟利益作為自己的行為目標。這里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作為非盈利組織的政府,它要追求的利益不光指經濟利益,還包括社會利益、公眾利益等。這種利益是包括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在內的各種利益的“利益集合體”,是一個利益群。目前一個比較概括的提法是社會福利最大化。另一種是政府所追求的利益,不應該只是政府機構自身的利益,還應該包括政府所代表的,并為其服務的社會公眾的利益。這兩點是政府有別于社會中其它經濟組織的根本標志。也就是說,理性政府在追求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過程中,其行為不應該是完全自利的。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說,“理性政府”是指在經濟活動中,對既定目標尋求最優決策,以滿足社會和公眾需要的政府。理性政府的特點是:(l)行為的方式是理性的,但并非完全是自利的;(2)追求的目標是社會福利最大化;(3)實現目標的方式是最優化決策。
政府理性屬于組織理性的范疇,由于政府是由許許多多的政府官員組成的,政府的行為是由政府官員的行為達成的,因此,政府的目標與政府官員的目標的協調、政府的行為與政府官員行為的協調、以及政府官員的行為的協調等是政府行為理性的關鍵。為便于討論,我們假定,政府目標與政府官員的目標、政府中官員的行為都是協調一致的。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理性政府是指,政府以市場主體身份參與市場交換活動時,其行為是富有理性的,這種理性表現為政府所追求的目標是多方面的。比如,通過采購這一手段來實現消費、投資、調控經濟和提供公共產品等目標。政府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是通過其履行不同的角色來達到的。這些角色是:消費者角色、投資者角色、調控者角色和公益人角色。
二、政府在采購中的幾種角色
1.消費者角色。
消費是消費主體(或者說消費者)在市場中的經濟行為。在西方經濟學中,消費主體通常是指居民、廠商和政府。居民消費主要是居民對吃、穿、住、行、樂等基本需求的實現。最常見、最熟悉的個人消費就是逛商場購物。廠商消費包括廠商生產性消費及職工個人生活福利性消費等。
政府消費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機構,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從國內外市場購買貨物和服務的行為。在我國,政府也是一個消費者的觀念,是近些年才逐漸被認識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這個消費者比較特殊,人們對其認識不足。按照西方契約政府理論,政府為了實現政府職能和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而向納稅人征稅從而形成了公共資金(Public Fund)。政府“花”公共資金的行為,在納稅人看來,政府應是受納稅人的委托在管理公共事務中從事公共開支的一個特殊消費者。政府作為消費者的特殊性表現在:
(l)消費主體的整體性。政府消費不同于居民消費和企業消費。居民和企業的消費行為是分散進行的,而政府消費是政府各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和其他公共事業部門等所形成的消費行為的統稱?!八且粋€整體,這個整體是一個國家內最大的單一消費者”。
(2)消費數量的巨大性。政府消費的購買力非常巨大,在很多國家,政府采購金額占一個國家內生產總值(GDP)的10%以上。據統計,歐共體各國政府采購的金額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4%左右(不包括公用事業部門的采購);美國政府在1989-1992年間,每年有2000多億美元的政府預算用于政府采購,其中每年僅用于貨物和服務的采購就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6一27%。
(3)消費對象的廣泛性。政府消費的對象包羅萬象,既有標準產品也有非標準產品;既有有形產品也有無形產品;既有價值低的產品也有價值高的產品;既有軍用品也有民用品。從汽車、家具、辦公用品到武器、航天飛機等無所不包,涉及貨物、工程和服務等各個領域。市場上沒有一個消費者能象政府這樣消費如此廣泛。需要指出的是,按照采購對象的性質,國際上通常將政府采購的對象分為貨物、服務和工程三大類。就政府采購的貨物、服務和工程來看,政府消費側重于前兩者,政府對工程的采購一般是指政府投資。
2.投資人角色。
投資分為實物投資和證券投資。投資者(或投資主體)是指具有獨立投資決策權并對投資負有責任的經濟法人或自然人。我國的投資主體大致包括: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業、個人、國外投資者等。從財政支出角度看,政府投資是政府購買支出中有別于一般消費性或直接消費性支出的部分。它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投入財政資金用以轉化為實物資產的行為和過程。就發展中國家來說,政府投資通常采取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政府本身的資本性支出,如用于大型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及醫院、學校等公益性項目方面的投資。另一種形式則是國有企業的投資。從政府采購的角度來講,政府投資是政府對公共工程的采購。政府的投資人角色是指,政府以投資主體的身份,使用公共資金,為滿足社會共同需要,從市場上購買公共工程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
更為具體地講,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政府的投資人角色包含這樣三層含義:一是從投資主體來看,投資的主體是政府而非民間;二是從投資種類來看,是實物投資而非證券投資;三是從投資形式來看,是指對公共工程、公益性事業方面的投資而非對國有企業的投資。
這里對第三層含義再做一點說明,政府的投資人角色是政府承擔本身資本性支出的角色,它不應該包括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向國有企業的那部分投資。由于在先進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國有企業的投資相對于政府對公共工程的投資來講要少得多,因此,多數情況下,人們通常把政府投資就看作政府在公共工程上的投資,把政府在采購過程中的投資人角色也看成政府財政的投資人角色。
與個人、企業等非政府投資者相比較,政府在采購活動中的投資人角色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投資領域的基礎性、公共性。政府不是單一的經濟組織,而是整個社會綜合利益的集中代表。為了彌補市場失靈的固有缺陷,以及克服非政府投資者投資的局限性,政府投資的著眼點,首先在于為全體居民和各類經濟(市場)主體的生產、生活需要提供必要的社會性、基礎性條件。這既是國家和公共財政的內在職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不可能依靠市場和微觀經濟主體來解決的問題。政府運用手中強大的財力直接投資于基礎設施、公共工程,直接進行資源的配置,推動經濟發展。而且,由于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大都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回收慢,故在一般情況下很難由個別企業、個人的獨立投資來完成,因而只能或主要由國家財政來解決。
二是投資方向的示范性和引導性。政府采購的公共工程大都是基礎性項目,它們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和行業?;A性項目一般是本行業的骨干項目,對于該行業的發展和運行具有帶頭示范和支撐等作用。公益性項目通常是具有較好的社會外部效應的項目,對于加強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政府對于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資至關重要,它制約資源配置和經濟布局,并為企業、個人投資創造了環境和條件。因此,政
府投資方向、結構必然對企業投資活動產生重要的導向作用,而且可以凝聚和融通其他各種投資。
三是投資效益的雙重性。企業、個人等非政府投資主體的投資動機和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而政府作為投資主體,投資的目標是服務于社會的整體利益,因此,政府對于公共工程項目采購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協調國民經濟發展,它的效益主要應通過社會福利水平和整個宏觀經濟效益的提高來體現。其采購活動除要講求采購項目的直接經濟效益外,還要講求其社會效益。
3.調控人角色。
關鍵詞:體育贊助;營銷管理;市場
一、體育贊助營銷的外部環境探析
1.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對體育贊助營銷有著重大的影響,它可以直接改變人們的消費動機和消費行為。社會環境一般可以劃分為社會階層和相關群眾兩大類。社會階層是指按一定的社會標準,將社會成員劃分為若干社會等級等。相關群體是指與消費者有社會關系的個人或群體。社會文化被描述為由社會成員代代相傳的分享的價值,信心、語言、符號和信仰。對管理者來說,不同的文化所強調的價值觀念是不同的。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強調個人主義,富于青春活力,成就和成功,注重家庭觀念;而中國傳統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
2.人口環境。人口環境是構成市場最基本的因素,人口環境直接決定了市場潛在規模的大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越多,就意味著其體育市場的需求量就會越大。人口規模和人口分布對體育贊助營銷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人口結構往往決定了體育產品結構、產品需求等其他要求。人口的文化素質的不同,對體育的認識、評價和選擇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看法,文化素質較高的群體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多,對體育活動的認識和評價也較高。
3.經濟環境。經濟環境也是體育贊助營銷者考慮的另一個不可控制的因素,它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影響 體育贊助者的經濟因素既有宏觀經濟因素,同時也有微觀經濟因素在內,這兩者都有不可調控的因素在內。因為衡量宏觀經濟的指標主要有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就業率、出口、投資、消費等指標,而且宏觀經濟是由不同的微觀經濟實體組成的,因此,必須從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角度綜合起來看問題,全面分析不同的經濟因素對體育贊助營銷的影響。
二、當前體育贊助營銷中存在問題探析
體育贊助營銷是體育營銷管理中的一種溝通手段,即某機構或個人對體育項目、體育比
賽、體育組織提供的支持,雙方互利互惠。體育贊助服務了整個體育,同時也服務了參與體育的人群。目前我國體育贊助營銷現狀更不容樂觀,存在著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
1.營銷觀念滯后于市場變化。目前的體育贊助營銷觀念尚處于推銷觀念或被動營銷觀念的指導下,不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不用市場營銷戰略去統領企業的產品開發、資金周轉、質量管理、促銷及形象塑造,而是停留在廣告宣傳、推銷產品的層面上,錯誤的將“營銷”理解為“推銷”。雖然另外有些公司意識到應以消費者需求出發,“以銷定產”但是被動的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調整自己的生產,未能夠在滿足現有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消費者、公司和社會長遠利益,采用主動社會營銷觀念,創造更多的需求,引導消費。[1]
2.體育市場調研滯后。目前許多體育公司對中國體育市場的結構特征了解甚微,或是可能理論上明白,而實際操作中沒有掌握。在制定營銷計劃時,按照慣性思維,沒有從自身產品出發,沒有進行自我定位、尋找賣點、不注重市場調研,市場預測缺乏量化分析和動態分析,營銷計劃和決策缺乏科學性,憑經驗和感覺來進行投資,這種隨意性和盲目性的營銷結果是產品難以適銷對路,結果就是不能適應市場,被市場淘汰,產品長期滯銷積壓。
3.缺乏專業高級人才。體育經營管理逐漸發展為一個學科理論。盡管比起其他學科來說,體育經營管理仍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但這對體育產業中體育經營管理職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有著積極的影響。而在我國,體育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教育點寥寥無幾,碩士學位點更是屈指可數,博士點就更是空白。當受過專業體育管理教育的人員開始在體育產業中擔當管理工作時,這將會對這個產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4.體育贊助營銷戰略規劃不夠健全。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20008年奧運會的舉辦,體育市場前景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而體育贊助營銷戰略規劃是體育市場經營眾多環節中最為關鍵的一環,由于戰略規劃的缺乏,才使我國不少體育市場調查毫無章法與科學性,得出錯誤的謬論;選擇目標市場,不考慮自身的現狀,盲目行動;無風險意識,盲目推出市場無需求的新產品;很多體育公司追求的短期的銷售目標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長期的營銷目標,更談不上品牌的建設
二、完善我國體育贊助營銷的對策
1.準確的市場調查。體育贊助營銷的所有活動過程,從營銷戰略的制定到具體的營銷戰術的實施與控制度離不開對體育市場的調查與研究,通過市場調研可以更好的制定體育贊助營銷規劃、明確組織的發展方向及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市場調查和研究是一個系統化、相互聯系的過程。它自主要包括確定調查的問題和研究的目標,選擇研究的類型,確定信息收集,選擇收集樣本,最后分析和撰寫調查研究報告。調查內容包括:體育市場需求與變化趨勢的研究,體育消費者購買動機的研究,體育產品與服務開發設計、包裝、產品生命周期新的研究,體育產品價格確定的研究,體育分銷渠道的研究,體育廣告和促銷組合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體育市場競爭的調研等。[2]
2.完備的營銷組合。體育贊助營銷組合包含了四個要素: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這四個要素被稱為4P,產品是體育公司設法銷售的東西,產品可以使物品、服務、人員、地點和創意;價格是一件產品的交換價值。對體育營銷人員的挑戰是如何針對消費者制定正確的價格;渠道是指將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它也被稱為分銷,即把體育產品分發到消費者手中。選擇正確的適當的銷售組合是體育促銷者面臨的最為困難的決策之一,常見的促銷組合有廣告、公共關系和宣傳、銷售促進、促銷許可以及個人銷售組成,其中還包括贊助和電視營銷,這些成分以何種標準、如何組合取決于目標市場、組織目標以及所使用的促銷戰略。當選擇合適營銷組合并以促銷活動的組合來吸引消費者時,必須要反映產品或服務的種類和本質以及消費者的獨特個性。有選擇性地在體育雜志上刊登廣告、地方性或社區報紙的宣傳以及使用內部數據庫展開電話營銷的組合可能是與潛在消息者建立聯系的合適途徑。
3.科學的品牌贊助營銷戰略。經營品牌戰略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程,它貫穿于一個或多個產品從設計開始直到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包含這個產品功能的定位、體育市場調查、目標市場選擇與定位、運動市場細分、價格定位、廣告策略、促銷策略等諸多信息的制定,使科學的系統理論。其目的是讓相關產品有持續長期發展的生命周期,并以此來帶動它整個行業的發展。其意圖是在市場中使自己和競爭對手拉開距離。通過突出自身的專有特性,把組織形象、產品形象、甚至于個人形象展現出來,從而使自身形象在消費者的心目中與其他同類組織、同類產品、同類服務有所區別。在品牌運作中,要充分考慮到消費者最能接受的品牌宣傳方式,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戰略步驟,并保持一定的統一性和科學性。
作者單位: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國際商學院
參考文獻:
顧名思義,管理就是“管”和“理”,這是商業銀行管理的兩個基本內涵。從外部來說,就是監管,從內部來說就是約束、控制,監管、約束、控制那些不利于管理目標實現的思想和行為,內控、管控就是指的“管”。理,就是道理、梳理、打理、理順、理通,指的是厘清或設計有利于管理目標實現的包括思想、制度、方法與路徑等在內的生產關系。理是為了更高效率、更快速度、更好質量地做事,管是為了在做事的過程中防范風險、防范出格的行為和事件發生。在商業銀行管理實踐中,管和理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占多大的比重,因管理者的特點和個性而異。科學的管理應先“理”后“管”,在“理”上多下功夫,理得越順、管得越輕松。
三個特點
與工商企業相比,商業銀行有三個特點。
商業銀行是貨幣信用中介,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與一般的工商企業比,有明顯的特殊性,它提供的是一種非流水線、非標準化、非機械化、非批量生產的因人而異的服務產品,即便所謂的流程銀行也很難做到像工廠化那樣的流水線作業。
商業銀行提供的服務產品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商業銀行經營的本質是財富管理,從開一個賬戶、辦一張卡、開一個網銀開始,就已經開始對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財富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個性化、差異化,招商銀行的“因您而變”正是抓住了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活動的這一本質特點。
商業銀行生產與銷售之間沒有任何中介環節。商業銀行財富管理包涵的更多是“人”的技術、智慧和知識,包括情商、智商等,“物”的因素相對次要一些。無論是貨幣資金來源還是運用,每一筆業務都是銀行員工與客戶面對面的直接、個性化交易,員工、銀行與客戶之間、生產與銷售之間沒有任何中介環節,這就注定了商業銀行的管理重點是圍繞最終市場交易環節而進行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員工為本的交易行為管理。
上述特點決定了商業銀行管理的特殊性。貨幣信用中介特點要求商業銀行要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個性化交易特點決定了在每一個交易環節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風險,商業銀行必須建立全流程風險防控體系,確保交易操作的安全性。服務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沒有中間環節的特點決定了商業銀行必須加強客戶信息“3konws”管理(了解客戶、了解客戶的賬戶、了解客戶的信息)和員工與客戶往來的合規管理,必須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即使是柜員也要有盡可能好的素質。
四個境界
一位資深銀行家說過,商業銀行“小勝靠力、中勝靠智、大勝靠德、全勝靠道”,這個“道”就是管理之道。筆者認為,“力、智、德、道”在一家企業和銀行的不同發展階段起著不同的作用,可以稱之為商業銀行管理的四個境界。
“力”是第一境界。在一家銀行起步階段,要靠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實現聚焦突破,把士氣鼓起來、把盤子托起來。
“智”是第二境界。當一家銀行在市場初步立起來后,很快就應轉入第二個境界,即靠智力、智慧、技術、方案、團隊協作來確保持續發展,把形象樹起來。
“德”是第三境界。在有了一定的規模與效益后,從根本上來說,商業銀行要持續贏得客戶、贏得市場,主要還是要樹立自己的誠信形象、服務形象,靠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持續鞏固市場地位,把品牌創出來。
“道”是第四境界。即文化、理念等科學管理之道,也就是“長治久安”之道。老子講“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便y行“以客戶為中心”就是行天道,不能只為自己的利益而“趨利避害”,而是要真正把客戶當作衣食父母而“利而不害”,比如說客戶投資理財產品如果出現虧損,銀行至少要把從客戶身上賺到的中間業務收入返還客戶,不能把賺取利潤的快樂建立在客戶虧損的痛苦上。
五個屬性
管理的哲學屬性。也就是管理的方法論。管理本身是一種思維活動,管理學是最實在的思維科學。任何管理者都應通過嚴密的思維活動,理清企業運行的基本規律,通過復雜的腦力勞動,使紊亂的東西變得規則化、條理化,復雜問題變的簡單化。好的管理者往往是完美主義者,但過分追求完美往往又適得其反。因此,在管理的千頭萬緒中,應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分輕重緩急,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為而不為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管理中充滿了哲學、充滿了辯證法。管理的哲學性還表現在管理的藝術性與技術性,即管理的方法與套路。管理要平衡各種利益與關系,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管理的文化屬性。文化是管理的本源,沒有文化,管理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包括理想、信念、價值觀、世界觀等在內的文化是管理的根基或底蘊,文化底蘊越深,銀行這顆大樹才能越根深葉茂。文化在孔夫子來說,就是一個“禮”字,“禮”以“仁”為基礎,這也是中國式管理的本質。管理的諸要素中,對日常管理最起作用、起根本作用的是文化,好的文化比好的制度更管用,良好的企業文化約束的是多數人的思想、行為,對多數人起到激勵作用。在好的文化環境下,人人都很自覺按約定成俗的規則辦事、按事物的客觀規律辦事、自覺敬業愛崗、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管理就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文化不是貼在墻上的口號,而是群體的一種習慣思維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