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5: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電工程類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電機工程專業 電類技術
中圖分類號:G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4-039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電機工程技術逐漸深入到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因此對于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的研究尤為重要,為我國各類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們主要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制定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研究的原則、內容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從而增加其研究的可實操性,真正促進我國機電工程的發展。
一、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研究的概述
1.研究原則
我國機電工程專業技術基礎在近幾年來對其大力研究取得顯著的成就,但是相對西方的研究進度較為落后。我國大型電類企業的先進技術大部分仍是引進日本和德國等先進國家的電類技術。其研究成果仍需要進一步提升,為我國電類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針對從事各門電類的崗位所需改進的內容作為研究重點,從而不斷提升在職人員的工作能力,建立對五門電類企業發展有用的研究體系。
2.研究內容
我國對于機電工程專業五門電類技術基礎主要研究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于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相應的理論知識網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為其基礎技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相應的機械制圖、電工基礎、電機與變壓器、PLC、電工基礎和電子技術等基礎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并且增加其基礎知識的實踐性;另一方面是不斷提升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相應崗位的實操的能力。例如對于五門電類基礎技術相應崗位的涉及到的機電設備和控制設備的識別、設計、調整、維修、操作、編寫、安裝和改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的研究方向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變化,相應的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的研究體系也應該進行改變,從而使其研究的成果更加適應當今社會對電類企業的發展,也更容易應用到電類企業的實際崗位中,從而促進電類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1.智能化
智能化是當今社會研究的主要發展趨勢,根據企業中的設備我們可以發現,電氣自動化逐漸代替人工操作,機電智能化的機器人逐漸代替自動化設備,這一現象證明其智能化成為五門電類技術基礎研究的最終方向。機電的智能化主要指的是在電氣自動化的基礎上,加入人工智能化、運算技術、模糊學、心理學混沌動力學等新型的研究領域,從而模仿人工的智能化,使機電設備具有與人一樣的辨別、決策和處理的能力,從而促進機械設備的高智能運轉,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控制能力。
2.模塊化
機電工程對于模塊化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資源設備的浪費,對于統一各機電類企業的機械設備的各類接口的標準化由于產品功能的復雜性和多樣化存在一定的難度,制定標準化規格,一方面有利于機電設備的開發也有利于各類新產品的推行和擴大生產規模。新標準化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對之前的設備進行改進甚至是報廢,這必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可以先選擇大型的電類企業實施標準化,逐漸將標準化貫徹實施,為機電企業的發展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
3.電子網絡化
21世紀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技術不僅僅為人們提供更為便捷的生活,還為各大電類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網絡可以打破空間和國際上的局限,使世界各地的電類企業連成一線,也是我國了解國際上的電類企業發展信息的途徑之一,促使全球的電類企業在合作中競爭、相互促進,實現雙贏的局面;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上的優勢推行新產品;還有網絡技術也實現遠程監控和實時監控的目標,也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技術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網絡化是機電工程企業的發展趨勢。
4.微型化
微型化是當今機電設備逐漸向微型化發展,國外發達國家早已意識到微型化的優勢,并將其稱之為微電子機械系統。微型化主要指的是一平方厘米的機電設備,并且逐漸向微米和納米級發展。微型化機電設備的體積小、耗能小、便于安裝和運動快捷等多方面的優勢,深受各大機電企業的歡迎。微機技術的研究還涉及到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促進微機技術更加精確。
5.綠色化
機電工程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為我國環境造成一定的負擔,若是要對污染的環境治理需要花費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代價,嚴重的環境破壞已經威脅到人們的生存,因此我國機電企業意識到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性,即在保證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機電工程。綠色化的發展道路主要是從兩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對機電工程制造的污染液體、固體進行物理或化學的處理,使其達到污染排放的標準;另一方面是從根本上杜絕污染液體或固體產生,從而使其排放液達到標準。綠色產品在從設計、制造、運轉和銷毀等階段減少污染物產生的同時,也要提升各階段的資源利用率,并且可以對其回收利用再生產。綠色化的技術開發也是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實現途徑之一。
6.系統化
機電工程的系統化主要體現在機電工程建立完善的體系結構方面。系統的結構并不是一成不變,可以根據當今社會機電發展變化而變化,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該系統需要增加對多個子系統的調控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強大的通訊技術作為支持;另一方面體現在人格化方面,機電系統化越來越重視人與機械設備的配合,首先是設計期間逐漸增加機械設備的智能化,即機器人的設計理念,增加人與機器的融合度,其次是從自然界的生物尋找靈感,尋求自然界的規律,促進機電人格化的程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機電工程專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五門電類基礎的研究也不斷走向科學化的發展道路,五門電類技術基礎是機電工程專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研究的方向決定機電工程的發展趨勢,借鑒西方的發展經驗,在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決定機電工程智能化、模塊化、網絡化、微型化、綠色化和系統化的發展方向,從而提升機電工程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并建立其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促進其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念明.“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教學心得[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5).
[2] 謝東,王敏.基于“卓越計劃”的電類專業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
焦點一:產教研、行校企影響力人物齊聚
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受教育部委托,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批準成立的對機械行業職業教育進行研究、咨詢、指導、評估的專家組織,由十五個具體的專業指導委員會組成,有成員單位481家,會員人數達到1485人。參加本次擴大會議的主要有機械行指委主任陳曉明、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房志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夏建國等100多人,他們都是機械行業職業教育界的領軍人物。
會議期間,機械行指委陳曉明主任傳達了2016年全國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介紹了機械行指委2016年工作。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房志凱介紹了機械工業“十三五”人才培養規劃。各個專業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就2015年工作回顧及2016年工作設想進行了發言。大會還分會場討論了機械行指委2016年重點工作的落實、各專指委工作職責分工、機械職業教育支撐“中國制造2025”人才培養行動計劃、機械行業職業教育重點觀測專業創新建設、機械行業職業教育課題研究等。
焦點二:與會者稱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讓人震驚
在大會間歇期間,與會代表們參觀了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校企合作項目“企業項目訓練中心”以及學校榮譽苑、七彩陽光俱樂部等。大會還特意安排了半天時間組織參會人員前往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參觀“3C智能制造工廠、全國智能制造示范點、移動終端金屬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勁勝公司是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合作企業,兩家單位聯合新魯班教育科技公司、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東莞市模具(國際)職教集團等聯合推出的培養“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人才的“企業聯合培養基地及其九大平臺”曾引起中央電視臺的關注,稱之為“機器換人的東莞樣本”。在總結大會上,行指委還專門邀請學校曹永浩校長就學?!傲⒌聵淙恕钡睦砟詈妥龇ㄏ蚺c會者作了專題報告。
參會代表們紛紛表示,沒想到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如此讓人震驚。職業教育如何服務“中國制造2025”?大家都說在這所學校找到了答案。其中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夏建國先生和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司徒渝先生所講的話最具代表性。夏校長表示,他曾經多次出去參加學術會議,都能遇到教育部職成司葛道凱司長,葛司長曾對他說,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在實踐現代學徒制方面做得很好,有機會要帶領他身邊的一些院士和大學校長來參觀,今天來到這里,果然是名副其實。司徒渝書記表示,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與這次大會真是無縫對接,這所學校正好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典型,正好是面向“中國制造2025”做職業教育的典型,正好是“立德樹人”的典型,機械職業教育要想服務好“中國制造2025”國家發展戰略,就要像這所學校一樣“立德樹人,產教融合”,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讓學生有志于成為“大國工匠”。
焦點三:機械行指委下一步工作動向
本次大會對機械行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推動職業學校機械類教育教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二是可以帶動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和學術能力的提升,三是可以營造很好的職業教育創新氛圍,四是可以為“中國制造2025”添磚加瓦,五是可以為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起到促進作用。
據機械行指委主任陳曉明先生透露,行指委下一步將推出幾個全國性的活動。一是籌劃舉辦行業內競賽,比如工業機器人操控大賽、焊接技術大賽等,讓教師、技術能手參與進來,以賽促教帶動發展。二是舉辦行業內名校長論壇、微論壇。三是推行“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動產教融合,讓青年教師成長起來。四是擬進行首屆“中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杰出貢獻人物評選”活動,調動行業內部工作積極性。
機電工程類課程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由抽象變形象的途徑之一就是手工制作,特別適合于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如形體剖切后畫剖視圖、機構組成與動作原理分析等,有時候動畫、視頻再形象,教師再怎么分析和講解,學生也只能是一時明白一時糊涂;有些操作過程看似很簡單,但學生回到書本上又是很茫然。所以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下,讓學生采用最簡單、最廉價的一些材料將模型或機構等制作出來。學生以小組形式,在制作過程中邊分析、邊研究,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還能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加強溝通和交流,對一些抽象的地方也會恍然大悟,充分體現了親手體驗的優勢。甚至在制作過程中免不了“皮肉之苦”,更讓他們在真實的“體驗”中加深了記憶。制作過程中既體現了個體的差異和優點,又發揮團體效應,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引導學生學會分享成果、傳遞正能量,特別對一些較差的學生,哪怕一點點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以助其樹立自信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實際操作進行“體驗式”式學習
(一)現場案例
傳統教學都是在理論分析過程中學習,先進行理論分析,然后再要學生進行實踐。體驗式學習非常之靈活,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掌握程度、前后銜接情況等,合理設計一些案例,學生自行“體驗”案例,自行分析與總結。如在講解輪系傳動比時,學生對各類單對齒輪傳動已經有了明確認識,這樣進行輪系的學習時,只需布置學習任務,然后讓學生在減速器陳列室分組將各類減速器拆開,分析輪系的傳動原理、運動傳遞路線、運動傳遞方向,小組自行商量總結得出結論,完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啟發,進行必要的答疑、補充完善等工作即可。對于設備零部件的更換只學習方法不行,比如皮帶更換、軸的結構分析、設備拆分步驟等,讓學生親自拆卸,親自安裝,如油泵結構分析、閥的結構分析、液壓回路分析等,均以實際操作為主,在拆裝中貫穿一些拆裝要點、結構特點、注意事項等,學生實踐能力提高了,而且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二)角色扮演
如對于職業教育來講,機電工程類專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一些設備的操作、維護、保養等問題,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這些工作崗位的要領、程序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法進行驅動。給學生創設虛擬或真實的工作場景,選擇合適的儀器、道具等,提供現場設備或仿真設備,讓學生身臨其境,實現角色所要完成的功能、行為、動作等。如礦井通風機的操作,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將通風機完整啟動一次,教師模擬操作完成后,可以使學生在仿真礦井中,扮演成風機操作工,使用手指、講解等方式,真實體驗通風機的操作過程,教師進行評價,指出其不足之處,以便能快速掌握通風機的要領及應對緊急狀況的操作方法。角色扮演還能實現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并對一些不善于表現的學生提供很好的鍛煉機會,在互相的比較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善。
三、通過現場觀察進行“體驗式”式學習
對某一專業來講,不論是實驗實訓還是書本知識都是很有針對性的,而對于機電類專業,涉及到設備及電氣控制等方面,盡管是有針對性學習,但實質上其應用范圍很大,好多行業都會涉及到設備及電氣控制,功能各異,但原理上大都有相似之處,如與建筑類、紡織類、車輛運輸類等均有必然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內容及時引導學生多放眼外界,特別是對一些施工現場、生產加工現場多觀察、多分析、多總結,逐漸積累,開闊視野,達到深化專業知識、觸類旁通的效果。通過觀察真實現場進行“體驗”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如觀察公交車的開關門機構、施工現場觀察工程機械的工作過程等,及時擴寬知識面。
四、通過網絡資源進行“體驗式”式學習
眾所周知,網絡上具有豐富的共享資源,網絡資源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網絡資源不但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化,有詳盡的理論分析、現場案例分析,有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視頻資源,有大量的新工藝、新產品的介紹等,而且人們還可以在一些網站上進行互動交流。將教師搜集教學資源轉換為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搜集資源,讓學生親自“體驗”這種學習過程,體驗網絡資源的巨大魅力,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享受到“體驗”的樂趣,激發學習的動力。針對一個問題,可以獲得很多資源,讓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在全班共享,擴充知識和信息范圍,便于指導實踐。
五、通過創新進行“體驗式”式學習
根據機電工程類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各種創新活動,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索、思考、革新過程中學習。在創新制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涉及到其他專業領域,需要團隊協作,或去現場調查、請教其他專業人員等,促使學生主動溝通交流,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升溝通交流的藝術。讓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體驗”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嘗試失敗帶來的體驗和教訓等,鍛煉學生意志和耐力,促進學生主動了解生活,去想、去看、去分析,挖掘潛力。當然,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導致半途而廢,或不了了之,使學生積極性受挫。所以應當本著鞏固學生專業知識、激發創造欲、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原則,在循序漸進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定會收獲成果。
六、通過文字表達進行“體驗式”學習
【關鍵詞】校企聯辦 烙鐵手培養 實訓基地
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大做強做優我區工業的決定》,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實施人才強桂戰略,按照規劃,在廣西重點發展的汽車、電力、機械、電子信息等14個千億元產業中,到2015年,培養和引進重點工業產業專門人才75萬人,2020年達到100萬人。目前電力、機電類需求的技術人才缺口17.98萬人,電子技術應用與維修類人才具有較大的人才需求市場。
在職業教育領域,隨著對電子技術專業化重要性認識的提高,對電子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子技術應用日益受到廣泛的應用。在電子制作過程中,焊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焊接的質量對電子產品質量關系很大。所以,學習電子技術,必須學好焊接。培養合格的“烙鐵手”,是決定著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否培養了合格的技術人才的關鍵。
一、學校與企業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必要性
企業對“烙鐵手”的職位描述為:
崗位職責:負責公司產品的可靠性、兼容性測試;協助rd工程師對新產品調試、進行性能試驗等工作;完成相關測試文檔的填寫數據的記錄工作;對相關部門提供測試幫助,及時提出測試結果和問題;對電源測試和烙鐵焊接技術熟練掌握。
任職資格:中專以上學歷;電子或計算機類專業;一年以上測試工作經驗;熟悉產品結構性能;熟悉電子元器件的特性;有一定的組裝維修經驗;計算機操作熟練。
從企業對“烙鐵手”的職位描述可知,“烙鐵手”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全面,企業對“烙鐵手”要求是很高的,要培養出這樣的人才,開展校企聯辦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校與企業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是必要的。
二、學校與企業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可行性
(一)我校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1、電子專業良好的實訓實習條件
本專業現有儀器設備415臺套,其中大型儀器設備38臺套;擁有電工電子實訓臺25臺,可編程實訓設備15臺;傳感器實訓設備10臺;機電一體化實訓設備23臺;實訓設備總價值465萬元。擁有金工實訓室、液壓實訓室、機電一體化實訓室等10個校內實訓基地。學校有四個被廣西教育廳認定為自治區級示范性專業,其中電子專業部就包含有電子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兩個,占50%的比例。
2、優質的教學團隊
專業部現有教師28名,本科以上學歷27名,占專任教師比例為96.42%(其中研究生5名);高級職稱教師10名,占專任教師比例35.71%。中級職稱教師12名;高級技師7名,技師16名,高級工3名;“雙師型”教師20名,占專業教師比例71%。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6名,聘請的專家及企業技術骨干3名。
(二)學校具有校企合作較為成熟的經驗
2005年以來,學校已先后與深圳富士康集團、鴻準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集團等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訂單式”辦學模式,對“訂單辦學”學生的教學計劃、課程設計及技能培訓方面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案與做法。其中,電子專業部在長期校企合作過程中有很多積累:(1)富士康鴻準模具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把“企業搬進學?!?,創建了企業模擬實訓室,設計開發了一系列的實訓項目和實訓指導書;(2)長期聘請企業資深人士到我校教學指導,從而保證了課程內容能夠滿足企業崗位需求。(3)長期與企業合作,積累了一定的企業運營管理經驗。(4)目前有2個“訂單培養”緯創冠名班;1個緯創一體化生產實訓室;1個省級校外示范實訓基地:“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電工電子實訓基地。
綜上所述,我校通過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是可行的。
三、學校與企業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思路
(一)、總體思路:
通過我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強化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的訓練,進一步推動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完善我校中等職業教育校企聯辦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模式,從而實現教學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二)、具體思路
1、通過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使專業教師認識了“烙鐵手”在電子行業的技術含量以及重要性;借助企業的技術優勢培訓教師,以及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重新設計工學一體的專業課程。
2、基于職業崗位要求和行業標準,和企業人員共同參與課程設計,按工作崗位的流程和職責,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建設模塊化課程體系。進一步推動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教學的水平。
四、學校與企業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主要內容
(一)、探索實踐共建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模式
1、完善共建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
結合《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校企合作資產管理制度》、《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校企合作投資收益分配辦法》等規章制度,與緯創資通華南廠區共同協商,簽署《緯創資通華南廠區校企合作(烙鐵手)協議書》,確保校企合作順利進行。
2、完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運行模式
探索以學校為主導、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教師和技術人員融通、教學實訓和生產過程結合、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
(二)、通過專業技能的訓練,進一步推動專業建設并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1、開辦“烙鐵手專修班”
按照企業要求開辦“烙鐵手專修班”。凡是選入“烙鐵手專修班”的學員必須同步修讀緯創班基礎課程,并且通過相關課程的考核,成績考核及格,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2、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
(1)企業方的職責和義務
1)提供“烙鐵手專修班”學員的選拔標準,并協同校方共同進行人員選拔和組班。
2)提供“烙鐵手專修班”的實訓課程方案,并根據課程需要投入必要的實訓設備。
3)提供授課講師的選拔、培訓及認證,提供參訓教師選拔標準、課程,派資深技術人員擔任授課講師。
4)提供“烙鐵手專修班”學員技能資格的認證,并為認證合格的學員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及薪資福利。
(2)學校方的的職責和義務
1)按照企業方的遴選標準,組建“烙鐵手專修班”。
2)按企業要求選派合適的教師參加“烙鐵手技能教學資格認證培訓”,并指派授課講師。
3)根據烙鐵手培訓場地及設施的要求,提供基礎設施。
3、以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為基礎,通過專業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4、以實訓基地為平臺,支持和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參與項目建設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
五、形成“廣西機電工程學校中等校企聯辦實訓基地”的成果:
(1)、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校企聯辦實訓基地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
(2)、形成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3)、形成一套我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培訓班”實施方案;
(4)、與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烙鐵手實訓室”;
(5)、建立電子焊接技術特色專項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中心;
(6)、匯編《廣西機電學校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學員培訓特色教材;
(7)、《廣西機電學校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學員培訓論文集。
總而言之,電子技術應用日益受到廣泛的應用,學習電子技術,必須學好焊接,培養合格的“烙鐵手”,是決定著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否培養了合格的技術人才的關鍵,因此,我校與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鐵手”實訓基地的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電烙鐵手工焊接培訓資料》編號SBTYZ002
2、《職業教育研究》2012年第二期
工程理論知識與產品設計的實際應用之間的轉化成為實驗教學的關鍵,打造一個適合工業設計學生學習工程類知識,并能與產品創新設計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極具實際教學意義。該文通過分析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工程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建設所需相關設備已具雛形的基礎上,針對團隊教師在工程實驗教學及科研的特長,提出搭建適合工科院校工業設計的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的建設構想并進行了實踐。
關鍵詞
工科類;工業設計;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建設
我國高校工業設計專業設置主要分為兩大類,藝術類工業設計和工科類工業設計,即藝術型和工科型。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因各自之所長及傾向性不同而不盡相同。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從早期的美術教育體系中逐漸走了出來,向著綜合型體系發展,工業設計中的工科類課程逐漸受到重視[1]。目前國內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可以分為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大類。工科類課程,如力學、電工學、材料學、工藝學、機械設計等均屬學科基礎課,來自于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其重要性隨著我國工業設計的發展以及設計領域的擴大,越來越得到重視[2]。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就必須對長期以來工業設計工科類課程一般采用工程設計專業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1工科工業設計專業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工程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成為研究的重點,而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卻被忽視,特別是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教學,涵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是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的重要教學補充,是深化學生應用工程知識提高產品創新設計能力的重要環節。打造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以下簡稱大平臺),是將工程理論知識和設計專業知識進行融合的關鍵實踐渠道。該平臺上包含眾多實驗課程,核心實驗課程有產品模型制作,設計材料———設計材料認知實驗,設計心理學———人類心理感知實驗,人機工程學———人體尺寸測量及眼動儀實驗,產品設計I———產品拆裝工程實驗,展示設計———產品新媒體展示實驗等。工科院校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學生只有更具實踐操作能力才更具就業升學競爭力。區別于藝術院校工設專業學生重外觀設計的美觀性而輕視功能結構的工程可行性,工科院校工設專業學生依托工科背景的知識能力結構,在設計領域更具長足的發展優勢。這種工科背景知識能力體系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在工科院校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的支持下,打下堅實的產品設計工程知識基礎;另一方面則需要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的拓展,提升產品的創新設計能力。對于工科工業設計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架構及實驗教學內容需要將工科特色和設計教育特點進行融合,既不能生搬硬套機械專業的實驗教學模式,又不能完全拋棄工程類知識要點而流于形式上的設計。工程理論知識與產品設計的實際應用轉化成為實驗教學的關鍵,打造一個適合工業設計學生學習工程類知識,并能與產品創新設計實踐結合起來的大平臺極具實際教學意義[3]。
2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實驗設備制約等原因,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實驗教學課程的工程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的結合性不強,實驗設計針對性差,實驗教學內容滯后于最新工程發展趨勢,實驗教學手段創新程度不夠無法引起學生興趣[4]。
2.1設備多有閑置
我們到相關院校走訪調研,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工程實驗設備多有閑置。在專業建設之初或進行專業評估時,院校會投入較多資金進行實驗室建設,其中存在相當程度的盲目采購,為了視覺上的“高大上”而不是實際的實驗課程需要。其次,受工業設計專業重外觀輕實用的教學誤區影響,存在部分教師和學生寧愿在電腦上出效果圖紙上談兵,也不愿通過工程實驗檢驗產品可行性的錯誤的設計觀念,導致實驗教學中設備閑置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不夠充分[5]。
2.2教學體系建設不完善
因設計專業的特殊性,部分工程實驗課程無法從理論課程中分離出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由專業教師一把抓;而部分工程實驗課程是由藝術教育背景的教師講授,工科教育背景的專業教師沒有完全發揮特長。專業課實驗教學體系亟須改革,特別是工程實驗課程需要根據設備及課程特點合理安排師資,科學開設課程進行實驗教學[6]。
2.3以工程實驗教學驅動產品創新設計的動力不足
多數設計院校專業教師重視從設計學科的角度以傳統的造型方式探索設計的多種可能性,而在如何通過工程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創造力方面意識淡薄。學生以工程知識驅動產品創新設計的意識不足,對工科課程整體不夠重視,導致對專業課中的工程實驗課程不夠重視,輕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造成產品設計中看不中用,鮮有通過機構創新、材料創新、人機交互方式創新的設計新作品。
3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的建設思路
3.1實驗教學體系梳理
3.1.1調研工科類兄弟院校工設專業實驗教學發展狀況
團隊教師在相關兄弟院校進行了廣泛考察,對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體系設置、實驗課程設置、實驗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較,總結了各自特點和優劣勢。針對專業課中的核心工程實驗課的實驗設計方法進行的學習,對實驗教學方式進行的討論,為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建設提供了參考。
3.1.2研究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中的實驗課程
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的理論課程及實驗,一般是由無任何設計教育背景的純工科教師授課,必然存在講授內容從工程理論出發而不涉及工業設計應用的問題;設計專業學生理論學習往往如看天書,而課程實驗則是跑龍套走過場。這就要求研究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中的實驗課程研究,使之適合設計專業學生學習,并與大平臺中的實驗課程順利銜接。研究與設計相關聯課程的設置合理性,使得教師從工業設計應用角度進行理論講授和實驗設計,并通過課程中的科學性及系統性的實驗教學提升設計專業學生對于工程類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為后期專業課中的相關教學應用打好基礎。
3.1.3研究大平臺的核心實驗課程的實驗教學設計方法
大平臺的核心實驗課程是以專業課中的設計研究和應用為目標,結合工科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中的課程知識點和實驗手段后凝練提升而成的。研究實驗設計的方式方法,研究實驗課題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對確保學生通過相關實驗教學掌握工程知識,提升創新設計能力尤為重要。要求實驗教師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作業、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深入進行改革。
3.2搭建大平臺設備基礎
結合前期對兄弟院校的調研成果、本專業學生和相關教師的意見,從實驗設備特點及團隊教師特長出發,對大平臺的建設進行規劃,形成可行的平臺建設方案。完成大平臺的體系搭建、整體實驗課程設置更新、實驗教學內容方向確定等多項工作。機電工程學院已采購的實驗設備包括激光非接觸式三維掃描儀(逆向工程實驗)、小型產品雕刻機(3D打印實驗)、快速成型機(快速成型實驗)。人機工程實驗室(眼動測試、人體尺寸測量、人體反應度測試)和產品拆裝工程實驗室(產品內部工程結構認知)等工業設計核心實驗室建設完成,并有多臺套數位板及觸摸屏(數字化產品快速表達、產品人機操作界面演示、產品新媒體展示)。現階段機電工程學院設備覆蓋了產品創新設計的全過程,形成了建設大平臺的設備基礎。
3.3整合教學師資力量
在機電工程學院可用于工程實驗教學的設備基礎上,對其能支撐的各種實驗教學課程進行系統研究。組織相關教師根據科研方向和特長,對實驗設備的操作流程和實驗項目進行學習和探索,以兼有工科和設計教育雙重背景的教師擔任平臺中核心實驗課程教學。旨在傳統實驗教學的基礎上針對工程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嘗試在數字化設計大背景下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搭建覆蓋工業設計專業主干課的大平臺,設置融會貫通相關工科知識的工程實驗教學內容,以及巧妙結合我系設備的實驗教學,以形成產品創新設計流程的全覆蓋。
3.4建設支持產學研全面合作的大平臺
在實驗教學的基本功能基礎上,挖掘出支持教師科研、支持學生素質與能力創新訓練、支持研究所對外進行企業項目合作的諸多可能性,使得產學研有機融合,達到學生、教師、系所的全面能力提升。鼓勵教師將科研項目引入該平臺的工程實驗教學環節,根據實驗設備的科研使用現狀,拓寬將科研項目引入實驗教學的可能性及相關途徑,形成基于科研項目的實驗教學模式。通過開放性的工程實驗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在該平臺支持下進行相關素質能力訓練和學科競賽,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等,達到該平臺在實驗教學之外的其他功能。最終將大平臺延伸到校企合作環節,以建立產學研結合并創收的良好局面。
4工程實驗教學大平臺的建設效果
4.1完成大平臺中核心工程實驗課程教學設計
實驗教學設計力求避免生搬硬套機械類專業的實驗教學模式,正視設計專業學生對于工程實驗的區別性需求,及針對學生特點選擇實驗課題,突出工程知識點和產品創新設計的融合。團隊教師合作進行多門實驗課程建設,編制實驗教學大綱,撰寫實驗指導書,并進行相關實驗教學實踐。以48學時的“產品設計I”為例,專門拆出8學時進行產品拆裝工程實驗,由工科背景和設計背景兼有的實驗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組織,并邀請電動工具修理店師傅現場進行示范講解;學生分組根據實驗任務書進行產品拆裝,并撰寫實驗報告書;同時進行PPT和視頻,學生反饋良好。
4.2校級教改項目資金支持
大平臺中核心工程實驗教學課程依托的專業課程全部得到校級教改項目資金支持。以《工業設計創新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為依托,結合《產品設計I研究性教學課程培養》項目、《人機工程學核心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及3個翻轉課堂實踐項目《設計材料及加工工藝》《產品設計II》《展示設計》,團隊教師以產品創新設計為目標,在相關專業課程中進行了工程實驗教學的初步探索,力求通過教學理念創新和授課方式革新提升實驗教學質量。
4.3將教師科研項目滲透到實驗教學設計中
以大平臺為依托,團隊教師將科研項目和研究方向滲透到實驗教學設計中,建設了多支學生產品創新設計團隊,如逆向工程創新設計團隊、3D打印產品服務體系創新設計團隊、人機工程實驗眼動分析實驗團隊等。同時通過各種設計比賽、學生素質與能力項目培養及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摸索出以工程實驗教學驅動產品創新設計的諸多教學方式。獲得15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金支持,其中8項為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課題均與教師科研方向相關,內容涵蓋產品數字化虛擬展示設計、家具用品DIY設計、火災救援逃生后裝備產品服務體系設計、傳統水利農具改良設計等,在大平臺的支持下完成概念孵化和后期設計工作。在工程實驗教學推動下,我系學生設計作品在國際級及國家級比賽中屢獲殊榮。
4.4完成多本教材編寫并出版發行
《產品造型設計材料與工藝》(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獲得江蘇省精品教材稱號。該書從設計專業學生角度出發,重新對知識體系進行構建,書中涉及大量產品設計材料與工藝實際應用案例?!豆I設計創新實驗訓練》(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是基于機電工程學院部分工程實驗設備進行的實驗教學內容總結。書中涉及了產品拆裝工程實驗、逆向工程實驗、快速成型實驗及產品虛擬展示實驗等工程實驗教學重要環節?!懂a品改良設計》(高等院校設計藝術系列教材)總結了“產品設計I”授課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集中展示了工程實驗教學環節案例及學生成果。同時,團隊教師在工程實驗教學和相關工程研究領域發表多篇論文,成果顯著。
5結束語
機電工程學院大平臺建設周期長、工作任務重,其中也出現了部分問題,尚處于不斷調整階段。該平臺建設需要學院領導高度的認同及支持,也需要本系教師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團隊持之以恒的實驗教學實踐才能初見成效。希望本文能為工科工業設計兄弟院校提供建設經驗并誠懇期待交流。
作者:馮亞娟 周妍黎 嚴波 丁治中 單位: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屈文濤,岳治,徐劍波,等.工業設計專業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石油教育,2010(6):89-91.
[2]胡玲鳳.工業設計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5(12):8-9.
[3]韓霞,楊恩源.我校工業設計專業逆向工程實驗的開發與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9:213-218.
[4]陳靜勇,鄒越,朱寧克,等.構筑建筑設計的數字化實驗教學平臺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3):181-183.
關鍵詞: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討
實踐教學是針對機電類專業人才教育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教學部分之一。本文主要針對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討、分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在對機電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學任務的開展,從而達到預期的理想教學成果。
一、簡述構建機電類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因素
1.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要重點突出機電類專業的特點
學校在完成市場調研和人才教育定位的前提下,確立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及創新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實踐內容、實踐方法以及實踐手段為改革重點,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適應能力培養為關鍵,改進其傳統模式實踐環節,優化實驗流程,從而構建多層次、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專業特色化是當下各類學校生存發展的主要原動力,也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首要性原則。
2.如何加強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機電類專業的平臺構建
對機電類學科的強化建設,正確實施實踐教學環節以及優化專業課程結構,重視、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為保障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實施,從而構建多方位教學平臺,為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打下良好的改革、發展基礎。
(1)建設機電類專業實驗室的實踐操作平臺
首先要對機電類專業實驗室進行規劃、整合,加大對實驗室硬件設備的投資,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利用實驗有效的教學資源,
從而制訂有效的實驗教學計劃,使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其專業性、創新性能,同時強化對精品實驗的構建,在此基礎上大大提高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
(2)強化建設校內外學生實習基地
學生在學校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只有通過課堂外的實習、實
踐活動,才能夠有效驗證其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見,建設校內外實習基地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是鍛煉學生實踐中動手操作能力的平臺,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學??山⑿葘嵱柣兀寣W生在校內完成一般電氣設備和簡單機械加工實踐訓練,建立電氣設備拆裝實習基地,用于學生自己動手拆裝,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使他們充分認知電氣設備結構和原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構建規范化的課程設計環節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學內容要以文化理論知識為主,加以實踐訓練環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選題以小組形式,進行課題探討、分析,老師可從旁指導。設計制訂一套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創新教學模式,設計綜合性的課程設計實踐創新環節,是對學生理論專業知識掌握程度有效的實踐考查,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習好機電專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實踐理論方案
1.機電類專業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的指導思想
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強化并不是輕視理論教學,整個教學體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不存在主體與從屬的關系,所以,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同時,要端正其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的正確位置以及有效作用。
2.機電類專業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實施過程中的基本思路
在針對機電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把對學生的操作實踐教學和專業理論知識教學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圍繞現代機電工程素質,以實踐技能訓練為教學目標,培養實踐工程應用能力,以改革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以及合理的實踐教學設計環節相結合為發展構建中心,以實踐教學管理改革實踐教學條件體系,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具有整體優化效果并與理論教學形成有機統一的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三、建立機電類實踐教學體系的質量安全管理及保障機制
1.強化機電類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建設一支思想作風過硬、熱愛本職工作、業務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實驗實踐教學隊伍,尤其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青年教師進實驗室定期到校外實訓基地參加實踐活動,
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訓指導能力和專業業務水平。
2.不斷對機電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創新、實踐,以提升機電專業教學質量
鼓勵教師積極申報教改課程項目,在教學內容、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專業學科的有效發展,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思想從知識的傳承性教育向創新性教育轉變,加強理論技術知識課程的內容比例,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以及創新意識的優秀人才。
通過對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建設的探索,分析得出改革、創新實踐教育課程是當下各學校為適應市場經濟的人類快速發展的必要性任務,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優秀的高素質的技術型應用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松平.獨立學院機電類專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初探[J].科技信息,2011(5).
[2]郭年琴,陳爽.機電類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探索[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9(5).
[3]李衛清,曹建樹,焦向東.應用型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10).
[4]肖忠躍,李和平,羅淑平,等.機電類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9(8).
[5]王猛.機電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J].職教通訊,2012(6).
作者簡介:張有雙(1965.3― ),男,漢族,山西省霍州人。1992年畢業于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F工作單位:霍州煤電職教中心。職稱:一級實習指導教師。研究方向:機
務實團隊 示求真之范
要了解鄭州市機電工程學校,首先要了解關瑞玲校長。學校的發展史,就是她的創業史,而她的發展史,也就是學校的輝煌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關瑞玲校長始終用“做一個優秀的領跑者和服務者”要求自己:就是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應該在“行動之上”。學校的發展是靠做,而不是靠說,在她任校長期間,合作企業里有她的身影,省內外同類學校里留下了她的足跡。
正是關校長對工作的執著、實干,使得這位“領跑人”的辦學理念在實踐中得到檢驗,“領跑人”的心智在創新中得到展現,“領跑人”的人生價值在實干中得到體現。也正是在她身體力行的帶動下,學校發展的道路上寫滿了“實干”。
實干,也是該校整個師資團隊的真實寫照。
該校的獨特之處,就是有一支非常敬業、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思路的教育團隊。這也是關瑞玲校長引以為豪的地方。
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該校圍繞“優化結構”的總體目標,統籌規劃,全面啟動教師整體素質提升工程。目前該校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以外請名匠、內抓培訓的方式優化教師結構,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聘請企業生產骨干和管理精英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如聘請河南省職教專家王景戰擔任學校專業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聘請少林汽車公司高級工程師王曉瑞為客座教授等。企業兼職教師專業素質高、職稱比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對學校的專業教學、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示改革之范
該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確立了“優先發展裝備制造類專業、推進開放辦學深度、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創辦全國示范學?!钡陌l展思路,將學校定位為“中原地區裝備制造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實施“校企聯合、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品行教育、技能教育,培養“德技雙馨”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在辦學過程中,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優化專業及課程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企業文化進校園,實現學校與企業、課堂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4月10日,宇通公司培訓中心唐景煥老師到該校為宇通班學員授課,2011級宇通班師生近百人參加。課上,唐景煥老師以“宇通客車生產工藝流程”為題,結合當今世界范圍內客車研發、生產的現狀、方向,借助直觀、精美的課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宇通客車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宇通班師生認真聆聽了唐老師的講解,詳細記錄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授課結束時,唐老師一一解答了宇通班學員的各種問題。
此次宇通公司的送課活動,是落實校企合作、共育英才的具體措施。校企雙方還將按照培養計劃,在實施拓展訓練、企業送課基礎上,繼續深入實施教師、學生進企業參加實踐實習活動,以此來促進宇通學員的快速成長,培養適應企業未來崗位的高技能人才。
其實,校企合作,不僅僅是請進來,學生還要走出去。
為了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專業實訓技能,4月24日,該校200余名宇通班學生,在副校長陳其倫、機電專業負責人郭浩然、宇通班班主任及就業辦老師帶領下,前往宇通公司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見習參觀。
在宇通公司的底盤和承裝車間,企業工程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并帶領大家參觀宇通客車生產的基本流程。同學們如此近距離的面對客車生產場景,顯得異常激動,紛紛提出問題和講解工程師積極互動,深入了解目前宇通公司和國際客車生產的基本狀況。中午,宇通學員在企業餐廳進工作餐,深刻感受了宇通員工的生活。
見習參觀是宇通班的實訓項目之一,旨在通過參觀企業的客車生產流程,熟悉未來崗位的技能要求,深入了解宇通公司的企業文化,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們的職業素養,拓展視野,激發學習熱情,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的教學目的。
此次見習參觀不僅為宇通班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開闊眼界的機會,讓學生們真切直觀地感受到了客車生產的整個流程,增長了必要的專業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們今后的實習和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為有效開展各種技能實踐和訓練,各專業制定了詳細的實訓計劃、實訓大綱、設備臺賬和使用記錄等。該校實習實訓場所能滿足在校生實習的需要,設備使用率高,各專業實習開出率均達100%。此外,該校還與一些大中型企業如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水工、鄭州鍋爐集團、鄭州宇通客車、少林客車、海馬汽車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滿足了學生市場調研、專業實習、假期社會實踐以及半年企業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的需要,為學生今后就業和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該校實施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學校開設的專業中,大多數專業實行“訂單式”培養模式。目前,該校與省內外30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式”培養協議書,學生成為“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受益者。
以德育育人 示育人之范
3月13日,該校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滎陽市天鵝湖老年公寓開展孝老愛親主題教育活動,為老人們送去了一份特別的愛。在滎陽市天鵝湖老年公寓,志愿者們為老人們表演了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幫助老人們整理物品、打掃衛生,和老人們促膝交談?;顒咏Y束時,同學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并答應老人們以后會經常去看他們。
通過此項活動,同學們對老人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給老人們送去溫暖的同時,也讓同學們感受到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責任意識,而且更加堅定了同學們孝老愛親、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決心。
而這僅是該校開展德育活動的一個縮影。
該校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開展以“自信、養成、感恩、就業”四種教育為內容的德育教育:一年級養習慣、重基礎;二年級樹形象、重專業;三年級提素質、重適應。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做、技術過硬、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學風、班風、校風。多年來,該校學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開創未來 示發展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