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5: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阻礙縣域經濟發展的環境因素
1、地方經濟結構不合理,好項目少。
2、信用環境差,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不高。
3、擔保抵押難,影響了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入。
二、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金融服務弱化問題
1、商業銀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作用減弱。近幾年來,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業、重點項目,并且具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和嚴密的放貸手續。同時,有些商業銀行調整經營戰略,在縣域經濟實施了分支機構的市場退出,縣及縣以下金融機構網點大幅減少,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此外,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實行了比較集中的管理模式,對基層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權授信,保留下來的機構網點所吸納的資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實際上已成為上級行的一線“儲蓄所”。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嚴重失衡,導致商業銀行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乏力,是縣域經濟發展資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內部體制原因。
2、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弱化。為了配合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實行收購資金封閉運行,農業發展銀行只專營農副產品收購資金的供應和管理工作,而亟需政策扶持的農業開發、農業技術進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卻得不到應有的金融扶持。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扶持縣域經濟中并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
3、郵政儲蓄從縣域抽走大量資金。眾所周知,郵政儲蓄存款是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吸納的存款只能轉存人行,由人總行統一調配。由于郵政儲蓄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并將吸收的儲蓄存款以較高的利率轉存人民銀行,無風險的高息收入給郵政機構帶來了較大的利益,因此,長期以來郵政儲蓄發展非常迅速,金額不斷增加。據統計資料顯示,郵政儲蓄在存款市場的份額2002年底已達8.48%,成為僅次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五大吸儲大戶。以某縣為例,2003年末,該縣郵政儲蓄轉存款余額6,830萬元,占該縣金融機構同期存款份額10.17%,僅此一項,就使近7000萬元資金不能用于當地經濟發展。盡管人總行去年已下達文件,對新增郵政儲蓄轉存款實行降息政策,并允許郵政資金與農信社協商后轉存農信社用于支農,但往往由于郵儲部門提出的利率價格等條件過高而無法實現郵政資金反哺農村,因此,目前郵政儲蓄仍然是縣域資金外流的一個重要渠道。
4.農村信用社融資能力差,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農村信用社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與“三農”有著天然的聯系,近幾年隨著創建農村信用工程、發放農戶小額支農貸款等活動,特別是農村信用社實施利率改革(試點)、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專項票據資金支持等辦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廣大農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支持“三農”的主力軍地位凸顯,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但是,由于農村信用社多年積累的歷史問題較多,資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負的職責與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農信社在支持“三農”經濟發展過程中力不從心。原因:一是現有制度設計和政策支持不夠,制約了農村信用社支農主力軍作用的發揮。農村信用社承擔了支持高風險、低收益的縣域經濟發展的繁重任務。但在政策安排上,沒有享受到等同于國有商業銀行的政策待遇,最明顯的是不良資產的剝離或核銷。二是歷史遺留問題嚴重。計劃經濟時期的“扶貧貸款”、“穩定貸款”的發放,基金會巨額不良貸款的接收,使農村信用社在為社會穩定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卻背上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巨額的不良貸款和大面積的虧損,嚴重削弱了農村信用的社支農實力。
5.企業信用觀念淡薄,逃廢債現象嚴重。縣域企業普遍存在信用觀念淡薄,還貸意識差的現象,部分企業借改制之機,大量逃廢、懸空銀行債務,而且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中小企業設立、兼并、重組過程中打球,鉆政策空子,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后管理難,債權無保證,出現風險即使通過法律手段收貸,也是勝訴容易執行難,貸款收不回,還得增加訴訟費用,嚴重制約了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能力和貸款投放信心,出現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的兩難局面。
6.企業資信狀況差,抵押擔保難,達不到銀行貸款條件。為防范信貸風險,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普遍實行了抵押擔保制度,而對信貸人員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事實上縣域中小企業往往內部管理水平低,長期經營虧損,資產負債率高,信用等級差,個別企業還出現不良記錄,多數或全部資產早已被債權銀行辦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資的資產所剩無幾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幾戶好企業又不肯為其擔保,信貸部門心存余悸,致使貸款難以放出。
7.縣級央行貨幣政策工具運用不充分。目前縣級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和手段十分有限,“窗口指導”因與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的矛盾而難以發揮作用,再貼現因縣級票據市場不發達而寥寥無幾,唯一可以運用且十分有效的再貸款因受限額控制而難以發揮應有的效能,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層央行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制約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方略
1.重新構建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系。一方面,商業銀行的上級行要適當下放給分支機構一定的貸款權限,摒棄“貸款零風險”的不實際想法,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縣支行要善于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主動培養和支持符合借款條件的客戶,對于中小企業這一龐大的客戶群,要分類指導,改善服務質量,加大貸款營銷力度。首先,要樹立長遠發展的觀點,滿足縣域經濟發展合理的資金需求;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約束機制與創造優質信貸資產激勵機制相統一的信貸管理體制,建立科學的量化考核指標體系,促進新增貸款與經濟增長點的有效結合。其次,要加大商業銀行的支農力度。建議各商業銀行從農村網點吸納的資金要“取之于農,用之于農”,即從縣域農村籌來的資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農村經濟發展中去,以保證縣域資金良性循環。
2.強化農業發展銀行對農業開發、農業技術進步及農村基礎建設的扶持功能,拉長政策金融服務的鏈條,在繼續做好對糧棉油購、銷、存所需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加大糧棉油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品種改良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為縣域經濟長期繁榮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貸支持。
3、對縣域經濟資金外流現象進行綜合治理。首先,要適當控制郵政儲蓄增長的速度,建議對郵政儲蓄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從機構到資金規模,進行必要的控制,降低其與其他金融機構爭搶存款資源的能力,力求把縣域資金留在縣域里流通。其次,銀監會要嚴格控制郵政儲蓄網點在縣域的準入政策,原則上不再審批增設新的網點,并有計劃地對某些業務不規范的郵政儲蓄網點予以撤并。第三,針對郵政儲蓄是人民銀行資金來源的實際,可適度向縣域經濟批配同等規模的支農再貸款,以緩解縣域經濟資金供求緊張的矛盾。
4.增強農村信用社綜合實力,逐步發揮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農村信用社要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內部管理,改進金融服務,尤其是要強化存款組織和信貸營銷工作,加快業務創新步伐,以更好地發揮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主力軍作用。另一方面,建議國家盡快把資金支持、保值貼息、減稅讓利、核銷“雙呆”等優惠政策落實到位,逐步消化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使其輕裝上陣,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地方政府部門要主動為信用社排憂解難,為信用社清收不良貸款,化解信貸風險提供便利,對信用社的籌資工作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幫助其壯大資金實力,為信用社的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從而進一步調動信用社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性。
5.大力改善縣域信用環境,推進縣域社會信用制度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是改善縣域融資狀況所必須的基礎環節,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發揮優勢,通力合作,配套聯動。一是加強宣傳,強化社會信用意識。實施信用工程,把信用作為第一前提,警示和規范政府、銀行、企業和個人的行為,在縣域努力營造誠信觀念和信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完善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結合創建金融安全區,廣泛開展創建信用企業、信用鄉鎮活動,加大對守信企業、村鎮和個人的信貸傾斜,以增強全社會信用意識。三是實施綜合治理,嚴厲打擊企業逃廢債行為,規范企業改制和破產程序,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業改制,又要督促企業落實銀行債權,從而營造縣域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雙贏局面。
6.提高縣域經濟運行質量,強化中小企業自身建設。縣域經濟融資難的關鍵問題是經濟運行質量不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是解決融資難的根本所在。中小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步伐,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以自身實力贏得國有商業銀行的青睞;企業主管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一些切實可行、操作性較強的優惠政策,提高企業發展的綜合素質,以取得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政府部門要加強與銀行信貸部門的溝通,主動為企業和銀行牽線搭橋,在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基礎上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為地方經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社會信用環境。
四.基層央行在促進縣域發展中應發揮重要作用
1、人民銀行要切實加強窗口指導,實施政策引導策略。深入開展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宣傳工作,要通過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增進銀企溝通和相互理解,促進銀企項目對接和資金融通。主動尋求貫徹貨幣政策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點,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
2、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現有貨幣政策工具,增加調控手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有的甚至存在很大懸殊,這就需要國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實行區別對待,適當賦予央行分支機構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央行實施貨幣政策方面較大的自和靈活性,如給予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央行一定限額的向轄內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的審批權限,要求其根據商業銀行資金頭寸變化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情況,靈活掌握發放與收回,以進一步增強國家貨幣政策在基層的實施效果;要大力發展縣級票據市場,為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有效運用創造條件。
3、深入調查研究。基層人行有效的調查研究可以反映地方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總行制定科學的貨幣政策提供現實依據,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當好參謀。因此,基層央行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深入研究當地經濟特點,探尋和把握經濟運行規律,尤其要全面調查貨幣信貸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研究如何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運用貨幣政策手段提供金融支持的問題,從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一、經濟增長質量
衡量經濟增長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經濟結構的合理性。決定未來經濟結構的變動性因素是經濟增長點。由此,把握經濟增長點就事關重大。我們進行的經濟普查工作重點往往是現狀,而不是未來。未來的狀態是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評估、預測出來的。預見到的經濟增長點什么時間開發,是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需要綜合平衡,不可短期行為。創新經濟增長模式非常重要,但是,對于每個經濟增長點的規模要有充分估計,千萬不能一哄而上。如風力發電、海水淡化、煤液化項目,需求規模和成本都是制約因素。較大的經濟增長點會自動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鏈條,牽一發而動全身。多個經濟增長點的疊加作用會十分錯綜復雜,稍一不慎,就會影響到經濟增長質量。另一方面,為經濟增長的所付出的環境代價,是從經濟增長的本身看不到的經濟增長質量問題。當前,有關經濟的戰略、規劃、評估和自我控制,在各個層面上都比以往更為重要。
二、科學技術引導經濟發展
這個問題乍看起來沒有什么可說的,實際上問題好多。當前,真正做學問的人太少。國內高校在培養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知識分子政策不是連續的激勵機制,對經濟發展沒有持續的促進作用,甚至存在負面影響。社會應當助長的是人們對科學技術本身的追求,是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不是科學技術對獲取個人利益的作用。只有這樣,科學技術引導經濟發展才是真實有效的。
三、自主創新推進經濟發展
自主創新的主體應當是企業。企業要做好戰略管理,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克服短期行為,要推行企業研發和知識產權過程管理。企業要完成“要我研發”到“我要研發”的觀念徹底轉變。政府要通過激勵機制使企業主動重視技術研發。支持企業研發的國家和地方撥款項目要建立考核機制,要較長時期跟蹤效果,直到效果穩定。政府對基礎科研的投入是責無旁貸的,對企業的科研投入應當是導向性的。企業自主的科研投入才是最根本的。政府有必要從成功的案例中總結經驗,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指導意見。
四、土地資源平衡經濟發展
土地所有權的二元結構,即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二元結構,逐漸成為當前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性問題。兩種土地所有權管理上的差異使得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其實,無論土地所有權如何設置,可耕作的土地都是極為寶貴的,人均居住占地都要用經濟手段進行控制。農民從集體承包農田是無償的,是幾十年不變的,可農民轉包卻是有償的,農村新增人口無地可包與較長時期的無償承包之間矛盾日益加大。
城鎮人均居住占地一次性繳納幾十年的費用,未來若干年被占用土地沒有收益,遠近效益無法平衡。征地,把集體所有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不可能持續到把集體所有土地征完為止,由此而來的收益持續期有多長是個問題。因為土地被征用,對土地補償金使用不當,成為失地貧困人口的現象已經出現。這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通過城鎮化平衡經濟發展。此外,城市對可植被土地的混凝土、瀝青覆蓋應當被禁止,因為從長遠看其對環境的破壞可能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發達國家都是人類活動區域可植被土地全植被,政府和居民分工負責,很少使用混凝土或瀝青類覆蓋道路和廣場以外的地方。
五、農機補貼刺激農業經濟發展
現在的農機補貼是直接補到農戶的,每個農戶所配置的農機基本上實現了小而全,大型農機則配置不足。原因是單個農戶購買大型農機的資金實力不夠,多農戶聯手購買的太少。只有大型農機才能進行深耕,深耕可以保墑,抗旱抗澇保豐收。農機補貼向多農戶聯合購買大型農機側重在當前尤為重要。否則,農機低水平配置、低利用率配置與農業經濟發展不相對應。
關鍵詞: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對策
一、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態勢
1. 中部地區空間結構“離心”與“向心”并存發展
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落后使得它們把發展的目光聚焦到沿海發達地區,獲取先進技術和經驗,輕視區內省際間的經濟聯系,在中部崛起戰略方面就出現了“離心”趨向;另一方面,六省的共性和優勢,使得它們在經濟發展中具有優化組合和發揮優勢的愿望,并已經和正在形成戰略合力,推進中部地區崛起,從而在中部地區的崛起方面出現了“向心”趨向。中部地區經濟呈現區內與區外兩個協調發展的互動。
2. 城市經濟圈形成和發展帶動城市化加速
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四大城市群作已經成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中部地區城市經濟圈建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從中部地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條件來看,中部四大城市群已經成為吸納產業和人口的強聚集體,太原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正在發育和完善,城市經濟圈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進一步集聚經濟、人口的巨大空間和潛力。
3. 產業結構趨于優化升級
中部地區正在加強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建設,加強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次產業結構2003年為16.89∶46.75∶36.36,2004年為17.82∶47.67∶34.51,2005年為16.67:46.77:36.56,2006年為15.3:48.5:36.2。雖然產業比例有波動現象,但總體上,第一產業呈逐漸減少,第三產業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而且,為了實現產業升級,區域內產業正在走向開放,正在區域市場競爭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經濟合作,以獲取區域內產業發展的規模經濟,在產業分工的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率和增長潛力。
4. “三個基地、一個樞紐”建設正在全面啟動
中部地區正在按照國家的戰略要求和六省的建設規劃,積極推進建立全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從中著手解決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問題;正積極推進建立全國能源原材料基地,發揮中部地區資源優勢,拉長產業鏈條,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正積極推進建立現代裝備制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調動改造和發揮中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和發展高附加值產業的積極性,著力挖掘中部地區發展潛力,增強其崛起的后勁;正積極推進建立重要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設中部地區實現崛起的載體,構造中部地區與區外及國外聯系、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的動脈網絡,實現全國乃至世界生產要素、信息流、資金流匯集中部地區,助推中部崛起。
5. 中部地區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隨著“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穩步推進,中部地區經濟社會正逐漸步入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區域崛起吸引人才“回流”。例如,湖南全省2007年“回流型”企業達到3.3萬多個,吸納了近120萬農村勞動力,“勞務湘軍”回鄉創業已成氣候。(2)試驗探索造就新的經濟發展引擎。2007年末,國務院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探索在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趨勢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中部經濟崛起打造新的引擎。(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見實效。中部地區六省著力促進經濟發展由投資拉動為主向投資與消費、出口拉動并重轉變,由工業推動為主向三次產業協調推動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戰略觀念淡薄
由于傳統發展觀念影響,加之地處內陸相對封閉和良好的農耕資源條件,中部地區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害怕風險等陳舊觀念比較濃厚,戰略整體意識淡薄,致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體制改革和合作機制發育滯后,戰略合力形成緩慢,區域協調發展效益不甚理想。
2.發展環境嚴峻
中部地區現在處于東西南北四面快速發展的夾擊之中,雖然國家把中部崛起已經提到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的總體戰略高度上,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這些政策尚未完全到位,政策效應也沒有充分顯現。中部六省市場經濟發展不如東部,要素分配弱于西部,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中部地區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不利于改變 “中部塌陷”狀況。
3.“三農”問題突出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均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支撐經濟發展的縣域經濟普遍存在著“糧食大縣,經濟小縣”的特征。2006年中部人口占全國人口的近30%,農業人口比重占62%。過多的農業人口和大量過剩的農村勞動力,導致中部農民收入增長速度緩慢,導致中部地方縣(市)財政脆弱,社會有效需求不足,投資能力缺乏,整體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導致中部地區農村現代化、農業產業化的進程遲緩。
4.城市化滯后
中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既明顯滯后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也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人口及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的速度較慢,中部地區缺乏具有很強綜合實力、輻射能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龍頭城市與邊緣城市之間對接能力不協調,阻礙都市圈內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各都市圈內部產業同化嚴重,城市間缺乏合理分工與合作關系,整體協作較差,重復建設比較嚴重。
5.產業結構不太合理
中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仍顯緩慢。2006年中部地區三次產業結構為15.3:48.5:36.2,而2006年全國的三次產業結構為11.7:48.9:39.3,同期比較,中部地區一產在四大區域中所占比重最高,比全國高近4個百分點,二產業比全國低0.4個百分點,三產業更是比全國低3.3個百分點。
中部地區較低層次的產業結構使其二元結構矛盾比東部及全國平均水平更加突出,農民與農村剩余勞動力無論絕對量還是相對比例中部都是全國最大的,農民收入中,家庭經營土地的收入大約在60% ~80%之間,農民收入增長難度很大。所有這些均直接導致了中部區域資源集聚能力較弱、產業集聚化程度不高、區域間產業關聯度較低,從而弱化了中部產業的競爭力。
6.工業企業效益不佳
中部地區大中型企業數量少,效益低,人均產值小。2006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大中型企業總產值分別占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總產值的65.6%、13.5%、12.2%、8.7%。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比較,大中型工業企業總體數量少,大中型工業企業效益低,以占全國15.6%的大中型企業卻只創造了13.5%的總產值。2006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大中型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萬人)分別占全國的59.4%、18.1%、14.0%、8.6%,這意味著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大中型企業人均產值小,特別是缺少一批在國內外影響大、對行業發展起骨干帶動作用的大型工業企業或企業群。這不僅制約了中部地區大中型企業效益的提高,而且在當前國內外企業激烈競爭形勢下,這種狀況難以適應經濟發展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三、實現中部地區崛起的對策
第一,強化中部戰略意識,確立區域協調發展理念。中部六省尚未形成完整的經濟區域根本原因在于六省局限于各自的局部利益,沒有深刻理解“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意義,區域戰略意識淡薄。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首先要把各省發展的思路統一到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上來,從轉變觀念、重新規劃、創新制度和機制上解決問題,確立區域協調理念,為形成戰略合力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中部六省人民是“中部崛起”的主體。以人為本,就是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與鄉村、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是國民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保障。在中部地區崛起的過程中,必須改變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第三,著力調整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改變重糧為主的發展局面,根據勞動力資源優勢和農產品供給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及其加工業,走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提高工業發展質量,特別是科技含量,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調整輕重工業結構,改變重工業比較重,輕工業比較輕的格局。突出和培育現代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地位,優先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以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所具有的高端、高效、高輻射力的作用,轉變先發展工業和實現工業人后再發展服務業的傳統理念及思路。大力培育優勢產業群帶。大力調整所有制經濟結構,改變國有經濟偏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第四,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優先發展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也是提高科技水平和培養人才的基礎。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堅持立足現有基礎,從區情省情出發,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自力更生,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中部地區六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關鍵,是在于盡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是要根據構建“三個基地、一個樞紐”的要求,著力建立科技創新的平臺,集中精力研究其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原創技術;二是要把企業建成科技創新的主體;三是要加快培養一批科技創新型領軍人物;四是要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原創技術的研發經費。
第五,深化體制改革,創新中部崛起戰略機制。中部地區崛起必須以深化體制改革為突破點,創新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體制和機制:其一,改革政府經濟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其三,加快生產要素市場化進程,重點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為傳統工業企業的改制改組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其四,關注民生,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平穩推進就業體制改革和體制創新;其五,進一步完善所有制結構,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其六,加大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力度,促進中部與國內其他地區,尤其是國外市場的對接,實現兩個雙贏。
第六,加強宏觀調控,提高區域發展戰略管理水平。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為區域經濟合作創造寬松的市場環境。首先,要通過制定區域經濟政策,防止市場經濟的自發作用導致地區差距進一步擴大。通過必要的投資和政策傾斜,加強扶植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達到各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其次,要提高區域政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著力解決一些中部地區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實行區域政策與功能性政策有效結合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和動力。諸如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問題,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產業發展問題,革命老區的基礎設施落后和自然環境改善等問題,都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特殊政策,以提高不同地區的發展后勁,彌補按區域確定一般政策的不足。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7.
[2]陸大道.2000中國區域發展報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45-149.
[3]王夢奎.中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社,2000:63-68.
關鍵詞:山東省;民營經濟;問題;對策
近幾年來山東省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進入民營經濟發展最快、最好、成效最突出的時期,成為推動該省經濟發展最大的亮點之一。截至2006年底,全省中小企業個數超過55.5萬家,其中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民營企業2500多家。在200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1000家最具成長性制造業中小企業中,山東省以272家位居全國第一位。目前,山東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提供了全省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安排了80%的農村轉移勞動力,中小企業完成了全省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
山東民營經濟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是與廣東、江蘇和浙江等民營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在發展環境、整體素質及核心競爭力方面都存在差距。
一、山東省民營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在發展環境上,某些政策性歧視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
盡管與前些年相比,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已大為改觀,對民營經濟除了在認識上不斷破除清規戒律外,還通過一些政策措施給予鼓勵和扶持。但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市場主體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對待的事例。在某些行業和領域,或者不允許民營企業進入,或者進入的門檻比較高。在民營企業的創辦和經營過程中,審批過于復雜、攤派過多,對民營經濟的某些政策歧視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有的地方“三亂”現象屢禁不止,“吃拿卡要”時有發生;有些扶持民營經濟的措施落實力度也不夠。這說明,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還有很大的潛力,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二)融資難、土地供應緊張對企業擴大再生產影響較大
融資困難、資金短缺是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民營企業大多通過自我積累發展起來的,做大以后很難依靠自身積累繼續發展。就現實情況看,民營企業很難獲得政府的專項財政資金;商業銀行受體制、管理和觀念的影響,對民營企業心存戒備,貸款門檻較高;資本市場的融資更是難上加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據金融機構統計,全省金融機構各項短期貸款余額中,個體私營和三資企業貸款僅占1%左右,與其創造的增加值比率極不相稱。另一方面規范建設用地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企業發展影響凸現,土地供應緊張使部分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受到嚴重影響,部分項目被迫調整投資計劃,出現大量項目停建、緩建和遷建現象,使企業發展空間受限并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民營企業自身整體素質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
1、民營企業起點低、規模小、整體實力不強,且自身素質不高、視野不開闊、短期化經營行為較為普通。
2、產品檔次偏低,科技含量不高。民營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多,技術密集型行業少,特別是鄉鎮民營企業發展基本限于本地資源性產業和傳統產業,新上項目起點較低,能擠進國家高新技術的項目少之又少。
3、人才缺乏。大多數私營業主和個體戶都具有頭腦靈活、能吃苦敢闖的精神,但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個體私營業主普遍存在文化層次偏低、視野狹窄,不能及時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和培訓人才,造成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的缺乏。
4、管理落后,家庭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相當普遍,企業內部缺乏民主與約束機制,決策隨意化,企業缺少創新。此外,民營企業在政策法律觀念、資信、勞資狀況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都使得山東省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較差。
(四)地區間發展不平衡
整個山東從經濟發展上看,可劃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沿海地市最為發達,西部地區最為落后,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在民營經濟發展方面也是如此,主要表現在:
1、民營經濟總量差距拉大。青島、煙臺、威海三市民營經濟總量占據了全省的47.1%,民營增加值最高的青島是最低的菏澤的65倍,差距比2004年擴大24%。
2、東部半島地區發展快,西部偏遠地區發展慢。凡是在東部沿海或有鐵路或高速公路的縣(市、區),其民營經濟單位數量多、從業人數多、營業收入高。
3、民營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高。部分市、縣單純追求增長速度,不注重質量、效益的同步提高,造成增長動力不足,發展水平低下,不能實現持續的增長和“真正的發展”。
二、加快山東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優化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決定因素,是一種吸引力、凝聚力和競爭力,因此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必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要將國務院文件《關于鼓勵支持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2005]3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文件《關于加快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魯辦發[2004]24號)落到實處,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從創新機制入手,營造公開、公正、方便、快捷、高效的優質服務環境。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各種辦事制度,對辦事內容、辦事程序、辦事權限、辦事結果、收費標準確實做到政務公開;在不斷完善“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可實行“一票式”收費,真正使投資者進一個門就能夠辦完證、交好費、辦成事。
2、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行為,堅決杜絕執法行為與部門利益掛鉤的現象,實行檢查、收費、罰款報請制度。
3、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加快由行政審批制向登記備案制過渡的進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二)拓寬融資渠道,健全融資的信用擔保體系
要解決貸款難、融資難問題,需要政府、銀行和民營企業的共同努力。目前,山東省為民營企業融資服務的擔保機構較少,滿足不了融資的需求。今后,應設立不同種類的擔保機構,有條件的市、縣都應設立一個為民營經濟服務的擔保機構。一方面,各級政府出資組建公益性和政策性擔保機構,對這樣的擔保機構建設參照先進國家的管理經驗,實施特殊法人制度管理,擔保機構可以盈利,但不分紅,并執行特定的財務和稅收政策。另一方面鼓勵成立各種所有制擔保公司,經政府認證資格后,對民營企業進行信用擔保。同時,政府要對這類中介評估機構的經濟行為進行規范,分期分批將各種中介機構進入政府服務中心,公開服務程序和收費標準,為民營企業融資擔保評估提供優質服務。
(三)增強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民營企業要擴張規模,提升檔次,最根本的是要增強創新能力,提高民營企業的整體素質。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建立和高校、科研機構相結合的開放型的創新體系,采用先進技術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的技術層次和科技創新能力,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加大民營企業人才培養力度,根據民營企業的需要,適時組織不同規模和不同類型的人才招聘會、見面會。大力實施人才租賃和人才辦法,為民營企業拓寬用人渠道。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制定實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管理辦法,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市場機制。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和組織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民營企業培訓班,讓民營企業業主學習和了解市場經濟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等。
(四)發揮優勢,縮小地區民營經濟差距
造成地區發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自然地理條件和環境的差別。這既是地區發展差距形成的基礎性因素,也是地區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各地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和省上的各項有利政策,積極參與資源配置,發揮各地優勢資源,努力擴大民營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做大做強民營企業。
參考文獻:
1、周鵬.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04(92).
2、綦剛長.山東省平度市民營經濟發展與對策[J].價格月刊,2006(7).
3、蘇春紅,魏建.民營經濟發展的差異:山東與浙江的比較[J].山東社會科學,2004(8).
一、牧區經濟發展的成效
內蒙古牧區主要由33個純牧業旗縣構成,其占全區80個純屬于縣域經濟范疇的旗縣(市)將近41.3%,其行政區域土地面積占80個旗縣(市)總面積的69%以上。內蒙古牧區地域廣闊、人口相對稀少、自然資源比較豐富,人均可利用草原面積達9.11公頃,現探明礦產資源點、礦床等2000多處。
2013年內蒙古33個純牧區旗縣,生產總值達到3953.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GDP增長率比全區平均水平高1.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為107156元,比全區平均水平高39658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249.74億元,人均財政收入為0.81萬元,比全區平均水平高0.12萬元,財政自給率為47.1%,比全區平均水平低3.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886元和1345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區平均水平低1611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區平均水平高4859元;全社會就業人員301.9萬人,占80個旗縣(市)就業人員總數的2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61.86億元,占80個旗縣(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2.8%。
二、牧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生產方式相對粗放,系統效能發揮不足
目前,草原牧區傳統精華的理念、技能和現代先進的意識、科技結合的不夠緊密,經濟與生態欠協調,發展模式及增長方式、生產方式仍然比較粗放,勞動生產率偏低,單位GDP的資源消耗較高,存在資源過度耗損、浪費甚至破壞的現象,也使生態環境質量難以維持并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如2013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牧區幾個主要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指標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準的程度,單位GDP能耗僅為55.91%、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面積只有39.99%、單位GDP水耗為86.56%、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指數為42.59%。
草原生態系統多種功能開發不足,綜合效能沒能充分發揮。由于對草原的功能和價值認識不足、開發不夠,多種資源及綜合效能沒有充分利用及發揮出來,單純利用牧草資源、單純挖掘草原牧養牲畜的經濟價值,使人口增加、經濟增長的壓力主要集中在“草”上,勢必對草原生態造成巨大壓力,使得草原生態赤字產生并加大。
(二)產業結構層次較低,第三產業占比偏小
2013年內蒙古牧區GDP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依次為10.31%、5.18%、11.8%、7.21%,與全區平均水平相比較,牧區的GDP與第二產業比全區平均水平分別高1.31和1.1個百分點,第一和第三產業增速相當。2013年牧區產業結構為13.6:63.8:23.21,全區平均水平為9.5:53.97:36.53,牧區第一、第二產業比重比全區平均水平分別高4.1和9.21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卻低13.32個百分點。
牧區第一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過大,產業化進程遲緩,現代化程度低下。牧區第二產業中能源化工產業比重過大,資源依賴特征明顯,“一煤獨大”問題突出,這也是造成我區牧區工業結構實際高度化不足的原因之所在。
牧區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不僅制約著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也阻礙著就業結構的優化調整。2013年內蒙古牧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56.5億元,占GDP的23.2%,比全區同期平均水平低13.3個百分點,比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30.7%低7.5個百分點,更遠低于中等收入國家50%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也限制了社會就業容量的擴大,2013年內蒙古牧區第三產業就業比重是30.34%,低于全區平均水平9.62個百分點,也明顯低于中等收入國家51.2%的水平。內蒙古牧區第三產業問題相對復雜,其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一是傳統服務業如商貿流通、餐飲業等供大于求,而新興服務業如信息咨詢、金融衍生工具等則供不應求;二是生產業供給不足,科學研究、金融保險、法律咨詢服務等仍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生活服務業中,除了教育、醫療存在顯著供求矛盾,其他部門基本上能滿足市場需要;三是非壟斷性行業供給過剩,如餐飲業等,而壟斷性行業諸如鐵路、航空等存在發展嚴重不足的問題。
(三)牧民收入結構欠合理,增收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內蒙古牧民收入結構中,家庭經營性收入占65%左右,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占25%左右,工資性收入占10%左右,家庭經營性收入中來自畜牧業的收入占80%左右、來自種植業的收入占17%左右、來自第二三產業的收入僅占3%左右,牧民收入來源結構欠合理,也使其增收的難度更大、任務更艱巨。
今后,牧民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雖然會有所增加,但幅度不會大,因為近年來國家及自治區對草原及畜牧業的補助獎勵等已經比較全面,不可能短時間內再大規模地增加。牧民工資性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偏小,大大低于全區及全國農民的水平,在經濟下行壓力大、農牧民轉移就業及輸出勞務總體困難的情態下,牧民工資性收入要有實質性的增長難度很大。家庭經營性收入特別是畜牧業生產經營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近年來畜牧業的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活羊、羊肉、羊毛、山羊絨、牛奶、牛肉等主要畜產品的收購價格低迷,牧民主要依賴畜牧業等第一產業增加家庭經營性收入的難度也較大??梢?,牧民增收面臨的挑戰比較嚴峻。
(四)消費拉動力不強,消費結構升級緩慢
牧區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2010―2014年內蒙古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分別為6578.82元、5459.5元、11924.9元、11177.5元和14028.63元。隨著收入的遞增,其消費水平也逐漸提升,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牧區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不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強,消費結構升級緩慢,消費層次與城市等級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2013年內蒙古牧區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為14.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該指標目標值為36%,其達標成度僅為39.72%。2013年內蒙古牧區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的目標值為6%,其達標成度只有38%。內蒙古牧民交通和通訊消費增長最快,2014年內蒙古牧民交通通訊消費額為2711元,大大高于同期內蒙古農民交通通訊消費額1306元的水平,與同年城鎮居民交通通訊消費額3095元的水平基本接近。這既說明牧區偏遠、牧民居住比較分散,其交通消費的剛性需求就大一些;也或多或少可以說明,牧民正逐漸遠離以往節儉、綠色與自然和諧、親近的生活消費方式,因為車輛頻繁使用,會碾壓草場、加劇草場退化,排放的廢氣等也會引起草原環境污染。
(五)城鎮化推進滯后,科技創新能力較弱
牧區圍繞縣域展開的城鎮化建設水平較低,小城鎮對區域經濟的引領、服務作用有限。牧區小城鎮發展相對緩慢,2013年內蒙古牧區城鎮人口比重為29.0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該指標的目標值為55%,其達標的壓力很大。牧區城鎮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二三產業不發達,吸納畜牧業剩余勞動力的能力不強。近年來,由于合并蘇木鄉鎮、集中辦學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牧區縣域的部分小城鎮出現了萎縮,甚至荒蕪的現象,小城鎮發展不良,將制約城鄉一體化的逐步實現和牧區縣域城鎮化的整體推進。
2013年,內蒙古牧區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僅為0.7%。內蒙古錫林郭勒牧區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標程度僅為6.7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標程度僅為1.26%,從這類主要反映科技創新能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達標程度指標看,錫盟牧區科技研究與開發投入很少,科技創新能力低弱,牧區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合性需要大大加強。
三、對策建議
第一,牧區經濟發展不足和發展粗放,直接制約著牧區“全面小康”諸多指標達標程度的提高,因此,著力轉變發展方式、適當加快發展速度,推進集約發展、綠色發展、持續發展,逐步實現牧區產業的現代化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推進牧區經濟發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牧區產業結構層次較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在這樣的情態下,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及提高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等,就不是單純的結構調整問題,而是加速發展及相應的產業升級等問題。而減少單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建設用地占用面積,并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等,主要依靠切實轉變生產方式、有效放大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實行集約經營、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發展草原牧區生態旅游業,發展草原牧區特色、優勢加工業,發展草原牧區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等。
第二,降成本、補短板、調產能,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最迫切的工作是,千方百計地降低畜牧業的生產成本,如適當減少養殖戶、家庭牧場等雇傭員工的數量,主要在農區和半農半牧區適當擴大優質高產飼草料的種植面積,從而有效降低牧民在周邊地區購買飼草料的價格,取消拉運牧草車輛的過路費,各級政府對畜牧業生產設施的建設、更新等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草原牧區綠色、特色、有機品牌的建設,加強畜產品優質、安全保障及追溯體系的建設,提高畜產品的競爭力,盡量實現草原牧區的畜產品優質優價;結合第二輪“草原生態補獎機制”的實施,適當提高草原生態保護的補助獎勵標準,逐步建立健全草原牧區生態補償制度,設立草原牧區特色、優勢產業的保護支持基金等。
1.1林下生態旅游
重點打造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青明山莊園、水上相思林、米椎林度假村、懷群劍江風光、天門山景區等旅游景點,集自然人文景觀、仫佬族風情、健身休閑、生態果園觀光、農家生活情趣、吃、住、玩、購、行、娛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年接待量達到20多萬人次,年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
1.2林下養殖
林下養殖主要有羅城天霜萬畝毛葡萄生態養殖場野豬及毛葡萄雞養殖、森源生態種養園本地土雞養殖、羅城聯發生態養殖合作社豪豬及六畫山雞養殖、萬只懷群土雞林下養殖場、萬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綠殼蛋雞的養殖、臺闖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七彩雞的養殖、黃金社區老寨英屯竹鼠養殖場、寶壇熊掌豹豬養殖場、雙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養羊等示范點,以示范點帶動起來的各類養殖場共有50多個。全縣年產出禽類逾70萬只,畜類逾1000頭,竹鼠2萬只,林下養殖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2.3林下種植林下種植經營模式主要有松樹林下種植黃桅子、金佛手、青蒿、林菌、木薯等,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
2.存在的問題
2.1科技力量薄弱
發展林下種養時,特別是養殖方面,還有相當部分的農戶在養殖時采用傳統的方式,模式也欠缺,高附加值的經營模式尤其缺少。由于其是一種新興的林業發展模式,對于種養的一些科學技術,大多數群眾還未掌握,也沒有相應的科技作支撐,從而使經濟效益不高,而種養成本卻比較高,不能使市場的需求得到滿足。
2.2群眾在認識上還存在偏差
從當前的狀況來看,還有不少農戶覺得林下種養較之于一般的種養,其區別并不大,有時還比不上一般種養;還有一部分的農戶沒有充分認識到林下經濟的發展模式、優惠政策、扶持方式等,沒有積極參與的激情,只是一味地在等、靠;還有一部分農戶對發展林下經濟還是有顧慮的,思解不夠開放,害怕賠本、吃虧等。
2.3啟動資金來源不足
對于發展林下經濟帶來的優勢,農戶也都看到了,而且了解過林下經濟的大部分農戶也都想抓住這個政策、機遇,好好大干一場,但除了要有合理的項目外,還要有投資,這樣才能有收益,像林地的承包及清理、種子、化肥等一切生產要素在投入時都要有充足的資金,而農民自己的資金是根本不夠的。即便有足夠的資金,由于項目存在風險,也不會毫無顧忌地去發展林下種植或養殖,而且相當部分的農民也不會有這么長的打算。其所需的資金問題難以解決。另外,一些林下種植或養殖戶當下也需要擴大規模,但因為資金短缺,很難使規模擴大、產業鏈延長。所有這些所需的資金難以籌措。雖然有些農民對發展林下經濟可以增加收入很清楚,但由于啟動資金的制約因素比較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繼續推進林下經濟的發展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資金的來源問題。
3.發展建議
3.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氛圍
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如廣播、網絡、電視等,在進行宣傳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與技術模式時可以采用講座與宣傳等的方式,從而使廣大農民可以大膽放手去做,發展林下經濟,從而營造更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在向群眾展示發展林下經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優勢時,可以采用算對比賬等的方式,要積極地引導群眾,使其觀念轉變,從而使他們對發展林下經濟產生極大的熱情。在擴大發展林下經濟的宣傳力時可以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3]。首先可以使農民的眼界更開闊,思想更成熟,從而對發展林下經濟有更強的信心;其次將投資者在發展林下經濟這項建設中扎根,并充分發揮其導向的作用。
3.2培育龍頭產業,帶動其發展
林下立體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就是龍頭產業的培育[4],對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要極力推進,逐步向產業化經營的方向轉變,對于一些種植戶、養殖戶,要支持、鼓勵他們搞深加工,使產業的鏈條不斷延長,從而使生產、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格局形成。政策的扶持與金融的支持等優勢要有效、充分地發揮出來,并加大種養大戶的培養力度,盡快發展有規模、上檔次的林下立體經濟,在其帶動下使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林下經濟的發展中[5]。此外,工作的具體措施、獎懲制度要盡快制定。
3.3擴大資金籌集范圍
首先要鼓勵群眾積極投入自有資金;其次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要加大[6]。對于金融機構的信貸結構要合理地調整,與林下經濟產業的特點等相整合,對適應林下經濟發展的信貸產品進行開發研究,發展林下經濟產業貸款的使用管理要盡快建立健全,主要有還貸的期限、利率及擔保等,中長期貸款的比例可以適當地提高。同時,對于個人發展林下經濟產業的貸款條件可以適當地放寬,對農民、林業工人的小額信貸要有效地擴大;各政府部門等對于非官方的基金援助要積極爭取。
【關鍵詞】郵輪經濟;WTO;海運服務貿易
一、郵輪經濟與WTO海運服務貿易
(一)郵輪經濟概述
郵輪經濟目前學者并沒有權威的、統一的界定。一般來說,是指以郵輪運輸為中心環節而衍生的其它與旅游觀光、餐飲、購物、造船、港口規劃與建設等一系列產業相關聯的經濟體。[1]郵輪經濟被稱為“海上流動度假村”和“港口都市的一個重要增長極”,是由于郵輪產業的運行與發展而推動相關產業,形成多產業共同發展的經濟現象?!班]輪產業”是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郵輪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言而喻的。[2]自20世紀末以來,郵輪旅游保持著平均每年7.4%的增長速度,已成為世界范圍休閑旅游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郵輪市場正逐步向亞太地區轉移,郵輪經濟迎來“亞洲時刻”。據WTO預計,亞太地區和中國將是未來郵輪市場發展最快的區域。該區域不僅為西方市場的郵輪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景點,也提供了全新的郵輪客源市場,使世界主要的郵輪經營者把重心轉向亞洲。中國以其地跨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大區的地理優勢、博大的文化旅游資源和巨大的潛力客源市場,吸引眾多世界知名郵輪公司紛紛進駐。據統計,我國大陸2010年共接待國際郵輪223航次,同比增長42.9%。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以前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國際郵輪市場。郵輪公司搶灘中國帶來了我國郵輪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發展郵輪產業與服務貿易提供了新的機遇。郵輪經濟在一方面會涉及到海上旅客運輸,另一方面會涉及到跨境旅游服務。因此我國郵輪經濟的發展與GATS聯系密切,一方面關系到我國入世承諾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關系到我國在海運服務貿易談判中的話語權問題。
(二)WTO海運服務貿易法律規范體系
自1994年4月,談判范圍包括港口設施使用、國際海運、在約定時間內取消限制、海運輔助服務等的全球海運服務談判正式起航?,F如今國際社會在海運服務的開放領域正處于一種僵持、未達成共識的狀態,國際上對海運服務業的法律規制,主要是指法律文件?!督⑹澜缳Q易組織協議》是一個基礎性的法律文件。GATS在WTO海運服務貿易法律規范體系之中處于第二個層次,第三個層次則是以《關于海運服務談判的部長決議》為主的相關決定、決議等。這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是相輔相成且相互依托的,上一層次的法律規范為下一層次提供價值取向、立法精神和效力根據的指引,而下一層次的法律規范則是將上一層次規范的主旨、意圖落到實處,使之能夠更加具體,并且賦予它們明確的權利、義務的內涵。
除此之外,海運服務貿易也涉及到《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的附件2和附件3的內容。在海運服務貿易所引發的爭端及海運服務貿易政策評審問題上,應分別適用附件2《爭端解決與程序諒解》和附件3《貿易政策評審機制》的相關規定,此時,它們與GATS等海運服務規范便形成了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系,此種情況下特別法將得到優先適用。
二、WTO有關原則對我國海運服務貿易及郵輪產業的影響
從服務貿易的多邊談判的背景資料來看,積極倡導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發達國家,也十分重視國民待遇的規則及其解釋,它們清醒的認識到,只有依靠國民待遇才能真正打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大門,因此,關于服務業的實質意義上的談判,主要是圍繞著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兩大問題來進行的。[3]
(一)市場準入制度的影響
海運服務的市場準入制度從各國實踐來看,海運輔助服務市場準入多有限制,大多數國家不允許外國公司在本國境內從事諸如貨代、攬貨、集裝箱場站、船代、倉儲、結關和堆場等此類業務,即使有些國家或地區允許從事,也僅僅限于為其本國自有船舶運輸業務提供相關服務。其主要目的在于減少外國航運公司在本國國內市場所占的份額,從而保護本國航運企業的利益。
限制海運市場準入的措施,主要表現在對海運服務提供者的數量限制、對海運服務雇員總數的限制、對海運服務交易總額的限制、對海運服務總量的限制、對提供海運服務的實體的形式、對外資參與比例的限制。其中,前四種是數量限制,后兩種為形式限制。
眾所周知,在眾多海運國家中,作為航運大國和貿易大國,我國的海運服務業對外開放領域之廣、開放程度之深是其他海運服務實體所不具備的。市場準入屬于GATS規定的具體承諾義務,因此,成員國可提供有條件的“市場準入”,即在承諾減讓表中訂立一些條件和限制,在此前提下準許我國對海運實體的中外資比例和存在形式進行了市場準入的限制,規定允許外國服務者設立合資船運公司,外資不得超過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的49%,合資企業的董事會主席和總經理由中方任命,在提供海運服務的其他商業存在形式上,則不作承諾。[4]不作承諾指將來可能新增或維持違背國民待遇或市場開放的措施。
郵輪產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綜合性,它不同于傳統的海運服務形式。在WTO框架下,各國對于海運市場一般都奉行對等互惠原則,而對中國而言,旅游產業是最早對外開放的產業,國家政策鼓勵并支持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但郵輪產業由于我國在立法上是空白,因此對于郵輪市場的準入制度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2011年10月15日原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管理局局長宋德星在天津表示,中國已允許外國郵輪公司在華獨資經營,并為其所有或經營的船舶提供攬客、簽發客票等輔經營服務。目前,首家外國郵輪公司提交的申請已獲批準。批準郵輪公司進駐實際是市場準入不做承諾的表現形式。
(二)國民待遇原則的影響
我國在加入WTO談判中承諾的基本內容是:無貨載方面的限制;允許外商在華設立中方控股的合資船公司并可享受國民待遇;允許外商設立合資企業從事海運附屬服務并享受國民待遇;保證外國船舶可在不受歧視和合理的條件下使用港口服務。[4]在港口建設與經營服務方面,我國積極鼓勵外商參與投資建設與經營公用碼頭設施,并且允許控股或獨資建設與經營港口公用碼頭設施吸引外資等政策,希望以此能夠大力促進我國的港口事業的蓬勃發展??梢哉f,國外經濟組織和個人在投資建設和經營港口方面,都可以享受國民待遇。
我國交通部于1992年4月1日對港口收費規則進行了修訂,統一了國輪與外輪的收費標準,施行無差別待遇。與此同時向中外籍船舶統一提供非歧視性的港口輔助服務,包括燃油及淡水和食品供應、應急修理設施、引航、污水處理、拖輪協助、垃圾收集、錨地及泊位和移泊服務以及岸上服務。其中引航、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集這三項為強制性的,其余幾項均為非強制性。根據以上規定,外輪在港口服務收費和使用港口設施上,都已享受完整的國民待遇。此處僅是指貨運及單純的旅客運輸。但迄今為止,中國在郵輪經濟的大潮下可以作為郵輪掛靠港或母港的幾個港口如上海、天津、大連、廈門等彼此收費不統一。這必然會導致各方為爭奪掛靠港彼此之間的惡性競爭。
(三)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影響
GATS中最惠國待遇的對象是服務和服務提供者。就海運服務而言,另一成員方的服務是指按照另一成員方的法律注冊的船舶,或由另一方的人員通過對一船舶的全部或部分的營運和/或利用所提供的服務。另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則是指具有另一成員方國籍的海運企業或懸掛另一成員方國籍的船舶。根據本條的詞句來看,服務貿易領域采取的是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而根據《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第2條最惠國待遇豁免清單中的規定,運輸服務屬于最惠國豁免的內容。①然而郵輪產業作為海運服務和旅游服務結合的產業,具備了運輸、服務和旅游的多重特性。
依《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最惠國待遇是一項一般性的義務。在海運服務業領域不符合最惠國待遇的情況比較突出,以為傳統上海運的對外交往多是以政府間簽訂的雙邊海運協定的方法來實現的。如果要履行最惠國待遇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各國的市場和服務的開放程度存在差異,因此難免會存在“搭便車”的現象。例如,如果A國和B國根據對等原則相互開放本國的海運市場,在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原則下,這種優惠待遇將會自動賦予與AB兩國有條約關系的第三國,而此第三國無需對AB兩國對等開放市場。顯然這對于AB兩國而言是不利的,且對于開放幅度越大的國家越不利。
作為一個對海運服務業一直持自由與開放政策的海運大國,目前看來我國海運市場開放程度已接近甚至超過許多發達國家水平。因而,郵輪產業是否屬于最惠國待遇義務方面內容中關系著我國郵輪市場安全系數。
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在對未來國際海運服務貿易開放的形態作出充分的預測之后,在國際上尚未形成國際海運服務貿易約束性法律機制之前,我國可以充分利用該“間隙”,在條件具備的地區培育和發展符合未來GATS法律框架的海運服務業,積極發展我國郵輪產業,形成我國海運服務貿易產業群。其意義在于,可以為未來我國的海運服務貿易談判積累相關經驗,提高我國開放海運服務水平,從而增強我國海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從而更有以培育我國郵輪的本土市場。
三、我國海運業及郵輪產業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國內法的有關規定空白
我國國內立法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規定,這類規定存在不足,且法律效力不高。我國在海運服務軟環境建設上特別是法制建設上,我國與美國歐盟比較,還比較落后,沒有促成具有創新型法律模式的生成。我國有關郵輪的法律規定更是捉肘見襟。僅有2008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2009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首次提出“要支持有條件地區發展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把郵輪、游艇等旅游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產業項目”。盡管有相關政策和指導意見,但有關郵輪制度的法律規定現在為止實屬空白,在國內社會轉型、法律環境逐步健全的過程中,應繼續推進相關法規建設。
(二)國家政策保護不足導致國際競爭劣勢
在加入WTO前后,我國已經逐步取消了貨載保留、造船優惠貸款、進口船減免稅收和港口收費優惠等政府對本國海運企業的優惠政策,尤其是貨載保留政策。美歐韓等海運強國均保留了這種傳統的國家保護措施。入世后我國海運市場的開放度進一步增大,外國航運企業憑借其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效的管理手段與國內企業進行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新的態勢下,國內企業將失去一部分原來屬于自己的國內市場,特別是對于部分技術狀態落后、管理水平較低的國內航運企業來說,其面臨的處境將更加艱難。根據我國政府在GATS下做出的國民待遇承諾和我國現有的稅收政策,外國海運企業在中國在一些領域享有國民待遇,甚至還享受到了超國民待遇。如在港口碼頭投資經營方面,外商享有種種優惠待遇,而國內的國營遠洋公司想要投資興建并經營自己的碼頭,卻受種種限制;再如國家對造船業實行傾斜補貼政策,外國船公司在我國造船,我國造船可享受出口信貸優惠的補貼政策,而我國船舶公司在國內造船卻不享受這種補貼,使我國海運企業的競爭力與對手不可同日而語。我國海運業的發展劣勢,直接會影響到到我國郵輪產業的發展。
(三)船舶制造以及配套設備業的發展先天不足
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相關協定和我國先前對外所作出的的承諾,我國在國際海運服務貿易方面須就有影響國際海運服務的法律、法規及其他措施向WTO及其成員方公布或者通報,并且接受WTO對我國海運服務貿易相關法律政策的審議和監督,并參加WTO對其他成員方的國際海運服務貿易政策的審議和監督。雖然我國為船舶制造大國,但在郵輪制造方面卻不具備優勢可言。郵輪旅客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產業類型具有極大的升值拓展空間,郵輪經濟可以促進旅游業、航運技術及港口建設等多方面的發展,是我國發展海洋經濟戰略的一個重心。
中國的郵輪產業剛剛起步,從造船到郵輪服務公司皆不成熟。對中國投資者來說對郵輪服務進行投資是一把雙刃劍。外國郵輪公司的成功運作給國內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壓力。國內郵輪產業從船舶涉及建造到公司運營皆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國還沒有中國制造的郵輪。在郵輪建造的法律問題上,我們還缺少相關的法律規定或合同范本,諸如郵輪建造融資、具有可操作性的格式合同范本。
四、我國應對郵輪產業熱潮的對策
(一)履行入世承諾,細化國內法
面對郵輪經濟熱潮我國應結合WTO服務貿易協議及雙邊協定,履行入世承諾,制定進一步有序開放航運市場的細則。我國應率先完善《海商法》、《反壟斷法》、《國際海運條例》、《國際貨物運輸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港口法》等航運配套立法。
在符合我國入世承諾的前提下制定國際航運服務準入、待遇、行業標準,做到有法可依。簡化航運手續和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盡快制定港口航運業投融資地方法規和規章,如研究制定“在建中船舶抵押融資”等法規,梳理并完善港口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地方港口生態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加強軟環境之法制環境的創新型模式的構建。
(二)做好郵輪經濟發展的軟件硬件建設
首先加強海運服務貿易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我國打造一批具有一定服務功能的專業性的郵輪服務基地。著重發展和集聚維護保養、補給采購、船供物流、集疏通關等企業,做好郵輪產業的服務建設。在硬件設施上,與國際接軌,各項安全措施、人才培養和人員配備形成規范,安全預警設施形成并制定成統一標準,從而為郵輪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從郵輪碼頭的設施建設上來講,要配備高效、安全、規范、便捷的登輪設施,營造環境良好的開放空間、作業空間以及親水空間。碼頭周邊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要良好,形成郵輪經濟的良性輻射效應。其次要加強海運服務貿易的軟件建設。我國應加大對國內外郵輪專業旅行社的扶持和發展,聚集旅行社等旅游相關的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我國應建設服務性商業中心,吸引為郵輪服務的高端服務業的集聚。郵輪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鼓勵金融配套措施的形成,加大郵輪融資方面金融投入力度,加快促進本土郵輪產業的發展。我國應建立與國際郵輪經濟接軌的郵輪產業發展和運作機制,鼓勵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內外郵輪公司主體參與建設、經營和管理,為我國的郵輪產業發展形成良性的規模效應。
(三)加強郵輪經濟“智庫”建設
在郵輪經濟熱潮來臨之際,人才梯隊的建設更是重中之重。我們應健全郵輪人才培養機制,積極發展有關高校與世界知名郵輪公司進行產學研合作,引入郵輪培訓實踐課程,從而培養理論與實踐兼具二元人才。支持高校開設郵輪專業,郵輪專業的設立是在熟悉有關WTO法和國外郵輪法律制度基礎上設立。積極吸引培養各類郵輪人才,在相應的國內游輪公司可以引進國外郵輪公司高管等郵輪高端人才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郵輪產業作為海運服務業一種形式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郵輪經紀、郵輪保險、郵輪金融、海事仲裁等方面,我國需要加強此方面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
注釋:
①《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第2條最惠國待遇豁免清單包括:法律服務;會計、審計和簿記服務;稅收服務;工程服務;建筑設計服務;醫療和牙醫服務;計算機及其相關服務;房地產服務;廣告服務;管理咨詢服務;石油服務;攝影服務;會議服務;維修服務;租賃服務;通信服務;電信服務;視聽服務;零售服務;批發服務;傭金服務;教育服務;所有保險及相關服務;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運輸服務;證券服務;飯店餐館。http://.cn/news_show.php?id=13005.2013年5月8日訪問。
參考文獻:
[1]王海英,馬得懿.海運服務貿易法的“區域性”考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58.
[2]林匡平.郵輪經濟:外商投資中國的新商機[EB/OL],2013.
[3]單文華.外資國民待遇基本理論問題研究(載于陳安《國際經濟法論叢》第1卷)[M].法律出版社,1997:260-265.
[4]石廣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知識讀本(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以及遼寧省高校創新團隊支持計劃”(編號:017470/WT2012002)”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