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21:20: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美意識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設計教育是21世紀的高智能與高情感的雙軌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設計思維能力,加強對他們的審美意識、個人品格及情感的教育,設計作品直接體現了設計師對美的理解和趣味導向,反映了設計師的綜合藝術修養。所以在設計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美學原理、美學規律和美的造型能力外,審美意識素質和藝術品位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其中除了一定的直接灌輸教育以外,還需要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影響和熏陶。
作為一個未來的設計師及真正的設計創造主體,必須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因為意識總是在控制著我們的思維能力,而人的思維是由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組成的。不論是藝術創作,還是文學創作,都要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我們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在借助于科學理論去發揮邏輯思維的同時,還要借助于藝術發展形象思維,只有文理滲透才有利于開拓新路,換句話說,只有打破學科界限,才能培養出綜合型人才。眾所周知,達·芬奇不僅在繪畫方面有驚人的成就,他在數學、力學、工程學方面也有重大貢獻。包羅丁是著名的化學家,他又是一位聞名的作曲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文理滲透的巨著,作者如果沒有文理兩方面的知識,就寫不出這部巨作。因此在培養高校創新型的設計人才理念上,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意義重大。
一、審美構筑設計意識
只有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的設計師,才能成為一個有社會價值的設計師。有人曾研究,這主要經歷在第一階段,這階段是構筑設計審美意識的重要階段,基礎打好了,對學生未來的設計之路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審美培養設計興趣
盧梭曾說:只要有熱心和才能,就能養成一種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在進行設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首先,加強對本專業的鑒賞力,提高學生的眼力,比如,結合正在進行的專業課程,收集大量的資料,通過多媒體教學,對優秀作品進行賞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精心安排學生作業內容,有意訂做一些與其他藝術門類有關的題目。如設計與音樂:1.平面構成作業安排,將輕音樂的基本元素加以重新組合,在平面的紙上,利用視覺造型的基本元素點、線、面進行編排,去尋找音樂的新感受和表現方法,將聽覺藝術轉換為視覺藝術傳達出來;2.在色彩構成課的作業里,選出不同國家、不同風格、不同樂器的樂曲,要求學生們通過對樂曲、樂章的情感把握,用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通過平面的視覺準確傳達出來。在其間,專門安排時間賞析當代藝術與設計中關于音樂的抽象性形成的理論及影響,還有其代表人物(克利和康定斯基)及作品特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音樂與藝術設計的關系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興趣,掌握提高審美意識的學習方法。在視覺創意中,逐漸由被動變主動,將各種藝術形式與設計結合,在今后的創作過程中,能將其他門類(歷史、文學、自然學科)及原理結合到設計中,藝術形式就不會再單一乏味,設計思維就不會枯竭。
三、審美激發想象力
創造的靈感來源于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世界上什么東西最能引起人們的想象力?是美術,是音樂,是藝術。中國畫傳統技法有“虛實相生,無畫處均成妙境”的說法,德國著名的包豪斯學校的構成課中,有圖的轉換的設計,埃舍爾的矛盾空間也是亦然。留下的空間是留給欣賞者想象的余地,成功地啟發想象的形象,創造性地去填充空白,達到“無形勝有形”“筆不到意到”“形不連神連”的藝術效果。
在設計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不能將信息鎖定在一個方面,要激發自身的想象力,鼓勵并肯定他們不斷嘗試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的技法手段,以期找到自己風格變化的突破口,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樹立獨特的設計理念。通過有計劃地去實踐、觀察,把自己的體會、自己的認識反饋到自己的設計中,把想象落實到現實中,雖然還會顯得稚嫩,不完整,但很可貴。四、審美培養創造力
設計的根本在于創新,創新在于靈感,而靈感來自于生活經驗的積累。由于每個人的智力開發不同、生活的文化環境不同、接受的專業教育程度不同,反映在專業的創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差別。所以,如何在設計教學中,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修養,也是我們專業教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近幾年的教學觀察,采用分別化教育的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審美素質,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觀察了解學生的審美愛好和興趣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專業訓練。具體實踐如下:在裝潢設計教學中,有些學生對民間美術頗有了解,那么要安排一些民間玩具的包裝設計。有的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較感興趣,筆者就會布置一些地方特產的系列包裝的設計主題,還有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書法頗有研究,就安排做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禮品包裝,并及時指導他們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并體會其內涵。通過教學實踐,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為積極主動地搜集素材、查閱資料,無形中擴大了知識面,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所以把專業課程練習,從巧取式灌輸向創新意識、創意能力轉化,學習效果明顯改善。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自己的設計風格,并突破自己是件很難的事情,這需要鼓勵學生具有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在設計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審美意識修養越深厚,創造力就越強,只有文化與智慧的不斷補給,創造力才會源源不斷地被激發出來。
五、完善審美的統攝力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往往會忽略實用功能,而單純的審美效果往往不能適用于競爭激烈的市場。要把學生的審美意識帶到一個又一個的高度,首先,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統一。從當前世界各國的銷售情況來看,受消費者歡迎的是集實用與美觀于一身的產品。這里的“美”指的是適用又漂亮,各種各樣的風格設計,都離不開處理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關系,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將進一步統一起來。其次,設計需要以人為本的審美意識。當這種高尚的審美意識放入到設計當中,它就成為以人為本的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亦要求設計師具有一定的審美道德素質,是以人的實際需要和目的為宗旨,因此設計只有為人設計才能最終成為優良的設計。為大眾服務,為時代的需求設計,是設計師的天職。再次,環保的審美設計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不愛護,肆意損害,必將對人類造成巨大災難。如現在的溫室效應、白色污染。所以,我們在專業設計過程中,對環保型設計的要求,也是對設計者審美意識的進一步升華。綠色包裝設計再一次證明,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是內在統一的。
總之,我們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努力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意識素質的培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正確時尚的審美能力和自我強化修煉的能力,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美)赫伯特·馬爾庫著,李小兵譯.審美之維.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2]張杰.談設計師的知識結構.裝飾.2002.12.
關鍵詞:音樂教育,非音樂高等院校,作用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同樣音樂還是一種善于抒情的藝術??萍颊撐模且魳犯叩仍盒?。孔子曾經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這就是說,一個人只有通過音樂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顯然,在孔子看來,音樂不僅僅具有藝術的審美價值,它還具有存在論的意義,只有通過音樂,一個人才能達到完成的終極境界。因此,在以培養教育高級專門人才為目的的高等學府里,音樂欣賞也應該作為學生們應該接觸和掌握的一門專業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同樣能培養出高尚的情操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尚的人。
音樂或音樂教育有著他不可比擬的文化價值“音樂”或“教育”都可作為人類文化之一部分或現象,它們既相互獨立又與文化相整合。美國音樂人類學家公認“音樂作為文化來傳授”的觀念。內特爾在《音樂人類學與世界音樂的教學》一文中有清楚的闡述,如“音樂反映和表達社會的基本價值和文化結構”和“讓學生對音樂作世界范圍的理解,各種現象將幫助他們領會各種音樂,并提供一種進入理解世界其它各種文化的情況,也有助于各社會成員,更好地理解他們自己的音樂。”因此,音樂的學習不單是一種專業的學習,她的獨特魅力和所能產生的巨大的作用更使得她成為一個人各方面發展和各方面能力培養的一個良好方式。
一、柏拉圖曾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以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因此,在高等學院普及音樂教育的好處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音樂和音樂教育所共同的優點外,還有著更加直觀的好處??萍颊撐模且魳犯叩仍盒?。
1、能培養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因此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不同的人對某一作品的欣賞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或悲哀、幽怨;或典雅明快,或催人振奮;或使人低沉。這都是在欣賞音樂中所能產生的情緒,這使得學生能在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能以積極向上的態度直面人生。
2、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音樂教育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以達到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愉悅身心的作用。如對學生進行《國歌》、《國際歌》、《紅梅贊》、《蝶戀花》等革命老歌的教唱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還可以使學生在接受傳統音樂教育的基礎上,同時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熱愛祖國、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精神振奮的良好風貌,也養成樂觀豁達、聰敏理智、通情達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為習慣。
3、音樂教育利于學生正確調控自己的情緒。科技論文,非音樂高等院校。
⑴、音樂可以調節情緒,包括合理表達正面情緒,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自我安慰與疏導,從而擺脫不良情緒的體驗。⑵、音樂可以使學生自我激勵,敢于面對困難與挫折,敢于直面現實,擁有情緒的自控自制能力,能克制沖動情緒,消除自滿情緒,對人對己都能維持高度熱忱。⑶、音樂可以使學生擁有開闊的胸襟。青年學生容易激動憤怒,形成性格上的暴躁習性。要讓同學們在音樂的熏陶下學會用理智駕馭和調節自己的情感。
4、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融洽人際關系。
維系融洽的人際關系,是情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事業的成敗。音樂作為人類的共同語言,有它獨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縱觀我國現在的音樂教育,基本分為兩個層次:一種是小學、初中階段的普及教育,另外一種就是專業音樂學院的精英教育。但是在非音樂專業高等院校中,所謂的音樂教育卻沒有普及。學生只是在被動或主動的接收一些當代流行音樂的東西,對于民族的世界的或一些高雅音樂卻知之甚少??萍颊撐?,非音樂高等院校。因此,如果在非音樂專業高等院校開展音樂教育,就要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方法,使同學們能在學習生活的同時,接受到音樂方面的相關教育,并且能產生最好的結果。
二、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在審美意識上的培養和訓練是以音樂感知、情感體驗與審美評價為基本環節的。
1、突出審美意識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我們培養的對象是跨世紀人才,他們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而正確的音樂審美意識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正確的音樂審美意識是跨世紀人才的必要條件。
2、創造美的情境,培養審美能力
在音樂教育中要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把真理轉化成為有血有肉的行為和行動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教育和善良情感的形成”。
3、學生的審美意識最終要增進現實生活的美
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大課堂??萍颊撐?,非音樂高等院校。要讓學生將所獲得的體驗運用到實踐之中去,使得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的美。
綜上所述,在高等學院中開展音樂教育,在同學們大量攝取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從藝術方面給同學們以極大的豐富和補充,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同學們一個健康的心理,培養一個正確人生觀,使廣大學生在現在這個充滿壓力、競爭的社會中保持自己的一份平常心,以一個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社會??萍颊撐?,非音樂高等院校。由此可見,音樂教育應該在高等院校中更多的普及和推廣,培養出一個健全和健康的人格,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役中,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熱。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美育 審美意識 審美體驗 審美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作為一門語言藝術的教學,與美育的關系十分密切。那么,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呢?
1.挖掘文本――激發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質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審美教育并在審美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審美教育和審美實踐的產物。人們要進行審美活動,必須具備審美意識。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就在于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對于人認識與改造世界、對于人的全面發展所具有的重大意義??v觀現行教材,確系“文質兼美”,形神俱佳。選編入教材中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這些作品內容豐富,熔自然美、社會美等于一爐。因此,挖掘教材美的意蘊,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
1.1挖掘自然美
初中語文課本中許多課文都蘊藏著豐富的自然美。如《沁園春?雪》里的北國雪景;《荔枝蜜》中碧海似的荔枝樹,滿野嗡嗡嚶嚶、忙著采蜜的蜜蜂;《社戲》中清幽寂靜之夜出現的朦朧的月色,綽約多姿、清香四溢的稻麥;《錢塘湖春行》、《西江月》、《大自然的語言》、《春》引領我們走向美妙的世界,感受四季的交替,頓悟生命真諦;《三峽》、《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歸園田居》展現山水田園的靈氣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實踐證明,充分挖掘文中或清朗或奇偉或妖艷或雅致的自然之美,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
1.2挖掘社會美
初中語文的許多課文中也蘊藏著豐富的社會美。如《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是一曲弘揚中華“女性”美德的頌歌,全文通過描寫母親煮飯、種田、喂豬、養蠶、紡紗、挑水、和氣待人、周濟窮人等日常小事,體現了母親作為“中國千百萬勞苦人民中的一員”的勤勞儉樸的品質、寬厚仁慈的美德、堅強不屈的性格特征;《中國石拱橋》、《故宮》、《蘇州園林》、《人民大會堂》等一系列說明文,從事物的構造、用材等方面向人們展現了雄偉壯觀的建筑之美;詩歌《敕勒歌》、《春夜喜雨》、《詩經?五風》等充分表現了音韻之美;《記一輛紡車》《荔枝蜜》等是勞動美的贊歌;《驛路梨花》是社會風尚美的頌歌。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掘、感受這些美,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美、創造美。
1.3挖掘藝術美
從藝術表現來看,詩歌、散文往往表現出一種音韻的和諧美,結構的精巧美,意境的典雅美等;記敘文、小說在形式上往往表現出語言的流暢美;說明文、議論文往往表現的是一種科學美、思辨美和邏輯上的嚴謹之美。
2.披文入情――注重審美體驗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币馑季褪钦f作者因情動而創作出作品,作品體現作者的情;而讀者欣賞作品就要入情,通過文辭去了解作者的情意美感。除了具有形象性以外,還有感染性的特點。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就是指在賞讀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在“情”的熏陶、沖擊、融會之中,身臨其境,“沿波討源”,領會文章的意境,觸摸到作者的心靈。
2.1加強朗讀
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叭治恼缕叻肿x?!崩首x,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大意;朗讀,能讓學生基本明了內容含義;朗讀,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作者的用意和思路;朗讀,能讓學生深刻感受那種美的意境,欣賞腦海中自覺幻化出的美麗畫面。實踐證明:朗讀課文是激趣的關鍵。通過朗讀,課文中的美學意蘊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學價值得到了相應的開掘。因此,對于一些優美的詩歌、散文,動人的小說、戲劇,最適宜運用朗讀,讓學生來感受美。例:教學朱自清《春》時,教師宜用較為舒緩、輕柔、欣喜的語調語氣進行朗讀,使學生從堅韌的春草、溫柔的春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和璀璨的百花等這些鮮明的形象中感受并領略散文內容的意境美、語言的形式美,從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春天的美景;教學《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教師宜用平和溫情的語氣進行朗讀,使學生從平實的敘述、誠懇的報答、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的美好形象;范讀老舍《濟南的冬天》,應用溫情的語氣;范讀曹操的《觀滄?!?,應用豪邁的語氣等。
2.2創境想象
美的體驗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就必須誘導激發學生對審美客體的喜悅感、質疑感、驚異感等,調動學生的審美潛力,使學生產生審美激情,進行深刻的審美體驗。實踐證明,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可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
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可采用多媒體手段,把一些與學生相關的音樂、圖片再現出來,創設美妙的情境。例:教學《荷花》一課時,通過優美的畫面展示,輕柔的音樂,再加上生動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意境中。學生邊聽邊想,仿佛自己已“飛”到美麗的田野,來到荷花池,眼前出現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們千姿百態,清香怡人。隨著語言文字描繪的深入,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到荷葉油滑、花瓣細膩的觸感,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潔白的荷花。通過情境的創設,喚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促進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
3.訓練表達――培養審美能力
【關鍵詞】黑龍江民間美術;思維方式;分析
藝術無所不在,大同小異,但其形形、變化繁多。每一件藝術作品一方面希望通過協調的形式和色彩來客觀的表現美感。另一方面又企圖表現形式、色彩和他們的相互關系,以喚起我們內心所產生的情感。這種創作目的必然地產生了非純粹美感的個性表現。民間美術是這種藝術復雜性的典型代表,它所涵蓋的領域之廣、發揮的作用之大、影響的程度之深,與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相比都毫不遜色,值得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習和研究。
一、黑龍江地區民間美術中的原始意象符號產生原因
(一)民間美術中的意象符號來自于生活實踐
如果追溯民間美術的源頭,它的起源都來自于生活與實踐,可以認為最早的原始藝術是民間美術的雛形。最初的原始藝術或民間美術都是從記錄自然、崇拜自然、描繪場景等開始。隨著人類大腦進化、生存能力的增強、想象和幻想能力的豐富,原始藝術的功能開始多樣化且神圣化。其藝術形式被大量用于祭祀祖先或宗教崇拜的儀式上,由此創造出諸多以自然現象、動植物為原型的意象創造物。黑龍江地區的原始先民們同樣創造出大量的意象符號來表現幻象,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來詮釋內心的幻覺。如赫哲族所信奉的薩滿教和薩滿教中出現的離奇詭異的藝術形式。這種宗教中產生的藝術形式使人感覺到陰森恐怖,但又獨具魅力,正是其中的光怪陸離給其藝術形式籠罩了一層神秘的光環,吸引著人們去不斷的研究、膜拜、爭論和探討。
(二)民間美術是原始藝術的進化和發展
民間美術的創造活動與原始藝術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他們的創作起源、藝術形態和審美意識等都有相通和各自更加突出的特點。從創作起源來看,兩者都起源于生活實用與勞動實踐。原始藝術的實用性創造心理常居于主導地位。從創作對象的藝術形式來看,兩者都是實用與審美交互存在的綜合體。從審美理想上來看,民間美術的審美功能和審美意識有著更加突出的特征。
(三)民間美術有著更加獨立的審美理想
由以上兩點,可以判斷黑龍江地區民間美術中原始意象符號產生于原始美術,在原始美術的基礎上發現了自然的豐富性和巨大價值,從而獲得了創造美的自由。而且在審美因素不背逆于原始藝術實用功能目的的情況下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律性的發展,最終導致對實用功能目的的偏離,走上獨立存在的道路。
二、黑龍江地區民間藝術思維方式形成原因
(一)審美活動是客觀存在的
雖然審美創造心態還不完全是民間藝術創造的主要心理趨勢,但審美活動畢竟是客觀存在和時常發生的。通常,在黑龍江地區的民間美術作品中,較為意象的藝術再現風格是比較普及的,以藝術的形式作為生活觀念的表達和傳達,可以十分恰當的在情感中進行完全視覺化的準確表現。
(二)地域環境是重要影響因素
黑龍江地區的民間藝術創造者們,由于受黑龍江寒冷嚴峻的自然環境影響,創造、演繹出質樸淳厚的性格傾向和豪邁慷慨的情緒狀態,成為形成黑龍江民族民間藝術思維方式的“先天因素”。這些外在條件隱藏在人們心靈底層,潛在支配著人的藝術思維活動、審美習慣和審美體驗。它驅使著創造者們將民間美術符號或原始意象符號,視為對生活態度的一種表現和完成生活任務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工具。
三、黑龍江地區民間藝術的審美作用
黑龍江地區民間美術創作中寄托著民族精神訴求和審美情感,它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直覺把握和感性認識,是“自主情結”在民間美術創造中的自然反映,并以象征方式表達出來。它促進了審美理想、創作水平的提高,獨立了審美意識,使人們獲得了審美意識的自由。
(一)審美理想的提高
在民間美術的創造活動中,審美創造心態和審美因素是與實用功能相關聯的,但又不是絕對和純粹意義上的。這種關注常常受到審美創造心態和審美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生產能力的增強,審美心態一直都在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審美因素和審美意識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加強,創作者對形式規律的把握、技巧的總結運用、審美經驗的傳播等,都使民間美術審美意識不斷增強,從而使民間美術的審美功能也日益突出、強化起來。
(二)促進藝術創作水平的提高
民間美術創作形式的脈絡,基本可以歸納為:抽象—具象—抽象—具象……的不斷往復之中,其中有進步也有變化,逐步由感性、單純向理性和復雜的思維方向發展。最初原始的民間美術的抽象再現,是對原型的解釋說明,其簡單形式或高度抽象形式進行再現是頭腦通過把環境表現為組織良好的形式的一種良好能力。在此基礎上,藝術創作活動表現出更加高級的優先性的平衡組織形式。
平衡組織形式分為對稱形式和非對稱形式。組織良好的視覺形式在大腦內產生一個相應的平衡組織,這種心理和審美活動補充了生理上的需求、滿足知覺優先性。也可以說創作的意識不是單純趨向平衡,而是力圖獲得一個最大的勢能,并把最可能的平衡加到上面。這就是組織一個良好形勢的最大動態豐富性的愿望。接下來的不平衡不是平衡形式的相反意識,而是一種持續的和更加高級的發展。藝術形式通過更加復雜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手段喚起更加深層的感情,由此動態的、復雜的表達更加充分的意念,便可以在非平衡的形式中獲得。這種審美心理和創作形式的產生,大大提高了民間美術的美學水平。
(三)審美成為民間美術的主要功能
民間美術的審美功能并不是原始民間美術存在的主要原因,審美功能是附屬于其他功能之中的。而發展了的民間美術,其實用性的功利功能和精神性的審美功能不斷交替或轉化,其審美功能越來越強大,從而深刻影響了民間審美意識的存在和發展,最終導致純粹精神審美的完全獨立。由于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民間美術得以發展。雖然民間美術的最主要形式依然是自娛自樂、自我欣賞,但這也是最大眾化、最全民性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方式有其發展中的弊端,如不會形成職業化、缺乏可重復性,會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但其也具備寶貴的人文性、傳承性和穩定性。民間美術中的形式再現是非常主觀、重視心靈因素的,它表達了對精神的描寫和心靈的關注,是對生活摯愛的一種物象表現。這種精神性的實用意義的創作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支撐形式的觀念和目的漸趨轉化為以審美功能為目的,創作心態也以審美心理為主。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民間美術造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源于古老的原始文化,在數千年來的農耕文明中孕育成長,在多民族的文化中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富有民間特色的美術造型體系。民間美術設計意識中所體現的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精神,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黑龍江地區民間美術的獨特形式、思維方式及審美理想等的形成和發展,都為中華民族民間美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 [美]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2] 唐家路,潘魯生中國民間美術學導論[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3] 楊學芹,安琪民間美術概論[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0
關鍵詞:文學作品 閱讀 審美意識 生活
提高語文讀寫能力需要有高尚的審美意識、豐富的感情。情感情感,顧名思義,“多情而善感”。“情”從“感”中得來,“善感”才能“多情”。在文學作品閱讀中,要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豐富讀者的審美情感。
一、正確理解生活實踐與審美意識
1、藝術來源于生活,要善于生活。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大而進退取予,小而聲音笑貌,都沒有一件和人格相沖突。下獄不肯脫逃,臨刑時還叮嚀囑咐還鄰人一只雞的債,是蘇格拉底的生命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否則他便失其為蘇格拉底。這種生命才可以使人把它當作一幅圖畫去驚贊,它就是一種藝術的杰作。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顰眉,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東施沒有心病,強學捧心顰眉的姿態,只能引人嫌惡。“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如此,生活的妙處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的生活。
2、認真地生活才有藝術
朱晦庵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彼囆g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善于生活者對于生活也是這樣認真。曾子臨死時記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換過才瞑目。吳季札心里已經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現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旁樹上,以見“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風誼。像這類的言行看來雖似小節,而善于生活者卻不肯輕易放過,正猶如詩人不肯輕易放過一字一句一樣。小節如此,大節更不消說。董狐寧愿斷頭不肯掩蓋史實,夷齊餓死不愿降周,這種風度是道德的也是藝術的。
3、藝術人生源于善于生活
坡論文,謂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這就是取舍恰到好處,藝術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對于世間一切,也拿藝術的口胃去評判它,合于藝術口胃者毫毛可以變成泰山,不合于藝術口胃者泰山也可以變成毫毛。他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孟敏墮甑,不顧而去,郭林見到以為奇怪。他說:“甑已碎,顧之何益?”哲學家斯賓諾莎寧愿靠磨鏡過活,不愿當大學教授,怕妨礙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陰,有一天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訪他,剛到門口便把船劃回去。他說:“乘興而來,興盡而返。”這幾件事彼此相差很遠,卻都可以見出藝術家的豁達。
二、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增強審美意識
閱讀、欣賞文學作品,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得到美的享受。葉圣陶說過:“我們鑒賞文藝,最大目標是接受美感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弊骷谊惔逭f:“語文首先是美育。”中學語文教學為學生打開一扇美的窗戶,讓他們領略文學百花園的姹紫嫣紅。我們以一貫之地創設藝術化的情境,創造良好的教學藝術氛圍,就是創造一種審美的氛圍,讓美的形式作用于學生的興趣與情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聆聽到美的聲音,體會到充滿激情、意蘊深刻、清詞麗句、聲情并茂的美。
1、無聲勝有聲之美
許多文學作品中對聲音的描寫是“無聲、無語”的描寫。描寫聲音之美,按一般思維應正面描寫其悠揚、嘹亮、清麗、幽怨、嘈雜、冷酷等,但高明的作家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不寫有聲,而極寫無聲。白居易《琵琶行》中“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耐人尋味。表面看來是平靜無語的,內心深處卻流動著“幽愁暗恨”,這樣的情感也許可從眉尖、眼角、唇邊覓到,但絕對不能用耳朵捕捉到,也許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去體驗?!盁o聲”是“空白”,但又不是“空白”,它是一種獨特的意境,滿蓄了一片只有同為天涯淪落人才能感受的深情。而這里的“無聲”,又襯托了下文“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有聲”,更能表達出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虛實結合,有無相襯,使聲音的描寫具有豐富性和立體感。正如詩句所說“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更能喚起欣賞者的想象,更能使欣賞者感悟到詩人獨特的心境。
2、動靜互襯之美
人的感官中作為審美的感官主要是視覺和聽覺。欣賞大自然的美、社會生活的美以及各種藝術的美,都離不開視覺和聽覺的直接感受。
朱自清先生寫月光下的荷塘,以對美的贊頌追求來排遣心中的哀愁。寫荷葉、荷花、荷香、流水,寫得形(的裙)、味(清香)、色(白、碧)、聲(渺茫的歌聲)俱全。月下荷塘是幽靜的,但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動靜得宜、虛實相生,寫出了靈動的生命之美。揣摩后我們可以發現,寧靜幽閑的境界中并不完全摒棄聲音的描寫,這種構思往往創造出靜中寫動更幽靜的情境。
3、形聲描繪之美
二、童慶炳的“審美意識形態論”存在的主要問題
縱觀童先生的各種文論教材和相關論文,關于“審美意識形態論”具有三處代表性的闡發:其一,文學“是一種具有審美特質的社會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60頁。)。此處“意識形態”被看做是“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文學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即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化,就這一點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學、科學、宗教、道德一樣是一種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自學考試指導書》,武漢大學出版,1995年版11頁。)。這里的“審美特質”在客體上表現為:面對客觀事物的自然屬性和價值系統,文學所擷取和反映的“必須而且只能是客體的審美價值”(注: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征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頁。)。
其二,“所謂審美意識形態,就必然是審美與意識形態復雜的組合形式”(注: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而這里的“意識形態”已與“人類意識的外在化形態”大相徑庭:“意識形態是與經濟基礎相對的一種上層建筑形式,指上層建筑內部區別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話語活動,如哲學、倫理學、宗教、文學及其它藝術等?!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此處也對審美作了正面闡釋:“審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
其三,“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學又是人類的一種審美活動。文學的意識形態性與文學的審美特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就產生‘質變’,產生了作為文學的根本性質的‘文學審美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作為文學屬概念的意識形態又不是“話語活動”了,而回到了“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上去了:“我們說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就是說社會生活本來是自然形態的東西,經過作家的藝術改造,變為觀念形態的東西。”(注: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而審美也變成了人對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動過程:“審美是心理處于活躍狀態的主體,在特定的心境時空中,在有歷史文化滲透的條件下,對客體的美的關照、感悟、判斷?!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審美意識形態論”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兩個層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論著對“審美意識形態論”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釋,各種解說之間不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說自身也有諸多不盡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說第一個層面的問題。上面三種解釋都把文學的屬概念規定為一種“意識形態”,但對意識形態的界定卻并不一致。解說一、三認為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會意識內容。解說二認為它是一種“話語活動”,這一說法實際上已經把社會意識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認為,所謂“話語活動”不過是說話主體與接受者之間在一定話語情境中通過文本進行的一種信息溝通過程。而話語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話語雙主體(說話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溝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體有兩個存在形式,即所說的話與所寫的文字。我們知道,如社會習俗、幻想、集體無意識等社會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構成“文本”和“話語系統”。因此,從意識活動的角度說,社會心理因素不能構成話語活動的重要內容。這樣,一邊認為意識形態包括全部社會意識內容,一邊又認為它排除了社會意識的某些內容,兩個意識形態概念在外延上發生了矛盾。在內涵上兩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認為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把它視為靜態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認為它是“話語活動”,即是包括說話主體、接受者、文本、溝通等多種因素在內的動態過程。其實話語活動本質上就是意識活動,如果意識形態是話語活動,在更大范圍上等于說意識形態是一種意識活動,那么,一面說,意識形態是“意識活動的產物”,一面又認為它是“意識活動”本身,孰對孰錯?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解釋充滿矛盾,已經提前決定了對“審美意識形態”和“文學”不可能再有科學合理的說明了。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對“審美”的解釋之中。解說二,把審美視為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和人與世界的一種特殊關系;解說三又把它變成了人類對“美物”的“觀照、感悟、判斷”的精神活動。應該說,單就“審美”一詞而言,它確實擁有包括上面兩種含義的多重內涵。然而,在“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的判斷中,“審美”充當的是被判斷事物“文學”的“種差”,即文學區別于其他“意識形態”的獨特性質。嚴格說來,這個種差——“審美”必須是確定而統一的,否則,就會使人產生認識上的歧義和模糊。
從第二個層面來說,童慶炳的“審美意識形態論”每種解說自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解說一把文學規定為“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在方法論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態”和分屬領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態是人的感官能夠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狀態。例如,人們能夠直接把握H[,2]O的“形態”只能是氣態的、液態的、固態的水,亦即我們說H[,2]O只能形態化為汽、水、冰三種形態,而不能說它“形態化”為了黃河、太平洋和喜瑪拉雅雪峰。同樣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也只能是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語言、文字、文本、話語及人的自覺不自覺的動作行為等,而不能形態化為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就像河流、雪山不過是H[,2]O的形態——水、冰的存在領域一樣,哲學、文學也只是人類社會意識的某種外化形態——哲學性文本和話語、文學性文本和話語的存在領域。
以擷取現實生活中的審美價值作為文學的“特質”,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說法是:“當我們說文學藝術的獨特對象是客觀現實的審美價值的時候,不要把現實的審美價值當成是獨立的存在。現實的審美價值具有一種溶解和綜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樣,可以把認識價值、政治價值、宗教價值等溶解于其中?!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審美特征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頁。)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屬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不僅事物的審美價值不是獨立的,其實用價值、認識價值、政治價值、道德價值等也是如此;不僅實用價值、政治價值等可以滲透溶解于審美價值之中,反過來審美價值也完全可以滲透溶解于實用價值和其它價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學可以擷取溶解其他價值因素的審美價值,也完全可以擷取融合審美價值的實用價值或其它價值。為什么“必須而且只能”擷取審美價值呢?為什么“必須而且只能”要用審美價值去溶解其它價值呢?童先生并沒有準確把握到文學與審美價值之間的必然聯系的關鍵之點。
解說二在屬概念上把文學視為一種話語活動,把“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命題的種差——“審美”解釋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和人與世界的一種特殊關系。緊接著又說:“它(審美)可以從目的、方式和態度三個方面加以理解。從目的看,審美是無功利的;從方式看,審美是形象的;從態度看,審美是情感的?!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然而,我們知道“方式”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與“目的”、“態度”等一起構成實踐活動的下位概念,我們只能說人類在掌握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抱有何種目的,采取何種方式,表現何種態度,而不能說“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說二中審美內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態度如何?!瓣P系”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它至少在雙方之間方可發生,審美關系必然發生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審美關系(解說二中審美內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審美主體與對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狀態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審美發生過程中,就主體的心理狀況而言,最終并不報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現出某種情感態度。這只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所呈現出的特點,而并不是主體與對象間形成的審美關系的特點。
如此的“意識形態”與如此的“審美”,兩者“復雜組合”而成的審美意識形態的內涵應是什么呢?我們找不到明確的答案。
解說三與前兩種解釋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學是一種審美活動”的觀點,而問題也恰在于此。我們知道,審美活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審美活動包括審美欣賞與審美創造兩種含義,狹義的審美活動單指審美欣賞。顯然,上述對審美(活動)的理解指的就是狹義上的。讓人不解的是,童慶炳先生一向堅持文學活動論,即認為文學是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四要素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而審美欣賞不過存在于讀者——作品的環節之中,說文學是一種狹義的審美活動,實質上等于說文學僅是一種讀者對作品的鑒賞活動了。我們寧愿認為這是童先生的疏忽。問題是我們把這種疏忽的因素考慮進來,如果從廣義上理解審美活動,即把“審美創造”也看做是審美活動的重要內容,可否認為文學是一種審美活動呢?我認為,廣義的審美活動仍涵蓋不了文學活動。首先?!皩徝绖撛臁辈坏扔凇八囆g創作”。為了表達對傳統藝術的反叛,杜桑為微笑的蒙娜麗莎畫上兩撇胡子,又把夜壺擺上大雅之堂供人觀賞,名之曰《泉》,我們說不清是在創造美還是在破壞美。但由于這些作品確實蘊含著某種藝術意義,我們還把這些藝術家的行為稱為藝術創作。其次,審美活動中的審美欣賞也不等于文學活動中的讀者接受。我們認為,審美欣賞是審美主體在非功利狀態下對事物形式進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覺過程。但在文學藝術的接受活動中,往往要經歷閱讀——鑒賞——評價(不只是審美評價)的過程。其中,只有在鑒賞的某個瞬間讀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慮的。另外,文學活動中“世界——作家”的加工過程,“讀者——作家”的反饋過程,“讀者——世界”的體認過程等環節也很少與審美結緣。由此可見,文學活動不等于審美活動。
三、我的幾點看法
如所周知,文學現象的無限豐富性和復雜性,為闡釋文學提供了巨大的理論空間。在多元化的闡釋背景下,從人類社會意識的角度解說文學,不過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種聲音。至于是否可以擔當“文藝學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從人類社會意識的視角審視文學,就應挖掘出它本來已擁有的深厚的理論內涵,進而明晰地、系統地、合乎邏輯地將其闡發出來。由于篇幅所限,現將幾點看法粗列如下,詳細論述筆者另有專文。
現代人類文明意識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具體說來,文明意識可以分為實用意識、審美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大類。實用意識遵循的是現實實用性原則。它具有明確的實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滿足人類的物質性存在的需要。實用意識又可分成兩小類,用來專門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相關技術發明以及指導思維活動和語言交際的意識類型,可稱之為工具意識;專門對組織、團體、國家、社會及其活動進行規范、制約和管理的意識類型,可稱之為規范意識。審美意識是在實用意識中分化產生的一種超功利性意識類型。首先,只有當人類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與屬性相區分的能力,人才有條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態度和非功利的情感專注于欣賞事物的形式,于是審美欣賞在人類歷史上發生了。其次,如黑格爾所言:“人有一種沖動,要在呈現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實現自己。”(注: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9頁。)而當實踐水平發展到人們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內容和屬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對承載事物內容和屬性的形式的創造上時,我們說審美創造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在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活動的共同推動下,人類的審美感覺、欲望、興趣、情感以及審美觀念、理想等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進而形成了由這些因素統一而成的完整的人類審美意識。與實用意識相比,審美意識的特征表現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學可以成為各種社會意識的表現形式。由于各類意識內部結構不同,承擔職能不一樣,它們分屬領域和表現形式也不一樣。實用意識內部,觀念、認識等理性化因素與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處于主導地位。按其特點與職能,工具意識分屬于了自然科學、語言學、思維科學等領域;規范意識分屬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倫理等領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識內部處于主導地位的審美意識,主要分屬于了文學、音樂等藝術領域。某一意識歸屬于某一領域,以某一形式表現,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類所有意識類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為不穩定的因素,在特定情況下都可能突現成為主導因素。此時,該種意識的最佳表現形式就是文學藝術。換言之,文學藝術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審美意識的存在領域和表現形式,也可以成為實用意識諸種類的表現形式,還可以成為實用意識之下的個人潛意識和社會集體無意識的泄導渠道和形式。
意識形態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由包括審美意識在內的各種社會意識形式和意識因素構成的、表現在各種意識領域中的社會意識的整體面貌和樣態。按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一定社會形態中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必然決定著該社會形態中存在于各種具體社會意識形式中社會意識的性質。因此,具體的社會意識無論歸屬于什么領域和分工形式,其社會性質都要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和支配,從而產生社會意識在社會性質上的差別和劃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樣態、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種意識形式、何種意識因素只要產生并存在于某種社會形態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間接地、顯露或隱曲地體現出該種社會形態的社會性質。同時,它們會以體現社會同一性質為磁石,聚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意識樣態。我們把這個體現一定社會形態性質的統一的、意識樣態叫做“意識形態”。
文學不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表示的不是意識的實體自身,而是意識的性質、樣態,它不是由各種具體意識自身組成的,而是由各種具體意識的社會性質組成的。它要以具體的意識、觀念為存在載體,卻不以具體的意識、觀念為自身實體的構成要素。具體說來,從社會結構劃分看,每一具體的意識即可以從水平層次上歸屬于社會心理或社會意識形式;也可以從分工形式上歸屬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藝術。從社會性質上劃分,每一意識都只能現實地、具體地存在于特定社會中,該社會的特定經濟形態決定著該意識同該社會全部其它意識因素一起,構成了具有特定性質的意識形態(注:參見李志宏《文學與意識形態關系討論綜述》,見吳光正《文學基本理論問題論稿》,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頁。)。
論文摘要: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人格的道德價值、崇尚節操的民族,這已經深入到民族文化心靈的深處,并且表現在審美意識之中。而松柏在我國又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僅可以感受到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歷史悠遠并綿長延續的“松柏情結”的審美佳境。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積淀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載體,也是維系國家統和民族團結的基礎。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載,持續至今而未曾中斷。而傳統文化主要是一種精神文化,這種精神如果從自然界中找一種對應物的話,松柏自然是首選。古人對松柏習慣于并稱,“有松哪可獨無柏,恰似夷齊弟與兄?!彼砂卦谖覈哂袕V泛而深遠的影響。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淵源和綿長延續的“松柏情結”。
一、高潔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松柏獨特的自然屬性被人格化,被賦予了道德倫理的內涵,從而成為高潔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八砂亍彼募境G?,既順四時而郁郁蔥蔥,又挺立于四時之外。人們在與松柏的實際接觸中,從松柏之美發現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將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談中常常用“松柏”來狀述人物的品格個性之美,并以此來捕捉人的神韻。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現于《禮記》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為師,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茍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通過對松柏的禮贊,在松柏的自然屬性與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間找到了呼應與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觀、清晰的表達。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有以松柏來品評人物的記載。魏晉士大夫崇尚清談,講究言談容止,品評標榜,如李元禮是東漢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稱其“謖謖如勁松下風”。和嶠也是當時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評:“森森如千丈松,雖磊柯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憋?,字叔夜,是三國時期魏國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日:‘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蛟疲骸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焦眨猴逡怪疄槿艘?,崖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這都是拿松來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詩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當數《鄭風·山有扶蘇》:“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痹娭幸陨缴仙L的挺拔的青松來比喻、烘托人世間的好男兒。人們以松象征高潔的人格,不屈的精神,歷代均有這種寫法。建安七子之一劉楨的《贈從弟》,以不畏風霜的松樹為喻,勉勵他的從弟要有獨立的人格和堅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p>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贈韋侍御黃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達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風峻節:“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边@對別人是鼓勵、鞭策,于詩人自己,則是明志、抒懷。這位被稱為“謫仙人”的詩者,在人生理想始終不能實現的黑暗現實下,將松柏這種人格特征張揚到了極點:“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幽香風遠,松寒不改容??鬃印墩撜Z·子罕》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對松柏的贊美和歌頌,正是中華民族剛正不阿,面對任何權勢和壓迫決不低頭的倫理傳統和高尚品德的具體體現。
二、強烈憂患意識的代言人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華夏民族的頑強生命力植根于幾千年長期延續而未曾中斷的民族文化之中。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將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詩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來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讓這頑強的生命形象來感動讀者,并以這種生命所顯示出來的理性力量來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紋理直,結構細,有香氣,耐腐性強,自古以來多被用作建筑宮殿的良材,稱之為“大廈之宏材”“廣廈材”“棟梁材”“梁棟材”等。這一用途正切合人們想建功立業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會中,只有得到統治者的賞識,才可能有實現抱負的機會。李嶠《松》:“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孟郊《衰松》:“終是君子材,還思君子識”,這是有著“濟世”之志者對統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為君當畢命”;張說《遙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將貞干捧名君。”j這又是怎樣的一份殷殷報國之情!濟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見國家、民族乃至人類處于困境,危機重重,有著強烈歷史使命感的詩人產生了種種憂慮。這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憂患意識滋潤著華夏文化的綿延發展,并極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澗底松》,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現狀深深的憂患意識。《澗底松》一詩的命名及寓意,顯然據西晉左思《詠史》之二“郁郁澗底松”而來。他對左思此詩感觸頗深,多次為?澗底松”鳴不平。先作《續古詩十首》(其四)鋪陳詩意云:“雨露長纖草,山苗高入云。風雪折勁木,澗松摧為薪。風摧此何意,雨長彼何因。百丈澗底死,寸莖山上春??蓱z苦節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還覺不夠盡意,又直用《澗底松》為題,寫了這首政治諷刺詩:“有松百尺十大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沈沈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這首《澗底松》意蘊豐富,詩人抓住了澗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點,來諷喻和針砭這種不平的現象,具有一定的現實審美意義。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現于詩文中的例子更舉不勝舉。“澗底松”已經超脫了文學意象的層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義,成為眾多文人表達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的代言者。
中國古典詩文中結合松柏的實際用途喻之為“棟梁材”的審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謂“不愛松色奇,只聽松聲好”的美譽。世人皆稱贊松聲為天籟美,松風這一意象也為歷代文人所吟詠。此外,松還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構成極其孤絕優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為傳統所謂之“歲寒三友”。因為詩人認為這三種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繞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愛之處。松菊也是廣大中國人民喜愛的植物。陶淵明《和郭主簿》詩云:“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彼率㈤_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詩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淵明的人品與性格,同時也成為后代作家筆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還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鶴”等。這些審美意象不僅人詩,而且也入畫。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學灌注了生命給它,它便成為終古佳吟。文學作品中的“松柏情節”可以在無數藝術心靈中繼續復現,雖復現而不落于陳腐,因為它能夠在每個欣賞者的特殊性格與情趣中吸取新鮮的審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節操的寄托者
中國松柏文化發展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松柏就是這樣的樹種!詩人對松柏的欣賞也許是最顯著、最有詩意。國人對松柏有著傳統的情意,歌以贊之、詩以詠之、文以記之、畫以繪之。古往今來,實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為題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為文學家的情感和觀念所浸潤,詠松、賦松已成為歷代文人騷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歷代文人的主觀感情世界里被賦予了多重的象征意義,他們運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使得文學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審美意象。古典詩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義上的松柏,而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內容和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松柏”經冬不凋,臨風不倒,雪不能毀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舊保持著自己堅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節操。贊頌松柏之品性和節操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范云《詠寒松詩》:“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宋之問《題張老松樹》:“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張說《代書寄薛四》:“歲寒眾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著堅貞的品格,貞守著自己的節操。所有愛松柏、詠松柏者,都是從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升華自身的人格與胸懷。
詩人生命是有限、短暫的,而自然對樹木的生命卻格外寬容。它們櫛風沐雨,閱盡人間風云變化,傲視人間。松柏便是這樣的長壽樹種,古人稱松為“蒼顏叟”。面對松柏,人們越發感到生命的短暫。傅玄《詩》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詎能百”;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可見,詩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國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種有長生功效的食品,因為茯苓生于四季長青的松樹下,松樹油脂據說精煉后服食可“壽考無窮”。松葉按一種攝生術服食,也可以無寒暑饑渴,松脂、柏葉服食具有辟谷延齡的作用,更為道家所推崇,謂之為“上品仙藥”,食之長生不老的記載也屢屢可見。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壽的作用外,還給人們以淡泊清高頗有隱逸的感覺。松柏仿佛就該是在沒有人煙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隨山風吟和。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方學松柏隱,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長松、隱者也經常是歷代畫家筆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隱士還芟松枝為筆管,認為“幽人筆正當如是”,還用松樹作琴,名日松雪,妙過于桐。這其實尋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