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時間:2023-09-18 17:0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目前農村文化建設現狀
農村文化建設意識不強烈。農村作為社會階層的最底下,使得無論是從經濟和文化方面來看,農村都顯得有些“拖后腿”。因此,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現如今仍是處于一個“不成熟”階段。隨著我過社會經濟文化的日益發展,國家政府也越來越為注重農村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進而國家在為促進和加強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頒發了不少強調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這使得農村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盡管如此,不少的鄉級干部領導在關于農村文化的建設上仍是處于一“模糊”的概念,這使得,農村文化的建設再一次的被“偏置”,這也是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忽視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由于農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農村的教育水平也不高,這使得人們在潛意識中無視了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為農村的文化建設可有可無,從根本上“貶低”了對農村文化的看法。這不但體現了我國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存在較大差異外,也強有力突出了我國的城鄉矛盾所在。沒有清楚的認識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是農村文化建設道路上的一大阻礙。
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不足。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現如今幾乎任何社會活動都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和投入。而就目前來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加之對農村的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則是農村文化建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就目前的鄉鎮資金的投入比重來看,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明顯的偏小。由于缺少足夠的建設活動資金,農村在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都顯得極其的艱難,更出現了“寸步難行”的尷尬局面。雖然現如今,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但由于資金經費的短缺和緊張,使得農村的文化建設只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
農村文化基礎設備“形式化”。隨著黨和政府對鄉村文化建設的逐漸重視和精力的投入,使得農村文化基礎設備有了良好的改善,原本“一無所有”農村建立起了老人活動中心、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以及全民體育運動中心。這些看似比較前沿的文化基礎設施卻在但大部分農村沒有多大用處,根本體現不到它們的真實價值。所謂的“活動中心”和“運動中心”大多只是一個“噱頭”而已,其的存在只是一種形式的存在,基本沒有落實到農村的文化建設工作中去。
農村文化建設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不高?,F如今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腳步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則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不高,其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認識不夠透徹和徹底,使得農村文化的建設在傳播及引導層次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這樣一來,農村文化建設的源頭出現問題,進而后續的發展和建設也會存在不少的問題。
二、農村文化建設進程滯后的原因探析
農村文化建設體制不健全。從國家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加大投入一來,農村文化的發展呈逐漸上升趨勢。就目前來看,農村的文化建設大致框架已基本 完成,但農村的文化建設的整個體系和體制仍然是出于以后不健全不完善的階段。由于農村文化的建設體系制度不完善,使得不少農村的文化站一直出于一個閑置狀態。農村文化站本是農村文化傳播和散布的重要途徑,對農村文化站的不合理充分利用則是在源頭上限制了農村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農村文化建設相關專業人士的流失。其實在國家政府大力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初期,有不少有著能力和實力的人投入農村文化建設中去,這使得當時的農村文化建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忽視了農村的文化建設,而以前具有高專業素養的相關工作人員則沒有被得到足夠的重視,進而使其失去了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隨著如此的惡性循環,農村文化建設的相關高素養人員在不斷地流失。人才的流失使原本艱難的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腳步變得更加的難以前進,所以,農村文化建設高素養人員的缺失也使得農村文化站的相關職能變得脆弱,使農村文化站的功能變得越來越膚淺化。
農村文化建設對象單一化。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開放和對外面社會的好奇和向往,使得原本密集的農村居住人群變得越來越少。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很少有一只停留在農村,因此,目前我國的農村人群基本由老人和小孩等社會弱勢群體組成。這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文化建設服務對象有了一定限制。但目前來看,有不少的農村文化建設對象仍是基于農村的年輕人的階段,很少有為農村老人和孩子所建設的文化基礎設施,這種矛盾在農村青年流失城市之后就凸顯了出來。老人和孩子作為如今農村的主導人群,因此,以前傳統的基于青年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理念是不適合也是不科學的。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措施
提高全民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識。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農村在自身文化程度的條件限制下,其文化的發展并不能像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因此,要想提高和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水平,則必須從全民的根本思想理念中入手,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傳統之后理念,用新時期下社會文化發展腳步來考慮農村文化建設的問題。不僅從農民自身的文化建設意識的培養,更要著重農村文化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只有群眾和干部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才能更快更好使科學合理的發展思想理念投入農村文化的建設中去。
加大對農村建設資金的投入。要想增加農村文化建設規模,改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提高群眾基礎文化水平,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國家對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的投入程度也就表現了國家對農村文化發展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農村群眾;群眾文化;建設標準;措施
1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良好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可以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隨著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步伐的不斷加快,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多數農村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步伐遠不如農村地區物質文明的發展步伐。為了加快我國新農村的建設腳步,各地區要重視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更堅實的精神文化基礎。(2)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可以充分揮發農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出大量的農村人才。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農民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點,因此地方政府在引導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時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讓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文化建筑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思想認識,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去參加和學習相關文化活動,進而為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貢獻;同時,在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部分村民會受到文化建設的感染與教育,主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努力學習的方式進入到各個高校,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另外,在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時,可以促使部分村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然后根據自身情況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為新農村建設作出卓越貢獻。(3)大力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先進的理念和思想進入到農村地區,使村民能夠利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進行耕種與生產,促使相關農產品可以快速投入到市場,這對提高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不斷加快,在農村地區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還要盡量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樣他們才能慢慢形成較強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這對推動小康社會的建成與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2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群眾文化意識淡薄。在對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時發現,多數農村居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情況,由于長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其在思想方面較為落后,對于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不聞不問,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茶余飯后習慣通過打麻將、拉家常等方式來消磨時間,這樣就造成了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無法順利地推進。長此以往,村民的思想會越來越腐化,越來越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給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基層人才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后。目前我國多數農村地區還為建立專業的文化建設工作站,所以在專業的人員方面也存在的嚴重的不足,這就造成了相關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內容無法全面開展。雖然部分地區已經在農村當中建立了專業的文化建設工作站,但是基層人才嚴重不足,許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都習慣在大城市工作,很少有人才愿意進入到農村工作,導致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很難開展。另外,個別農村地區已經開展了群眾文化建設活動,但是在活動中缺乏專業的人員進行指導和帶頭,能夠參與到活動的村民非常少。同時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較差,部分村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只能在平時的學習時間從事一些其他的賺錢活動,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到文化建設中。(3)經費投入有限,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缺乏。要想在農村地區順利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就要投入大量的經費,一旦在建設中出現經費缺乏的情況,勢必會導致文化活動很難推進與開展。但是從目前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難以開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農村地區沒有良好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所以在開展相關群眾文化活動時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建設基礎設施。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經濟緊張,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農村原有的建設規劃和標準與實際的規劃和建設相差甚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與落實。其次,由于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相比發展非常緩慢,導致許多投資商和企業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來建設農村群眾文化基礎設施。最后,由于農村資金有限導致許多專業的文化人員愿意投身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最終選擇離開農村到城市去發展。(4)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文化發展陣地流失。由于農村地區發展緩慢,所以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與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對基礎設施和群眾基礎有著極高的要求,部分農村只能為文化建設提供簡單的場所如文化廣場、文化大院以及圖書室等,這會嚴重限制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基礎設施在建設完成后就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如部分農村地區的農家書屋基本處在閑置狀態,這些書屋平常并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管理,導致許多書籍出現丟失和損壞的情況,甚至在個別農村地區還會出現連書都沒有的情況,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5)形式缺乏創新,文化活動開展內容單一。在我國鄉村振興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多數農村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文化活動上存在形式單一內容老套的情況,影響到了農民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利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另外,部分農村地區相關基礎設施過于落后,農民在參加活動時沒有良好的場地,影響到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和感受,不利于后續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3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對策
3.1重視鄉村文化振興,轉變傳統觀念
思想對于一個人的改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通過科學有效的活動來提高農村人員的思想認識,促使更多的文化活動可以在農村中開展。作為地方政府和村委會,要改變以往只重視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中在要求相關村民在活動中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思想和觀念,同時相關部門要制定出相對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確保相關文化活動可以順利進行與開展。作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要在平時的建設過程中做好日常宣傳和引導工作,在宣傳時可以在村委會、田間地頭以及村民家門口張貼相關宣傳資料,同時也可以利用村集體微信群,一些有關文化活動的內容,在必要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可以下撥一部分資金用來鼓勵村民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中,對于表現優秀的村民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這樣不僅可以推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與落實,還可以確保全體村民應用良好的文化修養,這對日后鄉村振興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2借助鄉村人才振興,培養文化人才
人才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動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只有構建了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使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順利開展,吸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使村民真正愛上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在滿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時提高農村人員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這對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在鄉村人才振興的背景下,農村和地方政府要重視人才的挖掘與培養。在這過程中,可以采取鼓勵人才下鄉、人才返鄉以及培養當地人才的方式。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要確保每個基礎崗位都有專業的人員來管理,同時地方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和人力定期對這些鄉村人員開展培訓和教育工作,在年底給予這些基礎文化人員一定的物質獎勵,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下到基層中開展工作和學習,這既可以推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開展,還可以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利的幫助。
3.3加大政府資金投入,開拓投資渠道
在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目前我國多數農村都存在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不足和質量較差的情況,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會限制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開展落實,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一些高質量的文化基礎設施,使農民群眾在參加文化活動時可以有良好的活動場地,這對激發農村群眾的參與熱情有著積極作用。具體按照地方財政部門出臺的政策標準進行操作:(1)每年對每個鄉村補助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024萬元(具體金額按照地區經濟條件而定)。(2)專項資金用于信息共享、農家書屋、文藝演出、公益電影放映和體育活動等,所需資金由各級財政共同負擔。另外,作為地方政府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農村群眾文化設施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鼓勵社會中的相關企業參與到農村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中,通過多渠道融資,不僅可以降低政府的投資壓力,還可以確保相關文化基礎設施順利完成。
3.4合理規劃設施用地,科學作出決策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能否順利地開展與進行,與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基礎設施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相關部門在建設文化基礎設施時要對用地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在用地規劃的過程中根據當地村民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切忌在建設過程中不能占用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并且在建設過程中要做到科學合理,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在建設文化設施時要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進行建設,并嚴格按照相關建設標準,比如對于農村文化廣場的建設,要遵循如下標準:①文化廣場面積應在500m2左右;②文化廣場包括廣場(舞臺)區、觀眾區等功能分區;③有健身娛樂器材、垃圾收集箱等設施;④有燈光照明,有電源插座;⑤有不少于一種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60天(次)。避免在建設中出現形式主義,這樣才能使村民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主動配合地方政府和人員開展文化活動,使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朝著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3.5注重繼承結合發展,創新文化形式
現階段的文化要想實現健康發展,是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支持與幫助的。所以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首先要立足于傳統文化,積極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然后對一些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內容要敢于拋棄,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深入挖掘當地優秀的文化,之后再對這些文化進行大力宣傳,以確保這些優秀的文化可以得到傳承和弘揚。其次,要對當前的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現狀進行全面了解,然后結合新時代農村發展情況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理念,積極引入數字化技術,同時也可以對傳統的文化內容進行創新。具體要按照如下標準操作:①實現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②村文化館要具備綜合,圖書館要加強數字化建設。鄉鎮可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和站(所)整合,組建集圖書閱讀、廣播影視、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配備專職人員管理。這樣才能實現農村群眾文化由單一內容向多元化發展,以此在農村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環境。
3.6弘揚先進社會主義文化,創造良好農村文化氛圍
在農村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時,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并對相關文化活動開展針對性的設計,用實際行動支持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素養滲透在整個文化建設中,確保全體村民能夠擁有先進的思想,使其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時可以有效抵御不良的文化侵蝕,這對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其次對于特色的農村傳統文化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勵建設一些具有地方特點的文化內容,這不僅可以推動地方文化的發展,還可以使一些傳統的優秀文化得到發揚,這對提高農村群眾的綜合素養有著積極作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地區推進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鄉村振興目標的快速完成,因此作為地方政府和部門要重視起來,并根據不同農村地區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可以加大資金投入、給予政策扶持、引入人才和創新文化內容等,以確保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可以順利地開展與落實,確保農民群眾可以擁有優良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群眾文化研究選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李忠文.淺談農村群眾文化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農家參謀,2021(24):15-16.
[3]羅俊梅,周明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文化振興研究——基于“鄉風、鄉情、鄉土、鄉賢”視角的思考[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22(02):48-53.
[4]包玲琍.對鄉村振興視角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21(18):19-20.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重要性
0引言
鄉鎮文化站的主要工作是,幫助農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文明的提高。建設發展鄉鎮文化站的目的在于對公共文化生活和服務進行提升。那么在鄉鎮文化建設中,必須充分發揮鄉鎮文化站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對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
1群眾文化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農村經濟也在發生著變化,但是由于存在著地理位置、文化環境不同,鄉鎮文化站的建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文體設備落后、文化資源不足等將影響農村文化建設,文體活動形式單一,內容貧乏。當前的群眾娛樂方式只有看電視、打麻將、下棋等,沒有別的活動形式可以進行選擇,而且這些活動在農村的各個家庭小院中是隨處可見。從這些比較盛行的娛樂活動中可以看出,農村文化資源發展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文化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當前對于文化事業的建設沒有經濟建設受到的關注度高,在鄉鎮、農村發展中一些領導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發展財政上面,對農村的經濟收入進行重點的發展和提升,而忽略對農村文化的建設。由于文體活動設備缺乏,農村人員在閑暇的時候只有進行打牌、閑聊、搓麻將,這些增加了一些惡習的產生,比如說賭博,將農村風氣進行敗壞[1]。
當前,農村文化建設成為各級領導干部重視的內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農村文化活動的建設有了初步的成效,豐富了農村文化活動,將農村文化發展進行提升。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建設發展鄉鎮文化站對文化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它也是農村文化發展的重頭工作,讓鄉鎮文化站成為農村文化發展中心,為農村文化的發展提供服務平臺,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將其在農村文化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進行展現,讓其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將農村文化進行發展。
2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必要性
(1)鄉鎮文化站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是我們國家建設中的發展需求,將社會文化進行發展,但是在農村文化發展中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不僅文化資源缺乏,一些文體活動設備、文化活動也缺乏,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慢慢的進行退化,為了將我國傳統的文化進行發展,將鄉鎮文化站作為文化發展的陣地,進行文化宣傳,組織文體活動,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2]。
(2)鄉鎮文化站為新農村文化發展提供理論思想。農村文化發展的目標和社會發展的目標進行結合,農村文化的建設要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對農村文化的發展要將黨的思想進行貫徹落實,鄉鎮文化站將黨的思想、方針和文化發展政策進行宣傳,讓農民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科學認識、技術掌握等,對農民進行文化教育將其素質和道德素養進行提升,將農民正確的生活觀和和諧社會的思想進行提高。
(3)鄉鎮文化站為農村群眾進行服務。鄉鎮文化站為農民群眾進行服務,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將文化服務進行落實,對社會主義文明和文化的繁榮進行加強和促進。動員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文化教育,實現自我提高,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使農民參與到文化建設中,并帶著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行參與。
3鄉鎮文化站在農村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1)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國民經濟在不斷地增長,農村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中,農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是必然產生的,文化活動中心從基層進行文化建設,滿足基層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根據鄉鎮所處的地理位置、當地的文化特點和經濟發展等條件,進行多樣、豐富的文化活動滿足農民對文化的需求。群眾文化發展和農村經濟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民的生活富裕了,對知識文化的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就會更高,鄉鎮文化站結合群眾文化發展的現狀和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將群眾的生活進行豐富,舉辦各種文體活動、節目演出等[3]。
(2)為鄉村文化建設奠定基礎。鄉鎮文化站是群眾文化長期進行的產物,它為農村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提供保障。文化活動中心的負責人要有一定的藝術認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鄉鎮文化站的工作是將鄉鎮文化發展和農村特色進行結合,創建具有合作、團結性的文化活動,將農村不同方面的文化進行結合建設,為建設特色鄉村文化奠定基礎。
(3)體現對公共文化活動進行的多元化構建。在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中,可以將群眾文化活動歸結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社會文化活動,一個是陣地文化活動。陣地文化活動主要是對老年休閑文化、兒童藝術文化、知識講座等,而社會文化活動主要是針對一些風俗、節日慶典等進行文化活動的舉辦。鄉鎮文化站的作用是進行普遍性和地方特色的農村文化建設,對農村現行的面貌進行改善,形成特色文化。
(4)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音符,為群眾建設文化凈土。文化活動中心按照不同年齡的文化需求,舉辦文化活動,將文化活動中心作為群眾文化學習的中心和場所,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基礎,將一些不良習性進行改善。農村文化的發展需要一定的市場配合,將盜版的教材、讀物等進行清除,對群眾的文化生活環境進行凈化[4]。
4結語
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將群眾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進行提升,還可以對農村文化進行建設和促進,幫助豐富農村文化活動,提升農民的文化素養,進而促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王曉艷.鄉鎮文化站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劇影月報,2010(06):6768.
[2] 吳學鋒.試論鄉鎮文化站現狀及文化建設工作[J].絲綢之路,2011(24):5152.
[3] 湯忠民.淺談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2):163164.
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的戰略任務,《關于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的實施意見》也即將出臺,弘揚貴州人文精神、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意義被進一步強調。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闭缢f,以核心價值觀培育為引領的文化建設,不僅能夠為國家昌盛、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還能夠為地區發展、全面小康提供文化條件和產業支撐。
因此,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既是貴州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必然要求,也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奮力譜寫中國夢貴州篇章的題中之義。
建設文化強省,需要深入認識“文化小康”的重要性,從認識上將其擺在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位置。
有人認為,“文化小康”是“軟規定”,“物質小康”才是“硬指標”,文化建設特別是公共文化建設只有投入、不見收獲,做做“表面文章”就行。這些思想觀念偏離中心、不顧大局,必須警惕并轉變。
貴州正在跨越發展、同步小康的道路上大步邁進,省委書記陳敏爾多次強調:“全面小康既有物質的小康,也有文化的小康?!比绻幕ㄔO不到位、不達標,甚至“掉鏈子”“拖后腿”,文化資源這塊長板便成了短板。
因此,各級黨員干部應處理好務虛與務實、投入與收獲、當前與長遠、整體和部分、全局與局部的辯證關系,在觀念上擺正位置、認清大局,充分認識“文化小康”對于“全面小康”的重要性,真正把文化建設放到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
建設文化強省,還需要真正學好用好“文化經濟學”,在實踐中突出其對于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意義。
“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會出現經濟的繁榮?!蔽幕洕鷮W的理論,已經在全省各地得到印證:無數個城鎮依托特色文化成為游客青睞的旅游目的地,無數個鄉村依托文化資源實現“富口袋”和“富腦袋”的雙贏,無數位文化能人憑借傳統技藝成為脫貧致富的“領頭羊”――文化本身就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
【關鍵詞】農村文化 文化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整體上看,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還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文化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缺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完善,鄉村文化市場中產品單一,農民的綜合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農村文化市場發育滯后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積極培育農村文化市場,倡導現代文明文化,指導農村文化十分重要。
1.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1公共文化建設力度小,重視程度差,不少鄉(鎮)、村領導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放在邊上,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認為只要搞好經濟就行了,存在著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的現象。認為經濟建設是實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夠體現出政績,而文化建設是虛的,一時不能見效,政績一時半會難以體現出來。所以,有的口頭上強調要重視文化建設,而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部分村級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認為文化建設是上面的事,干好日常事務就行了。視農村文化建設可有可無,是無關大局。
1.2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經濟基礎的支撐,對農村文化事業建設來說更是如此,當前主要表現為:一是農村經濟基礎弱,財力捉襟見肘,部分農村根本就沒有集體經濟。二是政府投入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總量偏少,嚴重制約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導致部分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俱樂部常年沒有或只有很少活動經費,文化設施簡陋,無法起到宣傳教化、休閑娛樂的作用?,F在要想組織一些最簡單的文體活動都必須是誰組織誰掏錢,其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1.3“文化下鄉人走茶涼”起不到作用。“文化下鄉”應該說是我國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抓得比較扎實的一項活動,但是農村人口多,地域廣闊這項活動的廣度和頻率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要求,蜻蜓點水式的“送文化下鄉”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農民對文化的需求,對當地農村文化建設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其實送演出、送戲、送書、送電影、送科技,在很多時候對農民來說都是一種“掛鹽水”式的幫助,你送什么,農民就被迫接收什么,從文化的形式到產品優劣,選擇余地都沒有,針對性不強,時間長了,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也就不高了。,部分送到鄉下的文化不能解渴。
1.4“不良文化”在農村占有一定的市場。健康的文化活動不開展,低俗的東西必然乘虛而入。在農村不少地方,如今賭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動沉渣泛起,更有個別地方勢力侵入,破壞了淳樸的鄉風。每年一到冬天,很多農民無事可做,便以打麻將,玩撲空,喝酒消遣來打發時間。一些村民手里有錢了逢年過節大賭豪賭,甚至搞得家破人亡,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的和諧??聪唷⑺忝?、看風水等封建迷信活動還時有出現,做道士,請菩薩也常有出現。
2.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思考
2.1增強觀念。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點問題,同時也是難點問題。只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把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擺到議事日程,切實做到領導力量到位、責任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領導親自抓,部分負責人件件抓,文化干部詳細抓;使出現的問題有人管,吩咐的問題有人做,交辦的問題有結果。才能把中央關于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政策精神落到實處。農村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從根本上是要轉變地方領導的重經濟輕文化的觀念,解決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的關系問題。各級黨委、政府應認真領會精神,樹立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觀念,樹立勇于開創新局面的觀念。注重文化建設的規劃和管理,特別要制定出發展農村基層文化的一些具體實施方案和方法。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已成定局,而農村文化的客觀現實,必須要求我們站在時代進步的前沿,把握農村發展的大趨勢,充分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從而摒棄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和保守思想的束縛。
2.2增加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首先要在解決資金上下功夫,積極采取政府撥一點,基層投一點,社會籌一點的辦法,逐步改善農村文化設施落后的狀況。政府在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文化建設資金的同時,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辦文化。政府搭建基礎平臺,吸收社會力量參與,政府與社會兩種力量通過整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加快改變當前農村文化發展滯后的狀況。
2.3培養農村文化人才隊伍。農村文化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如今村村都設立了一名村級宣傳文化員,為保證文化干部的人才質量,嚴把進入關,凡進必考,實行聘任制,對鄉村文化干部進行業務培訓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一種是將鄉村文化干部送到文化院校進行深造,另外一種是從藝術團派人到農村辦文化人才培訓班,對農村文化干部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文化員不能搞形式。加強農村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將有志于熱愛農村文化事業,懂專業,有點子的青年人充實進我們的文化隊伍中來。加強文化隊伍的專業業務培訓工作,盡快提升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管理能力。職能部門,加大對文化站工作人員和村級宣傳文化員的輔導和培訓工作。同時組織專家學者和專業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基層,不斷加強對農村文化隊伍的培訓和指導,積極培養農民群眾文化骨干。盡快培養一批農村文化骨干隊伍,建立隊伍的長效機制,使農村文化的發展形成規模,持續發展。
【摘要】村級文化建設是影響農村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是村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本文首先闡述了加強村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村級文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隊伍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5-0019-01
1 前言
村級文化建設是影響農村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完善村級文化建設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注重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鶎庸参幕贞犖榻ㄔO是村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目前,村級文化建設與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不相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主要問題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不健全,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供給不足,文化活動相對貧乏,城鄉文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其中尤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不健全。這種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變。
2 加強村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強,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十分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與城市文化建設相比,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村級文化建設尚未形成可持續發展、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還存在著社會參與不暢、服務水平不高、內容不豐富、設施不完善、組織不健全、投入不足等諸多問題,仍然缺乏制度性保障,且基礎薄弱,這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不相適應,與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不相適應,這種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變。
3 注重隊伍建設,為農村文化工作提供保證
一方面嚴格農村文化從業人員的資格,做到專干專用。切不能將農村文化機構作為人員安置的崗位,也不能占用人員編制,或將農村工作人員長期借用到非文化崗位工作。要調整理順文化管理體制,由縣(市)區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對鄉鎮文化站實行垂直管理,將鄉鎮文化有站業務、人事、工資等關系交由縣(市)區文化行政部門管理,實行定編、定崗、定員管理。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和發展一批民間文化隊伍。制定必要的政策,鼓勵農民自辦圖書室、文化活動室及民辦社會文化團體,使廣大農民既是文化服務的對象,又成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通過舉辦基層文藝骨干培訓班,提高基層文藝工作者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對民間文化人才、文化能人實行登記備案和定期培訓制度,積極組建村級文化指導員隊伍。力爭每個村居至少有一名文化指導員或文藝骨干。同時,還應該選拔政治素質高、組織能力強、對文化事業熱心、有文藝特長的文藝骨干擔任村文化活動帶頭人,組織培養出一支有一定文藝演出水平,能經常開展活動的文化宣傳隊伍。對熱心公益文化事業,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致富能手、返鄉退休干部、老教師等,可扶持其成為“文化示范戶”,把支持幫扶農村的圖書、文體器材、電腦等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向示范戶集中,并邀請專業人員予以指導,使其成為健康文化的引領者和科技致富的帶頭人。
4 強化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
村級文化協管員是最基層的文化工作者,這支隊伍直接面對廣大農村群眾,熟悉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是推進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力量。這支隊伍素質如何,在組織農村文化活動、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保護農村文化遺產、管理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點、實現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村級文化協管員的主要職責為: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提出村級文化建設規劃及意見,并組織實施;主動運用本村的文化設施及文藝手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經濟科技信息,為群眾致富,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體育、節慶民俗及電影、錄像放映等活動;管好圖書閱覽室,開展群眾讀書活動,協調選送文藝愛好者參加各類文化藝術講習班(講座),指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干。在村“兩委”的支持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和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促進農村文化經濟的發展。
福建省建陽市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一是注重覆蓋,健全隊伍。在全面完成一村一個文化協管員選聘工作的基礎上,在每個社區都選聘1名或多名社區文體輔導員,目前全市共配有村級文化協管員190個,社區文體輔導員20個。二是注重培訓,提升素質。制定培訓計劃,以市為單位全面完成上崗培訓,各鄉鎮以鄉(鎮)為單位也都進行了強化培訓。同時,編寫獨具建陽特色的培訓大綱和輔導材料,在《今日建陽》編發建陽文化專版和建陽特色文化專欄等,組織文化協管員加強日常學習。三是注重管理,規范建設。制定建陽市村級文化協管員管理辦法和工作考評細則,明確工作職責,統一考評標準,規范考核流程,推動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四是注重激勵,推動創新。落實政策,2008年起將村級文化協管員津貼標準提高到每月100元,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獎優懲劣,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競爭擇優,合理流動。
5 引導群眾大力開展文化活動
充分尊重群眾的文化熱情,鼓勵和引導群眾“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利用村文化大院、文化廣場等服務點和服務設施,以重大節慶日文化宣傳活動為契機,組織文藝隊伍進村、進社區進行文藝演出。組織開展書畫展覽,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
通過文化扶貧、政策扶貧力度,深入開展“種文化”活動,舉辦農村文藝匯演,為農民提供種文化展示平臺。大力支持農民群眾自主創辦文化活動家園,發展村落文化、廣場文化,使農民從文化觀眾變成文化主角。每個行政村依托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資源,也逐漸形成“一村一品”的文化特色。同時還應該扶持鄉村民間文化隊伍發展。把鄉村民間文化人才開發納入人才發展規劃,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務方面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文化創造熱情,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采取鄉鎮、村指導,村民自愿參與的原則,組建文藝團隊,重點扶持一批優秀的鄉土文化人才,特色鄉土群眾文化團體。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農村文化經紀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綜合運用政策宣傳、集中培訓、外出學習、組織比賽、進村輔導、村際聯動、文化廟會、文藝調演、年度表彰等平臺和措施,鼓勵和支持鄉村民間文化隊伍提高水平、創建品牌、擴大影響、發展壯大,在村級文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輔助功能。
6 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平臺
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托,以村為重點,努力推動鄉鎮、村文化設施建設,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一是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市對欠發達地區政策傾斜等重大機遇,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閑置校舍、舊禮堂、舊宗祠等,建設村級文化活動室,不斷完善活動室的硬件設施,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農村文化陣地;三是開展農村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與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統籌規劃,依托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等多各種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共享、資源公用的模式,多渠道推進共享工程建設,為群眾開辟新的文化陣地。
7 結語
推動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農村是關鍵,只有農村的文化建設得到了切實的加強和發展,才能使文化建設真正的得到加強和發展。我們只有抓住和解決了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才能迎刃而解,才能真正使新農村文化建設得到加強,才能真正建設好我們的新農村。
參考文獻
[1] 朱慶奇,尹永艷. 論鄉鎮文化站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7,(21):123-126
[2] 楊炳金. 談鄉鎮文化站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 大眾文藝(理論), 2009,(14):145-147
[3] 石玲瓏. 談鄉鎮文化站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如何發揮其職能作用[J]. 大眾文藝(理論), 2008,(08) :154-159
[4] 洪小云. 加強該市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幾點思考[J]. 大眾文藝(理論), 2007,(11):142-145
【關鍵詞】廣場舞;農村群眾文化;作用
一、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
自從廣場舞走進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就“活”了起來。廣場舞歌曲大都歡樂喜慶;歌詞通俗易懂,貼近群眾日常生活,如廣場舞曲《張燈結彩》《我要上春晚》等,通過樸實的語言,簡單明快的節奏,再以整齊優美的舞蹈跳起來,向群眾展示的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通過“接地氣”的舞蹈形式,傳播真善美,是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正能量。廣場舞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時尚,簡單,低成本,尤其自娛自樂的“親民性”是廣場舞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以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辦為例,全鎮有廣場舞團隊200多個,且逐年遞增,2015年夏季參與人數達到6000余人,和打麻將人數逐年下降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廣場舞還豐富了節日文化和婚慶文化,據調查,60%以上的隊員愿意為鄉親喜事助演,80%的村民希望廣場舞為喜慶節日義演。另外,各種大型廣場舞比賽,極大地刺激了群眾積極性,使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人數大大增加,群眾文化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二、宣傳引導,推動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
無論是對觀者,聽者還是對舞者,廣場舞都起著宣傳教化作用。首先,廣場舞滿足了農村廣大婦女同志的精神需求,調動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使各種群眾文化隊伍不斷壯大,從宣傳影響和隊伍建設方面有力地推動了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其次,農村群眾通過廣泛自發組織隊伍,自費購買音箱來跳廣場舞的這種行動,促使農村各級組織不得不關注和重視群眾文化工作,有的村給廣場舞隊每人買一身舞蹈服,有的村專門為舞蹈隊買音箱,還有的村婦女主任義務擔當起了舞蹈老師和播放員的角色,這些現象足以證明廣場舞的發展已促使農村基層組織對群眾文化工作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如灤鎮街辦80%的村有公共音箱,50%的村委會在經費上支持和鼓勵廣場舞活動,60%的村設立廣場音響管理人員,有力地促進了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
三、密切聯系,增進團結,促進農村和諧文化的構建
作為一種群眾文化現象,廣場舞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功不可沒。它既是農村群眾增進鄰里感情、交流溝通的良好平臺,也成為提升城鄉婦女文化素養的“助推器”,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的“劑”。
(一)廣場舞培養提高了人們的自我表現能力和溝通能力。據對灤鎮街辦、五臺街辦、馬王街辦、五星街辦的10多個廣場舞隊進行走訪,有30%的廣場舞愛好者認為自己通過廣場舞活動,越來越自信,也認識了許多人。有20%的人認為自己通過跳廣場舞,和陌生人溝通也不感到拘束。有5%的人認為跳廣場舞改變和超越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變得隨和樂觀。
(二)廣場舞為廣大農村群眾創造了密切聯系,促進團結的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婦女的品德素養,為村級各種矛盾化解和關系協調方面提供了幫助,促進了農村和諧文化的建設。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辦52個村中,80%以上村干部認為本村跳廣場舞的大都是明事理,時尚愛美,性格相對外向,易于和人溝通的女性,這些人中有50%的女性在村里人際關系較好,有威信;有20%的女性熱心公共事業,號召力強。在廣場舞大媽對化解鄉村矛盾的作用調查中,有54%的人認為作用較大,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有作用。
四、開啟老年文化活動的新篇章,掀起鄉村健身新熱潮
廣場舞開啟了老年文化活動的新篇章。一般情況下連續跳兩個小時廣場舞,能消耗身體過多的熱量,把身體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促進血液循環,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機會。而且廣場舞運動量適度,有節奏,避免了單純運動的枯燥無趣,成為老年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在廣場舞的影響下,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參與運動健身,健身操、快步走、慢跑和各種球類運動成為農村群眾的主要文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辦參與健身活動的人數已達到20%左右,而其中中老年人占到90%,以西南路為例,以前沿路的南八元、黨旗寨等村很少有人出門鍛煉,而自從廣場舞興起之后,不僅廣場“活”了起來,這條路也熱鬧了,不喜歡跳舞的,腿腳不靈便的,統統加入了步行軍。廣場舞不僅讓廣大農村群眾走出家門,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而且掀起鄉村“運動熱”,對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宇星.廣場排舞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J].大眾文藝,2013(11).
[2]王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
[3]徐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群眾文化作用[J].金田,2013,(02):386.
[4]劉夏夏.廣場體育文化活動初探[D].北京體育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