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結構
時間:2023-09-18 17:04: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結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為提高農村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有效性,采取“知識結構圖示法,引導學生梳理基礎知識,突破重難點,探究分析,合作學習,提升能力,構建知識結構體系,適應高考能力立意要求。
關鍵詞 農村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知識結構圖示法
中學政治知識結構圖示法是一種把政治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內在聯系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最優組合的教學方法。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不論我們教什么學科,要教授學生懂一門學問的基本結構和主要概念,而不是沒完沒了的記誦資料,不要把孩童訓練成為一個活動的圖書館,要培養他們能像數學家般思考,政治學家般研究問題。為了克服學生中存在的死記硬背現象,幫助學生掌握政治概念,克服知識的遺忘,認識政治方法,發展政治思維,在教學中采用知識結構法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知識結構圖示是指教師在教授新課或復習舊課時必須在黑板紙上把所講內容進行整理制成比較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圖示。我認為在政治教學可以利用結構圖示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有助于學生記憶和鞏固復習考點。
圖示結構教學法把分散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用整體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識骨架。這樣就把繁多、抽象的知識通過知識網絡結構圖示加以簡化,從而獲得系統完整的又是提綱挈領的知識。把書本詳細資料通過組織、概念、綜合、簡化等方式進行具體形象的加工,濃縮來表達,使知識保存在自己頭腦中,這就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鞏固已學的歷史知識。如我們在復習必修四《生活與哲學》時,可以用下面的圖示教學法,使學生能從宏觀把握教材,便于鞏固哲學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其次,有助于學生掌握中學政治教學內容結構和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
由于結構圖示教育法突出政治教材知識結構的特點,而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政治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概括、系統化。這個過程使書本知識傳借知識結構圖示整理、重現,從而揭示教材內存結構,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熟悉中學政治教材的規律,并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以更好地養成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我們在教學價格理論時,可以采用下面的圖示加以分析,從中得出知識結構,在以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可以迅速調動相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有助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政治教學中的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聯系。知識結構圖示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將內容化難為易。例如我們在教學哲學史上“兩個對子”之間的關系時。學生對“兩大陣營”、“兩個隊子”的區別較難懂。就可以用結構圖示表示出來,把這兩個概念講清楚。
綜上所述(圖3),在中學政治教學中運用知識結構圖示法,能夠有助于學生記憶和鞏固政治知識;有助于掌握中學政治教學內容并且能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要使學生在學習政治教材時感到既輕松又易于掌握知識點,可以依靠知識結構圖示法,在課堂上進行到位、有效的,知識羅列。形成知識結構圖示法,如上課教師在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啟發誘導,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活用圖示,服務解題
政治高考考查以能力立意,要求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圖示法可以訓練學生嚴密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2011.北京32】近期,我國批準成立了一下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和家庭提供消費貸款,消費貸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當前消費水平,是因其能()
A.減輕社會不平等程度B.促進宏觀經濟的穩定
C.增強人們當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們的預期收入
我在講解時運用已經建立的知識圖示來解答,能將解讀題意,提煉關鍵信息與答題思路結合起來。達到有效的把教材知識與理解、運用相結合,增強知識的駕奴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圖示法能夠增強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降低掌握系統知識的難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姚敬華.《思想政治課“‘自主——合作——創新’三維復合”教學方式初探》,《中小學教材教法》04年4期
[3]《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年6月7日
[5]鄭秀華.《例談圖示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作者簡介】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環節 處理藝術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071-01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工作的推進,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人本化的教學理念得到認可,但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還是需要完整的課堂教學流程。近些年,在一些學校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惡意簡化教學過程,美其名曰這是新課改的要求,固有的教學環節一并撤出,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完整課堂具備的教學環節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優化教學流程進行探究。
一、回顧已學內容,強化知識的消化
一堂高中政治課的開始,不是新課的進行,一般都是對上次課堂甚至以往學習內容的回顧。我們知道高中政治內容的授課,前后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的,在開展課堂回顧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重溫學習過的知識,產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加深印象,構建知識體系,并且對學生新課學習也是一個心理銜接和準備的開始,這樣就會有益于新課的進行,如果新舊課程內容有所聯系的話,也有益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如在學習《神奇的貨幣》時,讓學生回憶商品的含義,即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然后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讓學生了解貨幣的含義,并指出貨幣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這樣的內容回顧,可以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了解,對今后的高中政治學習中關于貨幣的種類與形式的學習就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只要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概念、定義及運用的方法,在進行高中政治以后相關的經濟知識學習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了。
二、巧妙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
高中政治學習的內容相對廣泛,其教學對高中生,特別是文科生來說其意義更大。高中政治課要想實現優質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開展有效的課堂導入成為教學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課堂的導入是課堂的開始,它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針對課堂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復習舊知識,進行導入;也可以巧用圖片資源,實現體驗式課堂導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興趣課程導入;也可以采用問題設疑法導入;也可以進行生活實景導入。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內容靈活變動,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如何學習《信用工具和外匯》這一課時,可以這樣導入:通過上幾節課程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有關商品和貨幣的知識,掌握了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并且知道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在科學和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又出現了什么新興的流通工具嗎?這樣的導入,即讓學生在腦海里回憶了舊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精益求精,開展新課講授
新課講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新知識的闡釋、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過程。高中政治學習的內容較多,難度系數也較高,要想實現有效教學也是不容易的,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師在新課講授中要精益求精,革新教育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要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教學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學習和掌握新知識。首先,政治教師要專研教材,熟悉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革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在充分挖掘、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采取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課堂充滿情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后能理論聯系實際,能夠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四、學會總結,構建知識結構
一堂優質課要善始善終,在新課講授之后一般要進行知識系統的構建,對整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完整系統的總結,在總結中還要把本堂課的知識點做到前后照應,聯系舊知識,啟迪新知識,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還能幫助老師查漏補缺,強調教學重難點。如在學習價格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時,可以總結為如下示意圖,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供過于求價格下跌獲利減少
生產擴大 生產縮小
獲利增加 價格上漲供不應求
五、精講簡練,抓好課堂練習
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應用,一堂完整的課程需要有效的課堂練習。高中政治課堂內容較多,課時較少,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十分寶貴,對于課堂練習的設置一定要做到精講精練。在課堂聯系中,題型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而設置,可以是選擇題、辨析題、簡答題、開放性題目等等,內容上最好是本堂課中的重難點知識,時間上要有效控制,這樣課堂練習就會成為學習內容的延伸和學習效果的檢驗場。
六、積極反思,努力提高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可以要老師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學過程中的優劣,還可以讓老師及時的總教學經驗和教訓,重新認識自己。教學反思用在學生身上,還能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查缺補漏,為下一步的學習提供借鑒。只有客觀及時的進行反思,師生才能提高。有了反思,教學質量才能步步高升。
總之,一堂完整的高中政治課堂,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需要有適宜的教學環節。當然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學情的需要,酌情的選擇和調整教學環節,但總的來說,各個環節都需要老師進行仔細的雕琢,努力呈現完美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學;應用
很多教師為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常常會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入一些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備受關注的新聞,以此作為政治教學的實例素材。通過講思想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體增強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時事政治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而充分發揮其積極的教學作用。
一、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不斷得到推廣。教師應該以學生的成功為目標,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的,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由于時事政治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它反映了生活中諸多的焦點問題和熱點問題,在較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當下的社會現狀。所以將時事政治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中,可以有效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高中政治哲學章節的講授過程為例:由于高中學生初次接觸哲學,所以對其中很多概念、內容都不能確切地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將當下的時事引入教學內容中,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傳授學生課本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感化教育。所以,政治教學內容應該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學科知識與外界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表達能力。時事政治教學與其他課程不同,需要學生經常運用現實生活的實例來輔助分析,因此需要積極關注國家發展的大事、動態,自覺運用課本中關于黨和國家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進行分析,鍛煉聯系、分析事物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如何將時事政治正確運用于高中政治教學中
1.把時事政治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資源如何恰當利用時事政治的講解豐富高中政治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問題的核心。教師首先需要從完善自身角度出發:進行不斷的自我提高,完善自身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提升教學質量。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該充分理解課本內容,選取多種教學途徑。教師在平常的生活中應該多關注時事。例如,可以通過新浪網、騰訊網等獲取一些時事政治的新聞。教師通過自身的積累,不但可為高中政治教學增添諸多的趣味性,并且可以將其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資源加以利用。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時事政治資源的時候,要深入結合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標,從而為學生營造出更加高效、有趣的政治課堂。
2.利用課間開展時事討論為了將時事政治更好地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中,政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間讓學生開展一些時事討論。例如,教師為學生建立一個關于課間學習時事政治的學習板塊,可以結合報紙的相關版面。教師可將課堂時間的前三分鐘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安排講解、分析一些新聞事件,做一名小新聞播報員。通過類似的活動,為每一位熱愛學習的學生都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提高自我表述能力,拓寬學生的政治視野。這樣的時事政治交流會可以使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教師講授的新知識,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時事政治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過程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時事政治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通過時事政治的講解,可以有效改變以往教學中沉悶的課堂氣氛,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應正確、適當地運用時事政治,要先從自身出發,完善教學能力和素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手段,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壽玉.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0):110-111.
[2]耿健龍.關于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討[J].新課程•中旬,2015(6):225.
1 開放式教學重要性
1.1 總體來說,進行有特色的研究性學習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是有效的,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并因此而提高了試驗班學生整體的學業成績。同時,證明開放式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1.2 實踐證明,開放式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開放思維,活躍課堂。
1.3 通過訪談可以看出,開放式教學對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心理與行為上產生了影響,開放的環境與內容、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同時也給教師帶來震動、觀念的轉變、知識結構的重建以及教學理念的重塑。
2 現實操作中現今高中政治課不能很好地進行開放式教學
2.1 考試制度的存在
無論是高中階段的會考制度,還是高考制度,作為一種較為公平的競爭機制,在選拔人才上是有一定科學性的。但自然會產生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家長評學、學校評價上的功利色彩,以學業為重下的學分追求,使得政治教學陷入尷尬的境遇。
2.2 教材內容的設置
高中政治課作為國家政策、方針、指導思想的喉舌,傳統正規是必然的:同時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樣教材中涉及自己國家的知識多,對外面的、其他國家的知識就知道的少?,F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迅速崛起和傳播,容易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感到枯燥,單調和反感,有時候還會產生錯誤的認識和逆反心理。
2.3 教師的觀念
教師已形成多年固定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在新課改的呼聲下。有一部分教師一時不能適應這種變化,還保留傳統思想,認為教改是換湯不換藥的事。對于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不放心,總覺得教師包辦最安全可靠。
2.4 教師課堂設計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我們的教師善于備課,卻不善于設計課。葉瀾老師認為:一堂好的課,沒有絕對標準,但必須達到五個基本要求—有意義、有效率、生成性、常態性和有待完善性。我們上課過程中或許過多關注了教子一么,而忽視了為什么教、怎么更好的教,怎樣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更好達到教學目的。
3 高中政治開放式教學的策略
3.1 用心創新教學
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主觀能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心去努力創設學習過程的問題性,營造學習過程的情境性。在熱愛的心境里,學習目的性就不會再那樣刺目,留下我們心懷寧靜,自由地追求自己所愛。寧靜了,自由了,成功倒為水到渠成的事。
3.2 提高專業化水平,完善知識結構
“未來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終身學習,知識的一體化導致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高度統一。教師不應是固守一門學科的狹隘專業人士,除了側重政治學科外,數學、科學、技術、宗教、藝術、哲學等都應在他的視野之內。教師的主要知識基本局限于教科書中的內容,而教科書中的內容往往長期不變。知識陳舊、老化。這種知識的封閉性應轉為開放性,在教師的頭腦中應有不斷的新知識來補充。更新、改造原有的知識。從封閉到開放,從單一到復合這樣的知識結構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推進?!?/p>
3.3 調整心態,及時轉化角色和觀念,堅持與時俱進
黑格爾曾說過:“一切改革,歸根結底是觀念的更新?!币虼?,我們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其實應試也是一種素質。西北師大劉旭東教授在我校培訓時曾講道:“對課程的理解要跳出具體學科,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來思考,應該這樣來發問一我這門課對學生發展有什么用而不是說成我的課有什么用?”這樣去思考,我們就能跳出目前的教學尷尬困境,找出適合現狀的發展道路。
新的課改對教師自身角色的認識有了新的要求,學生探究的過程也是教師成長的過程,所以教師不再只是傳統中管理者、組織者的身份,還要成為交流者、咨詢者和激發者。教室是師生交往活動的舞臺,教學是對話、交流與知識的建構活動。教師通過教學過程去識別學生未得到滿足的需要。采用動機激發策略滿足學生的需要,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性。
3.4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框架。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加強政治思想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相結合。我們運用、發現各種教學理論必須做到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高中群體。實際教學中更多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交流與合作學習。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認識。
3.5 積累豐富的社會閱歷,增強思想政治課自身的價值性
生活就是一座大熔爐,一本教科書。教師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經歷“歷練”,及時更新知識,拓展知識,挖掘知識。利用實際的閱歷知識來豐富課堂,改變政治學科枯燥、說教的一面。
3.6 反思型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你會發現永遠也不會滿意自己的教學,因此,你就會持續不斷進行探索,以尋求更多的新方法來改善自己的教學。在這種“不滿意”狀態的激勵下,你的經驗就會越來越豐富。
4 結論
總之,需要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用心創新教學:提高專業化水平,完善知識結構;調整心態,及時轉化角色和觀念,堅持與時俱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累豐富的社會閱歷,增強思想政治課自身的價值性;反思型教學。
參考文獻:
[1]洪榮福.創新教育呼喚自主學習和開放式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6)
[2]楊志龍.重視開放式教學的教育價值[J].甘肅高師學報,2000,5(2).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問題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生綜合能力成了教學的又一任務。因此,為了增強自身能力,推進教育改革,我們必須正視高中政治教學已經存在的問題,從提高學習熱情出發,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一、新課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要求
(一)學生素質為重心
課堂教學作為新課標下政治教學的主渠道,教學目標完全取決于教學內容。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課標實驗與教育制度的制定目標是推動教育發展以及創新,從而進一步改善普通高中政治教育教學發展。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新課標的制定主要包含各項能力、知識、情感、價值觀和態度等。高中政治教學作為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面,它能有效帶動學生全面發展。
(二)理論彰顯時代特性
從現行的政治教學發展來看,理論知識主要包含文化、經濟、政治與哲學,在講解中,為了達到教學要求,除了要聯系現代化發展,還必須做好教學內容的調整工作,通過展現時代特性,突出以及相關學科的基礎力量。這也要求政治教學要將學以致用作為基本準則,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同時,突出時代旋律。
(三)更好地展現生活氣息
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轉變,它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主導向,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它要求結合生活經驗和發展需求,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主題中,這樣才能推動生活、邏輯與知識的整合。因此,在課堂上,我們必須將生活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體現出教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的理念。
(四)確立教學策略
價值觀作為辨別真假、破舊的有效方法,它需要老師講、學生學習與教學過程整合起來,靈活使用案例法、辯論法、情境法與探究法等策略,從源頭上克服教學策略的局限。
二、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雖然新課標提出了價值觀、態度、情感于一體的課程目標,它需要師生共同協作才能完成,但是從現行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來看,很多高中學校仍然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學目標實現,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政治課對學生思維能力、價值觀、情感態度的培養,也就出現了德育智育的狀況。
(二)理論與生活相背離
從理論的方面來看,邏輯主要包含客觀與思維規律兩個方面。思維主要講述的是邏輯規律遵守;客觀規律則要求遵循革命、生活與物質運動的邏輯。即:政治理論不僅要滿足思維,又要歸于生活,滿足生活發展以及規律。因此,我們可以將生活邏輯看成教學組織的具體方法。但是,在政治教學中,我們經常讓生活與教學理論相脫離,這也是教學過程越來越枯燥、乏味、抽象的具體原因。
(三)教學方法缺乏時效性
從傳統的政治教學來看,課堂教學專制與封閉是最嚴重的兩個問題,而學生只能作為被動接納知識的容器。新課標下的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倡導開放式的教學,在教學環境民主的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發展能力。
三、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一)改善教學觀念
觀念作為行動的前鋒,為了將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政治老師必須與時俱進,及時學習與更新教學觀念。首先,我們可以依賴政治教材“三貼近”等特征,整合當前政治教材的相關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剖析現實教學中的各種弊病,特別是要將國內外時事熱點、重大事件與書本中抽象的理論整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其產生學習熱情,真正地體會到政治理論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其次,在教學中,老師必須拿捏有度,結合學生的主置,保障課堂教學效益。根據貧困地區資源缺乏的狀況,成立探究性小組相互取長補短。最后,根據新課程的相關要求,整合教學任務與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二)整合教學方法,做好知識銜接
在教學前,老師必須認真學習教程,理清教學實質與精神,并在其指導下做好備課工作,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教學重、難點,理清各個知識點的聯系,做好教學拓展工作。例如,在《經濟生活》中,老師不必立刻傳授課內容,可以先從介紹知識結構著手,對基本需求、學習目標和主要內容進行講解,并且生成對應的框架,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三)整合學生特征,促使學生養成學習習慣
興趣作為一切行動的導火線,從政治教學成果來看,滿足學生的心理與興趣要求,對養成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率具有直接關系。例如,在講解價值規律時,可以從菜價變動,由豬肉轉為魚肉說明消費與金融之間的關系。
總之,政治教學作為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與客觀看待事物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根據高中政治教學的實際特征,使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讓政治教學與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保障教學成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對話教學理論策略
當今社會是一個崇尚對話交流、宣揚民主平等的時代。高中政治教育要順應時展要求,改革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種種弊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培養學生與他人進行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對話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所彰顯的民主、平等、開放、隨機的精神特質與時代精神相符,為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對話教學理論的內涵及教學意義
對話教學理論強調人與人之間基于民主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在對話教學模式下,師生雙方作為對話交流的兩極,始終以平等、獨立、開放的狀態向對方敞開,彼此接納、相互影響,并由此改變著自身原有的情感態度、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在人類社會早期,對話教學就已經存在。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他與弟子的對話中經常循循善誘、反復啟發;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所運用的“產婆術”教學方式,也是通過不斷地詰問學生,引導其持續探究以發現真知。但在其后的教育發展歷史中,對話教學反而為“傳授型”、“馴化型”、“獨白式”的教育模式所取代。步入現代社會,人們重新從各個角度就“對話”進行深入思考,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最早開始強調要以“對話式教學”代替生硬灌輸的“講解式教學”。21世紀初,我國開始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話教學成為教育改革領域的研究熱點,并被認為是“對話”這一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積極回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思想政治課肩負著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單純的說教和灌輸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將對話教學理論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來,在平等、民主、開放、包容的氛圍中,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態度與他人及外部世界進行有效、全面、深入的溝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更為深刻地關注、反省和思考一些社會問題,更加準確地對某些社會現象進行甄別、判斷和選擇,從而建立、規范和形成自身的觀念和價值體系,并以之作為參與社會實踐的行為準則,來指導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二、對話教學理論指導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原則
對話教學理論倡導民主與和諧,彰顯創新與自我完善,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及整個時代的精神緊密契合。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對話教學,教師應堅持以下三點原則:
1.平等性原則
平等,即承認對話者之間在人格方面的無差別性,這是開展對話教學的重要原則。在傳統教學體系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平等。教師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學生則要“親其師、信其言、行其道”。對話教學認為,師生作為“對話”的“兩極”,二者首先應當是完全平等的人。對話教學模式的建立,摒棄了過去那種教師高高在上,說教、灌輸、講解的“獨白式”教學方式,倡導平等、民主的雙向交流關系。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將自己看做是對話的參與者、倡導者和執行者,是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時的引導者、協作者和促進者,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認真傾聽學生的見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
2.開放性原則
開放是一種主體向外部環境敞開,積極接納外部信息的良好狀態。開放是開展對話教學的又一重要原則。只有當師生雙方以開放的姿態開展信息交流,“對話”才可能真正進行。在對話教學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學體系呈現出開放的狀態:教師是開放的,要接受和吸納來自學生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學生是開放的,要學會與教師及外部世界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教學內容是開放的,來自網絡、電視、書刊的信息都可以成為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甚至,課堂也是開放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打破課堂時空界限,就各種思想政治問題進行各種形式的探討和討論。在這樣的開放狀態下,高中政治課堂成為學生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重要平臺。
3.生活性原則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人能夠更好地生活,真實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礎。也只有當高中政治教學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才有可能進行真正地思考并產生“傾訴”的愿望,才能夠真正參與到“對話”教學中來。高中政治教材緊緊圍繞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展開,既能夠激發學生的進行學習和對話的熱情,對于學生今后走入社會也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高中政治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密切關注時事熱點,創設更為“真實化”、“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堂。
三、對話教學理論指導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具體策略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應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與教師、教材、社會生活之間不斷進行信息交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1.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保證對話教學有效進行的重要條件。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提高完善知識結構和教學技能的同時,還要重視加強自身修養,提升人格魅力。高中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正在努力尋找人生的“樣板”和偶像,教師應當通過努力使自己得到學生的認可與尊重。同時,教師還應當主動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下來,充分發揮民主作風,走近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學生的心聲,成為他們愿意傾訴和交談的對象。這樣,師生之間才能進行心靈與心靈的真實對話。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與興趣。同時,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也正是他們與教師、其他學生及社會進行積極對話的過程。例如,一些組織主題辯論、專題討論、演講比賽、社會調查等等,全體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其中、發表見解。
3.架構課本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橋梁
思想政治教學是與現實社會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之一。教師應當把握這一特點,架構起課本與現實生活的橋梁,使學生通過高中政治學習,最終成長為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一些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筆者要求學生設計一份“家庭理財計劃”。學生們依據自己家庭的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結合中國現階段的經濟政策,大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及觀點。雖然這些家庭理財計劃不一定具備可行性,但學生們在編制的過程中與社會生活進行了一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受到了充分鍛煉,更好地理解了學習內容。
四、結語
對話教學理論為廣大高中政治教師貫徹和實施新課程理念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改革思路。在對話教學模式下,高中政治課堂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知識、交流信息和探究奧秘的舞臺,學生們在與他人、課本及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和能力,最終成長為一個具有創新意識、交流合作能力的現代人。高中政治教師要積極探索對話教學理論與高中政治實踐教學的整合之路,推動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陳雪瑩.論現代對話教學的發展及其實現條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2)
關鍵詞:知識邏輯;認知邏輯;過程和方法邏輯
新課程改革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我們轉變教學觀念,促進課堂變革,關注學生發展,教師可以運用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課堂“精彩紛呈”。然而,筆者在平時的教學與聽課實踐中發現,有一部分課堂在形式豐富的表象下,往往呈現的是教學環節組織的混亂,學生無法形成有意義的學習;而另一種課堂卻截然不同,教師只運用簡單的幾張幻燈片,整堂課卻環環相扣,層次分明,深深吸引著聽者。這兩種課堂最大的差異來源于課堂教學設計有沒有遵循一定的邏輯思維。
一、教材的知識邏輯
教材的知識邏輯是指教材從整個結構體系到每個知識的敘述都要遵守邏輯學規則。新教材強化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及邏輯關系,使知識的呈現、各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更符合科學發展和人類認識事物的邏輯規律。例如,《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教材的知識邏輯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圍繞的一條主線就是哲學和生活的關系問題。無論是介紹什么是哲學,還是介紹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派別,還是對哲學基本特征的闡釋,都是置于生活、實踐和時代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生活和實踐既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現實的、歷史的起點,也是哲學的邏輯起點。在這里邏輯和歷史、邏輯和現實是完全統一的。因此,本單元是全書的邏輯起點,居于起始的位置,起著引領和導入的作用。
從“哲學的一般”到“哲學”,從哲學緒論的“緒論”角度看,將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兩大哲學的基本派別放在這里講,符合教材的知識邏輯。
二、學生的認知邏輯
教師的教學設計僅遵循教材的知識結構是不夠的,還必須與學生的認知邏輯相吻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邏輯選用最具針對性的邏輯思維方式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學。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按照教材的知識邏輯組織教學符合哲學發展史,符合從“普遍到一般”的哲學思維,但由于這塊內容中已經涉及對物質、意識概念的理解與運用,而這兩個概念及這兩者的關系要到第二單元“探索世界”版塊中才具體涉及。在對物質、意識概念沒有明確、準確區分、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去區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去理解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唯心主義的兩種歷史形態,顯然是有很大難度的。教學實踐也表明,按照教材的知識邏輯去處理這塊內容,教師講解得很費勁,學生掌握得更是“囫圇吞棗”,還需要學完物質、意識概念后進行再次“返工”。因此,筆者在進行這塊內容的教學設計時,大膽地將“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塊內容空出來,等學完物質與意識的概念及辯證關系后再回過頭來學習這塊內容,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異常輕松,學生掌握得也很到位。
三、過程與方法的邏輯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注意過程與方法的邏輯。教學邏輯性的設計,有一個環節至關重要,即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全過程要符合邏輯?!皢栴}”是學生思維的開始,但并不是所有的提問過程都是邏輯思維的教學過程。如果所提問題和原有的認知結構之間缺乏必然聯系,將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對問題進行預設,形成問題串,問題與問題之間應該合乎邏輯。
例如,在講解唯心主義的兩種歷史形態這一知識難點的時候,筆者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多媒體展示:圣經“上帝創世說”及中國古代的“女媧造人說”
教師設問1:中、外的這兩種觀點是屬于唯物主義觀點還是唯心主義觀點?
學生回答:唯心主義。
教師設問2:也就是說,在宇宙中有沒有上帝?女媧?(世界上有沒有上帝?女媧?)
學生回答:沒有。
教師設問3: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在持有、認同上帝創世、女媧造人觀點的一些人眼中,有沒有上帝、女媧以及其他的一些神?
學生回答:有。
教師設問4:也就是在他們看來,上帝、女媧以及神等是客觀存在的還是主觀的?
學生回答:客觀的。
教師歸納、講解:對,在他們看來,上帝、女媧以及神等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我們看來,在我們唯物主義者看來,這些東西是主觀的,所以我們給“上帝、神、絕對精神”這些東西一個名稱叫“所謂的客觀存在”――事實上不存在;把客觀精神(神、上帝、絕對理念、絕對精神)當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這樣的觀點我們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