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漢語拼音教學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漢語拼音教學的功能定位、教學目標的研究
1993年,曹澄方指出:“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以前,1956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就曾指出:‘要認真教拼音字母。除了用來幫助識字,還要用來學習普通話。’《大綱》注明:在拼音字母公布前用注音字母??梢姡W教學拼音字母的目的是早已明確了的。但是,從1963年開始卻起了變化。1963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學會漢語拼音字母,能用來幫助識字?!洞缶V》一字不提漢語拼音也是幫助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這不是疏漏,而是有人認為漢語拼音當識字工具就可以了,不必用在其他方面。認為識了字也就正了音,正了音也就等于學習了普通話。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薄?963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教學漢語拼音目的的提法是不符合人代會決議的,是一種倒退現象?!院?,1978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根據專家和教師的意見,才恢復了‘學會漢語拼音,以幫助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提法。1992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教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加上‘閱讀’二字意義重大。”曹澄方認為“小學教學漢語拼音的目的應該是幫助識字、閱讀、寫作和學習普通話。這樣的提法比較全面,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000年高鴿介紹了長期以來人們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定位問題存在的分歧,并把各類觀點概括為兩種:“一種認為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是輔助識字和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習普通話,教學要求要低,教學時間要短;一種認為,漢語拼音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幫助閱讀、識字、寫作,幫助學習普通話,幫助操作電腦等。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對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也應適當提高,應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漢語拼音?!备啉澯诌M一步提出:“如果主張降低拼音教學的要求,縮短拼音教學的時間,把拼音教學只定位于輔助識字和查字典,甚至不主張學習漢語拼音,無疑是不符合小語《大綱》的要求的?!?001年楊瓊指出:“根據《大綱》對漢語拼音教學的總要求,我們可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簡單地概括為讓學生會讀、會認、會寫、會用?!?002年魏江南闡釋了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漢語拼音教學功能的定位,指出:“《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結了43年漢語拼音教學經驗,以平和穩健的姿態,從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出發,將漢語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幫助識字,學說普通話’上。也就是說,對小學生而言,漢語拼音僅僅是‘識字、正音’的工具?!弊髡哌€將《語文課程標準》與1992年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漢語拼音的定位進行了對比,指出:“‘課程標準’對漢語拼音的定位與1992年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相比較,不再提‘幫助閱讀’了。這就簡化了漢語拼音教學頭緒,明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另外,漢語拼音教學內容在各年段的比重分配上,有明顯不同:‘1992年大綱’把漢語拼音作為五大塊之一(另有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作文),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年段。而‘課程標準’僅作為第一學段(1-2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中的部分內容來設置,這樣的安排與其功能定位是一脈相承的?!n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突出‘三會’,即會認、會讀、會拼;‘1992年大綱’的教學目標突出‘五會’,即會認、會讀、會拼、會默、會背。2002年陳樹民將1986年版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1992年版的《大綱》2000年版的《大綱》及200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漢語拼音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文中指出:“細細比較幾個版本的《大綱》和《標準》對漢語拼音教學目標的提法,不難發現:1.相同地方:都提到‘幫助識字’和‘學習普通話’。2.不同的地方:2000版本的《大綱》和2001年的《標準》都沒有提‘幫助閱讀’。特別是2000年版本的《大綱》,還明確提出‘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并明確提出‘防止繁瑣、不恰當的要求’,特指這一點,絕不是偶然的?!标悩涿裾J為“這一改動,非同小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說:這是對長期以來漢語拼音教學改革實驗的科學總結。應該指出的是:在‘幫助閱讀’思想的指導下,必然會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如‘熟練地拼讀音節’,‘逐步做到直呼音節’,以至于要求‘認識隔音符號’等。在今天看來,這些都屬于‘繁瑣、不恰當’的。所以根據《標準》的精神,漢語拼音教學的明確定位應是:幫助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003年鄭國民分析了漢語拼音的定位問題,“回溯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發展歷程,對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1992年大綱基本是在1986年大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不同之處是直呼音節的要求。1986年大綱六年制小學二年級才建議有條件可以逐步做到直呼,在一年級則沒有。1980年大綱沒有直呼的要求,也沒有借助漢語拼音閱讀的要求。1963年大綱一年級的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字母,能用來幫助識字?!纱丝磥?,1992年大綱對漢語拼音的定位是最高的。
二、漢語拼音教學內容的研究
此研究內容包括漢語拼音字母手寫體、字母名稱、《字母表》、聲母、韻母、聲調、整體認讀音節等方面的教學,尤其對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識存在分歧。
1959年《語文建設》中的《漢語拼音字母手寫體的教學》一文從教學時間安排、教學方法等方面探討漢語拼音字母手寫體的教學。1973年梁猷剛就“元音的發音,輔音的發音,某些韻母的具體讀法,常見的幾種拼讀法,某些變讀現象”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1985捷亞分別從漢語拼音的字母教學內容及方法、拼音教學方法以及聲調教學內容及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1986年宋慧英指出:“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前元音‘-i’組成的整體認讀音節zi,ci,si,不能說是聲母z,c,s和單韻母i(衣)拼成的。舌尖后音(又稱翹舌音)zh,ch,sh不是聲母z,c,s和聲母(h)組成的。”1988年王均對“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和讀音為什么要搞兩套?”這一問題進行質疑,接著就“漢語拼音字母名稱和漢語拼音教學”談了自己的看法。1990年芮體元分析了字母表的作用、漢語拼音字母的四種體式等方面的內容。1994年鄭淑女指出:“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和加強音節訓練?!?001年吉士美指出:“大多數教師重視了聲母、韻母及音節的學習,訓練的形式多樣,且收效顯著,卻忽視了同等重要的《漢語拼音字母表》的教學……”“《漢語拼音字母表》作為漢語拼音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對其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方能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003年張鴻清指出:“‘yn’這個音節是只讀韻母‘in’的音,應該屬于整體認讀音節,可是漢語拼音教學中的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中并沒有它。……應該盡快把‘yn’歸屬到整體認讀音節中去,也就是應該有十七個整體認讀音節。”2003年黃飛月針對張鴻清《質疑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中的觀點,提出“沒有必要把yn劃入整體認讀音節中?!辈⒄f明了這樣做的理由。2005年趙慰菠就漢語拼音教學中“ü”上兩點的省略,“整體認讀音節”教學談了自己的看法。2005年薛玲分析對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識,認為“趙慰菠老師提到的‘整體認讀音節’的教學方法非??尚?,甚至ye,yun,yun都可以直接拼讀?!狈犊捎凇墩Z言文字周報》(2005/02/02)發表《拼寫教學是漢語拼音教學的空白點》指出目前漢語拼音教學中忽視拼寫教學這一現象,并強調拼寫教學的重要性。
三、漢語拼音教學方法的研究
1983年《語文建設》第9期《直呼音節好――萬榮縣漢語拼音教學回顧》一文介紹直呼音節教學的優點及取得的成效。1988年葉籟士發表《改革拼音教學,紀念漢語拼音誕生30周年》就漢語拼音教學方法問題,指出:“當前在推廣教學漢語拼音方面,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拼音教學的方法問題?!彩悄茌^快地使低年級小學生直呼音節、閱讀拼音小報和注音讀物的拼音教學法,就是我們需要的新教法?!?989年尹斌勇談了傳統拼讀法的缺點及改進辦法,建議采用直讀法進行漢語拼音教學。1991年,《語文建設》發表的《直讀法教學實驗研討會“追述》指出:“直讀法實驗絕非好事者的標新立異,而是教改發展的必然,是有科學根據的。”1992年尹斌勇等指出:“拼音教學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的主要特點是,從零件教學入手,等到零件掌握之后,逐步‘組裝’成為整體。綜合法與之相反,主要特點是,從整體教學入手,等到整體掌握之后,再對零件進行分析。”最后作者得出結論直讀法是漢語拼音教學的一種新方法。
2002年邵林認為“運用直觀教具,采用形象教法,會起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004年李羅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宜以趣味教學為主?!?004年陳必武指出:“如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盡快掌握漢語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如何提高漢語拼音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漢語拼音教學的能力,是這個課題提出之初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通過學習、調研,我們覺得,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利用游戲這個手段能比較好地解決上述這些問題?!?005年孫寬仁指出:“采用‘音素連續’的復合式方法學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為兩拼音節的‘聲韻連續’打下基礎?!薄霸谝艄澖虒W中用‘連讀法’改變傳統的‘拼讀法’?!?005年周慧瓊指出“充分利用教材,創設學習情境;聯系學生生活,注重學習過程;動手自編歌訣,幫助學生記憶;注重生活應用,強化鞏固知識等方面進行論述。2006年王嵐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具有趣味性,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同時強調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將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說話、閱讀短語和兒歌等多個知識點相互滲透,進行分層次的有機整合?!?006年施海亞指出:“在故事中‘趣’學拼音,多讓學生聽一聽;在兒歌中‘趣’學拼音,多讓學生唱一唱;在游戲中‘趣’學拼音,多讓學生玩一玩;在探究中‘趣’學拼音,多讓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趣’學拼音,多讓學生用一用?!?007年白莉莉指出:“在故事中快樂學拼音?!?/p>
四、漢語拼音教學時間安排的研究
關于漢語拼音教學時間的安排,爭議較大。
1994年鮑文超指出:“由于漢語拼音字母抽象、難學、難記,如一入學就學漢語拼音,就要耗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老師教起來也非常吃力。因此,我認為小學一年級不宜學漢語拼音,應讓學生先學一些形象可識的基本漢字之后,經過一番訓練,知識增多、理解力增強,然后再學漢語拼音也不遲?!?000年白金聲建議漢語拼音應下放到幼兒園大班進行教學,指出:“為了適應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使兒童智力得到盡早開發,漢語拼音教學完全可以放在幼兒園大班里進行?!辈褲h語拼音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集中學習階段。幼兒園大班第二學期后8周語言課,專門用來學習漢語拼音。第二,初步運用階段。上小學一開始就學拼音、識漢字。第三,復習鞏固階段。從一年級的看圖學詞學句開始,一直延續到小學畢業,學會漢語拼音的字母表、會按順序背誦、認識大寫字母并能默寫,會按音序查字典,能熟練地運用拼音識字,閱讀注音讀物,用普通話朗讀課文?!?003年鄭國民指出:“關于漢語拼音時間安排問題,一直存在著很多的想法和做法?!瓘?0世紀20年代至今,在小學一、二年級完成注音字母或漢語拼音的學習是共識。但是具體安排在什么時間是值得探討的。從課程標準發展看,1941年以前規定一、二年級完成;1941年國語科課程標準到1992年大綱,規定在小學一年級完成,有的大綱還明確規定安排在開始階段,以后的年級進行鞏固;2001年《語文課程標準》與1941年以前的做法相同,要求在第一學段完成,沒有規定具體的時間安排?!?/p>
通過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研究狀況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功能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另外,對漢語拼音教學時間安排、漢語拼音教學評價的研究都為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提供了寶貴經驗。
根據目前研究現狀,筆者認為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有:
1.關于漢語拼音教學內容的研究:對“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識分歧較大,并且主要是一線教師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談的一些粗淺的認識,缺乏理論界從語音理論方面對此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2.關于漢語拼音教學時間的安排的研究:多屬理論分析,缺乏實證研究。
3.關于漢語拼音教學綜述類研究相對匱乏。
參考文獻:
[1]曹澄方.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要求和教學方法[J].語文建設,1993,(5)33-35.
[2]高鴿.談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的定位問題[J].黑龍江教育,2000,(3)26-27.
[3]楊瓊.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目的淺談[J].小學語文教學,2001,(3)41-42.
[4]魏江南.重新認識漢語拼音教學[J].小學語文教學,2002,(8)7-9.
[5]陳樹民.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搞好漢語拼音教學改革[J].江蘇教育,2002,(8)32-33.
[6]鄭國民.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改革――〈語文課程標準〉解讀[J].小學語文教學,2003,(1)4-7.
[7]漢語拼音字母手寫體的教學[J].語文建設,1959,(24)10.
[8]梁猷剛.漢語拼音教學的幾個問題[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3,(5)12.
[9]捷亞.談談漢語拼音的字母教學[J].語文建設,1985,(3)21-22.
[10]捷亞.談談漢語拼音的拼音教學[J].語文建設,1985,(4)19-20,(6)24-25.
[11]宋慧英.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字母[J].小學教學研究,1986,(7)12.
一、觀點分析:音標在小學英語中廣泛呈現
從語音學習的發展過程來看,學習音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語音。學生一旦掌握了音標,就可以借助工具書、生詞表和課后注釋,有的放矢地提前預習所學的課程閱讀對話或課文。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濃,學習的積極性就高,而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學習效果就越好,進入初一年級,不會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傊?,學生一旦養成靠音標讀準單詞、靠讀音想音標拼出單詞、自動運用把音標和單詞進行比較的方法記憶等習慣,那他將終身受益。
說到音標教學,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感到無從下手,單純的音素認讀、記憶和反復拼讀練習是非常乏味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只能靠模仿教師或錄音帶,死學硬記,有些字母容易讀錯,教師糾正起來也比較困難。筆者深感焦慮,深入班級了解學生后發現,學生們希望學習英語單詞也像學漢字那樣,先認拼音,后識生字。
二、觀點認識:教授音標首先要轉變語音意識
小學生在初學英語語音時往往會按照漢語的發音去聽。事實上,小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更加容易獲得純正、地道的第二語言發音,因此學生在兒童時期學習英語語言打好語音基礎很有必要。
1.學好音標,會認讀字母中的元音音素
字母教學是三年級上學期的教學重點,在這個階段,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反復模仿和朗讀,一見字母就能讀出其音,寫出其形,在字母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字母中的元音音素,讓學生先認讀字母,然后找出元音。如學習字母B、C、D、E、G ,其中就有一個共同的音素/i:/, L、M、N 中有共同的音素/e/,把它們教授給學生,大多數學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如單詞tape,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對單詞進行拆分t-a-p-e,領讀時除了對單詞整體發音的示范外,還可對其中的字母進行示范發音。
2.集中教學音標中與拼音相似讀音的音素
在認讀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加強對字母聽說讀寫的訓練。在復習字母時,教師可以結合單詞教讀幾個輔音,如:/p/ /b/ /t/ /d/,在平時的課中,通過制作教學卡片,將所學的輔音與元音進行組合,引導學生自己拼出讀音。此時出示與漢語拼音有相似讀音的音素,通過對比,強化不同點的發音,學生不但接受得快,而且還能早早地從漢語拼音、字母、音標這三位一體的“迷魂陣”里跳出來,進而對它們記憶得更深刻。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游戲、圖片和多媒體,利用小組合作或競爭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語音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克服漢語的干擾,避免因為母語給英語語音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三、觀點踐行:讓音標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趣
為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在語音訓練中應該滲透音標的教學,建立單詞中字母和發音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學習語音的樂趣。筆者在教學中有如下的觀察與對策。
1.利用順口溜,讓學生記住48個音素
48個音素在學生的腦中是“一盤散沙”,因此教師很有必要幫助他們歸納,上升到理性認識,為其以后的學習服務。這樣,既有利于教,也有助于學,而且對學生以后語音的繼續學習更有益。因此,為加強這方面的記憶,我不但對音素進行歸納教給學生,而且還把它們變成了“順口溜”幫助記憶。
前四后五中元三,合口音五集中三。
輔音清濁十成對,三爆四摩破擦三。
聲門舌側卷舌音,兩個半元鼻音三。
四十八音記心上,學好英語有保障。
2.靈活運用示意圖,讓學生學會發音
在教學中,我利用舊掛歷的反面繪制出各音素的口腔示意圖讓學生看,他們一看便心領神會。如:/s/ /z/ 與 /θ/ /?/ 是學生發音時的“老大難”,當學生們看到示意圖時,就一目了然。讓學生進行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誰讀的遍數最多,誰能毫無錯誤地讀到自己喘不過氣來,誰能……”
3.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享受成功
(1)在認讀階段我采用各種各樣的游戲,如“傳一傳,不走樣”“音標對對碰”、“找朋友――字母組合的發音”等來增強音標學習的趣味性。
(2)組織學生用音、形、義來拼讀規則的單詞,組織看形讀音、聽音寫詞的單詞對抗賽,每次教新單詞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發音、學會拼讀,還要與舊詞聯系,進行一些歸類訓練。比如教單詞cat時,啟發學生變換其中的輔音,說出 hat,fat等。
四、觀點提升:音標教學實施的價值體現
教師都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學生為了記住單詞,自己就根據教師的發音而標上了相似的漢語,如book標成“不克”,thank you標成“三克油”,這就降低了單詞的發音規律,造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使拼讀沒有任何依據,以至于在記憶單詞時發音不準、記憶不牢固,毫無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帶來了中外交流的良好發展狀態。不管是為了商業經營,還是為了學習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漢語。世界上有關對外漢語教學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方面中國在世界各地所辦的孔子學院的數量越來越多,覆蓋面越來越廣;另一方面,每年到中國學習漢語的人也以幾何級數增加;作為我們的亞洲近鄰之一的韓國,還在很多大學開設了中文專業,而且這些中文專業的學生也和中國一些大學的學生互換交流,我們一般稱這些交換的學生為交流生、交換生或留學生。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韓國交流生的漢語聽力教學,感觸頗深。
1 韓國交流生的特點
1.1 經過了短期的漢語培訓具備初級水平的聽說能力
韓國的交流生一般在韓國的大學一、二年級經過了短期的漢語培訓,能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來到中國后,能夠跟中國的老師和學生用簡單的漢語進行交流。但是,他們的發音還帶有很多自己母語的特點,多喜歡用自己母語中相近的音來代替漢語中的語音,存在發音不準確的普遍特點。
1.2 經過兩年的與中國語言文化相關課程的學習,具備了一些漢語語言知識和中國文化知識
韓國的交流生,一般選擇中文系、觀光系、經營系等專業的學生來中國學習,他們在本國學習過一些中文的知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從強到弱的排序是:閱讀能力大于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大于說話能力、說話能力大于聽力,也就是說,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1.3 聽與說、寫、讀練習的脫節
受中韓兩國的大學的課程設置和學分互認制度的影響,不管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他們都是按照教學計劃規定設置的課程上課、完成作業、參加考試。中國的老師也是按照設置的課程來按部就班的按照選定的教材上課,受學分制的限制,也必須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取得合格的成績,完成學分互認所規定的學分。這樣,聽力課老師就訓練聽力、口語課老師訓練口語、閱讀課老師訓練閱讀、寫作課老師訓練寫作。學生也就根據老師的要求,將聽說讀寫訓練分開進行,這就形成了他們聽說讀寫訓練的脫節。例如他們的語音訓練,很多同學經過一年的交流學習后,依然存在大量的發音不準確、語調不正確的情況,在聽力考試中往往會發現學生由于自己的發音或語調不正確而選錯答案。當然,部分中國高校也開始嘗試開設綜合漢語課,適當延長綜合漢語課的教學時間,但是,這樣也會影響到學生獲得的學分數。
2 “滾雪球”技巧的基本特點
“滾雪球”技巧是第二語言教學法中一個著名的整體體系,[1]它把對教材內容的取舍、分級和展示比喻成雪球的核心,一點面結合擴大雪球的技巧來比喻掌握語言點和整塊話語的關系,用滾動雪球的技巧來比喻學習的循環往復、以大粘小、附新與舊、積少成多的過程,再用滾動不息的技巧來比喻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如果說“滾雪球”技巧是一個體系的話,它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教學過程中抓住教學核心,突出重點,確立我們所要滾動的雪球的核心,然后以點帶面,擴大教學效果的過程;第二:如果把交流生所掌握的漢語比喻成雪球的話,那么通過合理的管理體系,將交流生放在中國學生中,也就是把雪球放在雪地里,以人自身的日常交際的本能需要為動力,促使雪球在雪地里滾動,在滾動的過程中,一方面增強了交流生的漢語水平,另一方面也增進了交流生與中國學生的友誼,促進中韓文化的交流和傳播。下面我們就從教學和管理兩個方面探討“滾雪球”技巧在交流生漢語能力培養的應用。
3 “滾雪球”技巧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教學具有自己的特點,如漢語聲調的特殊性、漢字的獨特性、漢語的形態標志不明顯等等,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使用“滾雪球”技巧也需要根據漢語特點來研究。
3.1 在語音教學中,如何使用“滾雪球”技巧
在語音教學中,雪球的核心是準確的語音發音,而滾動的過程就是練習音節的拼寫。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抓住核心,在教授語音的過程中,穿插講解一些必要的語音理論知識。語音教學實踐包括音系教學和語流教學,兩者各有側重,又相互融合。其中,音系教學又是語音教學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從單音教學開始,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聲、韻、調和拼讀音節等各單項的專門訓練,直到基本掌握漢語的語音體系。
針對韓國交流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漢語基礎,這方面的訓練主要集中在漢語和韓語語音系統中不同的音素和音節進行訓練,這又是音系教學的核心,核心部分必須是純凈的,不能摻有雜質。因此,音系教學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掌握準確的發音技巧和發音方法。在訓練過程中,加入簡單的會話訓練,以檢驗音系教學的效果,這個時候不能過度糾正學生語流音變的錯誤,以免使學生產生學習漢語的畏懼心理。
3.2 在詞匯教學中,如何使用“滾雪球”技巧
詞匯教學和訓練可以從理解和輸出兩個方面分析,其中理解是雪球的核心部分,正確的理解是準確的輸出的基礎。確立了雪球的核心后,我們就應該首先利用多種技巧和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生詞,記憶生詞時,3500個常用漢字是核心詞匯,核心詞匯就是詞匯教學這個雪球的核心的核心,要幫助學生準確的讀寫和理解核心詞匯。同時,還要通過組詞和短句訓練,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這就是滾動雪球的過程。
3.3 在語法教學中,如何使用“滾雪球”技巧
語法教學是語言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法教學是對詞組、句子、語篇、話語等組織規則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理解這些規則,了解漢語的組合和聚合規則,并在交際中正確的運用規則。語法教學中使用“滾雪球”技巧的關鍵是語法項目的選擇、語法點的編排、語法點的理解和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語法教學的核心是最基本的語法形式的教學,即結構語法教學,重點是解決表達的正誤問題;其次是語言現象的異同問題,即語義語法教學,重點解決表達的優劣問題;最外層是語用功能語法教學,重點是解決表達的巧拙問題。
在語法教學中,要以講解基本的語法規則為“雪球”的核心,把具體實例和配套練習作為滾動雪球的過程。在逐步的訓練中,提高交流生理解和使用語法規則的能力。
3.4 在漢字教學中,如何使用“滾雪球”技巧
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難點問題,早期的漢字教學法大多脫胎于母語的語文教學法,先語后文,在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和一定數量的詞匯、語法以后,再引入漢字教學。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是語文分開,把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設置為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語法課、寫作課和寫字課。
在漢字教學中,漢字的基本筆畫和漢字合體字的基本結構就是雪球的核心,把字和詞的教學結合起來就是滾動雪球的過程。因此,基本的筆畫和筆順的訓練是基礎。今天,隨著人們對漢字、漢字教學、計算機漢字處理等特點的研究,構字部件也屬于漢字教學的基礎。因此,在漢字教學中,除了加強基本的筆畫、筆順的教學外,還要加強漢字構字部件的教學,這些都是雪球的核心部分。然后通過寫字、查字典、計算機輸入漢字等訓練使交流生的漢字書寫能力越滾越大。
4 “滾雪球”技巧在交流生管理中的應用
“滾雪球”技巧在交流生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設置合理的管理模式,為交流生創設學習漢語的良好的語言環境,簡稱創設語境。語境( context) 是語言使用的環境,已在世界范圍內成為語言學、語用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熱點?!罢Z境”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波蘭人類語言學家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的,他將語境分為文化語境( 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2]總結語境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可以看出,語境不僅指現場語境的內容,如交際參與者、所談論的話題、溝通媒介、發生的事件等,也包括基于社會和文化背景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準則。如何為交流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對外漢語教師和管理者共同探討的問題。
韓國交流生經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不能和中國學生住在一起呢?這樣不是更能幫助我們學習漢語嗎?其實,其他的留學生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就暴露了我們對外漢語教學和管理的脫節現象。而語言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能力,能力的培養必須是在反復的使用和訓練中才能提高的。如果把對外漢語教學看成是交流生學習漢語的雪球的核心的話,那么,交流生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則是為他們創造一個廣闊的雪地,讓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東西能夠在日常的交際過程中越滾越大。
4.1 將交流生和中國學生的住宿安排在一起
細心的韓國交流生有時會提出為什么在上課的時候都聽得明白,而出去購物或與其它中國人談話時卻很難聽懂他們的意思,原因是不少中國人在說話甚至在說普通話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戴上了方言的色彩,尤其是在詞匯和慣用結構方面,學生會對這種不純粹的現代漢語缺少“免疫力”,即使是簡單的對話也很難聽得明白。
要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讓交流生有更多的機會和中國學生交流,而在宿舍安排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把韓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安排在一起住宿。當然,由于兩個國家的生活條件、生活習慣的不同,如果讓韓國交流生住到中國學生宿舍,可能會帶來很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本著自愿申請的原則從中國學生中挑選部分普通話較好、各方面表現較好、溝通交流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他們住到留學生宿舍。他們和韓國交流生一起住宿,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交流機會,可以提高交流生的漢語應用能力。
另外,中國學生還會介紹他的同學和朋友給交流生,這樣交流生交際范圍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4.2 建立中國學生和交流生的1+1幫助模式
在交流生的管理中,除了安排交流生和中國學生住宿在一起外,也可以由對外漢語教師從自己所教的中國學生中挑選出一些優秀的學生和交流生建立“1+1”幫助模式。在這個模式中,開始的時候,可以約定一些規則,比如,中國學生出去購物、旅游、參加活動等要約交流生一起去等等。等到他們建立一定的感情后,這些規則就不是約束,而成為他們的自覺活動了。
建立起中國學生和交流生的“1+1”幫助模式,可以為交流生提供一個學習漢語的良好的平臺,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學好漢語。江蘇省鹽城工學院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學校有韓語系,對外漢語教研室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制訂了“1+1”互助模式,韓語系的學生和韓國交流生一對一的吃住在一起,即提高了交流生的漢語水平,又提高了韓語系的學生的韓語水平,是一種雙贏的模式。這種校內的國際交流模式,也像滾雪球一樣,使中韓學生之間在語言學習方面的提高越來越快。很多交流生和中國的學生成為了好朋友,以致于交流結束后他們回到韓國,還經常和這些學生聯系。
4.3 定期組織中國學生和交流生的互動活動
為促進中國學生和交流生的交流溝通,可以定期組織中韓學生的互動活動。這種活動可以是邀請交流生參加中國學生的各種活動,包括高校各種學生協會組織的活動,也可以專門組織一些講座、座談會、文娛活動等,使更多的中國學生了解韓國學生,包括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也可以使韓國學生更多的了解中國學生,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生活習俗。而中國文化和生活習俗也是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要掌握的知識,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可以更好的促進韓國學生的漢語水平的提高。
在各種互動活動中,交流生或許會從被動到主動的參加到中國學生的各種活動中,交流生的交際范圍也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在交際范圍擴大的過程中,他們使用漢語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而使用機會的增加,就像是雪球可以滾動的雪地越來越大,最后交流生的漢語能力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實現質和量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