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文學作品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所謂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等?!比宋乃刭|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涉及到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諸多方面。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這種教育理念已經在高校越來越受到重視。古代文學作品對社會現實生活的藝術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鮮明的藝術形象,包容和體現著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過程既是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弘揚民族精神、宣揚民族倫理道德、滲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質教育過程??梢哉f,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最理想的課程之一。
首先,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民族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跨度非常廣,可以從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紀初的。在這段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比燦爛的精神文明,各個領域——包括文學、哲學、語言、藝術、軍事、倫理、政治、經濟——都留下了輝煌的文化遺產。我們可以通過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將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播到大學生當中去,讓他們能夠從中領會到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增強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心理特征、文化傳統、精神風貌、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又是一個民族延續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绷鱾鞯浇裉斓墓糯膶W作品,幾乎全部是歷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儒者們;那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尋者們;那些“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賢良們;那些“舍生取義”的斗士們;那些“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的愛國者們無不是我們學習和歌頌的對象,將古代文學中的這些經典篇目介紹給大學生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們的民族精神滲透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去,從而逐步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其次,古代文學作品具有強大的美育功能。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是一門非常具有美學氛圍的課程。從別有韻致的詩詞到駢儷的辭賦,從意蘊優美的散文到情節曲折的小說,古代文學作品呈現著多樣的形式美,具體到作品中,我們可以欣賞到《離騷》的語言美、李白詩歌的韻律美、韓愈散文的格調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棄疾詞的崇高美、蘇軾詞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靈美、《紅樓夢》的人性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讓人們朝著真善美的方向前進,養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審美價值取向。
古代文學的優秀作品,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今天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必須繼承和借鑒的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強化古代文學作品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質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學的錢偉長曾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應是一個全面的人,一個愛國者,一個有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一個未來的工程師、專家?!??!糯膶W作品內容生動、感情強烈,其中又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學作品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號形式,藝術家掌握了創造藝術符號形式的本領,把無形的內在情感變成了可供人感知、觀賞的東西?!薄虼耍诠糯膶W作品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將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傳達給大學生,以提升其內在的人文素質。
1、愛國情感教育
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情感,對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歷代文人都以飽滿的愛國主義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愛國情懷,從屈原的“雖九死其猶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從陳子昂的“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菜”到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陸游的“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仁人志士所體現出來的為國家、為民族而犧牲個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能夠感染大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喚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們的愛國精神以及他們的作品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唱響了中華民族文化中捍衛國家尊嚴,堅持民族氣節的文學主旋律。因此,在講解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文學作品中的愛國思想、愛國精神進行深入的講解,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報國精神。
2、道德素質教育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優秀素質,孟子“舍生取義”的道義精神,孔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的仁愛精神,《禮記》中的“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的誠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良好愛情觀,《段太尉逸事狀》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張中丞傳后序》中張中丞和南霽云視死如歸的精神,陶淵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親”中體現的親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體現的友情……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體現了無數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無私奉獻、善待他人、關愛他人,真誠、善良、正直、無私、寬容等美德,都是我們今天培養大學生良好倫理道德素質的深厚文化基礎,是我們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教育的情感資源。
(二)加強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
首先,一個優秀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樹立民族信念,增強自身的民族自豪感,這樣才能把古代文學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優秀部分精準地傳達給學生。另外,古代文學作品與現代精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不僅體現在語言上、形式上,還體現在思想上。這就需要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徹底地理解作品,在課堂上加以引導,使學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學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應該內外兼修,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道德素養和氣質。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師只有當他自己致力于對他自己的教育和教養時,他才能實在地培養和教育別人?!痹诮虒W活動中,教師的學識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一刻也不能放松對自己教育和教養的提升。要扎實地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各朝各代的文學家、文學作品如數家珍。與此同時,還應該及時了解本學科研究的新動向和新成果,及時更新看法和觀點。
教師所展現出來的人格魅力不僅會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極大的興趣,而且也會對學生良好文化素養的形成產生很好的影響。因此,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古典氣質,具有一種不問世事的灑脫之氣,從而能夠在課堂上、課外活動中恰當地引導學生,逐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由于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具有很強的情感性,這也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表達有較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動自己,進而感動學生。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應該對民族、對祖國、對人民、對傳統文化、對古代文學有著強烈的愛,并把這種愛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識性介紹,而是將自己對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憤之感、無奈之感等情緒傳達出來,以此來感染學生。另外,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師應學習一些詩詞、散文等的朗誦技巧,用自身充滿感情的朗誦打動學生,吸引學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環節
善于引導,提倡“發現學習”的教學方法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所倡導的。他強調:教學不能是講解式的,不應當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應當讓“學生親自把事物整理就緒,使自己成為發現者”;并認為“發現不僅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說,學生通過這種方法所獲得的知識,即使是人類已經知曉的。但只要這些知識是靠自己的力量獲得的,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發現”。這種教學方法有幾個重要的步驟:提出使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一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指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協助學生收集和組織可用的有關資料——組織學生分析資料,作抽象概括并從中引出結論——引導學生從邏輯上和實踐上證明自己所得結論的正確性,并加以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這種學習方法對于大學生而言是比較合適的。高校的素質教育應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輔助手段,讓教師有發揮研究專長的機會,突出培養學生的治學能力、科研興趣和科研方法。 減少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多給學生自學的時間和討論的機會,允許并且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結論的獨到看法,并且給予幫助和指導,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治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四)調整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方法都是采用教師灌輸、學生死記的形式。這種方法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時期依然采用這種死氣沉沉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新時期的新情況,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求新、求變。
1、多媒體教學
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試聽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學作品選的教學中來。例如在講《詩經·秦風·蒹葭》的時候,可以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給學生完美的視聽感受;在講李白詩歌的時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輩藝術家如喬榛、丁建華的朗誦音頻,讓學生可以在他們激情的朗誦中深刻理解詩歌的內容;在講《杜丹亭》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視頻,讓學生既能領會杜麗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優美的曲調。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比較教學
我們還可以將古代文學和其他學科聯系起來,采用比較教學的方式來加深大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理解。比如,我們可以將現當代文學作品和古代文學作品結合起來講,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國文學的傳承與變革。另外,如果我們將古代文學作品與外國文學作品相比較來講授,學生就可以認識到我們民族傳統文化、文學韻味的獨特之處。
3、實踐教學
在講授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畢竟教會學生某個知識不如教會他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要加強他們自身動手、動腦的能力。關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實現:
首先是課程論文的形式。寫論文是文學課程考察學生動手動腦實踐能力的最好途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寫論文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如何選題、查找資料、提出創新點,以至最終完成論文的撰寫,讓學生在課后按照一定的步驟完成相應的論文,這個完成課程論文的過程會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于所研究的對象有了更深層次的把握。不僅如此,今后在對自己感興趣的其他作家作品進行研究的時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這就在無形之中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古代文學作品儒家用世精神探討分析
我國古代的文學作者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在文學創作中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儒家用世精神。這種精神突出表現在,古代文學作品創作者期望能夠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在入仕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體現個人的價值。儒家用世精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在創作者處于意氣風發的狀態下,以當時社會等級秩序為目標而奮斗。處于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大多慷慨激昂,表達自己的人生理想多以立志、立功、立德為思想主線。其次,是創作者處于失意時期,選擇追求精神樂園超凡脫俗的精神狀態。處于這時期的創作者大多游山玩水,享受自然風光,文學作品多以嫻靜悠然為主,向往在世外實現人生價值尋找人生樂趣。通過這兩方面的分析,能夠看出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
1、儒家用世精神的基本內涵
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用世精神”,在很大從程度上表現在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其主要意思是說明人生于世需要為整個世界、社會作出貢獻,從而體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儒家用世精神的主要思想是提醒世人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工作,對人生充滿激情在生活中遇到挫折與磨難,要積極樂觀的面對,自己的事情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儒家用世精神主要是警示人們,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人的作用力非常小,無法逆轉人世間出現的很多不幸與磨難,但是只要通過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即使不能有很好的收獲也可以做到無悔于心。
孔子可以說是儒家用世精神體現最為突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都面對著入世不成的打擊,空有治國方略卻不得伸展。孔子的一生都在為整個社會以及統治階層的治國之道而奔走。雖然他最后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能夠成為流芳百世的大圣人無疑是他不放棄積極追求的結果。
孔子所處的社會發展時代中,并沒有社會主義也沒有民主選舉,更沒有任何的革命運動。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要想實現自己的從政理想唯有被君主賞識,才是最有效的途徑。以此從政治層面來看需要真正做到有所作為,很多文學作者唯有通過文學創作的途徑讓世人知曉自己的用世才能??v觀我國古代的整個文學歷史的發展過程,無論是李白、范仲淹或是蘇軾、辛棄疾所創作的文學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表現出了各自的用世精神,在文學表達過程中由于作者在用世道路上的發展不同,具有不一樣的文學情感表達。
2、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學載體上的體現
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載體形式多種多樣,在不同的作品載體中儒家用世精神體現的方面也不盡相同。以儒家用世精神的角度上來分析,古代文學作品要體現儒家用世精神,需要在文學創作中體現出文學性與服務性于一體的精神思想,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催生出了各種文學體裁類型。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創作者不同程度上都凝結了作者的用世精神,其中有部分文學作品積極表達了作者的個性與思想,在體現出儒家用世精神的同時,展現了自己的的獨特性。如李白的文學作品極具個性,被成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陶淵明悠然自得的田園派代表。他們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治國用世之道,在他們的文學作品當作雖然表達出了儒家用世的精神,但也帶有濃厚的個人性格特征。
在我國優秀漫長的文學發展史中,文學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朝代的更替,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文學風格和體裁。除去詩歌在我國文學發展中這條重要引線外,唐代傳奇也是其中輝煌的一頁。唐朝的傳奇小說最初創作的目的帶有十足的實用性,注重用創作文學作品驗證文學作品創作者的詩文以及寫作造詣。傳奇小說具有創作過程連貫、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創作時間長等特點,在表達儒家用世精神時雖然沒有詩歌的方便快捷,但是表達的意義深遠,并且通俗易懂便于百姓閱讀。從兩種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中分析發現,以詩歌表達自我理想抱負的作者通常積極尋求能被君王賞識的方式,而傳奇小說更注重在百姓生活中進行警示實現自我思想,例如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的三部短片小說,無不教導人們為人處事的道理。
3、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
從儒家用世精神角度上來說,自詩歌出現時期起,大致從“言志”、“情態“到“寫意”最后發展到“傳神”,這一連串的思想模式都表現出,這一體裁的古代文學作品的創作重點向創作者的心理轉變而發展,在于強調創作者的內在精神與神韻的統一。由此看來我國大部分的古代文學作品創作者均屬于表現型的創作者,而非再現型創作者。例如在杜甫的詩詞中很少提及現實主義細節,主要以抒懷為主。又如孔子周游列國,游說各路諸侯,以此希望得到君主任用。盡管最后孔子并未如愿,但在后續的文學創作中并未提及在用世追求中的事跡,而是注重表達自我感受與以及感悟。由此表明了我國古代文學創作者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學作品中的表達方式。
結束語:
在儒家用世精神的影響下,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都呈現出兩面性。既以通過進入仕途實現個人理想,或至于世外對他人進行感悟,實現自我價值,本文通過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分析,促進有關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 教學 現代闡釋 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歷史的學科。它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所占課時比重較大。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目的是知識與能力兼顧,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能力與審美感受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成為知識基礎雄厚、能力素養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課側重點各有不同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知識覆蓋面廣、內容難度大,涉及文獻學、文化學、哲學、美學、史學等諸多學科,在高校教學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該課程的講授過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教者強調與文字、音韻、訓詁學的近緣整合,認為對打牢基礎、充實底氣、克服浮躁學風是必須的;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史、文化史、哲學史等近鄰學科進行整合,目的是為古代文學教學提供多維視角和眾多參照系;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文獻學的整合,認為這是古典文學研究和教學自身的需要;還有的強調與文藝學、現當代文學乃至音樂、美術等學科進行整合,對“古典文學”進行真正的“文學”還原,對她的藝術魅力進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發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認識。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歷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是一個研究隊伍龐大,研究領域廣闊的成熟學科。然而,與學術研究的紅火相反,課程的教學研究一直相當冷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觀念僵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調等問題十分突出,加上社會上急功近利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本身固有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等特點,應該說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重新把握古代文學的教學實質,總結古代文學的教學特點,探索適合古代文學的教學方法,已成了學界同仁面臨的共同課題。
二、如何在教學中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現代闡釋
1.教學內容的闡釋要與時俱進
教師要在遵循傳統講授原則基礎上,提出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的新的認知,即如果僅只是以古代佐證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講授的東西限制在古代范圍內論古代,那么這種教學毫無意義。教者必須在研究和教學過程中從古代通向現代,也就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要對當代大學生的現代生活、情感、審美、價值觀念產生作用,產生現代的新意識,為現實服務。要真正使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為當下所用,增強古代文學的現代意識,用現代意識觀照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拉近古代作品與現代生活的距離,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達到育化學生心靈的效果。這應該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問題。
2.教學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學作品的現實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應難易適當,教學重點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讓文學作品感染人,文學形象鼓舞人,文學事件教育人,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點面結合,點線結合的方法,進一步彰顯古代文學作品內涵所蘊涵的魅力,課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從教學大綱所選的精讀篇目中確定課堂精講內容,由淺入深,選取人物形象豐滿、富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內容,以名家名篇為主。開展以作品賞析為主的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通過古代文學作品透視現實人生的能力。引導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對問題進行理論總結,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寫作能力等實際能力。
3.采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學課程,都是以教師課堂講授,并且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教學資源實現共享,但是其范圍是有限的,而且經研究發現,目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比較低?!澳秸n”平臺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它可以使全球范圍內有關古代文學教學的資源實現共享,“慕課”平臺的使用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完善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發展了古代文學的教學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澳秸n”與原有的只提供課程資源的名校視頻公開課不同,“慕課”實現了教學課程的全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完成上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的全過程。
當前,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在社會行為上顯得孤獨、冷漠,對社會、對集體、甚至對親人朋友,他們缺乏基本的友愛之情,表現出狹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發的生命悲劇日益增多,這些悲劇提醒我們在高校開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緩。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師要努力發掘古代文學作品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所具的人文價值,啟發學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們人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他們達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學生在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體味中國文學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汪國林.中國文學批評史教學原則新探―以批評史元典與現代闡釋及文化背景為考察中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4).
[2]曹順慶,王慶.中國古代文論與西方當代文論的對話[J].當代文壇,2010(03).
[3]張萬敏.西方文論與中國古代論文的現代轉換[J].長春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1).
目前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諸多誤區:其一,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其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三,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這些均不利于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提升,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本文主要對古代文學的教學誤區的成因進行剖析,并提出具體的改革途徑。
關鍵詞:
《古代文學》;教學;改革
古代文學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承擔著奠定學生學業基礎、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任。近年來,普通高校這門授課時間最長、課時最多、參與教師最多的基石性課程,正逐步喪失其豐沛的活力和能力培養功能,被放逐到“雞肋”的行列中。這種尷尬的教學效果主要源自以下教學誤區。
一、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無法培養文學感悟力
從高校教學管理來看,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安排便于檢察監督課程進度和課堂教學內容。由于教學計劃是全部按照教材目錄做的編排,教學監督部門也很容易評判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量多少和完成情況。從教師方面來看,以文學史為中心的講課方法省力省心,教學難度低。教材已經把相關問題總結得相當完備,而涉及的文學史宏觀研究資料豐富易得,備課輕松,講課出彩。尤其是在課程考核時,教師以教材制作參考答案,評閱試卷按知識點給分,方便精確,不擔心學生質疑和管理部門的后期檢查,簡單省事。學生也認可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應試教育使得大多數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缺乏大量閱讀,反復記誦,悉心體驗,古代文學基礎不牢,知識面不寬,闡釋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不強,能夠熟練閱讀古文的學生鳳毛麟角。而這種教學法恰好回避了學生的尷尬,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幾頁筆記就能順利輕松地通過考試,助長學生記筆記、背筆記的學習誤解。古代文學課程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的把握力。古代文學作品是古人的心靈體驗和文字表達,要求學習者投入個體的心靈感受和體驗。“古代文學是探求人的心靈和情感的學科,不但創作者需要藝術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樣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1]由于忽視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使“文學作品已經失去了在文學學科中應有的基礎,而處在一種知識傳授的輔助地位”,[2]架空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目標。
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視培育學生的學術能力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為“滿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學法。采取“滿堂灌”和“一刀切”最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因為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龐雜,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了解古代文學發展歷程和紛繁復雜的狀貌成了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教學組織學生討論發言、闡釋作品、論證觀點等活動顯然難以完成艱巨的教學任務。最便捷的做法即按照固定程式概括、梳理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內容、藝術特色等文學史知識,闡述文學史觀點,同時蜻蜓點水地提到大量名作或者名篇名句佐證文學史。例如,李白、杜甫、蘇軾都是古代文學發展中“集大成”式的人物,既是課程的重點,也是學生興趣的焦點。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的生平經歷和名篇名作,缺乏的是依據作品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李、杜的“集大成者”的不同表現。但在課堂講解中教師往往該簡化生平經歷沒有簡化,該深入解析作品卻輕描淡寫,沒有講透課程的重點。“最直接的表現是,講作家必講生平、思想、藝術成就及影響,講作品必講背景、內容、手法、語言。重條分縷析,輕整體感染和心靈的觸發,重說明、講解,忽視描述、抒情,像解剖醫生一樣冷靜與漠然,文學的課堂死氣沉沉沒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樣感染學生?”[3]由于假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平均的,教師在授課時往往采取“一刀切”模式,無視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差異,用普及古代文學常識代替思維、能力引導。同時,由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有絕對的處置權,隨意授課的現象嚴重,如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擠壓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夸大自己的研究領域等現象時有發生。
三、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活動與社會需求脫節
古代文學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如情趣、氣質、意志、修養等。二是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論文寫作、創作等。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礎。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出色的語言表達力和寫作能力。目前古代文學的教學活動未能重視社會應用,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沒能激發古代文學的資源活力。因此,中文專業學生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獨立思維不足、文字表達遜色、發展缺乏后勁等致命缺陷,無法滿足社會對中文人才的能力期待與需求。古代文學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不利于培育中文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語言表達。這種教法利于完成教學內容,但在課堂上進行具體的文學能力操練幾乎不可能。多數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傳遞諸多已成定論的觀點,缺乏示范文學問題的提出、論據的搜集、結論的分析論證過程。大多數時候文學作品只是作為論據羅列出來,教師并未進行精妙傳神的賞析。學生無法獲得語言表達熏陶和研究思路的啟蒙,不能激發學生反復體味揣摩所學知識的動力。加上課后的作品閱讀和寫作訓練不能及時跟進,學生的文學感受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訓練,不會賞析作品,不能熟練寫作,也不具備思考與分析文學問題的能力,畢業后難以勝任實際的文字工作。
四、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古代文學教學策略設想
當前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語言審美力、運用力、創造力、寫作實踐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文字應用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改變古代文學的現行教學模式,根本無法走到良性的發展道路上來。如何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是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古代文學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吸收古代文學的養分提高專業能力。策略如下:
(一)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應該對每節課都能精心設計,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掌握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方法。有效閱讀、解析作品的前提是具備并能自覺地運用科學、系統、的文體知識和理論來指導解析文學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確定以文學史為綱領,以作品講解闡釋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體會、揣摩作品的情感和表達機巧,激發學生廣泛深入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課后自主閱讀作品。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本身就是閱讀和寫作的范例。如何通過感性的文學感悟洞察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技巧和復雜的心理活動、流變狀態,使閱讀真正有效地啟迪心智,創新閱讀者的意識思維和語言能力?最便捷高效的途徑就是研究古代文學作品。對作品的情感和寫作技巧反復揣摩才能真正開啟心智,構建并塑造學生的語言體系,完成能力培育的現實目標。
(二)教師重視示范作用
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引導與研究示范。教師梳理文學發展線索、考證作家生平、闡述作品精妙、分析論證文學爭議的種種活動,應具有示范性和引導性,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步驟環節的能力培養功能。教師要以文學的語言向學生示范如何體悟典范作品的美感、如何闡釋其表達技巧,培養學生正確閱讀古代作品的習慣而非膚淺、機械生硬地肢解作品。教師應教會學生閱讀作品的方法,引發其閱讀原典的興趣,積累基本的文學經驗,培育出敏銳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學感悟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三)建立課外持續性學習和評價的平臺,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
古代文學的能力培養空間主要還在課外。能力的養成有賴于扎實的基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反三隅”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在現代課堂上實現。網絡的發展給課外學習提供了方便。教師可以建立網絡學習空間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及時跟進、指導學生課后的閱讀、寫作活動,及時回應學生疑問并能迅速找到問題所在。當學生的古代文學的學習習慣養成自然后,能力的持續性發展也順理成章。同時,一些在課堂教學環節無法進行的文學訓練和學習效果評估也可以借著網絡傳輸來實現。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古代文學閱讀、能力基礎進行摸底,將學生分組,有針對性地布置相應的能力訓練作業,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古代文學課程是一座充滿營養與活力的寶庫,承擔著重要的精神導向和能力培育責任,應該朝著引導學生能力發展的方向發展。確保課程教學完成后,學生不但能從宏觀上把握古代文學的發展脈絡,還能精妙地闡釋古代文學作品,有較為扎實的語言功底、基本的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獨學不用”“學而難用”要不得。想要學生改變,教師首先要改變思維方式和授課習慣。教學管理部門也應該理解文學教學獨特性,信任和支持教師的教學改革。
作者:田寧 徐劍鋒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 西安航空學院
參考文獻:
[1]馬東瑤.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2(2):47.
關鍵詞: 先秦文學原典閱讀教學困境對策
先秦文學作為古代文學的發端,在高等師范院校整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意義不僅在于教學內容本身,還在于課程的教學思想和學科定位以及學生的治學態度都是在這一階段形成的。它對整個古代文學的教學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一直以來都是古代文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原典閱讀教學陷入困境,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先秦文學作品呈現出令人堪憂的隔膜悖逆心理,對原典作品的潛心細讀、深究探討極為缺乏。
一、先秦文學原典閱讀缺失嚴重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因素
1.難過上古語言關――先秦文學的媒介是古代漢語。古代漢語對生活在21世紀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十分陌生而難以理解的。先秦文學作品中大量的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和生僻詞語都成為學生與先秦文學作品之間的隔閡與障礙。再加上目前絕大多數高校所用的作品選教材都是繁體字排印的朱東潤本《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而據調查,由于學生基礎教育階段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繁體字,90%以上學生甚至連“”、“”、“”等這樣常見的繁體字都感到非常生疏。因此,學生連通讀原典作品的文字障礙都難以通過,就更談不上對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原典閱讀教學陷入困境的首要原因。
2.缺乏綜合文化知識――先秦文學作品“文史哲一體”的綜合性所帶來的障礙相互滲透,交相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給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也帶來不小的麻煩,除了上古歌謠、《詩經》、《楚辭》等作品具有較強的文學性之外,先秦歷史散文、諸子散文等作品只是表現了一些文學性的因素而已。文學性的削弱使得學生對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難以產生像閱讀唐詩宋詞、明清戲劇小說的激情與興趣。更為重要的是“文史哲一體”的綜合性也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不了解春秋時代的歷史紛爭,就很難理解厘清《晉楚城濮之戰》、《秦晉崤之戰》等作品中復雜的人物關系;不理解“逍遙游”的哲學意蘊,就無法體會《莊子》中“堯讓天下與許由”、“藐姑射山神人”等一系列寓言的寓意。學生對先秦時期文、史、哲等綜合文化知識的缺乏是原典閱讀教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二)教師因素:忽視原典閱讀教學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學生對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漸漸失去興趣?為什么即使圖書館中多有經典之作,也難以阻擋一部分學生漸行漸遠?人們能夠理解:文學寫作是一種創造,不少人卻不能認識到文學教學的創造特性,這是使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趨于呆板和過于理性化的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數的先秦文學課往往偏重于文學史部分――偏重“史”就是注重知識的理性結構,這也是西方文藝理論對傳統文學史論的“侵蝕”。西方文藝理論往往被簡單化為“主義”與“典型”,這使古代文學教學強調框架型知識結構,卻忽略了古代文學的個性特點和注重整體、直接感知的民族特質。而在高校教學的主流思想中,套用現成的西式構架結構則有利于“規范化”,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到課程考核,都會更符合“標準化”的要求。這勢必會導致教師忽視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教學,這種過分偏重文學史教學的課堂必定難以引發學生閱讀原典的興趣。
(三)學校因素:原典閱讀趨向邊緣化
近幾年的高校課程改革大大壓縮了傳統學科的教學時數,古代文學首當其沖。隨著學校設置的新課程不斷涌現,整個古代文學課程的課時量被縮減。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先秦文學史部分的講授已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就更談不上安排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先秦文學作品原典閱讀的教學實踐了。雖然老師布置了課外作品原典閱讀的任務,但迫于就業的壓力,學生還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外語、計算機或其他專業課程上,而對文學作品原典閱讀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學生閱讀的目的主要表現在無論何時、何種內容,都無一例外地服務、服從于考試或考證。基于此,閱讀先秦文學作品的隱性收益就很難刺激學生的欲望,他們認為,能直接握在手中的分數、證書才有更大的價值。因此,如今的高校校園里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尤其是難度較大的先秦文學作品的原典閱讀正在傾向邊緣化。
(四)社會因素:原典解讀代替原典閱讀
在這個信息傳播迅速的時代,古典文學常常會換一副面孔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書店和圖書館的書架上充斥著大量良莠不齊的原典解讀書籍,如《水煮三國》把三國故事化用為商業管理的智慧,《論語心得》將論語的精華稀釋為個人的人生感悟。大量解讀經典、戲說經典的書籍占去了原典的位置。比如,我們要求學生讀《論語》,有的學生就將于丹的《論語心得》翻上一遍,以此來替代《論語》原典的閱讀。更有甚者對文字的敏感與興趣幾乎是與日俱減,閑暇之余,他們寧愿玩玩游戲、發發短信,也懶得沉浸到那些優秀的文本中,讓自己的心靈接受洗滌和提升。
二、加強先秦文學原典閱讀的對策
(一)課堂引導
課堂是引導學生進行作品原典閱讀的最佳渠道。課堂引導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古代漢語知識的儲備。識別繁體字是學生突破上古語言關的關鍵。針對作品原典中繁體字問題,教師應該在第一堂緒論課上讓學生明確基于古代文學的學科特性,繁體字是不能廢除的。識別繁體字是學生在本科階段就要樹立的專業訓練目標。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繁體字書寫的原典作品應盡可能地進行誦讀,放慢速度,提醒他們注意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對照??梢赃x擇原典作品中的一段文字讓學生課下轉換成簡體字。布置學生查找與繁體作品原典相對應的簡體本,并將其和作品原典進行對照式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訓練,識別繁體字的難度會逐漸降低。一般高等師范院校在開設古代文學課程的同時,也設置了古代漢語課程。教師應提醒學生將古代文學的學習特別是先秦文學的學習同古代漢語課程的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便共同提高。二是增強綜合文化知識的儲備。教師可以給學生開列課下文、史、哲方面的必讀書目。文化方面如陰法魯主編的《中國文化史》、張岱年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哲學方面如任繼愈的《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秦);歷史方面如新世界出版社的《白話史記》、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等。通過這些書目的配套通讀,學生進行原典閱讀所需的文、史、哲知識能得到提升。三是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對作品原典進行課堂閱讀示范。先秦文學課堂教學完全可以適當借鑒這種方式,擠出一點時間,讓學生朗讀《詩經》、《楚辭》中的優秀篇章,所獲效果將遠勝過教師旁征博引的分析。
(二)作業考核
關鍵詞:非漢語言文學專業 中國古代文學 教學改革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是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高校設置此課程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系統學習中國古代經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鑒賞能力,完成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學習,從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愛國情操,提高文學素養。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古代文學是大學中文系的主干課程之一,對于中文系學生素質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文學的內容主要包括文學史與作品選兩部分,早年漢語言專業既開設《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又設置《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然而,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涌現,高校課程改革的推行,《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被截然分開。以筆者所在的院系為例,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新聞專業開設《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
教師給此類非漢語言文學專業授課,主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遇到了不少棘手的問題。一是龐雜的內容與有限的課時的矛盾。比如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新聞班于大學一年級開設《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為時兩個學期,每學期五十課時,學習內容從先秦文學至清代文學。如此龐雜的內容,如此有限的課時,如何在規定學時內完成教學大綱目順晌教師授課的難題。二是對于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并非他們的專業課,在學習時,一方面學生存在輕忽之心,不肯盡全力,布置的任務不易落在實處,另一方面新聞專業的學生相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古代文學方面的知識畢竟要薄弱一些。文學史教學的缺失,亦增加了作品選的授課難度。另外,本院為新聞專業選擇的教材為韓傳達、謝孟、嚴冰編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中下三冊,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材之一。教材內包含了大量學生中學已學習過的經典篇目,以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為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蜀道難》《行路難》等皆是學生中學學習過的名篇,如何讓這些學生早已熟悉的詩歌煥發生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成為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難題。三是《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屬于傳統課程,如何讓傳統與現代結合,如何讓古典文學與新聞專業融合,成為值得授課教師思考的問題。結合本課程特點,我們提出融合文學史與作品選、注重新聞專業特色、重視多媒體教學等方案,力圖解決以上問題。
二、融合文學史與作品選
《中國古代文學史》系統介紹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評析各時期文學思潮、文學流派、作家作品,重視古代文學史的梳理與理論的歸納?!吨袊糯膶W作品選》則重視作家,匯集經典文學作品,詳加注釋,對《中國古代文學史》予以配合與輔佐。前者宏觀,后者精微;前者史論結合,后者則鑒賞擅場。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須將文學史與作品選融合,以便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深入學習。比如初唐文學部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選擇了初唐四杰、宋之問、張若虛、陳子昂等人的經典名作。倘若脫離了文學史空講作品,教學容易浮在表面,不利于學生的深入學習。因此,在進入初唐詩人作品之前,筆者主要為學生講解唐代詩歌的繁榮、唐詩史的分期、初唐詩壇概況三部分內容。在唐代詩歌的繁榮方面,筆者特別引用聞一多先生的“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盵1](P255)引發學生興趣,并順勢將《唐詩雜論》推薦給學生。在唐詩繁榮的原因方面,筆者特別介紹了科舉考試對唐詩的影響。舉朱慶余《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為例。此詩如一副精美的雙面繡,善用比體,以“洞房花燭夜”對“金榜題名時”。全詩以新娘自比,新郎比張籍,舅姑比主考官。整首詩委婉含蓄,一方面涉及唐代婚俗。新娘必須要在次日清晨在丈夫的陪伴下拜見公婆。如《新婚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绷硪环矫嫔婕疤拼男芯怼Ee子及第,不僅看卷面文章,還會考慮名流推薦。朱慶余以所作之詩詢于張籍,含蓄巧妙,韻味無窮。學生亦加深了對唐詩繁榮,詩賦取士的感性認識。在唐詩史的分期方面,筆者引明代高《唐詩品匯?總序》將唐詩的發展分成初、盛、中、晚四個階段,并梳理各段代表詩人及作品,使學生能俯瞰唐詩,掌握大局。在初唐詩壇概況方面,筆者提醒學生讀唐詩不止應關注盛唐詩歌,還應明白盛唐詩歌的繁榮實有初唐百年的鋪墊。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宮廷詩的時代,以李世民為代表,包括魏征、上官儀等人在內的宮廷作家群。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舊的詩風,建立唐詩風范的時期,使得學生了解唐詩之來龍去脈。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不少篇目是學生中學學習過的篇目,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品出舊詩篇中的新含義,值得授課老師深思。筆者認為在作品選解析之時,融入文學史相關知識,亦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如學習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边@篇經典之作學生可謂耳熟能詳,特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為名言警句,其中究竟是 “見”還是“望”更是令人琢磨思量。筆者講解此詩時,立足于對陶詩平淡玄遠境界的開掘?!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為東晉開國功臣,外祖父為風吹落帽之名士孟嘉,貴胄之家的“窮”實與平民的“窮”大有差別,因此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現狀值得玩味,“心遠地自偏”則讓疑問豁然開解?!斑h”不僅是魏晉玄學中的普遍概念,魏晉風度的重要表現,而且此句亦影響了宋代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為遠謫嶺南的王鞏與柔奴所作,特別贊美了柔奴的恬淡與靜美?!霸噯枎X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實與陶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關于“東籬菊”,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文學史中最早描寫的作品。屈原《楚辭?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并拓展開去,唐代黃巢《詠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彼未钋逭铡蹲砘帯贰皷|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蹦纤梧嵥夹ぁ逗铡贰皩幙芍︻^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鄙踔痢都t樓夢》中的“詩社”、《聊齋志異》之《黃英》。張潮《幽夢影》評價“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盵2](P5)自陶淵明之后,“東籬菊”成為了隱士之花,代表著士人疏野淡泊、清高傲世的情懷?!按酥杏姓嬉?,欲辨已忘言”,作為尾聯,很容易讓人忽視。筆者引入《莊子?知北游》,知北游而求玄,問于黃帝,不能得道,問于無為,無為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知又問于狂屈,狂屈則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細細品來,陶詩之“欲辨已忘言”實濫觴于《莊子》。作品選與文學史的融合,拓寬了作品選的容量,加深了作品選的深度。又如在學習陳子昂的作品之前,筆者了解到學生對陳子昂的認識主要在于其《登幽州臺歌》。筆者在課堂上板書杜甫《陳拾遺故宅》“公生揚馬后,名與日月懸?!表n愈《推士》“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辈⑦M一步提問,詩圣寬容,但韓子嚴謹,為何他們同時把陳子昂推到盛唐詩歌啟蒙的地位?難道僅僅在于這首《登幽州臺歌》嗎?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學習陳子昂的《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領會陳子昂反對齊梁詩風,推崇漢魏風骨,呼喚骨氣端翔,音情頓挫的盛唐詩風,在唐代詩歌坐標上給予陳子昂恰當的定位,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和思路。
三、注重新聞專業本色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活動、新聞事業的特點和客觀規律的一門科學。它包括研究人類新聞活動的歷史、現狀以及反映其本質特點的規律,研究包括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等在內的新聞事業的性質、任務、作用和普遍規律,以及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科學方法等?!盵3](P11)新聞工作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實踐性。筆者給新聞專業學生授課,努力將古代文學作品選與新聞專業特點相融合。
一是立足作品選,聯系當下。新聞之“新”在于時效,時效是新聞的生命,新聞人須密切關注現實,聯系現實。筆者在給新聞班授課時,努力將作品選的專業性與新聞專業的時效性結合起來。比如在講唐詩繁榮的時候,筆者向學生介紹《全唐詩》,有意避開一系列艱深而專業的論文,而是挑選了自媒體紅人六神磊磊的《今天能讀到唐詩,你知有多幸運嗎》。在梳理了胡震亨、錢謙益、季振宜、康熙皇帝對《全唐詩》的搜集和編訂后,請所有同學一起讀文章的結尾“因為他們,我們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偉大詩人們朝辭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曉汲清湘;看詩人們記錄下千里鶯啼、萬里云羅、百尺危樓、一雨;看他們漫卷詩書、永憶江湖、哭呼昭王、笑問客來。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運?!盵4]學生反響良好,一方面對于唐詩繁榮有了詩意感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同行六神磊磊的例證也使得學生頗有親切感。又如學習《世說新語》時,筆者講到了《世說新語?品藻》中一則,“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竼栆螅骸浜稳缥??’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桓溫英武善戰,權傾朝野,事業上如日中天,婚姻上尚南康公主,可謂人生贏家。殷浩則因北伐失利,被貶為平民。對話就是在這樣鮮明的背景下展開,桓溫的疑問也是我們的疑問,無權無勢,落魄潦倒的殷浩{什么與人生贏家桓溫爭鋒?最喜歡的是殷浩那句緩緩的答語“我和我做了這么久的朋友,我覺得還是寧愿做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原來人可以跳出功名權勢、金銀富貴,甚至儒家三立的期許,如此純粹地欣賞自己。筆者擴展開去,聯系當下,引入澎湃新聞《當讀書人遭遇土豪飯局》,“讀書和經商,并不矛盾,求知和求財也并不對立。兩者不可通約,我們沒必要將它們預先捆在同一根價值鏈條上比個高低勝負?!苯Y合古今,與學生共勉,欣賞自己,自信從容。
二是融入體驗式教學,注重實踐。新聞專業具有高度的實踐性,涉及到新聞采訪、新聞寫作等方面工作,對于新聞人自然提出了能說會寫、敏銳大膽的要求。筆者采用體驗式教學,盡力將新聞專業的實踐性與古代文學作品選的教學結合起來。在課堂上,筆者多采用吟誦式體驗教學與話題式體驗教學?!吨袊糯膶W作品選》收錄了大量的詩、詞、曲,它們既具有文學性,又具有音樂性,特別適合吟誦。吟誦關涉到旋律、節奏、音律,是對詩詞曲最美的呈現,更可以加深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王力《詩詞格律十講》就說:“詩寫下來不是為了看的,而是為了‘吟’的”[5](P1)在教學時,筆者有意播放葉嘉瑩、霍松林等大家的吟誦,希冀學生在吟誦聲中獲得對詩詞親切的體會,在潤物細無聲中領略古典詩詞的美好。在課堂上,筆者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如在講到李白的《將進酒》、高適的《封丘作》時,特別邀請班上個性豪邁、嗓音雄渾的男生起來吟誦,并請其他同學點評,同學們氣氛熱烈,在不知不覺中既提高了吟誦水平,又加深了對古典詩詞的意境的感悟。除了吟誦式體驗教學,筆者還有意識地引入話題式體驗教學,啟發學生思考,點燃學生辯論的熱情。比如在講到“三曹”中曹丕、曹植的作品時,筆者將兄弟兩人的詩歌對比鑒賞,并特別引用了王夫之的評語激起論辯。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云:“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稱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論大抵如此?!睂W生對才高八斗的曹植非常熟悉,因此此論一發,引起大家濃烈的興趣,筆者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力挺曹植,一組支持曹丕,在閱讀原典,查閱資料后予以論辯。在論辯中,學生一方面了解到王夫之的評價有其特定的時代與審美背景,但也有一些偏頗之處,另一方面學生對曹植、曹丕的詩歌成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筆者另外補充了曹丕的《與吳質書》“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涊喰靹樱e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凄然傷懷。”曹丕出身富貴,與曹植相爭,終得帝王之位,并得以迎娶甄后,事業和婚姻皆可謂圓滿,但曹丕個性中有一種特別的“銳感”,能于塵俗的圓滿中感受到人生的終極悲哀,稟之氣質,不可復制,難怪王夫之目之為仙。比如此書懷念與吳質一起的南皮樂游,妙思六經,彈棋博弈,食瓜品李,何其樂也,但曹丕卻聽悲笳微吟,頓感樂往哀來。另外,筆者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每位同學必須得上講臺鑒賞作品,至少一次,作為平時成績,不拘形式,或一人主講,或兩人合作,或多人訪談。比如有學生講解《古詩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樓》,兩人搭檔,一人播放PPT主講,一人則在黑板作畫,給予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重視多媒體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教學的傳統模式為“一塊黑板、一支筆、一張嘴”。此種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實與新聞專業的活潑、生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努力將多媒體引入教學,希望利用多媒體的光影聲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件處理方面,筆者堅持用PPT授課,在制作課件時,既囊括教學要點,又考慮課件美觀,并嘗試與學生合作,將學生新穎活潑的創意吸納進來,使得課件盡善盡美。在圖片的運用方面,筆者在教學中,引入大量直觀圖片,使得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比如在講解高岑為代表的邊塞詩派時,學生大部分為南方人,見慣了杏花春雨江南,但對于大漠孤雁塞北實有隔膜。為了讓學生領略到邊塞詩歌的真意,筆者特別放出了幾張敦煌鳴沙山的照片,有一望無際的沙漠,有秀雅清澈的月牙泉,有沉默強健的駱駝,筆者一邊放照片,一邊和學生分享自己游覽敦煌的感受。學生表示,看完圖片,他們引發了很多聯想,既有“平沙莽莽黃入天”的豪邁,又有“大漠窮秋塞草腓”的蒼涼。圖說古典文學,使學生受到了文學與藝術的雙重陶冶。在音頻的運用方面,筆者在教學中,重視音頻材料的作用。中國古代文學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最早文學的形態即是詩樂舞一體、文史哲不分。樂府能歌,曲子能唱,詩詞能吟。比如學習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惫P者為學生播放《甄執》插曲《菩薩蠻》,并向學生提問,這首詞安置在這部描寫深宮后妃的電視劇中合適嗎?學生反響熱烈,從詞中女子形象、心境、藝術形式等方面予以探討分析,對溫庭筠詞的溫深密麗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另外,筆者多次播放葉嘉瑩先生、霍松林先生等大家的吟誦,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詩詞的境界。在視頻應用方面,筆者積極插播視頻文件,以此傳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細致精微。比如在學習《西廂記》時,筆者在課前播放茅威濤、何英主演的越劇版《西廂記》,在悠揚婉轉的聲腔中,在精彩絕倫的表演中,營造婉約纏綿的藝術氛圍,幫助學生們提前進入《西廂記》的世界。又如講解王勃的《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惫P者特別播放了劉小鋒主演的《王勃之死》中王勃創作《滕王閣序》、吟誦《滕王閣詩》的片段,美輪美奐的畫面,一波三折的劇情,慷慨激昂的吟誦使得學生興趣大增,不僅站在同行的角度高度評價這部影視作品,而且加深了對王勃作品的認識。筆者也以劇情做結,與學生共勉。也許我們缺乏天才,做不了王勃,但我們可以做劇中的那位童子,初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居然跑掉了鞋子,希望我們在生活中永遠保持著那種對美的既驚且喜,亦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要之,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教學存在傳統與現代脫節等問題,筆者試著從融合文學史與作品選、注重新聞專業本色、重視多媒體教學三方面予以探討,希冀有益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的教學。
注釋:
[1]聞一多著,蒙木編:《聞一多說唐詩》,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年版。
[2][清]張潮著:《幽夢影》,青島:青島出版社,2010年版。
[3]新華社北京分社主編:《中外新聞知識概覽》,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年版。
論文摘 要: 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對其進行有意識的發掘與弘揚,有益于陶冶學生性情與塑造其價值信仰。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以文本為中心,使學生打好學識基礎,引入性情領會,進而貫通歷史蘊含與當下情懷,由此解讀出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就面向過去的古代文學而言,其教與學的過程就是對歷史維度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家、文學現象,以及內在規律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認知。而在這一歷程中所面臨的文本對象及其承載的文化精神內涵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傳承下來的深湛智慧精華。對于后來者來說,它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可以在其中尋找一個精神的棲居之地,進行個人心靈、道德、價值觀、人生觀的洗禮與重塑。而這也就是悠久傳統孕育的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之一。
但是,即使一個蘊含豐富的礦藏也需要開采者得其礦脈而入才能真正發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學人文精神教學傳遞的路途上,如何進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慎重思慮和實施的。面對古代文學文本,教學的環境與一般的讀者閱讀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個人化的閱讀與隨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種公共的語言環境中對文本進行品讀、分析,其所面臨的不單是一個個體對于文本的闡釋問題,還需要在課堂的對話條件下對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進行適度和妥帖的傳達,才能使其對學生主體自身的思想與情感產生一定的輻射影響,從而發揮出古代文學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價值。
一、以文為本
人文教育,因為其對于學生主體的道德完善與人格成長的重要意義而備受青睞。而對“人”的完善與培養,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標。但是所謂“人”的塑造實現不是理論的空談,它是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憑依著“文本”所開拓生發的環境而衍生的。在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構成的教學環境中,無論是作為導引者的教師,還是作為接受者的學生,他們二者對于人文精神的傳達與領悟都離不開以“文”為本的立場。
在古代文學教學的進程中要解讀歷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懷與藝術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觸作品,浸入文本思路,與文本共同思想進而體會領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活動便是圍繞著一定的文本,以一種師生對于文本的解讀與闡釋貫穿始終。所謂“論從史出”,一切的闡釋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應以文本語義為基礎,以忠實于文本原意為基本原則。而古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經典文本,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其與當下語言與文化存在一定時空落差,尤其所呈現的語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時候會成為學生理解文本語義的一重障礙。
就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最古老的一部詩集——《詩經》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義障礙,真正地解讀似乎是很難繼續深入的。就《詩經·豳風·七月》而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語義與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學習思維,文字的障礙就凸顯出來。文字的困難性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折感,這在許多時候顯然成為了學生學習進程中的一個問題。而更關鍵的是,在作品閱讀中,如果文字意義的辯定與解析不明就會使得接下來文意疏通、詩意理解和精神升華等一系列的教學導向發生偏差與誤讀。譬如《詩經·豳風·七月》第二章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一句,從前句可辯,文意說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傷悲與擔心憂懼又作何解呢?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注釋曰:“采桑女心里傷悲,害怕被公子們擄去?!憋@然這里是把“公子”理解為一種富貴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義。而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習慣語言意識中判定:“公子”專指男性,再與“擄”字聯系往往在腦海中解讀成了一種強搶民女的意味。這時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宮,將隨為公子嫁為媵,故治蠶以備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時忽然悲傷,以其將及公子同歸也。”[1]而“歸”字之意也不是“回歸”而是“女子出嫁”。由此,進一步引申出“古代貴族嫁女必以侄娣從之”的媵婚制習俗。而在此語義與文化的背景上,再發掘“女心傷悲”的情感蘊含就會從直接的“社會沖突意義”進而向女子“恐遠父母兄弟”,以及“傷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繼續發掘。
上述所言的教學過程與思路作為一個例證突出的是對文本的解釋與依賴,也許從某種程度上有些趨于傳統的知識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張僵硬的知識灌輸,而是著意表明一種“打好基礎”的教學立場。畢竟中國古代文學文本相對于其他文本來說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性,而無論從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講,文本識別與語義辨析不是教學的終點站,而是我們搭建的必要的腳下的橋梁,有了它的溝通,教與學才能自然實現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學始終都是人的文學,歷代的經典作品中往往蘊含著深厚的人生情感與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過文學作品接觸與領悟凝結于其中的個人與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對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與人文素養,是有著顯而易見的效應的。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效果,顯然僅僅依靠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作品文本的語義和文獻的考證講析和概念傳達是不夠的,真摯地深入文學作品解讀其人文情感,還需在文學課堂上引入性情來體驗與主導。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的方法解讀文本,將學生帶入古典語境,而且應在教學中“發揚真美,以娛人情”,[2]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學的生命力。
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意象、深遠的意境與不羈的想象,對于它的解讀,理性的拆解與分析有時候往往會有損其情境的渾融和圓滿,直接的結論宣導也無益于對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讀方式有時會對作品情志的傳達起到一種直接的作用。
所謂性情化的作品解讀實質上是一種傾向于領悟式的體驗閱讀與理解,它重在實踐一種獲得結論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富有情感的環境感召下,激發自身對作品情感體驗的認同。引入性情主導的文本教學,有時可以通過對經典原著文本的熟讀,先獲得文本語感,然后在反復吟詠體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領會情境,積累情感,從而深入到對文本的深層體會中。當然這首先要建立在語義暢通、文化熟悉的基礎之上。以《詩經·周南·芣苡》為例,這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文學史中多稱其是“一首描寫婦女們采摘芣苡的勞動之歌,全詩洋溢著歡愉之情”。但是這一主題概要顯然需要具體的閱讀體會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對這首十分簡短的作品,許多理性分析與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其審美之妙境。譬如從《詩序》說“婦人樂有子矣”出發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藥用之途,由此來發掘先民對生殖的崇拜和狂熱的詩歌主題。這顯然是一條深入發掘詩歌內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卻似乎忽略了詩中蘊含的情感與情緒的直接傳達?!镀]苡》全詩十二句,只換了六個動詞,形成了一種輕快的節奏,此時富有情感的誦讀可以說是體會詩歌歡樂情緒的一種直接方式。而要體會整體的詩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讀與知識消化之后,以一種真實的心靈和想象來領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3]這種心曠神怡的陶冶,也是涵養性情與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學中性情引入的主張,可以說是一種基于以“情”體“情”的思維,它雖然傾向于體悟性情感閱讀,但卻是應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它追求的應是一種有知有情的既樸實又富有性靈的教學過程。
三、當下重塑
古代作品蘊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效力,則需要跨越歷史與當下的距離來形成最終的共鳴,從而能夠走進當下,進入學生人格成長與培養的發展歷程,彰顯古代文學人文蘊含之于現實與人生的價值。
一般普遍認為,作品的意義和精神可以從很多層次上來理解,即作品創作時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傳中的闡釋與當下對文本意義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顯然需要面對這重重意義解讀。首先必須考慮的是作品醞釀與誕生時的本意,它雖不一定是解讀作品的唯一準則,但確是不能忽視的生成起點。而在其完成之后于歷史變遷中不同文化視野下的解讀,作為曾經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作品共生傳播了。那么處于當下環境的教學,明顯在時間與文化空間上與其所面對的文本存在距離,于是作為詮釋者的教師則需要溝通“彼”與“此”,將歷史語境中的文本移于當下文化語境中,讓學生形成與文本的溝通。
于是,古代文學教學的課堂中便似乎面臨著兩個方向的發掘與引導。既要引領學生走入過去,重新體驗文學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來立足當下,讓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傳達的人文意義境界。畢竟“解釋傳統的根本要義就在于指向現在,射向當前”。[4]而古代文學教學對于人文精神的發掘的意義也恰在于這種傳統生命精神對現代生存的啟迪。在教學過程中以當下意識闡釋經典文本新的價值內涵與精神意義時,可以說既是對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傳承。但是含蓄蘊藉的古代文學本身,以及歷代文論的繁復和時代的遠離,使得當下教學環境中對古代文學文本的意義與精神的理解趨于復雜。那些文學之作中既有一種于歷史流變中凝固的價值核心,又具有隨文化環境不停變化的豐富的意義和當下的多重闡釋可能。于是在教學這個公共語言環境中,面對著當下多元的闡釋與趨向過度的解釋,古代文學作品中新的精神價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進當下進程、體現當下關懷的同時,還需在慎重選擇中以一種適度性的立場來貫通古今。
參考文獻:
[1]姚際恒.詩經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8.
[2]魯迅.魯迅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