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具體做法
(一)做好宣傳工作
利用校園廣播、多媒體、黑板報、各社團力量等多種形式,在各班級進行大力宣傳短期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特別強調對學生以后的就業有一定的作用。
(二)做好培訓班的前期工作是辦好職業技能培訓的關鍵
培訓班前期工作包括教材準備、課程設計、師資培訓和安排、材料設施準備、授課計劃設計等,是保證培訓班順利完成的關鍵。我們按照國家按摩師、美容師、足療師培訓的師資及設施標準,合理應用本校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做好培訓班的前期工作。
(三)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是保證職業技能培訓班的質量
我們在師資安排過程中,選送醫學專業性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責任心強的老師到高等醫學院校、醫院及社區康體中心進修學習,他們經考試取得相應的中、高級職業資格,回來后成為培訓教學骨干。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有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授課計劃、合理的課時安排、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四)完善考試制度
根據國家勞動保障部職業培訓課程計劃,學生通過三個月時間學習培訓后,要進行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試。完善考試制度是保證考試質量的前提,主要是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驗好考生居民身份證,這是保證考生身份的真實性;(2)做好考試試題保密工作,提高考試成績真實性;(3)安排好考場和監考員、考評員和督察員等工作。
(五)做好資格鑒定
資格鑒定包括考試成績評定、審批考生各種材料,上報上級有關部門,最后是資格證書審核、發放,這是考生職業培訓的最后環節。
二、討論
(一)在校生職業技能培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根據醫學生特殊的專業性,我校從2004年起,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雄厚的師資水平,對本校在校生進行保健按摩、醫學美容、足部按摩等職業技能培訓,經三個月的培訓,95%的學生順利通過考試,獲得了國家勞動保障部頒發的資格證書。又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自已身心健康要求和意識在不斷的提高,市場和社區醫療點、醫院都建有大量的保健按摩康體中心及美容中心,需要大批量的保健按摩師和美容師、足療師。我校在校生參加按摩師和美容師、足療師的培訓,畢業后就業率是100%,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二)職業技能培訓是拓寬就業渠道和提高招生入學率的手段
隨著國家招生人數年增加,畢業生人數年增加,由于專業局限,就業空間窄小,就業竟爭激烈,就業形勢嚴峻。職業技能培訓使學生學多了一技之長,提高了就業率。我校已取得資格證的學生畢后的就業率達100%,從面也提高招生入學率,據統計我校每年招生人數逐年呈30%上升。
學生的就業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如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率是每位從事職業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職業技能培訓也是拓寬就業渠道的一種手段。
【參考文獻】
面對今年較為嚴峻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最近,勞動保障部聯合教育部共同啟動了2003年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按照“瞄準市場需求,提升職業能力,轉換擇業觀念,加強就業服務”的要求,在6月至9月,集中職業技能培訓優質資源,對高職院校中沒有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為培訓合格者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對鑒定合格者頒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并組織專門的求職招聘活動,提供職業介紹服務,為高職院校畢業生實現自主就業創造條件。
工程的實施重點是高職院校布局比較集中且就業任務重的大中城市,當前尚未落實用人單位的畢業生人數較多的高職院校。服務對象重點是尚未落實工作單位、本人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特別是農村生源的應屆高職院校畢業生。
勞動保障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和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動員組織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與高職院校一起,發揮資源優勢,圍繞市場需求,針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開發培訓項目,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培訓,對培訓考核合格者,頒發《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同時,勞動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將組織實施遠程創業培訓、電子商務師、心理咨詢師、制圖員職業資格培訓和現代制造技術(數控工藝員)、電路仿真軟件應用設計師等遠程培訓項目。各地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要優先安排取得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高職院校學生參加鑒定。8月24日,勞動保障部將專門為全國高職院校組織電子商務師、物業管理員、營銷師、秘書、公關員全國職業資格統一鑒定。
9-10月份,高職院校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將專門收集一批適合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需求信息,組織專場求職招聘活動,為取得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提供免費參加招聘洽談活動的機會。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將定期向教育培訓機構提供勞動力市場供求和工資指導價位信息,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對于半年內仍未就業的畢業生,可持高職院校出具的證明,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失業登記,納入失業人員統籌管理,享受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提供的免費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
目前,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與教育部門已經行動起來,正在聯合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其中,浙江、遼寧、上海、湖北、湖南已經先行開始試點。預計6月底,培訓工作將會全面鋪開。
一、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
工作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87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05個;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在就業10人;力爭將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
工作措施:
1.充分發揮職業介紹所的職能作用,全面掌握我縣企業空缺崗位,積極主動收集縣外、州外好的企業用工信息,并以各種方式進行,推薦各類求職人員到企業就業。
2.按照省、州就業援助政策文件規定,扎實推進就業援助政策落實。
3.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行動態管理,盡量按照其求職意愿進行推薦就業。
4.繼續做好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主動與財政、農行聯系。
(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工作目標:全年建立4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促進8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2013級藏區“9+3”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5%;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76%。
工作措施:
1.準確掌握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及專業,并針對大多數高校畢業生的專業建立4個見習基地,通過見習讓他們學習工作經驗,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各種形式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
(三)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
工作目標:全年完成品牌培訓100人;職業技能培訓540人;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140人;創業培訓50人;扶持城鄉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400人。
工作措施:
1.與縣內各大企業、賓館飯店聯合起來開展在崗培訓,提高在崗人員的就業技能。
2.結合我縣旅游業、開展鄉村旅游,廚師,挖掘機,手繡制作,汽車駕駛員,酒店服務,客房服務等技能培訓和農勞品牌培訓,讓廣大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3.通過各鄉鎮調查掌握的農村勞動力培訓意愿,對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
二、項目資金
(一)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安排州就業專項資金40萬元)
1.農民工在崗培訓資金,在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中解決,不足部分在爭取的就業專項資金中安排解決。
2.利用就業專項資金印發各類政策的宣傳手冊,讓各類求職人員、城鎮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3.小額擔保貸款資金80萬元由農行、信用社承擔。
4.殘疾人培訓18萬元由省、州、縣級資金安排解決。
(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安排6萬元州就業專項資金)
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6萬元由州就業專項資金安排解決。
(三)加強技能培訓
1.技能培訓所需資金,在州局下拔的就業專項資金中安排解決。
五大培訓項目惠及百萬人
百萬特別職業培訓工程期限為2009至2010年,具體安排五項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即:開展困難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項目,每年計劃培訓19.5萬人;開展城鎮失業人員技能就業培訓項目,每年計劃培訓13.5萬人;開展新生勞動力技能儲備培訓項目,每年計劃培訓2萬人;開展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實用技能培訓和農民工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項目,每年計劃培訓10萬人;開展創業培訓項目,每年計劃培訓5萬人。
這些人員可享受培訓
困難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項目,面向困難企業在崗職工開展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培訓:受培訓人員應具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出具的困難企業認定書;培訓人員與困難企業的勞動合同;困難企業職工居民身份證。
城鎮失業人員技能就業培訓項目,面向城鎮失業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社會其他特殊群體(包括兩勞釋放人員和殘疾人)等開展中短期技能培訓,參加者需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新生勞動力技能培訓項目,面向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學的人員(農村兩后生),開展6至12個月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參加者需持有:應屆初、高中畢業證書復印件;農村戶籍證明復印件。
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實用技能培訓和農民工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項目,面向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農民工轉移就業人員等開展實用技能和就業技能培訓,參加者需持有: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證明;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創業培訓項目,面向登記失業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及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及社會其他特殊群體(包括兩勞釋放人員和殘疾人),開展創業培訓,參加者需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大中專院校畢業證書或農村勞動力及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及社會其他特殊群體(包括兩勞釋放人員和殘疾人)等有關證件的復印件。
創業培訓可獲千元補貼
【關鍵詞】中職學校 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 職業技能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外出旅游、住宿、到酒店用餐的人數逐年遞增,外國游客到中國旅游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下,我國的酒店數量水漲船高,在中職學校中開設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也就成了大勢所趨。但據市場研究顯示,我國一些較為大型的、檔次較高的酒店對相關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職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僅僅掌握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不強的人員無法在酒店中發揮積極作用,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逐年降低。造成此類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學的落后性和不科學性,教育缺乏職業化的指導,畢業生很難適應酒店對管理者的職業技能要求。對此,我們要改變過去的單一教學模式,建立實訓基地,拓寬實踐渠道,為學生提供實訓的平臺,從而更好地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在酒店管理中發揮他們的優勢,以適應市場競爭的嚴峻態勢。
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滿足職業定位的需要?,F如今,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是社會運行的主體,是教育的本位參考因素。中職學校的教學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的就業為目標,培養具備完善道德素養和綜合技能的專業人才。酒店行業需要的是職業能力素質過硬的學生,因此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加強技術指導才是滿足市場需求的根本,是符合市場運行規律的保障。
第二,有助于改變以往的“本本主義”,完善教學內容。所謂的“本本主義”就是指以課本為主,只知道沿襲課本教學,按照書本知識開展授課的教學方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內容也不夠完善。加強對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形式,完善教學內容,切實滿足社會的需要。
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酒店的整體競爭力。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酒店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中職院校之間也存在著競爭。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生是占領教學前沿陣地、提高酒店管理水平的關鍵。具備良好職業技能的學生不僅能夠滿足市場的用人標準,還能適應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態勢,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和服務,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二、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學生對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存在認識態度的偏差。傳統理念認為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等同于服務員,學生不用掌握扎實的知識,也無須進行培訓。其實,酒店管理人員掌管著整個企業的運行,屬于中高層管理人才,他們在學習中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端正學習態度,在充實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管理組織能力,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進行學習。
其次,達不到酒店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勞動力素質較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創新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關鍵。中職學校培養出的酒店服務與管理人才大多只掌握書本上的死知識,實踐能力不強,職業技術不高,動手操作能力差,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乏處理問題的技巧,溝通能力也不強,根本無法滿足市場和酒店的專業要求。
再次,中職學校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目標定位不準確。學校是教學的主導者,是培養社會人才的搖籃,教學越合理、越完善,就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越能滿足市場和酒店行業的用人標準。但是目前一些中職院校不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技術培訓不到位,素質教育落實不科學,再加上師資力量和實訓設備的限制,導致人才的培養目標不規范,與市場需求背道而馳。
最后,教學過程中還忽視了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資格證書的考試認證。不同于學歷和文憑,職業證書是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考核認證,與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密切相關。但是一些中職院校卻忽視了職業技能考試的認證,學生無法獲得相關證明,無法體現自己的價值,導致企業不愿意錄用這樣的畢業生,也就無法提高學校的就業率。
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地了解了我國中職院校在開展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技能培訓時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了解了加強培訓對學生發展、市場需求以及學校教學的重要作用。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弊端,發揮培訓的積極作用,我們一定要找到有效的對策完善培訓,培養高素質的綜合人才。
(一)積極調研市場,開展校企合作
市場是中職學校學生畢業的導向,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參考內容。中職院校的教師一定要準確調研市場,明確大型酒店的用人標準,根據市場需求完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訓。與此同時,學校和教師要加強校企合作,多與酒店企業進行聯系,定期派遣學生到企業開展教學見習,從崗位實際需求出發,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力求培養出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優秀畢業生。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
中職學校是面向市場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的搖籃,具有較強職業技術能力的學生不僅僅具備某一方面的能力,只有全面發展且在某一領域具有較強職業素養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用人的需求。因此,我國的中職院校要根據實際,按照不同的酒店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具體而言,我國酒店分為商務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等,服務和管理人員又包括營銷人員、前廳服務人員、餐飲服務人員、客房服務人員、康樂服務人員等等。這就要求學校在教學中要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明確學生的畢業就業取向,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細化教學課程和內容,將學生分班、分組進行模塊教學,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服務技能、溝通技巧、應變能力、職業素養及語言表達水平,從而更好地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作用。
(三)利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培養職業技能過硬的學生
過去的中職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學生的綜合能力很難得到提高,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方法實施授課,在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術水平。例如,某中職教師在酒店服務與管理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小組授課的方式開展教學,讓他們扮演酒店的客人和管理服務人員,進行真實的場景模擬,并給服務者提出難題,通過模擬場景教學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職業技巧,從而培養出具備較高素養的學生,滿足市場用人需求。
(四)提高中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他們的教學水平、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對學生開展積極有效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職院校一定要嚴格考核教師的綜合素質,嚴格挑選具備教師上崗資格、掌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擁有較強教學技巧及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進入學校進行專業課和實訓課的教學。學校還要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并存的發展戰略,定期組織骨干教師和年輕教師到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和技能培訓,及時了解酒店行業的最新市場需求和動態,提高教師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教師在企業培訓期間,可將對客服務過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整理成教學案例,以充實教學內容。在教師“走出去”的同時,學??筛鶕n程需求,聘請企業專家擔任客座教師,還可定期邀請企業專家到校給學生進行專題講座,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教學與實踐相融合。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職業技能水平是衡量我國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指標。在現代化建設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酒店對服務與管理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學校一定要根據市場實際,結合企業定位,完善教學,加強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科學性,積極開展現代化教育,從而為學生實現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莉.中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問題及對策[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林菁.高職院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技能體系的構建[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3):112-113.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加上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面對就業難題,越來越多在校大學生選擇了考證來增加就業競爭力。政府在促進大學生就業計劃中提出了鼓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補貼和幫扶具體措施??甲C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會起到最佳的效果。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因其自身的培養定位,適當選擇考取實用的技能證書能在就業過程中凸顯自身的優勢。
一、大學生考證的現狀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加上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面對就業難題,越來越多在校大學生選擇了考證來增加就業競爭力。證書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擁有者的實力,能夠為激烈的就業競爭增加一個“砝碼”。大學生考證能讓學生們在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之間找到有效的平衡點,通過考證可以彌補當前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與社會生產實際的脫節??甲C作為目前比較合理的人才認證方式,是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合理手段。
政府就業促進措施中關于大學生培訓的補貼措施對于學生考取部分特定的考證有一定的鼓勵和經濟資助。上海市六大計劃助16萬大學生就業。其中第4條計劃為: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給予補貼。提到加大力度鼓勵大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本市高校大學生參加補貼培訓目錄內的技能培訓,鑒定合格后,可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一定培訓補貼。其中,畢業學年在校學生參加中高層次職業培訓的,給予50%培訓費補貼;畢業后未就業的大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給予100%培訓費補貼。措施中提到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大學生參加職業培訓的組織工作。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通過實施半工半讀、實習實訓、產學結合和定單式培養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增加發生的實訓費用,由失業保險基金予以補貼。[3]
可見,政府對于大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獲得相關職業技能證書,來增加就業能力是大力支持的,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保證和政策支持。因此,當前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也有責任積極做好大學生參加職業培訓的組織工作,正確引導和指導服務工作。
二、大學生考證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
當前,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和教育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初,就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引導大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興趣愛好等,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設計,作出職業生涯的規劃。制定近期、中期、長期目標。給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進行一個定位,以時間為單位,確定不同時期的目標,然后一步步實施,最終實現確定的職業目標。[1]而在一步步實現這一系列目標的過程中,除了專業學習之余結合自身的特點和職業生涯目標,選擇在各個時間段考取一些證書,是幫助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大學生的考證不再局限于英語四六機、計算機等級考這些“規定動作”,還有語言類證書、專業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等。
在輔導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的時候,通常最重視的就是三大要素:首先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指的是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價值追求等,進而進行職業傾向的分析。其次是對職業的分析,就是了解今后想要從事的職業類型需要怎樣的能力素質。再則就是環境因素的分析,這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地域等因素。這三點對于大學生理性選擇考證也很有指導意義,因此在選擇課程前先要衡量自己在哪個方面有待提高,選擇能提升自己職場競爭力的課程,同時要考慮到學校培養定位,個人能力發展的定位。除了要考慮自己的興趣,還要注意市場的需求,選取可以增加自身職業資質而又是市場所需的課程。一些適當的充電課程,可以防止職業斷層,保持職業發展的延續性,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甲C的理性選擇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會起到最佳的效果。
三、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理性考證的現實思考與分析
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應用型強調的是動手實踐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是指通過高等教育培養,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在某一領域內將其有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具體運用到經濟建設實踐中去,完成理論指導實踐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其培養特點是側重于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以產學研合作教育為主要人才培養模式。[2]
我校作為上海新建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服務面向應定位于:面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面向基層、面向生產建設、經營管理、咨詢服務的第一線培養人才、服務社會。[2]
我校畢業生按專業設置來分類,主要為理工科類的:電氣類、機械類和電子信息類和文科專業的經濟管理類、語言類等。這些專業都有相關的一些專業技能證書是有些用人單位考慮錄用時非常看重的。例如,電氣類的能力證書:中高級電工、CAD、Master/CAM、數控、助理工程師等證書;機械類的:中高級數控、電工中級、工程師認證、SolidWorks\UG\Pro/E\AutoCAD中高級、氣液電控制技術、三維數字建模師證書、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員;汽車運用技術:汽車維修中高級、汽車經紀人職業資格證、汽車營銷職業資格。電子信息類:國家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中級、計算機圖象處理與圖像制作、國家計算機程序設計技術中級、三維動畫制作、上海市網絡管理員、國家局域網組網高級技術、3DMAX;經濟管理類:國際貿易中高級操作、國際貨運、物流、電子商務、單證員、跟單員、外銷員、報關員。語言類;中高級口譯、英語函電等。
因特定的培養定位和服務定位。我校學生適當選擇考取實用的技能證書能在就業過程中凸顯自身的優勢。從我校就業中心多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能在2月份前首批就業的畢業生有著普遍特點:技能高、證書多,動手能力強,心態平。以我校經濟管理學院09屆畢業生為例,貿易類用人單位較看重的證書有英語六級;而財務管理相關的崗位有些會要求應聘學生持有財會類的證書如會計上崗證;物流和貨貸行業則看重航運管理類的物流、報關證書等等。擁有此類相關證書的學生往往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更多的青睞,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在人數眾多的畢業生中最終脫穎而出。
京滬粵三城市的調查也顯示,在相同條件下,有資格證者的就業機會是沒有資格證的2至3倍,工資收入前者高出后者60%甚至還要多??梢娐殬I資格證在就業中的份量不輕。
[關鍵詞]職業教育 實訓基地 就業促進體系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初、中、高相互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建立,培養了各層次的專門人才,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同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職業教育發展還有很大差距,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還處于比較薄弱的環節,還有許多深層次問題需要解決:職業教育系統處于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社會有偏見、關注少,其他部門和行業參與少;職業教育“三條腿”協調發展的問題沒有解決;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嚴格的就業準人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還有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每年面臨對農村幾千萬人次的勞動力專項技能和專門技術的培訓壓力;由于地區間發展差異較大,吸納能力有限,全國各類就業人員和各類畢業就業人員的壓力特別大。
一、體制不順是制約我國職業教育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根本原因
制約全國職業教育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因素主要有認識不足、政府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教師整體素質偏低等。而且,沒能打破原有人才培養條塊分割、部門間封鎖、地區間封鎖的局面,沒能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制,是阻礙全國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最大的特點在于“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的辦學方向,在于以推行“雙證書”制度為有效切人點,通過產學研結合,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學生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職業能力,提升其就業能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撐。正是基于這些特點,從發達國家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來看,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全過程,應該從一開始就由教育、勞動、人事、用人部門、用人行業、用人單位來緊密合作、共同完成。這不僅能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同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職業要求、同用人單位的能力要求緊密結合,而且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提高人才培養效率的體制保障。
但是,很多省區現行職業教育體制,存在人才培養部門只管教育,忽視用人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的職業標準和能力要求,忽視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忽視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要求,造成人才培養與需要脫節和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情況;勞動、人事等用人主管部門,重視勞動力和人才的使用標準,但存在忽視對人才培養的系統性、規律性要求,尤其是對高等職業教育缺少指導和參與,造成其畢業生發展能力和職業能力低下的情況;用人部門、用人行業和用人單位各自為政,進行行業、部門封鎖,熱衷于推行行業證書以獲得局部利益,政出多門,既給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人制度的推行造成困難,也損害了自身的長遠利益。這種條塊分割、部門封鎖、地區封鎖、“占山為王”的認識和做法,違背了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是制約和阻礙各省區職業教育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教育部強調,從事職業教育的各類院校要學會“三條腿”走路,即:全日制學歷教育、非全日制學歷教育、面向在崗職工和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三者并重、協調發展。國外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要實現“三條腿”走路,主要由二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學校須有豐富的實踐辦學經驗和優越的辦學條件,尤其是較好的實訓教學條件;二是形成了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專項技術培訓緊密結合的規范市場,沒有部門和地區間的封鎖和壟斷,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按市場規律自愿接受它所提供的相關服務;三是政府及主管部門在市場的形成過程中,主要發揮宏觀調控和指導性作用,培植和促進市場的生長,規范其運作,而具體的運行與經營主要靠實施者根據其供求關系自發調節。很多省區職業教育沒能實現“三條腿”走路,一是受到實訓條件的限制;二是受條塊分割、部門封鎖、地區封鎖的制約;三是缺少政府的統籌和主導,市場難以形成。
二、構建“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暨職業培訓指導與就業促進中心”體系
(一)“上海職業培訓指導與就業促進中心”的基本情況及啟示
1.基本情況。為便于開展社區服務,“中心”地處上海市中心地帶的天山路,占地面積二十多畝,投資兩億多元,建有培訓指導中心和新興產業、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等三大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能夠承接上百種職業工種的培訓、鑒定。其功能主要是:用財政補貼免費為在校學生、市民和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和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承接外來求職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承接相關培訓機構組織進行的職業技能培訓;按國家收費標準開展一百多個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投資及運作方式:政府投資為主(土地及建筑物),各職業工種培訓、鑒定室委托或引進各高校和企業進行投資、管理、經營,或采用合作經營、股份制經營等形式。
2.啟示。(1)“就業指導與促進中心”為求職者“量體裁衣、量身定做”,根據求職者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崗位和創業指導,在此基礎上再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鑒定后持證上崗或持證創業,并為其提供全過程的相關指導性咨詢服務;(2)“中心”免費為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有效地解決了許多學校實訓條件不足的問題;(3)委托和引進學校進行投資、管理、經營,將職業教育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有機結合,有利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促進了“雙證書”制度的推行;(4)“中心”免費為相關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正確引導學生、市民和失業人員參加培訓和鑒定,有效提升了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 (5)主要由政府投資,體現了“中心”的社會公益性;多渠道投資、多形式經營,調動了各方積極性,減輕了政府壓力,形成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6)以“中心”為平臺,整合各方資源,開展集中的示范性培訓、鑒定服務,打破了條塊分割、部門封鎖和地區間封鎖,以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為紐帶,將教育、勞動和人事用人主管部門,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等用人部門有機地聯結在一起,構建了一個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緊密結合的科學體系;(7)“中心”集聚了一大批從事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專門人才,發揮著“雙師”隊伍師資庫和師資培養集散中心的功能;(8)“中心”在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標準執行上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全上海所有的培訓機構有了統一的參照標準,知道了怎么做,有效提升了上海市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質量,推動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人制度實施,促進了就業。
(二)教育部“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的相關政策
其一,切實加大實踐教學的投入,今明兩年繼續投入20億引導資金,建設2000個實訓基地。其政策核心精神是“錦上添花”、扶優不扶貧,主要對地方政府重視、支持,并對前期建設有投入、建設效果明顯的實訓基地給予補助和獎勵。
其二,“示范性基地”要能夠發揮資源共享的功能,即能為周邊學校和省內外學校提供相關教學實訓共享的功能,能夠展開國家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功能、面向社區展開相關服務的功能。
其三,“示范性基地”的設施、設備及規范管理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對其他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以帶動地區內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
(三)構建“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暨職業培訓指導與就業促進中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