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要求
時間:2023-09-18 17:04: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25個糧食主產省份率先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自2009年7月份啟動以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很好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應該找出相應的對策予以解決。
什么是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是通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將耕地整理成為“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的高產穩產田。它不僅是土地、勞力資源等“硬件”的建設,也是科學技術等“軟件”的集成。不僅是一項田間工程,即對水、路、渠、林的改造和配套,更是實施土地平整、土壤結構改良的一項田面工程,是一個系統完整地提升耕地持續生產能力的綜合性措施。同時也是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的基礎保障,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建設高標準農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足
少數農民對農業綜合開發認識不足,群眾籌資投勞難以落實。土地治理項目名義上農民是實施主體,實際上是以縣級開發部門或鄉鎮政府為主體組織實施的。由于實施主體和利益主體不一致,農民分散耕種和外出打工勞力多,難以組織其投工投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實施和績效。
2.投資標準偏低
目前項目開發中農田配套設施投資標準偏低,不能滿足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執行的標準是中低產農田改造標準,不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按現行投資標準改造后的項目區,往往會形成所謂的“核心區”和“輻射區”之分。造成輻射區水利工程嚴重配套不足,形成“斷頭路”、“斷頭渠”現象,項目區群眾受益不均。
3.耕地難調,質量退化
延長土地承包期后,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耕地難以調整。按照“統籌規劃、集體資金、連片開發”的原則,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打破原有農田劃塊,重新調準農田分配,往往有些農民不愿接受。另外,在土地整理和標準農田建設中,對新增耕地質量要求有所忽視。且大部分采用機械方式開墾,土壤原有結構被打亂,土壤養分含量低。另一方面,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為追求較高的生產效益,進行掠奪式耕作,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綠肥等有機肥料,使得耕地質量大幅下降。
4.資金短缺,投入不足
由于農業綜合開發總體投入資金有限,農民投入難、地方財政資金緊張,近幾年,國家農發辦規定的畝投資標準難與國家農發辦2004年出臺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設標準相對應。由于畝投資標準相差較大,雖然我國許多項目區采取了集中資金、整合投入等措施,但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規模仍然不大,速度依然很慢。
5.規劃設計不合理,注重硬件,忽視軟件
在建設標準農田中,農業綜合開發較普遍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等有形實體工程建設,從規劃設計到實施,均精心布置,工程做得精、細、實、優。與田間工程相比,土壤改良、科技等軟件措施略顯不足,沒有真正達到綜合配套的要求??萍即胧┑葻o形投入的不足,高標準農田建設只能算是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投資效益的發揮,沒有真正體現高標準農田的目標。有的地方設計未從實際出發,存在著路渠建成后“進水渠不進水,排水渠不排水”的現象。
6.建設有力,運營乏力
在現行的農村分散經營體制下,大部分村鎮經濟基礎薄弱,許多建好的工程由于后期管護工作不到位,高標準農田發展不可持續。一些項目工程在建設當期當年,無論工程的內在質量還是外在形象,都可算得上是精品優質工程,一旦后續管護工作跟不上,工程破損擴大,高標準就會轉化為低標準。一些通過土地整理建成的標準農田,也由于后期管護不到位,導致整理好的耕地質量下降,甚至出現拋荒現象。因此,有效管護,持續運營,長久發揮效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建議
1.強化宣傳、提高認識。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擁有充足的耕地資源,而高標準農田是耕地的精華部分,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偫碇赋觯骸氨Wo耕地,就是保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就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護耕地最要緊的是保護基本農田?!蹦壳?,不少地方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還比較落后,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建設高標準農田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必須進行廣泛宣傳。
2.建設高標準農田要樹立“高”的理念,不可與中低產田改造的模式相等同。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中低產田改造工作的提升,中低產田改造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借鑒意義。但高標準農田建設不能與中低產田改造工作畫等號,用中低產田改造的思路來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標準、模式、機制等問題,都需要進行實踐、探索和總結,通過建立實驗示范區來加以驗證。既要充分利用以往中低產田改造搭建的平臺;又要深刻認識高標準農田建設畢竟與中低產田改造目標不一,一定要有新理念、新思路,絕不是增加點投入就能解決問題的。
3.因地制宜,科學開發。建設高標準農田,既要把耕地、道路、防護林、排灌渠道、機井、抽水站、輸電線路等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全面規范,合理安排,以達到改善和提高農業條件,更大程度地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的根本目的,又要注重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等工程設施建設。土地平整工程的實施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利于田間機械化作業,有利于水土保持,滿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風要求,便于經營管理;田間道路工程的實施要從適應當地地形地貌條件出發,從方便農業生產與生活、有利于機械化耕作和節省道路占地等方面綜合考慮,按照“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方便運輸、合理布局”的原則進行布設;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應有利于改善農田周圍的生態環境,防止或減少自然災害,提高耕地生產能力,促進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加大資金投入,集中資金保重點。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應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自身所具有的綜合性、區域性和按照項目管理的優勢,主動搭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資金整合平臺,按照“規劃先行,統籌安排,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原則和“資金渠道不變,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思路,統籌相關涉農項目資金,加強部門和項目間的有機銜接,形成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巨大合力。
5.整合項目,綜合資源。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復雜,任重道遠,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以財政支農資金為引力,以縣區為整合平臺,以涉農項目為依托,堅持綜合開發的原則,堅持規模建設的原則,堅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則,通過建立政府牽頭、部門實施、科學選點、統籌規劃、整合項目、規模開發、綜合資源、分別利用、渠道不變、歸口申報、縣級負責、有序推進、整體驗收、各記其功的項目建設機制,有效整合涉農項目,綜合開發資源,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使之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亮點,結構調整、特色示范的亮點,科學發展、持續利用的亮點。
6.創新機制,處理解決好土地流轉等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在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積極促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同時,充分尊重項目區農民群眾的意愿,讓項目建設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各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應依托資源和產品比較優勢,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處理好糧食生產與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產業化經營發展的關系,做到藏糧于田。走出一條立足區域優勢和主導產業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強和改善生態環境,融入到高標準農田建設之中。應正確處理適當提高標準與經濟適用的關系,探索適應市場機制要求的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和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確保國家投資效益的長期發揮。
7.加強管護利用。要堅持用科學的理念創新建立一種新型的管護機制。一是法律保護,將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予以重點保護。二是明確管護主體及責任,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應建立統一的、規范的高標準農田工程建設永久性標志牌,標明工程的范圍、面積、主要設施及管護責任單位等。要辦理好移交手續,縣、鄉(鎮)、村層層簽訂管護責任書,落實責任人,建立高標準農田管護長效機制。三是推廣科學技術,搞好開發利用。在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大力推廣先進的、成熟的、品質優良的科研成果,堅持標準化生產,使改造后的農田實現優質高效。
參考文獻:
[1] 張鋼軍, 張恩祿,侯宇.關于推進遼寧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思考[J].農業經濟, 2010,(3).
[2] 江蘇省農業資源開發局土地治理項目處.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09,(3).
[3]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耕地保護處.土地整理和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問題與對策[J].浙江國土資源,2007,(2).
[4] 2009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 示范工程項目正式啟動,進展順利開局良好[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10.
[5] 湖南省攸縣農業綜合開發辦.新一輪的糧食增長點——關于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調查與思考[EB/OL].攸州網,2009-09-29.
關鍵詞:城鄉統籌 人地掛鉤 土地整治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10-157-02
1 引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以及國土資源部《關于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建設的意見》精神,創新城鄉土地管理制度,促進城鄉統籌和“四化”同步協調發展,以現代產業園區和美好鄉村建設為載體,通過創新城鄉土地管理制度,實施人地掛鉤政策,推進全市城鄉之間土地資源合理配置,促進農村人口有序轉移,構建耕地得到嚴格保護、各類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集體土地資產價值得到充分顯化、農民權益得到切實維護的土地管理新格局,為皖北后發地區跨越發展探索新路。
通過人地掛鉤搭建城鄉土地一體化配置的新平臺,促進城鄉空間的優化重構,奠定統籌城鄉發展的空間基礎。新時期農村土地整治,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及美好鄉村建設完全合拍,不失時機地大力推進,恰逢其時。
2 人地掛鉤政策的內涵
人地掛鉤是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的基礎上“實行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定居規模掛鉤”,把“地隨人走”作為人地掛鉤政策的核心內容,遵循人口遷移規律和現代城鎮發展規律,以現代城鎮體系聚集人口增量控制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以現代城鎮體系聚集人口增量(以前兩個年度城鎮化率之差,即城鎮化增長率)與人口總量的乘積,扣除上級下達的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后,作為開展人地掛鉤的年度規??刂浦笜恕Mㄟ^優化土地空間布局,調整土地利用結構,促進土地集約利用、農業規模經營、農民園區就業、農村環境改善。
3 研究區人地掛鉤潛力測算
3.1 宿州市農村建設用地現狀及存在問題
3.1.1 農村居民點用地中空閑土地多,利用效率低
宿州市農村居民點面臨布局分散、閑置浪費現象較為嚴重的局面。農村居民點是以低層、單戶房為主,樓房很少,居民點建筑物密度與建筑容積率低。另外農村居民點用地中的一些生產性用地,如庭院用地,存在土地利用不充分和閑置問題。
3.1.2 農村居民宅基地超標多,農民集約用地觀念淡薄
宿州市一戶多宅、“空心村”及閑置宅基地等問題突出,造成土地資源使用粗放浪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年來農村相繼出現建房,由于缺乏嚴格管理、科學規劃和合理引導,農民建房一直處于隨意性的自發建設狀態,致使農村居民宅基地超標嚴重,許多新建房戶并不退出舊宅,已進城務工經商并購置商品房在城市居住的農民大多也還保留農村舊宅,于是就出現雙重占地,甚至一戶多宅、多重占地的現象,而老宅的棄置不用則出現了“空心村”現象,土地資源閑置浪費問題十分突出。
3.1.3 農村建房無序,村容村貌較差
由于農村村莊建設規劃滯后,農民建房隨意性很大,沒有統一的規劃設計,農民在建新房時多選擇在村莊交通方便,視野開闊,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段建房。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科學性指導,致使新建住房新房零亂無章很難達到美觀及質量要求,廁所、牲畜圈等輔助設施常與新建住宅連在一起,而且生活垃圾隨處亂棄,沒有統一的處置措施和統一的污水排放管道,雨天污水橫流,晴天穢氣難聞,農村居民點生活環境狀況較差。
3.2 潛力測算
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的測算方法較多,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法;(2)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現場調查統計法;(3)戶均建設用地標準法;(4)農村居民點內部土地閑置率法;(5)根據農村人口及人均居民點用地變化趨勢測算規劃潛力。
本研究采用第(5)種方法,即根據農村人口及人均居民點用地變化趨勢測算規劃潛力。主要基于由住建部規定的不同地區農村宅基地占用面積標準推算得出的人均居民點用地規模標準,測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理論上具備的整治潛力。
以建設部規定的人均農村居民點面積最高限150m2,利用宿州市現狀農村人口數據和預測得出的宿州市未來農村人口規模,計算得出宿州市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治的潛力,具體計算公式(1):
S= S現狀-P規劃0 (1)
式中,S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治的潛力,S現狀為現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P規劃為目標期宿州市農村人口規模預測值。
2012年宿州全市總人口為651.6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537.8萬人,城鎮化率為34.8%,農村人口為350.6456 萬人。2012年土地變更調查全市村莊用地為180.89 萬畝,人均村莊占地面積為343.59 m2/人。所有村莊全部進行集中整治后按照人均150 m2計算,需要安置用地78.90萬畝,可節余土地101.99萬畝,節地率高達56.38%。
4 人地掛鉤土地綜合整治模式需要堅持的原則
4.1 堅持保護耕地,節約集約
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落實節約優先戰略。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優化建設用地布局,實現轄區內耕地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增加用地更集約,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
4.2 堅持以人為本,城鄉統籌
始終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放在首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的,把保障縣域經濟和農村發展、促進產業園區發展作為立足點,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新機制,理順農民、集體和政府之間土地收益分配關系,促進土地、資金、人口等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優化配置。
4.3 堅持依法穩妥,有序推進
堅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有序推進;始終把握政策走向,制定配套政策和嚴格的監管措施,確保土地綜合整治和人地掛鉤工作依法合規、穩妥有序開展。
5 開展人地掛鉤土地綜合整治的預期目標
5.1 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現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得到全面實施,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持續提高,土地閑置浪費、低效利用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轉,用地布局更合理、糧食安全有保障。到試驗期期末,全市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耕地耕地保有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5.2 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同推進
通過優化土地、人口、產業空間發展布局,構建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四級特色鮮明、產城共融的現代化城鎮體系,形成產業支撐有力、人口轉移有序、資源集約利用、環境保護良好、發展成果共享的城鎮化發展新局面。
5.3 城鄉統籌發展機制初步建立
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初步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本形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股份化經營穩妥推進,農民合法權益有效維護,美好鄉村建設成效顯著,產業園區經濟發展壯大,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實現協調發展。建立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宅基地管理、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等制度體系,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6 開展人地掛鉤土地綜合整治的建議
6.1 探索資金籌措渠道
由于掛鉤項目投入巨大,因此必須建立多方而的融資渠道。一方面,政府可以每年拿出部分國土專項資金包括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土地出讓金、采煤塌陷區村莊搬遷資金等及整合涉農資金包括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建設、小型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農村環保工程等各項涉農資金用于人地掛鉤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另一方而,也可以出臺配套政策以及管理措施,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到此項工作當中。
6.2 探索城鄉統籌利益共享機制
探索城鎮產業園區與鄉鎮結對共建美好鄉村、統籌城鄉發展新路徑,高標準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促進農村人口在新型社區集中居住、轉移園區就業;原村莊建設用地進行復墾整治,在核銷美好鄉村建設用地、留足農村發展用地后,節余指標經批準有償調劑用于結對產業園區發展建設;指標收益全額返還結對鄉鎮,專項用于拆舊區復墾、新型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拆舊補償與建新補貼以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促進城鄉之間、工農之間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資源要素優勢互補、合理配置,逐步形成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持農業的良性機制。
6.3 創新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產權清晰、用途管制、依法自愿、有償有序的原則,全面推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集體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探索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按規劃用于除商品住房以外的建設;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有償退出、流轉機制,開展轉移落戶到城鎮的居民退出農村宅基地、房屋交易試點等工作。
6.4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通過集群式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園區產業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實現非農就業,鼓勵農民由個體進城務工向家庭式遷居城鎮轉變,完善相關政策、推動進城農民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和待遇,基本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工與城鎮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衛生服務,健全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確保進城農民安居樂業。
6.5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以現代農業“兩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為平臺,加快培育以農業企業為龍頭、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完善金融、科技等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引導城市工商資本投資農業,促進土地集約化、規?;洜I,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 劉彥隨.農村土地整治要讓農民受益[N].人民日報,2010-11-12.
[2]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32號[S].
[3] 宋偉,陳百明,陳曦煒.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測算模型的理論與實證[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l):1-5.
一、開發治理的基本情況
開縣是移民大縣、資源大縣、農業大縣、人口大縣、貧困大縣。全縣山地、丘陵、平壩并存,以山地為主,約占63%,丘陵占31%,平壩占6%,是“六山三丘一分壩”地貌。而中山臺地占丘陵和山地的較大比重,且多為糧食主產區。在幅員面積約780平方公里的九龍山、大德、義和、中和、南雅、郭家、敦好、白橋等8個鄉鎮的土地上,臺地耕種面積24.0萬畝,農業人口29.7萬人,人均耕地0.76畝。臺地海拔高度為350-950米,相對高度50-100米,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積溫6000℃,年降水量1000-1*mm,年日照時數1350小時,年無霜期260-280天。
九龍山鎮位于開縣西部,距縣城30公里,海拔780米至1184米,最高峰田家巖1178米,全鎮轄17個行政村,總人口47829人,其中農業人口46094人。幅員面積13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3581.5畝,其中田26995畝。其地貌特征為:南部為典型的坪狀臺地,跨東壩、九龍山兩山脈,古稱東里壩和西里壩;往北即稱天白山,地勢逐漸升高,以蓬萊地層蓋頂,圓丘起伏,構成淺丘漕谷地貌,地質和氣候均適宜水稻生長,所產大米品質優良,在縣內素享盛名,為我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然而,一些障礙因素嚴重制約著區域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農村經濟發展,表現在:一是地質構造復雜,坡陡土薄,植被較差,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較重,屬三峽庫區生態恢復與建設重點區;二是水源缺乏,田高水低,望天田較多,加之多年無投入,水利設施嚴重,工程蓄水標準低、容量小、滲漏重,旱象威脅大;三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不高,耕作技術落后,復種指數低,低產田土面積大;四是田間耕作道路體系不健全,連片規模小,農產品運載條件差,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五是農業結構矛盾突出,傳統的糧經、糧豬型結構明顯,農業生產效益低下。
為徹底改變中山臺地綜合生產能力低下的現狀,開縣農綜辦選點九龍山鎮東壩村,按照“統一規劃、連片開發、立體布局、治水保土、種養并舉”的開發思路,以低產田造為中心,以發展主導產業為重點,以區域綜合治理為載體,遵照基本農田區、水土保護區、生態還原區的不同特點,圍繞建設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和特色農業的目標,實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產業措施、科技措施,進行山、水、田、林、路、村綜合開發治理。項目總投資618萬元,從*5年月開始組織實施,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分期分項實施配套建設,現已初具規模。
二、開發治理的模式探索
堅持生態化、區域化、產業化的開發戰略,以治水保土為中心,通過綜合開發治理,實現從自然式到設施式、從平面式到立體式、從粗放式到園區式的轉變,形成了“固渠治水系統化、改土治田肥力化、修路治村機械化、結構治優產業化、造林治山生態化”的“五治五化”的開發模式。
具體內容為:
(一)固渠治水系統化。按照“隨山就勢,四水歸池,蓄水自給”的原則,根據山丘臺地地勢特點,重抓防滲堵漏、水系配套,以“攔、引、提、蓄、灌”等方式,因地制宜修建攔水、引水、蓄水、灌水工程。
攔——按照防洪要求和取水需要,在坡地上建截水溝、水平溝和排洪堰,在小溪上筑河堤、攔水壩,普遍實行條石硬化和水泥灌漿,將地表水、地下水、山泉水、土壤水、灌溉回歸水等和其它余水攔入堰渠中,防洪護地保土。
引——以防滲堵漏為中心,整治加固來水堰、引水渠和沉沙池,保證水源引入塘庫中。
提——少數潮沖谷地,臺地上端無水可引,而下端有水源,則在下端修建塘(庫),在上緣修建臨時過水池,通過配套電排向上提水解決灌溉問題。
蓄——根據水源狀況和灌溉規模,以山丘、臺地為單元,在區域上端小高地上修建中小型水庫、山平塘、水窖、防旱池、蓄水池等,實行防漏擴容工程處理,確保澇時蓄水旱時灌。
灌——利用水塘、水庫和小河小溪,引水灌田。以自流灌溉為主,輔以澆灌、噴灌或滴灌,配套建設“射線式”石砌防滲水渠、水泥渡槽或鋪設地下輸水管道,直接伸入臺地中央,進行節水灌溉。對坡耕地和坡地果園,通過建防旱池和揚水工程進行提水灌溉。
(二)改土治田肥力化。根據薄土瘦田、耕作粗放、地力下降的現狀,突出培肥地力的耕作措施。一是實施土地平整。大搞農田整治,對25度以下的坡耕地實施坡改梯,修筑石坎田埂,通過客土墊地、加厚土層、深翻改土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并實行溝、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建立高產穩產農田。二是實施“沃土工程”。以提高耕地投入產出率和肥料利用率為目的,通過對土、水、肥等資源的優化配置,綜合開發利用,精培土壤肥力。在基本農田區,結合工程、生物等措施,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培肥地力。三是實施科技種田。大力推廣稻草還田、稻草覆蓋栽培、拋秧、免耕技術等多項科技措施,有效提高土壤生產力水平。
(三)聯網治路機械化。按照“大車進村落,支路連農家,農機入田間”的標準,取直拓寬硬化項目區內通村入戶道路,并利用臺地的自然走向,配套建設機耕道路,延伸至臺地中心而后向四周擴散作業通道,形成“金線串珠”的格局。同時從減少占地、利于管理的角度出發,將灌溉水渠與機耕道并行建設,兩側栽植經濟林木,還結合改廁、改灶、改圈、改環境,實施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富民工程,既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又美化了村容村貌。
(四)結構治優產業化。堅持“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擇優發展”的方針,有效調整產業結構。一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提高復種指數,發展多層面的種養業,實施稻菜輪作、水旱輪作、種養結合,發展果稻——魚——藕、果——菜——桑等復合高效型糧經間作模式,多季種植,提高土地綜合產出效益。二是合理開發利用池塘水面,大力實施科技興漁,創新池塘養殖技術模式,擴大漁業養殖規模,發揮更大的生產能力。三是把發展糧食生產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以市場為導向,實施優質糧食安全工程,“做優”“做強”糧食產業。堅持“圍繞龍頭辦基地、辦好基地促加工”,把糧食生產、轉化、流通、消費作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進行系列化開發和整體建設,在基本農田區,圍繞優質大米的產品優勢,積極推廣如Q優6號等優質稻新品種,全面推行水稻高產規范栽培技術,確保項目區的優質米產品符合國家規定標準,以九龍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依托,把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區建設成優勢農產品示范基地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形成以項目治理推動基地建設,帶動一個主導產業發展的格局,實現農業綜合開發的持續開發效應。
(五)造林治山生態化。按照“臺緣樹戴帽,臺周樹鑲邊,臺下樹織網”的思路,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果,把臺地上方的荒山、陡坡作為生態還原區,成片栽植防護林和經濟林;把田坎、地邊、溪畔、路旁作為水土保護區,植造經濟林,涵養水份,防沖保土,抗旱穩收,形成一道道綠色屏障,促進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三、開發治理的項目管理
推進中山臺地開發治理,項目管理是關鍵,為此,我們整合資源,調度力量,創新“五步連環”的運作機制,確保了項目實施。
(一)堅持科學規劃。按照“規模治理,連片開發,分步實施”和“防洪與抗旱并舉,開發與保護并重,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的原則,遵循“建一流工程、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效益”的目標,對擬定開發區域,進行調查研究,現場勘測和科學論證,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因地制宜制定規劃方案,明確建設規格、標準、質量要求。
(二)精心組織實施。為加強組織領導,縣上成立了以分管副書記為組長,主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級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實行“縣級領導全面指揮,農綜辦組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督導,鄉鎮村社協調解難”的格局。設立工程建設指揮部,農綜辦抽調和聘請技術干部,長期駐扎工地,實施統一組織,統一施工;項目鄉鎮政府確定項目管理責任人,負責發動項目區群眾投工投勞、安全生產、排解各類矛盾糾紛。在具體施工中實行專業隊與群眾會戰相結合,手工操作與機械作業相結合,既保證質量又加快工程進度。同時制定并實施了“工程規程”、“工程流程圖”、“項目實施管理辦法”、“竣工項目驗收辦法”和“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項目施工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管理及施工技術規范”、“項目實施安全管理制度”、“項目實施工作人員及技術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項目管理制度,力求項目管理公開、公正、規范、透明,推進工程建設順利實施。
(三)推行民主管理。堅持以農民為主體,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尊重農民意愿,實行民辦公助,讓項目區農民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吸收農民參與治理開發的建設管理。一是實行競爭立項,把項目區農民參與開發的積極性作為擇優選項的重要條件;二是嚴格實行“一事一議”,對項目規劃方案、農民籌資投勞、土地占用等問題,以“八步工作法”進行民主決策,分別召開村組干部協調會、黨員思想統一會、村民代表意見聽取會和群眾公決會議,并張榜公示實施方案。三是推行工程業主負責制,選定具備條件的農戶或聯戶作為單項工程業主,引導農民投工投勞搞開發;四是全面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資金和項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標制,制定了《財政投入資金管理辦法》、《自籌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嚴格實行“資金撥付制”、“縣級報賬制”、“決算審計制”等一系列工程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專戶、專賬、專人”的“三?!惫芾?,全面規范各項支出,確保了工程資金??顚S脤9?。
(四)強化質量監督。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保障體系,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一是實行定期巡回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監督在工地,指導在工程,把項目質量監管落到實處。二是實行了項目工程監理制,簽訂合同,明確責權,細化施工現場監督,嚴格把好施工工序關、材料關、配件關、養護關和驗收關等“五關”,強化項目工程的質量管理;三是聘請項目區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的群眾代表擔任工程質量監督員,配合監理公司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監督,嚴把施工質量關;四是嚴格項目驗收,按照驗收結果進行竣工決算,凡是未按規劃設計要求實施的項目,責其返工,并相應扣減工程資金。
(五)搞好運行管護。為走出重建輕管的現象,不斷提高竣工項目管理質量和水平,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把工程管護列入開發治理的整體內容,重抓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利用會議、報紙、板報、標語、標示牌等形式廣泛宣傳工程管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管護政策和措施,增強受益群眾自覺管護綜合開發工程的意識,形成建設和愛護工程的良好風氣。二是落實管護主體。按照誰建設、誰收益、誰管護的原則,及時辦理移交接收手續,逐級簽訂“移交書”和“管護責任書”,建立縣、鎮、村三級管護體系;堅持“以工程養工程”的原則,采取受益農戶自管、村級干部代管、聘請人員專管、聯戶輪管和委托、租賃、承包或拍賣等多種形式落實竣工項目管護主體和責任人,推行業主制、合作制、股份制的資產經營管理機制,建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良性循環的運行管理模式。三是完善管護制度。先后制定了《水利工程管護制度》、《山平塘管護制度》、《農田用水管理制度》、《林木和果園管護制度》等,明確管護措施。四是搞好日常維修。采取一事一議和市場化運作的辦法,積極籌措項目管護資金,對項目設施進行經常性檢查、維修,確保工程設施正常運轉,長久發揮效益。
四、開發治理的突出成效
通過實施水系治理、道路整修、土地培肥、防護林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綜合開發治理,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社會發展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呈現了“青山綠水繞山崗,肥田沃土潤秋色,種養并舉產業旺,農民增收喜洋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一)農業基礎條件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綜合開發把治水保土作為綜合治理開發的突破口,突出興修水利、培肥地力和道路整治,緩解了多年困擾中山區域群眾生產生活的水患、水荒災患,增強了抗御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項目區總投資618萬元,集中治理完成修建引水渠和排水溝32.4公里,取引自然泉水8處,建排灌站7座,渠系建筑設施25處,新建山平塘28口,整治10口,容積40萬立方米,可灌農田4000畝,可解決人飲2萬人,畜飲35000頭的飲水難問題。新修機耕路8公里,修建人行路和田間耕作道4.8公里。改良土壤1萬畝,栽植果樹*0株,使開發區域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實現了旱澇保收的目標。
(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突出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高效農業生產技術和產業化建設,促進了項目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了在有限土地上增產增收,使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的矛盾得以緩解。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治理,水田全部種優質稻,形成優質產糧基地,并實現稻——魚——藕等種養結合的輪作、間作模式,而且普遍增種一季農作物,畝平增收入1080元;山地以煙葉基地為支撐,推行林藥間作,改變了原來單一種植玉米和洋芋的模式,實現農民增收。通過集中開發和農業結構的優化組合,農業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三)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條件得到改善。農業綜合開發突破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推動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帶動了區域生產發展;通過實施農田水利、道路整修、村容村貌整治、農民技術培訓,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社會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促進了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交通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有效地改善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開發治理的戰略思考
搞好中山臺地綜合開發,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立足于為后靠移民創造較高質量的生存基礎,立足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勢公共資源和公共產品,整合項目,集中投入,突出重點,持續開發,著力改善三峽庫區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條件、耕地質量等級,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和庫區土地的承載能力,為建設具有庫區特色的移民農業和新農村夯基立柱。具體應把握以下幾點:
(一)堅持五項原則
——整體規劃與基礎建設并重的原則。把科學規劃設計作為提高中山臺地綜合開發建設質量和形象的首要前提來抓。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根據區域自然資源、地理特點、土地利用、產業布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規格”的原則,采取“一步規劃,分步實施,串點連片,連續開發,形成規?!钡姆绞?,以配套完善農田基礎設施為重點,兼顧生態治理和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進行整體規劃。有效實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和改土耕作措施,著力改造中低產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生產發展。
——連片治理與生態建設協調的原則。注重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做到規模治理、綜合開發,形成“建成一片,富裕一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同時,在進行土地整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田間耕作道修建的同時,高度重視水土流失的防護工作和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形成生態環境建設的良性循環。
——規模開發與產業特色配套的原則。堅持規模開發和產業開發觀念,對有限土地實行開發性治理,一定要利用好氣候、地理等方面的優勢,發展區域性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一方面實行區域連線成片的土地治理改造,改善生產條件,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另方面,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通過政策調動、資金支持、信息技術服務等措施,抓優勢農產品和主導產業項目經營,突出發展綠色農業、優質糧油和稻田立體種養等優質農產品產業,形成優勢產業帶,并通過龍頭企業實施農產品深加工增值增效,開發高價值的優質產品,為農民增收拓寬渠道。
——工程措施與科技措施結合的原則。項目建設要以科技為先導,實行工程、農藝、生物、化學等多種技術措施綜合配套,充分發揮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并進的原則。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從工程建設之初就加強項目運行管理,使項目能夠長期發揮效益。
(二)突出四大重點
——強化基礎設施配套,打造設施農業。以建設基本農田為主攻方向,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土資源。
一是突出水利工程配套。按照科學利用地表水、合理開采地下水、努力蓄存天上水、有效回收灌溉水,攔、引、提、蓄、灌系統化的要求,統籌規劃農田水利工程,以現有老灌區改造、渠道防滲配套為主,推廣以蓄水、保水、調水、集水、節水為主要內容的旱作農業技術,建設噴灌、滴灌、管灌等節水灌溉高產農田。
二是突出基本農田改造。以石坎田埂、水平梯田為重點,改造中低產田,通過坡改梯、土地平整、深翻改土,加厚土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配套秸稈還田、增施農家肥、測土配方施肥、糧肥輪作、合理耕作等培肥措施,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穩妥地發展設施農業和旱作農業。
三是突出改變耕作條件。按照耕作機械化、勞動智能化的要求,利用工程措施,修建機耕道和作業通道,不斷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
四是按照科學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在抓好工程措施的同時,抓好市場平臺、產品認證、信息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推進優勢產業發展,打造特色農業。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壯龍頭、帶基地、興產業、富農民”的思路,發展優勢產業。一方面,面向市場調結構,圍繞優勢造產業,注重特色創品牌。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節水、生態的要求,打造優質糧食生產核心區域,注重發展特色農業和優勢產業,實現連片開發,規模經營,基地帶動,全面推廣“新、特、名、優”品種,大力發展優質糧油、柑桔、魔芋、蔬菜、藥材、畜禽、蠶桑、煙葉。另一方面,在提升產業特色和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加工型、市場型龍頭企業,做大規模,增強實力,打響品牌。同時,推廣“公司+經濟合作組織+農戶”和訂單農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深、加緊、加牢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實現企業增利,農民增收。
——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生態農業。庫區環境直接關系三峽工程的成敗,直接關系庫區群眾的世代生存。而目前的現狀并不樂觀,應加大投入建設力度。一是以中山臺地為單元,傾斜投入,搞好小流域規模治理、集中治理、綜合治理,加快生態建設步伐。二是以退耕還林為重點,大力營造防護林帶,提高農田防災抗災能力。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對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加強“四旁”、溝坎植樹和天然林保護,提高森林覆蓋率,重建綠色生態屏障。三是以發展沼氣能源項目為突破口,實施生態富民工程,發展家庭生態經濟,提高農戶生產經營能力。實施以沼氣為紐帶的“林草——養殖——沼氣——糧經”生態富民建設模式,實現廁、圈、沼、灶、菜、果良性循環,保護環境,美化村容,提高養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打造品牌農業。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大力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努力提高中山臺地開發的科技效益。一是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整合培訓資源,對鎮村干部和農民群眾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擴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應用范圍,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戶、示范園、示范點,增強農民的科技素質。二是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項目區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扎實搞好科技服務,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在項目區的轉化和推廣力度,把農業先進技術落實到田塊畜圈,增加綜合開發的科技含量,發展市場農業。
(三)強化三大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局觀、市場觀,進一步提高認識,把中山臺地綜合開發作為庫區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列入各級政府議事日程,認真加以重視。各級領導要轉變作風,經常性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掌握中山臺地開發過程中的情況和問題,積極協調予以解決。加強有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實現信息互動,資源共享,形成合力。積極探索中山地區的群眾工作方法,進一步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把臺地開發辦成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真正形成以農民為主體、政府引導、社會各方面參與的農業綜合開發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