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常用公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數學 經濟學 作用 思維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類型的學科,其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在其他領域中得到應用,例如幾何學在建筑理論中的應用、代數在航空航天科技中的應用等等,經濟學作為一門文理結合的學科,在做經濟學研究和日常經濟思考活動中,數學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從高中數學所學的知識出發,淺析高中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一、數學方法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周海濤先生曾說:“數學方法為經濟學理論的突破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位經濟學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痹诮洕鷮W中,數學的很多研究方法都適合于經濟學的研究中,一是數學的一大特點是應用的廣泛性,由于數學的不斷發展,在經濟學中衍生出了很多與數學研究有關的經濟分支,例如數理經濟學、經濟計量學、福利經濟學、博弈論等,在這里,博弈論應用的是數學的概率研究,根據不同事情所出現的概率來判斷經濟中的具體走向和利益得失,經濟計量學作為一門經濟統計類的門類,應用的就是數學中的統計學,通過對很多數據的合理統計,得出一個固定的結論應用到經濟發展中等等。
此外,數學方法不僅能對經濟關系和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進行分析,而且還能對經濟現象進行質的分析。因為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這個原理應用在數學和經濟學中也不例外,通過數學方法對經濟學中的質進行分析,考察經濟學中從量到質的轉化,不失為用數學方法了解經濟學原理的好方式。
二、數學思維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數學這門學科應用的思維方式很多,比如邏輯思維、推理思維、逆向思維、歸納和空間立體思維等等,這些思維方式同樣可以應用到經濟學中。比如經濟學就是一個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經濟學中,很多的經濟現象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也像數學解題一樣環環相扣,每一個看似獨立的經濟現象都與其他經濟現象的發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在經濟危機中由于經濟危機導致的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銀行倒閉、股市低迷等,仔細想來都是與當時的整體的經濟形勢帶來的連鎖反應,要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就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而是運用邏輯思維,把這些現象整合起來找出其中的關聯,只有這樣,才能使真題的經濟分析變得客觀和全面。
再如逆向思維是數學中需要用到的重要思維,在很多數學問題中,如果正面思考解決不了,就可以根條件層層逆推,這樣的思維方式對于經濟分析也十分有用,比如當一個企業面臨倒閉時,這是最后的一種由于經濟虧損造成的結果,但要想知道這種結果產生的原因,就需要用逆推的方法,在查賬時通過對賬目的層層還原,找出該公司在賬目中暴露出來的漏洞,在通過對公司資產的還原,統計中虧損的具體數額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立體思維原本是幾何中常用到的思維,但是在經濟統計中同樣適用,因為經濟現象和財務數字并不是單純的、片面的,把數字有機整合的過程也就是構筑立體思維的過程,而經濟學圖表常出現的立體規劃也是運用了數學思維的合理例證。
三、高中數學學習內容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高中數學知識在經濟學中也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例如通過數學的拋物線判斷商品的價格走勢,數學中的概率問題用以分析商品質量對價格的影響等等,此外,在數學習題練習中,我們也時常遇到一些通過數學公式解決經濟學問題的例子:
甲國某一時期,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10萬億元,由于生產發展,貨幣需求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貨幣量達到15萬億元,這時貨幣的貶值幅度為( ),原來標價30元的M商品,現在的價格是多少?
像這道題的解題方法就是用數學公式來解決,具體的算法是先通過流通貨幣量的增大來計算商品的貶值幅度,通過數學公式算出貶值幅度為[15-10*(1+20%)]/15=20%,再用貶值幅度和貨幣量的價格比推論出現在價格為15*30/12=37.5元。這道數學題目看似簡單,卻應用到了很多經濟學公式,比如經濟學中對于貶值問題的算法,貨幣需求量和商品增值和貶值的關系等等,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像這樣的數學題目有很多,我們在計算數學題目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應用到了很多的經濟學知識。
綜上,本文通過數學中蘊含的經濟學知識淺析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通過數學看經濟學,經濟學可以變得很簡單,因為雖然有很多的經濟學術語我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通過簡單的數學公式輕而易舉的算出經濟學中想要求得的答案。其實,任何一個門類的知識都是與其他門類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只要我們能認真的觀察,把各種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就會使很多復雜的專業知識變得簡單起來。
參考文獻:
[1]張文修.經濟學研究與數學方法――從諾貝爾獎看數學在經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當代經濟科學,2002,(01).
[2]史樹平.數學與經濟[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優化配置及其社會經濟關系的一門科學,經濟數學是一種嚴密、精確、實用的思維工具,是一門用數學方法來研究經濟問題,以解決稀缺資源如何優化配置的科學。基于資源存量與流量的可度量性,為了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公平,效率更高,經濟必須借助于數學。經濟活動的實踐證明,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量,并且在經濟發展中運用數學的程度與數學本身的發展密切相關。盡管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極為抽象,但是它們都是從生產實踐來的,并且能在其他學科中、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得以廣泛應用。正如恩格斯所說,應用數學來發展現實世界的這種可能性根源在于:數學從這個世界本身提取出來,并且僅僅表現這個世界所固有的關系的形成部分,因此能夠一般地加以應用。
由于現代化生產發展的需要,經濟學中定量分析有了長足的進步,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經濟學,出現了數理統計學、經濟計量學、經濟控制論等分支,這些新分支統稱為數量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觀經濟過程的數量規律,以便用來指導客觀經濟實踐;在經濟應用數學中,“成本函數”、“收益函數”、“需求函數”和“供應函數”等,得到廣泛的應用,把“二次函數”和“分式函數”擴展為“多項式函數”和“有理函數”,并用它們構造了總成本函數、收益函數、利潤函數、庫存總量函數、邊際函數等。所有這些函數思想在大學的應用數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利用,并且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相結合,集中體現了經濟數學思想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以下論述中我們針對企業管理的特點,重點闡述企業管理中的若干經濟數學思想,以求對企業管理實務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業管理中的若干經濟數學思想
在企業管理中,成本利潤、收入需求、價格等經濟量是決策中必需考慮的因素。為了達到利潤最大、成本最小、價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產量、最佳銷售量,最佳銷售價格,這常用到求函數的最大、最小值問題,即經濟學中的最優化問題,其實質就是求得能夠使目標函數達到極值時的選擇變量的代數值。
1、成本與利潤函數
企業成本分為兩類,第一類成本的特點是短期內不發生變化,即不隨商品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稱為固定成本(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者的固定工資等);第二類成本的特點是隨商品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稱為變動成本(通常有能源費用、原材料費用、勞動者的工資等等)。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和為總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為企業的產品產量,這就是企業的成本函數。利潤就是生產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與成本之差,L(q)=R(q)-C(q),這就是企業的利潤函數。
生產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獲取利潤,決定生產規模也是獲得最大的利潤。對于生產者來說,成本總是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產決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產量,還需要根據利潤的變化情況確定適當的產量指標。利潤函數L(q)=R(q)-C(q)=0時,此時生產者既不贏利也不虧損,即收支相抵,我們將滿足收支相抵的點稱為盈虧平衡點(又稱為保本點)。盈虧分析常用于企業經營管理中各種定價或生產決策。
2、邊際分析
在經濟研究中,若以原函數代表成本、收入、利潤等,通常稱之為總函數,如總成本函數,總收入函數,總利潤函數等,而對應的導數就稱之為總函數的邊際函數。邊際是對經濟與企業經營管理進行數量分析的一個重要概念:邊際成本在經濟學中,把產量增加一個單位時所增加的總成本或增加這一個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定義為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就是總成本函數在所給定點的導數。邊際成本在一定產量水平以下,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產量以上,會隨著產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時,成本會隨產量的增加越來越高,這是由于在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產需投資新的設備或增加工人工作時間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產管理中,邊際成本的分析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3、需求彈性分析
在經濟學中,把某變量對另一變量變化的反應程度稱為彈性。需求函數彈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需求彈性Ep為需求變化百分比與價格變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彈性有其實際的經濟含義是表示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時,其需求量將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經濟學中,當Ep<-1時,稱需求量富有彈性,也就是價格的變化將會引起需求的較大變化,這時需求量對價格的依賴是很大的,換句話說,適當漲價會使需求較大幅度上升從而增加收入;當-1<Ep<0時,稱需求量是缺乏彈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對變化小于價格的相對變化,此時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較小,在適當漲價后,不會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從而可以增加收入;當Ep=-1時,稱需求為單位彈性,這是需求量的相對變化與價格的相對變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漲價或降價對商品的銷售基本無大的影響。
在企業管理運用彈性進行經濟分析時,應該考慮以下幾點:(1)考慮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質,如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彈性小,奢侈品、可有可無的商品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商品的替代性強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質越接近,彈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費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種商品其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越小,則其需求價格彈性越??;商品用途的廣泛性,用途越廣泛,需求價格彈性就可能越大;時間因素,同樣的商品,從長期看,其彈性越大,從短期看,其彈性小。(2)考察價格與需求價格彈性的關系。在產品富有彈性的情況下,提高價格反而使銷售收入減少,降價卻能增加銷售收入。但隨著價格的下調,需求價格彈性也隨之降低,因此降價促銷是有限度的。近幾年的彩電大戰、VCD大戰實際上是降價大戰,其結果是不利于企業的生存、發展。因此,彈性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具體而有效的實戰依據。(3)考察需求交叉彈性。交叉彈性Exy是指一種產品的需求量對另一種相關產品價格變化的敏感程度。當企業的產品有互補關系時,就其中一種產品,定價較低可能會減少這部分產品的收益,若其互補品的銷量迅速增加,導致企業總的利潤增加,則此降價方案可行。Exy越大,說明競爭越激烈。因此,企業決策人員應了解掌握本企業產品的需求交叉彈性,除了采用靈活的價格策略外,更應把功夫放在開發產品、改進市場、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4、最優化問題
在經濟管理中,常常要尋求經濟函數在一定范圍內的最大、最小值,這就是最優化問題。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決策的最終目的,選擇利潤最大的產出水平是經濟數學在經濟管理中最顯著的應用。設利潤函數為L(q)=R(q)-C(q)(q≧0),為求出使利潤最大的產出水平,首先必須滿足必要條件,即利潤函數的—階導數等于0,此時,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其次,還必須滿足充分條件,即當利潤函數的—階導數等于0時,二階導數小于0。滿足這樣的充分必要條件的產出水平將使利潤最大。最優化問題在企業生產經營決策中也經常碰到。
三、運用數學分析方法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決策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正確處理經濟學與數學的關系
經濟學和數學在研究對象和科學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門科學,二者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滲透和互相利用。數學作為一種語言和方法,實現了經濟理論的模型化,使之對具有高度復雜性的經濟系統能夠得以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得出一般性的結論,直接為經濟實踐過程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同時,數學方法的運用,大大拓展了經濟理論的研究領域,提高了經濟理論的實用價值,從而推動了經濟理論的發展。
然而,經濟學不能變成為一系列抽象假定復雜公式的堆積,因為經濟活動的規律純粹用數學公式是推導不出來的,而且,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實踐過程相當復雜和多變,同時還可能會遇到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如果能夠科學、恰當地運用數學語言和方法,把經濟學和數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夠極大地推動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實踐工作的發展。相反,如果不顧主客觀條件的允許,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種公式和模型,把錯綜復雜、或明或暗的經濟現象設計成一堆龐大且難以處理的數學符號,可能導致經濟學成為一種完全虛構的假說。這樣,無論對經濟理論研究,還是經濟實踐過程,都將產生嚴重的誤導作用。
2、正確處理好經濟分析中定性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經濟學是一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融合的嚴密科學。經濟理論在研究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質是事物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觀存在的。任何量總是具有一定質的量,量以質為基礎,而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引起質的變化。經濟理論研究如果僅僅局限在定性分析上,勢必導致經濟理論的抽象化、空洞化和理想化,使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和解釋力;如果只片面強調數學語言和方法的運用,而沒有把經濟理論作為依存的基礎和條件,這種分析則缺乏科學性和可信度,也會導致經濟理論的簡單化、模型化和僵硬化。因此,數量關系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本質聯系,必須以經濟理論所論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作為基礎。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我們也應該處理好決策中質與量的關系。
一、擁有大量統計數據和資料
西方國家官方和民間研究機構都擁有大量的與合作社經濟有關的統計數據和資料,這是運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的主要前提條件。
1、宏觀數據較為完備。例如,美國農業部公開提供以下數據:第一,1913年以來的近百年的農業合作社的基本數據,包括農業不同類型的合作社的數量、合作社社員人數、合作銷售產值等指標。第二,1957年以來每年新成立的合作社數量;1875年以來130多年的每年因為解散、合并等原因而消失的合作社的數量。并且不管是新成立的合作社,還是消失的合作社的數據都是細分為十幾個農業行業。第三,1954年以來的每年農場主合作社的財務結構數據,包括合作社數量、合作社總資產、債務、凈財產、凈收入,等等。第四,1951年以來各州合作社的數量、社員人數、產值等主要指標。第五,1981年以來農場主合作社雇傭的全日制勞動力的數據,并且這些數據又分為棉花、奶制品等十幾個行業的數據。
2、微觀數據真實可靠,時間連續性較強。西方國家的合作社一般都是較為規范的管理,從而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數據較為真實可靠,時間連續性較強。這就為有關的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研究結果往往較為具有說服力。
例如,在西方經濟理論界,對合作社的生產目標存在一定的爭議,即合作社的經營目標是否也是與私營企業一樣追求利潤最大化?克雷格?本和約翰?彭卡維爾對美國西北部的11家生產膠合板的工人合作社的1968~1986年有關數據研究后得出結論:股息最大化和就業最大化都只能作為合作社經營的特殊案例來處理,不具備普遍性;收入、工作時間和就業都屬于合作社的追求目標,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但是相比較而言,合作社更重視就業,而不是收入。
這種能夠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的合作社不是個別的,而是普遍大量存在;不是只存在于美國,而是也存在于其他發達國家。例如,E.格里費爾-塔特杰和C.A.諾克斯?洛弗爾對西班牙59個合作社的1994~2001年財務制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合作社如果追求股息最大化,會導致合作社內部勞動力配置的無效率,即合作社不適合追求利潤最大化。
即便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數據也是齊全的、連續的。例如,瓦倫?高里、詹姆斯?塞爾康和羅德里戈?布來斯諾通過對哥斯達黎加1990~1999年的10年健康保健合作社的數據分析,發現在控制合作社診所與公共診所的社區經濟社會特征、年度時間趨勢、診所本身復雜性之后,與公共診所相比,人們因病一般性訪問合作社診所的人次多出9.7%~33.8%(95%的置信度),牙病訪問人次多出27.9%~56.6%,而對專家的訪問減少28.9%~100%。進入合作社的非內科的訪問人數、急診人數和平均首次訪問人數,與公共診所相比沒有什么區別。這說明,合作社診所是用全科醫生代替了??漆t生,但是卻沒有丟掉新病人、沒有拒絕急診、沒有用護士代替醫生。與公共診所相比,到合作社診所的看病者,人均住院天數減少了30.4%~60.5%(95%的置信度),實驗檢查減少了24.7%~37.2%,藥物減少了26.7%~38.3%,看病者人均總支出降低了14.7%~58.9%。
二、西方學者研究合作社經濟的主要方法
西方學者研究合作社經濟的方法有兩個突出的特征:一個特征是大量使用實證分析的模式,并配合使用圖和表。當然,這與他們基本上采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的思路是分不開的。如:對合作社的微觀分析,采用廠商微觀分析模式分析合作社的內部行為;采用競爭、壟斷、寡頭壟斷、雙元壟斷、混合壟斷的模式分析合作社參與市場競爭的行為和結果;采用公共經濟學的模式分析合作社的公共產品屬性,等等。另一個特征是大量使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進行定量分析。如:采用西方經濟學中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公式分析合作社經濟發展中的勞動力的貢獻的大小,并與私營企業進行比較,其公式為:
Q-=ALαKβ
Q表示產量,L表示勞動力的投入量,K表示資本的投入量,A、α、β為常數。該公式還可以擴展成多種形式。
再如,采用各種回歸分析數學模式進行定量研究。其基本公式是:
Y=C+aX1+bX2+dX3+ε
Y表示因變量,C表示常數,a、b、d表示系數,X1、X2、X3表示自變量,ε表示殘值。該公式也可以擴展成多種形式。
此外,還有需求彈性分析、供給彈性分析、邊際效率分析,等等。
三、反思與借鑒
反思中國合作社經濟的發展,不僅發展歷程起伏過大,難以存在能夠長時間持續發展的合作社,而且由于管理很不規范,根本就沒有可以信賴的微觀數據以供進行定量分析。有個別的合作社雖然可能勉強維持了較長的生存時間,但是卻沒有留下可供使用的數據。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的合作社的發展還很不規范,管理水平還很低,大有改進的空間;并且在宏觀管理和服務方面,其中包括數據的全面收集與整理,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而發達國家對合作社經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深入和有說服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夠從合作社經濟的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產生和提供可靠的數據。
在這一方面,美國有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美國官方對合作社的調查統計,最早是1863年,當時調查了35個乳制品生產合作社。第一次全國范圍的農場主合作社調查是在1913年進行的,并且持續到1915年,是由農業部負責實施的。第二次全國范圍的農場主合作社調查是在1919年進行的,并且是作為農業普查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的,也是由農業部實施的。1922年初美國農業部進行了第三次農業合作社調查,主要是調查合作社的購買和銷售兩個方面的數據。1924年美國農業部進行了第四次農業合作社調查。從1924年開始,農業部每年都對農業合作社的基本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和匯總,一直持續到現在。農業合作社的調查數據的出版是從1930年開始的,并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同時,美國合作社的管理也是很透明的,有關數據也是公開的。例如:合作社招聘總經理主要管理者的薪酬等,也是公開的,因為要公開招聘就必須“明碼標價”。并且合作社每年都必須聘請社會會計事務所,對合作社進行嚴格的審計。
1問題的提出
微分方程是高職經濟數學中一個重要內容,且是經濟類學生學習專業課程《西方經濟學》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并建立經濟模型常用的知識點。本文用微分方程建立經濟模型來說明市場中價格變化情況。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價格主要由供給和需求來決定,資源的配置通常都是通過價格的變化來調解的,而價格的變化是通過對需求與供給進行分析來確定的。這種對需求與供給的分析僅能解釋一部分價格的波動,實際上,價格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持需求與供給的均衡,價格高時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少;價格低時則相反,所以通過價格來進行調整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新的均衡點。
當需求與供給恢復到均衡后,價格就穩定在新的水平上。價格在這種新的水平點上應同時滿足:需求量等于供給量,且需求價格等于供給價格,這種價格就是均衡價格。對于市場經濟來說,雖然商品市場價格取決于市場供需間的關系,但是,實際的市場價格不會恰好等于均衡價格,而且價格也不會是靜態的,應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基于市場價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特用數學的方法建立一種模型來解釋這種價格的變化。
2模型的建立設
有某種商品,其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或者說該商品的供給量Qs與需求量Qd只與該商品的價格P有關。為簡單起見,設供給函數與需求函數分別為(公式略)一般地說,當市場上該商品供過于求時其價格將下跌;而當供不應求(Qs>Qd)時,其價格將上漲。因此,該商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圍繞著均衡價格Pe上下波動,價格P是時間t的函數P=P(t)。根據上述關于供求關系變化影響價格變化的分析,可以假設t時刻價格P(t)的變化率(公式略)
幾千年前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在創造“經濟”這個詞時就已經說明了它就是關于平民百姓理財的學問。亞當·斯密在《財富論》第四編開宗明義地提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在于富國裕民”。馬歇爾說得更直白,“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的一門學問,也是研究人的一門學問”。我國自古解釋“經濟”就是“經世濟民”的致用之學,是研究如何為普天下的老百姓最大化生產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學問。經濟學公開聲明是為無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是以謀求無產階級即大多數人利益為目的的經濟理論體系。由此可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大寫的人。
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是社會的主體,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離開了人,離開人的發展,“見物不見人”,就難以得出科學的結論。因此,經濟學的研究應該“以人為本”?!耙匀藶楸尽笔菑摹懊駷榘畋?本固邦寧”的角度上說的。不言而喻,中國最大的“民”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那些以農業作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農民。這些人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并承擔起現代化進程中的大量成本,因此,在他們的收入與富裕階層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窮人”表達他們的愿望。
經濟學既然是“經世濟民”,就應該把如何解決“貧窮”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減少“貧窮”,建設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中國新世紀的重任。改革開放25年來,中國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到29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降至3%。但目前的農村絕對貧困標準是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農民人均年純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標準,中國的貧困人口就增加到9000萬,占農村總人口的10%,而若按照聯合國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費不低于1個購買力平價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測算1個購買力平價美元折合2.5元人民幣,即人均年收入約900元,中國貧困人口就增加到1億多人。面對著相當于一個中等大國人口的“貧窮”,如果經濟學依然用“效用”來注解,顯然是不夠的。從這個角度上說,經濟學的最高境界已不是一個概念、一堆結論、一種邏輯,而是一種信仰、一種文化。
研究“三農”問題需要“窮人的經濟學”。中國是個農業人口占絕對多數的發展中大國,農民是最大的“貧窮”群體,農業是傳統的“貧窮”經濟主體,農村是典型的“貧窮”地區。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農民富了,全國才能富。在中國,穩定了農民,穩定了農村,就為整個國家的社會政治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個處于現代化過程中的國家,基本滿足大多數人的愿望乃是任何政府穩坐江山的“命根子”,這是現代政治穩定的一個基本原理。因此,研究“三農”問題其實就是研究我國社會穩定的基礎,研究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研究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基礎,研究我黨穩定執政的基礎。這是經濟學的大局,是經濟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舒爾茨針對“唯工業化”理論造成農業成為“糟糕經濟學的很大犧牲品”的狀況指出,“必須認識農業研究的經濟價值”,認為農民后天能力的提高,實用知識的進步,是未來經濟生產率及其對人的福利貢獻的關鍵所在。如果說,在以往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由于社會生產力的落后,人們無法克服農業對于自然界的依賴,飽受自然界的欺凌而時時要掙扎在貧困和落后的痛苦之中,那么,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科技、經濟和政治的進步,該到了打破這一定理的時候了。實際上,許多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隨著現代化的實現,今天已經與工業并駕齊驅。因而,我們有必要研究農民的經濟學,有必要把農民及農業作為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的農民是個潛在的龐大消費主體,是推動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最強大的動力。中國的農業是實現現代工業部門擴張最堅實的基礎,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牢固的支撐。
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不是一句口號,必須有針對性地構建社會結構各個層面的和諧,其中包含構建城鄉結構的和諧、構建區域經濟結構的和諧、構建社會階層結構的和諧。根本的目標是構建一個更加幸福、公正、和諧、節約和充滿活力的社會。從“理性經濟人”的角度看,市場經濟下產生的不公平等矛盾是一種必然,單純靠市場自身的能力是無法“自然稀釋矛盾”的。這就需要政府運用一定的制度和政策,采用稅收、轉移支付、補貼等手段,兼顧貧困地區、群體和必不可少的產業利益,防止貧富差距過大,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關鍵詞】經濟學基礎 手段 教學效果
《經濟學基礎》是一些管理類和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我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方法,提高學生利用經濟學的知識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在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供大家分享。
一、要做到了解學生
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效果,現在的高校教學中,無論是大班教學還是小班教學,幾乎沒有教師能夠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但是雖不能做到針對每個人的因材施教,卻要能照顧到大部分的同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屬于管理學科,但是該專業在我校被設置在信息工程學院,學院的整個學科大環境是偏工科的,總學時為32學時,學生錄取批次為本科第三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同學們的數學功底不是太好,很多同學都不愛聽大段的數學公式的推導與應用。所以在與教學目標不沖突的情況下,筆者盡量不講或少講數學知識,盡可能用文字的方式使學生了解一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另外由于課時所限,不可能將經濟學基礎中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知識點全部講全講透,所以在課時分配上面,應盡可能地拓展每個章節,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繼而引導學生在課后學習感興趣的知識。
二、修煉內功,拓展知識面
(一)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教師只有對自己所講授的課程做到不僅宏觀上掌握好整體脈絡體系,同時微觀上熟知每一個知識要點,才能在授課時突出重點、抓住難點,也才能讓易于學生接受。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教學過程如行云流水,搞好課堂教學。
(一)要完善知識結構,加深理論功底
要學習與該課程相關的學科,“ 要給別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專業精深、學識廣博,在教學中才能居高臨下,得心應手。
(二)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
經濟學的知識涉及面非常的寬泛,小到生活的點滴,肉價菜價的漲跌,大到宏觀經濟、世界風云,大量的知識需要任課教師信手拈來,合理的分析與思考,這樣既能吸引學生的上課興趣,又能很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業余多關注經濟熱點話題和新聞,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三、多種手段提升課堂的吸引力,促進教學效果
在本科教育中,大多數的經濟學教師普遍感覺到這門課上的越深,教學效果反而越差,甚至有人戲言,經濟學教師的優劣,與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成反比,與課堂教學的沉悶程度成正比。教師們怎樣讓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除了傳統的教師講授之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手段提升課堂的吸引力,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
在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理論教學,使得課堂教學非常的枯燥,經濟學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值得應用,這些案例的應用既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又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組織好相關案例,課間要引導好學生進行案例討論,課后要讓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另外,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能夠融入討論過程中,并且很多的見解都很獨特,給教師也帶來了很多的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日常的考核,讓一些優秀的、有思想的學生脫穎而出。
(二)經濟熱點話題的研討
當今時代,經濟熱點頻發。教師要能夠多關注社會中的經濟熱點,把這些熱點話題帶到課程中來,引導學生利用經濟學的原理來分析這些熱點話題。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可以增加課堂的吸引力,第二可以學以致用,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力。但同時要求教師對話題的研討要有控制,做到“形散神不散”,不能漫無邊際的隨意發揮。
(三)多媒體教學
(1)多媒體課件的使用
多媒體課件教學在現代的高校教學中已經成為主流,正成為現代教學的趨勢。它能夠圖文并茂,清晰地呈現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知識;它能夠極大地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能夠做到重復使用,知識共享;它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教學里面,由于要涉及大量的知識點、案例、熱點話題,所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否則一些案例及知識點的呈現單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不易記牢,靠紙質材料,又不環保。
(2)多媒體視頻的應用
數字化資源是信息化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視頻資源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資源形式,其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已被廣為認可,然而,視頻資源在課堂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從使用出發點看,視頻資源作為一種單純的輔的資源加以應用,表現單一;另外部分高校對視頻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存在著一些反對意見,普通教師對視頻教學的應用非常的謹慎,因而,視頻資源本身的教育能量沒有實現最大化。在《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教學中合理的使用一些視頻資源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獲得一些有益的思考。
四、結束語
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是在不斷發展的,經濟學也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它的時代性體現的特別明顯,在這個經濟熱點頻出的時代,學習好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緊跟時代的脈搏,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廣西;農業產業;區位商
1.引言
區域經濟學中,常用區位商來判斷產業能否構成地區專業化部門。區位商是指一個地區特定部門的產值在地區產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與全國該部門產值在全國產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之間的比值。利用區位商為人們區域經濟發展定量分析提供數據參考。探究廣西地區農業發展,對整個華南乃至南方地區農業生產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于廣西農業和農產品的研究較多,如李志剛,蔣斌從貧困視角出發,基于國內外農業推廣、農業發展和貧困理論基礎,對廣西農業推廣進行了研究;韋志揚,陸宇明等對廣西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情況進行探討;樊端成分析了近現代農業結構的演變,為廣西農業戰略性調整提供借鑒;李仕強認為應通過加強工作體系、標準體系、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整體提升廣西農產品質量。
本文利用區位商分析法對廣西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發展水平進行測度,以期為廣西農業發展提供建議,為協調廣西農業發展提供借鑒。
2.基于區位商理論的廣西農業分析
2.1區位商理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區位商指數(Location Quotient)是經濟學中常用的分析區域產業優勢的指標,是產業效率與效益分析的一種定量工具,它通過衡量某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優劣劣勢及該區域在高層次區域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計算某一區域產業的區位商,可找出本區域的優勢產業,根據區位商LQ值的大小來衡量專門化率,其計算公式為:Q=■。式中,Q表示區位商,x■表示i產業在j區域的產值,x■表示該區域的j總產值,xi代表本地區所在國家或區域i產業的產值,X代表本區域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總產值。Q值越大,表明i產業在本區域發展水平越高,發展優勢越強;反之,優勢較小。
2.2廣西地區農業產業區位商計算分析
本文選取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2012年有關數據,根據區位商計算公式對廣西農業產業區位商指標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如下:
圖1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發展區位商一覽圖
分析表中結果,廣西地區林業商數均值最高,總體也高于其他產業,證明廣西林業優勢最高;牧業商值整體較高,均值排第二,發展優勢顯著;漁業商數均值維持在1.75左右,屬于廣西次優勢產業種植業;種植業商數均值為1.61,在2011年下降明顯,優勢性最低。
3.廣西農業產業的發展對策
研究發現,廣西農業整體發展較好,林牧漁業水平發展平穩,但種植業發展略顯疲態。因此,廣西應采取引導與扶持對農業產業發展予以調整。
科學指導林業發展。加強森林管護經營,提高林業產業集中度;整合林業資源優勢,建立林業技術創新和林業科技應用激勵機制;建立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點,加快林業人才培養;利用林下資源,推動林下經濟規?;a業化、集約化;扶持林業生物能源開發利用企業,提高生物能源產業化水平。
合理保護牧業發展。自覺保護與合理利用草場資源,推廣果園地表間種和套種牧草,增加飼草供給;利用廣西牧業優勢,發展特色牧業;建立牧業生產合作社,推動產業向精細化方向發展;選育和引進畜禽新品種,提高良種良法水平。
全面優化漁業發展。改造中低產池塘,對中低產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發展高密度、集約化漁業養殖;加強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提高漁業的綜合效益;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修復和豐富漁業生態資源;完善和加強執法管理,推進增殖保護區和資源生態保護區建設。
重點協調種植業發展。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確保糧食安全,正確處理糧食生產與結構調整關系;堅持科技興農,實施種子工程、植保工程等科技興農項目,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參考文獻
[1] 李志剛,蔣斌.貧困視角下廣西農業推廣探索[D].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01.
[2] 韋志揚,陸宇明,韋昌聯,覃澤林,于平福,陸定迎.廣西:廣西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南方農業學報,2011.08:1020-1024.
[3] 樊端成.近現代關系農業經濟結構的演變透視[D].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10.
[4] 李仕強.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其工作思路[J].廣西:廣西科學院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