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基本文學常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對策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研究領域非常廣闊,是一門很成熟的研究學科。但該學科在課程的教學研究方面很滯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高等院校古代文學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高等院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影響。
一、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優化高校文學教育實效
前期,高校進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學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偏重于教學手段方面的改革,對課程理念、課程內容缺乏研究,對課程設置的目標不夠明確,沒有實質性的推動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新時期推動高校文學教育改革對推動課程教學、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對培養古代文學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日益加劇,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對高等教育質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從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課程目標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強高等課程競爭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助于傳承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學蘊含深刻的人生體驗、哲學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為了提升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和國民修養,當今社會需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文化熏陶。因為它承載著中華優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著開啟民智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作用??上е斑@門課程沒能發揮其在國民教育中的應有作用,而隨著社會不文明行為的增加,課程也需要由知識教育變為道德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
二、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教學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標
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對中國文學教學理念研究不夠。雖然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豐富課堂,提高課堂的活躍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長期使用這一教學方法和手段,或者經常性的變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對于長期不重視教學理念和目標的研究,不利于學生找到認同感,學習的目標意義不明確,在學習古代文學課程上,沒有目的性,對學習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鑒定不明確,都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重實訓技能培養,缺乏相應的實訓手段
隨著大學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時相應減少,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很多高校在對學生考核評價時偏重于課程實訓,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由理論為主,轉變為實踐教學,給學生增加了相應的實踐學時。高校普遍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進行實踐教學,應用什么樣的手段去開展實踐教學。很多高校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去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觀看影片的方式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雖然教學方式有所變化,但是取得的教學效果仍然不夠理想,對中國古代文學教育長期發展,對提高高等院校學生的實踐技能仍顯不足。
(三)重文學作品學習,缺乏國學經典創作
中國古代文學教育課程內容設置主要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文學作品,這類作品一般是歷史傳唱,文學色彩濃厚,且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這類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視,在安排課程時對于課時的安排就相對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強一些,各高校也紛紛成立專門的國學院,開展國學教育,開始重視國學經典誦讀。高等院校在開展課程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時,在國學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時就要求大學生要開展國學閱讀主題活動,列出必讀科目,將平時的表現和最終考核結果綜合進行評價,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不強,疲于應付的思想還存在,筆記報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顯。
三、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學設置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改革理念和目標
科學設置本課程的目標,使學生通過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掌握基本的文學作品知識和文學史常識,加深對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文學悠久傳統和主要特點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基本要求,對于基本常識要熟練掌握,對于文化常識能夠正確判斷。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言說方式和藝術特點,能運用文學、語言學、美學、歷史等相關知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家、作品、文學事件、文學現象、文學流派進行分析和評述,在宏觀上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展線索。
(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學教育教學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術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聲光畫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高等院校應該注重為教師提供諸多素材的條件,因為在制作這些音像資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沒有便利的資源和條件,會極大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體資料借鑒意義也很有限,不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對資料的選取要本著實用,能夠擴大大學生的文學視野,能夠形象的說明問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克服過去單純的灌輸式的教育,不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深入的研究問題,活躍課堂氣氛,推動中國古代文學進一步發展。在研究古代文學課程時要結合其內容和特點,在網絡化時代,對中國古代文學文獻檢索和收集相關學術最新研究成果顯得日益重要。將過去那種傳統的古代文學與現代網絡文獻檢索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在大學生面前,可以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為他們獲取更多的研究成果?,F階段,很多優秀的中國古代文學被文化部門,廣電中心拍成了優秀影片,在全國各大劇場進行放映,這又為大學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學提供了一定的途徑,使得大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得到學習,激發研究的興趣。
(三)樹立新型學習觀,將中國古代文學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所謂人文教育,其本質在于人性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加強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進受教育者個人及社會價值的實現。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化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進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彰顯,再加上人文教育功能的實現并不能一蹴而就,人們的教育觀念開始向科學知識教育傾斜,人文教育逐漸被忽視。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科學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對立也屢見不鮮。教師們盲目地認為,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讓學生立足于社會,就必須使他們掌握特定的謀生技能,因此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就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一些專業技能課變成老師和學生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而文史哲等課程則被置于無關緊要的地位,大學教育呈現出過分專業化的弊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2]。這就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人的健康全面的發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重專業,輕人文”的教育觀念則偏離了教育的初衷。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石,因此在高校教學中如何加強大學生的人文教育是關系到整個社會價值導向和整個民族精神塑造的重大課題。
二、高校日本古代文學史課堂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日本古代文學史的授課對象為高年級日語專業的學生。語言類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分注重語言這一工具,認為語言學習的目的無外乎聽、說、讀、寫、譯這幾種能力的習得,語言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知識則無關緊要。部分教師“重專業輕人文”的教育觀更是加深了學生這一錯誤認識。因此,目前高校日本古代文學史課堂出現的問題是,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對教科書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對古代文學史中涉及到的作品及其社會文化現象只字不提或籠統概括;學生則更是出于應付考試、拿學分等目的,機械地學習此課程,教師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边@句話的意思是:“學生們為什么不學詩呢,詩可以激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边@是對文學人文教育作用的最高度贊頌。日本古代文學史不僅是一部日本文學發展史,也是一部日本文化、文明的進步史,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史。它具備文學和歷史雙重學科的性質,應該是對日語專業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對日本古代文學發展規律的探索和總結,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通過對文學史中出現的著名作家的成長、經典作品的誕生、代表流派的形成等時代背景和歷史要素的考察分析,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通過對作品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通過對中日文學發展史的對比以及文化差異的對比,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等。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日本古代文學史的教化功能,改變過去教學中只重視傳授專業知識的做法,注重人文教育,使廣大學生在學習日本古代文學史的過程中真正獲得心靈的熏陶和升華,“使學生變成歷史意義上、文化意義上、情感意義上、道德意義上的人,實現精神成人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視域下的高校古代日本文學史課堂教學
(一)分析我國文化對日本古代文學的建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中日兩國同屬于漢文化圈,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學的建構,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對日本古代文學的建構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向學生講授日本古代文學史時,不能忽視中國古代文化的以下作用:奈良時代,漢字的傳入結束了日本漫長的口承時代,使日本進入了文字記載時代,首創了由變體漢文或純漢文書寫的文字文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并為假名文字的產生打下了基礎;平安時代初期,日本貴族文化興起,漢字文化更是被置于公眾場合,《凌云集》《文華秀麗集》等大批漢詩集出現在日本文壇,一度占據日本古代文學的主流,掀起了唐風文化的。初期的漢文學模仿帶來了平安中后期的漢文學深層消化吸收,間接地推進了日本文學的“和風化”進程。日本古代文學雙壁《源氏物語》《枕草子》中的白詩受容等就可以反映出中國文學對日本文學的深遠影響。鐮倉室町時代是日本文學發展的特殊時期,這個時期的日本戰亂頻繁,文學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在中世文學代表作《沙石集》《徒然草》等作品中依舊可以看到中國儒家、道家與佛教典籍及其思想的受容;江戶時代的草子文學、讀本等更是處處有中國明清志怪、傳奇小說的縮影,甚至出現了以中國的小說為題材的“翻案小說”。通過以上的日本古代文學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日本古代文學史是一部日本文學自身發展史的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部中國文化受容史,以此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輝煌及其深遠的影響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使學生樹立起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解讀日本古典名著,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是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一種重要素質,審美素養的提升應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古代日本文學史課程的講授不僅要包括基本文學常識、文學概念的講解,更要與經典作品的解讀相結合。文學反映的是人與世界的審美關系,對文學著作學習、鑒賞的過程,同時也是審美素養形成的過程。文學經典名著表面上看起來或許只是一次遠離社會生活的個體審美事件,但歸根結底是與某種意識、思想、觀念聯系在一起的,是對客觀世界的人格化處理。在作品的世界里,人的思想、行為在文學藝術中被展示、被感受、被體認,從而在讀者中引起一系列積極的反應。不同時代文化渲染下的讀者對同一作品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審美態度。在日本古代文學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文學理論的有效滲透,奠定學生審美意識的思想基石;通過文學經典著作的講讀,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真正做到“以美啟真、以美啟智、以美育人”。日本最早的和歌總集《萬葉集》以雄渾、樸實、清新的歌風奠定了日本文學的基礎。其作者層上至宮廷貴人下至普通庶民,題材廣泛還涵括了日本偏遠地區的民歌———“東歌”“防人歌”等,被稱為日本民族的精神故鄉?!度f葉集》是古代日本人民對自身精神生活的直接表露和最真實情感的流露,他們熱愛山水,敬畏自然;忠于國君,奮勇征戰;悼念死者,感傷離別;滿懷希望,追求自由。通過對《萬葉集》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理解用文學來表達對自然及人生的最淳樸的感動———“誠”的文學美意識。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語》與清少納言的《枕草子》被并稱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雙壁。作品《源氏物語》以光源氏為主線,描寫了不同身份貴族男女間的戀愛糾葛及生死別離,“美麗”和“哀愁”是貫穿小說的主線。對《源氏物語》的賞析可以讓學生理解日本美學中的“物哀”精神。與此相對,清少納言則一改平安貴族們作品中慣有的感傷情調,采取積極的創作態度,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描寫,創造了“明快”的世界,它與《源氏物語》中的“物哀”一起,構成了平安朝文學中的兩大審美趨勢。
(三)探究文學中日本特有的文化現象,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學是一種心靈文化,是文化的表征,是體現文化精神、具有傳播與教化功能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建構活動,它并非游離于文化系統之外?!比魏螘r代的文學都映射著各自發展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政治思想以及意識形態等文化內涵。因此,在日本古代文學史課堂教學中,不應局限于文學本身的研究,而應將其上升到文化層面,探尋文學背后的文化意義。日本古代文學史是日本精神文化的源頭,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加客觀地理解日本文化,拓寬視野,并用廣闊的視角去比較中日文化的異同,從而加深對中日文化異同的理解,更好地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日本文化向來被稱為“雜合文化”,日本古代文學史中不同歷史階段中國文化的受容,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的這種“雜合性”,了解日本民族自古以來對外來先進事物所采取的慣有的積極吸收、巧妙融合的態度,從而使學生理解當今日本社會對外來文化強有力的兼容和吸收。日本古代文學作品中歌頌自然的作品的大量存在,則展示了日本人對水木山川、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這與中國古代作品的“詩言志”傾向大有不同。對中日文學差異的講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待外來事物和文化。另外,日本古代文學中武家社會生活的描寫則有助于理解日本人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古代日本稻作文化中則體現了日本人的集團意識。這些異文化的學習和理解,對學生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際中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四、結語
Disscuss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中文摘要】 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是相對于應用文體作品而言的,它主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這類文學作品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文學常識,培養他們閱讀感知、探究、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陶冶情操,進行審美教育,同時也發展其形象思維能力,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可以說是居于基礎地位的。新時期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基礎教育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由于受到傳統理念的束縛和對新的教學理念認識的偏差,使得文學作品閱讀教學裹足不前。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下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并力圖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做出有價值的探索?;谝陨系恼J識,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首先,回顧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發展歷程,并分析現狀,從而對其有一個較為全面而準確的認識。其次,明確文學作品的特點,對文學作品閱讀教學進行定位,通過對新課標和主體性教育思想的解讀,確立主體性文學作品閱讀教學觀,從而能夠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第三,結合以上分析,從兩個維度來思考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策略,一是古代閱讀教學理論的傳承,二是當代閱讀教學理論的借鑒,力圖以此為依據對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幫助。
【英文摘要】 Literary work's reading education is opposite practical in the literary style work says, it mainly includes the poetry, the prose, the novel,and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 this kind of literary works’teaching, is mainly causes the student to study some basic literature general knowledge, trains abilities of reading the sensation, the inquisition, the understanding, connoisseurship literary work , the tax evasion, carries o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also develops its thinking in images ability, enhances the utilization language ability, thus enhances students’language accomplishment.Literary work's reading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y says that resides in the basic position. Strengthening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time request , is also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must lifelong develop for the student lays the foundation the request in the new time. However since long,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receives the traditional idea the fetter and the new teaching idea understanding deviation, causes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to be hesitant to advance. Therefore we need to carefully examine immediately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and tries hard above this foundations to be able to make the valuable exploration.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mainly launches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First, the review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us has one to it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Next, clearing about the literar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 carrying on the localization to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through to the new class sign and the main body sex education thought's explanation, the establishment independent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view, from this, manifests independent which fully in th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process the student of studies.Third, unifies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wo dimensions pondered that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strategy, first,inheritance ancient times reading education theory; second, present age reading education theory's model, tries hard take these to provide certain help as the basis to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strategy formulation.
【中文關鍵詞】 文學作品; 閱讀教學; 主體性
【英文關鍵詞】 Literary work; Reading education; Independent
【畢業論文目錄】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文獻綜述 5-9
1. 引言 9-10
2. 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說略 10-17
2.1 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歷程 10-13
2.2 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現狀 13-17
3.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 17-23
3.1 文學作品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 17-19
3.2 確立主體性文學作品閱讀教學觀 19-20
3.3 學習主體性的充分體現 20-23
4. 中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策略 23-30
魯迅先生曾在文藝大眾化問題的討論中指出“文藝本應該并非只有少數的優秀者才能鑒賞”,“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①。這句話對于古代文學的研究和傳播也是適用的。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個部分,深刻而生動地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在現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當前國學熱雖然持續升溫,但是古代文學受眾范圍比較有限,多數時候還是被束之高閣,這是影響其繁榮發展及文化建設功能發揮的最大絆腳石。近年來有些學者開始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問題及學術普及工作,這些只是古代文學大眾化問題上的一部分,對整個古代文學的大眾化問題關注者甚少,存在缺失。因此,大眾化問題應該是古代文學教研的出發點和目的地所在。
古代文學雖然離我們時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遠,但并不意味著它就應該是枯燥無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時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滿了玄機和珍寶。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機和珍寶,它不是每個普通大眾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談的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學者,而是進行學術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眾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賞。這并不是要降低標準,一味迎合大眾低俗需求,而是通過古代文學的研究、傳承、傳播使大眾文化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眾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熱火朝天與深層曲高和寡的落差
當前國學熱持續升溫,古代文學呈現出了繁榮的一面: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設國學啟蒙課程,很多大學設立了國學班或國學研究院,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紛紛開辦國學班,全國幾乎所有高等學校都開設了“大學語文”的必修課或選修課,眾多“大學語文”課本中古代文學內容幾乎都占絕對優勢;古代文學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幾乎到了“四海無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開始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下問題,如俞香順在《中國荷花審美文化研究》中提到“從文學與文化角度研究中國花卉也體現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開放意識和當代意識”,“其研究的原動力或者說是歸宿點都是為了提升當前博興的‘花卉熱’內涵,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從習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從而增強愛國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學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無聞的教授走向公眾成為學術明星,引起了學界和普通大眾對于學術大眾化、學者偶像化的紛爭。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傳媒大量開設古代文學與文化講座或討論版塊,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和積極參與,如百家講壇。各種形式的解讀經典、改寫經典成為時尚,解讀、改寫經典的圖書也尤為暢銷,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自上市伊始,便進入卓越網圖書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論語〉心得》簽售會后一個月內銷量突破一百萬冊。很多優秀古代文學作品被拍攝成影視?。ㄈ珉娪啊犊鬃印贰囤w氏孤兒》等)且收視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們欣喜地看到社會大眾對了解古代文學的熱情十分高漲,古代文化經典也在逐漸走向人民大眾。
但審視一下當前大眾的閱讀現狀,中國古代文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據調查,“讀過四大名著的大學生僅為5%,即便在中文專業的大學生里,這個比例也少得可憐”④,更別說在普通大眾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讀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學術圈內。書店里多數古代文學類書籍問津者甚少。如果大眾了解古代文學多數靠講座、影視劇、課堂講授,缺少主動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閱讀、品讀,大眾無疑只會徘徊在古代文學和文化的邊緣,難以抵達精髓。目前媒體對古代文學的傳播、包裝、炒作明顯存在偏差,受眾也經常是一笑而過,并沒有對精神起多大影響。大學語文課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尷尬局面⑤,古代文學課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閱讀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質化,是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的關鍵,成為國學熱的硬傷。這注定目前的國學熱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癢式的。這些與當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和人民大眾物質化、功利化的生活態度,以及科技的發展,文化信息傳播渠道的日益增多,書籍、報刊、電視、廣播、電子網絡等傳媒手段令人應接不暇,文化消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有關。與古代文學自身先天閱讀障礙(社會文化背景、字音、詞義等)有關。與學術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存在、學術抄襲剽竊和模仿翻新等問題比較嚴重,學術文章的論述空洞、乏味,真正創新性、價值高、實用性強的研究成果少有關??梢?,當前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主要停留在表層,普通大眾與真實的古代文學還有很厚的隔膜,大眾對很多文學現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誤差、偏差,難以抵達精髓。
二、里應外合,推進古代文學走向大眾、大眾走進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的大眾化道路涉及面廣且漫長。王長華、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學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眾一般要經歷一個較長過程。從產生成果——同行專家學者認同——眾多學者結合自身體會廣播于眾——滲透到大眾喜聞樂見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過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個傳播過程都要注重實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審美性,不斷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下意義。所謂當下意義是指現代意義、實用意義。“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同樣要考慮當下實際意義。古代文學的意義和內涵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流派依據主觀意志所規定的,而是結合具體的時代精神,不斷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時強調古代文學研究必須關注現實人生,“現實人生永遠是文學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古代文學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學中有沒有對今天依然特別有價值的東西呢?趙逵夫的《繼承優秀文學遺產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現代意義闡釋》等文章中有詳細闡述。具體歸納如下:一是能為現代社會所倡導的社會準則、道德風尚、文化熱點等追宗溯源,豐富發展其內涵;二是中國文學重人倫、重禮儀、講“家國同構”“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進父子、夫妻、兄
弟、師徒、朋友等關系,是現代社會醫治人情冷漠的一劑溫補的湯藥,如《論語》對于今人處理人際關系、人生價值觀架構就有重要啟發;三是大量描寫自然,體現作者對生活環境深切關注,對大自然熱愛的詩歌與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破壞嚴重矛盾的一種呼救;四是大量表現作者閑情逸致、坦蕩胸襟的作品,可以滌蕩現代人浮躁不安的心靈,成為現代人舒緩壓力、心靈安寧的一副安神劑。五是學習中國古代文學是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使人端視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提高人生修養的一種途徑。作為學者或教師能夠深刻認識、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代現實意義,推進古代文學與現代社會生活結合,這樣古代文學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個研究者筆下也是常新的,對每個讀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實際意義的。
其次,無論是教研還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關懷和審美體驗,從而在提高人生境界、豐富情感上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學本不應該是枯燥、難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為文學本身就是需要心靈溝通、情感體驗與人生感悟。古代文學有時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經無比繁榮的古城,教學和研究的過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師需要在如何抓住觀眾好奇心理、如何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當代學者會有這樣的共鳴,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葉嘉瑩、顧隨等),都是帶著濃厚的學術情感、文化情感開展教學和研究的,而今天還有多少學者帶著濃烈的情感進行教學和研究并體現這種情感和擔當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學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艱辛而高深的學術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學的傳播過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時又不低俗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可以多編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學知識讀物,多寫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編選一些適合當下的總集、別集,使古文底子、社會文化背景隔閡不再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文學研究者應該擔負起將深奧難懂的經典通俗化、生動化的重任。20世紀80年代,古代文學各領域里著名學者撰寫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學知識的讀物——《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知識叢書》。葉嘉瑩先生也曾萌生過普及古代詩詞的愿望并身體力行,2007年中華書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據她上課或演講而整理的錄音稿,主要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普及讀本,包括《唐宋詞十七講》等。2013年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上中華書局出版了《詩詞寫作常識》《詩詞格律》《怎樣賞
詩》等“詩詞中國”普及讀物。這些書籍對于普及古代文學知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總體量少,宣傳力度不夠,受眾范圍有限。我們至今背誦的經典唐詩依然沿用清人孫洙輯選的《唐詩三百首》,兩百多年過去了,它是否還適合當下的審美需要值得質疑。結合當下編選新的《唐詩三百首》及其他總集、別集也是極有必要的。學術普及意識在整個社會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學者也不屑為此事。所以,學者們躬下身來,有意識的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喜歡的語言多編寫一些古代文學通俗讀物、結合時展多編選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義的。
2.從受眾方面看,要培養與引導并重,要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一方面要“培養成熟的受眾群體”⑨。受眾文化和文學選擇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歷史上的文學大眾化,繁榮了文學發展的同時也隱藏了對文學發展帶來的致命傷害,主要表現在降低文學審美水平和質量上。為避免或縮小這種傷害,培養高素質的受眾群體,加大對大眾閱讀的引導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應該更加重視文言文閱讀訓練和古代優秀文學作品的學習,承擔起培養成熟受眾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門可以有意識的做些閱讀引導工作。199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辦了讀書文化節活動,主要目的是倡導讀書風氣、指導讀書門徑,由此產生了季羨林、張岱年等國內54位著名學者聯合推薦的《人文經典應讀選讀書目》??墒鞘嗄赀^去了,這樣有力的引導工作我們卻沒有繼續做好。各個層面有意識的進行傳統文化、古代文學的宣傳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種宣傳品上印古代詩詞名句、經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圖文并茂的古代文學名篇。
3.充分利用現代媒體,使古代文學走出學術圈,走向社會大眾
現代網絡、傳媒高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
面。盡管目前其對古代文學的影響遠不如其他領域深刻,偶爾還有些負面影響,但是在古代文學大眾化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無視或回避。在評議百家講壇時有人說“高雅文化與現代媒體聯姻,便找到了一種覆蓋面最廣和受眾人數最多的現代傳播的載體”。古代文學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艱難晦澀往往為廣泛傳播帶來困難,而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中受眾面最廣,觀眾平均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大眾化傳播媒介,恰可以彌補文字傳播的不足。電視、電腦等媒介集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藝術手段為一體,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語言塑造的間接形象轉換為直觀的視覺形象,能用通俗生動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種需要通過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間接性,使觀眾容易接受,因而能擴大傳播的廣度。在這樣一種現實趨勢下,以高雅文化為內核的經典文學文化借助現代傳媒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興趣,也就實現了高雅文化的大眾傳播。在網絡化的今天,如何擴大古代文學與現代媒體的結合度值得思索。
吟誦、歌唱、說唱、講唱、演唱等是古代文學較為常見的傳播方式,對當前的傳播依然有現實意義,《一剪梅》《虞美人》《雨霖鈴》等被譜成曲后,其傳唱之廣泛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唱的程度,通過傳唱大眾既娛樂了身心,又獲得了古詩詞意蘊美之熏陶。今天,我們也不妨借鑒歷史,重新為詩詞譜曲,以古代小說等文學作品為基礎編寫劇本、歌詞。
1.測覽課文,完成練習一
通過教師談話導入新課后,即布置學生閱讀“分論”部分。在示范填寫練習一“詞匯”部分空格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繼續完成練習一的其余空格,以達到梳理課文、把握作者主要觀點的目的。(答案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2.研讀課文,分析論證藝術
有選擇地朗讀“分論”部分,并作以下分析(僅列要點):
“詞匯與文學”一節,從《詩經》的比興說到杜甫的《秋興》,再到朱熹的《觀書有感》。接著引用《文心雕龍》中有關形象思維的論述,從正面說明詞匯與文學的關系。這一部分最后所舉明世宗《送毛伯溫》詩一例,屬于反面論證。
“語音與文學”一節,抓住了古韻和聲調這兩個特點,以舊體詩、古代駢體文和新詩為例,重點說明了文學作品的抑揚美和回環美。論述之中,作者還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了古韻和古代聲調的一些基本常識,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擴大知識面。
“語法與文學”一節,依次談了“對仗”和一些“特殊語法形式”能夠造成語言的整齊美,做到言簡意賅。
3.默讀課文,點擊“總論”部分
在這一個教學環節中,應引導學生分辨“總論”與“分論”的結構關系,明確“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的立論依據。
4.組織學生完成練習三,培養遷移運用能力
分析《天凈沙·秋思》時,要抓住三個名詞句連用、句句押韻、平仄相對相間等特點;討論《荷塘月色》時,可在疊字的使用、句式的鋪排、修辭的選擇、節奏的安排、平仄的變化等方面做文章。
(設計B)
教法展示
1.明確重點上課伊始,教師就向學生講清楚本課文的訓練重點:一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理解課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二是用學過的文學作品印證作者說的道理,懂得學好語言的重要性;三是積累“抑揚、回環、絕緣、味同嚼蠟、息息相關、言簡意賅”等詞語。
2.課文掃描引導學生分節朗讀課文,概括大意,完成練習一。具體步驟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讀的時候,弄清“抑揚、回環”等詞語的含義。
第二步:與朗讀同步進行,概括各節大意。大意要點:①總論“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②論述形象思維與具體形象的關系;③論述文學作品的抑揚美和回環美;④論述語言的整齊美和言簡意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礎上完成練習一,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理解課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盡量找“原文”為答案,力求簡潔明了。
3.實踐演練對照練習一的答案,仿照課文中的舉例,布置學生分組活動,分別為“詞匯”“語音”“語法”所談的“語言手段”(如“多用具體名詞”“平仄”“對仗”等)補充一至二個已學過的文學例子,并作簡要分析。
為加強針對性,收到好效果,教師可用練習三第一則材料(《天凈沙·秋思》)作示范。(參考答案:從詞匯方面講,詞的前三句各用了三個名詞,表現三種事物,讓讀者體會到一幅游子遠在天涯的凄涼慘淡景象如在眼前。從語音方面講,這首詞句句押韻,創造出一種回環流轉的美;平仄相對相間,前三句各有三個音步,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從語法方面講,詞的前三句只有名詞性詞組,不用謂詞,地道的言簡意賅。)
4.各抒己見任選練或練習三為課外作業,要求有觀點,有例證,以理服人。也可就“實戰演練”過程中準備的發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發言稿。
教案點評
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墩Z言與文學》的特點是,借助眾多例子,運用淺顯語言,詮釋兩者的復雜關系。依據這些,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換例法”,即讓學生根據王力先生的例子,舉出類似的已學過的文學作品去印證作者所說的道理,進而達到理解文章、把握觀點的目的。
(設計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觸課文前,教師向學生交代課堂討論的題目——“語言與文學”存在怎樣的關系。要求學生用一刻鐘左右的時間進行思考,準備發言提綱。
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鼓勵發表不同的意見,不求答案統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師可適當點評,對于有創意的發言,應充分給以肯定。
2.九九歸一先由教師引導學生逐節朗讀課文,完成練習一、二;后由教師作講授小結。小結要點為:①本文由“總論”和“分論”構成。②課文抓住語言的三個要素(詞匯、語音和語法)分別闡述了語言和文學的關系。③“分論”部分,圍繞“語言手段”和“表達效果”進行了全面。充分的論述。
3.舉一反三通過完成練習三,讓學生能夠用學過的文學作品印證作者所說的道理,懂得學好語言的重要性。
(王國彬《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2)
關鍵詞: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困境;傳統文學作品;優勢
中國法制史教材大多通過引用大量文獻證實幾千年來中國存在的具體法律制度。但由于法律制度的知識點脫離當前語境、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認清當前法制史教學存在的問題?;诖?,作者在課堂教學中將傳統文學作品融入到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中,從而達到深化知識點,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這種教學方法對于高校法制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法學專業的每一位學生來說,學好中國法制史有助于系統理解我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演變,正確認識我國的傳統法律制度。課堂思維訓練的培養也有助于部門法的學習、理解,在司法實踐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目前大多學生不愿學習法制史,導致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面臨困境,主要問題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對中國法制史課程的認識存在誤區
中國法制史是一門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基礎課程,但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在實際應用中甚少,因此在課程開展中根本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1]:第一,清朝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的思想文化及生產技術均遠遠落后西方國家,為了改變我國的落后狀態,曾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包括法律制度。大多學者一味重視學習西方法律文化,而本國傳統法律卻被束之高閣,無人深入研究,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傳統的法律制度都是糟粕,不值得學習。第二,中國法制史課程內容是典型的法律理論知識,與司法實踐內容相差太大,導致學生認為該課程缺乏實踐性指導,就算學好它對今后的升學及工作也沒有任何幫助。另外,現在的司法考試中法制史課程所占的分值非常少;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職業考試內容與法制史課程幾乎也沒什么聯系,這些實際情況更讓學生證實了自己的想法,無視學好該課程的價值,認識上的誤區使學生從思想上就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
(二)中國法制史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
中國法制史是一門結合法學知識與歷史學知識的綜合型學科,研究重點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法律文化的發展變化過程。年代久遠的傳統政治思想、法律知識以及文化觀念都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具備一定的史學基礎及相關法律常識則根本無法深入學習和理解該課程知識點,長此以往便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三)傳統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不少高校依舊實行應試教育,并不注重提高學生內在法律修養,將課堂上的法律知識運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在應試制度下,授課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在考試季為學生圈出知識點,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這種傳統的應試制度和枯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
二、傳統文學作品融入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的途徑
為了走出中國法制史課程面臨的困境,高校開始關注教學課程改革,而致力于提高教學質量、講究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實行有效教學改革的關鍵。傳統的文學作品主要包括民國之前的小學、詩歌、史書和戲劇,這些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制史課程中的基本法律常識[2]。教師在傳授法制史知識時,要注重將傳統文學作品的相關法律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相互聯系和對比分析使知識點生動化,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法律制度,促進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想法。在法制史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學作品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借助小說融入課程教學
中國古代小說與中國法制史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授課教師可以將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清朝婚姻制度講解中[3]?!都t樓夢》中有這樣的內容:薛姨媽為寶釵定親詢問她的意見時,寶釵一臉嚴肅的回應婚姻大事全由母親或哥哥做主,由此可見,當時的婚姻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長可以全權決定子女的結婚對象。再看看當時的婚姻解除條件,賈璉的合法妻子王熙鳳擔心尤二姐生兒子后,母憑子貴,取代自己在賈家的身份地位,一直精心謀劃解除賈璉與尤二姐之間的婚姻,但受到“不孝”、“無子”等這些婚姻解除條件的限制,表面上對尤二姐精心照顧,暗地里卻找來原與尤二姐訂婚的張華,利誘他給賈璉帶上“強逼退親”的罪名。清律對“強逼退親”的行為會進行嚴厲懲罰,賈璉迫于無奈,尤二姐被逼自殺。在中國法制史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紅樓夢》的相關內容,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清朝婚姻制度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古代很多小說中心思想都能很好地與中國法制史相關法學內容吻合,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說《狄公案》和《包公案》內容[4],讓學生了解特定年代的刑事犯罪、民事糾紛等方面的知識。還可引入《水滸傳》中的刑事案件[5],介紹古代地方司法與行政之間的關系,通過整個案件的處理流程可以加深學生對“司法權與行政權有效結合”這一知識點的理解[6]。另外,學生課后可以帶著課堂上的小說情節與現行的刑事訴訟法進行對照分析,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二)借助詩歌融入課程教學
不少古代詩歌不僅反映出文人墨客的個人情懷,還折射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現狀,而許多法學知識就蘊含其中。如《詩•齊風•南山》中就有這樣的內容:娶什么樣的妻子首先必須告訴父母,還需要官方的“媒氏”,顯而易見,先秦時期的婚姻程序復雜:締造婚姻關系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告訴父母且尊重他們意見。而且還必須由官方“媒氏”充當介紹人,即便是偏遠,受周王朝禮教影響較少的地區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7]。詩歌在中國古代文壇上占據重要地位,其中的古詩發展尤為突出。大多詩歌具有優美的意境,注重韻腳的特點。在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用詩歌中涉及的法律內容可以增加課堂生動性,培養學生的文學及法學素養。
(三)借助史書融入課程教學
文學作品和歷史相互依托,一方面,歷史人物形象,歷史事件為文學作品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另一方面,特定時期的社會現狀、法律制度、人文情懷等則通過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流傳下來。我國古代文學與史學聯系密切,以中國最早的一部正史《史記》為例,這部作品完美了結合了文學與史學知識。作品中記載的史實幫助人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制度及思想,為授課教師提供了大量的引用素材。如教師在講解漢朝刑事法制度對“略賣”行為具體懲罰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借鑒《史記》中的對應內容,歷朝對拐賣人口罪都是嚴懲不貸,對于罪犯執行特別殘忍的死刑方式[8]。相比較,我國現行刑法中明確規定了拐賣婦女兒童行為是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并處以嚴重的刑罰,但這一規定卻不能有效保障被拐賣男性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可以通過對比學習文學作品法學知識與現行法制史內容,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傳統文學作品結合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的優勢
借助小說、詩歌、史書、戲劇等文學作品,將作品中蘊含的相關法律內容運用到當前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文學作品進行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9],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效融合法學教育與人文教育
閱讀、推敲文學作品內容,揣摩文人墨客的寫作情懷和歷史背景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結合文學作品進行法制史教學,可以同時實現對于學生的法學教育和文學教育,能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長遠來看,結合文學作品的教學方式既有利于法制史課程改革、促進法學發展,也有利于學生今后學業、事業的發展。
(二)通過文學作品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文學作品大多承載著古老文化的精髓,具有傳播和整合意識形態的功能。讀文學作品就是在讀人物情感、讀社會史實、讀法學知識,這些對于塑造人們行為和思想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結合傳統作品進行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教學方法中乏味、抽象難懂和學習過程的死記硬背等弊端,并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主動研究”的學習模式。同時,新的教學模式能使課堂授課生動化,能夠加強學生對法學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常被認為是乏味、枯燥的,不利于提高學生法學素養,而結合傳統文學作品進行中國法制史教學可以改變這種教學中的陳舊傾向,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確保中國法制史這門課程在法學教育中的作用能夠有效體現。
四、結語
中國法制史課程在法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當前的法制史教學卻面臨諸多困境,造成多數人對該門課程的認識存在誤區,同時,傳統的教學方法也致使學生對此喪失了學習興趣,給中國法制史課程的成功開展帶來困難。為了解決這種教育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法采取必要的改進和完善措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法制史,并采用結合傳統的文學作品的方式,將小說、詩歌、戲劇中的素材合理運用到課程教學中,發揮這一教學方法的可行性和優勢,實現課程教育的良性發展,實現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晶,顏小冬.結合傳統文學作品進行中國法制史課程教學的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6):95-97.
[2]李容琴.法制史教學中古代文學作品運用的路徑略談[J].語文建設,2015(5):78-79.
[3]郭麗紅.從<紅樓夢>看清代婚姻家庭法律制度[J].太平洋學報,2006(7):88-96.
[4]黃佩麗.法律與文學的完美交融對法學教育的重要意義[J].語文建設,2013(23):79-80.
[5]施耐庵.金圣嘆批評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6]陸仁茂.<水滸傳>所見宋代司法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7.
[7]鐘俊敏.中學古代詩歌人文精神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8]張紅.關于拐賣婦女、兒童罪的反思[J].西部法學評論,2010(4):74-78.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校園網站;輔助傳播體系
“人文素質教育”,是旨在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實現個人與社會價值的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個人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其實質是人性教育,核心是培養人文精神。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網絡輔助傳播體系建設現狀來看,對于該傳播體系的可行性缺乏深度理解和科學認識,應從教育教學實踐中擬定有效建設方案,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切實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一、人文素質教育校園網站建設現狀
通過瀏覽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站發現,目前欄目建設大體以學院概況、組織機構、新聞中心、教學科研、招生就業、黨建思政、校園文化、合作交流等為主。內容以校為本,重客觀性介紹,對了解校園動態提供了有效信息。校園網站,很大程度上是院校介紹基本情況、體現發展動態、新聞公告的媒介和通道,很好地利用了網絡平臺的信息功能,而對校園網站能夠對學生進行課堂之外的輔教育功能,則認識不足或是認識到了尚未能進行很好的建設??傮w運行水平不高,缺乏深層的文化內涵與教育功能,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開放性、分享性、互動性、虛擬性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未能有效利用這一教育平臺和宣傳陣地。雖有些院校涉及,但相關網頁設計趨于簡單,形式單一,內容長期不更新,更新速度較慢,對學生沒有形成很強的吸引力。而校園網站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可有效輔助課堂教學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動,豐富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人文精神,實現育人目標,其作用不可小視。
二、人文素質教育校園網站建構的可行性
信息時代,以網絡為載體,大力開展校園網站人文素質教育活動,應該成為高職院校進一步加強研究的課題之一。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實用性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同時,主要通過大學語文等課堂教學,以及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歷史題材電影、古詩詞朗誦比賽、演講歌詠比賽、書畫比賽等,通過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等方式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雖存在個體差異,但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整體不高。人文學科基礎文化知識較差,缺乏一定的藝術文化底蘊,人文素養有待提高。個人理想信念、奉獻精神和社會價值淡化,社會責任感不強。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除了應提高人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活動之外,不妨利用網絡這一載體,憑借其優勢特征,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校園網站的傳播,對課堂教學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動作一有效補充,與傳統人文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其輔地位促動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傳統人文素質教育基本上是教師主導型的模式,學生存在厭學現象,往往流于應付人文課程的學習,達不到預定目標。網絡改變了教育主客體的關系,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育為雙向平等互動式教育,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校園網站設置的人文教育過程和情境之中,富有人文色彩、藝術氣息和鮮活生動的網頁設計和內容呈現,能夠激發學習動機,自主鎖定學習內容,自覺接受信息資源,內化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果,改善認知結構。人文共同課教學面向全校學生,對提高人文素質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大班教學對個體的針對性和關注度存在著客觀弱化因素,這主要是由現實環境所造成。而人文選修課的開設會受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學生往往不能按個人意愿進行自由選擇。鑒于此,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直接引導、服務性強的特點,通過網上人文素質教育,增強對全體學生、不同個體的開發和服務。又據網絡時間、空間無限性特點,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自由分享網上的人文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網絡虛擬性的特點,使得學生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流露真情實感,借以較為準確地把握情緒波動和思想特點。通過互動、交流和引導,幫助學生學會處理多種社會關系。網絡自身的優勢特征決定了高職院校建構人文素質教育網絡輔助傳播體系有著一定的可行性。切實將這一教育形式真正運用到教育工作當中,把人文知識和人文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深邃智慧、崇高理想通過鮮活的校園網站進行傳播,并與傳統人文教育形成優勢互補,努力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水平。
三、人文素質教育校園網站建設方案
推進網上人文素質教育,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知識結構,掌握較為全面的人文素質教育基本知識。同時,要加強計算機網絡知識培訓,掌握使用常識,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網頁設計能力,努力以豐富鮮活的網絡人文情境浸染學生。建構人文素質教育網絡輔助傳播體系,要尊重學生個體,注意個性化要求,吸引注意力,提高受關注度。內容盡量涉獵廣泛。本文擬想應從常識知識、文學欣賞、中外歷史、哲理漫談、藝術長廊等大的板塊入手,呈現豐富的人文內容:
1.常識知識。綜合推出各人文學科常識性、基礎性知識。因現高職學生人文常識知識偏弱,不能正確說出中國古代各朝展順序,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不能準確說出,對其源起、發展、傳播更是知之甚少。通過常識知識板塊的設立,努力改變人文文化基礎知識缺乏、知識面較為狹窄的現狀。
2.文學欣賞。定期推介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通過靜心品讀,釋解內涵,讓學生懂得崇尚與摒棄,崇高與卑微,珍視與堅持。于欣賞中愉悅心情,陶冶情操,浸染內心世界。
3.中外歷史。應包括政治制度史、民族史、地方史、思想史、文化史、文物考古等各個方面。介紹方式切忌枯燥和簡單疊加,采取多元化形式,文字結合圖片,輔以聲像材料,便于接受和理解。
4.哲理漫談。介紹中外哲學著作、哲學思想,把哲學問題通過淺顯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心智寬廣,思想精深。
5.藝術長廊。展播中國民族樂器、西洋樂器及經典曲目,展示古今書畫名作,呈現京劇、歌劇藝術和地方曲藝,選播中外經典影視等等。創造藝術氛圍,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提高藝術修養和文化底蘊。運行過程中,內容要及時更新,但因面向的是全校學生,其更新周期不宜過快。應增加機房設置,提供更多上網場所,適當延長上網時間,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應附設電子信箱,學生可以提出疑問,暢談感悟,傾訴情感。對此,教師應細心聆聽,用心解決??傊?,對高職學生通過校園網站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有待研究和發展的一個課題。高職院校應認真實踐,努力建構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人文素質教育網絡輔助傳播體系,并逐步合理化、科學化,充分發揮校園網站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朱建童,王珊珊.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狀況的調查研究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04,(2).
[2]宋修波.高職人文教育構建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6,(12).
[3]張曉峰.論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