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4: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9-0-02
從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后,勞務派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幾乎成了很多企業主流的用工方式。所謂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再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將勞動者派遣至用工單位從事生產勞動的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的出現,對于企業人力資源配置靈活性的提升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的降低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勞務派遣供需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的需求就是為了進行“風險轉嫁”,這一新型的用工形式究竟為何會背離了派遣業發展的宗旨,對勞務派遣機構的運營帶來哪些風險呢?本文結合勞務派遣機構的實際經營,從財務管理的視角陸續展開對財務風險的探討。
一、當前勞務派遣機構面臨的財務風險
(一)資金運營過程引發的財務風險
按照派遣協議的約定,勞務派遣機構承擔著派遣員工的工資發放、社保繳存等義務,各項資金的安全性、準確性和給付的及時性等均可成為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其中首先防范的就是應收賬款所引致的風險。根據上海市人社保障部門的統計:派遣公司不同程度均存在墊付,資金墊付比例高達15%-35%。大量的應收賬款增加了派遣機構資金成本和壞賬風險,導致企業的財務危機。其次,派遣工資的計發和社保代收代繳具有范圍廣、金額大、標準不一、流速快等特點,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差錯,資金支付的準確性受到影響。
(二)稅收政策引發的涉稅風險
首先在營業稅方面,根據財稅[2003]16號文件規定,派遣公司差額征稅的收入扣除項目里只包括工資和四險一金,三費(福利、工會及培訓)在計算營業稅時也不應作為收入的抵減項。各地區稅務分局對稅收政策理解差異,所享受的稅收政策不盡相同,操作不當就有可能會存在濫用差額征稅、虛增扣除金額等的逃稅嫌疑。
其次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派遣員工服務于各行各業,工資薪金水平不盡相同,很難滿足稅務機關規定按照的合理發放水平進行稅前扣除;同時用工單位沒有工資基數,不能合法列支三費(福利、教育及工會費)的支出。因此,這些矛盾應引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關注,出臺新的文件加以明確。目前情況下,用工單位規避風險的辦法是合同中約定由勞務派遣公司發放,勞務派遣公司開勞務費發票給用工單位在稅前扣除。此操作無法律依據,并且勞務派遣機構可能會承擔三費超標的所得稅涉稅風險。
最后在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方面,部分用工單位直接支付的福利、加班費等,勞務派遣人員適用“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呢?個人所得稅與勞務派遣單位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代扣代繳不一致,出現同一個勞務派遣用工在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時,納稅所得項目不一致的矛盾。
(三)稽核審計帶來的財務風險
日常派遣員工的勞動報酬、社保經費由派遣機構代為支付,這種操作模式本身存在諸多隱患:首先,用工單位為少列成本,如未按勞動條例規定如實繳納社保費,這部分風險轉嫁給與派遣員工簽訂合同的派遣機構;其次,派遣機構無法保證派遣費用支出的真實性。勞務派遣這一特殊用工形式帶來的政策盲目,無疑給某些企業進行暗箱違規操作有了鉆空子的機會。如何監管派遣成本的真實性,怎樣維護派遣員工個人利益,這些都是政府管理部門進一步需要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四)連帶責任引起的財務風險
連帶責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不分份額,不分次序,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承擔責任。《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務派遣機構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中,雇主責任規定條款模糊,不利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和勞務派遣業的發展。一旦用工單位與員工發生勞動糾紛或工傷賠償事件,最終往往由派遣單位出面解決承擔主要賠償義務。
二、財務風險存在的原因
(一)法律規章不健全,政府政策缺位
目前我國尚未頒布規范勞務派遣的專門法規,現有的勞動法對勞務派遣的規定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只對派遣機構的組織形式和注冊資本進行了規范,不足以保護派遣勞動者的權益;連帶雇主責任規定不詳細,派遣機構不僅承擔對派遣勞動者支付報酬、繳納社保的義務,而且發生勞動糾紛,也得由派遣機構承擔。其次關于勞務派遣的稅收政策可操作性不強,尚需細化。
(二)經營不規范,派遣機構缺乏行業標準流程
由于派遣企業的經營本身帶有規模化和持續性,業務特征決定了業務流程是風險的棲息地,派遣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設計決定著服務效率和擴展能力高低,還決定著派遣企業承受和化解風險的能力。從服務協議執行前的風險評估、合同管理,服務執行期間的財務管理、具體業務操作,到服務終止后員工遺留問題,上述工作流程設計是否規范,最終都會影響到派遣企業資金的非正常損失。
三、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1.建立客戶風險評估體系,為后續的服務執行提供保證。評估內容包括資金支付能力和企業管理理念,沒有穩健的資金作為后盾,員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勞動爭議等法律風險將不斷滋生;管理理念包括運營特征、企業文化等,對那些投機型、信用差、管理混亂、發展前景不好的,不宜提供人才派遣。
2.加強業務合同的管理
勞務派遣單位應與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合作協議,協議除應當具備《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法定條款外,雙方還應就勞務派遣服務的終止條件、遺留問題解決方式及劃分進行約定,避免因人員遺留問題造成勞動糾紛而產生財務風險。為派遣企業的資金運營管理提供風險屏障,從源頭杜絕隱患產生。
3.樹立風險保障意識
通過保險建立風險保障機制。具體包括:按勞務派遣協議規定,及時足額為派遣人員辦理各類社會保險;提倡派遣人員自己購買意外傷害、疾病治療保障等補充商業保險;派遣機構和用人單位應積極溝通和協調,為所有派遣員工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規避由于工傷事故以及人身意外傷害造成或有賠償的財務風險,特別是高危操作的特殊工種人員。
4.加強財務管理力度
勞務派遣企業的財務管理應以財務制度為核心,以資金管理為中心,以信息平臺為依托,建立監督制約機制,有效實行內部風險控制。堅持以收定支的原則,嚴格執行墊付資金的授權審批制度;其次應收賬款建立明細科目,專人催收,保證資金及時足額收回;最后執行對賬制度,財務部門、業務部門、用工單位加強日常管理的信息交換,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往來資金和社保繳存情況的核對。
(二)健全派遣法律制度
勞務派遣雖然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已在我國顯示出促進就業的重要作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更主要的還是法律規章不健全造成的勞務派遣缺乏規范、發展缺乏保障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健全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
其一,實行設立行政許可制度,建立派遣機構的管理機構。派遣機構設立前必須經過行政許可,并逐步加強工會、雇主組織和派遣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對勞務派遣的監管能力,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
其二,備用金制度。建議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由政府對備用金的數額及繳納、管理辦法進行規定:用工單位和派遣機構分別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由第三方進行資金托管,避免資本自由支配而流動,此項舉措對用工單位拖欠款和派遣公司偷逃資金的行為都能加以約束。
其三,明確雇主責任。派遣機構不應一律承擔連帶責任,原則上按派遣人員是否處于控制來區分彼此責任范圍。法律對勞動派遣的規范,應當以派遣員工與用人單位的關系為重點,用工單位的雇主責任應當重于派遣機構的雇主責任。這種選擇有利于避免用工單位的風險轉移,降低勞動派遣的社會風險。
【關鍵詞】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
企業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造成企業蒙受損失的機會與可能。由于財務活動貫穿于企業各項經濟活動中,主要體現在籌資、投資、資金營運、利潤分配等各個環節,一般來說,企業財務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個環節發生問題,都可能產生企業財務風險,導致企業盈力能力和償債能力降低,從而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是企業生存發展和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內在要求。
企業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以期降低財務風險,實現企業財務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防范與控制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建立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對單位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重點是對單位的經營性質、經營規模、經營方式、組織體系、機構設置、人員、資金、物資、設備、技術信息溝通情況和經營管理狀況以及單位所處的外部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資源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進行調查。
其次,根據調查結果,按照系統理論和方法的要求劃分單位內部結構,通常包括:行政領導體系,包括行政領導的設置,各個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設置等;構成要素體系,包括人、財、物資、設備、技術、信息溝通的所屬系統;經營體系,包括采購、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等系統;管理體系,包括會計、統計、審計、電子信息和網絡監控等系統。
第三,根據劃分的各個所屬控制系統確定系統運行活動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風險控制點,同時制定每一關鍵環節控制要點的有效控制方法和操作規范,特別關注高風險環節風險控制點的控制,防止產生財務風險。
最后,針對具體業務與事項實施相應的控制。具體業務事項的控制一般涵蓋單位經營管理的各個層次和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通常包括對采購、生產、銷售、預算、擔保、合同協議、業務外包、企業合并、資產重組、投資融資、貨幣資金、存貨、工程項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等方面的控制,要特別關注重要業務事項的控制,防止財務風險的產生。
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對不相容崗位實行分離控制、相互牽制。對財務風險隱患較大的業務(如擔保、對外投資)制定專項業務操作流程,并對相應崗位進行特殊培訓;對重要的擔保業務、重大對外投資項目實行集體決策、審批,并進行跟蹤管理和監測,防止財務風險的產生。
對內部控制執行結果進行定期檢查,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制度缺陷,適時進行修訂完善,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
二、實行預算管理
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財務目標)的偏離程度。財務預算是財務目標的細化,財務預算作為企業預算的一部分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部門定立了明確的目標、任務,也為生產經營控制和業績評價提供了基本依據和尺度。企業整體是一個責任中心,每個部門、每個班組甚至每個人都是各自獨立的責任中心。這些責任中心被要求完成特定的職責(目標、任務),也被賦予一定的權力,以便對該責任區域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向下層層分解細化、下達預算目標任務和賦予權力,將預算目標層層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班組甚至每個人。然后實施預算的事前、事中控制,一旦發生偏差,及時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糾正偏差,從而達到預算目標。
三、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財務管理者應當對企業財務運營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核心是預警指標體系,預警指標一般應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已獲利息倍數、長期資產適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等指標。根據以上指標定期計算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風險狀態,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降低財務風險。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并不意味著完全預防或消滅財務風險,而是指在一定的風險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或減少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采取應對策略和補救措施,減少損失的程度和范圍。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有以下幾種:
第一,風險規避,即企業在進行風險決策時或在實施風險方案過程中,對超出企業風險承受度的風險,通過放棄或者停止與該風險相關的業務活動,以避免和減輕損失的策略。
第二,風險降低,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減輕損失,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
第三, 風險分擔,即企業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通過借助他人的力量,采取業務分包,購買保險等方式和適當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企業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
第四, 風險承受,即企業對風險承受度之內的風險,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后,不準備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減輕損失的策略。
企業應根據風險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適合企業實際的風險應對策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由于行業技術發展迅速,國家可能出臺新的行業政策對行業發展進行調整。往往國家的某些新出臺的政策,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尤其作為一家以科技為核心的公司,國家重點發展方向的發生變化時,影響比較明顯。
(2)對于一個依托于高新科技的企業,目前法律法規制定還不夠完善。某些公司為了達到盈利的目的,不惜鉆法律空子。同時,稅法、公司法、管理法等調整變化也會造成稅務體系,上市策略和投資計劃紊亂的風險。
(3)政策法規的行業要求標準有所提高。
風險應對策略
1.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及時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適時調整相關體系,把風險降到最低。
2.聘請相關的法律專家,及時了解法律的變化。同時營造誠信為本,公平競爭經營理念,杜絕不法行為。
3.不斷地提高本公司的基本要求,及時更新設備和技術。
二、競爭風險
(1)若同行業的公司很多,市場競爭將會異常激烈。
(2)顧客,特別是認知水平較低的顧客,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并且一旦對某一產品長時間使用后,不易更換。
(3)目前產品生產成本的透明度比較高,各個廠家都在競相進行價格戰,如何在一系列的價格戰中吸引到顧客對于本公司產品的關注,顯得相當重要。
風險應對策略
1.公司相關部門需要隨時與客戶交流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要做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和服務。
2.注意細分顧客群,聚焦于大中城市的家庭用戶群體,針對這一群體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著力突破。
3.掌握好服務的大客戶群,并通過這一群體的影響力,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市場,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三、市場風險
(1)如果公司創立不久,在市場信譽度以及產品的市場推廣方面相對大部分的公司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時鑒于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同于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產品,當產品打入市場以后,顧客很有可能在不全面了解產品性能的情況下,不能給予產品應有的認可。另外,由于銷售系統有待提高而處于不利地位。
(2)市場未知因素大,用戶需求變動過快,極有可能出現強有力的行業進入者,從而是公司處于不利地位。
風險應對策略
1.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明確用戶特點,并創造特色新鮮產品服務,第一時間抓住用戶心理的潛在需求。
2.短期內迅速占領市場,并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迎合變化的用戶心理和實際需求,推出合適的產品和服務。
四、內部風險
1、財務風險
(1)融資風險:對于發展迅速的增長型企業,風險籌資的費用很高,受政策限制較多,面臨資金缺乏同時易導致企業發展處于停滯階段。
(2)資金償還風險:主要受利率的影響,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增加償債風險,直接影響資金償還,進而影響企業聲譽。
(3)資金使用風險:主要表現為短期資金風險和長期資金投資風險,影響現金和存貨的周轉速度。
(4)資金回收風險:企業的應收帳款不能及時到位,從而使貨款被占用。
(5)收益分配風險:主要表現在收益確認風險和對投資者進行收益分配不當而產生的風險,影響投資者的在進入。
2、風險應對策略
(1)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建立先進的管理制度;加強對財務的審計與監督;保持良好的外界應對、溝通系統;建立公司內部防范系統
(2)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3)建立財務風險的決策管理系統:建立廣泛的社會融資網;加強企業的公關,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網
(4)轉變觀念,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2、人力風險
(1)公司技術人才不足,新產品開發進度不快,一些產品的生產過程,還需要依靠外包給其它公司,才能完成。
(2)公司主要依賴于科技的創新,降低生產成本與周期和強化市場營銷,僅從產品創新上看,需要大量的符合公司業務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而目前創新型人才不足以成為社會公認的問題。
(3)在創業過程中,某些核心成員退出,或在后續發展上產生分歧,產生的公司分裂。
3、風險應對策略
(1)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著重進行人才儲備,將前期依賴于技術外包的局面逐漸改善,逐步建立起一支由本公司成員組成的產品研發技術團隊,實現技術上的完全自理,以提高產品的創新效率,跟上市場的需求方向,更好的服務于客戶。
(2)針對公司的情況,培養新人,著重培養創新意識,豐富員工培訓方法,構建學習型組織,使員工能夠更快成長,理解公司的核心理念,并以此為中心,出謀劃策,促進公司的發展。
(3)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員工的福利制度,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團隊凝聚力。
(4)構建公司成員的定期和非定期交流平臺,促進成員間意見的溝通,不排斥不同意見者,根據市場和客戶,制定合理可信的決策目標。
4、管理風險
(1)地方服務處的發展無法跟上客戶群體的增長,導致有些城市的活動運作不法正常展開。
(2)執行能力缺乏所導致的計劃偏差,或計劃滯后等情況。
(3)管理層對于臨時的突發狀況不能妥善處理。
(4)機構擴大后,在員工培訓和企業文化建設上可能產生滯后或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
5、風險應對策略
(1)密切關注市場和客戶群體的空間和結構變化,應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相對措施,必要時加快公司地方客服的擴展速度。
(2)創業團隊本身具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并且在日后的經營和運營中加強管理人才的培養。
(3)在制定計劃時,認真細致地進行市場調研,綜合各方面因素,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決策。
(4)啟動部分員工的交換學習活動,促進不同地區的員工之間的交流,以便對公司的文化有著更全面的了解和體會。
6、信用風險
(1)主要是指交易一方不履行訂單合同給交易帶來可能的信譽損失和潛在業務損失。
(2)部分產品交易的由于不可估計的客觀因素而不能按時完成,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7、風險應對策略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分析
隨著建筑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發展面臨的行業內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施工建設方面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問題也越發嚴峻。在復雜多變的建筑行業市場環境下,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要求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高度重視財務工作尤其是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在企業內部建立系統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科學的選擇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做好財務風險預警分析以及應對管控,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保障。
一、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的主要財務風險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所從事的行業領域主要是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建設、建筑裝飾以及鋼結構行業等,其中主營業務主要是房屋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建筑施工企業產品往往具有建設周期較長、資金投入規模較大、施工流動性強以及施工內容環境復雜多變等一系列的特點,因此這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有著不同的特點,綜合分析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融資成本與負債規模風險問題。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由于項目建設施工規模相對較大,因而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往往需要較多的融資舉債,這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水平整體較高,當負債規模超過建筑施工企業自身可承受的實際負債能力的情況下,則容易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出現過度負債,不僅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甚至可能由于后期現金流入不及時造成債務難以及時償還,進而出現財務風險問題。第二,資金運營風險問題。由于當前建筑施工行業領域內部的競爭相對較大,因而不少建筑施工企業為了中標經常會選擇墊資施工的方式,這造成了企業在項目建設施工開始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后期的資金使用過程中,往往由于對于資金流入流出的安排不夠合理,尤其是在企業建設施工的關鍵階段,如果資金無法及時到位,進而容易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出現資金周轉失靈的風險,甚至造成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直接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第三,債務回收困難的風險問題。目前建筑施工行業領域,先施工后結算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企業較為常見的結算方式,這種方式造成了建筑施工企業存在著規模較大的應收賬款問題,但是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回收往往是根據項目施工進度的確認以及最終竣工決算所實現的,如果出現了資金到位不及時或者是拖欠施工款等問題,則會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出現大量的短期債務,進而應收賬款難以及時回收,嚴重影響了資金的回籠,甚至出現壞賬,增加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隱患。第四,項目管理不當出現虧損的風險問題。建筑施工企業各個項目從合同簽訂到最后的工程階段,往往項目建設施工周期相對較長,如果項目建設施工管理過程中成本費用管控不當,或者是項目質量以及項目進度出現問題,則會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竣工決算帶來較大的影響,進而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收入確認以及收益實現等都造成不利影響,再加上項目施工期間建筑原材料價格、勞動力的成本、施工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管控不當都容易造成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因素分析
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照企業經營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不同,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原因分析:在外部風險因素分析方面,建筑施工企業主要是會遇到經濟政策、施工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經濟政策方面主要是經濟政策的變化會對房地產行業市場、建材行業市場帶來較大的影響,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建筑施工企業行業環境,進而可能造成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在施工環境方面,主要是建筑施工企業受到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影響較大,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自然環境變化,或者是缺乏部門之間的協調導致施工不利,則建筑施工企業可能出現財務風險;在市場上環境方面,主要是建筑行業領域的市場競爭激烈,再加上稅收政策的調整、勞動力成本的變動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風險問題的發生。在內部風險因素方面,主要是有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內部管理方面對于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在內部管理方面沒有針對性地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沒有科學合理在施工建設、資金運作、質量進度等方面選擇相應的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評價分析,在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以及內部監督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少的薄弱環節,因而容易造成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三、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應對策略
建立科學高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問題,還應該注重構建科學的財務風險評價預警機制。在財務風險的識別評價方面,主要是區分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投標、合同簽訂、施工建造等不同階段,綜合運用指標分析法以及財務報表分析法等進行財務風險識別分析。對于財務風險預警分析,在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承接前,應該對項目建設實施進行科學的預算分析,明確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資金狀況以及財務風險,計算項目盈利預期進而決定是否承接項目。在項目承接后應該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模型,重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風險、負債風險、營運風險、盈利風險等進行,綜合選擇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評價分析,進而有針對性的指導財務風險管控策略的制定完善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財務風險管控策略。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方面,還應該根據建筑施工企業不同的施工環節來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管控策略。在投標方面,應該強化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明確利潤大小風險,計算盈利率,編制施工計劃,避免建設項目后期出現風險問題;在合同管理方面,應該規范合同簽訂的內容,在與業主簽訂的合同方面應該明確合同價格、付款時間以及決算方式,在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方面應該明確材料供給方式、材料價格確定方式、材料款項付款方式等,重點確保建筑施工企業資金流的正常穩定;在項目分包方面,重點加強對分包項目工程質量和進度的控制,規范分包結算事項,適當進行風險的分散;在成本控制方面,重點是完善施工方案的制定,改進建筑施工企業的采購流程,積極采取新的施工技術,加快項目施工進度,提高施工效率,減少成本投入;在預算管理方面,應該按照施工合同以及施工圖紙等,提高預算的編制水平,做好完工百分比的確認,強化預算執行控制力度,以預算規范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防范財務風險問題;在項目結算管理方面,應該及時與業主部門進行對賬,核算金額,確保按時付款,避免建筑施工企業出現資金鏈的斷裂。突出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運營管理。有效防范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關鍵還應該做好資金運營風險的管控。具體來說,應該突出以下幾方面:科學合理規劃建筑施工企業的存貨,平衡存貨各項支出,避免原材料價格波動對現金流的影響;定期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各類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尤其是對于折舊年限相對較長、價值相對較高的固定資產及時清理,及時回收資金;加強對建筑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動態跟進建筑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的進款情況,催促業主及時按照完工確認百分比以及合同約定情況做好付款,降低壞賬風險,保障建筑施工企業資金鏈條的完整;完善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管理,及時拓寬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渠道,在做好以往的銀行貸款等融資基礎之上,積極探索采取票據、銀行保理、融資租賃等供應鏈融資方式,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優化建筑施工企業的負債結構,進而防范風險問題的發生。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整個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所導致企業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是企業財務活動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企業的財務風險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可將其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主要特征表現在:一是客觀性。即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也就是說,財務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無法回避它,也無法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進而避免風險。二是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治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中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三是不確定性。即財務風險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四是收益與損失共存性。即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企業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1.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防范財務風險控制的根本性措施。企業發生財務風險很大程度上源于內部控制的失控,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企業運營的有效性和運作效率,使得企業能夠正確應對財務風險以及其他風險。企業要建立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對單位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其次,根據調查結果,按照系統理論和方法的要求劃分單位內部結構;第三,根據劃分的各個所屬控制系統確定系統運行活動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風險控制點;最后,針對具體業務與事項實施相應的控制。
2.實行財務預算管理。財務預算是在業務預算和資本預算基礎上做出的現金流量安排,以及對一定時期內的損益表和一定時期末的資產負債表的預計。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財務目標)的偏離程度。財務預算是財務目標的細化,財務預算作為企業預算的一部分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部門定立了明確的目標、任務,也為生產經營控制和業績評價提供了基本依據和尺度。企業整體是一個責任中心,每個部門、每個班組甚至每個人都是各自獨立的責任中心。這些責任中心被要求完成特定的職責(目標、任務),也被賦予一定的權力,以便對該責任區域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向下層層分解細化、下達預算目標任務和賦予權力,將預算目標層層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班組甚至每個人。然后實施預算的事前、事中控制,一旦發生偏差,及時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糾正偏差,從而達到預算目標。
3.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將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財務管理者應當對企業財務運營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核心是預警指標體系,預警指標一般應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已獲利息倍數、長期資產適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等指標。根據以上指標定期計算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風險狀態,及時識別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降低財務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1.轉移法。即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例如,在對外投資時,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它企業。采用發行股票方式籌資時,選擇包銷方式發行,可以把發行失敗的風險轉移給承銷商。采用舉債方式籌集資金,企業可以與其他單位達成相互擔保協議,將部分債務風險轉移給擔保方;企業還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采用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2.回避法。即企業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現實的基礎上,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規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企業在選擇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性投資時要根據企業自身承受風險得到能力進行評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權性投資遠大于債權性投資的風險。
3.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財務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法。企業可以建立風險控制系統,配備專門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也可以建立風險基金,對長期負債建立專項償債基金,以此降低風險損失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相關工程施工企業調查分析顯示,施工企業自身財務管理水平對于企業經營風險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施工自身財務管理水平較低,將無法有效排除施工企業的財務漏洞,無法正確引導施工企業相關經濟活動的開展,最終影響到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目前,我國多數工程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較為混亂,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力度嚴重不足,導致工程成本風險和經營風險增大,制約著工程施工企業的發展步伐。
二、建筑工程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建筑工程財務風險的有效應對,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施工企業的經營風險,避免相關財務問題的發生,實現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促進施工企業的健康成長。因此,施工企業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將建筑工程財務風險降到最低。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研究經驗所提出的幾點有關建筑工程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
1.做好項目分析工作。首先,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的分析工作,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建筑工程項目中所存在的隱藏問題和風險,將能夠有效避免企業的經營風險,避免相關施工企業經濟上的損失。目前,隨著市場環境的逐漸惡劣,建筑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導致部分施工企業盲目參與工程施工,而部分工程單位正是抓住施工企業經營態度,在工程協議中設置隱藏工程量和隱藏條款,從而給施工企業的正常施工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最終導致經營風險,造成施工企業經濟方面的嚴重損失。因此,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招投標工作開展之前一定要冷靜分析,并充分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的分析工作。
2.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施工企業經營風險的重要原因在于施工企業內部管理漏洞較為嚴重,使得財務工作以及日常審核工作無法有效開展,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企業財務問題凸顯,最終導致施工企業經營風險的產生。因此,施工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好內部管理工作。首先,施工企業應該積極加強內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良好的內部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人員開展相關管理工作的有力依據,沒有有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相指導,企業管理工作將會存在非常嚴重的混亂性。因此,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對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視力度,加強管理制度的制定,如管理人員管理內容的劃分,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考核,企業內部處罰力度的制定等等,便于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管理。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是對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傳統財務管理工作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程施工企業的發展。因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重視,針對企業各項資金支出進行合理的分析,編制全面的月度資金收支計劃,嚴格審批資金的調用工作,確保資金消耗的合理性;同時,財務管理工作應該從財務統計工作過度為財務統籌和前期分析工作,從根本上減少施工企業經營風險。
4.加強企業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工作。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必須有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做保障,企業必須要加優秀強財管理人才的引入,以提高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做好企業經營風險的分析和評測,減少經營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影響。首先,施工企業必須要正確對待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管理工作放在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首位,加強同高等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積極引入具有豐富技術經驗的財務管理人員,以壯大企業的財務管理隊伍;對于目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該要加強相關技術能力的培養,幫助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新型財務管理模式的學習和完善,加強財務管理資訊的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升企業綜合財務管理水平,避免相關財務問題的發生。
三、結語
關鍵詞:海外EPC項目;財務風險;規避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一些國內大型工程企業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競爭,其中不乏一些大型骨干工程企業已進入國際一流承包商行列。根據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gineering News-Record》簡稱ENR)最新統計,2013年已有55家中國工程企業進入“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排名行列①。
然而,在中國工程企業參與國際工程市場競爭并取得快速進步的同時,仍然不乏的失敗案例,如2010年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沙特輕軌項目巨虧41.53億元,2011年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在波蘭的A2高速公路項目巨虧3.95億美元。導致這些項目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均是由于在項目投標和實施階段對項目相關風險認識不足,防范措施不夠所造成的。
本文根據作者近年來所參與海外EPC項目投標報價和項目實施中所積累的經驗,對中國企業參與海外工程項目所可能面臨的主要項目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剖析,并提出相對的風險應對策略。
一、海外EPC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管理概述
(一)項目財務風險管理的定義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環境下,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②。項目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是對潛在的損失進行規劃、識別、評估和應對的過程,目的是將用于規避風險的成本及所可能造成的損失最小化,實現項目目標的主動控制過程。
項目財務風險是項目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對項目財務管理目標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從而使項目蒙受損失的可能性。項目財務風險管理是對可能影響項目財務目標的內外部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評估和制定風險應對方案的管理過程。
(二)建立和健全海外EPC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我國一些工程企業在初涉海外工程市場時,往往重經營、輕管理尤其是對財務管理重視不足,一些項目在投標階段甚至沒有財務人員參與,導致風險評估方案漏項、風險成本估計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項目實施過程中風險管控體系不健全,風險監控和風險防范措施不合理,造成額外的效益損失。海外工程項目投資額普遍較大,動輒上億甚至數億美元的項目屢見不鮮,為全面識別、評估和應對工程項目的各類財務風險,企業應重視項目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大型EPC海外項目投標之前,企業應建立跨部門的項目風險管理團隊,其成員構成除了項目管理、工程技術等專家之外,還應吸納涉及財務、法律、公共安全、保險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必要時還可引入第三方專業咨詢機構,以保障從不同業務角度對包括財務風險在內的各類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和測量。其次,項目財務風險作為項目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運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對項目潛在財務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建立風險矩陣模型。最后,根據項目財務風險分析評估結果,按照企業的風險偏好類型制度風險應對策略,形成項目的財務風險方案,為項目投標報價和項目實施提供決策支持。
二、海外EPC工程項目主要財務風險的識別及應對策略
(一)匯率風險
海外工程項目多以美元或歐元結算,近年來由于美國次債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美元和歐元匯率日益走低。以筆者所參與的某一大型項目為例(合同工期39個月),2010年合同簽約時的美元匯率為6.82,而到2013年10月末美元匯率為6.14,三年時間人民幣升值約為10%,如果項目未做任何匯率風險規劃,無疑將會對項目效益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吞噬項目利潤。因此,企業在海外項目投標和實施過程中應采取必要措施規避和降低匯率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第一種匯率風險規避方法是利用非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險法。如項目采取議標方式時,可以要求業主提高預收款的比例,并將部分預收款及時結匯提前鎖定項目收益;另外也可在合同中加列匯率浮動條款,要求業主對超過約定匯率變化上限的部分進行補償;其次也可根據匯率變化預測情況在報價中增加部分匯率風險費用,以彌補項目未來的匯率損失;再次,合同執行階段應盡量采取與EPC合同相同的貨幣進行分包結算以規避匯率變化風險。
第二種匯率風險規避方法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企業可以利用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遠期結售匯、遠期合同套期保值、貨幣期貨套期保值、貨幣期權套期保值、貨幣掉期、出口寶(匯率鎖定)等。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與操作復雜、風險大,需要企業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風險管控能力。
企業財務部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應建立主要外匯幣種的匯率監控和跟蹤機制,定期編制項目外匯匯率走勢及預測分析報告,及時根據外匯匯率走勢及市場判斷,綜合運用上述兩種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匯率風險規避方案和措施,鎖定匯率成本、降低匯率風險。
(二)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主要來源與對項目所在國稅法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充分,以及跨國交易經驗的欠缺所帶來的納稅成本不確定性。稅務風險會極大地增加或減少項目稅賦,直接關系到項目收益,因此稅務風險對海外EPC項目影響的程度和級別很高,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執行大型海外EPC工程項目一般需要安排若干的分包合同,并涉及技術轉讓、貿易、勞務等不同的業務類型,所牽涉的國際稅收關系復雜。為合理進行稅收籌劃,適度轉移項目境外成本,降低境外稅負,應在項目啟動和策劃階段開展目詳見的調研工作,研究所在國的相關稅收法律政策,必要時引入國際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對項目的合同模式進行咨詢和方案設計,充分利用雙邊稅收協定的優惠政策,制定和優化稅收籌劃方案。另外,在項目執行中企業應盡可能地實施屬地化管理,聘請經驗豐富、素質較高的項目當地財務人員核算和管理項目外賬,進行納稅申報和稅務管理。
(三)信用風險
目前,我國工程企業海外項目的主戰場仍多為非洲、南美、中亞及東南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由于政治環境欠佳,經濟發展滯后,法律意識不強,因此業主違約或延遲結算工程款的現象時有發生。
為規避業主的信用風險,企業首先要在項目投標之前對業主的資信狀況、財務業績、項目融資方案等進行盡職調查;其次,盡量采取信用證方式結算合同款項;另外,一些出口信貸融資項目應要求業主方購買出口信用保險。
(四)資金風險
海外EPC工程項目一般周期較長,項目建設周期內資金流的波動較大,項目資金收支在時間上和幣種的不匹配可能會給項目正常的資金流動帶來不確定性;另外,項目資金管理活動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或薄弱環節也可能會給項目帶來非正常性的經營損失。
企業實施海外EPC項目時,應重視資金收支風險管理。一是要貫徹和執行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及時編制和修訂項目資金計劃,采取措施平衡資金盈虧,提高項目資金的流轉速度和使用效率;二是加強資金使用環節的控制,對項目資金支出進行限額管理,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銀行賬戶管理和印鑒票據管理,嚴格執行資金支付授權審批制度;三是要加強資金管理業務崗位管理,確保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四是對境外項目的保函業務、信用證業務等擔保業務的辦理要嚴格控制;五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項目資金管理的狀況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查漏補缺,彌補管理漏洞和強化管理薄弱環節。
總之,風險存在于未知,財務風險是海外EPC工程項目風險管控的核心,中國工程企業在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化競爭的過程中,風險與機遇并存,如何應對各種財務風險,需要參與海外項目的財務人員與時俱進,堅持學習和研究,不斷增強適應大型國際工程項目運作的專業技能,敏銳地捕捉和識別各類財務風險,并采取科學合理的規避措施防范風險,為中國工程企業走向世界而保駕護航。
注釋:
①《ENR》網站.
②劉平《保險學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07月。
參考文獻:
[1]顧偉紅.工程財務與風險管理[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