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音樂教學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633.951
一、互動教學策略簡介
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交往、溝通,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這種教學方法算不上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早在孔子時代,早已有部分內容是和互動教學的理念相關,甚至是這種教學方法的先導?;咏虒W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成長。作者希望,能夠在初中的音樂課堂上利用互動教學策略,促進教學工作的完善和發展,師生之間能夠有良好的互動過程,這樣才能達到開展音樂課堂的目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二、采用互動教學策略的錯誤現象
盡管有不少教師能夠認識到互動教學法的優點,能夠在課堂上采取這種教學方式。盡管如此,在課堂上依然出現了不少錯誤的教學現象,以下是作者總結出來的幾個現象:
(一)課堂氣氛過于活潑
師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難免會讓課堂氣氛活潑、生動起來。而一般的音樂互動教學方式,都是讓學生與教師一起互動,做相關的音樂律動,而不少同學卻借此機會制造出異?!盁狒[”。除此之外,有部分同學在互動的時候,卻安靜地坐在座位上,沒有參與到活動中去,甚至有些同學沒有專心上課,只顧著埋頭做自己的事。
(二)互動活動缺乏趣味性
教師在設計互動活動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初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沒有抓住這些特點,設計出適合學生實際狀況的互動活動,并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到乏味、煩悶,對于開展音樂課堂的教學工作沒有太大的作用。
(三)并未能夠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而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監理良好的關系,才能夠方便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有利于教師把握課堂的進度。但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并未能夠調動起來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令同學們樂意、自愿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這就是因為教師未能夠喚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也未能夠對學生加以引導,缺乏一定的交流,才會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缺乏活躍性,令教學工作的成效不大。
(四)錯誤利用多媒體教育軟件
盡管如今我國大力推廣利用多媒體教育軟件進行教學,但不少教師卻錯誤利用多媒體教育軟件,改變了音樂課堂的本質,或者是令學生過于沉迷教學資料,卻對書上的知識點不重視。
(五)師生缺少課堂外的交流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而隨時改變教學方法。而大多師生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外,課余時間極少接觸,這對于教學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咏虒W策略指的并不是師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更多的是需要師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在準備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能夠抓準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
三、正確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采取互動教學策略
要如何才能夠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正確采取互動教學策略,是所有初中音樂教師的新課題,能夠恒卻采取互動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提高初中音樂的教學質量,還可以迎合我國教育改革的方針和理念。下面是作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總結得出的幾個意見: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在初中階段,音樂老師的教學能力是基于其自身的音樂晉商能力,以對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為核心,以音樂的鑒賞和聆聽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為發展的大致方向,主要包括了在日常音樂教學中認知和聆聽這兩個方面。鑒于現時部分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較為低下,教學能力并不高,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迫在眉睫。有關部門和校方可以通過組織課余時間的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的音樂教學能力,建立校內“新老教師”的交流合作關系,并且加強音樂教師的反思能力,培養其獨特的教學風格。
其次,教師要注重課余時間與同學們的互動,通過課余時間與同學們產生互動,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心中與教師間的距離,還可以樹立教師親切的形象,令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與教師產生信息雙向的關系,無形中提高了課堂互動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平時的互動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從而在制定相關的學習方案時可以更加貼合學生的日常學習實際。
(二)巧妙地設計互動教學活動
不論是什么學科,提問在教學環節中是一門藝術。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那么教師就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要通過巧妙地設計互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活動中去。例如,在鑒賞《梁?!沸√崆賲f奏曲的時候,可以首先創設一個情景,然后通過向同學提出問題,發生互動。如首先播出音樂和相關的視頻,向同學提問歌曲中唱了什么,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感情為什么能夠如此動人等。通過巧妙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情景,進入互動活動中,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
(三)營造和諧的討論氣氛
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并派出代表上臺進行講解。音樂是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鑒賞藝術眼光和能力,通過進行討論,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相互幫助提高鑒賞能力,而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上臺講解而了解到學生的審美水平。同時,教師除了讓學生學習教科書上的音樂知識外,還需要多引用網絡資源上的資料,圍繞音樂的本質,引導學生如何通過音樂表現出內心的情感和思想,讓學生再現心中的審美創造和藝術感知。
四、結言
盡管互動教學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學方法,但只要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互動教學模式的有點,揚長避短,加上其他教學方法的多方教學,必定能夠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我國的棟梁洗滌身心,樹立正確、高品質的藝術鑒賞和審美眼光。
參考文獻:
[1]胡志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J].新課程.2011
[2]于春霞.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對應之策[J].新課程研究.2011
作為初中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作為關鍵。音樂這門課程在考試中不占分數,但是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多數學生對音樂課還是感興趣的,我們在進行教學工作中不是單一地教給學生音樂的音譜知識等,更多的是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讓學生讀懂音樂并能陶醉其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入手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從而推動整個基礎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情感作為審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普遍存在于一切審美活動中。在音樂教學中,要通過這種情感特征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的情感和音樂的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
我校由于是一所農村中學,因條件受限,音樂課堂教學遠遠達不到課改環境下所追求的音樂課堂教學情境要求。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對音樂課的輕視等不良情緒致使學生的音樂情感很難再教學中得到體現而造成的。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關鍵,而作為非主課的音樂課,學生學習的動力在于興趣,愉快的心情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是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為此,我提出了《中學音樂情感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實驗方案。下面就談一點我的分享:
1、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音樂審美活動的核心情感教學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對學生人生觀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作為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貫穿審美全過程的心理線索,審美體驗離不開情感體驗,讓學生了解音樂、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釋放并引起共鳴,從而達到喜愛音樂、理解音樂的目的。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興趣是學生逐步開始認識音樂價值的形成,這樣的教學能不斷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旦這種興趣形成,人的內在需要和音樂追求的價值目標就會不斷的完善。
3、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音樂課中的情感教學在教學中可以與高科技的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作品中豐富的內涵和人格的偉大,偉大的作曲家們不但傳播操作音樂的技術,也在用他們的愛、熱情、愛國主義、團結奮進的情感陶冶塑造者創造音樂人。
4、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講解音樂的相關知識,相關的音樂背景文化,相關的音樂要素等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理解音樂的功能從而來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二、理論依據
1、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音樂的情感教育必須放到音樂教學中的首要位置。音樂作為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教育可以通過音響、來激發人們的情感,是人們在情感體驗過程中,達到愉悅身心、發展思維、塑造人格的目的。
2、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感知和領會美事審美教育的關鍵,是審美素養的核心。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給人情感的值入比其他任何藝術都要有力,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3、音樂教育論
只有充分的體驗和感受音樂教學,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才有精彩的表現和創造。情感是一切音樂以及音樂能力發展的前提,學會聆聽優美的音樂,等于走進了音樂的天堂,在那里能發現無數的音樂寶藏。
三、實驗假說
音樂課采用情感教學:用優美高尚的音樂去熏陶和感染學生,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去教育和培養學生,是他們能夠逐步提高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鑒賞能力,提高情感體驗、分析判斷與評價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及藝術美的興趣和愛好,是他們不僅有美的心靈,而且還能夠按照“美”的旋律去創造美的語言,美的行為和美的生活。同時采用情感教學策略還可以提升老師的業務能力,提高教師的審美素質、專業知識以及審美施教力,使音樂教師的審美素質達到“師”與“范”的貫通,“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以往的音樂課教學最大的特點與弊端就是,它過度地專注于對音樂曲目本身的教唱,而忽視了音樂想表達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的中小學音樂課最常見的模式無非是直奔主題地對選定的曲目進行一句句的老師范唱、學生跟唱。這種內容與形式上的單一不僅僅沒有將音樂教學的精髓表達出來,其枯燥乏味的特點更加不符合豆蔻年華的初中生們的性格特點。長此以往地以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不但達不到音樂教育的效果,反而容易扼殺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準備與實驗階段: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注重情感體驗,自主探究表現”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音樂和音樂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來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學體驗。使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一個更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使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越來越濃,課內、課外學習氣氛融洽:在音樂方面的特長生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敢于表現,審美能力有所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研討,
其實,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優秀的、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常常都有著或者有趣,或者意境深遠,再或者獨具人精神的文化背景與創作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向學生進行關于這些信息的傳達比教授他們音樂內容本身更加重要與寶貴。所以應該首先將初中音樂的教學內涵化,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藝術化和實用化。而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導入最能體現課堂內涵,音樂本身的藝術性以及老師的教學激情與創造力,做好了這一環節的設計,音樂教學也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遵循音樂的體驗性原則
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離不開體驗。在音樂學習中一定要時刻的讓學生真正的去體驗感受音樂,這樣才能直觀的好好的感受音樂作品。
2、遵循音樂的活動性原則
愛動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遵循音樂審美性原則
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審美教學一定要貫穿在音樂教學的全過程中,審美教學時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
4、遵循音樂主體性原則
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遵循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
5、遵循音樂愉悅性原則
初中音樂課不是一門培養專門音樂人才的課程。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學的愉悅性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音樂 課程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95
音樂是初中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進行專業音樂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音樂中學習美、感受美、把握美、理解美,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則可以使學生從繁重的學業壓力中暫時解脫出來,實現精神的放松和心靈的升華,與其他課程的教學節奏相配合,達到調節學生學習情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初中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往往是作為“副科”角色,課程的課時較少,評價標準也較為簡單、單一。再加上初中階段學生所面臨的繁重學習壓力,所承受的巨大心理負擔,這也就使得學生在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時,習慣于采取一種隨意的、散漫的學習態度,而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進行音樂課程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對于教師而言,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對于音樂課程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習慣于將音樂課程看作其他課程的附屬品,忽視了音樂課本身所具有的獨立學科性,以及音樂課程所獨有的教學價值。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的精神,調節學生的情緒,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受到音樂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判斷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和感知世界,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那么音樂教師應該如何根據現階段的課程教學狀況,對自身的音樂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改革,提升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扭轉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認識和理解,轉變教師的教學態度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可行性、針對性和科學性,是課程順利展開的重要前提條件,而設定明確的音樂課程教學目標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還能夠使學生認識到進行音樂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認識和理解,端正學生的課程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目標設定時,應該對音樂教材進行進一步的深刻研讀和分析,從真正意義上把握音樂教材,找到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然后結合學生的音樂學習現狀、學習能力,保證教學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時,應該遵循教學大綱的要求,與教學大綱保持一致,大目標和小目標相結合,將學期教學目標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整合,采取分節、分段的教學模式。在每堂課上將歌曲教學、樂器教學、學生演唱等教學環節,真正的落實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循序漸進的教學效果,給學生以充分的消化和理解的時間,在各個教學目標之間形成良好的鋪墊和過渡,避免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學習負擔,同時適應不同音樂課程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
其次,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據的主體性地位,轉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地位,突出學生的練習和演唱,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傳統的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習慣于采取以自身為主導,帶領學生進行演唱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傳統的音樂課程教學模式雖然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時間之內,進行充分的音樂課程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音樂曲目的學習,但是卻壓制了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習能動性,使學生亦步亦趨的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無法有效的進行音樂曲目的練習和演唱,從而影響學生音樂課程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和學習效率的改善。同時,也無法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對自己所學習的音樂曲目進行回味和欣賞,對自身所接收到的音樂知識進行反思和消化,導致知識的堆積和音樂曲目學習的機械化,影響了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升。
針對這種教學狀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需求。在進行歌曲教學之后,教師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自我感知時間、欣賞時間,使學生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對自己所學習的音樂曲目進行回味和咀嚼,感受蘊含在音樂曲目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智慧,從而輔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曲目的學習和演唱。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將歌曲的演唱時間更多的交還給學生,選擇由學生帶領演唱,或學生自由演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復習和練習。使學生能夠真正的進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環境之中,提升學生的音樂演唱水平和學習能力,從而改善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質量。
最后,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將有益于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綜合性的引入到自身的音樂課程教學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課程學習氛圍和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曲目的學習和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由課堂走向生活,由有限走向無限。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課程教學之中,在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曲目學習時,向學生播放與所要學習曲目、相關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等。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曲目所產生的年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狀況等,使學生對音樂曲目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能夠進行音樂情感的醞釀,激發學生對音樂曲目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1-0233-01
新課標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它明確指出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對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當今的初中音樂課堂教育能否實現新課標對其的殷切希望與要求呢?為此,筆者將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為提高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議。
1.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初中音樂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師生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傳統的你教我學的狀態,不僅抹殺和降低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抑制了學生潛能以及創新思維的充分發揮,再加上評價標準的過于單一化和統一性,阻礙了學生自我個性和特色的發展。因此,為了適應新課標的新要求,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音樂學習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老師的權威,和老師積極的探討和交流學習方法和內容,教師也能更加的了解學生,明白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困惑之處,及時的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內容要創新
2.1 節奏創編教學。即根據達爾克羅茲節奏教學體系,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來喚起人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從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比如在《鼓樂鏗鏘》這一章,在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情緒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生是以身體作樂器,做一些拓展訓練。通過身體動作發出的聲響,進行音樂訓練的一種手段,當然這也是奧爾夫教學法的精髓所在,在學生的節奏訓練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聲部,其中女高音聲部用頭頂上的拍手動作來代替,女低音則是胸前拍肩的動作,男高音可以用拍腿來代替,男低音用跺腳來代替。
2.2 即興創造。即借鑒多元智能理論,通過即興創造教學,增進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培養創新膽略和創新精神,發掘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在《流行風》這一課,可讓學生根據班訓即興唱一曲(可以自己作曲,也可套用歌曲)。學生們積極踴躍參加演唱創,形式多樣,有流行風格,有美聲,有說唱,有戲劇等。因此學生多才多藝的一面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2.3 學科綜合。指音樂與其他藝術的結合,如美術的綜合。目的是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藝術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在欣賞到《一個人的流派》時,在讓學生了解印象派畫家作曲家風格的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音樂拿起畫筆描繪出一幅印象派作品《大?!贰?/p>
2.4 電腦音樂創作教學。電腦音樂系統作為新一代的音樂教學媒體已經進入高中音樂課堂,突破了傳統教學法在時間、空間、地域上的限制,直接表現各種事物和現象,并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發展運動的全過程,便于使學生對所學教材獲得最充分的感知,使教學生動形象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2.5 形體教學。它通過對學生形體的訓練,達到內塑氣質、外塑形象和提高人綜合素質的要求。在《非洲歌舞》這一章,老師可以在引導學生賞析音樂的同時,帶領學生做一些非洲歌舞身體上的律動。黑人舞蹈的節奏強烈,它的動作特征主要是強調了人體的每個部位,如:頭、頸肩、胸、腰、跨和四肢的表現力,其中最突出的是頭部的甩動、胸部的起伏、腰部的屈伸、跨部的擺動和旋轉。
3.教學策略設計
3.1 教法的選擇與設計。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設計要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能為核心"的"三主一核心"教學指導思想,做到靈活多樣,具有主導性,體現主體性和有效性。
3.2 學法指導的設計。在學法指導上,既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動機的激發,重視教學過程的情感化,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養成,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更要考慮教學的有效性。學法指導要既具體又明確,既恰當又體現主體性,要把學法指導擺在先于選擇教法的位置上來考慮。
4.給每個學生提供自由表現和創造的機會
學習音樂的人,都有通過音樂使自己愉悅,并感動別人的愿望,并希望通過特定的音樂形象表達出來,使情感得到表現。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應用自己的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情感緊緊地吸引住每一位學生,把教學內容演繹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使學生陶醉于音樂之中,不知不覺地隨音樂動起來,盡可能地激發與滿足學生表演的興趣與愿望。還有給每個學生提供自由表現和創造的機會,讓學生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自己創編,單獨表演,用載歌載舞的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這樣,可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發展學生的表演才能,并使學生更直接、更容易地受到藝術的感悟和激勵,激發他們把自身的情感抒發出來,而有了思想上的共鳴,學生就會帶著興趣走進課堂,在愉悅中維持著對音樂的積極心態。
一、拓展課堂教學
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創作,將音樂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在上第十三冊的《青春舞曲》一課時,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通過歌曲及圖片,對新疆歌舞展開討論,課堂氣氛異?;钴S,各小組同學都積極發言。接著,教師將《青春舞曲》這首曲子中抽出部分樂句,展示在大屏幕上,刪除其中的某些唱名,讓學生聽《青春舞曲》這首曲子。聽后許多學生都積極發言,把空缺的唱名填補出來,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就自然地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使音樂教學具體化、多元化,學生的積極性大為提高。此時開始學唱曲,大家唱得特別認真。學唱過程中,教師穿插一些提問,如《青春舞曲》這首曲中出現了什么節奏?這種節奏給歌曲帶來怎樣的效果?學生回答:多次出現了附點,這種節奏使歌曲產生了歡快、跳躍、喜悅、幸福的情感。這樣同學們不但學會了唱歌補曲,鞏固了以前學過的樂理知識,而且體會到新疆歌舞的優美。接著教師鼓勵學生給《青春舞曲》這首曲子換上自己喜愛唱的歌詞,充分反映初中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師借助實物投影儀,把同學們的作品一一展示在大屏幕上,把課堂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當學生唱著自己填的歌詞,別提那股高興勁了,課堂煥發了生命活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聯系課余學習
在音樂教學中,給予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將課內教學活動與課余學習聯系起來,把課堂拓展到更為廣闊的空間。如上《戲曲》這一內容,課前就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求每個學生去搜集一些與戲曲有關的資料,并向自己的父母或者長輩請教,學唱一段或幾句在民間較有影響的戲曲片段,如紹劇、京劇、越劇、滬劇等。上課時,教師要求同學們把自己學到的戲曲片段在班上演唱,大家一起來聽是屬于哪一劇種的唱腔。由于每個人在課前都請教了長輩,有了一定的收獲,所以都不想錯過這個自我表現機會,想在同學面前好好露一手。雖然有極少數同學不敢在大家面前唱,但他們用另一種辦法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作業,把長輩們演唱的戲曲片段用磁帶錄了下來,在班上用錄音機播放給大家聽。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而且能準確地辨聽紹劇、京劇、越劇、滬劇等劇種的唱腔,加深了同學們對戲曲藝術的理解,懂得戲曲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中的瑰寶。筆者以為這種教學效果,遠遠超過了教師自己講解教唱的效果。
三、擴大課外教學
1.補充課外內容。從教材內容來看,傳統教材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教師應當精選一些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現代流行歌曲,如《龍的傳人》《中國娃》《好日子》等。這些歌曲不僅旋律優美,而且都從不同方面表現了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從而使我們的教學不用絲毫說教,就能起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2.引導學生興趣。從學生方面來看,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喜歡輕松愉快的流行音樂。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本人在音樂教學中,把教材內容與流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我選用了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符合學生審美情趣的流行音樂作品,如在學唱《歌唱祖國》時,引導學生列舉一些歌頌祖國的歌曲――《大中國》《好漢歌》等,并讓學生唱一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愛國情懷。
四、生活中學習音樂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3-046-01
一、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為音樂有效教學打好基礎
俗話說“理念決定成敗”,教學過程中更是如此: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夠指導科學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的效率,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錯誤的教學理念則會導致教學過程的失敗,對學生產生無法估量的消極影響。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以科學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改進傳統課堂上音樂單調的“歌詠式”教學方法,注重教學中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提升,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為課程的基本思想,克服傳統音樂教學缺乏吸引力的狀況,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而不是簡單的作為一個“聽眾”,只會跟著教師的引導“亦步亦趨”的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各種音樂基本素質的學習鍛煉,特別是看譜學習,看譜是音樂學習中的一個基本項目,也是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音樂素質。如果學生不會看譜,那么就無法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與創新學習,也就無法實現新課改確定的“學生主體”地位。與其他科目的學習一樣,音樂知識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竅門的,想要獲得這些竅門自然需要學生自身的思考與觀察,還有自主的理解。因為學習音樂知識時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唱名的認識,現行的簡譜版教材就和數學的阿拉伯字聯系起來認。并且讓學生用自己的生活中同樣形狀的事物結合起來認識這幾個唱名(1、2、3、4、5、6、7)。還有高段音樂知識3/4、3/8拍號的認識都是要做到弄清楚其中的道理,教師在講解之余也要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思考與領悟,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學會自己唱譜、自己唱歌。另外也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
二、盡力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為音樂有效教學創設前提
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新時期倡導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構建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的師生關系,這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面向全體學生,形成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的更新教學手段,給學生直觀,全新的藝術感覺,發展學生想象力促進思維,開發智力。使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依賴性、統一性、虛擬性、認同性”向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轉變,通過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的音樂文化,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通過和諧的師生關系來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認識,加深學生的學習感知。例如教學《七彩時空》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講述自己長大后想做什么,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了解,進而通過《軍中姐妹》、《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軍港之夜》等歌曲來讓學生感受不同職業、不同時空下不同的音樂特色、不同的音樂表達形式。之后讓學生進行演唱、比賽,讓學生對于音樂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
三、認真把握教學的前前后后,為音樂有效教學做好執行
備課是做好教學的關鍵,在備課時,教師應緊抓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和圍繞感受、體驗情感這兩點來設計教案,在科學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從學生、教材兩方面入手進行備課,以便備課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符合教材的要求。當然課前準備要充分,教具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盡量讓學生認識、接觸到更多的器材,拓寬他們的認知認識。
筆者認為,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之間相互促進、彼此成長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反饋中不斷的改進自身的教學技能。所以在課堂授課的時候,教師不能單純的只顧自己的講解,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留意學生的學習反饋,要多注重與學生間交流,教學中盡量以引導、啟發為主,讓學生能夠有自己思考的空間與時間,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中來,加深他們的認知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嚴格訓練課堂常規,切實為每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而不能任由學生在課堂上的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只顧一時的歡快氣氛而導致學生學習不到真正有用的音樂知識。
關鍵詞:音樂課堂;流行音樂;教學策略
流行音樂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其朗朗上口,生活氣息濃郁,富有強烈的情感,所以被廣大青年所接受,傳統的音樂課本所選的樂曲大部分過于嚴肅和陳舊,缺乏創新和新鮮感,學生早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發展,在多元文化發展的當今社會,要求教師必須跟上時展的步伐,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努力尋求突破,引起學生的學習激情。
一、初中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后的教學現狀
第一,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傳統音樂教材內容主要以國家規定的經典音樂教材為主,大都是學生不喜歡的民族歌曲和古典歌曲,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這就使得初中音樂教學產生了阻礙,有了引入流行音樂的必要。第二,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有所轉變。很多老師從對于流行音樂沒有足夠的認識,認為流行音樂藝術性不強,到將流行音樂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當中,由于流行音樂的引入,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二、初中音樂課堂流行音樂教學策略的探討
面對傳統音樂課程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策略:
1.精心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的教學要讓學生在對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流行音樂進行學習和欣賞的同時,感受到教育的意義,在音樂學習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舉個例子來說,音樂教材選取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來表達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把愛國主義潛移默化地傳播到學生身上。再有周杰倫的《青花瓷》、周彥宏的《好一朵茉莉花》等歌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把時尚和經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韻律之美。
2.選擇遵循學生心理特征的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教學應該尋找一些切合學生心理特征的音樂,使他們在音樂中成長,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例如,周華健的《朋友》、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等鼓勵人心的歌曲都可以編入音樂教材。
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教材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