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章節
時間:2023-09-18 17:03: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章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審計; 考試; 大綱; 變化; 機考策略
一、考試變化
《2012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簡章》中規定:注冊會計師考試方式(特定范圍報名人員除外)今年起采用閉卷、計算機化考試(簡稱機考)方式。即,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案。推行機考,是深入貫徹《注冊會計師考試改革方案》的重大舉措。機考具有技術成熟、安全性高、便捷節約等優勢,并且在國內外其他執業資格考試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是提高考試安全性、提升考試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
注冊會計師簡稱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通常是指項目合伙人或項目組其他成員,有時也指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自1991年開始舉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以來,21年累計16.1萬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證書。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目的就是選拔和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與2011年相比,今年考試工作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在考試內容方面?!蹲詴嫀熑珖y一考試大綱(2012年度)》根據新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修訂,相較2011年度考試大綱,增加了部分新內容,簡化了部分內容,并修訂完善了“能力等級”相關規定。二是在考試方式方面。今年將在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實行計算機化考試(簡稱機考)。即,考生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案。三是在考試預報名方面。為了完善考試預報名信息以及方便非首次報名考生進行網絡預報名,要求所有考生重新注冊,登錄網絡報名系統,按照報名指引填寫相關信息。
專業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CPA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審計》科目是CPA考試六科中難度最大的一科。為使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審計》科目的測試,筆者將首先分析專業階段審計考綱的變化;其次在厘清教材結構的基礎上,按照新參考法規的要求對今年命題的測試點進行預測;最后就如何應對機考學習這門課程提幾點建議,希冀考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考綱變化
從2012年專業階段考綱審計科目的內容可以看出,審計科目的變化是最大的,主要有兩個重大變化,一是減少了測試目標;二是減少了參考法規。如表1所示。
三、教材變化
從表1中可知,2012年度《審計》教材依據《CPA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2012年度)的要求作了特別重大的刪除?。?!與2011年相比,教材總的章節從29章減少為24章;刪除了5章內容,相應地可能也減少了考生的學習負擔。具體變化如表2所示。
四、考題變化
(一)測試重點變化
《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2012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相關問題答記者問》中指出,實行機考后,各科考試題型保持不變。為適應機考環境的變化,將適當簡化主觀題題干閱讀量。專業階段試題繼續采用客觀題與主觀題并存的方式。在保持試題難易程度總體不變的情況下,將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重。
表2中的變化均分別體現在審計科目全書的24個相關章節中。由于CPA全國統一考試的目的就是選拔和培養能適應上述更高要求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因此,今年審計教材變化較大的也是今年考試的重點。筆者根據測試點重要性排序(5顆星最重要!),它們之間的變化關系如表3所示。因此,筆者認為,今年考題的重點變化如表3(根據測試點重要性排序)。
(二)測試難度變化
由于今年考試方式、大綱及教材變化較大,考題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實行機考后,雖然各科考試題型保持不變,但是為了適應機考環境的變化,將適當簡化主觀題題干的閱讀量。專業階段試題繼續采用客觀題與主觀題并存的方式,在保持試題難易程度總體不變的情況下,將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重,這樣與2011年相比,測試難度必將有所下降。為便于分析,首先編制2011年度審計試題分值統計表和分布圖,分別如表4和圖1所示。
從表4和圖1中可以看出,2011年度審計科目試題的總體特點是:
一是難度適中并略有提高。從2011年度審計試題來看,無論是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還是簡答題和綜合題,試題的測試重點均以審計準則為考點、以風險導向審計為主線、以測試CPA能力為本位,只有綜合題中極個別問題可能需要運用會計知識,盡管它在設置的方式上、在情景的考慮上有一定的新意,但就其解決問題所用到的知識和技能來說,仍然沒有超出大綱樣題所示范的范圍。在總體難度的控制上與大綱樣題相比,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并且是有所提高的。
二是注重體現考試大綱的各項新變化。在“6+1”模式下,2010年度CPA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增加了樣題,考試大綱后所附樣題以及樣題測試內容為考生提供考試方式、考試題型以及測試能力等級的參考。2011年度審計試題的題型與考試大綱中的樣題是基本一致的。具體題型、題量、分值與樣題如表5所示。
[關鍵詞]審計風險;成因;對策探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09
1審計風險的概念理解
審計的本質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等信息進行審核,對影響該單位信息使用者重要決定的各個項目進行評估,并通過報告等形式發表審計結果和建議。而審計風險是注冊會計師等外部審計機構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獨立審計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的可能性。因此,審計風險的出現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近些年來,伴隨我國市場經濟及政策環境的更新,我國陸續出臺了新會計準則以及新審計準則。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始終堅守自身的職業操守,提高處理復雜局面的獨立審計能力,從而有效的規避審計風險是當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新審計準則體系的主要變化和影響
對我國來說,2007年1月實施的新審計準則是首次大規模的修訂審計準則,對審計內容、結構以及準則執行細節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范圍的修訂,形成了新的審計體系。新審計體系與國際審計準則更加趨同,標志著我國審計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會計審計職業界越來越致力于管理的準確度和質量。新審計準則體系既可以促進我國會計審計職業化發展,也能夠促進企業的透明化管理水平,促進我國整體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新審計準則體系的主要變化和影響筆者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提高了審計準則理解和執行的一致程度
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審計準則體系充分借鑒了國際審計與鑒證理事會最新頒布的相關制度與法規。新準則不僅僅針對其中十六項重要的審計準則項目有實質性地更新,同時也對新審計準則的全部項目進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改善。根據新審計準則體系的內容可以看出,其提高了準則理解和執行的一致性,對我國審計監管工作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新審計準則對審計監督工作的規劃和目標設立的更加科學。每一項準則都單獨而明確地設立了目標章節,實現審計工作指導目的。另一方面,新審計準則對審計工作要求規定得更加細致和具體。每一項準則都單獨而明確地設立了要求章節,所有注冊會計師都需要一定的規定動作,這些動作都將由統一的方式來表達和歸納總結。與此同時,新審計準則重新設定了新結構,新準則是由五個分支組成的。并通過審計準則應用指南來指導審計的具體操作,通過詳細說明材料來更有效地解決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使這項準則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更有可行。
22促進舞弊行為的甄別能力
新審核標準對注冊會計師出現報告作弊的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有義務根據審計標準的要求進行審計任務,獲得財務報表在全方位沒有產生較大錯誤的正確保障,不管此錯誤是因為作弊還是其他原因所致。新的審計標準通過積極的形式,擬定了注冊會計師應及時指出作弊的情況,并詳細地指明作弊同財務錯誤存在的關系。與此同時,新的審計標準還對注冊會計師怎樣履行做好個人的工作制定了更具體的規定,包含規定注冊會計師主動地去辨別、評定以及面對作弊現象的情況,包含保證懷疑的態度、提高審計流程的不可預計性、有關部門根據作弊的現象采取的專題研討、認清作弊生產的因素、認清管理部門高于內部管理上的危險。
23強化了審計人員與單位管理層的信息溝通
單位的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在規范和改善單位的治理結構中,二者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并且在對管理部門編排的財務報表采取監管的環節中具備相同的看法。所以,管理部門與注冊會計師對各自根據不同角度了解的問題與資料實行具有有效的交流,積極采取監管與控制,提高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針對性。尤其是保障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不被有關部門所打擾,積極強化了審計人員與單位管理層的信息溝通。
3新經濟環境下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新經濟環境下有很多因素使得審計工作存在很多的風險,筆者將這種背景下可能導致審計風險的原因分析如下。
31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市場經濟也迅速發展。國內、國外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多,特別是國際最大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也都逐漸在我國展開了主要事務。與此同時,我國也涌現出了很多國內會計師事務所,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雖然不如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的規模大,但是隨著制度完善和經濟發展,近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這些事務所的出現,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接到更多的案子,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導致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會計師目光短淺,為了謀取短期不當利益,與被審計單位不當勾結,掩蓋被審計單位的會計造假案件。因此,導致了審計風險的形成。近些年受到我國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的“綠大地”以及“萬福生科”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案例,都是由企業的控制人勾結會計師事務所完成的。
32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的日益復雜化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全球經濟環境與我國經濟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日益復雜化,導致我國國內的審計也正在面臨更加復雜的經濟政策環境。為了適應復雜化的經濟環境,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會計準則和新審計準則體系,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同時對其知識結構的更新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化要求也更高。這導致注冊會計師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的審計工作正在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也成了新經濟環境下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之一。
33被審計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二者的信息溝通不暢通
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審計準則體系實施之后,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正在逐漸滲透到審計準則體系的構建中,對我國市場經濟法制體制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雖然新制度已經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由于被審計單位與會計師事務所二者的信息溝通不暢通,即信息不對稱,使得被審計單位的管理者會有不配合的情況,可能修改財務報告,也可能隱藏一些信息不公布。這樣注冊會計師就很難準確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全部財務信息,給審計人員的判斷和評判帶來不良的影響,再加上市場經濟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使得審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4防范我國審計風險的對策建議
41提高我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
第一,應加強中國注冊會計師的道德品質修養,加大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會計師事務所要建立一系列監管與審核注冊會計師的道德品質機制,且提高對其任務的管理程度。第二,應提高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水準,讓其正確了解與使用全新的會計注冊,進而減免導致客觀性的審核風險出現。全新審核標準要加強提高對職業的推斷,準則側重于規定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過程中處理事項,而并不是細化注冊會計師應該實施的主要流程。應當重視其人力資源的管理和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時俱進,保持高度掌控力。房地產企業的會計、稅務以及企業管理人員都需要及時樹立起適應、學習新制度的意識,保持正確、好學的態度,積極的更新其知識結構,提升其實踐應用實務的能力。也需要緊密配合、積極應對我國各項財務和稅收政策。
42借鑒國際上先進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風險導向審核是完全新穎的現代化審計途徑,其主要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分析作為導向來進行獨立審計工作。該方法的特點主要是需要嚴謹的風險測評以及風險估算。借鑒國際上大型事務所和審計機構的現代信息化審計方式來預防審計風險,通過風險導向審計的應用,能夠大大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有效規避審計風險。面對怎樣以有效率以及方法的形式完成審計工作,新審計準則要求要嚴格遵守審計要求的方式,從審計工作的組織、編制以及確立等流程,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工作給出指導和實施細則。
43改善我國審計工作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加強審計工作的外部環境分析,防范審計風險。一是加強會計事務所內部會計和審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主動按照會計職業道德要求來要求自己,減少主觀的違規行為;二是不斷提高會計、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并提高其綜合素質。會計從業人員要盡量完全了解與掌握有關的會計審計實務,并對我國的有關準則和法規有準確的把握,以防止在客觀方面出現會計數據失真的現象。與此同時,我國在外部環境方面,需要加強會計監督的法律法規建設,對會計數據造假舉動應該更加嚴格地懲罰,并追究會計數據造假所有責任人的民事責任,這樣能夠減少會計數據造假違法的出現。
44強調現代戰略風險導向型審計,科學規劃和執行審計程序
現代風險導向審核是在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更新,并結合體系論以及戰略理論構建主要思路。現代風險導向審核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核中以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危險的認識、測評等為審計的主要流程,獲取可能出現的主要錯報因素,再依照風險測評標準給出合理的審計資源,能夠目標明確,提高審計準確度和有效性。充分強調現代戰略風險導向型審計,完全表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宗旨,明確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論。注冊會計師依照被審計單位的特殊性,為有針對性地科學規劃和執行審計程序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礎。
5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也在不斷地更新。在這種經濟以及政策的新環境下,給我國的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這種新形勢,怎樣去在復雜的環境中避免審計的風險,保證審計行業的職業操守,提高處理復雜局面的獨立審計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筆者首先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國審計風險的成因――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的日益復雜化,同時各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激烈競爭。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防范我國審計風險的對策建議,旨在根據我國審計風險的成因和存在的問題,找到對策,提高我國審計整體水平,有效防范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關鍵詞:PBL方法;審計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142-02
審計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但該課程在所有的專業核心課程中的教學效果幾乎是最低的,學生普遍反映審計學難學、抽象,學習的興趣不足。究其原因,現行的審計學教學基本局限于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課程講授,該方法不利于學生審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趩栴}的學習(簡稱PBL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吻合,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建構隱含于問題背后的新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方法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創,其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引起了醫學教育界的廣泛興趣。PBL方法自產生以來,其理念不斷得到精煉和發展,逐漸被推廣應用到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專業的教學。針對目前審計學教學中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引入了PBL教學法,探索其在審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PBL方法在審計學教學中的適用性
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引入一門課程的教學需要注意方法的適用性,即產生并廣泛應用于醫學教學領域的PBL方法能否在審計學教學中運用以及能否實現預期效果的問題。將PBL方法引入審計學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一)PBL方法以問題為核心,通過情境模擬解決審計工作的實際問題,與審計工作性質相一致
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與實際審計工作嚴重脫節,學生無法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相聯系。PBL方法通過設計并提出具有情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這一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方式,與審計工作性質相一致。美國會計學會(AAA,1973)認為,審計是一個系統化過程,即通過客觀的獲取和評價有關經濟活動與經濟事項認定的證據,以證實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的符合程度,并將結果傳達給有關使用者??梢?,審計工作就是以證實認定為先導展開的,針對認定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取得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過程。
(二)PBL方法以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為中心,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職業判斷能力
審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性已經被許多國家的準則制定團體認識到。PBL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意義構建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自主學習者應具備進行客觀評判反思的能力、做出決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獨立行動的能力,這有助于鍛煉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自主判斷和決策,提高職業判斷水平。
(三)PBL方法采用的分小組學習及討論的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溝通能力
一名優秀的審計人員除了具備專業技能之外,同時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懂得如何在工作中協調好與客戶的關系。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對象間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一致被審計理論與實務界所反復強調,審計準則對前后任注冊會計師之間的溝通、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和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均有相關的規定,審計溝通貫穿于審計業務的始終。PBL方法不僅強調組內成員之間的資料共享和觀點交流,還強調在課堂演示階段不同組之間的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
二、PBL方法的應用設計
PBL方法應用于審計學教學中,一般包括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小組交流、課堂討論和評價總結五個環節。
(一)提出問題
PBL方法的關鍵就是設置一個有效的中心問題,它是教學中課程設計的重點所在。它應該具有相關性、真實性,且屬于結構不良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指那些初始信息不明確、沒有唯一的解決方法和途徑的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有利于擴大學生探索知識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學到互相聯系的知識。例如,在講解會計師事務所章節內容時,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注冊會計師,計劃畢業后自主創業,如何籌建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這是很多學生專業學習的目標和職業規劃的方向,通過這個問題,將學生置身于學有所成、自主創業的情境中,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該問題可以引出如下相互聯系的專業知識,如“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以及目前我國事務所轉制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結構”、“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條件”、“事務所的規章制度”等。
(二)查閱資料
學生帶著問題查找相關資料,充分利用現有的參考書、期刊以及互聯網資源,自主探索問題的答案。學生查找資料時,需要分工合作,通常將學生組成一個個小組,劃分小組時,通常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各組可以共同完成某一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相應的協助,如列出必要的參考文獻,或者直接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可以做以下提示:查閱《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等制度規章;瀏覽中注協網站查閱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的相關信息;直接列出與問題相關的期刊文獻供學生查閱。
(三)小組交流
小組成員在完成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后,就可以開展小組內部的討論和交流。每個人通過貢獻和分享不同的認識角度和觀點,從而達到組內成員間的信息互補和信息更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參加各個小組的討論,以引導和監督學生的討論不偏離主題。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將討論內容限于事務所成立時的相關問題,不涉及事務所成立后的業務承接、實施的審計程序以及出具審計報告等內容。
(四)課堂討論
在經過了資料查閱和小組交流之后,可以由每組的代表就所研究的問題作本組的總結發言,盡其所能展示給他人,達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的目的。同時,其他組成員可以就所講內容進行提問。課堂演示過程可以采用文字、視頻和圖片等多種形式,力求豐富多樣,以激發大家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重點知識進行強調,對學生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屬于本章節的重點內容,需要向學生強調以下幾個方面:國際范圍內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優缺點及其適用環境、我國目前改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形式的必要性及改制情況、要求學生采用數據定量驗證改制對我國審計市場結構和審計質量的影響等。
(五)評價總結
在課堂討論后,需要對小組成員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定。評價主體包括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搜集和整理資料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小組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評價形式包括學習效果的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梢?,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上看,運用PBL方法的評價比傳統考試評估難度要大很多,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課堂管理和評估能力。有效的評價可以引導學生看到成績和存在的差距,不斷地調整努力的方向。教師也可以對評價結果進行反思,對教學過程不斷進行考察和分析,以改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三、PBL方法應用的支撐措施
PBL方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上都有較大區別。應用PBL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有相應的外部條件作為支撐。
(一)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形式,如可將網絡通訊工具引入PBL方法實施過程
QQ、飛信、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在學生中應用較廣泛,通過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將其作為資料的搜集與共享、問題的留言與解答的平臺。在QQ群空間共享會計、審計相關制度規范;在微信朋友圈時時或轉載會計、審計行業新聞和動態;在微博中解答問題,以精煉的文字回復并實現即時共享;在QQ、微信、飛信建立群,組織師生討論。浙江大學蘇德礦老師2013年開始在微博上為學生答疑,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截至目前,他已發出微博上萬條,粉絲數量突破1.7萬人??梢?,在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如何就網絡環境來設計、實施、組織和評價PBL是將來研究的重點內容。
(二)提高教師課堂組織和課堂管理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PBL方法要求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體轉換為促進者,對學習過程起到指導和組織的作用。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多種管理手段控制課堂節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針對性地啟發和激勵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鼓勵小組成員間的質疑和爭論,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和課堂管理能力。由于所設計的問題基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中,因此尤其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審計實踐和操作能力,如在事務所和大型企業從事過審計工作等。
(三)建立適應PBL教學模式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
PBL教學模式打破了課程、學科之間的界限,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具有綜合性、交叉性的特征,現有的課程設置和教材已經不再適用,需要重新設計。當前的審計學課程一般按照審計主體開設,包括注冊會計師審計、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內容存在重復;目前的審計學教材多數是從國外翻譯而來,表達非常西化,也缺乏必要的案例,不易理解。如果在審計學教學中全面實施PBL方法,則需要將課程內容重新編排,甚至包含其他專業課程的內容,形成配套的教材。
參考文獻:
[1]徐向真.我國大學審計學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改革措施[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80-83.
[2]喬玉玲.PBL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0):58-60.
[3]鄭光銳.開發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潛能的PBL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科學,2011,(12):40-43.
2006年度CPA考試報名工作剛剛落下帷幕,考生們就開始了緊張的溫書復習。面對越來越厚的CPA教材,許多考生不知如何應付,到底哪里才是重點值得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復習,成了他們關注的中心問題。希望本文能對2006年考生有所啟發和幫助。
一、確定章節重要性
正如證券的歷史價格信息是證券價格預測的主要依據一樣,歷年CPA考試試題也是考生們把握復習重點的主要參考資料??忌梢詮木W上下載幾份近年考試的試卷,然后對它們進行簡單地統計分析,就可以把握住考試重點,確定CPA考試對各章節的考核程度,使復習有的放矢。筆者建議根據近三年各章節的分值平均情況來確定每個章節的重要性程度,進而根據重要性安排各章節復習時間。
例如,筆者在輔導2005年“經濟法”考試時,就從網上下載了2002―2004年的經濟法考題,分析結果如表1。
圖1中兩條折線分別是根據經濟法考試各章節三年平均分值畫出的折線(估計的各章節重要性)和2005年經濟法考試各章節實際分值(實際的各章節重要性)畫出的折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兩條線的波動情況基本一致,在某些章節上甚至重合。因此,用平均法進行各章節的重要性估計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摸準CPA考試重點出現的規律,為當年的考試復習提供指引。
二、關注教材變化內容
每年CPA教材增加及變動的知識點雖然沒有歷史信息可以參考,但往往都是考試的重點。例如,2004年《財務成本管理》教材新增了一章“企業價值評估”,在當年的CPA財管考試中就多次涉及此章節知識點,所考分值高達22.5分,而在2005年的考試中這章分值就大幅下降到10分。再如,2003年《經濟法》教材新增“知識產權法”一章,這章所考知識點占當年所考分值10%,而次年就迅速下降到5%。由此可見,每年教材變化的內容一般都是當年的考試熱點。
2006年五本注會教材中,《經濟法》是變動最為顯著的,特別是第四章“公司法”和第七章“證券法”。這兩部法律都是2005年10月份通過,2006年1月1日開始實行,且新法律不是在舊法律上的修修補補,而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原“公司法”共有230條規定,其中只有20多條沒有調整,其他都有重大變化。因此為了適應新的法律法規,《經濟法》教材也隨之調整,具體表現為:第三章根據新“公司法”進行重大調整,刪掉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獨立董事制度”全部內容;第七章根據新“證券法”重大調整,刪掉了中國證監會關于“股份的發行條件”、“保薦人制度”、“詢價制度”、“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上市公司收購”、“信息披露”等全部內容。其中,“公司法”的調整主要為:1.關于公司章程的規定;2.關于公司轉投資的限制;3.關于控股股東的義務和責任;4.關于公司的擔保;5.公司資本最低限額的規定以及注冊資本的繳納;6.股東的會議制度,比如,臨時會議召開的條件,特別決議表決的事項,決議有瑕疵如何處理;7.法定代表人制度;8.監事會的組成;9.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10.公司股份的回購;11.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的提??;12.公司的合并、分立;13.關于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
其他四本教材變動不大?!抖惙ā方滩闹?,“增值稅法”、“營業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分別根據新規定有些許調整,但對考試影響不大?!秾徲嫛方滩闹饕兓癁椋旱谝徽轮袑徲嬵悇e按目的、內容的分類做了較為詳細地介紹,并加入了審計方法的內容;第二章增加了新的注冊會計師業務范圍的內容?!敦攧粘杀竟芾怼沸陆滩闹皇菍υ滩腻e誤的糾正,變動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新的會計、審計準則,并宣布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但是剛拿到CPA教材的考生卻發現教材內容還是遵循舊的會計、審計準則,2006年考試大綱也是圍繞舊準則編寫,只是第四章新增了“股權分置會計處理”,那是不是意味著參照歷年章節重要性安排會計考試復習就足矣呢?恰恰相反,筆者認為存在新舊準則差異的知識點很有可能是今年會計考試的熱點。因為明年起執行新的會計準則必然要求被審計單位對會計報表的一些項目按照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調整,如果不了解新舊準則的差異,注冊會計師又怎能對這些調整進行審計呢?因此筆者認為,雖然今年會計科目考試對新準則不做要求,但考生必須對新舊準則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并重點復習涉及差異的知識點。這些差異主要為:1.資產減值的處理;2.存貨的計價方法;3.商譽的確認、計量和處理;4.固定資產的確認和計量;5.投資性房地產;6.債務重組收益或損失的處理;7.非貨幣易收益或損失的處理;8.投資的確認和計量;9.企業合并的權益法和購買法運用;10.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三、熟練主觀題必考點
CPA考試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兩類題型??陀^題主要是選擇題和判斷題,考查的知識點分布范圍較廣,不易預測;主觀題包括計算題和綜合題,主要考核考生在模擬實際工作環境下的業務能力,一般占總分值的60%左右。與客觀題不同,主觀題很多知識點基本上每年必考,考生若能利用有限時間反復練習這些必考點,就能提高主觀題得分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通過分析近十年的CPA主觀題,歸納出各個科目的主觀題必考點,供2006年考生參考(如表2)。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第一節、封面、書脊、扉頁、目錄、釋義
第二節、概覽
第三節、本次發行概況
第四節、風險因素
第五節、發行條款
第六節、擔保事項
第七節、發行人的資信
第八節、償債措施
第九節、發行人基本情況
第十節、業務和技術
第十一節、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
第十二節、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
第十三節、公司治理結構
第十四節、財務會計信息
第十五節、業務發展目標
第十六節、募集資金的運用
第十七節、其他重要事項
第十八節、董事及有關中介機構聲明
第十九節、附錄和備查文件
第三章、附錄和備查文件
第四章、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摘要
第五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信息披露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申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應按本準則的要求編制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以下簡稱“募集說明書”),并按本準則第三章的要求編制募集說明書摘要,作為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必備法律文件,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后按規定披露。
第三條、本準則的規定是對募集說明書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論本準則是否有明確規定,凡對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均應披露。
第四條、本準則某些具體要求對發行人確實不適用的,發行人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披露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做適當修改,但應在申報時作書面說明。
第五條、由于商業秘密(如核心技術的保密資料、商業合同的具體內容等)等特殊原因,本準則規定的某些信息確實不便披露的,發行人可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豁免。
第六條、在不影響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不致引起閱讀不便的前提下,發行人可采用相互引征的方法,對各相關部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以避免重復和保持文字簡潔。
第七條、發行人在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披露所有信息應真實、準確、完整、公平、及時,尤其要確保所披露的財務會計資料有充分的依據。所引用的財務報告、盈利預測報告(如有)應由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或審核,并由二名以上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注冊會計師簽署。
第八條、募集說明書的有效期為三個月,自中國證監會下發核準通知之日起計算。發行人在募集說明書有效期內未能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應重新修訂募集說明書。發行人可在特別情況下申請適當延長募集說明書的有效期限,但至多不超過一個月。
第九條、發行人申請文件核準后,在募集說明書披露前發生與申報稿不一致或應予補充披露的事項,如發生股東或董事、經理(含總裁等相當的職務)變動,出現財政稅收政策、業務方向和范圍的重大變動,取得或失去重大專利或特許權,以及進行新的重大投資或融資行為等,發行人應視情況在履行上市公司持續信息披露義務的前提下,及時修改募集說明書并提供補充說明材料,必要時應重新經過中國證監會核準。
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后,如發行人認為還有必要對募集說明書進行修改的,應書面說明情況,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后相應修改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
第十條、發行人應針對實際情況在募集說明書首頁做“特別風險提示”,并在“風險因素”一節詳細披露。
第十一條、募集說明書還應滿足如下一般要求:
(一)引用的數據應提供資料來源,事實應有充分、客觀、公正的依據;
(二)引用的數字應采用阿拉伯數字,貨幣金額除特別說明外,應指人民幣金額,并以元、千元或萬元為單位;
(三)發行人可根據有關規定或其他需求,編制募集說明書外文譯本,但應保證中、外文文本的一致性,并在外文文本上注明:“本募集說明書分別以中、英(或日、法等)文編制,在對中外文本的理解上發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為準”;
(四)募集說明書全文文本應采用質地良好的紙張印刷,幅面為209×295毫米(相當于標準的A4紙規格);
(五)不得刊載任何有祝賀性、廣告性和恭維性的詞句。
第十二條、募集說明書全文及其摘要應按本準則有關章節的要求編制。文字應簡潔、通俗、平實和明確,格式應符合本準則的要求。在指定報刊刊登的募集說明書摘要最小字號為標準6號字,最小行距為0.02.
第十三條、發行人應在發行前二至五個工作日內將募集說明書摘要刊登于至少一種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報刊,同時將募集說明書全文刊登于中國證監會指定的網站,并將募集說明書全文文本及備查文件置備于發行人住所、擬上市證券交易所、主承銷商和其他承銷機構的住所,以備查閱。
第十四條、發行人可將募集說明書全文及摘要刊登于其他網站和報刊,但不得早于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和報刊的披露。
第十五條、在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披露前,任何當事人不得違反規定披露與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有關的信息,或利用這些信息謀取利益。發行人、任何中介機構或人士利用與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有關的信息進行推介宣傳的,應遵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發行人應在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披露后十日內,將正式印刷的募集說明書全文文本一式五份,分別報送中國證監會及其在發行人注冊地的派出機構、擬上市的證券交易所。
第十七條、發行人董事會及全體董事應保證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諾其中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八條、主承銷商應受發行人委托配合發行人編制募集說明書,并對募集說明書的內容進行核查,確認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九條、發行人律師可受發行人委托參與編制募集說明書,并應對募集說明書進行審閱,確認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不致因法律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的內容出現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引致的法律風險,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十條、發行人律師、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驗資人員及其所在的中介機構等應書面同意發行人在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中引用由其出具的專業報告或意見的內容。
第二章、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第一節、封面、書脊、扉頁、目錄、釋義
第二十一條、募集說明書全文文本封面至少應標有“XXX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字樣,并應載明發行人及主承銷商的名稱和住所。
第二十二條、募集說明書書脊應標明(如可能)“XXX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字樣。
第二十三條、募集說明書全文文本扉頁應刊登如下內容:
(一)發行總額;
(二)票面金額;
(三)期限;
(四)利率和付息日期;
(五)轉股價格;
(六)轉換期,應列示投資者從何時起至何時止可申請轉股;
(七)贖回條款和回售條款的提示性說明(如有);
(八)發行方式及發行期;
(九)擬申請上市證券交易所;
(十)主承銷商;
(十一)正式申報的募集說明書簽署日期。
第二十四條、募集說明書扉頁應刊登發行人董事會的如下聲明:
“發行人董事會已批準本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全體董事承諾其中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p>
“中國證監會、其他政府機關對本次發行所做的任何決定或意見,均不表明其對本發行人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值或投資者收益的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任何與之相反的聲明均屬虛假不實陳述?!?/p>
“根據《證券法》等的規定,可轉換公司債券依法發行后,發行人經營與收益的變化,由發行人自行負責,由此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p>
第二十五條、發行人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其財務報告出具了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發行人還應作如下提示:
“XXX會計師事務所對本發行人XX年度的財務報告出具了有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或保留意見等)的審計報告,請投資者注意閱讀該審計報告全文及相關財務報表附注。注冊會計師已針對該事項出具了補充意見,發行人董事會、監事會對相關事項已作詳細說明,也請投資者注意閱讀?!?/p>
第二十六條、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的目錄應標明各章、節的標題及相應的頁碼,內容編排也應符合通行的中文慣例。
第二十七條、發行人應對可能對投資者理解有障礙及有特定含義的術語作出釋義,募集說明書及其摘要的釋義應在目錄次頁排印。
第二節、概覽
第二十八條、發行人應設置募集說明書概覽,簡介發行人的主要財務數據、本次發行情況及募集資金用途。在概覽起首應聲明“本概覽僅對募集說明書全概要提示。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前,應認真閱讀募集說明書全文?!?/p>
第三節、本次發行概況
第二十九條、發行人應披露本次發行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
(一)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總額;
(二)票面金額;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
(四)利率和付息日期(說明轉換年度有關利息的歸屬);
(五)轉股價格;
(六)轉股起止時期;
(七)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擔保人;
(八)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信用級別及資信評估的機構(如有);
(九)發行方式與發行對象;
(十)承銷方式;
(十一)本次發行預計實收募集資金;
(十二)發行費用概算(主要包括承銷費用、律師費用、發行手續費用、審核費等)。
第三十條、發行人應說明本次發行中的停牌、復牌及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的時間安排。
第三十一條、發行人應披露下列機構的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聯系電話、傳真,同時應披露有關經辦人員的姓名:
(一)發行人;
(二)主承銷商及其他承銷機構;
(三)上市推薦人;
(四)發行人聘請的律師事務所;
(五)會計師事務所;
(六)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擔保人;
(七)資信評估機構(如有);
(八)收款銀行;
(九)可轉換公司債券登記機構;
(十)其他與發售可轉換公司債券有密切聯系的機構。
第三十二條、應披露發行人與本次發行有關的中介機構及其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及經辦人員之間存在的直接或間接的股權關系或其他權益關系。
第三十三條、發行人應針對不同的發行方式,披露至上市前的有關重要日期,主要包括:
(一)發行公告刊登的日期;
(二)預計發行日期;
(三)申購期;
(四)資金凍結日期;
(五)預計上市日期。
第四節、風險因素
第三十四條、發行人除應參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號-招股說明書》(證監發〔2001〕41號文件)的有關要求披露本次發行的風險因素與對策外,還需補充披露以下風險:
(一)可轉換公司債券到期不能轉股的風險;
(二)轉股后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攤薄的風險;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市場自身特有的風險(如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與股票價格的聯動及異動關系,提醒投資人對可轉換公司債券價格波動應有充分了解)。
第五節、發行條款
第三十五條、發行人應披露本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總額及其確定依據。
第三十六條、發行人應說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金額、期限、利率和付息日期(說明轉換年度有關利息的歸屬、股利分配方式)及其確定依據。
第三十七條、發行人應說明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的有關約定,包括:
(一)轉股的起止日期;
(二)轉股價格的確定依據及計算公式;
(三)在發行人分紅、派息、發行新股、配股、合并或分立等時轉股價格的調整方法及計算公式;
(四)轉股價格修正條款(如有);
(五)轉股時不足一股金額的處理方法;
(六)轉換年度有關股利的歸屬;
(七)其他有關約定。
第三十八條、發行人應說明轉股的具體程序,主要包括:
(一)轉股申請的聲明事項及轉股申請的手續;
(二)轉股申請時間;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凍結及注銷;
(四)股份登記事項及因轉股而配發的股份所享有的權益;
(五)轉股過程中有關稅費事項。
第三十九條、發行人應說明所設置的贖回條款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一)贖回的條件;
(二)程序;
(三)價格;
(四)付款方法;
(五)時間。
第四十條、發行人應說明所設置的回售條款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一)回售的條件;
(二)程序;
(三)價格;
(四)付款方法;
(五)時間。
第六節、擔保事項
第四十一條、發行人應說明可轉換公司債券擔保人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
(一)擔保人簡況;
(二)擔保人的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主要財務指標;
(三)擔保人的資信情況;
(四)擔保人的其他擔保行為。
發行人還應披露擔保合同的主要內容。
第七節、發行人的資信
第四十二條、發行人應披露公司的資信情況,主要說明:
(一)公司近三年的主要貸款銀行及各主要貸款銀行對公司資信的評價(如有);
(二)說明公司近三年與公司主要客戶發生業務往來時,是否有嚴重違約現象;
(三)說明公司近三年發行的公司債券以及償還情況;
(四)發行人應披露資信評估機構對公司的資信評級情況(若有);
(五)發行人應計算并披露其前三年的速動比率、利息倍數〔(利潤總額+實際利息支出)/應付利息支出〕、貸款償還率(實際貸款償還額/應償還貸款額)、利息償付率(實際利息支出/應付利息支出)等財務指標。
第八節、償債措施
第四十三條、發行人應披露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償債措施,說明可轉換公司債券到期不能轉股時公司擬采取的具體償債措施。
第九節、發行人基本情況
第四十四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其基本情況。
第四十五條、發行人應說明近三年內所披露的信息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發生過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情況。
第十節、業務和技術
第四十六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披露其業務和技術情況。
第十一節、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
第四十七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情況。
第十二節、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
第四十八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情況。
第十三節、公司治理結構
第四十九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其公司治理結構的情況。
第十四節、財務會計信息
第五十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財務會計信息,主要包括:
(一)不少于最近三年的簡要利潤表、不少于最近三年末的簡要資產負債表及不少于最近一年的簡要現金流量表;
(二)盈利預測數據(如有);
(三)不少于最近三年經審計的主要財務指標;
(四)公司管理層作出的與本條(一)中時間一致的公司財務分析的簡明結論性意見,主要說明發行人資產質量狀況,資產負債結構、股權結構的合理性,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的強弱;說明近三年業務的進展及盈利能力,描述收入和盈利能力等的連續性、穩定性;簡要陳述未來業務目標及盈利前景;指出發行人的主要財務優勢;提示各種已知或不確定性因素已對發行人產生的重大困難及將產生的主要困難。
第五十一條、發行人應重點說明本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后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的變化。
第五十二條、會計師事務所曾對發行人近三年財務報告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發行人應披露注冊會計師就該事項是否已消除或糾正出具的補充意見,以及董事會、監事會就該事項處理情況作出的詳細說明。
第五十三條、發行人對可能影響投資者理解公司資產負債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動情況的信息,應加以必要的說明,有關財務困難、障礙、或有損失,應在“財務風險”欄目中加以具體披露。所有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尤其應采用簡潔、通俗、平實和明確的文字表述。
第十五節、業務發展目標
第五十四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其業務發展目標。
第十六節、募集資金的運用
第五十五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其本次募集資金的運用。
第五十六條、發行人應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披露前次募集資金的運用情況。
第十七節、其他重要事項
第五十七條、發行人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簡要披露其他重要事項。
第十八節、董事及有關中介機構聲明
第五十八條、發行人和有關中介機構應參照證監發〔2001〕41號文件有關章節的要求披露董事及有關中介機構聲明。
第三章、附錄和備查文件
第五十九條、募集說明書的附錄是募集說明書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包括:
(一)發行人編制的盈利預測報告及注冊會計師出具的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如有);
(二)發行人董事會、監事會關于報告期內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涉及事項處理情況的說明(如有);
(三)注冊會計師關于報告期內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補充意見(如有)。
第六十條、發行人應將整套發行申請文件及發行人認為相關的其他文件作為備查文件,列示其目錄,并告知投資者查閱的時間、地點、電話和聯系人。備查文件上網的,應披露網址。
第四章、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摘要
第六十一條、發行人應在募集說明書摘要的顯要位置聲明: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及發展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 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從所查文獻看,被引用較多的說法有以下幾種:李克東(2001)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南國農(2002)指出:“信息技術以工具的形式與課程融為一體,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系統各要素中,使之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態,主要的教學媒體。”劉儒德(2004)認為:“無論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還是在其他課程中,都要將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為學習對象、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統一起來,共同服務于對課程各個方面的系統設計、處理和實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焙慰丝梗?006)提出:“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p>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 從世界范圍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算機輔助教學。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計算機的快速運算、圖形動畫和仿真等功能輔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某些重點、難點;第二階段是計算機輔助學習,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利用計算機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如使用計算機搜集資料、答疑測試以及幫助安排學習計劃等;第三階段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運用信息技術創建信息化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自主探究、協作共享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在國內,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最早出現于基礎教育領域。原教育部長陳至立2000年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指出“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把信息技術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同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高校人才培養,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必須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高等學校要加強校園網、電子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數字化教學環境的建設,為廣大教師和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創造條件。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所開設的必修課程,使用多媒體授課的課時比例應達到30%以上,其他高校應達到15%以上?!敝链?,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在教育領域逐步應用并普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逐漸被廣大師生接受,高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融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廣泛實踐,實現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及原則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徐萬胥(2003)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的是優化學與教的過程,改善學生的學習。何克抗(2006)提出其目標是培養大批的創新人才?!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提到高等教育的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時,多次強調人才培養的方向與信息技術在學習中的應用,如“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本C合以上說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學生能力培養上可以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終身學習能力,使學生能熟練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應用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分析與決策能力、溝通能力等。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原則 一般而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要素包括具有信息素養的教師與學生、信息化教學內容與資源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既然是多種教學要素的整合,教師就應樹立系統化的思想,既能使信息技術的作用在課程教學中得以延伸,又能使課程內容在信息技術應用中得以升華,具體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教學理念先進性。教師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傳遞者,更應在教學過程中秉承先進的教學思想與學習理論,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全身心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發展過程中,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學習理論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刺激——反應”的過程,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教師通過對環境的“操作”和對行為的“積極強化”,改變學習者的個人行為。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從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強化某知識點的學習。認知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得到的,學習是依靠頓悟,而不是依靠嘗試與錯誤來實現的。這種理論強調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可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程素材和資源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與資料共享,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構建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與基礎。這種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與情境性。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可設計特別的教學情境,要求學生基于問題進行探究、協作式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把握學習認知規律、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加強整合效果。二是課程教學相關性,指的是整合應與課程自身的性質、特點、教學目標與內容、課程改革方向等密切聯系。教師應系統研究課程類型,優化教與學過程,思考信息技術如何發揮優勢并為課程教學服務;認識到課程不僅是知識的載體,還是師生共同探求知識的過程,應針對不同的課程實施不同深度與廣度的整合。三是信息技術可操作性。目前,各高校都為信息化教學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平臺等。教師可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的能力設計教學過程與環節。
三、審計學課程教學現狀
(一)課程內容重理論輕實訓 審計課程的特征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審計學原理的有些概念與理論過于抽象而不利于學生理解; 審計程序與方法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教師囿于實訓材料的限制只能泛泛而談。 從目前使用的審計教材看,內容偏重審計準則的敘述與解釋, 更多地要求學生熟悉、記憶與掌握。 而模擬審計環境與工作情景的專項或綜合實訓材料卻極其稀少。缺少了實訓內容的操作, 學生只會紙上談兵,不會分析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不會使用審計程序, 不會動手查賬, 不會撰寫審計工作底稿。 這種理論多實訓少的內容安排必將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方式重講解輕參與,與審計實踐脫節 從目前的審計教改文獻看,教師多采用案例輔助教學。案例教學對教師與學生都有極高的要求:第一,教師要選用合適的案例資料為教學內容服務;第二,教師要合理組織案例教學,尤其是如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至關重要;第三,學生在案例教學中應事先準備,課堂上積極參與。只有師生合力,才能使案例教學真正發揮效用。但由于教學環境、教師及學生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數案例教學仍使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學習,課堂學習中缺少積極主動參與,缺乏獨立思考自主研究的時間,缺乏有效溝通、團隊合作的訓練。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單一教學方式極大制約了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同時,隨著審計環境不斷變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領域不斷擴展,實踐活動中使用的審計流程與方法也不斷創新。教學過程中如何演示這些審計流程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當務之急。為了解決審計學教學的問題以及應對教學實踐中的困難,專業教師應思考講什么、怎么講的問題。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創建信息化教學環境。信息技術與審計學課程的有效整合,既可以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演示審計流程,還可以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學時無法滿足教學內容要求 審計學的內容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審計理論的進一步研究與審計方法的改進而增加。隨著新審計準則的執行,審計教學內容發生重大變化。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著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審計學》為例,內容的章節由2006年的16章變為2011年的29章,頁碼由419頁增加到694頁。不僅如此,審計學知識難度也在不斷提高。但審計學的課時安排并沒有隨之增加,通常只有64或48課時。在有限的課時內傳授逐漸增多且變難的審計學知識,成為教學難點之一。
(四)課程考核重知識輕能力 目前的課程考核一般分兩部分,一是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出勤等日常情況;二是期末成績,主要是期末筆試分數。這種考核方式過分強調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對學習態度、協作精神、應用能力等方面的評價。
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審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講授型 多媒體講授型模式是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在課堂學習中運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形式。在這種模式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主要通過聽講和觀看參與課堂教學。從目前的使用情況看,高等學校采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比例已達50%以上。多媒體講授型中,教師應重視課堂的教學設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信息以圖、文、聲等形式傳遞給學生,將枯燥的審計學理論變為真實、生動的知識。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審計學知識以流程圖的形式快速呈現在課堂上,如審計目標、審計證據與審計程序的循環圖,巧妙地將審計學基本概念彼此之間的關系勾畫得清清楚楚而又不失內在邏輯性。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案例陳述、工作底稿講解時可以將關鍵案情、真實的工作底稿以多媒體形式進行展示, 使學生能清晰地看到這些資料。多媒體講授型教學模式, 既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又提高了課堂授課的效率與效果。這類模式的應用效果取決于教師對學生思維的積極引導,對學習興趣的調動,以及對學生潛能的激發。
(二)網絡探究式 網絡探究式教學模式于1995年由圣地亞哥大學的道奇教授提出。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學生以網絡為主要信息源進行探究性學習。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環境不同,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課程整合在實現學科教學目標的同時,兼顧學生信息意識、能力、素養的養成和包括學科在內的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審計學教學中應用網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和鑒別信息的能力,從而達到理解與掌握審計理論知識。網絡探究模式通常包括以下方面教學設計模塊:引言,告知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任務,描述學生要完成的所有活動;過程,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提出的建議性步驟;資源,幫助學生完成任務的網頁清單;評價,教師了解學生采用網絡拓展學習是否可行,測量學生學習結果;結論,鼓勵學生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反思,為學生獲得拓展和推廣學習成果打下基礎。
在審計學教材中,“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屬于注冊會計師管理制度一章的內容,主要講解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優缺點。篇幅不長,教師如果只進行課堂講解也不會耗用很長的時間。但近幾年會計師事務所逐漸成為會計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而且國內會計師事務所也在轉制過程中,因此教學中可使用網絡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對行業方面的認識。(1)引言。國際上會計師事務所有四種形式:獨資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責任公司制、有限責任合伙制。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之前只允許普通合伙制、有限責任公司制兩種形式,但2010年之后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開始轉制為有限責任合伙制,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事務所跨越式發展。(2)任務。此次網絡探究學習的任務是研究會計師事務所形式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具體包括:了解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變遷與特點;研究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對注冊會計師的業務有什么影響;分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類型以及業務發展;歸納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形式特征以及如何凝聚起核心競爭力??蓪⑷嗤瑢W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個人,小組成員分工協作,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資源。(3)過程。第一步,每個小組需要討論決定每個組員的任務,即每人探究的領域,并提交老師確認。第二步,小組成員可以根據所列的四項任務分頭尋找、整理信息。第三步,小組內成員進行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得出研究結論,寫出研究報告。第四步,小組內選派代表面對全班同學進行演講與課堂交流。(4)資源。學生可以瀏覽的網站包括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各大會計師事務所網站、以及中國知網等。(5)評價。既有過程性評價,包括小組成員態度、小組間成員合作情況、任務完成進度;也有結果性評價,包括演講效果以及研究報告。(6)結論。教師可從小組任務執行情況、研究報告質量進行總結;學生可以從自身參與、小組協作、資料搜索等方面進行總結;師生就會計師事務所與核心競爭力關系得出結論。
從以上教學設計可以看出網絡探究式教學的特征:探究式課程將相關知識的學習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呈現;教師要進行合理教學設計以及過程性跟蹤管理與評價;學生應自主學習、協作完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完成探究型學習任務后,各小組的同學都可以學會如何主動利用網上資源學習專業知識。
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用的思考
(一)建立新型的教師-學生教學結構 專業課教師懂課程知識卻非信息技術的擅長者,多數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只能做一些簡單的PPT課件,將日常教學手段“黑板+粉筆”變為“PPT+鼠標”。盡管多媒體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改善了教學環境,但也導致師生之間更是缺少交流與互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不能僅僅是形式的變革,還要考慮更深層次的問題。整合的實質是通過新型教學環境的營造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創設新型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多媒體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不應只是多媒體技術的操作者、演示者,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師應事先做好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內容的導入、概念的闡述、理論的講解、案例的討論、實訓的指導等環節。學生也不應只是單純的受眾者。信息技術環境下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通過課前預習、提問、互動、討論等環節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的,不僅為了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技能,還應提高其信息素養,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重在以下方面: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加強對信息內容的鑒別與理解能力。進一步而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質上促進了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從而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教師提出的挑戰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引發教師角色的巨大變化,“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評價者,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師應提高三個能力:一是信息使用能力,熟練使用多媒體技術,掌握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二是教學設計能力,科學設置網絡探究型學習任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帶來的便捷、信息量大、師生互動等優勢;三是教學實施能力,有效組織、監督、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是實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因素,角色的變化更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學生成績評價方式等都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相當多的教學經驗已不適應現代技術條件的發展。教師需要掌握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熟練使用快速發展的現代教育技術,否則課堂效果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傊處熂纫朴谶\用各類現代信息技術,又能與所教學科密切聯系,才能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
[本文系北京城市學院校級課題“《審計學》課程建設方案研究”(項目編號:1005N18)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永澤、吳大軍、劉淑蓮、劉媛媛:《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2]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中國信息界》2006年第2期。
[3]李鳳蘭:《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4]徐萬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與策略》,《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5]南國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上、下),《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12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 基礎會計 實踐教學 理論與實訓交互式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專業課程。目前高職會計專業在《基礎會計》的理論教學上經過多年的實踐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實訓教學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人提出自己的設想。
一、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對理論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職業教育主要結合企業實際會計人才需求和儲備而進行培養和教育,其培養的針對性較強,且培養的重點是打造學生實際做賬的能力。現階段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明確教學目的很重要?;A會計實訓教學的目的是鞏固和加深學生的基礎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會計核算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工作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會計實訓對理論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A會計理論教學是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理論體系,會計實訓則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模擬的實踐環節中去,要求理論能夠聯系實踐,這就不僅要訓練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而且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會計實訓和理論教學兩者是相互促進和補充的關系,因此實訓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教學過程中應做好實訓環節的準備工作。
二、目前高職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時間的安排
在《基礎會計》的教學過程中,課程的授課時數一般為64到96不等,通常學校的做法往往是先按章節內容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在講完所有的理論知識后,再集中一周至兩周的時間進行實訓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理論教學的時數比重偏大,實踐課時數較少,而且導致學生在進行實訓時早已忘記相應理論知識,實際上起不到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目的。
(二)教師業務能力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這就對會計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精深的實踐操作技能。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即大學畢業后直接到學校教書,缺乏會計實際工作的經歷,可能教師自身完成一整套實訓資料都有一定的困難,更談不上怎樣來教好學生。
(三)教學硬件資源
實訓過程中有大量仿真的會計憑證和必需的會計辦公用品,大多數學校是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同在教室完成,這樣不能給學生提供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基礎會計實訓教學的對策
(一)合理的規劃教學時間
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取“理論與實訓交互式”的模式,即根據每個章節的知識點,在講授理論知識之后緊接著進行實訓教學,以此鞏固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實訓教學真正起到促進理論教學的效果,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課時數并重。例如在講到會計憑證的內容時,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兩大類,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種類繁多,填制要求復雜,填制內容具體,填制程序規范,為了使理論更加形象化,可在理論講授完后,馬上提供各種真實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這種教學方式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憑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快速掌握憑證填制的基本技能。課程的每一個會計技能點都采取這種方式,學生對自己動手所練的項目將印象深刻,實現理論向實踐的升華,真正踐行高職院?!芭囵B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標。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能力
“引進來,走出去”,與時俱進,吸收會計行業實務新知識。派遣青年教師和不具有會計實務工作經驗的教師利用寒暑假到企業、社會中介機構進修培訓和進修,融入生產第一線,讓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學會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等實務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技巧;積極引進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到學院講學、開展學術講座,培訓會計專業教師,更新會計知識,介紹行業最新動態;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全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資格考試,獲取專業技術資格(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或會計職業執業資格(注冊會計師),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
(三)完善教學硬件資源
《基礎會計》的實踐教學離不開軟件設施,更離不開硬件的配置。高職院校應興建模擬企業真實會計工作環境的實訓室,如會計手工一體化教室,教室掛上些財會教學掛圖和電教板,采用財務工作各崗位實訓資料、銀行往來憑證和匯票等一批實訓資料,通過實訓,使學生掌握會計書寫、憑證的填制與審核、建賬、記賬、更正錯賬、憑證裝訂、科目匯總表、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基本技能和方法。使學生不出校門就能完全按仿真效果進行實習,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的系統性認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達到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真正做到“紙上談兵練真功”。
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學的入門課程。作為經濟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共同專業基礎課,如果把會計學專業比喻成一幢高樓,那么這幢高樓的地基就是基礎會計?;A會計教學效果的好壞將決定其他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理論教學,也要注重實踐教學,探究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