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
時間:2023-09-18 17:02: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題組在專家的幫助下進行調查結果的統計和總結。結果的總結包括對教學反思的認識、教學反思的途徑、教師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教師教學反思的形式和影響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因素五個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認識。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了解和認識到教學反思的含義和重要性。只有1.4%的教師對教學反思不了解,認為無所謂或沒必要,92.3%的教師認為教學反思對于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等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反思的途徑。
通過調查發現,選擇通過自身反思和通過學生反思這兩種途徑的教師比重最大,通過同事反思所占的比重居中,而且多數教師是以個體單獨反思為主,進行集體反思和對話反思所占的比重小于個人反思。
3.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問卷進行總結發現,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反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反思的內容比較全面但不深刻,缺少深層次的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總結;第二,反思的視角主要集中在教師,對學生怎么學的反思比較少;第三,教師的教學反思的內容往往是較零散的、樸素的和膚淺的,缺乏系統的理論論證;第四,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失敗“負反思”較多而成功之處的“正反思”較少。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反思的形式。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反思主要是通過在教案中寫反思這種形式完成,有31.5%的教師利用寫教學日記的形式進行反思,還有約21.4%的教師的教學反思僅僅停留在頭腦中思考這一粗淺的形式。
5.影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進行反思的因素。
影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自身理論知識的欠缺,其次是缺乏自覺反思的意識,再次是教學反思的評價制度問題。此外,還有缺少教學反思的環境和方法的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反思現狀反映出的問題
課題組成員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思想政治課的教W反思已經取得了很多效果顯著的反思成果,但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突顯出了一些問題,影響了其前行的步伐。
1.對思想政治課進行教學反思的認識存在偏差。
一部分教師認為進行教學反思也就是簡單地修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簡單的“檢討”。甚至部分教師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沒有真正地進行教學的有效反思。
2.教學反思在時間上缺乏連貫性。
絕大多數教師的反思行為都是在課后進行的,在課前和課中進行反思的并不多。因此,反思明顯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教師的教學反思應該包括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三個階段。“課前反思”即“為教學而進行的反思”?!罢n中反思”即“在教學中的反思”,“課后反思”即“對教學的反思”。這三個階段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割裂的整體,因此,教學反思應該是對這三個階段的反思,反思應是一個連貫性的系統過程。
3.教學反思在內容上缺乏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學法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1.與課程改革發展相適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從教育上來看,已經形成了嶄新的教學看法與教育觀念。從內容上主要可以分為兩方面:第一,重視教育的實踐性,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與理念,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案例中能夠更牢固的掌握教材內容。第二,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照本宣科的講解教材知識,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導致學生興趣極其低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個性能力發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有助于調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與教師教學效率,而且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并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學生掌握新的知識有極大的幫助,在課堂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幫助,相互學習,能夠根據自身的想法,進一步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運用案例法開展教學,有助于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1.課前準備
為了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所以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之前,教師一定要做好準備,只有做好準備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應搜集與授課內容有關的各種各樣的案例資料,并且搜集的這些案例必須和教學內容相關聯。其次,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科學選擇,選擇合理的案例,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與學習情況進行選擇,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從案例中獲得實際的收獲。最后,對于教師所編寫的案例,案例應生動形象,同時,在編寫案例過程中,不要太過于偏難,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真正地把精力與注意力集中到案例的學習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2.課堂實踐操作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主要是針對案例進行分析與交流。其在課堂中實踐操作如下,第一,教師先把本節課的新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為下面案例引出做好的鋪墊。第二,教師將依據實際的案例運用多樣化的體現方式將教材內容與實際案例相結合,然后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去分析案例,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案例中的內涵與作用。第三,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應積極引導學生對整個案例進行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滿足了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激發了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熱情與信心,同時也激發可學生對案例的探究欲望,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率有極大地幫助。
3.在課堂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提出案例選題的方法。
在提出有價值案例選題時要明確教師和學生的定位,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而學生起主導作用,案例選題應由學生自主提出并分析其價值。根據案例選題研究,進行三次跟蹤研究,填表中均設計了分析選題的價值,第一次跟蹤研究還要求學生對提出有價值選題是否成功做出判斷,第二次跟蹤研究還要求學生為提出案例課題的價值性需要學生做出反思,第三次跟蹤研究還要求學生具體分析多提出選題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創新價值、探究價值,三次跟蹤研究中學生均完成了分析,還對選題的價值性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和很好地反思。三次跟表的設計也是層層遞進,推動學生自主提出案例選題、自主分析選題價值的能力的上升。通過跟蹤發現,由教師指導結合學生自主選題的案例選題價值效果很棒!
4.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評價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評價方式過于簡單,由此對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思想政治案例教學中,為了能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好地學習氛圍,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地發展,首先,應從對學生的評價著手,使學生不但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而且還能成為評價的主體,主要以學生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為主,通過正確的運用這兩種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長處,并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學生對自己評價應該做到合理,真實。應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其他學生展現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肯定,從而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還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發揮著極大地作用,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還能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此外,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從而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以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黃珊.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 法制博覽,2016(14):292+224
[2]王清華.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6(06):63
[3]林念.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5(14):39
[4]吳美儀.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學周刊,2014(03):160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 生活化教學 教學理念 教學情景 教學評價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于理論化,過于強調傳授知識,導致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政治課缺乏活潑性、趣味性。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便能讓高中政治在生活化教學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經驗,談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思想政治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場景及知識背景出發,密切聯系生活現實,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政治化,將政治知識生活化。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要體現出思想政治教學應立足于生活、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
一、讓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滲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學理念的生活化就是構建生活化課堂的前提條件,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樹立教學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在教學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中心轉變,從教學者向引路人轉變,從而確保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大轉變??陀^而言,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就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觀念的挑戰。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只有在教學觀念上有根本性的真正轉變,才能在推進教學過程中有機地滲入生活化。那么如何才能讓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深深烙上生活化的印鑒呢?怎樣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真正體現出生活化的元素呢?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著重做好三個方面的生活化教學:首先是明確教學目的,結合教材密切觀察生活,科學設計生活化教學內容;其次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生活化教學內容;最后是結合課堂實際,不斷創新生活化教學模式。
在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要想實現生活與課堂教學的無縫對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針對教學內容多創設一些生動形象、符合生活實際的案例,讓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重歸生活,在此基礎上還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生活,捕捉學生生活經歷中精彩的亮點,并有意識地融入思想政治的教學。
二、讓生活化的教學情景步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許多知識比較高深,與學生生活是脫節的,特別是在講哲學價值觀的知識點時,如果都是將社會精英、杰出人物、偉人英雄作為課堂教學的典型人物,可能是聽起來好聽,講起來好講,但是感染力一般,因為他們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歷差距太大了,難以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我就在課堂上采用學生既熟悉又參與的事情作為典型教例,比如,我在講到人生價值時,就以學校組織的為汶川大地震愛心捐款活動為切入點,先表揚了助災區、獻愛心的同學們,然后提出問題:大家的善舉能幫到不少幫助災民,請大家思考一下,是將自己的零用錢用于購買零食有意義,還是用于幫助有需要的人有意義?因為學生已經參與過此事,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所以可以深刻地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對價值觀這一知識點產生情感共鳴。又如,“保險”知識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在理解上有一點的難度,我在講解這一知識點時,就采用本校一位因為踢足球而受傷骨折的同學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真實事例,來解釋“保險”的概念,因為此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大家都比較熟悉。再加上我的精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就此事積極地進行了剖析、討論和辯論,逐步從此事件中概括和總結出保險的基本宗旨、主要功能和重大意義,并且了解和掌握了保險辦理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步驟,不僅豐富了生活的經驗,而且強化了保險意識。
三、讓生活化教學評價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的,評價的生活化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教師應該成為學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打造者、積極欣賞者,不斷采取“放大鏡”的模式來欣賞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在此基礎上,還要以選用恰當、合適的評價方式反饋給學生。生活化教學評價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用發展的眼光、聯系的標準來評價學生,這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評價的前提條件。在具體方法上,要著力改變過去那種過于強調甄別和選拔評價方式,而應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不斷變革和改進校內評價模式,要不斷按照目標多元化、方式多樣化、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原則進行,不斷采取觀察、交流、測試、實踐操作、自評及互評等評價手段,確保真正反映出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歷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采取個別談話、缺點反思卡、優點反饋卡、教學個案跟蹤等方式,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式地獲取學生思想政治發展狀況的信息,并且以此為載體,不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進行引導和評價。例如:可以建立學生社會責任心培養成長記錄袋,通過將學生的社會責任行為的評價及將學生在學校中的良好言行放入袋中,定期讓學生作出自我評定,同時也適時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彼此取長補短。
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近教材,而且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理解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與生活實踐有機地結合,從而真正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身實際生活技能和思想品德修養,值得各位同仁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思想政治;學生評價;新思考
教學評價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基本環節,在教學活動過程當中發揮著多方面的功用,“是研究教學問題、總結教學經驗、檢驗教學效果、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學評價對課程實施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雹購恼w上調節、控制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教學活動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并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教學評價主要有兩大評價對象,一個是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的評價,也即課堂評價;一個是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對學業成績的評價。針對傳統教學評價制度的弊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發展性教學評價體系,全面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新課程提倡“以學評教、以學促教”,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評價的終極目標。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評價更加強調“發展”二字,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長,更加注重評價的教育功能;新課程要求,作為一門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新的評價體系不僅要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更要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并將其放在首位;要更加客觀、綜合的去評定學生,在強調綜合性、發展性的同時,也注重個性化。新課改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學生評價體系提出的新要求,即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學科在高中階段的德育功能,有利于改變思想政治學科德育被知識擠占的現狀,提升這門課程在學生心中的價值地位,改變學生的關于思想政治學科只是一門副科或者是高考必考科目、生活無用科目的思想觀念。在宏觀方面,有利于社會主義社會道德推進的,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奠定基礎,實現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科價值。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評價體系在各地施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思想政治學科傳統評價體系的一些弊端。但是在傳統應試教育下,也就是高中生必須要面臨的大學入學考試(高考),以及地區經濟、文化差異的存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新的學生評價體系在施行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評價指標、內容的空泛化,沒有將評價理念具體化。出現這一問題,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新課改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地學校積極響應課改,按照要求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各方面進行改革。各地學校的各個學科評價體系也都競相進行改革,并確立新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學生評價體系,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新的學生評價體系也適時建立。
但是,一方面高中的高考壓力,導致學生評價依然是傳統評價,主要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新的評價體系成了一個框架擺放在文件中;學校、教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對新的評價體系不重視,這也就使得評價指標只停留在大綱上的概括文字;也沒有根據學校、班級、班級中的每一個主體-學生的情況,對新的學生評價體系進行細化、具體化、實踐化。另一方面,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的價值判斷過程。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制定,尤其是教師對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的理解不到位,導致目標制定過大、過空,對學生評價產生不良影響。
其次,評價標準統一化,忽視了個性化。在實際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強調學生間的平等性,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統一化,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各異,也就形成了一些俗稱:優秀生、中等生、后進生。對他們的評價也應該要有所不同,在保證根本理念的基礎上,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一套不同的評價標準。新的評價體系也強調要關注個性化。
然而在實際的評價中,往往都是不分層次的統一化評價,例如我們經??吹讲傩性u定手冊上幾乎一摸一樣的評語。由于教學慣性的影響,教師通常會將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評價標注運用到整個班級,這就忽略了其他層次學生的情況。對其他層次的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高要求、高標準,在實踐過程中難以達到,就會削弱這大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學習的激情也逐漸減退。還有的教師照搬照抄其他班級成功的評價體系,沒有根據本班的實際教學情況制定評價系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此外,沒有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往往就是一眼定評價,例如在本科教育實習中,筆者就曾對自己班上一個染發中等生抱以不正確的評價。
再次,評價停留在表面,忽視了評價的內化。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評價只是教師自己對學生的看法,起著一定的引導作用。對學生評價的最終歸宿是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長。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活動中,教師只顧著對學生進行評價,卻忽視了學生對評價的內化,忽視了引導學生掌握自評的方法并進行自我評價。在高中階段,要想法設法激發高中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就要促使教師的這種外在評價積極地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內在的評價,進行自評,找到自己的學習道路。評價的表面化除了教師忽視了去轉化,還有就是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有重大影響。學生能否接受外在評價,除了其中主要的評價客觀實在性以外,就是評價者的評價方式是否讓人樂于接受。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會以“這都是為你好”的心態進行評價,評價方式簡單、直接,甚至有點粗暴;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情感,致使學生只是表面接受了,內心里卻是反抗而不進行內化。
最后,評價孤立化,忽視了評價的整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評價要求綜合、全面地評價學生,這就需要協同配合各方面的力量進行評價,將以往單獨個體評價進行整合。在日常教學中,不乏有教師認為德育是思想政治學科的事情,與其他科目無關;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了,一切教育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太大關系了;家長在巨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下,一般只關心孩子的成長,往往認為只有成績優秀、考入理想的大學就是教育的最佳效果。這些思想觀念的存在,使得對學生的評價出現孤立化:班主任與科任教師評價之間孤立、教師與家長之間評價孤立、學科與學科之間評價的孤立。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家長之間信息的斷裂化,對學生的評價也就出現片面化。評價學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只靠單一的評價個體去完成這項工作是很艱難的,只有各評價主體的評價整合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而綜合的評價。
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新的體系也在逐步的推行,但是由于一些客觀或者主觀的因素的限制,使得對學生的評價存在諸多問題?;谝陨蠈Ω咧兴枷胝螌W科學生評價體系施行過程的反思以及發現的不足之處,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解決和完善:
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評價標注細化、模塊化。在遵循大綱精神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科特點,逐步的細化、模塊化評價指標,恰當處理好高考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把評價的內容落到實處,而不是空泛,否則對學生的評價就是一個空殼子,毫無意義可言。評價指標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的六個大維度下進行細分,例如:學業成績、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表現(包括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學習的狀態、思考問題的角度多樣性等)、日常生活行為表現等等。高中政治教師不僅僅局限于一個班級的教學,一個政治教師任教多個班是常有的事,所以政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所教班級學生情況,制定出不同的評價標準,切忌一套標準通用各班級。除此之外,高中政治教師還有認真去解讀三維目標,尤其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正確認識。只有真正了解了三維目標的含義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使評價落到實處,才能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二,評價標準層次化,改變一套標準適用于學習能力層級不同的學生群體的思想與現狀。目前為了追求對學生的平等看待,消除歧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用統一的要求和標準來對待所教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這樣做是沒有主見的平等。高中生依然是一個不成熟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每個人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實際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評價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層級采用不同的標準,例如:考試作為評價的一種手段,我們可以將一份試卷的試題分為三個層級即容易題、中等難易程度的題、難題,對不同的學生要求做不同的題(學習能力較弱的只做容易題、學習能力稍微較好的做容易題和中等難易程度題、學習能力強的人做中等難易程度題和難題)。對學生評價的分層化需要思想政治教師對學生全方位的了解,這就為評價的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也只有這樣的分層化,才能發現學生的優點,抓住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學生鼓勵與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分層化才是平等地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第三,注重評價的內化,運用有效方式方法積極地促進學生在內化的過程中學會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激勵、自我成長。思想政治教師要想實現評價由外向內的轉化,就必須保證對學生評價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評價學生才會樂于接受。這就要求政治教師:一方面要深入的了接學生、理解學生,運用同理心去傾聽學生的內心世界的聲音,并給出有效的反饋。通過這種方式融入學生,建立互信有愛的師生關系,才能知道學生心里所想之事,理解學生的行為表現的背后,才能使自己的評價切實有效,最終為學生所接受。另一方面要多與學生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生,把“我覺得”、“我認為”變成“我們覺得和認為”,通過這種平等的交流可以讓學生理解教師,從而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影響,愿意并相信教師的引導,最終達到學生的自我成長。政治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交給學生評價的方法。
第四,整合各個評價主體的評價,使各主體的評價達成一致,形成一股合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政治教師要積極地與各科教師進行交流,吸取不同學科的評價精華為自己所用。同時這種評價信息的交流可以達到對學生的更全面的了解,也會使得自己的學科評價更科學有效。學生有著多重角色,不僅僅屬于校園集體的成員,更主要是家庭生活成員,因此家庭其他成員對其的評價也是重要一環。政治教師要主動與家長溝通交流,交換理念與經驗,讓家長更科學的評價自己的孩子,使得雙方評價形成合力。高中生是一個未成熟的群體,對他人尤其是同伴的看法很重視。他們渴望在同齡人中能夠嶄露頭角,希望來自同伴的肯定評價。所以政治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之間互評,讓他們一起參與進評價中來,相互評價,相互提高。
新課程改革精神下的學生評價是以學生為本的、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長的教育方式,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和個性的發展。在評價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做到以愛為基點,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去理解學生,從細微之處去評價學生,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困惑。(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注解:
① 鄺麗湛,王衛平,謝紹緄.思想政治(品德)新課程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參考文獻:
[1] 鄺麗湛,王衛平,謝紹緄.思想政治(品德)新課程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2] 李淑華.高中新課程:更有效的評價細節[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
[3] (美)波帕姆(Popham, W.J.);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展與學生成長的評價研究”項目組譯.促進教學的課堂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1.
[4] 唐思群,屠榮生.師生溝通的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8.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3-0226-0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教材資源的利用問題、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學生主動性及教學實施偏向化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教學的質量和學生整體政治和道德素質的提高,嚴重影響了新課改的整體進程,我們需要提高認識,深入思考,盡快探索出一條適應高中政治教育教學的新路子。筆者在此結合社會教學實踐,提出幾點教育實踐的經驗,以期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引起教育界同仁對高中政治教育的關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原因簡述
我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這篇文章中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為了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的需要,我們簡單概括一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①教材資源的利用問題;②過于注重理論、脫離了實踐;③學生主動性的缺失;④教學實施偏向化。大多數教師把握不好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導致教學質量很難全面地提高。教學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首先,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并非社會體制的問題,而是社會環境問題;其次,市場經濟的轉型對國民思想的影響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最后,外來思想的入侵和國內核心價值體系的不完善是問題的根源。我國在經歷改革開放后,不僅帶來了政治思想方面的主流指導思想,同時各種不同思潮的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國民思想的穩固和核心思想的健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德育建設密切相關,與時事政治動態緊密相連,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基礎,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軸心。因此,走出一條既適應學生學習規律、心理規律又符合社會現實的教學途徑是迫切需要的。
(一)更新教學理念
理念是一個人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真實反映,是行動的靈魂。在應試教學理念下的教學活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將影響整個教學體制的改革,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但是,在現有教學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的老師依舊因循守舊、不肯變通,把以往習慣性的應試教育觀念帶入到日常的教學教育生活中,影響了教育改革前進的步伐,降低了教學效果的提高,最終影響了學生健康思想理念的形成和完善。
(二)轉換教學模式
應試教育模式本質上是一種“灌輸式”的教育,老師和學生大都是拿來主義,利用那些固定的無味的知識應對教學和考試,沒有把知識內化到自身、轉化為自身的修養成分,因此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負擔,對于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工具,這種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政治課堂上那種死氣沉沉的氛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真正實踐思想政治的教學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改造成塑造學生道德品性和實踐修養的模式,必須改變傳統的這種傳輸性模式,用以探究性學習模式取而代之。
(三)完善教學過程,修正教學目的
教育目的的實現一般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素質教育要改變以往課堂以老師為中心的形式,轉變為以學生為軸心。把以往老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老師和學生之間通過探究性學習、研究性討論的過程,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精選教學資料,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主要目的,這里我們認為,現有的教學課本大都是經過專家或學者總結之后的條條框框,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教師應該有選擇性地把握好教學資料。其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同等的發揮自我能力的機會,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能力調動起來,鼓勵每個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解讀問題。最后,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善于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結語
解決現有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必須從教學理念、模式、手段及方法入手。只有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模式和目的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內在的創造性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只有把日常的教學過程塑造成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和完善過程,當成思想政治的實踐過程才能真正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時效性、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有效性 提高方法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陳腐。教學觀念決定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決定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所以,歸根到底,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如今,一些學校的教育者仍無法擺脫傳統式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被禁錮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上,偏重于理論傳輸,不注重與學生的有效交流,使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這樣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的基礎是傳授知識,重點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關鍵是正確的思想引導。在政治教學中,尤其是高中政治,不僅關乎著學生高考的命運,還關系著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導向,以及對未來學生做人做事的指引。現如今,高中政治教學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教師把單一式的灌輸式教學作為學生知識積累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存在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的現象,不把時事政治有效地導入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視野狹隘。這樣,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無法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3.對教材缺少適度的把握。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育者紛紛變革教學模式,有情景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引導式教學等,初衷及舉措是好的,但是沒有適度地把握。教育者嚴重脫離了教材,一味地進行擴充和練習,這樣導致學生沒有整體的學習框架、基礎知識,知識要點把握不全,因此,根基打不好,就無法在此基礎上有所建樹,而且上文也提到,一些教師過于注重書本的教學,使學生脫離了實際,這樣使學生形成讀死書、死讀書的習慣,阻礙了學生的思想和視野的拓寬,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沒有把握好適度的原則,嚴重削弱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政治思想課有效性的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影響著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首先要從思想上轉變,教育者要吸收教學精華,摒棄傳統的阻礙,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一切圍繞學生發展,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樣學生才能卸下思想上的負擔,認真投身于思想政治學習中。其次,教師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主宰者,所以,面臨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適當轉變自身的角色,不僅是作為師長的引導者,更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相互交流,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最后,教師要總結經驗,時常反思,在總結與反思中提高教學效率。教育者也要實行有效教育,時刻關注國家實事,轉變思想,這樣才能實現行為與思想的統一,從而做到改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改變教學方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如今,教育界普遍存在模仿式教學、復制式教學。所謂復制式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從來不改變教學路數,從一開始到結束都使用一套教學模式,甚至有些教師找不到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照搬別人的教學方式進行自己的教學,這樣一方面導致學生摸清教師教學流程,從而不認真對待政治學科,另一方面,導致教師教學累,學生學習乏。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找到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時效性。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傳統的教學就是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只知表不知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其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挖掘學生潛在的探究能力,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逐漸達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時效性和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到情景教學的引導。情景教學,就是貼近生活,創設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積累并有效運用知識。所以,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情景模式的引導,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的要領,在探索中發現問題的實質。這樣,不但使學生充分投身于學習中,而且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最后,要做到師生互動,教師要做好與學生的交流,政治不同于其他科目,實事政治隨時都在變化。這樣在相互交流中,學生拓寬了視野,更好地做到了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在交流中,教師能了解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給予相關幫助,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學習的時效性。
3.適度地把握教材。教材只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個例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適當地跳出書海,尤其是政治教學,實事隨時發生,如果不加以關注,拓寬學生的視野,就會嚴重阻礙學生的思想。但是,教材之所以沿用至今,是因為它在編排上不存在重復性,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為課堂學習效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借以教材程序為參考對象,通過合理的參考、加工,有效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傊?,教育者在教材的使用方面要把握好適度原則。
三、結語
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念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未來起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傊?,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時效性,是每個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標,也是學生把握好未來的關鍵,但是,有效性的提高不是立竿見影的。所以,教育者在持久戰的教學中,要做到有效實踐探索,不斷總結經驗,這樣才能總結出適合學生發展,有利于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陳建斌.探究性學習促進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0,(05).
【關鍵詞】高中 政治 新課改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79-0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碑斍拔覈抡n改正在深入進行中,基礎教育的學科正在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改革。高中政治在高中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觀念,個性發展和道德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課改前大多數高中政治的教學現狀來看,其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
1.理論脫離實際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授的大多是“應然”狀態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所接觸到的社會現實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因而學生在思想上會產生許多沖突和困惑,對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極大的沖擊和消解,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現實面前,有時理論是蒼白無力的,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
2.教學單一、課程設計封閉
高中政治課,由于課程設計上的封閉性,教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價值觀等豐富的素材性課程資源通通被排斥在教學過程之外,原本十分豐富的教學過程縮減成為單一的傳授書本知識和解題技能的過程,教師、學生在課程和教學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束縛了。教學過程就演變成為一個純粹的客觀學習過程,老師教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這個過程除了與考試有關外,與他們的生活、人生無關。
3.教學對象的原因
高中學生精力充沛,但一般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對所處環境的不良誘惑和影響抵抗能力差。在他們汲取知識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而這些學生,老師和家庭對此關注不多。當學習障礙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相當一部分學生會選擇放棄學業或逃避學習。在這樣的情形下,很難想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會得到很好的貫徹和保障。
以上說明了課改前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質量不高,效果不佳的幾點原因。因此,課改是高中政治課的必走之路。新課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要求我們的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需要和促進學生發展。從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1.教師準確定位,構建和諧課堂
新課改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要求教師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做到既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例如課堂討論、辯論、演示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選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須將“教與學”融為一體。例如討論某個問題,首先,要確定討論的內容;其次,要確定討論方向;最后,討論結束后,要及時總結、點評。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駕馭者,不能失控、脫離主題。這樣才能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2.重視課堂內外,增強教學效果
新課改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在具體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實踐、觀察、分析、思考等思維活動和操作訓練,使他們的知識技能、學習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如:高一經濟生活《多變的價格》,為讓學生理解市場供需對價格的影響,可以安排學生調查本市菜市場。了解菜價的變動和人們的需求及購買情況,并寫出調查報告。這樣的教學實踐,能使學生真正成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型課堂主體,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他們以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政治教師的素養
思想政治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時代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處理好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堅持杜絕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要注重資料積累,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教學手段多樣化,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便了教師的同時,也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如果政治課教師能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那么對于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善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勵,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應該以表揚激勵為主,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感中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體到教學過程中,應多給學生以激勵和贊揚,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經過教育實踐經驗和心理學證實的正確的教育行為準則。為了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善于運用激勵藝術。 同時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勇于實踐 ,善于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意識,因此,提高政治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改革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結合高中學生的思想實際,采取高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增加政治課堂的吸引力,是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