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52: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思維導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高中語文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2-243-01
引言
將思維可視化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適應新課程標準,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同時符合學生現狀要求與心理學發展的要求。從思維可視化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而言,其有利于實現高中生更有意義的學習語文,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學習語文的信心。
一、充分結合思維可視化創設更利于記憶的情境
從高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入手可以發現高中語文中大部分都需要學生進行記憶,特別是長篇需要背誦的文言文部分,例如《游褒禪山記》、《蜀道難》等都是需要學生背誦的課文。從學生的特性分析可以發現,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不夠濃厚,死記硬背的方式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采用靈活的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原本的煩惱痛苦的記憶變成輕松快樂的記憶過程。對于文言文的教學,首選需要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經過一個深入的思考與理解的過程讓學生自身形成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得到修正、補充與完善,最后幫助學生得到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
例如,某語文教師在進行《游褒禪山記》的教學時,考慮到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理解,更好記憶,該教師充分結合思維可視化的特點采用了視頻展示與圖片展示的方式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作為切入點,將褒禪山的命名、禪院、華山洞、前洞以及后續的探洞過程,這樣的一個敘述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利用影視資料、圖片將山的實景展示給學生,更加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種方式下學生能夠更好的記憶,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種環境,在緩解學生學習文言文畏難情緒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加深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
二、充分結合思維可視化創設更有利于形成學生思維的情境
思維作為學生理解高中語文知識點以及更深層次內部規律的認知過程,不同的思維方式能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教師需要結合思維的特點,利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在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設計出能夠有利于學生思維形成的情境。利用高中語文知識圖形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語文思維。
例如,某教師在進行《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的教學時,先將滕王閣各種圖片資料展示給學生,這個階段可能學生往往處于一個比較粗淺的階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讓學生一邊朗讀課文的第三、四段,一邊結合圖片進行分析,讓學生以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一般感受滕王閣當時的景色。讓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練習并且逐漸形成思維導圖模式,這樣一來學生逐漸形成自身的一種思維模式不僅有利于更好的總結,也更有利于語文的學習。學生在學習此類課文的過程中就會條件反射的進行想象,就能夠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充分結合思維可視化創設更利于概念形成的情境
學生一旦形成了對語文知識點的概念就能夠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學習[2]。]思維可視化中有一個關于思維導圖的內容,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清語文知識點中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從而幫助學生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將原有的只關注答案、關注結果的方式變成更加注重答案與結果生成的過程,最終幫助學生實現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后期進入到一個學習的良性循環過程中。思維導圖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口、眼、耳進行立體化對詞語、圖像等方面信息的理解與記憶,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
例如,某語文教師在進行《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之前,先將最符合原著最貼近原著的紅樓夢87版中第一集“林黛玉別父進京都”的視頻資料展示給學生,同時教師在播放的過程中一邊進行講解,講解其中人物性格、人物說話特點,對視頻中出現的每個人物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這種做法將學生記憶的知識點得到具體化,學生不再是單一的、虛幻的想象,利用實際的視頻資料將學生的想象結合現實更好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林黛玉進賈府這件事作為全文的主線將每一個出現的人物分析并聯合起來,最終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了整個事件中牽涉到的所有人物、所有存在各種關聯的人物的內在聯系更加明了,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整體概念。
四、結語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而言,思維可視化的教學已經進入到教學過程中,雖然只是初級階段,但是可以發現這種方式已經成為了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維可視化結合學生的特性、認知特點創建一個思維情境,幫助學生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能夠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識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一、營造情感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所謂營造情感教學氛圍,即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聲情并茂營造教學情感氛圍,通過感彩的表達,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根據實際課文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如學習《與妻書》一文,老師可以通過播放與課文同年代相類似的電影片段,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電影片段引導學生從語言情景進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情感??赐觌娪捌魏?,播放與課文相符的背景音樂,叫不同的學生分別朗誦一段,讓學生感同身受文章主人公為革命英勇獻身之時內心洶涌而出強烈的感情浪濤,品味課文的詞句,感受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在教學中,老師要把文章的背景交代清楚,引導學生分析主人公當時的情感表達。通過情感教學方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重視人文教學,引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中習慣把文章分解式講解,對文學的字詞句進行傳統的語法分析,忽略文章的整體感,破壞課文的整體意境及所要傳達的信息。重視語法教學無可厚非,但也要培養學生欣賞文章的能力?;蛘咧恢匾曊n文的思想境界而忽略課文原本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混淆教學思路。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語文的人文性教學。把語言的思想文化作為基礎,穿插語文的人文性教學,引導學生感受與理解每篇課文的感彩。課文皆包含人生哲理,人文精神。老師通過教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明辨是非,揚善棄惡。若學習名家名篇,老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演講或辯論等多種形式學習課文,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活動中感受語文的樂趣,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互動設問教學,訓練學生語文思維方式
老師是語文教學的教導者,學生是主體。故老師進行教學時,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通過一些教學手段,設計必要的情景,讓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語文思維方式。互動設問對教師備課要求較多,教師應事先準備好問題,且把問題根據課文實際內容穿插其中,在教學過程中技巧性地引導學生獨立尋找答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通過互動設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其探索精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及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互動設問教學要求老師對語文課程教學有充分的備課準備,對穿插在課堂教學的每個問題都應是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問題。學生在短時間內分析問題,整理出答案,回答老師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問題,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看法與答案,分享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形中提高學生學習認知的能力,最后由小組長總結和歸納小組意見進行回答,老師對問題進行認真講評,并對各組答案進行點評,點評答案中的欠缺之處,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互動設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團隊協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思考分析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進行互動設問教學時,要注意問題的設計。問題應由簡到難,且問題的難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容易,太難或太容易都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故老師在每次互動設問教學后,都應對學生的反應和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改進不足之處。同時,設計的問題要有創造性和趣味性,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其次,選取回答問題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對于后進生或不愛發言的學生要多提問,鼓勵其多發言;譬如在小組討論中,部分小組可以選取后進生或不愛發言的學生作為組長對小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發言,激發其學習熱情,老師要及時肯定和鼓勵其發言行為,最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四、小結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引導其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指路人,故老師也要時刻提升自己,加強自我學習。老師之間定期舉行教學交流分享會,分享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同時,老師也要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后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是否真正達到教學目的。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以課文為中心,貼近學生,不偏離教學內容主旨。作為老師只有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和創新,方能達到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鵬.文言文教學中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5).
[2]朱云超.語文教學中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勢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2).
筆者認為:在汲取傳統寫作教學精髓的基礎上,合理導入課外閱讀機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素材、語言;再在這個基礎上,對作者的寫作風格、語言特點進行仔細分析,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認知面,豐富他們的寫作經驗;再根據學生對課外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鼓勵他們進行模仿式練習,這可以將他們的想法和行文風格落實到筆端,打造出良好的寫作練習平臺,從而讓高中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形成寫作習慣。在具體操作方法上,本文將圍繞素材收集、手法分析、模仿練習三個方面,分析課外閱讀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繼而指出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實效性。
挖掘文字素材,豐富知識底蘊
課外閱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他所撰寫的文章往往會膾炙人口,甚至讓人拍案叫絕??梢姡n外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在圍繞課外閱讀培養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時,語文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挖掘文字素材,由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底蘊。比如,《呼嘯山莊》《基督山伯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外國文學名著,這些著作不但在文字風格上別具一格,而且在內容上也與作者所處的年代背景遙相呼應,真實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人文風貌和政治特色。在學生閱讀期間,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書中暗指的歷史事件及事件造成的影響,還有時間等問題進行記錄,由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底蘊。
當然,課外閱讀的范圍并不局限,也可以在社科、教育等方面,如有關地理、歷史、軍事航天等知識的書籍等,都是良好的課外閱讀材料。像軍事、航天等圖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發展現狀,他們撰寫議論文時能提供有力論據;閱讀地理和歷史方面的書籍,可以在撰寫記敘文和議論文時提供佐證。所以,圍繞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應當是提高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前提,值得語文教師高度重視。
分析行文特點,歸納寫作技巧
在欣賞課外閱讀作品的同時,分析作品的行文風格和寫作手法,是開展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以《巴黎圣母院》為例,這部作品在風格上不但流露了濃郁的人文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氣息,同時在行文的風格上還包含了大量夸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如,作者將“痛苦”這種感受擬人化,并寫出了“痛苦總是守在歡樂旁邊”的句子。這種經典的句子不但值得學生積累和借鑒,而且也是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學生寫作質量的重要“導火索”。
當然,在分析句子的描述手法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圍繞課外閱讀材料的行文框架、步驟進行分析,由此讓學生懂得如何避免“流水賬”,讓文章更有懸念和可讀性。比如,小仲馬的《茶花女》,這部作品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來記錄一個人的生平,頗有人物小傳的特點。而且,通篇穿插了茶花女這個人物的性格特色,以及第三人稱的回憶和心理旁白,所以帶給讀者一種觀看舞臺劇又能聽到旁白的錯覺。另外,作者還利用倒敘和回憶的方式對文章的結構進行了構筑,讓作品在閱讀的過程中更有懸念。將這些豐富多樣、特點鮮明的行文技巧傳達給學生,并鼓勵他們進行模仿,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技巧,也可以讓他們在反復練習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作文質量。
鼓勵仿寫訓練,落實課堂實踐
課堂實踐是落實寫作練習的重要階段,在圍繞課外閱讀開展寫作教學時,鼓勵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課外讀物的內容、特色與精髓。比如,在圍繞《巴黎圣母院》的行文風格和文字特點來撰寫文章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自行選擇題目、體裁,目的在于考查學生是否掌握其行文特色與寫作技巧。不過,在這期間難免會有學生將仿寫流于表面,導致創作出了“徒有其形,而無其意”的“三無流水文”。這時,針對學生具體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要及時點撥和糾正,幫助學生把握課外讀物寫作的精髓所在。
當然,也可以脫離課外讀物的束縛,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和學習心得以周記的形式撰述,然后以周為單位,對學生作品進行閱評,優秀文章當堂朗讀。自己的作文獲得認可而且被當堂朗讀的學生,不但可以瞬間提升自己的寫作信心,同時還能進一步激發寫作熱情。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組織“課外閱讀伴我行”的寫作研究小組,定期開展小組寫作競賽,讓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由此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以期在以后的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結束語
【關鍵詞】 語文教學;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 (2014)22-0025-04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備受關注。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著基礎性、理論性、實踐性的探討和研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美中不足的是關于民俗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利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校教育中也忽視了對人的精神養育有著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這一重要內容,這就造成了學生語文素養的不均衡現象。
民俗作為一種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教學的資源” ,還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利用和開發”。
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民俗資源,有意識地挖掘教材的內涵,從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廊中,尋找世人驚嘆不已的民俗文化資源,以之為載體,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教育核心,使學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營養,并變為自己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語文教學利用民俗文化資源的必要性
作為文化教育的傳播者,我們都深知語文教育是一種文化教育。它不僅是一門向學生傳授語言文化知識的課程,更是一門培養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氣質、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課程。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蓋的意義相當寬泛,從現代意義上講,“人文”主要是指人類在社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社會道德、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等。人文素質教育,旨在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人類優秀的人文成果被內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氣質和修養,從而成為維系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學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階段。
民俗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內容豐富,趣味盎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恰當地“嵌入”這方面的教學,無論是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拓展他們的知識面,還是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古老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現狀是我們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知識了解甚少。據筆者對自己所教學生的調查來看,他們知道西方“情人節”的浪漫,卻不怎么了解中國“七夕節”的傳統;他們想盡各種辦法去歡度西方的“圣誕節”,卻不知道該如何度過一個快樂且有中國“年味”的“春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陽佳節的思親之情,但是,現在的學生卻很少有人知道重陽節不僅是尊老的一種表現,而且還有登高、插茱萸等習俗。
學生民俗觀念的淡漠、民俗知識的匱乏,其主要責任應該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為了在應試教育這塊“戰場”上取得“戰績”,大部分教師長期將教學中心放在字詞積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體現語文學科人文素養培養的特點。即使有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襲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導學生“明人倫”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因此也就談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眾創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資源了。
一個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讓學生一輩子記住自己的語文課的好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學習文學,根本不是為了幾年后從學校畢業時復述他背熟的東西,學習文學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人的內心世界――道德修養和美?!蔽覀儜搶⒄Z文教育的營養內化為學生的人格,這樣語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優勢。
作為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民俗文化不僅是人們世代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積淀、產物,而且也是這個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認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學者陳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的行為特征絕不是某一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民族難以磨滅的民族印記,它的內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緒的情結、色彩的喜好、圖騰的對象,它如同人類身體中的DNA,留在我們民族生存、繁衍、發展的整個歷程中。它通過潛在的作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響時,無論是接受、修正還是舍棄,都是主動、自覺的。人們在延續、發展民俗的歷程中,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燦爛主線。
因此,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精神的中國民俗文化,應該成為語文學科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資源,應該強有力地“嵌入”中學語文教學當中。
二、在語文教學中利用民俗文化資源的案例與體會
1. 從“禮”教起,課堂顯露生機。通過研究文獻,筆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認識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頭。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歌、詩、詞、曲,我以為原是民間物,文人取為己有”。因此,對“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對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弘揚”有了深刻認識,并開始有意識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識的篇、段,以期從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視角。
一節作文課上,要求學生以說“禮”為題作文,學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禮”的意義和內涵呢?筆者想起了《觸龍說趙太后》中對"趨"行細節的描寫,對學生進行如下啟發:
我國是禮儀大國,這一點在古人對舉止言行做的具體要求上就可看出來。古人比較重視步行,對特定場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體態都有較為明確的劃定和區別?!队|龍說趙太后》描寫觸龍見太后時的情景說他“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在太后氣頭上去見她,“遵禮”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礎,觸龍雖慢慢挪動腳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勢,這既是顯示遵從君臣之“禮”又是表現對太后的“尊敬”,正因為如此,才使得他對太后的勸諫獲得了成功、小禮節就這樣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著,由此生發,讓學生結合現代社會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與人交往應遵從的禮儀規范:公共場所慢步輕聲,約人見面遵規守時等,這是一個人高尚人格的表現,也是弘揚禮儀之邦的文化傳統、營造和諧社會環境的必需。這節課,不僅指導學生打開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學生對生活的關注與思考,對他們養成審視歷史和現實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環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說“氓”解“雀”,發現深層意義。成功利用《觸龍說趙太后》中趨禮的解讀,嘗到了民俗教育的“甜頭”,促使筆者下決心引導學生挖掘其他文學作品中的民俗內涵,更深入地尋找民俗教育的意義。特別是說“氓”解“雀”的過程,更加深了師生對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師生對中華文化的新認識。
說“氓”――講《氓》一詩,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隨俗”的幾句,將其與下文表示決裂的誓言對比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對人物性格有了整體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語言溫和委婉,雖已私下定情,因為無“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遲,這是一個多么守禮遵法的女子!對“媒妁”之俗的順從,一方面讓我們看到自古以來中國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讓我們看到女子溫和柔順的人性之美。然而,這樣一個和順溫婉的女性,面對“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發表了與之決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兩段描寫鮮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溫柔而又堅強的立體性格,顯出了《詩經》人物刻畫的成功之處。
解“雀”――了解《孔雀東南飛》所反映的漢末的民俗,同樣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人情美,從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劉蘭芝和小姑話別時說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的離別話語實際展現了難舍難分的姑嫂情,這種真情融在民風習俗中充盈著淳厚的人情味,教學中滲透諸如“牛郎織女”一類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強語文課的知識性和趣聞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3. 灞橋一 “柳”,引發考題尋“蹤”。在緊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面對高考必考的詩歌鑒賞題,學生往往產生畏難情緒,卷面上的8分會因種種原因而損失過半,甚至全部丟失。而導致學生讀不懂作品或答題出現失誤的原因,正是學生民俗知識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詞“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針對這首詞的理解,筆者做了學生閱讀情況統計,結果發現,24人中只有一人認為“詞以景起,總攬灞橋全景,‘風物’句緊承首句拓展詞意,將現實的故國之思與歷史的興亡之感交織”這一理解是不對的,此題的正確率僅為4%。當問到選對了答案的學生為什么這樣理解不正確時,他又只能回答詩中寫的不是“故國之思”,至于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著感覺走了”。
其實,只要學生只要稍微了解一點灞橋折柳的習俗,就能知道灞橋與折柳是別離的象征,再聯系“風物盡前朝”即可理解這首詞抒發的應該是作者在傳統離別場所與友人別時的離愁別恨和懷古傷今之情,表達的應是悲愁與離愁、羈旅與感昔的雙重惆悵,而非“懷念故國”之情??上W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從折柳送別著想,專寫離愁的主旨。更無法想象作者“想年去歲來,多少離人在此折柳贈別,楊柳屢經攀折,纖細輕柔的柳條竟至‘憔悴’”的感傷了。
此時,筆者才真正意識到對“灞橋”“折柳送別”這些古民俗知識的理解程度是怎樣地制約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我們向往的師生互動、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學境界與學生知識現狀出現了多么大的反差,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由此,筆者進一步意識到在古詩鑒賞教學中必須加強民俗知識的教學,并帶領學生“補”做高考題,尋找民俗蹤影,體會民俗知識的“鑰匙”作用。
如:2002年全國高考題以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慶卷以高適的《塞上聽吹笛》 為材料命題,就“此夜曲中聞折柳”和“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等句提問,或從“折柳”問起,直奔民俗主題,或從“梅花、關山”隱藏民間樂曲的蹤跡(《關山月》原為漢代反映征人思鄉報國情感的《鼓角橫吹曲》,它與后世琴曲《關山月》都富有濃厚的北地音樂風味?!睹坊洹穭t是南朝至唐間較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學生對兩支曲子略知一二,就會發現此題與《春夜洛城聞笛》的閱讀都把民族樂曲知識作為解題的切入點之一。學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點民俗,對提高古詩閱讀能力大有好處。
再比如,高三年級進入11月考以后,頻繁的講題與做題,學生會逐漸感到疲勞,此時,根據詩歌鑒賞題目的需要,適時滲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識,會刺激學生的興奮神經,讓他們暫時從疲勞中解脫。
有套試卷,以姜夔《淡黃柳》一詞為材料命題并加如下注釋:“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p>
這首《淡黃柳》詞是姜夔寄居合肥寫的,作者寫這首詞的目的是“以紓客懷”,從做題情況看,學生對這一點不難理解。他們感興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內容――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這正是寒食節這一節日的來歷。
筆者抓住學生的這一好奇心繪聲繪色又飽含感情地講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隨著他。為了救重耳,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重耳吃。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薄白阆隆笔枪湃讼录墝ι霞壔蛲呏g相互尊敬的稱呼,這就是“足下”一詞的出處。從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動煙火,就演變成了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白阆隆钡墓适?,演變成了足蹬柳木蕩秋千的習俗。
聽了這段故事,學生們被其中人物的行為打動了,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崇尚忠誠、重情重義的優良品質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傳統文化精神。這堂課是利用民俗知識促進是個教學實踐中的進行的一次知識拓展與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識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識背后定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寶庫。而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樣伴隨著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發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仍然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4. 從節令習俗的描寫中,解讀作品的主題思想?,F行高中語文教材中,對民風民俗的相關內容已有所關注,在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方面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尤其是把節令民俗納入語文學習的視野,讓學生能夠了解華夏各民族豐富的風俗民情,為學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奠定了基礎。
在魯迅的《祝?!分校髡咔擅畹匕严榱稚┍瘎〉膸状沃卮笞兓?,都集中在魯鎮“祝福”這一特定的節令描寫中。第一次是描寫魯鎮年終大典,富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中的好運氣”,以便他們過貪得無厭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禮”的卻是像祥林嫂這樣的女人,預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參與“祝福”的權利。為爭取這一權利,祥林嫂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但得到的仍是“你放著吧,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她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聲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的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結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慘象與“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圍,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化了舊社會吃人的本質,揭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真正原因。三次有關“祝?!钡拿鑼?,不但表現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記錄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另外,高中語文教材中入選了《邊城》和《紅樓夢》的部分節選(《林黛玉進賈府》)。《邊城》中端午節劃船、捉鴨子熱鬧非凡的情景,充滿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賽歌定情的民俗描寫,將湘西古老的邊城富有地方特色的節令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悅其情。而作者則通過這些,贊美了邊民純樸善良的心靈,表現了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都t樓夢》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寫賈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場的服飾、不同節令熱鬧的宴飲場面和豪華的布置,表現賈府地位的顯貴、生活的奢華,與最后賈府的衰敗形成鮮明的對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封建社會定會滅亡的歷史必然。
三、反思及結語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作品涉及到一些傳統的民俗風情,它為語文教學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如果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好這些民俗資源,不僅能幫助學生排除理解文本的障礙,提高學生的民俗素養和閱讀理解能力,而且能發揮其在語文教學和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挽救許多目前正在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