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52: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基礎理論體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醫基礎理論源于《黃帝內經》, 具有文辭古奧, 內容精深, 注重思辨和實踐等特點, 加之傳統教學上習慣于以“經”釋義, 進行純理論性的闡釋, 致使現今的學生難以即刻接受中醫理論中的思維模式和知識結構, 難于激發其專業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初學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過程中運用任何單一方法都不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與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因此, 針對中醫基礎理論課程不同章節的特點, 采用多元化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
1 多元化教學法的特色
多元化教學法是基于“學生為中心, 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 以啟發式教育和主動性學習為目標, 將講授、討論、案例、實驗、動漫、視頻影像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充分發揮各教學法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 注重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結合, 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 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養, 有效活躍課堂氛圍, 加強師生互動, 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學習, 教學相長, 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2 多元化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過程的實踐
2. 1 醫林故事、傳統文化的導入法 國內外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 傳統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學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學是秉承傳統教育模式的豐富和完善。如中醫基礎理論“緒論”之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講授金元時期的劉完素時, 可用故事導入。劉完素以“火熱論” 而名著醫林, 他理論上的獨樹一幟, 得益于《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病機十九條的啟迪, 十九條病機中論屬火的病機約占四分之一, 且劉完素生于北方, 風土剛燥, 素體陽盛, 又處宋金交戰, 疫病流行, 用《局方》溫燥之品治療所發熱病, 常無療效, 故此劉完素用藥主張寒涼藥, 為“寒涼派”代表人。通過故事導入, 讓學生深知對中醫經典理論的傳承和創新。中醫理論植根于中國的傳統文化, 對于“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之陰陽學說的講解, 應引入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借助《易經》中“陰陽”概念、圖形, 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古代的樸素哲學觀, 讓學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科學內涵, 中醫理論的學習不僅是醫學診療、防治疾病技術的學習, 更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發揚。
2. 2 中西并重, 實驗教學法 中西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及其思維方式雖有差異, 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為研究內容, 因而其知識點也可相互貫通聯結[2]。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 使中醫學理論與當代前沿科學相溝通, 許多中醫學理論的奧秘得以逐步揭示。應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引入一些現代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和手段, 如“氣與津液的關系”, 可通過灌胃麻黃水煎液, 觀測小鼠發汗的情況, 與正常對照組耐缺氧的死亡時間的比較理解“津傷耗氣”的理論;通過灌胃人參水煎液, 觀察補氣藥對小白鼠凝血時間的影響, 強化對“氣能攝血”理論理解[3]。同時培養學生根據中醫思維規律, 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解決中醫問題的能力。
2. 3 實驗法、病案法與知識拓展法的有機結合 藏象, 源于《素問?六節藏象論》, 是中醫學特有的關乎人體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 是中醫學的核心理論體系, 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內容, 故此對此部分內容的講解應注重多元化教學法的有機結合、合理利用。如講解“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 可通過給大鼠頸靜脈插管法, 連接心動圖機, 記錄Ⅱ導聯心電圖, 較直觀地觀察烏頭堿對心臟的毒性反應所出現的室早、室速、室顫的實驗效果, 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 熟悉炙甘草湯益氣補血復脈在抗心率失常中的應用。
如講授“肝主疏泄, 調節生殖”時, 可以列舉案例:一對年輕夫婦結婚3年未孕, 各種檢查未發現異常, 吃了很多中西藥無效, 心理壓力很大。后來領養了一個小孩, 1年后妻子懷孕了。經過解釋, 學生自然明白了:原來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壓力增加, 情志不暢時, 會出現“肝郁氣滯”, 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 就會引起女方排卵紊亂、月經不調, 或男方排精障礙, 從而導致不孕。在這里, “肝”是通過調暢情志來調節生殖的。通過分析, 學生很容易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 這樣既激發中醫專業學習興趣, 同時又強化教學效果。
理論與學科前沿接觸, 反映最新的學術成果, 使學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醫理論、中醫學永恒的魅力。將語言古奧、強于思辨的中醫理論知識, 輔之以相關的現代醫學知識來闡釋, 以講授“腎主骨生髓”的內容為例, 可引入現代醫學研究內容, 西醫發現腎與骨在發生學上是同源器官, 皆發生于胚胎外層;西醫的腎臟具有分泌促紅細胞生成因子的功能, 能刺激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臨床上骨骼、骨質異常、貧血等疾病應該從腎來論治的理論基礎, 既拓寬學生視野, 有鞏固和加深了對中醫學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
2. 4 仿真情境與動漫視頻教學法 仿真情境教學可用于真實, 實驗無法實現或者表現不清楚的教學中, 從而達到一種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達到的效果。在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中, 可以利用現代計算機虛擬技術把舌診、脈診、陰虛、陽虛等中醫學臨床中的抽象癥狀和體征以形象生動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來。使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生動[4]。如對于血液循行、經絡的走向的講授, 可進行仿真人體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機”的解讀, 其中關于“六致病”、“陰陽失調”可制作動漫或者拍攝錄制的形式表達風、寒、暑、濕、燥、火之邪的性質與致病特征;陰陽偏勝偏衰、陰陽互損動態圖。七情內傷影響病機的相應臨床表現可以從大家熟知的電影、電視劇中獲取視頻影像素材, 如“喜則氣緩”可用“范進中舉”的視頻;“怒則氣上”可選《三國演義-孔明三氣周公瑾》的片段來呈現, 能有機地將視聽結合起來, 聲像并茂, 幫助學生將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難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 讓學生如身臨其境, 彌補了學生缺乏臨床感性認識的不足, 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達到理性知識與感性認識高度統一。
2. 5 學生授課體驗法與討論法 “體質”部分內容比較通俗易懂, 適宜學生自主授課方式為主導, 讓學生體會“講臺上下”、“學與教”的不同。應用理論知識全體學生來辨別自己的體質類型, 并且共同討論不同體質的用藥宜忌及如何指導養生, 使知識能夠當堂吸收, 學以致用。
2. 6 網絡課程教學法 可將中醫基礎理論全部教學課件、部分教學錄像及內容豐富的音頻資料上傳于網絡課程, 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同時也將教學大綱、教學方案、習題庫、模擬試卷等上傳, 方便學生復習、自測。在此網絡平臺中建立在線網絡論壇、公開教師電子信箱, 開展內容豐富的學術討論, 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環境。
3 小結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根據教材設定、授課內容、教學設備、學生水平等不同, 在《中醫基礎理論》各章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靈活應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力求“啟發有方, 引誘得法”。如何將醫林故事、傳統文化引入法、案例法、仿真情境與動漫視頻教學法、實驗法、網絡教學法、學生主講體驗法等多元化教學法有機結合、合理運用于課堂教學, 是可持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 使學生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利保證。
參考文獻
[1] 李玉梅.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法初探. 中醫教育, 2007, 26(2):49-51.
[2] 關素潔.多元化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衛生職業教育, 2007, 25(5):83.
[3] 王文竹. 多元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踐行.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1, 9(23):51-52.
源于中醫理論的發展治療學,是以本土文化為背景,在發展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基礎上,研究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偏移性異常發展與缺失性異常發展而導致疾病的心理活動規律,并用以指導臨床實踐的一門學科。在其指導下進行的臨床心理治療則為中醫心理發展治療,其基礎理論、治療技術均滲透著傳統中醫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的精髓。1中醫心理發展治療理論基礎與傳統中醫心理基礎理論 。
根據中醫整體觀、發展觀理論,通過20余年的臨床積累,我們提出異常發展心理理論,并作為發展治療的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人格的本質是個體在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過程中各心理要素發展的結果,人格的形成過程即是個體在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過程中各心理要素發展的過程。
1. 1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與人格體質論
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認為,人格的發展分為正常與異常,異常人格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基礎,當個體具有異常人格這一發病基礎,此時一個負性事件作為扳機點對個體產生刺激,則可能發生精神心理疾病,而要治療其精神心理疾病,不僅要改善其疾病癥狀,更要著眼于其人格,糾正其異常人格特征,從發病基礎進行治療,做到從根本論治。這符合傳統中醫心理理論中人格體質論思想,不同的人格與體質具有不同的患病傾向,在治療中重視因人制宜、治病求本。
通過吸收西方心理學人格理論,異常發展心理理論對于傳統的人格體質論有獨特的創新與發展。傳統人格體質論將不同的人格體質分為不同類型,如陰陽五態人、陰陽二十五人等,個體的人格根據其特征隸屬于不同的人格類型。而異常發展心理理論是將人格分為各種人格要素,包括膽商、自我、意志力、思維方式、人際關系、性發展、世界觀,每個個體的人格都具有以上所有要素,而個體人格的特征通過各個人格要素發展水平的不同體現出來。人格的異常同樣體現在各個要素發展水平上,表現為人格要素發展的缺失和偏移,即某一人格要素發展的不足和過度。根據中醫中庸思想,不足與有余都是不平和的狀態,例如,意志力的缺失使得個體缺乏動力與堅持性,意志力的過強使得個體固執,不知變通。而要調整人格要素的虛實,則需要相應的技術進行人格要素的補瀉,人格要素的缺失與偏移,以及對人格要素的補瀉,則是對中醫的虛實補瀉概念的發展。
1. 2異常發展心理理論與三才整體論
三才,即天、地、人三才,三才整體論體現了個體與其生存環境的關系,即人不能脫離生存環境獨立存在,人與其所處的環境相互影響。在異常發展心理理論中個體的人格發展受到不良生活環境與經歷的影響,其中以負性生活事件以及家長所采取的不良教養方式為主。根據中醫心理情志所傷理論[00,這些負性經歷對個體產生刺激,使個體處于應激狀態,并產生不良情緒,負性經歷逐漸積累,則對患者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最終導致異常人格的形成。而在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發展中除了人格基礎,通常還需要有刺激性事件作為扳機點,該刺激性事件也屬于所處環境的一部分。
2中醫心理發展治療技術與傳統中醫心理治療技術
發展治療的主體方法主要是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源于中醫氣功等理論的TIP技術是通過中醫氣功入靜與暗示誘導等方式,將患者誘導至低阻抗狀態,在這一狀態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信息,從而在潛意識層面進行意念導入治療的中醫心理治療方法。在異常發展心理理論的指導下,通過TIP技術可以深入患者潛意識,對異常人格發展過程進行修正,實現中醫心理發展治療。TIP技術中包括誘導放松、共情、病機分析、再成長、癥狀處理、行為療法等技術,蘊含著傳統中醫心理治療技術的精髓。
2. 1誘導放松與靜心寧神法
TIP技術顧名思義是在低阻抗狀態下進行的意念導入治療,低阻抗狀態的營造是通過誘導放松來達到的,將中國的導引氣功療法與西方的暗示催眠療法進行結合,通過言語和行為的誘導,使患者進入從清醒到睡眠過程的中間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導入內容,治療內容可以深入患者的元神,從而達到深入治療的目的。這種狀態與中醫心理治療中靜心寧神法所達到的神思處于安靜寧謐的狀態相類似,即排除外界思緒的干擾,正氣存內,心身自愈能力增強。
2.2共情與疏神開心法
根據前文所述發展治療理論中關于病因病機的分析,絕大部分的心身疾病患者在生活經歷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教養方式和負性生活事件,然而因為國人普遍的低調內斂的少陰型性格,很多人在經歷負性事件后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宣泄。在收集病史時需要通過提綱式作業了解患者的經歷,尤其是負性經歷,囑患者在保證隱私的情況下寫下生活中傷心痛苦的、害怕的事,難以啟齒的性方面經歷,以及快樂的事和依賴的人與事物。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后,需要在低阻抗的狀態下對患者的負性經歷共情,從而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宣泄,進一步降低阻抗,促進醫患溝通等。中醫自古在診療方面,尤其是進行中醫心理治療中十分重視共情然而在中醫心理治療傳統技術中,并沒有共情這一西方心理學傳入的概念,與之類似的成為疏神開心法,即對患者以誠相待,對患者的不暢情志進行疏泄,并且在疏泄的同時注重給予同情與關懷。
2.3病機分析與說理開導法
《橫帝內經》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與之以其善,……惡有不聽者乎”,這段描述了中醫心理傳統療法中的說理開導法,指通過醫患溝通,使之明了與疾病相關的道理的治療方法。開導的內容包括患者疾病的來由,并且告訴患者所能做的努力與不應做的事情,建立信心此技術在發展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了解患者生活經歷、發病過程后,根據上述發展治療基礎理論進行病機分析,并且在低阻抗狀態下將分析的內容導入給患者,使其了解是其成長過程中的負性經歷逐漸導致人格要素方面的缺失或偏移,而這成為其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易感性,在遇到某些刺激性事件后,最終發病。同時告知患者正視負性經歷與人格方面的問題,經過正確的治療與醫患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完善人格,最終達到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樹立信心。另外,病機分析也與狹義的“祝由”概念相似
2. 4再成長與暗示解惑法
再成長技術是針對異常人格發展中人格要素的缺失、偏移所進行的完善人格的治療技術,是發展治療的核心。在低阻抗的狀態下,使患者回溯到成長過程的早期階段,根據患者人格要素的缺失與偏移,導入可以促進該人格要素發展的小故事,通過生動鮮活的敘述,使患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由于在低阻抗的狀態下,患者可不加抵抗的接受導入的內容,在潛意識層面對導入的故事內涵進行感受與領悟,從而修正患者人格要素的偏移與缺失,而不是直接告訴患者需要在某一人格要素方面需要加強或削弱。這種通過含蓄間接的方式進行心理治療的技術與傳統中醫心理治療中暗示解惑法相似,即通過采用暗示的方式剖析本質,使患者真情感觸,以誘導患者在“無形中”接受醫生的治療意見
2. 5軀體癥狀處理與移情易性法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合二為一的身心觀,以及對心理問題的忌諱,國人的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軀體癥狀表現出來的l,這些患者往往十分關注軀體癥狀,甚至己經掩蓋了心理問題本身。根據這一特點,TIP技術在低阻抗的狀態下指導患者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從關注自己以及自身癥狀向外轉移,從而緩解癥狀。中醫傳統心理治療中的移情易性法,同樣是通過轉移注意力,派遣情思,達到治療目的
2. 6行為療法與志意以繩法
在中醫心理治療的案例中,很多是通過指導患者行為改變而達到治療目的,類似于現代心理學的行為療法。傳統中醫理論中并無行為療法這一名稱,而志意以繩法可以認為是中醫對行為療法的稱呼,指通過一定的方法行為,改變現有的意志,使之從意志到行為恢復常態。發展治療對意志力的訓練十分重視,在低阻抗的狀態下,導入意志力訓練信息,并且囑患者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精力,增加活動,改善社會功能,正是志意以繩法的體現。
此外,TIP技術中還有其他傳統中醫心理思想的體現,例如,TIP睡眠調控技術中睡眠環境適應技術與習以平驚法類似,再成長技術中的預成長使患者在低阻抗狀態下模擬將會發生的一些經歷,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理念。
關鍵詞 脾胃 氣虛體質 健脾和胃
本文依據中醫基礎理論,借鑒了中醫古典醫籍和現代臨床研究文獻,從理論上論述了脾胃在體質構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討如下。
脾胃是體質形成發展的基礎:人體體質的產生、發展、強弱取決于體內物質(精、氣、血、津液)的含量和臟腑組織器官的形態、功能活動。陳氏[1]在《外科正宗》中亦指出:“蓋脾胃盛者,則多食而易饑,其人多肥,氣血亦壯;脾胃弱者,則少食而難化,其人多瘦,氣血亦衰。所以命賴以活,病賴以安?!标愂铣浞终J識到脾胃關系著體質的肥壯、瘦衰。
脾胃是體質階段性變化的根本:在生命過程中,體質可隨著全體的年齡增長而出現階段性變化,主要表現為“稚陰稚陽”(幼年)、“氣血漸充”(青年)、“氣血充盛”(壯年)和“五臟衰弱”(老年)等階段。脾胃的盛衰影響著人體氣血津液的盛衰,控制著人體結構與功能的發展趨勢。
脾胃虛弱可造成氣虛體質:體質的形成與改變,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當外因(如風寒暑濕燥火太過或不及所致之六)及內因(如骯腑郁發所致之七情)作用于人體時,都極易通過口咽、經絡而影響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不足,氣機升降失調,日久而致氣虛體質的產生。
氣虛體質與其他病理體質的關系:氣在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氣為構成機體的原始物質,二是氣為人體生理活動的原始動力。因此,當氣虛時,勢必會影響血、津、精在體內的生成與運行。
調理脾胃是改善氣虛體質的根本措施:適當運動以和胃消食?,F代動力生理學證明[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可使胃腸蠕動動力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增多,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食欲增加,從而增強體質。調節飲食以健脾強胃,增強體質,使人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于精神情志對脾胃功能、氣機調暢具有重要作用,故亦可通過調暢情志來改善氣虛體質。
應用調理脾胃的方藥:氣虛體質主要的病機變化一為氣虛(本),一為氣滯(標)。通過分析古代文獻及總結現代臨床用藥特點,針對氣虛體質,醫學多采用甘味藥和升舉藥以補脾胃之氣虛和開脾胃之氣滯。近年來,大量現代研究證實[3],調理脾胃的方藥有改善物質代謝、促進造血功能和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調節能力、加強中樞神經活動、調整免疫功能等作用。
討 論
通過以上論述,本文揭示了脾胃在體質構成中的重要作用。脾胃位居中州,為后天之本,氣血精津賴此以化生,臟腑百骸以為資養,故脾胃功能影響著體質的形成與演變。當六、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造成脾胃虛衰時,則可形成氣虛體質。氣虛體質在體質分型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形成其他病理體質的基礎。由于脾胃虛弱是氣虛體質存在的潛在病理機制,故可通過運動、節飲食、暢情志及適當服用調理脾胃藥來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改善氣虛體質。這對消除氣虛體質潛在的病理傾向、控制疾病的產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實功.外科正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
關鍵詞 冠心病 中醫體質 特點分析
冠心病為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是一種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對其防治仍是當今醫學界所關注的重點。中醫學歷來注重預防,是一門將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相結合,中醫體質學以生命個體的人為研究出發點,應用于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治、康復與養生。本研究橫斷面調查分析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198例冠心病患者中醫體質的特點,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冠心病住院患者198例,所有入組患者均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居住20年以上。
調查內容及方法:調查方法,由調查人員詢問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學情況、中醫癥狀,檢查舌苔脈象,并給予相應的判定;同時收集所有入組患者的體征、診斷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由調查人員對所有患者提問《中醫體質學》中《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的全部問題,根據回答結果,按5級的評分方式進行評分,根據結果得出體質類型[1]。中醫體質類型包括平和質和偏頗體質,其中偏頗體質包括氣虛質、痰濕質、血瘀質、濕熱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郁質、特稟質。偏頗體質又可分為單純和兼夾的偏頗體質。虛實體質分類方法:去除平和質和特稟質,將剩下的7種偏頗體質按虛實分類,虛性體質包括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實性體質包括痰濕質、血瘀質、濕熱質、氣郁質,虛實夾雜體質既有虛性體質又有實性體質。分類方法:去除平和質和特稟質,將剩下的體質類型按照虛實體質分類。
結 果
一般資料:19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96例,女102例,漢族140例,維吾爾族43例,回族5例,哈薩克族10例;年齡38~88歲,平均(67.77±9.73)歲;居疆年限(46.33±12.93)年;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08例,不穩定型心絞痛41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32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17例;合并有高血壓130例,糖尿病67例,高脂血癥134例。
總體中醫體質分布情況:本組患者中以兼夾體質、虛實夾雜體質為主,大多數個體可有不止一種的體質,見表1~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的體質分布以痰濕質、氣虛質、血瘀質多見,提示對這三種體質的人要早期進行冠心病的防治。且以兼夾體質、虛實夾雜體質為主,冠心病患者體內可能存在多種體質。中醫體質中的氣虛質、痰濕質、血瘀質、濕熱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郁質,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實際上也就是精氣血津液,上述七種體質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他們之間存在相互的影響,所以在個體可存在兼夾、虛實夾雜體質的可能。冠心病屬于中醫“胸痹”范疇,其病機的基礎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在冠心病的發病期主要為標實,標實主要表現為痰濁、瘀血、寒凝、氣滯,交互作用;而其緩解期主要為本虛,本虛為氣血陰陽的虧虛。在臨床上,多種兼夾、虛實夾雜體質構成了冠心病患者的主要體質類型。
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什么意思呢?春夏的時候萬物生長,陽氣充足,要借助自然界的陽氣來養我們機體的陽氣。同樣道理,秋冬養陰,秋天和冬天的時候萬物蕭瑟,陰氣相對旺盛,這時候我們就要順勢利導來養機體的陰氣。
所以,陰虛體質的人,在秋冬季節一定要抓住自然界的天然蓄水池,滋養陰氣。這和夜晚睡覺是一個道理。白天太陽照射,陽氣充足,夜間陰氣旺盛,我們睡著以后,陽氣潛入陰氣,不斷地進行能量補充,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滋養”,雖然這個滋養過程發生在人熟睡以后,不知不覺的,但第二天我們能有一個精神煥發的狀態,靠的就是夜晚陰液將自己的能源不斷地注入給陽氣,以彌補陽氣在白天的消耗。
陰虛體質的人,要順應晝夜變化,好好休息,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不能熬夜。熬夜就等于消耗陰液,陰液被不斷地消耗了,自然就出現了陰虛,時間長了,慢慢地就變成了陰虛體質。
最適合陰虛體質者的健身運動
陰虛體質的人,是由于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造成的,所以運動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口渴干燥、面色潮紅、小便少等癥狀。陰虛體質的人,只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練習。陰虛體質的人大部分消瘦,容易上火,皮膚干燥等。皮膚干燥比較厲害的人,可以經常去游泳,這樣經常泡在水里能夠滋潤肌膚,減少皮膚瘙癢。
肺開竅于皮毛,所以游泳對陰虛體質偏于肺陰虛的人比較適合。
陰虛體質的人不可“享受”桑拿
靜氣功鍛煉對人體內分泌具有雙向調節功能,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加體液的生成,改善陰虛體質的人。另外,還可以選擇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氣功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也可習練“六字訣”中的“噓”字功,以涵養肝氣。
陰虛體質的人,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
針灸推拿專業培養能力 1.具備運用望聞問切及醫學診斷方法,對常見病進行診斷、治療的能力;
2.具備運用針灸推拿學理論進行針灸推拿臨床醫療和康復理療保健工作的能力;
3.具備對危重急診病人進行應急處理和轉院前預處理的能力;
4.具備醫患溝通能力;
5.具備書寫規范醫學文件的能力;
6.具備醫療、預防、康復及養生保健的技術應用能力;
7.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方劑知識,具備運用理論和方法進行醫學邏輯思維的能力。
針灸推拿專業就業前景 從學歷方面看,對于本科學歷,一般在縣級院;碩士學歷的,可以在市級的醫院從或事科研工作,除此之外也都可以自己開診所,英語學習好的話,還可以到國外發展。
針灸推拿應該來說在國外比在國內發展好,人的體質不同,針灸推拿的效果也不同,現在有人發現,針推對白種人比對我們黃種人更有效,所以現在在歐美,備受推崇。針灸推拿現在也是要考證書的,如果能拿到針灸推拿師的證書,應該工作會更好找些。是一個適合個人創業的專業。
目的:本文就西醫院校學生學習中醫學過程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探討。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理調整和整合、注重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創造和利用各種學習平臺,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
中醫學;教學質量;西醫院校
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是貫徹落實國家中西醫結合相關政策的有效途徑。如何根據西醫院校的特點,在較少的教學課時里,將《中醫學》的精華部分展示給學生,并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上,進行梳理整合
1.1合理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在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實踐中,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比較突出。教材內容涵蓋中醫藥院校教材的大部分學科,僅是將其內容進行了壓縮和精減。多數教師關注于將知識點盡可能多地傳遞給學生,務求面面俱到,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因此,對現有教材內容的傳授方面也應作出一定的調整,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的具體教學目標,教師應對規定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取舍[1]。對重點內容詳講、細講、反復講,對次要內容,則以學生自學為主。例如,中醫基礎理論部分“藏象學說”內容,屬中醫基礎理論的重點,易與現代醫學的一些概念混淆,在講授中,要不惜課時,講深講透。在臟腑辨證部分,由于前期知識的鋪墊,可以簡略講解,綜合運用其他教學方法,對知識進行強化。
1.2注意對相關知識進行擴展和延伸我們要讓掌握現代醫學知識的醫學生接納中醫、研究中醫,運用中醫理論及方法,更好地造福更多的患者,必須營造良好的知識背景和氛圍,因此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十分注意拓展與中醫藥相關的知識。例如:講解緒論中,介紹了中醫存廢的爭論以及近百年來部分文化名人對中醫的看法,并對這些現象做出客觀評述。介紹青蒿素、砒霜(2O3)在白血病治療中的應用等科研及臨床成就,中醫與航天科技的結合以及當今中醫藥、針灸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發展的概況。這些知識的補充,既增進了同學們對文史知識的了解,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展示中醫藥強大生命力的同時,也幫助同學們初步樹立從中醫學中尋求科研靈感的意識。在講解體質學說部分,可以簡要補充中華中醫藥協會《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相關知識等等。
1.3注意中西醫的區別與聯系,強化中醫思維的培養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理論體系。西醫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中醫之前,已學習了部分現代醫學基礎課程,基本形成了現代醫學理念和思維方法。很容易以西醫的思維方式來學習中醫學,從而影響學習興趣和效果。而且,西醫院校學生對西醫專業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容易使學生對中醫產生輕視甚至鄙視有了輕視中醫的心理自然就缺乏學習中醫的動力[2]。授課時,應首先講明中醫學特點,說明它與西醫學的差異,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時,在頭腦中建立一種新的理論體系,不要拿西醫學觀念生搬硬套中醫學理論,否則會直接影響對中醫理論的理解和學習[3]。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既要堅持中醫的理論特色,又要注重中西醫理論的聯系,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讓同學們建立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的思維模式,并在整個中醫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這一理念。教學實踐中具體可采取選擇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為例,與西醫疾病病名相對應,使中西醫的內容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易于理解,學生容易掌握。防止學生習慣性地應用現代醫學的思維方法、醫學模式去機械地論證中醫理論的內涵。比如:在講授“陰陽”“五行”的概念時,要結合自然社會現象、人體結構、生理、病理現象,樹立“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具體明確“陰陽”的概念時,可結合陰陽實質現代研究的相關成果?!癱AMP、cGMP”、“多巴胺、乙酰膽堿”、“交感、副交感神經”部分功能,有利于理解。在講授中醫基礎理論的同時,引入中醫學相關內容中的現代研究成果,來充實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講解中醫“五臟”概念時,“心主血脈”的功能可以借助與現代醫學的認識進行講解,但“心主神明”的內涵要詳細講解,結合現代醫學對腦、中樞系統等的認識來闡明其實質。在講述中醫內科學時可以將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結合起來講授,針對某一具體疾病,從兩種醫學體系在理論認識和治療手段上的異同進行簡評,形成與病名相應的病因病機、臨床特點、發展演變、轉歸預后的系統認識,客觀地評價中西醫各自的優缺點。
2教學手段和方法上,要注意多樣化、綜合運用
2.1積極運用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結合教材內容,合理設置問題,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學中進行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5]。比如:辨證部分內容,平鋪直敘講解難以給學生深刻印象,影響教學效果,要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陰陽、五行及藏象學說的內容,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對各種辨證分型可能的表現形式進行推理、歸納。教師可以對其中的錯誤進行糾正,對遺漏部分進行補充,講解。這樣,一方面復習和鞏固了原有知識,另一方面,對教材前后相近和類似內容,進行合理整合,節約課時,同時也便于學生對新學內容的掌握與領會。
2.2緊密結合臨床實踐,靈活運用病例教學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醫學,但許多西醫院校鑒于課時原因不專門安排中醫學見習、實習時間。因此,如何讓西醫院校學生盡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實踐中,認真選擇典型病例,靈活運用于課堂,盡量將中醫學課堂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在中醫學教學中利用病例講解疾病,利用病例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進行臨床思維,能提高學生辨證論治的能力。如在“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的教學過程中,可選擇典型案例,模擬臨床場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避免課堂講授的枯燥和單調,使中醫學變得具體生動,從而使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3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等優勢,將抽象的中醫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既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促進對中醫學學習興趣的提高。如:在“陰陽”“五行”部分,可制作成動畫、圖表、示意圖等形式,形象展示他們的消長變化、相互制約等關系。在“臟腑”部分,可選擇恰當圖片,形象地展示“在志”、“在體”、“開竅”、“其華”等內容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時相對應的病理狀態。在“舌診”部分的講授中,可以將正常舌象和各種病態舌象用圖像的方式直接呈現給學生,形象直觀,易懂易記。在經絡、針灸內容的講授中,可在幻燈片中通過的圖片、動畫、錄像等顯示經絡的循行、腧穴的位置、針灸各種療法的技術操作以及針灸取穴的治療方法。
3積極創造和利用各種學習平臺,激發學習興趣
3.1構建課外平臺,加強師生交流課堂教學顯然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完全消化,尤其是那些對中醫學感興趣的同學,更應該提供課外平臺,加強師生互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掌握更多的中醫知識。為彌補中醫學課時的不足,對于教學學時內不能充分講授或沒有涉及、但學生又有極高學習興趣的部分,可開設相應選修課,拓寬學生中醫藥知識領域。因課堂授課學時不足而未能詳細講授的內容,加強師生交流,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同時積極利用圖書館和各種網絡平臺,把大量豐富的圖書資料、教學圖片、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料共享。條件允許時,還開設有中醫興趣社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交流。
3.2指導自學方法,培養自學能力在有限的教學時限內,讓學生掌握大量的中醫學知識是不現實的。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比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點更加重要和迫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一部分內容,適當延伸相關知識、介紹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建議課外閱讀的參考書目等,使學生根據自身具體條件和興趣,進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4結語
面對目前西醫院校的《中醫學》教學的諸多困境,中醫學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理念及方法,不斷提高個人能力。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西醫院校學生真正學中醫、用中醫,為我國的醫學事業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錦鳴,張林.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的現況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289-290.
[2]潘宇政,朱翠香.西醫思維定勢對中醫學教學的影響及其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3):515-518.
[3]趙婧,施?。P于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目的的思考[J].中醫教育,2014,33(2):82-83.
[4]庹玉紅,耿慶文,付超.淺談西醫院校學生在中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中醫教育,2014,33(5):78-80.